导语:上了大学之后,学生就要开始学习写论文,做一些课题的研究和报告。而开题报告则是写论文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如何写开题报告也成为了大学生们重点学习的部分,下面就给大家仔细讲一讲。1、首先需要叙述清楚论文的主题和大致内容开题报告就是论文的大致体现,能以一个略微简单的文字来叙述自己的论文主题。所以在写开题报告的时候,首先需要写出自己论文的主题,所以需要提前去总结自己写论文的主题,这也是别人看你论文最注意的一点,需要认真对待。2、写出支撑自己论文的理论依据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依据才可以,写论文也同样如此。所以在写开题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写出支撑自己论文的理论依据,可以是你查找的文献内容,也可以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例子。3、详细叙述研究方案和条件的分析关于写开题报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研究过程,写得一定要详细,能够让别人看到重点。其次,还需要写出做这个实验的条件分析。本期话题:对于开题报告前期准备工作怎么写,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评论。
近年来,申请课题已经成为部分地区评职要求之一,但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感受就是神秘,只有专家才会做的一项内容;再者就是日常比较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课题呢?为什么要申请课题?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一些教师,在此笔者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陌生且熟悉的课题,期望可以帮助我们一线老师解决不知从何下手,缺乏一套实用的科研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研究的意识、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朱永新老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这就是所谓的课题。下面我们具体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聊一聊。课题的类型:(1)描述性课题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案例】:新课改的落实情况、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教师生活状态调查等等。(2)因果性(解释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案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等。(3)预测性课题指在弄清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主要回答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的问题。【案例】:中学化学课程评价与考试评价差异性影响教育质量的研究。课题包含的主要内容:(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确定与表述是课题研究的具体化,是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活动、研究环节等确定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课题名称不同于论文题目要求形式上或者是文字使用上吸引人,而是其研究的方向是否小,且具有研究价值。所以,在确定课题名称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如:①表达的意思要准确,其中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三者缺一不可;②表述要突出主题。明确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表达要具体化。③表述要规范和简洁。等等,总之,课题名称的确定是影响整个课题能够立项成功的关键因素。(2)《申请·评审书》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可以说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申请·评审书》中需要填写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主要问题界定②相关研究综述③研究的目标和内容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⑤预期的研究成果⑥参考文献……具体所要包含的内容以当地负责部分提供的相关评审书为主。评审书专业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是否立项,只有立项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这是申请课题的关键一步。(3)开题报告①课题题目②课题研究内容③课题研究方法④组织分工⑤研究进度⑥经费分配⑦预期成果(4)中期报告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以上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都属于过程性资料,有地方需要提供,有地区不需要提供,包括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根据当地要求进行填写。(5)结题报告①课题背景及界定②研究理论支撑③研究的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计划④本课题的创新之处⑤本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⑥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⑦存在的问题⑧今后的研究设想该部分和其他部分一样,如果当地有提供具体的撰写项目可进行自行调整。(6)结题成果论文结题论文是辅助课题结题所撰写的文章,题目只要跟课题研究关键词相符即可,属于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突破或者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等等。当然,除了上述这几项内容之外,还有可能包括调查分析报告、工作报告等等,具体的依据当地的要求进行补充。
当课题一旦选定,随即要进行的工作就是课题方案的设计,这是课题研究正式启动之前对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程序、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规划与部署的关键性工作。依据赛恩斯编译的经验来看,课题方案设计时应注重几个环节。一、要起一个好的题目。所谓好的题目是指,课题题目大概能揭示、照应本项研究的内容,力求明确、简单、完整,最好要表达清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要素。一般来说,一个科研课题就是一个或一组有待于解决、验证和回答的问题。课题设计中首先有必要思考以下一些问题:这一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没有研究的必要;通过研究对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科研实践工作能否产生推动或影响作用;在当前的环境与条件下研究这一问题价值在哪里。同时思考这类问题前人所作的探索达到了什么水平;还有什么问题尚未解决。二、要明确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一课题研究,希望解决的基本问题,即希望获得的对某一研究现象及其有关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课题设计中,要使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着重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明确核心概念并作出界定。方案设计中要聚焦研究内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本项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作出表述,让课题组成员明白本项研究是针对什么基本问题而展开,这些问题是什么涵义,是多大的区间范围,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研究过程围绕中心,同时也能帮助大家,包括评审项目或指导研究的专家们,明白该项研究的话语体系。所谓核心概念就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概念,往往在题目中就会显现。2.要明确科学研究目标的本质。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认识科学规律,探索未知领域,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知识,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就是要“道前人所未道,作他人所未作”。因此,在把握科研课题的研究目标时应着力采用新方法、新思路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提出新的见解和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路径,使研究具有创新性。三、要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一般来说,当我们选定课题时已经将研究内容大体确定,明确核心概念又进一步聚焦了研究重点,但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旦要用书面形式将研究目标确定下来时,还是会感到研究内容比较混沌,把握不住研究的重点。这是因为同样的题目可以有不同的研究内容,相同的研究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还需要一个将研究内容逐步筛选、逐步分解的过程。通过筛选和分解,研究的目标更加集中、明确,脉络更加清晰,由一个互相交织的面变成了一条条贯通的线,再变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了既可用科研方法实施,又可进行过程检测与分析的具体可操作的研究内容了。在这同时,当把所有的研究内容排列归类时,研究重点也就清晰凸显了。当然,在研究方案中还需要明确很多内容,譬如确定研究方法和实施程序,明确预期研究成果等。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证券业协会4月7日发布了《2021年重点课题研究申报的通知》(简称《通知》),各家券商和研究机构可参加研究课题申报,研究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资本市场与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申报单位可选择协会拟定的参考选题进行申报,也可自行拟定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其他题目进行申报。申报题目应聚焦当前资本市场等金融领域的重点、难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选题研究方向和参考选题如下: 一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研究。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资本市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路径研究;资本市场助力关键技术攻坚研究;资本市场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证券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证券业服务乡村振兴研究;证券业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产业政策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研究;资本市场支持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角度);公募REITs相关问题研究等。 二是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研究;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研究;资本市场宏观分析框架模型研究;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者培育研究;境外成熟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演化历程研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研究;直接融资占比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各层次股票市场差异化定位与制度安排研究;探索建立交易所转板机制研究;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研究(如优化公开发行及转让制度、市场分层、转板机制、退出机制等);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研究(包括发展现状、生态模式、差异化路径、合格投资者、国际比较、金融科技运用、转板机制等角度);区域性股权市场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作模式研究;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发展及国际借鉴研究;功能监管视角下的中国债券市场统一执法体制研究;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及监管机制研究;关于提升境内债券市场评级质量的相关举措研究等。 三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研究。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研究;推动优化第三支柱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研究;注册制改革配套制度规则完善及改进优化研究;健全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市场化询价、定价和承销机制研究;网下投资者评价指标体系与分类管理研究;市场化法制化退市制度国际比较研究;证券交易结算制度优化研究;融资融券和转融通制度优化研究;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沪深港通机制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场外期权业务发展与监管规则制度研究;开放条件下的证券监管能力建设研究;资本市场相关税收制度优化研究;《证券法》域外适用场景分析及可行路径研究等。 四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研究。上市公司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特征的比较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科创属性内涵和外延及评价体系研究;完善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研究;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职能和责任划分的相关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中介机构声誉机制研究;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优化上市公司“入口关”问题研究;上市公司(如再融资、并购重组、分拆上市、股权激励等)制度优化研究;上市公司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防范与智能化监管研究;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与防范研究;中介机构虚假陈述民事法律责任研究;ESG(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中小规模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发展路径研究等。 五是证券经营机构核心业务能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究。证券公司同业竞争研究;投资顾问业务规则优化与发展研究;证券经营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特色化研究;证券公司客户账户管理模式研究;证券经营机构薪酬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及监管规则体系研究;境外程序化交易发展与监管研究;境内外高收益债券投资研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业务结构演变与盈利模式研究;国际一流投资银行运营管理发展模式研究;证券公司战略转型及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证券公司跨境业务发展模式及风险研究;新发展格局下QFII业务的现状与前景研究;注册制全面推行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发展新趋势研究;投资银行服务未上市中小企业模式创新研究;证券公司全业务链模式研究;证券公司信用类业务发展研究;证券公司泛交易业务发展研究;证券行业数字化运营体系研究;机构客户业务服务数字化转型趋势研究;证券业数字化营业部建设研究;投资者结构变化对证券公司业务影响研究;证券公司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研究;证券公司代理结算机制研究;证券经营机构各类传统业务创新发展研究(如经纪、投行、资管、自营、融资融券、国际业务等角度);证券经营机构各类创新业务发展研究(如资产证券化业务、衍生品业务、FICC业务等角度)等。 六是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提升证券业风险管理能力研究。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中国宏观杠杆水平及对资本市场影响研究;中概股退市风险与应对研究;证券公司风险计量模型分析研究;证券公司洗钱风险评估研究;跨市场跨领域跨境的交叉性、输入性风险防范研究;金融市场信息跨境传输相关法律风险及可行实施路径探索研究;信用债违约预警与防范机制研究;债券交易业务风险防控研究;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优化研究;违约债券发行人破产重整情况研究;证券经营机构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研究(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管理等角度);对“类杠杆”交易行为的监测研究;证券公司场外业务风险管理和监测监控研究;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杠杆效益及风险监测的研究;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研究;开放环境下资本市场金融安全研究等。 七是深化证券业金融科技运用与智能化发展研究。证券公司数据中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推动证券业务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研究;区块链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与法律监管问题;“监管沙箱”机制在境内金融创新业务活动应用场景的研究;科技金融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研究;互联网跨境金融服务研究;金融科技对零售市场行为影响分析研究;金融科技在智能投研领域的应用研究;人工智能在风控领域的实践研究;金融科技在注册制下投行业务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等。 八是优化证券业发展生态,推进行业文化建设研究。“文化建设十要素”指引下推进证券公司文化建设研究;证券行业文化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证券公司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及业务融合研究;证券行业文化与公司文化协同建设研究;以党建引领证券公司文化建设研究;证券行业诚信建设与道德风险防范研究;证券公司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研究;证券经营机构声誉管理研究;证券行业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内涵与核心价值观研究;境内外券商文化比较研究;证券业发展生态优化研究等。 九是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保障,加强投资者保护研究。新形势下提升投资者教育的专业性、通俗性与针对性的路径研究;我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研究;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诉求处理情况分析研究;境外主要资本市场执法体制最新进展的比较研究;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制度国际比较与有效治理研究;证券投资者赔偿机制完善研究;金融科技视野下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智能科技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行刑衔接过程中部分行政违法责任的追究难题与破解研究等。 十是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其他研究。 《通知》要求,重点课题研究时间长度为3个月,课题申报单位为协会会员单位或各类研究机构等;须以单位的名义申报课题,课题申报表须加盖单位公章,不接受个人申报;可独立申报,也可以多个单位联合申报。承担课题的单位应保证研究人员需要具有从事相关研究或实务工作的经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充足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单独申报课题负责人仅限1名课题组成员担任,联合申报课题负责人可另增加1名联合单位人员担任,每人最多可同时担任两个课题的负责人。除课题负责人以外的其他研究成员只允许选择1项课题研究,不可兼任其他课题研究。
如何更好发挥自贸区开放平台的效应?全省部分弱势区域,怎样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实现碳中和,安徽机遇在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劳动力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即日起,2021年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面向全国征集金点子。4月30日前均可申报,每项课题给予10万元资助经费。【自贸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聚焦全球优质资源去年下半年,安徽自贸区获批建设。这对于安徽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形成发展和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启动建设半年来,合肥、芜湖、蚌埠三大片区各有特色,取得积极进展。其中,作为安徽自贸区“雁行阵列”的龙头,合肥片区自揭牌至今年2月底,新设立企业2895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26亿元;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257个、协议引资额1112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328.54亿元,占全市的35%。更好发挥安徽自贸区开放平台效应的对策研究课题将梳理借鉴沪苏浙等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典型经验,依托安徽发展实际,找准自身优势、短板和潜力,研究推进制度创新、汇聚优质资源、促进要素耦合、加速产业集聚的关键抓手和核心举措。此外,还将提出如何发挥安徽自贸区开放平台效应,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集聚全球优质资源的思路、路径和对策建议。【动能转换】“寻处方”为部分弱势区域转换发展动能近年来,安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合肥都市圈发展能级不断提高,皖江、皖北、皖南、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当前,合肥、芜湖、滁州等地发展态势较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分量越来越大;皖北、皖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包括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动能转换接续不畅,城市体量增长缓慢,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带动力在逐步减小,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如何加快转换弱势地区发展动能、努力缩小与强势区域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快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必须突破的重大课题。为此,安徽部分弱势区域发展动能转换研究课题将重点研究分析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启示; 综合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等方面情况,梳理部分弱势区域的动能转换情况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将针对全省部分弱势区域转换发展动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对各弱势区域转换发展动能提出意见建议。【碳排放】探索安徽碳中和政策图景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有挑战也有机遇。目前,安徽省多个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谋划此事。安徽省生态环境局就表示,今年将积极谋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制定全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前达峰地区、行业名单及时限。上个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也召开了安徽省“3060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讨论会。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围绕安徽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的问题,从能源革命、产业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思路。接下来,碳中和与安徽发展机遇研究课题将分析安徽实现碳中和的基础条件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作为空间,探索安徽碳中和政策图景。此外,在思想认知、战略规划、产业和技术创新、政策安排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老龄化】开发现有劳动力资源,汇聚外来劳动力资源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6365.9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172万,占常住人口的18.41%,高于全国0.31%;65周岁及以上人口88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93%,高出全国1.33%,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在全国第9位。如今,安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红利优势减弱,在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变化与劳动力资源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安徽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课题将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新兴产业发展对不同类型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变化、新就业形态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同时,探索安徽有效开发现有劳动力资源、广泛汇聚外来劳动力资源、加强公共服务配套的路径和举措,为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劳动力要素支撑。记者 方佳伟【小贴士】如何申报课题?办理部门:安徽省政府政研室;地址:合肥市中山路1号省行政中心1号楼西825室,邮编230091;联系电话:0551-62603152、62602661;电子邮箱:szfzyskt@126.com。【来源:安徽网】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不仅要详细地叙述研究工作的经过,更要引出研究和思考的观点。因此,写好科研结题报告非常重要,以下是达晋编译认为写好一篇科研结题报告应具备的要求。一、报告的基本格式要符合基本内容的需要。一般来说,一篇规范的、好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包括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这三个问题,决定了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简介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简介部分包括序言、内容摘要、主题词等;主体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分析和讨论等;附录部分包括引文出处、参考文献、附表、附图、答谢等。虽然结题报告的写作应符合以上基本格式要求,但在具体写法上也要灵活掌握。二、要取好课题名称。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它不仅表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对象,而且还规范了研究的范围、思路和方法。题目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研究者在申报课题时,往往由于题目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结题报告的形象与质量。因此,课题名称应避免出现以下的问题:一是题目太大;二是一个题目表述两个甚至多个主题,造成报告根本无法正常进行论述,严重影响报告质量;三是表述不清;四是题目繁琐冗长;五是题目文学色彩太浓;六是文不对题。三、研究的背景要做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阐述。关于研究的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许多课题报告都是把立项申请报告上这一部分的内容照抄照搬上来,没有新意和新的突破。实际上,阐述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不能马虎的。如关于课题所依据的理论,就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交代。四、要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不同理解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读者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结题报告中,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五、要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中体现研究方法。许多结题报告对课题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只是高度笼统的几句话就完了。比如在说明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性时,仅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几个研究方法,而未作任何介绍,这是不妥当的。所以,要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中,体现研究方法。六、要特别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亮点。创新性,是科研的生命和灵魂,所研究的问题是别人没有提出的,或者是有人提出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很多科研者因为缺乏交流和沟通,研究同一个问题的很多,而且研究内容和观点雷同,缺乏创新。关于在结题报告如何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亮点,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阐述问题是一个好的办法。七、要重点撰写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写作时通常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二是研究成果的陈述要进行综合归纳和提炼。
以下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些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往往是多种研究分析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精度、提高调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1.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会议调研是一种直接了解想要获得信息的调研方法。2.实地观察法。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直接地考察正在发生的现象,而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3. 文献调查法。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调取相关文献调研,也就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4.访谈调查法。调查者运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访者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或通过电话、电脑、视频等技术间接对话了解事物情况。5.资料调查法。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6.统计调查法。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7.问卷调查法。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以书面的形式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法。8.典型调查法。在一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人或事物所进行调查的方法。9.专家调查法。这是一种预测方法,即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其知识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和评估。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特别适用于缺少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10.个案调查法。个案调查也称个别调查,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对特定的个别事物进行的调查,如为解决某一问题、弄清某一案情所进行的调查,就属于个案调查。如农民工群体情况调查,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问题调查。11.抽样调查法。抽样指的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的过程。抽样调查指按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并用所得结果说明总体情况。12.普查调查法。就是普遍调查、全面调查,它是指依据调查目的所规定的项目以及时空范围,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所进行的调查,这是一种全面了解情况的重要方法。
2021年3月30日下午,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会萍应邀来到化建中学,为青年教师们做了一场主题为《中小学课题立项的路径与方法》的报告,报告会由教务处副主任李志岩主持。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总结、反思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杨会萍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从什么是课题?什么是课题研究?中小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的整个流程这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认为,“课题是主持人能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课题研究就是把问题解决好”;“通过课题研究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形成教学主张,为教师职称晋升提供相关条件,促进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课题研究的整个流程包括:课题选题、课题论证、课题开展、成果提炼、课题结项、成果转化、成果推广7个环节”。针对每一个环节,她都并结合课题研究中容易犯的错误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详细地进行了讲解。两节课的报告,信息量大,干货多,对课题研究的各种问题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老师们收获满满,信心百倍。最后,李志岩代表学校对教科所领导深入学校,传经送宝,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不思则不明,不行则不达,不为则不成”。教学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过程,需要深入地思考和认真地践行,而课题研究则是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封市化建中学坚持走以研促教之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支持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学校核心的特色理念,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开封市化建中学/供稿 编辑/毛新勇 审核/杨梅)【来源:开封市化建中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最近,各学校陆续对本单位教师的课题进行了初评,其评审依据和标准各不相同。据我们初步了解,部分学校在初评时,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对优秀课题的评分分歧比较大。正是由于课题评审要求和标准的不一致,致使部分教师选题时莫衷一是,踟蹰不前,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也就比较迷茫和无助。这是我们听到的一些有关课题的真实声音:……如部分教师反映说,尽管其课题也来自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得分比较低,是因为认为其选题太“俗套”,不够新颖,因此不是优秀课题;如部分学校认为课题需要和当前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如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翻转课堂、互联网+等“挂钩”,否则就不是优秀课题;部分学校认为,优秀的课题要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而是要有更广泛的研究对象和丰富内容;也有部分学校认为,课题即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优秀的课题就是要立足实际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等。那么,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优秀的课题是什么样子呢?当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认为,优秀的课题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认为,对于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优秀课题应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标准。我们来看两所学校(单位)课题的评审要求和评分标准:学校之一:评分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问题要小、实际和具体,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2.课题名称、问题、研究目标和内容一致性;3.部分线上教学课题没有入选,主要是原因是疫情马上结束,缺乏教学实践的基础。评分标准:70分:问题缺失或者不具体、不聚焦,泛泛而谈;80分:有问题,比较具体、明确、比较小,且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90分:问题小、实、明确,课题名称、问题、目标和内容一致性。学校之二:评审要求:(一)按照立项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填写,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论证内容,更不能使用错误的立项申报书。(二)重点评审依据是课题的研究背景是否具有问题性,即问题是具体、明确、小的问题。这是能否通过立项的重要标准,没有问题的课题一律作为假课题淘汰。(三)课题名称、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尽量要保持一致性。(四)提高与兼顾相结合,即质量是第一位的,但也要适当兼顾,即个别学校整体质量差但又申报数量较多,可以适当照顾一两项。评分区间60-98,标准解读如下:优秀:85-98分。标准:研究问题具体、明确、小的且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保持一致性。合格:70-84分。标准:研究问题比较具体和明确且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基本保持一致性。不合格:60-69分。标准:研究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大而空洞,且问题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不太一致性。这是两个学校(单位)课题初选的评分要求和标准。我们简单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两个学校(单位)优秀课题评分要求和标准都有一些共同特征:1.课题是基于问题的研究。问题要小、表述具体而明确,而且是自己或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是优秀课题的首要因素,也是课题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问题是优秀课题的前提和基础。2.课题的问题、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尽量保持一致性。这实际上是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只有四项内容保持了一致性,才能有明确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才有助于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3.课题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要有教育教学实践的土壤和条件。我们的课题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研究行为。因此,课题研究不能脱离教学实践,必须拥有教学实践的土壤。我们认为,这两所学校的评分要求和标准是符合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需要,是立足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因此,其评分要求和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评分要求和标准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种科研的导向和价值引领。我们课题的导向在哪里,我们一线教师的科研就会走向哪里。因此,我们希望学校引导中小学一线教师都能够走上正确的科研之路、专业成长之路。我们认为,就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我们的科研定位就是要立足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不断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当然,我们教师也可以有获奖或者著书立说的追求和权利。但我们认为,只要课题过程扎实而有效,那么获奖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副产品”了。至于上述的一些有关课题声音,如课题太“俗套”而不够新颖、课题必须与新理念“挂钩”、课题应具有代表性、研究对象要有广泛性等等,我们在此就不再赘述,请参考之前的部分文章。最后,我们引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一段话,或许对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工作有所启示:“谈到科研,老师们常常以为那是教研所的专家学者的事。仔细分析,其实是我们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呢?上班、下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还是那些学生,同事还是那些同事,领导还是那些领导,校园没变,办公室没变,教室也没变。近乎呆板枯燥的生活,使人兴味索然,甚至使人厌烦。于是有人说,教育工作时间性强,计划性强,规章制度繁琐具体,容易扼杀人的创造性。如果只当一名教书匠,用因循守旧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工作真是又苦又累,又呆板枯燥。我引导老师们思考,为什么同样是教书,斯霞、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艺术家。他们总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历和他们的成果,人们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从教育科研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
课例研讨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近年来,我们边开展教研活动,边进行规范、补充,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研究体系,即“课例研讨10步曲”,现与教育届同仁们分享:1.教学会诊查问题:组员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各抒己见,查找问题,交流困惑,准备把教学问题转化为有效的主题研究。2.梳理问题定主题: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等,确定一个研究的主题。主题要有理论与实践的的意义,论域适当,体现学科特点,表述形式正确,选择的载体有利于对主题的研究。3.理论学习明方向:广泛搜集资料,学习跟主题相关的理论,说清学习形式、学习内容,提炼出对本次活动有指导与借鉴作用的观点。4.集体备课找方法:说清备课的内容、形式、过程,体现第一次备课和集体备课的提升过程,用实例说明。5.大家观课验实效:用心听课,做好详细的课堂实录,围绕主题随机写出精要的点评,为下面的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6.个人反思谈得失:不要面面俱到,谈亮点,道不足,都要重点围绕主题来说,其他方面可简单带一带,可采用预期目标与达成目标相对比的方法来反思教学效果。7.同伴互助共分享: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融合。尽量脱稿,气氛热烈而融洽,有补充,有回应,有辩论,但不重复。8.专业引领再提高:围绕主题,总结优点,指出不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方向的引领和策略上的指导。9.共识提炼为常规:提炼本次活动成功之处,定为常规要求,推广研究成果,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开发并应用。10.问题引领新课题:本次活动只是一个小结。在活动结束时,要把在活动中引出相关的某些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供教师思考与研究,为新的一次研究作准备,实现研究的系列性。“课例研讨10步曲”具有6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它是突出主题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小课题来研究,针对性强,内容集中,目的性突出。第二,它是学做相融的研究。确定出研究的问题之后,围绕问题进行广泛的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在实践中应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无论是同伴互助,还是专业引领,都要求有理论支撑。第三,它是凝心聚力的研究。问题集体确定,课例集体来备,课后集体会诊,成果大家共享。这种研究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凝聚集体智慧。第四,它是层层递进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课例为载体,经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映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晰,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来越明确,最后提炼为常规要求,应用于实践。第五,它是承前启后的研究。本次研究有了小结,但又引出了新的问题。研究有起点,没有终点。第六,它是环环相扣的研究。10个环节形成系列,有紧密的逻辑性,符合科学研究的程序,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按着这些要求,坚持开展,并规范、扎实去做,教学中的问题会各个击破,一定会助推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