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洛杉矶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怎样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一)一、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教育科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提高教育质量3、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4、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当前,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逐渐趋向一致。”教育科研的过程:理论构思——获得事实经验——对事实经验整理概括——广泛应用,进一步提炼——建立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一)四种研究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4.理论研究水平(二)基本类型1.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2.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一)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课题的特征(1)属教育科学领域和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2)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3)有明确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4)要有解决的可能性。2、选题原则(1)需要原则(2)新颖原则(3)可行性原则3、选题步骤(1)确定范围,根据兴趣和教育实践需要。(2)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3)论证课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是否适宜作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讨论:下面题目是否适宜作课题,为什么?例1:某某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例2:如何解决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例3: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例4:全省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例5: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例6:如何评价义务教育的质量?例7:多少学业负担对小学生是合适的?4、发现问题——教育科研课题孕育的起点A.问题的来源从教育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提出问题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寻找问题从教育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寻找问题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信息中提出问题B.发现问题的策略大胆怀疑变换思考的角度类比和移植C.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一是要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并经常关注教育科研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有不满于现状、勤于思考、追求变革的意识总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见有意义的问题,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将起积极作用。因此,选定课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二)设计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总体谋划,为课题研究和论证提供评价的依据,以及全面的、系统的工作程序。1、课题的表述主要是揭示课题的论点,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题目能明确地表述出研究内容、课题任务和科研方法。如:《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验研究》。2、课题的背景与目的意义的阐述指课题的内外原因及要达到的目标、研究的宗旨及社会价值、理论价值等。3、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对象所谓研究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区域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范围、时间范围。所谓研究对象,一种是教育中的问题,如学生主体性问题研究;一种是教育中的事件,如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一种是教学中的具体对象,如学生、教师4、课题研究中的假设与概念界定一个好的假设,在内容与表达上应达到四条标准(1)以陈述的方式表达(2)一个假设一般只能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是有待检验的,而且必须是可以检验的。(4)假设应全面反映课题所涉及的的变量的不同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5、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教学研究广泛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总结、比较、文献等研究方法。怎样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二)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1、必要性。教育要创新,观念要创新,知识要创新,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创新的能力呢?由于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就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2、可能性。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局外人,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景的最佳人选。总之,迫切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研究者。丰富的研究机会,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3、特质性我们倡导的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具体来说,有一个目的、两种需要、三股力量、四条原则。<1>、一个目的教育科研的目的来自于研究的课题。课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理论,二是来自实际。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实际,教育实践中有着教师所需要的取之不竭的课题,当然,即使来自实际的课题,必需要学习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2>、两种需要教育科研要适应两个需要:一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符合我国亟待更新、转变的教育观念的需要。针对这两个需要,教师应先阅读有关论著,掌握材料,写好文献综述,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提出问题研究,为提出假设提供经验和依据。再根据自己的思路汇综而成。<3>、三种力量课题的成功,要依靠“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教育科研课题正是由这三股力量推动的结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课题更须体现这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能主动、自愿地参与,有甘于吃苦、甘于寂寞、勤于研究、勤于探索的精神。<4>、四种原则一是客观性。它要求在实验研究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系统性。既包括课题,又包括研究方法,都要按照系统、整体的观点,切实掌握好每一具体研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三是优化性。教育科研是讲究效果和质量的,通过实验而使教育教学优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不平衡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要承认学生在智力与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鼓励冒尖、允许落后”;针对学生在不同活动上表现出不同的最佳智力与能力水平,在制定方案上要做到有的放矢。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应关注的问题1、要重视过程。因为,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展现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特点是“教中研”。包括接受既成的科研理论成果,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在教学中自觉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自我探索、监控、评价,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2、要注重应用。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3、要遵循的原则。我们往往忽视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兴趣性等,在实施过程中感到很茫然,甚至束手无策,应该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课题研究不是花瓶来装扮美丽。三、如何申报立项科研课题课题申请采取随时受理,定期评审的办法,一般每年集中审批一次,也可两年一次或一年两次。申报时间由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办的文件通知,教研室统一布置课题申报,单位、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项目申请,填写申请书一式三份,并由所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织力量予以初步论证。申报人所在单位对课题审核同意后,承担名誉担保,并在课题批准后提供条件与方便。然后报上级审批,在立项后进行开题研究。四、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一>怎样选题课题即研究项目。科研课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过程,包括选择课题、制订计划、实施活动、分析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论文五个步骤。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贝尔纳说:“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1、选题的基础原则一是实用。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着眼于未来。二是新颖。有新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三是可行。是否有研究的可能,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四是科学。必须具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2、选题的一般步骤:(1)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提出问题;(2)拟写课题的研究方案;(3)课题确立,提出申请,填报项目议定书;(4)开题论证。3、选题的具体方法(1)根据形势需要同步选题,可参考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提供的课题选题指南,要注意切合自己的实际因为这些课题都比较空泛,不够具体,不太适合教师去研究。(2)随机性选择课题。有些学校从出版社、高校研究机构选题。(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提出选题。(4)分解子课题。承担子课题的研究,但缺少独创性。4、选题应注意的问题(1)课题大小要适度,开始宜小一点,逐步再扩大。(2)研究的问题要明确,要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3)选题要扬长避短,紧密结合本职工作,联系教学实际。(4)注意提高研究者的素质,研究策略、方法多样。<二>、课题的前期论证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明确研究方向、周详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要完成以下几个要素,它们分别是: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 <<在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其中主题词“课堂教学”,定语“在新理念下”和“语文”,技术说明“评价”,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2、目的的论证。  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4、基础论证  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主要著作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例如:(1)人员结构。(2)课题成员中有承担过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有的已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中,有的准备结题,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策略。(3)成员都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有的自制课件,有的可以制作网页,有的还可以查找资料、分析整理、存储相关信息,还可以自行制作录象课。(4)我区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负责人及各学校校长一贯重视教科研,倡导“科研兴校”的理念,必要的经费可以保证。(5)请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及教科所领导、专家给予课题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三>内容设计  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四>步骤设计  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五>、方法设计  1、课题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座谈会、实验法、问卷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模拟法、案例法。2、着重介绍课题实验中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所谓“自然状态”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对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的选择。观察的步骤为:(1)观察准备。明确目的、对象、制订计划,作好物质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要选好时间、场合、位置、角度,选用多种途径;(3)记录和整理观察材料。应用观察法应注意:(1)边观察边思考;(2)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3)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大胆质疑,要坚持不懈,不畏劳苦,要坚持长期观察、锲而不舍,要有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2)调查法调查研究是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者通过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数据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最佳方法。精心设计的标准问卷可以从不同的研究对象那里获得具有同样形式的数据。(3)访谈法访谈法又叫谈话法,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内容分为:事实调查、征询意见、了解个体内心世界。访谈要掌握技巧,访谈者要持“虚心请教”的态度,平等讨论的方式,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态,要掌握发问的艺术,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迂回法。(4)座谈会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向群众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是与会者人多,又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印证。不足之处是易受人事关系影响,出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情况。开好座谈会要由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同志主持,注意启发引导,事先有提纲、主题集中,与会者有准备,同时人不宜多,最好采用讨论式,兼用问答式。(5)测验法通过考查的方式去测定某些研究现象的方法。命题要力求标准、规范。要消除测验对象的疑虑心理,提高测验效果,评判要公正,分析解释要准确。(6)问卷法调查者用文字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提供书面答案的方法。其优点是费时少、调查面广、适用于不愿披露姓名的人,或不愿面对面交谈的人,方法灵活,便于统计、整理,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整体趋势。(7)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探究,它通过对已存在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有一句老话: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或许正因为这点培根才说:“史鉴使人明智”,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过去已经发生的一切事件中汲取经验,理解现实,合理实践。历史研究的记录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书面记录,如书籍、报纸、期刊、日记、信件、文稿、会议记录等等;二是遗迹、或遗骸。(8)实验法真实世界中事物太复杂了,个中许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我们的思维无法穷尽。为此,我们往往采用简约的方法,简化问题、简化事物的影响因素,利用仪器、设备等等人为的方式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以期获得科学性事实,进而研究客观事物规律。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你已经在深入地思考你所研究的问题了,往往一个看来简单的实验,或许就一剑封喉,有效地探明了某些自然规律。(9)模拟法模拟法现在开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不仅数学模拟方法,就连物理模拟方法也运用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工具。(10)案例法案例法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包含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的方法。<六>成果设计  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学案例集、讨论稿、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研讨课、实验观摩、实验小结、论文、个案分析、电脑光盘等。总之,以上所述内容落实到课题项目申请书上,那么你所负责的课题研究就迈开成功的、坚实地一步。<七>文档撰写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研究记录 调查记录 实验记录 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能,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开题报告的内容有:(1)课题研究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2)课题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的特定对象是什么?(3)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我们试图要实现什么?(4)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5)课题研究的方法:我们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6)课题研究的计划: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尤其是你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7)课题需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用什么方法等。(8)课题成员的分工: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9)课题预期的成果:你的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报告,还是其他?(10)导师的建议2、研究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我们就可以“修成正果了”。这可是很重要的环节,因为研究报告一方面是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并用书面形式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大家通过报告知道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了解你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撰写研究报告也是如此。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设计报告等四种形式。                                  3、研究记录为什么要写研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脑子不可能记住那么多事情。所以,每次活动后,我们最好马上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事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而且,良好的记录能使我们理清思路,知道这次研究究竟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方向如何?应该如何做得更好?4、调查记录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是实验方法,建议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记录表。调查研究计划表包括:课题名称;调查目的、意义;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方法与手段;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5、实验记录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是实验方法,你应该根据你的观察和最初的资料分析做出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回答。然后,设计实验以验证你所提出的假设。那么最好每次实验都有实验记录。五、怎样设计实施方案和计划。确定了实验课题,规定了研究任务和实验目的后,就要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提出总体规划,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题目。它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题目与研究内容和课题任务相符,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笼统、太概念化,一个恰当的题目可以提示课题的方向,也可以提示课题的论点;(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实验的假说就是实验设想是对解决问题提出的预想的答案,它是确立课题研究任务,研究目的的依据;(3)实验目的与操作。说明实验准备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要明确操作程序,使思路具体、明确;(4)实验的指导思想;(5)实验对象;(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7)实验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六、怎样搜集整理资料资料是人类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音像、方案材料的总称。在教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的主体阶段,也是研究的起点,并贯穿研究的全过程。1、资料分类搜集起来的杂乱无章的材料经过分类处理才能系统化。包括:研究课题需要哪些主题的材料,材料的逻辑顺序、使用顺序、出处、使用价值,哪些为纲、哪些为目等。之后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应分门别类,依次排列,并将分类和系统化了的材料科学地保管起来,以备应用。2、搜集资料。1)逆时性。搜集材料时首先要重视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越是近期的、现时的材料、信息就越新,适用性就越大。逆时性原则,就是在时间上使用倒查法,沿时间的航标获取最新的东西。2)选择性。搜集资料要精选精用,把材料的选择限制在课题所必须的范围内,选取必需的资料。如今年合肥市评定职称就简化了一些材料。3)直接性。为了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应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尽量避免转手资料,以求去伪存真。4)比较性。搜集资料要重点搜集为自己课题研究所需的观点与事实的材料,同时,也要拓宽思路,了解和掌握那些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对立的资料,这样,才能全面的比较研究、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搜集资料的方法:(1)通过检索性工具书,通过书目、文献、索引搜集。(2)通过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3)通过文献资料与情况资料。(4)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的活动原始材料。4、材料记录要求(1)资料索引。包括什么资料、出处、资料的基本情况等。(2)资料内容。包括思想、观点、事实、依据以及自己的评语、意见、受到的启发、点评等。记录要便于分类、排列和查找;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具体明确。5、材料的整理。为了便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搜集来的材料根据研究任务和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核对数据,挑选淘汰、汇总统计加工的办法进行整理。6、分析材料方法逻辑分析方法。将丰富的现象材料,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七、给教师在做课题研究的建议1、找准方向教学课题研究怎样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新课程理念。2、讲究科学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3、注重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4、加强合作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协调合作。5、大力推广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总之,学校教师搞课题热情高但欠缺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表现出对专家的强烈渴望;科研专家的研究缺乏实践环节,急待直面学校实践。所以教师与专家、学校与研究机构相结合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必经之路。                 八、怎样申请结题、验收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单位向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索要并填写《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申请书》,接受由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及其委托管理机构组织的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负责人填写结题申请书。具体程序:1、打报告申请省级专家验收,专家成员5—7人组成,省级专家至少一名。2、准备验收材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各种原始材料,分类装订成册。3、验收内容:1)对课题的评价,看选题有无实用、推广价值,论证是否充分。2)对研究设计的评价,看过程是否合理、方法和内容是否恰当。3)对资料的评价,是决定结论的正确的因素,要具备充分性、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4)对研究结论的评价,程序为:(1)宣读报告、(2)听取主持人汇报、(3)专家提问、答辩,(4)专家反馈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知识领域浩如烟海,但研究的情景就在你的身边,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愉快教学、不断思考、轻松研究,定能取得丰硕成果。【以上内容由网上搜索而来,由阳光教研整合,各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谢!文章部分内容由截图软件得到,可能不够清晰,若喜欢该资源请向作者或出版者购买,摘录、转载,是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荀爽

科研写作的常见文体及其特点

从狭义来讲,科研写作是指对科学研究成果(观点)的语言文字表述行为;从广义来讲,科研写作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知识、学理的研究探索和语言表述行为。在赛恩斯编译看来,任何科研写作都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表述的问题,而是在探索基础上的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基础上的探索,两者是一个互动生成的问题。从科研写作活动过程和性质区分,科研写作的文体常见有以下几种。一、学术论文。这里所指的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学术论文不同于实验报告、阶段报告和工作总结,而应对实验工作素材有整理和提高,要形成论点。实验报告和工作总结多属于如实地汇报实验工作经过,可以没有创新成果和见解,可以模仿和重复前人必要的结果,可以不做判断和推理,不形成论点。学术论文的内容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二、实验报告。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项科研课题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报告。实验报告有两种: 一种是为验证某定理或其结论所进实验而撰写的实验报告,其实验步骤和方法是事先拟定的,是重复前人的实验;另一种是创新型实验报告,它是研究者自己设计,从过程到结果都是新的实验,要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与学术论文比较而言,实验报告的侧重点是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不要求在理论上进行细致的论证。实验报告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要求说明准确,言之有序,但不是全部科研工作及其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都要写出或可以写出学术论文。三、专题研究论文。专题研究是指对某专项课题的研究,是对其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所作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专题研究论文与科技报告和学术论文有所不同: 科技报告侧重过程记录;学术论文主要体现创造性成果和理论性、学术性。通俗地说,专题研究文介于两者之间。四、综述和评论。综述是以当代某领域科学技术成果为对象,通过对广泛资料的鉴别、整理、重新汇编组合,并反映自己见解观点的文章。其目的是使读者在短期内了解某问题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最新成果以及发展方向等。评论是在综述基础上进行分析、推断、评论、预测未来和提出建议的文章。一般来说,综述和评论应合为一体写作,只“综”不“评”的文章多不受欢迎。综述和评论可以节约科技工作者查阅专业文献时间,了解动态,提供文献线索,从而帮助选择科研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等。

实熟则剥

蓝色课题研究结题,百余小学生加冕海洋小“学士”

“祝贺你们成为海洋研究院的首批小学士。下一步你们可以申请小硕士的课题了。”23 日上午,海洋专家们向市南区实验小学的151名学生颁发“小学士”证书。作为海洋教育特色 学校,市南区实验小学于2017年成立海洋研究院,面向4-6年级的学生启动“四士”小课题研究活动。期间,有151名学生申报了31个海洋课题研究,并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和点评。海洋研究院有了首批小“学士”23日上午,市南区实验小学举行海洋研究院“四士”小课题结题颁奖仪式。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单位的6名海洋专家,向该校的 151名学生颁发了“小学士”证书。市南区实验小学是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在海洋教育上,学校进行了20年的探索和实践,并构建了海洋基础课程、海洋拓展课程和海洋实践课程体系。2017年,市南区实验小学成立海洋研究院,并签约13个海洋研学基地。学校面向全校4-6年级学生开展“四士”小课题 研究活动,根据学生的课题研究情况,分别颁发“学士”、“硕士”、“博士”和“院士”四级称号。“学生的海洋课题研究,从课题的确立、到研究再到修改课题报告,均有海洋专家参与 指导。”学校教导处主任王妮妮介绍,结合平日的海洋基础课程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海洋老师和海洋专家一起确定了31个“海洋研究院小学士”研究的课题,内容涉及海洋与自然 、海洋与经济、文化与生活、开发与科技、生态与环保、海洋权益与国防六大海洋领域。首批有151名学生申报,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时间最长的长达1年。小学生汇报课题研究“海范”十足颁奖仪式结束后,几个课题小组的学生对他们的课题研究进行展示。“丰年虾的孵化不仅要有适当的盐度,还要有适宜的温度。我们请教专家后,得知丰年虾的孵化最佳温度是28-30℃,最后我们采用了恒温水浴。”5年级5班的的赵珈彬向同学们介绍,他们小组做的是丰年虾的孵化及污染影响。经历一场研究性学习后,每个成员都有很大收获。“我明白了科学研究是一件很细致的事情,而且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同时我也看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小组成员陈一航说。肖湘琪则说,通过这次学习他知道了如何使用显微镜,最重要的是了解到海洋污染对浮游生物的巨大影响。她呼吁,保护海洋应该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六年级一班的几名学生展示了《中日甲午海战》的课题研究。孩子们搜集了很多资料、 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并得出了教训及警示。海洋科学素养从娃娃抓起孩子们的研究性报告得到了海洋专家的专业、细致的点评,大到面上的概括,小到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书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顾文辉给生态与环保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评价说,小小研究者们从浒苔、水母和珊瑚等常见的海洋生物入手,研究了海洋生态和环保问题。相信这样的尝试对于同学们认识海洋生物、探索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唤起大家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洪军说,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聚焦不同的海洋研究小课题,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总的来说是个很好的尝试。“大部分同学的报告质量很高,也有的同学就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一些资料仓促完成,这十分不可取。”宋洪军勉励孩子们,科学研究是一个专业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接受了任务就要努力完成,他希望孩子们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据悉,已经完成“小学士”课题研究的学生可申报“硕士”课题研究。其他学有余力的学生依旧可以申报“小学士”课题研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必持其名

《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一、课题的由来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人的发展为宗旨。聋校也应紧跟时代步伐,立足长远发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这一切不仅造成了聋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聋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转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二、实验方法(一)实验假设:通过聋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创造性是自主性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人是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的高级动物,人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等基本属性,而自主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创造性是人的自主性的最高层次和必然结果。我们让学生自主探索,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调动已有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必然能得到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本课题的哲学基础。2、探求未知是儿童的天性儿童自接触客观世界的那天起,就对外界事物产生好奇,他们有探究、操作、理解外界事物的欲求,总想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儿童与生俱来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中获得的”,我们实施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是顺其天性、扬其所长,学生乐意接受,如果再与别的教学方式结合,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3、符合“认知—发现”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主动”是指对事物组织和构造的积极态度,“发现”是个人的自行寻找或个人作出的探索活动。我们提出的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发现和建构,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符合学习的本质特点。4、遵循了人的需要原则著名人文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聋人教育,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健康的人都有自发追求潜能实现的内在倾向。现代儿童,由于独生子女出身的缘故,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强烈。如果把知识解释清楚,让学生接受,他们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索,获取知识,一旦成功会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同时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三)课题的研究策略:1、加强“潜件”建设,提高教师全面素质课题的研究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是否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将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是否能够深入地开展下去,为培养一支拥有现代理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1)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我们课题组每两个星期开一次课题会议,一个月中有一次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交流,使大家认识到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带来得巨大冲击,从而必将会使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同时,在校内还开展了三次阶段性课题汇报,开设了五节公开课,并进行了研讨。通过汇报、研讨活动,教师逐步构建起了“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2)积极组织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我们每年每学期都要派课题组教师外出听课,假期还对大家进行集中培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2、师生课堂行为的变革传统形式上的师生课堂教学活动,师生并不是处在统一平台上的“亲密接触”,教师只起着主宰和指挥学生的作用。而在“自主性探索学习”的环境下,教师的这种地位和作用被弱化了。过去我们聋校教师常以为有了一桶水,一缸水就足以来教这些知识面较窄的聋生,而面对师生应是平等的,知识的变化又是日新月异的,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地吸取,而师生双方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学习,在对话、协作、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和平等。我们进行“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时,觉得这种教学方式给聋校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聋生学习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平等、多样、沟通平等:教师和聋生在课堂上双方通过共同探讨、研究、协作,获取课堂教学内容的最新知识,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特征。这有利于师生平等地交流学习的心得,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多样:“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使得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方式,教师可以计算机、多媒体等,以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加入学习和讨论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情感体验。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沟通大大增加,可以形成一种开放、广泛、交互、平等的讨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沟通、交流、学习的场所。(2)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合作、个性、互动合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资料充分地与他人合作来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个性:学生通过展开讨论,增强了自我意识,为深入学习和探讨,以求得个性的发展。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形成了一个一对一,一对多,多对我这样的一个互动形式。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大的外显特征。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分享、合作、沟通,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四)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三次阶段性的汇报活动展示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在各科课堂教学广泛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提炼,形成了以下教学模式:(略)此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坚持以弘扬学生主体性精神为前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探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素质提高和良好品质形成为目标,努力构建自主化、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疑问、充满生机、充满活动,更是充满成功的喜悦。在此教学模式下,目前已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支架-探究式教学这种支架-探究式教学其实是一种支持框架式教学,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的理解所需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我们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学生沿着脚手架逐步攀沿学习。如上所述,这种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前庭眩晕,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探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知识有关的会增加或减少,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2、抛锚-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我们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体验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的能力;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3、随机进入-创造式教学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跃。不难看出,随机进入-创造式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随机进入-创造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3)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三、实验效果及分析:表一:“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实验研究”实验班学生数学测试成绩对比表:时间 参测人数 自主率 合作率 探索率 创造率2001年 10 0.5% 2% 1% 0%2002年 10 21% 40% 10% 8%2003年 10 80% 100% 70% 60%时间 参测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2001年 10 50% 6% 652002年 10 80% 10% 722003年 10 100% 40% 85表二:“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实验研究”实验班学生语文测试成绩对比表:时间 参测人数 自主率 合作率 探索率 创造率2001年 10 0.6% 32% 3% 0.5%2002年 10 13% 65% 20% 16%2003年 10 82% 100% 80% 80%时间 参测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2001年 10 60% 8% 652002年 10 90% 21% 782003年 10 100% 48% 83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实验,其整体素质有了很快提高。通过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学习的实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发展。四、实验结论与问题讨论:(一)三年来的实验,我们的结论:通过对现行以知识学习为主、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的课堂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聋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聋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1、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的符合特教教育规律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1)正确处理教师服务、指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2)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2、提高了实验教师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二)存在问题:1、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都必须有较完整的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模式。2、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聋人教育,以促进高年级聋生自主性探索效益的提高,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万物毕罗

枣庄市西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关小学一直以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科学知识。各年级科学老师也一直用行动践行“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坚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落实科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迎接综合素质检测,11月30日下午,在胡校长的主持下,再次召开全体科学老师会议,以进一步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主题展开研讨。会议伊始,孙主任就科学实验操作做了详细报告,并展示部分科学老师前期进行的教学工作。随后实验室管理员王芳老师对实验室使用方面进一步提出注意事项1、实验提前网上预约。2、使用易燃、易爆材料要提前申请,并填写申请表。3、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要求,并维持好班级纪律。4、实验后注意填写实验器材使用记录、实验报告,将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并放回原处。胡校长对于老师们能够按照课程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提出为迎接综合素质检测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开展模拟抽测实验操作。教导处蒋主任组织各年级教研组长进行抽签,抽测科学实验。街道联区邓志主任、宋士启站长、马峰站长等领导来我校进行视察工作,对我校实验室环境、实验器材、监控设备、安全设施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指导建议。王校长向联区领导汇报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小学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打好科学探究的基础,更是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如何规范且高效的上好一堂科学实验操作仍是科学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但我们会不惧艰难,砥砺前行,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宇也

课题研究成果文章写作中的共性问题探讨

一般而言,一项科学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等步骤,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通常需要撰写成一份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但由于课题研究内容不同,研究者的写作水平、习惯不一样,因此,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写作过程往往因人而异。下面,达晋编译就题研究报告或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共性问题,谈谈看法。一、纲举目张,做到论点、论据与论证有机的结合。如何提出明确的论点,并用翔实的论据加以有力地论证,是研究报告或论文应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研究者首先要在对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有效地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清晰的逻辑严密的论点;其次要用翔实的理论和事实论据来论证论点;第三,提出论点,运用概念和论据进行推论。这一切都应该充分注意是否科学、严谨,任何夸大其辞的表述都会降低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质量。二、顺理成章,提炼、精选论据,形成逻辑的统一。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每一部分、每一段、每一节都要形成逻辑的统一,做到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对掌握的大量材料进行提炼、取舍,精选出最有价值的论据来支持论点。特别重要一点是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材料的关系。首先,要选好事实。除了应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者表面上看来与论点不符,但实质上相符的事实来说明问题。其次,要恰当地配置事实。事实在研究报告或论文中的作用主要用来阐明本课题成果提出的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论点或批驳他人陈旧的错误的论点。有的研究者在论证论点时,或者不重视事实的论证作用,或者不加选择地滥用事实。前者使研究报告或论文显得“空”和“飘”;后者,则使文章变得臃肿冗长。此外,还要正确引用别人的观点或经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论点一致的观点要精选,不要过多地引用,旨在佐证自己的观点;含有论点中的部分思想,或从某一侧面说明了问题的材料,要加以提炼和综合,不能全部列举;对于那些表面上看与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观点不一致,但实际上是一些很有启发性的观点,研究者要持冷静的态度,善于从中剥离出合理的内核,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新的高度;与自己的观点意见相反的论点,要进行反驳,指出它的错误所在,才能使自己的论点站住脚。三、手法多样,表现出研究成果的个性特色。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手法可以多样:1.全面剖析。可对涉及时空范围较广的论题作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多方位的论述、评价和纵横交织的面面观。这种写法,难度较大,需要研究者有多方面的写作基本功作基础,但成果出来后,其客观影响和效果也较大。2.重点阐发。可对论题的某一有特殊意义的方面、某一被忽视的角度、某一研究薄弱环节、某一新颖独到的见解,进行深入挖掘,重点阐发,使之引人人胜,发人深思。3.针对分歧,解疑辨难。可针对有争议的疑点、难点或关键之处,指出分歧的症结、要害,进而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客观依据。4.列小标题,搭起框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正文部分时,可列小标题以概括中心,处理材料,安排层次。也就是说,先用小标题搭起文章的框架,然后再具体论述。小标题的制作形式有递进式,各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逐层递进;并列式,多层意思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总分式,先总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先分开说,再总起来说;对比式,采用两个题或两种事物相对比的拟题法。总之,只要能从课题研究的内容出发,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手法尽可多样、有变化,表现出文章的个性特色来。四、一气呵成,不要被枝节问题或词句的推敲打断。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初稿时,要一气呵成,不要被枝节问题或个别词句的推敲打断,这是很重要的经验。当然,要能这样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起草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计划、提纲要缜密、周到。此外,还要掌握文体特点。课题研究论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在行文中需要议论与叙述结合,但重点在议论,例证的叙述是为了展开论证,有助于深化议论。因此,一切叙述性的内容都要少而精,以突出课题研究论文的理论色彩、思辨色彩和主观色彩。课题研究报告,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则可以叙述为主,论从叙出,叙后有论,突出客观色彩,而将主观性较强的理论思辨巧妙地融人客观的叙述之中。但不论是课题研究论文还是研究报告,都要十分重视资料,特别是数据的运用,做到数据与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

秃而施发

“学科思想在教学策略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例行报告

我来报告一下这一个月来对“学科思想在教学策略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进度。在上一个月度的例行报告之中,我发现我对于如何研究这一课题毫无头绪,但在组内成员的帮助下,我发现了我需要先确定目标,因此在这一个月里,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先理清思路。借鉴本课题的开题报告与其他老师的建议,为“学科思想在教学策略中的应用(历史学科)”这一课题研究制定好实施计划。我的计划分五步。首先,我要确定历史学科的学科思想。第二,研究“历史学科思想与课堂教学应用结合”的基础理论。第三,把“历史学科思想与课堂教学应用结合”的基础理论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第四,采集课堂实验数据。第五,评价实验。所以我在这一个月之中,已经开始了对“历史学科思想”的探索。由于在翻查了大量论文材料之后发现无论在历史学术界和教育理论界中都无法找到对“历史学科思想”的具体定义,因此我在第一步就遭遇到了挫折——那就是要自己定义“历史学科思想”。因此,我不得不去花大量时间去寻找资料去定义“历史学科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先是要去了解什么是历史。所以我就去知网上以历史为关键词搜索出来了大量的文章,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去定义历史。最后我大概给历史定了个定义,那就是“真实的过去”。可是我又发现,当历史进入课堂后,“真实的过去”变得毫无意义,因为那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那我们学来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想我们在这里研究的,应该是历史学科,或都说是历史教育,因此我们学的不单单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我再去查找与“教育”相关的内容,把教育与历史结合,得出“历史学科思想”的定义。由于时间相对短促,我至今还无法用文字准确地描述“历史学科思想”,但在我脑海中,“历史学科思想”已有一个基本模型,我用一句模糊的话来描述的话,就是“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虽然只有简单的八字,但我觉得这里面的内容如果用文字完全叙述的话,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因此我决定要多花点时间去思考,组织文字,争取把这些内容组织成论文形式,以供参考。在这里,我就简单地说一下。首先,历史是已发生的事实存在,因此,要学习历史,就必须要先把过去的历史展现出来,所以我称之为“回首过去”。如何“回首过去”?历史是一种事实存在,因此在回首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保证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学历史的第一要点,是要凭证据说话,实事求是,还原真实本质的历史。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逻辑推理、掌握证据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做到自己探索历史,甚至形成“历史书、历史老师说的不等于真的,有事实证明的才是真的”这种观念。而“展望未来”则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之中借鉴吸取经验与教训,培养学生分析人类社会活动、解决出现的、未出现的人类社会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二字会成为影响我定义“历史学科思想”的一大难题。因为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如果我简单地以当前时代为背景去定义的话,这不利于发展,而如果我以发展后的人类社会为背景的话,又会使得这个定义不符合实际,因此我还需要一点时间去找到一些合适描述。最后我对我的计划做一点点补充。我的计划分五步,在这里,第一步与第二步是理论,我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所以计划在五月底能完成对“历史学科思想”的定义。到八月底能完成“历史学科思想与课堂教学应用结合”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九月份开始可以进行实验工作,这一阶段可以利用历史教研组内的历史老师帮忙进行,可以在一个月内至少进行十个课堂实验,而与此同时在课堂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在所有实验结束后利用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最后再对实验进行评价,以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可以花至少半年的时间去撰写报告。最后剩余时间可以进行报告的修改与整理。这就是我的计划,如果有什么不合理的部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指教!谢谢!

大荒野

最实用的高校项目课题申报操作指南「依竹期刊」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项目申报至关重要。项目申报流程如何操作?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申报项目?这都是技术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科研项目与课题申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01项目VS课题课题,是人们从事研究前人或同时代的人还未认识或解决的问题,它具有较为单一而又独立的特征。项目,是指事物分成的门类或者说是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课题所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带有综合性的科研问题。课题与项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课题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单元,课题的有机组合形成项目;另一方面,课题与项目的划分标准也是相对而言的。对某一个研究者或研究群体来说,也可以从单个的课题入手,不断深入,形成系列的课题,从而组成项目,或者承担一个项目后,分成若干个课题逐一进行研究,最终取得较大的突破。02如何申报项目?一、提前了解项目申报的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有两个途径:关注、搜集政府部门网站信息。搜集政府部门网站信息(发改委、科委、经信委、商委等),国家级到区县级都要关注,做成信息简报。包括:来源网站、发布日、链接、截止日等信息。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及时了解信息;第二是每年项目申报季节都差不多,可以为明年的申报工作提前做计划。加入行业协会或者联盟。有时候可以联合申报项目与科技部门相关人员建立良好关系,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往往能在网站更新之前得到信息,及早准备有的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在政府立项之前影响指南所指向的领域,这需要企业高层去攻关了。二、项目可行性初步判定,这要根据自己的科研实力确定。三、决定报之后,就要先了解项目指南,把所有要准备的资料列好清单,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协调工作内容和时间,比如,查新、研发专项审计、报价单等工作要提前,项目预算要尽量贴近真实。四、准备资料、送审。五、关注相关网站看公示。(没成功就要了解失败的原因,认真总结,归档资料)。六、申报成功——立项——开启动会——跟科研和财务部门沟通工作细节,及时划归财务数据和科研进展中期报告等。八、项目验收——科研和财务准备审计材料。九、结题——奖励相关人员——归档资料。03如何申报科研课题?1、怎样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不是空想出来的,自己主观想什么样的课题好,押宝式的选题,很难评上。申报课题应有三个条件:第一,你对申报的课题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我们在评审时是先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基地,把国内发表的有关农村问题的文章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把这些文章按内容分成几类,掌握这些情况,对申报这个领域的课题非常有利。第二,对申报的课题有实地调查的资料,或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资料。也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有特点,没有实地调查的资料就没有特点,如湖北省一个单位申报的一个课题:《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他们除调查了湖北省山区的情况外,又调查了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山区的乡镇政府情况,有这些实际资料,谁也拿不到,只有这个单位才能拿到,这就说明有特点,必须批。西北师范大学王宗礼申报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治意识研究),他把西北牧民的政治观念、意识资料情况掌握了,就评上了。此外,广东中山大学及一些教学科研单位有关“珠江三角洲”各个方面的研究;江苏省的教学科研单位关于“苏南模式”的研究等课题都容易被评上。这些都说明,申报课题,要有实际调查。到实际中去,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点,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第三,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当然不是说,我们申报课题,要用“课题指南”题目作为课题,而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全国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规划,委托各学科学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机构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2.课题论证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好坏是决定你能不能被评上的前提条件。怎样论证?我们看论证的主要几点:第一: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3.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的材料是衡量课题组成员的水平能否完成课题任务。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应当是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的。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如我们组织几位博士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经过初步合作讨论,都觉得收获很大。一个人单独研究是不行的。我们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论证得非常好,课题组成员仅一两个人被拿掉的。研究实际问题的课题,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这方面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这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4.教师的课题观念问题我们要树立课题观念。我是经常到国内一些学校去,遇到很多教师同我交谈,主要谈他们现在做什么课题。有的是国家、教育部或省、市被评上的课题,多数是在从事自己学科领域自立的课题,无论问哪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都有课题,课题观念很强。我希望,我们文科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职责,这对有国家、教育部或省、市课题的教师完成课题是必要的;对没有课题的教师,应自立课题,这对今后申报课题是重要的。同时,还应认识到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我们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指导研究生所需要的。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怎么会指导好研究生?因此,我衷心希望我们文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增强课题观念,多拿课题,多做课题,根据课题进行研究,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04课题与科研项目常用的研究方法很多老师在申报课题时,对研究方法的名称写得不规范,故发如下内容以供参考:研究方法不出“硬伤” :1、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2、研究类型或途径、或某种提法口号不等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不能与具体的研究方法并列;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上下结合等不是研究方法。3、准确把握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步骤方法。文献研究法:A.概念特征:主要指围绕某个教育问题,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形成对教育问题及其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B.主要渠道:1)书籍;2)报刊;3)档案(含文件);4)非文字资料(图片、音像、实物、歌曲等);5)网络数据库,如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opac.nlc.gov.cn;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pku.e.cn;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http://lib.hunnu.e.cn;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C.查阅核心:1)代表著作和论文;2)研究问题的程度和主要观点;3)存在的不足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D.成果形式:文献综述、研究述评或研究背景等。教育观察法A.概念特征:是指主持人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者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得出分析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B.研究步骤:①明确观察目的;②编制观察量表;③组建观察团队;④实施观察过程;⑤整理观察材料;⑥分析观察结果。C.案例描述:观察目的、过程描述、观察数据表、事实描述、结论分析;D.成果形式: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观察报告。个案研究法A.概念特征: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个人或者团体机构)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解剖麻雀法”和“个案追踪法”,其特征是个案的典型性、深入性、全面性。B.研究分类:1)追踪法: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实施追踪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提出改进意见。2)追因法:确定问题、假设原因、设置对比、数据检验、结果分析。3)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作业、自传、绘画、特长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知识、情感等。C.研究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搜集个案资料;③分析个案资料;④实施个案指导;⑤追踪指导研究;⑥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法A.概念特征:是指通过调查、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征是经验的新颖性、普遍性、实践性、发展性、实用性。特别注重经验的转化。B.研究特点:概括主题、归纳要素、形成观点、揭示规律、验证理论;C.基本步骤:①确立总结对象;②搜集相关材料;③现场相关调查;④分析关键资料;⑤撰写总结报告。叙事研究法A.概念特征:是指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师生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和规律的一种方法。B.研究特点:以“故事”为研究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C.基本步骤:①确定研究问题;②选择研究对象;③记录教育故事;④分析得出结论。行动研究法A.概念特征:是指由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学管理者共同参与,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教育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B.方法缘由:始于英国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为行动而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C.基本步骤:第一轮:①计划:比如问题:学生认为科学只是回忆事实,而不是探索事实!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计划:改变课堂提问策略。把提问的中心转移到鼓励学生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寻找答案。②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己尝试归纳答案和结论。③观察:通过录像和录音,记录孩子们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各自的表现,特别留意学生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关注那些利于达成目的的行为。④反思为了使全班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走,我认为还要适当地加强引导,适当加强情景控制,但是,过分的控制会破坏探索性提问。第二轮:① 计划:继续贯彻原初的基本设想和计划,适当减少控制性陈述;② 实施:在以后的课堂中减少控制性陈述;③ 观察:记录学生在控制性陈述减少的情境下的表现和行为;④反思。实验研究法A.概念特征:指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求证”的方式,来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实验只能是准实验。B.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比较;C.基本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假设:对数学作业题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质量。自变量:原因变量;因变量:结果变量;无关变量:教师、学习内容等②选择实验对象:高一(1)班为实验班;高一(2)班为对比班。两个班级平时的数学学习成绩相近。③进行实验前测:实验前,运用有关心理测试量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测试量表,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进行测试;④ 严格组织实验:高一(1)班的数学作业题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高一(2)班仍用以前的作业布置方式;⑤进行实验后测:实验结束后,运用有关测量工具,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水平重新进行测试;⑥ 分析检测数据:对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⑦ 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要素: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假设、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讨论、实验结论、参考文献。

狗剩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1、课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改过程中,尝试分组教学,便于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互助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前状况是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还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精神乐趣少等等”。因此,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摆在教育工作中眼前的首要任务基于以上情况,我们物理组组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拟订了“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的课题,以此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外针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研究很多,主要用来改变长期以来的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和“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分组教学”就成了当前国际上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趋势。3、本课题的研究特点1、学校组织教师到延安中学、宜川中学、南京江浦中学外出学习,通过学习,使我们大开眼界,许多教师已经把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乐于表现、乐于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分组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通过外出学习发现现在的课堂确实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过于活跃,讨论有些离题,表现出学生预习不充分;小组合作的课堂形式多样,教师有时没有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任学生自由拓展。学生目前的预习只是仅仅停留在结论性的知识要点上,没有对知识的来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做深入的探究,本课题拟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进行研究。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1、课题界定。1)、教育心理学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发现新问题,并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新的结论。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信息的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先前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将其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与创造性,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气氛。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从20世纪末提出来的,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发现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2、理论依据。1).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2).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达到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突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使教师明确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畏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3.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为此,我们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等。四、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合作学习是能力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合作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具体形式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相互议论、评论的方式;或以“问题解决”为动机,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探讨的方式;以上形式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2、合作学习是强调主体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我国的国情是班级学生众多,大班教学为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限制,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精神。合作性学习则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3、合作学习是促进全体的需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结果不再是教学追求的惟一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对象都更加多样化。他们通过团队行动或是展开竞争,可以拓展学习的领域,可以使多渠道搜集的学习资源得到共享,可以从彼此的思维、行为碰撞中收集“火花”。总之,合作学习最终的目的应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更主动地得到发展,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包含知识、方法、能力及情感、态度等)。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合作学习最终是促进全体学生的需要。五、课题的研究内容。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4、研究教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六、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以分组合作为主带动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以之为主要原则;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策略;以高中物理教学为载体的研究进程。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法:查阅、研究课程标准、各种教育理论,使本课题研究的内涵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2、实验法:对“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物理教学具体的实施,并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各种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性;对分组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课后巩固环节加以运用。3、观察法:对学生在分组教学前后及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情况变化需要用观察法来加以研究记录。4、行动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方法。七、课题实施步骤。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题选题、立项阶段(2018年3月----2018年5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考察当前领域问题研究状况以及我校近年来教学实际,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2、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研究阶段即:(2018年6月----2019年10月)1、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2、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各种相关的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3、定期请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举行课题经验交流会,研究实施课题。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18年11月)1、汇集各教研组测试、收集的资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的状况等相关情况,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总结,由学校统一组织,以经验交流会或专栏形式进行展示交流。2、准备相关资料,申请结题。3、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存档。八、课题的组织管理人员。指导员:组 长:成 员:九、课题实验研究小组。指导员:组 长:成 员:十、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系列论文、教学案例、科研总结等。

边防站

一篇《科学》论文背后的南开百年化学情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宇琪、宋瑞在微观世界里,有一大类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它们像是人的左右手,互为映像,但如何旋转都不会重叠。但药物中,“左手”和“右手”手性分子的作用可能有天壤之别。如何控制手性分子的合成,一直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带领课题组,在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上潜心多年。近日,周其林及朱守非团队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论文,讲述了研究团队用一种新颖的双催化剂协同催化合成手性氨基酸的策略。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他们解决了一直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周其林所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经过“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潜心攻关,周其林课题组设计发展出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又从这类骨架结构出发,合成了数百个系列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课题组成员,现任南开大学化学院院长朱守非说,“课题组成立2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做一件事情,在催化剂的研究上一点点精益求精。化学,是需要工匠精神的。”科研成果的背后,是这些课题组成员们苦心孤诣,潜心科研。不少化学学院的学生说,经常看到周其林老师办公室的灯光亮到深夜。由于在合成化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周其林在2012年获得首届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2018年又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11月22日,周其林及朱守非团队再次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双催化剂协同催化合成手性氨基酸,解决了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想直接利用脂肪胺来高效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难题。朱守非说:“从未觉得科研是件枯燥的事儿,在实验室做实验就像破案一样,不知不觉就沉迷其中,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周其林(右三)在指导学生做实验。(资料图片)南开百年,化学人科研报国周其林和朱守非的研究一直在传承南开化学人服务国家发展实践的爱国理念。南开大学化学学科起源于1919年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两年后,邱宗岳先生创建化学系,成为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1928年,张伯苓指出要“知中国,服务中国”,自此南开大学确立了“土货化”办学方向,即“贴近中国国情”“扎根本土实际”。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一系列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系科和研究机构应运而生,独开风气之先。1956年,何炳林、陈玉茹夫妇从美国回到母校南开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何炳林在两年时间里合成出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为核燃料铀的提炼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响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毅然放弃深耕几十年的药物化学研究,转向国家急需的有机农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百年来,南开大学化学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爱国初心、报国之志,也深刻影响着周其林、朱守非二人。曾有人问朱守非,课题组在手性催化剂上解决了什么“卡脖子”的问题,朱守非答,“正是因为我们的研究,让其他人不能卡住我们的脖子,让中国在催化剂研究上有足够的声音。”“周氏催化剂”因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被国内外同行所称道。目前“周氏催化剂”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全球40多个研究单位借鉴使用,还被多家制药公司用于数十种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南开大学副校长、化学学院教授陈军说,一批批从化学学院毕业的学子从未忘记要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化学研究应该顶天立地,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又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周其林给学生上课。“探索化学世界,是最幸福的事”在周其林的办公室里,上百份档案袋整齐摆放,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里面是他悉心保留的每名学生的实验报告。在周其林看来,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在南开大学,周其林的课题组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无论本科、硕士或博士,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周其林说,对于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愿意学化学,他都愿意为此花“一点时间、一点精力”。课题组每周开一次组会,学生们偶尔会请假,但周其林从不缺席。有时出差回来,他一下飞机就拎着箱子赶回学校参加组会,听取学生的汇报讨论情况。对于同学们提交的实验报告,返回来时通常是“一片红”,甚至标点符号都会改动。周其林曾说,我们要在科研中创造出一些新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不被我们创造出来,或早或晚也会被其他人创造出来;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去“催化”他们成长成才,谁又能去做这件事呢?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和“初心”。立德树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师魂”一直在传承。抗战年代曾经有不少师生同赴沙场,新中国成立之后,李正名在杨石先老师的引导下走上农药化学研究之路,直至今日,无数的学子在南开教师的引导下,寻求科研之真谛。朱守非初进南开,便师从周其林教授,从此便整个身心都扑在化学研究中。他曾开展了一个将手性螺环磷氮配体用于催化非官能团烯烃的不对称氢化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却遇到了困境。“周老师通过提问引导我进一步明确科学问题,完善想法,提升研究的高度和深度。”朱守非说,这种指导方式让他受益匪浅,真正喜欢上科学研究。在周其林不断地启发下,朱守非成功将该催化剂用于具有强配位能力的亚胺和不饱和羧酸的氢化中,并得到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其中不饱和羧酸的氢化后来还被世界500强企业罗氏公司用于手性药物的生产中。花甲之年的周其林和不惑之年的朱守非都已成为不少南开学子的科研引路人。“泡”在实验室十多个小时、指导学生科研论文、参与教学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他们每天的日子简单又充实。“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和学生在一起探索迷人的化学世界,这是最幸福的事。”朱守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