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题立项后,开题报告写什么?怎么写?地道战

课题立项后,开题报告写什么?怎么写?

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对一些基本问题总会有一些困惑。比如,课题立项了。下一步做什么?什么是开题?为什么要开题?开题报告怎么写?怎么准备开题活动?有的老师说:这么复杂,头都大了。但是经常做课题的老师,就会有另外的说法:今年我要聚焦某一问题,好好研究一下子。还有的老师说:今年没有课题做了,心里空落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说法?在这很大程度上,这和教师的工作方式有关。下面,和老师们谈一谈相关的话题。一、为什么我的课题不能立项每当课题发布后,有的老师就会:为什么我的课题不能立项?我看网上发布的课题还没有我这个题好呢,为什么就立项了?这当然是教师的自我判断。其实,课题能否立项:一方面和课题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前瞻性等有关;也和评审专家的专业、视野、关注点有关。所以评审时,聘请多个专家同时看一个课题,是有道理的。专家都打出了高分,肯定就立了;专家都打了低分,自然就立不了。所以课题立项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能够立项确实让人欢欣鼓舞,没有立项也无需沮丧。不立项的课题,如果通过扎实的研究,也可以取得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好,我们把话题拉回开题这件事情上来,就有关问题交流交流。二、什么是开题所谓开题就是一项课题取得立项后,在正式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对研究活动进行的具体设想和规划,也就是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人员分工、预期成果以及课题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并征求有关专家、学者、同行意见,这样的学术活动就是开题。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大体可以明白开题是怎么一回事。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可以拎取一些关键的语句:第一,开题是立项之后、正式研究之前要做的事情。第二,开题是对研究活动再次深入且具体地设想和规划。第三征求他人意见,完善研究方案。三、为什么要开题初做课题的老师会问为什么要开题?不开题可以吗?我们教师自行搞一个小课题或微型课题,可以不用开题。有个选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于是就做起来了。但是上级科研机构审批立项的课题,还是需要开题的。开题的目的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课题负责人角度看,开题活动是对课题研究工作再一次的深入思考,对研究活动进一步具体设计和规划,力争使研究有序有效推进,取得预期成果。文喆先生讲:“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 完善研究设计。”二是从科研管理部门角度看,给予立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课题有一定的价值性,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意义,纳入某一区域教育科学规划管理范畴,给予资质证明或经费支持。开题是科研管理部门重要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四、开题论证和申报论证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教师还是比较明确的,申报论证的目的是说服评审专家,赢得立项;而开题论证的目的是为了征询意见、完善计划、更好地开展研究。可见,两个论证的指向不一样。有的老师会问:申报论证中的“课题设计论证”和开题报告结构一样吗?写法上有什么区别?我们来说一下这事。下图,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研制的课题申报书中的“课题设计论证”的结构,总共13项。对于这个结构,很多老师都记忆犹新,很烧脑,没少受折磨。上边的结构解决的是申报的问题。申报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说服评委专家,让他们对我这个课题表示理解和认同,最终得以立项。我们还原结构背后的问题:你研究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个专题有人什么研究过吗?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你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何在?你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你是通过怎样的内容来达成目标呢?你怎么能说服我,你这个研究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呢?你能说一下你的课题有哪些创新的东西吗?好,你打算怎么研究?说说你的思路和方法,把你的研究框架模型给我看看。最后,请你把研究步骤给规划一下。以上问题,申报者都想清楚、写清楚。写出来专家能够看明白,立项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到了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就要从申请立项的重心,转移到研究的重心上来。那么,研究的重心是什么呢?就要突出目标、突出内容、突出方法、突出步骤、突出分工、突出成果。有的老师问:既然突出以上这几个方面,是不是就只写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呢?不是的。开题论证报告做为一种规范性文本,还要保证其文体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所以,给大家一个结构。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出,开题报告和申请报告还是有一些变化,如结构顺序有变化,研究的价值、拟创新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没有了;多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预期研究成果、附件等。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可以这样讲,虽然有些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况且,开题报告也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有的会根据要求不同而有所取舍。比如技术路线对于课题研究就很重要,在开题报告里也可以写上。有的开题报告结构中,还有理论依据这个板块,也可以写上。无论怎样变,开题报告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变化:即你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你怎么研究?你研究出来的成果是什么?五、开题报告的各个部分怎样写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现实的问题,如果你在选题申报时,写得比较规范,准确,在撰写开题论证时,就会比较省事。如果在申报课题时,论证得比较马虎,在开题论证时,就需要一并搞清楚。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地说吧。(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的研究背景就是提出问题,即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在申报论证时,我们写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在开题报告时,对此再度进行思考: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进行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应该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时刻提醒我们,初心不变。如果在申报时思考得很成熟了,表述没有问题,可以用到此处。1.选题缘由所谓的选题缘由即研究目的,我们从三个角度写:第一,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重大会议、重要的教育文件要求的角度撰写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从当前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立德树人、课程标准等方面,选取恰当角度的撰写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从教育教学现实的具体问题出发,撰写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我们的研究通常都是扎根于实际问题,只有产生了问题,我们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因。所以解决现实问题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追求。选题目的在表述时,总的逻辑是:宏观-中观-微观,从理论到现实这样的逻辑来撰写选题缘由。2.研究意义什么是研究意义?所谓研究意义,即该项研究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和现实工作带来的影响。影响大则意义就大;影响小则意义就小,没有影响也就没有意义;负影响就是反向意义。如何写好意义呢?依据预期成果谈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路径。在写意义之前,先要判断你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再思考这个成果产生的影响。然后从对理论的影响和对实践的影响两个角度来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一,理论意义所谓的理论意义,也有称为学术意义,即所形成的成果,在理论上有哪些突破与创新,对丰富相关理论有哪些作用,是验证性的,还是独创性的,要说清楚。第二,实践意义所谓的实践意义,即所形成的成果对改进自身工作有哪些帮助,对其他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启示。还有的课题研究对教育政策的制定、行政决策的走向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可以写的。可以称其为政策意义或行政决策意义。(二)文献综述文献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逾越的环节。1.什么是文献综述所谓文献综述,就是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研究中,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关键词等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对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叙述、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2.为什么要做文献课题做文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从他人研究中寻找思路。相关的研究看得多了,即使起初不会研究,也变得会研究了。二是借鉴他人成果为我所用,借鉴不是抄袭,成果发表出来的价值是什么?就是推广,就是让他人借鉴。我们借鉴过来,在自己的教育场域实践,这是应用研究,不是抄袭。如果查阅文献的目的不是应用,而是改头换面去发表,那就涉嫌抄袭了。三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再创新。由于实验场景的变化,科研成果和经验都会随之变化或调整,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大的特点。3.开题报告中的文献与申报书中的文献有区别吗两个文本中的文献没有本质区别,检索方法一样,检索内容一样。两者唯独不一样的,就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对研究的问题可能又有了新的认识,文献资料可能更丰富了。文献综述的水平应该再上升一个台阶。如果你认为在申报时,你的文献已经很成熟了,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那就直接拿到这里来用。4.文献检索的重点和技巧在开题阶段的文献检索更要突出概念的检索,突出理论的支撑,突出相关成果的检索。文献检索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两先两后两关注”,即“先期刊后网络,先近期后远期,关注硕博论文、关注专题综述。(三)概念界定1.什么是概念概念包括两个部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或表现形式。 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市场上用于交换的汽车、房子、食品、电视......等等。2.怎么界定概念呢界定概念方式是这样的:内涵的界定是概念种差+临近属;外延的界定是列出概念外在的实际形态,如,范围、表现形式等。可以这样讲:概念是理论思维和理论表达的基本单位。一切研究都离不开概念,一切研究都始于对概念的界定,概念创新是研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3.核心概念的数量与界定事项一般情况下,核心概念来源于课题,一个课题有1~3个核心概念就可以了,核心概念不会也不应太多。如果核心概念太多,则难以区别主次,也难以理顺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界定概念的数量由课题负责人决定,核心概念原则上必须界定,一般性概念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来决定是否界定,不宜太多,3~5个即可。概念一旦定界下来了,就不要再变了。如果变来变去,就会犯严重的逻辑错误。笔者做过一个研究,关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研究性学习有两个种界定:一方面它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国家必修的课程。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要在一个课题里,两个概念混用,一会儿是课程,一会儿是学习方式,就会使课题研究就陷入混乱。4.概念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核心概念在课题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课题研究的灵魂。核心概念可以直接切割出课题研究的边界、研究的范畴。 课题组要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通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可以一目了然。 核心概念关联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诸多要素。所以,课题研究必须高度重视对概念的研究。5.把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放在一起写可以吗一般来讲,不建议混在一起写。课题研究中的概念,最好和文献综述并列为同级标题撰写。最终,课题组要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因为概念在课题中的地位特别重要。但是在文献综述的文段里,可以综述以往研究者提出过的概念界定,一般讨论3-5个学者的界定就可以。(四)研究假设1.什么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相关文献、实践经验,对研究问题的规律、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想的、暂时的、有待验证的结论,是研究者所希望得到的某种结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研究假设的过程,研究假设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2.研究假设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课题研究系统思考和反复论证的结果。表述研究假设就是要把解决问题的诸多可行性举措、路径、策略、方法摆出来,依据研究者的视野对这些自变量进行评估、遴选、归类,建立起研究模型。有的教师问:答案都想出来了,还用研究吗?当然要研究,研究就是验证你提出来的诸多答案是真还是伪,是不是能够解决你工作中的问题。预设的答案从哪来?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从文献中来,二是从实践中来,三是从讨论中来,四是从专家那来,五是从同行那来。3.研究假设怎么表述一线教师特别希望给个模板,一般性的写法如下:课题组认为,如果通过……的方法(策略、途径、方式、工具等),就可以促进(解决、提高、改善等)……(五)研究目标1.什么是研究目标所谓研究目标,用比较直白的话讲,就是经过研究后,能够得出来的用以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工具等具体指标。2.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的区别有时,一线教师将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搞混。其实,两者在科研领域确定存在较大差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为了区别,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如下:研究目的与研究目标差异比较表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一样的。目标是可量化、可测评的指标。而研究目的则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还有两个概念,有时也会跳出来干扰一线教师搞研究:一是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必须澄清,研究目标既不是教育目标,也不是教学目标。都不能混为一谈。3.研究目标撰写的思维逻辑有的教师问,研究目标怎么确定呢?其实还是有一些思路的,下面,给出三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第二步:针对现实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第三步:将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路径归纳转化,形成研究目标。4.不恰当的研究目标我们举一些例子,下面研究目标的表述是不对的。(1)促进学生发展(2)促进教师发展(3)促进学科发展(4)促进学校发展这种大一统的目标,太空泛,也没有实在意义,似乎放在哪个报告中都可以,这样的研究目标是不成的。我们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以上不是研究目标,应该是研究效果的表述,也可以认为,是课题研究追求的目的。当然,这种过于笼统地表述研究目的也是空泛。(六)研究内容1.什么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解决研究问题,达成研究目标,所设定的具体研究事项。研究内容是实现研究目标的载体,也是研究目标的具体化。有什么样的研究目标,就应该配套写出相应的研究内容。一般情况下,研究内容的数量不能少于研究目标的数量。2.如何分解出研究内容在这里提供三个分解出研究内容的策略。(1)从核心概念出发分解研究内容的策略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一个课题的关键所在,抓住了核心概念,并且分析出核心概念的外延、要素、特征等,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解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从现实问题出发分解研究内容的策略一线教师做课题主要是着眼于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回到现实问题进行思考。(3)“现状+方法对策+评价”分解研究内容策略这是分解研究内容的一个模板,现状+方法对策+评价,反映了研究内容的一般逻辑,需要在具体实践中灵活运用。“现状+方法对策+评价”模板构成了研究内容的三大板块。(在这里不提供案例了,可以百度搜索“课题申报:如何撰写研究内容”。)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没有固定的模式,有时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会有多种分解方法,但是分解的内容要基于解决的问题,基于理论上的逻辑。需要提示的是,在分解研究内容时,为了避免研究内容的交叉冲突,不宜同时选择多个标准分解研究内容。(七)研究方法1.主要的研究方法一线教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行动研究、实验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成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本分析法。在此不一一解释,其中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严格讲是一种研究方式,因为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会运用到其他一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交叉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开题报告中研究方法的表述在开题报告中,将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就可以了。这个没有什么玄妙之处。3.科研方法使用的问题教育科研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在一线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中,研究方法往往会出现不少问题。有的时候是科研方法使用不对头,有的时候以工作的方式推动研究,而不是运用科研方法推进研究。比较典型的情况是,组织大量的培训活动、参观活动、学习活动、听课活动,却不见实际的研究行为。 从本质上讲,就是科研方法不会使用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给个思路,就是回归问题,弄清研究目标和内容,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再重新出发,这时再探讨研究方法,就可解决无科研方法的科研活动了。可以一试。(八)技术路线笔者认为,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对技术路线进行再设计。因为技术路线图对于理清研究思路是非常重要的。1.什么是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以研究假设为核心,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有机组合起来的逻辑结构。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一个是“以研究假设为核心”,二是“逻辑结构”。要想理念技术路线,就是需要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2.技术路线的作用技术路线对于课题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技术路线能够体现出课题研究的思路。其二,技术路线能够体现出研究方法的使用问题。其三,技术路线能够把研究过程中诸多要素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3.技术路线的呈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技术路线要以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称其为技术路线图。把研究过程中的诸多要素,放在一张图中,呈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问题用图来表示,最容易说问题。最上端是课题名称,中间四块是四项研究内容,左边是研究方法,右边是研究成果。从上到下是课题的研究顺序。这个技术路线基本体现了研究假设和各要素的逻辑结构。(九)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二是研究方法,三是成果的形成。建议不要把重点和难点写得过多,写得太多就区别不出来所谓的重难点了。这个问题无需多论。(十)研究步骤和人员分工1.研究步骤的常见问题研究步骤这一板块是处于开题报告论证的结尾部分,从教师心态考虑,马上就写完了,于是一些教师套用一些模板,如“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写上“查阅文献、组织教师培训、开展听评课活动、经验交流、梳理成果”等,把时间安排一下,就草草收兵。这样写的步骤,没有什么实质意义。2. 什么是研究步骤研究步骤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落实研究内容的工作流程及安排。研究步骤是研究思路的具体化,是验证研究假设的全过程,是研究成果形成的重要依托。3.选题报告中的研究步骤与开题中的研究步骤有什么区别课题申请报告书和开题论证报告书都要写研究步骤,两者有区别吗?在课题申报论证中,评审专家重点看选题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指标。研究步骤体现的是可行性问题。在开题论证报告中,专家会对研究步骤高度关注,因为课题已经立项了,马上就要开工研究了,研究步步骤是开工图纸,所以研究步骤就要写得具体明白,要将研究内容精准分解到研究步骤的各个环节,用以指导随后的研究工作。4.怎样撰写研究步骤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把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落实到研究步骤中,明确时间节点,分解研究任务,责任到人。还是举一个例子:(十一)研究成果关于预期研究成果,在开题报告中是最后的部分,我们都要出哪些成果呢?这时,要回到研究目标。所有的研究目标,严格意义上讲都要跟进研究成果。可以是调研报告、可以是论文、可以是案例、可以是专著,最终要有一个研究报告。力求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把这些成果性东西写具体。为了减轻负担,我们会把这些成果分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完成。可以安排两个阶段,一个是阶段研究成果,一个是最终研究成果。还有一些固化的、过程性的成果,做成辑录,如管理手册、教材、教案、学案、学生成绩等。这些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学术上的科研成果,而是成果的载体,也可以称其为证明课题研究成果的固化物。(十二)开题报告的附件开题报告时,为了保障开题工作的质量,提供前期准备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量表、子课题方案等。一并提交专家、同行,供大家参考讨论。以上是开题报告的撰写及相关思考。请批判。

此谓诚忘

课题开题论证:预期成果如何写具体

一线教师做课题,开题论证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开题论证要把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一系列问题搞清楚。在这里,想就“预期成果”这一问题交流一下个人体会。什么是成果?什么预期成果?为什么把成果提前确定好?预期成果怎么撰写?一、什么是成果和预期成果所谓成果是指通过研究形成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工具、量表等,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规律;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经验措施等。课题研究成果回答的是课题最初想解决的问题,即包括研究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研究的问题是本质,现实的问题是表现。所谓预期成果,即在课题研究之初就对成果有了个预设,随后开展的研究就是要围绕这个成果进行实践、反馈、调整、完善,最终达成成果。二、为什么要把成果提前确定好到了开题环节,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想好成果是什么?最后研究出来再说。”还有的负责人说:“如果现在都知道成果是什么了?课题还有研究的必要吗?”其实,这是很多老师的误区。在课题申报或开题论证时,都有一个环节,叫研究假设。所谓研究假设,就是课题组对研究的问题,预想出若干解决办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随后的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人员就去实践、验证这些办法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想,如果提前没有想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那么拿什么来实践和验证呢?不能实践和验证,课题研究当然就不能进行,也就成了死课题。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出现课题立项后,无法推进研究的主要原因。三、预期成果怎么撰写我们一线教师写预期成果时,一般写得比较草率,有的写结题报告,有的写课例集,有的论文集。其实,这样的预期成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预期成果应该写具体,越具体对课题研究越有帮助,应该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具体到核心概念才好。我们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课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预期成果怎么写呢?我们分析,这个课题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一个是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预设成果。角度一: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其一,要弄明白幼儿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是什么?所以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其成果可以确定为: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的概念研究。这个成果的形式就是论文,也可以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自然是文献研究。其二,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效果目标是发展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那就要了解当前幼儿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应然状态。其成果可以确定为:幼儿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现状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调研报告,可以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进行。其三、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是不是有一些基本要素和指标,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要素和指标,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方向就会更加明确,于是特别需要这样一个成果: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要素及指标的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论文,需要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当然还可以从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对接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生成一些成果。角度二: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其一,发展幼儿的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是需要主题活动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是有价值的?是有效的?这样的主题活动有哪些基本要素,它的活动结构是怎样的?于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成果: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要素及结构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论文,需要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来完成。其二,上边的成果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要素和结构流程。而这个课题绝不是一个主题活动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若干个主题活动。于是,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成果: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的研究。于是需要建立主题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方式方法、活动评价建议等。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综上所述,课题成果预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称得上具体,课题研究才不会出现无所事从的情况。当然,课题成果的预设,确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预设好的,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改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驰其形性

一线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近年来,申请课题已经成为部分地区评职要求之一,但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感受就是神秘,只有专家才会做的一项内容;再者就是日常比较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课题呢?为什么要申请课题?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一些教师,在此笔者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陌生且熟悉的课题,期望可以帮助我们一线老师解决不知从何下手,缺乏一套实用的科研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研究的意识、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朱永新老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这就是所谓的课题。下面我们具体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聊一聊。课题的类型:(1)描述性课题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案例】:新课改的落实情况、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教师生活状态调查等等。(2)因果性(解释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案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等。(3)预测性课题指在弄清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主要回答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的问题。【案例】:中学化学课程评价与考试评价差异性影响教育质量的研究。课题包含的主要内容:(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确定与表述是课题研究的具体化,是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活动、研究环节等确定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课题名称不同于论文题目要求形式上或者是文字使用上吸引人,而是其研究的方向是否小,且具有研究价值。所以,在确定课题名称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如:①表达的意思要准确,其中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三者缺一不可;②表述要突出主题。明确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表达要具体化。③表述要规范和简洁。等等,总之,课题名称的确定是影响整个课题能够立项成功的关键因素。(2)《申请·评审书》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可以说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申请·评审书》中需要填写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主要问题界定②相关研究综述③研究的目标和内容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⑤预期的研究成果⑥参考文献……具体所要包含的内容以当地负责部分提供的相关评审书为主。评审书专业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是否立项,只有立项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这是申请课题的关键一步。(3)开题报告①课题题目②课题研究内容③课题研究方法④组织分工⑤研究进度⑥经费分配⑦预期成果(4)中期报告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以上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都属于过程性资料,有地方需要提供,有地区不需要提供,包括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根据当地要求进行填写。(5)结题报告①课题背景及界定②研究理论支撑③研究的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计划④本课题的创新之处⑤本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⑥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⑦存在的问题⑧今后的研究设想该部分和其他部分一样,如果当地有提供具体的撰写项目可进行自行调整。(6)结题成果论文结题论文是辅助课题结题所撰写的文章,题目只要跟课题研究关键词相符即可,属于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突破或者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等等。当然,除了上述这几项内容之外,还有可能包括调查分析报告、工作报告等等,具体的依据当地的要求进行补充。

快板刘

教育故事:一群人 一条心 重创新 研课题

在太平镇清河湾学校,有这么几位老师,他们工作积极主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支持,彼此温暖。经常在一起讨论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有效?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利?他们就是张雪梅、崔向丽、苏超伟、韩玉芹。张雪梅在清河湾初中部担任主任一职,她善良勤奋,工作务实,锐意进取。在她的影响下,老师们都积极上进、干劲十足。张主任说:“纵观孩子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十几年,有加减乘除,有识字写作,有物理化学,做各种试卷,得数不清的各种分数……可是最终对孩子有帮助的,不是那一道道试题,而是融入他们身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事情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生活的必备技能等。”“是啊,”崔向丽老师也说:“对照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刨去我们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记忆最清晰的就是,小学劳动课上老师教我们,大白菜不洗不能吃,淘米水洗脸皮肤好,用毛线可以自己编网兜等。而这些清晰的记忆刻入我的生活,让我养成好习惯,给了我无尽的帮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鉴于此理论,要怎样做有效的教育呢?张雪梅,崔向丽,韩玉芹,苏超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张主任说:“我们学校是我县唯一一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也是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学校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学校实行寄宿制一学期以来,晚自习不仅成了值班老师的负担,而且对学生的帮助不大,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利用集体的智慧从晚自习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研究,让这些留守的娃健康快乐的成长。”同事们都表示同意,课题上报后,得到了电教馆邵主任的大力支持,中心校李斌主任也嘱咐课题成员:“要做就要脚踏实地,真正为学生着想,真正为学生做点什么。”他们谨记领导安排,从开学初,便开始筹划课题内容,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各负其责,张雪梅为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文字材料的整理。崔向丽负责内容形式的安排,苏超伟负责拍照,韩玉芹负责组织教学。崔向丽老师有多年的幼教经验,心灵手巧,她提出一个课堂组织形式,手工课。做手工,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和创造能力。六年级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相对初中,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恰巧可以抓住此时期,利用手工课,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美的教育。孩子们迷恋手工课,热情高涨。越做越有灵感,一个个鲜活的作品,栩栩如生,展览室里,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所以,课题研究晚自习的第二个组织形式是健身操。由苏超伟老师组织并实施,苏超伟身为体育老师,是孩子们心中最爱的老师。孩子们兴趣浓厚,学习效率高,很快就学会了礼仪操、守则操、武术操。苏老师合理利用时间,因为部分学生对象棋很感兴趣,所以苏老师耐心给学生讲解,象棋的玩法。有时间就和他们一比高低。韩玉芹老师师范音美专业毕业,主动承担另一个晚自习组织形式,手抄报,手抄报锻炼孩子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小课题大工程,几位老师就像小蚂蚁,团结一心,每天努力一点点,学生很开心,家长很满意,课题研究初见成效。一群人,一条心,重创新,研课题,一起为这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加油!作者:太平镇清河湾学校 崔向丽

孙静

课题研究——问题≠原因分析

01我们先看两个案例:(说明:我们所引用的两个课题案例只作为学术研讨活动,如给教师本人带来不便,表示歉意。)案例1: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研究》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在2016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始在我校使用,它与传统教材不同,能够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言训练点很丰富,但因为是新教材,老师们研究得还不够透彻,对语言的训练点把握不全面,在教法,重难点的确定上也有缺失。所以,低年级如果我们就没有打好这个基础,势必会给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带来瓶颈,也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1.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关注度不够。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提问发言中,在平时的交流中,在作业的组词、写句子、小写话中,我发现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程度是参差不齐的。有近70%的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较低的,体现在形近字、多音字,近义词的运用混淆;不会说、写完整,有条理的话,上课回答问题不完整;特别是小写话,很多孩子怕极了,家长辅导起来也是头疼;不喜欢读书,有的连课文都读不通畅,更别说爱阅读了。2.小学低段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不足。我们时常会得到中高年级老师的反馈: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写作文,怎么那么难,有很多孩子不会写,离开家长的辅导就交不了作业。愁的他们反复地讲,一遍一遍改草稿。学生还是出现词不达意,句子表述不完整,不清楚,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等现象。这就是低、中年级语言运用的断层,问题就出现在“低年级语言理解与运用”的问题上。3.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指导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意识不够。不可否认,有一些低年级老师对《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学习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没有把“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渗透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中,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融入这一理念。老师们知道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教学。但其实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同样能渗透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教学。但很多老师轻视了这一点,对学生的训练没有加大力度,致使学生全面发展中欠缺了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夯实基础。4.小学低年级家长不重视语言的发展,积累贫乏,坚持不够。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长,之前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语言训练,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建构只停留在生活的口语化。而有些家长重视语言发展的,可能在入学前上过于语言班,引导孩子开始阅读绘本,亲子阅读,引导孩子与人交流,孩子语言发展就出类拔萃。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我们有必要立足统编教材对学生理解与运用教学展开有效的实践与探究,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案例2: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作文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以我校学生为例,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审题立意不准,观点片面、含混、绝对化,结构混乱,表述不清等问题,实质上是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欠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少思辨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多数作文课在课堂组织、素材选择、教学内容、评讲方法上也呈现单一化模式。基于此,我们课题组成员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为议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求培养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思维品质。……02上述两个案例,是两名教师的立项申报课题。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仅节选了两项课题的微观背景部分内容。不难看出,两个课题的问题分析都相对比较具体、清晰。显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这说明,该教师抓住了课题研究的“魂”,即课题是基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当然,这也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和“源头”。事实上,在课题《立项申报表》中,课题论证部分的第一项内容很清晰地写着: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这就告诉我们一线教师,这部分内容在表述时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问题和原因分析。而在大多数一线教师对该部分内容表述时,只表述了问题,而没有表述原因。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一方面可能教师来不及分析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将来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或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原因分析。因此,原因没有分析对课题立项应该影响并不大。但是,问题是必须表述清楚的,这也是不可缺失的部分。然而,我们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课题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问题和原因“纠缠”在了一起——问题和原因分不清,而且是往往把原因分析当作问题进行了阐述。03我们先分析第一项课题:第一项课题的问题是:1.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关注度不够;2.小学低段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不足;3.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指导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意识不够;4.小学低年级家长不重视语言的发展,积累贫乏,坚持不够。我们再看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研究》。从课题名称、问题以及课题负责人反馈的情况来看,课题组成员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差”。因此,该教师的问题表述内容,应该是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差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也就是说,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了解和分析,“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差”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显然,该课题的上述四个问题中,“3.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指导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意识不够;4.小学低年级家长不重视语言的发展,积累贫乏,坚持不够”,显然不是“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差”的问题,而是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换一句话说,由于“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指导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意识不够”,所以“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差”;由于“小学低年级家长不重视语言的发展,积累贫乏,坚持不够”,所以“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差”。显然,本课题研究背景中的问题:“3.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指导语言理解与运用的意识不够;4.小学低年级家长不重视语言的发展,积累贫乏,坚持不够”,不是该课题的问题,而是该课题的问题产生原因。由此可见,课题组成员把问题和原因搞混淆了,原因和问题没有区别开来。我们再分析第二项课题:第二项课题的问题是:以我校学生为例,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审题立意不准,观点片面、含混、绝对化,结构混乱,表述不清等问题,实质上是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欠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少思辨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多数作文课在课堂组织、素材选择、教学内容、评讲方法上也呈现单一化模式。我们再看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作文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从课题名称、表述的问题以及课题负责人反馈的情况来看,课题组成员要解决的问题是“高中生作文思辨思维能力的欠缺”,具体体现为“学生普遍存在审题立意不准,观点片面、含混、绝对化,结构混乱,表述不清等”。而第二个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少思辨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恰恰是第一个问题产生的一个原因之一。换一句话说,由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少思辨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所以导致了“高中生作文思辨思维能力的欠缺”。由此可见,该教师研究背景中的两个问题之间关系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04那么,为什么我们部分教师在表述问题和原因分析时,不能区分问题和原因呢?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研究背景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问题是已经发生在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情况,这个现象或情况往往是不足或者缺失或者无效等等,而且这种现象或情况已经制约或者影响了我们教师正常工作的开展。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在近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尽管课堂上多次提问,但很少有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教师往往只好点名回答问题。这个案例中,问题就是学生不能积极举手发言。显然这个问题是已经发生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是负面的或者不足的,已经影响了该教师的正常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造成“学生不能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了解和分析,该教师认为“学生不能积极举手发言”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其课堂评价机制还不够合理,以及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动力不足等。事实上,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原因。上述案例中,“学生不能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有两个,即“课堂评价机制还不够合理,以及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动力不足等。”事实上,二者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我们再换一种说法,即因为该教师的“课堂评价机制还不够合理,以及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动力不足等”,所以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举手发言”。当然,问题和原因有时是相对的,有时也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情境下,原因也可能会变成问题,问题也可能变成原因。如上述案例的原因之一“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动力不足”,在一定情境下就可以变成问题,那么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其原因就是该教师经常课前的备课不充分,而且课堂激情不够。由此可见,上述案例中的原因变成了问题。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就会发现原因“该教师经常课前的备课不充分”,也可以变成问题,其原因是什么呢?经过了解和分析,其原因是该教师家务事太多,没有精力和时间备课……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问题和原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在特定的具体情境下,问题和原因往往是相对固定的,二者不可混淆。否则,就会影响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05所谓问题和原因,其实质上就是因果关系。百度百科认为:“因果关系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一般来说,一个事件是很多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而且原因都发生在较早时间点,而该事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件的原因。”不难看出,我们课题研究背景中的问题,其实质上就是“第二个事件,即‘果’”,这就是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发生的事实或现象,是我们通过观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而“一个事件,即‘因’”,我们在具体的情境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经过充分地了解和分析,也是能够认识和发现的。在课题的选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问题,然后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之所以部分教师的问题和原因不能区分开来,其主要的因素就是该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观察不仔细、不认真,认识不清楚、不深入和不聚焦。当然,部分教师表述的问题可能本身就是假问题,是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而是往往臆想出来的虚假问题。这样一来,问题和原因自然也就纠缠不清了。我们一贯主张,中小学教师进行的课题研究工作就是基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把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原点。因此,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这是做真研究的前提。反之,没有问题,那么研究也就不存在了。只有课题的问题搞明白了,那么原因分析也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大橡树

福禄中学课题讲座:中小学生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福禄中学课题讲座:中小学如何开展课题研究3月5日,福禄中学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2021年上学期第一次教师专题分享讲座,以此来鼓励教师在工作中也不忘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养。本次讲座由福禄中学校长王小平主持,就教师如何在教学之余进行科学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分享。王校长鼓励教师进行小微课题的研究,谈到教学研究的最基本功能是实现专业发展,拓展思想视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优秀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王校长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讲解: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根本实质,根本目的,基本步骤,各阶段任务及注意事项。在理论的阐述中辅之以具体的例子,帮助教师们更好的理解。最后,王校长指出,在教师的校内量化考核中,有要求至少主持一项小微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会给予奖励。讲座最后再次激励和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科学研究中,提升研究能力。【来源:福禄中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罪行累累

一线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多在选题上下功夫

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载体,科研工作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课题来实施,所以选题是科研工作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研究的起点。那么,如何选题呢?在此,和一线教师聊一聊这个话题。一、什么是问题选题离不开问题,问题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问题,科研便失去了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困难,有待探索的未知。就教师而言,所谓的问题,就是困绕教育教学工作的各式各样的事件,或是一些较为具体的现象。笔者经常采取这样一种说法,问题就是你教育教学中的“痛”,如果你感觉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痛”,那要恭喜你了。因为“痛”可以激发你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经常地“痛定思痛”。“思痛”都思什么?思这个“痛”是如何产生的?思它是如何侵害工作?思如何避免这个“痛”的二次来袭。二、什么是课题一般来说,课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或亟待解决的事项,科研课题应该有清晰而集中的范围、明确目的和具体任务。表述课题往往用比较概括的语言,而不需要描述现象。三、问题与课题有什么区别下面列表比较问题与课题的区别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问题的表述在课堂,师生发生了冲突。教师跑到了教导处,对教导主任说:五(1)班某某学生气死我了,成心和我对着干,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还不服从教育。教导主任找到学生,学生说:我只是向同学借个东西,声音大了一些,老师却不给我面子,当众斥责我。师生各执一词。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称其为现象,比较具体,表面化,用语言可以描述。(二)课题的表述如何将上述现象转化成课题呢?需要我们对上述现象进行理性分析,挖掘出现象背后的本质。于是,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几种课题名称表述:1.小学高年级良好师生关系建设的途径研究2.小学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3.小学高段行为偏执学生转化的案例研究当然还可以写出一些类似的表述。这样的表述就是科研课题的表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课题的表述体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东西,探索的是深层的问题,语言较为抽象,边界较清晰。表述中出现了一些概念,如师生关系,突发事件、应对策略、行为偏执、学生转化等,这些概念是需要界定的。四、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转化成课题呢问题之于课题是前提、是基础,课题来源于问题。可见两者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课题吗?理论上讲当然可以,但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大多数的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无需兴师动众,非要上升到课题的层面来解决。只有一部分问题是需要上升到课题层面来研究解决的。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上升到课题层面来研究解决呢?大概有这样三类问题是可以上升到课题层面来研究解决的。(一)长期存在而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我们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很多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称其为教育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长期关注和研究。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去学?需要长期研究,古往今来,也一直有人在研究。如果就某一个学校来讲,聚焦学校发展方面,肯定也有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突出问题,可以立题来解决。就某一位教师来讲,在他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也会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持续很久羁绊至今,也可以立题研究一下子。(二)新的教育改革政策出台引发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文件。这就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加强学习,将这些新思想、新精神、新要求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查找问题,立题研究。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提出要优化教学方式,提出“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提出“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出”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等专题,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新要求摆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差距,发现问题,进而确定非常聚焦的专题进行立题研究。(三)教育外部条件变化衍生的问题什么是教育外部条件变化衍生的问题呢?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居家学习,教育教学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影响非常大。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家校协同育人、线上教学方式、管理及评价等问题较为突出。还有,近些年,互联网发展迅猛、“智能+”对教育教学方式冲击很大,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方式引入基础教育课堂,传统教学方式与外部条件产生了冲突,擦出火花。找到外部条件变化引发的教育问题,可以立题研究。五、选题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上分析了选题的基本逻辑,问题和课题的关系及由问题转化为课题的大体过程,但是具体到我们一线教师,选题过程中,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需要性所谓需要性,即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特别需要解决,所以才选题研究。也就是那个“痛”要长在自己的身上才好。(二)科学性由问题转化成课题过程中,这个课题的表述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研究的过程是有理论依据的,不能违背科学精神,当然也不能违背道德,更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三)可行性所选课题,自己或研究团队要有完成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及可能性。不要出现,题是好题,但是自己或团队操作不了,完不成研究任务。(四)创新性所谓创新性,即所选之题,角度或内容力求新颖,并且通过研究能够提出一些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解决现实问题,预测未来趋势。有的教师所选之题自我看来不错,来源于现实问题,但却不被立项。原因就在于创新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以上分析是笔者结合实践体会并吸纳了一些科研专家的观点,请批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泛爱万物

「校本教研」运用课题研究的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

#校本研究#研讨主题:运用课题研究的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本次研讨,结合政治组《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情景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课题研究,老师们围绕“运用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教学经验。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情景,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教材情景再现,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将生活情境带入教学中,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更好建设师生教学共同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和谐统一。 1、紧贴学生生活,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情境教学的带入感,盲目的带入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不适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法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带入到法律中,如消费时买到了假的商品、寄快递时发生了破损、丢失等情况,如何申请赔付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接触到的问题,带领学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能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自我保护。这样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与学生产生互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道德法律学习的实践意义等。情境的选择除了教师能够想到、了解到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模范人物进行学习等。2、问题情境创设,突出思想性“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一课堂总结、梳理新知一布置作业、拓展新知”这是课堂情境教学的一般流程。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即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同时也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也能激活思维。其次,问题情境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即创设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创设实验性问题情景,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设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能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而非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3、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增强实践性、体验性道德与法制教学,离不开全员参与。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情境编排演绎,让学生们集体参与进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情境教学中的表演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就是将自己想象中情境中的一位;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化身“外交部发言人”“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在情景式教学中充分体验,明白不同职业和角色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例子必然产生亲切感,在参与中加深了内心体验,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在理解中延伸到实践生活中。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效率,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西工区师训办王向芬主任全程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肯定了这次教研活动成效。并指出主题教研活动应注重结合教学实际筛选和确定教研主题,并及时总结,生成问题,深化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教研效率,推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术数

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日报今起刊登六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强调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涵养与运用,注重从省域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崭新篇章。根据浙江省委对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的部署要求,省委宣传部启动了“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集体攻关,形成了近8万字的研究成果,分为战略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法治思维方法和底线思维方法6个子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创造的宝贵理论财富、实践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浙江改革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在迎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一周年之际,深化对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和运用,有利于全省上下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上拿出最新成果、展示硬核担当,以扛起“五大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即日起,本报开始刊登这六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敬请关注。首篇推出《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战略思维方法,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赢得主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才能锚定方向、行稳致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指出,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培养和增强我们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明确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主要从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战略思维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运用战略思维方法的主要特征;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奋发有为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就战略思维作过深入思考并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而且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方法解决事关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问题。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就强调,“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坚持用战略思维方法观察时代大势、洞悉当代中国、谋划浙江发展,推动形成了以“八八战略”为总抓手,包括统筹城乡一体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系列战略举措在内的省域发展战略体系,为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1.把握战略趋势、抢抓战略机遇: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战略思维方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善审天下之势”的全局观念,注重战略环境分析。只有坚持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战略层面观察和判断形势,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他指出:“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全面了解国际形势,而且要准确把握国内形势,还要深入分析省内形势。”2005年2月,在部署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研究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进步的趋势、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脉络,把握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起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演变趋势对中长期发展的影响,把握我省在全国发展的区位特别是在长三角中的方位,充分考虑区域之间、省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清晰地勾勒出未来5—15年我省发展的趋势和背景。”2005年4月,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把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取向,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推进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习近平同志不仅注重战略环境分析,还善于从中寻找和把握战略机遇。他指出,“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这要求我们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切实增强时不再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对于浙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习近平同志认为,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在深入分析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战略机遇期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能否把战略机遇期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宏观的战略决策。因此,要有一种强烈的历史紧迫感,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实现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明确战略定位、笃定战略方向: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如果说“度势”是为了放眼全局、因势而谋,那么“审时”就是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应时而为、顺势发展、乘势而上。21世纪初期,浙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综合实力提高较快,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有重大改善,但同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情况,习近平同志注重从全局的高度,精准把握浙江发展阶段、发展特点,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方向。如在分析经济形势时,他强调,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把握经济运行大势,特别是要看全局,看前后的周期走势,把握主流,把握方向。二是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情况中有很多是揭示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虽然现在还只是萌芽性的、初生性的,但只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一旦茁壮成长,就会成为主流。也有一些是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或者是老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对此我们要研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化解。习近平同志准确分析了浙江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把握了浙江所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双重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明确了发展战略方向。2005年5月,习近平同志提出,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阶段特征。“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性,又有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性。发展阶段的双重特征使浙江面临着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好城乡发展特别是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顺利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社会结构的均衡化。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把握经济发展全局”。他要求各地、各部门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主动的姿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在更深的层次上推进改革和开放。他还指出,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把浙江的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认识和思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不断激发推进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勇气,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走在前列,尽领风骚。对于如何实现“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应当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方面全面加以理解,全面加以推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3.发挥战略优势、筹谋战略部署:扬长补短,善作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树立和运用战略思维,关键要在发挥战略优势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谋划,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抓住主攻方向、关键环节,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部署,提纲挈领带动全局发展。21世纪初,浙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多重考验,既有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既遇到了资源短缺等“先天不足”的制约,也经历着生态环境压力、资源要素制约、内外市场竞争带来的“成长的烦恼”;还面临着“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如何充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作出最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成为浙江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出“八八战略”的重大部署,全面系统地总结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浙江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八八战略”是立足浙江改革发展形成的基础、立足发挥优势和发掘潜在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八个方面的优势和举措,有的是以往长期奋斗形成的,如体制机制、区域块状特色产业、人文精神等;有的是新形势下全面分析省情深化认识的,如生态建设、山海并利的资源条件和软硬环境建设等;有的是顺应发展新趋势不断强化的,如接轨上海、城乡协调发展等。习近平同志明确强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我们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跳出浙江看浙江,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因此,“八个方面的优势”是按照科学发展要求,结合实际作出的总体把握,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八个方面的举措”,是针对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优势提出的。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这是“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的核心要义。“八八战略”的“优势论”还体现在对发展资源的深刻把握上。高度重视战略资源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一大特点。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意义”,“海洋是浙江未来的希望”。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2003年8月,浙江首次召开了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首个《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同志还认为,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早在2003年,他就部署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习近平同志也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作用。他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指出:“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文化要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素质是领导者和劳动者的首要素质。”为此,他亲自谋划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并推动实施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可以说,“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运用战略思维,抓住浙江特色优势,尽力把优势做大做强的经典范例。4.凸显战略重点、推进战略实施: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战略重点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做到事半功倍。因此,战略思维要求确定各战略阶段的发展方针,选择实现的手段或途径,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细化举措,一项一项地分解落实。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整体把握浙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浙江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他的提议下,浙江省委将未来5—15年发展趋势判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列入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经济发展上,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要理念,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将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针对浙江块状特色经济优势,明确提出要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努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浙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在文化建设上,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部署,概括提炼了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奠定了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成为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文化浙江奋力迈进的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部署实施生态省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全面部署“平安浙江”建设战略,并将“法治浙江”建设作为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为探索社会治理之道形成了系统性方案,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以十大领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切准关键点和着力点,为全面加强浙江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这一系列战略重点,构成了新形势下浙江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为浙江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从省域实际出发,科学运用战略思维方法,研究发展规律、战略优势,突出改革发展整体布局、价值追求、发展趋势、战略重点,着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而伴随着从地方到中央的工作经历,习近平同志对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也从区域治理层面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1.统驭全局的战略谋划: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战略谋划是从全局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对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实践看,凡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谋划推出的“八八战略”就是关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它“致力于在统筹指导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统筹,着力推进数量、质量和速度、效益同步提升的稳步发展,城市和农村互促共进的一体化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携手联动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战略思维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又对各领域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如针对当时浙江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和仍有大量贫困人口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实施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建设等扶贫工程,提出“不能把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入全面小康社会”,明确战略规划、细化行动计划,为浙江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前消除绝对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部署,既包含战略目标,又明确了战略举措。注重顶层设计的思维方法始终贯穿于习近平同志从浙江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远见。2.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是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价值导向,也是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在民生建设上,他推动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设教育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推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牢记“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利益无小事”,倡导推动“三个跑遍”、“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加充实、更可持续,人民安居乐业更有保障,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定之中。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出习近平同志始终如一的人民立场,深刻揭示了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的根本价值取向。3.观势谋事的战略考量:按照客观规律科学谋划发展战略。正确把握形势,必须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方法,就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谋划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针对21世纪初浙江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他指出:“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省所处阶段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积极借鉴国外同样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有益做法,努力使浙江经济真正进入又快又好发展的黄金时期。”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不仅强调要尊重规律,而且还要善于总结提炼、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比如,习近平同志在推动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实践中,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八个必须牢牢把握”强调,“这些经验和启示,既是过去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基本原则”。在防汛抗台工作上,针对浙江“洪、涝、台、潮、旱多种灾害频繁交错发生”的特点,他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探索和分析我省防台抗台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规律性的认识”,推动从思想、建设、法制、机制、制度、组织能力等方面完善防台抗灾的措施和预案,不断提高防台抗台的整体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就反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战略指引。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极应对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的鲜明特征。4.底蕴厚重的战略自信:在激发潜能活力中增强发展信心。能否立足实际,调动各方信心,充分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是衡量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习近平同志在领导推进浙江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从制度、文化、资源等方面入手发挥战略优势,不断增强战略自信。比如,针对浙江山区、海岛地区相对落后的状况,他明确提出,“应该看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关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当时有人认为浙江发展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必须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习近平同志则提出,“浙江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以‘轻’为主,这是我省的优势,不能丢,而且按照我省的经济结构和环境承载力来看,要想太‘重’也不可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谋划部署和指导改革发展中,总是强调要利用和发挥优势。“四个自信”的提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底蕴和优势的集中概括。从发挥浙江优势到大国自信,深刻诠释了习近平同志立足客观实际、把握特色优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战略智慧,成为贯穿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的精髓要义,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劲动力。5.坚如磐石的战略保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制定战略归根到底是为了实施战略,即把谋划转化为具体行动。战略思维不仅仅是关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路径的谋划,也包括对战略实施保障的谋划。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战术来落实和执行,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为抓好落实,他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实施全面领导的党”,“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地方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委是领导核心,各种组织必须自觉接受和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来安排和部署各自的工作”。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保障战略实施的重要原则,是形成工作合力的体制保证。具体地说:党委居于核心地位,擘画全局、掌握方向,各方按照职能做好工作,从而形成整体合力,体现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委要对全局工作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合理划分工作层次,处理好重点工作和面上工作的关系,形成全面、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健全和完善党委议事决策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履行好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职责。他还推动建立了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以加强重大战略的实施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习近平同志始终将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推动落实战略部署的重要原则,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这些年来,历届浙江省委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思维的重要论述精神,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战略方向,充分运用战略思维谋划推进浙江改革发展。特别是历届省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将其作为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同时,浙江省委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统筹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开辟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性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十分强调“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阐明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对于浙江来说,如何将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丰硕战略成果,还是要“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谋划当前浙江”,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落实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在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建设好“浙江之窗”、展示好“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1.强化接力意识,确保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一以贯之。战略是着眼长远、谋划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撰文《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从进入新世纪到奋进新时代,“八八战略”始终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工作的总方略。对于浙江来说,以战略思维推进发展,就要做到不管形势怎么变、任务怎么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战略定力不能变,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的战略意志不能变。要深刻把握“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有着从传承到丰富、发展到跃升的推进关系,继承和发扬“八八战略”聚焦优势与短板、立足时代前沿对发展重大问题作出超前预判、紧密联系实际对党的理论创新作出有力探索等精髓要义,着力构建深化“八八战略”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中,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从省域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加鲜活的诠释。2.强化全局意识,努力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就必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以全局视野认识当前、放眼未来,在坚定战略自信中赢得战略主动,保持发展先行。要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把省域发展置于“两个大局”之中考量把握,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重点谋划如何推动数字赋能现代化先行、产业体系现代化先行、科技创新现代化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对外开放现代化先行、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文化建设现代化先行、生态文明现代化先行、公共服务现代化先行、人的现代化先行,在谋深而行、谋定而动中全面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多作贡献。3.强化前瞻意识,回答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性课题。战略思维强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求对事物发展方向有科学预见、对事物发展规律作出科学分析、对事物发展进程做到科学把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很多事关未来发展的中长期问题都要在这五年破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浙江要着眼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围绕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等六方面战略性问题,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率先回答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4.强化机遇意识,保持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进步、进步慢了就等于退步。马克思主义关于“条件与根据”的观点告诉我们,抓住了特定的有利的外在条件,就能推动事物实现长足发展。浙江发展要保持引领未来的良好态势,就要从整体上和长周期上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和形成多方面的战略性发展优势。要树立改革强省鲜明导向,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浙江正在开展的国家试点项目、省级试点项目,加快实现改革试点从“盆景”变“风景”,在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上发挥先行示范作用。要围绕在服务区域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上贡献长板、担好角色,细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目标、具体抓手,把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增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力、竞争力,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新时代浙江的“金名片”,聚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坚定扛起更高水平开放的战略使命。5.强化攻坚意识,在谋大事、干实事中展现担当作为。任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考,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一项战略性部署,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浙江各项工作要体现“窗口”标准、形成标志性成果,必须强化“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攻坚精神、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思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判断形势,善于在全局中定位、在整体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要坚持改革创新思想和统筹兼顾方法,围绕新目标新定位,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以新迎新、革新立新,保持奋进姿态、创造性张力,增强有效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强化“钉钉子”精神,着眼战略设想落实落地,努力让每一件重要工作都出新出彩,在实干笃行中赓续“八八战略”、擦亮“重要窗口”,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篇章。(课题负责人:盛世豪 黄俊尧 邢晓飞)

至舍

有一个大课题呼唤你来参与——新时代文旅城镇典型案例征集启动啦

为助力文旅城镇的高质量发展,人民智库正式发起“文旅城镇发展指数与典型案例研究”大型课题项目 ,研究构建新时代文旅城镇发展指数。立项背景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主要载体、主要阵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阐释权威阵地,近年来,人民论坛(人民智库)始终关注国家、地方治理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持续推进三大指数研究工作(思想家指数、中国公众思想指数、中国地方治理能力评价体系),围绕国际国内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公众意识形态和社会心态、地方治理体系和地方治理能力等,建构开发了一系列理论模型、评价体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实现对城镇文化旅游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价、规划和方向引领,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协调产业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等关系,进而助力文旅城镇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2月下旬,人民智库正式发起“文旅城镇发展指数与典型案例研究”大型课题项目 ,并在此前系列指数成果基础上,先期组织力量围绕文旅城镇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建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课题成果。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灵魂,旅游是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以融合互促共生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旅游业,在现代国家的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出要“实施乡村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在促进城市、城镇、乡村一体联动,文旅城镇在连接城市与乡村、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级各地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尤其是以县域、乡镇为代表的城镇地区,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资源本底,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实质性举措,在以文化旅游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阶段转向、助推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和探索。总结实践成就,推动实践创新,引领实践发展,测评指标体系有重要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面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的现实背景,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之年,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关键之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之年。在目前缺少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情况下,抓住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一风口机遇,适时构建一套系统、科学、完备的文旅城镇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以此为起点,对文旅城镇发展水平、成果成效,以及未来潜力等展开科学测评,对文旅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路径举措等展开深入研究研讨,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文旅城镇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在高质量发展的视阈下,文化旅游就不仅仅是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产业形态和社会形态,它是围绕旅游活动而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当前,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国内外仍处于探讨和研究中,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概念。鉴于此,人民智库团队集中梳理了国内外旅游及文化旅游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征求多位权威专家观点建议,结合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质量”这一核心意涵,对文化旅游进行了定义:旅游地为游客提供感知、了解、体察文化的观赏对象或休闲娱乐方式,使游客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从而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需求,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感受的过程。依照此定义,对于文旅城镇发展,既要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又要兼顾生态和环境效益,从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附加值,需要旅游地在经济、社会、自然生态领域全面发力:在经济领域,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的突出价值是左右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基于文化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具备市场价值、体验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或服务,进而提高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在社会领域,政府、企业、社区等主体可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托,各主体协同发挥作用,组织得当,各种资源经过有机结合将产生1+1>2的效果;在自然生态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基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产业的规划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上述逻辑,一个科学完备的文旅城镇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应全面反映图1所示的各元素。文旅城镇发展理论研究模型依托前述理论分析框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系统性四个主要原则,借鉴相关产业发展评估模型的构建思路,并通过开展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进行多轮专家论证和城乡干部公众问卷调查,最终,人民智库团队从发展生态、产业动力和文旅融合三个维度,构建了文旅城镇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其中,发展生态是指文化旅游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其所需要达到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生态共融共生的运行状态;产业动力主要评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创新能力以及市场需求度;文旅融合需找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在前述三个维度下,进一步下设人文社会、生态涵养、政治生态、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创新能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10个二级指标,并依次细分出61个三级指标。通过获取各三级指标相关客观数据、应用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相关主观数据,并采取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合适的指数合成方法对各级指标赋权,就可得到各文旅城镇发展指数水平及各分项指标得分。下一阶段工作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双向互动,促进中央主流媒体、高端智库与地方治理创新的密切联动,在前述阶段性理论成果基础上,人民智库拟于近期全面开展文旅城镇高质量发展课题调研和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评价调查、主题论证、理论总结、成果发布与转化等多个环节,系统总结当前文旅城镇发展成果成效、经验意义,深入分析文旅产业与城镇发展质量的内在关系,找出影响文旅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环境要素和体制机制因素,深入研讨文旅城镇未来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之路。我们期待与各地携手努力,以本次课题项目的持续推进和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为契机,为各级各地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论述,加快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文旅城镇理论体系,促进文旅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以及推动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产业布局的优化、各类资源要素的更为有效流动等,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提供更为坚实的决策参考依据。期待关心关注文旅产业事业发展、在文旅城镇建设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先进实践经验区县、乡镇与我们取得联系。课题组联系方式:010-65363728、65363730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文章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19年02丙《新时代文旅城镇发展指数》执笔:刘春霞 蔡圣楠视觉:王 洋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国家治理》周刊及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