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那些认为教案、课题、论文皆无用的老师,你平时是如何教学的功利

请问那些认为教案、课题、论文皆无用的老师,你平时是如何教学的

对教师而言,教案是为上课而撰写的教学方案,课题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思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小到一个教学方法,中到一套教学模式,大到一种教学理念,此三者,代表着教师教学水平的三个层次。每一个人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提前做一个计划,设计一个步骤,譬如每人每天的一日三餐,也是要计划的:每顿饭吃什么?食材到哪里去买?吃鱼的话,是清蒸还是红烧,下锅时,是整条鱼还是切成块……所有这些都应该是事前计划好的,更不要说教师要的一堂课了。有些教师虽然认为写教案没用,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上课前,脑子里也会计划一番,只是他们没有写到纸上,形成案,因此,他们上起来课就会不严谨,随意性太强,不会有深度,课堂上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这样的教师就如同家庭主妇一样,即便天天做饭,做一辈子饭,也仅是把饭做熟了……因此,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就必须提前备课:学课标、研教材,备学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呈现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这就要提前写出教学方案,这就像饭店里的一桌大餐,要提前列出菜单,荤素合理搭配,上菜时先冷盘、后热炒、鸡鸭鱼肉是高潮,中间穿插汤和面点,最后是水果压桌,这样上菜顺序,让客人会先胃口大开,然后大快朵颐,最后爽口清心,吃了这顿,下顿还想来……但是,一名教师,若是仅止于写好教案上好课,那只能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不能算是一名好老师,好老师不但要备课好,写好教案上好课,还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方法。当一名教师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也就是在进行课题研究。很多酒店厨师做菜多年如一日,做的菜“从不变样”,我们称这样的厨师“死手了”。水平不提高,待遇自然不会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随时可能被解雇。这都是他们只知道做菜,却不去思考,不做研究的缘故。他们不知道,随着社会的变化,食材会发生变化,人们“胃口”也会变化。他们更不知道,“红黄绿”三原色不仅可以调出七色彩,还可以调出万种色。同样的食材,不同的搭配,便会做出不同的味道。他们更不知道,要看客下菜,菜要随着不同客人变化而变化、同一客人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而这一切,都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琢磨”的,这也就是说,好厨师不是用手做菜,而是用“脑’做菜。将研究的结果“写”出来,就是论文,论文是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现的问题、规律、解决方法,通过书面文字表述出来,给更多的同事、同仁以借鉴,让自己的发现、方法惠及更多人,这样的老师就可以称得上是“明师”了——不仅能做,还擅写,也就是将自己的方法能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人。为什么擅写的老师方可称其为“明师”?还是拿厨师打比方吧。一名厨师菜做得好,却不能将自己的“菜谱”“说清楚”,这实在不是他想保守秘密,而是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达能力有限,实在说不清楚。这样的厨师,菜做得再好,却不能为更多客人做菜,因此也只能算是一个好厨师,而算不上“明厨”,无法成为“厨师之师”,无法开连锁店,事业是做不大的。做教师和做厨师一样,不写教案,永远上不出优质课,教学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一名教师,如果只在撰写教案上下功夫,可能会上出较好的课,但永远上不出上乘的课,所教学生成绩就算好,也是靠“软磨硬泡”拼时间和精力得来的,长此以往,毁的是自己的身体,伤的是学生的素质;一名好教师,当用智慧去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根源,发现其中规律,找到解决方法,做好课题研究,如此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而教师若要做一名“明师”,就要多读书,擅写作,乐于分享,智慧共享。当一名教师认真撰写每一个教案的时候,能做课题、会写论文的时候,那么这位教师就离名师不远了,就离高级职称不远了!相反,如果一名教师认为教案无用,课题作秀,论文皆假,一切都没有用途,那么,我想请教这样的教师,现实中的你是如何教学的呢?你认为什么才是对教学有用、实用的呢?能否说出来,写出来,让大家都见识一下、学习学习呢?(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课题研究——一种系统的教科研方式

课题研究现状”很多教育同事谈到课题研究时,都露出为高不可攀的神情,认为那是大学教授、科学家们的事情,自己遥不可及。即便是很多正在参与的教师,也是心有胆怯,也常说我也不是很懂,不知道怎么做最好。甚至还有很多教师认为课题研究和一线教师毫不相关,反倒觉得写写心得文章、教育论文倒是教师可以干的事。其实,这是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缺乏了解,其实搞课题研究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什么是课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课题。“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把课题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课题是指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个人认为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第一,“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许感悟和心得。 第二,“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札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总之,我认为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强化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课题不同于项目和论文我们经常说“立项”,有的人把“课题”称“项目”,实际上课题与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题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具有较为单一而又独立的特征,而项目是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课题所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带有综合性的科研问题。相比于大多数的教学论文撰写、集体研讨等教育活动,课题研究应该是比较严密、系统一种教科研方式。和论文相比较,课题研究是基于教育教学问题而产生教育探究活动,更准确的说是基于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下的教研活动,和理科实验法探究的思路极为相似,或者说基本相同,理科教学实验法探究的步骤一般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而课题研究第一步就是要发现问题,并能概括凝练提出核心问题。课题研究所有的活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具有对问题的鲜明针对性,都是基于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系列活动。而论文是围绕自己的中心论点展开的教育论证或叙事活动,往往是对成功尝试的总结或理论的升华。课题研究的好处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探究活动,他根据探究活动的要求,具有一套科学、规范、系统活动过程或者叫做流程,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评价和推广等几个方面,研究中严格界定了研究的的对象、内容、范围、方向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操作要求,比如:课题论证,论证一个课题需要弄清这么几个问题:1.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2.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可能形成哪些指导性的理论体系)3.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4.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5.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6.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通过这些规范的流程,不仅提升了我们思维的严谨度,也让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和科学。课题研究是深化集体教研的一种很好的平台。课题研究不同于论文,论文可以个人独自为战,独立完成,课题则更强调团队的分工协作,发挥整体合力共同实现科研目标。针对一个问题,想要系统的的解决,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完成一个教学课题的立项研究,可能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或方面,需要成立研究团队,需要团队成员从具体环节或方面进行人员分工,分别进行研究尝试,以求突破。比如:滕州市第五中学的作为一所农村高中,针对学校课程实施的“选课走班”面临的问题,适时进行“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策略优化研究,这是针对学校工作层面进行的问题突破,我们可以看需要研究内容比较庞杂,比如课时安排、课程实施和整合路径、教学方式和适切教学评价等等,研究方法也需要多样,涉及文献信息的查阅和手机、方式方法的比较、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及个案研究等等,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并最终形成可行性策略。可以看出单凭一个人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团队的分工协作,而在这分工协作的同时,围绕主要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学教研有了明确主题和目标,以研促教、立足学生、深化课改的浓郁氛围形成,教师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热情和反思总结良好习惯得以加强,就可以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科学的教学反思。

立德明道

教研教改“十个”套路你有进去过吗

如今大力提倡教研教改,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教学活动看起来热火朝天,教改氛围浓厚。可是到了年底,赛课,课改、教研、培训都搞了,回头一看,教师的素质还是没有什么实质提高,教育质量也没有得到什么实质发展,忙碌了一年,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来年年又重复着走过的老路,实在是令人遗憾。其实有些活动实在是雪地上绣花,未看先融,自欺欺人。我们来梳理归纳一下。一、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集中大家的智慧,让课堂教学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初衷是好的。由于每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讲解思路不可能完全一样,由于对集体备课的误解,有些领导在具体活动中要求商量研究出一个固定的模式,让大家都照着这个模式进行教学,还振振有词的说,任何事情没有模式就没有规矩。把教学活动框定起来,何谈创新?二、异课同上。即要求语文教师上数学课,数学老师上语文课,或者全体教师交换一次科目上一节公开课,美其名曰对教师进行全能培训,怎一个乱字了得?全校几十个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自己并不熟悉的科目,集体出动,互相支招,然后轮流听课,几乎耗去一个多月时间,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收获到,只留下抱怨,因为自己的课程耽误了,需要补课。三、课题研究。每学年学校都会要求教研组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于是先开会绞尽脑汁想几个课题,然后下去自己在课堂中进行探索研究。实际上大家该怎样教还怎么样教,丝毫不受课题研究限制。学期末东抄西粘,拼凑出一篇所谓的教改论文交差。然后学校领导根据自己喜好和教学成绩定夺优秀课题结题结果, 实际上任何作用都没有。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各自根据各自的需求自由选择校本课题研究不好吗?四、论文撰写。如今似乎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有深度,就要看他是否能够写出数篇教学论文,当然能够发表最好。而且有许多考评机制里把这一条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细则。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抄袭的,拼凑的,乱编的没有几篇有科研价值的论文,几乎都是口水文。但却把老师忙的不亦乐乎,花费很多心血过后就是一张废纸。一些不会写的老师虽然桃李满天下,但却被这些条条框框限制在高级职称大门之外,心酸而无奈。五、成绩排名。学生考试给教师排名,教师一学期使出浑身解数玩缠在差生当中,即使你五雷轰顶,无奈人家岿然不动。要么原地踏步 ,要么后推摇摆,就是不肯前行。让老师无可奈何,最后落得个费力不讨好。还不敢批评告知家长,更不敢公开分数排名,怕人家一时想不开绝尘而去。这人又不是零件,教师不是机床,怎么可以加工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呢?六、家庭作业。如今家庭作业成了一大诟病。微信不布置,学生记不住,微信一布置,嫌学生要看手机。重复抄写嫌累,打印试卷不敢收钱,建议购买资料说老师赚取回扣。让家长自己监督一下孩子的家庭作业,说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了。不布置怕人家忘记了,布置了又有这么多事。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七、减轻负担。如今减负喊得震天响。可是上面发的教材你知道有多少本吗?那一样不得认真对待?学校考核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就这样你敢不加把劲吗?就这样还是有许多学生不爱学,不愿学。如果没有这些,谁不想轻松一些呢?八、培训提高。耳听不如眼见。可是如今外出培训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很少个别的。大部分教师的培训就是集体听杂志上的文章,或者内部选择个别教师上个示范课,互相啦啦。有时候还会有不想干的内容培训学习。走过场费时间,效果堪忧。九、教案评比。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其作用就是让教师提前熟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更有操作性和实用性。有些教师教案本上是略写,实用的随手写在书本上, 也有可能随时添加修改,其实这样的教案最实用,是老师下了功夫写的。可是教案评比就偏偏要看谁写的工整,美观,漂亮。内容如何,是否抄袭都不考虑,长时间下去造成教案成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十、课堂摆秀。一些赛课流于形式,提前演练,多次排练,看起来气氛热烈,听起来互动积极。实际上就是课堂走秀。没有一点实际效果,造成课堂教学造假,评价起来一片叫好,其实掩盖了真相,形成虚伪,虚假,虚构的教学氛围,违背了教学相长,师生互促的教学原则。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困惑呢?就是,活动组织和安排不扎实,各项工作为了应付,流于形式。教学改革缺乏一个明确的整体目标和扎实的管理体系。学校教学工作中,比学活动,课程改革,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校本培训内容多而杂,搞得眼花缭乱,政治笔记、业务学习、学法笔记、教研论文,各类总结等等教师忙着抄写,顾不了到底有没有用。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课堂改革的模式,目标和任务,可以按年级段和不同学科开展课改,形式不限但目标必须明确,任务必须具体。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在明确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围绕它来开展业务学习和各种教学活动。让教师走出去带进来,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整体业务素质,这对促进课改,深化主题改革肯定也是有帮助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促进过程。最后这一切都必须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开展课改,制定详细的总计划和分计划分阶段进行,达到逐步落实、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目标。课改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以上“十点”做法我们不能说做的不对,而是如何让这些活动和提法更加切合实际,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才是我们最终的期盼和目的。

穷达富贵

小学教师观摩上海同仁课堂教学,阅览课题研究方案,提升自我

01帮助掐指算来,在上海也算上班两周了,适逢周末,回来时很兴奋,后面两天可以休息一番。虽然学习回来有点晚,却带着微笑往房间走去,拿着门卡开门,不行……“耶,咋了?”看来是这个IC卡要重新做,从六楼坐电梯下去,让服务员重新做卡。再次上楼,插入门卡,还是不行!“我倒!”顺便还骂了一句(此处省略)……心里想着是不是卡有问题,遂又一次的乘电梯下楼。我把心里的疑问告诉了服务员,她很礼貌的说,换一张其实也是一样,你再上去试试。出于礼貌,或者也许是告诉自己,哪有那么点背,三次还不行,我还开玩笑地对服务员说,如果再不行我可要生气了。也许是自己年纪大了,三次了我还是能强忍着,我还是但别让我跑第四次!可惜啊,套用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打不开!打不开!还是打不开!很郁闷,碰巧楼层7号房门是开的,几个叔辈级的人在打牌。鼓起勇气弱弱地问:“能否借房间的电话一用?”本意是想借用房间的电话打到总台,免得我多跑一趟。事与愿违,当即遭到拒绝,引用原语“打电话到总台去打,我们这里不给打,不行的!”我的血已经到了喉头,但给我压住了,没有吐出来!仔细的打量自己,发现长的确实像“坏人”!可居然那么多人咋就没看出来,弄得我自己还相当地自信,认为本人还是够善良够亲和够英俊,却原来是假象。但自始至终有点想不通,我是想打电话给总台,他让我去总台打电话,这种拒绝方式世间一流,幸亏我还小,否则会经不住收听如此美妙的答句!但转念一想,也罢,“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此,还是下楼吧!四四如意哦……不过,我还挺开心,又知一事长一智,下次再也不偷懒了,年轻人多走路可以锻炼身体,也难怪自己越来越胖,就是懈怠惹的祸啊!最后,还是用楼层服务员的门卡开了门,进入了房间,丢下包袱,躺在床上静思片刻,快速地打开电脑记录刚刚发生的事情。曼妙的经历。02阅览课题研究今天参加了学校的阅览课题研究活动,听了两位老师上的阅览课《各种各样的害怕》和《爱的教育》,并且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点评,使我这个门外汉对阅读课的理解有所加深,同时对自己今后的读书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法,从而切实提高阅读的效率。一、课例简呈1、《各种各样的害怕》教学实录本节课的阅读目标是:指导学生阅读弹跳立体图画书的方法;利用弹跳立体书的特点及图文并茂的叙述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撷取读本中的部分问题,通过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平等对话,帮助学生认识到害怕其实很正常,人人都会害怕,我们有办法克服害怕,让自己变得更快乐。课前,让学生了解“害怕”的直观感受,通过实例来初步感知,以及因为害怕所引起的心理表征,并阐述因为害怕所做出的外显动作。教学中,教师出示读本《各种各样的害怕》,通过介绍封面,让学生了解书的封面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接着,教师按照书的页码逐步进行教学,利用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表述,如“这是一只( )的蜘蛛,( )的身体,( )的眼睛,( )的肢爪。”“有些人因为( ),所以感到害怕。有些人因为害怕,是因为( )。”通过叙说帮助学生理解图画的含义,观察的角度不同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所思考的问题也不同,因理解而发疑问,从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图画尝试说话:“有时候,别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我就很难,比如()”,借此提升阅读文本的层次,加强读写结合的能力。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如何去有效地克服害怕的情绪,进行思想品德锻炼的同时,教会学生生活中的一些自救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本节课很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教师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在温馨的氛围里,让学生学会阅读,提升他们对图画读本的阅读能力。2、《爱的教育》教学实录本节课的阅览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圈圈划划谢谢的读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阅读中,通过书中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到爱有不同的含义,爱具有教育的力量。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强调日记形式的读本的阅读指导,从而掌握一种读书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实验“突破语文教学的条框”的模式,进而形成高效的阅览课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读本,了解读物是以日记体的方式呈现,然后指导阅读故事并学习阅读方法,通过首尾两个片段中主人公格鲁菲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兴趣的驱动下引领他们进行主动阅读。以“爱是( ),爱能( )”为句式,了解故事的梗概,理清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并以此为模板自主阅读其他的小故事,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最后得出爱是关怀、忍耐、帮助、坚持、宽容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动,将课堂教学的内涵进行延伸,关注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成长。作为文字读本的阅览指导,本节课在圈定模式后进行教学,让学生很快的掌握方法,迅速地梳理文章脉络,使之形成一种阅读的技巧。二、教学反思1、拓展型阅览课程分四类:读物推荐课;阅览欣赏课;阅读指导课;读书汇报课。课堂教学中,如何上好阅览课?课堂上,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上是课型的相互交错还是单门独类的分类教学?上面的两节课按照时间跨度来分则表现为先读物推荐,后阅读指导,再阅览欣赏,最周读书汇报,而按照层次则表现为“总—分—总”的架构,如何取舍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着力点在于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2、阅读课作为语文学科的延伸,也就是对图画、文字读本的阅览指导,各年级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览能力?三、专家指引1、读本选择兴趣是落实目标的内驱力,因此在读物的选择上要和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相关联,从而激发阅读的热情。孩子们都有自己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读过、思考过,就能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书和如何去读书,因此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探寻主题思想,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般认为,课外阅读量大的孩子是没有学不好语文的,但在日常学习中切忌带有功利思想,没有必要为了追求量的积累而忽略读书的内涵,语文成绩的提高与读书量是没有必然的联系,“死读书”和“读死书”只会将人变成“两只脚的书橱”。读书的价值在于开阔视野和思考,阅读与提高生活质量的联系,主要是在精神层面,显性表现为提升“人”的内涵和素养,形成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阅读方法阅读课题研究的目标要让孩子们自主阅读,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他们阅读的不间断时间的长度,了解他们的专注度和抗干扰能力的强度,通过阅读与自身的联系,关注他们的个性化体验,培养判断、推理和概括能力,从而形成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书怎么读?阅读课如何上?首先要与语文教学有区别。学生的阅读应该是一本一本的书,而非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篇的短文,阅览教学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鼓励他们多向度的思考,避免思维僵化。其次是围绕主题阅读。确定读书的主旨思想,选择同题不同作者的书籍进行阅读,欣赏风格各异但主题相同的文本,加强对其内在联系的思考。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围绕主题阅读,通过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内涵,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再次是“任务驱动式”阅读。所谓静心读书潜心钻研,无论是课堂教学抑或业余阅读都要心无旁骛,了无牵挂带着既定的目标阅读,则能有效地提高读书的质量。3、评价方式读书是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无论朗读还是默读没有实质的区别,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要求学生在时间中学会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阅读课虽不等同于语文课,但也日趋“课程化”,日常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建立阅读评价体系,加强“读说结合”和“读写结合”,通过复述、写书评、读后感、辩论等方式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养成进行监控和评价,使抽象的“阅读技能”概念通过具体的评价方式外显,以便于阅读目标的落实,使阅读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臣以神遇

中小学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太难?从这3个方面入手,课题研究更轻松

当下,中小学老师做课题成为一个热门行为。有的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的老师为了评职称、应对绩效考核,纷纷开展课题研究。中小学老师教学任务繁重,课题研究费时费力。针对这一热门行为,不少人提出质疑:中小学老师做课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所有老师都适合开展课题研究?怎么做课题?本文将从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目的,哪些老师适合做课题,以及做课题的路径三个方面探讨中小学老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01中小学教师为什么做课题?从长远看,中小学教师做课题,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对教育、教学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由于管理不当,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功利性目的的导向下,中小学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出现了种种乱象:乱象1:做课题为了职称和绩效,背离探究问题的初衷引导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可是,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的重要砝码。有的学校甚至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有的学校则是硬性规定老师必须完成的科研任务。这就使得课题研究背离探究问题的初衷,成了考核的标尺。乱象2:10年毕业班教学工作,不如课题1个课题研究费时费力,并非所有的老师都适合搞科研,都会写论文。结果是在各类评比中好好教学的老师反而比不上会写论文的老师。难道这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忙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做课题的老师就不优秀吗?乱象3:科研能力低、功利性太强,做课题沦为形式有的老师科研能力不足,被赶鸭子上架,只能东拼西凑,实在不行就出钱买。有的老师沽名钓誉,课题立项后只想拿到最后的结题证书。以至于他们轻视过程,重视结果,甚至是眼里只剩下做课题,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学成绩什么的都无所谓了。上述种种乱象,与课题研究的目的背道而驰。老师很难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也不能取得有效的研成果,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校园里需要的是安静的书桌,而不是各种考核、指标、沽名钓誉带来的浮躁之风。所以,开始做课题之前,老师们不妨问问自己的“初心”:我对课题研究是否真的有兴趣?我为什么做课题?是为了职称评审?还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荣誉?是为了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还是为了提升自我?其实,课题和职称评审挂钩也是以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们不断提升教学素养。我并不反对把课题列为职称评审的指标之一,恰恰相反,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我自己为例,2015年我申报市级课题,就是因为当时我的教龄达到职称晋级的条件,心想有课题可以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加分。然而,并没有。学校还参考教学成绩、工作成效等各项指标,我的职称申报失败了。不过,在申报课题的过程中,我却收获了很多:选题的过程找到了教学研究的兴趣点;不断修改申请书,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文献,积累不少知识。最终,申请的市级课题获准立项。在后续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搜集案例而更加专注于教学,为了促进课题研究顺利完成,自己也在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科研、写作、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做课题是除了讲授公开课之外,促进自己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式。我做课题的初衷的确是为了评职称,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因为抱着那么一点让自己学习进步的初心。所以,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达到了成长进步的目标。可见,课题研究抱着一点功利性的目的无伤大雅。老师们如果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把促进自己发展作为后盾,体会课题研究的乐趣,怀抱这样的目的来做课题,那么,课题研究的艰辛也会变得别有滋味。02哪些老师适合做课题?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做课题呢?并非如此。中小学老师是否具备做课题的条件,主要参考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指标。从这三个指标来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老师:第一类: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这类老师至少工作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教学能力很强,教学工作游刃有余。家中子女长大成人,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照顾家庭,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之外开展课题研究。这类老教师建议做课题。中小学老师做课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另一种是,把自己几十年探索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让更多的老师学习和借鉴。第二种课题研究特别适合老教师,做课题的过程就是提炼、升华已有教学经验的过程,是对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系统化的过程。我们学校有一个老教师,做事雷厉风行,讲课独具风格,深受学生喜欢。她主持编写的教辅书摞起来比自己还高,带出来的年轻教师个个青出于蓝,教学成绩突出,频频斩获课赛一、二等奖。不少老师很喜欢她的教学方法,劝她:申请名师工作室,多带几个徒弟,传授教学经验。或者,写论文、做课题,把自己的经验方法介绍给更多的老师。但是被她以工作太忙拒绝了。结果,去年的副高职称评审,学校把名额给了另一个教学成绩没那么突出却完成8个课题的老师。这位老师才猛然惊醒:自己可以早一点做课题把多年的教学成果系统化,于己、于人都有益。事实上,许多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就是通过做课题把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不断推广,成为名师的。他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教学素养,推广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师。第二类: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这类教师工作5、6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青年教师正处于职业的上升期,想要提高教学能力的愿望强烈,加上职称晋级的压力,他们特别的上进好学,主动性很强。而且,因为年轻,他们有着充足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当然,另一类中青年教师因为经验的积累足以应付教学、考试等日常工作,但缺乏目标,他们往往容易陷入职业倦怠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多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中青年教师不管是出于积极进取的阶段,还是职业倦怠期,都建议他们做课题。近几年,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也趋向年轻化,以青海西宁为例,课题研究主持人平均年龄在不断减小,青年教师比重在增加。如下表:西宁地区2015年——2017年市级教科研课题主持人年龄调查表中青年教师关注学科热点,注重学科关联和外延,教育视角和观点较为先进,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他们的成长为教科研队伍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关键的问题时是,引导中青年年教师做课题,要给与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避免他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走弯路。第三类: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这类老师工作时间低于5年,有的没有完整带过一届学生,教学能力和水平处于积累经验的阶段。同时,也几乎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年轻教师一般不建议做课题。课题研究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年轻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把本该用来提升教学能力的时间用以开展课题研究,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年轻教师如果对课题研究有兴趣,加入其他老师主持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先跟着老教师学习,积累经验。当然,这里只是针对课题研究这一问题,把中小学老师做个粗略分类,并非严格的划分标准。老师们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开展课题研究,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否突出?课题研究的能力是否够格?时间和精力是否有充足?做好这三个方面的自我评估,再决定是否要申报课题。03给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三点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造就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如可促使中小学老师顺利开展课题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看,教科研机构要加强指导。有关部门构建合理的教科研体系,增加财政投入,组织有效的培训,完善课题评审和检查制度,加强对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指导。从学校看,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一方面,不能仅以论文、课题数量来考核评价教师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喜欢搞科研、写论文的老师,要通过讲座、培训等加强引导,鼓励、引导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完成,老师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课题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高校不同。高校课题研究注重理论创新,研究目的是形成学术成果,建立学术流派。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实践运用,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并将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可见,老师们边教学,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这是中小学老师做课题较好的方法。建议中小学老师从日常教学中选题,留心那些小而实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选取一个小切口,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专业书籍,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说的:“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比如,有的教师觉得自己批改作业效率低,于是申报课题研究如何高效批改学生作业;有的老师常年带毕业班,做课题探究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切口小、周期短、好操作、有实效”的课题进行研究,能有效促使老师们在各自领域取得总结性或开创新的成就,又能保证课题顺利完成,还能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提升科研能力老师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书籍、论文,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等方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规范,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具体来说,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增强问题意识,提高选题的洞察力。学会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比如: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已有的教育理论中寻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支撑点,从棘手的问题中寻找突破点。然后,明确哪些问题值得研究,以此提高选题的洞察力。2.撰写申请书,提高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填写课题申请书的过程,就是理清研究思路的过程。填写申请书是为了让评审老师明白你做这个课题的价值,以及你准备怎么完成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是什么,以便评审老师决定是否通过立项申请。这就需要老师们对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达成目标的过程、方法有着清晰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能够用学科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述。写出一份好的课题申请书,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课题研究不是材料搜集整理,老师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要关注成果化的东西,比如结题报告、论文、获奖课例等。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们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和规范,不断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做课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无法进行严格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因为中小学老师做课题难成立课题组,几乎没有研究经费的支持,甚至会因为教学工作的调整使得研究对象无法固定。大多数老师都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完成课题研究。所以,老师们在做课题时,要处理好课题研究和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克服课题研究过程中带来的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不断提升对时间、精力、情绪等各方面管理能力的过程中,保障课题研究的完成。总之,建议中小学老师们抱着探究问题、提升自我的目的申报课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条件下,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开展课题研究。参考文献:岑礼霞:《我省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存在问题与对策》娄小明:《中小学教育科研谨防九种错误的价值观》吴维煊:《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误区与对策》作者简介:我是青隅老师,省重点中学工作10年,6届毕业班教学。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主持市级、区级课题。如果你有关于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疑问,敬请关注并私信我。

征服者

什么是教学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不仅成为职称评定的一项指标,也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活动。因此教师对课题研究活动要有基本认识。什么是课题研究呢?许多教师错把实验当做是课题研究,这是认识上的错误,需要纠正。简单来说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明确的研究目的下,运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应的研究方法,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活动。理论依据和收集证据或数据是课题研究的两大标志,缺一不可。教学研究根据不同标准分为多种类型,在此我简单谈谈根据方法论和数据的形式把教学研究划分为三类:质性研究、量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朱晓燕 2013)。质性研究是指数据形式为文字或图片的研究;量性研究指数据形式为数字的研究;混合研究指文字和数字两种数据形式结合的研究。

教诲之人

忻州三中“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观摩周”活动掠影

4月2日,历时一周的“忻州三中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观摩周”观摩展示系列活动顺利结束。本次观摩展示系列活动由“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展示,“学生养成教育”展示,“教育管理精细化”展示,“同课异构”观摩课展示四部分组成。活动期间,忻府区教科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志敏亲临我校检查了我校教学教研展示成果,亲自参加了我校历史科的“同课异构”听评议课活动,视察参观了我校学生宿舍,对我校工作做了高度评价。区教研室主任邢晨林,副主任刘永胜,专家组成员张福田、雷鹏光、董未香、管丽英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并做了精彩点评。区局各科室相关领导和部分兄弟学校同仁参加了部分活动,对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了宝贵建议。本次“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观摩周”活动历时5天,学校共组织了3次专题汇报会(分别涉及学生养成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课题研究工作三个专题),学生活动展示3个,组织汇报展示课15节,集体评议课活动8次,参加评议课的领导、专家、同仁、同事200多人次,教师集体活动2次,总结会议1次,比较真实全面地展示了我们教育教学风貌。这次活动学校以“真实再现、彰显活力、锻炼队伍”为展示原则,展示活动以年轻老师为主,大胆放手,敢于自曝不足,力求把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参加各类活动的领导、专家做出最真实的判断,提出最宝贵的建议。担当这次展示课主要任务这支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4.6岁,涉及7个科目,3个年级段。而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在授课展示活动中集体教研、大胆取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活力四射较好地完成了这次观摩展示任务。本次活动既是我们前段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总结、回顾,又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预演和彩排。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之路征途漫漫,但我们相信在我们踏实工作,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下,我们一定会开创出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探索,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留。蹚新路,开新局,现在就出发!

罗隐

课题促发展 研究伴成长――雅安市雨城区第一幼儿园微课题开题汇报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切实有效的指导教师,顺利开展课题研究,4月12日下午,雨城区第一幼儿园课题组老师在中信园区会议室举行了市级、区级微课题集体开题会。会议由幼儿园教科室负责组织开展,刘小莉园长主持,特邀请雅安市雨城区师培中心副主任韩世平莅临指导。首先刘小莉园长介就幼儿园开展微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简要阐述。她提到:“教育科研是幼儿园走内涵式发展的最佳路径,抓住了教育科研的今天,就抓住了幼儿园发展的明天,特别是幼儿园微小课题研究,研究范围小,周期短,研究内容较具体,针对性强,有利于老师们解决实际问题,利于提高老师们的实践智慧。所以,老师们非常极地研究微课题,力争在工作中做到自查、反思、内省和探究,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随后,研究微课题代表陈述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从课题提出背景、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步骤和措施、预期成果和效益等方面进行陈述。紧接着,韩主任对两个代表课题进行点评,从课题选题方向、文本呈现、研究价值等方面给与了肯定,同时对课题报告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方法指导。同时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微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指出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问题,课题研究切口要小,希望老师们在实践中把自己的课题研究做细、做精、做出成效,依托课题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最后,刘园长做总结发言,激励老师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开展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发挥课题实施对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希望各课题组成员认真组织,精心规划,规范操作,潜心研究,共同提高,顺利完成课题预期研究和实践任务。通过本次微课题的开题交流交流,各组成员理清了课题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大家表示,将继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认真潜心钻研做好课题,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雨城区第一幼儿园供稿)【来源:四川新闻网雅安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时则不至

一线教师课题申报:研究步骤怎样写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其中有一项内容是:课题研究步骤。笔者浏览一线教师撰写的研究步骤(亦称“实施步骤”),发现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这里和教师交流一下,供批判。一、撰写研究步骤中常见的问题在课题申报书中,研究步骤这一板块是处于选题论证的结尾部分,从教师心态考虑,马上就写完了,于是一些教师套用一些模板,如“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写上“查阅文献、组织教师培训、开展听评课活动、经验交流、梳理成果”等,把时间安排一下,就草草收兵。在教师眼中,所有课题的实施步骤都是大体相似,有现成的模板,套用即可。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为了克服研究步骤千人一面,形式主义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什么是研究步骤,研究步骤的价值以及研究步骤如何撰写等基本问题。二、什么是研究步骤所谓的研究步骤,就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落实研究内容的工作流程及安排。研究步骤是研究思路的具体化,是验证研究假设的全过程,是研究成果形成的重要依托。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键性问题:第一,把研究内容摆进去,研究步骤是落实研究内容的流程及安排。也就是说,不能使研究内容游离于研究步骤。第二,把研究方法摆进去,研究工作不能离开研究方法,如果不使用研究方法,你的研究还叫科研吗?第三,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两个概念,不要把研究工作安排写成教学工作安排。随后举例具体说明。三、课题申报时,撰写研究步骤的价值是什么有过课题研究经历的教师都会知道,在课题申请报告书中和开题论证报告书中都要写研究步骤,两者内容有区别吗?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虽然都是研究步骤,但在两个不同的文本中,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课题申报书中,评审专家重点看选题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指标,研究步骤是你这项课题可行性构想的具体化或研究逻辑的具体化。只要能够看出来,这个课题是可行的,允许你立项后,你是可以操作的,操作的逻辑是对的,而且按这样的操作是可以取得相应的成果的。于是就通过了。虽然可以简写,但是不写,或是写得不对路也是会影响立项的。然而,在开题论证报告中,开题指导专家会对研究步骤高度关注,因为课题已经立项了,马上就要开工研究了,研究步骤就要写得非常具体明白,要将研究内容精准分派到研究步骤的各个环节,用以指导随后的研究工作。可见,在课题不同阶段的文本中,撰写研究步骤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四、怎样撰写研究步骤撰写研究步骤就如前文的概念所述,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把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落实到研究步骤中。明确时间节点,分解研究任务,责任分工到人,就可以了。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课题名称为“美育视角下的初中美术色彩课程单元化实施研究”。这一课题确定的研究内容就是这样的:1.初中美术色彩课程教学及育美情况的调查研究。2.基于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以单元结构系统化梳理研究。3.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单元化实施研究。4.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的评价研究。以上研究内容如何落实在研究步骤里呢?我们依据研究步骤的模板进行撰写:(一)课题准备阶段(2个月)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开题报告,领会开题报告的全部内容和要求,明确分工。2.落实本课题第一项研究内容,开展“初中美术色彩课程教学及育美情况的调研研究”。此项研究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分别进行调研,调研从色彩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学生美育水平等维度进行。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和调查法。研究成果:一份调研报告。负责人是张三、李四老师。(二)课题实施阶段(2年)该阶段主要落实两项研究内容1.第一项研究内容(6个月)基于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以单元结构系统化梳理研究。此项研究主要从初中三年美术教材出发,针对散在教材中的有关色彩课程进行单元化梳理。梳理时,着眼美育功能视角,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单位内容,课时内容等维度进行梳理。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研究成果:美育视角下的单元课程目标体系表和内容体系表。负责人:张三、李四老师2.第二项研究内容(1.5年)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单元化实施研究此项研究是在前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施研究。研究时,主要聚焦色彩课程单元化教学时,针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一些研究课例呈现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研究成果:形成诠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械的课例,论文。主要负责人:全体成员(三)课题深化阶段本阶段落实第四个研究内容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的评价研究。此项研究重点在于建设色彩课程的评价指标,形成简单易行的评价量表,研究出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评价方式。建立不同的评价主体,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方面,引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他评,家长评价等。评价层次和角度上采取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研究成果:评价量表、论文。负责人:全体成员。(四)课题总结阶段(6个月)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梳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成果:研究报告。负责人:以课题负责人为主,其他人为辅。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将研究内容摆进了研究步骤里边。这样,研究步骤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研究过程就不会出现跑偏的问题。五、撰写研究步骤要注意哪些问题把研究步骤设计好,绝不是看一些经验性的文章,就可以写好的,它需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此再提示几点:(一)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不要混为一谈,不要把研究步骤写成教学安排。(二)研究步骤设计时,一定要把研究内容摆进去。(三)研究步骤设计时,要把研究方法摆进去。(四)研究步骤设计时,要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和人员安排(四)研究步骤时,要体现出本阶段形成什么样的过程性成果。(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閟宮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学有道 科研无涯

中原网讯(赵文源)3月24日下午,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召开2021年区级课题开题报告会。本次会议特邀高新区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钱水征主任和陶玲华老师亲临指导,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洋、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师发展部副校长臧兴要、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育成果研究中心主任孙落落及12个课题组成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开始,臧兴要副校长做了致辞,热烈欢迎钱老师和陶老师莅临实小,指导教科研工作。接着,各课题组负责人依次进行课题开题报告,详细阐明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钱老师和陶老师认真倾听每组课题的研究思路,并逐一给予高质量的指导,各课题组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调整。最后,刘洋校长叮嘱老师们,教学和课题研究不是两张皮,做课题是因为发现了一些问题,而所有问题都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契机,所以要发现真问题,真的研究问题,这才是做课题的初衷。钱水征主任也对实小教师们的教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老师们继续务实有效地做课题研究。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翅膀,科研立校,科研兴校,实小将借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编辑:袁连贺 【来源:中原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