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大多数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对科研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文献该如何检索,不知道科研该如何开展,总有那么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惆怅我究竟该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你肯定特别希望导师能够给你一个明确的课题,自己按部就班做下去。而大多数情况下却并非如此,导师们更喜欢给你指出一个研究方向,让你自己去查找文献,开疆拓土。相比于大多数的硕士生,我算是比较幸运的,硕士还没入学,导师就给我谈了三个他一直想做的课题。为什么做?怎么做?老师也向我谈了很多。这让我之后的硕士研究简单了许多。真正的考验应该是我开始读博的时候,博导像天下大多数导师一样给了我一个大概的研究方向,让我自己琢磨该如何开展研究。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茶不思饭不想,晚上做梦都在搞研究,一直在纠结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后来经过一番摸爬滚打,总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现在就把自己如何确定研究课题的一点经验与师弟师妹们分享。1学会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可能大多数人感觉,我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有点太小儿科了,事实并非如此。在与诸多师弟师妹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人并不会文献检索,更不要说文献管理了。从事科学研究不会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差不多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文献检索并不难,你只需要温习一下本科《文献检索》课程的课件,就能掌握这项技能。当然这些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习如何从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小木虫、丁香园、经管之家、国家图书馆及其他一些社会文献资源中下载你需要的文献。既然学会了文献检索,那么也要学会使用NoteExpress、Endnote、Notefirst 等文献管理软件去分门别类地管理这些以后可能会用到的文献,并将文献阅读的重要内容进行备份记录,以便未来的文献引用。2明确导师指定的研究方向和预期目标既然导师给你制定了一个研究方向,那就说明他心中关于此类研究是有一些想法的,你需要做的是主动找导师沟通,搞清楚导师关于这个研究的一些思路及预期目标。如果这些不搞清楚,将来你可能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在你努力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制定出了一个与导师观点背离的研究计划,导师不认可你的研究计划,要你按照他的思路来。我想大多数研究生应该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开始确定课题之初没有与导师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3向师兄师姐咨询研究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兄师姐应该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作为“过来人”,他们熟悉导师的研究风格、有一定的文献储备和丰富的实验经验。所以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要跟师兄师姐进行咨询。大部分师兄师姐都会热心相助;对于少部分高冷的师兄师姐,你也要学会“套路”,让他们知无不言、言而不尽。还有就是新生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对课题了解得少就脸皮薄、放不下姿态,要敢于向师兄师姐请教,也许你能打开另一个不同的世界。4确定研究思路,选择关键词,初步制定研究计划“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与老师、师兄师姐的沟通,我相信你会对这个课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选择几个关键词,查找过去发表的经典文献与近几年最新的研究成果,静下心来阅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文献管理软件中记录每篇文献研究的重要点,记录文献阅读中的重要线索。将文献阅读中发现的重要内容汇总归纳,捋清楚整个研究的过程,找到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当前研究的热点,最好是能够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根据导师制定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查阅的文献,开始制定初步的研究计划,再根据文献中的有关报道,确定研究所使用的方法。5与师兄师姐再次探讨研究计划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向老师提交研究课题之前,最好是同师兄师姐进行研究课题可行性的讨论。课题研究很容易眼高手低,你认为通过某种方法应该能够得到某个结果,很多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有研究经验的人对你的研究课题进行整体的把脉。在与师兄师姐探讨研究课题的同时,一定要将心中关于这个课题的一些顾虑告诉他们,讨论之后,你可能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6与导师探讨研究方案经过一番努力后,你将制定的详细研究课题计划提交给导师。在你向导师提交的课题研究计划中,除了研究计划必备的相关内容,还要有你开展研究的时间表、所需器材以及经费预算,以便导师能够根据实验室的经费情况决定课题如何开展。导师会就你的研究课题提出很多意见建议,当然你不能全盘接收。你需要就导师的意见逐条考虑,可行就采纳,不可行也要找到相应的文献依据,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算是给导师的一个交代。毕竟最终确定你研究课题的是你的导师。有条件的实验室,也可以向导师提出要求——就你的研究课题召集一个小型的专家评审会,听听同行们的意见那就最好不过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你没有师兄师姐可以探讨研究的课题、导师对你的研究也不甚了解或者你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这个时候就是真的到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时候了,自己老老实实地读文献,把问题琢磨透,做一些预试验,“摸着石头过河”。当然,研究课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你研究的深入或者新成果的出现而随时改变。研究生在读期间,更换几次研究课题,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所以也无须过度担忧。只要你的研究思路没有大的问题,相信风雨之后总能见彩虹。
一、什么是研究课题呢?研究课题就是围绕你所研究中心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清晰:提供足够的细节,使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其目的,而无需另外说明。 重点突出: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可以在写作任务允许的空间内回答完全。 简明扼要: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清晰的意图。 复杂:用简单的“是”或“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而是需要在构成答案之前对观点和资料进行综合和分析。 可争论:课题潜在答案可以公开辩论,而不是既定的事实。提出的这个问题最好是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你所学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为什么研究课题对研究过程至关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提供研究和写作过程的路径,帮助作者专注于他们的研究。选择一个发展完善的研究课题中的具体问题,有助于作者避免与“综合性”的论文重复,使作者可以专注于寻找能够支撑这个具体且有争议问题的材料。二、选定研究课题的步骤:1.先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宽泛话题。大多数专业研究人员专注于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主题,或者当前处于热门的研究方向。阅读大牛的综述,与导师探讨,定下一个主要方向。2.对这个话题做一些初步研究。做一些你研究主题的搜索,看看已经有哪些研究,帮助缩小关注范围。关于这个主题,学者和研究人员正在讨论哪些问题?阅读这些文章时,你会遇到什么问题?3.提出问题并评估。研究问题明确吗?对于任何给定的主题都有这么多的研究,为了有效地指导作者的研究,研究问题必须尽可能地清晰。研究问题重点突出吗? 研究问题必须足够具体,以在可用空间中充分涵盖。研究问题复杂吗? 研究问题不应以简单的“是”或“否”或容易找到的相应事实来回答。相反,这个主题应该要求作者进行研究和分析,通常以“如何”或“为什么”开头。思考并评估这些问题,确定它们是否是有效的研究问题,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4.做好准备工作。提出问题后,请考虑您的研究可能采取的途径。 在寻求问题答案时,应查阅哪些资料?什么样的研究过程能确保你找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解释?三、研究课题举例评估:不够明确:社交网站应该如何处理它们造成的危害?明确: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这个问题的不明确版本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些社交网站,也没有指出这些网站可能造成的危害。它还假定这种“损害”是已证实和/或已接受。明确版详细说明了网站(Facebook)、潜在伤害的类型(隐私问题)以及谁可能正在遭受这种伤害(用户)。一个强有力的研究问题不应该给歧义或解释留下空间。2. 没有重点:全球变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重点突出:冰川融化对南极洲企鹅生活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没有重点版研究问题涉及面太广,在一篇篇幅有限的文章中都无法给出全面的答案,更别说是一篇标准的学术论文了。重点突出版将关注点缩小到全球变暖的特定影响(冰川融化),一个特定的地方(南极洲),一个特定的动物(企鹅)。它还要求作者采取一种立场,即哪种影响对受影响的动物影响最大。当你有疑问的时候,把一个研究问题尽可能地缩小和集中。3. 过于简单:美国的医生如何治疗糖尿病?相对复杂:哪些主要的环境、行为和遗传因素可以预测美国人是否会患上糖尿病,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共性来帮助医学界预防糖尿病?这个问题的简单版可以在网上查到答案,有事实性的回答,没有分析的余地。相对复杂版由两部分组成,它是发人深省的,需要作者进行大量的调查和评价。一般来说,如果谷歌快速搜索可以回答一个研究问题,它就不是一个有效研究课题。特别声明:本文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走向社会生活主动去探索研究,这一过程充分体现探究、创新、实践的原则,而课题选择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选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无论是学生自己选择,还是在指导教师决定研究方向,都需经历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反思提炼等系列环节,这是一个从发散到归纳的过程。选题的好坏直接涉及到研究性学习论文的价值,选择好课题等于完成任务的一半,在一定意义上选择课题比完成研究任务更困难。从发展上说一个好课题可以产生一系列成果,因此选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快慢,成果的大小、好坏,甚至整个工作的成败。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又有其特殊性。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类别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大致有四类:(1)知识探究型。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形成学习报告,如《洗涤剂的化学成分研究》课题,这类是研究性学习的全新起点。(2)学术研究型。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课题,经老师指导最后写出论文,可以是对某项定律、定理的条件补充,可以对课本例题解答的不同意见,可以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臧否,可以对某个作者诗文历史价值价判等等,如《王阳明的“良知”思想的现实价值浅析》课题。(3)社会调查型。学生通过对社会进行研究调查,学会与人交往、沟通,让课本知识贴近生活,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类课题学生也比较喜欢,如《我市中学生近视现状调查》课题。(4)创造发明型。学生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索,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取得成果,应用于社会,如《制作滴水起电器》、《热气球的制作与研究》等课题。其他还有畅想论证,文献研究、建模概括等类型。二.选择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研究的选题应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对这类问题能够加以解决或提出己见,则体现了价值;反之,研究没有现实意义、没有科学价值的选题只能导致劳而无功的结果。(2)创造性原则。选择的课题,有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具有开拓性,尽管难度比较大,研究的价值也较大。(3)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具有事实依据或科学理论依据,能保证探索方向的正确性。(4)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能量力而行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实际能力出发,避免好高骛远。(5)典型性原则,指选题要少而精,适合于大题小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选题时凑热闹;贪多求全,大而无当,还要查看文献材料,避免选题“撞车”。三.如何选题(1)何处选题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学等三个范畴来考虑。因学生每年获得的体验和经验逐步增多,所以研究性学习可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研究内容。如高一以“文理综合课程”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价值的能力,围绕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方法选题,以“人与社会”为主题,有利于体验社会,关心社会;高二学生已初步学会研究的方法,以“课题研究”为渠道,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围绕实践研究、思辨研究的方法选题,有利于热爱和保护自然,了解人类与自然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以“人与科学”为主题,围绕假设论证、构建模型的方法选题,有利于培养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三个年级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然也可尝试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并相互渗透逐步提高。可以在上述三个范畴从生活实践、报刊、杂志论文、热门话题、参与教师提供的课题等方面来选题。(2)自主选题学生根据爱好与特长选题,可不受学科的限制进行跨学科研究;可以是理论性较强、需要逻辑推断的问题,可以是实验性较强、需要科学实验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与当前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进行调查实验、理论分析的课题。这是一个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充分展示的过程,但要强调研究取一个新视角或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提出新的观点。如有个课题研究《***旅游资源调查》,选择这个课题一方面便于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收集资料,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但通过调查,真正撰写却有问题,即针对性不够,研究目标不够明确,只有研(是什么)没有究(为什么,怎么做)。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还有许多人文景观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但还有好多未被开发,旅游人数尚欠多。那么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旅游?如何营造一个主题来打造这块旅游宝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确定了研究课题:《***旅游业开发研究与展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它的开放性决定了课题的选择、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和结果的表达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和个性化,但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该源于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教师必须避免强加于学生一些课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有创意的新课题。因此,教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提高同学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是课题选择上重要的一环,此外选择的课题立意要高,创意要新,在具体指导上可通过范例引路、选题推介、随机点拨和借题发挥等几种方法。总之,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课题选择如何,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成果有无价值、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课题,其本身就孕育成功的希望,选题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有赖于教师的智慧和创意,还有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题申报书的申报论证环节,需要申报者撰写研究假设。什么是研究假设?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撰写研究假设?假设的内容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假设表达方式是怎样的?在此,笔者和老师们交流一下学习与实践体会。供批判。笔者最初想写得简单一些,但在行文中,发现有些问题要交待。于是写得有些冗长了。读者可以直接阅读标题一、二、五。一、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相关文献、实践经验,对研究问题的规律、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结论,是研究者所希望得到的某种结果。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找出这样几个关键性的短语,如推测性论断、假定性解释,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结论,研究者希望的结果等。这些短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假设的主要内涵。我们举个例子,稍做解释: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者推测:实践性作业可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其中这个结论是预先设想的,暂时性的,是研究者希望的。至于最终能不能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那要通过研究与实践来验证。研究和实践后,可能会出现三类结果:“可以提升”、“不能提升”或者处于某个中间状态。二、研究假设有哪些特点呢周曦老师在《关于课题研究中“研究假设”之探索与思考》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研究假设的几个突出特点。笔者认为,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预见性所谓预见性,就是在研究之前,要把解决问题的策略、路径、方法等进行预测,反映研究结论与研究问题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是相关性关系。(二)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给出的假设判断要有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依托,或演绎或归纳而来,是合乎规律、合乎逻辑的。虽然结论是推测和预想的出来的,但绝不是胡乱捏造,凭空而来的。(三)检验性所谓的检验性,就是提出的结论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或具体实践来进行检测。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检验假设正确与错误的过程。三、课题论证中为什么要撰写研究假设在选题论证或是研究方案设计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研究假设的撰写,认为研究假设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在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研究假设有其独特的价值。特别要强调的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研究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那么研究假设在课题申报中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呢?(一)研究假设可以保证研究方向一致性因为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围绕研究假设开展的,所以研究假设写的清晰明确,可以保证研究过程不跑偏。比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课题研究假设的核心是“实践性作业可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那么研究过程就要围绕实践性作业这个大的方向进行,如果不重视这个大方向,研究工作就可能出现游离中心,迷失方向的问题。(二)研究假设可以增强研究的成果意识研究假设建立了自变量以因变量的逻辑关系,自变量最终可以转化有效的成果,因变量是课题最终要达成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就是要验证这个自变量的是真是伪。所以,有了这个研究假设,可以使研究者时刻围绕成果开展研究工作,提升成果意识。研究假设是通向成果的桥梁。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其自变量就是这个实践性作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把这个变量分解细化,建立各种专题、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和依据数学素养建立评价指标,这些最终要转化成为成果。因变量就是那个研究目的,即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四、研究假设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课题研究系统思考和反复论证的结果。前文我们反复强调,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验证假设的过程。那么,表述研究假设就要把解决问题的诸多可行性举措、路径、策略、方法摆出来,依据研究者的视野对这些自变量进行评估、遴选、归类,建立起假设模型。有的教师问:那些解决问题的诸多可行性的举措、路径、策略、方法等从哪里来的?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研究者带领研究团队经过学习、思考、借助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实践经验预先想出来的。有的教师问:答案都想出来了,还用研究吗?当然要研究,研究就是验证你提出来的诸多答案是真还是伪,是不是能够解决你工作中的问题。其实,提出研究假设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最为常用的方法有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式,即基于理论或规则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即基于研究者的自身的认知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类比法是从诸多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优选的思维方式,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操作层面,一般采取头脑风暴方式和利用德尔菲法进行。头脑风暴是组织课题组内部成员征集解决问题的策略;德尔菲法则是聘请相关专家或有经验人员征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五、研究假设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一线教师特别希望给个模板,这样写起来比较方便。当然有一般性的写法,如:课题组认为,如果通过……的方法(策略、途径、方式、工具等),就可以促进(解决、提高、改善等)……如《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假设可以这样表述:如果通过建立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性作业专题系列,进行系统化地实施,并且建立起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性作业的评价标准、规范学生实践性作业的行为,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写好研究假设要找准三个变量,并且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这三个变量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因果关系,或是具有相关性的关系;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在常态范围。写研究假设时,首先要把自变量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然后分解自变量概念,找到其所包括的外延;随后研判外延与因变量所存在是因果关系或是相关性关系;最后以开列小标题的方式逐一进行表述,表述的模板如前文给出的。为什么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在常态范围?主要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做这样一项研究,“利用归因训练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教师在开展归因训练的过程中,又超常规地给学生补课,增加课时,最后就无法判断学业成绩提升是补课造成的,还是归因训练造的。此文阐述借鉴周曦老师的一些观点,于此鸣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一无是处相信很多研究生新生在入学的时候是实验小白,因为大多数人在本科的时候并没有深入接触实验室的工作,但是研究生要面临做课题的事情。研究生要尽快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有助于早开展,不然后续时间会很紧张。研究生虽然名为导师培养,但实际上其实是自己的师兄师姐培养,很多实验技术和分析,甚至是写论文可能都是师兄师姐传承的。那么,幸运的人在入学之后,选择的课题可能是自己师兄师姐已经在做的,或者已经毕业的人做了一部分,只需要接着做就行,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实验上不会走太多的弯路,而且有人指导,那么出成果也就快一点。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被导师交与了全新的课题,可以说是要开辟新的方向,逼着也是其中的一员。一想到是新的方向很多人觉得很可怕,怕自己胜任不了,会出现很多苦恼,抱怨。但其实不然,根据笔者的经验,承担这样的课题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挑战,战胜它,那么对自身有很大的提高,譬如提高我们努力思考和动手的能力等。笔者就自身经验分享一下,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去一步步完成,最终完成毕业实验。笔者也是一入学,苦苦看了一个月自己导师已经在做研究方向的论文,这期间也是有和导师进行沟通的,主要是关于课题方面的,老师也没有明确。结果突然有一天,导师找我说聊聊我的课题,需要尽快定下来,然后他就问我,知道“外泌体”吗?我回答不知道,他说你去查查资料就做这个方向吧。我当时真的很蒙圈,外泌体这个方向在当年刚刚火热,特别好发文章,导师其实自己都没清楚,就直接交给我了。说实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真的很沮丧,因为整个实验室没有人涉及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是课题组做这个方向的“开天辟地”者。结束完聊天之后,我回去立马百度了外泌体,有一些帖子介绍了,大概了解了一下,当然还是抵触的,但是没办法,总得做下去。一步一步来,慢慢就好了。一、大概了解需要研究的方向在接触到课题之后,肯定有许多的疑问,也不用急着去了解怎么开展实验,先要去接触和了解需要研究的对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例如我的研究内容“外泌体”,笔者先去百度看别人分享的帖子,大概了解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目前的研究方向有什么?等等。在看完介绍之后,至少解决了我们心中的问题,对这个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接着再进行深入。二、大量文献的阅读要想深入了解课题,阅读文献是不可或缺的。刚开始看文献需要看这个领域的综述文章,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研究进展情况。看综述也不是随意检索去看,一定要看顶级期刊的文章,例如发表在Cell,Nature以及Science杂志上的综述,一方面这些文章比较权威,大多是由这个领域资深的研究者写的,再者,这些综述文章比较全面。同时也可以检索本领域比较权威了杂志,看其中的文章。静下心来,细致的阅读几篇综述文章并做好笔记,我们会对这个东西有一定的掌握。然后可以看看与自己研究领域相结合的文章,比如我的研究领域是生殖,那么就可以找找外泌体在生殖方面做的文章,了解当前的研究内容,已经做过了什么,还有什么方向可以开发?相信在看文献的过程中在心中一定会萌生想法。之后就可以看看具体的实验性的文章,了解怎么做下去一个研究。因为研究思路和方法是相似的,我们看文章主要学习的是方法思路,所以不一定局限在自己领域。了解清楚之后,就可以模仿别人的研究路线,慢慢地开展自己的研究了。三、交流讨论我想在入学教育课上,会有老师强调做研究一定要多和别人交流,尤其是导师。那么向笔者很不幸,导师在这个方向上也不太懂,那么怎么办呢?很多人选择自暴自弃。笔者并没有,导师不太懂,但是导师有人脉。所以导师给我找了这个方向的研究者,取得了联系之后,我也经常与别人积极交流,一有问题立马去请教,在一段时间之后,我在实验上也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结果。除了身边的人,其实还有很多隐形的资源值得我们去学习利用,研究生不就是要去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吗?网上有一大批的学习者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实验过程等,我们都可以去关注学习,这对自己实验有莫大的帮助。 最后总结一下,开展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虽然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你的收获也会比别人多。在一开始,需要从小做起,不要老想着标新立异去创新,对于小白来说,创新是从模仿别人开始的,只是需要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坚持下去,不要去抱怨,相信付出是会有收获的。
一线教师在申报科研课题前,选题是最耗费精力的事情。一个好的科研选题是科研成功的一半,此话绝不是虚言。选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需要另外立题进行专题讨论。本文谈论的是:当选题方向已经确定下来了,课题怎么表述更好?简言之:什么样的课题是好课题?那么,什么样的课题是好课题呢?总而之一,好课题的效果即一眼就能够清楚地表述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在此,提出几个常用模型,供参考和批判。一、“自变量+关联词+因变量“模型所谓自量变是指研究者用以解决问题的操作变量,所谓因变量是研究后的目标变量,关联词是体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词。三者的逻辑关系得当,这个课题的表述基本就是可行的。如: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这个课题的表述就是“自变量+关联词+因变量”模式。自变量是“家园共育”,因变量是“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关联词是“培养”。这样的表述简洁明快,一目了然,知道课题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是个好的表述。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个课题也是如此,表述也非常清晰,一眼就能看出课题要研究什么?二、“理论(理念)+自变量“模型一线教师做研究,特别需要一些教育理论或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有理论指导的研究可以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教师课题研究时,如果有鲜明理论支撑的话,在课题表述时,不妨加上这个理论。比如:“教育支架理论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个课题确定的指导理论是“教育支架理论“。这一理论的加入,使研究有了科学基础,提升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再如:“协同育人理念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这个课题的表述也是不错,协同育人理念使课题研究有了方向感。有理论做研究基础的课题表述,在立项评审专家那里会受到青睐。三、“限定研究范围(条件)+自变量“模型一线教师做科研,一定要注意对研究范围的限定,要明确研究的边界。因为我们教师工作范围是有边界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要限定好研究范围。看下边的例子:“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研究“。这个课题的表述是清晰的,也没有语法问题。但是研究范围需要注意,如果是校本研究,全校教师都做,勉强可以。如果教师自己做,研究范围就有些大了。可以限定一下学科、年级、教学专题,从而减少概念的外延。如果我们限定学科为语文,限定年级为低年级,限定教学专题为语文阅读专题。下面新的课题表述就变成:“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限定了研究范围,使用研究内容更加聚焦,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精准度。四、课题表述要注意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打磨课题表述时,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这里提出如下几个方面。(一)因果搭配要符合逻辑因果逻辑实际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逻辑。课题表述时,你提出自变量这个“因“,要可以达成因变量这个”果“。避免可操作的自变量过小,而目标变量过大。或者相反,或者两者没有在同一条轨道上。我们看这个例子:“绘本阅读培养小学生专注力品质的研究”,这个课题在因果上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否认“绘本阅读“可以提升“小学生专注力品质“。但是“绘本阅读”仅指向于”专注力“,会让人产生很多疑问。这个疑问就是因果逻辑不是很严谨。按照常理推断:“绘本阅读”首要解决的是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问题,而非“专注力”。况且“专注力”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需要寻求心理理论的支撑,进行科学地训练。不是阅读绘本就可以有效解决的。(二)课题表述要合乎道德、法律、法规其实,一线教师在这方面是很少犯错误的,但是也偶然尔不注意,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比如,在课题表述中,不要出现“差生““体罚”“惩罚“这样的字眼。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特别想研究一下,提出“适度惩罚,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的研究”。这个课题肯定是不可以的。其实,教师是有一定的惩戒权,可以修订一下,变为“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中,惩戒方式的研究“。这样的表述就会好得多。所以,教师要研究一下,自己的课题表述是否与道德、法律、法规相悖。(三)课题中要慎用“基于”、“有效性”等词语“基于”和“有效性”这些词并非不可用,但是笔者分析一线教师的课题表述,发现用得恰到好处的不多。“基于“的本义是什么?是根据、依据的意思,有推演之意。表明课题解决问题的根据、依据。”基于“一词后边往往写的是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比如:“基于教育支架理论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是可以的。因为”教育支架理论“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对课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再如“基于传统节目,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这个课题中的“基于“,是需要商量的。课题本义是”利用“,而非借助某个理论指导,不如直接将“基于”改成“利用”。关于“有效性”一词,笔者的观点是:可以用的。但之所以提出慎用,是因为,一旦用了,整个课题的研究重心就跑到“评价”方面上了。而我们一线教师的课题往往是探索“路径、策略、方法”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主,所以要慎用。其实,课题表述的学问很大,一个课题一个样子。笔者阐述这个问题也是挂一漏万,仅供参考。(此文形成,于此鸣谢蔡歆老师)(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作为一名刚从本科晋升到研究生的萌新来说,如何通过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现实问题、团队资源、研究热点等几个方面科学选择合适的课题,关系到你未来是否能够顺利毕业,是否能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所建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可能仅仅需要详细的数学论证、严谨的逻辑推理或者熟练的实验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就需要善于思考,要拥有较强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提出合适的研究课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推进课题研究进度至关重要。在遵循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五大原则的基础上,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如何选题:(1) 从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中选题对于研究者来说,最基本的品格是时刻保持对科研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在研究方向和实验室条件的容许范围内,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才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克服科研中的艰难困苦,把创造性思维和奋斗动力发挥到极致。(2) 从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中选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会面临很多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经过细心分析比较,结合实际情况,以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重大问题为主,提出科学问题,进而发展成科研选题。比如在环境污染方面,各种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课题可以选择研究如何保护环境和污染源导致疾病的发病机理;能源发电方面,常常出现弃风弃水现象,研究如何进行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需求都是从社会生产和实践中提出来的,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 从已有课题的延伸中选题延伸性选题可根据已完成课题的范围和层次,再次从其广度和深度中挖掘出新颖题目。在此,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该课题研究中,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在已解决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补充或修正?某些已经发表的论文是否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现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近而可以提炼成我们的科研问题。(3) 从科研规划和招标课题中选题各级学科科研管理部门会定期发布的重点课题以及年度课题,这些基金项目比较详细提出该领域可供选择的项目课题。我们在实验室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选择跟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4) 从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中选题学术论文首先要立足于创新,要创新就要从科学研究的前沿上去选择科研课题。因此,平时要注意关注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动态,掌握与自己选题相同或相近课题的研究状况、难点及研究方法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新的切入点,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查阅研究方向20本专业的国内外文献著作,从中吸取精华,获得启发,进而寻找空白点。填补国内外专业领域的空白点作为自己的选题,这类课题往往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很强的生命力,有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论点和新方法,即使只能做出一点小成果,意义也非常巨大。(5) 从学科渗透、交叉发展中选题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学科的交叉、渗透。不但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出现交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出现交叉,渗透。学科交叉、渗透的地带存在着大量新课题可供选择。我们可以将某领域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实验技术移植到所要研究的领域,如各种控制算法适用于飞行器稳定控制领域、风力发电系统控制领域、汽车稳定行驶等领域。(6) 从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同一观点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参加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留心学术之争,从中选择,提炼出有价值的科研课题。以上六点选题是普遍选题的方法,小编将提供本人在科研期间最快速的选题方式:1.和师兄师姐沟通交流,他们会提供给你部分技术和想法都成熟的课题。 2. 阅读本领域最新三年的顶刊文章,仔细分析每篇文章的讨论部分的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也是挑选研究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些高校在考研复试中会安排科研设想的答辩环节。很多考生一听“科研设想”这个词就懵了:科研设想是个什么东东?本科时老师也没教过呀?复习时任何一本参考书籍里也没讲过呀?自然就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了。这篇文章的任务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是科研设想。01什么是科研设想简单来讲,科研设想就是如果考上研究生,你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内容的设想。有些同学一听是对考上之后的研究设想,就忍不住心急了:我对这个领域还没有足够的了解,现在哪知道考上之后会具体研究什么?万一定错了方向和选题,岂不是要用今后的三年时间来为今天的失误买单?其实对此大可不必紧张纠结。复试的科研设想仅仅是为了审查考生的学术潜力而设的考试内容,并不意味着考上之后只能选择这个研究方向与内容。因此完全以应试的心态对待科研设想就好。02科研设想的写作格式至于写作格式方面,有的学校会提供统一模板,考生中规中矩地填写就可以。有的学校没有统一模板,那也没关系。科研设想的格式大同小异,网上能搜到很多科研设想的范例,多查阅多参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即可。其实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大体上就是科研设想的基本格式,也可以拿来参考。03科研设想包含哪些内容?科研设想一般包含选题内容与目的、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当前研究不足、选题实施方法、课题计划进程几大部分。选题内容与目的:要阐明你的选题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也就是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参考文献:是指在准备选题与写作过程中参考的国内外研究资料与最新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对与参考文献进行搜集、阅读、分析、提炼、整合之后,对其进行的系统梳理与评述。文献综述能够将考生的文献检索阅读能力与归纳整合能力很直观地呈现出来。当前研究不足:是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对该选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的缺漏与不足,通常这些不足之处会与自己选题的意义与价值结合起来。选题实施方法:是指研究过程中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方法与研究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有图书馆、学术期刊、网站等等;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再细分还有归纳法、演绎法、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等。课题计划进程:是指要完成这个选题的时间与任务如何具体分配。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科研设想及其包含的基本内容应该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当然,了解只是最基础的工作,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如何写好科研设想,并在答辩环节给面试老师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明天的文章会给大家介绍搞定科研设想写作与答辩的绝招,请关注我的账号,继续追踪明天的精彩内容!
我能参加科研吗?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从内心发出的兴趣与想法实现起来是最有效的。那么“科研”会适合你,只要你勇于开始,只要你兴趣,你就会投入精力,去探索就能有发现。了解真正的科研是什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了解究竟哪些能力能获得提升,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科研? 你理解的“科研”是真的吗?美国创新教育促进会联合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工匠铺名校科研项目组、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秦皇岛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邀请来自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及实验室研究专家学者们带你一起来 “what is research”科研启蒙系列公开课。相关阅读:科研启蒙之1:科研是什么?与学习有什么区别?▽科研启蒙公开课精粹▽第二讲【新人如何进入科研】【教师简介】呼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攻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博士毕业以后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了一年的博后研究,现在就职于牛津大学统计系,主要是从事统计遗传学以及群体遗产学的研究工作。【分享正文】今天很荣幸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如何做科研的的经历,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背景也都不一样。我的经历可能不会复制到你们身上,但是希望能多少给你们一些启发。新人如何进入科研,其实这个话题还是蛮大的。我分享一些注意事项。1 做科研必须得有一个平台我们做科研,狭义的讲就是自然科学的科研或者是工科科学的科研,有一些社会科学的科研也会用相同的方法,我这里偏重于讲自然科学的科研。常见的平台有大学的科研机构,也有国家设置的科研机构,比如一些科学研究院;还有一些公司的科研部门,我们熟知华为,京东,谷歌,微软等,他们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门;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比如像煤炭、石油行业都有一些自己的研究院。这些都是科研的平台。2 做科研需要掌握四大基本技能做科研需要掌握四大基本技能,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以及英语。数学这门学科,不管从事纯理论方面的研究或者从事应用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做一些数据处理,基本的数学技能是必要的。其次是物理,许多学科都与物理有联系,科研过程中会涉及物理的知识,我们熟知的很多科学家,无论是数据科学家还是生物学家,他们很多人都是有物理背景的。另外是计算机,计算机在我们科研过程中特别重要,计算机的核心其实就是编程,现在的科学是都是“大数据科学”,必须通过一个媒介来实现,这个媒介工具就是计算机,我们现在可能会掌握一到两门编程语言,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需要通过一些大型的计算机和大型的服务器去处理,这会对我们计算机知识要求非常高。关于英语,对于我们国内的学生来说,英语的用途就是升学考试,但做科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英语特别的重要,如果你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会用英语交流一些科研的内容,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好,再表达和接受信息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想要做好科研,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英语技能。在做科研过程中,需要掌握新知识的技能,这是科研最核心的,在开始一个新的课题,你会发现很多知识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也可能没有听说过。比如你在本科学的是数学,研究生阶段学是计算机,这两个学科跨度很大,刚开始学的时候一无所知,需要从头开始学,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已经不重要了,这就需要强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东西你从来没接触过,需要从头开始学,你对所做的课题一无所知的时候,就会很迷茫,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导师给的目标。现在学科的界线很模糊,之前学的知识,包括同专业的知识,当科研开始后你会发现和之前学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之前学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在研究课题中会是一个具体的知识面,需要一些特定的知识来完成,这时候要静下心来从头开始学,需要用你所有的正常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来实现导师要求目标所需要的技能。3 新人开始科研导师会给你一个课题研究方向进了实验室以后,导师负责给你一个课题研究方向,会给你一些指导,但不会像上大学或高中的时候那样填压式教学,一般会直接给你一个任务在某个时间内必须完成。这个压力是蛮大的,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个新知识不是在教科书上,需要自己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如果在技术方面遇到问题,可以用谷歌这种搜索引擎来解决技术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新人来说尽量不要想着独自创造一个课题方向,这不包括少数天才,在开始会有很伟大的想法,这种人是少数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精力,有时候你发现导师提出了很多好的问题,或者很多好的想法,那是因为他们经常参加一些国际会议,会有一些行业大牛,那么他们交流完了之后,产生头脑风暴,会想到一些独特的问题。但是对于新人刚接触科研,根本没有机会去认识那些行业大牛,没有机会跟别人交流的,阅读的文献也有限,这时候很难独立思考,也很难想出那些好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踏踏实实的从导师给配置的课题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学习做科研所需要的技能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4 做科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科研要有耐心,因为做科研挺苦的,很多时候科研并没有什么回报,且要做好研究失败的准备,很多时候你的导师研究失败的风险可能转接到你身上,如果科研失败了,我继续从头干起,换了一个课题,这个时候心态就特别重要。在科研中,可以分为功利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平衡。这个时候还是需要耐心,你的文章发的不如别人多,并不代表你的科研是失败的,从发文章多少的角度看,不能作为一个评价标准,在发文章和理想之间做一个平衡。5 科研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做科研的方法学,或者说如何做科研,这是个哲学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你去问一百个人如何做科研的,可能得到一千种回答,因为对于同一个人,他的不同时期的科研经历会有不同的科研方法,在科研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思考、勤奋工作,以及保持一个合适的科研社交圈子都会受益匪浅。有极少数天才特别聪明,他们只是单纯用脑子想,什么问题都能想到,这种不常见。也有些人运气好,导师的手头有很多资源,很多数据,可以用现成的方法去解决探索一个新的问题,或者探索一个类似的问题。无论做什么样的科研,最基本就是要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才知道如何去做科研,做科研是个特别辛苦的事,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周末以及每天晚上可能都要干活,可能你睡梦的时候大脑思维也在延续如何去解决问题。有些人运气比较好,会碰到了一个好的课题,这个时候应该遵循自己的本心,不要想太多,也不用去和其他一些人做比较,你是因为爱好科研进入了这个领域,全身心投入做完科研之后,可能你的文章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也会得到了大家的一些积极的评价,大家也会认可你的工作,也会带来后续的一些好处。6 建立自己的科研学术圈很重要为什么说科研圈子很重要,在国外,可以用一些社交媒体关注科研动态,比如 Facebook或者推特,推特用的人多一些,圈内的大牛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推特账号,他们经常在推特上会发起一个科学问题,或者最近有一些什么新的研究,他们会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分享出来,你看看他们关注一些什么问题,行业大牛看问题比较广比较深,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即便你不认识这个大佬,你也没有机会到国外开会,也没有机会去他们的实验室交流,你可以通过推特向他们去学习,用这种方式会学到很多东西。7 做科研要保持自己的认知,不要盲从“专家”在科研的路上,要保持自己的一个认知,不被那种所谓的“专家”误导,也不要去盲目崇拜某个科学家,作为普通科研人员也很可能得到不错的科研成果,只要保持努力专心, 可能你会碰到一个好的课题,也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好的成果。8 科研经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加分项,有机会都可以尝试有过科研经历,无论以后到其他岗位工作还是继续从事科研,你的科研经历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做过科研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比较严谨,有逻辑性,在科研过程中学到技术方法也可以用在你其它的工作上。作为普通人来说,科研的门槛不是那么高,是有机会进入科研领域的,科研有运气成分也有能力成分,评估自己是否能够达到做科研的要求,不管是最终进入科研领域还是从事其他的岗位,如果有机会可以做科研,都可以进入这个科研领域做个尝试,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试过之后再做选择是最理想的。问答精选Q:学生在本科阶段希望接触一些科研工作去拓展学术认知层面,您认为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有哪些?呼博士:本科阶段肯定是可以去接触一些科研工作的,如果你是高年级的本科生,你能做很多东西的。因为科研所需要的一些知识,本科只要学一些基本的微积分或者统计,还有一些相对的技能,就可以胜任了。国内国外高校一般都会请一些知名专家做一些讲座,我建议可以去听一听,可能碰到一些你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找机会去参加一些短期的暑假科研。备注:有兴趣了解更多创新教育、国际教育资讯,欢迎私信或微信订阅号“东西视野EDU”#科技#
在蓝译编译看来,每一个课题总有其一定的研究和适用范围,无论哪一个课题都不可能对其所在领域所有现象进行全面的研究。也没有哪一个课题研究成果是任何现象都适用的,所以,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时,要对课题研究的范围作限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也容易产生术语、概念上的混淆以及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研究范围的限定,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研究对象的限定。一是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进行限定。对一项研究课题来说,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因此,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就非常有必要。二是对一些模糊概念的研究对象进行限定。有不少课题中研究对象的外延不确定,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在课题研究方案中必须给予限定,以确定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一般来说,对这些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应尽可能采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二、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在科研实践中,有许多概念说法不一,观点各异,不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限定,就无法显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特别是,有些课题新创的一些概念更要进行界定。三、对一些变量进行界定。有些课题要确定本课题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以此制定出科学、客观、可行的观测指标。一种是对变量下抽象定义,即对变量的内涵作出明确说明。通常用确定变量的结构指标的方式来给变量下抽象定义,即分析一个变量的内容性质、范围角度结构,说明该课题是从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对变量进行研究。一种是对变量下操作定义,确定其操作指标。变量的抽象定义主要限定课题研究对象的概念范畴,限定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变量的操作定义主要限定课题研究的实践范畴,限定研究的途径和做法。二者对课题研究过程的限定的角度和思路不同,它们下定义的方法也不同。给变量下抽象定义,确定其结构指标,可以参照有关专家的科学论述和结论;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确定其操作指标,可以参照有关科研成果,再结合自己对该变量的认识、本课题研究对象的实际,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较为合理的操作指标。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科研理论基础,在研究之前要进行理论学习,查阅有关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