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题引领,智慧前行——雨城一幼“‘家园协同’混龄走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会虽虫能虫

课题引领,智慧前行——雨城一幼“‘家园协同’混龄走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会

四川新闻网消息 对于幼儿园而言,课题研究是园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园内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3月29日上午,沐浴着春日暖阳,嗅草里芳香。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在雨城区一幼中信园区召开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家园协同’混龄走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雅安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王浩,雅安市雨城区师培中心主任吴文强,雅安市雨城区师培中心副主任韩世平,雅安市雨城区师培中心教研员冉茂清莅临指导。雨城区一幼园级领导、教科室主任、课题主研人员、骨干教师30余人参加。首先,雨城区一幼中信园区园长赵寒静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各位教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幼儿园办园情况、特色发展、教研成绩、研究团队等情况。随后王浩主任宣读立项通知书。教科室主任、课题主研人员杨雪燕作开题报告。报告分别从课题选题的意义、课题目标及内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步骤与计划、预期成果及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基础保障等方面进行陈述。雨城区一幼家委会主席陈科旬爸爸,从家长层面做了简要补充。从自己家孩子的成长案例分析,认为在幼儿园做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有利于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培养。在专家论证环节,专家们通过听取开题报告,对课题的选定、意义等给予了肯定,着重从课题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成果等方面予以论证,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其中,肯定的是课题与国家方针、政策、时代大背景十分吻合;课题体现了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具有问题意识;课题内容适合幼儿园开展,研究价值高;课题研究有前期准备和扎实的实践基础。同时指出课题研究要总结梳理前期的做法与经验,聚焦幼儿园常态化进行深入研究;课题研究人员分工应具体化,注重档案的专人管理;课题研究找准问题导向,聚焦创新点等。 同时从以下方面做了指导:课题研究要抓住课题的价值;要明确研究路径和方法;对课题做更为准确的概念界定;要抓住预期成果的可行性;明确每一种研究方法用来解决哪个任务。最后,雨城区一幼刘小莉园长做了课题研究保障性发言。刘园长表示课题组将以严谨的研修态度,扎实的研究行动,认真落实课题研究工作。本次开题论证会,专家与课题组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拓展了课题研究的思路,明晰了课题研究的路径,完善了课题研究方案。本次该园课题顺利开题,但是我们会认真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潜心钻研,进一步深化该园课题研究内容,促进教师成长与园所的发展。(雨城区第一幼儿园供稿)

乃知尔丑

仙居县小学“语文要素与教学设计”专题研讨会在白塔二小召开

10月14日-15日,台州市林艳名师工作室、张志伟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暨仙居县小学“语文要素与教学设计”专题研讨会在白塔镇第二小学召开,全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第一部分专题研修 课题跟进10月14日下午的研修活动由王白娇老师主持,白塔镇第二小学校长郭友铭致欢迎词。白塔镇第二小学副校长蒋小美和语文教研组长姜伟燕老师分别做了《在“共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借助<语文作业本>落实语文要素》的讲座。随后,台州市林艳名师工作室的7位学员分别针对自己的课题做了课题申报论证报告。七位课题汇报老师针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提出困惑,在场的教师也纷纷提出听后疑问,专家们都认真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深入而细致,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点明方向。老师们认真倾听特级教师张志伟做了《于细节中落实语文要素》的专题讲座,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对课题的申报、中期答辩、结题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指导,要求老师们在语文的常规课堂中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做好课题材料的积累。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落实要素玉环市环山小学孔丽红老师执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她用“猜读预测”法通过抓住题目、图片,联系故事内容、联系生活的方法和孩子们共同探索了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路桥区桐屿街道中心小学的郑超老师带领同学们运用前后对比,大胆想象写出《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变化。她通过范文引领、先写后改、同伴点评等方式让孩子们习得写作技巧。白塔镇第二小学的吴灵芝老师从声音入手,关注小小说设置悬念,以小见大的问题特点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了课文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白塔镇中心小学的金丽华老师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利用鱼骨图梳理《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三要素,绘制情节发展图和语言研究情节图,体会人物形象。仙居县第一小学的吴丹飞老师抓住文言文《司马光》的主要特点,借助注释、插图、单字成词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通过多种形式读,在想象画面、文本对比中感受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第三部分专家支招 改进课堂。张志伟老师针对每位老师的课堂,先肯定优点,再让老师们自评互评,最后指出不足并根据梳理出来问题给出建议:(一)深入解读教材,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寻找一类文章教学的规律。(二)关注文章背后的思维发展线,注重思维训练。(三)利用课后习题,倒逼课堂教学设计。浙江省特级教师、玉环市环山小学校长林艳作了《在悟中语文素养》的专题讲座,指出统编教材已全面铺开实施,教学预设时应瞻前顾后,使语文能力持续发展,螺旋上升。课堂实施时,更应注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让“语文要素”柔软着陆,始于当下着眼未来。研无止境,共同提升。这次的教学研讨,给每位教师创造了一个相互借鉴学习,相互沟通的机会。此次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

佐仓

广东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期末调研试题语文卷

广东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期末调研试题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材料一塑造城市新地标,是一种荣耀,建设者的雄心值得尊重。考察地标形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标的内涵。地标是一个很直观的词语,即地理上具有标志性的事物。建筑物容易成为地标,但地标并不都是建筑物。各类地标所指涉的范围、区域的广度不同。有的地标,只在较小范围内起作用,很多老地名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有的地标,往往能辐射一个更大的区域,比如北京的前门、景山公园等。这类地标或在视觉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影响力,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往来有密切联系。还有一类地标,则能够反映城市形象、气质,比如北京的故宫建筑群、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等。这些地标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鲜明特征,也是所在城市某一历史阶段建设成就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或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性格,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些城市的文化形象。如何认识并提升城市形象的视觉形态?一些研究角度值得关注。比如,创新调查手段,让受访者凭记忆画出其所在城市的地图,从而获知究竟哪些地理、空间信息对人的影响更大。通过类似研究,可以发现人们感知城市空间时的一些盲区,以及过往认识里的偏差——很多大体量的建筑在市民的记忆中是“隐形的”,即人们可能视而不见;而某些小体量的建筑,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却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地标。它可能是某个街道转角处的小糖果店,也可能是某个广场边上的书报亭。这样的研究视角令人认识到:所谓地标,不单由视觉效果决定。地标的形成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经过时间积淀。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深刻反映了所在城市市民的价值认同,这才是其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深层原因。反观网红建筑,则不难发现,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其走红原因可以很简单,或是体现了某一时刻、某一角度的美感,或是展现了一种特殊的风情,或是形成了某种奇特的效果,这些都可能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对照地标形成的过程和原因,网红建筑照片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其真实性存疑。网红建筑的形成不一定来自于人们的真实体验,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如此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网红建筑确有其价值与意义,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同时,网红的另一特征往往是转瞬即逝,在网上迅速走红后,可能很快就被人淡忘。在建设成本巨大的建筑领域,这些问题值得警醒。人类社会自进入现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国际建筑领域曾围绕这些议题进行过讨论。有人认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正因如此,城市地标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的课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呈现为对网红效应的盲目追求。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议题,其解决方案也不可能简而化之。许多城市都曾举办过评选城市新地标的活动,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此。(摘编自方晓风《城市地标:不应对网红效应盲目追求》)材料二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地有造型“雷人”的地标建筑;56.5 010的受访者认为奇怪建筑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耗资巨大又招人反感;81.1%的受访者直言,决策者和审批者应为奇怪建筑负责。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我国,追求资本和追求政绩是奇怪建筑的根源。比如某建筑在顶端有一个横向的大悬挑,而且它的两条腿是斜的,这些都不是合理的安排,可以说是牺牲了建筑所有的好处,搞怪形状,代价很大。” 法国建筑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曾经指出:“相当于建筑物的功能性,建筑物各自的特色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样的建筑物建好之后不仅仅是使用,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我们所创造的建筑必须很好地在文化上、精神上传承已有的文化,并且还要做到创新。在建设新建筑物时,就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沟通功能,为历史留下文化记忆,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可见,判断建筑的优劣,除了首先看其造型是否新颖、美观之外,更应注重其是否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是否与周边的建筑和城市环境相协调,是否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换言之,盲目追求网红建筑,折射城市文化迷失。城市管理者,应该定位于城市人文精神的发现者和实践者,深入挖掘并在建筑中还原和提升城市价值是其基本责任,这样打造出来的建筑,才能因其特有气质成为城市的标志,构成城市文化与精神所在。(摘编自张西流《盲目追求网红建筑折射城市文化迷失》)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想要更好地理解地标的内涵,就要考察地标形成的过程,了解和尊重建设者的雄心,以及塑造城市新地标带给人的荣耀感。B.地标应该具有视觉上的鲜明特征,能够代表历史阶段性建设成就,反映或体现城市的文化性格,并能强化城市的文化形象。C.大体量的建筑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地标,而某些小体量的建筑,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地标。D.地标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地方文化代表,不是因为造型的新颖、美观,而是因为它能够深刻反映所在城市市民的价值认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以北京景山公园等建筑为例,说明了建筑物容易成为地标的原因,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地标。 B.材料一运用正反论证法,指出网红建筑走红,因某一个点触发了人们的喜爱等情感,但网红建筑易被人淡忘。C.材料一语言客观严谨,深刻分析了高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盲目追求网红效应在城市地标方面呈现出的问题。D.材料二通过数字介绍了人们对造型“雷人”的地标建筑的看法,引用保罗·安德鲁的话论证了建筑和文化的关系。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地标的一项是(3分)A.北京的前门B.陶然书报亭C.巴黎罗浮宫D.平遥古城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网红建筑不能等同于城市地标的理由。(4分)5、为什么说“盲目追求网红建筑,折射城市文化迷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 大众读者(加拿大)里柯克十个街区内最大的书店的销售经理,是不会看不准顾客的。他当然知道,作为一个教授,我根本不是什么好主顾。正如所有逛书店的教授一样,我来到书店无异于一只黄蜂飞向一罐敞开的橘子酱。他知道我会在店里赖上两个小时,最后不过买一本重印的《柏拉图对话录》,或其他类似的陈旧货色。他瞧不起我,但一个教授站在角落里埋头读书的形象能使书店生辉。正是这一点,让我有机会见识他那些与他真正的顾客打交道的手腕。“你肯定这是史拉什最近的作品吗?”一个穿戴入时的妇女在问塞里耶先生。“噢,没错,拉塞里叶夫人,”那位经理回答说,“我向您保证这是他最新的作品。真的,它们昨天才到哩。”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一堆大大的书。我能看清书名那两个烫金字——《金梦》。“噢,没错,”塞里耶先生重复道,“这的确是史拉什先生最近的作品,它销得可好啦。”“那就行了,”那位女士说,“你知道吧,有时候还真容易上当:我上个星期来这儿,买了两本看样子很棒的书,我回到家里之后才发现两本都是旧书,是六个月以前出版的,我记得是。”“噢,天啦,”那位经理以抱歉的口气说,“拉塞里叶夫人,实在对不起。请让我们派人去把它们取回来,换别的书给您吧。”“噢,那没关系,”那位女士说,“我当然不会去读它们。我把它们给了我的女仆。反正我估计她是看不出新旧来的。”“我想她看不出来。”塞里耶先生说道,露出一丝居高临下的微笑。“那么,这本书,”那位女士说,同时慵懒地翻了翻,“这本书好看吗?是讲什么的?”“这可是一本极其动人心弦的书,”塞里耶先生说,“事实上,是大家手笔呀。评论家们都在说,本季度最动人的书恐怕是非此莫属了。”说到这里塞里耶先生停顿了一下,“它有一种——一种——力量,就这么说吧,一种很不寻常的力量,真的,”他举了一个自己更胜任例举的理由,补充说,“它的销量非常之大。”“你们好像还有好多没卖掉。”那位女士说。“噢,我们不得不大量备货呀,”经理回答说,“来买这本书的人源源不断。的确,你知道这是一本必定会引起轰动的书。事实上,在某些地方,有人说这本书不应该——”说到这里塞里耶先生把声音降得那么低微,一副投人所好的样子,我压根儿没听见他的下半句。“噢,是嘛!”拉塞里叶夫人说,“那好,我想买了算了。无论如何,也该看看这些招来纷纷议论的东西讲的是什么。”她已开始扣手套的扣子和重新调整毛皮围巾,这条围巾已接二连三地把复活节卡片从柜台碰落到了地上。“噢,我差点儿忘了,”她说,“你们能顺便也送点什么书到我家供拉塞里叶先生读吗?他正准备南下到弗吉尼亚去度假。你知道他喜欢读些什么,对不对?”“噢,一点儿没错,夫人,“那位经理说,“拉塞里叶先生一般读的是——呃——我想他主要买的是——呃——”“噢,旅游读物和其他类似的东西。”那位女士说。“太好了。我想我们这儿有拉塞里叶先生爱读的书,”他指了指左边书架上那排漂漂亮亮的书。“我想这些书他都读过了,”拉塞里叶夫人说:“至少我家里有很多这一类的书。”“噢,很可能。可您瞧这儿,《在科孚岛食人族里》——噢,是的,我想这本他有了——不过这一本书我敢肯定他会喜欢,今天早上才到的,《在新几内亚的猴子们中间》。每本十块,实价。”说着塞里耶先生把手搭到了一堆新书上,显然这堆书的数量不亚于《金梦》。“《在猴子们中间》。”他重复了一遍,那神气几乎像是在抚慰那些书似的。“看来价格相当贵。”那位女士说。“噢,是挺贵的——贵极了,”那位经理热情洋溢地重复道,“您瞧,拉塞里叶夫人,贵就贵在插图上,价真货实的照片。”——他用手指快速地翻动书页——“价真货实的猴子,用相机拍摄的;还有优质用纸,您一看就知道了。事实上,夫人,这本书光制作成本就花了九块九毛钱。我们当然盈不了什么利,但我们还是喜欢卖这种书。”于是拉塞里叶夫人非常自然地买下了《在新几内亚的猴子们中间》,接着塞里耶先生叫一个部下记下了拉塞里叶夫人的地址,然后点头哈腰地送这位女士出了店门。回到柜台边的时候他的举止与先前判若两人。“那本猴子的书,”我听见他对他的助手说,“会很难销。”(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个街区内最大的书店的销售经理,塞里耶看顾客的眼光精准。他瞧不起身为教授的“我”,但他懂得教授在书店能带来价值。B.经理知道拉塞里叶夫人买到了旧书,感到非常抱歉,但是听到她说把书给了看不出新旧来的女仆时,真心认为她做得很对。C.塞里耶极力向拉塞里叶夫人推荐《金梦》,赞美它动人心弦,是大家手笔,有不寻常的力量,销量大,却未得到她的认可。D.拉塞里夫人认为塞里耶非常了解拉塞里叶先生喜欢读些什么书,可是,事实上塞里耶并不了解,他并不知道该推荐什么书。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一只黄蜂飞向一罐敞开的橘子酱”为喻,形象地将“我”对于书店的热情凸显出来,为下文介绍经理对待“我”的态度做了铺垫。B.小说细节描写很精彩,如“这条围巾已接二连三地把复活节卡片从柜台碰落到了地上”,不动声色将拉塞里叶夫人的浅薄和傲慢刻画无遗。C.小说人物语言描写精彩,在回答“是否肯定是史拉什最近的作品”时,塞里耶重复回答加以确认,小说运用反语衬托出他对这一问题的不确定。D.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从书店经理向顾客推荐书籍到顾客购买书籍,线索清楚,塑造出一个惯于迎合顾客、以欺骗手段推销书籍的经理形象。8、小说开头两段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里柯克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之后最受欢迎的幽默讽刺作家,而里柯克的幽默讽刺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讽刺。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特点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早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大和中,举进士、书判拔萃,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表为巡官,又从辟淮南,入拜侍御史。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协,故出悰剑南东川节度使。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出为慈州刺史。累官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宰相知之,以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召入翰林为学士。党项扰河西,宣宗尝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诚唯唯,即拜刑部侍郎,出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使。诚到军,遣吏怀谕,羌人皆顺向。时戍兵常苦调饟乏,诚募士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斛,以省度支经费,诏书嘉美。俄徙昭义,又迁河东。河东尤近胡,复修杷头七十烽,谨候虏,寇不敢入。懿宗立,迁宣武节度使,召为户部尚书,判度支。未几,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①。再期,固称疾,改兵部尚书,罢。旋兼平章事节度河中。卒,年六十二。诚于吏术尤所长,既贵,所得禄奉,养护宗属之乏,无间然。始,诚被知于宣宗,尝许以相。令狐綯忌之自邠宁凡三徙不得还诚思有以结綯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綯曰太原于我无分今以是饵将破吾族矣不受。使者留于邸,诚亦放之。(节选自《新唐书·毕诚传》)【注】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狐綯忌之/自邠宁凡/三徙不得还/诚思有以结綯/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綯曰/太原 于我/无分今以是饵/将破吾族矣/B.令狐綯忌之/自邠宁凡三徙/不得还/诚思有以结綯/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綯曰/太原 于我无分/今以是饵/将破吾族矣/C.令狐綯忌之/自邠宁凡/三徙不得还/诚思有以结/綯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綯曰/太原 于我无分/今以是饵/将破吾族矣/D.令狐綯忌之/自邠宁凡三徙/不得还/诚思有以结/綯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綯曰/太原 于我/无分今以是饵/将破吾族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唐代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为诗赋。 B.幕府是军政大官的府署,因军队出征在外须施用帐幕,故代指将军的幕府。C.党项是中国古代的西北民族,是古羌族的一支,北宋时曾建立西夏政权。D.尚书是尚书省六部的长官,侍郎为其副职。六部尚书中以礼部尚书为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毕诚刻苦攻读,终于学有所成。他早年丧父,夜晚以柴火照明读书,非常疲倦也不肯休息。后来果然博通经史,擅长诗文,考中进士。B.毕诚笃于情谊,感念旧主之恩。杜悰曾多次征辟毕诚任职,杜悰入朝辅政后因与李德裕不和,离京外任,旧部中只有毕诚问讯饯送,一如平日。C.毕诚治边有方,节省朝廷费用。赴任邠宁后,他不使用武力,而是以理服人,羌人因而归附;他又招募士卒屯田,收获很多,不需再调运粮食。D.毕诚亲睦宗族,显达不忘根本。懿宗即位后,他得以回朝为官。身份显贵后,他没有忘记家族,经常用俸禄照顾贫困的族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4分)(2)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4分)14、翰林学士为唐朝要职,经常承命撰写重要文告。毕诚为何能担任这一职务?试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书 思江盈科①万里滇云寄一官,云涯归路正漫漫。荒烟远浦迷春色,细雨孤城酿暮寒。乡思隔年频入梦,客愁向晚只凭栏。可怜寂寞谁相对,细把梅花独自看②。【注】①江盈科:字进之,桃源(今属湖南)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土,除长洲知县,授吏部主事,累官四川佥事。这首诗是他在云南任职时写的。②细把梅花独自看:出自南朝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夸张手法写离乡之遥远,“寄”字用得很好,有宦游在外身似浮萍之感。B.第五句描写乡思之浓,只有在梦里频回故乡;“隔年”写间隔时间之长,自冬及春。C.第六句先点明情感,然后用“向晚”的时间和“凭栏”的动作渲染客愁乡思。D.尾联用典,以象征高洁孤傲的梅花来表达自己孤独的情绪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6、本诗颔联写得很有特色,试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设喻引出论断的两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巧妙设问,抒发了一种怅然若失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感喟,余音袅袅,余韵悠长。(3)《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能禁发出连续的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 ”;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渡水过桐庐,从江边拾级而上,我们在街上闲闲地溜达了一回。这是个江城,同时是个山城,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我喜欢这个小城。好在小,比較整洁,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令人向往丰乐和平、日长如年的岁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触到就使人想起灾难、贫穷、老死、因厄……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经见的。市街相当繁荣,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犹在,春意年生,可以看出这个小城是相当富庶的。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们没有这个运气。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总算看过了。虽然连七里泷和钓台的面也没有见,可是到底连了桐庐。这就够了!单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虚!人们艳说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胜;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庐,我们的想象有了驰骋的依据,从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将此留供低徊,作他日直溯上游时的印证吧。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问他:“你是哪个学校的?”“……”小孩子红着脸,一言不发。B.母亲看着那块腊肉,惊疑地问:“你……你是……从哪里弄来的?”C.很多年之后,地球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忽然响起了敲门声……D.所谓的小八件,无非是指槽糕、蓼花、卷酥、鸡油饼、绿豆糕……19、对偶具有对称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对偶进行简要分析。(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喜欢这个小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在未名湖畔,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踱着方步,上衣口袋里插着自来水笔,穿着灰色中山装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帆布包的白发老人22、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来描绘一种情境,其中必须包含“青山”“小溪”“人家”三个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7月,哈尔滨エ业大学威海校区发布的一则“处分决定”引发公众热议。这则通知提到,该校两名学生因考试作弊,接照校规校纪被学被开除学籍。而被替考学生杨某这时候已经拿到了腾讯30万年薪的offer。杨某在毕业考试前夕正在深圳实习,有两门科目没有考试,但是他不想回威海参加考试,一是为了省来回的机票钱,二是他觉得《道德经》智慧启示和《红楼梦)叙事趣谈这两门科目不太重要,充共量就是为了凑学分,于是便请黄某替考。一些网友认为这样的处罚过重,也有网友认为,校方按规则行事,无可非议。你怎么看?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021届广东省高三新高考期末调研试题语文卷(四)答案1、C.【解析】A.原文说“塑造城市新地标,是一种荣耀,建设者的雄心值得尊重。考察地标何以形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标的内涵”,在原文中“荣耀”和“尊重”,不是“了解内涵”所必须做的。B.以偏概全。原文“这些地标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鲜明特征……”,“这些地标”指的是北京的故宫建筑群、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能反映城市气质的地标,而非所有地标。D.原文“所谓地标,不单由视觉效果决定。地标的形成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经过时间积淀。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深刻反映了所在城市市民的价值认同,这才是其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深层原因”,选项中“造型的新颖、美观”是视觉效果,所以“地标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地方文化代表,不是因为造型的新颖、美观”是错误的。2、A【解析】论据和论点不匹配。“以北京景山公园等建筑为例”,证明的是各类地标所指涉的范围、区域的广度有所不同,而非建筑物容易成为地标的原因。3、D【解析】平遥是一座古城,不是地标建筑。 4、①网红建筑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真实性令人怀疑。②网红建筑效应不持久。(每点2分) 5、①在建筑上盲目追求网红效应破坏了城市建筑的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②盲目追求网红效应,追求资本和追求政绩,耗资巨大,牺牲了建筑所有的好处,使建筑失去了建筑中的城市价值是不足取的。(每点3分)6、B【解析】原文第10段:“‘我想她看不出来,’塞里耶先生说道,露出一丝居高临下的微笑。”“居高临下”一词,表现了塞里耶微笑中的不屑,所以将这解读为“真心认为她做得很对”是错误的。7、C【解析】是反衬而非反语。反语是使用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 实用反话来叙说,让人们从反话中自己去领悟其中的道理,明辨是非。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 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8、①开头两段中的“教授”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教授”是小说故事的见证人,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②借“教授”侧面表现书店垒理具有所谓商业头脑的形象特点。③与小说结尾“我”听见他对他的助手说的话形成呼应。(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①借助人物前后对比的反差,形成幽默的讽刺效果。文章的结尾和前面的情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塞里耶向顾客热情推销,说“我们当然盈不了什么利,但我们还是喜欢卖这种书”,回到柜台后的举止与先前判若两人,并对他的助手说那本关于猴子的书会很难销。这种反差让我们看到经理高超的销售手段。②在语言上,形象生动,含蓄传神,有幽默讽刺效果。如“那神气几乎像是在抚慰那些书似的”,“抚慰”表 现了塞里耶在顾客面前,极具表演能力。“点头哈腰”地送这位女士出了店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顾客洋溢的热情,和后面对助手的话形成鲜明对比。③小说的结尾通过“我”点破塞里耶的推销骗术,也极具幽默讽刺效果。④细节描写蕴含讽刺。如拉塞里叶夫人“重新调整毛皮围巾,这条围巾已接二连三地把复活节卡片从柜台碰落到了地上”,暗含挪揄。(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0、B【解析】“自邠宁凡”语义不通,“凡”是总共的意思,修饰后面的“三徙”,即三次调职,故应在“三徙”后断开。“綯”是“结”的宾语,而不是“至太原”的主语,“至太原”的主语是传主毕诚,故应在“有以结綯”后断开。“太原于我”语意不完整,故应在“无分”后断开。11、D.【解析】“六部尚书中以礼部尚书为首”不对。吏部因主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宜,故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六部尚书中亦相应以吏部尚书为首。12、C【解析】“不需再调运粮食”于文无据。13、(1)(按照)旧例,显要而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驾二曹的官职作为耻辱,毕诚却很满足的样子,好像是担任清要之职,没有不同意见。(“故事”“处”“异言”各1分,句意1分)(2)皇帝高兴地说:“我准备选择能担任将帅的人,谁知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就在我宫署之中,你能为我守卫河西吗?”(“帅”“孰”“禁署”各1分,句意1分)14、①对担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很满足,不发牢骚,因而受到宰相的赏识。(1分)②通晓经史,擅长辞赋,能够胜任翰林学士之职。(2分)【参考译文】毕诚字存之,是黄门监毕构的堂曾孙。毕构的弟弟毕栩生了毕凌,毕凌生了毕匀,几代失去官职,做了盐商。毕匀生了毕诚,(毕诚)很早就失去父亲成了孤儿。晚上燃柴读书,母亲怜悯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经过刻苦学习)于是通晓经史书籍,擅长诗文创作。(毕诚)性情正直诚谨,不胡乱与人交往。大和年间,他接连考中进士、书判拔萃科。受征辟到忠武节度使杜惊的幕府任职。杜惊兼任度支使,奏请任命他为巡官,又受(杜悰)征辟到淮南节度使幕府任职,入朝担任侍御史。李德裕起初与杜惊共同辅佐治理政事,不和,因此(皇帝)让杜悰出京担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杜悰)原来的属吏中只有毕诚一如既往,问讯杜悰,替他饯行,李德裕忌恨毕诚,让他出京担任慈州刺史。毕诚积功升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按照)旧例,显要而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驾二曹的官职作为耻辱,毕诚却很满足的样子,好像是担任清要之职,没有不同意见。宰相知道后,(命他)凭职方郎中身份兼任侍御史知杂事,(后来)召入翰林院担任学士。党项族侵扰河西,宣宗曾召见(毕诚)询问边疆之事,毕诚援引古今事例,分条陈奏击破羌人的策略,非常详尽。皇帝高兴地说:“我准备选择能担任将帅的人,谁知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就在我宫署之中,你能为我守卫河西吗?”毕诚恭敬地接受了,立即授官刑部侍郎,出京任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毕诚到了军中,派遣官吏前往告谕,阐明利害关系,羌人都归附了朝廷。当时戍守士兵常常苦于调运的粮食不足,毕诚招募士兵安置屯田,每年收获粮食三十万斛,来节省朝廷的经费开支,皇帝下诏嘉奖称赞。不久调任昭义节度使,又调任河东节度使。河东更接近胡地,(毕诚)重修把头七十处烽火台,谨慎小心防备敌寇,敌寇不敢入侵。懿宗即位,(毕诚)调任宣武节度使,征召入朝任户部尚书,兼任度支使。不久,凭礼部尚书身份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两年后,坚称患病,改任兵部尚书,免除官职。不久兼任平章事、河中节度使。辞世,享年六十二岁。毕诚尤为擅长处理政事,身份显贵以后,所得俸禄,用来照顾贫困的宗族成员,没有疏远之意。当初,毕诚受宣宗知遇,曾许可让他任宰相。令狐綯嫉恨他,自从(毕诚)担任邠宁节度使,前后共三次调官,不能回朝。毕诚考虑结交令狐綯的办法,到太原任职后,寻找到绝色美女,装扮华丽,派人献给(令狐綯)。令狐綯说:“毕诚与我无缘,现在用美女作诱饵,将使我破家灭族啊。”不予接受。使者将(美女)留在府邸,毕诚也将她放还了。15、D【解析】“象征高洁孤傲的梅花”与诗境不符。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确实是高洁孤傲、坚忍不拔等 精神的象征,但在此诗中它没有这些含意,只是对友人的思念的寄托。16、①注重视角的变换,既有远处江浦的荒烟春色,又有近处孤城的细雨暮寒,有远有近,画面极富层次感。 ②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通过描写凄迷的春色、孤独的城池、寒冷的傍晚,使景物染上了一层悲哀的色调,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浓重的思乡之情、孤独之感。③精于炼字,颔联用一“迷”字写出远处春色的隐约迷蒙之感,“酿”字写出孤城的寒气凝结之重。(每点2分)17、(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6分,每句1分)18、D【解析】D项中的省略号与原文中的省略号都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中的省略号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B项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C项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19、①“山间明月,江上渔灯”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式相同,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词。②“山间明月,江上渔灯”词性相同,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语都是名词。③“山间明月,江上渔灯”平仄相对,上下联尾字符合“仄起平收”规律。(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20、①原文将状语“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抽出来单独成句,对它起到了强调作用。杭州龙井为天下名 茶,作者像喜欢天下名茶一样喜欢这个小城,可见对小城的喜爱之深。②改写后的句子句式较长,因而显得拖沓;且“喜欢”一词在一句中出现两次,以致有些拗口。(每点2分)21、在未名湖畔,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踱着方步的白发老人。他穿着灰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插着自来水笔,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帆布包。(改写成语意连贯的短句3分,调整语序1分)22、连绵的青山,延伸向天际,犹如一条卧龙。山脚下,小溪旁,林木葱茏,嘉树成荫,有三五人家,散居于此,如处世外桃源。(想象合理3分,运用修辞手法2分)23、【写作指导】本作文题可以有以下立意:①无视规则,就要付出代价。②教育以育人为本,惩罚应有梯级设置,不 可直接毁灭。③不可因学分问题,敷衍对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④思维被金钱绑架,会把人带向毁灭。⑤不可因对个体的怜恤,而伤害了对大众的公平。

路索

通川四小召开三项市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为更好地总结交流教育科研经验,大力推进常态教研工作,营造浓厚常态教研氛围,根据达州市教科所的安排和要求,2021年4月8日,通川区第四小学校举行了2021年春季三项市级课开题论证会。达州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贺继业,市教科所理论教研员、学术秘书王姮等8位专家和通川区第四小学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达州市教科所理论研究员王姮担任学术主持。贺继业宣读三个课题的立项文件,就课题开题材料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课题核心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认为这三个课题很有价值,开题报告准备充分,研究创新点突出,所做研究工作扎实。希望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明确关键词内涵界定,梳理研究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 规范撰写开题报告文本,补充撰写方案目录,研究课题明确的起点,进一步整合基础数据”的建议。课题《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实践研究》主研肖丽华作开题报告,她认为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个体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国对21世纪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但由于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资源落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起步较晚,当前落实培养策略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因此,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要结合城乡结合部小学实际情况,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展开具体分析,从而合理展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课题《本土民歌进入本地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以达州市为例》主研王缤梅作开题报告。他认为小学音乐课堂应突出达州民间传统音乐,由浅入深,并逐渐扩大视野。针对如何有效进行本土民歌教学,进行了以下探究:一、了解达州市民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二、梳理达州民歌特点,把握音乐风格;三、丰富课堂教学,拓展学生视野。课题《小学数与代数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主研侯莎对《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教材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了解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创设情境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创设情境的认知与态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创设情境的认知与态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创设情境的使用情况、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创设情境的素材来源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专家组成员首先赞赏了各课题的切入点非常好,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同时对课题的研究作出了指导性建议:1、课题研究要贴近教学实际,突出实践性;2、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要清晰、清楚;3、一定要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课题的文本报告在表述上应科学严注重结构的完整统一;4、开题会议的重点是如何去做,即把设计思路说清楚;5、开题内容不是评审书的复制;6、背景不要太大,要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7、课题的题目要规范表述,思考严密。最后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本次开题会议水平高、有深度、规范性强。最后,该校校长王琴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场指导表示感谢。同时她希望各课题组成员要脚踏实地搞有高度、有深度的教育课题研究,发挥好课题研究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专家们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和中肯建议让各科课题组成员豁然开朗,更加明晰了研究思路,明确了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信心。随着学习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持续推进,必将引领教师队伍优质快速成长,必将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郭小梅 洪梅)

连环炮

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来源:光明日报原标题: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如何找到能指导自身现代化路径的发展理念,是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入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需要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认识论――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建成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工业革命以来,实现现代化就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由于不同国家基本国情不同,各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也不相同。二战之前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与二战后日韩新等国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明显存在巨大差异。可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条适宜于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需要各国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探索。从我国现代化历程看,1949年以来的现代化历程可以分为前三十年的“站起来”阶段,其后三十年的“富起来”阶段以及新时代迎来“强起来”阶段。在第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的成就主要体现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由于现代化诞生于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及其一系列衍生物的系统产品,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第二个发展阶段,我国的现代化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GDP规模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1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夯实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包括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污染、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制约我国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其中新发展理念既是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也是建设现代化的方式。从目标属性而言,新发展理念清晰界定和描述了现代化的内涵。长期以来,如何衡量现代化是一项公认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究竟如何衡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从五个维度描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理应具有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新发展理念作为现代化进程之锚,根据其内涵与特征设定具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清晰的努力方向。从工具属性而言,虽然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各异,但纵览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发展模式的质量是这些国家现代化进程顺利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模式质量高,现代化进程就顺畅,最终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也高;发展模式质量低,现代化进程就曲折,最终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过去几十年,我国发展模式更多地注重发展速度,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高质量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方法论――建设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这一论断为建设现代化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从全面和完整的要求看,新发展理念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超越了单一学科的局限,从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多个角度对发展的本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揭示。同时,这种认识的全面性也蕴含了关于发展概念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具体表现为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观念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它既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两个维度研究了发展动力问题,又从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方式问题,还从共享发展角度明确了发展目标;既保证现代化建设不会出现“偏科”现象,又完整把握不同维度下发展的内在联系,能够从规律层面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除了系统层面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外,建设现代化还必须从单个层面准确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方法。实现创新发展,就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协调发展,就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开放发展,就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发展,就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践论――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路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发展理念究竟从何处着力?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影响现代化进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已有现代化理论看,决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包括国家规模大小、治理制度和结构差异、技术水平高低等多种不同类型,但是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几乎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且这些国家都面临程度不一的收入差距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否控制贫富差距是决定现代化水平能否长久提升的关键一环。实际上,这些国家并非没有意识到贫富差距问题带来的危害。从过去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看,这些国家在历经多次由两极分化引发的经济危机后,已经采取了大量包括提高工人福利水平、增强政府控制能力、重视国企支撑作用等措施。但是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指出,由于资本的回报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增长率又远远高于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财富分配不公且逐渐扩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终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从而无法长久地提升现代化水平。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认真考虑如何破解收入差距难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共同富裕目标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落脚之处。从新发展理念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又各有职责、各有分工。第一,创新发展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通过国际产业分工获取的利润份额往往只占整体利润的极小部分,这直接限制了国内产业体系利润和居民收入增加的空间。坚持创新发展,既是扭转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利润分配格局中不利地位的关键,又是提升我国绝对收入水平的根本支撑。第二,协调发展是缩小发达区域与后发区域收入差距的关键。在所有收入差距类型中,区域差距是最基本的,也是导致出现其他类型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为后发区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第三,绿色发展是缩小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差距的关键。除了发达和后发区域的差距外,另外一种制约共同富裕的区域差距类型是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地区的收入差距,未来想要缩小这种收入差距,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搭建可行的实现路径;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科学的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发展利益的共增。第四,开放发展是缩小开放型产业和封闭型产业收入差距的关键。无数案例和事实都证明,一个产业开放程度越高,竞争越充分,它就越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一个产业越封闭、越垄断,它就越难提供更公平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和对内开放水平,破除不必要的行业垄断壁垒,是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第五,共享发展是缩小居民个体收入差距的关键。归根结底,人的发展能力差异是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发展能力除了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外,与后天的教育、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因素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只有始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全面、充分、持续地享受发展成果,保证每一个人的发展能力都可以在共享发展中得到增强,居民个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才有根本保障。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矢志不移的伟大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完成这一目标而提供的重要遵循。在具体发展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规律、确保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作者:蔡之兵,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优势演变与高质量的产业分工体系构建研究”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女奚患焉

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如何找到能指导自身现代化路径的发展理念,是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入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需要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认识论——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建成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工业革命以来,实现现代化就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由于不同国家基本国情不同,各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也不相同。二战之前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与二战后日韩新等国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明显存在巨大差异。可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条适宜于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需要各国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探索。从我国现代化历程看,1949年以来的现代化历程可以分为前三十年的“站起来”阶段,其后三十年的“富起来”阶段以及新时代迎来“强起来”阶段。在第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的成就主要体现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由于现代化诞生于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及其一系列衍生物的系统产品,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第二个发展阶段,我国的现代化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GDP规模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1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夯实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包括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污染、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制约我国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其中新发展理念既是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也是建设现代化的方式。从目标属性而言,新发展理念清晰界定和描述了现代化的内涵。长期以来,如何衡量现代化是一项公认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究竟如何衡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从五个维度描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理应具有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新发展理念作为现代化进程之锚,根据其内涵与特征设定具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清晰的努力方向。从工具属性而言,虽然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各异,但纵览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发展模式的质量是这些国家现代化进程顺利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模式质量高,现代化进程就顺畅,最终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也高;发展模式质量低,现代化进程就曲折,最终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过去几十年,我国发展模式更多地注重发展速度,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高质量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方法论——建设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这一论断为建设现代化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从全面和完整的要求看,新发展理念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超越了单一学科的局限,从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多个角度对发展的本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揭示。同时,这种认识的全面性也蕴含了关于发展概念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具体表现为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观念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它既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两个维度研究了发展动力问题,又从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方式问题,还从共享发展角度明确了发展目标;既保证现代化建设不会出现“偏科”现象,又完整把握不同维度下发展的内在联系,能够从规律层面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除了系统层面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外,建设现代化还必须从单个层面准确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方法。实现创新发展,就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协调发展,就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开放发展,就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发展,就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践论——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路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发展理念究竟从何处着力?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影响现代化进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已有现代化理论看,决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包括国家规模大小、治理制度和结构差异、技术水平高低等多种不同类型,但是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几乎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且这些国家都面临程度不一的收入差距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否控制贫富差距是决定现代化水平能否长久提升的关键一环。实际上,这些国家并非没有意识到贫富差距问题带来的危害。从过去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看,这些国家在历经多次由两极分化引发的经济危机后,已经采取了大量包括提高工人福利水平、增强政府控制能力、重视国企支撑作用等措施。但是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指出,由于资本的回报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增长率又远远高于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财富分配不公且逐渐扩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终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从而无法长久地提升现代化水平。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认真考虑如何破解收入差距难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共同富裕目标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落脚之处。从新发展理念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又各有职责、各有分工。第一,创新发展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通过国际产业分工获取的利润份额往往只占整体利润的极小部分,这直接限制了国内产业体系利润和居民收入增加的空间。坚持创新发展,既是扭转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利润分配格局中不利地位的关键,又是提升我国绝对收入水平的根本支撑。第二,协调发展是缩小发达区域与后发区域收入差距的关键。在所有收入差距类型中,区域差距是最基本的,也是导致出现其他类型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为后发区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第三,绿色发展是缩小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差距的关键。除了发达和后发区域的差距外,另外一种制约共同富裕的区域差距类型是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地区的收入差距,未来想要缩小这种收入差距,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搭建可行的实现路径;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科学的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发展利益的共增。第四,开放发展是缩小开放型产业和封闭型产业收入差距的关键。无数案例和事实都证明,一个产业开放程度越高,竞争越充分,它就越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一个产业越封闭、越垄断,它就越难提供更公平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和对内开放水平,破除不必要的行业垄断壁垒,是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第五,共享发展是缩小居民个体收入差距的关键。归根结底,人的发展能力差异是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发展能力除了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外,与后天的教育、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因素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只有始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全面、充分、持续地享受发展成果,保证每一个人的发展能力都可以在共享发展中得到增强,居民个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才有根本保障。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矢志不移的伟大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完成这一目标而提供的重要遵循。在具体发展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规律、确保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作者:蔡之兵,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优势演变与高质量的产业分工体系构建研究”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灯谜篇

以“四力”锻造智库硬实力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型智库,要以增强“四力”为抓手,锻造“硬核本领”,以高质量智库产品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和有效对策建议。不断增强智库学者“走”的能力,提升智库的行动力智库学者要勤于“往下走”,要善于“往上走”,要敢于“往外走”,为提供高质量研究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勤于“往下走”。智库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实证化、具体化,智库学者只有走出书斋,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了解最新的动态、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最新的数据,才能拿出情况真实、数据详实、“带泥土气息”的智库成果。善于“往上走”。智库的主要任务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提供咨政建言,智库成果是否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必然要求智库学者要加强与决策部门的互动合作。既要在前期充分介入政策制定的前端程序,又要在后期就调研报告与决策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对调研报告进行检验完善。敢于“往外走”。智库要敢于走出去,在课题研究、思想对话、经验分享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阐发中国主张、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现大国智库的责任与担当,为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作出智库贡献。不断增强智库的“眼力”,增强问题发现力、价值判断力、战略预见力增强问题发现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要树立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用好“显微镜”,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及时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提出和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切入口引领新型智库建设。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抓住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要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要透过事物的表象,“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真问题。增强价值判断力。在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面对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新型智库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引领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坚定为党献智、为民立言的价值追求,在智库研究者中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继承什么、创新什么”的价值立场。练就“火眼金睛”,用好“折射镜”,分析和研判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增强战略预见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研判能力,是新型智库应当具备的“硬刷子”。新型智库要能登高望远,配备“望远镜”,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想党和政府之未想,见常人之所未见,预判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走向,为党和政府应对可能的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强“脑力”,提升智库竞争力增强智库的“脑力”,应在智库人才和智库思想上下功夫。要大力培养智库领军型人才。逐步加大引才聚才育才的力度,完善有利于领军人才建设和培养的制度机制,造就一支智库领军人才的队伍。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要大力培养智库创新型人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选用方式、激励机制、成长渠道上下大力气,让创新人才不断脱颖而出。要增强创新思维。创新是智库研究的灵魂,新型智库要根据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各种创新。新型智库要涵养历史眼光、开阔全局视野、强化前瞻性研究,增强智库核心竞争力。要增强开放思维。开放的世界,需要开放的发展,更需要开放的思维和开放的胸怀。做到开门办智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促进智库内部之间、智库与外部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信息互通、平台共建、成果共享,强化跨学科、跨机构、跨部门的合作,以开放促进发展,以发展扩大开放。增强“笔力”,扩大智库影响力当前,国内智库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智库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固然与社会对智库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智库高质量研究成果较为缺乏。提高智库研究成果质量,需要过硬的笔力作为支撑。增强“笔力”,要念好“新”字诀。在智库观点上要勇于创新。智库成果要有的放矢,提出有创见的观点和命题,提供有创意、有个性、切实管用的解决方案。在研究方法上要敢于创新。应以研究方法创新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以研究成果来检验并完善研究方法,形成良性的互动。在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上要善于创新。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分析能力,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传播手段,提高智库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笔力”,要念好“实”字诀。智库成果的撰写与发布应注重实效性,做到信实、朴实。智库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启迪民智,智库学者要通过撰写文章、发表评论等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政策传播和普及,这就要求智库学者善于用活泼的语言、浅显的论述引导舆论、影响大众,真正“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增强“笔力”,要念好“快”字诀。目前,智库亟待快速应对变化的形势,加快呈现报告成果的效率和速度,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参考。社交媒体的发展,要求智库不仅要快速出成果,还要能快速传播,提高智库成果的引用率,增强智库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要做到笔力之“快”,要求智库注重积累和储备,加强人才储备、知识储备、政策储备、数据储备,为快速反应打好软硬件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大有径庭

课题报告丨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强调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涵养与运用,注重从省域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崭新篇章。根据浙江省委对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的部署要求,省委宣传部启动了“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集体攻关,形成了近8万字的研究成果,分为战略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法治思维方法和底线思维方法6个子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创造的宝贵理论财富、实践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浙江改革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在迎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一周年之际,深化对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和运用,有利于全省上下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上拿出最新成果、展示硬核担当,以扛起“五大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3月22日起,浙江日报开始刊登这六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今天第二篇推出《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历史思维方法,就是注重通过追溯历史源头、回望历史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规律来判明大势、定位当下、开辟未来,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把握现实、推动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努力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引领浙江人民,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能力,推动浙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合古今之变、把握历史大势,于恢宏的历史长河中谋划布局历史伟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注重将新时期浙江发展置于历史发展长轨中分析研判,努力发掘浙江文化和浙江精神的历史价值,科学把握浙江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历史特征,找准历史方位,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浙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运用历史规律,擘画浙江发展战略布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有基本规律的。推动历史前进,必须立足发展大局,研究主要矛盾,把握发展规律,这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基本要求。21世纪之初,浙江实现了由陆域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三大跨越,同时率先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习近平同志自2002年调任浙江工作后,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浙江发展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清晰界定“我省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的历史方位,以及“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的历史阶段,为省委科学决策提供了主要依据。对于浙江新起点上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有国际视野、历史眼光,认识把握规律,遵循运用规律。他指出,“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说,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能走西方国家早期向外掠夺资源的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不能走建立在大量占有资源基础上的西方工业化道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从浙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特点出发,在更高的视野和层面上规划部署‘五个统筹’的各项工作”。他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要素紧缺这一主要矛盾,对新时期浙江的改革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布局,制定了引领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作出了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生态省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浙江的改革发展由此开启从局部突破到系统布局、整体推进的历史阶段,迎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时期。2.把握历史趋势,抓住浙江发展战略机遇。科学判断形势,才能作出正确决策。立足客观条件,审时度势谋发展、因势利导开新篇、乘势而上创佳绩,是历史思维方法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著名的“形势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所谓形,就是事物存在的状态;所谓势,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他要求,正确把握形势,必须学会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不仅要全面了解国际形势,而且要准确把握国内形势,还要深入分析省内形势。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运用省委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形”与“势”的统一分析浙江经济形势,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地把握主流和方向,确定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重大决策。2005年,他在“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动员会上要求,要对未来5—15年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进步的趋势、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脉络,把握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起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演变趋势对中长期发展的影响”。2006年,浙江已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新发展阶段,这是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同志亲自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我们浙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更应着力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判断形势,谋划抢抓战略机遇期。他提出,战略机遇期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能否把战略机遇期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宏观的战略决策。这些重要论述为浙江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比如,他从推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出发,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发展策略;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的超前预判,确立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作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等重大决策;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认识三阶段论,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战略路径。3.树立历史意识,强化浙江发展历史责任。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只有承认历史、尊重历史、继承历史,承前启后,循序渐进,才能承担历史责任、延续历史进程、开创历史新篇,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同志强调,从长期和根本上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他认为,“浙江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就今天而言,一方面,“我们现在的所有工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在今后的实践中,要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运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继续写好这部创新史,才能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人”。习近平同志认为,“‘走在前列’作为对浙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一个全面、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他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历史地认识”、“辩证地理解”、“全面地把握”走在前列的要求。“历史地认识”,就是要看到走在前列的要求是对浙江过去的充分肯定,正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明显的发展优势,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这也是对浙江未来的明确要求,“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发展优势,积极挖掘发展潜力,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昂首阔步地走在前列”。在2003年5月召开的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同志要求改革要从微观层面向政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宏观层面推进;要从经济领域向科教文卫等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推进;要从内部自主性改革向建立符合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的管理体制推进;要从以城市为中心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推进,“总的趋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基础上,改革要从打破传统体制障碍的局部突破,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推进”。在2004年10月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从整体谋划来年工作的角度,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处理好部署与落实、坚持与深化、当前与长远三对关系,这是对用历史思维方法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生动解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既是对浙江发展优势、历史基础的总结提炼,又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创新举措,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指导和推动实践的典范。4.借鉴历史经验,提高浙江党员干部能力素养。以史为鉴治国理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理念和思维特质。运用优秀历史文化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的重要方面。《之江新语》中有60余篇文章涉及传统文化,其中30篇左右与党建有关。习近平同志以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入的总结阐述,为党员干部分析历史教训、解析思想智慧、提供资政经验。在《多读书,修政德》中,以“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名句,勉励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素养,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在《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中,以“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的古代哲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中,以刘邦《大风歌》等说明封建官吏尚且守土有责,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应有强烈的责任感,敢于负责,保一方平安,强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在《生活情趣非小事》中,从李后主与嫔妃等典故说起,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凡此种种,涉及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秉公用权、清廉自守、克己慎行、守土有责、勤学善思、求真务实等众多方面,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字里行间满溢殷殷之情,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惕厉关切之情。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史文化、红色文化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先后5次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经过深入调研,总结提炼了“红船精神”。他指出,“红船起航于浙江,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浙江的光荣”。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于建党85周年之际破土动工。如今,作为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红色高地。5.提炼历史基因,增强浙江发展精神动力。精神文化具有引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和精神的引领,这是历史思维方法的核心要素。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品质、丰富的文化资源、悠久的商业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习近平同志留下深刻印象。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向互动的辩证角度,深刻阐明了浙江精神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深入研究浙江现象,总结完善浙江经验,推进‘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他从经济与文化双重角度剖析浙江地域文化特点,指出,“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与‘钱塘自古繁华’相适应,古代浙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也都倡导义利并重、注重工商的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浙江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浙江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浙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融会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具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长处,融合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之精髓,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激荡”。他深入挖掘其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立足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观念,求真务实、主体自觉的理性,兼容并蓄、创业创新的胸襟,人我共生、天人合一的情怀,讲义守信、义利并举的品行,刚健正直、坚贞不屈的气节,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志向等要素,凝练提出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他指出:“虽然在不同时期,浙江精神呈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由上述观念、理性、胸襟、情怀、品行、气节和志向所凝聚的内涵,正如涌动的活水,跳跃、翻腾在整个浙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浙江精神“不仅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而且更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创造相随”,“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让这源头活水畅流于我们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滋润我们的生命,进一步开拓我们的未来”,要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进而让浙江的经济更富强、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6.保护历史资源,推进浙江文化创新发展。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习近平同志认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他高度重视浙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优秀历史传统的传承,尤其重视文化的创新发展。2005年省委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要“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要求文物保护部门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利用的关系。在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方面,他强调“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杭州应在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做得更好”。在乡村文脉保护传承方面,他强调,不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成新村建设,更不要在建设过程中把具有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通通扫荡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他多次作出批示,涉及浙江民间工艺传承保护、浦江县高登山古村落抢救、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抢救振兴永嘉昆剧团等方面。历史的赓续、文化的绵延、传统的维系,均离不开在保护传承前提下的创新发展与当代价值的发掘弘扬。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两次到良渚文化遗址调研,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为良渚申遗成功指明了方向。他五赴乌镇深入调研,指导推动乌镇在文化遗存与江南水乡风光的完美结合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直至今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他深入大运河杭州段现场考察调研,要求“继续做好运河综保工作,使杭州的经济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深入挖掘浙江历史文化底蕴,习近平同志倡导设立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他亲自担任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提出围绕“今、古、人、文”四大板块,梳理浙江文脉,传承浙江历史。这项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系统考察了浙江文明、中华文明演进历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脉络及浙江丰富实践,以宽广的历史视野、深厚的历史智慧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将浙江改革发展的实践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认识和推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把握现实,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把握规律,淬炼出深刻的历史思维方法。这与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以后在治国理政中体现的历史思维方法,具有历史同根、理念相承、逻辑相通的内在关联。1.始终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的显著特征。刚到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说,“党中央决定我来浙江工作,我一定要谦虚谨慎、铆足干劲、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和同志们一起,切实肩负起重大的责任,努力攀登高峰、驾好快车,不辱历史使命,向党中央和浙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把浙江的发展摆在历史长河和世界方位中来看,“世界通过我们浙江看到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和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全景中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他把工作摆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来衡量,要求成绩要经得起历史评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有‘不败祖宗业,更为子孙谋’的思想境界,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所从事的一切事业经得起群众的评价、实践的评判和历史的评说”。他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指出,“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他还多次要求“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要把党员的责任义务明晰到具体工作岗位中,落实到出色做好本职工作上来,时刻把党的历史使命记在心上,把浙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记在心上,不负重托,真抓实干,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世情、国情、党情不同,历史任务与时代课题不同,但肩负的历史重任是始终不变的。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向全党全国人民郑重承诺:“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谋大局、谋长远、谋未来,体现的正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2.始终把准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研判前进方向。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历史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把握历史方位,在中央大政方针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中看发展走势,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地把握主流和方向。他指出,“八八战略”在实质上就是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省立足于过去的基础、立足于发挥既有优势和发掘潜在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他指出,“跨入新世纪,浙江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延续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了在全国的领先位置”,“要历史地认识‘走在前列’的要求”。他始终站在世界大格局、历史大视野中谋划浙江发展,强调“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需要在客观估价当前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阶段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省所处阶段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积极借鉴国外同样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有益做法,努力使浙江经济真正进入又快又好发展的黄金时期”。他明确强调,“要处理好昨天、今天、明天三者的关系,昨天的要坚持下去,今天的要有所深化,明天的要取得更大成效”,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克难攻坚中脱胎换骨,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实现“凤凰涅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为我们运用历史思维指明了方向。比如,“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现在,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3.始终按历史规律办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探究历史、追根溯源才能认清现实、把握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注重从历史发展中认识规律,在工作实践中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他强调,“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他善于归纳提炼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尊重并运用历史规律。在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动员会上,他指出,“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既有因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因应对失误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要求“既要充分考虑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提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又要认真分析已经面临以及可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在《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文中说,“为什么说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不惜用真金白银来还债”。在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习近平同志尤其重视“政之所要,在乎民心”的历史规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之江新语》一书中有大量闪耀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光芒的论述。他特别强调,“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一个政党,只有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地工作;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按历史规律办事的思维方法,和他到中央工作以后在推进治国理政中体现的历史思维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强调历史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4.始终注重从历史中汲取内生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力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指出:“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以坚定的历史定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几分几合,几遭侵略,都不能被分裂和消亡,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他多次强调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就在于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就在于全省人民大力发扬‘浙江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力度”。他高度重视精神培育弘扬工作,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详细阐释了红船精神、浙江精神,肯定了大陈岛垦荒精神、蚂蚁岛精神、硬骨头精神。他指出,“从世界历史范围看,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赶超的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精神”,“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以此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运用历史思维,就要传承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不断凝聚干事创业、发展奋进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认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5.始终体现深邃的历史视野,在历史比较中吸取教训、借鉴经验、鼓舞信心和斗志。历史是关于过往的“百科全书”,是一本“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的治国理政教科书。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充分运用历史比较方法,以史资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变得更加生动精彩。他指出,“把握经济运行大势,特别是要看全局,看前后的周期走势,把握主流,把握方向。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更要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大政方针的大背景中去看,放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中去看,这样才会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这不仅对经济工作,也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都具有把握趋势、推进工作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同志注重鉴古知今、古为今用,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在浙江工作时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国际共运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没有出路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注重总结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指出,“纵观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尽管它们的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要经营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他注重用辉煌的历史激励当下的实践,强调,“浙江历史上出大师、出传世之作,将来也完全有可能出大师、出传世之作,出现以大师为统帅的学科学派,提高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提高浙江的文化软实力”,“浙江文化要再现辉煌,就必须创作和生产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文化精品,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一批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浙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并使之成为浙江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名片’”。历史思维是一种比较性思维,总结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他强调,“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这些年来,浙江省委遵循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顺应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历史任务。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研究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源流,把历史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寻根溯源、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浙江,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润文化滋养。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大对文化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力度,挖掘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延续浙江文脉。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良渚遗址保护研究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圣地的独特价值得到充分彰显。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和诗路文化带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要求,推动党员干部强化使命意识、扛起历史担当,唱响了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了解历史,方知初心。历史思维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昭示的是未来,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蕴含着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认识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必须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历史性新目标。这一目标具有长时段特征,需要我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邃的历史视野,把握目标的来龙去脉,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探索规律,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顺应趋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历程中的浙江担当。1.在突出“四史”教育中拓展历史视野。往历史的纵深看多深,对未来就能看多远。读史、知史是增强历史思维的基本前提。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多次指出,“要加强对历史、哲学、文学等各领域的涉猎,居高望远,高屋建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浙江既是中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四史”资源。要立足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浙江历史的宏阔背景,突出从40多年改革开放史、70多年新中国史、100年党史以及50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涵养促进事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宽广历史视野,透过历史成败、安危、治乱的现象总结宝贵经验、吸取经验教训,着眼未来五年乃至二〇三五年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对改革、发展、稳定实践规律的认识,使浙江各项工作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推进各项事业长足发展。2.在把握时代方位中抓住历史契机。只有把握好时代方位,才能看清前行的方向,走好脚下的道路。早在2003年7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就对浙江所处的时代方位作出精准判断:“跨入新世纪,我省进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是基于对21世纪浙江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宏观背景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同志应时而变,领导实施了“八八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浙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建设“重要窗口”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时代浙江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为浙江发展继往开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抢抓战略机遇期要有历史紧迫感”,要把浙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把浙江与全国、全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建设“重要窗口”的历史与逻辑必然,领悟其现实意义、全局意义、未来意义。要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清浙江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关键转换点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将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作为浙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创体制机制优势、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增强综合竞争力、扩大全球影响力的新起点,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成就和美好未来。3.在勇立发展潮头中担当历史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历史思维不是“惯性思维”,而是面向未来的创新性思维。建设“重要窗口”,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深切期望,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的姿态,在各项工作中勇做“探路者”、争当“排头兵”。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主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强化敢闯敢干、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展现“全省域都是主角、全方位都要展示”的担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进一步、更快一步。要在推动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中,提升浙江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的战略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和互动窗口。要围绕推动浙江全面提升制度建设整体水平,将治理效能转化为实践成果,从省域层面为增强“四个自信”提供重要支撑。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命题出发,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蕴含的“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价值力量作出重要贡献。4.在加强文化建设中汲取历史力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文化建设,是汲取历史智慧,不断激发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就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文化强省、提升浙江软实力,文化树人、引领社会新风尚”,全面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要从文化建设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充分发挥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资源优势,深入实施铸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从文化建设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以纪念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加强红船精神研究和宣传,与时俱进弘扬浙江精神,更好促进凝心聚力、凝神聚气;通过锻造文艺精品、擦亮文化标识、建设文化地标、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塑造浙江文化新形象,展示浙江精神新内涵。要从文化建设中汲取发展的力量,推动诚信建设长效化,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文化发展有机融合,推进文化新基建,在打造群众共享的“精神家园”、“文化乐园”中,让每个人都成为浙江发展的主人翁。5.在坚定人民立场中书写历史新篇。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之中有营养,这种智慧和营养主要来自人民创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知兴替,得失和兴替主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根本出发点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时代负责,根本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主动地掌握和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善于从世界各国兴衰成败中、中国发展历史中、党内正反两方面典型中汲取经验教训,站稳人民立场,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无我之心”做为民之事、富民之事、乐民之事;要更加自觉地探索总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真正尊重人民、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善于保护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新业绩。(课题负责人:陈野 楼胆群 陈谦)

宾于乡里

「校本教研」运用课题研究的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

#校本研究#研讨主题:运用课题研究的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本次研讨,结合政治组《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情景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课题研究,老师们围绕“运用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教学经验。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情景,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教材情景再现,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将生活情境带入教学中,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更好建设师生教学共同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和谐统一。 1、紧贴学生生活,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情境教学的带入感,盲目的带入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不适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法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带入到法律中,如消费时买到了假的商品、寄快递时发生了破损、丢失等情况,如何申请赔付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接触到的问题,带领学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能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自我保护。这样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与学生产生互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道德法律学习的实践意义等。情境的选择除了教师能够想到、了解到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模范人物进行学习等。2、问题情境创设,突出思想性“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一课堂总结、梳理新知一布置作业、拓展新知”这是课堂情境教学的一般流程。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即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同时也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也能激活思维。其次,问题情境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即创设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创设实验性问题情景,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设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能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而非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3、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增强实践性、体验性道德与法制教学,离不开全员参与。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情境编排演绎,让学生们集体参与进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情境教学中的表演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就是将自己想象中情境中的一位;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化身“外交部发言人”“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在情景式教学中充分体验,明白不同职业和角色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例子必然产生亲切感,在参与中加深了内心体验,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在理解中延伸到实践生活中。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效率,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西工区师训办王向芬主任全程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肯定了这次教研活动成效。并指出主题教研活动应注重结合教学实际筛选和确定教研主题,并及时总结,生成问题,深化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教研效率,推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交叉点

课题报告|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强调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涵养与运用,注重从省域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崭新篇章。根据浙江省委对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的部署要求,省委宣传部启动了“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集体攻关,形成了近8万字的研究成果,分为战略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法治思维方法和底线思维方法6个子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创造的宝贵理论财富、实践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浙江改革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在迎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一周年之际,深化对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和运用,有利于全省上下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上拿出最新成果、展示硬核担当,以扛起“五大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即日起,浙江日报开始刊登这六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敬请关注。首篇推出《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战略思维方法,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赢得主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才能锚定方向、行稳致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指出,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培养和增强我们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明确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主要从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战略思维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运用战略思维方法的主要特征;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奋发有为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就战略思维作过深入思考并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而且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方法解决事关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问题。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就强调,“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坚持用战略思维方法观察时代大势、洞悉当代中国、谋划浙江发展,推动形成了以“八八战略”为总抓手,包括统筹城乡一体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系列战略举措在内的省域发展战略体系,为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1.把握战略趋势、抢抓战略机遇: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战略思维方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善审天下之势”的全局观念,注重战略环境分析。只有坚持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战略层面观察和判断形势,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他指出:“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全面了解国际形势,而且要准确把握国内形势,还要深入分析省内形势。”2005年2月,在部署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研究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进步的趋势、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脉络,把握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起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演变趋势对中长期发展的影响,把握我省在全国发展的区位特别是在长三角中的方位,充分考虑区域之间、省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清晰地勾勒出未来5—15年我省发展的趋势和背景。”2005年4月,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把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取向,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推进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习近平同志不仅注重战略环境分析,还善于从中寻找和把握战略机遇。他指出,“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这要求我们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切实增强时不再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对于浙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习近平同志认为,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在深入分析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战略机遇期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能否把战略机遇期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宏观的战略决策。因此,要有一种强烈的历史紧迫感,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实现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明确战略定位、笃定战略方向: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如果说“度势”是为了放眼全局、因势而谋,那么“审时”就是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应时而为、顺势发展、乘势而上。21世纪初期,浙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综合实力提高较快,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有重大改善,但同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情况,习近平同志注重从全局的高度,精准把握浙江发展阶段、发展特点,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方向。如在分析经济形势时,他强调,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把握经济运行大势,特别是要看全局,看前后的周期走势,把握主流,把握方向。二是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情况中有很多是揭示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虽然现在还只是萌芽性的、初生性的,但只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一旦茁壮成长,就会成为主流。也有一些是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或者是老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对此我们要研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化解。习近平同志准确分析了浙江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把握了浙江所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双重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明确了发展战略方向。2005年5月,习近平同志提出,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阶段特征。“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性,又有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特性。发展阶段的双重特征使浙江面临着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好城乡发展特别是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顺利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社会结构的均衡化。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把握经济发展全局”。他要求各地、各部门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主动的姿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在更深的层次上推进改革和开放。他还指出,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把浙江的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认识和思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不断激发推进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勇气,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走在前列,尽领风骚。对于如何实现“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应当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方面全面加以理解,全面加以推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3.发挥战略优势、筹谋战略部署:扬长补短,善作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树立和运用战略思维,关键要在发挥战略优势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谋划,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抓住主攻方向、关键环节,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部署,提纲挈领带动全局发展。21世纪初,浙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多重考验,既有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既遇到了资源短缺等“先天不足”的制约,也经历着生态环境压力、资源要素制约、内外市场竞争带来的“成长的烦恼”;还面临着“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如何充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作出最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成为浙江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出“八八战略”的重大部署,全面系统地总结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浙江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八八战略”是立足浙江改革发展形成的基础、立足发挥优势和发掘潜在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八个方面的优势和举措,有的是以往长期奋斗形成的,如体制机制、区域块状特色产业、人文精神等;有的是新形势下全面分析省情深化认识的,如生态建设、山海并利的资源条件和软硬环境建设等;有的是顺应发展新趋势不断强化的,如接轨上海、城乡协调发展等。习近平同志明确强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我们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跳出浙江看浙江,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因此,“八个方面的优势”是按照科学发展要求,结合实际作出的总体把握,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八个方面的举措”,是针对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优势提出的。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这是“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的核心要义。“八八战略”的“优势论”还体现在对发展资源的深刻把握上。高度重视战略资源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一大特点。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意义”,“海洋是浙江未来的希望”。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2003年8月,浙江首次召开了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首个《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同志还认为,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早在2003年,他就部署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习近平同志也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作用。他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指出:“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文化要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素质是领导者和劳动者的首要素质。”为此,他亲自谋划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并推动实施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可以说,“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运用战略思维,抓住浙江特色优势,尽力把优势做大做强的经典范例。4.凸显战略重点、推进战略实施: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战略重点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做到事半功倍。因此,战略思维要求确定各战略阶段的发展方针,选择实现的手段或途径,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细化举措,一项一项地分解落实。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整体把握浙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浙江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他的提议下,浙江省委将未来5—15年发展趋势判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列入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经济发展上,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要理念,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将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针对浙江块状特色经济优势,明确提出要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努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浙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在文化建设上,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部署,概括提炼了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奠定了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成为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文化浙江奋力迈进的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部署实施生态省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全面部署“平安浙江”建设战略,并将“法治浙江”建设作为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为探索社会治理之道形成了系统性方案,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以十大领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切准关键点和着力点,为全面加强浙江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这一系列战略重点,构成了新形势下浙江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为浙江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从省域实际出发,科学运用战略思维方法,研究发展规律、战略优势,突出改革发展整体布局、价值追求、发展趋势、战略重点,着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而伴随着从地方到中央的工作经历,习近平同志对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也从区域治理层面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1.统驭全局的战略谋划: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战略谋划是从全局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对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实践看,凡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谋划推出的“八八战略”就是关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它“致力于在统筹指导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统筹,着力推进数量、质量和速度、效益同步提升的稳步发展,城市和农村互促共进的一体化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携手联动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战略思维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又对各领域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如针对当时浙江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和仍有大量贫困人口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实施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建设等扶贫工程,提出“不能把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入全面小康社会”,明确战略规划、细化行动计划,为浙江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前消除绝对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部署,既包含战略目标,又明确了战略举措。注重顶层设计的思维方法始终贯穿于习近平同志从浙江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远见。2.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是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价值导向,也是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在民生建设上,他推动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设教育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推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牢记“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利益无小事”,倡导推动“三个跑遍”、“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加充实、更可持续,人民安居乐业更有保障,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定之中。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出习近平同志始终如一的人民立场,深刻揭示了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的根本价值取向。3.观势谋事的战略考量:按照客观规律科学谋划发展战略。正确把握形势,必须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方法,就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谋划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针对21世纪初浙江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他指出:“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省所处阶段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积极借鉴国外同样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有益做法,努力使浙江经济真正进入又快又好发展的黄金时期。”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不仅强调要尊重规律,而且还要善于总结提炼、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比如,习近平同志在推动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实践中,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八个必须牢牢把握”强调,“这些经验和启示,既是过去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基本原则”。在防汛抗台工作上,针对浙江“洪、涝、台、潮、旱多种灾害频繁交错发生”的特点,他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探索和分析我省防台抗台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规律性的认识”,推动从思想、建设、法制、机制、制度、组织能力等方面完善防台抗灾的措施和预案,不断提高防台抗台的整体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就反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战略指引。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极应对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的鲜明特征。4.底蕴厚重的战略自信:在激发潜能活力中增强发展信心。能否立足实际,调动各方信心,充分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是衡量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习近平同志在领导推进浙江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从制度、文化、资源等方面入手发挥战略优势,不断增强战略自信。比如,针对浙江山区、海岛地区相对落后的状况,他明确提出,“应该看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关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当时有人认为浙江发展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必须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习近平同志则提出,“浙江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以‘轻’为主,这是我省的优势,不能丢,而且按照我省的经济结构和环境承载力来看,要想太‘重’也不可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谋划部署和指导改革发展中,总是强调要利用和发挥优势。“四个自信”的提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底蕴和优势的集中概括。从发挥浙江优势到大国自信,深刻诠释了习近平同志立足客观实际、把握特色优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战略智慧,成为贯穿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的精髓要义,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劲动力。5.坚如磐石的战略保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制定战略归根到底是为了实施战略,即把谋划转化为具体行动。战略思维不仅仅是关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路径的谋划,也包括对战略实施保障的谋划。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战术来落实和执行,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为抓好落实,他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实施全面领导的党”,“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地方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委是领导核心,各种组织必须自觉接受和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来安排和部署各自的工作”。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保障战略实施的重要原则,是形成工作合力的体制保证。具体地说:党委居于核心地位,擘画全局、掌握方向,各方按照职能做好工作,从而形成整体合力,体现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委要对全局工作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合理划分工作层次,处理好重点工作和面上工作的关系,形成全面、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健全和完善党委议事决策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履行好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职责。他还推动建立了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以加强重大战略的实施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习近平同志始终将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推动落实战略部署的重要原则,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这些年来,历届浙江省委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思维的重要论述精神,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战略方向,充分运用战略思维谋划推进浙江改革发展。特别是历届省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将其作为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同时,浙江省委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统筹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开辟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性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十分强调“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阐明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对于浙江来说,如何将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丰硕战略成果,还是要“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谋划当前浙江”,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落实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在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建设好“浙江之窗”、展示好“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1.强化接力意识,确保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一以贯之。战略是着眼长远、谋划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撰文《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从进入新世纪到奋进新时代,“八八战略”始终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工作的总方略。对于浙江来说,以战略思维推进发展,就要做到不管形势怎么变、任务怎么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战略定力不能变,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的战略意志不能变。要深刻把握“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有着从传承到丰富、发展到跃升的推进关系,继承和发扬“八八战略”聚焦优势与短板、立足时代前沿对发展重大问题作出超前预判、紧密联系实际对党的理论创新作出有力探索等精髓要义,着力构建深化“八八战略”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中,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从省域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加鲜活的诠释。2.强化全局意识,努力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就必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以全局视野认识当前、放眼未来,在坚定战略自信中赢得战略主动,保持发展先行。要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把省域发展置于“两个大局”之中考量把握,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重点谋划如何推动数字赋能现代化先行、产业体系现代化先行、科技创新现代化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对外开放现代化先行、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文化建设现代化先行、生态文明现代化先行、公共服务现代化先行、人的现代化先行,在谋深而行、谋定而动中全面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多作贡献。3.强化前瞻意识,回答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性课题。战略思维强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求对事物发展方向有科学预见、对事物发展规律作出科学分析、对事物发展进程做到科学把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很多事关未来发展的中长期问题都要在这五年破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浙江要着眼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围绕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等六方面战略性问题,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率先回答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4.强化机遇意识,保持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进步、进步慢了就等于退步。马克思主义关于“条件与根据”的观点告诉我们,抓住了特定的有利的外在条件,就能推动事物实现长足发展。浙江发展要保持引领未来的良好态势,就要从整体上和长周期上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和形成多方面的战略性发展优势。要树立改革强省鲜明导向,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浙江正在开展的国家试点项目、省级试点项目,加快实现改革试点从“盆景”变“风景”,在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上发挥先行示范作用。要围绕在服务区域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上贡献长板、担好角色,细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目标、具体抓手,把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增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力、竞争力,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新时代浙江的“金名片”,聚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坚定扛起更高水平开放的战略使命。5.强化攻坚意识,在谋大事、干实事中展现担当作为。任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考,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一项战略性部署,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浙江各项工作要体现“窗口”标准、形成标志性成果,必须强化“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攻坚精神、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思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判断形势,善于在全局中定位、在整体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要坚持改革创新思想和统筹兼顾方法,围绕新目标新定位,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以新迎新、革新立新,保持奋进姿态、创造性张力,增强有效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强化“钉钉子”精神,着眼战略设想落实落地,努力让每一件重要工作都出新出彩,在实干笃行中赓续“八八战略”、擦亮“重要窗口”,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篇章。(课题负责人:盛世豪 黄俊尧 邢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