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万物一府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一、启动* 被提出问题或者是机会是什么?(可行性研究)项目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目标是必要的)项目范围?(项目的组成部分)团队组建二、计划* 做什么* 由谁来做* 在何时做* 在什么地方做* 需要什么资源* 是否存在可能影响* 影响项目成功的假设、风险、障碍?三、执行* 执行项目计划,获得完成计划所需要的资源* 根据计划季度安排任务四、控制监测进程测量实际进程并与计划进程进行比较,如果项目落后进度、超出预算或者没有达到技术要求采取纠正措施五、收尾* 项目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项目是符合项目经理要求?* 项目团队是否根据计划完成项目?* 获得了哪些有助于今后项目的信息?* 项目管理方法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 项目班子合作怎么样?六、五个项目过程的关系 一个理想的项目状态,逻辑一定是启动-规划-执行-结尾,但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做到执行过程完完全全按照计划来实施 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变更,当发生变更时,要将变更重新纳入规划中,这便形成一个规划与执行的循环,用这个循环模型能很好地理解项目的好坏四、五大过程的主要任务1、 在启动过程中需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即启动项目的动机和目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帮助我们明确一个项目的基本范围,同时在启动阶段,项目团队的构建应初步完成2、 进入项目规划过程,在该过程中回答如何实施这个项目? 这个问题包含几个子问题:项目团队要做什么?每项工作由谁来做?什么时候做?什么地点做?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是否存在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假设,风险或者障碍,以及对现状的分析3、 进入到执行过程和控制过程阶段,处在同一时间段的执行和控制相辅相成 执行就是开始按照计划的动作逐项完成分解出的目标,即两个步骤:① 获得所需资源,根据进度计划安排任务;② 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控制,将实际进展与计划相比较 控制的过程,要关注项目三要素:质量,时间和成本4、 项目收尾所有的活动,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积累项目的经验 在该过程中,需评估该项目的成本,时间使用,质量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是否达到产品经理的预期,项目主要工作是否根据计划完成,计划的准确度,按计划完成的比例,经验,方法,团队合作等

断肠草

项目管理的五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

项目管理其实就5个步骤: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不光是项目经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的技能,因为「项目」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分别对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项目收尾进行详述。项目启动在这个阶段是项目的启动阶段。主要是将商业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项目目标(界定),并根据这些目标组织合适的人员和获取所有必须的资源(组织)。作为这个阶段的输入「商业目标」,有时候也可能是以机会的形式出现,可能是一些新兴的技术或者平台,也可能是来自业务和渠道的判断。比如:增加线上流量入口小程序的出现,需要迅速抢占流量入口区块链的出现,抢占先机,发行个代币用户量突破10万人完成C轮融资A股上市这些商业目标其实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些目标最终会以文档的形式落实在「项目章程」中,当然只有目标还不够,围绕项目目标还需要有项目的范围、里程碑的具体描述、相关的时间节点、项目的预算、配置以及资源。所以「项目章程」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是需求文档、项目提案或者其他什么文档,如果是乙方公司更多的就是合同内的内容了。Tips:当界定项目目标时,可以采用SMART原则来确定「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的」「有时限的」目标有了这些章程,我们可以去组织所需的人力和相关资源啦!项目规划规划是项目管理的第二阶段,作为行动的前提条件,我们需要对项目章程、资源、成员进行分解和规划。在这个环节通常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学习项目章程和过往经验学习项目章程:如果你的团队成员连这个项目的目标都不清楚,那个这个团队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每个人都只是没有思想的机器而已。所以在对项目章程的学习中,更多应该是让所有人意识到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带来的价值以及成员在这个项目中的价值。“避免项目中工程师吐槽”做这个有啥用”之类的话。对章程的学习第一次应该在项目启动会上,通常简明扼要,因为在后续的任务量化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回顾这个项目的”主旨”对过往经验的学习:这些经验往往来自于相同或相似的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避免踩过的坑在掉进去,当然前提是你要有对过去项目的知识积累和沉淀,这个过程会在「项目收尾」中进行。举一反三是个好东西,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从不同类型的项目中学到更多,就好像用小鸡孵化器发明了婴儿恒温箱、用汽车传动结构应用在摩拜单车上、用github写博客。根据目标分解任务WBS项目经理或规划团队需要根据目前的学习制定出项目的主计划和子计划。然后可以对计划进行再细分,最终落实到任务和子任务上,将任务分配到人,以此确定是否有成员超负荷工作或者工作不饱和。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恰当的分析任务,来满足项目规定的时间和资源,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可以和成员以及专家进行讨论以便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在分解任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重要工具是工作分解结构(WBS),网上有很多资料可以学习一下。核心也是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把大任务分解成更容易完成的小任务,明确必须完成的任务、所需时间和成本。在拆分工作包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颗粒度大小,太大容易不明确,太小容易束缚操作人员降低自主性。Tips:为了防止项目脱轨,项目成员需要尽量认可所有任务和子任务,所以需要:从最顶层任务开始一次分解下去确保完成这项工作的成员都能参与分解工作检查子任务,加起来是否等于顶层任务规划工作对任务分解完之后需要检查任务之间的关系,然后拟定一个项目的规划。任务之间的关系正如喝酒需要先打开啤酒瓶一样,当然大部分工作可以也通过分模块的方式并行完成。其实小的项目的话,这个过程更多是和任务分解一起完成的,因为都是逻辑性工作。最终形成按什么顺序,在什么时间内,完成哪些任务。对于工作的规划,还需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交付流程、工作流程、沟通、风险、进度、采购和成本管理层每周都需要看哪些汇报,汇报的内容是什么和客户通过邮箱进行进度反馈,那么频次、内容和抄送人员都是什么技术人员在哪里可以看需求变动与工作反馈其中交付和我们的项目的类型以及合同的签署有关,工作流程正如上面提到的「任务间的关系」对于沟通的计划其实是规划某个角色在什么时间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其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可能是IM、邮箱、协同软件等。比如说:对于采购的规划,指的是从什么地方通过哪些流程获取哪些资源,权衡哪条路径才是最合适的成本的管理同样贯穿在整个项目中,通常会以文档和图表的形式来进行查看和管理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风险的识别就是发现、分析、评估风险的过程。每个项目的计划都是建立在预测或者是假设的基础上的,而风险就隐藏在这些假设里,可能是资金方面、人事方面、供给方面、质量方面等。而对风险的控制是要将应对方案制定成具体、可落实的工作项。通过收集想法来识别风险,例如:不同成员角色会提供不同维度的看法,通过和成员的沟通获取相关风险信息识别内部风险,例如:某项目采用了远程工程师,有很多远程不可控的风险,应对手段则是定期视频会议,那么项目计划中就需要制定视频会议的周期和会议的基本任务。识别外部风险,例如:某个项目的技术领域发展较快,那么新技术就是一个外部风险项,那应对手段又是什么呢?如果是定期的成员培训的话,那么在项目的计划中就需要针对「成员培训」做时间和成本的计划。在进行工作规划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会使用工具来完成的,诸如:甘特图、PERT图。当然现在更多的都是在线的工具,便于协同和管理。项目执行执行阶段其实就是”干”,但是要带着脑子干。这个阶段需要鼓励每个人基于章程和计划正确的去开展各自的工作。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在项目执行中沟通的效率决定了团队协作效率,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更有意义和高效的沟通,各类会议、时事通讯、报告以及面对面的交流等都是传播信息、分享想法的有效途径,需要善于利用这些途径来保持项目的正常运作。执行过程中的优先级评定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任务冲突的情况,这时候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即ICE评分体系:impact影响力→重要紧急程度confidence信心→是否有经验ease简易性→时间和资源其实这个评分体系并不适用于项目中所有的「决策」情况,但是,但是,但是,这是有启发意义的。在于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考虑多个方面,一是避免主观偏见,二是发掘自己对于事情认知程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某些项很难打分的话,说明你对事情的认识是有所欠缺的)项目监控在项目执行的同时,项目经理必须进行监督和控制,随时解决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对执行的过程进行纠偏。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之前的计划进行调整。监督控制系统而在项目的监督过程中「预算」「质量检查」「里程碑」是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围绕这几个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合适的监督控制系统。Tips:里程碑(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被用来监督项目进展,严格来讲,规划中的每一项任务都代表一个里程碑,但是有轻重之分。更重要的里程碑会对团队成员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利用他们可以重振士气,分享令人鼓舞的话。对风险的监测对于风险的监测,可以通过 量化关键风险指标 的方法来统计和分析风险的发展趋势,从而对风险进行预测与预警比如一个小型IT外包项目如果人力成本占到项目经费的50%,那这个项目就有亏损的风险了。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就需要在后续的成本控制上采取一定措施项目的输出按照项目的要求,我们通常需要输出:质量报告/测试报告、问题和风险日志、变更记录、项目进展、阶段性交付成果等文档,这个按实际情况来就行。其中变更记录是日常的记录文档,什么人进行了哪些操作、决定,便于以后的溯源,同时也避免相关人士在项目执行中出现问题。项目收尾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当项目目标实现和可交付的成果移交给相关人士的时候,项目就结束了。其实有很多项目并没有清晰的结尾,更多的是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诸如:APP的版本迭代,即便是这样,我们同样会经历「项目收尾」的阶段。成果验收与项目复盘成果验收是根据项目情况输出指定的文档。项目复盘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并利用项目当中的经验。通常我们会文档的形式进行项目复盘,然后和项目的其他文件一起归档起来。Tips:进行项目复盘时,针对具体的事件可采用5Whys的方法。通过不断问为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真实原因。感恩的心项目收尾阶段其实也提供了一个感谢项目组成员的机会,这个时候强调成员的付出和贡献将对日后的动员很有帮助,所以或大或小的庆祝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而容崖然

一分钟沟通课:5个步骤让你远离演讲恐惧症,轻松实现项目汇报

关注@职场沟通课,每天5分钟,能力提升轻松松。所谓演讲,就是要向人表达,或是想获得理解,或是想获得赞同,或是想调动对方,所以,考虑对象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把“为什么做报告”转化成语言,大部分情况都会变成“想让谁,在哪里,做什么事”的结构。这里的关键是“谁”,因为做报告是有对象的。然后,请一边想象着“对象是谁”,一边做报告。请考虑清楚这是要传达给“谁”的东西,以及对方会想些什么。具体来说,有以下5个步骤:对方处在什么立场?也就是你必须设定你的听众处于什么样的立场中,你的客户对象身份是什么样的,这样有助于你设定你自己的演讲内容,而不是你自己演讲的自嗨。听众是谁,这很重要,如果是小学生,你必须用他们听懂的语言才行,而不是晦涩的内容。如果是大学生,那么显而易见你需要更专业等等。对方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如果你讲的都是陈年旧事,或者都是新闻中轻易可以获取的,那么你的听众肯定不会感兴趣,你必须通过定位你听众的立场来获得他们对什么内容感兴趣,这样你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内容了。否则没有人会喜欢一场枯燥的演讲。对方想在这个报告中寻求些什么?感兴趣是一回事,当然还是需要有价值的内容,也就是说兴趣点是让听众保持兴趣而感觉不无聊,而报告的干货价值也是必须的。否则一场演讲就变成了一场相声,而不是专业的内容。你必须提供他们想要的内容才可以。对于专业要素,对方能理解多少?上面提到了对于不同的身份,你需要有不同的专业视角以及切入点,如果是同一个话题,对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等,你的专业名称以及要素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普通听众,你必须通俗。而对于专业听众,你必须专业。用哪种方式说话,对方会有消极的反应?很多演讲者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有些演讲者比较高傲,经常会采取负面,消极的语言,这样会引起听众的反感,所以,演讲者必须注意自己的反应,而不是一味地贬低听众。互动是必须的,但是一定要积极地肯定,而不是打压或认为听众是无知的。案例场景前几天,某个创业企业的CEO因为即将面临第一次演讲,不知道应该怎样组织演讲内容而向我寻求建议。这个演讲是为了参加美国的孵化器项目比赛,如果她能胜出的话,就可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企业支援项目。我首先问她为什么要参加那次演讲比赛。她说:“我今后想逐步在美国发展,想一边学习一边尝试新的挑战,所以想参加孵化器项目的演讲比赛。但是,我是第一次参加海外的演讲比赛,对于怎样表达,我一直处于茫然状态,毫无进展。要怎么办才好呢?”于是,我给了她这样的建议:“你试着想象一下自己给审查员做演讲的情形吧。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会对你的什么话产生什么反应,你说什么对方会深深地点头,把这些都仔细地想一下。”她应该是在脑海中想象了那个情景。“他们的形象很清晰地浮现了出来。我一边想象着脑海中出现的审查员的表情,一边把故事组织了起来。”她这样说道。后来,她满怀自信地完成了资料的制作,并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进入了在美国的企业支援项目。如果你能像这样想象出听众的形象,就可以一边想象着对方的反应,一边做准备。演讲的内容、措辞和方式等,都要基于“听众的形象”,要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表达内容的组织。

歌未央

科研新手该如何读文献?|开启科研之路

终于,研究生也开学啦!又有一批新学子要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了。对于他们来说,读文献可能是最先经历的考验——面对一项课题,要先通过文献积累相关知识。但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了相关论文后,哪一篇又该精读?如何找准论文精华之处?本文作者王威教授,主要基于理工科学科特点,给初入科研领域的同学讲述读文献的门道。为提高可读性,文中涉及的专业研究内容作了模糊/生活化处理——王威课题组(遗憾地)并不研究红烧肉。撰文 | 王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X同学,展信佳。自从你进组已经有两个月了。昨天你来信说你搜了很多文献,但读得头大,没什么进展。为师思考良久,针对咱们课题组新生的常见问题,写下以下一些肺腑之言。衷心希望你能够走过目前的瓶颈期,早日寻找到读文献的窍门和快乐。1 为什么读文献(paper)?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学术研究,不是从你这里开始的,自然需要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一方面积累知识,一方面解决手头的问题。在这里,我引用你肖师兄毕业前留下的一段话:“关于看文献,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我刚进组之初时,并不很注重对于文献的阅读,导致走了很多弯路。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文献调研在科研中的重要性,甚至我认为可能是科研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什么阅读文献对于我们如此重要,之前在网上看到University of Zaragoza的Professor Masia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她说:“Our job is to push the frontier of what is already known, so we need to be aware of where this frontier is.” 从大的意义上来说,做科研工作需要知道最前沿的知识,当下研究领域在使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目前的差距和挑战在哪里,才能不断创新,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而且只有通过阅读文献,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的工作在当下科研界中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才能明白我们的工作的意义在哪。从实际的角度来说,阅读文献也许会让我们找到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一个困扰我们几个月的技术难题,别人早就已经解决并且报道,而我们还在苦心琢磨。又或者当我们研究迟迟无法突破,在文献中寻找灵感也是一种办法。”2 每天学习和工作很忙,应该花多少时间读文献?按照我的经验,平均每天一小时是比较合理的。这里指的是科研常态化的看文献,而不是在课题的某些阶段,需要大批量文献调研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要远大于一小时)。我不太赞同那种“只有在实验室做实验才叫科研”的论点;同时,也不赞成从早到晚读文献,而忽略了动手去尝试。这和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们这个实验学科,常态化,也是比较健康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大部分时间做实验,剩下的时间思考、读书、读文献、总结、写作。3 读什么文献?按和你课题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排序,我暂且将论文归为以下七种:第一种,妥妥的就是你研究的课题。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课题是《如何避免红烧肉粘在不粘锅内的研究》,然后你看到了一篇讲如何避免红烧肉粘在不粘锅内的文章……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很显然,这篇文章你要从头到尾精读几遍,几乎要做到每个字都知道人家在说什么,弦外之音是什么,里面的公式、数据、图表、结论要记得门清。在此之上,你还要举一反三,知道他们工作不足是什么,和你工作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从而回答这个终极问题:工作被人先发了,自己还能不能毕业?第二种,跟你的课题密切相关。例如,你的课题还是《如何避免红烧肉粘在不粘锅内的研究》,找到的paper做的是回锅肉在不粘锅内的烹饪,或者红烧肉在电饭锅内的烹饪之类的。总之,主题直接相关,肉也很类似。那做法跟第一种一样,你基本上要把这篇paper读透了。阅读过程中,要时刻思考:本文对你的课题的启发是什么?指导是什么?试验方法或是某个理论,是否也可以用在你的课题?还是结论对你有帮助?第三种,跟你的课题相关,但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例如,你搜到的paper做的是“红烧肉的腌制机理探讨”。虽然你做的并不是这个课题,但既然要理解红烧肉在不粘锅内的粘附,显然需要知道肉的质地、盐浓度、水分等问题;而这篇paper一定会讨论这个问题,因此会给你启发。反过来,你要是不懂红烧肉烹饪的基本要素,自然也不会理解它粘不粘锅。这篇文章不需要每字每句都读透,基本上摘要和结论以及所有的图看懂了就行,但是你需要存下来(最好是能够整理汇总在一个ppt里),因为你的毕业论文或者小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很可能会引用到。第四种,就是泛泛的跟你课题的某个关键词相关的论文。比如,所有关于不粘锅的论文,所有关于红烧肉的论文,等等。这些论文,构成了你课题的背景知识。但是它们非常零散,需要在长期科研的过程中积累,或是通过师兄师姐的推荐,或是导师教授的指点,亦或是自己发现寻找到。这些文献可以粗读,然后分门别类汇总到ppt(你的毕业论文或者小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也有可能会用到)。第五种,是所有关于肉的烹制论文。这些论文组成了课题组研究领域的大背景知识,发表频率是平均每天会在网上发表1篇左右。如果你预计自己会在今后比较长的时间内从事这一领域(例如3年以上),那需要利用一些追踪文献的方法(如订阅期刊的rss,或者订阅谷歌学术的邮件提醒),让自己源源不断的获得最新发表的这种论文;并在看到的第一时间,花3-5分钟粗读一下题目、摘要和主要的图。随后,根据对文章的兴趣程度和对你的重要程度,按照权重分类保存,并在某个时间统一阅读那些你标记权重比较高的这些论文。例如,我在阅读新论文时,会把所有的论文保存到一个“肉肉”文件夹,但是只有大约10%的会标记“需要读”(mac电脑有这个文件做标签的功能,windows的话请自己想办法),并在闲暇的时候打开仔细读一下。第六种,是各个领域的综述。这些review, perspective, account等性质的论文内容庞杂,出现在各类期刊,平时也未必专门去搜集;看到了的话,可以简单看一下标题,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你做肉之余,对素食也很感兴趣,那可以留心一下这个领域的新的综述。而你平时看论文的时候,或者做实验的时候,发现自己某个知识点比较缺乏,或者这个知识点最近很火,那就可以稍微去搜几个相关的高引用的综述(或者发在顶刊上的新综述),来充充电,说不定就是你下一个研究点(比如石墨烯在红烧肉中的应用)。但要注意,综述尽量不看太老的,特别是热门领域,5年就翻天覆地。最后一种就是各类随机的文献。“浩如烟海”可能都无法形容现在文献的出产量。为了防止自己坐井观天,还是需要常常扩展自己的眼界。我建议选择3-5个顶刊,订阅他们的邮件提醒,出新刊的时候第一时间浏览一下最新的文章标题,感兴趣的话看一下摘要和图,刷新一下自己对于学术圈前沿方向的认识。我在韩国访问时的一位杨师兄,每天都会很精神抖擞地去看CNS(cell、Nature和Science,三大顶刊)的新paper,并且跟我说,你平时看什么期刊,就会发什么期刊。他最终发了Nature正刊,青千回国。我惊为天人,并因此深有感触。我建议你采纳一个好的文件归类或者添加标签的方法。例如如果是mac电脑的话可以用系统自带的标签功能,把每一篇文献添加上关键字,或者按照以上七档来标记星标(一颗星到七颗星)。4 如何读文献?根据以上文献的分类,读文献的方法大概有三档:精度;泛读;瞟一眼。先简单总结一下阅读文献的过程:我们通过关键字搜索找到了很多文献,把它们在浏览器上打开。第一步,是最粗糙的“瞟一眼”级泛读:看标题、关键词和摘要,从而大致确认该论文和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对于相关度不高的文章(泛泛的说,对应上面分类中的5-7类),可以在此止步:简单记录后关闭,甚至不需要下载下来(可以把论文题目、doi号等关键信息粘贴到一个总结的ppt里面,需要的时候能回去搜到就行)。对于相关度较高的文章(分类中1-4类),推荐采用以下的阅读策略:读一篇文章,不管是怎么个读法,都是从标题开始。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够很快抓住读者,读者也很快能意识到这篇文章的细分领域、核心成果,和文章性质(实验、模拟、理论?化学、材料、物理?)。摘要是读所有文献的重中之重。一个典型的摘要,基本上是四个层次。第1-2句,点明研究的背景,通常是xxx很重要,但是xxx还不足。第3句,是核心句,一句话说明本文的亮点,或者说是核心成果,并呼应上面不足。接下来的几句,是展开来介绍本文的详细的成果——发现了什么、证明了什么、测试了什么等等。最后的1-2句是总结升华,往往会说明以上的结果对于小领域、大领域有什么科学和工程上的意义。举个栗子:(第一句)红烧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美食,口味醇厚,回味无穷。(第二句)但是烹饪红烧肉中常常遇到粘锅的现象,对此人们的理解还比较浅薄,也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第三句)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不同烹饪条件、锅的种类对于红烧肉粘锅的影响,并寻找出了不沾的解决办法。(第四句)我们发现…… (最后一句)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于完美的红烧肉烹饪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食物的处理和不粘锅的研发有很强的启示。摘要大多是这个套路。对熟悉相关领域的读者,他们可以直奔主题,大概看摘要中的几句话,就清楚这篇文章的意义和档次了。高手也会非常擅长让读者尽快找到这个主题。当然,武林门派众多,自然有很多种摘要不是这个套路,但是据我观察,尤其是材料、化学领域,八成不会错。而物理类的文章,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门道,上来第一句就说我们发现了XYZ,而不给你讲一大堆XYZ多么有意义,也是常见的。摘要的套路,对自己写作的时候也非常关键,需要尽可能的遵守。或许这样做听上去有些八股,但摘要的作用是让读者尽快的掌握文章主旨,因此牺牲一些文学性和灵活性常常是必要的。高手自然可以兼顾两者。从摘要往下,就体现出来了精度和泛读的区别。先说泛读,基本上把intro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看一下,然后看一下intro最后一段,再然后把几个图扫一遍,最后把conclusion看一遍。这样就在摘要的基础上,得到了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特别是图,是补充摘要的最得力的手段。正所谓“一画胜千言”,一张好的图,往往抵得过你看半天的一大段话。特别是论文中的“图1”,在材化类的很多期刊中,第一张图都是一个体系示意图。而材化类的文章往往套路性很强,合成xx材料,然后展示xx性能。基本上看懂了示意图,论文的创新之处就掌握的七七八八了。以上泛读过程,适合于除了精度以外的各类文章。如果英语六级过了,对基本概念大致熟悉,泛读一篇文献最多需要半小时。泛读与精读的区别在于,如果跟课题相关性大一些的,那看的时候更仔细一点,也要求更高一些——需要能够尽可能多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新意,应该在重点的地方做一些笔记和摘抄。而如果只是泛泛的了解一个文章,那大可以不用要求这么高。时间够的话,做一点笔记;时间不够的话,留下个印象就行。精读,顾名思义,非常精细地读。基本上对应着上面一节讲到的第一、二类的文献,也就是和自己目前的课题密切相关的。对我们领域的课题来说,这种文献非常少,大概在你的学生生涯中能碰到一二十篇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你发现许多文章都跟你密切相关,这侧面印证了你的课题非常热门,是好事儿;另一方面,也可能表明你的课题已经没啥可做的了,这就悲剧了。)精度过程中,首先也要读摘要,然后从文章第一句开始,全文读下去。在intro那里,可以忽略一些对于你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的介绍,比如什么是红烧肉,红烧肉怎么好吃之类的(材化类的文章第一段往往是这些)。如果你有心,可以稍微关注一下他们列参考文献的时候,都喜欢用哪几篇,如果没读过可以去看看。Intro不能都忽略,通常第二段开始就进入了核心:为什么要研究当前的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哪些争议?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者哪个应用被这个问题卡住了脖子?这个地方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和层次,也决定了这个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高屋建瓴的作者,往往能看到很宏大的命题。他们能在很多在你看来匪夷所思、风马牛的地方把问题联系起来,而又让你觉得醍醐灌顶。在我们这种学科交叉的领域,特别是你的课题和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的时候,这是一种特别有用的能力。因为如果一个问题对许多领域都有意义和启发,那关注的人也会多,你的工作才有意义。(另一种说法,就是很多大佬很会“讲故事”。)因此,读intro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作者是怎么引出他的工作的:逻辑是否通顺;是否层层递进,把这个问题越写越具体;是否让读者觉得这是个真问题,而不是他为了写这个paper而凭空编造出来的假命题。(当然,这种假命题也不少,甚至顶刊也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鲁迅说得好啊。)Intro看完了,你应该能够明白这个工作的出发点,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主要发现和意义在哪里。换句话说,intro看完了,这个文章基本就懂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更多的是一些技术和细节问题,以及作者如何用实打实的结果支撑他们intro中画下的大饼。在泛读中忽略的技术和细节问题,在精读中就变成了关键!既然这篇文章跟你的课题如此相关,那么具体的细节,比如他们红烧肉是哪个部位的,锅什么牌子,盐放了多少,照片能不能看清,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问题,也都变得至关重要!而且这些往往能够给你很大的启发(这个图原来能这样量化!),或者解答你实验中某个困扰许久的问题(原来他们的样品是这么做的!),甚至让你沾沾自喜(我的数据比他们的好看太多了!)。所以切莫忽略文章的每一个细节。一篇好的文章,都是在讲一个故事,仿佛有一个画面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工作的很多细节也逐渐丰满了起来。你或许能感觉到坐到了作者对面,他在用一张张ppt给你讲他们的故事,给你解释他们发现的现象,向你娓娓道来背后的原因。精彩的文章,在你的问题刚刚冒出来的时候,作者会恰到好处的用一个设计优美的对照实验让你酣畅淋漓。而在你刚刚被挑起了兴趣时候,就用高潮迭起的剧情让你欲罢不能。最后的结论清晰有力,又不失分寸和风度;能够睥睨天下般让你拍案叫绝,又能够虚怀若谷地坦承文中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这样的文章并不很常见,但是每一次看到,都让人心旷神怡,感慨这才是论文的最高水平。5 文献读完之后Paper读完了,面对着几页pdf上面的黄色高亮,和旁边或多或少的一些单词中文翻译,如同踢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有高潮迭起,也有悲欢离合。终场哨音吹响,你回到更衣室,这时不是庆祝,也不是休息,厉害的教练和运动员知道需要及时复盘,总结经验。因此,我建议你,眯起眼睛,掩卷沉思,回想一下这个文章,自己学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给实验室的同学用30秒钟讲完,你会说出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再从头过一遍你做下的笔记,摘录到你的文献阅读本/ppt/word里面。写下你的心得体会。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精读。我再次强调,你的学术生涯,精读的文献非常有限(也不应该每篇文章都精读)。每一篇,都像是一次晚宴或者音乐会,你盛装出席,为之欢呼落泪,也因此成为了你学术生命中的一次难得阅历。切莫读过就忘记了,要珍藏起来,常常回想,并且建立起和自己学习工作的牢不可破的纽带,这样才不会枉费你花费的大量无价的时间和心血。作为一名作者,若能够有一位读者精读了我的文章,甚至还给予很高评价,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体验。假如你有机会遇到了你精读过文章的作者,不妨和她/他仔细聊聊这篇文章,告诉她/他你的收获和体会,让对方知道,她/他的努力受到了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学海无涯,破浪前行的我们,能够遇到一同泛舟的同道,是何等的幸运。X同学,如果还有问题请继续来信。下一篇我们可以讨论如何找到合适的文献。王威,x年x月x日

黑川

开始写论文了吗?10分钟学会文献综述的5个方法!

荣格格最近真的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含泪总结完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套路,为我与它斗智斗勇的血泪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哈哈哈哈。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文献综述是什么?文献综述为什么重要?文献综述怎么写?准备好了吗?荣格格驾到!想当年啊,荣格格我也是被文献综述虐过千百次的人,简直就能写成一部和文献斗智斗勇的血泪史嘤嘤嘤。动不动就被老板拎过去,来一句灵魂拷问:“文献综述进度怎么样了?”所以呢,这么看来,我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枚了,多多少少积累了很多对付文献综述的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挣扎在文献综述苦海里的你,可以少走一点弯路嘻嘻。以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写作模板,基本上形成了流水线工程,都是我一遍一遍试错并且总结出来的最高效的方法,非常方便实用!只要大家按着流程踏踏实实来做,相信荣格格,就一定可以写出一篇质量还不错的文献综述哦~(PS:老板看到感动涕零的那种…..呦豁,这小子不错诶)本文共6594字,阅读时间大约11分钟。下方是本文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效的知识呐~文献综述是什么?为什么很重要?首先呀,我们现在先来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文献综述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为什么让导师如此念念不忘?让学生却迟迟没有反响?我觉得大家肯定从名字里已经猜到了,“综述”那顾名思义,就是把N多的文献综合叙述在一起,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最可恶的是,我们还不能保证这些时间和精力是完全有效的。因为啊,很多时候大家在面对那么多的文献的时候,真的十分抓瞎,别说综合叙述在一起了,就连硬着头皮啃下来都很费劲。当然,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就更不用说,筛论文、读论文这都仅仅是基础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从中挖掘出研究领域的脉络,然后用自己的逻辑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该领域现存的不足。这时候啊,就该有小伙伴发话了:“停!学姐你可别说了,说得我都快自闭了,还没动手写,怕不是就得官宣放弃啊。”哈哈哈哈,大家千万不要着急哦,耐心,信心,决心!三心合璧,才能绝对无敌哦。其实有很多读研究生的小伙伴,文献综述就已经可以写得非常棒啦,所以别人行,我们也一定可以的。为了消除大家的排斥和焦虑情绪,荣格格先带你去和文献综述交个朋友吧。我们都知道写“文献综述”很难,但是又有谁真正有耐心地了解过它呢?它既然在科研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书写的每一篇合格的论文里,一定都会有“相关研究进展”这一部分,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献综述。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它哦,因为它在文章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承上启下”。所谓“承上”,就是承接前辈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思考,我研究的问题别人有没有研究过?别人用了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都是什么?所谓“启下”,就是开启后辈(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这也同样需要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我的文章怎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我怎样对前辈的研究方法进行改进?我的文章创新点在哪里?所以,文献综述绝对是写好论文的基石,如果不在前期梳理好这个领域的文献,就会直接导致论文的理论性不强,观点不够新颖等等。这就和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不牢固,那么可想而知,将来建造出来的楼房是不是也不会优秀呢?另外,文献综述除了作为论文里的一个部分,还可以作为单独的“综述类文章”进行发表,但这个时候,就对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求很高了,需要我们大家看更多的文章,搭建更系统的框架啦。还有的期刊,会直接邀请业界大佬来撰写综述文章,总结近年来的学科发展,梳理学科的研究脉络。好啦,我知道看到这里的你们,可能因为各种理由想要放弃了。什么没耐心啊,嫌麻烦啊,居然脑子也不好使了?!没关系的!挺住!虽说我们脑子不好使,但是耍点小聪明的实力还是有的。什么套路啊,方法啊,只要这一套学会了,还不是吃嘛嘛香,要啥啥有吗哈哈哈哈!开玩笑,出来混,谁还没点真本事咋着(哼,就是这么傲娇。)如何书写文献综述?那个,为了防止我们中间有几朵奇葩,荣格格只能对症下药了。老实人、懒人还是大佬,您就掂量着自行选择吧,我就弱弱不敢吱声,把热腾腾的干货都给您备齐了再说。现在荣格格才恍然大悟,原来三类方法对应的人背后,竟然是如此之大的差差差差差距…..老实人方法(走自己花路,让别人笑去吧。)懒人方法(我就认怂,你能怎么着。)大佬方法(我就这样,爱咋咋地。)1.老实人方法好啦,看向这里的你,一定知道自己的定位了哈哈哈,那荣格格就不客气咯,自动默认你踏实肯干还有耐心了。所以,不管后面的方法多么繁琐,答应我,要好好消化,仔细思考,一定不要急躁哦。因为啊,我们不懂方法,不知套路,不很聪明,更没有基础,要是连老实这一条都不占,就别想在科研圈混了哈哈。啥也不想干,难不成想要上天??为防止内容太长,脑子容易灌水,先给大家奉上逻辑清楚、一目了然的目录,以供参考:确定选题:2-3个限定词精准描述选题内容。搜索论文:10-20篇搜索论文实现稳准狠。筛选论文:众里寻他千百度,精读论文找出来。精读论文:阅读笔记做做好,梳理复习都不愁。填词游戏:模板套路用起来,串出你的好文章。a.确定选题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看吧。首先,构思文献综述的第一步,那一定就是确定选题了,就像画人物要先画脑袋一样。只有根据选定的题目,我们才好围绕它找到可以参考的素材。那好,文献综述的题目应该怎么定呢?这个问题啊,可真的是难倒荣格格了,因为每个人的选题都与各自的专业相关,还是需要和你们的导师进行深入探讨的。但总体来说,文献综述的题目一般比较大,符合今后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啦。然后,我们所要做的呢,就是用2-3个限定词,描述这个选题的内容。比如说哈,荣格格现在想写一篇选题是《青少年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然后我会选择2-3个词来描述它:社会心理学(限定词1,这一选题内容所处的大领域是什么?),青少年(限定词2,这一选题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成就动机(限定词3,这一选题的研究变量是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快地明确,自己所要做的文献综述所处的大领域和子领域是什么,可以为之后的文献搜索工作打好基础。不知道荣格格解释清楚没有呢,如果大家有任何的困惑,都可以通过留言让我知道,我会一一为大家解答的。b.搜索论文好啦,基于上一步骤,我们很快就能确定搜索论文的关键词是什么——上一步骤中的限定词。还是举相同的例子,荣格格会采用“社会心理学”,“青少年”,“成就动机”作为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这里,荣格格多啰嗦几句。大家在搜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论文发表时间(最好先读近几年的论文,再读经典的论文)、论文引用量(高被引论文的质量一般会高一些)、发表作者单位(可以作为判定论文质量的一个因素)、发表期刊会议级别(同样可以作为判定论文质量的一个因素)等等。尽可能选择较为优质的论文下载,毕竟,我们都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为什么不找一个身高更高的呢。一般来说,初始论文下载10-20篇十分相关的论文就足够了解这个领域啦,不需要太多,后期如果需要对细节进行把握,再做有针对性地搜索就可以呢。为节省大家的时间,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文献搜索的细节,就动动小手点击这篇文章吧《文献检索的4个小技巧,助力你科研路上起飞!》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c.筛选论文好嘞,经过上面的两个步骤,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和选题十分相关的10-20篇论文。现在离胜利已经不远咯,但是很显然,这么多论文还是不够“精”,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20篇论文全部精读完毕,那将是多么惨烈的画面啊:真的是把对论文的爱,全部都表达成黑眼圈啊。所以,为了保证效率,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从已有的论文中,筛选出5-10篇十分精!非常精!精的不能在精!的论文,仔细拜读。辣么,怎么筛选出如此之精的论文嘞?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三步!看标题!看摘要!看结论!标题和我的选题不一样?pass!摘要里的研究问题不是我的菜?Double pass!结论里的研究结果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Treble pass!所以呢,荣格格总结一句就是,初筛阶段,我们需要对每一篇论文与自己选题的匹配度进行打分。其中,匹配度又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文献内容与选题的相关度(判定相关度)、文献问题的解决是否合乎逻辑(判定文献质量)、文章创新动机以及结论数据合理(判定文献创新性)。三个维度全都深得我心?ok还等什么,快快收入囊中,赶紧和我回家吧哈哈哈哈。d.精读论文上一步有没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是不是觉得,抱着这些文献就像坐拥了全天下一样。所以说啊,这么好的宝贝,可得好好研究一番,千万不能枉费了这么大的辛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精读论文?这个话题啊,因为内容实在比较多,所以荣格格准备在下几期单独来写。这里就只针对文献综述的情况,单独介绍精读论文的笔记阅读法!小本本准备好了没有呀嘻嘻,重点可都在这儿了。提到笔记阅读法,很简单,就是拿出笔记本,先列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论文,最后边看文章边摘抄回答问题。最终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隔一段时间,再想要复习的时候,看着笔记本就像看到文献本献一样,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记忆力系统短路了。那好,我们需要记些什么呢?文章想要研究什么问题?(一般在摘要、结论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文章用什么理论或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在方法、理论假设部分可以找到答案)作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问题的意义在哪里(一般在研究背景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文章的创新点有哪些?(一般在摘要、结论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文章或这一领域存在哪些缺陷(可包括方法、理论假设、数据收集等)?(一般在讨论部分可以找到答案)以上问题呢,毫无悬念,就形成了大家的精读笔记。只要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精读论文,我们就会发现,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梳理出一篇文章的基本脉络。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个过程是轻松的,比如,文章的方法部分通常非常晦涩难懂,需要耗费的时间也会比较多。这个时候啊,就真的要依靠你的自知之明啦。千万不要忘记你的定位是什么?老实人!智商不够,就只能努力来凑。所以说,耐心、踏实地读好每一篇论文,记好每一篇笔记,才会在后面的几个阶段,越走越轻松。大家一定要加油呀。e.填空游戏如果上述四个步骤,你全部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地非常漂亮,那荣格格真的要好好夸夸你啦。因为你真的很棒,到目前为止,你已经把文献综述工作中最难的几个步骤全部扛下来了,接下来的工作——书写属于你自己的文献综述,就在游戏当中进行吧。还不嗨起来!荣格格这里所说的游戏啊,是一种填空游戏。简单来说,就是模仿别人的论文来写,别人用怎样的逻辑,你就用怎样的逻辑;别人的套路是什么,你的套路就也是什么(前提是模板一定要很秀昂)。我知道,这里肯定会有小伙伴有疑惑:“荣格格,你这不是让我抄袭嘛,怪尴尬的。”荣格格告诉你哦,不尴尬!而且一点都不尴尬!因为,每个刚入行的科研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就像婴儿学大人走路一样,只有先模仿优秀前辈的写作模式,才有可能在后期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然后再被别人模仿,这一定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担心这一点,这不是抄袭,而是总结学习前辈的经验。当然,我们学习的只是写作模式,可不能对前辈的内容照搬照抄哦。这里呀,荣格格已经为大家总结出一份较为通用的模板,但因为不同学科的综述模板可能不一样,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优化出属于自己的模板才是最好的!一般来讲,文献综述都是以对变量的定义为开头的,套路很多都是这样的哈哈,你们看一下是不是似曾相识:(研究领域) 是指(研究领域内容含义) ,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略有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学者A) 认为(观点1); (学者B) 认为(观点2) , 由于(原因1) ,当前学界主流观点是(观点3)。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先找出观点3,然后通过看文献,倒推找到观点1和2,书写的时候再把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排排好就大功告成了!定义之后,就是解决XXXX的问题,再来品品这熟悉的味道:自 (研究理论A) 诞生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于(研究理论A) 的改进如下:(学者C) 为了解决( 问题1),提出使用(方法1) 来解决 (问题1),从而实现了(效果1) ,但是 (问题2) ,因此(学者D)在(学者C) 的基础上,提出要针对 (问题2) 进行(方法2) ,这样可以(效果2),从而解决问题2。………………但是对于(问题N)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问题N在研究领域仍然存在改进空间。内味儿出来了有没有!这样一看,是不是觉得,文献综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玩儿解谜游戏呀,找到一个线索之后,顺藤摸瓜,就自然有解了。如果再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模板里的内容,其实就囊括了三个部分:该领域的含义(翻译后变成,研究问题是什么,可以参考精读笔记)该领域的意义(翻译后变成,为何研究这个问题,同样可以参考精读笔记)该领域问题的解决方案与优缺点(翻译后变成,问题的优缺点在哪里,再次可以参考精读笔记)所以啊,精读笔记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写好精读笔记,读好精读论文,一篇文献综述的书写也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呢。荣格格之前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对此感受非常深刻。真的只有一句话: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使用这种方法,除了能够让你迅速写出逻辑性很强的内容,还为你的写作过程增加了不少欢乐。这么一来啊,文献综述就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好啦,读到这里的你,就已经解锁了全部关于老实人的方法,顺利毕业撒花。可是………老板却不给我尝试的机会啊,因为,明天就是deadline了(委屈脸.JPG)……..荣格格嘤嘤嘤,我该怎么办啊啊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幸好,我还另有准备。只不过,你“老实人”的代号可能要被我拿走了。“懒人”,下面的方法好像更加适合你。2.懒人方法来来来,首先啊,荣格格先要把掌声送给定位清晰的你们。有时候啊,懒的确有懒的优势,就比如,效率一级棒啊。很短时间内,就是能写出来看着很NB实则也很NB的东西,让老板对你心服口服。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偷懒,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偷懒的套路。就比如,文献综述,也有这样的套路路路……要想偷懒啊,首先得找一些高人来学习,还得找一些高人的论文进行改编。于是乎,我们就可以把目标锁定在,博硕士论文或综述文章!锁定之后,直接偷懒,基于它们的参考文献就可以开始感恩拜读,一下子就省去了上述的前三个步骤,一步踏入精读的大门。因为啊,博硕士的论文通常篇幅很长,并且格式严格,所以文献综述部分也十分详细,这是惊喜一;再有,如果这些论文和你的选题恰好契合,那么恭喜你,你简直就是上帝选来的科研宠儿,绝对的惊喜多多,福利多多。奈何,偷懒也是要靠运气的。如果与你相关的选题里,并没有很多的博硕论文或综述文章。那么,荣格格只能对你say sorry,就此打入老实人行列,送你一曲“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3.大佬方法把自己定位到这里的您,先坐下歇会儿哈。荣格格已经不配给您鼓掌了,先给您鞠个躬吧。因为啊,您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是绝大部分人所不能匹敌的了。作为科研新人,着实不能与您相提并论,更不要说让您学习我的套路了。您最大的套路就是,没有套路!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哪能让您的灵感被这世俗的条条框框限制住呢,简直是笑话。喂喂,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嘴角上扬,感觉很爽?赶紧醒醒吧,信不信荣格格一巴掌把你打回老实人去。还想一步登天吗?我也有方法,方法就是…….门都没有!除非你承认你有钱伟长的才华,钱学森的睿智,还有钱三强的能力…..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在参考文献那里,潇洒地写上这样一句话: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没有参考文献,自然也无需文献综述了吧哈哈哈哈。Ending!!杀青快乐!!不管你是老实人懒人还是大牛,荣格格都要对你们说:“辛苦啦,恭喜你们都解锁了各自的方法!已经迈出了很成功的第一步!!确实应该为自己呱唧呱唧!!!”接下来的事情,你一定要听好了!第一,坚持坚持坚持,千万不要忘记我,要不然你们的导师会很伤心嘤嘤嘤。最好是收藏+点赞哈哈哈,因为所有的方法都是要定期拿出来捂一捂的,热的可以继续吃!第二,老实人很好!还要继续保持!因为啊,老实人都懂得分享,有分享就会有快乐哒。所以啊,这么有用的小方法就别藏着掖着啦,多多分享给身边的科研人吧。你忍心看他们那么努力还那么痛苦嘛,呜呜。第三,哈哈哈,以上纯属玩笑。希望大家看完真的会有收获,更重要的是,看得开心!喜欢荣格格或者不喜欢,都可以!当然,喜欢我还是最好的!因为,我想和你成为好朋友,想成为大家科研路上的开心果呐~

世世代代

小学语文“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究

一、 “五步教学法”的提出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课程,教师都应继承学科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科目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当前的教学存在的问题“重人文,轻语言”“重内容,轻形式”“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语言能力弱化的严重问题,显然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我们自己的可行性模式,尝试“五步一体”教学模式,将“导、学、研、展、测”贯穿于一起。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将课堂统一于感悟探究的整体教学中,实现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五步教学坚持 “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教学宗旨,遵循“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做自己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二、五步教学法定义五步教学依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反馈检测、当堂达标”等课改思想与思路,课堂模式在操作中分为五个大环节: 导入新课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研讨环节、展示交流环节、当堂检测环节。“五步教学法”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全方位开放。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发展能力。课堂上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取代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慧。三、五步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一)编好用好导学案落实“先学后教”的重要工作就是要认真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学案和教案有本质区别。首先,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其次,学案的编写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案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导学案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自我学习的程序链,是合作探究的方向盘,是展示交流的指南针,是当堂达标的目标地。为此,必须重视导学案的研制过程与导学案的质量。1.高效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2.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工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明确本导学案承载的知识、能力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导学案的编制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问题设置有层次性,切实引领学生的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3.导学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对学群学、展示交流、测评反馈、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4.导学案编写程序 ⑴ 主备教师备课。开学初各备课组即分配好备课任务,主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一周研读教材、广泛参阅资料,自行设计、制成导学案草稿。 ⑵ 学科教研组备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 ⑶ 主备教师修正。主备教师吸收备课组意见予以认真研究、修改,最后包科领导把关、签字、印成正式文本。 ⑷ 课前补充。上课前,教师熟悉导学案,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予以适当修改补充,并作好批注。 ⑸ 课后反思。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总结得失,为后续设计积累经验。(二)抓好小组建设抓好学习小组建设,这是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器。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1.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等来优化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5--7人,分上中下三层。 2. 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3. 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注重小组长和组员的培训。 教师课前培训组长,让他们了解五步教学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们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教师课前培训后,学科小组长要和学习小组组长一起对下一节课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形式、分工进行阐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每一个人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检测目标的达成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课堂学习中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保证课堂高效。(三)教会学生充分预习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五步教学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要全面发动学生,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引领,认真主动的探究,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如果课前不能做好认真地预习,师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地引领,不用说拓展延伸了。依然回到了教师主宰课堂,用“灌输式”“填鸭式”“问答式”的老路上,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包办代替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生只是观众和被动的接受者,法也不需要进行相关的思维活动,终导致了学生的学小于教师的教的“低效高负”的课堂教学现状。(三)教会学生充分预习五步教学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如果课前不能做好认真地预习,师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地引领。1.预习要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对性强。2.经常检查预习效果,以便“以学定教”。3.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四、五步教学法的过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环节(3—5分钟左右)导入新课环节是根据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常常不感兴趣,有畏难情绪,对学习内容、学习的目以及学习效果不太关心,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在一节课开始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启动过程,启动的好坏,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导入环节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教师通过趣味谈话、讲故事、游戏等,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的导入课题的方式要根据课题内容决定,课题本身就有趣味性,就不要用过多的话语,浪费时间。对比较抽象的课题和学习内容,要精心设计。2.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的方式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题内容灵活多样,可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可口头揭示,也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出示学习目标的方式要常换常新,不能千课一面,总是老一套,让学生产生腻烦心理。虽然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类型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但其也各有各的规律,让学生逐步找到这些规律,逐步达到上什么课,学生自己知道应该学什么。如小学语文学科低年级阶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般为学会会写的哪几个生字,会认哪几个生字,理解生词,读通顺句子,读通顺课文;第二课时围绕中心问题,理解课文,深化字词的理解与记忆。至于哪些生字要求会写,哪些生字要求会认,课文后已用生字条和田字格提示了。并不用教师每节课都要将这些字逐一写在教学目标中,强调会写的字有哪些,会认的字有哪些。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从一年级识字教学开始就应该教会学生。高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般为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理解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小学数学课有计算题、有应用题、有图形题。不论是加法、减法还是乘法、除法,不论是整数加减乘除还是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只要是计算知识,其教学目标一般都是知道算理、学会算法。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目标一般为理解概念、记忆概念、应用概念。3. 根据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使用本教学方法初期,以教师指导学习方法为主。中期以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为主;当学生逐渐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后,让学生逐渐找到使用学习方法的规律。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教师指定学习方法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相结合。例如语文阅读课教学,可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朗读又分自由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男女赛读、分角色读、一听一读,互相监读。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采用形近字比较识字法,拆分偏旁识字法,图字结合识字法,词句结合识字法等学习方法。(二) 自研自探环节(8—10分钟左右)自研自探环节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1.学生自学。学生按照自己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或教师指定的学习方法,应用课本、资料、工具书、实验材料、多媒体,采用听、读、写、记、背、察、验、思、议、评的方式,一般以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为主,学习指定内容。语文课以看书看教材,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为主,语文课上学生根据不同的课型,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说一说,完成识字、组词、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方法等学习目标。数学课从教师或教材创设的情境入手,从引入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寻答案;再通过看教材,完成例题中问题和做一做。对概念性强的知识或数学公式的学习可从看书入手,通过记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负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自己通过看教材第2页和第3页就可以学会。品德与社会课课上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游戏活动,交流收集有关资料,谈感受、谈愿望、谈理想。科学课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合作探究,总结观察到现象和结果。2.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三) 合作研讨环节(10—12分钟左右)合作研讨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概括提炼的过程。这是五步教学法的重头戏,内容是集体探究解决个体自主探究中尚未解决或比较模糊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结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辅导和知识启发。既可以教师辅导学生,也可以学生辅导学生。通过师生探讨研究,解决疑难问题,概括提炼学习内容。在合作研讨环节,教师梳理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关键,要有深度,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出研讨的问题。例如数学课中对算理的学习,语文课上研讨学习文章后的思想感受。 流程是:梳理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协调是指在分工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能充分发挥某个同学的特长,他有要求承担其它任务的愿望时,这时组长要协调;当组内同学长期承担一种类似的任务,还需要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特长时,组长要协调。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求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调换组员所承担的任务,让每位同学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数学课堂上的探究小组,面向全班发言的任务一般有:①我的例子是什么?②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③解题时要注意的是什么?④我不懂的问题是什么?(四)展示交流环节(10分钟左右)展示交流环节是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学生展示、交流自学的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和提升,也是一堂课中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五步教学的最大亮点是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这个展示是分层次的。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展示简单的,基础的知识。让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展示中等难度的文本材料,如汇报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展示精彩的自编对话、含义深刻的段落等。小组展示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如某某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然后,组长要走下讲台,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交流。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其他学生先倾听,后评价,再补充。在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中,教师要融入学生的展示点评中,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评价、、点拨。“点”要收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拨”要达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目的。教师的点拨,一是针对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展评中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五)当堂检测环节(5分钟左右)当堂检测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情的反馈环节,只有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当堂检测环节, 检测题要“精”、“准”、“短”,设计一定将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主次排序,不强求面面俱到。教师以提问题、做一做、小测试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质疑解难,以达到突破难点,巩固重点的目的。对要求学生必须背会的概念、公式、重点句子和段落,也可分成小组,让组长提背检查。做到测中有练,测中解惑。例如识字教学,可让学生听写生字或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识记某一个字的。五、五步教学的特点五步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四突出l.突出学生。它规定每堂课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2.突出学习。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五步教学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3.突出合作。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五步教学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港能得到发挥与拓展。(二)三转变l.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变“学会了”为“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三)三亮点一是学生“进”了。五步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学习”的状况,这种转变,来自教师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信任,而这一份信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时的心态。小老师、小记者,小辩手……等一系列角色的改变,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会自学,会倾听,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反驳,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教师“退”了。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五步教学中,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承认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有了教师适度的“隐退”,教师作用在于进行价值的引导、方法的点拨和情感的支撑,这样的“退”,恰恰成就了学生的“进”。 三是教学“美”了。 五步教学呈现的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教学风貌:简约而深刻。五步教学虽不精致,但很大气。不仅体现在精致、细腻、行云流水等传统的课堂审美上,而是表现为一种主体美、结构美、思维美。五步教学定义:学校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堂。它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都应是在学生的发展上。六、五步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一) 五步教学基本原则1.生本教育原则:必须体现生本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信任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引领学生,切为了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2.自主学习原则:五步教学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其重要目的之一。为此,各环节的安排要求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预习习题的设计一定要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合作探究做服务。习题的编制要指导向所有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渗透,精讲点拨要注重学习探究方法的指导。3.可操作性原则:五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效益,必须增强各环节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五步教学具有实践意义。4.因材施教原则:实施五步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切忌生搬硬套,杜绝简单化、剪贴化。(二)五步教学模式要求五步教学要以生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为基本方法,结合学段、学科特点进行整合优化,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及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1.先学后教要求(1)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可操作,要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2)要注重知识联系,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学段学习过程上的地位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学习时,做必要的准备和为以后作铺垫。要注重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3)要加强学法指导,包括学生要重点理解教材中的关键词句、内容等,以及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学习活动方式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学法指导要具体。(4)要呈现问题结构,导学案的设计问题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构图和程序链,要有层次和联系,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并让学生体会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5)要注重反思领悟,学生学会每个知识点、解答每道题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领悟真理,必要时写在导学案上。2.合作探究要求(1)教师必须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每堂课都要开展全方位探究。可小组合作,可师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实施个人探究,各种探究活动必须做好准备,明确目标,组织科学。(2)一定要实施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提自己不懂的问题。(3)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活动要有效,探究问题要有效,学生参与要有效。(4)问题呈现方式应形式多样,可口头、可书面、可录音、可视频、可投影等。3.展示交流要求课堂中学生展示交流要做到充分、适度、到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1)展示的学生数量。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上得到展示。展示要可采用一对一展示、小组内展示和全班展示交流等形式。(2)展示的呈现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进行呈现。展示呈现的形式有黑板展示、纸质展示、多媒体展示、语言表达等。(3)展示的姿态形式。要灵活运用展示的状态形式,可讲解、演讲、演示、表演、讨论、辩论、质疑和提问等,以提高展示交流的高度、深度、广度。(4)展示的质量要求。要尽量让问题解决的不同方法都得到展示,以拓宽学生视野;要尽量展示问题解决的方法、规律和体会等,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全体学生共享合作探究的全部成果。(5)展示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交流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大声讲话、大胆质疑。”这一条必须作为常规基本要求落实好。4.当堂达标要求(1)每堂课都应有达标检测。(2)检测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可口头,可纸质,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3)检测步骤要切合学科特点,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分步的。(4)检测内容有批改方式及时间。可课后集中批改,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批改,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边展示检测边批改,也可根据部分不同层次学生掌握情况,推测全体学生的掌握状况。(三)五步教学课堂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充备课一堂完美的课来自于教师完美的备课。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自己一样要做这样的备好课,准备好资料,而且比学生做得还要更充分。2.提高课堂调控驾驭的能力(1)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2)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四)五步教学评估标准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2.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互动。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七、五步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一)五步教学中常见的问题1. 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上第一课时,只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没办法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只能停下来,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来补偿学生欠下的预习债。而这样一来,能用两课时上完的课,我们就要花上三课时甚至更多时间。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两课时上完一课,上第一课时时,不管学生预习如何,硬是硬着头皮上,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夹生现象。2.课堂教学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弱。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是学生掌握知识、启发思维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五步教学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有些教学任务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用心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多数学生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有些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即使让他说一说,也是“照葫芦画瓢”,赘述其他同学的说法。久而久之,班上形成了有差别的两个极,课堂讨论失去其原本意义,五步教学目标难以实现。3.部分学生过于重视交流和讨论,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五步教学的新意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实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乐于搜集资料完成课堂交流和讨论,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交流很热烈,一堂课下来,大体思路清晰,观点掌握了,但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没有掌握;或者是主动参与讲课的同学明白了,其他听课同学还是不明白;或者是课堂上学生讲得不明白,还是需要教师讲。虽然,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但能力恰恰需要知识提供支撑,没有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提升的能力也是不牢固的。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五步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在总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仍是放不开手脚,在实践中难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认为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有一种与其花时间让学生讨论,还不如自己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来得快的想法。5.低年级学生小,不好组织预习、研讨、交流、展示。有的老师认为一二年级不适合做五步教学,原因是一二年级的孩子这么小,不可能能养成这个习惯。这是错误的认识。五步教学模式从入学开始,养成习惯,才更有发展潜力。因为学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好习惯就要从小抓起,若是中年级或是高年级凭空做起,还是一样从零开始,慢慢适应,而且半路杀出的学习方法是对一二年级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就像突然换个老师一样。所以,五步教学绝不是中高年级的事情。(二)对策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要“消失”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做点燃学生的“火炬手”,教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去纠偏、指出、、点拨、引伸、拓展,归纳、总结、提升。1.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学校本期开始将全覆盖铺开生本教育之路,可是大多数老师都未见过生本课堂的模样,所以大多数老师只是形式上开放,而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没有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这样既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天性,又大大削弱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不仅应该在思维上放开,而且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和自由发挥。2.教师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是。3.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五步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是放开脚步主动前行的一种动力。4.教师要组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设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组学习时,优生能够带动和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小组学习成果,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小组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5.动员家长也参与学生预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一种不能代替的力量,加上预习大部分在家里进行,因此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与督促,即要求父母要抽出时间检查子女的预习的完成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作适当的指导,还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作充分的肯定,不应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当孩子预习出现问题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作耐心的教育和指导。同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并且可以很好地督促平时比较懒惰的孩子,一举两得。

故事会

5个步骤,教你从0开始制作UX作品集

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能突出设计过程和过去工作的作品集可以很好的向别人展示自己,创建用户体验作品集的过程也可以使你反思自己的技能和成果。本文将指导你完成一个UX设计作品集的创建,该作品集包含你的整个UX设计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亮眼的效果图。“设计师”这个词有很多不同的含义,设计师的角色伴随着许多不同的技能和责任。UX设计作品集展示他们的所有者:擅长的领域、优势,他们的工作流程,以及他们的设计风格。关于设计作品集的一个常见误区是,它们只能由最终的UI设计和屏幕截图组成。01 招聘经理在从作品集中寻找什么?作为我们当前对用户体验职业研究的一部分,我们调查了204名负责招聘的用户体验专业人士,了解他们在作品集中寻找什么。以下是他们提到的一些事情:“向我展示你是如何从一个机会开始,并为用户和公司创造真正的价值的。”“我很想知道设计中没有什么以及为什么,就像我想知道为什么某些元素被采用一样。”“不要只给我看成品。我希望能看到杂乱的过程以及为了最终优秀的成果而进行的所有工作和研究。告诉我你试图解决的问题、你担任的角色、受到的限制、项目时间、版本之间的变化,以及所做的研究是如何为设计提供依据的。”作品集的“用户”将是招聘经理、招聘专员或其他UX专业人士,因此你的作品集必须能吸引到这些不同的人群。思考你想要展示哪些功能,以及每个群体如何理解这些信息。招聘经理很少会花时间逐字阅读你的整个作品集——这也是为什么你的作品集应该是可扫描的、而不要包含那些不必要的细节的原因之一。在设计作品集之前,先确定你想传达的信息。关于你和你的作品集,最值得读者关注的三个点是什么?当你的作品集完成的时候,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以确保你达到了目标。02 制作作品集第一步:盘点所有项目用户体验专业人员从事多种类型的项目和任务。因此,可能很难缩小作品集的范围。第一步就是清点你曾经做过的项目。你需要通过多种类型工作来展示你的专业。为此,请回顾所有项目,并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最擅长什么?我最喜欢的用户研究方法是什么?我和其他设计师的区别是什么?我为哪些项目带来了最大的价值?我从哪些项目中学到的最多?关于我所做的工作,我能讲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优先考虑与你正在寻找的工作相匹配的项目。当你在找一份新工作时,根据你想要完成的工作职责来调整你的项目选择。例如,如果你很喜欢原型设计,请展示您在其中做原型设计的项目以及它们是如何使最终结果受益的。你不想向别人展示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因此请确保避免添加与您的未来职业规划目标不符的项目。第二步:选择3-5个项目作为详细的案例研究把你的作品放在一起时,最好遵循质量高于数量的原则。由于招聘经理没有太多的时间专注于每个应聘者的作品集,所以最好从第一步列出的优先顺序列表中选择一些你认为最好的项目来展示。你选择的项目应该与工作描述中描述的工作内容一致。你所包含在作品集中的项目数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作品集能展示各种各样的工作和技能——因此,如果你对某些大项目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那么就要着重强调你参与过的许多不同的工作内容。除了每个项目的视觉效果图之外,创建一个案例研究,其中包括以下信息:(1)您必须解决的问题或为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假设示例:我们的应用程序获得负面评价,因为用户没有在网站上收到有关新订单的提醒通知。根据评论的内容,我们可以作出假设 — 用户不知道他们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进行“通知设置”。(2)您在项目中的特定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方式示例:我是团队中唯一的UX设计师,该团队由三名开发人员,一名产品负责人,一名项目管理和一名质量工程师组成。我负责确定项目的总体设计方向,同时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构思。(3)您是如何提出建议的解决方案的示例:可用性测试表明,用户没有意识到他们可以调整其“通知设置”。我们决定将“通知设置”设计在网站的导航中,使其更加突出。(4)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示例:我们针对新的设计,组织了一次与之前相同的可用性测试。与上一轮测试相比,发现可用性有所提高。用户能够调整其通知设置,从而使他们可以更方便的访问收到新的订单提醒通知。(5)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最终没有采纳的设计方案示例:在构思期间,我们输出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最终并未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其中一个设计方案原型在用户登录时以模态弹窗的方式显示了通知设置,但是它引起了用户的挫败感,用户必须先关闭它才能继续进行原来的任务。(6)项目是如何影响用户和业务的示例:由于用户现在可以打开新订单通知提醒,因此销售额增长了15%。我们的APP正在往成功的方向前进,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得分也有所提高。(7)你学到了什么示例:由于这个项目,我们意识到了原型测试对于探索新设计概念的重要性。它使我们在投入开发工作之前测试新的设计概念,以确保是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案例研究应以便于浏览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包括描述方案的相关照片和截图,包括早期草图、白板、研究文档或最终效果图。请记住,最终的效果图或屏幕截图仅是整个案例的一部分。招聘经理想要了解您的工作方式,让他们了解您的工作流程,将有助于他们设想你如何与他们的团队融为一体。第三步:选择展示作品的形式不管是以何种形式,你的作品集都应该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将文本与视觉效区果分开,并明确区分各个项目。设计师的作品集通常有三种常见的格式:(1)基于Web网站的作品集基于Web网站的作品集是指一个可以展示你作品的网站或线上的作品。这是设计师最常见的展示作品的形式。这种形式下的作品集不应过于华丽,内容应该是重点,网站应该易于浏览和使用。典型的基于Web的作品集有某种形式的导航栏以及一系列的项目。用户可以单独单击每个项目以了解更多信息。(2)PPT/PDF另一种比较流行的作品集的展示形式是PPT或PDF,它也可以作为项目的演示。当创建一个作品集时,保存一个包含所有项目的PDF或PPT,这样你就可以根据你想要申请的工作或你想突出的技能来隐藏和显示项目。基于PPT保存PDF文档,可以输出不同的项目显示给不同受众。只需隐藏与所要申请的工作无关的项目即可。(3)实物作品集实物作品集在印刷设计师中更为常见,但是您可以将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实物(例如草图或纸质原型)带入面试。将您的实体作品与基于Web的文档或PDF的文档相结合,以便招聘经理可以在面试时更深入的了解你的工作内容。实物作品可以显示粗略的草图和流程图,包括未用于最终产品的设计方案。在决定用哪种格式时,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招聘经理是否指定要哪种格式?完成此格式的作品集要耗费多少成本?制作作品集所使用的软件我了解多少?如果仍然不能得到明确的答案,下面列出了一些这几个格式的利弊可供参考。第四步:创建作品集现在已经为项目和格式制定好了计划,可以开始将所有内容放在一起了。无论选择哪种格式,都要创建一个需要遵循的基本模板,以使所有项目看起来具有凝聚力。UX设计作品集基本组件的示例模板:标题页,项目介绍,带标题和介绍的图像和上线成果。第五步:获得反馈并更新作品集创建作品集后,将其发送给其他人以提供反馈。你的作品集在别人的眼里可能会出现拼写或语法错误,内容混淆以及格式的整体可用性等问题。在与招聘经理进行面谈时,请注意与他们产生共鸣的地方以及尚不清楚的地方,然后更新你的作品集。当你在未来的新项目中工作时,记得保存所有工件或过程文档,以便在你的作品集中当作案例。你的作品集应该是一项永远在进行中的项目,这些小细节可以使作品集的更新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03 面临的障碍“我的工作是根据保密协议(NDA)进行的。”在进行UX工作时,保密协议很常见 — 在进行政府项目时更是如此。这些合同禁止您显示有关公司、用户或项目详情等的标识性信息。在制作作品集时,这些注意事项让人很无奈,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在不违反NDA的情况下来展示你的作品。(1)显示过程图像与其展示优美的UI效果图和显示公司特定信息的视觉设计方案,不如展示这些项目的流程。通过草图或黑白线框突出沟通技巧,例如研讨会或早期的设计概念。研讨会照片使面试官可以洞悉您的设计过程。(2)模糊处理信息如果您要显示线框或原型,请模糊识别信息。(对于显示财务或医疗信息等的应用程序,模糊关键信息尤其重要。)模糊姓名和联系信息之类的个人信息可保护个人隐私,同时仍可让您展示自己的设计。(3)使它通用使用不同的样式重新设计你的作品。尽管此方法很耗时,但可以确保你不会使用容易被识别的品牌颜色或样式。删除公司徽标,更改品牌,并更新内容信息,以便在不损害公司信息的情况下显示布局和设计。“我没有太多时间,我应该专注于什么?”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时间,但仍然想产生巨大的影响,那就专注于一两个项目,你必须在有限的项目里融入各种各样的用户体验和设计技能。这些项目案例需要很深入,并能显示你的多才多艺。“我有很棒的想法/设计,但从未实现。”作为设计师,我们经常会为一个需求做出很多候选解决方案,最终只会选择一个。在此过程中,许多伟大的想法留在了草稿箱里。在编写项目案例研究时,请将候选解决方案囊括在哪并解释设计背后的思考过程。招聘经理希望知道您可以应对挑战和限制,并且可以向他们展示您是工作生活在现实中,而不是理想的世界。“我是学生。”第一份工作是最难获得的。如果你能展示的只有学生项目,那么很难提供引人注目的设计作品集。我们强烈建议你去公司实习,以便至少可以展示一个真实的项目。做任何设计的关键因素是处理约束限制的能力。学生项目通常具有虚构的约束(包括虚构的用户和角色),这样无法证明你为现实世界设计的能力。如果你仍在从事学生项目,请选择与业务相关(即会赚钱)和实际约束的项目。如果你已经做完了,请至少在你的作品集中描述并承认学生项目中那些不切实际的要素,以使面试官们不会得出你没有任何经验的结论。结论作品集永远是设计师职业历程的一部分。创建一个能展示你优势的作品集,以吸引你的受众,这将帮助你找到下一份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创建作品集的行为还能使你确定你的技能和成就,同时反思你将来想要做的工作。专业、专业、专业展示真实的作品,即使不够整洁强调与团队的合作思考一下你是谁,以及你想去哪里原文地址: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ux-design-portfolios/原文作者:雷切尔·克劳斯(Rachel Krause)本文由 @Henry-Lee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川之光

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课题研究具备可行性条件的前提下,能否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课题负责人是关键。这里对课题负责人提出几点要求,简要提醒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需要注意的工作。(一)课题负责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与能力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完成一项课题研究至少应当具有以下的心理品质(非智力因素)或个性品质。1.课题负责人要有完成课题研究的坚定信心和意志。课题负责人要坚信这项课题的研究价值,坚信通过规范的研究,能够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办法;坚信课题组成员有着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开展攻关研究;课题负责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坚信自己能够带领课题组成员克服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完成这项课题研究。2.课题负责人要有责任,有担当,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既要带头攻坚破难,又要协调各方关系,组织各种研究活动,还要激励课题组成员积极工作,及时推出研究成果,还要亲自承担最复杂的难题的研究,承担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3.要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这是完成课题研究的思想基础。课题研究是严谨、科学的,除了掌握课题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之外,具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才能带领课题组开展扎实的研究与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二)课题负责人在研究过程要注意做好的工作1.做好问题研究的谋划,及时开展研究。要用多种研究方式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写成调查报告。2.组织课题组及时沟通信息,充分交流信息,组织对各种问题的研讨活动,激发理性思维和创新发现。3.读书学习相关资料信息,充分提升自己的相关理论素养,关注本项课题研究的学术进展,并写作学术述评。可通过各种方式如专题研讨、学术座谈、专家报告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真正把课题组建设成学习组、研究组,浓郁课题组的学术氛围。4.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进展、新创造,及时进行培育和发展,并及时组织课题研究与实验中的问题、尤其是难题的研讨,研究解决的办法。5.注重积累各种资料,养成学术习惯。这里要特别提醒三点:一是注意随手记录资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随时把有价值的实验材料记录下来,特别是个案,要详细记录,以备研究的需要。二是看到有关的论文和经验资料,要随时下载,或者复印,进行学术研究的准备。三是注重对典型单位进行现场考察的资料积累。在现场考察之中要多方关注经验信息,既要进行行动研究,亲自观察体验经验的表象,又要注意收集经验资料,以期获得更多的资料信息。可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如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考察之后要进行资料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价值。这对完成本项课题研究是十分重要的。6.遇到难题要及时邀请专家给予帮助,通过与专家交流、座谈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请专家给予学术或技术的支持。7.及时总结,不断形成阶段成果,体现对问题的解决情况与效果,反映实验课题实验成果,为形成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打下基础。8.在总结阶段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写好课题研究报告首先要掌握研究报告的格式,全面反映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写出之后,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报告,也可以请专家对课题研究报告给予指导,以提高课题研究报告的指导水平。还要做好各种相关成果的材料附录工作,为课题鉴定准备好各种所需要的材料。9.组织进行课题鉴定。课题组进行规范的研究,建立起课题研究的逻辑结构,写出规范的课题研究报告,通过鉴定。10.组织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深化研究。对有些取得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要与有关教科研部门或教育部门联系组织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深化研究事宜,以更好地发挥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

不为祸始

5点搞定项目汇报内容

编辑导语:在项目经理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要汇报项目的情况,由于一个项目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在汇报时也要有一些注意的点;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项目汇报应该怎么写,重点放在哪里等等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向上汇报,和老板、其他部门负责人、区域负责人等汇报项目的进度;一来可以让老板们对项目的进度更了解以便于各项目之间的合作与资源调配,二来可以让老板们对项目所遇到的困难给予更多的资源倾向,让项目更顺利地进展下去。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项目的定期汇报什么形式最好?我们以前的项目是以6-8个月为一个项目周期,在需求调研以及分析阶段就开始向上汇报,前期的工作尽量以简单的会议口述、碰面沟通等方式进行项目进度更新,而从需求分析阶段开始就真正地开始进行每月一次的项目进度更新会或项目沟通会。首先,每月一次的项目进度更新会的参与者是老板以及各位部门负责人、利益相关者的负责人等,我们需要展示正式的汇报PPT以让参与者在会后也能够查阅相关的信息。一般沟通会安排1个小时,预计汇报时间在45分钟,建议空余15分钟作为答疑、意见交流的时间;因此PPT的篇幅不宜过长,预计每一张幻灯片的汇报时间为3分钟,整个PPT的幻灯片页数建议控制在15页以内。那么,本次要解决的问题来了:项目的定期汇报应该怎么写?一、总结项目的进展,找出最重要的5个事项刚开始做项目的时候,不清楚要汇报什么,还会疑问每天都有和老板沟通项目的进度,那每月一次的项目汇报和每天的项目汇报有什么不一样呢?每天的项目汇报的对象是直属老板,汇报的目的是让他更清楚项目的进度与遇到的困难以借用他的资源来保证项目的进度正常,汇报的内容则是项目的每个事项中的组成部分;譬如需求调研与分析中某售前部门的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业务痛点、现状以及资源、遇到的困难、今天的进度与明天的计划。而每个月的项目汇报是除了直属老板以外的各部门负责人,他们并不清楚也不想清楚项目的每个事项的组成部门的细节;因此汇报的内容的是项目进度中最重要的5个事项。如果超过了5个事项,那么尽量控制在8个事项以内,聚焦才能获得最终的效果。而每月的定期项目汇报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参会者知晓项目的进度,并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因此,项目进度的5个重要汇报事项中也包括需要对方配合的工作。譬如有一次项目汇报,时间是在项目上线前一个月,项目上线后的指标(KPI)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汇报事项,是需要部门负责人在沟通会中对项目上线后的指标达成共识,并给出具体的跟进人员,这是汇报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什么是项目进度中最重要的事项?跨部门的合作、项目计划表中的里程碑、项目进度中的节点事项、影响项目进度的事项、突发状况、重要突破等都是项目进度中重要的事项。而这些事项的重要性排序要从参会者的角度去考虑,譬如跨部门的合作事项肯定就比项目进度中的正常节点事项更值得在沟通会上汇报;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双方的资源调配,还关系着双方的合作关系。二、找出影响项目或者现状的事项之前我的项目中遇到一个较大的问题,原本在计划内的一个功能没有办法在项目周期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完成这个功能,导致这个功能在原本的项目时间内无法实现。我以为这个问题会影响大老板对项目的看法,但是通过项目汇报沟通就轻易地化解了这个危机。我们通过搜集信息,和行业内多个该资源提供者约谈,并在费用和本司人力资源调配的基础上进行阐述无法实现的方案,大老板也理解了项目出现的问题并接受了现状。因此,如果出现了影响项目进度或者现状的事项,在经过充分的资源搜集后尽快确认一个方案,并尽早和大老板更新信息,寻求支持与帮助,是项目顺利上线的一个保证。三、挖掘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事项进度项目进度报告,与会者是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当然更倾向于了解和自己部门合作的事项的进度和更新的信息。之前我的项目汇报中就没有包括某一个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事项,而老板加上去的理由是——对方是公司非常重要的资源协调部门,我们借助了他们的力量完成我们的项目,我们应该告知他们老板该合作事项的进度与遇到的问题,给予对方老板充分的知情权才能获得更好的支持。而这个信息也是帮助对方部门负责人对齐内部和外部资源调配的一个方式;有时候内部的资源需求不一定就是实际产生的需求,当结合了外部项目的使用情况综合分析,才能预估资源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四、重点说明每个事项的结果和未来策略当项目经理找到了要汇报的重要事项之后,需要汇报的是每个事项的现阶段结果、已完结的结果和未来的应对计划或策略。与会者不关心这些事情是什么,他们更关心这些事项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或者麻烦;而这些结果项目组是如何应对的,未来还会出现这些问题吗,如何做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等细节,才是与会者参会获得的“干货”。而项目经理也应该非常清晰与会者想要知道的问题以及项目的计划,通过定期的汇报整理也是对项目每个阶段的梳理和总结。五、以数据支撑论点作为日理万机的老板们,百忙中抽空来参与项目沟通会当然是想听到一些干货,而这些干货除了和自身息息相关之外,更多的是通过数据支撑相关的论点,让部门负责人对项目的进度了解得更充分。我之前做过的一个客户数字项目中汇报的UAT问题,会总结成:参与人数*,分别在多少分会场举办了*场,已解决问题*条,Bug*条,建议*条;这样与会者就会清楚UAT的效果,以及参加UAT的同事对它的态度以及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当然以上只是比较浅显的一个数据论点,如果我们能够用销售相关的数据告知与会者,项目带来的用户数据、GMV、日活等活跃数据的变化,那就可以让与会者对项目的支持动力更充足。本文由 @靖琳Charlot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二手烟

用研项目需求分析沟通中的五个“坑”

作为用研,作为产品部门或业务部门的“乙方”,我们应该如何全面的梳理需求,沟通需求,让粗犷式、精细式、泛滥式的需求清晰的展现在甲乙双方之间,在甲乙双方之间建立需求传递的“坦途”呢?“需求”既是一个项目的起点,也是评价一个项目是否圆满完成的终点标准。对于用户研究项目来说,同样也不例外,项目需求的分析是否清晰明确,将直接影响需求优先级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结论的方向以及研究价值的体现。清晰明确的需求分析,也是一个用户研究人员专业性的体现。作为用研,作为产品部门或业务部门的“乙方”,我们应该如何全面的梳理需求,沟通需求,让粗犷式、精细式、泛滥式的需求清晰的展现在甲乙双方之间,在甲乙双方之间建立需求传递的“坦途”呢?我认为主要有五个“坑”需要去填平,下边我将分别介绍这五个“坑”,以供大家参考讨论。一、需求的提出者并非需求真正的提出者一个需求普遍会有一个直接对接人,需求由直接对接人传达,但直接对接人可能并非需求的真正提出者,需求分析沟通时,用研需要对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保持警惕。所以,识别需求的真正提出者以及需求关注者,是需求沟通分析中需要填平的第一个“坑”。识别项目的提出者/关注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了解需求直接提出人是谁,所在部门,部门的主要职责,提出人的主要职责。了解需求直接提出人的上级是谁,上级是否知晓此需求,上级的态度如何,是否是需求的真正提出人。需求的主要利益关系人又有哪些,围绕此需求的产品、设计、业务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否知晓此需求,他们对需求有没有补充。二、需求相关的产品/业务现状或背景不清无论是哪种需求都需要对产品及业务状况提前有所了解,产品或业务是用户研究人员与需求方的连接桥梁,对产品/业务现状的了解,不仅影响用户研究人员与需求方沟通的顺畅性,而且影响研究过程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最终研究建议的可行性、建设性。因此,理清需求相关产品/业务现状及背景是需求分析沟通中需要填平的第二个“坑”。梳理现有产品/业务的状况:首先,建议熟悉产品/业务。可对产品/业务做体验走查,虽然不需要输出严格的体验走查报告,但建议梳理在走查过程中您所看到或想到的各种问题及疑问,并在后续需求沟通时做问题的确认及疑问的解答。也可通过相应的培训或讲解来了解产品/业务。其次,建议了解产品/业务现状。对产品/业务的现有数据表现情况做相应的了解,通过对现有数据的了解,可以分析产品/业务的现有表现,一方面可以帮助分析需求的提出背景及原因,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拓宽需求研究的内容,从数据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对产品/业务有价值的新内容。最后,沟通分析需求提出背景。结合现状及行业数据,以及在前边两个步骤中的疑问或洞察,综合看待需求的提出背景,分析需求提出者对于现状及背景的理解是否准确,分析在当前的现状及背景下提出需求是否合理,帮助需求方提出更准确的需求或问题。三、需求原因/目标理解不准确需求的原因/目标理解不准确,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而且易导致研究结论本末倒置,无法提供有效洞察参考的风险。同样的一个研究需求,从不同的需求提出者口中提出,或在不同的需求现状/背景下提出,那需求的主要目标多数都是不同的。例如:老板在周会上提出需要频道页的产品找出频道页上的体验问题,优化频道页的体验。结合需求提出者/关注者来看,如果提出此需求的老板是频道页产品部门的负责人,那么需求的主要目标可能是提升用户在频道页功能应用、交互操作方面的体验;如果提出此需求的老板是频道页运营部门的负责人,那么需求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提升频道页的订单转化率。结合产品/业务现状及需求背景来看,如果当前频道页计划要进行全面的改版,那产品部门及运营部门的需求目标不仅仅是找出现有频道页的体验问题,同时还应扩展到频道页的改版方向探索上。因此,建议接到需求时,不要急于对需求进行拆解,基于对需求提出者/关注者,以及产品/业务现状、背景的了解,重新审视及沟通需求的提出原因及目标,判断需求方提出的需求是否合理,完善,方向正确,这是我们需要填的第三个“坑”。四、需求内容拆解不细致100分的研究不仅仅需要让需求方得到他们想知道的内容,而且需要让需求方获取到他们应该知道的内容,如何为需求方提供增值性研究这就要看我们如何来做好需求内容的拆解,填好这第四个“坑”了。需求内容的拆解,建议从需求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做发散梳理,以此既保证研究的深度,同时保证研究的广度:通过对研究目标/目的的逐层分解,对研究内容做纵向的发散,如按产品功能模块做需求拆解,按业务流程步骤做需求拆解,按更细致的人群划分做需求拆解等。通过对需求方的角色及主要工作内容的分析,对研究内容做横向发散,如对于产品经理的需求,可以从需求挖掘,功能创新,策略逻辑完善,交互流程改进,视觉效果呈现等多个维度上做需求内容的发散;对于运营同事的需求,可以从用户群体细分,各个群体的拉新、促活、留存、转化、营销传播等典型工作内容上做发散。还是以优化频道页体验的需求为例:纵向发散,频道页的产品体验可以拆解为频道页导航的功能及操作体验,首页焦点图的浏览及切换体验,特色活动板块的功能及操作体验,活动内容的浏览体验等。横向发散,产品部门在频道页上的主要职责简单来说是发现用户需求,并把用户需求产品化,因此我们可将频道页体验优化需求向目标用户定义,用户潜在需求挖掘,现有功能的用户需求验证等方向做横向发散。当然,研究内容发散也并非没有边界,发散的边界在于用研的研究能力和资源。五、方法/资源/时间规划缺少风险预见根据前边的各项梳理、分析、沟通,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梳理开展研究所需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预估项目工时,对项目流程及时间计划做排期,并与需求方沟通确认,这是我们需求分析沟通中最后一个环节的工作。在这个环节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对项目的风险问题缺乏预见及应急方案,这是本文要说的最后一个“坑”。那我们如何预见项目中的风险问题呢?建议可以:结合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来审视自己的项目,假设以前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在本次项目中依然会遇到,并依此设想应急方案。对项目执行步骤及各步骤上的工作内容,所需资源,资源获取方式,涉及人员等做整体梳理,并设想各步骤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需求方沟通,了解他们所能预见的风险问题。以上便是需求沟通分析中的五个“坑”,以及对填平五个坑的相关建议。最后,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可以用下图来对关键点做概括。需求的分析及沟通多数情况下需要围绕五个关键点不断迭代补充,通过不断的梳理、分析、沟通、迭代,最终把一个需求完整的透彻的呈现在双方面前。个人拙见,欢迎拍砖。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xbNy5LS19sJ0HT35ml4cA本文由 @京东设计中心JDC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