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 李鹏岚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重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科目,是高中学生三年必修学分最多的科目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与必修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撑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是目前国家教育部各类高等院校选拔综合创新人才选拔的重点,得综合实践活动基础必修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学生,一定会赢在学生人生高考的重点。南阳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对各班综管委课题组开展的各类研究性学习组织指导,课题组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的同时,为同学们报考强基计划、综合招生、特殊招生、社团招生等招生模式创造报考院校的条件,助力同学们实现理想大学的梦想!各班课题组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组织指导下,在各位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实践,经过上学期、寒假各课题组的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实践,完成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接下来将集中展示研究实践成果,今天重点展示交流各课题组的过程研究的调查研究,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设计调查问题、汇总统计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科学品质,在调查研究中进步成长!下面我们重点展示自然工程与科学类同学们研究的课题,我们在了解课题组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中,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的进步发展,同学们在科学探究、调查研究研讨交流中,有很多的教育成长!整个课题研究内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将组织各班课题组进行多角度的、系列展示交流课题研究内容,同学们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同学们个性特长全面发展!科技创新类课题研究03:02往届同学们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对科学DV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组同学们在研究课实践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同学们身边的问题,会用科学DV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同学们将我创作的哟首歌曲《和谐的校园是春天》创编了当时学生的课题研究实践成果,将学生在学校成长的见闻,编辑制作成DV视频作品,记载了南阳市第一中学校同学们在校期间的一段难忘历史,再次看同学们制作的科学DV视频有很多的教育成长启发!
众所周知,做研究一定要有选题,好的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在达晋编译看来,选题很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也就是要能找到可以值得研究的地方。“问题意识”不但能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人们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有新的发现。一篇好的论文离不开一个好的研究选题。而如何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题目与一个人的学术积累和科研意识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初学者在平时应关注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研究焦点和热点,提高自己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平时要关注与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从中得到论文选题的“灵感”。同时还要养成定期阅读论文的好习惯,至少每周或每月有计划地阅读一些论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为自己以后写论文和做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经常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在阅读别人的论文时,不仅要认真研读其内容,同时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好的论文的写作方法。只有通过读文章,我们才能学会写文章,这对初学者尤其如此。积极参与或关注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时了解学术研究动态,主动争取一切机会多与同行专家交流学习。“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总之,选题要有价值,要有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学术价值。选题要新颖,而且要有可行性。一般来说,论文选题最好具体一些。要在研究中体现出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前期一定要有扎实的学术积淀。笼统来讲,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上。就是能提出经得起考量的新的论述和观点,能贡献出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研究方法,能提出经得起推敲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些都要建立在前期扎扎实实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之上的。具体来说,选题从观点、题目到材料,论证方法全是新的。也可以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还可以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新论证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也可以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人们对信息的检索和收集也越来越方便,研究者可以用新的材料来论述过去的观点,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研究从观点、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并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研究中被人忽视的领域或被人忽略的环节,当然,这对研究者来说要求就比较高了。总之,学术研究要有创新,首先需要前期学术积累,这是实现研究创新的前提。一个好的研究者需要经常关注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期刊,了解当前该研究的趋势和热点话题。有时,研究初学者对发现问题的过程认识不够,往往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研究内容或题目的确定是一个反复探索反复论证的过程。要想选题创新,研究者需要在扎实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选题。选题没有研究价值,创新无从谈起,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动轮,因此申报科研课题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2005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课题各一项,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专项课题一项,还主持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和教改课题共十多项。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挫折,这里谈一些有关科研课题申报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对年轻老师们有所帮助。一、了解形势,把握趋势,是申报课题的基本前提 形势对我们科研课题的申报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新闻传播这样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因此,在申报课题以前,关注当下形势非常重要,形势首先是国家的形势。研究形势,就是要研究目前国家的宏观现状和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可能做的研究。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申报要求“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细读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会发现,社科基金课题的需求总是紧密结合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了解国家的大势、熟悉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将其和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结合,就可能中标,也可能优质地完成申报课题。笔者从1995年就开始关注程序理论,当时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也要重视程序科学化》文章,后来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律化”改为“规范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具有广泛性。“程序化”的增加,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作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2005年,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2008年,出版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书。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作一番研究。所谓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由该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把握了趋势,我们就有了掌握该事物的自主性和自立性,也就有了掌控它和解决它的能力和力量。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国家重视和加大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不仅国家课题总量在增加,而且专为青年人设立的课题数增加幅度在提高;增加了重大课题的数量,需要有高水平、多学科的团队组织申报;在限制申报数量,提高中标率的前提下,对一般高校而言,又增加了申报的难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二、确立问题意识,打好研究基础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这里笔者要谈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词典上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准确地描述现在的“知识分子”了。笔者以为,在当下,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应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一定的文凭是反映其水平的标志,但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文凭却出现了与知识相悖的情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其次,知识分子应该对现实社会有所关注和投入。不论是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它的结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服务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对身边的事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间。第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建设。这个社会需要有人不断地批判,只有批判才能让人们看到和看清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社会同时需要建设,因为只有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得更快。批判与建设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统一体,在实施时不可顾此失彼和重此轻彼。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问题意识是我们考虑选题和解决选题的起点和终点。无论是做硕士、博士论文,还是做科研课题,都要强调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才会有目标。而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来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也对需要立项的课题提出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从群众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做好科研课题,尤其是国家重大课题或重点项目,除了有问题意识,还要有一批前期成果。前期的研究对课题申报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国家要组建一个课题组,肯定要选择对这个领域熟悉的人,而要熟悉一个领域,需要有很多年的研究经历。如果你完全是这个领域里的陌生人,你的申报材料就无法体现出你对这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认识,评审专家对你恐怕也不会认可。其次,前期成果足以表现研究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准。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反映了研究者的水平,通过研究者提供的前期成果,可以让评审专家了解申报者目前的研究成就,这是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研究成果也是分档次的,申报时应多填写自己在较高级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一般或较低级刊物的东西可少填或不填。当然,一些青年课题对前期成果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没成果,那就看课题论证的质量了。如果有一些前期成果,即便在青年组里还是有优势的。前期成果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而且,我们所从事的前期研究并不都是为了申报课题,它也是不断地凝练研究方向和提高研究水平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如果能有几个或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也是大有好处的。三、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创新有独见 科研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搞科研要求有创新意识。所谓创新首先就是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新的创见。一篇论文,一个课题,总要有点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视野、新理论、新素材、新方法等。科学研究是在前人或以前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自己独创的工作,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唯一性。笔者评审过很多申请报告,格式整理得很好,理论上说得也很对,就是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没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这种课题是难以通过的。在本学科内寻找新的课题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不要忘记交叉学科也是重要的创新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内的各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流”趋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和自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②交叉学科是指形成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③从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列入了国家的长远规划,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不断拓展甚至爆发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促进新兴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孕育发展”④。因此,我国“十二五”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强调要“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在推动各学科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我们可以多用一点交叉学科的知识,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笔者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的时候研究奖励学,较早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先后出版《奖励的奥妙》、《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普类的小册子,后完成《激励论:发掘人力资源的奥秘》和《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等理论专著。奖励是一个老话题,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著,发现里面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奖励。我在前人和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和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或成果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⑤这个定义既不违背各学科的解释,又能够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是一种在更宏观层面上对奖励这种现象的重新解读。我既著书立说,也不断结合现实奖励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论文和评论,在研究奖励的同时也开展了包括惩罚在内的激励论研究,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在研究过程中,聘请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目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互相吸收彼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交叉学科的研究比传统的学科内的研究要难一些,关键是要能够打通学科壁垒,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但是,开创交叉学科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交叉出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学科的差异本质上是各学科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这些不同学科的沟通、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需要研究人员从差异中找出沟通和融合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发现新课题、新方法和新视角的重要领域。另外,不管什么学科,推理和案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研究都很重要。做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会逻辑推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把道理讲清楚;其次,就是在论证过程之后,一定要用本学科的理论将案例讲清楚,讲出本学科的特色来。今天的博士论文,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论证,这很好。数学进入社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前奏,今天,定量研究方法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⑥。可是研究课题里面怎么用数学才叫科学呢?一位学者曾写文章谈到这样一件事,说有一批研究人员到农村进行研究,他们调查了很多数据,最后发现农民很辛苦,文章问,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吗?农民肯定很苦,这是不用调查的结论。新闻传播学也很需要定量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数据能不能经得起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不对?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科学的使用。关注社会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它、服务好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来说明和解读我们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说明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四、结合教学,促进科研 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校教师的宗旨,所以,科研首先应该为教学服务。优秀的教师不仅体现在其一流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其优秀的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把学科前沿的问题提出来,要把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学校没把学生培养出来,老师搞再多的课题都没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老师的职称是“教授”而不是“研究员”。所以老师如果课上得很好,立项的科研项目即便不多,还是应该按照教师的系列给予副教授、正教授、博导等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有一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不仅课讲得很好,对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深受学生喜爱,但就是没有博士学位,一直是副教授,我以为是不妥当也是不公正的。高校的管理政策应该调整以保证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科研就是要有利于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和科研不是两张互不相关、不可转换的孤立物。近几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教育。而我在2006年就开始至今给新闻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讲授新闻学前沿专题: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我在课堂上讲这门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过一些调查,撰写过相关论文。2011年,刚好遇到教育部发布一个“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专项课题,我以“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为题中标了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并不都有与科研相关的课题,但是,教学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是需要研究和可以研究并出成果的,而且这些研究又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当老师的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心。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 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单靠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来共同攻关,因此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重大课题的横向联系除了学科和学科队伍以外,还有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涉及课题的分割、权力的分割等问题。研究团队内部合理的分工对于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如果一个课题因为分割不公正或者信息不对称,引起麻烦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务必在事先就要规范好。团队如何组建,首席专家与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划分,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从学校的层面讲,应该为科研人员的团队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尤其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适当的条件,不断优化高校科研队伍资源配置。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也应提倡多学习一点其他专业特别是跨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课题申报书的填写也是有一定规范的,科研处要组织一些填写报表的培训讲座,尽量减少因为申报书填写不规范引起的申报失败。除了上面说的问题外,有关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也需要研究改进。现在的国家级课题,每年结项的比率是一半多一点,获得优秀的更少。而我们对研究者学术水准评价和职称晋升,大多只认主持了多少项目,而没有检查是否完成了。结果是有的人仅靠设计课题拿了前期经费去做别的事,这不仅有损学风,而且也是对国家经费的一种浪费。在学术刊物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文,项目资助来源的日期是好多年前的批号。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论文中的某些观点还具有针对性吗?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行的,不同的时间对研究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当下许多社科基金课题(包括重大项目)都要求在1—3年内完成,一是为中央决策提供最新成果,二是该项研究符合当时的形势。所以我认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主持并在期限内(如有延期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完成了多少项目,获得优秀者应予奖励。
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规划十三五群体课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举办阶段成果汇报会,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白雪主任主持。图为方丹发言课题负责人方丹指出,课题组依据自主研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开发出了适合学校统一测评使用的分级类评价工具。这套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有教师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判断使用,不依赖于课程和教材。通过测评,能够为每所课题学校提供一份整体的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体检报告”。学校可以以此较为客观地判断自己学校的教育优势与不足,进行教学改进。课题将在促进教师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落实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北京合众美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锋表示,合众美华教育与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实践,构建了分级分类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帮助教师摆脱授课内容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一个普适性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工具。运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检验一个学校相对于海淀区总体科学素养的水平高低,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比和跟踪测试,检验不同的跨学科教学改革产生的效果。项目试验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晖表示,作为课题学校,该校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数据,也为其他课题学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个课题,不仅为学校的孩子们丰富的课程活动资源,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平台,在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上,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资源,带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深入挖掘外部资源的利用价值,对引进的合众美华教育研发的AB未来课程进行改进,改变了现有的以设计用途为分类的局限,系统的融入了艺术、历史、工程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充分结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借助科学素养提升的课题,学校教师与其他项目学校组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定期参加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合作的资源单位合众美华教育的老师们定期来我校,指导教师备课,参与学校的课程教研,就这样,教师们展开了一场“做中学”,不断开拓思维,提升了该校的教研与教学能力。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小学部校长樊蓉介绍了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表示,在这个项目中,理工附中小学部以课程建设为重心,贯彻理工附中“发现教育” 理念。在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时时、事事、处处激发学生去发现学习和成长的真谛,使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深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实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主体发展。该校本着以人为本、以教师多元发展为本的思考,深度讨论研究适合小学部教师多元发展路径与机制,期待构建出一种基于不同教师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服务文化。在学校原有的合众美华教育研发的AB未来课程的基础上,该校从兴趣出发,创设情境开展活动,以适合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设计为依托,运用可操作、可观察的手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同于以往课程之处就是引入了“实践”和“跨学科”的概念,强调了它们与学科素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校长殷楠作为大会特别邀请的外区嘉宾,与来宾分享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的宝贵经验。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 新坐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教育本体的重新审视,是对主体“素质观”的重要更新,是对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突破。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程体系,这就需要高水平、高站位的教师。面对适宜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方式青年教师进入得更快,学习得也更深入,对持续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开展翻转式研修,着力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据记者了解,在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2月印发《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之后,海淀区设立教育规划十三五群体课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在项目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于今年9月确定了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完成测评工具开发,并通过学校主动报名对项目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科学素养测试。项目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评价的教学改进研究。(光明融媒记者李慧)
互联网的出现让科普载体、受众、作者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普需求已经从“你能给什么”转变为“我想要什么”。当互联网遇上科普,恰似氧化钙碰到了水,化学反应非常激烈。科学热点、健康知识、辟谣文章……一时间,你想知道的科普内容在这里应有尽有。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传播渠道广,这些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给科普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网民的科普需求,预判科普趋势,中国科普研究所历时三年,对互联网科普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发布了《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下称《报告》)。这个《报告》为科普工作者精准定位科普受众、推送科普内容出谋划策。“信息社会已经走入数据时代,《报告》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挖掘,记录着我国科普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发展历程。”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说。弄清楚公众需要什么科普内容“传统的科普方式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受众主要是被动接收,主动性比较低。”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钟琦一直从事科普信息化相关研究。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互联网的出现让科普载体、受众、作者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普需求也从“你能给什么”转变为“我想要什么”,“公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内容成了最重要的课题”。钟琦团队通过中国网民的搜索行为来反映其真实的科普需求。他们在确定主题、种子词的基础上,以百度搜索为数据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抓取、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所谓种子词就是数据抓取的一个标准,我们和科学家、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讨论,筛选出了一批普通群众应该知晓的科学词汇。”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黎明解释说,“根据近年来的科普热点,我们确定了健康医疗、食品安全、航空航天、信息科技、前沿技术、气候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8个科普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像白细胞、温室效应、红外线这类的种子词”。《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民最关注的科普主题排名前三位是:健康医疗、信息科技、应急避险,其中健康医疗的搜索占比达53.78%;最关注的科学常识排名前三位是: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物质与能量,其中生命与健康的搜索占比为65.62%。可见,跟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知识是公众最为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数据为科普工作者今后选择科普内容提供了依据。研究中还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女性群体的科普搜索意愿比男性群体更高,并且对养生、抑郁症、宫颈癌等生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男性群体则表现出对飞行器、碳纤维等“黑科技”的痴迷。“同时,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涵盖某些科普元素,在这些新闻播出后的两三天内,公众对该知识的科普需求非常强烈。”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艳丽举例说,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人类两次探索到引力波、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阿尔法狗”横扫李世石……诸如此类新闻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科普热情。科普内容与新闻发布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工作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独立的新闻报道或是单纯的科普文章,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在新闻中穿插一些科普知识,再以短视频、小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呈现,效果就要好一些。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不仅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比较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也达到了科普工作“蹭热点”的效果。要掌握发布科普信息的最佳时机了解了公众科普需求以后,什么时候是科普内容发布的最佳时间,给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2015年,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就与新华网合作共同建设了科普舆情数据监测系统——科普中国实时探针,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在线分析。研究表明,每天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以及每周三和周四是网民对科普信息关注度最高的时段,在此期间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转载量和评论回复数都达到了一天或一周的峰值。从每月舆情热度走势来看,用户在工作日通常生活比较规律,使用互联网比较便捷,对科普信息的阅读、分享、评论会较为活跃;周末时,用户通常选择休息、娱乐或者是看一些“轻新闻”,对科普信息的关注度会有所下降。“这项成果对于我们在重要活动或是热点新闻发布时机的选择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钟琦以科普日为例介绍说,目前,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六是全国科普日,许多科普活动会在当天开展。“为了提升科普日的影响力,我们建议在9月的第三个周三和周四开始进行预热宣传,从而调动公众参与当天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科普日的传播效果。”科普舆情监测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是针对网民的回复、评论,发现新的科普需求,从而进行二次传播、深度解读。“2017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我们对2000条网民言论进行抽样分析。”对于调查结果,王黎明介绍说,有24.8%的网民期待我国为全球大气污染治理作出贡献,有15.9%的网民表示对碳卫星的功能及意义有兴趣,但也有20.6%的网民依旧吐槽雾霾。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正面也好负面也罢,都会得到新的科普方向。比如,碳卫星如何破解大气污染问题、雾霾与碳排放的关系、航天技术的各种应用等,这种根据网友反馈细分出不同角度的传播内容,加速了科普工作向精准化、精细化发展。须明白科普形式要因人而异我国早期科普读物的目标对象是中小学生以及广大农民、市民等群体,当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到来以后,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显示,在移动端科普受众中,超过57%的用户来自23至40岁群体,18岁以下青少年占比较低;20至29岁网民占据了2016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的最大份额,达43.82%。此外,45.5%的移动端科普用户具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背景,新科普的受众已经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覆盖人群也已拓展到白领、大学生、企业管理者、人文学者等。“对于这类人群我们通常采用深度文章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小学生、老人以及学历较低的人群的科普需求。”在钟琦看来,中小学生是一个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用QQ交流而不是微信,身上流露着浓重的二次元气息……“如果我们用他们的思维逻辑生产科普内容,用他们的语言制作科普视频,传播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虽然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已不再陌生,但他们通过看电视获取信息的习惯却很难改变。在社区里安装具有科普频道的电视,会让老人们在闲暇时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这未尝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科普手段。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文化程度偏低,很难通过线上渠道获取科普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完成科普信息化落地工程,尽量为他们多提供一些展板、海报、音频等形式的科普内容。”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 经济日报)
互联网的出现让科普载体、受众、作者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普需求已经从“你能给什么”转变为“我想要什么”当互联网遇上科普,恰似氧化钙碰到了水,化学反应非常激烈。科学热点、健康知识、辟谣文章……一时间,你想知道的科普内容在这里应有尽有。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传播渠道广,这些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给科普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网民的科普需求,预判科普趋势,中国科普研究所历时三年,对互联网科普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发布了《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下称《报告》)。这个《报告》为科普工作者精准定位科普受众、推送科普内容出谋划策。“信息社会已经走入数据时代,《报告》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挖掘,记录着我国科普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发展历程。”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说。弄清楚公众需要什么科普内容“传统的科普方式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受众主要是被动接收,主动性比较低。”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钟琦一直从事科普信息化相关研究。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互联网的出现让科普载体、受众、作者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普需求也从“你能给什么”转变为“我想要什么”,“公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内容成了最重要的课题”。钟琦团队通过中国网民的搜索行为来反映其真实的科普需求。他们在确定主题、种子词的基础上,以百度搜索为数据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抓取、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所谓种子词就是数据抓取的一个标准,我们和科学家、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讨论,筛选出了一批普通群众应该知晓的科学词汇。”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黎明解释说,“根据近年来的科普热点,我们确定了健康医疗、食品安全、航空航天、信息科技、前沿技术、气候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8个科普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像白细胞、温室效应、红外线这类的种子词”。《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民最关注的科普主题排名前三位是:健康医疗、信息科技、应急避险,其中健康医疗的搜索占比达53.78%;最关注的科学常识排名前三位是: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物质与能量,其中生命与健康的搜索占比为65.62%。可见,跟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知识是公众最为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数据为科普工作者今后选择科普内容提供了依据。研究中还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女性群体的科普搜索意愿比男性群体更高,并且对养生、抑郁症、宫颈癌等生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男性群体则表现出对飞行器、碳纤维等“黑科技”的痴迷。“同时,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涵盖某些科普元素,在这些新闻播出后的两三天内,公众对该知识的科普需求非常强烈。”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艳丽举例说,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人类两次探索到引力波、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阿尔法狗”横扫李世石……诸如此类新闻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科普热情。科普内容与新闻发布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工作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独立的新闻报道或是单纯的科普文章,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在新闻中穿插一些科普知识,再以短视频、小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呈现,效果就要好一些。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不仅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比较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也达到了科普工作“蹭热点”的效果。要掌握发布科普信息的最佳时机了解了公众科普需求以后,什么时候是科普内容发布的最佳时间,给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2015年,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就与新华网合作共同建设了科普舆情数据监测系统——科普中国实时探针,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在线分析。研究表明,每天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以及每周三和周四是网民对科普信息关注度最高的时段,在此期间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转载量和评论回复数都达到了一天或一周的峰值。从每月舆情热度走势来看,用户在工作日通常生活比较规律,使用互联网比较便捷,对科普信息的阅读、分享、评论会较为活跃;周末时,用户通常选择休息、娱乐或者是看一些“轻新闻”,对科普信息的关注度会有所下降。“这项成果对于我们在重要活动或是热点新闻发布时机的选择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钟琦以科普日为例介绍说,目前,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六是全国科普日,许多科普活动会在当天开展。“为了提升科普日的影响力,我们建议在9月的第三个周三和周四开始进行预热宣传,从而调动公众参与当天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科普日的传播效果。”科普舆情监测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是针对网民的回复、评论,发现新的科普需求,从而进行二次传播、深度解读。“2017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我们对2000条网民言论进行抽样分析。”对于调查结果,王黎明介绍说,有24.8%的网民期待我国为全球大气污染治理作出贡献,有15.9%的网民表示对碳卫星的功能及意义有兴趣,但也有20.6%的网民依旧吐槽雾霾。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正面也好负面也罢,都会得到新的科普方向。比如,碳卫星如何破解大气污染问题、雾霾与碳排放的关系、航天技术的各种应用等,这种根据网友反馈细分出不同角度的传播内容,加速了科普工作向精准化、精细化发展。须明白科普形式要因人而异我国早期科普读物的目标对象是中小学生以及广大农民、市民等群体,当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到来以后,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显示,在移动端科普受众中,超过57%的用户来自23至40岁群体,18岁以下青少年占比较低;20至29岁网民占据了2016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的最大份额,达43.82%。此外,45.5%的移动端科普用户具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背景,新科普的受众已经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覆盖人群也已拓展到白领、大学生、企业管理者、人文学者等。“对于这类人群我们通常采用深度文章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小学生、老人以及学历较低的人群的科普需求。”在钟琦看来,中小学生是一个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用QQ交流而不是微信,身上流露着浓重的二次元气息……“如果我们用他们的思维逻辑生产科普内容,用他们的语言制作科普视频,传播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虽然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已不再陌生,但他们通过看电视获取信息的习惯却很难改变。在社区里安装具有科普频道的电视,会让老人们在闲暇时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这未尝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科普手段。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文化程度偏低,很难通过线上渠道获取科普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完成科普信息化落地工程,尽量为他们多提供一些展板、海报、音频等形式的科普内容。”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李芃达)>
央广网深圳5月19日消息(记者黄倩通讯员丁宁宁 严偲偲)2019全国科技周今天(19日)拉开帷幕,而在5月1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的公众科学日上,“植物秋季大换装”“神奇的立体视觉”“流浪地球储存计划”“陀螺大战”等十余场科普活动已率先上演。分会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也对全社会开放,共吸引了千余名市民参观体验。据了解,本次活动已是深圳先进院举办的第九届开放日,以“科学·教育·创新”为主题,首次展示了涵盖全年龄层的“中科科普体系”。家长、孩童现场参观体验。(主办方供图) 百名学生体验科普课堂 与往年相比,今年深圳先进院开放日的最大特色是“科学与教育融合”,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科学特色活动系列化并分类展示。针对学龄前儿童设置了“和我一起修化石”“食物中的科学”等浅显易懂的趣味课程,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实验、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博士课堂”则是深圳先进院重点打造的“王牌科普课程”,来自深圳先进院人工智能、医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29名博士从自身科研领域出发,开发出适合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课程。在今年的开放日上,植物学博士杜静带来了一堂“植物秋季大换装”,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叶片颜色变化的原因,进而普及植物色素的重要作用。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博士谷飞飞则通过单眼和双眼套圈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立体视觉”概念,并从人眼视觉升华到机器视觉。针对初中生的“科学草坪”活动将课堂搬进大自然和科学发现现场,以小课题的形式探究土壤呼吸的特性。在科研工作者的带领下,青少年亲自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接触科学仪器,完成实验操作,形成直接经验。“中科讲坛”则在科学知识的专业性上继续加码,王彬副研究员带领高中生“从神奇动物身上寻宝”,了解仿生材料的特殊功能和结构原理。此外,活动还邀请到了院内学术“大咖”——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帆研究员,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执行主任朱英杰研究员,为成年观众带来“我们身边的交通大数据”及“我们为什么会上瘾”两场科学前沿报告。初中生参与“科学草坪”活动。(主办方供图) 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是开放日的另一大亮点,在精密工程、医学影像、3D打印骨材料等8个实验室内,一线科研人员为参观者亲自讲解爬壁除锈机器人、磁共振成像系统、3D打印生物材料、虹膜识别等技术的应用。神经调控小车、人脸识别小盒、气象大数据等科技成果的展示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开放日还策划组织了中科机器人、中科创造力等活动,并启动了“2019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大赛”以及为南科大二小、华侨城中学等十所学校进行了“南山少年创新院”授牌。中科科普体系日趋完善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背后,是一套日趋完善的“中科科科普体系”,蕴藏着高质量、规范化、成体系的科学教育理念。据了解,自2017年发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普工作规划纲要》以来,科教团队以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的落地,经过两年的实践摸索,逐步构建了覆盖K12全年龄段的科普课程。以“博士课堂”为例,目前深圳先进院已开发超过50门前沿科学课程,并形成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工程与技术四大门类,服务中科实验学校500课时,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超1万人次。
佟贺丰研究员在2018互联网科普产业研讨会上做主题报告。 孙自法 摄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3日从中国科协科普部获悉,由该部主办的科普中国·2018互联网科普产品征集活动终选日前在北京成功举办,共有21个互联网科普项目获得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的品牌支持,成为“科普中国”传播矩阵的组成部分。这次互联网科普产品征集活动终选采用项目路演答辩的形式,21位项目负责人就项目的产品概述、团队情况、商业模式、核心壁垒、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展示。最终,“重现化学”等2个项目获得A类资助,“编程猫nemo”等5个项目获得B类资助,“哇啦实验室”等8个项目获得C类资助,“量子学派”等6个获得入围资助,它们将分别获得资金、品牌支持、展示交流、产业对接等方面的资助。据了解,科普中国·2018互联网科普产品征集活动于今年8月初正式启动,旨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发掘优秀的互联网科普产品,创新和丰富互联网科普产品形式,助力互联网科普产业健康发展。征集活动共收到135项报名项目,经过资格审查及专家线上遴选等环节,并重点考察项目科学性、传播性、创新性、持续性后,最终确定21个项目晋级终选环节。在同期举行的2018互联网科普产业研讨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佟贺丰指出,科普产业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产业,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市场容量都还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同时,互联网科普产业发展面临着非常强的不确定性,未来需要长期扶植,成长期至少在十年以上。“科普中国”以“互联网+科普”为切入点,打造互联网科普传播矩阵,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为科普产业发展探索了更多的空间和方向。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表示,“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品牌,通过本次互联网科普产品征集活动,中国科协将在民间科普企业与“科普中国”品牌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在给予品牌支持的同时还将形成一个科普产业圈,希望相关科普企业在“科普中国”的平台上,不断提升科学性、传播力和影响力,做到公益和市场相结合,事业和企业相融合。(完)
分享,收获,成长。7月13日下午,全市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实践成果汇报会,近三百名中小学生顺利“毕业”。13个课题小组同台答辩,各显神通,一起去看这些小小“自然达人”“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蚊子吸血机制大起底课题名称:蚊虫吸血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学 校: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盛夏到,蚊子扰,左边叮,右边咬。与人类相比,蚊子真可谓不折不扣的“老前辈”。人类的历史最多只有数百万年,而蚊子大约在一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到处繁衍。自从有了人类,人蚊之间的冲突就没有停息过。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人蚊大争斗中,人类长期处于下风。蚊子只吸人血吗?人类如何科学的拒绝蚊子派发“红包”,换取一个宁静的夏天?答辩现场,这个课题一亮出,评委和台下观众就充满了期待。毕竟,谁还没被蚊子吸过血。汇报人介绍,课题小组通过对蚊虫吸血机制的系统研究,了解了蚊虫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生理习性。最终发现:雄蚊只吸食草汁、花蜜, 雌蚊子才是吸血和传播疾病的“主角”。他们还通过喂食蚊子不同种类的血如:鸡血,马血,兔血......并将蚊子冷冻解剖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不同温度下蚊子的吸血情况,以及蚊子对兔血、马血的偏好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在30摄氏度左右蚊子的生命会更活跃。温度更高或者更低,蚊子活性会降低或者进入休眠期。通过这次研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蚊子咬了”。get科学防蚊实用技巧以外,组员们万万没想到,居然可以从蚊子吸血这件司空见惯的场景里,感知到科学精神,深受启迪。答辩感言:“科研需要一双鉴别知识的眼睛,科学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再去思考,科研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千里之谬,不容秋毫,任何个人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团队和结果的错误,我们也知道科研需要不惧失败的态度,被击倒的只是最糟糕的失败,放弃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给土豆找治病的良药课题名称:马铃薯软腐病的噬菌体防控学 校:武汉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世界第四大主粮的马铃薯,也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土豆同学,在全世界拥有无数忠粉,各国更是对它担起主食重任抱以厚望。但团宠如它,也经常受到还未“出生”就已烂在土里的困扰。武汉中学的同学们体验了一把“土豆医生”的角色。他们的课题研学任务简单说就是:通过生物实验,给土豆治病。台上小组发言人满口专业术语:“通过实验,找到能够杀死软腐病致病菌的噬菌体,并制备噬菌体制剂。噬菌体就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噬菌体的专一性确保了治疗效果,这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回顾课题研学之初,他们全是小白,各种“被打击”。第一天任务是制作培养基,小组没有一人一次成功。组员李妍在实验日记上记录了自己实验失误的次数,五天下来就有16次之多。实验步骤和要求稍有不慎,就导致失败:洗手时,没有使用酒精消毒或是洗手液,导致实验失败;拍打右手时,用力太猛,导致剂量过多,实验步骤失败;忘记将杀菌灯调成日光灯,结果培育的噬菌体被杀死......“老师说,我们犯的错误可以出一本手册”。失败是成功之母。每天反思错误,不断复盘、改进,慢慢摸索,终于实验成功。同学们总结:做实验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来,有时候“慢”才能真正做到“快”。答辩感言:“心态和态度是科研活动的关键,只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把实验做好,最终得到科学真理。慢即是快,只有耐心细致才能将实验做好,一味的求快将会出现实验错误,导致实验的失败。同时一个好的习惯能减少实验的操作难度,提高实验的精确度,甚至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虫和鱼,鱼和人,寄生?共生?课题名称: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学 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逐水草而居,不止人类。大江大湖大武汉,还生活着很多人类以外的“江湖儿女”,比如在水里自由自在的鱼,以及寄生在它们身上的虫。鱼生短暂,也难逃生老病死,寄生虫病是常见危害之一。一条小鱼是健康还是病态,存在还是消失,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武汉外国语学校研学小组的同学们跟随老师“看诊”小鱼儿,了解鱼类基本生理结构后,亲手操刀解剖黄鳝鱼,鲫鱼等鱼类,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并发现黄鳝体内存在棘头虫和胃瘤线虫。这些寄生虫都是导致我国鱼类爆发疾病的根源。鱼和虫,和人类,都是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一环。此次课题研学,他们不仅了解了鱼类常见的寄生虫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也认知了各种寄生虫在水槽中的具体形态,以及虫和鱼、鱼和人的链条关系。答辩感言:“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了解了科学实验的方法,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动手能力,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同时,在实验中由于缺乏经验,实验的成功率不高,这也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千奇百怪的猕猴桃课题名称:好吃的猕猴桃是怎样长成的学 校:江岸区育才行知小学、湖北大学附属小学、洪山区难望小学、青山区钢城第二小学、武汉小学、武汉市常青实验学校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大家都吃过吧,可真的会挑吗?要知道猕猴桃有大有小,有酸有甜,如何在茫茫”桃“海中挑选出又大又甜的猕猴桃呢?这是有学问的。由六所小学联合组成的研学小组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猕猴桃的前世今生。答辩台上,他们的陈述让众人口水直流。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种子资源圃里,孩子们不仅见到了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猕猴桃,还品尝到了口感各异的猕猴桃。他们的实验目的是培育出又大又甜又无毛的猕猴桃。作为亲本的三种猕猴桃是精选出来的:通过卡尺和天秤选出果实最大的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用糖度仪测出甜度最高、口感最好的猕猴桃——中华猕猴桃;毛被观察找到果皮光滑无毛的猕猴桃——软枣猕猴桃。面对评委“平常老百姓如何挑选猕猴桃”的提问,组员——青山区钢城二小六年级学生姚乐欣小姑娘回答得镇定自若:“超市里面基本只有两种猕猴桃,如果喜欢吃酸的,你可以选择美味猕猴桃,也就是野生猕猴桃,它个头大、毛比较长。如果你喜欢吃甜一点毛少一点的,你就选中华猕猴桃。”答辩感言:“培育的过程需要很多坚持和付出。要先把最大的猕猴桃和最甜的猕猴桃杂交育种,反复多次培育出又大又甜的猕猴桃,再拿它跟无毛的猕猴桃进行杂交育种,反复多次得到亲本。说起来容易,真正的实验过程是非常漫长的,科学家要做无数次实验。”攀援不过它的本能课题名称:攀援植物的攀援策略探究学 校: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指导单位:武汉重拾水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植物的生存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神奇的植物有着特殊的本领——向上攀援生长。“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舒婷笔下的凌霄花,就是一种攀援植物。攀援其实,只是它的本能。攀缘植物在森林系统里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类,数量大概占到5%,但是生物量在整个森林系统里面占到20%。通过查阅材料,研学小组发现了攀援植物有缠绕、卷须、吸附和蔓生等多种攀援方式,并在武汉马鞍山森林中对自然生长的攀援植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共采集到11种攀援植物和16种植物标本。大家讨论的热烈,从“络石的生存策略”到“小果蔷薇的生存策略”、到“不同环境对攀援植物的影响”。“课本上讲到的是很泛的普及性知识,在课题研学中,在森林里,在自然课堂里,我们可以学到更加细致、更加学以致用的东西,可以看到摸到植物的叶子,闻它们的气味,直观的感受到植物的本质特征。”答辩感言:“从提出问题,到体验流程,我们明白了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有充分的实际调查,并且意识到知识的价值,这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藻的秘密知多少课题名称:奇妙的微藻世界学 校: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听说披上红细胞“马甲”的微藻,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听说藻蓝蛋白是来自远古生命的福音,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形态的微藻,它的秘密你知道多少?过去一年,常青一中研学五人组通过观察和实验,一步一步走进微藻的世界。他们先对常见微藻进行观察与培养,弄明白了微藻的种类,形态等各方面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提取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理论还需要实践验证。为了弄明白微藻与人类生活水质的关系,研学小组对学校水质样本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发现了形态各异的角叉藻,排列整齐的珊藻等各种微藻,区分出水质中的优势藻,并得出学校水质较好的结论。这次实地调查大为提升学生们探究科学的信心,甚至开始畅想未来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硅藻等一系列问题。“一开始觉得微藻离我们生活非常的遥远,课题研学后才了解微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的用途,比如DNA的藻油,婴儿配方奶粉里面就是一定要添加DHA,因为它跟小孩神经发育有密切关系。微藻的种类,与人们生活的水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觉得科学很远,很高大上,但实际上科学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答辩感言:“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探索,在科学探索之路上,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反复练习下,我们的操作也更加的规范。同时面对未来如何高效的清理水华,从硅藻中还能提取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去畅想。”神奇的土壤课题名称:耕读自然课堂学 校:江汉区红领巾学校、江汉区长港路小学、江汉区振兴路小学、江汉区邬家墩小学、武昌区育红小学指导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是最本真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人视乡土为根,为家园,这种深刻的情感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中国人也正是在这样的生存方式中,获得了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生命感知,创建了一个人与土地共生的人居环境。研学小组的小学生们跟随老师走进自然,了解了土壤的种类、土壤的基本结构,了解了五颜六色的土壤,例如,东北地区大多是黑土,中北地区大多是红壤、黄壤。这些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平时看来“脏兮兮”的土,竟如此神奇,蕴含着这么大的能量,孕育出世间万物。“老师告诉我们,土生万物。土地不只土壤,还是一个能量的源泉,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循环流动,永无休止。”答辩感言:“土壤是十分神奇的,他们不仅仅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纤维等等资源,还为我们处理废弃物,对我们人类十分重要,而且土壤和我们人类一样,会疲劳,会生病,会失去生命力,所以土壤也需要我们的呵护”。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课题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后,课题也就进入了总结阶段,撰写结题报告也就成为了重点工作,因为结题报告既是对课题研究所有成果的一次总结,又是课题成果的全面展示,还是课题成果与否的一个标志。依据蓝译总结的经验看来,要写好课题的结题报告,可以从以下三步走:一是要先将课题研究的材料进行充分地汇总、梳理。这是撰写结题报告的前提,研究者可以依据课题方案对各子课题进行归类总结,看看子课题是怎样操作、推进的,进行了哪些实验,有哪些材料,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子课题之间有没有进行交叉研究等。如果材料太多,那么有必要先进行科学取舍,然后再进行总结。二是要考虑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一般来说,课题成果不是一份结题报告就能全部展现得了的,因为一份结题报告通常也就数千字,长的也不过两三万字,所以对于结题报告的写作,应当用简练的文字清楚地把成果表达出来,具体的操作只能做简洁的概括,必要时也可以在课题结题报告外配上附件,将成果详细地展示出来。同时还要结合自己课题的特点,选取合理的展示形式,让自己课题更具说服力。三是进行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这个环节比较重要,直接关系到课题能否顺利通过专家的结题审核。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结题报告的几个方面要点。1.课题的提出。一般主要是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以及在研究时处于怎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研究问题抬得太高。2.课题的界定。由于一个课题一般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中进行研究,其成果也就只能在某一方面行之有效,所以有必要对课题进行界定,特别是对课题中一些关键词的概念进行界定。3.课题的研究原则和方法。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题实验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当根据课题选取恰当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实验中坚持遵守,在研究成果中有所体现。4.课题的研究过程。主要是简单地回顾课题的运转情况,一般可分成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对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做一个简明介绍,简单说明每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做的;二是对子课题运转情况的介绍,也就是将课题的主要子课题的研究侧重和运行情况做一介绍。5.课题的研究成果。其能否有效地表达出来,会影响到课题的成功与否,以及能不能通过结题的专家审核。在思想理念层面,应当提出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思想理念,并能为大家所接受;在实践操作层面,可从方法与途径、模式总结、数据图表统计与分析等角度将课题的做法表述出来。6.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一般来说,是有了问题才会研究,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成功,而且进行课题研究,都要把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结出来,看看是如何解决的。所以在结题时,应当把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这有助于促进我们去深入探究,也许是下个课题的起点。7.课题的附件。一份结题报告,不可能把课题实验中每个方面都详细地写出来,所以我们就有必要通过附件的形式进行补充。以上介绍的是撰写结题报告的几个基本方面,当然了,每个课题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就需要作者根据自己课题的研究情况做一定的调整。总之,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课题成果充分而精彩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