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的大学,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三立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一所非常棒的公立研究性的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吧!克莱姆森大学位于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市,其成立于1889年,一共分为五个学院:农林与生命科学学院、建筑艺术与人文学院、商业和行为科学学院、工程与科学学院以及卫生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关于克莱姆森大学1、克莱姆森大学成立于1889年,其现任校长是James P. Clements。近两百万英亩的面积造就了一所艺术、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学。2、克莱姆森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成立了5个学院,分别是:农业、林业与生命科学学院,艺术、建筑与人文学院,商业与行为科学学院,工程学院,以及健康、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3、克莱姆森大学致力于成为美国非常好的公立大学。其在公立大学中的排名近年来不断攀升,从34到30再到22,如今已经跻身为公立大学前20强之一。此外克莱姆森大学通过结合两种模式来重新确立自己独特的地位,这两种模式分别是:专业研究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将高度参与的学术和社会环境凝聚在小学院内。4、克莱姆森大学以其独特的管理制度、促进稳定的领导、学院的独特结构,创造了非常浓厚的合作气氛,并推动竞争精神,鼓励教师、学生以及职工都树立大胆的目标。二、 克莱姆森大学的留学费用是多少呢?费用预算分为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费用:1、本科学费/年合计约为:$25,388,本科总费用/年合计约为:$37,788;2、硕士学费合计约为:$18640,硕士总费用/年合计约为:$27240。每一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并进入其中继续学习。三立小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出国留学的梦想。克莱姆森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我们探索。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感谢您打开《周教授大讲堂》公众号,并阅读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宗旨是为朋友们提供有关人的培养和教育方面的、具有最大深度和广度的、可靠实用的系列“干货”。当然,阅读我们的作品,建议您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稍稍静下心来阅读,相信您会有所思考和感悟的!不信,请您试一试,实践才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您收获的一个观点,还是您领悟的一种方法,敬请及时告诉我们,因为这些都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不管您是一星半点的质疑,还是长篇大论的批判,也恭请提醒我们,因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我们会及时与朋友们交流互动。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关注、推荐、分享和收藏,谢谢! 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其招生人数逐渐增加,到2015年博士招生超过了7万,当年毕业的博士也超过5万。美国从2006年到2015年,10年间共计培养了501695名博士,年均培养博士45219人。很显然,中国目前的博士培养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在2006-2015年间培养了中国博士44915人,年均培养4492人。可见,美国现在培养的中国博士人数大约只占中国培养的博士人数的10%。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有一句流行语:“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有分析指出,近几年中国博士的延期毕业概率接近50%。因此,可以推测攻读博士学位确实并非易事,其中的一些问题可能值得计划攻读或已经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们思考。1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管理学院的维安.格瑞威尔教授(Varun Grover)撰文,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生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并建议依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谨慎决策,以期顺利完成学业。格瑞威尔教授的论述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人的“动机(motivation)”。何谓动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库恩(Dennis Coon)在《心理学导论》(郑钢等译)中指出:“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罗柏特.弗朗克(Robert E. Franken)在《人类动机》(郭本禹等译)中说:“多年以来,许多动机理论都被改进过。每一种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我将讨论的这些理论尽管在许多方面十分不同,但它们都出自相似的考虑,即对行为的唤起、指向和坚持性的解释,而这三点被定为动机研究的焦点。”尽管建立一个精准的“动机”概念尚有困难,但是确认人类“行为的唤起、指向和坚持性”三点是动机研究的核心已成共识。这三点也足以将“动机”与人类心理中的“关注、好奇、兴趣、爱好、激情”等元素区别开来。一般认为人类动机的强弱、专注程度的多少和持久性的高低,对人类那些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和耗费长久时日的人生目标的最终实现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看看格瑞威尔教授指出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2考博之前: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1)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2)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如果你对二者都回答“否”,那么建议你取消考博的计划。第一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通过阅读你的学习研究领域的主流杂志上的文章,是否寻求到了研究的感觉?(3)你是否试图撰写一个研究计划或从事一个研究项目?(4)你是否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获得了某些领域内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5)你开始建立起了一个联系本地教师和同学的社交网络,并想与他们合作?(6)你的学习研究兴趣是否在往新的领域转移?(7)你是否正在规划你的程序和开发一个博士学习的年度行动计划?对于上述7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第二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是否完成了一篇研究论文,并提交给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3)你是否有机会在研究团队中提出自己的新创意或想法吗?(4)你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多种研究工具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吗?(5)你能依据先前的文献学习与回顾,构建出你自己的研究主题的研究大纲吗?(6)你是否建立起了一个有同行和教师参加的项目小组,这对你是否重要?(7)你能否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就本研究领域的某个主题搭建起学位论文的基础框架?(8)你能否按照事项的重要性安排时间,并管理好自己的各种活动?对于上述8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 第三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是否经历过了自己提交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3)你有机会在地区或国家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吗?(4)你是否有机会审查他人提供给学术杂志或学术会议的论文?(5)你是否能更有效地阅读学术文章,并将其观点快速整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理论体系之中?(6)你是否通过了相关的各种考试?(7)你是否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提出了创意或主题,并能为其进行辩护?(8)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完全匹配你的研究主题?(9)你是否就自己的学位论文答辩历练出了较好的演讲技巧?(10)你是否考虑进入就业市场?(11)你是否确定了与自己提交的学位论文主题相匹配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人选?(12)你是否承担有为学生上课的责任?对于上述12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第四学年末:(1)有动机继续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的文章是否已经被期刊或会议所接受?(3)你是否出席过本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会议?(4)你是否通过了论文答辩?(5)你是否从自己的项目和学位论文中构建出了一个研究计划?(6)你是否锻炼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7)你是否能够与外部同行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并分享自己关注的信息?(8)你有工作了吗?对于上述8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3尽管格瑞威尔教授不可能穷尽攻读博士学位的所有问题,然而罗列出其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反省、去调整,这对于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来讲,显然是很重要的。格瑞威尔教授提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方面,这也正是许多博士研究生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格瑞威尔教授也没有在文中提出什么奇思妙计来。很显然,对于一个涉及不同博士生个体,内容宽泛,充满挑战、充满压力的博士求学过程而言,要找到针对这36个问题的,统一的、标准的、可行的、有效的、有绝对依从性的对策是很困难的。然而,学生们如能早日认清这些问题,及时对照评估自己,依据自身的性格特征、人格模式、认知偏好、价值取向以及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正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不断修正、调整、充实、变革自己,尽可能完美适应和应对攻读博士学位进程中的种种挑战,那么格瑞威尔教授提出这些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就不言而喻。(感谢格瑞威尔教授的支持!图片来自网络,仅此致谢!)
我本科申请硕士阶段收到了8所大学offer,包括东北大学,克莱姆森大学,雪城大学(半奖),伍斯特理工,佛罗里达大学,奥本大学等。硕士申请博士阶段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全奖)、悉尼大学、内华达大学(全奖)offer。我当时的申请背景:本科申请硕士:GPA:3.2 TOEFL:94 GRE: 318 硕士申请博士阶段:GPA :3.9 TOEFL GRE全免从研究生到博士的申请,一路走来我都是自己全程DIY申请,从最初逛论坛,寻找博士板招生信息,再到给导师发邮件套磁,虽然过程充满了曲折,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对于奖学金的申请,我所申请的11所学校,基本都是带奖学金的offer,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在申请中的一些关键点。申请奖学金的 4 个关键点1、GPA 在多数硕士没有二作以上SCI文章的前提下,GPA是导师衡量学生学习能力最直观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 2、文章 (以英文发表的文章)如果有文章且是 web of science 网站引用和影响排在专业顶级的,即便是二作以后,也会对申请有巨大帮助,可以弥补GPA的不足。3、语言成绩在申请人背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GRE、托福或雅思成绩好的会更容易拿到好的Offer。4、核心能力:编程,建模,软件应用能力(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套磁邮件中,应该包含什么?1、CV (Curriculum and Vitae)不要像求职简历那样精简,但也绝对不要超过两页。把核心能力体现出来以及已经做过的项目罗列出来。2、已发表文章(英文)有些方向确实难发文章的,就写一段自己专业方向的writing sample (5-10页)。 因为对绝大多数研究生来说专业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tips: 也可以是自己核心期刊和EI中的一部分)3、匹配度邮件里一定要突出你过往的学习和研究履历,和导师目前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这样才会提高导师回复邮件的概率。除了硬实力,还应该准备什么?Ph.D录取的确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我听到不止一个导师后悔,因为后给他发邮件的人比他已经出offer的人更适合课题,甚至新套磁的人比已经在课题组的博士还要匹配。但因为offer已经发出,没有空余位置,所以没有办法做出改变。因此,能力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运气的成分也不小。尽早准备,尽快找到并满足导师标准才是提高拿到offer的概率。看完本次分享相信大家对于学长的申请经历也有了一些了解本周五Arvin Ma学长会给大家做一期针对奖学金申请的专题讲座讲座大纲一、去哪寻找申请相关的信息? 二、如何找到匹配的研究方向和导师?三、申请奖学金的关键是什么?四、 套磁邮件里必备的元素有哪些?五、答疑Q&A讲座安排5月29日 (周三)19:00想了解具体详情可以私信评论。
在美军的各级部队,活跃着很多女将军,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塔米·史密斯(Tammy Smith)少将,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陆军部高级军事顾问兼陆军部生活质量部主任(M&RA)。塔米·史密斯出身于陆军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是训练团奖学金获得者。1986年,塔米·史密斯从俄勒冈州大学毕业,被委任为少尉军官,在弗吉尼亚州李堡完成军需官基础课程后,分配到巴拿马克莱顿堡第193支援营担任排长,后来在哥斯达黎加卡米诺德拉巴斯第36特遣部队担任后勤支援分遣队长。在李堡参加了军需官高级课程之后,塔米·史密斯在南卡罗来纳州杰克逊堡第28步兵团3营B连担任连长,然后在第一基本战斗训练旅4营任指挥官,还在联合战备训练中心担任过高级补给观察员/控制员。1996年,塔米·史密斯调入陆军预备役部队,在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的基本战斗训练营服役。返回现役部队之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州科罗波利斯第99区域战备司令部秘书。随后在陆军治理办公室战略行动部任职,并在五角大楼陆军预备役军官办公室担任G-3作战军官、办公室主任。塔米·史密斯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担任美国驻阿富汗部队(USFOR-A)和“持久自由行动”的陆军预备役事务主管。从阿富汗返回美国后,她兼任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将官管理办公室主任和高级领导人发展办公室主任。晋升为准将军衔后,担任弗吉尼亚州贝尔沃堡主管人力资源和预备役军官的副参谋长,第98训练师参谋长。史密斯担任过驻韩国陆军第八军后勤部副部长,随后担任五角大楼陆军司令部G-1副参谋长。2019年春,史密斯少将调任陆军部,担任高级军事顾问兼陆军部生活质量部主任(M&RA)。史密斯少将拥有凤凰城大学组织领导学管理学博士学位、韦伯斯特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硕士学位和密苏里州杰斐逊市林肯大学人文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塔米·史密斯入选陆军预备役军官训练团名人堂。史密斯少将获得过功绩军团勋章(带2枚铜橡叶标志,代表3次获得)、铜星勋章、功勋服役勋章(带2枚铜橡叶标志)、陆军成就勋章(带4枚铜橡叶标志)、预备役部队成就勋章、国内服役勋章、阿富汗战功勋章、全球反恐战服役勋章、韩国服役勋章、陆军部队预备役勋章(带M标志)、陆军服役勋表、海外服役勋表、北约勋章。史密斯少将也拥有很多作战技能章和资质章,包括战斗行动技能章、中级伞降技能章、跳伞索具技能章,这些证章表明她拥有过硬的步兵作战技能,是一名合格的战斗员。她佩戴的陆军司令部识别章代表她曾经在陆军司令部这样的大机关工作过,也是一种荣耀。史密斯少将的家属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特雷西·赫普纳·史密斯。美军军官的简历一般都会公布家属和子女的姓名,这是一种好做法,值得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军队学习一下。
浙江大学电力经济与信息化研究所所长 文福拴5月7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来自242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2163位学者入选。林州籍文福拴、文学军两兄弟名列其中。浙江大学文福拴教授作为“计算机科学”学科入选,同济大学文学军教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入选。文福拴,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至2010年间兼任)。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系统恢复、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客座教授或从事访问研究工作。自2020年1月起,兼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薛禹胜教育基金会首批特聘讲座教授。文福拴文福拴教授发表论文600余篇, SCI收录150余篇, EI收录450余篇, Scopus收录570余篇, 被引10000余次。文福拴教授入选爱思唯尔 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 发表的论文入选2016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论文”,8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简称F5000)。研究成果“交、直流电力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获得199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其它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完成和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150余个科研项目。美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左)受聘鲁大特聘教授文学军教授2003年美国犹他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2003年7月至2012年8月历任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并于2010年09月获美国南卡州命名的Hansjrg Wyss首席冠名终身席正教授职 。2003年创建了“克莱姆森大学和南卡医科大学联合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12年起为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William Goodwin冠名首席终身席正教授,任该校生物制造实验室主任,再生医学实验室主任。在国内,担任同济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鲁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军(左二)文学军教授主要从事三维打印生物制造、生物材料、纳米技术、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和技术应用,包括3D打印人工器官,全合成生物材料、天然改性抗菌生物材料、可注射型水凝胶等在神经系统、软骨、心脏,肌肉,血管,角膜、皮肤等组织修复中的应用等,开发了160多项核心技术。在《柳叶刀 The Lancet》等全球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100多篇论文(影响因子25以上的3篇)。他于200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在Elsevier数据库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位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第一名。蝉联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Elsevier数据库发布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来源:安阳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归企业复工复产。更有一些直接服务疫情防控的海归企业,从春节期间就放弃了休假,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迈普医学已于近日全面复工。洁特生物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邓杏飞(左)带领团队成员正在做产品研发。做好防疫工作 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全面复工复产的“战鼓”已敲响。2月20日,经过黄埔区质监站的一系列检查,迈普医学总部建设工地已符合复工要求,正式复工。之后,工地项目部将分别在每天的上、下午对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所储备的防疫物资也能够满足今后几个月的使用需求。2008年,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的袁玉宇回国,创立了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的迈普医学。如今,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全员戴口罩、全员测体温……2月10日,迈普医学开始复工;1周后,生产线复产;2月20日,总部基地建设工地复工……迈普医学的复工也是许多海归企业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迈普医学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做到复工、抗疫两不误,安全、有序地组织恢复生产运营。记者了解到,迈普医学公司疫情防范应急小组特别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引》,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同时做好防控物资发放和使用。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广州高新区的另一家海归科创企业——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攻关和技改的基础上,该公司仅用3天,就将公司的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这也是全国首例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口罩机,它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实现口罩的全自动生产。随着广州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数量提出了新挑战。已具备量产能力的普理司科技,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15万片,口罩产能的提高为安全复工复产设置了防护屏障。曾于1997年赴美国马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崔彤哲,回国后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海纳医信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服务。1月2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由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广东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会诊持续了3个多小时,来自5家医院的10名专家参与其中。会诊所使用的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正是由海纳医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承建的,目前已覆盖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级医院、一期690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试点村卫生站。连日来,线上办公成了海纳医信复工复产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在远程复工中最大化地保证工作效率。“对于我们的研发人员而言,在家中拥有电脑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可以保证60%—70%以上的工作效率,把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对于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市场营销部门来说,目前的工作仍在停顿当中,能做的只有等待。”崔彤哲对本报记者说。放弃春节假期 开足马力恢复生产机器隆隆作响、生产原料准备充足、佩戴口罩身穿防护衣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从年初一开始,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就一直是这样一幅紧张而忙碌的场景。而现在,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原材料紧缺现象得到一定缓解,洁特生物的产能得到进一步恢复。这是一家由“老海归”袁建华创办的企业。1992年,袁建华曾以访问学者、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和传染病系工作。就在不久前,主营生产实验室耗材的洁特生物刚刚登陆科创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下,洁特生物迅速恢复生产,启用原本拥有的一条标准口罩生产线生产折叠口罩。而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在1周之内就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凌晨1点还在为我们公司办理审批手续,让人非常感动。政企一心抗疫情,我们就算是亏损,口罩也绝不涨一分钱。”袁建华说。厂房内,原材料经由机器裁剪,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口罩半成品,再由工人熟练地添加鼻钳和面罩带,然后迅速打包入袋。工厂的许多工人是外地务工人员,从春节假期被召回直到现在,全力以赴投入生产。尽管如此,这条非全自动的生产线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应对产能不足,洁特生物决定另外订购多条生产线。经过与上游设备生产工厂的反复协商,终于利用仓库现有设备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公司防疫物资的生产效率。广州归谷科技园与洁特生物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口罩生产线植入特种纳米材料滤芯层,由此可将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率从70%提高到95%以上的水平。放弃春节假期,复工直到现在的海归企业还有很多。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邓杏飞是国盛医学的董事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的他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1月21日成功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40余名员工提前复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生产一线。2月7日,国盛医学联合洲明科技捐赠的首批384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送达广东省疾控中心,两家公司联合捐赠了2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我们正在与深圳大学合作,联合开发超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这种方法也是采用PCR检测,我们希望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的全过程。”邓杏飞告诉记者。提供政策优惠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在成都,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的海归徐蕾是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服务中心直属于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致力于为成都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服务。疫情发生后,徐蕾带领服务中心开展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专题行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得知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普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采购口罩生产设备的需求后,徐蕾和同事们立刻行动,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开工难题。发问卷、调物资、宣政策、助融资……这段时间以来,她所在的服务中心已经为成都聚科精密、太平洋药业等109家企业发布复工物料、上下游业务对接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共计400余条。6万只口罩、110把体温枪、500件酒精消毒用品,这些防疫物资通过协调已送往包括永星电子、彩虹集团等在内的100余家企业,解决了企业复工时的防疫物资短缺问题。针对企业的信用融资需求,徐蕾还与同事们收集了15家中小企业、共计8200万元的资金需求,组织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平安银行、成都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战‘疫’信用贷”产品,应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难。开展线上人才招聘交流活动也是徐蕾和同事们的服务重点。通过举办“成都中小企业春季(线上)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应对“用工难”,也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大年初三开始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岗位一线的徐蕾,现在仍在服务企业的最前线忙碌着。2月17日,位于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的杭州市级众创空间海归驿站开始正式复工。刚一复工,海归驿站就迎来了上城区科技局联系南星街道的两位复工“店小二”。他们的使命是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无障碍,98名“店小二”深入走访、展开“扫楼式”宣传,将惠企、援企、助企政策直接送上门。“您好,我们是南星街道复工‘店小二’,公司在复工中有什么困难吗?”在海归驿站,“店小二”带来了政策利好。科技局将对新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资金支持,海归驿站拿到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这让海归驿站服务中心主任胡晓敏感到振奋。“除了疫情得到控制之外,这是我一个月内听到的最让人开心的消息了。感谢政府雪中送炭。”胡晓敏说。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排版:王庆滨你的【好看】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科研云直播间地址https://live.bilibili.com/h5/21963219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至直播间一、 关于讲座1.讲座目的:【Chinese Chemical Letter (CCL)】-科研云-能源学人联合战略推出该系列云讲座,旨在和研究生,本科生,学术/产业界一线科研人员一起交流国际学术/产业界研究前沿,激发科研灵感,促进学科交叉,火花碰撞,思维爆炸!2.讲座内容:本季云讲座涉及高性能M-Q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掺杂与界面效应对电催化性能的调变,MOFs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应用,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及其负极保护机制,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和储能研究,PEM能源体系电催化活性中心的原子级调配,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等多个热点方向,以及《中国化学快报》最新进展。3.讲座平台:bilibili(哔哩哔哩)直播。后期视频原文件上传bilibili平台和能源学人官网(专场讲座可能部分报告没有视频回放)。4. 讲座时长:每个报告内容控制在20min。5. 讲座时间:5月15日 9:00-11:456. 讲座形式: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王得丽老师组织,共邀请8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7. 反馈优化:将根据大家的兴趣需求增加相应的内容。二、 嘉宾简介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担任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储能机制。目前在Science, Nature Energy, Adv. 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以通讯作者发表Adv. Mater. 30余篇。SCI他引15000余次,H因子70。入选“科睿唯安”以及“爱思唯尔”材料类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奖”、德国Wiley出版社 “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德国Wiley出版社“Small YoungInnovators”奖、Elsiver出版社“Materials TodayRising Star”奖、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Award” in NanoEnergy、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等奖项。李莉,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5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1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论文”;作为第二完成人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和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获2017-2018学年度重庆大学优秀教师,2019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李光琴,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教育部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主要从事多孔配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精准合成,以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换、催化方面性质调控与机理研究。曾先后获国际金属储氢会议最佳海报奖、第63届日本配位化学会青年奖、第4届国际金属有机骨架会议最佳海报奖、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育志奖、京都府知事奖、中山大学芙兰奖教金科研奖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已授权发明专利3件。陆盈盈,浙江大学研究员/正高,博士生导师。于2014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Lynden Archer院士,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回到浙江大学。在Nat. Mater., Sci.Adv., Nat.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引用3000余次。入选福布斯·亚洲榜30岁以下精英榜、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Wiley旗下NanoSelect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Green Energy &Environment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李芳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6年间先后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德州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和乔治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熔盐电化学制备氨气、CO2转化功能碳材料及其储能、催化研究,功能富勒烯的电合成以及原位掺杂富勒烯碳材料的储能和催化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1篇,其他研究成果发表在Acc. Chem. Res., Adv. Energy Mater., J. Am. Chem.Soc., Adv. Sci., Chem. Sci., Nanoscale, Chem. Eur. J. 等SCI期刊,四篇研究论文被选为杂志封面,研究成果被引用1667次,H-index 23,参与撰写两篇著作,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担任EngineeredScience编委和ESEnergy & Environment 执行编辑。葛君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长春应化所取得博士学位,2010-2015年先后在南卡莱罗那大学、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三月起就职于长春应化所。研究兴趣为聚合物电解质(SPE)能源系统的电催化基础研究。针对PEM 能源体系电催化过程对贵金属的过度依赖,力图通过对催化活性中心原子层次结构实施改造,探索替代传统催化剂的新型低/非贵金属催化路径。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学院仪器研发项目等,获得2017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作为通讯作者已在包括J. Am.Chem. Soc.、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等发表SCI论文>80篇,被引2000余次,多篇被选为高被引论文,为上述杂志活跃审稿人,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做邀请报告王得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做博士后,2013年初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电化学能源与环境材料的设计以及性能优化,在Nat. Mater.、Nat. Commun.、JACS、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湖北省科技晨光计划等项目。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青年编委、《储能科学与技术》和《Nano Materials Science》编委。王俊丽,2004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2004年至今就职于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化学快报》编辑部,负责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稿件的编审。2009年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中级资格,2016年12月取得副编审资格。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信息》等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数篇。(声明:因报告视频版权归报告人所有,请大家观看时切勿在未授权情况下私自录播上传到网上,感谢理解与支持)最后,期待大家持续关注科研云直播讲座,更多福利惊喜等待大家,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有所收获,有所贡献,有所创造!
迈普医学已于近日全面复工。洁特生物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邓杏飞(左)带领团队成员正在做产品研发。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归企业复工复产。更有一些直接服务疫情防控的海归企业,从春节期间就放弃了休假,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做好防疫工作 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全面复工复产的“战鼓”已敲响。2月20日,经过黄埔区质监站的一系列检查,迈普医学总部建设工地已符合复工要求,正式复工。之后,工地项目部将分别在每天的上、下午对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所储备的防疫物资也能够满足今后几个月的使用需求。2008年,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的袁玉宇回国,创立了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的迈普医学。如今,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全员戴口罩、全员测体温……2月10日,迈普医学开始复工;1周后,生产线复产;2月20日,总部基地建设工地复工……迈普医学的复工也是许多海归企业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迈普医学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做到复工、抗疫两不误,安全、有序地组织恢复生产运营。记者了解到,迈普医学公司疫情防范应急小组特别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引》,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同时做好防控物资发放和使用。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广州高新区的另一家海归科创企业——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攻关和技改的基础上,该公司仅用3天,就将公司的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这也是全国首例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口罩机,它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实现口罩的全自动生产。随着广州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数量提出了新挑战。已具备量产能力的普理司科技,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15万片,口罩产能的提高为安全复工复产设置了防护屏障。曾于1997年赴美国马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崔彤哲,回国后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海纳医信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服务。1月2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由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广东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会诊持续了3个多小时,来自5家医院的10名专家参与其中。会诊所使用的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正是由海纳医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承建的,目前已覆盖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级医院、一期690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试点村卫生站。连日来,线上办公成了海纳医信复工复产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在远程复工中最大化地保证工作效率。“对于我们的研发人员而言,在家中拥有电脑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可以保证60%—70%以上的工作效率,把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对于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市场营销部门来说,目前的工作仍在停顿当中,能做的只有等待。”崔彤哲对本报记者说。放弃春节假期 开足马力恢复生产机器隆隆作响、生产原料准备充足、佩戴口罩身穿防护衣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从年初一开始,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就一直是这样一幅紧张而忙碌的场景。而现在,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原材料紧缺现象得到一定缓解,洁特生物的产能得到进一步恢复。这是一家由“老海归”袁建华创办的企业。1992年,袁建华曾以访问学者、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和传染病系工作。就在不久前,主营生产实验室耗材的洁特生物刚刚登陆科创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下,洁特生物迅速恢复生产,启用原本拥有的一条标准口罩生产线生产折叠口罩。而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在1周之内就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凌晨1点还在为我们公司办理审批手续,让人非常感动。政企一心抗疫情,我们就算是亏损,口罩也绝不涨一分钱。”袁建华说。厂房内,原材料经由机器裁剪,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口罩半成品,再由工人熟练地添加鼻钳和面罩带,然后迅速打包入袋。工厂的许多工人是外地务工人员,从春节假期被召回直到现在,全力以赴投入生产。尽管如此,这条非全自动的生产线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应对产能不足,洁特生物决定另外订购多条生产线。经过与上游设备生产工厂的反复协商,终于利用仓库现有设备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公司防疫物资的生产效率。广州归谷科技园与洁特生物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口罩生产线植入特种纳米材料滤芯层,由此可将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率从70%提高到95%以上的水平。放弃春节假期,复工直到现在的海归企业还有很多。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邓杏飞是国盛医学的董事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的他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1月21日成功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40余名员工提前复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生产一线。2月7日,国盛医学联合洲明科技捐赠的首批384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送达广东省疾控中心,两家公司联合捐赠了2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我们正在与深圳大学合作,联合开发超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这种方法也是采用PCR检测,我们希望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的全过程。”邓杏飞告诉记者。提供政策优惠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在成都,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的海归徐蕾是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服务中心直属于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致力于为成都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服务。疫情发生后,徐蕾带领服务中心开展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专题行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得知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普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采购口罩生产设备的需求后,徐蕾和同事们立刻行动,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开工难题。发问卷、调物资、宣政策、助融资……这段时间以来,她所在的服务中心已经为成都聚科精密、太平洋药业等109家企业发布复工物料、上下游业务对接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共计400余条。6万只口罩、110把体温枪、500件酒精消毒用品,这些防疫物资通过协调已送往包括永星电子、彩虹集团等在内的100余家企业,解决了企业复工时的防疫物资短缺问题。针对企业的信用融资需求,徐蕾还与同事们收集了15家中小企业、共计8200万元的资金需求,组织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平安银行、成都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战‘疫’信用贷”产品,应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难。开展线上人才招聘交流活动也是徐蕾和同事们的服务重点。通过举办“成都中小企业春季(线上)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应对“用工难”,也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大年初三开始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岗位一线的徐蕾,现在仍在服务企业的最前线忙碌着。2月17日,位于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的杭州市级众创空间海归驿站开始正式复工。刚一复工,海归驿站就迎来了上城区科技局联系南星街道的两位复工“店小二”。他们的使命是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无障碍,98名“店小二”深入走访、展开“扫楼式”宣传,将惠企、援企、助企政策直接送上门。“您好,我们是南星街道复工‘店小二’,公司在复工中有什么困难吗?”在海归驿站,“店小二”带来了政策利好。科技局将对新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资金支持,海归驿站拿到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这让海归驿站服务中心主任胡晓敏感到振奋。“除了疫情得到控制之外,这是我一个月内听到的最让人开心的消息了。感谢政府雪中送炭。”胡晓敏说。(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孙亚慧)
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汽车工程系在美国相同研究领域内名列前茅,享誉全美。商业与公共事务学院也是该校比较有影响和特色的学院。其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企业家精神、致力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合格的领导人才。研究一直是CU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机械艺术与科学系的实验教学与培训驰誉美国。其机械工程系在汽车科技研发表现杰出并得到德国BMW汽车公司赞助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申请要求(以下分数针对工业工程专业)(所有材料均需在网申时上传,后续还需邮寄至申请学,中文文件原本复印件及翻译版均需要,英文测试成绩需ETS官方直发)TOEFL:最低要求: 600 PBT, 100 iBTGPA:最低要求: 3.0GRE : 最低要求: 160 Quantitative (new); 700 Quantitative (old) 平均成绩:151 Verbal, 161 Quantitative,3.44 Analytical如果想看看自己能申请到哪些美国名校,可以试试留学定位系统(下方小程序):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美国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相关阅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好申请吗?美国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优势专业?申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托福考多少分才行?美国罗格斯大学毕业后回国好就业吗?想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研,要多少分才够?
自 2003 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团队首次实现了活细胞打印,将 3D 生物打印研究推到前台,科学家已经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大胆展望,其中最具野心的预测,就是未来人体器官可以像汽车零配件一样,磨损了可修复,损坏了可替换。3D 生物打印,正是提供这些人体“配件”的加工方式。它借助 3D 生物打印机,制造出细胞支架,再将细胞种入支架中,使细胞得以生长,并根据需要长成组织或器官。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的生物墨水通常难以快速打印出孔隙大小合适的细胞支架,这直接关系到附着其上的细胞,能否长成适合人体的“配件”。如今,一位中国学者领导的团队从材料角度出发,提出了全新的生物打印方式,结合材料的相变特性,制备出高度联通且具有细胞大小孔径的多孔水凝胶,突破了这一难题。该成果论文目前已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接收,将在 Materials Horizons 杂志上发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李剑宇教授和 Luc Mongeau 教授,第一作者为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鲍光宇。其中,李剑宇曾在 2019 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他向 DeepTech 详细解读了这项最新成果,以及他另一项可能应用更广阔的研究——最聪明的生物材料。给细胞打印宜居的“家”一直以来,3D 生物打印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为细胞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三维物理支撑。具体来说,制备生物支架对其中的孔隙大小要求非常高。一般的细胞直径约为 10 微米,如果支架的孔径是上百微米,那细胞在支架上面,就和在平面上一样,无法贴合生长。另一方面,组织工程一般会采用水凝胶材料作为生物墨水,而水凝胶的孔隙又特别小。材料中的高分子链纠缠在一起,会形成非常多的孔隙,就像海绵一样,只不过水凝胶的孔隙尺寸一般在 10~100 纳米之间。如果把细胞放到水凝胶材料当中,直径 10 微米左右的细胞,就会把支架填充成一个非常致密的材料。在这种拥挤的情况下,细胞的生长很多时候都会被束缚,更谈不上实现细胞功能。“所以我们希望给细胞构建出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且孔隙的量级和细胞的尺寸相当,即为 10 微米的量级。”李剑宇说。他们从材料本身的基础性质的角度提出,利用材料的相变实现材料的孔隙。根据论文介绍,李剑宇团队提出了提出了名为响应微孔成型生物打印方法(Triggered Micropore-Forming bioprinting,简称 TMF),利用水凝胶刺激响应的微分相行为实现此类生物支架的快速制造。为此他们制备出一种由负载细胞的壳聚糖(chitosan)和聚乙二醇(PEG)微酸性水溶液组成的生物墨水。其特点在于,在很小的范围内对材料的 pH 值进行调整,材料会自行分相,形成 10 微米级别的孔隙,从而形成了具有细胞支撑的结构。同时在 pH 值调整范围内,均不会对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图 | 使用TMF方法打印生物支架流程 相比之下,传统制备的水凝胶材料的孔隙特别小,仅有 10-100 纳米,这会阻碍细胞的生长,更不要说实现细胞的功能。李剑宇表示,这个研究的新意在于,团队利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制成了特殊的生物墨水,将其结合到 3D 打印里,就能解决传统 3D 打印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制备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打出大块的纤维材料,同时保证材料内部具有细胞支撑的结构,大大提升了制备效率。实验表明,该生物墨水在经过 3D 打印后,形成了细胞大小的孔隙,且孔隙间高度联通。该生物墨水系统具有良好的细胞兼容性,且在支架中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李剑宇表示,除了实现材料的孔隙,他们还能够在不影响材料硬度、孔隙率等特性的同时,对材料的机械性质进行灵活调控,比如细胞的粘弹性。据介绍,材料的粘弹性在生物材料的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粘弹性即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像固体一样有相对固定的形态,但质地如液体般柔软。相比传统 3D 打印生产出来的纯弹性体系,粘弹性的体系更加利于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哈佛大学生物工程教授 David J. Mooney,是李剑宇在博后阶段的导师。Mooney 此前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材料的粘弹性,就能对细胞的功能和行为进行很好的控制。包括控制干细胞的分化和控制细胞的增殖。最后,为了证明该打印墨水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效果,李剑宇团队利用其打印了由人声带成纤维细胞和人气管上皮细胞组成的复合声带结构,结果证明相比于传统材料,具有多孔结构的新材料能够大幅提高支架内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水凝胶构建体的结构完整性也得以保持。打造最聪明的生物材料这项生物打印领域的新研究,其实只是李剑宇团队的一个跨界研究成果。长期以来,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软性生物材料。他希望未来的生物医学材料,不但能够取代手术缝合线来修复伤口,而且能像修复牙齿一样,安全高效地修复关节软骨和椎间盘等各类软组织。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势必要使用到生物打印技术。现阶段,硬质生物材料已经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比如用钛合金和陶瓷材料修改牙齿和骨骼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软组织医学方面,现有的生物材料还远远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比如用于创伤止血、伤口愈合、关节软骨和椎间盘修复等等。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以往的软质生物材料的机械性能远低于生物组织,比如难以形成有效可靠的组织粘附。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各种医疗挑战的出现,让生物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李剑宇及其团队采用包括材料、力学、化学、仿生和生物工程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开发了多种新型生物材料,例如,用高强度生物胶水替代手术缝合线闭合伤口,将高性能仿生植入材料用于关节软骨和椎间盘修复,以及可以控制大出血的新型止血材料。这些新材料的性能远超既有的材料,它们的组织粘附性能可以提升 100 倍以上,同时具有出色的物相容性,还能实现药物控释、细胞递送等功能。在伤口修复方面,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惰性”材料,为伤口提供基本的保护,但没法促进伤口愈合。而李剑宇团队开发的新型生物材料是一种具有生物力学活性的物质,让材料更加聪明(Smart),它不仅能够保护伤口,同时还能对组织施加一定的外力,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将生物材料用于软骨和椎间盘修复,是李剑宇课题组的另一大研究方向。对于关节和椎间盘软组织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案通常会采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植入体内,用以修复或代替受损软组织。人在衰老过程中,关节、椎间盘等软组织易出现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案通常会采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植入体内,用以修复或代替受损软组织。但问题在于,这些硬质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质和含水量与人类软组织相去甚远,长期使用会有较大的生物相容性问题,甚至会造成临近软组织的病变。这正是目前软组织医学所遇到的困境之一。李剑宇研制的新型生物材料,正在突破这一问题。这些新材料“像果冻一样”,其含水量和人体组织相当,同时在机械性质上也能做到和人体组织差不多,甚至优于人本身的组织。有了聪明的生物材料,李剑宇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想让生物打印机参与到临床的手术操作中。当下,借助生物打印生产生物材料,然后将其植入人体内,用以修复或取代受损组织,已经有了一些应用。李剑宇觉得这远远不够,他希望,未来进行组织修复治疗时,能够直接使用一台像机械臂一样的生物打印机,直接在椎间盘或是软骨上进行修复。由于多数创口都是不规则的,所以机械臂需要在上面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时进行 3D 打印,填充非均质的生物材料。这里就涉及生物打印的另一大优势。以往科学家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来制备生物材料,得到的材料往往是一个均一的体系;但生物打印能够实现非均质的三维结构,从而实现材料在每个方向、位置的粘弹性可能都不一样。李剑宇表示,这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这个机械臂生物打印机也已经被他纳入到研究项目当中。寻找科研的“现实”意义李剑宇在浙江大学读本科时,专业是材料与工程。后来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更加侧重材料力学。再到博士后阶段,李剑宇的研究方向则进入到了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领域。图 | 李剑宇其个人的独特求学过程,让他拥有一个跨学科交叉的背景。而在研究工作中,这一背景也让他能以一种非传统的角度和方法开发新材料,比如从仿生的理念出发,研究生物组织本身的性质,再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式打造新的材料,重塑生物组织本身的性质,满足实际生物医疗需求。在李剑宇看来,从开始博士生涯到如今的 10 年时间,他的研究工作从最早的基础研究,到如今正一步一步接近最终的实际应用。10 年前,李剑宇自己都认为其所聚焦的研究,仅仅是一项传统的科研工作,而随着后来的论文产出、成功申请专利等进展,让李剑宇逐渐看到了将这项技术直接用于患者治疗的巨大潜力。在博士后期间,李剑宇开始和更多的医生、医院展开合作,那也是他接触现实问题的开端。李剑宇介绍,当时有一个病例,因为患者血液中糖分过高,导致四肢修复能力较差,创口难以愈合。当时他们在生物材料的相关研究,刚好可以为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这些实际的临床病例,让李剑宇清晰认识到,科研工作也可以在实际医疗中表现出真实的意义。目前,李剑宇团队专注于这些新型生物材料的优化和临床前测试,下一个里程碑目标是将该材料技术推向临床转化和商业应用。他最后告诉 DeepTech,对于一个前沿的科研领域来说,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将研究成果、技术转化成最终的应用,对整个学科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