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种以大学为主导创办,以大学的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任务,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共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根据国内学者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将大学科技园从形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分为发育萌芽阶段、初期成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初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我国大学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后来在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驱动下,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向社会推广、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我国东部为大学科技园集中区域目前我国一共审批了10批大学科技园,目前一共审核通过了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11年南开大学国家科技园被摘牌除外),其中东部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56.52%,为全国第一,这与1985年东部开放沿海地区发展资本市场有关,同时东部也是全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集中的区域;其次是西部地区,共有2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20.87%。2019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始进行第十一批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我国高校是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到2019年,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计启动67个专项,共计3681个项目,高校(包括高校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牵头承担项目1500项,占40.75%,涉及59个专项(仅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无牵头项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火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高校共有R&D机构16280,R&D人员98.4万人。2018年高等学校的R&D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为972.3亿元,来自企业387.2亿元,高等学校R&D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增长幅度反映了大学与产业界合作规模的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不再增长,但入驻的在孵企业及累计毕业企业仍不断增长。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孵企业2720个,累计毕业企业107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4家、677家。2018年毕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03.11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4.2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随着下一个五年的科技计划到来,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一新的阶段中,政府在新政策中表示将加大对各高校科技园战略研究的投入,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与项目。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种以大学为主导创办,以大学的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任务,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共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根据国内学者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将大学科技园从形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分为发育萌芽阶段、初期成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初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我国大学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后来在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驱动下,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向社会推广、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我国东部为大学科技园集中区域目前我国一共审批了10批大学科技园,目前一共审核通过了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11年南开大学国家科技园被摘牌除外),其中东部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56.52%,为全国第一,这与1985年东部开放沿海地区发展资本市场有关,同时东部也是全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集中的区域;其次是西部地区,共有2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20.87%。2019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始进行第十一批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我国高校是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到2019年,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计启动67个专项,共计3681个项目,高校(包括高校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牵头承担项目1500项,占40.75%,涉及59个专项(仅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无牵头项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火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高校共有R&D机构16280,R&D人员98.4万人。2018年高等学校的R&D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为972.3亿元,来自企业387.2亿元,高等学校R&D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增长幅度反映了大学与产业界合作规模的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不再增长,但入驻的在孵企业及累计毕业企业仍不断增长。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孵企业2720个,累计毕业企业107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4家、677家。2018年毕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03.11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4.2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随着下一个五年的科技计划到来,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一新的阶段中,政府在新政策中表示将加大对各高校科技园战略研究的投入,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与项目。(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编者按】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调研园区:机器人产业园调研时间:2020年10月19日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工业园,一般主打制造业的特色产业园基本位于上海的金边银角,而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下称“机器人园”)则位于上海腹地,旁边就是上海的樱花胜地顾村公园。10月19日,课题组调研位于上海宝山区的机器人园,站在园区内富联路的一个路口,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陆家嘴的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三件套,恍惚间,好似站在张江远眺陆家嘴。“我们园区是全市离人民广场最近(16公里)的市级制造业园区”。这是机器人园的开发者们给园区地理位置的精准定位。区位决定了园区的发展模式,以人民广场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16公里的圆,好几个商业大厦林立的城市副中心就分布在这个圆上。纵然作为一个工业园区,机器人园肯定有不一样的抱负。机器人园是个老产业园,从1994年就开始开发建设,产业用地基本出让完成,没有可直接用于开发的产业净地。因为区位好,腾笼换鸟成本也变高了。实地走访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满是岁月痕迹的传统工业园,厂房低矮,道路狭窄。然而,机器人产业园承担了宝山区科创中心主阵地、上海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发展重任。在存量土地不足的园区搞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园任务艰巨。调空间交谈中,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总经理刘宏强调,尽管园区靠近中环,但机器人园的定位就是服务于制造业,园区的主要任务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为优质企业腾出转型发展空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中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长三角地区基础最为雄厚,2018年机器人总销售收入超过124亿元,位于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首。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长三角地区拥有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覆盖传感器、机器视觉、语音语义理解、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环节,并逐步探索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刘宏表示,园区以机器人产业为主导,自然要紧紧围绕机器人产业做文章,但机器人是个很大的概念,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电机、电控、伺服等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它还涵盖了智能制造、精密加工甚至人工智能等领域,更多的是自动化范畴,譬如无人驾驶也可以属于机器人范畴。机器人产业园在宝山的新规划中地位关键,被定位为宝山区的科创中心主阵地,同时还被纳入上海市南北转型规划。具体说来,要求机器人园作为自动化相关智能制造科创成果的承接区和成果转化区。如何在上海发展制造业,刘宏表示,其核心是控制成本,跟国内其他地方比,上海没有成本优势,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降低企业成本。首先把企业生产和办公场地的租赁成本降下来;其次是人力成本。“如果优质项目来了,我们可以不要租金;企业引入的人才,我们能够提供每月只需600元就可以入住的人才公寓,周边还有完善的商业配套。这样的条件,企业来不来?企业的人才还能留不住?”落户成熟区域,企业成本压力很大,即便给新入职的大学生1万元月薪,仍旧留不住人,因为租房就要四五千。如果不把成本降下去,只给大学生一个上海户口,他们照样在上海呆不下来。园区处于顾村板块,“我们整个宝山的房价也就四五万。只要这里能够把产业集聚起来,大量人才进驻,就能带动区域发展。”目标如何实现?首先要为新项目腾出空间。这也是目前刘宏的首要任务。对此园区有两个办法,最理想的自然是园区回收企业手里的土地,自行开发,但这个选项难度较大。因为调整出来的新土地不做房地产也不做商业开发,而是做制造业。土地调整成本存在剪刀差:园区回收1亩土地要三四百万元,但园区向外拍卖只有120万元/亩。其次是提高地块容积率,这是刘宏的主攻方向。具体说来,园区内企业要么调整自己的产业方向,契合园区产业规划;要么把老旧产能停掉,然后把建设好的地块空间交给园区,园区帮它管理和招商,园区的空间挖掘出来了,形象和业态改变了,也保证了原有企业的收益。“动员企业做调整的难度很大,谁愿意自己出钱把原来破破烂烂的仓储清掉,把老旧厂房拆完,不要政府赔偿,再自己投钱把新厂房漂漂亮亮地重建起来,再交给园区来管理。我们只能做思想工作。”刘宏表示,关键是园区要跟企业主融在一起,在思想上打通障碍,让他们转变想法。为此园区成立了平台公司,计划通过不断调整,最终达到园区自持物业面积,和园区企业持有的物业面积,达到1:1的比例。当园区有了自己的工业厂房和办公楼之后,就可以大幅降低园区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如果厂房在私人老板手里园区控制不了成本,今年租金每平方米1元,明年1.5元,三年以后租两元,那不是把企业逼走?”机器人产业园为何能够承担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的任务?刘宏认为,最大优势还是区位。“我们搞研发也好,搞科创也好,需要产业落地,实质上机器人园扮演的是科创加速器的角色。因为我们离市中心近,交通方便,地铁方便,科创企业愿意来。”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发那科、鑫燕隆、伏能士、小卫科技、费勉仪器等211家机器人生产、服务、应用等相关企业。因为区位,园区有底气吸引大量的泛自动化创新企业进驻园区,譬如机器人和自动化的上游企业,从事核心材料、核心算法开发等轻资产的企业,这类企业只要办公室即可。在土地调整方面,“我们要向空中和地下要空间,我们要建摩天工厂。” 由于附近受航空限制,园区建筑不能超过50米,所以刘宏说的“摩天工厂”能够达到10层。这应该是机器人园与其他工业园不同之处,也是刘宏做低企业成本的底气所在。园区空间稀缺,所以选择入驻企业十分关键,园区建立了链长制,计划明年围绕智能制造举办创业大赛,向海内外,侧重向长三角广泛撒网选种,届时将有60家机构和15家上市公司与园区一起把关“选种”。和成熟企业一起,用补充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什么样的创新企业更适合园区定位,在上下游产业链上更有价值,如果有合适标的,园区就负责把企业引进来。园区即将成立自己的风投基金,届时跟随机构投资种子企业。不过刘宏强调,园区只做跟投。伴随着这一轮园区调整,机器人园正在迎接蜕变。调研组看到,园区正对富联路做彻底的道路改造,一排排挖掘机将双向车道的路面整体向下挖出四五米的深沟,重新布置管道。同时,也在对园区范围内的河道做景观改造。留住人才,是创新策源的重大命题。据刘宏介绍,宝山的十四五规划提出战略,将人才公寓作为重点,这个政策在机器人产业园先行落地。现在宝山区推出的两室两厅人才公寓跟酒店差不多,设施完备,冰箱、洗衣机、电视、独立卫生间都有,随时可以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不是出租给个人而是出租给企业,每套房每月园区与承租企业各补贴600元,入住人才每月只需600元就能租下一套公寓。园区第一期计划建设81套人才公寓,“按规划起码将来至少要建四五千套,如果能达到2万套,这里将会聚集四五万创新人才。那时候科创中心主阵地就建起来了。”刘宏说。目前园区修改规划,在产业园中增加商业配套,用来降低生活成本,“一杯咖啡外面三十几块,这里十几块;集中配餐中心吃饭,可以十一二块吃饱、吃好。”关于降成本,刘宏总结道,园区就在租赁成本和人员支出成本上做文章,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企业成长了,员工收入自然就上去了。中国人有买房情结,到时候他们就会到周边去买房,整个区域也就发展起来了。拉长产业链在解决成本之后,对于如何发展产业,刘宏认为,作为一个制造业产业园,在不停引入创新性企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不能关停了事,因为最终新兴制造业需要落地,离不开传统制造业。这就需要园区通过拉长产业链,让创新性企业与传统企业打通产业链关系,为传统企业赋能,为创新企业补齐产业链。小卫生物科技(下称“小卫”)是一家小米生态企业,主打产品是洗手器,这款产品通过自动感知挤出洗手液,产品正逢其时。创业团队来自联合利华,他们有设计经验,产品也有市场,但企业没有制造能力。在制造环节,他们既需要高附加值的芯片,也需要传统的制造能力,如注塑、开模等。一般流程是到宁波或昆山去生产外壳注塑、模具,最后在上海集成,整个供应链四分五裂,时间成本、物流成本、制造成本就抬高了。园区通过协调区内制造业企业,帮小卫对接了模具、注塑等企业,还促成彼此参股入股,最后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定型一路打通。将产品制造周期从三个月缩短到一个月。之前如果在不同企业采购不同的部件,有一笔不小的税费交易成本,现在几家企业合并成了一家,将交易成本压缩到最小,最终小卫成品成本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小卫在园区成功站住脚跟,园区形象也获得提升。园区内类似案例很多,比如,园区内有三家传统精密制造企业,一家压缩机企业,一家特种车辆企业、一家轮毂电机企业,通过协商,三家企业融合在一起,推出的新品马上拿下了大订单。机器人园还通过开放应用场景为园区提供发展空间。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快仓”)是一家智能物流机器人厂商,基于自主研发的导航定位、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方面技术,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智能物流机器人+智慧大脑操作系统”,快仓已经为全球15个国家30多个行业5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这家企业在12月中旬刚获得C+轮融资,之前已经获得包括软银中国、菜鸟网络、百世物流等机构的投资。其单仓部署机器人规模为全球第二,达到千台级,这是一个高难度场景,在同一空间内,机器人密度越高,越容易拥堵,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调度是难点之一,只有具备智能操作系统,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机器人集群的后台操作系统必须具有智能调度、机器人控制、智能运维等功能模块,才可以实现这一应用场景。在快仓入驻园区后,园区决定为企业找到更大的应用空间,机器人园计划筹建公共大仓,为园区内所有企业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如此一来,园区企业就不用自建仓储和物流,将来所有企业的货物统一存储,统一发货。园区由此打通隔阂,将整个园区变成一家企业,将区域内每个车间的信息流和物流全部打通。机器人园还计划建造4万平方米的无人工厂,服务园区内所有企业。同时,顾村具有打造机器人小镇的概念,园区的科技成果围绕顾村,围绕宝山做文章,园区内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场景。快仓品牌总监周元英表示,“无人工厂”是上海“在线新经济”12大产业之首,上海很多企业有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工厂、无人工厂的需求,无人工厂必然需要智能物流机器人,但无人工厂涉及行业非常广泛,具体哪些企业有此类需求需要慢慢摸索,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搭建供需双方之间的沟通桥梁,打通信息不对称,则可以使更多企业加速智能化升级。费勉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园区内培养的另一个科技型企业,主要为全球学术及研究机构提供完整的系统设计、精密仪器装置。其拳头产品之一是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的核心部件—— 多自由度极低温样品台,为科研机构研究新材料提供极低温、多自由度运动等条件,该产品目前在国内已获得80%以上占有率,同时也已出口到欧、美、日、韩、新加坡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费勉仪器首席运营官欧宏炜表示,费勉仪器定位高端科研仪器的研发和制造,成立8年以来,每年维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超高真空、低温技术、分子束外延薄膜制备、表面分析、等离子技术等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与欧美同类产品不相上下,甚至部分性能参数超过了欧美竞争对手。随着贸易战开打,芯片自主成为高度共识,但是科研用的仪器也是一个产值和重要性不低于芯片的关键硬科技市场。不过,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竞争时处于不平等地位,国内科研机构在采购国外仪器时,可以享受免关税和增值税的政策,同时国外仪器还享受了所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相当于两头受惠。而国内仪器公司虽然有增值税进项抵扣,但还是有一定税负,造成了“国产仪器公司的非国民待遇,国外仪器公司的超国民待遇”;同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经费由国家拨款,但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对仪器采购时向国产仪器厂家做倾斜引导,由此导致科研机构购买仪器设备时态度保守,为省事期间,能买进口仪器就不考虑国产仪器。欧宏炜表示,科研仪器的发展为高端工业发展铺平了道路,现在芯片行业的教训其实就是为了之前在仪器仪表行业投入和支持不足的一个补课。在这个背景下,国产仪器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拉平进口和国产仪器的待遇就是第一步。此外,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发那科)是园区重量级企业,为园区机器人产业提供支撑作用。发那科由日本发那科株式会社与上海电气集团于1997年11月联合投资组建,双方各占50%的股份。公司主要为汽车工业及一般工业领域的用户提供机器人以及包含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套生产系统的销售、安装和服务,提供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技术培训等服务。发那科于2010年迁至宝山工厂,2014年宝山技术中心及二期工厂开业,一、二期工厂合计拥有近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其中近4万平方米的系统工厂,用于系统集成的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和出厂检查。2020年11月发那科三期项目即将启动建设,对接机器人产业园内原新格地块(宝山区富联三路369号)431亩土地,以建设一个集研发、制造、销售三大中心为一体的工业4.0工厂为核心目标。该项目为上海市宝山区2019年的重大产业项目,发那科三期项目建成后,将建立中国第一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实现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四大板块50亿元营业收入,3.5亿元总税收贡献,并将带动整个上海的机器人产量及规模迈入新的台阶。结语在调研结束时,调研组有些担心,在大拆大建中,园区能否保证亩产绩效。刘宏称,园区3200亩土地,经过一轮调整,其中1340亩土地已经调整完成,在做减法的同时,产值和税收总量没有减少。目前园区在建工程9个项目,将来可以增加将近80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原来园区使用面积只有120万平方米。园区2019年每亩税收在上海市中小产业园中排名全市第六,2020年在全市 108个综合性园区中排名28。现在,等于再造了一个新园区,释放了发展空间。机器人产业园:加快腾笼换鸟,引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总部、研发中心,推动“智”造升级一、园区特征机器人产业园规划面积3.09平方公里,是上海市政府唯一挂牌的机器人主题产业园,是全市离人民广场最近的市级104工业地块。园区紧紧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定位,吸引了发那科、鑫燕隆、伏能士、小卫科技、费勉仪器等211家机器人生产、服务、应用等相关企业。201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7亿元。其中,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02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41.85%。未来,园区将继续以世界级机器人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研发创新平台与能力建设为支撑,引导优质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构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成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重要支柱。二、发展优势一是产业生态优势。园区集聚了日本发那科、奥地利伏能士等多家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引进了中铁上海工程局总部、保集e智谷、费勉仪器、小卫(上海)生物科技、途炫机器人等总部及服务机器人企业,发那科三期、快仓机器人研发总部、中交信息产业中心、赛赫智能设备等项目也在加快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生态链日臻完善。二是功能平台优势。园区集聚了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机器人研究与转化功能性平台、上海市宝山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等,为园区机器人产业迭代升级提供了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撑。三是区位与交通优势。园区距离人民广场仅16公里,是全市离人民广场最近(16公里)的市级104工业地块,十分钟可达南北高架、S20外环、G1501郊环等高速主干道,距离虹桥国际机场仅需30分钟车程。园区公共交通出行便利,短驳线可对接4条轨道交通。四是功能配套优势。园区硬件和软件功能配套品质不断提升,园区办公环境显著改善。富联路作为园区主干道整体风貌改造已基本完成,园区展示服务中心也将启动建设。园区中央厨房和配餐中心供应客饭量2000客/天,园区配套人才公寓供应为企业引才留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吸引力。三、存在问题一是企业整体能级还不够高。发那科一枝独大的产业格局较为突出,同时发那科在园区仅为组装车间,核心生产研发基地并未落户园区。新引入的快仓机器人、赛赫智能等企业培育壮大还需时日。二是可用于未来发展的土地资源不足。当前园区产业用地基本出让完成,缺少可直接用于开发的产业净地,腾笼换鸟成本较高,资金压力较大。三是政策支持力度需加强。虽然园区当前享受“1+9”政策和机器人专项政策,但依然面临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机器人或智能制造园区的激烈竞争。未来园区在产业用地规划调整、产业及金融配套、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对接等方面需要更为聚焦的专项政策支持。四、未来发展建议未来,园区围绕机器人和智能智造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加强源头创新,强化产业引领,着力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和产城融合新地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提升园区产业能级。用好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这块招牌,聚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高端研发和集聚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与长三角兄弟园区加强合作,赴广州、深圳、成都、北京等外资民资密集地区拜访企业、对接项目,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加快引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二是激活要素资源,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生态。依托园区功能平台优势,深化与清华大学、北大、复旦研究院、同济科技园、上海机器人行业协会、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等重点平台、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共建科研服务平台,共谋前沿共性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发展,强化智能制造生态布局,聚力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产业,打造集创业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综合研发创新区。三是加快腾笼换鸟,推动园区“智”造升级。一方面,通过加大项目调整力度,鼓励传统产业自拆自建提高容积率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智慧园区5G建设,搭建科创型企业赋能平台和应用场景应用载体等方式,推动传统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车间及工厂,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升级。四是做好园区配套服务,争取更多专项政策支持,提升园区吸引力。一方面,加大人才公寓、工作配餐、商业配套等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与功能品质,提升园区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以加速打造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积极争做宝山科创建设的主力军为发展目标,在机器人产业应用、科研合作、资金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争取更多的专项支持政策,提升园区对优质产业资源的吸引力。[本文执笔人:柴宗盛、崔园园,课题负责人:张俊、李显波,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课题组成员:张云伟、柴宗盛、王琳杰、姜乾之、崔园园、戴跃华、张靓。感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对本次调研的帮助] 海报设计:尹惠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3月26日下午,市科委书记徐枫一行赴环上大科技园,实地调研了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城工科技绿洲、石墨烯功能型平台并召开座谈会。区委书记陈杰,区委副书记张义参加。座谈会上,徐枫听取了宝山环上大科技园建设情况汇报,对宝山科技创新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徐枫指出,市科委将一如既往关心好、支持好宝山科创转型发展,希望宝山抓好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发展机遇,瞄定国家战略布局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环上大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引领宝山科创转型发展。要抓牢重点优势,明确功能性板块布局,打造形成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优势,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依托高校、园区资源,围绕科技研发强化人才引进,集聚人才优势,以完善的政策、优质的配套资源加大支持凝聚一流人才力度,不断推进科技人才建设。要加大科创体制机制探索力度,打造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相融相伴,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凝聚声势,高举旗帜,用活用好新媒体平台资源,以创新宣传渠道强化功能性平台影响力,提升科创宝山知名度。陈杰感谢市科委在科创环境、科创载体和企业创新等方面对宝山的大力支持。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是宝山重大的使命任务,更是发展机遇。近年来,宝山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依托上海大学高校资源,不断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集成各类科学技术,吸纳优秀人才,汇集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助力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下一步,宝山将持续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落实好具体功能布局,进一步集聚功能要素,形成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策源功能区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地;进一步推进“人才蓄水池”建设,围绕提升科技服务能级的要求,打造专业素质高、凝聚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更有效地赋能区域创新发展。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3月26日下午,市科委书记徐枫一行赴环上大科技园,实地调研了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城工科技绿洲、石墨烯功能型平台并召开座谈会。区委书记陈杰,区委副书记张义参加。座谈会上,徐枫听取了宝山环上大科技园建设情况汇报,对宝山科技创新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徐枫指出,市科委将一如既往关心好、支持好宝山科创转型发展,希望宝山抓好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发展机遇,瞄定国家战略布局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环上大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引领宝山科创转型发展。要抓牢重点优势,明确功能性板块布局,打造形成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优势,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依托高校、园区资源,围绕科技研发强化人才引进,集聚人才优势,以完善的政策、优质的配套资源加大支持凝聚一流人才力度,不断推进科技人才建设。要加大科创体制机制探索力度,打造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相融相伴,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凝聚声势,高举旗帜,用活用好新媒体平台资源,以创新宣传渠道强化功能性平台影响力,提升科创宝山知名度。陈杰感谢市科委在科创环境、科创载体和企业创新等方面对宝山的大力支持。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是宝山重大的使命任务,更是发展机遇。近年来,宝山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依托上海大学高校资源,不断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集成各类科学技术,吸纳优秀人才,汇集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助力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下一步,宝山将持续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落实好具体功能布局,进一步集聚功能要素,形成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策源功能区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地;进一步推进“人才蓄水池”建设,围绕提升科技服务能级的要求,打造专业素质高、凝聚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更有效地赋能区域创新发展。【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网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编者按】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调研园区:金桥5G产业生态园调研时间:2020年8月13日30年前,位于浦东新区的金桥还是一片农田。30年后,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是“上海制造”的一张名牌。从1990年代的“白色家电”到21世纪前十年的“汽车”消费潮,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错过任何一次产业浪潮。5G时代,金桥再出发,围绕5G展开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的金桥5G产业生态园(简称“5G产业园”)志存高远:欲打造成为全球5G技术的策源地、5G应用产业创新发展的经济高地、5G全球高端人才和资源集聚地。8月13日,课题组走进5G产业园,了解这个特色园区再一次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和高远目标的实现路径。为什么选金桥2019年是5G商用元年,运营商、通讯企业、制造企业等纷纷加快了5G战略规划进程。作为上海制造业名牌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跟步伐,走在前列。5G的商用帷幕首先在超高清视频领域拉开,金桥捷足先登。2019年4月,5G 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落户金桥。2019年7月,华为全球首家5G创新中心落户金桥。经过一年酝酿,2020年3月,金桥5G产业生态园开园,“未来车”“智能造”“大视讯”成为金桥5G 商用的三个重点方向。建成后,该园区将会成为上海首家5G全覆盖、提供完整5G产业链条件的创新园。“金桥是5G发展的沃土。”金桥管委会产业促进处处长沈乃恩对发展5G产业充满信心。全球有4家掌握5G核心技术的企业(华为、高通、三星、诺基亚贝尔),金桥集聚了两家:诺基亚贝尔和华为。这为金桥推广5G应用提供了绝对优势。金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家电、食品和生物医药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则成为5G技术应用的潜在企业和合作伙伴。实现从“加工”到“制造”再到“智造”的转变,金桥的硬核不仅在产出和规模,更在于紧跟时代,保持内驱,精准踩点。30年来,金桥从出口加工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现代科技园,如今,金桥已经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高端产业体系,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如日立空调、柯达、夏普、东芝、西门子、上汽通用、沃尔沃、欧姆龙等集聚于此。2019年,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450亿元,税收总额510亿元。金桥以占浦东新区1/50的土地贡献超过1/4的工业经济规模。金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为发展5G奠定基础。华为5G创新中心总负责人陈芸浠表示,5G推广和应用成本很高,金桥企业实力雄厚,有试错的能力,通过大企业和大企业融合尝试之后,做成标杆,再推广到小企业,实现批量推广。华为首家全球5G创新中心落户金桥也并非偶然,早在1996年华为上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研所”)就已经在金桥成立,这是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机构,覆盖了海思芯片、无线网络、高端智能终端、车联网、5G等产品的研发。沈乃恩表示,华为5G相关的许多技术都在上研所,目前可转化渠道少,还在不断探索。华为的研发成果已经进入无人区,怎么市场化?怎么让用户能够接受?5G技术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投入应用端。更为重要的是,上研所承诺将所有的5G研发成果在金桥开放。“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沈乃恩说。大视讯产业方面,金桥集聚了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咪咕、央广视讯、中国网络电视台、天翼视讯等,以及移动网络大数据平台中青视讯、人民视讯等企业,最近还引进了环球网,形成了完整的移动互联网视听产业链。“未来车”方面,金桥设计了涉及申江路、东靖路和金海路等10条道路共30.6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规划,规划将于今年年底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是上海首个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和已投入运行的嘉定(面向乘用车测试)、临港(面向商用车测试)以及奉贤(面向地库测试场景)开放道路测试道路实现四位一体、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成为上海市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重要组成内容。依托金桥深厚汽车产业基础,开放测试道路的修建将会集聚更多智能网联汽车设备供应商,推进未来车产业集聚发展。华为已经构建的统一开放的车联网解决方案为5G产业园发展车路协同提供支撑。陈芸浠解释,“通过5G+车路协同发展,一些技术可以融合到车联网产业,进而延伸到汽车零配件、车企上,推动这个产业能够自成生态。”谈到哪个方向5G应用见效最快?沈乃恩表示,“老百姓对大视讯的感受会更明显,因为‘5G+4K、5G+8K’影像发展非常快,园区内相关企业的技术已经走在前列。智能造未来市场最大,但是推广速度、成效不如大视讯快。”除了华为5G创新中心,上汽联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创新中心、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阿里云创新中心-宝马初创车库联合创新基地等开放平台也聚集在金桥,致力5G产业发展。谁最需要5G实际上,5G 的最大应用在企业。5G支持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与海量机器类通信三大类应用场景,“5G应用落地最先是在B端(企业),而不是在C端(用户)。在B端推广后,再从B端传导到C端,让用户感受到。”沈乃恩说。对个人用户来说,4G已经能够达到300Mbps(每秒兆比特),5G速度更快,但是也更加昂贵。中国电信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丁富强表示,一个5G基站一年的电费就高达50万元,成本非常高,用在居民区非常奢侈,更适合在产业园区配置,用于企业智能制造升级,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万物互联是5G时代的关键词。除了传统通信数字产品业务之外,智能硬件、智慧家庭、智慧政企等多元的数字化服务正在铺开,泛智能终端是趋势。智能造一旦推广开来,将会产生万亿级规模。然而,智能制造行业整体数字化程度比较低。据了解,目前中国大多数规上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49.2%、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7.6%,尚处于过渡阶段,5G专网的部署空间大。5G在商业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在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试验和探索,同时这些企业也要有一定的自动化基础。金桥的智能造首先在这类企业中展开试点。沈乃恩坦言,“5G智能造是有钱人的游戏,大企业有这个财力。园区初步在寻找一些有一定的智能造基础、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还必须盈利较好。智能造投入非常大,就是要有钱有资金量的企业,才能去做这个技术升级。”“十三五”期间,金桥重点发展的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移动互联网视讯产业、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产业为5G时代的智能化升级打下了基础。据悉,烟草机械、中微、汇大机械等企业已经完成了一期智能造工程,生产效率提高3倍。为什么是3倍?首先,在无人工厂,机器将取代一部分工人,工作人员将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节省了工人的开销。其次,机器可以24小时运转,而工人8小时运转。此外,5G高速传播,设备中出现问题会提前反馈,减少设备失误率,设备利用率从40%提高到75%。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购买设备的资金量缩小,占用场地减少,同时也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据了解,5G产业生态园制定了在园区建设20个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的方案,方案正在逐步落实中。试点企业除了有财力和自动化基础之外,生产的产品市场要稳定。比如,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卷烟销往全球,需求量非常大。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上海烟草机械和华为上海研究所多方合作,为企业打造烟机“5G+智慧工厂”项目,在生产线上运用AGV机器人,技术人员可以实时下达指令,精准远程管控,提高生产效率。从目前5G推广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国企、央企、大型外资企业等实力强的企业。虽然生产效率提高了,但前期成本投入高,一些中小企业对是否进行智能造升级,仍有诸多犹豫。调研中,园区和企业告诉课题组,运营商、通讯商、试点企业正在共同努力,做好案例试点,帮助金桥打造标杆,让所有企业看到智能造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上海做出来了,可以向长三角、向全国推广。“价格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标杆。但是我们努力给企业提供机会,不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沈乃恩表示,园区正在设计更精准、针对性强的企业培训,要让5G应用深入人心。同时也在做一些重要的数据分析,让企业看到,智能造能够实实在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企、合资企业的集聚地。华为5G技术和诺基亚贝尔的结合能够给企业更多选择。同华为一样,诺基亚贝尔不仅掌握了5G技术,同时也掌握了wifi6传输的核心技术。据悉,可口可乐等外资企业有强烈的智能造升级意愿,这些企业也有足够的自动化基础。但是一些外资企业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只支持诺基亚贝尔技术。怎么办?沈乃恩表示,一切让市场来决定。课题组了解到,针对外资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需求,园区正与诺基亚贝尔沟通推出一套“5G+智能造”方案。“做智能制造就是为了便宜,为了多快好省。所以在这一块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尝试。”沈乃恩表示,“两家5G企业在金桥,也给我们发展5G 园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企业要选择哪家5G企业?选择权就交给市场吧。”此外,园区正在完善5G基础设备,今年预计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成300个5G基站。华为5G创新中心肩负重要任务,汇聚华为5G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系统设备等领域前沿技术,向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加速5G研发成果转化,同时也在和金桥龙头企业合作,探索应用场景。产业生态如何构建上海要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的“应用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金桥是一张王牌。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将在这里开展5G在智慧交通、工业能源、智慧金融等重点垂直行业创新应用。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产业拓展部行业总监房泓旭告诉课题组,中移产业研究院选择落户金桥的原因有三:产业契合度、华为的吸引力以及营商环境。这也是其他企业选择金桥的三个主要原因。沈乃恩表示,5G产业生态园最大的特点不是依靠政策和补贴来招商,主要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招商,靠生态环境吸引企业。5G需要运营商跨出既有的通信生态领域,面向各行业企业,寻找新的合作者。“中国电信理想集团可以在金桥找到一些合作伙伴。工业内网改造,还需要我们在企业侧了解实情,和华为等企业相互配合,边探索,边找答案。”丁富强介绍。很多人认为,华为来了,运营商建了基站,完成信号传输,5G就可以用在智能制造生产上了。其实还有很长路要走,需要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寻找、推动企业参与,形成产业生态。华为5G技术领先全球,但目前的问题在于:相关技术没有赋能到行业,都“躺”在实验室中。5G产业链长且复杂,具体如何用?用在哪些领域?各方都在探索。这也是华为5G创新中心的职能。陈芸浠对此作了更详细解释,第一,我们要帮助金桥对接更多华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力金桥形成5G生态;第二,帮助华为把更多5G技术赋能到金桥的企业,然后辐射到整个上海和长三角,促进地区产业升级。第三,和本地龙头企业共同探索应用场景。除了探索示范行业应用和方案,推动生态和标准建设,华为5G创新中心正在落地国内第一个云化的5G网络和终端及应用测试、认证验证平台,以及建设测试服务平台,验证需求管理平台等。5G技术嵌入制造业中,需要云集通讯企业、运营商、制造企业、其他技术企业。金桥的产业基础优势、平台集聚优势,能够帮助5G技术实现与产业的快速融合。运营商则需要为企业定制网络联通方案。5G通信产业主要集中基站建设、网络架构、终端联通、应用端这四个层面。除了基站建设和应用端,还要在网络架构、终端联通两个环节进行疏通。过去铺设的网络都在4G侧,智能制造升级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工艺特点和业务需求来进行企业内网改造,这也是理想集团正在金桥做的事情。此外,理想集团还从事内网改造完成后的数据采集侧工作。5G行业是交叉融合、互联互通的。在大数据侧,华为有很强的硬件能力,但是场景侧,运营商更理解这个产业。所以,从基站建设到应用终端,围绕智能造企业的问题、需求,华为、运营商会共同为智能造企业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我们发掘企业的需求点,并以需求倒逼研发,同时围绕需求搭建上下游产业链。需求只要出来,即便没有量,但是在研发侧有足够的价值,华为也会去做。这个生态就会慢慢建起来。”陈芸浠介绍。据了解,园区还将打造多个5G产业创新孵化器,构建立体的5G协同创新体系,推进5G领域头部企业与各行各业伙伴的创新合作。企业与人才集聚效应待放大3月12日,在5G产业园揭牌仪式上,有42家企业、重点项目入驻和签约,总投资额达130亿元,之后,每月园区都会新增相当数量的企业。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一些传统生产制造业厂房空置出来,亟待一批新企业入驻,5G是方向。沈乃恩介绍,“要以智能造需求为导向,引进一批新企业。”国内其他地方有很多适配的小企业和团队,园区想从外地的企业中发掘一些好苗子。5G产业生态的形成,金桥大企业可以提供应用场景,然而这个领域新颖、链条长、生态复杂,需要更多“有所长”、有实力的技术团队、民营企业参与进来。据了解,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大约有5.5万5G人才。园区要成为5G全球高端人才和资源集聚地,这些还不够。沈乃恩说,“打造5G生态产业链,需要更多的5G人才和企业。我们有信心再集聚一批更优质的头部企业,提升我们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后劲。”据悉,浦东新区在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全市首家“5G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将以技能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为目的,组织5G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在金桥建设“5G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5G技能湾”品牌。金桥5G产业生态园:提供更优质5G+综合服务方案,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一、园区特征金桥5G产业生态园位于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面积约5.4平方公里,是上海首个以5G全覆盖、提供完整5G产研条件的创新园。园区目前已吸引了48家企业和重点项目入驻,总投资额达130亿元。园区面向全球招引“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5G产业链相关平台、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着力打造“1个联盟+1个展厅+3大产业+5大平台+N个创新孵化器”的产业生态架构,重点在5G+智能制造、5G+智能交通、5G+传媒三大应用领域形成发展优势,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全球5G技术的策源地、5G应用产业创新发展的经济高地、5G全球高端人才和资源集聚地,助力金桥打造“东方智造城”。二、发展优势一是产业生态优势。园区依托产业链和创新链招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5G产业生态体系。吸引了以华为、诺基亚贝尔等为代表的5G 核心技术企业,以中移动、中电信等为代表的5G核心运营商,以信通院华东分院、北理工通敏检测等为代表的5G核心功能企业,及汇聚了斯润天朗、理想信息、华录科技、道同信息等一批5G应用示范企业。二是功能平台优势。园区集聚了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阿里云创新中心等五大对外创新平台。5G+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超高清内容基地、国家级超高清联合实验室、金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等,为园区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理念支撑和实践条件。三是市场化优势。金桥开发区集聚了62家全球500强企业,拥有55000名5G相关人才,资本雄厚的优势企业和高端通讯人才资源有利于园区5G技术应用和市场推广。金桥开发区以浦东新区1/50的土地贡献了超过1/4的工业经济规模。2019年,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50亿元,营业收入6803亿元,税收收入510亿元。金桥开发区拥有智能造、大视讯、未来车等与5G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资源,能够为园区5G技术和应用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是区位与交通优势。园区位于金桥开发区北区,是上海内环、中环与外环距离最近的区域,西连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北靠外高桥保税区,南接张江高科技园区。公共交通便利,毗邻4条轨道交通和19条公交线路站点。三、存在问题一是5G产业应用规模效应不明显。5G应用的行业间存在壁垒,各行各业需求差异大,尤其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存在场景碎片化、服务个性化的问题,5G商用规模化开展受到制约。市场推广业务体系需要数字集成供应商,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对应用企业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有较高的要求。二是产业政策支持有待加强。5G产业处于前期起飞阶段,需要政策给予更多支持。第一,5G创新项目试点政策较为保守。中国移动两年前提出在金桥南区开展智能网联试验未得到政策支持,目前在北京房山区、湖北武汉等地开展试点项目。第二,5G应用领域补贴政策不明确。5G应用项目前期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但是目前缺乏针对布局5G应用领域的企业和项目的补贴政策。三是国内5G业务推广面临同类技术竞争压力。园区内华为和诺基亚贝尔都有WIFI6业务,但是可口可乐、通用等美国企业做自动化工厂智能改造时,信号端只支持诺基亚贝尔等美国企业供应商,不接受华为的信息传输。四、未来发展建议为做强做大金桥5G优势产业,打响“5G金桥,智连世界”品牌,加快5G产业的研发创新和应用场景建设,未来园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设立产业联盟,提供更优质的5G+综合服务方案。针对5G产业前期推广成本高、规模效益不足等问题,鼓励未来车、智能造、大视讯等主导产业领域形成产业联盟,共同开展5G市场应用。二是发挥园区招商优势,在更广范围内招商优质企业。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园区产业链招商优势,在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等全国范围内招引优质头部企业,扩大5G应用场景实践。三是依托金桥开发区产业优势,增强企业间互联互融互通,强化产业根植性。充分发挥园区统筹协调作用,依托园区龙头企业和对外平台功能,增强企业点对点需求对接,强化企业间产业上下游协作,助力金桥5G产业生态的完善和优化。四是依托园区专业化服务能力,强化针对5G产业、特色园区的个性化政策制定与实施。充分发挥金桥开发区管委会企业服务和产业促进功能,强化园区企业政策诉求调研,为园区5G产业发展争取更具针对性、特色化的政策支持。[本文执笔人:王琳杰、崔园园、张云伟。课题负责人:张俊、李显波,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课题组成员:张云伟、柴宗盛、王琳杰、姜乾之、崔园园、戴跃华、张靓。感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对本次调研的帮助] 海报设计:尹惠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市委书记李强今天下午(1月18日)先后实地调研复旦大学科技园和同济大学科技园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高校、区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工作情况及意见建议。李强指出,大学科技园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把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摆在重要位置,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快培育一批创业者,带动一批科创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多年发展,构筑起源头创新和高新技术孵化产业化的支撑服务平台,入驻园区企业1500余家。李强来到校企联合实验基地,同专家学者、创业者们亲切交流,了解园区重点企业创新发展进展,听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及产业化推进情况。李强说,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重点学科发展,更好发挥集聚效应、平台效应和综合效应,加快培育一批创业者,带动一批科创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随后,市领导来到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所在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知识外溢,形成了全球领先的设计产业集聚区,去年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李强深入了解该校优势学科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探索,察看了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成果。李强说,要瞄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把大学科技园真正打造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聚变的大平台,更好服务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充分挖掘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把大学科技园做大做强调研期间,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关于大学科技园建设情况介绍及下一步发展意见建议,杨浦区、闵行区负责同志汇报了服务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有关工作。两个半小时的座谈,李强认真倾听记录,不时就有关问题和大家深入讨论。李强说,大学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大学科技园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最有条件集成各种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各类创新资源,最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要坚持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属性、科技特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挖掘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把大学科技园做大做强。要聚焦知识溢出,加强制度供给,推动科技成果更加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优化空间载体,结合高校布局、产业布局、园区布局,因地制宜、统筹优化大学科技园的空间布局。要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体制机制,把动力激发出来;强化统筹协调,把合力凝聚起来。要提升服务能级,支持和帮助大学科技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上海将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强化政策引导,支持高校加大建设力度,大家共同努力把大学科技园建好建强,形成品牌特色。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参加调研。摄影:新民晚报—陈正宝编辑:张添翼
4月6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奕奕带队赴环上大科技园调研并开展座谈会。高奕奕一行实地考察了环上大科技园一号、零号基地,详细了解了相关项目的推进落地情况,并为下阶段工作开展作具体部署。座谈会上,高奕奕听取了环上大科技园工作情况的汇报,对科委现阶段的工作成效总体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充分结合环上大科技园功能定位,加快政策落地和项目建设。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局,谋定快动,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环上大科技园建设,确保科创成果落地见效。高奕奕强调,要进一步加深对环上大科技园功能定位的了解,打好“上大牌”,加强上大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打造环上大科技园产业特色,实现特色功能承载,聚焦关键领域,关注重点环节,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环上大科技园成果落地,进一步加强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地赋能科创宝山转型发展。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更好带动宝山科创成果转移转化。要注重形成资源集聚,优化科创企业载体布局,以功能差异化互补更好围绕科创定位提供服务,加快项目引进。要兼顾营商服务“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建筑设计品质提高服务企业品质,以更多要素集聚营造环上大科技园科创氛围,不断厚植发展潜力,强化科创引领。(来源:上海宝山)【来源:上海宝山】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4月6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奕奕带队赴环上大科技园调研并开展座谈会。高奕奕一行实地考察了环上大科技园一号、零号基地,详细了解了相关项目的推进落地情况,并为下阶段工作开展作具体部署。座谈会上,高奕奕听取了环上大科技园工作情况的汇报,对科委现阶段的工作成效总体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充分结合环上大科技园功能定位,加快政策落地和项目建设。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局,谋定快动,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环上大科技园建设,确保科创成果落地见效。高奕奕强调,要进一步加深对环上大科技园功能定位的了解,打好“上大牌”,加强上大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打造环上大科技园产业特色,实现特色功能承载,聚焦关键领域,关注重点环节,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环上大科技园成果落地,进一步加强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地赋能科创宝山转型发展。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更好带动宝山科创成果转移转化。要注重形成资源集聚,优化科创企业载体布局,以功能差异化互补更好围绕科创定位提供服务,加快项目引进。要兼顾营商服务“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建筑设计品质提高服务企业品质,以更多要素集聚营造环上大科技园科创氛围,不断厚植发展潜力,强化科创引领。【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4月12日上午,市长余红胜赴生态新城,调研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项目。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健成、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宽分别汇报了近期工作进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打算。余红胜逐一听取了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近期招商对接项目的情况,对成立产业基金、协同推进“一中心一基地”招商步伐、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等事项提出指导意见。余红胜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明为契机,大力弘扬“三明实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进一步深化京闽(三明)科技合作。他指出,要以招商聚人气,加快”以产促城“进程;要着力引进大商好商,形成”以商招商“的新局面;要建立招商协作机制,充分利用中关村的品牌效应和招商渠道,让适合的项目在全市落地。据统计,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自2020年12月6日开园以来,已举办创新中国行活动、京闽创新汇等招商活动6次,对接客商300多家次,入驻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中心企业56家。(投资集团供稿)【来源:三明市国资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