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种以大学为主导创办,以大学的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任务,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共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根据国内学者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将大学科技园从形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分为发育萌芽阶段、初期成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初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我国大学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后来在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驱动下,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向社会推广、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我国东部为大学科技园集中区域目前我国一共审批了10批大学科技园,目前一共审核通过了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11年南开大学国家科技园被摘牌除外),其中东部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56.52%,为全国第一,这与1985年东部开放沿海地区发展资本市场有关,同时东部也是全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集中的区域;其次是西部地区,共有2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20.87%。2019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始进行第十一批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我国高校是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到2019年,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计启动67个专项,共计3681个项目,高校(包括高校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牵头承担项目1500项,占40.75%,涉及59个专项(仅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无牵头项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火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高校共有R&D机构16280,R&D人员98.4万人。2018年高等学校的R&D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为972.3亿元,来自企业387.2亿元,高等学校R&D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增长幅度反映了大学与产业界合作规模的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不再增长,但入驻的在孵企业及累计毕业企业仍不断增长。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孵企业2720个,累计毕业企业107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4家、677家。2018年毕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03.11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4.2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随着下一个五年的科技计划到来,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一新的阶段中,政府在新政策中表示将加大对各高校科技园战略研究的投入,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与项目。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种以大学为主导创办,以大学的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任务,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共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根据国内学者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将大学科技园从形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分为发育萌芽阶段、初期成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初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我国大学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后来在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驱动下,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向社会推广、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我国东部为大学科技园集中区域目前我国一共审批了10批大学科技园,目前一共审核通过了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11年南开大学国家科技园被摘牌除外),其中东部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56.52%,为全国第一,这与1985年东部开放沿海地区发展资本市场有关,同时东部也是全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集中的区域;其次是西部地区,共有2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20.87%。2019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始进行第十一批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我国高校是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到2019年,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计启动67个专项,共计3681个项目,高校(包括高校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牵头承担项目1500项,占40.75%,涉及59个专项(仅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无牵头项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火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高校共有R&D机构16280,R&D人员98.4万人。2018年高等学校的R&D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为972.3亿元,来自企业387.2亿元,高等学校R&D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增长幅度反映了大学与产业界合作规模的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不再增长,但入驻的在孵企业及累计毕业企业仍不断增长。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孵企业2720个,累计毕业企业107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4家、677家。2018年毕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03.11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4.2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随着下一个五年的科技计划到来,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一新的阶段中,政府在新政策中表示将加大对各高校科技园战略研究的投入,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与项目。(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0年9月19日,在2020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赵弘研究员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在世界创新格局中,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有500多家科技园区,有很多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所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为把握科技园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走势,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并指导下,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从今年开始编制“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赵弘研究员详细从指数指标体系设计、指数2020主要结论以及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具体如下:指数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行性原则,设置创新、产业、环境三个一级指标,在三个指标之下分设十个具体指标。创新反映科技园区发展的源动力,是科技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选取“企业研发投入”、“全球顶尖科学家”、“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三个指标,用来测度人才、资本、机构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和层级水平,同时选取“PCT专利申请”作为创新产出的测度指标。产业反映科技园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选取“企业数量”、“全球领军型科技企业”和“企业营收”三个指标,用以表征园区企业的聚集度、园区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环境是科技园区吸引人才、激发人才创造力的基础条件。选取“风险投资机构”、“本地营商环境”、“本地生活品质”三个指标,用来体现园区专业服务的完善程度、营商便利度和创新创业者的生活舒适性。研究团队从园区官方披露信息、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公开出版物以及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权威榜单等渠道,广泛采集全球科技园区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重点关注中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瑞典、英国、美国等国家的20余家代表性园区,编制形成指数报告。指数2020显示,当前全球科技园区持续推动创新升级、产业集聚、环境优化,构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一)科技园区创新资源富集,高水平成果产出丰硕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科技园区企业Ramp;D经费超过1亿美元;代表性园区中约300家企业入选“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研发强度达到8.8%。“全球自然指数TOP10”中有7所大学与科研机构坐落或邻近科技园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五分之一来自科技园区。代表性园区2019年PCT专利申请超过2.8万件。从代表性园区来看,美国硅谷创新能力表现突出,各项创新指标均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突破性前沿技术优势明显;中国中关村创新资源集中度高,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大;英国剑桥科技园、韩国大德研发特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基础研究创新资源丰富;中国深圳高新区PCT专利申请最为活跃。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韩国大德研发特区、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等园区成为所在区域的重要创新源头,专利产出均占到所在区域的40%以上。(二)科技园区科技企业集聚,引领全球高技术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方向全球科技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有40%诞生于园区,“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企业一半以上来自园区。有35%的园区营业收入超过1亿美元,代表性园区有100余家企业入选“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从代表性园区来看,美国硅谷持续引领全球ICT产业发展方向,中国中关村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近万亿美元,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形成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集群,瑞典西斯塔科学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中国深圳高新区等也是全球ICT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英国剑桥科技园、中国张江科技园等是全球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是全球科技创业最为活跃的园区,每年新设立初创企业超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前两名。(三)科技园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宜居宜业环境不断改善全球最佳创业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硅谷、纽约、伦敦、北京、特拉维夫、斯德哥尔摩等城市,科技园区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佳的创新创业标志区。全球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孵化器有36%将总部设立在园区。新加坡科学园营商环境位居全球前列;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积极推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行业规范;韩国大德、日本筑波颁布专门法律文件为园区发展保驾护航。瑞士苏黎世科技园、德国慕尼黑科技园等欧洲园区所在城市的生活质量评价位居全球前列。当前,全球科技园区总体呈现融合、开放、转型的发展趋势,新生态、新业态、新形态不断涌现。未来将以“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为契机,继续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拓宽渠道,扩展信息来源。诚挚邀请全球更多的科技园区加入指数的编制,共同对全球重点园区开展问卷调查,全方位、多层次采集数据。二是关注趋势,深化研究。持续跟踪科技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新走向,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设计,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园区发展的新特征、新模式,让全球科技园区共享指数编制成果和园区发展经验。(来源:中关村管委会)
美国硅谷,现在是科技较为发达的时代,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科技上升,经济也会跟着提高。而在全球,也有一些科技园区,其中排在第一名的就是美国硅谷,一直以来,硅谷都是高科技人才产生的地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就职于高端科技企业,并且拥有很高的收入。硅谷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科技富翁,所以它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地区。法国索非亚科技园,它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园区,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那边,风景非常秀丽,气候适宜。这个科技园区是1969年建立的,至今也有很多年的时间了,它的科技人员和工作人员大概有一百万人,这里聚集着一千多家高科技研究机构,所以规模还是挺大的。其中就有一些著名企业的研究机构,如德州机械,西门子等等。德国慕尼黑科学园,这个科技园区建立于1984年,共有三十多年的发展时间了。它是德国比较受重视的科技园区,诞生了很多高科技企业,也是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地,还是扶持传统产业的重要部分,带动德国一些传统企业的发展,跟高科技企业一起推动德国的社会进步。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这个科技园区正式建立成是在1980年,它是台湾第一个科技园区,面积有二十多平方公里工作人员有十多万人。园区中企业众多,创造的价值也高。这次代表中国的科技园区,登上全球著名科技园区排行榜,也是说明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变强,未来也会发展得更好。日本筑波科学城,这个科学区建立的时间很早,是在1963年成立的,由日本政府促进建立的科技园区,它的名声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躁动起来的。它的占地面积大概有二十七平方公里,计划当时容纳人口大约二十多万。目前这个科学城被进行现代化的建设,里面有一些科研和教育机构,商业,学校等等。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这座科学城建立在1957年,发展时间较长,影响也比较深远,目前有三十多个科研实体,推动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科学城推动了许多企业的发展,这里还有很多高校,研究院等等,用来不断研究创新高科技,最出名的是,这里还产生了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可见这里真是一个聚集人才的地方。
一、产业园概况光谷中华科技园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南部,北倚龙泉山,300余平方公里的梁子湖环绕东南,西距沪蓉高速3公里,15分钟即可到达高铁武汉站,40分钟可抵阳逻港,50分钟可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总规划面积217.66平方公里。枕山抱水、钟灵毓秀形成得天独厚的最具竞争力的环境优势。园区作为“华创会”签约项目的主要承载地和永久会址,致力于打造“华侨华人神往、创新创业特区、生活休闲首选、配套功能现代”的国际化、差异化的科学城,重点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业、生态旅游服务业、通用航空服务业、国际商事商务服务业、创新动力服务业五大产业。二、产业园背景在2010年“华创会”上,国务院侨办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武汉东湖高新区设立为“华创会”永久会址。2011年3月,国侨办批复支持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设立“中华科技产业园”(简称中华园),作为“华创会”签约项目的主要承载地。2011年7月21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发文成立中华园建设领导小组[武办文(2011)41号],时任市长唐良智任组长。2015年5月,领导小组组长调整为万勇市长。三、产业园规划光谷中华科技园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南部,总规划面积217.66平方公里,占光谷总面积的42%。依托依山傍湖的资源禀赋,整体设计秉承“环境融入城市、环境融入生活”的规划理念,城市用地采用有机疏散的组团式布局形态,构架出“三湾、四岛、两环、南北核”的空间格局,旨在打造一座以水为生、以山为魂、以新型服务业为支撑的滨湖生态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8.7平方公里,占园区总面积的22%,预计常住人口19.9万人。四、产业园定位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业充分发挥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体验为特色,重点发展创意体验、数字视听、数字出版、设计服务、婚庆服务等领域,努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原创型企业和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业集群。生态旅游服务业充分挖掘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历史古迹和地域文化保护,围绕观光游、度假游、体育游、保健游等类型,重点发展运动休闲、观光旅游、养生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打造生活、养生、运动的后花园,为东湖高新区乃至武汉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华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通用航空服务业抓住中国开放低空空域的历史性机遇,发挥中华园地域优势,加强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重点发展运输运营服务、飞行保障服务、飞行培训等领域,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通用航空服务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国际商事商务服务业以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充分利用华侨华人链接全球资源和深谙国际法则的优势,以华侨华人为纽带,促进全球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在园区高效流动,重点发展会展博览、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领域,将中华科技园打造成为国际交流合作活跃的全球性商务服务中心。创新动力服务业围绕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吸引华侨华人研发中心、国际大学、中介机构等入驻,重点发展研发服务、教育培训、科技中介等领域,促进园区产业高端化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创新动力。五、产业园重点项目华创中心华创中心项目位于光谷中华科技园中东部、玉屏大道与凤莲大道交叉处,交通便捷,是中华园2015年开发建设的重点引爆项目,也是中华园未来展示华创品牌文化的新地标。武汉爱飞客航空综合体“武汉爱飞客航空综合体”项目是中航通飞在华中地区布局的最重要的航空综合体项目,计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约60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亩,建设周期5年,分两期建设,首期项目2年内完工,项目建成后产业部分年税收不低于25万/亩。中国光谷·华彬航空创新园“中国光谷·华彬航空创新园”项目是华彬集团全国布局的四大通用航空国际中心之一,计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亩,项目分6期建设,6年建设完毕,每期投资不低于10亿元,首期项目确保2年内完工。武汉“大明堂”项目项目地点位于营泉村和原营泉村还建房区域,用地规模约为26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灵泉山庄、龙泉市街、五彩良田、大明客栈、草堂别业度假酒店等,打造以明文化为主题的文创旅游项目。环湖绿道基于“华人梦想地,光谷副中心”,中华科技产业园绿道系统规划目标为: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康体运动和生态游憩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华中绿道标杆,成为中华科技园的标识和纽带。温德姆至尊豪庭酒店温德姆至尊豪庭酒店项目是华创中心周边重要配套设施之一,该项目计划用地面积100亩,拟投资10亿元人民币(含地价),建筑面积10万方,预计建设周期5年。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内容提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四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天津北方网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四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天津菲尔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去年4月进驻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致力于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化解决方案,包括工业物联网云平台、设备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环保科技等领域。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行政总监王皓郅介绍:“园区硬件设施配备齐全,我们直接拎包入住。注册手续园区有人帮忙办理,专利申报也有服务中心,比我们自己申报要快两个月。这里距离天津科技大学很近,便于我们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园区内科研型企业数量多,通过核心技术的研发,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崔同湘表示。(津云新闻编辑刘颖)【来源:今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为依托,通过整合高校综合优势资源和社会优势资源,支撑高校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代表了“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的产学研模式,使自身的科技优势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双创格局和新的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艺化、产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但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据悉,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如何提升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当代高校科技教育和科技创业迫切解决的难题。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总结下来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轨、缺乏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成果产权归属不清晰、产业化中间实验不科学、科技转化机制不健全等。看似简单的问题逻辑,其实在解决的过程中涉及环节过多需要面对很多挑战,这也是令很多大学科技园运营方最为头疼的事情。然而,位于翔安区南部新城,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9亩,总建筑面积19.22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的厦大国家科技园却探索出了极具本地化特色的成果转化新模式,在众多大学科技园中脱颖而出,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概率,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厦大国家科技园首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厦大国家科技园积极与厦门市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商,获得更多产业政策支持的同时,完善园区周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紧密衔接各环节中的主体和流动要素,建立灵活多变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承担起中枢服务职能,打破信息壁垒和技术障碍,保证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新材料、生物医药科技、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支柱产业入驻,打造产业集聚区,实现入驻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一套可自循环的园区服务生态系统。凡厦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师生创业项目原则上均在厦门市落地孵化、转化,同时向厦门市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的创业人员和机构开放学校技术、信息、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源,并通过建立技术专家库、技术成果库和整合其学科、人才资源等方式,为科技园和其他的创业人员和机构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服务。其次,构建成果转化落地平台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力量链接配置海内外侨商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海丝云创”,布局全球孵化培育体系,健全孵化中试载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科技园区这一产业载体,确定大的技术方向,找到企业评估其技术,谈判选定合作方式,与此同时找好规模化示范项目,围绕示范项目建立团队,做出示范,找好市场开拓的路径,业务与团队融合成长。促进创新技术商业化落地,构筑“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全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互联网优势,使成果转化的传统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转化的渠道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科技金融、管理咨询和企业孵化等重要的支撑性服务。致力于形成一个集展示、共享、服务、交易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技与资本、企业、人才等多要素组合、多种功能互补的技术市场平台最后,创新成果转化合作机制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厦门大学为依托,作为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厦门大学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拥有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为厦大国家科技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转化源泉。通过整合产、学、研、用、金等各类创新要素,聚焦科技重大任务协同攻关、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等多元任务,系统化布局、体系化推进。操作层面,建立创新转化案例库,分析各种创新转化模式,运用国际交流、国内合作等手段,推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集中多方科研力量开展研究,探索创新转化的内在规律,建立创新转化知识系统。联合厦门大学加强对科技成果信息的分类挖掘,围绕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梳理遴选一批成熟度较高的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储备库,加强对入库项目跟踪管理,推动一批重点产学研项目在厦实施。厦大国家科技园一直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用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形成分工合理、资源互补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服务和产业服务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上不遗余力的努力前行着。来源:东北新闻网
中商情报网讯:科技服务业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产业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的产业分类。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科技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是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行业。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为促进科技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加强培育科技服务市场主体,构建服务机构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组织形式新颖、投入渠道多元、区域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业体系。据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规划(2018-2028年)》提到,力争到2022年,山东全省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达到2200家;到2028年,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达到3000家,产业规模实现大幅增长。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山东科技服务业产业布局:(1)研发与设计服务业以“省会环”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布局发展基础科学研发、机械制造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和生物医学等主导产业,建设国内重要的科技研发策源地;以“半岛环”为核心,以海洋科技、高速列车、石墨烯等为载体,培育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区域试点,开展海洋新兴产业组织创新示范,加快建设蓝色硅谷,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科技服务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为中心,鼓励“省会环”城市攻关核心关键技术、拓展产品功能、延伸制造业链条;鼓励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城市搭建科技云平台开展集成化科技服务;鼓励西部经济隆起带内城市围绕物流、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开展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技术市场体系,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统领,以青岛、淄博、济宁等市级市场为枢纽,以专业性市场为支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3)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业构筑知识产权区域发展优势,利用“省会环”区位优势布局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基地,培育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布局发展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分析评价等新兴服务业态,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科技法律服务品牌,以知识产权调解、仲裁服务为重点领域,支持建设一批全国知名的法律服务机构。(4)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基地布局发展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计量服务,加强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基础能力建设。支持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快速发展,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人才纳入“双招双引”计划,鼓励相关机构整合,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大型认证集团。山东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园区和项目汇总一览:产业集群:德州市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威海市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园区: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利宝互助创新产业园区、青岛中联U谷2.5产业园、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山东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泰山创业??星火科技园、威海高区科技创业园、滨州华翔创新创业孵化园区。重点项目:济南市:济南创新谷加速器建大合新产业基地、济南量子科技园、中国航天科技园(济南)项目、济南融通智能科技园。青岛市:海尔全球创新中心、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中科青岛研发城、招商局蓝湾网谷项目、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淄博市:齐鲁安全科技产业孵化器项目。枣庄市: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检验检测中心。东营市:东营光谷未来城。烟台市:万华化学集团全球研发中心、中德工业设计中心、烟台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潍坊市:潍坊国际创意港、启迪民富双创孵化器项目、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潍坊)中心、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济宁市:邹城机器人产业基地研发展示中心、五洲检测检验项目。泰安市:中检科泰山中心项目、云谷We+创客空间。威海市:威海南海新区高校联盟科创城、国家毛衫纱线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中心。日照市:山东钢铁集团钢铁研究院、绮丽??创谷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日照科创中心。临沂市:北方木都创新园孵化器。德州市: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德州市双创产业化服务基地。聊城市:聊城金正数字创意工场。滨州市:山东省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万吨红曲系列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平台。菏泽市:单县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中科(菏泽)清洁能源研究院、山东大学药物安评中心。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山东省服务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天津北方网讯:1月16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对外公布了园区产业规划、空间布局设想及未来15年的各阶段发展目标。聚焦自主创新 明确“3+1”产业体系定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明确了以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大健康为主导,科技服务业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聚焦自主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前瞻技术突破,力争通过产业培育,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创新服务,为三大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优势和特色,聚焦若干细分领域。其中,智能科技产业聚焦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5G、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线上经济等领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焦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新材料、新型能源等领域;生命大健康聚焦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科技服务业聚焦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强化规划引领 空间结构层次分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布局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规划引领,支持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空间聚焦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端化。同时,调整增加部分新型产业用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加速构建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的集约平台和基地,助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布局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10.3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一环一带三片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其中,“一环”为公共活力环,连通南北向创新中轴(洞庭路)、东西向共享走廊(泉州路)和北部、东部滨水活力公园带,组成一个以街道、公园等公共空间为载体的公共活力环;“一带”为魅力滨水生态景观带,重点塑造贯通永定新河到北塘渔人码头以水岸休闲、生态体验为主的公共景观带;“三片区”包括未来数字岛、魅力北塘湾、科创十字街三个功能片区。未来数字岛片区包括北部水面与岛屿片区预留用地,以智能科技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科创龙头为目标企业,打造最高品质的花园式总部区和智慧研发园区。魅力北塘湾片区将植入滨海文化旅游和休闲体验等特色服务、打造凸显滨海中关村景观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城市场景。科创十字街片区在洞庭路总部功能轴与泉州路共享走廊十字交汇处,打造以科创为主题的核心活力街区,集聚人才创意交流和创客创新展示等功能。同时,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积极与周边功能区协同联动发展,在空间上建立四区联动机制。“向北”借势中新生态城,衔接优质学校、住宅等综合服务配套,串联沿海蓝色旅游走廊;“向东”与综合保税区强强联合围绕实现创新“五个自由”,加快推进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各领域制度创新;“向南”强化一体融合发展依托经开区制造业基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天津科技大学、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纳入科技园政策覆盖范畴;“向西”协同海洋高新区推动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升创新研发水平。集聚资源 打造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2025年,集聚资源、加速培育。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围绕“3+1”产业体系,聚集一批拥有自主创新技术、成长性高、有带动引领作用的科技型企业,围绕新赛道培育一批根植性强的瞪羚企业,初步构建成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2030年,建立生态,率先突破。园区将在推动全面创新改革领域发挥政策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2-3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成熟的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2035年,打造标杆、形成引领。园区将全面建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中商情报网讯:科技服务业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产业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的产业分类。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科技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是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行业。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为促进科技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加强培育科技服务市场主体,构建服务机构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组织形式新颖、投入渠道多元、区域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业体系。据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规划(2018-2028年)》提到,力争到2022年,山东全省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达到2200家;到2028年,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达到3000家,产业规模实现大幅增长。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山东科技服务业产业布局:(1)研发与设计服务业以“省会环”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布局发展基础科学研发、机械制造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和生物医学等主导产业,建设国内重要的科技研发策源地;以“半岛环”为核心,以海洋科技、高速列车、石墨烯等为载体,培育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区域试点,开展海洋新兴产业组织创新示范,加快建设蓝色硅谷,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科技服务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为中心,鼓励“省会环”城市攻关核心关键技术、拓展产品功能、延伸制造业链条;鼓励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城市搭建科技云平台开展集成化科技服务;鼓励西部经济隆起带内城市围绕物流、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开展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技术市场体系,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统领,以青岛、淄博、济宁等市级市场为枢纽,以专业性市场为支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3)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业构筑知识产权区域发展优势,利用“省会环”区位优势布局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基地,培育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布局发展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分析评价等新兴服务业态,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科技法律服务品牌,以知识产权调解、仲裁服务为重点领域,支持建设一批全国知名的法律服务机构。(4)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基地布局发展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计量服务,加强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基础能力建设。支持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快速发展,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人才纳入“双招双引”计划,鼓励相关机构整合,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大型认证集团。山东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园区和项目汇总一览:产业集群:德州市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威海市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园区: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利宝互助创新产业园区、青岛中联U谷2.5产业园、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山东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泰山创业??星火科技园、威海高区科技创业园、滨州华翔创新创业孵化园区。重点项目:济南市:济南创新谷加速器建大合新产业基地、济南量子科技园、中国航天科技园(济南)项目、济南融通智能科技园。青岛市:海尔全球创新中心、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中科青岛研发城、招商局蓝湾网谷项目、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淄博市:齐鲁安全科技产业孵化器项目。枣庄市: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检验检测中心。东营市:东营光谷未来城。烟台市:万华化学集团全球研发中心、中德工业设计中心、烟台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潍坊市:潍坊国际创意港、启迪民富双创孵化器项目、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潍坊)中心、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济宁市:邹城机器人产业基地研发展示中心、五洲检测检验项目。泰安市:中检科泰山中心项目、云谷We+创客空间。威海市:威海南海新区高校联盟科创城、国家毛衫纱线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中心。日照市:山东钢铁集团钢铁研究院、绮丽??创谷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日照科创中心。临沂市:北方木都创新园孵化器。德州市: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德州市双创产业化服务基地。聊城市:聊城金正数字创意工场。滨州市:山东省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万吨红曲系列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平台。菏泽市:单县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中科(菏泽)清洁能源研究院、山东大学药物安评中心。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山东省服务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