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组图」张看

202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组图」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种以大学为主导创办,以大学的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任务,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共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根据国内学者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将大学科技园从形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分为发育萌芽阶段、初期成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初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我国大学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后来在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驱动下,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向社会推广、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我国东部为大学科技园集中区域目前我国一共审批了10批大学科技园,目前一共审核通过了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11年南开大学国家科技园被摘牌除外),其中东部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56.52%,为全国第一,这与1985年东部开放沿海地区发展资本市场有关,同时东部也是全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集中的区域;其次是西部地区,共有2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比20.87%。2019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始进行第十一批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我国高校是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到2019年,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计启动67个专项,共计3681个项目,高校(包括高校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牵头承担项目1500项,占40.75%,涉及59个专项(仅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无牵头项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火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高校共有R&D机构16280,R&D人员98.4万人。2018年高等学校的R&D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为972.3亿元,来自企业387.2亿元,高等学校R&D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增长幅度反映了大学与产业界合作规模的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不再增长,但入驻的在孵企业及累计毕业企业仍不断增长。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孵企业2720个,累计毕业企业107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4家、677家。2018年毕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803.11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4.2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随着下一个五年的科技计划到来,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一新的阶段中,政府在新政策中表示将加大对各高校科技园战略研究的投入,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与项目。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卦辞

武汉光谷中华科技园产业园项目案例

一、产业园概况光谷中华科技园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南部,北倚龙泉山,300余平方公里的梁子湖环绕东南,西距沪蓉高速3公里,15分钟即可到达高铁武汉站,40分钟可抵阳逻港,50分钟可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总规划面积217.66平方公里。枕山抱水、钟灵毓秀形成得天独厚的最具竞争力的环境优势。园区作为“华创会”签约项目的主要承载地和永久会址,致力于打造“华侨华人神往、创新创业特区、生活休闲首选、配套功能现代”的国际化、差异化的科学城,重点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业、生态旅游服务业、通用航空服务业、国际商事商务服务业、创新动力服务业五大产业。二、产业园背景在2010年“华创会”上,国务院侨办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武汉东湖高新区设立为“华创会”永久会址。2011年3月,国侨办批复支持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设立“中华科技产业园”(简称中华园),作为“华创会”签约项目的主要承载地。2011年7月21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发文成立中华园建设领导小组[武办文(2011)41号],时任市长唐良智任组长。2015年5月,领导小组组长调整为万勇市长。三、产业园规划光谷中华科技园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南部,总规划面积217.66平方公里,占光谷总面积的42%。依托依山傍湖的资源禀赋,整体设计秉承“环境融入城市、环境融入生活”的规划理念,城市用地采用有机疏散的组团式布局形态,构架出“三湾、四岛、两环、南北核”的空间格局,旨在打造一座以水为生、以山为魂、以新型服务业为支撑的滨湖生态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8.7平方公里,占园区总面积的22%,预计常住人口19.9万人。四、产业园定位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业充分发挥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体验为特色,重点发展创意体验、数字视听、数字出版、设计服务、婚庆服务等领域,努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原创型企业和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业集群。生态旅游服务业充分挖掘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历史古迹和地域文化保护,围绕观光游、度假游、体育游、保健游等类型,重点发展运动休闲、观光旅游、养生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打造生活、养生、运动的后花园,为东湖高新区乃至武汉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华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通用航空服务业抓住中国开放低空空域的历史性机遇,发挥中华园地域优势,加强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重点发展运输运营服务、飞行保障服务、飞行培训等领域,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通用航空服务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国际商事商务服务业以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充分利用华侨华人链接全球资源和深谙国际法则的优势,以华侨华人为纽带,促进全球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在园区高效流动,重点发展会展博览、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领域,将中华科技园打造成为国际交流合作活跃的全球性商务服务中心。创新动力服务业围绕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吸引华侨华人研发中心、国际大学、中介机构等入驻,重点发展研发服务、教育培训、科技中介等领域,促进园区产业高端化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创新动力。五、产业园重点项目华创中心华创中心项目位于光谷中华科技园中东部、玉屏大道与凤莲大道交叉处,交通便捷,是中华园2015年开发建设的重点引爆项目,也是中华园未来展示华创品牌文化的新地标。武汉爱飞客航空综合体“武汉爱飞客航空综合体”项目是中航通飞在华中地区布局的最重要的航空综合体项目,计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约60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亩,建设周期5年,分两期建设,首期项目2年内完工,项目建成后产业部分年税收不低于25万/亩。中国光谷·华彬航空创新园“中国光谷·华彬航空创新园”项目是华彬集团全国布局的四大通用航空国际中心之一,计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亩,项目分6期建设,6年建设完毕,每期投资不低于10亿元,首期项目确保2年内完工。武汉“大明堂”项目项目地点位于营泉村和原营泉村还建房区域,用地规模约为26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灵泉山庄、龙泉市街、五彩良田、大明客栈、草堂别业度假酒店等,打造以明文化为主题的文创旅游项目。环湖绿道基于“华人梦想地,光谷副中心”,中华科技产业园绿道系统规划目标为: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康体运动和生态游憩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华中绿道标杆,成为中华科技园的标识和纽带。温德姆至尊豪庭酒店温德姆至尊豪庭酒店项目是华创中心周边重要配套设施之一,该项目计划用地面积100亩,拟投资10亿元人民币(含地价),建筑面积10万方,预计建设周期5年。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大主教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制造引领未来,引领的是先进制造,最能促进转型发展。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企业逐渐转变发展策略,并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的新思路。一些智能制造企业在园区中构建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大批厂商共同投身于高品质、优性能产品的研发热浪之中。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掀起了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热潮。智能制造产业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作用明显。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产业园概况、智能制造行业现状、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环境、智能制造产业园现状、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趋势。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产业园可以分类为综合性产业园、单一型产业园以及复合型产业园。产业园的功能包括资源聚集功能、企业孵化功能、技术渗透功能、示范带动功能以及外围辐射功能。目前,产业园的建设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3类。PART2智能制造行业现状分析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目前,智能制造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将近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PART3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环境当前全球各国都将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智能制造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竞争的主战场。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同时,人口红利递减,企业主需要机器代替人力。此外,智能制造节省用工成本,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PART4智能制造产业园现状分析近年来,各地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智能制造链条上诞生了大量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共计537个,范围涉及全国27个省市。西部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较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从结构来看,大数据产业园数量最多超100个,占比20.6%。其次是综合型产业园区,占比17.8%。由于新材料用用范围广泛,园区占比达到17.1%。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园面临缺钱缺人缺产业的问题。PART5智能制造产业园园案例本章节重点介绍武汉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萧山机器人产业园、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渭南3D打印产业园、荆门数控机床产业园。PART6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制造产业园行业将走向市场化、主体多元化、产业垂直化、运营资本化。《2019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全局研究了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园行业的发展概况,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思路。中商产业研究院在对整个行业把控的前提下,关注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市场现状和重点企业进行剖析。附完整报告下载地址:《2019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d2fecb45cc924b198e9a96eee7aef3ce/

冲锋车

第八期:《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深圳市产业园投资前景 研究报告》发布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 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深圳的定位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当前,深圳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主导之下高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深圳产业园经济模式功不可没,深圳的高新科技企业因此快速落户,快速成长和淘汰,最终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快速成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圳产业园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为了更好的了解深圳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深圳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产业园概况、深圳产业园开发环境、深圳产业园发展现状、深圳重点产业园案例、深圳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深圳产业园发展趋势。报告最后一部分为附录,统计汇总了深圳产业园区名单,包括产业园区的所在地、面积、入驻企业等。PART1:产业园概况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PART2:深圳产业园开发环境分析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发展。本章从经济、人口、政策产业发展需求、产业定位要求解读深圳产业园区开发环境。近几年,深圳经济运行总体稳健,深圳市2019年上半年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133.92亿元,增长7.4%。同时,深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0.1:39.1:60.8。PART3:深圳产业园发展现状目前,深圳总体数量超过200个,以龙华、龙岗、宝安和南山居多。深圳产业园区主要吸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通信和计算机、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的研发测试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的企业入驻。PART4:深圳重点产业园案例本章主要重点介绍了蛇口网谷、宝能科技园、深圳大运软件小镇、龙岗天安数码城、星河WORLD、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中海信(深圳)创新产业城。PART5:深圳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构建泛在高效信息网络,以产业跨界融合和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建设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壮大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硬件、高端软件等产业,前瞻布局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等前沿高端领域。PART6:深圳产业园发展趋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圳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必然要适应深圳战略转型的要求,认清园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做好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深圳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9f8d0dac9a1543119786f9925ea4bc2d/点击快速下载完整版

谢林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1年珠海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产业园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近几年,珠海越来越重视产业园的建设,出台产业园区发展政策,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加速推进园区软硬环境建设、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全市产业园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珠海发挥交通优势,深化与港澳深穗的科技和产业合作,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珠海产业园迎来发展新机遇。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1年珠海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内容从产业园概况入手,普及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珠海市经济运行及产业布局,然后分析了珠海市产业园现状,接着列举了珠海市产业园案例,分析了珠海市产业园发展前景,最后附录珠海市产业园区名录。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产业园可以分类为综合性产业园、单一型产业园以及复合型产业园。PART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九城组成的城市群。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区域建设步入全面实施阶段,未来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GDP10%以上,但人均GDP仍显著低于世界三大湾区。2019年粤九城人均GDP远低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内地九城中广深珠人均GDP远远领先。PART3:珠海市经济运行及产业布局近年来,珠海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5.89亿元,位居珠三角第6位,同比增长6.8%,位居珠三角第3位。三次产业比例为1.7:44.5∶53.8。疫情冲击珠海经济,多方努力下,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经济运行延续稳步复苏态势。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508.53亿元,同比增长0.6%。PART4:珠海市产业园现状据不完全统计,珠海市全市产业园共计378个。从产业园区域分布来看,珠海产业园分布较为不均衡,其中,香洲区产业园最多。近几年,珠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完善产业园区发展政策,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加速推进园区软硬环境建设、优化园区营商环境,2019年全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效果明显。PART5:珠海市产业园案例本章节重点介绍南屏科技园、三灶科技园、新青科技园、珠海航空产业园、珠海V12文化创意产业园。PART6:珠海市产业园发展前景本章节重点介绍珠海产业园用地预测、珠海市产业园发展趋势、珠海市产业园发展前景。PART7:附录

龟至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广州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珠三角九市重点推动大型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大型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增资扩产及转型升级项目、珠三角主导产业的配套企业、拥有较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加工贸易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拟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广州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并逐步完善,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全市107个各种产业园区,其中,工业园区占比约七成,各种大小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番禺区、增城区、南沙区、白云区北部等外围区域。为了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产业园发展情况,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广州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七个方面介绍当前我国产业园概况、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现状、广州产业园开发环境分析、广州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广州重点产业园区分析、广州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和广州产业园四大发展趋势。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产业园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PART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现状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ART3:广州产业园开发环境分析近年来,广州经济保持平稳增加,增速减缓。三产增加值中,第三产业占比超七成,贡献率高达73%。经济环境稳中求进。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55.54亿元,增长7.1%,比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3.04亿元、3096.73亿元、8555.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0%和8.6%。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2.1%,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2015-2018年,广州常住人口已连续4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前3年分别达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人口聚集,反映广州的经济活力、城市竞争力得到认可,也使所在区域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增强、全国影响力增强。PART 4:广州市产业园发展现状当下,广州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广州市产业规划图显示,广州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核,北部、东部、南部三条产业集聚带“一核三翼”格局,包含了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增城开发区等3大国家级园区,花都开发区、从化开发区、云埔工业园区、白云工业园区等4个省级园区,成为全市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PART5:本章主要重点介绍了广州广州T.I.T创意园、宏太智慧谷、广州纳金科技产业园、番山创业中心、华南新材料创新园。PART6:广州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广州市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明确广州将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都市现代农业”五大产业为主导,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从细分重点产业来看,广州有能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地.2018年广州发布《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PART 7:广州产业园四大发展趋势未来,广州产业园区将重点升级改造村级产业园,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同时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在产业园规划中更注重产业园区产异化定位,提供产异化服务。报告仅展示部分,详情请下载《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仁可为也

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发布

2020年9月19日,在2020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赵弘研究员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在世界创新格局中,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有500多家科技园区,有很多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所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为把握科技园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走势,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并指导下,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从今年开始编制“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赵弘研究员详细从指数指标体系设计、指数2020主要结论以及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具体如下:指数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行性原则,设置创新、产业、环境三个一级指标,在三个指标之下分设十个具体指标。创新反映科技园区发展的源动力,是科技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选取“企业研发投入”、“全球顶尖科学家”、“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三个指标,用来测度人才、资本、机构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和层级水平,同时选取“PCT专利申请”作为创新产出的测度指标。产业反映科技园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选取“企业数量”、“全球领军型科技企业”和“企业营收”三个指标,用以表征园区企业的聚集度、园区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环境是科技园区吸引人才、激发人才创造力的基础条件。选取“风险投资机构”、“本地营商环境”、“本地生活品质”三个指标,用来体现园区专业服务的完善程度、营商便利度和创新创业者的生活舒适性。研究团队从园区官方披露信息、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公开出版物以及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权威榜单等渠道,广泛采集全球科技园区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重点关注中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瑞典、英国、美国等国家的20余家代表性园区,编制形成指数报告。指数2020显示,当前全球科技园区持续推动创新升级、产业集聚、环境优化,构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一)科技园区创新资源富集,高水平成果产出丰硕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科技园区企业Ramp;D经费超过1亿美元;代表性园区中约300家企业入选“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研发强度达到8.8%。“全球自然指数TOP10”中有7所大学与科研机构坐落或邻近科技园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五分之一来自科技园区。代表性园区2019年PCT专利申请超过2.8万件。从代表性园区来看,美国硅谷创新能力表现突出,各项创新指标均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突破性前沿技术优势明显;中国中关村创新资源集中度高,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大;英国剑桥科技园、韩国大德研发特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基础研究创新资源丰富;中国深圳高新区PCT专利申请最为活跃。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韩国大德研发特区、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等园区成为所在区域的重要创新源头,专利产出均占到所在区域的40%以上。(二)科技园区科技企业集聚,引领全球高技术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方向全球科技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有40%诞生于园区,“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企业一半以上来自园区。有35%的园区营业收入超过1亿美元,代表性园区有100余家企业入选“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从代表性园区来看,美国硅谷持续引领全球ICT产业发展方向,中国中关村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近万亿美元,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形成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集群,瑞典西斯塔科学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中国深圳高新区等也是全球ICT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英国剑桥科技园、中国张江科技园等是全球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是全球科技创业最为活跃的园区,每年新设立初创企业超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前两名。(三)科技园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宜居宜业环境不断改善全球最佳创业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硅谷、纽约、伦敦、北京、特拉维夫、斯德哥尔摩等城市,科技园区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佳的创新创业标志区。全球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孵化器有36%将总部设立在园区。新加坡科学园营商环境位居全球前列;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积极推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行业规范;韩国大德、日本筑波颁布专门法律文件为园区发展保驾护航。瑞士苏黎世科技园、德国慕尼黑科技园等欧洲园区所在城市的生活质量评价位居全球前列。当前,全球科技园区总体呈现融合、开放、转型的发展趋势,新生态、新业态、新形态不断涌现。未来将以“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为契机,继续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拓宽渠道,扩展信息来源。诚挚邀请全球更多的科技园区加入指数的编制,共同对全球重点园区开展问卷调查,全方位、多层次采集数据。二是关注趋势,深化研究。持续跟踪科技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新走向,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设计,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园区发展的新特征、新模式,让全球科技园区共享指数编制成果和园区发展经验。(来源:中关村管委会)

何谓中德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1年广州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珠三角九市各具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培育产业园区。未来,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州作为其中重要的一方将迎来更多新机遇,广州产业园区发展前景明朗。为了更好的了解广州市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21年广州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概况、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广州产业布局、广州产业园区现状、广州产业园区案例、广州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另外,附录广州市产业园区名单汇总。以下为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的一个“黄金时代”。PART2:经济运行分析2019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8.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6.8%。另外,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市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475.8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15.87亿元、工业增加值3196.96亿元。其中,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2.9%。PART3:产业布局现状从产业结构来看,广州市产业体系完整,轻重工业体系齐备,传统制造业强势,做大做强IAB、NEM企业并发挥其引领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整体提升。广州市支柱产业包括汽车、电子通讯、石油化工、消费品;新主导产业包括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与NEM(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PART4:产业园区分析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广州市各种园区数量约为2346个,涉及的类型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综合园区、生态园区、商务园区等。此外,广州曾印发《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为有效管理新型产业用地(M0)的准入和实施,广州于2020年4月发布了《广州市新型产业用地(M0)准入退出实施指引(试行)》。据悉,目前首批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正在建设中,最快的项目预计将于2020年底建成。据了解,广州市首批M0项目共15个,分布在荔湾、白云、花都、番禺、增城、黄埔6个区,地价按同地段办公用途地价的20%计收,大幅降低企业拿地成本。其中,荔湾区项目最多有4个;白云区M0项目合计占地面积最大,约19.8公顷。PART5:产业园区案例《报告》以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COCO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美东电子商务产业园、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平谦国际汽车产业园、凤凰创意产业园等产业园为案例进行分析。PART6:产业园投资前景根据《广州市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明确广州将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都市现代农业”五大产业为主导,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未来,广州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下,整合大湾区资源,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产业与载体、载体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广州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和新旧动能转换。PART7:附录

黄金周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东莞市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里,东莞的投资兴业机会将越来越多,营商环境将越来越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再加上近日深圳上升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受深圳高新科技等重点产业外溢效应的影响,东莞将迎来重大投资机遇。东莞的优势在于产业链配套齐全,这也是吸引企业来东莞的关键。近年来,东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市级统筹,大力发展上市公司产业园建设,吸引上市公司入驻。目前,东莞,在6大片区、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交相辉映。未来,东莞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新模式——“总部基地+产业园”,以“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作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战略。为了更好地了解东莞产业园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东莞市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基本概述入手,普及了产业园基本定义及基本功能等,接着从东莞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东莞产业园发展现状、东莞重点产业园案例分析及东莞产业园存在问题和趋势分析五大方面剖析东莞产业园发展情况,为相关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提供参考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基本概述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PART2:东莞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2019年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00个省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1305.8亿元,园内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全县平均水平24.6%,累计联结带动贫困户7.18万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8518.91元。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效果明显,省级财政资金撬动比达到1:4.36。东莞依托“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东莞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工业增速(8.5%)排名珠三角首位,占省工业比重连续五年上升。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升至54.2%、42.2%,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创近9年新高,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PART3:东莞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东莞,在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大片区、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交相辉映。东莞将“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作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战略。PART4:东莞重点产业园案例分析PART5:东莞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趋势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挑战,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源,也遇到不少新的问题。PART6:附录

爱之泉

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东莞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据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市共有工业区293个(含产业园/工业园),其中产业园/工业园共有10个。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东莞的城市名片,一直以来就“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美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城市新定位,让东莞的未来备受瞩目。粤港澳大湾区每个区域将分工合作,东莞的杀手锏就是强大的制造业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在大湾区融合背景下,未来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未来,东莞各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等在湾区利好下也会加速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东莞市产业园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东莞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区相关概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东莞典型产业园案例分析、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前景预测六个章节分析了当前东莞市产业园市场发展,为产业园区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来源: 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