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笨瓜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爱拓科技(ATO)研发团队共同投资建设的中低容量闪存(NAND Flash)研发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式成立。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预计2021-2022年,可实现28纳米1GB/2GB/4GB存储芯片,首次全掩膜(Full Mask)工程流片,2023-2025年,建设测试线和封装生产线。 据了解,重庆笨瓜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鑫龙科技集团研发资源和产业链优势,致力于通讯类、物联网模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公司设有研发中心、生产中心(SMT组装事业部、整机组装事业部、智能穿戴),主要聚焦在智能穿戴、智能手机方案研发。韩国爱拓科技(ATO)研发团队则是一家来自于SK Hynix、SMIC、ISSI等业内主流存储器企业或存储器代工企业,涵盖了IC设计、Layout、芯片测试等主要环节,有8位在存储器领域,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行业专家。其SLC Nand Flash产品,在国内市场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有众多客户群体其中不乏小米、海康威视等国内知名终端及整机系统企业。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由重庆笨瓜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爱拓科技(ATO)研发团队共同投资建设的中低容量闪存(NAND Flash)研发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式成立。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预计2021-2022年,可实现28纳米1GB/2GB/4GB存储芯片,首次全掩膜(Full Mask)工程流片,2023-2025年,建设测试线和封装生产线。 据了解,重庆笨瓜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鑫龙科技集团研发资源和产业链优势,致力于通讯类、物联网模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公司设有研发中心、生产中心(SMT组装事业部、整机组装事业部、智能穿戴),主要聚焦在智能穿戴、智能手机方案研发。韩国爱拓科技(ATO)研发团队则是一家来自于SK Hynix、SMIC、ISSI等业内主流存储器企业或存储器代工企业,涵盖了IC设计、Layout、芯片测试等主要环节,有8位在存储器领域,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行业专家。其SLC Nand Flash产品,在国内市场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有众多客户群体其中不乏小米、海康威视等国内知名终端及整机系统企业。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
来源: 重庆晨报4月7日,重庆高新区发布消息,由重庆笨瓜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爱拓科技研发团队共同投资建设的中低容量闪存研发基地,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据了解,重庆笨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通讯类、物联网模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公司,主要聚焦在智能穿戴、智能手机研发等。韩国爱拓科技研发团队涵盖了IC设计、芯片测试等主要环节,有8位在存储器领域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行业专家,小米、海康威视等国内知名终端及整机系统企业均与其合作。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预计2021-2022年,该基地可实现28纳米的1GB/2GB/4GB存储芯片首次全掩膜工程流片研发,2023至2025年可建设测试线和封装生产线。原标题:总投资1个亿 又一个高科技研发项目落户科学城
在迎泽大街新建路口上,矗立着一座造型新颖别致,全玻璃幕墙外立面的大厦。大厦底部采用切削的“钻石”型体,向上逐渐放大,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就是号称太原天际线的超高层建筑——中铁三局科技研发中心大厦。自2017年竣工至今,已成为太原市迎泽区一个地标性建筑。一座让人惊艳的地标性建筑主体由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和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从中铁三局科技研发中心大厦诞生之日起,就带有让人惊艳的基因。海茵公司的建筑师们2013年开始进行中铁三局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大厦设计工作。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在规划和建筑实体化、文化、管理、教学和研究领域的艺术规划和室内建筑、发展和生产以及城市建设方面拥有65年的专业经验。分别在慕尼黑、柏林、北京和上海都设有办事处。科技研发中心大厦设计重点在于建筑的基本形体、令人过目不忘的简洁线条和挺拔并充满力量的整体体量,这些建筑设计语言都代表了中国中铁的企业文化。科技研发中心大厦以能满足使用面积的最基本的几何形式——矩形为基础,结合使用功能和城市空间对建筑形体的影响,在面向十字路口对建筑平面进行退让处理,创造出良好的景观视野,也为城市创造出开阔的公共空间。科技研发中心大厦不仅仅是外形和功能设计让人惊艳,一些“黑科技”在大厦内的应用也让这座充满时代气息的大厦科技感十足。大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立面自上而下通过幕墙系统的实体百叶装饰来实现塔楼的整体外观效果。幕墙单元最大的特点是对每个位置日光情况做出具体应对。折板形式的幕墙单元可以最好的遮挡不必要的直射光和反射光,提供最佳的自然照明和视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整个大厦共采用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自主创新技术8项,绿色建筑技术12项。大厦建成后先后获得山西省优秀设计奖、2017年度山西省建设工程汾水杯奖(山西省优质工程最高奖)、2019年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一座受金融科技企业青睐的高楼科技研发中心大厦位于迎泽大街黄金位置,是一栋集办公、科研、商务为一体的智能化超高层建筑,良好的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让大厦受到金融和科技企业的青睐。整个大厦总建筑面积66007.26㎡,建筑总高度176.39米。地下2层共323个车位,地上38层为办公用房,其中12层、24层为避难层。大厦共有12部电梯,首层功能为办公大堂、银行等区域,向上延伸功能过渡至办公场所。大厦有餐饮中心、商务中心、休闲中心、会议中心、科研中心、金融中心等配套服务中心,可满足入驻企业的不同需求。大厦配备合理的人车分流交通线路,办公人员车行流线主要从场地的东侧入口进入,到达地下停车库。办公的人行流线主要是从大厦的东北角广场或东侧入口进入内部。目前入驻的企业中,有中国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都邦保险、银河证券、山西证券等金融类企业;科技企业有山西高新产业投资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等企业。科技中心大厦由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山西昊天诚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具有国家物业管理一级资质企业并通过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该公司历经15年的发展,2021年1月11日成立“昊天诚业集团有限公司”,所管理服务的中铁三局项目也于2019年12月被山西省房地产业协会评定为“物业服务优秀项目”。华灯初上,迎泽大街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科技中心大厦在夜色中仿佛一座时尚的发光体,宏伟的建筑气势展现无遗,为迎泽区的楼宇经济平添许多亮色。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佳都科技(600728)消息,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的支持与指导下,“人工智能与AR实景融合创新广东智慧应急研究基地”日前在佳都科技揭牌成立,该基地将推动人工智能、AR实景融合等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应急管理领域,提高广东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3月16日下午,中国最大的电子显示材料研究基地作为甘肃省2021年全省重大项目,在老工业基地天水市隆重开工。该项目是东旭集团与天水市政府在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再度强强联合,对于推进我国电子显示材料及生产装备领域的科技研发和产业转化将发挥重要作用,意义重大。2021年甘肃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动员大会天水分会场选择在东旭集团天水高端装备产业园举办,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发表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先等市领导出席,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作为天水分会场173个重大建设项目的代表发言。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表示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最大引擎”,切实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要牢固树立“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的意识,持续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聚焦政策落实再加力、着眼问题破瓶颈、精准精细强服务,用“要素保障”的硬核举措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用项目建设的“开门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作为本次开工重点项目的企业代表发言。李兆廷表示甘肃省及天水市举行2021年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动员大会,是落实全国“两会”会议精神的重要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继去年11月东旭集团和天水市政府联手打造的天水新材料产业园顺利开工后,双方再度合作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本次开工的研究院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是产业创新的“母机”和“源头”,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电子显示材料部分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进一步强化核心材料和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生产和自主可控,加快实现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战略目标。集团天水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包含光电显示材料产业研究院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两个部分。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主要承担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建成后可为东旭集团后期投资天水项目提供有力技术保障,通过高端装备产业园持续孵化新产业,为天水市后续产业发展持续助力。 光电显示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产业之一,TFT-LCD(LTPS)、OLED显示技术作为新型显示技术,正逐步替代普通LCD显示技术。随着全球资本的聚集和技术的进步,新型显示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其产业配套的产线装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OLED显示领域看,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日本企业和东旭集团3家公司能批量稳定生产与之相配套的玻璃基板;东旭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提供该玻璃基板生产技术与产线装备的企业。分析人士认为,打通基础研究“最后一公里”,拆除产业化“篱笆墙”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更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因为企业才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东旭集团作为中国高端制造领军企业,其在天水的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融合科研创新和产业转化为一体,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际上就是搭建科研与产业通道、拆除产业化“篱笆墙”的典型案例,这将极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高端显示材料科研和产业发展。该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带动天水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东旭产业振兴和“二次创业”的技术创新地、技术输出地和发展新引擎。东旭集团联手天水市政府打造的中国最大的OLED载板生产基地、中硼药用玻璃项目,以及与四川绵阳国资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国最大的二次强化盖板玻璃生产基地已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此外,东旭集团还在河南安阳,四川绵阳、德阳,长江中游长株潭城市群一步步精准落子,统筹布局,开启了关键材料国产化的“一盘大棋”。来源:央广网END责 编 :姚 宇编 辑 :王 晶小天推荐阅读▼▲▲▲▲【来源:天水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一场场科技创新攻坚战在全国各地密集打响,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揭榜挂帅”征集机制等成为各地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距佛山1200公里外的合肥,已悄然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的“第一方阵”:量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一批“国之重器”“黑科技”成果成为城市名片;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前列。为什么是合肥?一座经济总量、城市能级、科教资源都并非“尖子生”的城市。同为制造业大市、新一线城市,合肥的科创之路,对全面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佛山能带来怎样的启示?01坚持科创的毅力:“笨功夫”熬出大成就对于抓科技创新,无论什么措施,只要好用,我们就用好;无论多大投入,只要值得,我们就舍得。仰望星空,探索无疆。初冬时节,位于合肥西北部蜀山湖之滨的科学岛上绿树成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镶嵌在一片葱郁中。走进研究院所在的小楼,里面没有人员频繁来往,十分安静,但这里的科研脉搏却与世界最前沿同频共振——全球第一台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人造太阳”,诞生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吸引海归集聚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过多项世界纪录。设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内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托卡马克’装置希望解决的是人类能源利用的终极课题,它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载体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的实验,可能发散出科研新方向、新技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说。上述两个装置是合肥系列大科学装置群的一部分。合肥,是中科院在北京之外科技资源布局最多、最重的战略之地。在中科院和中科大联合加持下,目前合肥获国家发改委批建的大科学装置共有6个,加上其他在建或申报中的大科学装置共11个。原始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当许多城市回过神想要布局大科学装置时,合肥已形成大科学装置群。这步“先手棋”在数十年前就已悄无声息地布下。自1989年首次提出“科教兴市”以来,合肥一直把创新作为坚定不移的城市发展战略。年近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曾在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5年。在他看来,合肥的崛起没有秘密,就是“认准的事,没有瞻前顾后,大胆投入,干就完了。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看似笨功夫,实则大成就”。在长达30多年的科创“马拉松”后,合肥创新的硬核重器终于厚积薄发。依托大科学装置,“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钢”“质子刀”“托珠单抗”“量子显微镜”等相继在合肥问世,离子医学中心进入试运营。原始创新强磁场作用进一步显现。“对于抓科技创新,无论什么措施,只要好用,我们就用好;无论多大投入,只要值得,我们就舍得。”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合肥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3%左右,预计2022年将超3.5%,已超过创新型国家和地区2.5%的水平。合肥高新区云飞路已经集聚了20多家量子企业。2020年,合肥科技创新好消息不断: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立柱架梁,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面向“十四五”,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中,合肥的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是主要载体平台。合肥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目标,除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外,还要争取国家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力争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50个,在量子科学、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基础领域形成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02支持科创的热忱:倾全城之力“放下一张书桌”或许正是合肥“再怎么支持也不为过”的热忱,和“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氛围,让城市与院校、人才与创新擦出了火花。合肥对科创的吸引力,润物细无声。“和一些大都市相比,合肥确实少些区位优势,但另一方面,这里也少些诱惑、少些浮躁。”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说,科学岛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合肥在充满竞争和诱惑的都市里,为科研人员“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700多名员工中,领军人才如两院院士、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超300人;在整个合肥,服务的院士人数达135人,全市共设立院士工作站68家。从全国范围来看,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合肥,在科教资源布局中并不占先,在城市能级上也仅算中等。但或许正是合肥“再怎么支持也不为过”的热忱,和“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氛围,让城市与院校、人才与创新擦出了火花。20世纪60年代,安徽、合肥争取到外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落户,并长期看重中科大、倚重中科大、大力支持中科大的发展;世纪之交,合肥又争取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落户。长期以来,两家中字头单位成为合肥基础研究和重大创新的策源地。1999年,中科大学生刘庆峰带领团队开始中文语音技术的创业。十余年后,科大讯飞成为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并承建了我国首个认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大讯飞成为合肥创新的一张名片。科大讯飞工作人员向佛山传媒集团扬帆“十四五”跨省大调研记者介绍科大讯飞软件在AI+汽车上的运用。2000年以来,合肥的创新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效应逐渐显现,产业与人才进入相互成就、良性循环的阶段。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芯屏汽合”串珠成链,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广,从科大讯飞龙头带动到中国声谷崛起,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环境产业等创新人才向合肥汇集。近年,合肥城市面貌、交通区位、综合环境不断提升,成为国内城市中的新贵,成就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合肥成为新一线城市,近10年人口净流入城市排名第五,18岁~35岁“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排名第一,连续第3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连续6年入选“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在人才政策上,合肥敢于对标先进城市,不遗余力。去年9月,合肥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继续提档升级。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张龙,在北京工作两年后回到合肥。在中国声谷工作的他说,合肥人才政策中的租房优惠是他选择回来就业的重要原因,现在合肥科创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相信凭自己的专业知识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曾经以“孔雀东南飞”闻名的合肥,如今有了越来越强的底气引进人、留住人。某招聘机构发布的《2019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观察》显示,合肥应届毕业生本地求职率排名全国第11名,上榜应届生毕业期望工作的前十五强。“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这句话为合肥的格局定位做了最好注脚。03锚定科创的智慧:另辟赛道抢占发展制高点当前合肥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与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个,为合肥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创新在哪里兴起,动力就在哪里迸发。放眼全国,无论是经济能量、产业基础、区位禀赋等,合肥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中不溜秋”的城市,如何实现凤凰涅槃?锚定科技创新,是合肥弯道超车、另辟赛道的巧妙落子。2019年4月,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在合肥开馆,这里集中展示了安徽最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创新网红”。如何把这个科创资源聚宝盆,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源?在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看来,创新馆是一座桥,在高校和产业之间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馆里的工作人员要做技术经纪人,对科创技术进行细分和甄别,对市场需求进行疏导和挖掘。目前,依托创新馆的科技大市场,合肥已引入23家知名科技服务平台,按照“千名经理人、千场对接活动、千亿交易额”目标,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2020年,该馆共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69场,发布创新成果500多项,直接和间接促进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超500亿元。安徽创新馆展出的SC200超导质子治疗系统模型。包括安徽创新馆在内,当前合肥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与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个,为合肥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在众多目前仍是冷门的产业领域,合肥已依靠创新的优势,抢占产业高点。安徽创新馆中科院量子领域展区的蓝色量子隧道。在很多城市还没弄清量子为何物时,基于量子研究院的成果,合肥已走在前面:完成国际上首个规模化量子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等一批研究量子领域先进技术的企业,量子关联企业达20余家。在合肥与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合作共建的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系统预计今年开展临床实验。质子治疗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靶向放射治疗技术之一,可大大降低放射治疗对人体正常机能的伤害。中心二期还将安装合肥自主研制的首台质子装备和国产重离子装备,建设世界级肿瘤放疗中心。在佛山,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构建形成“城市安全大脑”。这一项目源自合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全国打造出首个“城市中台”,将数字科技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研究院正在以合肥为圆心,面向全国布局安全产业、智慧城市的万亿大市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如今,创新力量正在转化为产业动能。2020年,合肥有7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2019年全国瞪羚企业城市分布中,合肥排名21位。锚定科创,从科创成果转化延伸,合肥向着全球科创枢纽加速奔跑。佛山观察科技创新从仰望星空开始今天的科技布局,很大程度决定了明天的产业布局。没有哪个时期,科技的进步和更新迭代像当前一样快速;没有哪个时期,科技对生产生活的改变像今天一样天翻地覆;也没有哪个时期,从国家、城市到企业都像今天一样重视创新。制造业大市佛山,正在科技创新上铆足劲地补短板、聚资源、筑高地,以推动产业转型。短短几年,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已搭建四梁八柱,全市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突破百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18家,人才总量增至170万人。“十四五”期间,佛山要在科创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上继续奋力。同为万亿城市、新一线城市、制造业大市,合肥与佛山在科创的基础、禀赋、资源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不可能照搬照学,但合肥科创的思维却能给佛山以启发:合肥的启示之一,就是科技创新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几十年来,脚踏实地是佛山乃至广东制造业发展的法宝,我们能够敏锐地抓住市场需求,能够开创性地“无中生有”,能够形成成熟的生产和销售链条,但也容易形成不重视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偏重生产和销售等思维定势。要看到,当前科技对生产制造的革新尤其是产品的迭代是空前的、革命性的,仅仅专注于一域的改良和精进而忽视了科技大势、行业大势的把握,往往容易成为又一个“诺基亚”。仰望星空,就是要在科技创新中重视基础研究的驱动力,在一些赛道上提前布局、抢先起跑、形成优势。在聚力推动“2+2+4”先进制造集群发展的同时,佛山应该提早思考布局下一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产业布局,依托几十年来对市场把握的敏锐触觉,主动学习对科技走势的宏观思考,引入和借用科研院所的智慧力量,提前规划、提前布局。合肥的启示之二,是要发挥优势为我所用。几十年来,佛山在产业大潮中培育了一批熟悉市场、熟悉产业、熟悉运作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有着丰厚的民间资本和较为成熟的营商环境。无论科技和产业如何更新迭代,市场经济始终是内在的规则。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佛山就有望在科创时代长袖善舞。例如,在大科学装置布局上,佛山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有所暴发,但不意味着佛山已失去机会。相反,围绕现有的科研平台,佛山企业和资本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对这些成果进行投资、加速乃至产业化、市场化,“未来产业”孵化就有望成真。大跨步赶上这股创新的时代浪潮,期待佛山亮出大手笔。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策划:吴礼晖、何仁军统筹:王亚亮、尹保山、吴岚岚、何宁、陈伟鹏、陈婉萍文字:刘嶒视频:陆佩兰、王澍、胡冰玉图片:王澍,合肥市委宣传部猜您想看:大爆料!新学期,佛山多所小学初中集中换校长了!快看“新帅”名单禅城2021幼儿园招生方案出炉!附20所公办幼儿园招生详情佛山开启降温+雨模式!气温跌至……
中新网4月17日电 (记者 吴涛)15日,在“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出发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一流核科技研发基地,实现由并跑向领跑的跨越。原子能“一堆一器”旧址。中新网记者 吴涛 摄“2025年之前要基本建成世界先进水平核科技研发基地;到2035年要建成世界先进水平核科技研发基地,实现并跑为主,部分领跑。”罗琦称,原子能院雄安、嘉峪关基地等正在加快建设,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多点相互支撑的核科技研究新布局。据介绍,就是在这里,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老一辈核科学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了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建立起我国核科学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批核科学技术人才,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中新网记者 吴涛 摄以“一堆一器”为基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核基础研究领域的多项第一,以超常规速度攻克了多项科技难关,为“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两弹一艇’研制,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相继派生出多个核科学研究机构,为构建我国完整核工业体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技术引领和奠基作用。进入21世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面向国家战略及核工业发展需求,自主研发、设计、建造了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四大科技创新平台”。以四大平台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科学研究设施,为中国核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罗琦表示,围绕核能长远可持续发展,原子能院还开展了先进核能系统、先进燃料与材料、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及数字反应堆等研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法制网北京12月7日讯 记者黄洁 见习记者张雪泓 今天上午,北京检察科技信息研究基地正式启动运行。该研究基地面向全市检察机关提供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履行检察信息化建设应用,司法鉴定、技术性证据审查、勘验检查,刑事视听,技术应用研究与自主开发四项职能。记者了解到,该研究基地依托检察技术业务条线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是集中工作、开展科研的专业技术场所,面向全市检察机关履行科技强检职能。基地整合了全市检察机关司法鉴定人等优势人才力量,集中专业技术设备,设置全覆盖的专业门类,独立运行并面向全市检察机关提供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据悉,基地立足服务检察机关“监督、审查、追诉”三项基本职责,共设有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实验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环境损害实验室、法医病理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覆盖了法医、司法会计、痕迹检验等传统鉴定项目和电子数据、司法心理、环境损害等新兴鉴定项目。作为面向全市检察机关提供服务的检察科技“总部”,该基地将履行包括检察信息化建设应用,司法鉴定、技术性证据审查、勘验检查,刑事视听,技术应用研究和自主开发四项职能。同时,探索形成检察科技人力资源座席制管理机制,技术性证据全面审查机制,建用结合、共同开发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总部”与“前端”相结合的科技支撑协作工作机制和研发应用转化机制五大机制,形成研究基地主建,业务与综合部门主用,建用结合、共同开发检察科技的研发模式。编辑:李金凤
来源:央广网3月16日下午,中国最大的电子显示材料研究基地作为甘肃省2021年全省重大项目,在老工业基地天水市隆重开工。该项目是东旭集团与天水市政府在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再度强强联合,对于推进我国电子显示材料及生产装备领域的科技研发和产业转化将发挥重要作用,意义重大。2021年甘肃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动员大会天水分会场选择在东旭集团天水高端装备产业园举办,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发表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先等市领导出席,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作为天水分会场173个重大建设项目的代表发言。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表示,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最大引擎”,切实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要牢固树立“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的意识,持续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聚焦政策落实再加力、着眼问题破瓶颈、精准精细强服务,用“要素保障”的硬核举措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用项目建设的“开门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作为本次开工重点项目的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甘肃省及天水市举行2021年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动员大会,是落实全国“两会”会议精神的重要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继去年11月东旭集团和天水市政府联手打造的天水新材料产业园顺利开工后,双方再度合作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本次开工的研究院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是产业创新的“母机”和“源头”,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电子显示材料部分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进一步强化核心材料和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生产和自主可控,加快实现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战略目标。集团天水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包含光电显示材料产业研究院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两个部分。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主要承担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建成后可为东旭集团后期投资天水项目提供有力技术保障,通过高端装备产业园持续孵化新产业,为天水市后续产业发展持续助力。光电显示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产业之一,TFT-LCD(LTPS)、OLED显示技术作为新型显示技术,正逐步替代普通LCD显示技术。随着全球资本的聚集和技术的进步,新型显示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其产业配套的产线装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OLED显示领域看,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日本企业和东旭集团3家公司能批量稳定生产与之相配套的玻璃基板;东旭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提供该玻璃基板生产技术与产线装备的企业。分析人士认为,打通基础研究“最后一公里”,拆除产业化“篱笆墙”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更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因为企业才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东旭集团作为中国高端制造领军企业,其在天水的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融合科研创新和产业转化为一体,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际上就是搭建科研与产业通道、拆除产业化“篱笆墙”的典型案例,这将极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高端显示材料科研和产业发展。该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带动天水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东旭产业振兴和“二次创业”的技术创新地、技术输出地和发展新引擎。东旭集团联手天水市政府打造的中国最大的OLED载板生产基地、中硼药用玻璃项目,以及与四川绵阳国资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国最大的二次强化盖板玻璃生产基地已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此外,东旭集团还在河南安阳,四川绵阳、德阳,长江中游长株潭城市群一步步精准落子,统筹布局,开启了关键材料国产化的“一盘大棋”。(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