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0大领域,2609种期刊!《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最新发布免瀑镇

10大领域,2609种期刊!《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最新发布

为探索认定发布供我国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学术文献成果评价参考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推动同等水平的国内外期刊等效使用,体现应用实践类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引导国内科技工作者将更多优秀成果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首发,突破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进行良性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适应世界科技强国需求的科技期刊体系,助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科协经过统一部署,2018年起,开展了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工作。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国内各大学会、协会、组织机构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形成了本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初步成果,现予以公布。每个学科领域的期刊分为T1级、T2级和T3级三个级别:T1类表示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一流期刊,T2类是指国际知名期刊,T3类指业内认可的较高水平期刊。附件:一、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1220种)二、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617种)三、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70种)四、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21种)五、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11种)六、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11种)七、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41种)八、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5种)其他(征集意见中)九、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03种)十、水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90种)01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1220种)2019年5月,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决定正式启动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工作,包括推荐国际期刊和中文期刊两项任务。推荐工作主要基于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以期刊刊发的论文品质及期刊的学术贡献为主要标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考虑文献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情况。三家学会联合发布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并将其命名为FMS期刊列表(Fede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eties of China,缩写为FMS),希望通过三家学会的学术公信力和影响力,引导科研人员聚焦领域重要期刊,提升高质量中文期刊的学术吸引力和学术影响力。高质量中文期刊推荐列表在充分考虑重要数据库收录、经济管理学院认可程度、领域影响因子、专家意见、重要奖励五个维度信息基础上,通过建模计算,推荐出管理科学高质量中文期刊85种,并分成T1、T2两个等级,其中T1类期刊28种、T2类期刊57种。高质量国际期刊推荐列表以英国ABS期刊列表、澳大利亚ABDC期刊列表、法国CNRS期刊列表和德国VHB期刊列表四家列表中三家列表同时包含的期刊为蓝本,将文献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结果相结合,并充分关注了中国科研机构创办或由中国学者担任主编的国际期刊,最终推荐出管理科学高质量国际期刊1135种,并分成A、B、C、D四个等级,其中A类期刊133种、B类期刊319种、C类期刊444种、D类期刊239种。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期刊)02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21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完成了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形成了《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该《目录》涵盖“能源与电力综合”、“能源与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装备”四个方向,遴选源期刊769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186种,其他国家和地区期刊583种,最终选定121种高水平科技期刊进入分级目录。03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5种)2020年9月,由中国煤炭学会确定发布,T1类6种,T2类19种。04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03种)由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分领域评审委员会按照《办法》组织开展期刊在线评审工作,候选期刊名单如下:05水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90种)06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70种)首批发布的临床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涵盖心血管病学、内分泌病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四个方向,遴选源期刊585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78种,其他国家和地区期刊507种,最终选定170种高水平科技期刊进入分级目录。在分级目录评定过程中,共有相关学科领域的485名专家参与期刊的推荐、审定工作。07农林领域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拟入选期刊名单公示(111种)分级目录经过农林领域期刊确定、专业机构和网络投票、资格审查、学科专家分组评审等环节,推荐111种期刊提交专家评审会评审。确定拟入选期刊111种,其中,T1等级27种,T2等级34种,T3等级50种。08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617种)2020年7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网站发布了我国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目录》共有359种国内和258种国外期刊入列。其中国内期刊T1类57种、T2类142种、T3类160种。09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41种)10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11种)2020.09月,中国建筑学会,该目录中共有111种期刊入选,并将入选期刊分为T1级、T2级和T3级三个级别,其中入选T1级期刊36种,入选T2级期刊35种,入选T3级期刊40种。来源:锐动源

爱很怪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中文期刊望“洋”兴叹

优秀论文争相“出国” 中文期刊望“洋”兴叹——中国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一)本报记者 陈 磊“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国外,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国内,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种现象,也反映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尴尬境地。”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院士的一句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我们形成了一个怪圈:期刊水平不高造成论文外流,论文外流造成期刊水平下降。”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以化学领域为例,中国作者高被引论文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比例为30.42%,但中国期刊高被引论文占比数只有0.37%。在这次主题为“强化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的作用”的会议上,大家为中国优质论文成果外流而忧心忡忡。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认为,我国科学亟待向“深加工”方向转型,摆脱从源头到出口“两头在外”的外包工处境,这首先要从提高汉语的科学“币值”、振兴中文科技期刊做起。发表重大原创成果首选国外截至2017年底,我国中文科技期刊 4599种,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91%。“中文科技期刊总量可观,但产业规模小,发展滞缓;地域分布广,但同质化严重;学科覆盖面大,但不适应发展需要;学术指标上升,但对优秀成果的吸引力不大。”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斌这样分析现状。他举例,以“大学/学院名称+学报”命名的综合高校学报有519种,占中文科技期刊总数的11.29%,无论是刊名还是内容,都存在同质化问题。“此外,中文科技期刊优秀稿源紧张状况始终未得到缓解。”彭斌透露,据相关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学者在全球SCI期刊发文32.24万余篇,在中国SCI期刊发文2.24万余篇。有30万篇论文发在国外SCI期刊上,可见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弱。“目前我国在数量上可称为科技期刊大国,但远不能称为科技期刊强国。”《科学通报》主编高福院士认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发展与科学研究的进步、服务能力与科技工作者的期待、作用与其应承载的社会责任都不相匹配。其实,中文科技期刊也有过辉煌历史。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高温铁基超导等以及我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青蒿素等重大学术成果,都是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而被世界认可的。“但是,近30年来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高福坦承。影响因子等评价“魔咒”难破除“导致中国优质论文外流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过于偏重SCI影响因子。”刘忠范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传播中心任胜利编审举了一个例子:某研究所计算科研成果绩效奖励,赫然将期刊进行分类并依次折算成论文的得分,位于期刊分类金字塔尖的只有两份期刊——《科学》和《自然》。“很多科研机构的‘计分本’明确将一些外国杂志制定的指数作为依据,这很要命!这不是鼓励作者向这些杂志投稿,让政府背书吗?”一位科学家告诉记者。“写文章看影响因子,发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杰青’‘长江’等各种帽子都来了。有些高校发表一篇CNS论文奖励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风气堪忧。”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认为,看论文价值除影响因子,还要看它的“寿命”,即是否一直在被引用。欧阳钟灿用他老领导周光召先生的一句话说:“不要单一追求SCI论文和所谓的影响因子及热门课题,要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真正有生命力的科研工作,SCI各种因子中,引用的生命周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优质论文频频投向国外名刊;另一方面,低水平论文纷纷投向国内劣质期刊。“由于评职称、毕业论文等各种需求,劣质期刊靠收取版面费也活得很好,死不了。”刘忠范说。内忧外患下国内期刊如何突围任胜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各大国际出版集团纷纷创办新期刊,抢占学术资源。“特别是一些大牌期刊社采取‘级联式评审’方式,品牌期刊如果不能录用,编辑就向稿件作者推荐转投其下一级子刊,通过逐级‘筛选’的方式消化了大量优秀科技论文。有些期刊一年就可以发表2万多篇文章。”为了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成长,2015年五部委出台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中科院学部也通过鼓励院士候选人在中文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等措施,提升国内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朱邦芬院士建议,对中文期刊实行分类分级评估和管理,即以学术和服务功能为导向,鼓励期刊的差异化发展,对不同性质的中文期刊采用不同的评估和管理办法。“关键是倡导开放竞争的办刊机制。”高福认为,要增强期刊出版机构的内生发展动力,同时促进以市场化发展为基础的资源整合。刘忠范透露,此次会议围绕科技期刊去行政化、加强顶层设计、实行分类管理,降低SCI评估权重、增强科学家责任、借鉴国际一流期刊经验、促进集约化和数字化发展、加大对优秀中文期刊经费和政策支持等形成相关意见和建议。(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

春风镇

佩服:他从科研小白逆袭科研大神,2年发23篇SCI论文,12篇TOP期刊

厉害!据浙江农林大学消息,该校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过去的两年读研时间里,竟然发表了23篇SCI,其中12篇TOP期刊!这种成果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成绩,不仅超过很多厉害的博士,就连很多有多年科研经历的高校老师可能也不能比——你说厉害不厉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只是仅读了两年的硕士研究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分享吧: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王汉伟,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研究生。在校期间,班级综合成绩排名连续两个学年排名前三,并取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就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王汉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5篇,TOP期刊论文12篇,SCI收入23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1篇,会议论文1篇。发表在ChemElectroChem(IF:4.446)上的1篇SCI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王汉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利用废旧物品DIY,变废为宝。他还喜欢看一些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里面一幕幕资源浪费的情景触动着他的心。他认真地说,“其实许多材料都可以进行再生,我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挖掘资源的特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他心底埋下的致力于新型资源研究的种子,在加入了孙庆丰老师的研究团队之后生根发芽。初接触科研,王汉伟自嘲为“科研小白”。他说道:“其实我是大四时才开始接触科研。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要慢慢摸索,多亏了孙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鼓励我朝着自己的科研梦前进。”为了啃下科研这块“硬骨头”,王汉伟硬着头皮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如PS,3DMAX,AI等学起,不断学习如何处理数据、看文献,为发表论文打基础。 每天的积累让他明确了科研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王汉伟刚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在木材表面仿生构筑磁性涂层,开发研究适合人居生活所必需的新型磁化木质基功能材料,赋予木材趋磁性功能与电磁屏蔽功能,使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基于这个这个方向,他开始不断尝试,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凌晨1点才结束一天的科研工作。谈到那个阶段的研究,王汉伟告诉我们:“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通宵也是常有的。”当时的实验需要严格地调控好温度和比例才能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他尝试了不下百次才研究出了最佳温度和比例,合成了具有优良驱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超出他预想的是这个材料同时也具有超疏水、酸碱稳定、抗磨损等具有高实用性的附属特性。基于这个成果,他成功发表了SCI论文,也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素质。披荆斩棘,永不服输此后,孙老师为他明确了进一步的科研方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着我们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你的研究方向可以往这边尝试。”有了孙老师的指点,王汉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把研究方向转为从生物质角度出发,利用其天然结构和含碳的特性,将其转化为高性能的储能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将骨质材料、废弃蔬果等具有一定污染性或难处理的生物质材料转化为了高性能的碳质电极材料,实现了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为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路上,王汉伟有因为实验成功、论文通过而欣喜不已的时候,但更多的还是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实验数据与预想大相庭径、实验停滞不前等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但为了他心中的科研梦,王汉伟从不认输。“为了获取良好的实验数据,我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都只睡3到4个小时,最终获得了质量大约为1.6毫克的电极薄片。” 科研需要敬畏之心,需要严谨认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还需要超于常人的耐心。科研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拒绝“闭门造车”,开展团队作战沉醉于科研世界的王汉伟拒绝“闭门造车”,十分重视与其他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科研类的会议10余次,包括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功能性木材基复合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会议、第二届中国绿色木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大会等。“我每次都会抓住能出去的机会,积极交流学习。不仅能让我找到之前遇到问题的新思路,还能开拓眼界。”目前,王汉伟管理了学校实验室电池能源方面的科研团队。“团队作战,如何发掘每个人的长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科研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新挑战。”他笑言。对于前来请教的学弟学妹,王汉伟可谓倾囊相授。去年,他帮助了一位大四的学弟顺利考上本校研究生,并带领他做实验,指导他写论文,帮助他开启科研的大门。谈到未来,他笑道:“我所有的成就感都来源于科研,未来我会继续把科研做好,不忘初心。”用青春致敬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优秀的小伙在科研路上一路高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 / 郭碧玮 夏雨波 杨丽青 图片 /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杨丽青

复活县

重大突破!陕西教授团队研发数十项科研成果,在国际期刊公开发表

在科学创新的进程中,学术论文的撰写发表是反映基础研究进展,让公众了解科技前沿突破的重要渠道。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规模,则是一项反映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研成果频频出现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本期推送,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回顾2020年陕科大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吧!1.张美云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综述论文2020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美云教授团队在国际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题为"Fabr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Aramid Nanofiber"的综述文章。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杨斌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张美云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这是陕科大首次在此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有效提升了学校在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2.王传义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发表热点论文2020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王传义教授团队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发出一种快速高效地从水中去除汞离子的环保型海绵吸附剂。相关成果以"Novel polyethyleneimine functionalized chitosan–lignin composite sponge with nanowall-network structures for fast and efficient removal of Hg(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上。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被编辑部选为该杂志前10%的热点论文(Hot Article)。论文第一作者为环境学院博士生张丹,指导教师为王传义。3.王学川教授团队在化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论文2020年4月,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学川教授团队在化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题为"A novel 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collagen aggregate based flexible sensor with multi-layer and internal 3D network structure"的文章。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王学川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刘新华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岳欧阳为论文的主要完成者。4.周友平教授团队在植物糖分子内氧同位素组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5月,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周友平教授领导的天然产物稳定同位素组学(Isotopomics in Chemical Biology)团队,通过近4年的努力,率先开发出葡萄糖分子内全部5个氧原子的自然丰度18O/16O测定新方法,相关成果以"Novel Position-Specific 18O/16O Measurement of Carbohydrates. II. The Complete Intramolecular 18O/16O Profile of the Glucose Unit in a Starch of C4 Origin"为题,在自然指数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青年教师马然为论文第一作者,课题组2019级博士生赵雨为论文第二作者,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为论文的参与单位。5.李志健教授科研团队在传感与储能等领域取得新进展2020年6月,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志健教授带领的"纸(纤维素)基材料的生物信息功能化"团队,在柔性传感、储能、智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连续发表6篇高水平论文。这是该团队牢固树立"立足轻工,丰富轻工,跨越轻工"的学科发展理念,聚焦"新轻工、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实践。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团队青年教师刘汉斌、吴海伟副教授等主要参与了这些工作。6.薛惠丹副教授在cell子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6月,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薛惠丹副教授在Cell Press旗下的国际植物学重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杂志(SCI影响因子14.006)发表文章。这是陕西科技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生物工程研究领域的影响力。7.薛俭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2020年9月,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薛俭教授团队完成的2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绿色与可持续科技类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影响因子:7.246)和能源类国际权威期刊《Energy》(影响因子:6.082)上发表。这2篇论文是薛俭教授团队在绿色金融工程领域取得的国际前沿性研究成果,标志着陕西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将有效提升学校管理学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8.李英宣教授论文登上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2020年9月,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李英宣教授在二氧化碳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lasmonic Hot Electrons from Oxygen Vacancies for Infrared Light-Driven Catalytic CO2Rection on Bi2O3-x"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陕西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李英宣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文苗苗为第二作者。这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赵伟副教授研究成果再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时隔一年,陕西科技大学轻工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赵伟副教授在生物质高分子精密合成领域再次取得突破进展。2020年9月,相关研究论文以"A New Synthetic Methodology of Site-Specific Functionalized Polypeptides: Metal-Free,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at Room Temperature"为题,登上国际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陕西科技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和第一作者单位,赵伟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吕岩凤为第二作者,轻工学院青年教师李季为共同通讯作者。10.郝晓东博士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10月,陕西科技大学前沿院许并社教授团队青年人才郝晓东副教授在Wiley旗下的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题为"Amorphous/Crystalline Heterostructured Cobalt-VanadiumIron (Oxy)hydroxides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文章。陕西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单位,郝晓东副教授、刘彬教授和颜清宇教授共为通讯作者。这是陕科大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的发表代表着学校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合作的新进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11.郝晓东博士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11月,陕西科技大学前沿院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青年人才郝晓东副教授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发表题为"Atomistic origin of high-concentration Ce3+ in {100}-faceted Cr-substituted CeO2 nanocrystals"的文章。郝晓东副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陕西科技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日本东北大学和东京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这是陕科大首次以通讯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学校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合作的新进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12.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在《ACS Nano》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2020年,陕西科技大学前沿院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在许并社教授的带领下,在能源、环境、光电等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相继在《ACS Nano》(IF=14.588)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该系列成果的取得标志着陕西科技大学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成效日趋凸显,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的建设逐渐成熟,为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13.陈庆彩副教授团队在大气环境领域顶级期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大气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人们无时不刻不在呼吸着空气,并暴露在各种可能具有潜在危害的大气气溶胶之下。大气气溶胶中含有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细胞和机体损伤,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潜在不利影响。为此,评估大气污染健康风险因子的毒性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庆彩副教授团队围绕"大气颗粒物中新型健康风险物质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形成机制"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ES&T、ACP、EI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作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科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439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9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64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出版著作303部,SCI三区以上收录论文1843篇,EI收录期刊论文1795篇;共获授权专利6632项。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前5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

野兰花

牛!苏州大学一硕士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

日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Nature》发表了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报道了面内各向异性和超低损耗声子极化激元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研究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纳米尺度定向控制光传输和光-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排名第一的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硕士研究生马玮良。在硕士就读期间便能做出有如此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消息一出,便备受关注。充分开发自主性学习2011年,马玮良进入苏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又选择考入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马玮良同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基础课程为主,马玮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补足理论上的“短板”,这为他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对科研感兴趣,他选择考研并最终如愿,而之所以选择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则是看中了学院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应用研究方面的成绩。“我想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等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正是我的兴趣点,所以我选择了跨学院考研。”初进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实验室,导师鲍桥梁教授便鼓励马玮良独立开展课题研究。马玮良坦言,当时作为“科研新人”感到压力很大,最初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实验室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着马玮良,他大量阅读文献,学习别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只要有疑问都会主动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就这样一步步逐渐走出迷茫找到了科研的方向。“他勤奋刻苦,不骄不躁,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有强烈的求知欲,日常学习中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好习惯。”在导师鲍桥梁教授眼中,马玮良一直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十分难得。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汇聚了材料、物理、化学、光电、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青年科学家,且大都是从国外顶级大学学成归来,他们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对科研有着极强的敏锐性与执着追求,常常鼓励学生进行未知的探索。鲍桥梁教授便是其中一员,其“非填鸭式”的指导也让马玮良颇为认可。“鲍老师会在科研方向上帮我们把脉,很多时候他‘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探索,鼓励大家多做尝试,多关注自己与别人课题的‘不一样’,遇到困难再一起攻关,他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马玮良说,纳米科技学院公共实验平台上的大型仪器是需要预约才可使用的,因为做研究都要用仪器,所以“抢机时”的现象在学院比比皆是。遇到“瓶颈问题”亦或是机遇在鲍桥梁教授的指导下,马玮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科研方向定位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自然界中许多晶体材料都表现出双折射行为,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操纵。由于晶体尺寸和入射光波长与双折射强度成比例关系,3-300 μm区域的中远红外光往往需要几个厘米厚的晶体才能实现,进而限制了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发展趋势。锚定难点,课题组进行反复尝试,利用双曲性材料折射光的两个垂直轴在同一面内这一特性,实现了在纳米尺寸内对光的传播特性进行动态调控,为新型材料体系的研发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高灵敏的生物化学传感等开辟了新的通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光关进笼子里’。”说起这次《Nature》论文的发表,马玮良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作为硕士,能够发这样级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有了师兄师姐的铺垫,实验过程就相对容易了一些,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研究工作不可能是单枪匹马的,团队协作十分重要。”事实上,马玮良所在的课题组已持续关注这项课题三年之久,并与国外课题组也展开了深度合作,不断地深入挖掘才取得了突破。马玮良说,每当科研遇到困难,鲍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多思考,脚踏实地坚持走下去。“他一直对我说,科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结果,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发现惊喜。” 导师的言传身教让马玮良更专注于科研,学会了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开始不要设想会做出怎样的结果,对某个科学问题感兴趣就努力探索,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不解,但不要忽视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或许就是突破口。”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要重视失败和挫折,遭遇的瓶颈和痛点或许就是科研中更为重要的财富。鲍桥梁教授团队合影优质科研平台助力梦想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优质的资源配置为依托,组建起一支多学科融合的高水平青年师资队伍,构建起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创新之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全英文教学专业课和国际化课程体系,还专门成立了由外籍教师提供咨询辅导的英语语言中心,并经常聘请国外著名科学家前来作讲座和学术报告。“学院为同学们在科研上遇到的英语问题专门开设了针对性课程,包括英文报告思路的整理、英文文章的撰写以及如何科学阐述实验结果等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帮助特别大。”马玮良表示,要紧跟国际科研前沿,就需要阅读大量高水平文章,而学院提供的资源为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文文献的大量阅读让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为了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通过与国外学术大师共建著名科学家国际实验室、院际协议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不仅把优质的科研资源“引进来”,也鼓励更多的同学“走出去”开拓视野。研二时,马玮良在鲍桥梁教授的引荐下前往西班牙nanoGUNE纳米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对所做课题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该从怎样的方向和角度开展科研大有启发,更是促成了双方在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马玮良及所在团队和该中心的教授就理想模型的建立以及机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剖析,共同挖掘出此项科研工作的潜力。“他们对这篇论文也做出了许多贡献,这种合作交流也是非常关键的。”“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开展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放飞自己的科研梦想。”谈到未来的规划,马玮良说,自己已经获得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即将前往澳洲继续深造,在科研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来源:苏州大学

狐步舞

与科技发展同行 科技期刊应脱虚向实

【科学向未来】科技期刊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组织化而产生的。以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创刊为标志,历经350余年后,世界科技期刊从数量上已形成数万之规模,几乎每天都有新刊创办。从结构上也已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体系,科技期刊已成为世界科技工作者须臾不可离开的必备工具。时至今日,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前所未有地凸显,也得到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推动下中国科技期刊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英文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部分英文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前列。同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瞄准国际一流期刊创办了一批英文期刊,中文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也在逐渐提升。但从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方面来看,与国际优秀科技期刊还有较大差距,与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还远不能满足中国科技人员的需求和期待,在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方面还没有真正地破题。有关科技期刊的话题不仅是科技界的焦点,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更是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痛点”和“卡脖子”领域之一。中国科技期刊之“虚”在期刊自身方面,“虚胖”和“虚弱”并存,“虚胖”是数量和结构问题,“虚弱”是出版和传播能力问题。虚胖:我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余种,在数量上与美国不相上下。根据2017年版JCR统计报告,美国有2974种被SCI收录、有1050种进入Q1区(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前25%)。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地区只有192种被SCI收录、46种进入Q1区。这其中有中文期刊很难被SCI收录的原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英文期刊从总体数量(300余种)和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科技期刊结构性失调,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水平英文期刊数量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科技期刊主体的中文期刊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最新发布的中科院CSCD-JCR数据,其统计的1229种核心期刊(中文期刊1018种,英文期刊201种,约占中国期刊总量的25%),贡献了中国期刊总被引频次的69.67%。一篇论文没有被引用或较少被引用不一定说明质量差,但一个期刊作为“论文池”出现这种状况,在统计学上就比较能说明期刊的质量问题了。虚弱: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按照第一主办单位统计,5020种科技期刊共有3232个主办单位,4381个出版单位。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个,占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这种“作坊式”的出版能力,与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巨头基于数字出版、面向知识服务的模式相比,之间的发展“代差”绝不是一点半点。出版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水平创新复合型人才是出版业的核心资产。科技期刊出版能力弱、行业没有实力,进而造成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弱,人才的匮乏反过来制约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出版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在与期刊发展相关的环境方面,则存在“虚火”和“虚假”等问题。科技期刊相对科技发展滞后,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论文指挥棒等引起的“虚假”问题则进一步恶化了期刊发展的外部环境。虚火:我国对科技论文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对科技论文的评价常常与职称评定、毕业答辩等工作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成了科研活动的指挥棒。正是我们对科技论文、科技期刊如此重视,赶超的迫切心情已然产生了不少“虚火”。其一,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跃居第一。然后呢?今年的中兴事件应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我们有多少成果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安全?其二,如何平衡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关系?近来,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创办英文期刊为主要手段,以进入SCI的Q1区为主要指标。这样一来,中文期刊怎么办?进入Q1区是否就实现了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没有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崛起,没有将办刊目的回归到服务和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我们只能高兴一阵子,虚火总是要退的。虚假:科研从业者和论文作者是科研诚信的主体,科技期刊是营造科研诚信的外部环境必要环节之一。急功近利的虚火不断引发科研诚信方面的问题,有造假被撤销论文的案例、有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的案例、更有买卖论文的现象。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用某大型搜索引擎搜索科技期刊时,往往排在前边的都是一些虚假期刊网站或者代写代发论文公司,说明论文造假有市场需求。维护良好的科研诚信环境,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建立机制外,科技期刊不能置之度外,要把好学术论文的质量关和学术道德关。科技期刊要练好内功第一,管理顶层设计要“实”。解决我国科技期刊虚胖、虚弱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期刊审批总量控制只能防止继续虚胖,对于优化期刊质量和结构并没有好的办法。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去产能、调结构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国科技期刊发展需要同样的“药方”,同样需要以政策为引导、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对办刊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法律法规对科技期刊出版的管理功能,减少审批等行政管理手段,调整“管”的观念,落实“促”的实践。科技期刊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应把科技期刊发展统筹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框架体系内,做好顶层设计、久久为功。让一部分期刊先发展起来的策略没有问题,关键是衡量期刊发展的指标不能简单化为影响因子,这对其他期刊发展方针将造成误导,从而偏离了我国科技期刊是要服务促进中国科技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正是对这一个根本目标的生动表述。第二,科学家办刊主体要“实”。目前,期刊编辑部是科技期刊的办刊主体,而国外大都是由科学家担任主编并实际组织稿件的策划组稿和审稿,而期刊的质量最根本还是取决于稿件的质量,在组稿约稿中,编辑部工作人员在学术视野、人脉关系等方面无疑跟一线资深科学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事实上,在现行评价体系以及期刊数量远不能满足论文发表需求等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并不缺乏稿源,所谓退稿率也都不低。但数据的好看并不能反映真正的期刊发展质量,来的稿件是不是符合期刊迈向更高水平的要求,发表的文章是不是能发挥引领学科发展的导向作用,都是办刊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办刊主体地位,才能更好把握办刊方向问题,才能以期刊期望的水平去组织稿件,而不是被自由来稿牵着鼻子走。第三,促进科学交流要“实”。“媒体”是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之一,充分发挥好媒体传播功能是做好科技期刊的必然要求。传播必然涉及传播方式、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目前科技期刊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方面创新较多,而在传播内容和形式方面则显得相对死板。那么科技期刊需要传播什么内容,又需要什么样的形式?从内容上看,科技期刊出版以格式化的论文和综述为主,很多期刊已经渐渐演变成了某种形式的论文数据库,“八股文”的形式其实基本可以被“数据出版”所代替;从形式上看,栏目的单一化让期刊的可读性很差,很多读者基本上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下载了事,谱系单一导致媒体的属性没有完全被发挥出来。发挥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中介的作用,扩大期刊的传播内容谱系,除论文和综述外多样化科学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活跃学术交流、促进科学思想产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吸引更多读者,改变现在“离不开、瞧不起、不愿看”的尴尬现状。第四,服务创新发展要“实”。创新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科技创新又在其中起到了核心引领作用。如何发挥好这个核心引领作用,如何更好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一直是困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和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而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首先取决于相关要素信息的充分流动和共享,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也将长期存在。科技期刊高度同质化的定位造成的“产能过剩”是摆在我们面前绕不开的问题。是否都需要定位于发表原创性科技创新论文,是否有那么多重要原创性成果作为出版来源?中国的科技期刊能否在解决创新要素信息不对称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何为国家创新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一系列问题需要中国科技期刊人深入思考。科技期刊搞得好不仅能更好推动科技事业发展,还能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搞不好就成了科技事业发展的短板,还将制约我国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目前我国有5000余种科技期刊,从内部条件看,期刊种类、办刊规模、办刊队伍已位居世界前列,新一代的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也都得到很大提升,整体上具有较大潜力;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相关部门也推出了多方面的支持和资助,已经有不少期刊率先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激活科技期刊发展活力,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中国科技期刊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作者:刘天星,系《中国科学院院刊》副编审)

丘甚善之

关注|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部教育部出手了

周末,一纸重磅文件在高校学术圈内刷屏。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目标明确,就是破除论文“SCI至上”。图片截自教育部网站SCI,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本来是一个分类数据库,但一度被学术圈架上神坛。近年来,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关指标,已经成为了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文件也是要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破完要立重视同行评价、分类评价上述负责人指出,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局限性。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再者,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不要“SCI至上”,那要什么呢?正如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金力所说,破除“SCI至上”,关键不是“破”,而是如何“立”。“立”的核心,是建立能够体现贡献价值的评价指标。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的是综合评价。文件给出了三方面的意见:一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文件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国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不同类型,提出分类评价的侧重点,以及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作用。二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三是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首先是要减少,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其次是要规范,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多项考核要与SCI脱钩若SCI成了指挥棒,高校和研究人员就不得不参与一个个以SCI为核心的“排名的游戏”。所以,文件对SCI论文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在学科评估上,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在人员考核上,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此外,学校也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学校也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上述负责人强调。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此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科研是件严肃的事,要多做求真务实的事,少做满足虚荣心或哄自己开心的事。“学校、学者、校长们要淡定些从容些。”不是否定SCI 要尊重学科差异需要强调的是,破除论文“SCI至上”,并非意味着不要论文,否定SCI。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指出。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使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在涉及功利化倾向方面,文件用的词是“不得”,也就是明令禁止。由于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科特点不一,文件有些地方的用词是“不宜”,给了高校一定的政策灵活性。备受关注的“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表明的是反对学校层面对学生毕业发表论文情况做硬性规定。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一些基础学科,导师和院系从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为了能让文件落地,教育部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根据若干意见,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及“双一流”建设方案。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要根据意见提出具体落实举措。其它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23日,科技部公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等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于科技评价中“唯论文”等不良导向,国家从改进科技评价体系来纠偏。文件由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订。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措施》对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提出九条实招。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不仅如此,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同时,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评审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立项评审注重对项目(课题)可行性和先进性进行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注重对项目(课题)合同约定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价。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突出支撑服务能力注重评估科技创新基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对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基地,注重评估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使命完成情况注重评估科研机构履行国家使命和宗旨目标的情况,以及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突出成果质量和贡献注重评审相关科技成果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对于自然科学奖,注重对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审。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对于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注重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突出科学精神、能力和业绩注重评价学术道德水平以及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如,开展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论文发表署名管理。《科技日报》评论:破除“唯论文”痼疾,重建科研评价体系论文作为衡量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在各国都被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但是,一个“唯”字,将论文作为全部或决定性的标准,给我国教育、科研等各个体系带来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条件。于是就有了各种“怪现状”——医生行医水平不重要,论文才重要;老师教学评价不重要,论文才重要;工程师实践能力不重要,论文才重要……这些巨大需求,更催生出一条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期刊乱收费,版面费成为灰色地带、明码标价,更有国外期刊名利双收以“收割”中国科学家为目标。《措施》明确要求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等“唯论文”不良导向,可谓旗帜鲜明。相比提出问题,更难的是解决问题。《措施》提出了具体的、细化的、有针对性的新方法,可视作重建科研评价体系的新方向,令人期待。《措施》的要求是有针对性的,不同岗位有不同评价标准。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每一类情况都提出了新的评价方向。《措施》有许多数字化的提法,比如,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10%的权重”;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需经必要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等等。这些具体的数字让新的评价体系在落实的过程中更有可操作性。《措施》对于解决“唯论文”问题上是体系化的。不管是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还是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抑或是强化监督检查,都是从期刊服务、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多个维度推动建立更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可谓用心良苦。更值得一提的是,《措施》中反复提及代表作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贡献,让科研人员学术下沉,真正解决更有难度、更有价值的问题;让评审过程更为简单透明;让“灌水”论文无处遁形——这些正代表着科研评价体系的新方向。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盖伦 刘垠 科技日报评论员编辑:毛梦囡审核:王飞<公众号ID:kepuing>

笛吹川

专家视界: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近30年的SCI一定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最初是为了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论文索引的工具,发表国际论文的示范并引导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推动者,逐步变成某种程度异化和扭曲科学研究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让国内学术共同体爱恨交加、心情复杂的核心评价指标。 科研是为了认识世界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论文只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我们对科研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把复杂的科研活动简化成等同于论文发表,再用论文发表的载体区分研究者水平高低显然是不靠谱的。如同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必须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类似,如今破除SCI崇拜并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 当然,一切问题的根源,不是SCI,而是异化它的力量。 SCI引入中国的前世今生上世纪60年代,《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在美国正式出版。之后又拓展到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并发行了网络版Web of Science,成为世界上权威的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库和功能完善的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与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并称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从本质上说,期刊和所发表的论文只是SCI的统计样本, SCI的核心是科技期刊和论文索引(Index),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在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SCI对于科研人员查阅最新文献、减少期刊订阅成本、追踪国际科技前沿以及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有较大的帮助。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SCI原来的本质功能逐步衰减。 然而,它通过统计大量的论文以及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的功能,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改革开放之前,科研水平高低、科研经费的拨付,并没有什么量化标准,也没有同行参与评价,完全是由行政部门官员说了算;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同行评审,但当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学术圈子非常小,评审不够严谨,主观性太强等。当然,改革开放也让中国科技界放眼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用SCI量化指标来衡量科研人员水平的评价方法,并在之后被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吸收沿用,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科技评价方式,对于引导国内学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接轨国际前沿科技,在当时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SCI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当时的SCI给我们提供了科技评价客观的尺子,历史地看,是一种进步。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SCI逐渐被神化,在科技评价中,唯SCI、ESI的做法越来越严重、普遍。 为了迎合这种量化指标性的评价模式,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抄袭等,短短几年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有的高校为了SCI的光环,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直接“明码标价”,要求3—6年内要发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则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将SCI、ESI指标纳入到高校建设指标中…… SCI本身有其天然不足与缺陷,一旦唯SCI,其先天的缺陷对于科研整体的误导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第一,SCI“偏科”严重。 不同学科情况不同,SCI无法“一概而论”。由于SCI侧重基础科学类期刊的收录,因此主要适用于以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成果,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适用。 即便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冷热不均,如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容易发SCI论文的学科就应者云集,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就举步维艰;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有的偏理论,有的偏应用,有的热门,有的冷门,此消彼长之下,学科内部的发展也会出现极大不均衡。这种忽视科学研究提高对自然界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仅仅以SCI为风向标的功利性倾向完全异化了科研的目的。 不仅如此,学者需要发表SCI论文,高校也需要SCI数量光环加持。可以说,SCI、ESI等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和格局。 第二,用确定的时效绑架了不确定的科研产出。 正常的科研活动需要做深入研究并长期积累,如果用SCI论文发表的时效、数量来评判,那科学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都会被“淘汰”。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时年59岁的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为例,作为55年以来该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她仅有6篇论文代表作,其中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还只是发在影响因子1.0左右的学术期刊上。 第三,引用率准确性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引用率与论文的质量成正比。然而,论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比如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很多数学的公理因为是常识而不会出现很高的引用率。而也有不少论文虽然在发表后获得了极高的引用率,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去年曝光的前哈佛医学院安维萨教授的31篇与心肌干细胞“c-kit+”相关的论文,不仅引用量很大,还有很多模仿研究,最后因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被撤稿。所以仅仅根据引用率来评定科技成果,就很难全面评定出可经受起长期考验的科学成果,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的结果。 第四,英文期刊占比过高造成影响因子偏向性过强。 截至2019年6月,SCI期刊库收录了全世界1.1万多种期刊,其中主要是英文期刊。这就使得英文语种期刊之间和论文之间有很高的引证率,影响因子随之水涨船高,而其他语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则相对较低。由于SCI期刊较少收录中国期刊,因此很难用SCI这个评价标准涵盖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学者,客观上造成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都涌向国外学术期刊,并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严重“营养不良”。 第五,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无法用SCI评价。 论文的发表和引用仅仅发生在学术团体内,也就是说,只有写论文的人才会引用别人的论文。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很多论文可能启发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不是学术论文能够实现的、移动互联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用论文的引用率只适合评价个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以发表载体评价论文水平,以论文引用次数评价研究人员水平,这肯定不是搞科研的目的,因此科研评价导向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的绑架。 SCI是如何被扭曲的科技评价由改革开放前的行政部门说了算,到有一定数量指标作参考,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过分重视数量指标导致了科研工作忘了初心。这些年对科技评价进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报刊文章和论文很多,政府部门的文件意见也发了不少,但实际进展并不明显。以论文评价科研水平的方法改不掉的原因可能很多,归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我们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单一,或者说只有评上某个级才能使其待遇得到保证。社会上经常质问,外科医生只要手术做好了,能治病,为什么必须发表论文?因为单一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外科医生要评上职称,才能长待遇,制度上没有为外科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设计出其他合理增长待遇的渠道,他们也只能按要求拼论文。 第二,在文化上我们往往追求显性的公平。显性公平就是要有可靠的数量指标比较,论文数量或被引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容易计量,容易比较。如果不能用定量的数据来比较,用定性估计说谁的水平高,职称判评给谁,也许评审人是出于公心,但难免有人就有认为你有猫儿腻。 第三,现行的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受益团体。对于从事生物、化学、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人,对于善写和易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明显有利,期刊出版界明显是受益者。如果改掉现行的评价方法,目前还看不到谁是明显的受益方,当然,分类评价更公平,对国家科技发展有利。 第四,各个层次的科技管理部门勇于担当的领导少。口头上或认识上,不少领导都看到了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产生的弊端,有些评价方法的改革,其实就是部门或单位领导下决心即可,但有些人还是犹豫不决。譬如:很多大学校长都认识到了以论文相关数量来评价教师水平对学科和学校发展带来的危害,但校长有权却很难下决心改变这种数量评价方法。很现实的问题,如,某个学校想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但我们学校改了,其他学校不改,我们排名下滑怎么办,校长能向学校交代吗? 如今,有人戏称SCI、ESI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仅仅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就得出评审结论,几乎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如何;同时,众多学者的“帽子”、收入也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在《Science》《Nature》等所谓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更高……上述种种,自然就出现了“SCI崇拜”的怪圈。 它使得大部分科研人员将科学研究的目的从解决问题演化为发表SCI论文,科研评价成了数SCI论文,这其实也就解释为什么“唯论文”会成为科研领域的大问题。由于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模式已经被这套量化指标绑架,直接导致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发生,也让一些国内学者更愿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水平“矮化”。 “SCI崇拜”不破 新评价体系难立中国科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而破解“SCI崇拜”直接关系到新时期科技评价机制能否成功确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应有效地扭转科技评价的功利化导向。鉴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积累性特点,对科学研究成果要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估,应将同行评议与其他多种评估手段结合起来,围绕着知识价值进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机构对比、国际比较等。评估内容不仅应包括近期论文的产出和引用,而且更应包括其多长期综合影响,突出同行评议的价值评估。学术界应该减弱对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神圣化,大学和研究机构应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 当然,造成对SCI等指标的崇拜主要是利益的驱动,因此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措施,从上下游系统的斩断这种链条,前提依然是建立有效、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学术和科技评价机制。 其次,本土的科技期刊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首先应该在国内发表,让国人能看懂才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一些打着SCI收录、中文核心期刊的噱头,却因为某些评审看不懂国人的优秀研究论文连连拒稿,导致论文作者改投国际顶级期刊,并被封面报道的反转事件时有发生。国内科技期刊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钻研如何被SCI收录,不如多吸引高水平编委和评审,让优秀论文通过期刊真正体现出它的科研价值,才是迈向一流学术期刊的有效途径。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这为中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只有科研管理机构不再盲从SCI了,学术期刊不再打破头挤进SCI了,鼓励中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内发表,才能达到提高中国科研水平国际影响力及保有科研数据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作为学术论文的出口和重要终端,本土学术期刊能否崛起将成为确立中国特色新时代科研评价标准的关键一环。 最后,过度重视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国内科技界学术不自信的表现。从国家角度来说,由于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的羸弱和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中国人的研究成果都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期刊去发表。科学无国界,但科研经费的来源是有国界的,技术的使用是有国界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更是有国界的。科研成果首先在国外发表,使得国内同行不能在第一时间受益,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浪费了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这是个大问题,应该要得到根本改变。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从去年开始,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破除“四唯”“五唯”的专项行动对于中国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破而后立的重要契机,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等多维评价机制的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依据。 (作者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少焉

深睿医疗创新科研成果被顶级期刊ER及MIA收录

在科研创新能力上,深睿研究院(Deepwise AI Lab)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专注于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研究机构之一,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疗前沿科技的探索,通过科技与临床的结合,产生了众多兼具临床价值和科技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陆续被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收录。截止到目前为止,深睿研究院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顶级期刊及会议(如TPAMI、TCyb、ICML、CVPR、ICCV、ECCV、AAAI等)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涵盖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三大顶级国际会议,尤其是连续两年在备受瞩目的顶级会议CVPR(谷歌2019学术榜Top 10)上均有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公司中处于前列;同时,在医学影像计算与分析领域,如IPMI、MICCAI、ISBI、RSNA、ECR等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近期,深睿研究院又有两篇科研成果被刊登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体现了深睿研究院的持续创新能力。其中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同完成的“Long-term follow-up of persistent pulmonary pure ground-glass noles with deep learning”(https://doi.org/10.1007/s00330-019-06344-z)被国际顶级放射学杂志European Radiology收录并发表。European Radiology是欧洲放射学会的会刊,创刊于1991年,在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不可或缺的学术地位,是放射学领域专家学者们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代表了最前沿的放射学科学,在综合类影像期刊中居第2位。当前,肺癌已经成为中国发病率和致死率第一的癌症,而在国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肺癌筛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普遍停留在利用深度学习进行肺结节检测研究上。然而,对于肺结节的生长评估鲜有研究,尤其是对亚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的长期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管理长期存在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Pure Ground Glass Nole)存在着更多的争议。为了解决这些争议,有必要研究长期存在的pGGN的生长进展,精确测量其生长速度,并识别出影响其进展的风险因素。这篇论文的研究工作正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肺部pGGN进行自动分割,并基于随访数据开展上述研究,为临床上量化评估肺结节提供给更为精准的依据。本研究中,pGGN的自动检出和分割由来自深睿医疗的Dr. Wise 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实现,综合利用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超过目前任何单一分割方法的效果。基于Dr. Wise 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对基线以及所有随访的胸部CT影像数据进行肺结节自动检出和分割,自动计算出pGGN的直径、密度、体积、质量、VDT(体积倍增时间)和MDT(质量倍增时间),并通过以上量化指标探究肺pGGN的自然生长规律,准确测量pGGN的生长速度,并评估影响pGGN生长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管理pGGN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可辅助揭示pGGN的自然生长规律;其中长期存在的pGGN表现为惰性生长;有分叶征和较大基线直径、体积和质量的pGGN随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生长。图1. 分叶状征、初始平均直径、初始体积和初始质量是预测pGGN是否进展的关键指标同时,深睿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论文“A deep network for tissue microstructure estimation using modified LSTM units”(https://doi.org/10.1016/j.media.2019.04.006)被刊登在Medical Image Analysis(MIA)。MIA是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会议MICCAI的官方期刊,创刊于1996年,关注将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和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领域的科研成果,其影响因子逐年上升,2018年达8.88,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关注度极高,被誉为高质量论文的衡量标尺。本论文基于改进的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单元提出了一种用于估计组织微观结构的通用深度网络MESC-Net,提升了弥散磁共振成像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质量。dMRI为非侵入式评估组织的微观结构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工具,但由于模型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带有大量弥散梯度的扫描序列来提升图像质量,而这导致了扫描时间的延长。在使用较少的弥散梯度时,用复杂信号模型来精确描述组织的微观结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如何基于较少的弥散梯度得到较好的dMRI图像质量是科研上持续探索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的MESC-Net网络在弥散梯度减少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图像质量,对于临床扫描上的价值则是可以缩短扫描时间,提升临床效率。另外,本研究提出的网络结构是一种通用的估计微观组织结构的网络,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一种模型,为了验证该算法的通用性,实验还评估了基于三种信号模型NODDI(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 SMT(spherical mean technique)、 EAP(ensemble average propagator)估计得到的组织微观结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MESC-Net可成功地应用于三种不同的模型,该方法可以作为组织微观结构估计的通用方法,拥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图2. 基于NODDI模型用MESC-Net计算得到的vic/viso/OD的横截面示意图,AMICO/MLP/MEDN/MEDN+/m-MEDN+均为对比方法深睿医疗是一家注重前沿科技探索的公司,作为AI医疗领域的引领者,始终坚持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以俞益洲教授(ACM 杰出科学家/IEEE Fellow)为核心的深睿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通过Dr.Wise 多模态科研平台的助力,不断深化与医院、高校在临床问题上的科研合作,提升科研效率,产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并促进成果转化,让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和研究更加贴近临床需求,让AI真正落地到实际临床场景,助力国家智慧医疗建设。进入2019年,深睿研究院有8篇论文入选人工智能顶级会议CVPR2019,实现了图像识别与医学影像分析等技术的创新性突破,跻身中国论文发布数量排名前列的科技公司之一。在今年10月召开的医学影像分析顶级国际会议MICCAI和11月召开的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ICCV上,深睿研究院又有10篇关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论文被收录。截止到目前为止,深睿研究院已发表50余篇顶级学术论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80,论文接收率超过50%,彰显出深睿研究院强大的科研能力。来源:消费日报网

酷学校

《科技进步与对策》再次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论坛发布了《202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版)》两项成果。《科技进步与对策》再次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版)》。《科技进步与对策》是湖北省科技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的科学学与科研事业类学术期刊。历年来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以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202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综合性期刊共480种,《科技进步与对策》全文转载量位列第82名。其中,管理学学科期刊共371种,《科技进步与对策》全文转载量位列第26名,处于科学学与科研事业同门类期刊前列。“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榜单”根据期刊转载数据和同行定性评审结果综合产生,从论文转载角度梳理出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旨在进一步满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对期刊评价的现实需求。该刊自2012年起已四次入选“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榜单”。此外,2020年,杂志还取得了“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连续8届获评)和“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荣誉。期刊社将在主管主办单位的领导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继续着力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打造一流学术期刊品牌。(陈福时 查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