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举办科技创新学习讲座——朱健康院士讲述“基因编辑研究进展”其言虽教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举办科技创新学习讲座——朱健康院士讲述“基因编辑研究进展”

12月8日下午,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在三楼会议室举办科技创新学习讲座,会议由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国章成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院士讲述以“基因编辑研究进展”为主题的学习讲座。(讲座现场)朱健康院士首先讲述了他的科研方向,植物基因组编辑是其研究团队的重点研究领域,并成功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上创制新种质,近几年来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研进展。朱健康院士表示,海南是作物育种繁种的天堂,又恰逢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大好时机,希望南繁与海南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打造国家热带科学中心。随后,朱健康院士与大家针对植物基因组编辑、转基因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国章成书记对朱健康院士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向朱健康院士研究团队长期以来在基因编辑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强调,全体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朱健康院士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希望未来能与朱健康院士共同谋划国家南繁重点实验室,在这片沃土上大胆闯、大胆试,推动南繁产业快速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省科技厅副厅长韦勇,二级巡视员王贤、钟川,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春义,省科技厅及下属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此次讲座。(朱健康院士)(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国章成)原标题: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举办科技创新学习讲座——朱健康院士讲述“基因编辑研究进展” 【来源:南海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陈澧

基因编辑技术新突破!科学家可以一次编辑多个基因组片段

有人说,基因编辑就像一个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很难合上了。事实证明,所有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基因编辑也同样如此。它既能带给我们难以预料的风险和伦理道德问题,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本身。而且,对于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抑制疾病的方法,基因编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因编辑研究的进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3 月 16 日,《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来自多伦多大学泰伦斯 · 唐纳利细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使用一种名为 “CHyMErA” 的基因编辑方法,可以同时编辑基因组中的多个位点。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理解不同 DNA 片段如何在健康和疾病中协同作用。基于 CRISPR 的基因编辑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它使得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精确敲除人体内的任何基因来获取对相关基因所具有功能的认知,但这类方法依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同时切除同一细胞中的多个基因或基因片段,这种类型的基因组手术是科学家了解基因组不同部分在正常生理和疾病情况下如何协同工作的关键。日前,来自多伦多大学泰伦斯 · 唐纳利细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分子遗传学教授 Benjamin Blencowe 和 Jason Moffat 分别领导的两支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名为 “CHyMErA”(Cas Hybrid for Multiplexed Editing and Screening Applications)的基因编辑新方法。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方法可以同时对多个位置的 DNA 进行编辑,并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哺乳动物细胞内。Benjamin Blencowe 团队专注于外显子(exons)基因片段的调节和功能研究,Jason Moffat 团队则在 CRISPR 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图 | CHyMErA 允许科研人员一次同时编辑多个基因(来源:Ernesto del Aguila III,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RISPR 通常被描述为基因剪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引导 RNA 分子将 DNA 限制酶瞄准到基因组中的目标位置,使之可以附着在目标位置上。Cas9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 DNA 限制酶。自从 Cas9 首次曝光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其他具有独特性质的 Cas 酶,并将其用于改进和扩大这项技术的应用。与 CRISPR-Cas9 技术不同,新基因编辑技术 CHyMErA 通过结合使用 Cas9 和 Cas12a 这两种不同的 DNA 限制酶,拓宽了基因编辑的可选目标范围。Cas12a 是一种酶,可以用于在同一细胞中生成多个引导 RNA 分子,这是同时进行多个 DNA 编辑的关键因素。“我们已经尝试了许多方法来诱导基因片段敲除,但没有任何方法像 CHyMErA 一样有效。” Benjamin Blencowe 团队的研究助理 Thomas Gonatopoulos-Pournatzis 表示。Michael Aregger 是 Moffat 实验室的研究助理,他在 CHyMErA 的基因筛选工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表示,“有了 CHyMErA,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酶。Cas9 已经被科研人员多次改进,具有了非常高的编辑效率,而 Cas12a 允许引导 RNA 的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因此,我们在寻找可以敲除的基因组位点方面,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是利用 CHyMErA 对人类基因进行大规模筛选,系统分析不同基因如何共同作用以及基因内各个部分的功能。解码旁系同源基因在 CHyMErA 的一个应用中,研究人员瞄准了被称为旁系同源(paralogs)基因的一对基因,这些基因具有相似的 DNA 编码,但由于难以研究,目前科研人员对其并没有太多的认知。由于 paralogs 基因由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复制产生,人们认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它们的功能无法被现有的单基因靶向方法揭示,一个主要原因是另一个 paralog 可以弥补缺失基因的作用。“有了 CHyMErA,我们可以把两个 paralog 成对取出,看看这个基因功能对细胞生存的影响,” Moffat 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助理 Kevin Brown 说,“我们现在可以研究以前被遗漏的一类基因。”在敲除了人类基因组中大约 700 个 paralog 对之后,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分析证实了其中的很多基因对确实在细胞生存过程中发挥了类似的作用,但一些其他的基因对则具有不同的功能。探究外显子CHyMErA 的另一个应用是,可以通过将 Cas9 和 Cas12a 部署到附近的基因组位点来敲除外显子等基因片段。这使得研究团队可以单独切除数千个与癌症和大脑功能有关的外显子,在此之前,无法只用 Cas9 实现。外显子被包含在基因的转录本中,尽管单个外显子对细胞过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未知的,但研究证明,外显子可以改变被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在 CHyMErA 分析的 2000 个外显子中,发现超过 100 个对细胞生存至关重要,这就使得科研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专注于揭示它们在疾病中的潜在作用。“一旦我们确定外显子在疾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Gonatopoulos-Pournatzis 说。

生生世世

美媒:基因编辑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新华社北京9月7日新媒体专电 美媒称,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基因编辑研究得出的部分初步结果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这种疗法或许是安全的,而且至少能带来一些预期效果,但现在判断它最终能否成功还为时过早。据美联社9月5日报道,9月5日公布的这些结果来自于首次人体内基因编辑试验。这项尝试旨在永久性改变某人的DNA,以治愈一种疾病。该研究所涉及的病症名为亨特氏综合征——常导致青少年死亡。四个月后,在接受中等剂量治疗的两名患者的尿液中,作为亨特氏综合征特征的大分子糖类化合物水平平均下降了一半,这可能表明这种疗法正在奏效。到目前为止,另外两名低剂量组患者几乎没有出现这种变化。中等剂量组患者出现的变化是由于基因编辑还是其他原因,目前不得而知。但自治疗开始以来,这组患者的糖水平持续下降,这一事实表明这可能是基因编辑的效果。研究负责人、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校区的约瑟夫·闵采尔博士说:“我无法确定地说这是治疗效果”,但这种下降“非常令人鼓舞”。初期治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安全性,不过研究人员也在寻找这种疗法正取得效果的迹象。闵采尔在希腊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这一结果,并担当这种疗法的制造商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加莫医药公司的顾问。该公司董事长桑迪·麦克雷说,大约五个月后的检测会提供更多信息,但到目前为止,中等剂量组的变化“看起来非常好”。他说:“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我们希望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几名独立专家对此表示同意。基因编辑旨在为基因疗法提供一种更精确的方式,以去除不良基因或提供缺失的优良基因。医生们希望它能提供一种方法,以应对很多目前无法得到很好治疗的疾病。

残花泪

Science大片:一种基因编辑技术

国际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在国际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科学家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通过研究并使用光敏核苷酸,开发出新方法新方法来加速CRISPR-Cas9基因编辑基因编辑CRISPR-Cas9基因编辑文章文章中的Cas9基因编辑,研究人员描述了整个实验过程及其新方法新方法介质斯隆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也概述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图片来源:Ellamarushchenko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酶Cas9可以作为剪刀在基因编辑的特定位置切割DNA链,而引导RNA分子将帮助Cas9酶与预期链中的DNA位点结合,目前,部分流程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将整个过程缩短到几秒钟。在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光敏核苷酸分子来改变RNA序列的一部分,这些分子阻断了定向的RNA并在光线引入之前完成了他的工作,一旦研究人员引入光,绑定过程将在几秒钟内完成,研究人员称这种方法为“笼中法”(caged),因为定向RNA分子在被指示完成其工作之前是有限的,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称为超快速CRISPR基因编辑意味着(vfCRISPR)。研究人员指出,延迟编辑过程,然后迅速激活他,可能会为详细研究编辑过程提供一些可能性,同时,这个新方法可以改进基因编辑的精准性,并允许一次编辑单个等位基因,同时,这个新方法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杂合子突变和以新的方式研究复杂的特征,根据Medhi,在文章中,我们描述了如何将CRISPR-Cas9工具从被动工具转换为精确工具,vfCRISPR技术似乎是一项革命性的科学进步,因为他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基因编辑过程中双链断裂所涉及的细胞反应动力学。

可谓多乎

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不能因噎废食

两会话题“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国际学术界非常关注,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关于该事件的大讨论,并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参加,国际科学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共识。”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说,共识包括:就目前而言,在技术不成熟、相应的社会伦理问题未得到充分讨论解决之前,我们应当禁止对于人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而对于基础性研究则可以允许科学家尝试探索,否则会影响科技创新的步伐。白春礼认为,生物技术立法应当顺应新兴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生物技术发展保驾护航。“法律的制定要在科学规范、避免误用滥用和鼓励科研探索之间掌握好‘度’,不能‘因噎废食’。”严禁反人类的误用、滥用“除了基因编辑技术,还有辅助生殖技术、克隆技术、器官再造技术等,都对传统的生命伦理观提出了挑战。”白春礼说,无节制地应用,可能会引发生命随机选择、代际混乱、器官商业化、基因歧视等问题。白春礼将此类利用定义为:不法研究对生物技术的反人类利用,任其发展将有可能侵害至高无上的人性尊严和生命价值。“不允许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胚胎或者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是业界共识,但仅仅靠伦理道德、自我约束会出现有意逃避监管的违规行为。因此,要从法律层面制定一个明确的规则。”白春礼说,如何让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具有强制性?如何对违规事件的处理依法、有据?违规事件的后续影响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都需要有法律法规依据。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将有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科学规范,合理利用,避免反人类的误用滥用。叫停一切,有违科学精神“在新兴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的立法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一方面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工作,应该允许探索。”白春礼说,例如,对于体细胞的基因编辑,在国际上是允许的。白春礼建议,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立法工作,要密切关注、深入研究生物技术的内涵和特点,还要适应科技发展规律,在法学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美国既是生物技术研究的领先国家,也是最早开展生物安全研究和立法工作的国家。”白春礼说,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态势对相关立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对于事件发生后一些叫停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的情况,白春礼并不赞同,将与该技术相关的一切研究都划入高危生物技术进行管理,胡子眉毛一把抓,有违科学精神。立法建设需成体系“生物技术立法应补缺,也应查漏。”白春礼说,最终应构建生物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补缺方面,他建议应制定《生物技术安全法》,改变现在仅靠部门规章的情况,“必须通过全国人大制定法律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才能有效地规范生物技术活动、防范各类生物技术风险。”白春礼说。查漏方面,应在相关科技法律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明确伦理委员会的地位及其权力和责任;推进生物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对遗传资源收藏和保存进行立法,加强对遗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白春礼建议,理清法律体系中科技立法的工作机制,以基因编辑立法为开端,开展生物技术领域立法的有益探索。

本在于上

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停不下来,科学家开始研究逆转方法

基因编辑带来的伦理与生理风险都还不可控,试图加入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多。由于设备价格越来越便宜、掌握基因编辑技术专业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以 Crispr-Cas9 技术的普及程度最高),民间科学家正在试图通过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来重新设计 DNA。科学界最近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担忧的讨论始于 2018 年 11 月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公布的一项充满争议的实验。今年 3 月,知名学术刊物《自然》发表了一篇由来自 7 个国家的 18 名科学家和生物伦理学家共同署名的评论文章,呼吁全球“暂停”人类生殖细胞系基因组编辑(即改变精子、卵子或胚胎中的遗传物质)的临床使用。随后,在瑞士日内瓦的一场会议上,一个由 18 名研究人员和生物伦理学家组成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世卫组织目前“亟需”建立一套透明的全球登记体系以记录所有与人类基因组编辑有关的实验。还有一批科学家则开始研究,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阻止它?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 Amit Choudhary 今日公布了一项研究,宣布发现了两个新的分子,能够识别并绑住 DNA,Choudhary 表示这能帮助科学家在几分钟内就停下基因编辑的传播。你可以将这种方法理解成寻找一个“开关”的过程,即使未来基因编辑技术被制成类似药丸一样的武器(此前盖茨与梅琳达基金会资助了一个让母蚊子自 11 代后开始不育的基因编辑技术,被编辑后的蚊子会将 DNA 传承给整个族群),科学家就是在找一种能够“关掉”基因编辑过程的按钮。CRISPR 技术本身就来自于细菌世世代代与病毒对抗中进化出的免疫功能——过往的病毒将基因重复遗留在细菌的 DNA 链上,形成细菌的“记忆”,在病毒再次入侵时,指引酶等工具来消灭它。等到病毒再次入侵并嵌入基因时,CRISPR 就能凭借此前的记录,引导相关的蛋白(CRISPR associated,Cas)把外来的基因切除掉,从而解决掉入侵的病毒。科学家们利用了 CRISPR 精准切割的这个特性,对它重新编程,使之能切割任何生物的任何 DNA,达到人为编辑基因的目的,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性状。早就有科学家开始寻找“反 CRISPR(anti-CRISPRs)”分子——那些在进化中能够精巧地调整 CRISPR 的酶。最早的反 CRISPR 分子于 2013 年被多伦多大学的一名学生 Joseph Bondy-Denomy 发现。他在研究中发现一些特定的噬菌体对 CRISPR 有抵抗作用——你可以将它理解成针对 CRISPR 的抗体。这名学生目前已经是加州大学的教授,也继续从事为基因编辑寻找开关的研究。加州大学教授、基因治疗法 CRISPR-Cas9 联合发明人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从 2016 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她担心基因编辑会带来像原子弹一样的后果,在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让世人知道它的威力。在著作《创造的裂缝(A Crack in Creation)》中她写道:“在大灾难发生之前,我们这些关心这个问题的科学家能否阻止它发生?”相比起研究 CRISPR 技术的科研力量,研究如何抵抗、停止 CRISPR 的要少得多。但是目前已经有超过 40 个反 CRISPR 分子被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来自杜德纳的实验室。Choudhary 新发现的这两个分子的意义在于,它们比之前发现的那些分子都小,Choudhary 称更小的抑制剂能够在引发免疫反应之前更快起效,从而达到“关闭开关”的作用。但是研究目前也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下一个阶段 Choudhary 及团队将研究这两个分子是如何抑制 CRISPR 的活动,以及验证具体的抑制过程在生物体中是否安全。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细胞》杂志上。题图来自 NunoRibeiroon Visualhunt /CC BY-NC

其大千里

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作出贡献 化学诺奖花落她俩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两名科学家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2万美元)奖金。沙尔庞捷在发布会的电话连线中说,她得知获奖时感到很惊喜,“作为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我希望能对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年轻女性传递信息,女性能在科学界有所作为并获诺奖。”她还强调,“基因剪刀”技术有可能在将来开发出击败细菌的疗法。沙尔庞捷,1968年 出生于法国 现任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室主任。解读“基因剪刀”——重写生命密码的工具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天在皇家科学院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汉松说,今年的获奖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写生命密码的工具”。据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两位获奖者发现了基因技术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基于这项技术,研究人员能以极高精度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这一技术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了突破性影响,有助于研发新的癌症疗法,并可能使治愈遗传性疾病成为现实。评选委员会在新闻公报中说,沙尔庞捷在研究一种对人类危害巨大的细菌——化脓性链球菌时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这种分子是细菌古老免疫系统CRISPR/Cas的一部分,它可通过切割病毒的DNA解除病毒的危害。沙尔庞捷在2011年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同年她与资深生物化学家道德纳展开合作,在试管中共同重建了具有上述切割功能的细菌“基因剪刀”,并简化了“剪刀”的分子组成以便使用。公报指出,在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中,沙尔庞捷和道德纳对“基因剪刀”进行了改造。在天然形式下,该“剪刀”能够识别病毒的DNA。但这两位获奖者发现能对这种“剪刀”施加控制,这样一来就能在任何预先设定的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一旦DNA被切割,那么重写生命的密码就变得简单了。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克拉斯·古斯塔夫松说:“这个基因编辑工具拥有巨大能量,它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引发了变革,还产生了很多创新性成果,并将带来具有独创性的新治疗方法。”道德纳,1964年 生于美国 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应用基因改良技术——令青蒿素提取大大加速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子医学与生物诊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霍毅欣告诉记者,跟其他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名作”已经诞生数十年不同,这两位科学家虽然在学界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她们的这项“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的成果却很新,首发于2012年。“这项成果当时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并迅速走向了应用领域。”霍毅欣说,大约从2015年开始,基因编辑在应用领域开始高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实践证明,基因编辑无论是在疾病治疗、物种改良还是绿色生物制造领域都体现了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疾病治疗方面,如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病过去很难获得治愈,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基因编辑修饰,该疾病的治愈率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在物种改良方面,国内外已有科学家对猪进行基因编辑,去除了猪体内所有的病毒,从而推动异种器官移植。这些年霍毅欣也一直专注于以合成生物学手段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他说,过去很多物质的合成生产依赖于植物生长,速度慢、效率低,但通过对微生物进行适当的基因改良,可以让它们也获得生产相同物质的能力,并且速度大大加快。比如过去获取青蒿素,主要通过种植青蒿,然后分离提取青蒿素,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每年才能提取一次。但如今,科学家利用基因改良过的酵母菌直接生产青蒿素的前体物青蒿酸,然后再化学转化为青蒿素。1立方米的发酵罐,三四天时间就可以获得25公斤青蒿酸,这绝对是数量级意义的提升。霍毅欣也认为,基因编辑技术的确造福了人类,但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恪守边界,比如科学家反对用于生殖细胞和不安全的生殖医学应用,基本的人类伦理不能突破。数读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就是一名化学家,曾发明硝化甘油炸药。诺贝尔化学奖至今已颁发了一个多世纪。回顾过去颁发的这个奖项,能发现不少有趣的数字。111次自1901年首次颁奖至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已颁发111次。因战争等原因,有8个年份未颁奖,分别为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183位获奖者截至2019年,共有18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其中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凭借基因测序技术两次获得这项殊荣。97岁和35岁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97岁获奖的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他因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在2019年获奖,也刷新了诺奖100多年历史的一个纪录,成为获奖时年龄最大的人。最年轻的化学奖得主是1935年获奖的法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奥·约里奥,时年35岁,他与夫人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共同获奖,而这对“科研夫妻档”就是著名的居里夫妇的女婿和女儿。5位女性获奖者截至2019年,在18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女性有5位,其中居里夫人(玛丽·居里)和英国科学家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分别在1911年和1964年独享这一奖项。2位跨界获奖者居里夫人除了在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还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的莱纳斯·波林在1954年获得化学奖后又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来源:北京晚报 文图据新华社流程编辑:u006

郑培民

科技期刊发展需要“三个转变”

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有与之相配合的、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近年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文件的陆续出台,让科技期刊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和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成形。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中央精神转化为具体的科技期刊改革发展路线图。笔者认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系需要各界力量共同努力。特别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好方向和动力问题,就是解决了最根本性的问题。在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过程中,要解决对科技期刊的认识和意识问题,这涉及到与科技期刊发展紧密相关的三方:主管主办部门、学术共同体和编辑出版部门。首先,科技期刊主管主办部门的认识需要转变。中国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决定了相关主管、主办部门对科技期刊发展负有最重要职责。顶层设计确定发展方向,主管主办部门不仅是科技期刊办刊政策和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也是营造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外部环境不可替代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是科技期刊的本质功能之所在。只有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科技期刊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繁荣科学文化、增强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一段时期内,由于科研评价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促进科技发展的初心,“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作为论文发表载体的期刊,也在此大环境中或“随波逐流”、或“被边缘化”,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损害。外部环境,尤其是评价导向、人才政策、学风建设等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2020年以来,无论是中央相关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针对上述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中科院、工程院有关文件的落实落地将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如湖南、陕西近期也都出台了培育一流科技期刊、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主管主办部门逐渐认识到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第二,学术共同体的角色需要转变。科技期刊必须植根于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需求是期刊发展最大的资源和动力。围绕科技期刊,学术共同体至少有三种角色,读者、作者、评议人(包括作为审稿人和编委)。对于每个学者来说,从事科学研究必然要兼顾这三种角色,但由于评价导向等多方面原因,学者对于读者和作者身份的认同要远远高于作为评议人的角色。作为学者,要把握最新学术前沿每天必做的事之一就是跟踪最新前沿论文;作为作者,很多学者以发表在知名期刊为荣,如某学者发表CNS后有如中奖,在各种学术交流场合受到高度关注,而论文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往往大部分人不怎么关心,由此导致成为知名期刊的作者成了学者的最大追求;而作为评议人,事实上是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作贡献,更多是公益行为,往往得不到学术上的充分认可,同行评议如此,作为期刊编委更是如此,挂名现象仍比较普遍。但从学科发展角度看,期刊与学会是促进科学交流、推动科学进步的最重要平台,如果大部分学者都对此漠不关心,必将造成“公地悲剧”。笔者曾访谈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钱七虎院士,他认为自己最重视的两个事就是学会和期刊,因此在学会和期刊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同样,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的系列访谈中,许多知名科学家现身说法证明了只有科研人员更深度参与到期刊各项工作中,期刊才能更快更好发展。第三,编辑出版部门的意识需要转变。编辑部或出版社是科技期刊工作的一线,不仅要负责期刊出版的全流程,还要依托期刊平台组织各类学术交流,因此对期刊编辑部工作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从现有情况看,凡是办得好的期刊,都有一个站位高、视野广、能力强的办刊人以及一支有战斗力的编辑团队。对办刊规律的把握、对学科前沿的掌握以及与学术共同体的紧密联系是成就一支优秀办刊队伍必不可少的要素。要具备这些条件,首先要明确期刊出版部门的定位和职能。传统上,期刊编辑部更多是被动等待,以自由来稿为主,选题策划普遍较弱,深入参与学术共同体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动意识和能力不足。当然,这与期刊编辑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非主流”地位,期刊编辑工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有很大关系。随着国家、部门和地方、主办单位对科技期刊的重视加强,相信这种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会逐渐得到改善。如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国家科技奖评选等活动中,增加了必须有中国科技期刊代表作的要求;在“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中,也都增加了期刊方面的考核指标。问题是随着外部环境和待遇的改善,我们的期刊编辑出版部门是否做好了准备?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完成意识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第一,从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转变,能够把握跟踪学术前沿;第二,从“办公室编辑”向“现场编辑”转变,走出办公室,走向各类学术交流的现场,与科学家建立紧密联系;第三,从“纸刊编辑”向“全媒体编辑”转变,酒香也怕巷子深,随着媒体的融合深度,科技期刊编辑也要具备“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意识。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首在认识和意识的转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推动,只有多方主体统一认识、协同发力,才能将成效最大化。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系,我们已经起步!(刘天星,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来源:《光明日报》

中居

大学教授称研究出新基因编辑技术,但多次实验无结果,你怎么看?

据《财经》报道,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发了《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称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称: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适合在人类细胞中进行基因组编辑,这堪称是一项革命性的发现,但是韩春雨发表于此相关论文后,深受质疑,因为多个实验室称,无法重复其实验结果,但韩春雨坚称已有多个实验室重复其实验,最终韩春雨团队宣布撤稿。目前韩春雨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对此你怎么看?面对韩春雨事件,我们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在中国学术界的殿堂上,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不能因为一点质疑就全盘否定,这也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的否定。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学习韩春雨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研究精湛,需要创新精神以及不断研究的动力,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明创造,不能被现在所现有的事物限制了思想,同时,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团队,而且要有团队精神,不能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就放弃。“从一个中国人的身份来看待这件事情,也不应该如此轻易去质疑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同胞”。对于这句话,我们要知道,这是对一个民族的不尊重,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不赞成,正常的学术讨论、学术研究,使得我们变得脑洞大开,也可以提高个人素养。所以小编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韩春雨团队,有些不追求真正科学的单位才更值得反思自己。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任何学术研究,这样我们才能 更好的提升自己。大学教授称研究出新基因编辑技术,但多次实验无结果,你怎么看?

问知

《自然》发表中科院关于基因编辑技术RNA脱靶及其优化的研究成果

中国网讯 2019年6月10日,《自然》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NA单碱基编辑技术引起RNA脱靶及其通过突变消除RNA活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生命科学学院郭帆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李亦学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通过全转录组RNA测序发现DNA编辑工具单碱基编辑技术存在大量的RNA脱靶,首次证明了BE3、BE3-hA3A和ABE7.10等多个单碱基编辑技术均存在大量的RNA脱靶,并且ABE7.10还会导致大量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具有较强的致癌风险。该研究进而通过点突变的方式对三种单碱基编辑工具进行突变优化,使其完全消除RNA脱靶的活性,首次获得三种更高精度的单碱基编辑工具,为单碱基编辑基础进入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单碱基编辑技术是一种是自2012年CRISPR/Cas9技术被发现以来最寄予厚望的高精度基因编辑技术,其中一种单碱基编辑技术BE3可以在不切断DNA双链的情况精确的引入由C/G到T/A的点突变,另外一项单碱基编辑技术ABE7.10可以由T/A突变成C/G的技术,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90%的罕见病无药可治,而单碱基编辑技术能够实现非常高精度的目标打靶,因此单碱基编辑技术相继成为脊髓性肌营养不良、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视网膜黄斑变性、遗传性耳聋等罕见病基因治疗的热门工具之一。杨辉团队今年3月在《科学》杂志报道单碱基编辑技术BE3存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脱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对于基因编辑工具的脱靶检测都瞄准在DNA水平。而杨辉团队这次将DNA编辑工具脱靶的检测范围扩展到RNA水平,首次证明常用的三种单碱基编辑技术均存在大量的RNA脱靶,通过精巧的实验设计证明了RNA脱靶主要是由于融合在Cas9上的脱氨酶导致。并且发现被寄予厚望的ABE7.10存在大量的RNA脱靶,并高频率地发生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通过对混合细胞和单细胞水平的RNA突变位点进行分析,该团队发现RNA突变位点和目的靶向序列没有相关性,是由脱氨酶产生的随机脱靶位点。因此,此前已经被应用到多种疾病模型上成功纠正遗传突变的单碱基编辑工具存在无法预测的RNA脱靶,有较大的致癌风险。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单碱基编辑工具,杨辉研究组团队对单碱基编辑的胞嘧啶脱氨酶和腺嘌呤脱氨酶分别进行了突变优化,最终获得能够完全消除RNA脱靶并且维持DNA编辑活性的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除此之外,杨辉团队开发的ABE(F148A)突变体还能够缩小编辑窗口,实现更加精准的DNA编辑。该技术在特异性和精确性上超越了ABE7.10,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更加安全、更加精准的基因编辑工具,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该项工作由中科院脑智中心博士研究生周昌阳,计算生物学所博士研究生孙怡迪,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燕蕊,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刘亚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左二伟等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脑智中心杨辉研究员,四川大学郭帆教授,中科院脑智中心周海波博士,计算生物学所李亦学研究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并得到脑智中心流式分选平台,巴斯德所流式分选平台的大力协助,是众多课题组同理合作的重要成果。本工作得到国家高科技研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科技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