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二合一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

期刊简介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出版周期:旬刊国际刊号:2095-3089国内刊号:15-1362/G4邮发代号:16-129期刊级别:省级期刊描述:《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创办于2012,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影响因子0.181,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权威机构收录,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社征稿杂志介绍刊社简介《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课程教育研究》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课程教育研究》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投稿须知1、《课程教育研究》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课程教育研究》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课程教育研究》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

《课程教育研究》属于什么级别正规期刊上知网吗可以评职吗版面费

《课程教育研究》省级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国内统一发行号:CN15—1362 / G4,国际标准发行号:ISSN2095-3089,邮政编码:16-129)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并获得科学联合会内蒙古学会理事,由中国外语学习研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教育学术期刊。以研究为导向的教育学术期刊,旨在以“科学,新颖和实用”为刊物,在国内公开发行。《课程教育研究》反映了新时代教育过程中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欢迎高校,成人学院,职业学院,技术学校,国家中小学,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战线的各级和各类一线教师,科研工作者,行政和党员,后勤经理,图书馆和青少年校园和活动中心等校园外教育单位的各种教育者。栏目设置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德育建设,项目研究,教学管理,创新教育,风格和艺术,阅读和写作,综合论坛等。投稿须知1.文稿应具有可靠的材料,准确的数据,新颖的论据,足够的论据,可靠的数据,并对作品负责(严禁抄袭),新颖,实用和科学。文字要精炼2.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3.文章的标题应在20个字符以内,文章应在2000-2400个字符以内。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和单位,邮政编码,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4.本文的计量单位应当以国务院最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图形应该是典型的,尽可能少的和精确的,并且表格应使用三行表格;线条应平滑,平滑且厚度均匀;黑线图应用于图形。5.所有参赛作品均为文字格式,为了缩短出版时间并减少错误,请详细说明我的联系方式。

名闻不争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上合适?

期刊名称: 教育发展研究刊频: 半月刊ISSN:1008-3855CN:31-1772/G4简介: 本刊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注重决策参考和分析,适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阅读。期刊名称:教育探索 刊频:月刊ISSN:1002-0845CN:23-1134/G4简介: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突出理论性、学术性、管理性和探索性。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的人员等。期刊名称:考试周刊刊频:半周刊ISSN:1673-8918CN:22-1381/G4简介:《考试周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主管主办、教育部有关部门重点指导的教育类优秀期刊,是“吉林省一级期刊”,“吉林省精品期刊”前十强。曾荣获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期刊名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ISSN:1992-7711CN:14-1307/G4主管: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期刊名称: 课程教育研究刊频: 旬刊ISSN:2095-3089CN:15-1362/G4简介《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怎么查找浏览以上期刊呢?查询以上期刊论文内容地址: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062201操作流程如下: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核心期刊分享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夺尸者

黄冈师范学院李道恒:执着辛勤科研路,求知苦寂亦清欢

永葆常青不朽志,春色满园四季新。学海泛舟,他是驰骋其中的航行家;书山寻径,他是攀援其上的先驱者。他就是李道恒,物理与电信学院物理1601班的一名学生。他是老师眼中学科竞赛的佼佼者,亦是学生眼中学术科研的鳌头兵。他用自己的努力挥洒汗水、炫丽青春,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励志求学的完美形象。自入学以来,李道恒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与竞赛,曾斩获了四项国家级奖项和多项校内奖项。在创新科研的路上他埋头苦干,曾发表四篇专业论文,承担一个国家级项目并顺利结题。课内,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课外,他热衷于和同学一起创新创业。在斑斓的大学年华里,优秀是他前行的背影,有志竟成、兼容并包是他前行的姿态。一、天道酬勤,学科竞赛硕果累累李道恒修学储能,厚积薄发,在学术之路上坚定地前行。于他而言,学科竞赛是一条无止境的路,就像星光与赶路人,日日相伴,指引着赶路人。站在青春的路口,他秉承开拓精神,在一次次赛事和挑战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9月中旬李道恒踏出了他学科竞赛漫漫长路的第一步,他参加学院内的第五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预选赛,成功拿到了参赛名额。在准备这次竞赛的过程中,他冥思苦想。但是学科竞赛高手云集,难度非比寻常,而实验的结果也无法预知。为了取得好成绩,他在一个月内连换四次课题,每一次都要重新构思和设计。课题设计稍有偏差,就要推倒重来。但这位对学科竞赛充满梦想的学子并没有感到沮丧。日日夜夜的构思琢磨,他终于拿出了成果:在2017年11月19日荣获第五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本科生组二等奖。这次比赛宛若李道恒学科竞赛的里程碑,是他第一次对专业赛事的探索,是从0到1的飞跃。路漫漫其修远兮,钻研学科竞赛的李道恒深知付出终有回报,成功须实际行动来检验。2018年6月12日,他参加院内的教学技能比赛并获得一等奖,拿到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的参赛资格。但一切须从实际考虑,从小事做起,李道恒将竞赛的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细处,选题、设计实验、做PPT、做教案。说不尽的反复斟酌,道不完的日夜为继。初稿完成以后,他一遍遍地试讲、修改,但因为一个实验现象不明显、课题时间不好掌控就要推倒前面的所有成果,重新选题,重新开始所有工作。他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在和指导老师王小兰教授的商量后,决定暑期留校,全天候的修改教案及试讲。苦心人,天不负,最终于2018年7月31日在长江大学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10月,他再次参加第六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并一举拿下了本科生组一等奖。一路高歌猛进,这是奋进者的号角,是他奏响的青春强音。他凭借着丰富的技巧、顽强的毅力、卓越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挑战中砥砺前行。2019年7月31日,他参加第十一届“格致杯”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并获得二等奖;2019年11月他代表黄冈师范学院参加第九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并获得初中物理组三等奖。竞赛亦使人成长,在累累的学科竞赛之中,李道恒明白求索致知、学为人师的意义。这些物理教学竞赛都见证了他对物理教学与教育的深入认识与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李道恒从未停留,亟待前行。二、笃实前行,学术创新勇争一流他亦是执着于求知科研的梦想坚定者,在实践中精进,将青春扎进务实的科研中。格物致知,他将时光凝结成学术成果,把智慧锻造成梯,在浩瀚书海中勇敢攀登。他以队长的身份带领团队申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国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2003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于2018年6月获得国家级立项。论文涉及的知识庞杂且艰深。围绕着创新项目,他进行细致的调研,在图书馆专心致志地查阅文献。令人感动的是指导老师的悉心帮助,有时半夜两点多,他和指导老师还在修改相关课题,一次次将细节打磨与斟酌,这个对细节近乎疯狂的学子,不使论文趋于完美绝不罢休。在导师王小兰教授的指导下,最终成功撰写出论文《2017版与2003版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专业期刊《中学物理》上发表。以严谨细致之心躬行求知,以云帆沧海之意长风破浪。他饱含热情,激荡风云。他独自奋战,时不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若不是他精神至深的陶醉,怎会给人荡气回肠的怀想?同年他总结项目研究中的要点,再次完成了论文《2017版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上。他还与班级同学向倩合作撰写了论文《基于“创客教育”理念黄冈市农村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与思考》并发表在期刊《中学物理》上。与研究生学长合作撰写了论文《平行板电容器中两类典型问题的解析》发表在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中。三、思想上进,课上课下尽显风采他在丰富变幻的物理学科竞赛中收获成长,在艰深莫测的专业学习中勇往直前。他是才华横溢的学霸,每一个细胞都渗透出非凡的智慧与天赋;他亦是运动场上放飞自我的健儿,在校内多次参加运动会并获得名次。端庄大气辩论风采,挥洒自如主持姿态,亦是他的模样。静守光阴,追逐梦想。他从干事到部长最后到副主席,我们能看见他实干家的本色。作为舞台上风度翩翩的主持人,他主持过两次院内的元旦晚会和一次毕业生欢送会,辩丽恣肆,洋洋洒洒。作为辩手,他理性思考,沉着自如。2017年参加校辩论赛并获得“明星辩手”的称号。在2018年的校辩论赛上,他不负众望,带领队伍拿到了辩论赛理科类院系最好的名次。虽然时常熬夜写稿,孤灯下独自苦战,但到了辩论场上,他总是神采奕奕、口吐珠玑。从课上到课下,都能看到他朝夕不倦的身影。课上,他是勇者智者;课下,他有如火的青春。李道恒好学苦干,在校期间他自主创业,创立大学生兼职服务工作室—— “小不点工作室”,被评为“校级二等立项”。现已在工商局注册升级为创青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个充满梦想,从未停止过前进的男孩,每一个脚印尽显激情与笃定,何尝不是生活的英雄,命运的强者呢?没有惧怕过任何一次挑战,从未放弃过任何让自己变优秀的机会。他坚信,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不息的奋斗,信念至坚,终见得漫漫人生路,风光无限。

芙蓉屏

媒体刊文: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直面“堵点”,久久为功,筑牢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解决“难点”,持续发力,激发专业活力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痛点”,标本兼治,回归评价本真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光明日报

道心

《大学教育》杂志属于什么级别期刊官网投稿版面费多少知网收录吗

大学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院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影响因子:0.46ISSN:2095-3437CN:45-1387/G4大学教育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5-1387/G4。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1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栏目设置教育研究、教学探讨_工农医林、教学探讨_数理化生、教学探讨_文史思政、教学探讨_经济与法律、教学探讨_德育心理、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师资建设、研究生教育、学校管理党建与学生工作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研究创新与实践市场动态需求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学校管理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运行机制创新教学探讨工程结构可靠性概论教学研究与探索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图像处理“立体化”教学体系探索BIM应用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设计学习成果分析基于VR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教育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新工科背景下地质实习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的工程制图测绘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图学课多媒体教学优化研究及探讨智慧教学的课程模式与评价将数值模拟融入泵与风机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方式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COMSOL软件模拟在腐蚀与防护教学中的应用面向留学生的化工原理英文课程教学实践植物识别类APP在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研究境外生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研究基于慕课的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探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OBE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实效性研究教育的节奏对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启示“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伦理问题思考金秀旅游景点标识及景点介绍英译问题探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究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推进“双创”教育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与展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研究“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突破与特色道路选择以提升自我效能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路径研究高校教师个人因素对本科教学倦怠的影响实证研究基于“五化”培养目标的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探讨面向区域生物产业发展需求的工科实践体系改革与实践高校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高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阈值概念与概念转变:学生经济思维转变困境的突破口导师制下地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自动化专业“MATLAB+”课程群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职教集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小学微课研究综述研究生教育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留学生联合培养模式建设中外联合培养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

流浪歌

博士招生达10万,“混毕业”没那么容易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人。有人担心,博士生扩招会带来学历贬值和培养质量下降。一些高校为保证培养质量,相继出台“分流淘汰”机制。比如,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明确提到“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也发布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严把人才“出口关”,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过,博士生培养是系统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统中的小环节,不是人才培养的终极意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应该在博士生入学后的培养阶段,即课程设置、科研素养培养等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仅以笔者所观察的一些文科专业为例,博士人才培养的部分中间环节还有可改进的空间。首先,课程体系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科的课程学分一般在20分左右,课程总数在8门左右,除却3门左右的公共课程,面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其余课程多是入门、导学性质,考核方式只需上交一篇简单的课程论文,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类课程所占比例非常低。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是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从身边一些博士生了解到,大家只是把博士课程看作完成“学分”的任务,第一年的时间为凑够学分,选修不少跟自己研究方向不相关的课程,第二年就直接进入论文开题阶段,研究问题难确定,研究方法不清晰,赶鸭子上架,“迷茫”在所难免。“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异化了博士生的学习目标和秩序。国内多数学校都以至少发表两篇C刊论文为基本要求。在此并不是否定C刊的价值,若是直接取消发表论文的要求,这于博士生未来求职而言,并无实际益处,毕竟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均以C刊为核心指标。鉴于当下C刊数量较少,不少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选稿偏重作者知名度和职称,博士生总体论文质量也无法与成熟的学者抗衡,而一些期刊也在缩减发表文章的数量,最终导致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不少人因发不了C刊而无法毕业。对博士生的评价标准是不是过于单一,有没有更加多元、有效的评价方法,需要各个学校、学科立足实际情况,认真检视,当然,多元并不意味着降低评价标准。导师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对科研的投入之间是正相关的,有的导师尽心尽责,定期开展学术研讨、读书报告等活动,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有的导师负责博士生数量过多,根本无暇顾及每个学生,还有导师行政事务繁忙,无法抽身,有名无实,完全靠学生自己摸索。毋庸置疑,考核是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系统性的培养机制,任何环节设置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根本目标。严格、有效的制度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对博士生进行分流淘汰的同时,还需要系统性、综合性考虑,完善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毕竟,在课程设置、学术训练、导师职责、评价方式等细节方面,仍有很多优化的空间。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有之

超明星导师团坐阵!浙大首开“期刊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课,你与顶尖期刊或许只隔一个它!

看到别的90后以一作身份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杂志发文你是否只有羡慕的份?看到学术大牛作主旨报告在顶尖会议的演讲台上侃侃而谈你是否总是觉得难以望其项背?现在,好消息来了!从2018年冬学期开始浙江大学将首次开设学术英文公共选修课英文期刊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Understanding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简称UPP)系统介绍Nature,Science,Cell和PNAS等世界顶尖期刊的专业特色与行文特征主要通过导师团大讲堂的形式配合以小组讨论、报告训练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与学术报告能力增强研究生群体的国际显示度和国际竞争力鼓励同学们坚定地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为了向同学们更好地阐释什么样的英文才是好英文课程团队特地邀请到来自高分子科学、神经科学、基础医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农学、生命科学等学科超明星交叉学科导师团坐阵实力诠释“学科有界,科学无界”高超: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墨烯化学与组装等方面的研究。在Sci. Adv.,Nat. Commun.,Adv. Mater.,Acc. Chem. Re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文章180余篇,他引10000余次。共同主编Wiley出版的英文专著1本,为英文专著撰写6个章节,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6项,担任Nano-Micro Lett.、《中国科学:化学》《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编委,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胡海岚: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医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Science,Nature,Cell,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欧阳宏伟: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干细胞与骨、软骨、肌腱组织的再生研究,先后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等五个领域的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80篇,发表论文总他引用4283次,H指数39。邢华斌: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Chem. Soc. Rev,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五十余项,授权三十余项,其中多项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主持或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重大企业合作课题20余项。余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尺度材料变形特征及其尺寸效应、材料力学性能的原位电镜表征、极端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的表征和变形机理研究。相关论文以第一作者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在国际会议以及国际知名高校做学术邀请报告(MRS,TMS等)近30次。张明方: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蔬菜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先后以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Nature Genetics以及Molecular Plant , Molecular Breeding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选育审(认)定瓜类蔬菜新品种8个,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以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朱永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细菌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分子机制以及结构基础。相关的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PNAS, PLOS Pathogens, JBC, Cellular Micro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而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也超出我们以往对写作课的认知在为期8周的课程中每位超明星导师都会为同学们带来一期主题分享此外,课程团队的教师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梁君英外语学院教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人才Matthew Reeve外语学院教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人才Kevin Tang还将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文献阅读、学术报告等实践环节“我在走访学校各大实验室的过程中导师团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识其实我们学校很多项研究都已经到了CNS的水平但是大家还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投稿因此,这门课还想分享给同学们‘双一流’建设的一流意识想告诉同学们要带着问题来上课拥有坚持不懈的勇气坚定地在科研之路上走下去”梁君英说事实上,这不仅是同学们第一次在一堂课上听到七位大牛老师授课也是浙江大学自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推进科教融合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体现出了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三大特点1普惠式课程不以精耕细作的小班化模式开课而是以大讲堂的形式开展因为顶尖学术期刊不是说发就能发学生们需要在相互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积累起对科学的热爱2开放式课程不仅面向全校研究生更欢迎刚加盟浙大的青年教师前来听课师生携手在国际交流、科教融合、交叉培养上进一步形成特色3交互式课程提供充足的互动交流空间教授们在分享自己的研究、论文发表过程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回答听课者们的提问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门课程明确要强化过程、弱化评估不以上交一篇论文作为简单的课程考评而是需要同学们围绕“科学900秒”提交一份15分钟的学术报告视频如果有自己成熟论文的就可以介绍自己的论文如果是刚入学的萌新可以报告别人的论文老师则会从视频中考察听课者的语言与逻辑小贴士是不是有一点点心动的感觉?那接下来的这份小贴士可要收好了~即日起至11月30日上午11:00选课系统开放大家可以开始选课啦!32学时,2个学分,230个上课名额也许你和CNS等顶尖期刊只隔着一个它!文字作者:周亦颖 | 柯溢能封面制图:杜松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教授个人介绍来源于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今日编辑:芷凌责任编辑:李灵

不与物交

中国小荷1028工程“小思新语文”课程介绍

你必须了解的语文背景◆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一共上课约9522节课,小学生一年级到高三毕业,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其中的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2019年秋季起,全国一本书,或叫“部编本”,其教材的最大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的大量增加。◆小学六年,比原先的“人教版”总体增加了55篇古诗文,总数达到了124篇。平均每个年级二十篇左右,占全部课文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初、高中的古诗文也同时大幅增加。初中增加了55篇,总数达到124篇,篇幅达到52%;高中古诗文的总数达到了72篇,篇幅达到40%。◆语文教学,正进入“大语文、新语文”时代,随着高考语文的改革,语文总分增长至180分,这将影响到中小学语文考试总分,语文正在成为孩子们的“拉分王”。而教材中古诗文篇目的增多,这意味着考试的难度加大。古诗文基础薄弱的孩子,注定不能获得好成绩。◆2017年2月,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斩获12.3%的高收视圆满收官,节目累计收看观众超过11.63亿人次,引发全民“自考”古诗词。◆小荷人秉承“追梦母语、追寻大师”的梦想,践行着儿童母语文化教育的事业。其中“追梦母语”的诠释,即是“收藏母语、研究母语、创造母语”。目前,语文教科书的收藏已达三千多种,居于全国前列。除“苏州甪直作文博物馆、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建成之外,现正筹建“中国语文教学博物馆”。小思新语文·苏州行动宣言(节选)第一部分 关于语文,关于小思新语文◆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功能就是交流、审美、思考和创造。交流是融合,审美是享受,思考是完善,创造是升华。◆ 交流的成功是自信力,审美的基础是鉴赏力;思考的能源是阅读力,创造的出发是想象力。◆ 交流与审美是生活技能,思考与创造是自我价值。我思故我在。◆ 语文绝不是一门考试科目,也不单是一种生活技能,语文,是人与历史、人与未来;语文,是人与人、人与物;语文,更是我与自己。第二部分 关于文言,关于《儿童文言课本》◆ 我们认为,成语即文言。学习浅显的文言文,对小学和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百年前白话文运动之兴起,为开启民智;而今日古诗文之复兴,则代表着大国文化的自信。第三部分 关于诗词对韵,关于《小学生新语文对韵》◆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源头与抒发典范。◆ 小学阶段,学生记忆能力强,业余时间多,正是诵读记背的好时光。将诗词名句、格言警句和民谚俗语选编成为韵文,可积累其词汇、扩大其视野、丰富其情感、浸濡其文化。琅琅上口,记忆不愁。第四部分 关于读写测试,关于《蓝卷》《一课一得》和《一书一读》◆ 我们认为,儿童语文教学,应该有知识积累、培能训练和科学测试的内容和目标。形式老旧的试卷练习,只会使儿童生厌。新颖活泼的试题形式,将带来语文学习的革命,增添学习的乐趣。◆ 故事和文字使情感获得生命体的连通。我们相信,语文有治疗的作用。文字唤醒世界。第五部分 关于其他,关于小杂志和语文信箱◆ 文言和白话的夹杂写作,是一种“无错”文体。我们认为,责其“不文不白”,实为古今共融;讥其“生涩难懂”,恰是平中见奇。◆ 语文的学习在语文之外,教育的成功在教育之外。语文即人,教育是爱。◆ 《小杂志》是语文教育的一次秋游与远足,《小思姐姐语文信箱》,则是语文课上的一次“爱的教育”。◆ 中华文化须融入世界文明。我们认为,文化无国界,文化即变化。我思故我在—关于“小思新语文”教材《儿童文言阅读课本》(有练习题)此为中国大陆第一部专为小学生而编写的“文言课本”,并同时附有练习题。二级有拼音,课后有习题,有“文言花笺”空格,用于写作。教材中亦有“注意:所有文字写在文言花笺上,并体验古人竖行写作的感受”字样的提醒。课本中"文言课文"来源分别为选编、自创、节选等。其课文和材料来源为:1、清末商务印书馆《最新国文教科书》;2、民国《开明国语课本》;3、民国《复兴小学音乐课本》;4、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必读必背古诗七十首“文言改写”;5、教育部规定初中生必读古文节选;6、民国《小学生模范作文选》;7、古代著名诗文文言改写;8、人教版小学课文文言改写;9、当代小学生佳作文言改写;10、根据汉语类其他的文选资料进行文言改写。编者根据文言课文,编创出浅显的字词句类题目,让学生初步感受、接触、尝试和体味。不求甚解,但求有悟。《小学生新语文对韵》分暑假、秋季和春季三卷,分别名为甲卷、乙卷和丙卷。每卷共12组“对韵”。从二级到六级,每级三卷,总十五卷, 计180组。《小学生新语文对韵》为小荷1028研究院在原2.0版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课程化编写的3.0新版。新版的阶梯性更强,从二级到六级,入选对句考虑到不同年级学员的识字数量、文化认知和鉴赏能力,使之更适合学员的学习和诵读。《小学生新语文对韵》精选各类反义、近义词1000余对;五言与七言体俗语、格言和古诗文名句400余组;名联或趣联等共180副。《对韵工作簿》此与《小学生新语文对韵》配套使用,类似于“习题集”。设计有五类题型,分别为“测题、思题、描题、写题、绘题”,“测题”训练语基;“思题”思辨生活;“描题”练字强记;“写题”体验书艺;“绘题”创意绘画。《对韵练字卡》中国讲究字如其人,练字可以锻炼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严谨的态度,练字要持之以恒,小思新语文《对韵练字卡》,与《小学生新语文对韵》配套使用,用作复习《对韵》内容,同时进行“书写练习”。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用文字唤醒世界!《一书一读》小思新语文推荐中外名著阅读的分级书目,其中有原创的图书介绍文字,共分五个栏目,富有文学性,可读性,趣味性——使图书变活泼,使读者能主动。其包含了“小思新语文言”节选,“100小时限时大赛题目(报刊版)”,“小思新语《十二书》各级活动设计”,“小思新语文《十二书》教学概念简纲”,最后《一书一读》中,一般介绍世界文学名著约8本书左右;同附“世界50家最美书店”图片选。《自选自测100分》(又名“蓝卷”)配套2019年部编版语文教材,将小学六年所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全部按级分配进行练习。提前预习课内知识。所有的知识讲解,全部采用选择题, 新颖活泼的试题形式,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增加课堂趣味,便于阅读和记忆;在讲解中,注重举例说明,使学生即学即知。同时减轻老师作业批改压力,教学轻松化。《一课一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正是如此,相信只有注重夯实基础的孩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一课一得》为“小思新语文”语文基础学习和练习的词典式手册。甲乙丙三期共收入“语文知识一百词”,并设计有“基础训练一千题”。《小杂志》《小杂志》,内容为语文故事、作家轶事、趣味字词、诗文习作、文史常识、名著佳作等;可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拓展学员文明视野、强化学员文学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一次秋游与远足,是语文课外知识的延展与提升,也是文学兴趣的培养。《小思姐姐·语文信箱》《小思姐姐·语文信箱》是语文教育的爱心课堂,师生交流的全新形式;知识能力的纸香学校,童年成长的文心乐园。每级一种,分别命名为:《写给二年级男生(女生)》、《写给三年级男生(女生)》、《写给四年级男生(女生)》、《写给五年级男生(女生)》、《写给六年级男生(女生)》。每种书刊有八封信,男女生各有四封,每本书近两万字,设计精美,内容丰富——通过书信,向学员介绍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对该年级的童年成长和成长中的烦恼、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这是语文的,也是教育的;是校园的,也是生活的;是课内的,也是课外的;是提分的,也是成长的。其他课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育,百年树人。我们认为,所谓的“大语文”只是知识上的方圆百里,表面上的拍案惊奇。而新语文则是文化上的深耕细作,广度上的辟土开疆。新,可能没有大大但大,一定没有新新

已发

一位位“大专家”为刊物写“小文章”

本报讯 (记者章红雨)互联网时代电子刊蓬勃发展,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面临订数下降、读者减少的挑战。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问题?4月9日,中华书局召开《文史知识》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与会者在纪念《文史知识》创刊40周年的同时,对该刊始终“与历史对话 与时代同行”给予赞赏,认为邀请“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特色,为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及应对新媒体冲击方面提供了样本。《文史知识》创刊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主编杨牧之说,《文史知识》所以能受到读者欢迎,要特别感谢金开诚、田居俭、白化文、徐公持、臧嵘、瞿林东、张习孔、龚书铎,以及后来的葛兆光、陈来、董晓萍、王邦维等各位编委,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这本“文史知识词典性质”的刊物的选题与内容,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如有源头活水。这就很好地说明,不断创新,埋头苦干,读者就会欢迎。刊物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形势下,就会稳步前进。大学期间在《文史知识》上第一次发表文章的《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回忆,惊喜和感动后便从此与《文史知识》结下了30余年的不解之缘。在他看来,《文史知识》不仅向读者传播了文史知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彭林讲述了他与《文史知识》原负责人胡友鸣共同策划、创作《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专栏的点滴轶事。他说,在《文史知识》上刊发的这一系列文章,促成了他在校园里开办的同名课程,并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精品课程”,这所有的一切,要感谢《文史知识》杂志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黄兴涛认为,《文史知识》刊发的文章从来都是选择那些时代需要、大家关心的文史类知识,既能够向大众传播,又能够给专业学者以启发,真正践行了“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理念。座谈会上,中华书局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徐俊向《文史知识》荣退编委代表颁赠纪念章。公布了新一届《文史知识》编委会名单。中华书局总编辑、《文史知识》新任主编周绚隆表示,《文史知识》之所以能成为一份为广大读者普遍认可的刊物,就在于它既有关注历史的人文情怀,又有立足当代的现实责任。只有始终把这种理念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刊物才能永葆它的生命力,才能让传播的知识变得更有魅力。《文史知识》创刊于1981年,40年来坚持守正出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刊有《诗文欣赏》《文史百题》《文化史知识》《人物春秋》等栏目20余个,近年虽面临电子刊和新媒体冲击,但销售上仍然保持了稳定,2019年来销售总码洋提升45%以上。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等出席座谈会。【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