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省级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国内统一发行号:CN15—1362 / G4,国际标准发行号:ISSN2095-3089,邮政编码:16-129)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并获得科学联合会内蒙古学会理事,由中国外语学习研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教育学术期刊。以研究为导向的教育学术期刊,旨在以“科学,新颖和实用”为刊物,在国内公开发行。《课程教育研究》反映了新时代教育过程中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欢迎高校,成人学院,职业学院,技术学校,国家中小学,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战线的各级和各类一线教师,科研工作者,行政和党员,后勤经理,图书馆和青少年校园和活动中心等校园外教育单位的各种教育者。栏目设置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德育建设,项目研究,教学管理,创新教育,风格和艺术,阅读和写作,综合论坛等。投稿须知1.文稿应具有可靠的材料,准确的数据,新颖的论据,足够的论据,可靠的数据,并对作品负责(严禁抄袭),新颖,实用和科学。文字要精炼2.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3.文章的标题应在20个字符以内,文章应在2000-2400个字符以内。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和单位,邮政编码,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4.本文的计量单位应当以国务院最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图形应该是典型的,尽可能少的和精确的,并且表格应使用三行表格;线条应平滑,平滑且厚度均匀;黑线图应用于图形。5.所有参赛作品均为文字格式,为了缩短出版时间并减少错误,请详细说明我的联系方式。
日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东轻工”)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团队协同攻关方式,聚焦标准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指导、考核评价、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等课程思政建设重难点问题,研究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载体,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推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广东轻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2016年启动课程思政改革以来,不断创新举措,瞄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建设精准发力,持续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该校强化教师培养,锻造课程思政“主力军”。2017年11月,学校组织两批共100名教师前往北京参加课程思政培训,重点学习“多维、立体、全过程构建思政育人模式”。2018年3月,学校召开课程思政推进暨培训会,邀请北京联合大学分享课程思政改革经验,指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学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比赛13场次,还通过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子”、建立名师工作室等路径,提高教师提炼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的育人意识和实践能力。该校打造优质课程,把握课程建设“主战场”。广东轻工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各二级学院通过遴选试点专业、试点课程,充分利用“轻工教育在线”信息化教学平台,培育建成了《中国传统园林手绘基础》《新能源应用技术》《策划文案》等第一批10项“课程思政”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每个课程项目给予8000元经费支持。至今,该校已修订600多门课程思政课程标准。优质课程的建成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在各类课程的全覆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该校提升课堂教学,建设课程思政“主渠道”。广东轻工抓好课程教学“主渠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2018年学校立项校级规划教材20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广东轻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在全面推进“双高”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泛在思政协同并进的立德树人立体化育人体系,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支持下,专家老师的指导下,较圆满的完成了小学数学学科的教研工作任务。本学期紧紧围绕着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来展开工作,以数学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常态教学,加大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力度;依托网络,转变教研工作方式、策略,拓宽教研工作空间。小朋友们,谁来给我们讲一讲小猫钩鱼的故事?刘老师执教《乘数中间的0的乘法》充满童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四十分钟要效率。董老师成熟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分数与整数相乘》中领略到操作的重要性,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知识形成过程。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那么生动自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多少?这一个生动的故事把我们带入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学习中,蔡老师的课堂设计就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学习,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讨论,充分讨论。在赵老师课堂上让我们更进一步领略到充分讨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赵老师的课堂永远都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应该以学生为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庆老师的课堂上,庆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 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庆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抛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三次“摸球”,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能在盒子中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王老师在《识“=”、“>”和“”和“审核:张 丽 朱瑞蓉 撰稿:刘丽英图片:刘丽英版面:刘丽英
1、微博教育帮助家长快速获取教育资讯,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近日,微博教育针对K12领域投入千万级曝光资源发起的#少儿英语季#话题活动,已经孵化出了多家MCN教育机构,VIPK、51Talk、猿辅导和Etonks北京伊顿国际幼儿园等国内知名教育企业都成为了微博教育未来深度合作的对象。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家长用户对教育信息的需求愈发多样精细。如“学英语的最佳年龄到底是几岁”、“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以及“出国留学还是国内高考”等孩子教育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让家长们在这个信息的时代,似乎“患”上了选择焦虑,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高效精准的获取适合孩子的教育信息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首要难题。微博教育负责人表示:当下家长面临的孩子教育问题,需要权威的专家、资深的老师来解惑,但现实中太多冗杂的教育信息有时让家长无从下手。微博平台上不仅有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名师,更汇聚了权威教育机构共同为家长提供优质教育内容和服务。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完善微博平台上的教育生态,让家长们能够更快速地获取有价值的教育信息。2、学而思网校首发大科学课程 诺贝尔奖得主任高级教研员TechWeb报道6月11日消息,学而思网校今日正式发布了。大科学课程体系,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威曼教授担任高级教研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共同参与研发。3、乂学智适应教育重磅发布松鼠AI品牌,解锁全民智适应学习新模式文|四郎高考已圆满结束,对于“马云等大佬的学历”、“高考能否改变命运”等问题的争论却没有画上句号,毫无疑问,高考依然是众人关心的社会话题。家长们不禁会问:孩子们日夜苦读,为何却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老师们时常在想:年复一年,不辞劳苦,勤勤恳恳,最终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这究竟是因为什么。4、河南省四部门联手加大力度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暑期将至,校外培训班又将成为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绕不开的话题。5、数百家培训机构超纲教学被查未来针对校外培训将再打组合拳核心提示丨“同学们,请用悦耳动听造句。”“打开电视的声音悦耳动听。”6月11日下午,河南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用一则“笑话”折射校外培训野蛮生长对于孩子的影响。6、孩子多元发展学校应唱主角/王伟宾□本报记者周晓荷“老师让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用‘悦耳动听’造句,一个孩子说:‘关上琴盖的声音悦耳动听’,另一个孩子说:‘打开电视的声音悦耳动听’。”6月11日,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视频会议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分享的一则“笑话”,折射出过重的校外负担对孩子快乐童年的侵占。暑假临近,我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持续推进,给火热的校外培训“降温”。7、新思想引领郑州跃上文明新高度 ——郑州市理论宣讲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综述▲郑州日报版面截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新思想引领郑州跃上文明新高度 ——郑州市理论宣讲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一束思想的光芒照进郑州各个角落,一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奋斗如火如荼。在机关大院、文化广场、田间地头、校园课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被带到寻常百姓家,喜闻乐见、入脑入心,各界干部群众充满了奋进新时代的干劲和信心。
10月15日,“龙井杯”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拉开了序幕。 活动中,每位教师精心准备,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多媒体,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活动后,精彩纷呈的评课、议课活动让各位老师受益匪浅。“小朋友们,请看这幅图,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伴随着小熊老师甜美动听的嗓音,同学们进入了这堂课的学习。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熊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则负责努力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做到“有扶有放”。《桥》一课中,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对老汉细节的刻画来自主感受人物形象。例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揪”和“吼”来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从而进一步理解老汉同时作为老支书和父亲在生死抉择面前的心理,并与之产生共鸣。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彭老师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质疑、解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彭老师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营造了书声琅琅的教学氛围,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申老师教会孩子如何默读,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课堂上,申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感悟,真正做到了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ie üe er 》一课中,熊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扎实的基本功,成熟的教风,让熊老师在课堂上显得游刃有余。在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一群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小朋友。《父爱之舟》借梦境回忆往事,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报考学校这一求学主题,记录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写出了了父亲浓浓的父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恋和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课堂上黄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感受场景与细节,体验生活中父亲的爱,感受父爱的伟大。在赵老师的身上,体现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认真”。课前,她积极向老教师请教,认真修改教学设计及课件;课中,她稳扎稳打,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后,她积极反思,听取各位老师意见,争取进步,她的精神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唐老师身上充满了年青老师身上的那种活力与冲劲。她用饱满的情绪把孩子带入了故事中,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狐狸分奶酪》一课,唐老师生字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教研课活动进行期间,为了帮助老师们在文本的朗读上更上一层楼,学校邀请到了“全国朗诵表演高级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贵州省朗诵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朱芳老师为各位语文老师进行普通话培训,与我校语文老师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来自茶店小学的各位语文老师。通过开展一系列这样扎实、丰富、有效的教研活动,我们相信每次课例给每位老师带来的不仅仅是收获,更多的是思考:惟有不断地勤奋钻研、积累学识、勇于超越才会应对各种挑战,才会适应知识社会飞速发展的节奏,才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努力目标。审核:张 丽 朱瑞蓉 撰稿:黄 娟图片:黄 娟版面:黄 娟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纲要》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强调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四是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五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纲要》明确,要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教学绩效考核等评价考核中。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纲要》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不断完善政策配套,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教育部将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专家咨询意见。教育部将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 今日,新华网与云南师范大学签约共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运营总监徐晶、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宏、副校长武友德等参加了会议。李宏表示,双方合作共建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以合力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育人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金课,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最终建成一个辐射云南乃至西南区域高校的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李宏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理论与舆论共融、教学科研与传播实践互通,依托这一重要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高水平建设成果。姚予疆表示,双方共建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把“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助力“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更好地立德树人。中心将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为重点,顺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他认为,此次双方的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高校在课程思政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化“西南联大精神”推进思政教育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发展,并将助力支撑云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成为国内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领域的标杆。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大力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构建了党建引领、“三全育人”贯通、“两代师德”培育三位一体的思政工作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加强建设,思政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达到教育部师生比配备要求,建成全省唯一的思政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全国高校思政课程网站共建团队。学校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出台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累计立项4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搭建起由校领导、知名教授、校外专家等组成的“高配”师资团队,使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这个专业中的占比和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课程,这不仅是一名平面设计师的基本功,它的存在决定着设计师能否在设计行业长足发展,同时是设计师设计水平高下的基本参考依据,因此,学好版式设计不仅关系到当下立足,也关系到长远进步。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实际工作中,版式设计的重要性都是有据可依的。从版式设计的发展历程看,曾经和现在以及遥远的未来,版式设计都是平面设计不可分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将其当作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因为它的庞杂繁复已经足以成为一个体系了。比如本人在上学期间就专门学了一个学期,都只觉得学了很浅的内容,到了工作中,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之广也让我大开眼界。作为正在从事培训工作的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将结合我的工作和培训规划,不定期更新一些关于“版式设计”的系列文章。欢迎大家围观交流。版式设计的定义是什么?在专业的设计书籍上,百科里面都有相关的定义,但从我的个人知识结构、职业经历方面看,版式设计就是设计师在一个版面内进行文字、图片、图形的编排工作。比如我们常见的宣传单、书籍都是有固定的长和宽的,或者是我们浏览的网页(虽然网页在长度上可能不受限,但为了阅读方便,也不可能无限加长。),为了在各种载体上对信息(文字、图片、和其他元素等)进行有效传播,就必然对各个设计要素进行合理编排和布局,而这个工作就是版式设计。黄色区域就是设计师的工作范围,称为版心。例如,学校要发布一则关于课程和学校介绍的宣传页,要求是采用常规尺寸(210*285mm)设计。这里面的重点内容是招生宣传和学校介绍。为了更加直观和美观,必然会使用文字和图片以及其他设计元素,这时候,设计师就必须将上述内容在一个页面上进行组合、编排。下图就是关于学校介绍的最终的宣传页设计效果:在有限的版面内将需要传达的内容进行有机组合编排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有哪些?说到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那就非常广泛了。一切以印刷为输出方式的物料,都属于版式设计的范畴,以电子媒体方式输出的也属于版式设计。比如报刊、书籍、海报、传单、画册、折页、包装、巨幅喷绘、写真、网页、界面、名片、网店装修等都需要版式设计。也就是说如果学会了版式设计,以上工作都是可以从事的。为什么要进行版式设计?在“版式设计的定义”那一节的案例叙述中,已经明确了版式设计的意义之一:为了更加直观和美观。但这只是其一。在作者以往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设计的目的和基本功能是传播,是为受众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版式设计也同样遵循这个原则。因此,版式设计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各类信息和视觉要素在“版心”内进行合理编排布局,让这些元素更加有机,更加协调,增加视觉美感的同时,让受众获取信息和记忆的速度变快。总结起来就是:直观:让受众轻松阅读——准确性和易读性。美观:增加阅读时间,辅助记忆——艺术性。有效:让受众记住传递的信息——传播性。仔细领会版式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规划自己的版式?还有没有其他的设计方式?其根据在哪里?有无逻辑可依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慢慢为大家介绍。如果您对我们的文章感兴趣,请您记得关注我们,您的支持将是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下节主题预告:版式设计系列课程2:版式设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敬请期待!
“从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看执政党的媒介使用”“网络表情包流行,主流媒体如何应对”“怎么看待经济增速放缓”……这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们日常课堂讨论的话题。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之一,今年90岁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系),对培养新闻人才的探索依然“旦复旦”“新又新”。“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复旦要打造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圈,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新闻学院,正是“课程思政”的先行者。创建精品课程,关切学生所思所想“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不光是新闻学院学生的专业必修,还是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平台上的热门课,选修人数一直在全国同类课程中居领先地位。“这是新闻学院的‘金课’,是我们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如何实现价值引领的核心课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负责人说。“金课”并非一夕炼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素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传统,老系主任陈望道翻译了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两典一笔”成为教学设置的重中之重,其中的一“典”,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带头人童兵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新闻学博士,2001年,他领衔组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团队,这门课一亮相就是新闻学院本科生必修课,3年后变成全校人文类基础课,很快成为复旦、上海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青年海归姚建华副教授也是团队成员之一。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灵魂、核心和骨架。林溪声副教授是教学团队6名主讲教师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论著,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都是她讲授的内容。她说,就是要带领学生系统梳理,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经典原著,却从不封闭于过去,而是不断调研、回应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新鲜的热点新闻相关联。党的十九大后,第三版课程教材出版,还配套推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问百答》;课程模版则保持每年10%左右的内容更新比例,不断设计新的课程课件。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思政全覆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被誉为“记者摇篮”,即便是在就业方向多元的今天,绝大多数毕业生仍选择在新闻内容生产领域工作。“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成长的‘易感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说。在他看来,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会环境下,提升媒体素养是新闻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要求学生坚持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时政报道,分析头条新闻选择和版面处理的标准是什么。”媒体人出身的“新闻采访写作”任课教师窦锋昌教授说。负责讲授“新闻编辑”课的伍静副教授,即将开始新一轮在澎湃新闻的挂职见习。在她看来,要帮助年轻学子理解媒体编辑思想,必须有来自一线的鲜活感受和不断更新的业界案例。已成为复旦大学思政建设示范院系的新闻学院,其课程思政既有面向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示范课,也有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引领学生价值观成长的思政理论内容,还有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将价值引领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整体性课程思政建设。感知和记录中国,力行新时代青年担当“三天六城,用脚步丈量沿海开放城市,用文字记录改革开放缩影……”这是“记录中国”专业实践活动中,一名学生写下的感受。这个活动,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起于2016年。许多学生通过携手媒体“真采真写真发表”,记录社会变迁。2016年的项目主题是“打赢扶贫攻坚战”,2017年重走80多年前西南联大西迁之路,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生们以“回首来时路,开启新征程”为主题,走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等重大工程调研采访。4年来,学生们的足迹遍及20个省份、39个县市,采访对象超过200人,在专业教师和媒体记者指导下发表报道50余篇,被人民网等众多媒体平台转载,总阅读量破千万。复旦新闻学院课程思政“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还有很多:开了1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近几年拓展了新形式: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党的一大会址、西柏坡等红色历史地标,与当地高校合作交流、开门办学;“走进新闻传播”系列讲座活动,广邀新闻传播领域知名学者、主流媒体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邀请各领域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授课……90华诞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守正创新,弦歌不辍。《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30日 06 版)
未来网高校频道11月8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11月5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第一次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并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组,会议由该院副院长李云梅主持,学院教务处、科研处、重点专业(群)、部分基础教研室的负责人和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李云梅对课程思政概念、课程思政出现的背景及相关的政策性文件进行了解读,使与会老师对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李云梅指出课程思政的开展“基础在课程,灵魂思政,关键在老师,落实在各系”。同时指出学院为了落实上级精神,即将出台相关举措,其中实施“课程思政”打造百门院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即以两门市级“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深挖思政课程内涵,全面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3年打造100门院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将着力从学院在聘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开始,从学院重点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并逐渐实现全课程覆盖。 由李云梅带队,科研处和教务处牵头,以学院重点专业(群)及部分基础课教研室为班底组建思政教学研究组,并安排每周二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深挖思政与课程相融的结合点,对课程标准、教案等内容进行先行改革。 随后科研处挂职锻炼干部王春媚分享了参加市级“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程比赛感想和对课程思政的感悟。张冠男、皮琳琳、孙梅三位老师围绕课程与思政如何相融合,交流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李云梅对近期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文件和专家文章进行了分享,并督促大家不断学习、勤于思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开拓了思路,一致表示抓紧时间结合专业特色,课程特点,修改课程标准,将思政元素切实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