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云上科博会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王祥龙 摄影 杨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依然面临着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要想实现突破,有赖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9月21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就为科技智慧的碰撞提供了一个平台。“面对‘卡脖子’问题,首先要建立信心。”9月22日,在科博会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未来显示·涪江论剑圆桌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孙宏滨开门见山。“面临现在的竞争环境,我们肯定会遇到困难。要相信我们通过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是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在孙宏滨看来,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十分重要。“我们不仅要看到今天这些卡我们脖子的技术,而且要把握住未来创新发展的机会。在某些未来的领域,形成我们的技术优势,甚至是卡别人脖子的技术。”促进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孙宏滨认为,要给创新技术一个应用的环境。原因在于新技术除了原始创新以外,还需要迭代升级。“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火车肯定比马车要好。但可能大家忘了,火车刚出现的时候,是跑不过马车的。还有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华为手机芯片。但第一代芯片应用的时候,用户有很多负面意见。但经过几次技术迭代,就成为了一个有竞争力的技术。”保持冷静,是孙宏滨认为“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越是别人跟我们竞争,就越要保持一个开放合作的态度。”孙宏滨说,基于我国国力国情,要选择重点的、关键的、最有可能突破的技术,集中力量攻关。
Adibot是一个紫外线灯消毒机器人 (社交网站)2021年1月14日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年度最大技术展览会消费电子展(CES)今年不会在拉斯维加斯的展馆中举行,而是以抗击新冠病毒为口号转为线上远程举办。本届非常特殊的消费电子展将着重于各个方面与新冠病毒的斗争,并对后疫情时代提出更多建议,无论是在可持续健康还是远程办公方面,许多创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带来希望。新冠病毒检测仪在法国杂志《新观察家》上发表的报告中,作家鲍里斯·曼恩特说,新冠病毒的检测装置是所有制造商的梦想。借助BioButton,BioIntelliSense将成为最早实现该梦想的公司之一。BioButton不是能够检测空气中病毒的设备,而是一种放在胸部检测新冠病毒最轻微症状的粘性追踪器。该传感器连续记录皮肤温度、心跳和呼吸频率、活动和睡眠水平,以便对新冠病毒的最初症状进行自我诊断。BioIntelligence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与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合作成果,该公司与科罗拉多大学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接种疫苗后的护理人员提供BioButton。 该公司希望逐步说服所有组织和公司给员工配备该设备,防止感染扩散。可连接手机的“智能”口罩世卫组织关于需要戴口罩的信息似乎启发了参加该展览会的制造商制作了可连接的口罩模型。AirPop因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智能口罩Active+脱颖而出。该口罩颇受年轻人欢迎,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智能手机。面罩中的传感器向应用程序传输数据,例如每分钟呼吸次数或实时外部空气质量。这样可以在需要更换过滤器时提高意识,并且有助于运动员在锻炼过程中监控自己的表现。Active+是第一个通过蓝牙连接手机的“智能口罩”(社交网站)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作者表明,空气净化器市场基本上处于蓬勃发展之中,随着大流行蔓延,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法国国家食品、环境、劳动卫生署的研究表明,配备高效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抵抗新冠病毒。Luft Qi公司开发的Luft Duo别具一格,因为它便于携带。该设备使用电池供电,可高效吸附颗粒,净化家庭和办公室中的空气,适用于清洁面积不小于22平方米范围内的空气并消灭新冠病毒。LuftQi的LuftDuo非常便携,别具一格(社交网站)消毒机器人会展上亮相的技术还有OV-C,它是波长在100到280纳米之间的紫外线灯,这些射线可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杰拉尔丁·丹特尔向Frandroid网站,“OV-C灯将使灭活病毒成为可能。”因此,UBTech Robotics推出了一款Adibot机器人,该机器人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可自行在房间内移动,彻底清洁物体表面,消灭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原体。透明显示屏LG 集团在消费电子展上推出首款透明显示屏,旨在证明该屏幕在餐厅中的实用性。这家韩国制造商表示,这款透明显示屏作为顾客和餐厅店员之间的保护屏障。透明的屏幕可防止唾液在空中飞扬,同时可以监控餐食准备,最棒的是,顾客可以用它查看菜单并点餐。来源 : 半岛电视台中文网
01:01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9月21日至9月25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下文简称“科博会”),将在四川绵阳举行。在盛会到来之际,科技专家们看到了哪些大会亮点的不同之处呢?封面新闻就此采访了大数据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周涛指出,除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科博会“上云”外,大会对数字经济的集中呈现也是一大看点。“大会的分论坛设置正好对应了四川布局新基建最新方案中的内容,体现了政府对新基建的重视,对于推动四川数字产业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周涛说道。专家看科博会分论坛设置 体现政府重视新基建 有力推动数字产业发展“首先,本届科博会‘上云’,这并不仅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选择的一种展会形式,更是‘中国新科技、新产业实力的一次展示’。”采访一开始,周涛就为云上科博会点赞。据悉,本届科博会首设“云展馆”,借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展览场景线上游,开创云端办展的全新局面。更值得一提的是,周涛指出,科博会的分论坛设置,正好对应了四川省刚发布的新基建行动方案中强调的布局。周涛所说的方案,即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的《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了两个“突出布局”: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布局”;二是突出“前沿领域超前布局”。这两个突出布局,恰好与本次科博会的两个分论坛对应:“5G和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周涛点明:“科博会这样的设置和尝试,体现了政府对新基建的重视,对于推动四川数字产业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借大会看数字经济四川缩小与东部发达省份差距的有益路径正如周涛所指,科博会切中了今年的大热点“新基建”。新基建背后的数字经济产业,也一直是四川强调要大力发展的。那么,数字经济对于促进四川的产业发展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周涛说,当今世界,数字化已经全面渗透到各个经济部门,加速了数字技术与其他部门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在四川,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经济本身的特征,走以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有利于缩小四川与东部发达省份经济发展差距,有利于调整四川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是四川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地,四川本地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包括传统制造业还有让我们骄傲的川酒、川茶和四川调味品等,这些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望进一步激活传统产业的活力。”四川数字产业现状总体全面均衡 亟待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来突破爆发借此机会,封面新闻记者也请周涛分析了现今四川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果、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周涛认为,总的来说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总体上呈全面均衡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信息产业优势明显,融合渗透加快,政策保障和人才支撑较强。但四川的数字产业也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如今,四川仍存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技术创新基础薄弱等问题,融合发展能力有待增强,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在数字经济方面总量大,但是欠缺行业龙头企业,属于“大而不强”。这些瓶颈,在当下急需破局。周涛分析:“四川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爆发的历史交汇期,经济发展依靠资源驱动的老路既行不通也走不远,亟待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周涛还指出,未来5-10年,四川省面临区域间产业竞争激烈,数字化转型阻力较大,体制机制创新压力大等挑战,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建设基础创新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立数据资源运营体系,创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全面拓展数字经济。
03:00点击图片进入云上科博会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杜江茜9月25日,为期五天的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博览会即将画上圆满句号。但今年首设的“2020科博会云展馆”,把线下展览场景全部搬到线上,打破实体场馆时空限制,让这场科技创新盛会永不落幕。云博览,封面造。作为“2020科博会云展馆”的技术支撑,在 技术+传媒+文化的完美结合下,封面传媒提供了从展馆、展区、展位到展品,全场景呈现适配的综合型云展解决方案。在云展中,来自全国的上千件展品集合起来,绘出了一个新时代、新科博的全景图;拆分开来,一个个分展区各有各的聚焦,各有各的讲述。这里串起过去现在,联通世界未来,是历史回溯,更是时代履新。同时,科博会云展平台的建成,也将作为四川省一个科技创新的展示平台,一个科技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一个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科普平台。“云上”科技创新盛会永不落幕,四川科技创新的步履,也永不停息。成果展示看科技创新激活四川高质量发展在9月21日启幕的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博览会云展馆内,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5G+8K电视引发关注。其不仅解决了方言搜台,而且还具备拍照、打电话、测定电视与用户之间距离等功能。在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爱联科技的技术支持下,所参展的 “长虹Q7ART” 5G+8K电视,于今年1月15日下线。同时,其也标志着长虹“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在绵阳正式落成投产。这也成为国内首条投产的“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也是亚洲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四川长虹推出的5G+8K电视引发关注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首席总监陈进透露,公司在2017年就瞄准“5G”技术应用,组建起近200人的研发团队,“因为科研人员要走在所有人前面。”在中国(绵阳)科技城,“让想象发生”,不仅仅是长虹一道简单的广告语,这里从民营商业亚轨道运载火箭诸多关键技术突破,到中国蓝莓的航天育种之路起航,从成功攻克雷管装药这一“刀尖上跳舞”的高难度技术,再到疫情期间,科莱电梯研发“轿厢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和“智能呼梯系统”……企业的前瞻性正成为中国科技城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绵阳市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6.61%,居全国城市第1位;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到75.78,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达到74.63,均居西部城市前列;“十一五”以来,绵阳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放眼整个天府大地上,科技创新也正是激活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此次云展的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馆中,共有4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分别亮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活”。基于高精度全参数三维人脸识别系统、东方电气VM4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高铁航空用JM101无石棉产品、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等“四川造”科技创新成果也一一亮相,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5+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诸多领域。据悉,2019年,全省创新能力排名从“十二五”末全国的第16位提升到第11位,R&D经费投入达到870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过7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9万亿元,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总额1220亿元,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不仅如此,全省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技术攻关取得有效突破、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以及科技体制改革也持续深化。四川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已是全省上下的共识。位于绵阳创新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平台搭建交流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位于绵阳创新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一端连接着上百家院所原本在“深闺”中的6000多套科学仪器,一端面对需要特定试验设备进行创新研发的社会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清楚地找到在哪个科研院能够提供自己想要的检验检测服务,价格是多少,地点在哪儿,从而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平台负责人蒲良驹说。从2017年1月成立以来,该平台先后为240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超过11000余次。“以前做检验检测,需要去上海,不仅距离远,还要排队,自从通过共享检验设备后,检测周期从过去的十多天缩减为现在的3-5天,成本也降低了20%。”绵阳某新能源科技相关负责人说。“共享风”使企业低成本获得了科研数据,更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事实上,一年一度的科博会,就是全球顶尖科技的一次交流共享。对内搭建共享平台,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对外融入全球,促成科技成果交易。而今年,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主题下,“2020科博会云展馆”更是打破场馆时空限制,成为吸引参展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云展。来自雅安的四川尔润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旭东表示,此次云展览,该公司带来了7款玄武岩纤维材料。“这种会展形式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也是后疫情时代会展的新模式、新趋势和新常态。我们也会努力去适应,争取让更多客商认识并了解我们的先进产品。”紧邻绵阳的“重装之都”德阳,参加了全部八届科博会。今年,德阳7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功能区全部参展,10余家高科技企业和70余件高科技产品也在科博会亮相。创新上线的云展馆,在德阳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跃林看来,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从展出效果来看,受众面更广,而3D全景云展馆,为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技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03:00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9月21日零点,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承建的2020科博会云上展馆上线。其中在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馆,“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展厅内,展现了四川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双多边政府间及民间合作,以22个国家级和一大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平台,以合作研究、技术交流、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在众多领域取得的合作研究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四川省已总计有2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64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9年6月,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为中方依托单位的“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成为科技部认定建设的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此次云展,该实验室也位列其中。中-克“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执行负责人,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副主任、研究员孙庚介绍,中国和克罗地亚建立起合作关系,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九寨沟跟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结成了‘姐妹世界遗产地’。两者同为‘世界遗产’,且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也是钙化湖泊,与九寨沟景观相似。”九寨沟2009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率团访问当地,建立合作关系,而后在2014年又建立起“中国-克罗地亚生态保护联合研究中心”。2019年6月上旬,中国科学院与萨格勒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其成为了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两方合作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着九寨沟和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的生态保育。”孙庚表示,成都生物所对于九寨沟的保护和研究由来已久,四十年前就推动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但我们主要专注于陆地上的植被恢复,而克罗地亚在水生态和湖泊生态方面的研究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地也以拥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和湖泊而著名。”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在水生藻类的研究方面,克罗地亚还专门设有藻类命名委员会。“对于我们来说,发现新种藻类有一定难度,尤其在获得国际上命名委员会的认可方面。”孙庚表示,与克罗地亚达成合作后,对方帮助更新了藻类的名目,还发现了一些新种。“九寨沟多为贫营养湖泊,水生生物少,主要以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为主,在合作中我们更清楚地掌握了这部分的信息。”此外,克罗地亚方面也参与了九寨沟在恢复重建方面的工作,包括九寨沟水色形成的机制和因素,以及生态学相关的研究等。“在中国,九寨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于所有的景区或自然遗产地来讲,都是标一样的存在。”孙庚认为,通过与克罗地亚的合作,也把国内关于九寨沟保护管理的理念推上了世界交流的舞台。“总的来说,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中克两国于重要领域的合作,也是中克交流的窗口和平台。”合作还在延伸。成都生物所方面还牵线黄龙和克罗地亚科卡国家公园,签订了生态保护的相关协议,并在生态旅游营销方面达成合作。四川省相关单位也与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大学,建立起了在农业、中医药方面的沟通桥梁。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姚茂强9月21日至25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四川绵阳举办。记者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悉,通过这次科博会平台,他们与曹德旺的福耀玻璃集团进行了对接,有望把新研制的TVB树脂技术运用到安全玻璃上。4个总体展馆、24个展区,582家企业参展、1800余项展品、5000多个3D模组……一连串数字,体现了本次科博会前所未有的规划,也为展会蒙上了一层科技感。“这次的云上科博会更贴近老百姓,而且辐射范围更广。”看点十足的云上展会,给四川东材科技集团工作人员宋伟杰更直观的感受。宋伟杰说,这次的云上科博会,从以前的线下展会搬到线上,持续的时间更长,而且给企业多了一个成果宣传渠道。通过云上平台,企业对外的知晓度更广一些。“从线上来看科博会,更贴近老百姓。”这次云上科博会,还增加了企业展示平台,“方便了需求方的洽谈对接。”宋伟杰说,这几天来,前来咨询的电话明显增多。而且,企业也通过这次科博会找到了新技术的推广渠道。据宋伟杰介绍,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6年,是目前全国产品品种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电子电工材料及光学膜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28年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拥有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功能聚酯材料研究与制造基地。东材科技的电工用聚酯薄膜产品于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我们这次还与曹德旺先生的福耀玻璃集团进行了对接,有望把TVB树脂技术运用到安全玻璃上。”宋伟杰说,四川东材与国家科研院校研制的TVB树脂技术,适用于安全玻璃、建筑、防弹玻璃等方面。福耀集团生产的汽车玻璃占中国汽车玻璃70% 市场份额的同时,还成功挺进国际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同步研发设计,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希望通过此次对接,把新技术运用得更好。”宋伟杰说。
点击图片进入云上科博会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9月21日至25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四川绵阳举办,四川科技创新成果和展品也在“云展馆”一一呈现。作为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同时也是四川新药研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代表,成都先导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带到了此次科博会。成都先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表示,通过“云上科博会”,全国乃至全球都能看到生物医药产业的“黑科技”,更有助于促进优质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公司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云展览”摆脱时间、空间限制让更多人看到企业创新成果“科博会‘上云’,这本身即体现了高新科技对参展方式的改变。“谈及对于今年科博会的感受,李进如是说。他认为,这既是一次对创新科技内容的展示,同时又以‘云展览’的方式,演绎了创新科技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的、积极的影响。“我们很荣幸受邀参与到本届科博会的“云展览”中,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融媒体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我们的核心技术,即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李进介绍,通过这次展示,大家能够了解到成都先导作为一家从事新药研发的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公司,为小分子新药发现建立了一个国际领先的,以DNA编码化合物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为核心的技术平台。据了解,目前成都先导已与多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公司、基金会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致力于新药的发现与应用。李进表示,通过“云展览”,能够让更多的行业伙伴、社会公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捷而便利地了解到DEL技术及其对于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让大家看到成都先导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持续努力和所取得的进展,关注成都和中国西部创新药的快速发展。科博会搭建平台推动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产业聚群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创新,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拓展。在李进看来,科博会为企业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展示生物制药、新药研发等方面的高新技术,让全国乃至全球看到生物医药产业的“黑科技”,看到中国西部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重视与投入。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打造,促进优质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公司的“引流”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尤其在全球遭遇新冠疫情的新情况下,积极鼓励和吸引生物医药行业中具有高新技术和创新科技的企业参展,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产业的发展搭建展示窗口,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具有前沿科技的创新药企业入驻成都,助力西部创新发展。”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则是要继续做好主业。李进表示,公司也将进一步完善药物发现相关技术的拓展;其次,将业务优势进一步延伸至临床候选化合物阶段,成为一个创制性新药发现与孵化平台;最终通过授权或转让,加快实现自主研发新药项目的转化。
03:00点击图片进入云上科博会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9月21日至25日,第八届科博会在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盛大举行,来自八方的企业、宾客纷至沓来寻求合作新机遇,共赴一场云上科技盛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582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云上”展示,我们看到了绵阳科技城的发展蓝图、四川21市州“成绩单”,看到了“成渝”、“绵碚”CP云中亮相、14个国家科技高地的硕果累累。在全新的体验和尝试下,仅科博会期间,绵阳市已通过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云签约的方式,集中展示签约项目共计105个,签约金额已达691.73亿。四川长虹、四川东材、成都先导等企业纷纷“点赞”云展览,“这是展现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舞台,也是助推优质企业合作创新,形成产业聚群的机遇,更是国家一张亮眼的数字经济名片”。“黑科技”、“高精尖”582家企业云上参展彰显创新实力长虹激光影院、九洲全倒装COB、永贵科技YG1143交流充电枪……9月21日,第八届科博会云展览如约开启,最新的“黑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向世人展示科技研发不断拓展的边界。科博会发展至第八届,展览展示都更具创新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国内首台”“世界唯一”的科技成果及产品搬上科博会。交流充电枪今年的“云展览”更是吸引着各地高新技术企业的热情参展,聚焦了582家企业的1800余项展品,有来自长虹的5G+8K电视、威马汽车的“代表作”威马EX6 Plus、兴事门窗自主研发的智能测温系统与门体合一的系列产品,美菱M鲜生全面薄冰箱也以3D模组形态登上云展馆......本届科博会上,除了绵阳顶尖科技企业以及来自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云中亮相,正在打造“中国锂电之都”的遂宁,也有多家科技企业参展,此外来自达州的兆纪光电、正原微玻纤等8家企业也组团“云上”参展。“绵碚”“成渝”双CP亮相川渝科技协同创新提高国际影响力随着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打造,在第八届科博会云展馆中,“成渝”、“绵碚”双CP成为亮点。走进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馆,在“四向拓展”展区,来自重庆的工业大数据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等集中亮相。在中国(绵阳)科技城主题馆的开放合作厅,“绵碚”企业携手登台,见证并记录川渝科技协同创新,为205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带来了机会,这次云上科博会就是很好的一个平台”,重庆初刻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带着激光打标机、气动打标机等产品亮相“云展览”,公司负责人希望能够借这个平台进一步开拓市场。4月1日绵阳与重庆市北碚区缔结为友好城市后,9月21日下午,绵碚再次携手,将招商引资推介会也搬到了“云端”。仅科博会期间,绵阳市已通过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云签约的方式,集中展示签约项目共计105个,签约金额已达691.73亿。促合作、助创新云上科博成科技企业品牌打造综合载体“云上办展让企业展出更加多元化、效率和性价比更高、科博会云展出已成为国家的一张亮眼数字经济名片......”,通过5天的云上博览,以四川长虹、四川东材、成都先导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参与“云展览”后赞不绝口。作为老牌科技企业,四川长虹已经连续8年亮相科博会。在长虹企划部部长饶彬彬看来,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云上展览”效果会高于传统线下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云展会一定是未来展会的一种形态”。通过此次“云展览”,来自绵阳的四川东材科技与曹德旺先生的福耀玻璃集团就“连上姻缘”,有望把TVB树脂技术运用到安全玻璃上,集团工作人员宋伟杰则表示,“云上科博会给企业多了一个成果宣传渠道,线上观展更贴近老百姓。”作为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成都先导也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带到了此次科博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表示,通过“云上科博会”,全国乃至全球都能看到四川生物医药产业的“黑科技”,更有助于促进优质公司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体会到“云展览”的科技含量,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彦感叹:“科博会云展出已经成为疫情常态下我们国家一张亮眼的数字经济名片,是中国新科技、新产业实力的一次完美呈现。”
云上科博寻找四川黑科技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四川21个市州,寻找当地网红气质黑科技产品,揭秘它们诞生背后的故事,展示科技创新的“蜀”川最牛。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肖洋近年来,3D打印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热门技术。它将塑料、金属等“打印材料”,通过逐层堆叠打印的方式,来制造成为实物,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众多“打印材料”中,金属粉末材料具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其中,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3D打印用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因技术难度极高,一直是制造行业的热点。从2014年起,位于四川攀枝花的攀钢研究院,就开始对3D打印用球形钛粉技术展开研究,逐步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已达到了国内行业先进水平,产品得到了用户认可。9月21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将开幕。届时,这一仅有几十微米大小,却在高端产业中大显身手的小小灰黑色颗粒,将参展亮相。01体型虽小 却是航空医疗行业关键原材料“我们是从2014年开始准备做这个产品的。”在攀钢研究院一间实验室内,球形钛粉技术研发负责人赵三超,从架子上取下一个玻璃瓶,瓶子里面的灰黑色粉末,是3D打印用的球形钛粉,仅有几十微米大小。赵三超介绍说,钛金属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钛及钛合金粉末,成为了金属零件3D打印领域所需的关键材料,虽然国内也有企业研发,但是,其制备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最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很难做下去。”赵三超说,3D打印是一个综合性非常高的行业,涉及多门学科,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等,研发过程十分艰难,只能边开发、边摸索、边调整。“3D打印,最大的优点是不用开模具,一些复杂产品,比如异形件、结构件等,通过3D打印,都可以直接实现。”赵三超介绍说,目前,钛及钛合金球形粉末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器械、生物医学等行业,比如,飞机、航天器的一些重要零部件,以及打印人体牙齿、骨骼、医疗植入物等等。02自主研发 未来可用于更多领域2017年,攀钢研究院打通了气雾化制备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工艺流程,整体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在激光打印用球形钛合金粉末制备方面取得突破。到2019年,解决了粉末流动性等问题,产品也得到了用户认可。放大状态下的3D打印用球形钛粉在实验室内,赵三超打开分析仪,对一批球形钛粉进行检测。显示屏上,影像被放大,一颗颗圆形的钛粉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赵三超表示,以目前打印高精度金属零部件比较成熟的激光3D打印来说,需要15至53微米的球形钛粉,现在,项目团队主要是围绕着这个方面去做。几十微米的球形钛粉,如果不放大看,就是一堆细粉,它们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现实状态下的3D打印用球形钛粉赵三超解释了大概的生产流程:通过感应线圈加热,将钛棒融化,然后通过高压气体,将融化后的液态钛“吹碎”,这样,钛就破碎成了一颗颗小液滴,下落凝固成为圆形的粉末状。这样的生产方法,被称为电极感应气雾化法,是目前全球工业化生产钛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之一。“钛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用坩埚来装,因为会被污染。”赵三超说,生产过程中的难点,一是气雾化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另外就是粉末的流动性。为此,团队花了很长时间来自主研发,逐个解决了这些问题。赵三超坦言,现在,涉及到3D打印方面的核心设备以及一些产品,由于存在技术垄断和封锁,国内企业只能自力更生。为加快3D打印技术发展,2018年,我国首次讨论起草《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的测定方法标准》,攀钢作为成员单位之一,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一起讨论并起草了15微米至150微米钛及钛合金粉末的测定标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球形钛粉的价格,大约是1500至2000元一公斤,前景广阔。不过,虽然现在研究院已实现批量化生产,产品也得到了客户认可,但目前阶段还是以科研为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实现产业化。“虽然国内的3D打印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很快。”赵三超说,他相信,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这一行业终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未来,3D打印将应用到更多领域,造福更多人。科博会数据·攀枝花攀枝花被称为“中国钒钛之都”,是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全球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全流程钛工业制造基地。目前,攀枝花正在深化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攀钢航母舰队”作用,推动钒钛钢铁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同时,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建立成渝攀钒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的钒钛产业创新中心。攀枝花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明确,要加快“两城”建设、争创省级新区,把攀枝花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独特的重要支点。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区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和四川乃至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重要门户,集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以上。未来五年,攀枝花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目标是: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到2025年投入强度达到1.65%;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钒钛磁铁矿铁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钒的综合利用率达 65%以上,钛的综合利用率达40%以上,实现对铬、钪、镓等伴生稀贵金属的产业化回收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700亿元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9件、居全省第2位;每万人中科技人员达180人。
云上科博寻找四川黑科技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四川21个市州,寻找当地网红气质黑科技产品,揭秘它们诞生背后的故事,展示科技创新的“蜀”川最牛。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肖洋近年来,3D打印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热门技术。它将塑料、金属等“打印材料”,通过逐层堆叠打印的方式,来制造成为实物,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众多“打印材料”中,金属粉末材料具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其中,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3D打印用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因技术难度极高,一直是制造行业的热点。从2014年起,位于四川攀枝花的攀钢研究院,就开始对3D打印用球形钛粉技术展开研究,逐步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已达到了国内行业先进水平,产品得到了用户认可。9月21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将开幕。届时,这一仅有几十微米大小,却在高端产业中大显身手的小小灰黑色颗粒,将参展亮相。01体型虽小 却是航空医疗行业关键原材料“我们是从2014年开始准备做这个产品的。”在攀钢研究院一间实验室内,球形钛粉技术研发负责人赵三超,从架子上取下一个玻璃瓶,瓶子里面的灰黑色粉末,是3D打印用的球形钛粉,仅有几十微米大小。赵三超介绍说,钛金属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钛及钛合金粉末,成为了金属零件3D打印领域所需的关键材料,虽然国内也有企业研发,但是,其制备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最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很难做下去。”赵三超说,3D打印是一个综合性非常高的行业,涉及多门学科,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等,研发过程十分艰难,只能边开发、边摸索、边调整。“3D打印,最大的优点是不用开模具,一些复杂产品,比如异形件、结构件等,通过3D打印,都可以直接实现。”赵三超介绍说,目前,钛及钛合金球形粉末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器械、生物医学等行业,比如,飞机、航天器的一些重要零部件,以及打印人体牙齿、骨骼、医疗植入物等等。02自主研发 未来可用于更多领域2017年,攀钢研究院打通了气雾化制备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工艺流程,整体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在激光打印用球形钛合金粉末制备方面取得突破。到2019年,解决了粉末流动性等问题,产品也得到了用户认可。放大状态下的3D打印用球形钛粉在实验室内,赵三超打开分析仪,对一批球形钛粉进行检测。显示屏上,影像被放大,一颗颗圆形的钛粉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赵三超表示,以目前打印高精度金属零部件比较成熟的激光3D打印来说,需要15至53微米的球形钛粉,现在,项目团队主要是围绕着这个方面去做。几十微米的球形钛粉,如果不放大看,就是一堆细粉,它们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现实状态下的3D打印用球形钛粉赵三超解释了大概的生产流程:通过感应线圈加热,将钛棒融化,然后通过高压气体,将融化后的液态钛“吹碎”,这样,钛就破碎成了一颗颗小液滴,下落凝固成为圆形的粉末状。这样的生产方法,被称为电极感应气雾化法,是目前全球工业化生产钛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之一。“钛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用坩埚来装,因为会被污染。”赵三超说,生产过程中的难点,一是气雾化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另外就是粉末的流动性。为此,团队花了很长时间来自主研发,逐个解决了这些问题。赵三超坦言,现在,涉及到3D打印方面的核心设备以及一些产品,由于存在技术垄断和封锁,国内企业只能自力更生。为加快3D打印技术发展,2018年,我国首次讨论起草《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的测定方法标准》,攀钢作为成员单位之一,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一起讨论并起草了15微米至150微米钛及钛合金粉末的测定标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球形钛粉的价格,大约是1500至2000元一公斤,前景广阔。不过,虽然现在研究院已实现批量化生产,产品也得到了客户认可,但目前阶段还是以科研为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实现产业化。“虽然国内的3D打印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很快。”赵三超说,他相信,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这一行业终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未来,3D打印将应用到更多领域,造福更多人。科博会数据·攀枝花攀枝花被称为“中国钒钛之都”,是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全球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全流程钛工业制造基地。目前,攀枝花正在深化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攀钢航母舰队”作用,推动钒钛钢铁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同时,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建立成渝攀钒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的钒钛产业创新中心。攀枝花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明确,要加快“两城”建设、争创省级新区,把攀枝花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独特的重要支点。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区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和四川乃至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重要门户,集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以上。未来五年,攀枝花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目标是: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到2025年投入强度达到1.65%;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钒钛磁铁矿铁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钒的综合利用率达 65%以上,钛的综合利用率达40%以上,实现对铬、钪、镓等伴生稀贵金属的产业化回收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700亿元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9件、居全省第2位;每万人中科技人员达1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