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根据各个高校官网公布的数据,国内高校招收研究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里所说的研究生招生不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冷丝今天还想和大家说一个话题:研究生教育是什么?它和本科生教育有什么不同?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所高校是哪些?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大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比例排名第一,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开办研究生教育最早的高校,也是创办研究生院最早的培养单位,所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建校时起走的就是研究型高校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认可度也很高。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第二位和第四位,这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点让人感觉意外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比例分别排名第七位和第八位。这充分说明,这两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还有点令人感觉意外的是,浙江大学仅排名第十位,这可能与学校的办学规模有较大的关系,浙江大学这十多年一直发展很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生人数比例。研究生教育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有什么差异?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就是对现有的经验、认知和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再加工,乃至升华为新的智识,从而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创造。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生教育面对的是集前沿性、原创性和不确定性为一体的高深专门知识,这就要求被教育者具备抽象性和复杂性的高级认知和思维水平,才能对高深专门知识进行加工、转化与再创造,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指导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新经验,继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冷丝也因此认为,未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在研究生这个群体中发展而来的。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另一个属性就是专业教育——是对某一学科知识进行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不仅是对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从而拓展学科认知领域,也是对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研究生教育就具有了职业性,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而服务的专业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是与知识学习,尤其是经过加工的系统化、结构化的已有知识的学习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知识具有稳定性,甚至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但却类属于某一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本科教育是了解这些基础性、常识性知识的必要途径。本科教育不需要受教育者具有复杂而抽象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也不需要对知识进行生产与创新。所以,在本科教育阶段,一直取向更加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对知识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认知,达到健全心智、提高智识的学习目标,从而为高深专门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复旦大学本科生教育还要面对社会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应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使用,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或直接投身于社会生产。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研究生教育呢?在以批判和反思作为发展动能的基础上,更需要受教育者具备探索未知领域、认知客观存在的能力,这就是探索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知识获取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学习的主要功能与目的已经转变为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主动探索未知事物而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产生新的认知与知识的行为。因此,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探索和研究性学习应该超然于对知识的简单记取,知识记取只是手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而研究生的核心任务在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探索本身的深切反省。上海交通大学冷丝也认为,探索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学生本人、导师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应该是一块基质良好且适宜于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璞玉”,而导师的循循善诱和因势利导加上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琢磨”,而高校所提供思想包容和严谨学制双向并存的培养环境构成了整个教育过程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老牌重点大学。它是211大学,在安徽省内排第二,安徽省的老大是中科大。合肥工大虽然进入211工程很晚,在2005年才进去,不过并不代表合肥工大的水平差。合肥工业大学的历史合肥工大真正的创建是在1955年。前身是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煤炭工业部要创建一所本科学校,就拿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改造,不招专科,改招本科,名字叫合肥矿业学院。到了1958年后,合肥矿院改为了合肥工业大学,归教育部领导。那时候的大学没有几所,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再加上合肥工业大学这3所工业大学。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国家队合工大的重视。在1960年,合工大成为全国32所之一的重点大学。不过,后来合工大的发展慢慢变慢了,到了1978年,合工大才开始招研究生,到1990年,首位博士才毕业。一般厉害的学校,在1981年就获得了首批硕士、博士的授予权了。评211则是另一个故事,因为从水平来说,合工大评个211还是可以的。不过,之前合工大在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有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合工大、江苏大学和燕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当时评211的话,一般一个部委只给2个左右的名额,合工大竞争不过吉林大学和湖南大学。从省里也可以评211,问题是合工大不是省属大学,安徽省重视的是安徽大学,因此安徽大学比合肥工大早评上211。1998年后,合工大转到了教育部,在005年才评上211。合工大的王牌专业合工大后来发展虽然有些慢,但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了A,另外还获得了16个B。在业内,合工大最著名的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仪器仪表等专业。这个很好理解,原先是机械工业部的直属重点大学,在汽车行业,合工大的口碑非常好,据说,在各大车企里面,合工大的毕业生比例非常高,所以合工大的机械、汽车等专业的就业很不错。合工大的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等,也非常不错。总之,合工大的理工和管理专业都是有口皆碑。中科大的保研中科大是安徽最好的大学,因为中科大每年招人很少,所以在安徽省内招人也有限。不过,一所985大学不对属地考生做倾斜,是说不过去的。中科大的研究生数量远大于本科生数量,所以在研究生的招生上,中科大对安徽学校有倾斜。最容易上中科大研究生的就是合肥工业大学。从这个意义来说,合工大也很值钱啊。合工大的未来我自己觉得,今后的合工大发展要比过去的20年要好。原先发展慢,主要跟所在的省有关,安徽省不富裕,投入也不大。这几年,合肥发展不错,也有了一些不错的高新技术企业,像科大讯飞等。这样,能吸引一些好学生和好老师,从长远来说,合工大的前景是光明的。从合工大最近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来,还是可以的。在软科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名里面,合工大入选了20个学科,在国内所有大学里面排第30位,在211大学里面,排第二,比苏大低。虽然,软科的排名有不靠谱的地方,但能在211里面排第二,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希望合工大越来越好。
“考研人数激增”,“初试难度加大”,成为了2020考研两大最为显著的特点,而且这也是广大考研人的心声。然而,最近却传出了另外一种声音,例如,“考研难度一般”,“考985也没有多难”等。这些声音,来自于个别考研上岸的学生。无论是说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说“考上了想怎么说怎么说”,我们先把“厌恶”、“反感”的情绪放在一旁,看看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说出这些话的真实原因。假如真的揭开了考研的秘密,未来的考研人岂不就有了新的出路。起因来源于网上的一个帖子,发帖人来自一所二本生物专业,他身边有一群考研人,而且目标院校都是985、211一类的名校。可能一般人会觉得,这些人大概率最后会折戟沉沙,但事实却是,发帖人和身边的这些小伙伴,最后全都上岸了。所以吃惊的不只是旁人,就连发帖人的母亲都发出质疑,“不都说考研难吗,怎么这就考上了,是考研没那么难还是你们真有实力啊?”。你要说这些人都很厉害,好像也没有,因为大家也都是最终排名中下游录取,除了一个初试第一之外,其他人成绩都很正常。也正是基于此,发帖人表达了“考研不难”的想法。然后就有了文章开篇的话题,此帖一发,确实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而且也有网友站出来解释,“生物学专业考研确实难度不大,不是说考研都不难,而是有些专业确实不难”。这位网友还举了他学姐的例子,他学姐是安徽一所普通二本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就在2020考研中,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生物学专业,此外,他的另一个学姐考上了上海211高校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而且据称,考211反而比考中科大还难些。针对考研到底难不难的问题,我相信是个永远都争不完的话题,比争吵更有意义的,是看清考研难在哪里,不难在哪里,差异是什么。01冷门专业,冲击名校很明智考研竞争逐年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当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竞争并不是均衡分布的,逐年增加的都是那些热门专业或者是就读人数本身就很多的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法律、教育学之类的专业。但是诸如生物学之类的冷门专业,其实竞争的增幅趋势并不是十分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在暴风骤雨中依然平稳坚韧。这其中的很大原因,就是很多冷门专业,读不读研究生,其实就业都很难,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食品类专业的研究生,即使是985高校的应届生,到了求职季,大多数人依然无处可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考公务员,考选调生,考人才引进一类的招聘上。所以,很多人本科就选择转行,“早转早超生”。但是很多事,都是一个政策,一个风口就能改变的事儿,就像是“摆摊”,曾经被称为“城市的伤疤”,现如今成为“生活的风景”。所以,读研,读985的研,绝对没有错。而且鉴于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看到这一点,竞争相对还不够激烈的时候,冲击985、211,不仅不夸张,而且很现实,很超值,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02热门专业,保守报考很智慧与冷门相对应的就是热门学科,冷门专业,即使北大,也有调剂名额。但是热门专业,已经不是你发挥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你发挥的究竟有多好。大家原本正常的普通竞争变成了和“人类极限”的竞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考名校金融专业的学生,400分依然落榜。当你还在认为努力就够了的时候,当你还在以为天天学十多个小时就能考上名校的热门专业的时候,等待你的可能会是无尽的失望。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提前一年已经开始复习,你不知道考研的竞争已经变成了和满分谁更接近的比拼。所以在面临热门专业的考研选择时,记住一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名校情怀不如上岸重要,高校背景不如学历踏实。所以,保守低调地选择你的目标院校,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人生很长,没必要通过考研弯道超车,不断超越当下,就能铸造传奇。考研不难网上传,网友不解斥其言。刨根问题现根源,冷门专业确简单。若是身处冷门间,名校梦想尚可圆。倘若身处热门间,目标低调保上岸。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我国考研最难的几所大学,含金量极高,考上一所身价翻倍在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已经是越来越严重。很多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学子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工作,大学生的质量也逐渐下降,比起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显得没那么高了。一些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学历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比如说一些岗位一定要招211或者是985的学生。尤其是从四非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虽然拿着本科毕业文凭,但想要去大公司找个好岗位几乎没什么可能性,对比那些名校出来的毕业生,竞争性更大,所以很多学生为了更好的未来会选择去考研。但是考研的压力和难度都会很大,今天要介绍的六所重点知名大学在考生的心中地位事很高的,而且从这里毕业出去的学生也很受欢迎,如果考研能够进入这些学校,未来毕业后找工作也不用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与此同时,该校还是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像这样一所著名的高校,无疑是不少同学想要考研的学校之一。而中科大的考研分数虽然不高,但是它的试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不少同学在初试的一些科目中没有达到分数线,因而失去了复试的机会。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有着雄厚的实力。再加上坐落于上海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使得它成为了不少学子考研的目标。但是就整体而言,考研复旦还是有点难度的,尤其是热门专业,比如说金融学、临床医学等等。就算报考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也有着比较高的淘汰率。三、北京大学对于北京大学,很多人是不陌生的。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要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也是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件事。因为无论你想考取什么专业,都对你的基础知识和复习效果有着很高的要求。该校大部分研究生是保研进来的,所以留给外校生的名额就相对比较少。四、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名声,想必很多人也是有所耳闻。在高考的时候,这所享誉全国的大学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府。只有高考分数比较高的学生才能被其录取。而要想考取该校的研究生,除了要有优异的成绩之外,科研成果和整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总得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五、南京大学该校是我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之一,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该校的各项实力排名也是稳居全国前列。所以说想要考上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想要考王牌专业的同学们,就要好好努力了。相比于冷门专业,王牌专业的难度系数显然是比较大的。六、上海交通大学该校的整体实力很好,也是全国仅有几所的交通大学之一。再加上地处上海,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总得来说竞争是比较激烈的。而该校所招的本科生一般都是由高校保送过来的,很少人能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考进来。虽然想要考取这几所学校的研究生并不容易但是这里的毕业生却是“香饽饽”,很多企业都抢着要。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有恒心和毅力,或许你就能考上了呢。对于考研,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很多人都认为中科大是一所非常有潜力的985工程院校,在科研上聚焦三个字:精、高、尖。但是中科大想各个方面赶超清北,别说五年,哪怕是50年,都无法圆超越清北之梦。原因如下:(1)在财政投入方面,清华北大每年的财政拨款都是近三十亿左右,这两所学校每年的财政支出预算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北京大学近年来的每年财政支出预算为153.11亿,而清华大学则高达182.17亿。如此巨额的财政支出预算,中科大是万万比不了的。同样在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中科大和清北也有一定的差距:前年清华投入科研经费为51.68亿元,北大投入的科研经费为28.46亿元,中科大比北大少一点,是26.51亿元。清华大学(2)在学校近百年来的口碑上,无论是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堪称国内高校的泰山北斗。而中科大却诞生于大跃进时期的1958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中科大的高考录取分数比清华北大都要高——能考上清北的不一定能考上中科大,能考上中科大的,清北专业任意挑。斗转星移,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中科大的金字招牌渐渐褪色,这所如同暴发户一般的学校和清北的差距越拉越远。(3)在办学规模上,清华大学80个本科专业、十五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和十四个辅修专业,北京大学则有96个本科专业,一百多个院系。而中科大目前只有三十七个本科专业和二十个学院而已。二者在学校规模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北京大学(4)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清华大学有两院院士八十八人,北京大学也有一大群的两院院士,而中科大目前只有50名的两院院士。相比之下,中科大和清北的师资队伍相比还是无法比肩的。(5)在双一流学科的对比上,清华大学目前有三十四个双一流学科、北京大学有四十一个双一流学科,而中科大只有八个双一流学科,相比之下中科大的双一流学科掣襟肘见,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6)在校研究生上的对比,清华大学目前有3.15万在校研究生,北大在校的也有2.6万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材生。在研究生的数量上,除了国科大可以轻松压清北一筹,其他高校则和清北的人数相差甚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或许在五年的时间内,中科大在某个学科、某个领域可能会与清北相提并论,但在学校的综合实力上,中科大想全面超越清北,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2019年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各高校也已经陆续公布了其研究生推免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一所极负盛名的红色理工高校,历来受到广大学子的追捧,无论在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中,都是广大考生最青睐的高校之一。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接收推免研究生2019人,其中513人来自中科大本校,其余1596人来来自全国176所高校,笔者今天带大家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的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来分析下哪些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被推免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我们统计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收推免研究生的高校及其对应的研究生人数,得到统计数据如下:从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研究生来源高校名单,我们可以看出:除中科大本校以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高校的推免研究生数量最多,均超过了100人,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两所高校的自身实力,特别是合肥工业大学更是国内工业类大学的佼佼者。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外,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的研究生推免人数也较多,超过了22人。有73所双高校获得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共推免学生231人,占到总人数了10%以上,其中先西南科技大学人数最多,为14人。在全部外校推免研究生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仅48人,只占到全部推免研究生的2.3%,来自原985等名牌高校的学生共计463人,不足30%。由以上4点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远不如其本科生质量,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据中科大研招办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公布、成绩复查将推迟,复试基本分数线公布、复试录取以及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等工作都将较往年推迟。后续将继续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研究生招生在线”上及时公布,请各位考生予以密切关注。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中科大已实施出入校园严格管理措施,请各位考生在后续通知发布前,切勿提前来校。此前教育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 ,自划线硕士复试和博士考试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相关招生单位自行确定。
大家好!这里是教育观察号,点击关注,给你不一样的教育解读。今天,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终于有了“初步结论”:正如广大网友所爆料的,学术论文抄袭严重,根据相关规定,博士学位被撤销,导师陈浥的博导资格被取消,当事人表示接受。而最近华南理工大学想拯救一下陷在舆论漩涡的翟某,还是没有成功,只是让大家更加气愤,寒窗苦读四年不如领导篡改的几分。图片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官方微博为什么说是初步结论,是因为这份情况说明虽然在教育部和北京教委等部门的指导下调查出来的,并依据相关规定给出的结论,但这些早已被机智的广大网友所预料,没有什么意外之处。大家显然对这个说明并不满意,有网友开玩笑的指出,北电从“说明一”到“说明二”,看来确实有电影的风格,这是要拍长剧啊。大家主要关心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1. 据网友在知网的查重结果显示,翟天临的硕士论文文字重复比达36.2%,为何此次没有一并处理,难道必须看“说明三”?2. “说明二”中把锅甩给了导师陈浥,指导不到位,审查把关不严,那么博士论文答辩小组是如何让他通过的?学院该负什么责任?除了导师,谁还应该负责?3. 北电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既然是摇篮,就应该在未成才之前教会他们什么是诚信,什么是道德,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导师和学生而对学校自身的责任避而不谈。不论是翟天临还是陈浥,大家只是关心学术造假并由此衍生的问题(学术不端 屡禁屡犯 多方齐管 清风扬帆)(你以为大家关心的是翟天临吗?错了,大家真正担心的这2件事!),该演戏继续演戏,该当老师的继续当老师,生活没有多大影响。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失联的中科大博士刘春杨,令大家惋惜的是15天后芦苇荡里发现了他的遗体,为什么这两件本不相干的事被观察号放在了一起,是刘春杨的姐姐说的可能他的死因之一“可能是他写不出论文,没法毕业,压力太大”,而对网友说的“逼婚”导致自杀家人不予认可。对比翟天临之流的抄袭博士,刘同学的境遇不禁让人唏嘘。有的媒体极力想从刘同学的导师那里寻找突破点,看是否是导师的原因导致了他无法毕业,进而衍生出了这一悲剧。观察号曾在中科院系统学习过,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1. 发表论文:根据报道,刘同学所在的专业只要发表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第一单位的英文论文的英文就可以毕业,接收即可,按此规定,貌似是不难完成,如果对于学习材料方面的同学,发一篇英文论文不是难事,但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博士阶段来说,隔行如隔山,发论文的难易与否确实与专业方向有关。其二,即使所在专业发一篇英文文章容易,导师未必同意发表,有可能会因为导师想做得更加系统而要求深入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媒体想从导师寻找突破口的原因。2. 导师的问题:对于某些媒体报道的导师其它论文中也没有刘同学的署名问题,一般学生参与了论文产出的整个过程或是有重要贡献,应该在论文作者中列出,但这并没有明文规定,话说回来,除了一作之外,署名对于刘同学的毕业没有任何帮助,署名与否确实要看对论文贡献,当然也有沾亲带故随意署名的情况,我们只按一般情况来说。3. 学生自己的问题:课题难易有时自己确实无法掌控,我的一个同学从实验改做理论,延期一年才毕业,硕博连读一般5年,6-7年毕业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博士的压力确实很大,我们说的是真博士,不是“翟博士”,但能够正确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并努力克服,才能在以后走得更稳。我们在毕业时大家讨论这几年的辛苦,一位同学说了四个字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活着毕业。正所谓:翟天临论文抄袭,翟博士降为硕士,中科大博士苦读,难毕业一去不还。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了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生名单,名单中有推免生的来源学校,故此,可以对其生源来源学校进行分析。在2020年的推免生中,中科大一共录取推免生2190人,其中直博生24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846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20人。总体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81人。实际上,在10月下旬的时候,中科大新闻网站对今年的推免情况做过报道,主要内容就是在接收的2190名研究生中,九成来自双一流高校,这里的双一流高校,既包括双一流高校,也包括一流学科高校,所以总体比重高达九成,。双一流是一个衡量生源质量的指标,不过一流学科高校众多,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今天来从985院校的生源来源分析一下中科大2020年推免生。推免生来自国内179所高校在所有的2190名研究生中,来自国内179所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校人数最多;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三所安徽省内高校占据中科大外校生源前三名。具体如下:985高校生源学校在2190名生源中,有来自国内35所985高校的1057人,按照比重来看,985院校生源比重为48.26%,总体比重不足五成。在49.22中,本校生源占了25.7%,外校985生源比重为22.56%。在985院校生源中,校外生源最多的学校是大连理工大学,有42人;其次是山东大学,有39人;东北大学,有36人;电子科技大学,有30人;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各有29人;兰州大学有28人;吉林大学有26人;武汉大学有25人;四川大学有24人;另外,还有清华大学5人,北京大学1人,上海交通大学2人,南京大学2人,浙江大学1人,看来中科大对于清北和另外的华东四校吸引力并不是很大。两种数据来看对比,如果用包含一流学科的学校生源来看,占比接近九成;如果仅从985院校生源来看,占比不到五成。同时,安徽省内的几所高校为中科大输送了大量的生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安徽的许多学生,中科大提供了就读名校的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是C9高校成员之一,也被成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刚开设之初以少年班,培养各种天才而名噪一时。这所学校在80-90年代是可以和清北叫板的,高考状元基本上就在这三个学校之间选择。但是近几年相比以往,有所下滑,但是扔不失为中国最好的高校之一,差不多也还是可以继续排在前5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于2000年11月正式组建成立,现任院长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刘钝研究员。学院设有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人文社科基础教学中心。人文社科基础教学中心下辖外语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科技哲学教学研究部、人文素质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等五个教学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17人。学院目前拥有2个本科专业(传播学、科技英语),1个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2个博士点,8个科学学位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不过中科大竟然还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也是偶尔间翻到才发现的。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招生院系: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3、研究方向(全日制):1、新闻学2、传播学3、科技传播与科学普及4、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 英语二③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2019年的拟招生计划:整个学院共计统招计划90人。2019年本专业实际录取人数:36人。6、学费及学制2年制,2万元/年。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政治/英语:60,专业课:90,总分:350分,实际录取最低分351分。2018年:政治:55,英语:60,专业课:90,总分:340分,实际录取最低分341分。2017年:政治:50,英语:60,专业课:90,总分:340分。育明考研点评:中科大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招生人数还是很多的,而且分数也是想当低的,基本上每年都比国家线还要低,差不多340-350分就能进入复试,而且进入复试大部分都会被录取。在985高校中还是非常容易考的。分数低的原因主要是:中科大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知道这个学校竟然有这个专业的少,报的人数也少。报考人数少呢,很可能和以前要求有两年工作经验,大家还是被以前的信息所误导。现在应届生也是可以报考的,还接受推免,所以如果考上就是大赚了。另外就是2018年以前还招收非全日制,自2019年开始只招收全日制考生。只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生,不招收跨考的,这也是报考人数少的一个原因之一吧。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官方指定参考书目3本)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学概论》(第5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新闻报道写作理论、方法与技术》,刘冰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发掘新闻》,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斯坦利·巴兰 (Stanley J.Baran)、丹尼斯·戴维斯 (Dannis K.Davis) 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英)格雷姆.伯顿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四、复试攻略之复试为什么被刷下来的是你?复试过于紧张边小苗是17考研的学姐,大学是普通本科。考海大文新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初试389分,排名第二,但是复试结束总成绩第五,所以惨烈地败了。我这个人超级矛盾,一方面觉得排名靠前,复试应该不会太难,另一方面又很紧张,在回答问题时磕磕绊绊!如果平时自己多一些面试的练习,也许不会是这样。缺乏专业知识背景,难过复试关小旭报考的是武汉大学,跨校跨专业的他初试排名第12,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录取,谁知复试中自己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没能通过最后的复试关。原来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专业背景,这不仅包括参考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看你是否对教材之外的专业领域有所掌握,因此平时对所考专业的知识储备不足,而准备考研的时候,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参考书上,导致了自己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基本的专业背景。在面试的时候老师让我介绍一个名词的来源和含义,只顾的复习书本上知识的他一下就懵了,大大的影响了复试后面的发挥,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与专业基础相关的背景性、常识性的概念。对开放性问题准备不足小玉报考的是天津某重点高校,他说:“我参加复试的时候,导师很少直接提问教材内容,而更偏好提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是的,导师们通过提问这类问题,不仅可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研究潜力、兴趣,还可以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在复试的时候没想到老师直接就提了一个很有深度的开放性题目,这样的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回答的顾此失彼,没有抓住老师想要考查的重点,最终没能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