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本科的500多个专业中,有些专业本科读完后可能专业性较强,本科学到的技能水平还不能“独当一面”,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或者因为本科毕业生规模过大,就业竞争激烈,只能选择考研。那不得不选择考研的专业有哪些呢?快随小编一起看看吧~1、临床专业医学类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如果不考研就等于未来的路直接被限制了。如今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极大,尤其是三甲医院,很多博士都进不去,何况本科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医的同学被迫去读研、考博,为了能找到好单位和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发展。2、能源动力系及自动化专业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专业,但因领域宽泛,不仅需要掌握系统工程知识,还需要掌握包括计算机、材料学、机械、环境科学、自动控制等在内的大部分理工科高新技术知识,因而本科阶段短短的4年学习仅仅算是入门。以清华大学动能系为例,本科毕业生的深造率高达96%,超过了大部分的院系,可见,能源动力系及自动化专业不读研,确实缺少就业的“实力”和出路。3、工程力学首先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拥有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需要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等工程技术。工程力学在工学100多个专业中,就业难度处在中下水平,不算好,也不算太坏,但工程力学硕士及以上毕业生非常吃香,各类研究所、设计院都很容易进,因而工程力学读研的比例也比较大。4、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是未来的行业,前景广泛,就高校材料类学科的发展而言,国家的投入也非常大,全国各大高校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大学就有30所。然而材料类专业想要出成果并不是很容易,而无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还是材料化学,亦或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并不容易,而只有考研,方能有更多的机会做出成果,否则大部分人只能转行。当然,工程力学考研也非常的激烈,能考上非常不容易。5、金融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本科学历几乎没有优势,另一方面本科学习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付就业的需要,所以金融学本科生大部分选择报考研究生。6、会计学会计学,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很多院校都有开设会计课程,但是近些年,在会计这个领域,高端会计人才一直很稀缺。7、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建立及发展的历史还不是很长,很多同学都是被调剂过来的。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需求相比之下就小的多。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这些企业对专业的人才要求非常高,本科生的工资相比别的专业低得可怜,研究生的待遇相对较好。、8、应用化学应用化学作为化学大类中涉猎最广、学习内容最多的专业,在本科四年只能学个大概,无法对所有的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同学只能选择读研,朝着一个方向深度挖掘。9、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连续数年成为考研报考专业的第一名,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听起来就是一个为管理者开设的专业,很多人觉得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当个管理层也是不错的,到了学校发现这个专业就是商科所有专业的知识都学了一点。大家可以选择很多的专业,但是却没有竞争力,去做市场调研竞争不过市场营销专业的人,当会计又不能比得过会计专业的人,因此这个专业虽然就业面很广,但是本科就业难度却很高。10、法学法学,也是考研热门专业。原因之一是其招生人数多但就业却没跟上,全国有将近400多所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好的就业单位,在这些同学中,很多人会选择考研。本科阶段学的都是基本法律,大而杂,很多高校都没有深入地剖析。在研究生阶段,法学专业开始细分,学生可以往更细小的领域发展,精耕细作,三年下来,真正地对自己的领域有所见解。为什么要考研?如果虚一点,是为了诗和远方,如果实一点,为了更好的出路,接触更多专业的知识,有更大的事业,换一座喜欢的城市,看到更美的风景,学会更好的思考,更加充实的生活。在有些人生阶段,我们自己其实很难清楚地明白自己该干嘛,这种时候我们应该虚心地听取他人的建议并三思而后行。研究生短则两年、长则七八年(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无论从时间还是经济上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投入,所以在决定是否读研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地想清楚。
编者按这两天各地高考分数已经出来,状元满天飞。但是状元可能跟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关系,作为普通的考生,马上面临报志愿、选专业的问题。可是这些我们都比较陌生,却要这么懵懵懂懂中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听着非常冒险。榴莲君有一个朋友的孩子高考以670的高分进入省内一流的高校,因为喜欢打游戏而报考了此校王牌专业计算机,进去才发现要学他很头疼的数学,代码他也不喜欢,想换专业又被老师规劝,他自己拿不定主意一直拖到快毕业。又想去非英语国家学金融(据小编所知,金融在20年前在那个国家是很好的专业),因此冒着外语从头开始学,专业从头开始学的风险,每天泡在图书馆和日语培训班,听着就觉得头疼。下面榴莲EDU总结了知乎里的高赞回答(泰勒的哲学和伊水),来系统说说专业和院校的选择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说在选学校和专业之前专业和院校应该侧重哪一个?当院校层次相同时,以专业为主;当层次不同时,以院校为主。大学所在的城市非常重要大学所在的城市不仅能决定你未来四年的生活环境和见识,很大程度还决定了你将来工作所在的城市与格局。大部分人在大四毕业时都倾向于留在母校所在城市。那是因为,在大四就业时,如果学校本身对当地影响较大,当地企业去招聘的较多,那么你的选择就多。如果选择了在当地就业,那么你的人脉从迈入大学就打起了,你的老师,同学,校友的联系也会更为紧密。所以,选择一个城市上大学,很大可能选择了将来工作的地方。选择专业兴趣第一你要记得,你要去的专业,选择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你自身的兴趣,其他只能参考,一直学着不喜欢的专业,以后再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什么专业就业好?如果没有兴趣爱好,一般人会选择热门的专业或者就读容易的专业,但是在此之前,要查清楚近几年的红牌和绿牌专业。在此列举近两年的红绿牌专业。你可以找近三年的红牌专业和绿牌专业做个对比,找一下就业的趋势。但是,形势会变化的。比如有人在2010年报考的时候计算机是红牌专业,不建议报,结果2014年毕业时,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老人们一直以为的教师是稳定的行业,现在的教育却成了红牌专业。选择学校1. 根据你的分数筛选出所有你可能上的最好的学校高考前后学校一般会发那种以往高考分数线的资料,非常全,就从那里着手,拿起你的红笔,一个一个勾选出来,并按照自己喜好一一排列出来。2. 上网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学校,排除那些你绝对不会去的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确定出一个名单出来。比如你不喜欢很冷的天气,东北可能要排除,你想逃离雾霾,最好去沿海。确定好了心仪的几个学校之后,开始用数据更精确地确定那些你能上的学校。用什么数据?① 往年的录取线和一本线(二三四专以此类推)的分数差。② 往年的一分一段。③ 观察下新闻,一般来说,本省的一些比较有名的报刊会报道一些预估分数线,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但是不要盲目相信。④ 密切关注你所心仪学校的招生政策,比如这个学校今年在本省,在其他省市招的学生有多少,在你所在的省招的学生占所招学生的比例,然后你再根据一些数据,比如上面提到的分差,一分一段等大致算出你是否能上。3. 筛选出了几个学校,但是互相有纠结,怎么办?通过身边朋友或者网络找一下这几个学校的校友QQ群或者微信群,认识下学长学姐们,听听他们的建议,比网络上的文章往往更有参考价值,因为他们了解实际情况;记得要多问几个,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注:这条道理同样适合于专业填报。4、根据专业选大学应该注意什么?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我们根据专业选大学应该也要为就业和将来深造做好打算。譬如你将来想从事土木工程,那么选择土木老八校是比较好就业的。想加入国家电网,那最好选择电力系统的高校。选择了这样的学校,意味着将来更容易进入电力系统,在入职后也会有更多的校友资源。5. 成绩不满意上不了心仪的大学,复读还是走了算了?这是一个关于权衡的问题,只能你来回答,花一年的时间,你是否真能考到你想去的学校。如果觉得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自己也愿意复读,那就遵从内心的选择。但是如果不想复读,去哪里上呢?到那些周围有重点高校的地方去读大学。为什么?中国重点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普通一本相差很大,更别说二三本了,而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假使你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你也可以就近利用他们的资源。但如果你相隔很远这样就困难些了(不过你也可以看看现在的公开课,学学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想学总有机会)。但是,我还是有名校情结怎么办?你可以考名校的研究生,当然前提是要很努力。只要你想,你就能,因为之前有人做到过。6、 有考研深造打算的学生,在报考大学应注意什么?随着就业形势严峻,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学生都有考研深造的打算,201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为177万,比2015年增长约12万。考研现象越来越热,那么如果你想提前为考研布局,在选大学要注意下边几点:(1)尽量选择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校(2)尽量选择有保研保外资格的学校(3)尽量选择和其他好学校有联盟的学校,比如著名的C9联盟。(4)如果分数不是那么理想,尽量选择高层次,专业强势的学校。这样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在大学好好学习,不然保研考研都是痴人说梦了。关于上大学前的建议1. 这个暑假,最好学一个特长考完放松是必须的,但玩出点名堂最好,以前没有时间的那些兴趣爱好捡起来,充实自我。2. 不要抱着大学是好玩的地方的观念,但要会玩我们之所以会形成大学好玩的观念,是因为我们老师、父母等各方面的潜在错误观念影响——你就给我好好考,考上个好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事实是,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高中以前的知识非常基础,知识量也很少。到大学了你会发现,以往一本书拆分为几本书用几个学期来学。大学主要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些自由时间,多学学。大学这两个字你应该扩充开来看,大学:大量的自学!当然,除了书本知识,交往沟通等情商方面千万不能落下,情商高低更多决定了个人的发展空间。3. 不要相信某些学长学姐说的:大学不挂科就枉读了大学在大学,你要是挂科了,你很多东西就没有了。首先奖学金一定没有,然后保研资格也没有了(如果你想读研究生的话),你做交换生(去其他国家,港澳台等做交换生)的资格也几乎没有了,等等等等。大学考试,本来不难,最好不要挂科。4. 把英语学好,上大学后多听听讲座、读读书英语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扇窗,这扇窗通往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个世界英语是最通用的语言,所以重要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用英语写就的或者有英文版,最厉害的人也往往都懂英语。再说讲座,大学的讲座一般不会那么专业化,所以其启蒙作用非常明显,认真学习,你被掩盖十几年的心门就会打开。希望大家多读书的原因是希望你们学会独立思考,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等等。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考研同学的例子:平时成绩一般的,最后考上了。平时成绩还不错,考研很有希望的,结果没有考上。如果仔细考虑成功失败的原因的话,可以说,对于考研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报考时,切忌没有实际搜集信息,了解院校招生、录取情况,仅凭自己主观臆断哪个学校好考,哪个学校不好考。这样的同学失败一点也不奇怪。那么,对于21考研的同学来说,我们到底要怎么选择学校才是正确的选择呢?分析自己与学校的匹配度选择学校要知道自己和这个学校是否匹配,首先分析一下自己的本科基础、能力兴趣等;其次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因为名校也代表着竞争压力;最后可以综合考虑地区因素,自己以后的发展等。查找学校的专业信息报考之前要做到知己知彼,尽量掌握到更多的想要报考的学校专业的信息,比如历年的报录比、分数线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应该掌握的,报录比和分数线是大家能够最直观的感受到学校难度的数据。搜集复试的考核标准很多同学刚开始准备的时候只重视自己的初试,但是却忘了看学校的复试考核标准,以为自己的初试成绩高就可以了。但是很多学校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占比不同,不同学校的考核内容也不一样,而且各高校在复试时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复试标准,如果大家以为各个学校都一样就按照自己知道的来准备,初试高分也很有可能被刷。学校是否有“内幕”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没有官方公布,但是已经成为大家都知道的“内幕”。比如“压分”。这两年一直有学校因为考研压分上热搜,虽然最后都有官方辟谣说自己的判卷标准公平公正,但是懂得人自然都懂。所以大家在选择学校时还是要尽量避坑,不要辛辛苦苦了一年,最后却发现自己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根据以上的几点,大家可以简单判断出自己是否适合报考这个学校,以及报考的成功率有多少。
栏目介绍专业已经选好的情况下,是否陷入了院校选择恐惧呢?院校哪家强,核电站来帮忙!锁定周三栏目《院校报考指南》,为你分析同专业不同院校,避雷填坑,为你续航助力!03新闻传播学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20年9月,第五轮评估即将开始。在这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轮评估中,法学的结果吧!以上就是新闻传播学的院校排名了,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几所院校,为大家提供参考。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校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是一所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新闻学院目前共设新闻学、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传播学、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五个专业方向,有着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培养体系。传播研究院现有硕士专业6个(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国际新闻学、传媒教育、出版、新闻与传播)。在积极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同时,还着力推行“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教研发展理念。长期为各中央媒体、门户网站、省级广播电视集团输送后备人才。因为中传的MJC是分方向的,而且报名的时候就得确定,报名确认之后也是不可变更的。各个方向会分别划复试分数线并各自举行复试。而且有的时候选择对了方向就是成功了一半。图片来源于知乎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为11.7:1,全国第一。可以说,报考中传难度近年来越来越大,应该说,就体制内的认可度来看,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是一路上升的。在2018年双一流学科评分中,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并列全国第一。不仅仅是体制内的认同,中国传媒大学在自媒体和泛传媒圈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攀升。虽然中传广受好评,但是其报考难度还是不能忽视,建议大家慎重考虑自身情况。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院长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范以锦教授。目前,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口语传播系和计算新闻传播研究中心。设有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挂靠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教育方面,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科学学位硕士专业,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以与传媒联合培养和开放共享为主要特色。学院建有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华南新闻传媒协同育人中心。始于2008年的公益性“传媒领袖讲习班”(暑期学校)是研究生教育品牌。暨南大学的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考试难度不低,因为毕竟是在广东的学校,而且还是211。但是作为A-院校,其考试难度肯定略低于A+院校,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冲击985,但是又想借助考研打开985,211的大门的同学,可以好好备考,做好充足的准备,考取这所院校。另外,因为院长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也许学校会有一定的人才输出链条,将来的就业也是有一定程度的保障,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院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点2个:新闻与传播、出版;学院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苏州报业传媒集团等多个媒体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基地,并主动对接相关高层次媒体和企业平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高层次平台和机会。每年度举办苏州大学大学生电影节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分会场活动和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定期聘请学界知名学者和业界资深人士来校举办专场讲座。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实力不错,难度也不是很大,位居苏州,地理位置好,发展情景大。而且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位属于B-,位居全国第25名。学习环境学校氛围都挺好,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在苏大也是很不错的。可以作为暨南大学的同等类型学院考虑一下,结合一下地域因素,慎重报考。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北有中传、南有浙传”之美誉。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传播学2011年获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2012年开始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媒体传播两个方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共102人。目前,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是李良荣,他出版并参与出版了许多新闻学的专业书籍,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浙江传媒学校只招专硕不招学硕,招收人数非常多,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是报考人数也非常惊人。浙传的专业方向分的很细,各个方向的分数线近年来看还是很稳定的,在350-365左右。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竞争压力也是有的。浙传作为传媒名校,在传媒领域就业优势是非常强大的,再加上有近几年发展很好的浙江卫视加持,媒体资源非常丰富,未来也有很多的就业机会,虽然是一所双非院校,但是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非常好的就业前景,都是值得大家去尝试的!
(建议收藏)准备阶段(2020.4)没有方向的努力,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我一直觉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定位(成绩水平、报考专业及院校),盲目的开始复习,结果往往会让你失望。1、信息收集:早期的信息收集,对备考是很重要的。作为21考研的小伙伴要密切关注20国家线及20考研整体结果(报考人数、录取比、试卷难度、调剂成功率等),同时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和专业初试成绩排名、复试分数线。2、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按照12月份考试推算,现在也就剩下260多天了。还在犹豫是否考研的小伙伴们要抓紧时间了。今年疫情影响就业压力不小,很有可能加剧就业间隔年的情况,导致21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本科专业是“盲选”的小伙伴,硕士专业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觉得就业前景不错的专业,真的不要错过。已经决定跨考的你,要开始基础阶段的复习了(越早越好)。3、学会时间管理:把自己每天需要做的时间进行诊断,整理出时间主轴。把非必要的事件进行压缩与合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复习。基础阶段(2020.5-2020.6)基础阶段的时间维度按照你的理论基础来决定,一般是2-3个月的时间左右。如果是大二备考的亲,可以把时间拉伸到3个月;如果你是大三开始备考的同学,尽量压缩到2个月左右完成,毕竟大三专业课的压力不小,不要挂科哦。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各个考试科目的知识点建立框架,全面的了解考点。手里的真题和模拟试卷都先放一放,现在看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当然用真题背单词的另说。确认了报考院校的,可以联系学长、学姐们买一些专业课的图书和复习笔记了。还没有确定报考院校的要抓紧了,再拖下去真的来不及了。用书及工具推荐:政治这个时间可以关注一下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英语主要是词汇、语法和长难句的解析上,使用百词斩这些背单词的软件,语法和长难句推荐看个人习惯,朱伟老师和田静老师还不错。(外刊精读是个气力活一点点地抠细节,自己做笔记,配套图书就随意买或者买外刊合集。)数学推荐张宇老师。未完待续欢迎收藏
大家都知道,考研是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所有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考研。一个硕士学位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广阔的世界和美好的未来。但是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头绪,考研准备还如何入手呢?下面晓茗同学就给各位同学介绍一下大概得步骤吧。一.选择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有的时候选择比成绩更重要。合适的目标院校和专业能够增大你的录取率。都知道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一般来说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7:3加和作为最后成绩。一般来说只要提前和导师沟通好,复试是没有很大问题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初试。复试名单就是根据初试成绩确定的,一般按照1:1.5到1:3的比例确认复试人数,每个学校要求不同所以比例也不同。怎样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就极为重要,往小了说就是你录取概率的问题,往大了说,那可是你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习钻研的领域。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就分: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三种情况,甚至是三跨,你跨得越多肯定难度越大。不说专业课的问题,就是在复试时影响也很大。有的学校不是非常愿意接受跨学校或者跨专业的学生。所以在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时就要谨慎了。很多学生都青睐985和211院校,但是得有个心里准备,好的院校分数线和要求肯定高,自己要非常努力才行,不能想得太简单。而且你还要选择是看学硕还是专硕,学硕(三年制)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专硕(两年制)是培养管理型人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类型。二.登录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询院校的研究生官网有很多信息,在确立目标院校时可以在官网上查询上一年的报录比(报该院校的学生和被录取的学生人数比),分数线等,很有参考价值。专业编号和考试科目编号以及考试所用书籍、考试重点都能在官网查到。但是这些都是上一年的,新一年的要在9.10月才能更新。所以考生要注意多关注官网更新。三.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简称研招网,上面有关于考研报名的时间、地点、要求的信息,也有学友的交流群。四.学习计划根据自己专业课来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按时完成。要记住一句话“前紧后松”,前面抓紧时间复习,后面就有充裕的时间查漏补缺。很多人就是前面不抓紧,到了后期时间不够用。但是也不要一味图快,要做到所学知识完全能消化才行。五.适当调整计划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适当调整,但也不可太过频繁。六.目标院校贴吧、交流群在贴吧和交流群里有许多的学姐学长可以问经验。但是很多都是卖资料的,自己也要长个心眼。自己学校有认识的学姐学长考入了你的目标院校那就更好了,可以多问问学习方法,院校情况什么的。作为过来人,晓茗同学还是想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希望大家做好心里准备。不要因为听别人说考研很难很难就真的觉得只是学习难,其实不是,与其说是难,不如说是难熬。考研其实考验的是心理。很多时候考生崩溃是心态崩了。有觉得专业课难背的,有觉得孤独的,也有对未来彷徨的……但是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在每次心态快崩了的时候告诉自己,那是必须经历的,要坚持住。你孤独就找人倾诉,你彷徨就先停下就地休整再重新出发,专业课难背就一点一点慢慢吃透……总之,不能放任自己的心态,因为心态一旦崩了你就再也没有考研的动力了。晓茗的考场总共二十多人,将近十人弃考,就是因为考前心态崩了。晓茗自己也是,所以要用自己的失败来给2020的同学提个醒,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切记切记。第二,你在准备考试之前问问你是不是真的想读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活跟大学完全不一样,而且不想我们大学期末考考试过了就行。你没有那个能力以后的路也很难走。有很多人是考上了研究生却在读了几个月或者一年以后退学的。现在考研人那么多,其实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研究生的生活所以觉得他们的生活光鲜亮丽。第三,买资料不要太盲目。要有针对性,买太多做不完,不如把那基本习题吃透。晓茗有个学姐花了三千多买书,结果没动。晓茗自己也是买了肖四肖八也没做过。而且不要盲目背肖四肖八,万变不离其宗,把握核心重点,政治题换多少马甲都不怕。最近几年各大考研机构名师给出的答案都出现在考研真题的题目里了,这几年出题人反押题太明显了。所以大家小心点。英语最近几年也是,以前阅读都是从易到难,2019年英语一的阅读第一个就很难,很考验考生的心理,这两年趋势不容乐观。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次近280万,2020年可能会更多,而且各大高校有不同程度的缩招,但是考研本来就是选拔科研人才,而不是死读书人才。只要有信心,有恒心,就能成功!希望所有的考研人都能不负青春不负时光,到达自己的顶峰!对考研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私信晓茗哦⊙⊙!欢迎骚扰!
2020考研的小伙伴,有没有从现在开始就准备考研的呢?很多人可能觉得考研内容不多,不需要长时间的复习,易产生疲惫心理。考研的效果与时间之间是否呈正比例关系?考生到底怎么复习呢?朱杰骅老师在90分钟的“2020考研早知道”公开课中,全程详细解答2020考研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基础知识:“考研考什么?多少分能考上?”“我们能考什么专业和院校?”“考研怎么复习?”下面就给大家列出本次公开课的精华干货:1.考研考什么,什么时候准备,考多少分?考研时国家选拔人才的选拔性考试,大多数专业考的是四门科目: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业务课一150分、业务课二150分;少数专业则是考两门: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科目,其中管联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三个部分。考研可以考本专业本院校,也允许跨考院校和专业。一些同学可能会跟风去考一些很热门的考研专业,比如跨考新闻,跨考法学。但是,跨考之前,同学要想明白一点:跨考不易,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你是否能为了这个目标坚持下去。报考985院校可能会出现压分的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有心理准备。对于压分现象,可以用两个层面来解释:首先一个前置知识点:英语、政治、业务课一这种统考科目是由地区阅卷,业务课二(专业性强)会由报考目标院校阅卷。第一个层面就是城市层面。北京、上海这样一线城市的学生资源多,竞争激烈,在考试评分标准上就会往下压。比如政治统考,在不压分的情况下,平均分一定会远超其它地区,这就不好进行学生的选拔。所以,可能你在其它地区能考60分的政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只能考45分。第二个层面就是院校层面。特别火的大学也会出现压分,这其实是一种供求关系的调节,和城市层面类似。对于数学功底不好的同学来说,数学是跨考的一大难题。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报名不考数学的科目,如哲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具体见下图:院校与专业都选择完成,我们就要向目标努力进发了。那到底应该考多少分呢?总的来说,所有考生都要面临两关的考验,反过来对院校也是用筛子筛两次,淘汰掉不合格的学生。第一关是笔试:考生通过考研笔试获取面试资格,也就是在考研初试这几门科目总分上达到国家线或者院校的录取分数线(34所自主划线);注意:国家线是一个最低的及格线,只是过线并不一定会进入复试。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为例:国家线:320分招生人数:100人报考人数:1000人过线(320):500人高分考生(370+)300人复试比例采取1:1.5也就是说,只有分数从高到底前150名才有复试资格。第二关是面试:考生通过面试获取被录取的资格,也就是通过院校导师的各种问题轰炸,包括英语的问答。2. 考研如何复习?考研的复习规划复杂而庞大,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详细讲解和计划。所以,这里朱杰骅老师以英语为例,来讲讲考研英语的复习。1.考研英语概况——复习时间轴英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复试阶段。考研不仅是脑力的比拼,也考察的是同学们的心态。很多人越到后面越是焦虑,从焦虑到放弃,这是考研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考研每年都有几类同学:(1)逆势而上的同学:这类同学高度自律,早早开始复习。在3月开始就放弃和其他同学一样散漫的状态。这种同学越到最后越是淡定,自律会帮助他们大大提升考研成功率。(2)极端暑假之后开始考研的同学:除了个别的学霸,大多数同学焦虑感加强。抱有暑假放松这种想法的同学,在开学之后都会很着急。开始不断咨询课程,不断给自己找能成功的理由。实际上,我们只能说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引用一句毒鸡汤:”考研成功的概率大不大,其实你自己心里有数。”2.考研英语的动力马达——词汇考研英语分为5大部分: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写作。其中前四部分都与阅读相关,占据满分100分的70%。这也应证了考研英语界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得阅读者得天下”。想要读懂考研阅读,最关键的就是打好词汇基础。考研英语的生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高中、四级程度的基础单词;这类单词是最基础的词汇,如果有这些词中你有不认识的词汇,说明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把这次词汇补充回来。第二类:零星的小众单词;这类单词是考研非常冷门的词汇,考察的频次非常低。所以我们只需认识即可,不需要会背。第三类:真正考查的重点单词;这类单词就是高频单词,是必须要重点掌握的。
考研是现在的热潮,有人考研是为了自己提升实力,以便更好的找工作,也有人是盲目跟风,不管是哪一种,都要认真学习,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考研指南,当下最热门的四个“专硕”,尤其适合跨专业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专科一:法律硕士法律硕士课程一直很受欢迎跨专业考研究生,招生的部门也很多,一般来说,法律硕士考研究生的科目分为四科,英语、政治、专业课1、专业课2、公共课不用多说,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专业的硕士的热度是降不下来的,应试人数很大,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力也很高,考了有名的学校,有名的大学毕业的法律硕士真的受到市场的青睐。专科二:金融硕士金融硕士也跨专业是高考很受欢迎的选择,招生单位一般是各省财政经济大学,没有意外:经济发展更好的省,金融硕士更受欢迎!金融硕士的研究生考试分为四个科目,专业1是统一考试,专业2名的招募单位是自主出题的,考试内容是金融学综合知识,公共课是数学或经济综合知识,和金融硕士一样竞争激烈,学费也很高,如果决定考金融硕士的话,最好参加经济发展良好的省级考试。专业硕三:翻译硕士虽然翻译硕士不及法律和金融硕士的知名度,但同样专业的硕士课程很受欢迎,考试的难易度也比较大,公共课的政治除了统一考试以外,其他专业科目都是自主出题的,没有一定的规则,考生只能巩固坚实的基础,不管是自主的命题,专业科目都是全部,三门专业知识科目,这三门科目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非常专业的考试,同样,翻译硕士应考名校,向北广考,毕业后就业的范围会扩大。专科四:会计硕士考生人数非常多的专业硕士只是热度上升,与前三个专业硕士相比,会计硕士考试只考两个课程,管理综合知识和英语,前期要好好复习准备,都是人头大的管理种类和财务类知识,决定的要好好准备,不要胆怯,在专业热增不减的前提下,支付是绝对有价值的,毕竟会计价值率高,可以称为“铁饭碗”专业。以上是考研指南,当下最热门的四个“专硕”,尤其适合跨专业考,你对这四个专业怎么看?
一、医学专业院校选择1、医学临床硕士地域优先相对来说,医学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择校的地性跨度会小一些,所以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未来的工作地点来选择地区内排名较高的院校。比如未来如果想在河北附近工作,最好报考河北医科大学以及附近省市的如天津医科大学、以及北京的医科院所。2、专硕优先医学专业的专业类型分为专硕和学硕,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硕的主要方向就是搞科研,毕业之后是不可以直接做医生的,而专硕的主要方向则更偏向实践,会在医院实习时注重培养医学实操能力,读研期间可以规培毕业后可以做医生(四证合一),相对来说含金量会更高一些。医学考研大军的主力就是专硕,在这当中报考临床专业的同学又占了很大部分。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的临床专业报的人都很多,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因而,相比之下,学硕会相对好考一点。二、医学专业报考分数分析1、医学临床硕士复试线没有意义: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为例,复试线为320分,各科室可以在自定复试线,2017年临床招收70人,报考216人,复试比例1.2:1,进入复试仅有85人复试最低分是347分),复试分为面试20%+笔试20%+操作40%+听说口语20%=计算成绩,按照(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计算排名,前70名录取。其余15人可以调剂。2、北方热门医科大学录取实际标准:A、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太少不建议报考) ;B、北京大学(分数太高一般要400分,有深圳分院)医学部;C、首都医科大学(380分);D、哈尔滨医科大学(360分);E、天津医科大学(360分);F、山东大学医学部(370分);G、中国医科大学(360分);H、吉林大学医学部(370分);I、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370分);J、青岛大学医学院(350分)。3、医学临床硕士南方热门医科大学录取实际标准:A、中山大学医学部(390分) ;B、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390分) ;C、复旦大学(390分)医学部;D、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学院(370分) ;E、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380分) ;F、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370分) ;G、南方医科大学(350分) ;H、重庆医科大学(350分) ;I、浙江大学(360分) ;J、南京大学(招生人数太少370分)。4、医学临床硕士分数要求相对较低的院校: A、山西医科大学(340分) ;B、河北医科大学(340分) ;C、苏州大学(350分医学部;D、南京医科大学(350分) ;E、东南大学医学院(350分) ;F、安徽医科大学(350分) ;G、郑州大学(350分) ;H、大连医科大学(340分) ;I、武汉大学(340分) ;J、置南大学(340分)。5、军医院校:解放军总医院(380分)第二军医大学(370分)第三军医大学(重庆360分)第四军医大学(西安360分)。6、中医临床硕士中医专业北方中医药大学: A、北京中医药大学(的70分) ;B、山东中医药大学(350分) ;C、天津中医药大学(350分) ;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40分) ;E、辽宁中医药大学(340分)7、南方中医药大学: A、广州中医药大学(360分) ;B、上海中医药大学(350分) ;C、南京中医药大学(350分) ;D、成都中医药大学(350分) ;E、湖南中医药大学(350分)。三、护理硕士招生人数较少,录取分数较高。以中山大学为例2017年护理学院学硕招生13人其中推免生就占了9人,全国报考133人,录取最低分371分,专硕招生11人,其中推免生占9人,全国报考46人,最低分374分。浙江大学为例,2017年护理学招生3人,报考87人,录取最低分367分。A、375阵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B、365分阵营:广州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青岛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不管咋样大家在选择院校的时候都需要认真的分析以下的几方面,因为选择院校选对了考研就成功了一半。A:这个专业毕业后将会去哪里工作;B:去工作的地方的利与弊;C:你这个专业的各分数段大概能去什么学校;D:你这个专业每个学校都招生多少人,推免多少人,指导图书是什么;E:专业院校排名信息(必须是权威的);F:学校的录取分数线;G:学校的复试名单必须带分数;H:该学校该专业的录取名单,分析里面的录取分数,不能是最低录取分数(除非你是985、211的或者有很能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者有发表过论文);I:报考院校专业课是不是压分,J:是不是保护第一志愿,K:校内调价好不好调剂,L:能不能专硕调学硕,学硕调剂到专硕,M:考研后调剂其他学校好不好调剂,N:复试难不难,复试占比分数是多少。如果有需要方面的信息可以点关注关注我们,我们会陆续更新。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一、专业选择原则1、兴趣为主导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原动力,“热门专业”不一定最适合自己,最好的专业应该是能发挥自身潜能且感兴趣的专业。2、专业背景要不要跨专业?跨专业有一定难度,考生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量力而行,选择成功可能性大的专业。3、就业前景与职业规划相结合专业的选择最好与今后的就业挂钩。兴趣是参考的话,还请谨慎考虑专业的前景和自己的适合职业方向。4、录取比例及历年分数线分数线的高低、录取比例的大小意味着竞争力的强弱。考生选定专业时可根据往年的情况定夺专业的取向。5、调剂机会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一般来说,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调剂机会比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相对要高。6、培养年限大多数学校培养年限为3年或2.5年,少数为2年,考生事先要了解报考学校、专业的学制,根据自己的财力、精力进行选择。二、专业选择误区1、跟着排名走五花八门高校的排行榜,排名结果也各不一样。实际上,名目众多的排名脱离了社会认可与实际水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参考作用。2、顽固的名校情结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劣势专业,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更胜一筹。而且名校竞争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也不一定好找工作。3、热门专业好就业很多考生认为热门专业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的确,热门专业会给人“市场大、就业前景广阔”的印象。但热门的专业毕业人数也庞大,意味着你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三、专业分类项目对比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报考条件无差别无差别培养方式学历教育:一月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学历教育:一月考试,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2.非学历教育:十月考试,获得可以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培养目标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人才。学习方式全日制1.全日制(一月考试)2.在职攻读(十月考试)学习费用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 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招生考试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社会认可度优势: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劣势: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国家颁发双证,而且今后教育部重点推广专业硕士,和实际应用接轨,可以说,社会认可度会逐渐提高。 四、跨专业医学类考生跨考这个群体相对非常独立、特殊,他们的学制是五年,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跨考难度较大,风险较大。医学考生往往很少选择跨专业报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确实对本专业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与医学相关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难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