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的第一道选择题:选择名校还是热门专业?

考研的第一道选择题:选择名校还是热门专业?

提到考研,很多同学就发怵,感觉压力山大。其实,这种压力只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考研是否难,并不在于它本来就难,只是难在专业的选择上。我们从研究生的本质方面来谈,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研究生所涉及的领域专业性很强。哪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有足够的影响力,它就能够吸引到更多的竞争者。这跟名校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考研的学生经历过本科的学习之后,对未来的方向有了基本明确的把握,因此在考研的时候也会偏向于实力比较强的专业。高考时也许名校优先,但是这时候很可能名校会退居到次要的位置上。名校不一定能够成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考研的同学多会看重热门专业和强势的专业。比如某个不知名的大学,如果这里有一个专业是拔尖的,那么考研的同学也会积极去选择。因为考研这个阶段,选择一个好专业就意味着你会站在一个学术的高峰上,而未必非要选好学校。假如这种观点成立的话,那么考研的难处也就凸显出来:那些好的专业报名人数很多,有时候上百人竞争一个名额。而且,这种现象从未改变。专业的吸引力如果足够强大,就会把大量的学生引入过来,竞争力就自然增加了,考研同学的压力自然就增加了。这时候,你会发现考研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专业。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热门或者强势的专业,那么你可能面临的是无数个对手,你根本数不清楚。这时候就有压力。而话又反过来说,有些学校招研究生的专业并不是全国领先的,这时候你去选择它,竞争力就会大大地下降。尤其是那些并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对你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只要你能够把公共课的分数搞定,专业课比较容易通过。因为全国各地的考研试题都是各个学校出的,针对性比较强,特色也比较明显。很多学校的考研专业试题往往是比较简单的。你可以翻阅之前的真题,就能够预测下一年的真题。如果避开热门专业和强势专业,那么很容易考上。在很多学校,由于专业竞争力有限,他们的生源本来就比较少,报考的人数比较少。有很多研究生专业由于专业研究水平不足,缺乏报考者。如果你能过线,那么基本上按照1:1的比例就可以被录取。面试上过得去也就能轻易成功。总而言之,考研的难点就在于你选择的专业。一个好的专业会把你的竞争对手增加到上百上千。如果你选择一个研究水平并不高的专业,甚至是名校某个专业,这时候你就不用过分担忧。因为报录比每年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在报考时候,参考一下报录比,就能预测到自己所报的这个专业竞争激烈程度。

马车夫

为什么选择考研?还不是为了能够逼自己一把!来自学姐的一些忠告

#考研经验云分享#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考研有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后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现如今每年的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高,有些人就会说考研纯粹是为了浪费时间,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步入社会去经历一番。事实真的是这个样子吗?我认为,会选择考研的同学心中一定都有一个梦想,不然你认为谁会愿意在大三的时候明明有时间可以玩耍可以休息,却还要一个人默默地在图书馆翻看着那些厚厚的专业书,在挥汗如雨的自习室一坐就是一天。当年那段时间真的是记忆犹新,真正亲身经历了什么叫做披星戴月,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那我们就要坚持到底,以下是总结了数位已经参加完网络复试学长学姐的经验,希望能够给正在考研或是准备考研的伙伴们一些信心,少走一些弯路。1.想考的院校难考怎么办?说起考研大家在心中应该都会有一所心仪的学校,也许它的名气很大会使一些同学望而生畏,报志愿的时候畏首畏尾、非常犹豫,既想考但是又害怕自己考不到。但有所不知的是就在你纠结的时候,时间就会悄悄地跑掉,以至于后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复习,最后选择了心中并不是很想去的学校,甚至有的同学最后分数出来就连自己不想去的那所学校都没有考上。所以,学姐在这里提醒大家,有理想了之后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如果差的不多就努力试一试,至少不会后悔;但如果确实和自己实力差距比较大的话,那我们就退而求其次,毕竟有一些尽管是双非院校,但是性价比也很高!2.别人复习了很久了,但是我才刚开始,会不会被拉下呢?对此,我想说的是考研并不完全看你已经准备了多久(现在完全来得及),而是要看你是否是用心投入了。有一些同学的战线拉的就比较长,从大二开始就准备考研,甚至连一些平常的专业课都没有学好,导致大三大四的时候补考,这样更浪费了精力和时间;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时间太久,慢慢心里就产生了疲惫感,这样虽然说他们复习的早,可能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并不用太过的担心,只要你现在开始全身心的投入,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度上会很容易就会赶上甚至超过那些提前准备的同学。3.我对每天制定的计划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定计划。如果想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那就尽量不要按照时间来定(就比如8:00-9:00学数学;9:10-10:00学政治等等),不然的话一旦前面的任务没有完成直接会影响后面的计划,因此计划尽量要按量来制定 (就是把每天的任务确定到书本的那几页,甚至是哪几个知识点)。计划可以分为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从开始复习到最后考试,总时间你要做到心中有数,真题和书本要过多少遍,这是月计划;周计划是真题和课本每一遍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完成;最后是日计划就是每天各科课本要看多少页,今天要完成哪些知识点。每天的计划可以上下浮动,但是月计划和周计划你可以提前完成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延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会越积越多,到了后面你就会郁闷了。4.前期总嫌资料不够用,后期资料满天飞!千万不要贪得无厌,去买一堆的参考书,此乃兵家大忌,既浪费钱而且最关键的是还看不完。不知大家是否有听过,五本练习册做不完不如一本练习册做五遍。就比如拿政治来说,市面上的资料有很多,其实买哪一种都是可以的,知识点和方法大同小异,如果每一位老师你都买那样会很累的(政治目标在90分以上的同学除外啊),我是政治买的肖秀荣老师的,因为他出版的资料权威性比较高,考前仅仅把肖四(尤其是里面的大题要反复去记)仔细做了几遍政治就考了70多(平常记得跟网课走,跟哪一个老师都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5.考研时间这么紧,我要不要报辅导班?报不报辅导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家里条件,有些人自学效果好报辅导班反而还会影响他;而有些同学自制力不强,报辅导班可以有学习的氛围反而会好一些。个人感觉政治这一科可以报辅导班的最好报一下,确实会省自己很大精力,或者是跟着一些网友们免费分享的网课也很好,其余的就是根据个人情况了,学得不好可以考虑报一报;学得好那就看自己的心情了,反正我是认为自学那些知识点记得反而印象更深刻一点。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反思自己属于哪一种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制定计划,千万不要去在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首先是没有必要,其次说不定还会扰乱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而影响心情。6.各个科目的学习方法(先简单总结一下,后面会详细叙述)数学:基础很重要,一定要过一遍基础班(网上可以找得到汤家凤老师、张宇老师的都很不错),课本现在这个时间应该大致看了一遍了吧,如果现在没看的话那就不建议再从课本开始了,直接从参考书开始就好了,数学参考书每本要做2遍,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到相应的题能够马上反映出对应的解题方法,一定要烂熟于心,因为考试都是3个小时的时间,要说哪一科可能做不完,我想就只有数学了。考场上如果出现了某道似曾相识的题做不对的话,特别影响之后的心情(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英语:我的英语也很差,不太好在这里乱讲,怕误导大家,就少说2两句。模拟题没有必要做,直接从真题开始就好,只做真题,做完一套之后背真题里出现不会的单词(切记不要单独对着单词书去记,效果不是很好),真题要反反复复的做,总结出题思路,推荐用张剑老师编的黄皮书,讲解的很详细,或者考研真相和超精讲之类的也都可以,做阅读要注意总有两个相似的选项会让你不知道选哪一个,因此要把真题研究透,这样做起阅读来你就会游刃有余,阅读搞定了,英语的大部分分就拿到手了,毕竟阅读占了英语的半壁江山嘛。政治:考研政治分为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和时政,政治的复习不用太早开始,现在开始都是比较早的,如果你实在放心不下想看政治,那么建议先从马原、史纲开始。马原真正理解了之后会感到很简单,做题的时候非常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会有行云如流水般的感觉,而且这两科每年的变化都很小,所以建议先从这两个下手。其他我就不多说了,剩下的主要都是记忆的,总结一个字:背。8.考试之前不要给自己留退路有些同学考前会总是会说,如果我这次考不上的话我就去找工作,我想问的是,你没有试过为什么就说自己不行呢?如果一开始就抱着这种会输的心态,如何能够全力以赴!对自己要有信心!有一位人大的学长这么说:“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如果你能在这个时间段理解了,那么你距离考研已经成功一半了。考研与高考相比会简单许多,难的是如何才能够坚持下去以及是否有自信,如果考试之前心已胆怯,那么失败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9.初试成绩很重要如果你的院校已经确定下来了,那么在你初试之前就不要过多考虑有关复试的时候,有些同学在现阶段就已经想到了未来如何去了解复试信息或是如何联系导师,我认为这样实在有点太超前了,甚至有些本末倒置,如果你连初试成绩都没有把握的话你了解再多关于复试的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你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你的初试成绩,当然如果你能够保研那更好。10.考研能否录取与你大学时期的成绩关系并不大。有些同学可能会担心,因为自己本科的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还挂过科,有一些同学会担心自己的四六级成绩不理想而影响考研。其实我想说的是:平时的成绩好坏与能否考上研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多本科时期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一样也能考上重点院校,甚至他们之间有一些同学本科课程还没有及格,还有一些英语还没有过四级,但这与你最终录取影响并不是很大。最后要说的一句,考研需要你学会充满信心,忍受孤独,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不要三心二意,我知道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却非常困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付出的越多,收获时便会越有成就感,为了你的梦想,加油吧!

不多辟异

同样是300分,选择普通一本还是211,为什么说考研是场信息战

考研是场信息战,这句话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这个说法又有什么合理之处呢?今天乔木学长就来和大家讨论讨论。01信息不对称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每个人拥有的信息不同,有些人可能有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有些人则有较少的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我们都知道,在经济活动中,信息匮乏的人肯定是处于劣势的,考研也是如此。在考研中,信息不对称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又如何尽可能打破信息的不对称,让自己避免处于劣势呢?02择校阶段的信息不对称2020年,全国有800+高校、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招生专业多达数千个,真可谓是浩如烟海,即便是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找寻合适的招生单位也是个技术活。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有了网络工具,看似可以尽情的搜集所需信息,但是,如果关于某高校某专业的帖子、文章就那么些,大家都能看到,很容易造成扎堆,造成所谓“大小年”现象,极有可能面临“分数不错,但过不了院线”的尴尬局面。对于考生来说,择校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由于影响因素特别多,比如地域、学校实力、学科实力、个人喜好、饮食习惯、气候等,决定了择校没有固定的参考标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取舍判断。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一本的复试分数要求可能和较偏远地区的211的分数要求差不多,难度自然相差不多。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考生,估计自己能考300分,我们来看看今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复试分数要求。2020哈工程计算机学院复试分数要求2020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复试分数要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是学硕,哈工程分数要求高于浙工大,那么300分报浙工大可以进复试;如果是专硕(也就是电子信息),则浙工大高于哈工程,那么300分报哈工程能进复试。是不是有点复杂,那为什么浙工大专硕分数这么高呢?乔木认为,考研人数每年增加,并不是因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热爱科研,而是因为就业困难,为了在就业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于是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而专硕一般时间短,所以报考专硕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更受青睐,位于杭州的浙江工业大学自然专硕分数较高。但是,如果让我来选的话,我会选择哈工程。首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上看,哈工程B+,浙工大B。其次,哈工程前身是哈军工,且是211,实力不俗,最近还上了美国的制裁清单。再者,虽然地理位置较偏远,但是各大企业肯定不会落下哈工程的校招,就业机会不会比浙工大少。但是,从实习的角度来看,哈尔滨自然没法和杭州相比,如何选择,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如果你非常想去211,或是十分在意地理位置,那该如何搜集信息,避免自己处于信息劣势,成功上岸呢。03打破信息壁垒充分利用研招网、高校官网等查询高校信息,合理利用工具,比如Excel,将高校信息进行汇总,采取排除法,首先排除无法接受的高校,注意标明原因,避免以后混淆;查询步骤一筛选后的高校是否有自己打算报考的专业,了解具体考试科目,比如英语要求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专业课考试科目是什么,考察几门课程;了解往年报录比、推免人数、复试分数线,复试形式以及复试科目,大致判断复试难度;到了这一步,你应该筛选出了几所心仪的院校,下面就要决定最终报考哪一所了。首先,找寻这些院校专业的历年真题,判断、比较专业课难度,最终确定目标院校。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并不公布历年专业课真题,这就给考生准备考试增加了难度和成本,这只是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方面,此外,在复试过程需要注意的细节、复试科目范围及重点、导师选择等方面都存在这个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求助学长学姐,毕竟他们经历过往年的考试,算是局内人,也很乐意帮助学弟学妹,考生们千万不要错过。

水仙

考研是否一定要选择一个比本科更好的学校

首先,考研是一次重新选择高校的机会,如果能够在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高校读研会更好,但是如果以读研本身为目的,那么选择本学校也是可以的,而且近些年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考本校的研究生会相对容易一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培养单位的资源整合能力有较大的关系,研究生教育资源包括导师资源、课题资源、行业资源等,通常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高校往往会有高级别的实验室,这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会有较大的帮助。所以,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完全可以考虑一下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高校。但是对于不少同学来说,考研并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所以如果想更有把握的走进研究生课堂,选择本校是不错的选择。研究生教育对于培养单位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即使是普通高校也能够培养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所以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是值得读的。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选择其他高校读研:第一:本学校的研究生专业不对口。如果本学校的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不对口,那么就应该考虑考其他高校了,这也是不少同学选择其他高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跨考。第二: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如果本学校的就业情况不理想,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换一个目标学校,毕竟就业是比较重要的。第三:未来想在其他城市发展。如果未来想在其他城市发展,那么在考研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目标城市的学校,这个会为日后的就业提供很大的便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不知说生

考研选一个重点高校重要还是一个热门专业重要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对于有考研计划的同学来说,学校要比专业更重要一些。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于培养单位的教育资源往往有更高的要求,比较重要的资源包括导师资源、课题资源、实验资源和行业资源,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往往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这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研究生教育通常会汇集高校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导师资源和课题资源通常有密切的关系,往往高级别的课题通常会汇集一大批优秀的导师,而优秀的导师往往也能够带来更多的高级别课题,所以二者之间互相促进。高级别的课题往往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中比较重要的就包括实验资源,一些高级别的课题往往会同时建立一些高级别的实验室,同时也会汇集一部分行业资源。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重点高校(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高校)往往会有较为浓厚的科研氛围,同时学科也会相对比较健全,这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向为例,这两个专业就是比较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等诸多学科,所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综合学科实力比较强的重点高校会体现出较大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方便的沟通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大平台上与众多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反观普通高校则会具有一定的差距。当然,考研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目标学校,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研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即使普通高校也能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人才。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陈抟

考研跨考等于本科白念?这三大误区要引起注意,考生不必因小失大

这几年考研的热度越来越高,今年有377万小伙伴加入了考研的大军,考研大军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很多种分类的方式,按照考试的难易度,考研还能分出好几种类型。其中最简单的是“三本”考生,即“本地区、本学校、本地区”的考生,这样的考生相对而言是最容易上岸的,而最难就是“三跨”考生,即”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考生。考研跨考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般所说的跨考指的都是“跨专业考试”,即考生考研时,选择报考其他专业而非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不过实际来说,跨考的含义更广泛,包括跨专业在内,还有跨学校、跨地区,这三样占了一种就算是跨考。从广大的认知来看,“三跨”考研是最难的,而“三本”考研是最简单的。这期间还涉及几种“二跨”的情形,基本上涉及到“跨专业”的都是比较难的。另外,跨专业其实也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跨到相近的专业,尤其在理工科当中,这样情况很常见。比如你学的A专业,跨考到A1或者A2专业,难度还算可以,并不算高。还有一种就比较难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比如从你所需的A专业,直接跨到毫不相干的B专业,这样的跨考是难度最大的,如果再跨学校跨地区,那么难上加难。但尽管如此,跨考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毕竟谁都想自己的人生能够上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想考个更好的学校、学个更好的专业是人之常情。跨考也就很好理解了。跨考存在几大误区,不注意很难“上岸”其实每年选择跨考的考生都有不少,但实际的成功人数却并不多。除了跨考难度高之外,还有一些误区也是导致很多小伙伴失败的主要原因。误区一:所有专业都能跨考跨考给了很多小伙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也让很多人的名校梦看到了希望。但大家应该明白,并非所有专业都是跨考。很多名校以及专业都会直截了当的表明,不接受跨考生。不仅如此,有些导师虽然不会明说,但也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接受跨考生。所以跨考之前,目标院校的情况一定要搞清楚。误区二:跨考要把所跨专业所有课程全学一遍大多数专业的考试科目都有4门,英语、数学、政治和专业课。还有一部分专业是不会考数学的。其中专业课是比较难的考试。有些不明就里的跨考生会把所跨专业的专业课全都学一遍,但事实上并不用,跨考的专业课是有固定范围的,你复习多了对考试非但没用,反而还会浪费时间。误区三:跨考专业只看前景就行还有些考生会存在这样的误区,觉得考研难度都差不多,所跨专业只要就业前景好就行,哪怕是自己不擅长的专业,好好备考也能成功上岸。这种想法真的是太天真了。即便你的政治、英语甚至数学都很厉害,但如果所学专业自己不擅长,专业课考的一塌糊涂,那么你是失败的几率依然很大,想上岸并不容易。最热门的跨考专业都有哪些?第一个:会计学会计硕士可谓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跨考专业了,原因很简单,它对考生的本科专业基本没有要求,其次它考试只考两门课,第三它还不考数学,因此成了许多人的跨考首选。但热门不意味着适合,会计硕士这几年过于火爆,以至于竞争力非常大,而且会计硕士学费也不便宜,想跨考的小伙伴要有心理准备。第二个:金融学金融学也是这几年非常火的跨考专业,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报考的有很多。金融学考试难度不算小,但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就业后薪资平均水平明了前茅,很有“钱途”。第三个:新闻传播学 新传也是近几年大热的跨考专业,这个领域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也导致很多其他专业的考生会选择跨考“新传”,这也是少有的跨考生比本专业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第四个:法律硕士这个要和法学硕士区分开,法律硕士是最纯粹的跨考专业,因为它只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考生。而且这个专业不考数学,还是教育部统一出题,公平性最难能可贵。第五个:行政管理这个跨考人数多的原因很简单,社会需求很大,报考门槛又不高,本科专业含金量低,因此考行政管理硕士很吃香,跨考生自然也就多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以上五个专业是这几年跨考的热门专业,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最合适跨考的专业,小伙伴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跨考=本科四年白念了?当然不是还有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选择跨考,就意味着大学四年白上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自己所学专业和所跨专业的联系。毕竟从A跨到A1、A2的考生比较多,真从A跨到B甚至“文理相跨”的考生只在少数。而且一旦能进入复试,跨考的决定可能给你很大的帮助。有的学校和专业甚至导师不喜欢跨考生,但是同样的,有些导师还真就喜欢不同学科背景的考生,这样考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导师拓宽思维,深耕所在专业领域。总之,跨考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同时也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是浪费了四年本科的抉择。有心想要跨考的小伙伴,一定要做好调研,避开上面几个误区再做出选择。

钢管侠

如何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呢?

随着近几年考研热度的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注意力用在了关注考研这件事情上,而在距离今年考研初试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节点上,考研又一次地成为了焦点,随着考研报考人数将高达340万的消息被频频爆出,不少的大学生开始预测当自己考研的那一年考研人数是否会突破400万呢?或许这样的预测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几年中会实现,考研的难度也可能会持续增加,但考研的热情却不会因此而衰减。那么对于每一年考研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够顺利的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或许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我们都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说也同样适用,只不过我们这里所指的“好的开始”,更多的是指考研择校,这个令很多考研学生所不重视的问题,可又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考研学生最终的结果。现在很多考研学生对于考研择校没有正确的原则和方法,于是出现了现在这几种考研择校观:一是跟随学姐学长的脚步,他们被哪所高校录取了,我们就跟着报考;二是极端考研择校观,包括只报考双一流高校或者是只报考普通高校;三是随心所欲考研择校观,完全不重视这一环节,随随便便选择了一所目标院校便复习了。而在这几种考研择校观的指导下,很多的考研学生在漫长的备战期中遭受到了很多的挫折,例如每天很努力地在复习,但效率却差强人意;或者是最终因为择校的问题,导致自己最终考研失败,甚至都没有调剂的资格等等这些情况,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考研择校观对于考生来说是很正确的,那么怎样才能够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高校呢?或许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分析高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据,这是科学择校的基石。分析一所高校的考研录取难度不是根据他人或者是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信息来衡量,而是要用数据来说话,并且绝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院官方网站都有公开的数据展示,所以这也为我们查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看这几方面:一是近几年的本专业的考研报考人数;二是每年报考的学生生源来自哪里;三是推免比例的大致变化;四是复试淘汰率的趋势和特点。当作好这项工作后就需要研究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了,这是关乎到我们是否选择这所高校的直接因素,因为这其中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专业课参考书目和复试参考书目,所以要对比近几年专业课参考书目和复试参考书目的变化,以及各参考书目是否是自己的强项,或者是参考书目的数量等等,这都将成为我们考研择校必看的资料。最后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综合能力了,毕竟任何资料的分析结果都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考生的实践中,通过分析以上两种数据之后,我们每一个考生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或者说是否能够有更大的几率去实现,这是最关键的。例如当你报考了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其推免比例、参考书目、英语水平要求等,以你目前的实况去预测复习之后的效果,你是不是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就只能放弃了,而不是一听是名校所以就直接报考了。总的来说,考研择校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不能轻视它的存在,并且想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时,这些工作是必须要去完成的,可能这个过程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你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这将会对你之后整个考研复习提供很多无形的帮助,也会为你最终顺利的被目标高校所录取增添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白虎

选择大于努力,在考研的时候,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对于自己很重要

时间对于奋斗的人来说,真的过得特别快,想想我们当时决定自己考研才过了多长时间了,转眼,现在已经到了考试的时间了,每年到考研填志愿的时候都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很多考生,我该去哪里发展,我该选择哪个学校,我该学习什么专业,在做考研选择的时候就是一个十字路口,他直接会改变你将来的发展。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开始考研时,学长学姐或者一些指导老师都会告诉你,择校一定要慎重,选择大于努力!并且每年复试结束之后,很多考生也都会感概选择大于努力,原因是:分数比自己低很多的人却上了不错的学校,自己分数挺高一志愿没过线还要四处求调剂,最后高分却上不了好学校;亦或者是当初怕考不上没报某某学校某专业,原来分数线并不高啊,早知道报那里了,比现在的学校好多少倍···。毕竟考研和高考不一样,只能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甚至一个方向,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去选择。学长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学科维度。如果是社会人文学科,比如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等,最好是优先学校,因为这些专业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实践起来一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出不同应聘者的差距,所以招聘方会优先看学历。如果你是自然科学学科的话,那就比较推荐你选择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排名比较靠前。因为对于工科来说,如果这个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那分配到的资源资金就会更多, 所涉及的项目、科研等硬软件设施就会更好,这样你的发展前景也会更高。第二,特色类专业。因为在211学校刚开始设置的时候,其实是相对偏重理工类学校或者综合类大学的,所以很多特色类学校并没有评到211之内,比如很多的师范类学校、语言类学校、经济类学校、管理类学校、医学类学校。举几个例子吧,浙江师范、天津师范、四川外国语、西安外国语、浙江财经、江西财经、天津财经、东北财经、北京工商、浙江工商、首都医科大学等。所以如果你考这几类专业的话,其实不用太看重211学校。第三,学校的王牌专业。比如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天津科技大学的食品、首师的数学、燕山大学的机械、北京建筑工程大学的土木、广东外语外贸的国贸等。这些学校整体实力可能并不强,但是对应的这些王牌专业,可考性非常高,算是良心推荐。最后就是看你是否有名校情结了。有的学生可以完全忽略学校的专业,考研目的很单纯,就是要考211,甚至985,就是冲学校名头去的,如果你是这个想法的话,你就可以优先学校的冷门专业了,比如文科类学校的理工科,理工类学校的文科类。其实考研是一个专业度的提升,一般而言我们选择一个在专业上排名靠前的好学校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你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学习经历,学习平台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毕业后也还可以有更好的一个工作平台;如果非要二者之间选择其一的话,首先要看专业,毕竟这是在选择我们以后赖以生存的专业技能,但是如果说,你的未来人生规划只是需要一个硕士文凭,专业不是问题的话,那就去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吧归根结底,你要考什么级别的学校还是需要看你的考研目的和个人基础的,目的越明确,基础越好,可选择性就越高。

风之子

明白研究生复试的这几个“意思”,也许对你很有帮助

研究生复试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成绩合格再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复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介绍关于复试的几个“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图片源自网络1、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为了使研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有更多的自主性,2003年,教育部下放34所高校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分为专业课、公共课两种,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2、复试比例:复试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各招生单位原则上按120%左右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个别高校复试比例为140%。3、复试证件准备: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4、复试人员组成:招考学院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包括“笔试命题小组”和“综合面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5人;外语考核如果单独进行,考核小组由不少于2名经验丰富、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5、复试加分:对于有特殊学术专长、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和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以适当加分,记入复试成绩;但需经3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并由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图片源自网络6、复试时间: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大多院校在3月进行,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7、复试的形式:各大院校考研复试形式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英语测试、复试笔试和复试面试。复试笔试考察专业课知识,有的院校还有专业英语笔试;复试面试一般包括综合面试,专业课相关知识面试,综合面试里也是有英语部分的,有的学校先进行英语听力测试,然后在综合面试里顺便考察了英语口语。考生们可关注目标院校的复试招生简章进行备考。8、成绩计算: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是: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9、复试时导师主要看中什么: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专业型硕士主要看中工作或实习经验,参与过的项目以及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10、在复试前要联系导师: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同时要导师了解你的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本科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兴趣等。11、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导师都喜欢踏实用功、思维清晰、脑筋灵活的学生;理工科专业,导师一般不太喜欢跨专业,文科专业导师会喜欢跨专业,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图片源自网络12、导师会不会歧视双非学生:学生读研后是大家都处于同一起点,导师一般不会偏向重点院校的学生。但是,同等情况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总之,复试总体还是看实力和表现。当然,不排除“运气”成分。

愿见

考研如何选一个好导师?通常看这四点,学姐:并非越有能力的越好

我们考研成功之后,又会面临一个选导师的问题。如果导师选得好,对于我们在研究生期间的帮助非常大。对于我们的深造方向与所取成就都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不负责的导师,不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研究当中,而是只管把任务分配给学生,其它的项目都不管不顾了。那么你整个研究生生涯就会非常难过了。不仅不会提供你帮助,还会发生压榨学生,让你无法正常毕业的现象。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导师呢?必须要遵循这四项原则,这样毕业后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是哪些原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要选负责人品好的导师人品与责任心是选择导师的第一项原则,因为即使导师的能力再强,如果导师不愿意在学生身上花时间培养那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在研究生期间,你能否正常毕业,能够在研究生期间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取决于导师。有些不负责任的导师给学生布置很重的任务量,但是自己也不愿意花心思去指导学生。如果选择了这类导师,自身的成长也会很慢。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导师,我们在选择导师之前一定要做功课。可以去相关院校的贴吧,qq群咨询学校的学长学姐。也可以登录导师评价网,查看对导师的客观评价。也可以在网上查阅导师的论文,等做完这些功课,能对导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去选导师,就不会出错。2、根据你未来的发展规划决定每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想要得到的都不同,所选择的专业也大有差别。有的学生更加看重在科研上的成就,而有的同学则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学习到更多的学习技能。因为需求不同,所选择的导师也不一样。如果你更希望能够在科研上有所造诣,那么最好选择年长的,在学术上获得很多大奖,头衔的导师。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未来的学习沟通当中,能给你很多学术上的有效建议。但是如果你想学习很多技能型的知识,那么建议最好选择对待工作很热情的导师,因为这样的导师能接到很多项目,给你们提供很多科研实践机会。3、不能选太忙的导师有些导师是很有能力,也很愿意提拔帮助学生。但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太忙,时间太紧张。不仅要到大学里教课,还要带研究生博士生,经常还要去其它省份参加学术会议。因为工作时间太繁忙,即使想好好指导研究生,但也是有心无力,时间不允许。因为工作上有侧重之分,可能导师就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其他方面,对于学生就没有那么伤心。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没办法样样都抓得很到位。也就是说并非越有能力的导师越好,如果导师很有能力但是太过繁忙也白搭。4、选择有能力有经验的导师导师的质量也有高低,水平也大不相同。如果导师科研能力不够,自然没办法带好学生,也没办法教授你更多的科研知识,在做科研项目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去摸索,这样的成长是很缓慢的。一般来说,很难学到什么经验。导师是什么职称,发表过多少期刊论文,都是评价导师能力的重要依据。在选择导师之前,尽量多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多个因素进行评价。遵循以上这4个原则,在选择导师的问题上才不会犯更大的错误。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对于我们研究生生涯的发展很重要,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