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图片来源:网络考研英语翻译练习13:The changes identified by David Graddol all present clear and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UK's provider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o peopl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to broader ecation business sectors.句子结构分析-大卫格拉多尔所发现的这些变化,都给教授他国人士英语的英国机构,以及广大教育行业带来了一些明确而巨大的挑战。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1.identified by David Graddol 修饰前面的changes,翻译时放在changes 前面。图片来源:网络单词、短语:identify —— 鉴定;确认;发现;找到*define —— 界定;明确;阐明;下定义present —— 出现;提出;显示;提交major —— 严重;主要的;重要的;大的broad —— 广大;宽阔的;普遍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分享、点赞、评论,请勿转载]
#考研英语#图片来源:网络考研英语翻译练习4:Before each of their revelations, many thinkers at the time had sustained more ancient ways of thinking, including the geocentric view that the Earth was at the centre of our universe.句子结构分析-在每个启示之前,当时的许多思想家还是沿用了古老的思维方式,包括以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观点。 -在每个真理揭示之前,当时的许多思想家还是沿用了古老的思维方式,包括以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观点。在翻译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状语前置。即翻译时,at the time 放到前面。分词作后置定语,比较长,可以顺译。图片来源:网络单词、短语:revelation —— 天启,圣经,(圣经中的)《启示录》;暴露真相;泄露消息;揭发;意外的发现(新事、新经验)*revolution —— 革命;大变革;巨变sustain —— 支持;支撑;遭受;证实;使保持;使稳定持续geocentric —— 以地球为中心的[原创作品,欢迎分享、点赞、评论,请勿转载]
考研英语在考研试卷上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复习,今天作者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比较容易常考的词语大家好好看看,考研翻译一定可以有一些突破!1、 at the thought of 一想到2、 as a whole 就整体而论3、 at will 随心所欲4、 access (to) 能接近、进入、了解5、 by accident 偶然地、意外6、 with one accord 一致的7、in accordance with 依照、根据8、 give sb an account of 说明、解释9、 account for 解释、说明10、on account of 因为、由于11、 act on 奉行、照办12、 act for 代理13、 in addition to 除……外14、 adjust to 调节,适应15、 admit of 留有余地16、 to advantage 有利的17、 take advantage of 利用18、 agree with 赞同19、 agree to 同意20、 ahead of time 提前这是作者从历年真题中挑选的一些重要的短语,大家平常可能没有时间去整理,那我可以帮助大家去做这件事情,每天20个短语,不多不少,这样坚持下去,大家的英语考研成绩一定会提高不少的。我每天都会更新关于考研的知识点,以及自己的经验,其中包括数学英语和政治,希望大家关注支持,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作者一定回!大家今天可以把这二十个记住,我每天都会从历年真题中选28个比较经典的,来帮助大家记忆!
#考研英语#图片来源:网络考研英语翻译练习8:By the date of his birth, Europe was witnessing the passing of the religious drama,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forms under the incentive of classical tragedy and comedy.句子结构分析-在他出生的年代,欧洲正经历着宗教戏剧的消亡,以及在古典悲剧和喜剧刺激下新形式创作的产生。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1.under 后面的部分修饰 forms,翻译时往往放在其前面。图片来源:网络单词、短语:by —— 在……之前;在……期间;由于;经过;靠近;通过date —— 日期;年代witnessing —— 目睹;经历passing —— (事物的)结束,消亡incentive —— 刺激[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分享、点赞、评论,请勿转载]
3.英语翻译基础(翻译)翻译这一科的备考,是我个人备考过程中付出最多的一科,主要出于自己没有翻译受教育经历这个原因。词条互译这一点的备考,我的一个选择是《翻译硕士MTI 英汉词条互译词典》,也就是黄皮书。这是一本绕不过去的书,我根据我所报考学校往年的题目内容来看,词条互译往往会包括一两个语言翻译类的词条,而这一方面是我最大的弱势,所以这本书的附录语言翻译类词条就是我着重的地方。这本书全部背下来其实是不现实的,分析往年真题,判定大概范围在哪一领域,着重复习。至于其他更重要的词汇,我基本上就是跟着中国日报的节奏走,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翻吧等。中国日报双语新闻,顾名思义,新闻跟得比较及时,时下的热点问题都会有所涉及,而且双语都会有,也会跟着新闻有一个热词打卡,总结出热词的英文翻译;这样,既满足英汉词条的复习,也同时可以复习阅读和文章互译,甚至可以满足汉语百科名词解释的复习。可以从里面看到,双语阅读一般会放在第一条,左上角也会标明双语,打开文章会有主题词汇的英汉双语和该词条解释的英汉双语,还会对文章内的部分词语进行标红解释。再看关于热词打卡的内容,标题最后会标注“今日热词打卡”,热词打开的内容一般会是时下最热的新闻,这一点与双语阅读略有不同。打开文章以后和双语阅读基本一致,首先会是这个新闻主题热词的英译,然后才是相应新闻内容的汉英双语。不同的地方在于,文章内部会有相应知识点的解释,这一点既可以作为考研第一科目的复习知识点,也可以作为百科名词解释的复习要点。之前写第一科目复习内容里面提到,是与其他科目复习同时的,就在于此,翻硕的考试,每个学校都会考察热点词汇,贴近热点新闻,所以,抓住这个特点,利用一种资料,完成多科目的复习。我的政治时政内容主要依赖的就是这个。在文章的最后总结出该文章内出现的比较重要的词汇,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要记录下自己不会的翻译,结合到一起,做好笔记,准备专用的笔记本用来记录。关于做笔记,方法还是一样,不同颜色标记不同重点,笔记里我只用了黑红两种颜色。对于重要文件中的金句翻译,我建议用红色笔做笔记,因为它不是在考研第一个科目考,就是在翻译里面考。除了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是“翻吧”。双语阅读内容跟中国日报的双语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倒是“每日一练”和“每日一词”有些不一样。先看每日一练,这一项基本上就是对翻硕考生量身定做的内容。每天的题型是轮流变化的,而且大量的题目是来源于各个学校往年真题,当天的问题会在第二天放出答案,答案还会附带详细的解释,绝对的复习好资料。再看每日一词,这个词汇大多数出自于比较正式的词汇,不同的地方在于,除了会有包含该词汇的的新闻报道之外,同时会对涉及该词汇的知识点进行解释,而且会介绍包含该词汇的重要来源。这一部分,作为考研第一科目的复习内容是特别合适的。重要来源部分,也会附上英文的翻译,有些学校比较喜欢考这些文件原文的翻译,总之就是,有备无患,更何况还有其他科目备考的需要。文章最后则会列出是每日一词相关的双语词汇,这些都是需要做好笔记的。其他主要用到的资料其实并不多,我手里用《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实用翻译教程》,个人觉得《实用翻译教程》更适合我一点,但是这本书很厚,又不太适合作为备考资料使用。所以我并没有特别使用这两本书,回过头再看,还是应该多看一看本书的。《韩刚90天攻克二笔》作为备考资料其实还是挺不错的,这是我现在看这本书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备考的后期,偶然翻到的一本书还是挺让我惊喜的,让我后悔看到的太晚。书名是《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因为英语笔译或者说翻译硕士这个专业,因为不统考英语一或者英语二,所以很多人在选备考资料的时候都会忽略掉针对统考英语的相关书籍,将目标主要集中在专八和catti之上,包括我自己。这本书之所以让我惊喜,是我觉得它写得实在是非常简明易懂,针对考试的意味也更加明确,所讲解的方法非常有效,确实可以看一看。之前基英提到的《专八阅读》这本书,配合赠本的全文翻译,也是非常不错的翻译备考资料,这样就可以实现两门课的联动。英语这两科,基本上复习的过程是一直交织穿插在一起的。《中式英语之鉴》也是值得去看一看的。这一部分和阅读的复习基本都交织在一起了。除了这些新闻内容,相应的书籍资料以外,一些发布的重要文件,一般也都有双语版本的,是需要准备一下,多读一读,一是做好考研第一科目的复习,二是熟悉正式文本的翻译模式,有些内容的翻译还是非常让人惊艳的,用最简单的词语做出最达意最美的翻译。关于自己练习翻译,主要是利用杂志的内容,或者是一些双语新闻内容,自己尝试着翻译,如果有译文的话就对照一下,没有译文的话,找个身边同学朋友,把你写好的译文让他们看一看,让他们告诉你哪里的句子读起来很奇怪,看你的行文是否符合我们日常汉语的习惯。会不会出现奇怪的翻译腔这些。这些问题自己是读不出来的。英语翻译是我付出时间和精力最大的一个科目,毕竟是我把一部分其他科目的内容放在这里进行复习的,同时也是我写字做笔记最多的一科。因为从我自身的情况考虑,英语翻译是我相对比较弱势的一科,需要我投入更多的经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在复习过程中势必需要做到有所侧重,而由于我在这一科目上投入过多,导致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汉语百科的复习,所以,时间规划和规划的及时调整是十分必要也重要的。关于英语的两科写完以后,需要单独拿出来说的就是单词。很多人总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是十分重要,都想去复习更“高阶”的知识,我是不太赞同的。我在前面讲过,6月就可以开始复习了,找一找复习的感觉,我所有的复习就是以背单词开始的。毕竟去考试,总不能看不懂题目吧。你不背单词,你都不知道有多少单词是自己不认识的。如果自己基础比较好,词汇量比较大的话,一般一天连复习带新词保持200个就可以了。至于用哪个app,其实大家都差不了多少,用一个坚持住就行。我开始是坚持用了三个app,分别是扇贝,墨墨和欧陆,三个词典同时进行,每天打卡,导致每天的单词量实在太大,即使有旧词和重复的词语,也到了影响记忆效率的状况。最多的时候,一天三个app,新词加旧词一共大概400个词,其实效率很低的。坚持没多久以后,就剪掉一个,只用两个app,一般一天大概在250个词左右。不管做什么,基础总是不能丢的。现在一般的app都会在每个单词下面包含例句,以及相互关联的词汇,比如常用搭配,拼写相近的或意思相近的词汇。背单词不能只是记住单词而不去融到句子里理解,至少要做到被一个单词都要看一看例句里的用法,做到心中有数。单词记得多了,读的文章多了,再加上练习的翻译多了,就会逐渐出现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语感,语感这个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无非就是你的知识掌握足够了,形成了具体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架构,在运用过程中自然不再需要特意去分析解答,而更“流畅”的思维解答方式,一切由基础积累而来。#考研#
每年四月都会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做阅读精翻的文章给当年考研的小伙伴们看,以确保大家都能正确做精翻,不浪费时间,高效的复习,快速提高英语基本功。今年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考研英语阅读精翻的正确打开方式吧。所谓精翻,顾名思义,就是精确仔细的翻译,对于所有考研的学生来说,大量精翻历年的阅读理解真题文章是有效并快速提升英语基本功及阅读能力的途径。因为可以在精翻过程中巩固词汇,语法知识,练习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不同方面的背景知识,把握篇章整体结构,从而整体提升阅读的能力。所以,精翻绝对是提高英语水平、考研英语拿高分的必经之路。下面老毙就为大家介绍下正确做精翻的四个步骤:第一遍翻译不要查单词,不要翻语法书,就根据自己认识的词,自己的理解翻译,遇到生词就根据语境和上下文去推理和引申,争取推出单词和短语的含义,遇到长而难的复杂句子,要划分下句子结构,找出主从句,分清修饰成分,老毙告诉大家,尽量做到精细化分,然后再一点点的翻译,切忌这一步不要查参考书,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到纸上,不能仅仅在头脑里想象,那不是做翻译,是在看翻译。第二遍翻译这一遍可以查单词了,把第一遍翻译时不认识的词和短语都查查,看看自己第一遍猜对了没有。如果猜对了,一定记住思路,以后遇到生词时就可以这样猜词义了。如果没猜对,那就从这个单词在词典中的几个意思里选择一个最符合上下文的意思放在文章中去理解。或者是根据语境,在单词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对单词的意思进行最符合上下文的推理引申。再就是第一遍分析长难句时如果有不懂的语法现象,翻翻语法书,再重新看看那个长句子到底怎么理解,也就是说在有参考书查阅的情况下再次翻译和修改,应该比第一次翻译的要好了。第三遍翻译这一次可以拿着参考答案的译文来对照了,包括答案中一些对长难句的解析都要看,看看自己欠缺在哪里,是没能根据单词的基本释义推出具体语境的意思,还是长难句理解有问题,没搞清句子结构,主从修饰关系,还是语序没有调整好,语言组织和表达的不够完美等等问题,然后一一改正并记录下来,把该背的单词短语都背下来,然后反思自己的不足,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在对照的时候不需要逐字逐句必须和答案完全一致,只要大致意思相同即可。但是语序调整的问题一定要注意。第四遍翻译有了前三遍的基础,相信你一定对文章内容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了,对大多数单词和句子以及翻译也都了解了,那么,忘记参考译文,重新再翻译一遍,凭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再好好翻译润色下自己译文。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经过这样四遍的翻译,无论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你都会有很深刻的认识了,然后把该背下来的都背下来,如果一篇文章能够实打实的做到这四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阅读能力一定有很大的提高和质的飞跃。老毙有一点要提醒小伙伴们,四遍的翻译过程中,思考是最重要的,总结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思考自己的不足,不能心急,考研英语本就是个靠点滴积累,慢慢进步不能一蹴而就的科目,只有这样做精翻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才不会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考研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个人情况 本科毕业于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四六级大一大二裸考过的,分数不高。专四69,专八76。初试成绩397分,政治74,翻译硕士英语82,英语翻译基础12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17。初试成绩排在口笔译总排名第五,笔译方向第三;复试好像也是第三,最终总成绩笔译方向第一拟录取。我记得武哥说过,经验贴这个东西吧,实际上没什么大作用。我个人也是这么觉得,每个人程度不一样,不管看的经验贴再多,最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都要自己去摸索。但是我自己在备考的时候看了大量经验贴,主要是为了求个心安,希望别人做到的自己也做到。所以写一篇经验贴,废话挺多的,仅供大家参考。各科复习经验1. 政治用到的教材:大纲解析(即俗称的红宝书)+肖~荣老师全套书册(包括精简精、1000题、知识点提要、考点预测等)。报班的问题因人而异,我个人认为政治没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主要就是熟悉教材,所以虽然报了肖~荣老师的全程班,但是从头到尾只看了马原的计算部分和考前点题班,其他部分都是自己看书。政治不建议开始得太早,内容太多,后面会忘的。我是从红宝书出版以后,大概八九月份开始看的。前期就是红宝书看一章,做1000题上相应的章节。推荐的复习顺序是 史纲-毛中特-马原-思修。马原的计算题部分可以看肖老师网课的视频,建议大家费点心思完全掌握,因为几乎相当于送分题。最后时政和当代的部分我是只看了肖老师后期出版的时事政治小册子,没有看书上的内容。这样一轮复习下来,大概就快11月了,之后开始第二次复习,需要提速,一天两章,看完还是拿1000题巩固。第二轮复习就要突出重点,重点的章节和内容要尽量记熟,多翻。第二天复习前先把前一天的内容温习一遍,温故而知新,绝不可看过就算,因为内容太多,不反复巩固是一定会忘记的。(1000题我买了两套,后期用铅笔做,从头到尾做了大概4次,非常好的打基础材料。)这样复习下来基本上就到冲刺阶段了,冲刺阶段我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冲刺卷都买下来了,当然题的质量千差万别,主要就是扫除选择题盲点,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题目不必太纠结,大题不必看。大题部分主要就是肖~荣老师的八套卷四套卷,我是八套卷四套卷大题都背了的,并且背了肖老师的考点预测小册子。考研政治主要靠选择题拉分,大题其实拉不开太大的差距,尤其对北京这种极旱的区域来说,选择题尤为重要。我的大题大概也就是个平均分,选择题今年拿了45分左右。想要强调的是,最后冲刺部分不能只看卷子不看书,因为总会有冲刺卷上涉及不到的考点。我的书一直翻到考前,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看了大概3遍,各种彩色的笔记,便签,重点的章节更是看了很多很多遍,最后红宝书是翻得破破烂烂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切记切记。2.翻译硕士英语书单:FT中文网;星火专八阅读;华研专八阅读;张剑阅读150篇;商务英语阅读;BEC高级真题;外贸函电;慎小嶷十天突破雅思写作;新东方雅思九分写作;GMAT阅读;考博英语全国重点院校真题详解俗称基英。前期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基英非常重要(认真脸)。贸大以前的基英真的很简单,选择题很多外贸函电,阅读ft中文网原文,作文图表作文。然而这两年有难度提升的趋势,选择题不再考外贸函电,考词汇辨析就非常考察平常的积累了。词汇是重头戏,单词一定要背,说不用背单词的人那是单词量已经很大的高手。单词太重要了。刘毅一万词,专八单词,可劲儿背吧。平时多看财经类文章,遇到不会的单词就记下来,每天翻翻。词汇辨析可以用专四的题集,自己也要经常总结。阅读前期要大量做找感觉练手感,但FT的速读最好每天跟上到考前。我做过的阅读如书单;基础不好的同学推荐前期使用张剑150篇,文章难度不大,词汇也都挺简单,就是选项极为。。。变态?大家不必太过纠结答案,150篇的文章非常适合做精读,程度较差的同学可以每篇拿来做精读,练翻译,积累单词,仔细分析句子结构,一本书下来会有很大的提高。贸大的阅读题型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的还是基础的阅读能力。今年基英的作文我真是给跪了,写的不知所云,背的图表作文模板基本上用不上。今年的作文就是考察信息提炼和总结的能力,总之还是平常多写写,我就是平时懒得练,考试的时候写的乱七八糟,到处涂改。平常可以看一下经济学人,IMF报告的图表,看下专业人士的分析和措辞。改错很简单,相当于送分题。不多赘述。贸大的基英一直不难,时间完全够用,所以做阅读的时候不用着急,慢慢做就好。3.英语翻译基础书单:三笔教材+二笔教材+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韩刚三笔+韩刚二笔+IMF全球经济展望+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日报+卢敏+英语文摘(English Digest2016上半年合集)词条部分我是自己总结了两个笔记本的财经类词条,总结的时候汉语的版本推荐MBA智库,英文的版本推荐维基百科。今年方向变了,考了很多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财经方面的倒是没考几个,不过建议大家准备的时候都准备好,常见的缩略语也要跟着背背,保不齐明年就又考了呢。翻译部分,总结而言就是唯手熟尔。一定要多练。翻译方法推荐武峰老师的十二天系列,先把基本的方法掌握好,然后就是大量练习,仔细总结,用过的材料参考书单(以上材料并不是全部翻译完了,而是有选择的翻译的)以及特别推荐的英语文摘English Digest,我买了2016上半年合集,重点翻译财经章节,里面的单词要重点背,译文可以学习,非常好用的一本书。汉英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是必看的,我是直接背的,但内容太多了容易忘,所以到考前只仔细背了前三分之二的部分,后面的实在是没时间了。但是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固定用语要总结好,翻译和词条都会用到。另外还背了习大大和李克强总理的几篇双语讲话稿。英汉翻译主要就是方法+词汇,汉英就是主要靠积累。我翻译这门课用了好几个笔记本,两个笔记本是财经词条,另外两个一个用来记录英译汉碰到的词组,一用来记录汉译英碰到的词组,另一个笔记本就是总结的汉英翻译常见的句式和模板,其次还有政府工作报告词汇总结专门的一个笔记本。自己的笔记一定要多翻翻,不要记了就不看了。诗词翻译大家可以总结一下近几年领导人讲话常用的诗句的标准翻译。今年贸大翻译这门课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英译汉篇幅加长,然后汉英不再专注财经或政府工作报告类,而是偏向文学翻译了,考的国学教育,孔子,论语相关的内容。这个在今年准备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一下。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书单:星火专八人文知识+李国正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高考满分作文+经济应用文写作+知识抢答题典+林青松等等这门课我真是无话可说,我相信今年大部分同学跟我的感受一致。今年贸大百科考的太偏太细,主要考察知识储备,不再考察参考书的复习能力了。给的所有参考书上的几乎没考。但是复习还是要下功夫,虽然题很变态,但是还是有能全答对的同学。我在百科上也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林青松背的滚瓜烂熟,西方文化史也看的差不多烂熟于心了,英美文学用的星火的,地理常识就是百度搜一下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知识点,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也记得差不多。作文部分,因为一直以来作文比较好,所以大作文没练过,而且大作文这种东西也不是一时间能突破的,心里没谱的同学可以买高考满分作文看一下积累一下素材。小作文是一定要去看的,推荐经济应用文写作。今年小作文考的是创业策划,我大学的时候参加过创业创新大赛,所以备考的时候就把当时的策划书拿出来,以此为基础,重新写了可行性分析、创业策划、市场分析等经济类作文,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但是每种作文有其固定的格式,所以大概调整了一下让同样的内容符合不同的文体。考的时候刚好考到了,比较幸运。小作文大概有一二十类,自己要注意总结模板,内容不必细究,主要是把每种文体的格式搞清楚。万变不离其宗。复试贸大和往年一样,第一天体检,第二天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今年跟往年有些不同,往年笔试和面试时各占50%,今年听力占40%,面试60%。笔试部分全是听力,听力部分今年是用的公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mini-lecture,25个空,50分,文章很长,跟专八很像,不过是可以看题的,今年考察了很多数字,不过都比较简单。第二部分是interview, 5道题,可以看题干的,10分。第三部分是news问答,而且是brief news。一共五条新闻,每条新闻2个问题。News真的是相当brief,我记得有一条新闻只有一句话。总之听的时候要仔细,稍不留神就过去了,难度中等偏上。前两部分比较简单,用专八的真题就可以,新闻部分相对比较难,我在出成绩后到考前的一个月每天疯狂听新闻,BBC,VOA,CNN基本上从早听到晚。前期积累常用新闻词汇和近期新闻热点,精听,逐篇做听写;后期泛听为主,主要是磨耳朵,习惯新闻的格式和特征。面试的话也跟往年有少许变化。两个人一起面试,进场之前会带到一个教室里面,5分钟时间看一篇文章;看完以后去面试,老师会让人一人读一段刚才看过的那个文章,然后会抛出一个问题两个进行讨论,问题是跟看的那篇文章(这个环节以前是即兴演讲,个人认为改为讨论降低了难度)讨论完以后就是各问一个大纲上的问题,不难,老师都很好,面试时间两个人一共十几分钟吧,很快就过去啦。Tips:出了成绩以后觉得自己的分还可以,但后来听到全日制非全日制要统一划线的消息,担心复试刷人太多,心里没底,所以联系惠园教育报了复试班(版主注:点击查看复试班介绍),根据我的情况找了研一的学姐一对一进行辅导。学姐毕竟是过来人,复试大纲上的问题全部是学姐帮忙收集的。前期学姐带着我练听力,练即兴演讲,让我从不敢开口变成了鸡汤大师,掌握了即兴演讲应该怎么讲才不会空,学习如何快速构思。后期由于大纲变化,面试从即兴演讲变成了讨论。学姐找了很多当下热门的话题让我练习讨论,最后考到的网络对公司发展的影响恰好与之前和学姐练习的e-business的发展有相似之处,所以面试进行的十分顺利。最后心态问题其实心态问题说让大家别紧张别焦虑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贸大确实是很热门很难考。但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不要跟别人比,不要想着有多少人考多可怕,而是要跟自己较量,把每门课该拿的分数都拿到,管他多少人考,保证自己会的不会做错,不会的尽量压低到最小化。现在时间还早,把基础打好,坚定目标,坚持到最后,就没有太大问题。加油啦,各位。我先上岸啦~祝愿大家也能如愿以偿。
#考研英语#图片来源:网络考研英语翻译练习3:With the Church's teachings and ways of thinking being eclipsed by the Renaissance, the gap between the Medieval and modern periods had been bridged, leading to new and unexplored intellectual territories.-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的教义和思考方式不再那么有重要性,中世纪和现代之间的隔阂被消除了,并引领走向了崭新的、未被探知的知识领域。-随着文艺复兴时期教会的教义和思维方式黯然失色,中世纪和现代之间的鸿沟得以弥合,从而带来了崭新的、未被探知的知识领域。图片来源:网络在翻译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被动句翻译时有两种处理方法:转换为主动语态和保持被动,常常用转换成主动语态,即 being eclipsed 这个地方翻译成主动语态。定语前置。即 between and 这里翻译时放在gap前面。图片来源:网络单词、短语:eclipse —— 遮住……的光;使失色;使丧失重要性;日食;月食;黯然失色Renaissance —— 文艺复兴(人们以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来繁荣文学艺术)Medieval —— 中世纪的modern periods —— 现代;近代intellectual —— 知识分子;智力的;理智的territories —— 领土;地区;领域(科学知识、行动等的)bridge the gap (between A and B) —— 消除……隔阂/鸿沟/分歧[原创作品,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考研英语#图片来源:网络考研英语翻译练习5:Despite attempts by the Church to suppress this new generation of logicians and rationalists, more explorations for how the universe functioned were being made at a rate that people could no longer ingnore.句子结构分析-尽管教会试图去阻止新一代的逻辑学家和理性主义者,但是却涌现出更多对于宇宙是如何运转的探索及发现,其速度之快,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教会试图去阻止新一代的逻辑学家和理性主义者,但是更多对于宇宙是如何运转的探索及发现正在以人们无法忽视的速度进行着。在翻译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1.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翻译时放到名词前面。即 by the Church 放在 attempts 的前面。2.修饰 rate 的定语从句,翻译时可放到 rate 前面。图片来源:网络单词、短语:suppress —— 抑制;压制;阻止;控制logicians —— 逻辑学家rationalists —— 理性主义者at a rate —— 一阵风的;以……的速度[原创作品,欢迎分享、点赞、评论,请勿转载]
考研五大题型中,翻译对语法和词汇的依赖度最高,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一起分析,想要拿下翻译题,至少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词汇知识。考研词汇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基础词汇,大约2000词;核心词汇,3500左右。基础词汇,指考生在初高中就已经学过的词语,比如“support”、“claim”等等,基础词汇在翻译中也很常见,主要考察其生僻意思,其难度令大多数考生望而生畏。比如,2010年考研试题翻译中出现了这样的搭配“health of game”,很多同学觉得很简单直接翻译成“游戏的健康”。“游戏”不是生物谈何“健康”,这种译文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在这里就是考察“game”的生僻意思——“猎物”,所以正确翻译应该是“猎物的健康”。再比如,考研考研试题中还出现过这样的搭配“common run of men”,很多同学看到“run”就想到了它的第一意义——“跑步”,甚至有考生翻译成“普通跑男”,这种翻译无疑也是错误的。在这里也是考查“run”的生僻含义,表示“种类”。所以考生在备考翻译词汇时,要多积累一些基础词汇的生僻意思。那有同学会问,考研2000多个基础词汇都需要掌握才能做好翻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2000多个基础词汇未必都会在翻译题中考察,翻译中的基础词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翻译题中复现率极高,比如“business”一词在2005年考过“行业”(television business)的含义,2006年考过“商业”(conct in business)的含义,2009年考过“业务”的含义(chief business)。大家在备考翻译中的基础词汇时,只需关注历届考研翻译考研试题中出现的那一部分即可,大概有500词左右。核心词汇,指初高中未学过、较长较难的词汇。这部分词虽然难,但是词义比较固定,相对没有那么灵活,所以同学想办法记住词义就可,无需掌握多个意思。当然,备考翻译也不需要将3500个核心词汇都背全,考研翻译中核心词汇考察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这部分词在考研阅读和完形填空中复现率极高。所以大家应该主要去掌握这两大题型中常出现的核心词汇,总计1000词左右。翻译题型只是纸老虎,只要大家根据出题特点相应进行备考,拿下6分或9分的及格分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