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初试和复试决定了你最终的总成绩,在参加复试的名单中,综合排名第一或者排名第十,其实在绝大部分的导师眼中是没什么差异的。尤其是调剂过来的考生,成绩就更加没意义,因为专业课考的就不一样,所以没法衡量孰优孰劣。他们更加感兴趣的是,其实是你的面试,尤其是关注那些提前找过自己的学生的表现。除了面试表现,英语成绩以及英语四六级可能会成为导师另外一个在成绩方面比较关注的点,因为众所周知,多数学科在读研期间需要阅读大量国外文献,如果英语好,自然就会很有优势,所以导师可能会青睐于英语成绩较高的同学,比如考研英语能达到70+以上,或者六级能考到550分以上的学生。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导师选择研究生主要是有哪些依据呢?为什么不按分数的高低来选择呢?先来讲一讲这个过程,其实导师和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但是导师在这中间主动权更高一些。通常情况下,学生需要填写导师意向选择表,一般需要填写一到两位导师,然后学院根据填写情况,让级别高和资历老的导师优先选择。选择的过程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你看得起我,那我也不会让你失望,所以大部分导师其实都会选择一志愿填报了自己的考生。作为学生,在初选中没有被他意向的导师选择的话,那么这部分学生将会由学院统一调配,通常是分配给招生未满的导师麾下。由于院校及专业规模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情形出现,但通常还是如上所述的过程。在选择的过程中,导师其实无法按照考生成绩高低来选择,因为考研的成绩其实仅仅用于录取,并非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导师更看重的还是学生的专业,因为每个导师研究方向不同,大部分导师其实都是想选择和自己研究方向吻合的考生,或是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一定建树或研究的考生,或是自己课题组缺乏方向的考生。导师选学生,更像是选一支战队,各个位置都要有人,而且各个位置上的人都要有一定的能力素养。而考生选导师通常还是以“牛导”为主,这就造成了扎堆现象,使得考生在冲破考研初试复试的千军万马后,还要冲破选导师的千军万马。而且背后还有一个更残酷的事实,就是保研的学生通常也是这类“牛导”的常客,所以其实能留给你的位置所剩无几。即使你最终进入了这种牛导的团队,其实真正平时带你的也极可能是这个牛导下的小导师。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牛导”通常是以一个“牛导”为核心,多个老师为辅助的科研团队。这位核心导师通常不带学生,或者是只带博士生,而研究生一般都是这个团队中的其他老师负责,无论你是保研还是考研,情况大抵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你沾的是“牛导”的光。就像前不久,我的一个本科同学,他的研究生导师,被评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算是沾了很大的光,因为在圈内找工作的话,知道你是某某院士的学生,肯定也会高看一眼的,所以也算是沾上一层隐形光环,尽管他跟着的是这位“牛导”下面的一个小老师。大部分学生能接触到的其实还是普通导师,而这其中,不乏缺课题,缺经费,或是晋升无望的导师。为了让整个实验室运转起来,这类导师通常会接大量的横向课题,学生能做的事就比较杂,甚至可能出现义务劳动的情况,因为不是所有导师都会给学生工资的。所以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选择这类导师。通常这类导师选人也很简单,选第一志愿选自己的,或是接收那些被学院分配的学生。可以想象,第一次选择被轮空,就有可能被分配到相对不是那么好的导师手中,所以在最开始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权衡,如果要选“牛导”,尽量提前沟通,否则以为靠成绩就能被选中,想法就过于天真了。说了这么多,可以知道,考研成绩不会对选导师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考研成绩会影响你能不能读研。只有过了门槛,你才有走接下来路的可能,所以无论导师在乎什么,努力通过初试复试,才是最现实的目标。加油,不留遗憾,你命由你不由天!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很多人以为导师会按分数高低来选择,不是的,录取会按综合分数,因为这是需要公平和量化才这样,导师选人那真是一个迷。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我导师喜欢打篮球的孩子就希望招个打篮球的,肯定会优先考虑这个,有的导师喜欢其他类型的,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什么的。有的导师自己有什么企业公司或者有自己的公众号,就会优先招这样的人。但是大部分老师招人主要考专业能力,老师都知道考研成绩不代表什么,只是参考,主要看你个人专业素养,比如你有科研经历,然后各种比赛性质的奖励,还有性格和老师合不合,有的老师喜欢性格外向的交际能力强的,有的却讨厌,觉得只会嘴皮子。虽然说找导师不看成绩,但是老师都看英语成绩,英语成绩太差了,老师肯定不会要的。导师还有看重的是本科院校,如果你本科院校好的,竞争力会大一些的。当然大家不要以为成绩不重要,没有成绩你是进不了复试,你是考不上研的,所以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选导师和考上研是不同的阶段了。
大体上是这样的,但是又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复试的时候导师负责打分,遇见中意的学生分数会打高一点,但具体这个学生能否被录取,还要看综合成绩。复试结束之后,秘书会把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权平均得到一个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确定你被录取之后,你就可以选导师了。根据你感兴趣的方向选择自己中意的导师,在选导师之前要首先给导师发一封邮件确认一下老师是否还有名额。但是你也知道比较有名的老师会有许多个人报考,但是名额是有限的。是否要某一个学生主动权完全在导师手里,成绩是一个方面,但不起决定作用。你被学校录取后成绩就完成了他最大的使命。老师是否要你还跟你的本科出身,英语水平,科研经历有关。所以答案就很明显了,导师录取学生并不是完全看分数,但分数高确实有优势。在导师看来进了复试初试考360和考380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录取谁取决于谁基础更好,更有潜力。从学生角度,尽早联系,自荐信中表明自己的优势并明确表示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这样能很好的给老师留一个勤奋好学的印象,那么你被录取的希望就很大。
导师在带研究生时,会按分数高低来选择吗?其实主要会看这4点!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导致大家在就业方面都出现了很多的困难问题,所以更多的同学就准备继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进入到考研大军中,让自己的多家锻炼这样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自己的竞争力也会上一个台阶。那么在导师带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有疑问,老师们会通过分数的高低来进行选择吗?今天小编带着你就来分析分析。考研初试分数高,确实可以帮助你在复试过程中得到先机,但是这并不会代表你初试分数高,导师就一定优先选择你。那么对于导师来说,更在乎的是什么呢?第一:专业能力。这一点也算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师录用你也是想要你成为最拔尖的人物,希望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协助他或她的课题、项目或者研究,所以这点应该算是导师最在意的,毕竟导师录用你,其实大部分是希望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协助他或她的课题、项目或者研究;所以,就算是你初试分数不太高,但是你专业课成绩很不错,且在复试专业课的考察中能有不错的表现,你照样可以脱颖而出的。第二:良好的品德。这个是很多导师比较看重的一点,所谓要做事先做人,如果一个学生有良好的品德,那再配以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的话,未来的前途一定是不可期的。第三:多才多艺。所谓的多才多艺是指,你不但擅长一个学科领域,还有着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潜质。打个比方,你本科学的是小语种,现在考研想考法律专业;又或者你本科是工科的学生,考研想考金融专业;诸如此类的学生可以有相对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也可以更好的完成导师下达的任务。第四:思维逻辑能力。关于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上面,如果你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你可以在复试中展现出高人一等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就会给导师一个信号:你是个可造之材。最后说一句,如果你进入了复试,就要忘记你的初试成绩,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复试中的每一项都尽量完美的完成,这样你自然可以绝地反击。考研不容易大家好好珍惜,争取可以对应上上面的4点,给导师一个好影响,对于自己今后的道路也会更加宽广!
考研如今已经成了多数大学生提升学历、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很多人考研成功后就开始庆祝。其实还为时过早,因为考研结果只能代表学生有机会进行学习,还不能预知最后的结果,而除了自己本身的学习外,研究生导师才是最重要的。01研究生导师对学生有哪些帮助?在教育界流传着一句话:本科看院校,研究生看导师,大概意思就是本科毕业生实力如何主要看学生毕业院校的实力,而研究生的实力如何就要看跟着哪位导师学习的了,这也说明了导师对于研究生的重要性,那么一个研究生导师究竟对学生有哪些帮助呢?· 导师在科研上能给学生更多指导研究生学习和大学生学习的最本质区别就是一个是探索、挖掘的学习性质,一个是学习别人已有成果,很明显研究生学习属于前者,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学生对于科研能有多少了解,即便有少量的了解,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进行研究和深入的学习。这时候导师的作用就非常大了,因为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在科研方面给学生更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早日取得自己的科研成果,而且在论文发表的时候也需要导师指导批改才能尽快发表。· 导师还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帮助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导师的意义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能成为学生人生的指路人。通常导师的年龄都比较大,社会经验丰富,能教会学生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跟导师关系好的学生,两个人更像是朋友一样,互相学习鼓励。当然除了精神生活的指导,很多导师做项目研究都是有报酬的,导师们通常都会带自己的学生一起参与,一方面当做实践能让学生长见识,另一方面报酬所得也会分给学生一部分。尤其是人脉广的导师,还会给优秀学生介绍工作或兼职,上学期间的额外收入也能替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导师还能在学生就业时提供信息有过研究生学习经验的人都知道,导师推荐学生就业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只要你的成绩够优秀,能力也很强,很多优秀的企业会请导师“牵线搭桥”,介绍更优秀的人才。其他研究生还在找工作的时候,优秀的人已经被导师推荐就业了,直接解决了毕业后的大难题,这样的作用真的很大了。02选导师很重要,这3类导师千万不要选导师对于研究生的作用确实不小,不过不代表所有的导师都能对研究生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因为每一个导师的资历、性格、方式方法都不太一样,所以成功考上研究生也要选对导师才行,作为过来人建议大家,以下3类导师尽量别选。第一类:“与世无争型”导师这类导师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课题、科研研究都比较佛系,没有很强的胜负欲,带领学生深入科研的热情也不够高涨,对一切看得都比较淡。如果遇上这样的导师,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也会比较无聊,而且在专业方面的研究也会很少,基本上不会做出惊人的成绩,如果是斗志强的人可能会磨灭了自己的热情,所以尽量不要选这样的导师。第二类:“外行型”导师外行型导师不是不专业,只是研究的比较久远、知识储备比较陈旧落后。说得直白一些,这类老师在近些年没有对相关领域进行过研究,所掌握的知识不一定很丰富,对于学生的科研上帮助不大。第三类:“领导型”导师这类导师有一个通病,就是经常让学生帮自己“跑腿”,如果选了这类老师,除了有机会做科研外,还有机会成为老师的“免费劳动力”,虽然不影响自己毕业,但是总被人“使唤”的心情也不好受。03作为准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选择不同的导师可能意味着自己有不同的研究生学习经历,每个人辛苦考研当然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更有意义,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如果自己是抱着一颗学习的心,那么建议选择专业领域的大佬,也就是年纪比较大的导师,这类老师虽然年纪大,但是针对专业研究非常深入,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人脉都能给学生最好的帮助。但如果你是一个个人想法非常多的学生,最好还是选择年轻一点的导师,因为年纪比较大的导师资历也比较深,当然不喜欢想法太多的学生,而且年龄上的差距可能会影响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他们也更希望学生崇拜自己。而年轻的老师接受度比较大,也喜欢和学生们做学术探讨,相处起来没有代沟,会比较轻松。04准研究生除了选导师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对于准研究生们来说,最先要着手准备的就是选导师,如果导师也已经确定好了,学生就可以开始准备资料和文献了,这是每一个研究生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其实不多,提前了解和准备也是有必要的。除了准备文献外,也可以简单规划自己的未来,比如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要不要继续读博,当然趁还没开学的时候还可以旅游放松身心,毕竟研究生学习开始后自己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游览大好河山了。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当然要好好珍惜,所以在选择导师的问题上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择,不然影响的可能是自己3年的研究生生活。关于选择研究生导师,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今天距离2020年考研初试还有56天,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大浪淘沙之后都是那些心怀梦想的考研人,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关于导师选择的问题,选择导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些老师特别好,可能很多人都想选,有些导师缺少学生,学生可能又不感兴趣,所以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跟对一个好的导师能让你辛苦拼来的研究生有更大的价值,也更容易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笔者梳理了几点想和大家讨论分享。1、容易相处,品行正很多人会纳闷为什么要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你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学生因为选择了不良导师的后果,大多都是苦闷的,甚至是悲剧的。一位容易相处且品行端正的老师才能让你更加安心地去学习和做研究,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引导你去努力。笔者认为这是首要条件,也是前提条件。2、研究方向有价值研究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跟你在读研期间所做的研究息息相关,所以,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你感兴趣或者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这样工作做起来更有动力,也能在将来的求职中得心应手。3、注重科研很多导师因为在某个领域或者研究方向很权威,所以会参与很多横向纵向的科研项目,甚至是走上行政的岗位,这个时候导师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培养学生,甚至变成“散养”和放任不管。虽说研究生学习不是“你教我学”的方式,但是导师的培养和引导至关重要。建议大家去选择一些注重科研的老师。以上三个方面是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参考条件,如果你选择的导师恰好是相反的,尤其是第一条,这个时候要特别慎重考虑,不要因为无知而给自己挖坑。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分享。
2019考研初试结束后,有不少应届考生都表示第一次考研,不知道复试该怎么联系导师,也有人问到底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最合适?听过来人告诉你!1、初试成绩出来前不宜联系导师首先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初试成绩没有出来之前就不要去联系导师了。因为你连自己成绩都不知道,分数线也没出来,你甚至能否进入复试都充满变数。所以初试成绩公布之前,就安分的等着,默默做好复试的前期准备工作。2、多方面打听导师信息虽然成绩没出不能联系导师,但是可以提前收集一下导师的资料。建议大家登录报考院校的学院官网,上面一般都会有学院里面导师的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导师的履历、研究方向和论文。另外,建议大家积极联系一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询问一下学院里面导师的情况,主要还是问研究方向、脾气性格、有没有项目等。多方面打听和收集导师的信息,为选择导师做准备。3、确定自己能入围复试后,尝试邮件联系导师最适合联系导师的时间点是在分数线公布,大家确定自己拥有复试资格之后。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发邮件联系一下导师,至于怎么措辞,网上都有模板和教程。当然出于礼貌,老师一般都会简短回复,但是也不排除导师不回邮件的可能。不论导师是否回复你邮件,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复试的准备。4、复试过后最好能与导师面谈导师一般不会在复试之前给你明确的回复,一般都是好好准备复习,欢迎报考之类。但是复试结束之后,一旦公示拟录取名单,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联系与导师面谈。导师和学生的选择其实是双向的,你要确定导师的研究方向是自己感兴趣的,同时导师也会精挑细选,这个过程,只有面谈才能知道彼此是否适合。选择导师非常关键,因为导师直接决定了你读研期间的研究方向,也决定你是否能顺利毕业,常常有人说选错导师后悔三年,所以大家慎重选择!
考研结果会受初试成绩影响吗?考研导师录取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很多天了,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有了一个大概的预判,这时候有两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考研生,大家都知道考研分为两个部分,考研初试和复试,初试成绩的高低会影响到最后的考研结果吗?考研导师录取学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初试成绩到底会不会影响最后的考研结果呢?在这里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考研分为了两部分,考研初试和复试,导师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也会综合的去考虑,因为在前期导师对学生都没有过了解,对于学生的能力根本不清楚,考研初试的成绩就是一个基本的判定,好的成绩当然会给导师留下更好的印象,自己可以说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自己复试就会成功,这里面还是有很大变数的,复试出现逆袭的情况不在少数。考研导师录取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这里可以确定的就是择优录取,选择最优秀和最适合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学生这是每个导师都在做的事情,优秀的学生越好带,而且容易出成绩,再者就是适合导师的学生了,每个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是不一样,在选择学生这方面很重要,只有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学生,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不然,很容易在研究期间出现一些问题,这样对于学生和导师来说都是很不利的。考研既然分为了两个部分,那么这两部分就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考研结果,初试已经结束,成绩已经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考研生能做的就是积极为考研复试做准备,这是很关键的一环,能让自己逆袭,能让自己稳中求胜,也能让自己一败涂地,自己要把握好机会全力以赴,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切记不要觉得考研初试成绩高,复试就稳了,自己就不重视了,那样往往会输得很惨。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这段时间,复试和调剂过后,上岸的、落水的、迷茫的、咬牙叫嚣二战的等等各种各样的青年才俊们正上演自己2021考研的最后一出大戏。今天不说复试了,换个话题,说上岸后的第一件事,选导师。如果现在用不到本文内容没关系,建议收藏了以后看。先说几个事实,首先是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将突破300万人,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大概是20多年前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展前的本科招生人数,所以真的,别再拿读个研究生太当回事,怎么说呢?也就那么回事吧。第二,2020年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40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武汉的青山区的常驻人口数吧,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40多万人里面首先一定是高学历的,并经过层层考核认证的才获得的指导研究生资格,但刘德华都说了“开好车的就是一定是好人吗?”,同样,研究生导师就一定是好人么?这几年新闻都常有各种事件:研究生跳楼的、逼迫学生造假的、PUA学生的、下三滥性侵的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能上新闻的都是比较恶劣的;第三,如果你按前两条的人数做除法就会发现,平均每个研究生导师要指导7名左右的学生,注意这是平均,而其实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是极不平均的,马太效应都知道吧,真相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的导师指导20多个以上学生,有的好几年也没有一个学生投门下。说个真事,有个研究生毕业了,导师居然不知道这个是自己的学生,不是这位导师老年痴呆发作了,他就是真没记住这个眼前的小伙子就是自己的学生。现在中国,当个研究生导师没那么神圣,研究生也就更普通,大家都是很普通的普通人,样本足够大了,所以真出个别恶劣事件也别意外,关键是你怎么能避免意外。这就涉及到了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远远深刻和复杂于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包括了制度意义上的负责与被负责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傅与徒弟的关系、伦理意义上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组织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关系等。一个好的导师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铺就迈入辉煌人生的成就之路,而一个糟糕的导师就如华山派岳掌门,在读阶段全程不管不指导都是小事,关键时候让你背锅、甚至扣着你当长工才叫一个惨。现在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和导师是双向选择的,一般都会有一个开放期让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建立初步信任关系,学校的管理部门最后再通过某种方式来正式的确定下来这种关系。按教育部发布研究生导师“八条准则”:“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一旦这个关系在校方确定完毕,导师就正式开始对学生培养负责了。回到主题吧,选导师的时候怎么选呢?首先一条:这个事情还是要综合考量,找导师就如找对象,不只是看导师,也要看学生本人的要求。分这么几种情况:(1)就是混文凭来了,能平安毕业就行的。这样的最简单,对老师要求不高,最后能在毕业前把东西都给凑全了,顺利毕业就行。导师能力水平差不多就行,关键是导师一定对你也没什么高的要求,千万别找那种还挺上进的导师,一天到晚看着你打卡、写代码、做实验什么的。这样的导师项目不多,一般已经混硕导好些年了,但是始终没什么大长进,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自己也属于比较佛系的,对什么事也都看淡了,典型的“差不多”先生。(2)就是来学东西来了,真心希望学点什么,更希望在科研道路上更向上走一走。这样的的学生选导师一定要先下手,先奔着“大牛”使使劲,试一试看。当然大牛手里项目多,名额更是紧俏,他们招学生要求也高,来的学生恨不得当两个用,996都小意思,主要是心理压力贼大。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科研这口饭,挺不下去,整不出来东西也挺闹心的。如果“大牛”没有名额了,看看其他的老师,可以多关注一下还处于“上升期”的导师,这样的老师虽然没有大牛那么多资源,但是自己也比较上进,自己也想干点什么,所以也能带着你向上走,毕竟“大牛”也是从“牛犊子”开始成长起来的,有些刚评上导师的,但是出身自某“大牛”门下的也可以选,只要有这层关系,你导师的导师的资源也能成为你的资源,看造化吧。(3)最后不管你的读研的诉求是什么,要警惕这样一些导师:①人品不行的:扣扣搜搜吝啬成性的,色眯眯见到美女就各种挑逗的,表面知心大姐其实内心PUA的,满嘴跑火车言而无信毫无信用可言的。②能力不行还自己硬撑的,成天给你画大饼吹牛B,实际他跑不来项目也拉不来资源,还tm成天指使写这个本子哪个本子的,全程从头到尾给你找茬的。③彻底放羊自个修仙的。这样老师是啥也不管学生的,根本就不指导你,你交的东西他也不看,跟个神仙似的,你都不知道他成天在忙什么。④个性太强,树敌太多的。这样的老师自己的东西可能还行,但是在团体内部没有什么朋友,都是“敌人”,你在他门下会成为你导师的“敌人”的优先“照顾”对象,会有各种“好事”等着考验你。那么,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地收集和了解导师的情况呢?请继续关注本号,后续更新!欢迎您点赞,关注本号,更多考研、高校、教育、科研话题持续更新。关于本文您有任何看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有人说,现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随便扔出去一块砖,就能砸到一个大学生。我们这里说的大学生一般是指本科生,相对而言,现在的研究生还是挺少的,读出来后各方面的发展也要比本科大学生有优势一些。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在完成了本科大学教育后,选择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对此,许多研究生师兄师姐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一个忠实的建议,一定要重视选导师这个问题,不事先了解清楚自己的导师,后果非常严重,所谓一招不慎,后悔三年!绝对不是开玩笑的!研究生选导师是个非常非常严肃的问题,每个导师每年指导的研究生名额有限,该选个什么类型的导师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选定,后面想换导师基本不可能。有的考研学生,因为选择了不适合的导师,研究生三年,得了抑郁症,退学,甚至跳楼轻生的都有,现在研究生跳楼的那么多,从媒体报道来看,都与导师有一定关系。有的同学很幸运,选择了一位好导师,各方面都能帮助自己,毕业后走向了人生巅峰!所以,研究生阶段能否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好导师,非常重要。那么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呢?如下:1、“放羊型”。这种导师带学生,就像牧羊人放羊似的,除了毕业的时候管管你,其他时间,自己玩吧。这类导师一般是一些大牛级人物,或者是学院的领导,平时忙地跟打仗似的,没有时间,基本不怎么管你,一切全靠自己,可能一个学期见不到几次,需要各种签字还要提前预约!当然这种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很多事情往往能独当一面,也培养出一些优秀毕业生,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这种导师的研究生都怨声道载。2、“保姆型”。也被许多研究生戏称为“剥削型”!这类导师,一般不担任什么学院要职,平时的时间比较充足,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培养”学生上。平时,一没看见你没来实验室,就得给你打电话,迟到、早退都会被骂!星期天、寒暑假想多休息,还是别想多了!这类导师,也往往事事亲为,所有的事情都要过问,细枝末节都不放过,一切都得按照他的吩咐来做,不遵照,有你好受的!当然,这种类型的导师一般是一些小老师,他们一般不具备带研究生的资格,只是你的名字挂在大牛导师名下,被分配给他带,这种模式在许多高校都普遍存在,准研究生选导师一定要注意。这种导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相对比较欠缺,独立能力较弱,相信每一位考研的学弟学妹都不想成为这样的学生。3、“理想型”。这类导师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也是大多数导师类型。基本上隔一段时间找学生交流一次,给予一定的指导,要求周一到周六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学习。其他时间,自己摸索,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问题自己无法搞定,也可以寻求导师的帮助。此外,这类导师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你,生活上也可以帮助你,一些研究生甚至与自己的导师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真是难能可贵。大多数研究生也最满意这种导师类型。也是许多考研学子希望能选择的导师。当然,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适合自己的导师类型也不一样,希望每一位考研学生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型导师,千万不要再出现,研究生因为导师的问题而跳楼的悲剧了。对于研究生导师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