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日考研丨@考研人,祝你“研”值满满大金牙

今日考研丨@考研人,祝你“研”值满满

“2021研考报考人数377万”“研究生扩招会导致学历贬值吗”…...又是一年一度的考研日子相关热搜纷至沓来377万人!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本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77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各地对考试防疫措施作出要求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变数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这届考研人提前出了一份考卷他们依然顽强作答坚定的信念让人们在“变”中看到“不变”的力量00后将成为考研主力据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买考研课程最多的3个省份是山东、江苏、广东90后依旧是考研主力00后已经加入考研大军今年买课备战考研的00后已达10万同时还有10万80后仍然在为考研梦想而坚持00:50考研可以有多拼考研路上没有捷径 没有侥幸取胜唯有寒窗苦读 方能迎来曙光没有谁天生倔强 只是为了梦想寸步不让01:01温暖相伴冲刺 助力考研学子考研生餐厅集体背书做最后冲刺 食堂专门留了灯↓↓↓00:49学弟学妹开闪光灯合唱为考研生加油现场堪比演唱会↓↓↓00:55星光不负赶路人 时光不负考研人在梦想面前 每个人都是勇士愿所有考研学子走笔若飞鸿 破浪取佳绩一“研”为定 定为“研一”加油 你是最棒的!制片人丨温露 张鹏军视频来源丨荔枝新闻 青蕉视频 沸点视频 封面视频 五环短视频编辑丨刘虔 黄靖茹 苏安阳

苍蝇王

“最牛考研”新闻频出未必是福音

受疫情影响的大学毕业季,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态”。“云毕业典礼”“云毕业照” “花式告别”……这个毕业季终将会成为“史上最难忘”。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下的毕业季,各种“最牛考研宿舍”“最牛考研班”“最牛考研学院”的新闻,也一次次刷屏。在以往,“考研名校”很容易出各种“最牛考研”新闻。然而今年,不少高校都有“最牛考研”新闻,有的班级甚至“没考上研的倒成了少数”。 随便问问哪位辅导员,都会告诉你“今年所带学生,考研创新高”。这种现象的出现未必是福音。不要忘了,一些把自己办成“考研培训学校”的大学,一再被专业人士质疑“办学方向有问题”。而且,为了对冲疫情导致的毕业生分流困难,今年国家研究生录取“扩招18.9万”。18.9万的扩招,所带来的必然是“一所所大学考上研人数的井喷”。“屡创考上研人数新高”,未必能代表本科办学水平提高了,对高校来说算不上多大的成绩。以就业而论,自己的本科生大多读研了,也很难说“大功告成”,将来研究生毕业,还得国家和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考研,而且有些人适合就业创业,但是否因为身边人都在考研,只能“也考研随大流”?不管怎么说,当本科教育办成了“考研为第一要务”,当高校都把“考研上岸人数创历史新高”当成办学成绩标榜,我们的本科教育肯定出了问题。固然,当下可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但依然有一些企业化危为机逆风而行,急着招人扩大发展规模,事实上却招不够“最适合的人才”,这让一些老板百思不得其解。陷入考研迷思的毕业生们,在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面前很容易犹豫,不少毕业生“一定要考上”,今年考不上再战明年复明年。疫情叠加“史上最难就业年”,考研成了避险手段。国家有意增加考研录取指标为毕业生分流,高校也要理解国家苦心,加大力度做好就业创业引导工作,也要让同学们明白。高校千万不能把本科教育办成赤裸裸的“研究生预科班”。

大名府

2019“最强”考研寝室,引起央视新闻关注?网友:人家有个好室友

现在正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时间,春季招聘牵动着很多应届生的心,大家都忙着找工作,投简历,改论文,焦头烂额!但是对于一部分考研成功的学生来说,现在估计是最轻松的时刻了!2019年我国研究报考人数将近300万,其中能够被录取的只有几十万,根据统计,今年将近100万左右的考研学生申请调剂,考研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每年都有学霸寝室,集体考研成功,今年也不例外!最近南京工业大学的一个女生寝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们寝室4名同学,分别被中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爱丁堡大学录取,有的是考研成功,有的是保研成功,个个都是名校,这个寝室的考研实力实在是太强了!连央视新闻都关注到了这件事!其实,能够考上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实力虽然不若,但是比起985高校的生源来说,还是差一点!但是为什么学霸都出现在了她们一个寝室呢?据了解,这个4人间的寝室学习风气很浓厚!人家有个好室友,自从大家决定考研以后,4名美女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早晨大家一起去泡图书馆,晚上回寝室学习到深夜!周末该放松的时候一起放松!四年下来,4名同学获奖无数,国家级的奖学金,各大比赛荣誉证书,专业资格证书一大叠!对于马上就要奔向不同的大学,4名女生充满不舍,她们觉得自己的大学4年过的不仅开心,充实,而且还有意义!对于这样的大学寝室,估计很多人都想要!可是,更多情况是,大学寝室里一起堕落,互相比着逃课,一起打游戏,一起颓废,好像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其实想要改变一个寝室的学风很简单,只要有2名学霸就可以了,人家天天早起泡图书馆,年年拿奖学金,无形中会给其他同学压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慢慢的其他人也就跟紧了学霸的步伐!可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的普通本科院校,学霸真的太少了!你们寝室有学霸吗?你觉得真正的大学生活应该是什么样?欢迎留言讨论

贾谊

考研大军首次突破300万 他们因何考研

12月1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的河北工程大学,考研学生在自习室复习。郝群英摄/光明图片这个周末,341万人考研大军将走进考场,迎战人生又一场大考。而这个数字意味着,2020年逐鹿考研“战场”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再增51万人。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考研权威数据,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引人瞩目。中国教育在线随即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什么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考生报名呈现哪些新态势?考生结构有哪些特点?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奋斗者的梦想,走近考研人群,记者力图勾勒一幅鲜活的考研图鉴。12月1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的河北工程大学,考研学生在自习室复习。郝群英摄/光明图片1 341万!较2019年增长17.59%●考生说考研已是一种流行趋势考生:王泉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已经是一种流行趋势,宿舍中的四个人都考研,周边的同学也有六、七成报了名。不管准备充分与否,大家都愿意尝试。我四年的本科学习不够扎实,期望在更好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里继续深造。争取在能力和简历上,能比别人更高一筹。●报告数说哲学、文学、军事学招生人数下降,其他学科上涨弃考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及高校超过10%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290万人,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2015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是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40万人。而事实上,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近10年来,各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08年至2018年,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在2018年占比达34.29%。其次则是管理学,所占比例在2018年上升至16.01%。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占比从2008年的3.83%增至2018年的7.65%,增加了近一倍。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广东省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约11%。2019年,辽宁省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同年,深圳大学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000人,弃考率达到12%。12月11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图书馆走廊、过道,考研学生在看书复习。曹正平摄/光明图片在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时,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2 经济转型期,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诉求越来越强●考生说我对“本科毕业马上就业”没有底气考生:刘达庆目标院校及专业:厦门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我考研主要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将来赢得更大主动权。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太大,本科毕业生工资低提升慢。一些岗位还有明确的研究生学历要求,即便是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很多同学的简历很快就被淘汰,只留下了研究生学历的求职者。我对本科毕业马上就业,没有底气。报考厦门大学是想实现我的名校情结。●报告数说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帮助很大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这两项相较以往调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动机。同时,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亦成为考生读研的重要因素。报告显示,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同时,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考研人数激增,与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36%之间。其中,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了20年间的最大值,约为14.20%,但我国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却几乎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当前,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3 追求“热门专业”,社科类热度增加但就业不及预期●考生说追逐潮流是大部分年轻人的普遍心态考生:管嫣然目标院校及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近几年,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的发展非常快。我在实习过程中,深入接触了这个行业。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发挥我的创意。我的职业规划是想从事广告或者新媒体领域的工作。我想,追逐潮流是大部分年轻人的普遍心态吧。●报告数说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分数线上涨,但就业前景不好“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但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使得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报告显示,在高校的报考热门专业中,社科类专业常常占据众多席位,而工科类专业寥寥无几。2019年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其后依次是金融、法律(非法学)、新闻与传播等专业。而在这前十专业中,理工科类专业仅有两个,即计算机技术和化学专业,其余8个专业皆为社科类专业。2019年,暨南大学报考热度最高的前十专业中,金融专业的报名人数最多,达到1290人。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仍然榜上有名。只有计算机技术是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增长而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使得分数线整体呈上涨趋势,相比之下工科类专业的分数线有所下降。报告显示,高校专业的报考上明显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报考人数增长,报名录取比例也随之拉高,体现了考生报考专业的较强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显然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4 报考比例达57%,专业硕士受追捧●考生说专硕性价比高考生:刘易同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专硕金融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薪资待遇较高,更考验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术型硕士偏向于学术理论研究,可能不适合我。我报考金融学专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专硕培养注重应用型人才,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也小很多,性价比相对较高。●报告数说工程专业学位占比最高考生看重其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报告显示,参考往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等热门专业学位均榜上有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查显示,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到57%。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硕士的主要原因是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第二原因是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调查显示,近八成的考生愿意从学硕调剂到专硕,考生对于专硕的接受程度较高。5 报录比达4:1,20年来最高●考生说不是为了“注水”的研究生学历考生:王星目标院校及专业:北大考古系文博专业父母对我考研计划非常在意。此前,他们主张我拿到一个研究生学位即可,建议选择难度不大的学校。但是,我是为了提高学习能力和见识,不是为了“注水”的研究生学历。即便是考研失败,我也会从事文博专业方面的工作。最后,我说服了他们,坚持报考北京大学。●报告数说过半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贬值延期毕业率持续增长,“严进严出”渐成大势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这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增至290万人,报录比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而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预计当年研究生毕业生数为13.1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11.1万人,近15%的人未能按期毕业。到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两成延期毕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正常毕业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多,延毕率持续增长,足见研究生毕业标准愈加严格,而其中博士研究生延期问题不容忽视。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基于现状,研究生分流的有效推行面临不小的挑战。而今年以来,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清退。而在“严进严出”渐成大势的背景下,对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仍存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考生认为其中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其次是“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任重道远,考研热趋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质量成为招生单位必须面对的长久课题。(本报记者 陈鹏 本文所涉及考生均为化名)链接女性考生比例上升近年来,我国在读研究生中的女性占比明显呈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50%;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据了解,2005年到2014年,美国注册研究生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8%以上,基本保持稳定。我国与美国的研究生女性比例差距在逐渐缩小。“双一流”高校推免竞争激烈推荐免试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的一种招生模式,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招生途径之一,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占比总体都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双一流”高校推免生比例远高于非“双一流”,推免竞争激烈,同时名校推免生源多数来自“双一流”。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半数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与统考生的质量差异明显。“大体量”招生院校2020年,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硕士招生单位,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1%,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7个在京招生单位报考人数过万人。非全日制生源不足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非全日制生源不足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两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偏低。

大东

为什么要考研?近四成人因为“个人发展”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近几年,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近4成的考生考研的原因是为了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考研人数 逐年上升,今年已达290万人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过一年。考研往届生 比例逐年增加已占48.23%在研招网针对11993名2019年考研者所做的调查中,应届生为51.77%,非应届生为48.23%,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其中,第一次考研的人数占到64.92%,第二次28.33%,第三次及以上6.75%,从调查结果可知,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三次及以上考研的人数也接近7%,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并且有坚定的决心,“不上岸不罢休”,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大四学生董程兴表示,之所以报名考研,就是想证明自己一下,“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梦寐以求的学校,非常遗憾,就想通过考研满足一下自己当年的愿望。”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考研目的 主要为了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小肖本科读的是会计专业,原本没有考研计划的她,在参加了几次宣讲会后下定决心考研,“我发现找工作的时候,本科生的优势一点也不明显,特别是在高校云集的地方,周围都是研究生。”在研招网的调查中,为了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参加考研的占到了39.96%;因为专业前景考研的为21.29%;12.17%因为热爱科研;8.82%暂时不想就业;7.9%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6.02%则是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虽然近些年很多人都认为就业难导致很多考生因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考生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和专业前景,说明大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非常明确的。绝大多数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在参与调查的考研者中,选择相同专业的占到51.94%,相近专业26.27%,跨专业的21.8%。从调查结果来看,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的为40.59%,选择二三线城市32.68%,选择家乡所在城市的18.72%,选择本科所在高校的仅为8.01%。前景乐观 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参与调查的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占到55.34%,报考学术型学位的为44.66%。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专家表示,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查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是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拜下

圆梦北大新闻传播考研:愿上天善待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灵魂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已经收到拟录取喜讯的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今天分享的是,2019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新媒体专硕已录取(初试379分)的丢丢学姐的高分经验。本科二本的她为了梦想选择北大。她认为只要你初试考的分数足够高、复试表现有亮点,谁都不能阻拦你上岸。所以各位有着同样远大梦想的同学们,还不赶快收下这篇诚意满满的经验贴。作者 | 丢丢学姐成绩 | 2019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新媒体专硕已录取(初试379分)路途艰辛,风景独好——2019北京大学MJC考研经验复试结束后,大家都在焦急等待最后的拟录取名单。终于,被学姐刷新了N天N次的北大新媒体院官网终于放出通知,直到在名单中看到我的名字,一颗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我的成绩和排名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初试第16,复试第14,总成绩第15。没有冲到前十,也没有跌出名单,这个成绩也算是给我一年的备考历程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丢丢学姐的初试成绩Part 1 个人情况我本科就读于北京一所二本院校,数字出版专业。虽然本科阶段接触过传播学、传播史、新媒体研究、社会学等一些理论知识,但因学校的培养方案和个人兴趣的原因,我钟情于出版、设计的实操课程,比单纯的理论知识学起来有趣。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和跨考的考生并无两样,也是从研究生备考开始从头学起的。正在准备跨考的小伙伴不用太担心,考研所需的知识与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合度并不高,新媒体每年跨考生又非常多,大家的起点基本一致。而且,新传的导师们都非常喜欢跨考的考生,复试时候他们会对你更感兴趣!Part 2 关于择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选择北大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大三上学期,我正在准备雅思,打算出国留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微博上看到当年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发现北大在新闻传播学学科的排名相比其他学科并不算太高。这时心中就燃起了一点小火苗,我感觉也许自己与北大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我当时过于天真)北大新传专硕横跨三个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和深圳研究院。据我了解,研究生阶段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很少,单独成立一个研究院并且自命题的也只有北大。北大新媒体专硕不考察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完全跳脱新闻知识,紧跟业界前沿技术和热点,这点非常适合不擅长新闻写作、思维又跳脱的我。冲刺阶段崩溃的时候,男朋友就跟我说:“很多人都不敢报北大,你有这份勇气,也坚持了这么久,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绝对不丢人"。而且,既然大家都是一样复习一样辛苦,为什么不考最好的呢?这就是我最后选择了北大新媒体专硕的理由。录取结果也证明这次我选对了,应试必须注重“优势最大化”,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规避弱势。Part 3 关于英语首先给小可爱们吃个定心丸,考研英语跟四六级真的没关系!我本人六级考了三回才过,考研英语二77,虽然并不算高,但确实也没给我拉后腿。我身边有四级没过的小伙伴考研英语70+,也有四六级500+的朋友英语没过线。考研英语最重要的是!背单词!我从2月开始背单词,最开始是用《十天搞定考研词汇》,背了2遍,花了一个月。墨墨/乐词/扇贝这三个单词APP备考期间被我轮流“宠幸”,单词背到考前一天,一天都没落下,最终背完三本考研单词书。真题是排在背单词后第二重要的。英语二只有2010-2018的题,我完整的刷了两遍。我的建议是,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先把英语一的真题完整刷一遍。英语一做会,英语二就不会怕了!阅读和作文部分占了考研英语分数的大头,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阅读部分我刷了一遍英语一的真题和三遍英语二的真题,还买了一本阅读专项,最后也没来得及做。作文部分买了大家都用的考研作文红宝书,里面大作文和小作文必背的有十篇,我基本上倒背如流。实在有点担心大家都用一样的作文书,写出来的作文不出彩,得不了高分,我就从一个去年英语二90+的学长那里买了他的模板,用这个的模板结合自己的用语习惯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考试的时候虽然主题没准备到,但是可以将基本句型往里套,根据主题更改用词,效果不错。(这种方法只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使用,英语特别厉害的同学请自行freestyle)Part 4 关于政治政治这门我考得不好,考试的时候写得不太顺手。有些经验贴说政治10月开始背肖八肖四就行,但其实我从八月就开始复习政治了,却没有考出来应有的水平,可能是因为知识点理解得还是不够。我是跟着萌涛学的,高中学文,政治多少还有些涉猎(事实证明是盲目自信),就从他的强化课视频开始看起,配合核心考案一起。完成强化课程后,我买了他的优题库和肖秀荣的1000题,配合萌涛的刷题班课程,巩固知识点。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刷肖八和徐八,背肖四和徐涛的考前预测必背20题(小黄书)。很惭愧的是,12月我没有好好复习政治,肖四勉强背了一遍,小黄书没背完就上了考场。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12月份我肯定好好学政治!把基础知识点扎扎实实再过一遍!考前十天一定把肖老的押题班看了!我明显感觉今年政治客观题和往年考察重点不同,平常模拟每次能拿38+的我只得了33分。和身边政治考70分的小伙伴聊了聊,她后期把所有机构的押题卷都做了一遍,总结了大家都有在押的点,以频率计算重点,考场上还算得心应手。这步我没有做,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大家可以酌情选择。Part 5 关于专业课首先,先简述一下我的专业课备考顺序:看参考书目(2-8月)画框图(3月)画出重点背诵名词(4月)背内部资料(4-10月)整理专题(6-8月)浏览老师论文(10月)掐表做模拟题(10-12月)做真题(10-12月)查漏补缺(12月)北大新媒体专硕考察的基础知识板块:传播学基础知识、批判学派、社会研究方法、新媒体理论与热点。我们两门专业课都需要三小时写满15页纸,这是对思维敏捷度、手速、答题完整度和卷面整洁度的多重考验。私以为考前模拟是很必要的,我考研后期每周周六都会安排一次完整的三小时模拟,用往年真题和模拟题大量练习,找手感的同时也给自己增强了自信。同时,也不能忘了练习自己的字迹和排版,这一部分做得好也是会给你加分的哦!我专业课考得比较好,我想可能是因为老师今年判卷的时候“反模板答案”,那些完全按照答题模板回答的答案分数较低,相反一些有新颖观点的考卷便脱颖而出。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答案出现,在整理专题的时候,建议大家加入一些属于自己的有新意的观点,这样的答案必然会使老师“眼前一亮”。Part 6 参考书单(一)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李彬《传播学引论》: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传播学理论与历史娓娓道来,是跨专业备考考生的入门读物。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书,书的条理、逻辑都很清晰,建议反复记忆。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郭书中对批判学派涉及较浅,这本书很好地做了补充。4.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只有影印版。按照传统5W模式+批判学派+研究方法来编写,是一本帮助我们梳理知识体系的教材。(二)社会研究方法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一本系统讲解研究方法的书,比风笑天的书更全更厚。和其他学校不同,北大新媒体专硕必考研究方法,所以一定要反复研读、记忆。研究方法比较抽象,建议大家一边作对比一边画框图,这样也许能帮助理解。(三)新媒体理论与热点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也是新闻传播必读书目。在新媒体时代,每一章的案例都能积累成为你答题的案例,一定要好好看。2.学院老师论文:研究老师论文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你理解老师研究方向和角度。这项工作我10月份开始做,按学院老师的不同研究方向整理,初试答题避免写出来的观点与老师相左。请尽量记忆背诵你认为可以用到的老师观点,摘抄下来,复试也可以用到。3.期刊杂志:阅读近半年的《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适当摘抄、记忆。4.关注热点:我们考的是新媒体专硕,所以在埋头苦学的同时,也应关注新媒体。建议多了解一些传媒公号,如木铎考研、传媒实验室、传媒圈、北大新媒体、树洞社媒、钛媒体等,了解前沿动态,积累观点。还有一些业界老师的公号和weibo,如胡泳、刘德寰、曹林。同时,应关注新闻时事和各类媒体事件,阅读媒体人的解读评论,自己多思考不同角度和观点,有利于你答题的思维广度。千万不要做一个只会考试的“学习机器”。(四)拓展阅读北大新传各专业历来没有固定参考书,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老师看到一些深度观点,也能帮助我们在复试时讲解书籍,因为这是一个复试必问题。最初大家可以从浅显易懂的通识性读物开始,如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胡泳《人人时代》《众声喧哗》等,然后根据本专业所考察的知识板块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如,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等。Part 7 关于复试1.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北大新媒体复试名单放榜一周以后就会开始复试,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分数出来后根据往年分数线开始准备复试!越早准备越充分,不要像我一样拖延症,名单出来才开始准备,根本来不及,效果也很不好。2.一定要好好准备北大新媒体初复试比为6:4。大家不要以为进复试就稳了,还是会淘汰掉一些人的。看今年的录取名单就知道,后排逆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高分考生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前面有两个380+的小伙伴被刷掉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自己才能大方展现自己。3.个人材料装订成册,一定要有个人特点因为考研班的日渐完善,每个考生都知道个人材料需要装订成册。但是想想,老师一天看20多份一样的材料得有多烦,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与众不同展现出来,抓住老师的眼球!4.自我介绍不宜过长这个部分我吃了亏。因为想让导师快速了解自己,我准备了一分半钟的自我介绍,能写的我都写了。复试的时候老师便在中间打断了我,这对我的心态造成了一点影响。自我介绍也要突出个人特色,简洁精炼,一分钟以内最佳。5.英语口语要反复练习复试的时候我被问到为什么选择个人陈述上写的两个研究方向。这个问题我事先准备到了,但是没有想到导师真会问这么难回答的英语问题。大家不要轻视英语口语的练习,要把你个人陈述上所有东西的英语表达都练会,还有猜测导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光准备常规的自我介绍、家乡、兴趣爱好、介绍一本书可是不够的。6.考前模拟面试非常必要我在面试前进行了三次模拟。第一次真的非常紧张,毕竟都是没有见过的人,性格又比较胆小。当时声音发抖,大脑一片空白,还有许多小动作。如果以第一次这种状态参加复试,我肯定会被刷掉。在模拟考官指正以后,后面两次我就逐渐放松了,也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观点。由此可见,考前模拟真的很重要。动作、表情、音量、语调这些细节都要认真磨。Part 8 几个Tips有几点想提醒之后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你们复习的时候少走弯路。1.看经验多动脑考研是一场不能预知结果的战役,成绩出来前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辜负这一年的辛苦和努力。网上的经验贴五花八门。前期看看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没什么坏处,激励自己向上,但千万别盲目自信,将自己代入,觉得按着他们说的复习你也一定能考上。多结合自己的实际啊各位!将别人的经验消化为自己的一套体系才有用!2.早日确定目标做任何一件事,假如你的目标不清晰,都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有个朋友大三下半学期想考中传,买来中传专业的书看了半年。大四再开学的时候又觉得中传竞争太大换了学校重新买书看书。就在这摇摆不定间耽误了太久,最后遗憾落榜了。在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这件事上切忌选择恐惧症!选择恐惧症的后果就是最后你能选择的所有都不选择你!3.避免拖沓,确定可实行计划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阴天》这句歌词也可以拿来形容考研备考起初决定考研时大家都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的,而这种情绪总是会随着考研战线的延长而日渐衰落,然后开始给自己找各种不复习的借口,功课越落越多,最终名落孙山。因此在备战之初我们就要注意克制惰性,制定较为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免得积少成多,使复习节奏变拖沓(也要避免频繁更改计划)。我们应该将全面的学习重心靠前分配,大步赶超,尽可能在学习热情高涨期完成一轮主要任务的复习,这样在后面疲惫期也可以凭借良好的基础、惯性坚持和重复,挺过黑暗,终迎光明。4.战线不宜拉得过长经常看到有学弟学妹在公共平台问“我现在大一,开始准备考研可以吗?”这类问题。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战线拉得过长,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你只会反复坚持又放弃,充满信心又迷茫彷徨。我有个同学的梦想是考上人大,从大三开始就不上课了,每天都在图书馆看书。后期他压力巨大,也很烦,本来肠胃就不好,结果考前三个月得了胃溃疡,只能回家吃药养病。不知道在家有没有好好复习,反正最后成绩也不理想。我认为,一般同学想要考上研究生,提前半年开始复习是最好的。基础较差者可以针对某一科提早进入状态,但不必一开始就卯足了劲儿,如果前期用力过猛,就很容易造成后期有气无力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战线过短更不可取,3~6个月准备时间最佳。5.不要流于形式笔记据我所知,很多人做笔记就是“抄书”,这种不经过大脑的笔记权当浪费时间,知识并不会进入你的脑子里。最好在你已经理解的情况下,结合历年真题挑书上重点记笔记。框架理论框架的用处真的因人而异,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用。有些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用理论框架将书理清更容易背诵,有些人(比如我),辛辛苦苦做完框架,发现没啥用就再没看过,还不如直接背书来得实在。但是,如果专业课里有考xx史的,推荐你们按照时间画框架图,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哦!打卡打卡是为了激励自己更好地奋斗,而不是给别人看的。不要自己在图书馆自习室玩会儿学会儿,晚上还发个朋友圈发个微博说自己学了一天好累什么的。记住,不要自己感动自己。6.别太紧绷,要有张有驰我自知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一件事坚持不了太久。所以备考之初就规定自己每周周末休息一天,看个电影/唱个歌/逛个街。平常复习的时候就认真复习,休息的时候就放开了玩,当作一周辛苦的奖励。从头至尾8h+没有娱乐时间的复习会让我崩溃,也很容易生病。在图书馆/自习室玩手机的时间还不如出去放松,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调节一下自己的坏心情。良好的心态也是好成绩的关键哦!一张保佑了学姐的神图送给大家在录取名单出来之前,为了稳妥,我还联系了调剂。上海师范大学两天后发来复试通知,扬州大学和汕头大学相继拒绝了我的申请。众所周知,在今年的调剂系统里,本科院校和高分优先考虑,第一志愿院校层次没有太大用处,所以对于本科像我一样不太好的考生,一定要努力考高分,不管是复试还是调剂都有极大优势。2019年考研人数暴涨到290w,明年会涨到多少不得而知,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就业市场对学历的看重。其实大家不用过于担心考研人数或者本科院校层次,只要你初试考的分数足够高、复试表现有亮点,谁都不能阻拦你上岸,你也没有机会走到艰难“调剂”的这一步。所以啊,这几个月一定不要偷懒松懈!好好备考才是王道。丢丢学姐说:愿上天善待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灵魂。学姐就在园子里静候各位的佳音了。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美幸

考研大军首次突破300万,2020他们因何考研?

这个周末,341万人考研大军将走进考场,迎战人生又一场大考。而这个数字意味着,2020年逐鹿考研“战场”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再增51万人。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考研权威数据,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引人瞩目。中国教育在线随即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什么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考生报名呈现哪些新态势?考生结构有哪些特点?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奋斗者的梦想,走近考研人群,记者力图勾勒一幅鲜活的考研图鉴。341万!较2019年增长17.59%●考生说考研已是一种流行趋势考生:王泉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已经是一种流行趋势,宿舍中的四个人都考研,周边的同学也有六、七成报了名。不管准备充分与否,大家都愿意尝试。我四年的本科学习不够扎实,期望在更好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里继续深造。争取在能力和简历上,能比别人更高一筹。●报告数说哲学、文学、军事学招生人数下降,其他学科上涨弃考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及高校超过10%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290万人,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2015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是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40万人。而事实上,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近10年来,各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08年至2018年,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在2018年占比达34.29%。其次则是管理学,所占比例在2018年上升至16.01%。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占比从2008年的3.83%增至2018年的7.65%,增加了近一倍。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广东省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约11%。2019年,辽宁省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同年,深圳大学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000人,弃考率达到12%。在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时,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经济转型期,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诉求越来越强●考生说我对“本科毕业马上就业”没有底气考生:刘达庆目标院校及专业:厦门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我考研主要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将来赢得更大主动权。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太大,本科毕业生工资低提升慢。一些岗位还有明确的研究生学历要求,即便是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很多同学的简历很快就被淘汰,只留下了研究生学历的求职者。我对本科毕业马上就业,没有底气。报考厦门大学是想实现我的名校情结。●报告数说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帮助很大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这两项相较以往调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动机。同时,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亦成为考生读研的重要因素。报告显示,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同时,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考研人数激增,与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36%之间。其中,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了20年间的最大值,约为14.20%,但我国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却几乎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当前,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热门专业”,社科类热度增加但就业不及预期●考生说追逐潮流是大部分年轻人的普遍心态考生:管嫣然目标院校及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近几年,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的发展非常快。我在实习过程中,深入接触了这个行业。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发挥我的创意。我的职业规划是想从事广告或者新媒体领域的工作。我想,追逐潮流是大部分年轻人的普遍心态吧。●报告数说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分数线上涨,但就业前景不好“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但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使得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报告显示,在高校的报考热门专业中,社科类专业常常占据众多席位,而工科类专业寥寥无几。2019年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其后依次是金融、法律(非法学)、新闻与传播等专业。而在这前十专业中,理工科类专业仅有两个,即计算机技术和化学专业,其余8个专业皆为社科类专业。2019年,暨南大学报考热度最高的前十专业中,金融专业的报名人数最多,达到1290人。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仍然榜上有名。只有计算机技术是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增长而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使得分数线整体呈上涨趋势,相比之下工科类专业的分数线有所下降。报告显示,高校专业的报考上明显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报考人数增长,报名录取比例也随之拉高,体现了考生报考专业的较强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显然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报考比例达57%,专业硕士受追捧●考生说专硕性价比高考生:刘易同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专硕金融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薪资待遇较高,更考验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术型硕士偏向于学术理论研究,可能不适合我。我报考金融学专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专硕培养注重应用型人才,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也小很多,性价比相对较高。●报告数说工程专业学位占比最高考生看重其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报告显示,参考往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等热门专业学位均榜上有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查显示,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到57%。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硕士的主要原因是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第二原因是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调查显示,近八成的考生愿意从学硕调剂到专硕,考生对于专硕的接受程度较高。报录比达4:1,20年来最高●考生说不是为了“注水”的研究生学历考生:王星目标院校及专业:北大考古系文博专业父母对我考研计划非常在意。此前,他们主张我拿到一个研究生学位即可,建议选择难度不大的学校。但是,我是为了提高学习能力和见识,不是为了“注水”的研究生学历。即便是考研失败,我也会从事文博专业方面的工作。最后,我说服了他们,坚持报考北京大学。●报告数说过半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贬值延期毕业率持续增长,“严进严出”渐成大势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这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增至290万人,报录比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而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预计当年研究生毕业生数为13.1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11.1万人,近15%的人未能按期毕业。到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两成延期毕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正常毕业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多,延毕率持续增长,足见研究生毕业标准愈加严格,而其中博士研究生延期问题不容忽视。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基于现状,研究生分流的有效推行面临不小的挑战。而今年以来,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清退。而在“严进严出”渐成大势的背景下,对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仍存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考生认为其中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其次是“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任重道远,考研热趋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质量成为招生单位必须面对的长久课题。

苍蝇王

正确看待考研“热”,从容走好人生路

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显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这一人数较2019年的290万人增长17.6%,创历史新高。如果用一个字描述2020年的考研形势,非“热”莫属。然而,如何正确看待研考报考“热”,笔者认为应该保持冷静、积极、客观。考研报考人数增加并不意味着考研难度一定增加。表面上看,报考人数多了,竞争更加激烈了,但实质上考研能否成功,还受到报考院校、学科专业、地域分布以及考生自身能力、国家招生计划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考生而言,要坚定考研的初心、信心和决心,积极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冷静应考,抓住最后的时间全力备战,争取更好的成绩。要学会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按照自己既定的复习规划,不急不躁,稳扎稳打。要相信,回顾自己从一开始复习到现在准备上场的备考里程,该掌握的知识点,该复习的科目都心中有数了,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你会发现自己一直都在进步。考研只是人生发展道路中的一种选择,有选择就有竞争,面对竞争,提高能力比提升学历层次更为重要。竞争是体现人生精彩的亮丽音符,在人生前进道路上,考研只是其中的一次“小考”,而赢得人生考场上的“大考”,才会奏响人生精彩的美丽华章。倘若今日不在教育场域竞争,他日也会在职场生涯、生活道路、终身学习等各个领域面对新的较量。一些考生可能并未想清楚自己加入考研大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只是追求学历提升或单纯改变“出身”,进而盲目跟风考研。考研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值得每名大学生结合自身的未来长远职业规划和职业兴趣冷静地认真思考。本科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大学生要学会自己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因此,只有打好本科阶段的知识基础,培养和挖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才能在未来更具竞争力。在考研报考人数创新高的同时,营造公平公正的考研环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考,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为维护考试公平公正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刑法明确将考试作弊罪纳入刑罚范围的基础上,201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联合公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明确规定,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解释》明确了各类助考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范围和标准,为考试招生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考;另一方面体现了重典严惩的立场,有利于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形成震慑,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而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无疑是传递给广大考生安心竞争、放飞梦想、实现自我的最大福音。进一步讲,入学考试只是考研的第一步,后面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于那些通过初试的考生,后续还需要经历复试、调剂等多个环节。每年都有大量“上线”但未被填报志愿录取的考生,还要面临着要不要调剂,如何选择调剂院校、专业,选择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是要重新考研还是走向职场等一系列选择,这些同样需要广大考生去冷静思考、积极应对。相信做到了冷静思考,沉稳应对,按部就班,步履坚实,广大考生一定会更好地拥抱自己的未来。(作者高耀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机械女

300万考研党被“逼”进考场,这届年轻人拼了!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2日拉开帷幕。临近考期,“考研族”进入到考前紧张的备战状态,进行最后冲刺。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近300万的考研党,被“逼”进考场。今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暴涨。同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峰值。连轴的通宵,也许会拼得一个更高的学历。磨砺三年,当再次杀向就业市场,我们能否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今年就业有多难“XX年,史上最难就业季”,这话年年都能用,永远是铁打的就业难,流水的年。毕业生太多了。从2010年到2017年,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了近6000万的毕业生,都快赶上英国人口了。2018年,毕业生直接飙到了820万人,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的巅峰值。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甭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今年职场人经历寒冬、裁员、失业,也很难熬。滴滴高管年终奖取消,员工年终奖腰斩;美团点评集团年底裁员30%;阿里、京东、华为等大企业被传“缩招”、“人员调整”……就业成为考研的最主要动因,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指出。明天,将有290万的考研党走进考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这是近三年来增幅最凶猛的一年。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在增长,招生规模也在增长,从2007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增长比例就超过了60%。研究生扩招,竞争其实没有那么激烈,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6年已经跌到了3:1,意味着3个人报考就有1个能考上。研究生早就水了,读一个挺水的研究生,毕业后依旧不好找工作。名校能带来多大升值不过,考上名校就不一样了。一份“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显示,有超过9成的公司选择到985、211大学进行校招,非重点(二本及以下)的高校不足10家。这种现象,可以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的理论“教育信号传递”来解释。斯宾塞认为,大学教育把人划成三六九等后,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这就是大公司校招时那么看中你是不是985、211的原因,因为这些学校在招生时,已经帮劳动力市场鉴别了人才。名校的优势,通过毕业生的薪酬,最直观地表现出来。中国薪酬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9000元的一共4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8000至9000元之间的高校一共有38所,基本都是985或211高校。图片来源:网页截图不是每个学生都是985、211毕业的,通过考研,从二三本高校进入双一流,身价也就不一样了。根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超过8成的考生,都来自非“双一流”高校。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起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什么专业稳拿高薪考上名校,也不意味着躺着拿高薪。BOSS直聘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部分双一流大学冷门专业人才的期望薪酬,低于普通高校热门专业,这一现象正变得愈发明显。所学专业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决定了就业有多大竞争力。《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从选择报考专业上来看,就业前景是首要考虑因素。拼一个光明的就业前景,是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并不都是为了研究学术。于是近5年来,我国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学术型硕士则在不断调减招生计划。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那么,那么多年轻人辛辛苦苦考研,报什么专业能稳拿高薪呢?新兴专业的“钱”景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就业竞争力30强专业中,近半数为新工科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智能科学等诸多领域。从具体排名来看,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连续3年蝉联桂冠,信息安全排名第一。IT技术类人才的身价和抢手程度,那叫一个快速上升。2018 年,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应届生的就业竞争力,普遍较2017年同期增长10%及以上。薪酬自然也是杠杠的。教育背景为计算机科学、电子类学科的2018年应届生,有28%期望月薪高于1万元,有7.5%期望月薪高于1.5万元。图片来源:BOSS 直聘研究院AI的“钱”景BOSS直聘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智能科学与技术是过去一年中就业竞争力增幅最快的专业,竞争力排名由2017年的30名开外跃居至第3位。不过,人工智能人才高度稀缺,2018年前5个月,AI人才需求已较2017年同期增长6倍以上。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另一边则是教育供给的跟进。教育部《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的新增本科专业中,新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达250所,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有60所。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工智能甚至写入课标,要求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学习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物联网等相关内容。“可以肯定的是,拥有智能科学与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会越来越受到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的重视。”BOSS 直聘研究院《2018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观察》写道。传统专业的“钱”景与新工科专业相比,传统工学类专业,如机械、地矿、水利等,因专业对口行业发展前景普遍遇到瓶颈或处于转型期,就业竞争力出现下降。经济类专业则受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减速、利润下滑等诸多因素影响,薪资涨幅放缓,和新工科专业毕业生之间的薪资回报率差距逐渐拉大。不过,BOSS直聘PR总监跟周刊君指出,具有名校背景、高学历及拥有国际职业水平资格认证证书的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依然大受企业欢迎。他提示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经济专业应届生,平均期望起薪较本科生高出20-50%,如果同时拥有CFA、CPA、FRM 等资格证书,期望起薪可达到普通本科生的1倍以上。”而历史学、哲学、农学等学科大类,因就业面较窄,整体就业竞争力仅为工学大类的七成。周刊君此前采访过一位学习艺术史的研究生,她告诉周刊君,“除了留校任教或者去机构做研究,就不要想着就业的事儿了。”

六魔女

考研路上,他们为梦想坚持

14日,考研倒计时只剩下一个醒目的“9”。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4位今年备考的学子,感受他们在追梦路上的执着,也祝愿他们心想事成。陈玥澔文艺医学生:考研是我的的妥协和执着今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针灸专业读大五的陈玥澔,是因为想跨越职业门槛的限制,走上考研这条路。清早来到教室后,陈玥澔会麻利地从开水房打了一壶水,这是她一上午的饮水量,只有想活动活动、放松腿脚的时候,她才会端着杯子去接一杯水,顺便释放一下思维。陈玥澔的桌面上满满当当,整齐地摞着几十本五花八门的考研书籍,《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治疗学》这些专业科目的书动辄厚达五六厘米。一旁还有一瓶洗洁精,每天中午,陈玥澔和“研友”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吃完饭,边吃边背英语单词,然后花两分钟时间刷碗。“我是个‘耍娃儿’。大五决定考研以前,是个文艺青年。”一身素色随性风格衣物、戴黑框眼镜的陈玥澔,打开她手机的相册,对大学期间的摄影作品和读过的各类书目向记者一一介绍,如数家珍,眼神中的不舍展露无遗。报考本科时,因为对现实的妥协,陈玥澔放弃了她所热爱的艺术专业,选择了中医针灸专业。准备考研时,她觉得读了五年的医学若要放弃实属可惜,于是咬着牙,继续和其他同学一起“啃”着一本本大部头专业书,朝着医生的职业生涯努力。陈玥澔有一群热爱艺术的朋友,每当有这样那样的展览、演出时,他们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宣传,然后玩笑性质地@陈玥澔,让她眼馋。“真是一群‘损友’。刚开始确实会很遗憾自己不能去,但是现在我都习惯了。”考研学习之余,陈玥澔会隔三差五地看一部特别喜欢的电影,然后洋洋洒洒地在社交网络上写下几千字的影评。对她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了。“我觉得还是不能死读书,更不能把自己的脑筋读‘死’。”考研对陈玥澔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更不如说是一种执着。恍如她手机里屯着考后看、占了内存“半壁江山”的电影资源,以及数千张她最爱的摄影作品,这些对于文艺的梦想火苗都在她心中,并没有熄灭。“考研是我的妥协和执着,妥协是暂时的,而执着是永远的,”憧憬着考试结束之后的生活,陈玥澔话匣子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但是想到还有一章《考研政治》没有看完,她又极力地把自己的思绪拉回来,“未来,等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我想重新拾起我的爱好,当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对科研的热情支撑他坚持到最后“考研越到后面,来图书馆排队抢座位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过我的心态没怎么受影响。”梁培博一边说着,一边快步朝图书馆走去,嘴里还不忘啃一口有些烫人的肉夹馍,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消灭”了。每天早上7点40分左右,西南大学南区图书馆大门还紧闭着,门口就会早早地排着几个等待入馆的学生。其中一个男生总会拿着英语单词表低头认真地背着,他就是梁培博,西南大学14级植物保护学院学生,准备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8点,图书馆开门的音乐声一想起,梁培博就往自己的老位置冲去。放下书包、整理桌面,这些动作他都重复过上百次,一气呵成。梁培博还不忘活动活动筋骨,连连做了好几个扩胸,“复习的时候一坐就要坐十几个小时,不活动下感觉人都要蔫了。”从今年6月份开始,梁培博就开始了他的“啃书”生活,一整天都在图书馆和密集的复习计划中度过:上午和下午整大段时间就用来复习专业课程,中午和晚上零碎的时间就用来复习英语和政治。晚上9点30图书馆闭馆后,梁培博就会去通宵自习室坐会儿看下政治复习大纲,一直到11点半左右,他才会收拾东西回寝室,“我一般走的时候,还是看到很多人没有离开。”梁培博说,前段时间看到别人通宵复习心里会有点焦躁,他也曾“刷夜”,通宵啃书,但感觉效率并不高。他现在逐渐调整过来了,觉得一个良好的作息和高效的学习比较重要。梁培博所在的植物保护学院去年考研率达到45%以上。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备考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8、9月的时候,西大图书馆座无虚席,大家的复习热情更是高涨,每天都在暗中较劲儿,要和书中的知识“死磕”到底;如今,记者目光所及的图书馆空置出来很多座位,有些位置即使放上了满满当当的书,但是一整天也不见学生就坐。“图书馆的空位也多了,还是有人放弃了。”梁培博有些惋惜又万分坚定地说,“我能坚持到最后,还是对科研有热情存在——小时候‘想当科学家’的梦想,我不希望只是一句空话。”吕鹏远“小鲜肉”因考研变“老腊肉”,他乐在其中进入十月份后,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吕鹏远望着山上逐渐飘落的树叶,无奈地把闹钟从六点拨到了六点半。十二月以来,天亮得更晚了,吕鹏远每天就清晨从宿舍前往图书馆,一路闻着歌乐山新鲜的空气,一路奔跑,这是他一天之中最为放松的时间。“冬天的歌乐山奇冷无比,清晨路过景观大道的时候,风很烈,会把脸刮得特别疼。几个月下来,同学都说我不再是‘小鲜肉’,而是顶着一张沧桑脸的‘老腊肉’了。”吕鹏远决定考研是这学期的事情,所以准备时间特别紧张,再加上到了大四,他们依然有很多必修课,所以每天复习的时间难以固定,往往都是挤出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看书。他的书桌上,随时都备有一瓶眼药水,跟记者交谈的短短半个小时里,他就滴了两次。“没有办法,一天下来要滴四五次,特别酸胀。”中午11点50分,吕鹏远刚走出必修课课堂,就急匆匆地去图书馆小卖部买午饭——面包或者泡面,泡上开水两分钟不到,他就囫囵吞枣地吃下还有些发硬的泡面。他最喜欢坐在图书馆角落的石台阶上背书,“冰凉能够带给我清醒的头脑,这样比较有效率。”尽管听上去有些艰苦,吕鹏远仍然乐在其中,他觉得找到了高中时候拼搏的感觉。“考研复习的过程特别充实,很有冲劲。每天我会复习十几本教材,将每本教材的知识回顾一遍,书越看越‘薄’,我的底气也越来越足。”李秋红(左)和男友相约考研,她充满幸福和斗志如果说考研是“一个人的长跑”,那这条“长跑”之路对李秋红来说,一点也不孤单,反而每天都充满了期待和温暖。“我很幸运,能够和喜欢的人一起复习。”李秋红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学,在一起已经六年了。当初不被家里看好的“早恋”小情侣,三年前一起考上四川外国语大学,今年又约定一起考西南财经大学。“好的感情就是互相促进,互相监督。”李秋红和男友的作息时间并不一样——习惯早睡早起的她,每天十二点前准时睡觉,六点一到就走出宿舍。而男友在晚上的时候效率会更高,所以早上会多睡一阵。每天早上六点半,李秋红会买好两个人的早餐,然后到图书馆找好座位。“复习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我会提前帮他收拾好书本,等到他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复习。”复习的时候,李秋红和男友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经常会互相讲解,就像当年高考时的那样。在图书馆,他俩面对而坐,就是为了在不互相影响的基础上,抬起头也能看见对方。时不时,李秋红遇到难题抓挠一阵头发之后会偷看男友一眼,然后继续伏案刷题。还有不到十天,他俩就要共同走向那场举足轻重的考试,之后结果怎样还是未知数。“压力虽然很大,但是每一天我们都互相陪伴,整个复习的过程是特别美好温暖的。和喜欢的人一起朝着同一个梦想奋斗,我想不管考研结果如何,都会成为我最美的记忆。”新闻多一点:考研辅导专家提醒:放宽心最重要 不要做极端行为海文考研重庆地区校长蒋世伟提醒各位考生,考研临近,生活、学习、心态三个方面都值得注意:生活上,临近考试,学生还是需要按照之前的学习时间来,不要突然改变作息,但是天气渐渐变冷,注意添加衣物,千万谨防感冒。饮食上,考前千万不能吃太辛辣的食物,如果早上有习惯喝牛奶的同学,尽量控制摄入量,减少对考试时的影响。不是在本校考试的同学,涉及到跨学校、跨地区的,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住宿方面现在一定要解决好了。学习上,还有9天实践复习,但其实学习掌握情况基本上定型了,学生应从自身情况查漏补缺。根据学科特点,能够涨分的地方是:政治注意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数学注重薄弱地方的演练、看错题集;英语至少要准备一套近五年的真题进行实战演练,按照考研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全真模拟,这样看自己的进度来分配余下的时间。心态上,千万不要听网上的传言,如“考前答案”“做xx题”“看xx书”之类,不要投机取巧,只有自己知识扎实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此外,还应注意把紧张的心情在考前缓和下来,一定要放宽心。“考研就像工作面试,即使不能成功,也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影响太多,放宽心。学生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分散一下自己紧绷的心情。”大考将近,针对有些同学考前睡不着觉的情况,蒋世伟提醒,“其实很正常,但千万不要用极端的方式解决,例如吃安眠药。遇到失眠的情况,按照正常的生理反应应对就行,最重要的还是放松心态。”学霸支招:最后几天拼的是心态 坚持和放松即为胜利目前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读研一的罗俊杰,去年以419分的总成绩位列重大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初试第一名。在大学生活的前三年,罗俊杰还只是班上的“学渣”——60人的班上,他基本上排在40名往后,“考试成绩出来的一瞬间我确实惊呆了,但自己考研准备那会儿确实很努力。”回想自己去年考研的最后时光,罗俊杰有几个经验分享给即将最后一搏的“考研党”:1.调整状态,接来下的时间里,首先需要保持心态的稳定,心态不能“崩”;2.可以适当回归书本,看看自己之前用的笔记有没有疏漏的地方,有的话就赶紧记一记;3.适当进行一些论述题的练习,一是检验自己复习的情况,二是学习怎么样将输入转换为输出;4.适当脱离书本笔记看一看论文和扩展材料。最后一段时间,很多“考研党”的时间会分配给政治和英语,因为专业课可能已较为定型。但“学霸”罗俊杰也提醒大家,不要觉得专业课复习得差不多了就掉以轻心,也不要觉得时间紧迫了就自暴自弃,几天的时间,抓抓紧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能说专业课直接考到了我头天晚上还在看的原题吗,一模一样。所以坚持到最后你就笑了。最后几天拼的是心态,一定要坚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加油!”通讯员 陈俊伶 陈怡 司金冉 摄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杨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