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最近,考研党们最辛苦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刷屏,满屏查找考研调剂的信息,然后一个一个记录下来,还要归类整理。满屏都是考生在问:“我有把握吗?我刚过下可以吗?”其中的辛酸只有考研党们自己体会得到。调剂本来有点信息战的味道,不抓住这个机会确实会影响调剂报名。谁占有的信息多,谁选择的机会就大,谁被调剂的几率就高。但从考生的问题中发现,考生面对诸多的信息有点慌乱,无从下手,不知道那个信息到底有用,甚至不知道怎么查找这些信息?有些网友说,为什么不公布成绩后在填报志愿?为什么要先报?还要再调剂?这些就涉及到研究生招生录取的问题。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决定了研究生录取坚持志愿优先的模式。这也决定了在研究生志愿填报上为什么只填报一所高校一个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是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专业技术是其核心,不是一般的技能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决定了其招生的方式。在高考招生中我们关注的有三点,学生的个性发展,录取的公平公正和人才的选拔标准,这三者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的矛盾中,很难把哪一个列在首位。而研究生注重的是专业性,人才是关键,个人的爱好、专业发展就要优先考虑。所以采取的是志愿优先的办法。研究生报考志愿扎堆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不论在考试之前报考还是成绩公布之后,专业愿望的第一性决定了考生的报考愿望,即使知道自己成绩也希望报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自己有发展职场的专业,依靠分数考上研为目标只是少数。另外从国家学科建设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也需要保护一部分冷门专业、位置偏远的高校。这是从制度上保证发展的需要。考生扎堆和报考人数不足的问题是一种必然。解决的办法就是调剂。把达到分数线却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进行第二次分配,调剂就出现了。调剂需要满足的条件:1、 至少过B 区国家线。过了A区国家线可以在AB区调剂也就是全国;过了B区国家线可以在B区调剂。2. 调剂必须是相同或相近专业。通俗说就是专业代码前2位要相同,有些要求是前4位。3. 非全日制不能调全日制,全日制可以调非全日制;学硕可以调剂成专硕,专硕原则上不能调剂成学硕(医学生不参照此条)。4.单科和总分都要过线,如果你是A专业调剂到B专业,那么你必须要过A、B两个专业的国家线。调剂的类型:1、不同院校之间调剂,2、同学校不同院系之间调剂,3、学术型像专业型调剂,4、同院系不同专业调剂。通过这几条路可以增大录取几率:1、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关注文科院校,文科生学生可以关注理工科类院校。2、中国人民大学的化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的经济类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在本院校属于相对冷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需要调剂的可能性较大。3、科研院所是一个上等选择。调剂时还应该考虑一些科研院所,目前大约90%的考生报考高校研究生,只有10%考生填报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如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属于中科院下面的研究所。科研院所的导师多,学生少,教学科研质量也很好。4、调剂母校的可能性比外校大的多。在调剂时千万别忘了母校,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5、一区考生往二区院校调剂。
大家心心念念的考研成绩终于出来了,查完分大家先不要太激动,也不要看了成绩之后马上去庆祝,那要做什么呢? 一、对照往年的复试线/国家线: 情况1: 分数较高,只要是各科分数线都过了就可以安心准备复试了。 情况2: 分数在往年复试线附近,建议看成绩单院校有没有公布成绩排名,然后根据招生人数和参加复试的比例算算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如果成绩处于中等,那么可以放心的准备复试了,不用考虑调剂的事情;如果处在下游边缘,那么就要自己衡量好了, 最 好一边准备复试一边着手调剂。 如果不想参加报考院校复试了,那就一心一意准备调剂吧。如果按照名次不能进入复试,但参照往年国家线可以调剂,那么就要踏踏实实的搜集调剂院校信息了,安心调剂,戒骄戒躁。 情况3: 分数未达到往年国家线,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一是今年国家线还没出,有可能降分;二是即使距离国家线有挺大差距,我们也要知道失败乃兵家常事,一次的失败不能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不想二战,就做好找工作的准备,没准你能找个很棒的工作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调整下心态,咱们继续奋斗。 二、查看院校的复试方案: 如果没有今年的,可对照往年的,根据复试方案进行对应的复试准备,笔试:专业课、英语,面试:专业课、综合面试,口语听力。 三、联系导师: 成绩出来后可以根据情况联系导师,可以在目标学校学院的网站上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邮件和办公室电话一般都会有的。一般情况下,导师都会回复邮件,如果导师没有回的话,可以尝试下其他途径。联系导师主要是告诉导师报考他研究生的信心以及决心,其次是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可塑性,再次是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复试中的合格率。 最后,祝大家都能进入自己心仪的院校~
2018考研初试成绩已经都出来了,很多报了985、211的同学在忙着调剂,有的报了双非的学校的同学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985、211。关于这种现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咋说吧,那2019考研应该咋选择合适的院校呢?这个分数报的是双非的学校,按照去年的分数A类地区B类地区都在300分以下,所以楼主是感觉有点亏吧,那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咋说的吧。 1、有些双非专业排名保底全国前10,你都不一定能进……2、一点也不亏,其他学校你都考不了这么高。3、我也是报的双非,也是电气专业 380分。4、那我岂不是要哭死(业务一是数学二)英语:80,政治:73,数学二:99,专业课:128总分380分。5、亏死了,劝你别去,能考350的大神可不多,在复习一年吧~。6、的确,东电,上电,三峡,南京工程,哈理工等双非也是不错的,不次于一些211。7、你去报考211 985没准专业课过不了百 别拿你现在的成绩衡量。8、这就是一个悖论。我高中同学在毕业那年,考工科某211考了380+的分数,和你一样的心态,觉得亏了。不过他干了一件爆炸伟大的事情,那就是直接没去复试,准备考华科去。结果惨不忍睹,还没第一年考的高。9、不过这种问题都会存在。要善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啊,不同情况不同分析,量体裁衣,相同之中看不同。10、这么和你说吧,专业课难度和改分尺度不同,这是其一,其二是差学校也有高分只是分数会断档。11、我报的上海双非学硕考了378,哪有啥亏不亏的、总比分不够强吧。所以我们在院校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几点,第一点:好学校的命题难度,专业课阅卷尺度,还有比如教育质量不错还比较热门的地区,稍多比如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天津,陕西,四川等等这些地方,公共课阅卷尺度还摆在那里,完全就是未知数。之前有的同学报的本校,旱区;高中同学报了本省b区的211,水区。对政治答案和英语答案,我政治客观差不多比他多个6 7分,最后总分还比他倒低了4分。英语二也一样,我客观题印象中丢了0.5分,最后没上90;他客观题好像错了3分,结果还上了90。b区一般批卷还是水的,报的人少,尽量保证公共课这些方面不卡人吧。第二点:报考院校的时候有两个时间点要注意,那就是在上一年的分数及复试出来的时候,要注意看,其次就是在报考前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的复习情况来选择院校,而且还要注意院校是不是推免人数与招生人数有变化。第三点:不要片面的看学校是不是985、211,而且还要看该校在本专业中的排名,如果你们找不到权威的数据可以关注我们,我们提供有专业的院校与排名信息。考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不假,但是还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乐趣,开心学习每一天,学习就是要爱他不要多每天一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考研可谓是辛苦而且压力又大,好不容易经历完一个高考,结果又迎来第二个“高考”,对于这些考研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拼尽全力挤进考研大军中,而在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这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见其中的压力有多大,那么如此大的压力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大学生挤入考研大军呢?据调查,考研学生大多为了这四个原因。第一,提升学历这类学生达到所有考研学生中人数的58%,很多的大学生认为以本科生的学历去找工作的话,不仅找不到好的工作,必须要面对非常激烈的竞争压力,对此他们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用的话在寻找工作时又多了一份敲门砖。第二类是名校情结何为名校情结?当时在高考时很多的学生因为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因此想通过考研再一次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所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对于这类学生占总考研人数的20%。第三类为就业缓冲就业缓冲指的是很多的大学生,因为在大学毕业时没有想到更好的去路,也不打算毕业后就去工作,因此他们想借助考研来缓解自己心中的迷茫,这类学生的话大多都为女学生。第四类为热爱科研这类学生的话占到总考研人数的6%左右,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个人有高尚的情节,以及对科研方面非常的感兴趣,因此他们选择毕业前考研。去调查采访大部分的大学生想法是当时高考时所填专业以及学校并不是非常的确定,导致他们一上大学之后就非常的后悔,对于学校以及专业并不是非常的满意,因此他们会选择考研。从研究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其实都是因为专业以及学历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考研。因此很多的考研师姐建议:高考过后填志愿,千万要选对专业,以及你自己满意的学校,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你毕业后找不到自己喜欢满意的工作。对此,笔者建议: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考研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第二次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你毕业后,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时,那么考研将是你非常不错的选择。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高考结束之后,为何要先填志愿,再公布录取分数线?为何不能提前公布录取分数线再填报志愿?”一名考生家长突发奇想,与我探讨这个问题。众所周知,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当学生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之后,各个地区所有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就开始“现场直播”,每一批次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完之后,各大高校的录取数线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地款款而来。可以说,在等待目标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那么自然会有人突发奇想:为何各大高校不先把录取分数线搞出来,然后让考生毫无思想负担地“知分数线报考”岂不更妙?之所以要让高校录取分数线安排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后,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一)先填报高考志愿,再出分数线,这样高校才有可能完成招生计划。举个例子,假如复旦大学要针对四川省的考生只招90名理科生,那么复旦把录取分数线锁定为704分甚至更高,这样做合适吗?我们知道,在这一次的高考中,四川理科生高考成绩达到704的只有90名,复旦如果这样敲定四川理科考生录取分数线的话,会不会在四川收满90名理科生呢?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这90名分数达到704分的理科生中,不一定每一名考生都会选择复旦,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会选择逼格比复旦更牛的清华或者北大。那么,假如在复旦划分数线之后考生才报考高考志愿,一旦达到704分的四川理科生大部分不选择复旦的话,那么复旦大学是不是还要再降低一次分数线或者进行大面积的志愿征集呢?(二)决定录取分数线高低的最大因素,是高校的招生人数和考生自己的成绩。我们必须清楚一点: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出炉”,绝非高校高层人员脑袋一拍就产生出来的数据。我们所知道的每一所高校每一年的录取分数线各不相同,就拿北京大学针对河北理科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来说,2017年河北理科生考693分就有机会被北大录取,据统计,河北理科生2017年高考成绩达到693分及以上的只有48人;2018年河北理科生考707分才能上北大,比前一年高了整整14分,这是因为在2018年的高考中,河北理科生中高考成绩达到707分及以上的有45人。通过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北大对河北理科生的招收虽然从表面上看分数线提高了,但实际上北大在河北招生的人数是没有多大变化的。所以,高校的招生人数和考生自己的成绩是高校锁定录取分数线的关键所在。(三)不同省份划定不同的分数线,是根据各省考生的高考分数和报考情况敲定的。同样一所大学,甚至同一份高考试卷,某一所高校对A省考生划的分数线是530(外省),而对B省的考生划定的分数线是510分(也有可能是本省),并非这所高校高层戴“有色眼镜”看待A省考生,而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A省考生的整体高考成绩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A省考生报考这所高校的人数比较多,如果不把分数线划高一些的话,可能会出现招生人数不均衡的情况。当然,对于本省的考生填报本省的大学,一般情况下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这在大部分地区都是这么一种规律。综上所述,先让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再给出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应该来说会更合理一些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对高校录取分数线“姗姗来迟”的情况是不是已经豁然开朗了呢?
说起考研一词,近年热度也是不断升温,现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明确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这让我们早年理解的,读完大学找个好工作,渐渐成为过去式,参加2021年研究生报名考生的人数更创下破历史记录的377万人次,那么考研到底是怎么个考法呢,啥时候报名、啥时候考试、啥时候那录取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整明白,甚至有考过的同学,都讲不清楚,今天明航来给大家梳理一遍,搞明白考研从报名到录取到底是需要经历哪些流程。首先就是报名,考研报名时间在每年9月--10月,并且分为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现在很多单位采取网上确认),网上报名分为:预报名、正式报名。首先预报名,部分省份只有在应届校大学生可以参加,时间基本每年都是在9月下旬,而正式报名,时间一般为10月份,在校大学生预报名成功后,如果不需要更改报名信息,10月份可以不用参加正式报名,其余符合考研报名要求的人员,都可以在10月份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报名主要填写两个信息:考生身份相关信息和填报报考信息(也就是大家理解的报志愿) 需要注意,报名的时候应届在校大学生,基本处于大四刚刚开学的状态,所以大学生基本在大三开始正式考研备考,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报志愿,这个和高考不一样,考研是还没有参加考试,最迟10月份就需要报好志愿且不能更改,目前考研采取一志愿制度,也就是考生只有一个志愿,和高考有很多平行志愿不同。因采取一志愿制度,所以填报学校以及专业就非常重要,假如你报考了湖北大学,即使考了全科满分也上不了清华北大,而相反,报985院校,有可能各科只考了个及格分,却考上了。所以考研能不能考上和选学校专业关系也很大,区别于高考,只要分数高,学校专业可以随便挑。报考后就是11月--12月份的现场确认以及打印准考证环节了,现场确认因为疫情原因现在很多都改成了网上确认,这个环节可以理解为,招生单位确定一下有多少考生报考自己学校专业,就可以准备相应的试卷数量了。12月份就是初试环节了,具体时间一般在12月份20几号,周六周天的时间,初试均为笔试,第一天上午考政治、199管理类联考(经济管理类的几个专硕),下午考外语,第二天考数学以及专业课。像建筑设计类的特殊科目(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就是放在第三天进行。初试结束以后,就是等待初试成绩,以及国家线(对各个学科以及专业进行分别划最低录取线),当然上文讲到了,有可能会以相对比较低的分数考上985,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我们国家一共有39所985院校,其中有34所可以自主划线,自主划线基本都会早于国家线出来,这34所学校根据自己情况,他们可以低于国家线录取一志愿报考自己学校的考生(一般出现在某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因为报志愿采用一志愿制度,会导致这些学校偶尔某些专业没什么人报名,所以低于国家线录取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并且绝非个例。区别于高考,只看总分,考研除了对总分有要求之外,也会要求单科成绩,某个单科成绩不达标的话,被录取的机会也就很小了。2月--3月份就可以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线以及自主划的线,开始陆续进行复试以及调剂工作了。考研也是有调剂的,缺额学校可以录取一志愿没有上线的考生,前提是总分以及单科成绩要在国家线以上。但是不是说过了国家线就一定能成功上岸,假如某个专业生源充足,过国家线的人数超过需要录取的人数,那注定有人考过国家线,依然没法成为研究生。3月--4月份的复试,一般也分为3个环节,专业课笔试,外语口语听力,综合面试,考研不是说初试过了,就能被录取,正常都是采取差额复试,比例一般最少在1:1.2,也就是假如招生10人,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会有不低于12个人进入复试,复试在淘汰2人,胜出的人基本就是学校录取的人了。以上内容是明航给大家整理的主体简要流程,特别官方详细的,还是需要看我们国家教育部最新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欢迎分享收藏本文,我是明航,您的点赞关注是明航持续分享教育知识的不懈动力。“您觉得考研相对高考,是简单了还是更加复杂呢?”明航期待更多交流哦
按照以往多数学长学姐的经验,很多同学觉得提前一年多开始准备考研就可以了,那么考研如果从大一开始准备早不早?其实,考研这件事儿,从何时开始准备都不算早!而且越早开始考虑这件事情,做成这件事的机率就会增大。有同学担心准备得过早,之后一些参考书会有变化,但是从大一开始可以打好基础,好好学英语和基础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时间,这在之后复习时会有很大助益。同时,专业课如果基础扎实,后面还可以为英语和政治留出更多复习的时间。每一个坐在考研战场上的人,都不敢保证,自己已经把知识掌握到了100%、已经做到充分的准备。所以只能是无限地推进学习程度。因为当你大三大四才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人在大二已经把历年的考研英语真题认真做了一遍并研究了一遍,还顺带把专业课也详细背了一遍。同样,和你同一年考试的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是二战的学生,试问你怎么和他们比?所以,大一准备完全可以。考研规划指导想要考研。首先就要对考研有相关的了解和初步的规划。首先要有报考常识。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偏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MBA、MPA、工程师、医师、律师、建筑师等,学制一般为2年。既要考虑到自己所学专业,也要考虑未来发展,将二者相结合。其次是考试科目,一般是英语、政治、数学和专业课。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可以研究一下不同试卷的难度,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进行考试。接下来就是复习的策略。如果分三轮来复习的话,第一轮复习就是打地基,夯实基础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一过程,之后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英语方面,重点是考研词汇+阅读+翻译。可以先看前一年的《大纲》(英语6级和考研可以结合起来复习)。解决长难句,掌握各种句式,大量练习长难句翻译。加大阅读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这一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这一轮的英语复习会很耗时间,但也是夯实基础的过程,因为进入强化期开始复习政治之后,就不可能再占用大量时间做英语题了。这一阶段数学的重点是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大量做基础题。词汇方面开始深入掌握用法,尤其是固定搭配和习惯。专业课的话,如果跨专业或跨校报考,要按照指定书目开始专业课程的系统复习,要结合课后习题吃透相关书目。第二轮时开始学习政治,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重大时事政治与相关基本理论的结合。可以参考《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此阶段英语要开始根据自己的薄弱项进行强化练习,找出相应的题型做点对点的训练,同时,针对记得不牢固的单词进行再一轮的复习。由于政治已经开始复习,因此数学时间会相应减少。这时要在首轮复习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 归纳,提炼解题规律。专业课方面要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个专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按照专题来归纳整理专业知识内容。最后一轮就是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深化提炼,查漏补缺,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一是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二是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时事政治与政治 基本理论的结合历来是考试热点,一定要好好归纳总结。)这一阶段要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在考试达到最佳状态。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是通过普普通通的积累,在时间中慢慢孕育出来的。付出在哪里,收获亦在此。滴水石穿,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功不唐捐。关注我@高考志愿填报华老师,查看更多报考相关内容。
最近2020年的考研大纲才刚刚公布就引发了各大考研培训机构和众多考研学子的关注,很多学生在高考毕业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再也不会有像高三一样埋头苦干的日子了,然而在大学三年之后还是有大批大批的学子加入考研大军。不论是什么样的理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都是希望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但是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考研录取的人数仅仅只是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成功者的经验往往都有所差异,但失败者的历程却几乎相同。今天小编采访了一位19届考研失败的学姐,向她讨教了一些经验。在这里也为大家总结和概括了考研最忌讳的三件事情。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跟自己实力相当的学校。考研跟高考很大的不同是考研是先报名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之后再进行考试,也就是先填志愿再考试。有的学生选择考研是为了弥补自己高考没有发挥好的劣势,想要为自己赢得一张好看的敲门砖。不少人也都是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能够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出发点,才让很多学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导致考研失败。我们要知道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力是相当大的,如果在一开始填志愿的时候没有慎重考虑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最后的结果失败。理智的人应该要对自己的行为反复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往往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二、不要跟别人比较。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总是会跟自己身边的朋友结伴,一方面可以在有困难的时候两个人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跟对方比较从而促进自己进步。这种学习方法确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在考研的路途上更多是你一个人的脚步,因为在你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你身边的同学可能他们的选择跟你不一样。既然是不一样的,那么你跟别人的比较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因为别人的复习进度比你快就慌了阵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适的规划效果是最好的。三、一心不能二用。每年各个高校的毕业生都会去参加春招和秋招,这也是很多不考研的学生找工作的一个好机会。但是很多考研学子也会去参加这种招聘会,因为在考研的过程中会面临太多的未知性,而自己身边不考研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投简历,难免会给自己的心理上面造成一些压力。但是,这并不是逃避压力的方法,一心不能二用。如果你决定了去工作,那么就好好的投简历去面试,如果你决定了考研,那么就认真复习,千万不要想着两者都可以兼顾。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到最后会一无所得。考研的路途任重而道远,但是这个世界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加油吧少年们!
截止到现在的时间,相信很多的2020年的考生已经查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绩了。同时,也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其他考生的高分成绩单了。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对自己的成绩,或是对调剂的选择,或是对复试的准备产生迷茫,今天就为大家说明一下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说的就是考研的初试成绩的问题。这两天关于考研成绩问题沸沸扬扬,很多高分的考生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成绩,其他考生觉得自己的成绩并不好,或者是本身就觉得自己的成绩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会有部分考生选择复核成绩,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查询成绩的时候,每一个招生的单位都会在最后附上复核的时间以及申请的要求。各位准备申请复核成绩的考生一定要注意准确的时间,并准备好相对应要提交的材料,仔细阅读并确认提交审核成绩的单位。其次就是对今年国家线的预测,或是自己报考的学校的分数线的预测。来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进复试。首先要做的是将近三年的国家线,包括单科分数线,总分作对比,这里要注意单科受限,也就是说单科成绩没有达到国家线。若是初试分数远远超过了分数线,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专心准备复试了,有的学校会有成绩排名,这就更为简单方便。如果觉得自己成绩只高出或比分数线稍稍低几分,那么就要调剂复试两手准备都要做,这里就需要对调剂信息多多注意。可以通过考生之间的调剂群,复试群等等多加关注,关注心仪的学校的官网通知。现在已经公告调剂名额的学校只有很少的几所,接下来其他的学校会慢慢的公示调剂的具体信息。还会有很多学生询问,分数出来之后究竟要不要联系导师呢?这里就要看每个学生自己的选择了。提前联系导师,可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但是也不是具有决定性,有的导师并不是特别喜欢提前联系。同时,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查询老师的信息,自己是否感兴趣。如果正好碰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以及喜欢的导师,提前联系是件好的事情。接下来就是调剂的重头戏了,在第一志愿招生还没有进行复试的时候,可以申请调剂吗?这个是肯定的,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后,就已经可以申请调剂了。按照学校的安排,根据调剂单位的要求填写申请,具体的复试时间与复试批次,学校会给予详细的说明。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很多同学会问,是否可以同时接受两个学校的复试邀请呢?这个是可以的,考生是可以同时接受两个或者多个学校的复试通知的,但是要注意时间是否冲突,如果时间冲突那就需要考生做好打算了。最后,考生如果接受研招网调剂系统中调剂单位的待录取通知,就表示调剂完成。之后就不能再被一志愿招生单位待录取。欢迎各位读者评论,转发,讨论自己的看法,这里是小彭说教育,分享你我的教育心得!
导读:每次高考完,最令家长和学生头疼的无疑是专业的选择和院校的选择,先选专业的话,可能自己的分数到不了想去的院校,先选院校的话,可能自己想学的专业刚好在这个院校没有开设。所以先选择学校还是先选择专业成为了一个难题,也是继高考之后,学生面临又一次挑战。文/苏墨玥高考填报志愿的正确顺序应该是:高考前按照模考成绩先筛选想学的专业 ,从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学校,多选几个作为备用,分数浮动在加减100分这样的一个区间里,再挑几个喜欢的院校,对院校中合适的专业进行兴趣度进行排名,取兴趣度最高的三个专业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兴趣度最高的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选择首先根据个人爱好,比如说你喜欢设计房屋,你可以选择的专业就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之类的工科专业,再根据自己最擅长的科目,比如说你最擅长的是生物,那么医学专业和生物学专业要列入思考范围,当你选到了自己心仪的专业的时候,你在大学一定不会特别的觉得课程枯燥,毕竟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当你的专业和你的兴趣相统一的时候,你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幅度提升。其次,是根据这个专业是否好就业,是否毕业就等于失业,是否需要考研深造来判断。如果你不喜欢读太多的书,也不想考研,可以选择技术类的专业,在你毕业之后可以担任相应的技术类的工作;如果你打算考研的话,一定要在填报志愿之前了解本专业的考研方向和就业方向,保证自己所有的功课都做足,再去选择专业。最后,根据专业的费用,也就是你的学费。尽量不要给家里造成经济负担,如果你的成绩能够上到一个正常费用的本科,尽量别选择高费,如果没有你想学的专业的时候,再去考虑高费中比较平价的专业,还是把个人兴趣放在第一位,但优先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不要去选择学费过高的专业。 院校的选择首先,根据自己想要去的院校来选择,“欲得其上,必求其上上”,当你有想要去的院校的时候,不妨把更好地院设为目标在为之努力,中国的大学有很多所,如果不确定自己想去什么院校,不妨按照自己想去什么城市,自己想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大学,来进行判断,如果选择工科类的专业,建议选择工科院校而不是综合类的大学。其次,是根据地域和学校排名来选。每一所大学每一年的排名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成绩优异的话,尽量选择每年都排名靠前的专业,而地域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别总是想着逃离父母,等你离家半年都见不到父母一次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父母唠叨一下也挺好,一定要确保自己可以适应学校所在地的气候,不妨在定好目标院校到填报志愿的期间,去学校所在地看看。最后,根据院校的食宿条件,以及院校的整体风评。住宿条件尽量选择上床下桌的院校,这样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如果是上下铺的话,可以自备小桌板,在床上学习;学校的饮食条件一定不要太差,一个人身处异地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不是吗?还有院校的风评,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问答软件咨询本校的学长学姐。其实,不管是院校的选择还是专业的选择,最主要的还是兴趣两个字,但是一定要优先考虑专业,因为你所学的专业决定了你日后的发展方向,一个好的专业能够为你的大学生活添彩,也会让你真心的想要学好它,你的院校是你未来四年将要生活的地方,是你未来人脉的主要来源。对于先选专业还是先选院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苏苏互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