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研,你准备好了吗?复试的同学,参考下某导师微信群内发的内容飞行课

读研,你准备好了吗?复试的同学,参考下某导师微信群内发的内容

现在估计一部分的同学的研究生复试已经结束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估计正在准备复试,无论复试的结果怎么样,或者你准备的怎样,但是读研肯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个过程比我们复习考研要更加艰难。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出了翟天临事件之后,国家对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想像过去的同学一样,轻松的毕业应该是不可能了,之前硕士的准点毕业率超过85%,虽然会有少量的延期,但是绝大多数都能毕业。但是今年显然是不可能了,不符合研究生培养了,要提前分流。如果你前两年不好好努力,可能你连写毕业论文的资格就没有。所以同学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研究生这几年是一场硬仗!大家可以参考下某导师在微信群里对学生发的内容。近日上海一著名高校的“青千”硕导在微信群里给学生安排工作,提到“我们实验室的工作时间是每天,包括周六日,特殊情况必须向我请假”“如果有谁觉得需要休息,你给我滚”“垃圾,你有什么资格需要休息”等等内容,口气相当的霸道和恶劣,但也真实的反映了读研后将面临的局面是什么样的,没有休息日,每天要泡在实验室,你必须拼命的干活。所以你必须对这种工作强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是那些理工科以及医学类专业的研究生。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比你读研的时候没有休息日更可怕的,那就是遇到一个魔鬼般的导师,大家可以看到,上述微信群里的导师大概就是这种,不给学生休息,骂自己的学生是垃圾、白痴,让学生去吃屎。这个学生在爆料的时候,连导师的名字都没有打码,看来是对老师积怨比较深,这种情况下,你还怎么搞研究?如果遇到这样的导师,真的活该你倒霉一辈子,君不见武汉理工大学的陶崇园被逼叫爸爸,君不见西安交大的杨宝德给导师当奴隶,并且你还没有办法摆脱。面试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导师的口碑。每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也是非常幸运的,祝大家都能遇到好的导师,学业顺利!上面的这种导师,你遇到过么?对于导师这微信群 这样要求学生你怎么看?你觉得是“严师”?还是恶魔?

韩檀

准研究生:被导师拉进微信群,到底要不要主动加师兄师姐微信

研一的新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导师把你拉进了研究生微信群,那么要不要主动加其他师兄师姐微信呢?主动加了会不会惹得师兄师姐厌烦,万一还没同意不是就更尴尬了;如果不主动加,会不会又显得没有礼貌。那么如何处理会比较合适呢?首先在研究生微信群,导师会时不时发布一些消息、文献等等。在这个群里有导师,一般来说学生们都不是太活跃,都是有事说事。在学生的私底下肯定还有一个学生自己的群。当导师把你拉进微信群时,导师一般会有欢迎的话语,导师表达完欢迎时,应在第一时间发一条消息:“我是***,非常荣幸加入**课题组,望师兄师姐多多指教!”类似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要先在群里发。如果导师把你拉进后却迟迟没有说话,你也要自己主动发消息。这样在师兄师姐的心里就知道了你的存在。在这之后是否主动加师兄师姐微信,我的建议是先不要立刻加,因为目前你对导师的管理模式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加呢?如果你在的课题组是个大组,你的导师只是其中的一个老师而已,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很多,可能今后有一些师兄师姐接触的特别少,贸然加微信,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时候就需要等到你进实验室的时候,先了解本导师名下的学生是哪些,再主动加其微信。其他导师名下的学生,可以等到有机会进一步认识的时候,主动加其微信。如果你在的是个独立的课题组,起初是导师会带你进入实验室,安排一个师兄或者师姐直接带你,这时候先主动加这个师兄或师姐的微信,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后,再加其他学生的微信。总而言之,就是当你见到师兄师姐后,再主动加微信会比较合适些,而且这时候他们也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网友也说:“导师都加了,师兄师姐怕什么。”也有的网友说:“你先主动加了表示了你的礼貌,如果对方没有通过,那就是他没有礼貌。”还有的网友说:“主动加,为什么不加,加了就相当于多了个朋友,以后有问题了更好请教。”对于此问题你是怎么看呢?

古镇情

有哪些比较好的考研微信公众号?

本文转载与【拉手题库】(超星,智慧等)网课答案哪里查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简单方便的小方法,就可以免费获取相关的答案资料。方法步骤1.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第一步: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Q“号,点击搜索功能 如下图所示。2.在手机微信的聊天界面顶部点击搜索【拉手题库】,这时会出来搜索结果,如下图。3.关注后点击输入框内输入网课题目,就能得到你想要的题目答案,如下图,基本复制粘贴即可免费获取答案。

井盖儿

人大考研复试:考生微信群泄题,知法违纪的法学学生不要也罢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的顶尖学府,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学校。在高考中,很多学子因为自己的分数达不到,与中国人民大学失专业之交臂。在大学四年之后,研究生考试成为他们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又一次机会。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人大于2021年3月28日至29日组织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然而,在3月31日下午,有邮件反映参加本次复试的部分考生,在复试进行、尚未结束期间,自行建立复试微信群,并且在微信群中透露复试内容。此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自建微信群交流复试内容确算违纪《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明确规定:“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每名考生都要签署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所以针对有些网友所说的,无非是考生自行建立交流群,交流考试感想而已的言论是完全不正确的。涉及到透露复试内容的22名考生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复试承诺,违反了考场规则,破坏了考试秩序,已构成《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等条款所规定的考试违纪。任何考试,必须公平公正当一部分人投机取巧获得利益的同时,另外一部分人则失去了自己的应得利益。我们说,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研究生考试则更有过之无不及。很多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想通过研究生考试改变自己的未来。高考还有那么多同学和老师和自己并肩作战,而研究生考试则是一个人看书、刷题的孤军奋战的过程,这其中的辛酸血泪只有经历过研究生考试的人才能体会。研究生考试有笔试和复试两大关,当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笔试过程中脱颖而出之后,这些考生离一张录取通知书只有一步之遥。复试刷掉的人并不多。此次人大复试考生自行建立微信群,先考试完的学生在微信群里透露复试内容,让后面考试的同学能够更好地准备,在有备而来的前提下,取得高分不是一件难事。很多网友会问,他们不是竞争关系吗,怎么会做这样害人害己的事情?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顺序靠后的考生出高价让前面的考生给自己透露题目,属于利益交换;二是群内考生抱团打造一个信息壁垒,集体挤占名额。无论哪一种,当一部分人靠投机取巧获取利益的同时,也意味着另一部分想要靠自己努力改变人生的学生的努力付之东流了。知法违纪的法学生不要也罢这场考试的学生本科不是法律专业,或许是因为对原专业不满意,又或许是对法学感兴趣,所以考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了准备此次研究生考试,想必他们也看了不少法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以后会从事和法律相关的职业,或是一名律师、或是一名检察官。无论哪种,他们应该都是这个社会上最应该为公平发声的人,而现在,他们却成为了破坏公平的人。无视诚信承诺书等于无视诚信,也无视承诺;网络传播复试内容不是明知故犯就是法律意识淡薄。这样的法学生为谋取自身利益做出破坏公平之举,如果真的成为了一名律师或检察官,怎能会真心实意地为别人伸张正义。最后,人大的处理结果是取消这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处理。复试成绩在研究生考试中几乎占一半比重,所以这几位考生此次复试肯定无缘人大了。个人观点:任何考试,必须公平公正,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这22名考生能进入人大的研究生复试,是自身实力和努力的结果,可如今因为一时的“歪心思”,葬送了自己的机遇,实为可惜,但绝不可怜。我们希望研究生复试为国家选拔出的人才,不仅能力强,各方面素质也是最高的!

拉巴斯

惨痛教训!22人因提前分享试题被判零分,考研学习群一夜之间解散

4月7日,中国人发大学发布的法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中,在“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一栏竟然有34名考生被判0分,且其中包括初试成绩415分,并列第一的2位高分考生,还有大量380分及390分以上的多名考生。这一触目惊心的录取分数单一时间震惊了考研圈。众所周知,法硕考研初试难度相当大,能考高分大多需要自己长时间异乎常人的拼命学习才能获得,据知情人透露:2名并列第一的,初试考415分的考生,一个三战,一个四战,三年、四年的考研生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如今都化为乌有。今天,人大回应,34名0分考生中,有22名考生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集体0分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批考生复试成绩被取消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人的成绩取消呢?原来人大接到举报,这22名考生同在一自建“微信法硕学习群”,当天复试结束后,就在群里分享了当天复试的题目,并进行交流讨论,然而此时,本校法硕复试尚在进行中。因此此举被群内其他考生截图举报,最终导致分享了复试题目的考生全部复试成绩被记0分。对于此事,网友们讨论热烈,人们在同情被取消成绩的高分考生的同时,更多的是总结了此事件的惨痛教训:一、时刻敬畏规则今年中国人大的复试,每个考生都是签订了《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的,承诺书中明确规定“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既然规则已明,尊重并敬畏规则才是正道,特别是作为法硕专业的考生,更应该明白敬畏规则的重要性。二、人心叵测,时刻谨言慎行考研学习时你有可能觉得大家都是“战友”,在一起分享学习经验,互相鼓励打气,总感觉很多都是志同道合的人,然而,当进入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复试之时,你所谓的战友就成为“竞争对手”,任何时间不要将“把柄”落到竞争对手之中,这一社会生存法则,希望单纯的考生要记牢。三、越考得好越要低调、低调再低调细节决定成败,在没接到录取名单以前,考生务必绷紧考研这根弦,做到多思考,少说话,三思而后行,毕竟“言多必失”,而且曾经的“战友”,在利益面前一秒变为“竞争对手”,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你低调行事吗?总之,此事一出,被取消成绩的考生极有可能从此改变人生方向,这也让曾经在考研学习群中讨论过复试内容的考生们,心惊胆战。据其他专业多个考研学习群的考生反应,有很多早复试出来的考生,会在群里讨论一下自己抽到的或被问到的题目,发泄一下自己连日来紧张疲惫的身心,即使有些考完的考生没有主动讨论复试题目,群里还未复试的考生也会多主打听诸如“考过的师兄抽到什么题目了?”“导师严肃不严肃?”“考题超纲吗,是书上的吗?”等等,此时总会有单纯热情的同学出来分享一下,或安慰或鼓励或分享经验,如果不被举报,这应该是最正常不过的一次交流分享。然而,如今29名考生被举报取消成绩的惨痛教训,让每一个心直口快的考生长了教训,一夜之间,中国人民大学,甚至其他大学的复试群紧急解散,特别是曾经讨论过复试内容的考研学习群动作更是迅速,也许只有解散这种所谓的考研学习群,才能令考试进行得更加平静,更加公平。

宿于逆旅

各位家长,今年考研英语有点难,给你孩子发个微信吧

今天有点颓废,不想写文章,吐槽一下考研吧。听说今年的考研英语很难,很多人直接懵了,崩溃了。小编我置身度外,但还是收到了朋友圈里对英语的吐槽。每年过年的时候,总听到亲戚朋友说,谁家的孩子考上研究生了,谁家的孩子明年考研了,听起来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现在找工作不说自己是研究生都不好意思出门。但是考研真的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吗,说真的没有。考研太难了,无数考研学子蒙头垢面,两头不见明,一脸扎进自习室里,学个昏天黑地。到头来,生怕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考研,虽然不如高考严重,但是考研真的很残酷,学习是一场修行,如果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考研已经是脱离了低段位的争夺,真正的跟敌人进行拼杀了,考研,你过了你就赢了,我没过明年再战。我见过二战,三战的,也听过五战,十战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当考上研究生是你唯一的出路的时候,是你绝无仅有的可以突破上层封锁,脱离贫穷的一条路的时候,你或许就能理解他们了。挺晚了,该睡了。考研加油,祝你们成功上岸。

独行

63岁大学保安走红网络,掌握20多个微信群,助上万学子考研成功

说起大学里的保安,大家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在校园里见到保安叔叔们,都是在值班室里坐着,或者在校门口巡逻,没有什么事情,他们的一天都在值班室度过了。不过,湖南省一所高校的保安大叔火了,这位63岁大学保安走红网络,掌握了20多个微信群,助上万学子考研成功!他就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保安姚新民,这位大叔因为助力学子考研而走红网络。平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巡逻教学楼,但大叔的办公室经常被学生围着,特别的热闹。老师们见了都开玩笑说:“63岁的保安大叔要抢我们的饭碗呀!”林科大的学生亲切的称呼姚新民为姚叔叔,他是学校公认的“考研班主任”,由于性格和蔼可切,所以十分受学生的欢迎。在他的办公室,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一些考研的学生,在考研期间遇到心理问题时,都会找姚叔叔帮忙,他的手机每天都是24小时待机,怕学生有紧急的情况需要他的帮助,每天收到的消息不断。刚开始的时候,考研学子找姚叔叔说心事的并不多,但是大家口口相传,都去找他帮忙,所以他的微信一下就壮大起来了,拥有了两千多个好友。而且还为考研学子们建立了考研微信群,一人掌管了20多个微信群,学子们为了督促自己认真备考,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拍照发消息或者是在姚叔叔手机打卡,这是作为激励自己的一种方式。姚叔叔刚来学校做保安的时候,不知道考研是什么,当学生向他倾诉的时候,他才知道这回事,然后慢慢了解。虽然姚叔叔的学历不高,但是他每天晚上都会看一些积极正能量的书籍,收集一些激励人心的语录,然后在微信群里与考研学子们分享,现在已经有三百多条语录了,他一直都在坚持。他不仅为学生们解决了心理上的困难,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他会贴心的为孩子们打热水,学生的空调坏了为他们修理空调风扇,就像父母一样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在学生的心中,他就像亲人一样存在。在姚叔叔的帮助下,上万学子考研成功,今年中秋节的时候他还收到了远在山东工作毕业生亲手制作的手工月饼,还有一封手写的感恩信,可见学生对他的爱戴和尊敬之情。姚叔叔帮助了很多位考研学子,但是还能够准确的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特别的有心和用心。在学生考研期间,姚叔叔在微信群里发了很多的考研鸡汤,让迷茫的考研学子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学子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和保安大叔的关怀离不开关系。因为他的督促和鼓励,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大学考研本身就需要自制力,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姚叔叔就是学生们的人生导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年轻人

在群内“分享”考研题算泄题,是规则也该是常识

从4月7日晚间开始,“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泄题”话题在多个网站和社交媒体传播。根据人大法学院公布的名单,有30多名考生“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为0分,其中不乏高分考生。有公众号发文称,原因是这些考生将复试题分享在考研交流群内。目前,校方还未明确回应。但一些报道的细节,耐人寻味。比如,有网友将群内的聊天内容发到网上,多名学生称接到校方电话,因自己泄题被取消相关成绩。人大有工作人员表示,进入复试的考生都签过《诚信复试承诺书》,应该了解复试的要求和规定。细品之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0分考生与“泄题”之间,很可能存在较大关联。考试不能泄题是一个硬杠杠,这没什么可说的。多数网友对取消“泄题者”成绩表示支持,是主流态度的表达。此事的争议有二,一是在群里“分享”考题是否算泄题?二是考研不易,眼看“上岸”在即,因为在群里聊了考题就得了0分,处罚是不是有点太“狠”了?尤其是对于一些达线考生,人们难免觉得可惜。对于第一点,其实也没有多大讨价还价的空间。即便考生不熟悉国家层面的政策,在参加人大复试前,必签的“诚信承诺书”和“考场规则告知书”也说得明白: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考后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以不了解规定为由自我辩护,说不过去。有人说,以往也存在早考完的考生与还未考试的考生交谈题目。但这种现象,不能视为“存在即合理”,只能进一步严格考试纪律、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和考生诚信教育。校方后续采取抽题、随机提问等方式应对考生“分享考题”,也不等于提早预防和及时处置就没有必要。在群里分享考题,也是一种泄题,考生脑中要绷紧这根弦。据悉,人大今年继续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复试,眼下,这可能也是多数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普遍做法。线上复式是为了方便学校和考生,绝不意味着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可以打折扣,不能让一些考生因为消息更灵通就得到不该得的好处,让其他考生吃亏。严格预防、严肃处置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监管要时刻“在线”。对部分考生得0分,一些人的同情和惋惜,可以理解。但规则就是规则,不能随意变更或因人而异,破坏规则就要承担后果。有考生称,自己没有被校方执行符合规定但更严厉的禁考,只是被取消了成绩。校方表示,考生对成绩有疑问,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这体现了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宽容,也为维护考生正当利益留了余地。来源:澎湃新闻

考研学子,各地招办官网、微信公众号请查收

距离2021研招初试不到一周时间。每年的研招初试期间,个别网站、微信公众号仿冒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研招的各类信息,其中含有虚假、诈骗等内容。2021考生注意了!请牢记本省招办(考试院)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谨防上当受骗。编辑:高春春统筹:汪东伟编审:干江沄

偶然

考研复试后群内泄题被判0分,可惜吗?|媒体札记

4月9日夜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布情况说明,向公众告知了部分参加法硕研究生考试复试违纪考生的处理情况。校方认定,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此前,关于人大法硕考研复试多位考生被判0分的消息,已在网络上流传。据网帖描述,在考研学生交流群内,复试早的考生分享了复试题,被群内其他考生截图举报,随后校方进行了上述处置。在网络上,舆论对这一结果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这些被处理的考生,有的已经多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进入复试,有的还在初试中名列前茅,因考后讨论复试情况就被打0分,太可惜了;当然也有人认为,考生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写得清清楚楚,“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当事人受到惩罚属于咎由自取。还有人将矛盾归结于举报者,认为学校处理得没错,但考生在群里讨论复试情况也无伤大雅。他们认为,是微信群内考生的举报造成了当前的局面:“规则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或许是人心”。考试是法硕考试,参加这场考试的人,想必都抱着法律梦想,而作出处理决定的,又是拥有深厚法律学科建设基础的人大,这让此事有了更多值得辨析和揣摩之处。考试后与其他考生交流考试内容,并不少见。然而,在考研复试中,每个考生参加复试的时间不同,先参加考试的学生,如果把题目公开在微信群里,让尚未参加考试的学生看到,就会产生实质意义的泄题。对此,澎湃新闻的评论也指出:“这种现象,不能视为‘存在即合理’”。“学法者更要懂规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这一篇评论直击要害。文章认为:“考研不光考学识,也是对规则意识的一次考验。”作者还反问道:“如果自身都缺乏规则意识、规矩意识,缺乏守法意识,又拿什么来守卫公平正义?”光明网也在评论中直言:“无论如何,规则就是规则。”主流舆论一致表态支持对违规者的处罚决定,奠定了公众认识这一事件的基调。虽然那些泄露题目的考生都经历了刻苦乃至艰辛的备考历程,他们泄题也未必出于破坏规则的本意,难免让人产生同情心,但对此决不能“法不责众”,校方坚决处理这起违纪事件,也为端正考风考纪树立了标尺。多达22人在微信群里违规透露复试内容,之前为什么较少发生和关注,而在今年发生牵涉考生如此之多的违纪案件?关心研究生考试规则的人,则更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情况。光明网就在评论中建议:严惩更要堵漏。文章认为:“考生不到现场参加复试,不可控因素更强”“考场监管‘百密仍有一疏’”。受疫情影响,不少招生院校采取了远程复试的方式。远程复试与传统上学生集中到指定场地面试的情境显然不同。比如,在线下场地单个考生面试结束后,会被立刻要求离开考场区域,在环境上杜绝了学生交头接耳讨论的可能。而远程复试前后,考生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大,在微信群里互相讨论、交流更是防不胜防。还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考生签订的复试承诺书对“复试过程”如何界定?究竟指本人完成复试,还是所有考生完成复试?应该说,这些问题不仅在一所学校存在,也是所有实施远程复试的招生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远程复试成为“常规动作”,进一步完善监考和管理机制,包括升级技术手段,可谓势在必行。毕竟,规则更公正有力地执行,离不开对细节的讲究。至于举报者是否有违道德?舆论场上众说纷纭。有理性的网友认为,举报考场违纪不等于“告密”,是对整体权益的捍卫。有网友就在留言中指出:“因私人小团体的利益,违反既定规则,才是一件更为令人震惊的事情,即使他们是出于善意,好心办坏事。”“比起分享的重要,公平公正是选拔性考试更为重要的考量。”@狐度工作室 的见解代表了目前多数人取得的共识:“换一种角度看,这也是他们人生重要的一课。若事先能认真了解承诺书的内容,谨言慎行,自然不会有如今令人痛心的遗憾。”媒体札记,中青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我们下期再见。撰文/王钟的编辑/黄帅(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