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参加考研人数在290万人,最后录取人数在70万左右,接近200多万都成了考研炮灰。所以有些考生就在想能不能参加保研,避开考研竞争大环境。其实保研也是一场马拉松备考,在大一的时候就需要努力,保证自己在大一到大三期间各科考试成绩都十分优秀,那如果想争取一下保研,在大二、大三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呢?推免的几种类型1、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这种情况在保研中占大多数,一般是有院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再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学生名单,交学校审批,这种情况下只有班级前几名的学生才有拿到保研资格。2、特长生免试直推很多高校为了留住有特长优势的学生,往往给予特长生一些特别优惠,可以免试直接推荐读研究生,常见免试专业有体育类和文艺类,但这些专业名额很少,要求也高。3、院校之间免试直推各大院校之间互相推荐的这种情况成为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外推”。教育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相互交流,近几年大力提倡高校相互间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当然也会存在因为各个院校之间保研的条件和学生自身学习状况存在差异,会出现难以获得保研本校资格的学生,但是这类学生会获得保送其他学校资格。4、院校补偿计划院校补偿计划是指各院校之间相互提供一定保研名额,但是这类院校一般都是师范类院校。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这些师范院校直接将名额给予目标院校,这种方式是不占用学院专业保研名额的。5、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这种情况一般是之交保养或辅导员保研,但是这类保送生不能马上就去读研,先按照学院安排做一些学生工作或去边远地区支教一两年,保留一两年的入学资格。6、创新或学术保研有部分本科生会在学校期间获得全国或国际上的重要奖项,通过这种机会得到保研机会,这种保研是不会占用学校保研名额,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国家直接确定,专业不同,需要获得奖项种类和等级也是不同的。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常见的几种保研资格,其实能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还是占到很少一部分,相对来说,越好的学校保研比例越高,教育部规定最高比例不得超过75%。如果考生通过保研这种途径不行,那么还是需要好好看书,认真准备考研复习的。2020考研,我们一起加油!
作为大学专业成绩、推免测试的“双料第一”,南开大学大四学生林悦依将“毫无悬念”地拿下本校推免保研资格。北大、厦大、中科大、暨大的推免报名资料,在她的电脑文件夹中依次排列。推免保研,即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9月,各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启动。10月8日,国家推免系统正式开放,推免生可注册并填报信息,跟踪录取情况。目前,考研人数持续上升,2020年达341万。作为研究生遴选的另一条重要通道,高校的推免比例在日益扩大。面对猛增的考研学生,推免生是否抢了他们的“奶酪”?推免和统考,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推免比例普遍提高,推免生“赢在起跑线”这个推免季,最抢眼的是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这意味着,考研生将无缘就读这所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的全日制学位。这次“放大招”,并不是突然袭击。近些年,一些高校部分专业逐步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仅招推免生的例子也不鲜见。2020年,南京大学部分学院招收推免人数占比超过60%;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兰州大学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翻了一倍。2015年开始,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此后,高校推免计划猛增,“抢夺”优质生源。考研学生邓然“不关心”这些话题,对于她来说,“想获得推免资格,困难重重”。邓然来自江西一所“双非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在理工科学校里读文科,是弱势中的弱势”。在她所在的文科学院里,推免资格“比黄金还珍贵”——新闻类专业每年只有一个推免资格,新闻班和播音班学生轮流获得。按照惯例,学院今年的推免资格在播音班。邓然自嘲,“可以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参加12月的研究生统考”。从3月开始复习,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习室度过。即便是暑假,也基本没离开过学校。从邓然身上,记者看到了考研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高考失利后“再拼一次”,期待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得不挤上考研这条路。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超过300万,达到341万。尽管扩招18.9万研究生,仍有200余万人不能通过考试,被研究生教育拒之门外。然而,有些人因为推免,提前拿到了入场券,“赢在了起跑线”。“学分绩点3.57”,清华大学大四学生陈艺坦言,“这个成绩并不算高,班上一半左右的同学准备着手填报推免系统。”她向记者提供一张印有该院系公章的《推免办法》,上面显示,直硕、外推的成绩排名要求是前80%。“硬性规定只有这一条,其他约束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同学可获得推免资格,区别在于内推和外推而已。”陈艺说。目前,各校对考研推免资格的认定,有的使用学分绩点,有的提出在专业排名前25%,甚至是10%以内。林悦依告诉记者,学分绩点反映的是整个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才有资格入围推免。“接着还要不停地笔试、面试,比起考研生来说,也不轻松。”此前,她参加的带有推免预录取性质的夏令营,“十个都不止”。推免生多来自“双一流”,学校层次是决定因素没有人能否认,在推免的赛道上,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的优势。截至2020年,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仅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有专家指出,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几乎为零。在推免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即使是同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由于其本科院校“出身”不同,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待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发现,在考研复试中,考官还是习惯看考生的“出身”,“十分介意考生的本科学校层次”。“这么一来,学生通过高考考入高校之时,就注定了其可能的硕士推免概率,教育代际不公平效应仍旧存在”。张琳说。“获得推免资格之后,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会大大高于统考生。同时,推免并非与统考同台竞技,而是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在张琳看来,这是推免生受到质疑的症结。此外,记者调查发现,目前,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2019年,北京大学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该比例也达到91%。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推免生在该校招生总量中的占比不能超过50%,这是教育部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专业、各类型研究生招生都遵循这一条红线,只要总量满足要求即可。换言之,有可能相对冷门的专业、专业学位有更多的比例招收统考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说,从近些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名校推免生数量占比逐渐接近50%。推免生增多,是否挤压了考研生录取机会?武汉一所211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该校推免生比2019年有所增长,占录取总数12.6%。“我校推免生录取比例不高,不存在指标挤占的问题。但部分985高校可能会有50%,这样就会挤占考研生指标。”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持不同意见,“推免生总量虽然持续增长,实际占总招生量的比例却在下降。”他介绍,近年来,推免比例基本维持在12%至14%之间。前些年,这一比例最高曾达到15%左右。无论从占比还是招生总量上来说,并不存在挤占考研机会之说。因为缺乏官方的数据支撑,该说法记者还无法证实。质量谁高,个体感知差异明显,缺乏权威解答当推免比例日益扩大作为一种政策导向出现时,人们不禁要问,推免生和考研生哪个质量更高?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披露,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该《报告》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其调查样本量未能公布。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对于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差异,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教授却给出了完全相左的结论。在回答哪个质量更高的问题时,有人选择推免生,也有人回答是考研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教师的个体感知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记者试图查询教育部门权威数据,以建立研究生质量高低与推免生、考研生之间的某种联系。截至目前,由于教育部门从未公布推免生整体招生数据及质量跟踪报告,“推免生质量更高”这一说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是否适用,无从印证。从2012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每年都会对全国研究生开展满意度调查。记者得到了一份2020年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万。该项调查显示,研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1篇学术论文,推免生人均发表1.69篇学术论文。若仅限于SCI/SSCI/EI论文,则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0.35篇,推免生人均发表0.99篇。“发表论文只是考量研究生质量的一个方面,但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在研究领域的能力和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免生的质量更优。”王传毅给出这样的判断。他解释说,推免是一个“掐尖”的制度,排名靠前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且除了考察学习成绩以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平均水平上,推免生较统考生有显著优势。王传毅提醒:“必须看到的是,考研生中有非常优秀的,推免生群体里也有不太出色的。如果,对于拥有同样学术潜质和能力水平的本科生来说,因其是否获得推免资格,而导致读研概率有所不同,则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平。”如果像高考一样,研究生录取单纯依据分数,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招生逻辑不等同于本科生的招生逻辑。”按照陈志文的解释,从某种角度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要把有研究能力与意愿的人筛选出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已经严重分层,在研究生推免过程中,相对应的推免比例与人数不同是合理的。”陈志文坦言,是否应该给予所有学校推免资格,或者按照层次,给予某些学校更多的推免资格,都值得研究和探讨,“但前提是把推免这个蛋糕做大,更大范围推广推免制度”。“推免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王传毅建议,可考虑在既定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放宽更多的高校具有推免权及推免名额;严守录取高校的推免比例,且密切关注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之间的推免比例差异,确保所有专业都能给统考生留出机会;将推免复试和统考复试并轨,“推免的是初试而非复试,‘免检产品’要和‘普通产品’一同接受录取单位的最后检验”。(记者 陈鹏)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们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保研的方式成为研究生,那么各大院校暑期夏令营信息陆续发布。很多同学还不清楚保研、暑期夏令营和推免生三者有何联系?1推免的概念推免全称推荐免试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985前20%应该是挺有希望的,不过还得努力哇。推免生可以参加大三下学期大约每年5月底,6月初的夏令营,届时各大名校会发出相关通知,准备好相关材料寄过去即可,如果通过审核则可以参加夏令营,夏令营实际上就是推免的提前批,拿到offer就可以保底了,九月份可以再冲击更好的学校。至于没有保研资格的话能不能推免,可以咨询下教务老师,我也不太清楚。好像之前有说清华的直博可以不占用母校推免名额,但是今年也需要了,所以还需谨慎。最后一个忠告,一定英语要学好,六级如果连550都不到,申请夏令营需谨慎。2推免和保研推免和保研是同一回事,推免生就是推荐免试研究生,其与保研是一样的概念。推免生是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保研”,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荐免试研究生,应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规定执行,一般有发布保研办法或保研简章、准备和寄送材料、笔试面试、预录取和报名等几个阶段。同时,保研的本科生被称为“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其中的“免试”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多数高校在确定推免指标时,都会将指标分为如下四种:学术型外推、学术型内推、专业型外推、专业型内推。至于推免生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所需材料及申请时间等均由各招生单位决定。7-9月是推免生申请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及时关注意向申请院校的官方信息,做好2020年推荐免试生申请的各项准备工作。3暑期夏令营保研夏令营:时间:每年3-8月保研夏令营是近几年各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抢夺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利用暑假中一周左右的时间,与学生较长时间地接触,包括参观实验室、介绍各导师研究方向、学术交流会等形式,通过多种方式(例如笔试、面试、实验测试等)考核学生,以确定是否发放拟录取通知书,改善了以往仅仅靠9月、10月的推荐免试的缺陷。预报名选拔:时间:每年7-9月各校在正式开展推免录取工作前收集有意向报考的推免生信息。各校的预报名系统通常会规定:有意申报推免的同学必须先通过本报名系统预报名成功之后,才可获得该校各院系遴选、复试资格;如果未通过本系统预报名,将被视为无效申请。有的学校预报名结束之后就会开始复试,发生在推免资格公布之前。此外,通过复试也不意味着填写正式推免意向时就只能填写这所学校。如果参加了多校的推免复试也没关系,获得推免资格后,在正式推免系统中填写了志愿的院校才能对你的志愿进行录取。国家推免系统选拔:时间:每年9-10月是全国统一的推免工作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推免生网上报名录取系统。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报名、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需要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所有推免生均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填写报名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推免生可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志愿。所有推荐高校和招生单位均应按规定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推荐及接收工作。两者首先就是时间不同,流程也不同,在参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本科生居多的今天,研究生学历是增加我们就业优势的重要“筹码”,因此,不少同学在还未入学或者刚入手的时候就已经有考研或者保研的想法了,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辛苦备战考研,保研推免似乎是一条“捷径”。如果你也想保研,却不知道要提前准备哪些东西,那么这篇文章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你的大学有推免资格?成功保研的5大“准则”,从大一着手准备!你的大学有推免资格?想成功保研,5大条件不可或缺!趁早准备一、学校具备保研推免资格如果有保研推免的打算,那么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查阅本学校是否具有保研资格,。这一点其实建议考生在高考志愿报考的时候就要了解清楚,大多数情况下,双一流院校是有保研资格的,部分一本院校也具备推免资格,如果不清楚如何查看,可以在报考前向招生办咨询或者入学后咨询辅导员。如果学校具备推免保研资格,那就要提前了解保研政策,具体包括是否有外推资格、保研名额、目标院校的录取情况等等。如果没有保研资格,那就只能在大三开始认认真真备考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了。二、考生大学成绩绩点达标首先就是成绩要达标,这也是硬性要求,部分学校的保研文件明确指出,要求学生的绩点要达到3.5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成绩也要达到85分以上。因此,这要求我们大学四年要有很好的成绩,以及不能出现挂科的现象。大家如果要有保研的打算,一定要努力学习,注重专业课以及公共课的学习,不放过每次考试。三、大学英语过六级我们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都会进行大学英语四级或者是六级的考试,如果你想拥有保研资格,那么一定要争取过六级,而且还要高分通过,这会让我们在争取保研资格时,提高我们很大的竞争力。每年也会出现有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过六级而失去保研资格的现象,希望大家都能够努力学习英语,同时大学过六级,并且达到一定的分数,研究生时期的英语还可以选择免修。四、本科期间没有违纪现象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能有违纪现象,如果有重大违纪现象比如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行为,这些都会令我们失去保研资格,因为这种违纪会出现在你的诚信档案里面,即使成绩合格,在政审环节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大学时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五、全方位多角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取得保送资格时,指的是考生可以不用参加笔试,但是还是需要参加面试的,面试考察的是你的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等,如果是普通一本学校想推免到985、211院校,或者想推免到更高水平的外校,不仅仅是保研本校,考生就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己能力,尤其是科研竞赛或者全国学科类的竞赛,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或者发表专业论文和期刊等,让面试的导师看到你的科研潜力。当然,保研的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同时取得保研资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各方面都优秀。希望有这方面打算的同学,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从大一开始认真学习,多和老师沟通,保证学习成绩高绩点,大二大三积极参加各类学了竞赛、科研活动,大三报名参加夏令营等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的保研提供优势。同时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在准备保研的资料时,可能会比较复杂,希望大家也要多一点耐心,根据时间节点及时准备好材料。对于今天的话题:你的大学有推免资格?成功保研的5大“准则”,从大一着手准备!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知之”,常年扎根于教育行业,专注为大家提供各类行业资讯,喜欢可以关注一下哟!常有同学问我:在研究生考试中,是保研好还是考研好?先来看看保研后觉得后悔的同学们的原因:@关思思:自从保研后就感觉后悔了,许多以前的同学平时成绩还没我好,但挺多都考上了比我好的学校,真不该保本校……@Summer:我推免后就后悔一丢丢了,考研的许多都考上好学校了,但是想保外又没有勇气,只能安安静静缩在本校了~@……看完后“知之”简单总结了一下,保研后觉得后悔的同学,基本都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去了更好的学校,后悔当初没有试了一下。不过“知之”想说,你们只看到去了更好学校的同学,怎么没看到那些被调剂到双非的同学呢?简而言之:围墙效应。那保研和考研,到底哪个更好呢?考研需要参加初试,可以考的学校随便选择。考研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在研究生阶段进入一个更好的环境。不过,高收益伴随着的往往是高风险,名校的研究生招录名额只有那么一点点,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那儿挤,你就确保自己能争得过他们?万一复试被刷是接受命运选择调剂还是回去二战?两个选择似乎都不是那么好决定的。而保研不需要经过初试,但保送的要求很高,保研一般需要英语过六级乃至高分通过,比如550分以上、绩点高、有竞赛加分、有科研经历及文章,等等,这些都是保研很需要的“硬件”。一旦获得保研资格后,那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研究生已经在向你招收了。保研的情况一般分三种:1、保研本校本系,录取几率很大,只要复试的笔试及格就没有问题2、本校院系交流(保到外系),这种情况很少3、外推(保到外校),这个主要是外校要收你三种保研方式中,最常见的就是保研本校本系,基本是百分百录取。但保研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无法自由选择院校。而且如果决定想拿到保研资格的话,需要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无论是成绩、科研经历,还是发表文章、加分,你都需要刻意的做。而考研的话一般大三开始准备就可以了。至于到底哪个更好,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看你本科学校质量,看你心中是否有更好的目标,看你考研的目的等等因素,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公号:知之同学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一部分学生随即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选择继续学习深造,步入研究生生涯来充实提升自己。相比起需要通过考试才能成为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少数可以保送的学生压力就小了很多,那么考研和保研到底有何利弊区分呢?今天,小编为各位考生简单分析一下。考研和保研的利弊分析两者区别在于需不需要参加研究生初试考试,保研自然就不需要参加,但各有利弊。考研需要参加初试,可以考的学校自主选择,保研不需要初试,但是保研名额有限,故而要求很高,而且有保研名额的高校也是有限制的。另外,如果你有保研机会,很有可能就是公费名额,但是你自己考研的话,公费名额是需要靠成绩排名争取的。保研的优点清楚明了——稳妥!不需要经历长期的备考和复习,凭借在专业课和各方面优秀的表现,就可以直接念研究生。保送的学校,虽然也存在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还有本校保底。而缺点则是,你无法自己选择学校,有很多限制。别人通过努力学习考上研究生,而保研的话,可能相对会放松很多,也许在其他人备考过程中会错过很多知识点。考研的优点是你可以考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为之去拼搏,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在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基础,更加坚实。相反,缺点就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考不上怎么办?小编建议各位考生,还是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汗水去拼搏,去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保研本校和外校难度区别保研分三种,保本系、院系交流(保到外系)、外推(保到外校)。通常来说,保本系较多,外推其次(取决于外校是否收你),院系交流最少。保研本校难度——低:保研本校,录取几率很大,只要复试的笔试及格就没有问题。保研外校难度——高:一般来说,需要你先取得本校的外推资格,将填好的一些表格(这个都是从你要报考的学校的网站上下载的)、成绩单(有盖章)、推荐信(这个不一定所有学校都要求,视学校而定)、各种奖状(复印件就可以)等寄到选择保送的学校,他们如果满意会通知你面试,很多学校还设有笔试环节。大概到十月份就会出结果(在统一考研报名前告诉你是否外推成功,不会影响正常报考)。另外,保研是在自己具备推免资格的基础上开始的一系列活动,最开始是选择有把握争取到的学校,没找到学校就相当于断了自己的保研之路,但最后保底还有本校的研究生院,所以各位一定多多加油。
推免比例持续扩大,“双非校”名额难求——推免生是否抢了考研生的“奶酪”作为大学专业成绩、推免测试的“双料第一”,南开大学大四学生林悦依将“毫无悬念”地拿下本校推免保研资格。北大、厦大、中科大、暨大的推免报名资料,在她的电脑文件夹中依次排列。推免保研,即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9月,各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启动。10月8日,国家推免系统正式开放,推免生可注册并填报信息,跟踪录取情况。目前,考研人数持续上升,2020年达341万。作为研究生遴选的另一条重要通道,高校的推免比例在日益扩大。面对猛增的考研学生,推免生是否抢了他们的“奶酪”?推免和统考,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推免比例普遍提高,推免生“赢在起跑线”这个推免季,最抢眼的是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这意味着,考研生将无缘就读这所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的全日制学位。这次“放大招”,并不是突然袭击。近些年,一些高校部分专业逐步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仅招推免生的例子也不鲜见。2020年,南京大学部分学院招收推免人数占比超过60%;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兰州大学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翻了一倍。2015年开始,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此后,高校推免计划猛增,“抢夺”优质生源。考研学生邓然“不关心”这些话题,对于她来说,“想获得推免资格,困难重重”。邓然来自江西一所“双非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在理工科学校里读文科,是弱势中的弱势”。在她所在的文科学院里,推免资格“比黄金还珍贵”——新闻类专业每年只有一个推免资格,新闻班和播音班学生轮流获得。按照惯例,学院今年的推免资格在播音班。邓然自嘲,“可以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参加12月的研究生统考”。从3月开始复习,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习室度过。即便是暑假,也基本没离开过学校。从邓然身上,记者看到了考研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高考失利后“再拼一次”,期待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得不挤上考研这条路。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超过300万,达到341万。尽管扩招18.9万研究生,仍有200余万人不能通过考试,被研究生教育拒之门外。然而,有些人因为推免,提前拿到了入场券,“赢在了起跑线”。“学分绩点3.57”,清华大学大四学生陈艺坦言,“这个成绩并不算高,班上一半左右的同学准备着手填报推免系统。”她向记者提供一张印有该院系公章的《推免办法》,上面显示,直硕、外推的成绩排名要求是前80%。“硬性规定只有这一条,其他约束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同学可获得推免资格,区别在于内推和外推而已。”陈艺说。目前,各校对考研推免资格的认定,有的使用学分绩点,有的提出在专业排名前25%,甚至是10%以内。林悦依告诉记者,学分绩点反映的是整个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才有资格入围推免。“接着还要不停地笔试、面试,比起考研生来说,也不轻松。”此前,她参加的带有推免预录取性质的夏令营,“十个都不止”。推免生多来自“双一流”,学校层次是决定因素没有人能否认,在推免的赛道上,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的优势。截至2020年,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仅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有专家指出,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几乎为零。在推免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即使是同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由于其本科院校“出身”不同,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待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发现,在考研复试中,考官还是习惯看考生的“出身”,“十分介意考生的本科学校层次”。“这么一来,学生通过高考考入高校之时,就注定了其可能的硕士推免概率,教育代际不公平效应仍旧存在”。张琳说。“获得推免资格之后,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会大大高于统考生。同时,推免并非与统考同台竞技,而是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在张琳看来,这是推免生受到质疑的症结。此外,记者调查发现,目前,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2019年,北京大学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该比例也达到91%。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推免生在该校招生总量中的占比不能超过50%,这是教育部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专业、各类型研究生招生都遵循这一条红线,只要总量满足要求即可。换言之,有可能相对冷门的专业、专业学位有更多的比例招收统考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说,从近些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名校推免生数量占比逐渐接近50%。推免生增多,是否挤压了考研生录取机会?武汉一所211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该校推免生比2019年有所增长,占录取总数12.6%。“我校推免生录取比例不高,不存在指标挤占的问题。但部分985高校可能会有50%,这样就会挤占考研生指标。”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持不同意见,“推免生总量虽然持续增长,实际占总招生量的比例却在下降。”他介绍,近年来,推免比例基本维持在12%至14%之间。前些年,这一比例最高曾达到15%左右。无论从占比还是招生总量上来说,并不存在挤占考研机会之说。因为缺乏官方的数据支撑,该说法记者还无法证实。质量谁高,个体感知差异明显,缺乏权威解答当推免比例日益扩大作为一种政策导向出现时,人们不禁要问,推免生和考研生哪个质量更高?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披露,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该《报告》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其调查样本量未能公布。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对于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差异,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教授却给出了完全相左的结论。在回答哪个质量更高的问题时,有人选择推免生,也有人回答是考研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教师的个体感知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记者试图查询教育部门权威数据,以建立研究生质量高低与推免生、考研生之间的某种联系。截至目前,由于教育部门从未公布推免生整体招生数据及质量跟踪报告,“推免生质量更高”这一说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是否适用,无从印证。从2012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每年都会对全国研究生开展满意度调查。记者得到了一份2020年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万。该项调查显示,研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1篇学术论文,推免生人均发表1.69篇学术论文。若仅限于SCI/SSCI/EI论文,则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0.35篇,推免生人均发表0.99篇。“发表论文只是考量研究生质量的一个方面,但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在研究领域的能力和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免生的质量更优。”王传毅给出这样的判断。他解释说,推免是一个“掐尖”的制度,排名靠前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且除了考察学习成绩以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平均水平上,推免生较统考生有显著优势。王传毅提醒:“必须看到的是,考研生中有非常优秀的,推免生群体里也有不太出色的。如果,对于拥有同样学术潜质和能力水平的本科生来说,因其是否获得推免资格,而导致读研概率有所不同,则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平。”如果像高考一样,研究生录取单纯依据分数,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招生逻辑不等同于本科生的招生逻辑。”按照陈志文的解释,从某种角度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要把有研究能力与意愿的人筛选出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已经严重分层,在研究生推免过程中,相对应的推免比例与人数不同是合理的。”陈志文坦言,是否应该给予所有学校推免资格,或者按照层次,给予某些学校更多的推免资格,都值得研究和探讨,“但前提是把推免这个蛋糕做大,更大范围推广推免制度”。“推免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王传毅建议,可考虑在既定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放宽更多的高校具有推免权及推免名额;严守录取高校的推免比例,且密切关注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之间的推免比例差异,确保所有专业都能给统考生留出机会;将推免复试和统考复试并轨,“推免的是初试而非复试,‘免检产品’要和‘普通产品’一同接受录取单位的最后检验”。(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采用化名)(本报记者 陈鹏)
金融专硕在报名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些推免生有哪些类型。那么今天环球青藤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金融专硕:考研推免类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1.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这在推免名额中占了大部分。通行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主要考查学分成绩),按照一定比例下发到各院系,由院系结合具体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这种情况下,一般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推免。如果排名靠前的人主动放弃,则名额顺延。这类推免包括推免和直博两种,比例都是确定的。个别学校可能还有国防定向生,研究生毕业后须到相关的指定单位就业。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各高校以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分按一定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确定学生的成绩排名和推免资格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因此提高综合素质也对于金融专硕推免生越来越重要。2.特长生免试直推。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不过名额相对较少,要求也比较严格。3.校际免试直推,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外推”。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他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由于各学校推免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些难以获得推免本校资格的学生,依然有可能获得报送其他学校的资格。近年来,各高校保送本校的名额逐渐减少,而外推名额逐渐增加,既增加了风险,也增加了机遇。相对来说,这一类推免是最具“技术含量”的,需要很多策略和技巧。4.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此类保送的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有较大的入选机会。这类推免并不占用系里的免试推免名额,一般直接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选拔,并且推免学生有自主选择推免专业的权利。5.创新推免。有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曾经获得全国或者国际上的重要奖项,如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二三等奖,可以经过奖项获得到推免的机会。这种推免不会占用学校的推免名额,一般都是由国家直接确定,专业不同,需要获得的奖项的等级和种类也不相同。金融专硕:考研推免类型的相关内容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金融专硕报名入口,报名时间,考研成绩查询,报名费用,金融专硕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等问题,小编会及时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大家一定要坚持备考。
光明日报9月30日消息,作为大学专业成绩、推免测试的“双料第一”,南开大学大四学生林悦依将“毫无悬念”地拿下本校推免保研资格。北大、厦大、中科大、暨大的推免报名资料,在她的电脑文件夹中依次排列。推免保研,即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9月,各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启动。10月8日,国家推免系统正式开放,推免生可注册并填报信息,跟踪录取情况。目前,考研人数持续上升,2020年达341万。作为研究生遴选的另一条重要通道,高校的推免比例在日益扩大。面对猛增的考研学生,推免生是否抢了他们的“奶酪”?推免和统考,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推免比例普遍提高,推免生“赢在起跑线”这个推免季,最抢眼的是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这意味着,考研生将无缘就读这所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的全日制学位。这次“放大招”,并不是突然袭击。近些年,一些高校部分专业逐步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仅招推免生的例子也不鲜见。2020年,南京大学部分学院招收推免人数占比超过60%;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兰州大学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翻了一倍。2015年开始,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此后,高校推免计划猛增,“抢夺”优质生源。考研学生邓然“不关心”这些话题,对于她来说,“想获得推免资格,困难重重”。邓然来自江西一所“双非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在理工科学校里读文科,是弱势中的弱势”。在她所在的文科学院里,推免资格“比黄金还珍贵”——新闻类专业每年只有一个推免资格,新闻班和播音班学生轮流获得。按照惯例,学院今年的推免资格在播音班。邓然自嘲,“可以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参加12月的研究生统考”。从3月开始复习,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习室度过。即便是暑假,也基本没离开过学校。从邓然身上,记者看到了考研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高考失利后“再拼一次”,期待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得不挤上考研这条路。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超过300万,达到341万。尽管扩招18.9万研究生,仍有200余万人不能通过考试,被研究生教育拒之门外。然而,有些人因为推免,提前拿到了入场券,“赢在了起跑线”。“学分绩点3.57”,清华大学大四学生陈艺坦言,“这个成绩并不算高,班上一半左右的同学准备着手填报推免系统。”她向记者提供一张印有该院系公章的《推免办法》,上面显示,直硕、外推的成绩排名要求是前80%。“硬性规定只有这一条,其他约束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同学可获得推免资格,区别在于内推和外推而已。”陈艺说。目前,各校对考研推免资格的认定,有的使用学分绩点,有的提出在专业排名前25%,甚至是10%以内。林悦依告诉记者,学分绩点反映的是整个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才有资格入围推免。“接着还要不停地笔试、面试,比起考研生来说,也不轻松。”此前,她参加的带有推免预录取性质的夏令营,“十个都不止”。推免生多来自“双一流”,学校层次是决定因素没有人能否认,在推免的赛道上,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的优势。截至2020年,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仅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有专家指出,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几乎为零。在推免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即使是同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由于其本科院校“出身”不同,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待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发现,在考研复试中,考官还是习惯看考生的“出身”,“十分介意考生的本科学校层次”。“这么一来,学生通过高考考入高校之时,就注定了其可能的硕士推免概率,教育代际不公平效应仍旧存在”。张琳说。“获得推免资格之后,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会大大高于统考生。同时,推免并非与统考同台竞技,而是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在张琳看来,这是推免生受到质疑的症结。此外,记者调查发现,目前,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2019年,北京大学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该比例也达到91%。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推免生在该校招生总量中的占比不能超过50%,这是教育部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专业、各类型研究生招生都遵循这一条红线,只要总量满足要求即可。换言之,有可能相对冷门的专业、专业学位有更多的比例招收统考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说,从近些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名校推免生数量占比逐渐接近50%。推免生增多,是否挤压了考研生录取机会?武汉一所211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该校推免生比2019年有所增长,占录取总数12.6%。“我校推免生录取比例不高,不存在指标挤占的问题。但部分985高校可能会有50%,这样就会挤占考研生指标。”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持不同意见,“推免生总量虽然持续增长,实际占总招生量的比例却在下降。”他介绍,近年来,推免比例基本维持在12%至14%之间。前些年,这一比例最高曾达到15%左右。无论从占比还是招生总量上来说,并不存在挤占考研机会之说。因为缺乏官方的数据支撑,该说法记者还无法证实。质量谁高,个体感知差异明显,缺乏权威解答当推免比例日益扩大作为一种政策导向出现时,人们不禁要问,推免生和考研生哪个质量更高?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披露,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该《报告》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其调查样本量未能公布。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对于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差异,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教授却给出了完全相左的结论。在回答哪个质量更高的问题时,有人选择推免生,也有人回答是考研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教师的个体感知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记者试图查询教育部门权威数据,以建立研究生质量高低与推免生、考研生之间的某种联系。截至目前,由于教育部门从未公布推免生整体招生数据及质量跟踪报告,“推免生质量更高”这一说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是否适用,无从印证。从2012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每年都会对全国研究生开展满意度调查。记者得到了一份2020年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万。该项调查显示,研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1篇学术论文,推免生人均发表1.69篇学术论文。若仅限于SCI/SSCI/EI论文,则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0.35篇,推免生人均发表0.99篇。“发表论文只是考量研究生质量的一个方面,但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在研究领域的能力和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免生的质量更优。”王传毅给出这样的判断。他解释说,推免是一个“掐尖”的制度,排名靠前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且除了考察学习成绩以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平均水平上,推免生较统考生有显著优势。王传毅提醒:“必须看到的是,考研生中有非常优秀的,推免生群体里也有不太出色的。如果,对于拥有同样学术潜质和能力水平的本科生来说,因其是否获得推免资格,而导致读研概率有所不同,则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平。”如果像高考一样,研究生录取单纯依据分数,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招生逻辑不等同于本科生的招生逻辑。”按照陈志文的解释,从某种角度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要把有研究能力与意愿的人筛选出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已经严重分层,在研究生推免过程中,相对应的推免比例与人数不同是合理的。”陈志文坦言,是否应该给予所有学校推免资格,或者按照层次,给予某些学校更多的推免资格,都值得研究和探讨,“但前提是把推免这个蛋糕做大,更大范围推广推免制度”。“推免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王传毅建议,可考虑在既定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放宽更多的高校具有推免权及推免名额;严守录取高校的推免比例,且密切关注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之间的推免比例差异,确保所有专业都能给统考生留出机会;将推免复试和统考复试并轨,“推免的是初试而非复试,‘免检产品’要和‘普通产品’一同接受录取单位的最后检验”。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讲,考研是他们提高学历的不二选择,当然也有很多学生为了考研,不惜二战甚至三战。不过我们也要知道,除了全国的硕士招生考试,我们还可以通过保研来让自己获得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的,就是关于保研名额,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推免保研有“内幕”?提前了解,能有效提升推免成功几率!要尽量争取本校的保研名额如果我们在本科就读期间,成绩很好,并且绩点达到3.5以上,可以申请本学校的研究生免试资格,就是我们所说的保研名额。当然,竞选保研名额一定要具备非常好的硬性条件,除了自己的成绩要好,能力强,四六级的英语成绩以及参加各种比赛的奖状都会是给我们保研增加竞争力的有效条件。所以,推免最基本也是大部分人走的路就是争取本校的保研推免名额,从大一开始让自己保持优秀。不占本校推免名额也能保研?这些保研“内幕”,你真的了解吗?不占本校保研名额也有机会推免成功毕竟本学校的保研名额有限,很多同学可能达到了推免条件,但还是与推免名额失之交臂。如果没有获得推免名额,还是有机会获得推免机会的,比如“占用”其他高校的推免名额。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可以为外校生提供推免名额。因为这6所师范大学有一部分学生是走农村定向培养方式,毕业后必须分配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就会空出一部分推免名额,可以给其他外校的优秀学生,比如东北师范大学可以接收150人左右的外校推免生。但对于外校推免生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比如要求未获得本校推免名额的考生必须参加了当年的夏令营并获得了接收函。参加夏令营可以提升外推的成功率取得高校的夏令营入场券,也是该学生成为该学校研究生的第一步。在夏令营期间,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选择自己的导师和专业,然而导师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考察学生的能力。举办夏令营也是高校为了选拔更优秀的学生的方式之一,每年的夏令营名额也是众多优秀学生拼命想申请的,难度不小,因此建议考生尽可能的多申请。在夏令营期间,导师能够充分了解你,如果表现优秀,则能大大增加自己推免成功的几率。选择直博有可能是成功率最高的保研途径当然,在保研里面,成功率最高的就是选择直博。对于老师来说,考生如果能选择读直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给老师“服务”的时间将会延长。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能一次性到位,获得博士学位,但也有劣势,如果中途没有坚持下来,那么连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证都没有。所以,很多导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直博,如果在推免复试时选择直博,那推免成功的几率非常高。但很多考生担心博士毕业难度太大,不太愿意选择直博。以上就是今天保研的一些“内幕”分享。大家可以为日后取得保研名额做参考,当然想保研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表现良好,培养自己优秀的能力,所以有这方面打算的同学一定要尽早准备。不占本校推免名额也能保研?这些保研“内幕”,你真的了解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