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人说考研难,但是却很少听到人说读研难,真的是考研太难、读研太简单了吗?事实真的并非如此,相信读过研的同学内心都有自己坚定的答案了。我们平常经常听到考研难,是因为考研给了我们更直观的体验,比如今年有341万人报考,庞大的数字就直接摆在我们面前,而读研只是存在一个特定的圈子了,有多难外人很难得知罢了。考研难,已经难出圈了,全国人民都知道考研很难了;读研难,不能就这样默默无闻,应该为读研正名,考研难,读研更难!考研考研难历年考研都很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从历年的考研数据来看,全国考研报录比一直维持在25%左右,每4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够考上。看起来感觉概率挺大,但是如果考虑到考研这个群体的的基数,感觉就不一样了,事实上每年都将有几百万的人名落孙山。考研难,从近十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2020考研生,因为你们需要在341万人中杀出重围,这是史上考研人数最多的一次,也将是史上淘汰人数最多的一次。相较于2010年的140.6万人报考,2020年341万的报考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并且最近两年还在以每年超过50万报考人数的速度在增长,竞争力之大足以体现出考研的难度。考研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上,如果从个别学校和个别专业来看,冲击将更为直观,2020年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万余人,报录比约为10:1,如果具体到专业,报录比达到几十比一的专业不在少数,甚至一些的较为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高达100:1。考研读研更难考研难,但是实际上与读研相比较,读研要更难一些。第一次见导师的时候,导师的一句话还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导师跟我们说“考研成功,你们的喜悦最多就只有一个月,进入校门开心一个月后,就有一大堆事要你苦恼了”。过来人都知道,读研期间唯一的事情就是做研究、发论文,压力大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想好好读研和要考博的同学,在搞学术的同时不知不觉头发就变得稀疏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头秃的面积就代表你的学术造诣”。让人头秃读研前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我要发表SCI、核心期刊,我要搞学术、拿国奖,我要做科研、发成果”;读研之后就都变了“我是脑子进水了吗、为什么要来读研、我是怎么觉得自己是搞学术的那块料的呢”要问读研期间最怕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统一的答案就是导师的召唤。每当导师召唤自己的时候,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想想自己的研究还没有进展,论文也还没有发表,恨不得自己立刻失联掉。sSCI期刊读研难的原因考研是竞争性比赛,因此考研难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报考人数过多带来的难度,而读研并非如此,造成读研难的原因是因人而异的,换句话说就是读研你想读的有多好跟难度是成正比的,你越想读好,它就越难!来看看学长总结的最真实的原因:最真实原因之一:没有目的的读研考研这个事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考上的同学都很努力,但是仍有不少同学是跟风考研,根本就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读研生活,这样就会导致读研没有明确的目的。这部分同学会误以为读研也很轻松,跟大学一样混混日子就能拿到毕业证,然而进入学校后会被现实按在地上使劲摩擦。迷茫最真实的原因之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学术在读研之前,你可能会认为科研很美好,自己要努力进行学术研究,但是等你真正读研之后,会发现搞学术科研跟你想的完全不同,等到认清学术的“真正面貌”之后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的。最真实的原因之三:一切都要靠自己读研就是一个人的苦行,没有陪伴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要比考研更孤独。不要以为导师或者学长学姐会帮助你很多,在实际上他们都不一定帮得了你的。读过研的同学都知道,即使是在一个课题组里,大家也只是在为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而奋斗,甚至你们之间还会成为竞争者,而导师更不会盯着你和督促你,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总结考研难,读研更难,读研也需要有自己的“名声”,这个“名声”不是为了宣扬读研的难度和劝退考研人,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对读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盲目跟风考研和读研,一定进入研究生生活,就会被拍的“稀碎”。如今,考研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选择了,这其中会有更多现实迫使的因素,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真心地希望每一个考研学子都能够想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和考研的规划,不要让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研,然后又被学术吓得逃跑。明确目标你觉得考研难还是读研难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致考研生:考研结束了,接下来要干什么?这几点要注意!为期两天的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结束了,不管考好考坏,对考生们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考研结束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呢?很多考生从紧张的备考期一下子松懈下来了,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更有许多人陷入了考后综合症。经历了漫长的备考期,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考生们感到疲惫是正常的,这个时候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让自己恢复一下状态。当然,每个人选择休息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喜欢看电视剧,有人喜欢旅游,有人就喜欢大睡一觉。而在休息完之后,考生们还需要重新找回状态。首先,对很多应届的大四学生们来说,接下来会有很多事要做。现在正是期末考试季,准备完了考研,还要准备期末考试,千万不要在大学的最后关头翻了车。考完试,还有毕业设计等需要着手准备了,做好这些,让大学能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然后,考研毕竟是一场持久战,笔试结束了,还有面试等着呢!一般来说,在每年的 2月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考生的笔试成绩,2月下旬或3月上旬会陆续公布分数线,而在3—4月份开始进行研究生复试。在这段时间里,如果感觉能进复试,那就要准备复试内容了,研究一下往年试题,找学长学姐取取经验,抢占先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按以往数据,每年大约会有三分之一的考生能够被录取,今年有290万考生,大约能够录取90-100万人左右,会有130万人左右能够进入面试。对于那些感到自己确实进不了面试的学生来说,考虑好自己的下一步怎么走是很关键的,毕竟一个应届生的身份用处很多,找工作还是准备二次考研,做好规划。考研结束了,这几点要特别注意,适当放松之后,快速的恢复自己的状态,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否则影响的是自己的未来。同时,祝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所有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随着接受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近年来全国考研人数持续走高。上个月末,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高达377万。犹记得去年报考研究生考试到达了290万人,各大媒体都在用史无前例来形同这个数字,而毫无意外的是,关于报考人数,“史无前例”这个词似乎放在每一年里都很合适,因为考研人数不断创下新高,直到达到了今年的377万人。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与2019年考研人数相比,2020年的报考人数增加了47万,增幅达到了10.6%。从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近6年的考研人数逐渐增长,2020年的考研人数甚至达到了2015年考研人数的两倍之多。研究生考试就像一场入场券抢夺大战,在激烈的争抢当中,有人抢到,那么必定会有人落榜,每个人在考研这场战斗中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回忆。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每年从临近考研的那个暑假开始,图书馆备考考研的人就特别多,如果能够早起,或许能看见还未开门的图书馆门口会有很多早早起床准备在图书馆占位置复习考研的排队大军。这场旷日持久的备战将会一直延续到冬天,冬日昼短夜长,早上五六点的天空还泛着青灰色,正处于昼夜交替的最后时分,浓重的蓝青色天幕为背景,偶尔能趁出几道食堂上方冒出的炊烟和早起鸣叫不停的鸟儿。排队的人里每个人都带着或者清醒或者迷茫的表情,有的人手里拿着还冒着热气的早餐,有的人手里抱着学习会用到的课本,还有的人手中提着冒着白眼的热水壶……这是每一年都能看到的场景。庞大的人群中,自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上天的眷顾拿到理想中的录取通知书,那么,那些没有考研成功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笔者身边有不少成功考研上岸的研究生,也有很多考研失败转而做出了不同选择的人。二战的小L活泼开朗小L,第一年由于报考学校层次过高导致落榜,她的选择是继续二战,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之后,她调整了报考学校,选择了一所距离家乡非常近的学校。在毕业之后,L回家为自己制定了新一年的考研计划在家中复习,她说,自己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都支持自己考研二战的选择,但看到今年337万考研人数之后,一向乐观的她不免也有些担心。在一次谈话里她对我说:“觉得考研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二战其实也是顶着众多压力。可是想那么多也没用,不是我担心就可以让自己上岸的,反而会更加焦虑,先好好复习,等结果出来在做决定也不迟。”L参加了2020年的考研,她开朗的性格在她的备考过程中帮了不少忙,帮助她度过了难熬的二战备考。就业的小C小C的本科专业是会计,算是一个较为好就业的工作,她是一个对待学习非常认真的女孩,但在她备考考研那年,她的家里出了变故,一向身体健康的母亲被查出较为严重病灶,这件事对小C的情绪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后没有成功上岸。可小C并不感到遗憾,从小独自跟着母亲生活的她表示,自己报考的大学距离家里非常远,自己的母亲多年在外打工供她读书,如果自己考研成功那么就要去远方念书,家里只剩生病的母亲无人照顾,她会非常内疚。现在的小C凭借着自己非常出色的绩点和过硬的专业实力在自己家乡的一个银行工作,每天都可以回家照顾母亲,也可以用自己的薪水改善家庭条件,她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满足,也很幸福。跨专业找工作的小X小X的性格一直较为果决,本科专业是生物的她,在大二那年进了实验室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兴趣,自己热爱新事物,性格也比较风风火火,不太适合在实验室做研究,但迫于父母压力,她也报名了考研,最终没有意外的落榜。回到家乡的小X开始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投递简历,经过筛选之后找到了一家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她在工作岗位上过得很开心,不再有大学的时候每天压抑着心情做实验、看数据的烦恼。她的父母在与她长谈几次后也对她的决定做出了妥协,但还是希望她能在35岁前报考研究生考试。出国留学的小H其实小H的落榜很令人意外,因为她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本科也是大明名鼎鼎的C9联盟高校之一。小H学习的专业是工科,周围的人都觉得她能顺利上岸,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她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TOP2高校。考研放榜并没有挫败她想要继续读书的念头,小H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出国留学,选择她心仪专业排名较高的大学。她一向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随即报考了一个半月后的雅思考试并投入复习,她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小H很爱看漫画,她学习的间隙就采用看漫画的形式放松自己的心情。本身基础就很好的小H在短时间内考出了理想的雅思成绩,再加上她本身的学术背景也非常优秀,所以即使她递交申请的时间较晚,梦校也十分迅速地下发了offer,连她自己都戏称自己是“极限操作”。(话虽如此,但十分不建议申请留学的小伙伴们在DDL前疯狂横跳哦!)就这样短短半年时间,小H踏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她说自己几乎是很迅速地就融入了新环境,在英国过得非常充实。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考研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无论是考上了研究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还是选择出国留学换一种环境学习,又或者选择直接就业,亦或是选择考公考银行,这都是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不同方式,所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各种选择之间并不分高低贵贱,没有好坏之分。世界由不同的人组成,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多元化的人生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即使不同的人犹豫选择暂时殊途,但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与幸福共同努力,这样的过程也可算是“殊途同归”。那么,大胆向前走吧,工作的时候不要计较得失、学习的时候不要害怕失败、跳舞的时候不要担心跌倒、去爱的时候就别怕受伤。毕竟,曾经有人说过:“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越复习到最后,大家的压力越大,随着初试的一天天逼近,不少同学心里一直在“打鼓”,有的同学甚至总觉得自己考不上,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1、错觉,你太紧张了有不少同学对自己复习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到了考研后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在考试之前都能全部再复习一遍。越复习越觉得心里没有底气,所以会出现这种感觉,觉得自己怎么越复习越不会。其实是你太过紧张,或者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你觉得自己考不上,很可能只是你自己的错觉。2、看励志电影或故事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你对自己缺乏自信,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些励志电影或者故事来感化一下自己。推荐大家看一下《垫底辣妹》,往往在看完这些励志电影或者别人的故事后,我们都会比较有感同身受的强烈感觉,也会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走的路是对的。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吧,能够给人动力。3、转移注意力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考不上,那么就需要自己来调整一下了,不要总是胡思乱想,其实在考试之前想这些事情都没有什么意义。与其在这里自己琢磨,还不如转移一下注意力,把精力用到复习上面。很多同学总是喜欢瞎寻思,而且还喜欢往不好的方面去想,这样会影响考研复习的状态,建议大家把注意力从胡思乱想转移到复习上来。4、坚持到底,要相信自己不管你复习得好不好,即便是你总觉得自己考不上,也不能放弃。考研其实就是一个跟自己对抗的一场考试,大家都明白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考研的胜利,那为什么不用最后仅有的时间去拼一把。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太不自信,才导致自己会觉得考不上。越是觉得考不上,就越应该更加努力才对。其实,我倒是希望大家都积极乐观一点,要对自己有信心 ,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初试结束,虽然可能你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但是等你考完至少你不会后悔,说不定还会有奇迹发生,不是吗?
2019的考研终于结束了,看着朋友圈考研党们的状态从【转发锦鲤】,变成了【晒考完的庆祝宴】,我就知道,今年考研这场仗,总算是打完了。但是对大部分的考研党来说,这份折磨还在持续。等待成绩出来的时间太漫长了,这段时间的里,不管干什么,脑子里始终都会有个念头挥之不去,考不上,怎么办?考研真的太累了。我有个同学,家里人都特别希望她能考研,她自己也铆足了劲,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一开始感觉她的状态很好,每天都特别精神饱满,浑身散发着一种励志和朝气。当时我看着她觉得很羡慕,“这才是青春,是奋斗的样子啊!”但是明显感觉到她越到后来状态越差,每天的生活就是泡在图书馆,原来那么爱美的小姑娘也不打扮了,朋友小聚也不参加了。临近考研前,好不容易叫她出来玩一次,她低头的时候,我看见她头顶的一块斑秃。好在最后考上了,她跟我说,“现在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为了考研,我焦虑地三个月没来姨妈,如果考不上,真的感觉不想活了。”虽然考上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你要相信我,考不上,你的人生也不会就此完蛋的。有人不只是单纯地怕考不上,是怕不仅考不上,而且错过秋招,连工作也不好找。考不上研,还找不到工作,那我不就是彻底凉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们还年轻,面前还有很多路给我们走。你可以去二战,也可以直接去找工作,虽然错过秋招,但是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好的岗位。总之可供你选择的太多了,每年考研失败的这么多,大家不都还是一样活的好好的。我不想说完全不用在乎失败,但是我想告诉你,失败的结局不是全部,保持你的激情继续走下去,好的事情总会发生的。我们有时候把目标定的太过明确了,“我都这么努力了,我一定要考上研。”但是你要知道人生什么事都不可能是100%的,当有时候一不小心没达成目标的时候,你要安慰自己,“在乎过程,别太在乎结果”。这句话听上去太过不痛不痒,可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的人生暂时还是有容错率的。年轻的时候,有一件事能调动起你的热情,让人持之以恒地为之而努力,那本身就是值得的。就像恋爱一样,开始的时候一腔热血,爱的天旋地转。最后分开的时候,当初的粉色花瓣掉落一地,但是记忆中还是残存着美好的。就为这份美好和记忆,我们的付出也不是白费的。所以对考研也宽容一点,允许它的失败,想想看,如果人生不是白就是黑,该有多么无趣啊。还有人会觉得,考不上研,我的努力都白费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努力。其实我自己特别佩服考研的人,因为我当时就是听闻了种种关于“地狱式念书”的考研传闻,就放弃了我考研的想法。大学的时候,上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一大二的时候想着,自己一定要考研,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否则我的人生也太遗憾了吧。但事实就是,到了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考研事宜的我,思来想去,因为害怕吃考研的苦,也害怕吃了苦还是考不上,就这么放弃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很遗憾,遗憾自己的大学时期,没有上过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连为它努力也没有过。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真的尽力准备考研了,就算考不上,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遗憾吧。所以你看,就算失败了,努力也是可以弥补你的遗憾的,而不是增加你的遗憾。如果失败了,就把它当作经历,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会白走,你的努力也不可能白费,它一定会在某时某刻显现出它的光芒来。我真的很羡慕你们,在最有朝气的时候,为自己的未来拼尽全力地奋斗了一次,不管会不会成功,这听起来就很让人热血沸腾。这也许是你人生中最纯净的时刻,为了唯一的目标,忍着眼泪和辛苦一路走了这么久。很想要完成的一件事,不怕失败和荆棘,鼓起勇气去尝试和经历,这太让人佩服了。所以呀,每一个经历了考研的,都是真正把自己命运握在手心里的勇者,而在人生这条道路上,勇敢的人是永远不会失败的。最后,祝愿你们,都能成功。
考研进入冲刺阶段后,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随着考研初试的一天天逼近,很多同学都恨不得每天都多学一点。然而有些同学却恰恰相反,越到最后反倒越不想学了,考研学不进去了该怎么办呢?1、跳出“考不上”的思维很多人之所以学不进去“破罐子破摔”,就是因为觉得自己考不上了,或者陷入自己考不上怎么办的怪圈中。实际上我们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把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放大。一旦有什么事情没有按照既定的线性往上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自己给自己加戏,而且还是苦情戏。大家应该跳出这样的思维,把重心放到眼前,放到复习上来。不要去想“考不上”,要多想想还有什么事情没做!2、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当你学不进去的时候请不要逼迫自己,即便是强迫自己坐下来,没有任何效率,那也是徒劳的。学不进去的时候就尝试跟自己对话吧,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记录下来,当你写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在乎未来的。我在考研的时候就喜欢写日记,虽然现在看起来都非常幼稚,但是在那样的情形下,确实能疏解心中的苦闷!3、找别人吐槽学不进去的时候,就找个信任的人去吐槽一下,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累加了太多的压力,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可以跟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去吐槽一下,说不定别人会给你很好的建议。当你把自己的“苦水”倒掉之后,你自己也会释然很多。4、多一层思考很多同学学不进的时候,还在玩手机刷微博刷抖音,这个时候不妨多一层思考:我现在很累吗?我干嘛要沉浸在人工算法给我无尽的推荐之中?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多问自己一些实际的问题,给自己提一点建设性的意见。虽然玩手机或者不学习很轻松,但是心里会觉得罪过,那为什么不能放下转去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呢?5、尽人事,听天命告诉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不管怎么样,最后没多少复习的时间了,与其这样浑浑噩噩的浪费时间,到不如踏踏实实的复习,能学多少算多少。最后的时间虽然不可能实现逆袭,但至少自己尽力就好!除非是你真的不想学了,要不然你就是在觉得太累了,在找借口。学到现在累了很正常,再咬咬牙,没剩多久了,加油,考研人!
现阶段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每天犯困了,有没有想过应该怎么办?复习到现在,很多同学已经有了一些【疲惫感】,尽管每天保持着正常的睡眠,但是在白天复习的时候,依旧会感觉比较困,尤其是学习时间久的时候,这可以看作考研人的通病,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呢?以下内容是我们的看法与建议,供同学们参考借鉴!01-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的困意?无外乎两点:内因+外因。内因主要指的是我们自身的睡眠质量问题,这个受着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体质、心理素质、饮食起居等等。睡眠质量如果不好,会继续加剧内因,形成恶性循环。而外因则指的是睡觉时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床铺等。这个比较容易发现,一般容易解决。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一下哪个因素占据主要。02-其次应该如何去解决这种现象?我们要明白,只要是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对于内因而说,主要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每天要拿出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增强体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沟通解决,不要过多的给自己增加压力。饮食的话要尽量清淡,切忌暴饮暴食等。最重要的是要重拾信心,不忘初心!相对于内因而说,外因只要发现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解决掉,无论是环境的影响还是生活质量的问题,都可以尽量解决。03-最后懂得一些学习上的好习惯,改变不合适的习惯。每天尽量不要晚睡晚起,一开始就要养成和考试时间基本一致的作息时间,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会更加从容地面对。每次吃过饭以后不建议很快投入学习,可以走一走,回忆下之前学过的知识,饭后半小时以后再坐下学习。刚吃过饭消化系统在消化食物的时候,血液是主要供给胃肠的,大脑血液流量相对减少。立马学习的话,效果不会很好。每当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下零碎的知识,比如:背单词、数学公式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习惯。总之,无论如何,考研期间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是可以解决的,关键还是我们自己如何去看待!【关于考研的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考研复习了一个月突然不想考了,是种什么感觉?你怎么看?我参加了16年的研究生考试。说实话,复习一个月有突然不想考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这也是个坎儿,需要努力跨越!曾经我在备考中也遇到这种情况,重新回想了考研的初衷,最终还是努力克服,继续前进。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考研人都会遇到,不足为怪。考研开始简单,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不完全统计,从一开始考研,到最后参加完最后一门考试,期间放弃的人数大约有20%之多,甚至30%。所以考研也是“剩者为王”!对于这种情况,个人看法如下:考研并不适合每个人。考研前期可以说是“以身试法”的过程,不可否认,有些同学在复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合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甚至会厌恶大学毕业后再学习等等的情况,这类同学应该果断放弃,抓紧时间寻找自己喜欢的领域。铁定心思要考研的人,必须拿下“考研之战”,无论有多困难!考研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耐力战,对考研“视死如归”的同学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应该用考研的动机,前景,同学之间的鼓励以及自己的信心来激励自己。另外,考研初期主要以基础复习为主,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问题,在不断反思和改错中前进。衷心希望每位有志于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道路上能坚定信念,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考研进入冲刺阶段后,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随着考研初试的一天天逼近,很多同学都恨不得每天都多学一点。然而有些同学却恰恰相反,越到最后反倒越不想学了,考研学不进去了该怎么办呢?1、跳出“考不上”的思维很多人之所以学不进去“破罐子破摔”,就是因为觉得自己考不上了,或者陷入自己考不上怎么办的怪圈中。实际上我们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把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放大。一旦有什么事情没有按照既定的线性往上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自己给自己加戏,而且还是苦情戏。大家应该跳出这样的思维,把重心放到眼前,放到复习上来。不要去想“考不上”,要多想想还有什么事情没做!2、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当你学不进去的时候请不要逼迫自己,即便是强迫自己坐下来,没有任何效率,那也是徒劳的。学不进去的时候就尝试跟自己对话吧,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记录下来,当你写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在乎未来的。我在考研的时候就喜欢写日记,虽然现在看起来都非常幼稚,但是在那样的情形下,确实能疏解心中的苦闷!3、找别人吐槽学不进去的时候,就找个信任的人去吐槽一下,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累加了太多的压力,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可以跟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去吐槽一下,说不定别人会给你很好的建议。当你把自己的“苦水”倒掉之后,你自己也会释然很多。4、多一层思考很多同学学不进的时候,还在玩手机刷微博刷抖音,这个时候不妨多一层思考:我现在很累吗?我干嘛要沉浸在人工算法给我无尽的推荐之中?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多问自己一些实际的问题,给自己提一点建设性的意见。虽然玩手机或者不学习很轻松,但是心里会觉得罪过,那为什么不能放下转去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呢?5、尽人事,听天命告诉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不管怎么样,最后没多少复习的时间了,与其这样浑浑噩噩的浪费时间,到不如踏踏实实的复习,能学多少算多少。最后的时间虽然不可能实现逆袭,但至少自己尽力就好!除非是你真的不想学了,要不然你就是在觉得太累了,在找借口。学到现在累了很正常,再咬咬牙,没剩多久了,加油,考研人!
2019的考研终于结束了,看着朋友圈考研党们的状态从【转发锦鲤】,变成了【晒考完的庆祝宴】,我就知道,今年考研这场仗,总算是打完了。但是对大部分的考研党来说,这份折磨还在持续。等待成绩出来的时间太漫长了,这段时间的里,不管干什么,脑子里始终都会有个念头挥之不去,考不上,怎么办?考研真的太累了。我有个同学,家里人都特别希望她能考研,她自己也铆足了劲,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一开始感觉她的状态很好,每天都特别精神饱满,浑身散发着一种励志和朝气。当时我看着她觉得很羡慕,“这才是青春,是奋斗的样子啊!”但是明显感觉到她越到后来状态越差,每天的生活就是泡在图书馆,原来那么爱美的小姑娘也不打扮了,朋友小聚也不参加了。临近考研前,好不容易叫她出来玩一次,她低头的时候,我看见她头顶的一块斑秃。好在最后考上了,她跟我说,“现在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为了考研,我焦虑地三个月没来姨妈,如果考不上,真的感觉不想活了。”虽然考上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你要相信我,考不上,你的人生也不会就此完蛋的。有人不只是单纯地怕考不上,是怕不仅考不上,而且错过秋招,连工作也不好找。考不上研,还找不到工作,那我不就是彻底凉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们还年轻,面前还有很多路给我们走。你可以去二战,也可以直接去找工作,虽然错过秋招,但是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好的岗位。总之可供你选择的太多了,每年考研失败的这么多,大家不都还是一样活的好好的。我不想说完全不用在乎失败,但是我想告诉你,失败的结局不是全部,保持你的激情继续走下去,好的事情总会发生的。我们有时候把目标定的太过明确了,“我都这么努力了,我一定要考上研。”但是你要知道人生什么事都不可能是100%的,当有时候一不小心没达成目标的时候,你要安慰自己,“在乎过程,别太在乎结果”。这句话听上去太过不痛不痒,可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的人生暂时还是有容错率的。年轻的时候,有一件事能调动起你的热情,让人持之以恒地为之而努力,那本身就是值得的。就像恋爱一样,开始的时候一腔热血,爱的天旋地转。最后分开的时候,当初的粉色花瓣掉落一地,但是记忆中还是残存着美好的。就为这份美好和记忆,我们的付出也不是白费的。所以对考研也宽容一点,允许它的失败,想想看,如果人生不是白就是黑,该有多么无趣啊。还有人会觉得,考不上研,我的努力都白费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努力。其实我自己特别佩服考研的人,因为我当时就是听闻了种种关于“地狱式念书”的考研传闻,就放弃了我考研的想法。大学的时候,上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一大二的时候想着,自己一定要考研,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否则我的人生也太遗憾了吧。但事实就是,到了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考研事宜的我,思来想去,因为害怕吃考研的苦,也害怕吃了苦还是考不上,就这么放弃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很遗憾,遗憾自己的大学时期,没有上过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连为它努力也没有过。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真的尽力准备考研了,就算考不上,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遗憾吧。所以你看,就算失败了,努力也是可以弥补你的遗憾的,而不是增加你的遗憾。如果失败了,就把它当作经历,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会白走,你的努力也不可能白费,它一定会在某时某刻显现出它的光芒来。我真的很羡慕你们,在最有朝气的时候,为自己的未来拼尽全力地奋斗了一次,不管会不会成功,这听起来就很让人热血沸腾。这也许是你人生中最纯净的时刻,为了唯一的目标,忍着眼泪和辛苦一路走了这么久。很想要完成的一件事,不怕失败和荆棘,鼓起勇气去尝试和经历,这太让人佩服了。所以呀,每一个经历了考研的,都是真正把自己命运握在手心里的勇者,而在人生这条道路上,勇敢的人是永远不会失败的。最后,祝愿你们,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