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史上最难考研年的2020考研即将到来,很多同学不解,为什么2020年考研成了史上最难,究竟难在哪儿?面对如此窘境,寒窗苦读、拼搏奋进的考研学子又该如何应对?且听董师兄慢慢道来,记住,没有过不去的槛,没有走不完的路。先来说说2020考研究竟难在哪里。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而据推测,今年的考研人数将有可能突破350万大关,人数增长了这么多,是不是招生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出现了不增反降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原因就在于院校开始提高保研招收比例,有些专业甚至单纯是保研的人数就已占据总招人数的大半,所以留给了考研人很小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以往不具备保研资格的院校随着不断发展,也都逐渐拥有了保研资格,这就进一步将考研人的生存空间压迫。整体竞争的加大,招生名额的减少,两个不利因素的叠加致使形式日趋严峻。再来说说人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致使国内就业市场也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风光无俩的互联网企业,大面积裁员,一次次看到刷屏的职场危机文章,一次次感慨着“生活抛弃你,都不会跟你打声招呼”;光彩夺目的金融券商,也面临着辉煌不在;大国重器的汽车制造业,也遭遇了史上第一次寒冬。面对不稳定,面对未知,再加上企业对于招聘门槛的提升,让本科生的求职空间急剧缩小。而此刻的考研成了等待形势变好、改变职业生涯的唯一方式,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考研作为躲避暴风雨的上佳之选。人类的悲喜从不相通,但是选择却具有社会性,所以当你是这么认为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考研人数骤增的原因了。除此之外,由于当下最火热的行业人尽皆知,就是金融和互联网,所以大多学生都选择跨考这两个专业。招生院校为了学校的优质资源,也是突然改变大纲,提升了专业的广度和难度,以提高选拔上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很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变为了恐怖的408。这让很多提前准备的考生也是措手不及,凭空又增添了不小的难度。现实摆在这里,永远不可能靠逃避解决问题,唯有正面迎击。所以虽然未来千难万险,但只要初心不变,拼搏向前,一样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精彩无限。以下三条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裨益,化作你前进的一股动力!第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报考。院校招生简章和报考人数陆续推出,面对情况突变,人数骤减的情况,大家首先是放平心态不要慌。如果感觉当前状态一般,可以选择向专硕或是相对原目标低一些的院校报考,最保底的选择就是本校。有时候名校只是一种情怀,没有结果的情怀就是空谈,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是英雄。第二,提高复习效率和强度。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能做的就是做到最好,让自己走在最前面。十月将至,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要进入疯狂刷题阶段了,这一段时间是提高你综合能力最快的时间,切忌沉迷考研视频不可自拔,看的、抄的终究是人家老师的,只有你亲笔写出来,真正做出来,才是你自己的。第三,平静心态。就像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你无法改变时代,你只能调整自己,所以抛弃一切杂念。切忌因为变动就兵荒马乱,变化不是只针对你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这种情况下,谁心态最好,谁复习最稳,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且未必是坏事,因为变化意味着机会,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2020考研是不是最难的考研年,该面对的依然还是要面对,只是有点危机意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二零考研三百万,突破历史创极限;考研减少增保研,难度上去一点点;专业课程突变换,惊慌失措满泪颜;然而并未到终点,何必悲伤与慨叹;学会变通明智选,机会就在你眼前;复习切记要多练,历年真题刷多遍;上岸就在一瞬间,来年把酒庆考研。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随着考研报名的截止,考研这场硬仗已经正式拉开帷幕。2020年考研被很多人称之为史上最难考的一年。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最难考的一年?究竟难在了哪里?对于努力拼搏的同学们来说,又应该如何去面对?接下来就听我一一讲解。为什么说2020年是最难考的一年?由于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企业对于招聘的门槛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研究生学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2019年,考研的人数为290万,根据大数据推测,2020年考研人数很有可能会突破350万。增加了如此多的考生,你是否会问:招生的人数会不会随之增加?答案当然是否是的。2020年,很多院校逐步提高保研的人数,有一些专业保研的人数就占据了所招人数的大半,留给考研党们的空间越开越小。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不难看出,很多院校的招生名额不仅不会增加,并且还有降低的趋势。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应该怎么面对呢?现实已是如此,积极应对才是硬道理。面对此情况,第一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报考,如果感觉自己实力一般,可以选择相对于原目标低一些院校,有时候名校知识一种情怀,没有结果的情怀就是空谈。第二点就是要放平心态,面对如此大的升学压力,谁的心态好,谁就能笑到最后。有时候变化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有变化就意味着有机会,但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三点也正是最重要的一点,提高复习效率,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能顺利通过,就要走得稳走得快,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在今年就业形势无比严峻的情形下,考研上岸的同学是不是特别庆幸?of course!但请不要忘记,考研本质上只是推迟就业,3年之后,你可能还是要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而且,3年后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呢?为了应对今年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国家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之一就是研究生要扩招!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就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3年后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同样惨烈!中国大学是从1999年开始扩招的,与扩招同时出现的就是本科生就业率降低,随后研究生扩招开始,很多同学欢天喜地地考上了研究生,却根本没有为毕业做任何准备。同学们现在大概难以想象,在扩招前硕士研究生学历是非常吃香的,当时硕士可以进入二本高校当教师,在偏远一些的高校甚至直接分配住房。进入公务员或者外企也是非常容易,不愁工作。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研究生规模会迅速扩大,之后的研究生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中小学在编教师的准入门槛了。当年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有中学老师为了改变职业生涯而去报考研究生,等研究生毕业后发现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回到当年的学校继续当老师。在这里,老菜鸟要说两句,(1)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反对为了考研而考研,考研应该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后的一个选择,读研应当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缺乏规划而直接选择考研,部分同学随大流人云亦云,部分同学可能是将考研当作改变自己本科非名校的一个手段。随大流的同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很可能瞻前顾后,难以决断;有名校梦的同学很可能会脱离实际,选择过高的目标。(2)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了考研目标,然后应该怎么选择学校呢?应当考虑学校的四个方面:学校的排名、专业的排名、导师、地域。四个方面综合决定了学校的性价比,但是不同的职业规划对这四个方面的权重是不同的。(3)如果考研是为了直接去职场工作,那么学校所在的地域和学校本身的名气会更重要。这时候一些总体很厉害但是具体专业稍差一些的学校,就成了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比如去复旦读心理学研究生,其实比华师要简单,但是毕业后直接工作可能还有优势哦。(4)如果读研是为了直接工作,学校所在的地域也很重要,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更多,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名列985的兰州大学,在研究生就业上可能不会比江浙沪的普通一本好多少。所以说,即使打算考研,也得合理规划,毕竟只是延迟就业。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前行无忧。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原则是具体化。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往往摆脱不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这条魔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想法不够具体化,难以转化为行动。我们应该如何使自己的目标更具体呢?以下几条原则一定要记牢:一、目标要清晰明确。比如“我毕业后一定要找一个好工作”就不够清晰明确,“我要去**行业,从事**工作,在3/5年内,达到**职级。”才是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二、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目标中应当包括数量、质量等易被测量的要素。比如“我一年的收入要达到**”。具有可测量性的目标才能被评价,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在这个基础上改才能不断做出调整。不容易被测量的目标无法被评价,难以调整今后的目标和方法,并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三、目标要有deadline。这也是为了便于评价,进行调整。比如“我要挣一辆车”就不如“我要在在明年过年前挣到一辆车”这样的目标。有了ddl,更容易把我们从幻想中拉出来,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力。四、目标要有集中性。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要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个主要目标上,次要目标也不要超过两个。“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说的就是哪怕追求的只是一个小目标,也要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有同学能力非常强,但是给自己太多的目标,不突出重点,反而什么都做不好。五、目标要有可分解性。我们长期的职业目标一般都比较远大,在制定了长期目标后,一定要学会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这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比如“我毕业就要去四大工作”这样的目标,就应该分解为“我大学期间要学好**课程”、“我大二要考*证书”、“我大三去*实习”这样的小目标。
导读:考研、忠告现在的你可能不理解下面的话,别着急,但进入社会你会更深刻的理解的。以下这是我自己以及各位师兄师姐通过亲身经历给大家的几个小忠告!送给大家别再有什么学生思维了大家都是应付填鸭式教育上来的,对老师依赖性都比较重,但是,研究生了,已经是完全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了。我们不能再等待着学校老师填鸭式喂我们,一个词“主动”,主动科研、主动实验、主动学习软件、主动实践,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研究生期间的老师是你的Boss,虽然担的是你老师的名字而已,但需要的主要还是你的能力,没能力的也别说人家老师不器重你,谁都怕被人给自己添麻烦不是?别对老师/学校有太大的期待,最大的期待应该给你自己研究生期间学校、老师,只不过是你正式工作的一个跳板而已,不要期待太高,以为学校多牛逼、老师多牛叉,你就多牛吗?完全是两码事好吗成人的世界里,最大的期待、最可靠的安全感应该只有你自己能给。读研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别说你考研了,你的其他同学进入了社会,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还只是交着学费,是还没有完全经济独立的学生党而已,你们的人生早就进入了不同的路口。而他们可能有了好几年的工作经验,担当起了一个家庭,甚至好几个家庭的责任,当你毕业,他们混的好的可能还是你的领导,说别的一切都是虚的,既然选择了读研,那只有风雨兼程!多学点旁人不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吧!读研,大多很穷,可另辟蹊径读研一般学费8000+,多的10000+,可能学期初的奖学金可以弥补一些,每个月有个几百块的生活补助,但是肯定的不够,假设你有个女(男)朋友,一个月总要出去玩玩吧!景区票、路费、旅馆、饭费,哪哪不是钱?老大不小了,一年虽说回家待不了几天,但是,你不得给家人买点礼物、买的吃的嘛!所以说“穷学生”的叫法就蛮有意思啦!你细品!另辟蹊径,赚点外快,也让自己更体面些!一般的兼职“家教”什么的,买点指数基金,网上兼职编辑写写文章、投些期刊,专业知识帮人PS,方法总比困难多的。今天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这些年随着社会对学历越来越重视,本科生毕业已经不怎么吃香了。考研成了诸多学生的选择。这一点从历年增加的考生人数上就能体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高达410万,再次创下新纪录,比去年的377万还要高出30多万。前阵子2020年研究生考试的成绩也发布,这次整体成绩比较亮眼,与往年“过400分就算不错”的情况不同,这次400分以上的考生出现了“扎堆”的情况,甚至某些专业400分以上的考生多的吓人。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引人注意,在这些“上岸”的考生当中,二本三本院校的普通学子显然占比更大,这也引发了诸多热议。2020年考研成绩公布,二本、三本院校“上岸”考生占主流最近随着2020年考研成绩的发布,考生们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成功“上岸”,有的却还没能“脱离苦海”。不过从公布的数控来看,有一个现象引发了不少人的注意,在这次考研成功的学生中,二本三本的学生占比较大,那些出身211、985等一流高校的学生反而很少。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难道二本三本的学生学习成绩比一本高校的学生更好了吗?要不然差距怎么会这么明显?还是说数据有假不真实?其实还真不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主要还是跟学生的本科身份有关系。考研成功的多为二三本学生,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其实之所以会出现二三本考研成功人数多的情况,原因也不难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1)报考人数存在差异据不完全统计,高考本科上线率大约在16%,其中一本以上的上线率大约在5%,这其中包含双一流高校以及普通的一本高校。由此可见,在考研的报考人数比例上,二三本的学生基本会多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最后成功的比例自然也要比双一流院校人多。2)二三本院校学生的“觉醒”第二点也是很现实的原因,参加考研的“二三本”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初高考失利的学子,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来有着考上一本院校的实力,最终却名落孙山。这些人本科毕业后对自己的学历不满意,加上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很容易在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黑马。3)大家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不同的高校学习氛围环境有所不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多数时候大学所学知识和高中联系并不算大。因此在某些条件下来讲,一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其实和一些一本的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些,这些普通本科生逆袭几率很大,考研考出好成绩也就不算意外了。4)参加考研的高校学生质量一般最后这点,也是最现实的一点了。大多数双一流院校的尖子生都保研了。甚至还有不少直博的,还有一部分会直接出国或者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规划。所以参加考研的双一流学生本身就比较少。这其中还包括一些盲目跟风的“高校混子”,因此整体上来看考研成功的人数少也就很好理解了。考研成功后,应该做哪些准备?很多人觉得笔试合格之后考研就成功了,其实不然,面试一样是非常重要过程,需要考生们尽全力做好准备。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考研成功后,首先要做事情是联系导师。不用惊讶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这是能够成功读研的必备流程。考研和高考不一样,考研是相对公平,在一切条件都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情商其实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如果成功上岸,你将来要跟着导师至少两年的时间,提前结识一下很有必要。如果能有人引荐,和导师面对面的沟通自然是最好的,不要害怕面谈会暴露自的身缺。相反,如果你能坦诚相待,提前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展示给导师,只要问题不大,导师都会对你的勇气予以肯定,毕竟没有人不喜欢积极向上的学生。如果没有面谈的机会,那最好的沟通方式还是发邮件,邮件内容中你的个人履历和分数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要向导师展示“你很适合他。”因为你提前给导师发过邮件,导师但凡看过邮件基本对你都会有印象,而且不会太差,如果你能在面试时在提到几个导师曾经在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观点,那你成功几率就会更大。对于本科院校不理想的同学来说,考研是另一个翻身机会很多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可能是高考失利,可能是当时没重视高考,也可能纯粹是因为贪玩。不管怎么说,高考确实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进入一所好的高校,对人生的来说意义非凡。不过即便你错了高考,没有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这也不意味着你的未来就确定了。考研还是你可以翻身的机会,即便你高考没考好,进入了一所不太理想的大学,但你想要更进一步提升自己,想要“翻身”其实一切都不晚。
虽然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的3月份,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2020考研才刚刚走完了二分之一的路程。现在同学们已经经历了初试的洗礼,仍然面临着考研复试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还没有公布考研复试的具体时间,但是作为一名考研人,大家绝对不能在学习上放松警惕,认真备考才是最重要的。在往年历届考研中,成功上岸的考生大都符合以下的这些特征,2020考研的同学们,快来看看你符合其中的哪几点吧?1、科学地评估自己,在目标院校的选择上较为合理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在考研这条道路上,这句话依然是一句真理。如果我们对考研成功的考生进行一个分析,就能很容易地发现,他们之所以会取得胜利,完全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对于每一个考研学子来说,大家都想考名校研究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每年二本、三本的同学能够逆袭考上985名校的又有多少呢?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为考研“炮灰”,就是输在了选择上。对考研成功的同学来说努力非常重要,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赢在了选择上。2、拥有强大的自制力,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高效率地学习大家都是考研这条路上的过来人,相信每一个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辛酸和无奈。尤其是在初试备考时,当你不考研的舍友在打游戏、追剧、逛街时,你只能低下头学习。拥有强大自控力的同学对于身边的诱惑丝毫不放在心上,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缺乏自控力的同学一会玩会手机,一会打局游戏,很难考上研究生。3、目标坚定,在前进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在大学里,大三、大四的同学都已经没有多少课了,看起来非常轻松,但事实他们却是大学里压力最大的一批人。对他们来说,即将面临着毕业,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很难将心静下来。在往年考研中,我们发现那些取得成功的同学大都是目标非常坚定的人。他们从大三选择了考研以后,便一直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心猿意马,最后胜利当然属于他们。而有一些考研人,一会想要考研,一会想要考公务员,一会还想去参加面试找工作,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条道路走得顺畅。4、心态好的同学心态决定状态,对于考研如此,对于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考研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学术的较量,有的时候也是考生之间心态上的较量,只有心态好的同学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纵观历届考研,那些考研成功的学子在心态把控上做得非常优秀,而正是他们良好的心态才铸就了高效的复习状态。心态不好的同学整天担心这担心那,每天没有心思学习,最后很难取得好成绩。作为一名考研人,你对于本文有何看法呢?你符合哪些特征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2020考研er在初试结束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这段时间里,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注意。考研查分时间2020考研的同学们现在一定在焦急的等待成绩吧。在知道自己的成绩之后对比前几年的国家线和院校线,基本就能确定了自己有多大的几率进入复试,继而安心准备复试或准备调剂。之前研线菌发布过一篇每个省市出分时间的文章,里面多省市出分时间都在2月10日-2月11日。虽然还有部分省市没有明确公布出分时间,但是从历年出分时间来看,各个省出分时间不会相差太久,所以可以推算出2020考研的出分时间为:2月11日左右。34所院校复试分数线在3月初,34所自主划线院校就会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出分时间一般都会比其他院校早一些,这样也是方便考生能够早做准备。国家线公布时间国家线会比34所自主划线院校公布复试分数线的时间晚一星期左右,所以不要觉得没报考34所,他们出分数线就雨女无瓜了!当34所自主划线院校公布复试分数线的时候你就该清楚,还有一周,国家线就要出来了~很多院校虽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院校,但是这些学校是有自己划的院校线的!只有过了院校线才能参加复试哦。这些院校出分数线也是在国家线出来之后。一定要去官网上仔细查看。调剂系统开放时间3月中下旬,研招网的调剂系统就会开启!2019年调剂系统开启的时间是3月20日-4月30日,给大家做个参考。但是在调剂系统正式开启之前,会有院校发布有哪些专业接受调剂,如果你过了国家线没过院校线的话,一定要早做打算,多查询调剂信息!如果觉得院校太多信息量太大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调剂服务平台。各院校复试时间院校的复试时间由该校自行确定,有的学校复试时间早,有的学校复试时间晚,不过大体都是在3月末到4月份这个时间,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复试时间略早。这个时间和调剂系统开放的时间相近,所以对自己的复试成绩不抱有希望的话可以尽快进行调剂。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等复试结束之后,等待院校公布成绩,一般在复试后的7天左右院校就会公布拟录取名单。如果你在拟录取名单上,那就可以安心等待录取通知书啦!为了方便查看,研线菌做了一个纵向时间轴,让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查看未来5个月的重要时间节点。以上就是整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被誉为史上最难考研年的2020考研即将到来,很多同学不解,为什么2020年考研成了史上最难,究竟难在哪儿?面对如此窘境,寒窗苦读、拼搏奋进的考研学子又该如何应对?且听董师兄慢慢道来,记住,没有过不去的槛,没有走不完的路。先来说说2020考研究竟难在哪里。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而据推测,今年的考研人数将有可能突破350万大关,人数增长了这么多,是不是招生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出现了不增反降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原因就在于院校开始提高保研招收比例,有些专业甚至单纯是保研的人数就已占据总招人数的大半,所以留给了考研人很小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以往不具备保研资格的院校随着不断发展,也都逐渐拥有了保研资格,这就进一步将考研人的生存空间压迫。整体竞争的加大,招生名额的减少,两个不利因素的叠加致使形式日趋严峻。再来说说人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致使国内就业市场也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风光无俩的互联网企业,大面积裁员,一次次看到刷屏的职场危机文章,一次次感慨着“生活抛弃你,都不会跟你打声招呼”;光彩夺目的金融券商,也面临着辉煌不在;大国重器的汽车制造业,也遭遇了史上第一次寒冬。面对不稳定,面对未知,再加上企业对于招聘门槛的提升,让本科生的求职空间急剧缩小。而此刻的考研成了等待形势变好、改变职业生涯的唯一方式,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考研作为躲避暴风雨的上佳之选。人类的悲喜从不相通,但是选择却具有社会性,所以当你是这么认为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考研人数骤增的原因了。除此之外,由于当下最火热的行业人尽皆知,就是金融和互联网,所以大多学生都选择跨考这两个专业。招生院校为了学校的优质资源,也是突然改变大纲,提升了专业的广度和难度,以提高选拔上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很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变为了恐怖的408。这让很多提前准备的考生也是措手不及,凭空又增添了不小的难度。现实摆在这里,永远不可能靠逃避解决问题,唯有正面迎击。所以虽然未来千难万险,但只要初心不变,拼搏向前,一样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精彩无限。以下三条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裨益,化作你前进的一股动力!第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报考。院校招生简章和报考人数陆续推出,面对情况突变,人数骤减的情况,大家首先是放平心态不要慌。如果感觉当前状态一般,可以选择向专硕或是相对原目标低一些的院校报考,最保底的选择就是本校。有时候名校只是一种情怀,没有结果的情怀就是空谈,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是英雄。第二,提高复习效率和强度。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能做的就是做到最好,让自己走在最前面。十月将至,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要进入疯狂刷题阶段了,这一段时间是提高你综合能力最快的时间,切忌沉迷考研视频不可自拔,看的、抄的终究是人家老师的,只有你亲笔写出来,真正做出来,才是你自己的。第三,平静心态。就像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你无法改变时代,你只能调整自己,所以抛弃一切杂念。切忌因为变动就兵荒马乱,变化不是只针对你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这种情况下,谁心态最好,谁复习最稳,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且未必是坏事,因为变化意味着机会,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2020考研是不是最难的考研年,该面对的依然还是要面对,只是有点危机意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二零考研三百万,突破历史创极限;考研减少增保研,难度上去一点点;专业课程突变换,惊慌失措满泪颜;然而并未到终点,何必悲伤与慨叹;学会变通明智选,机会就在你眼前;复习切记要多练,历年真题刷多遍;上岸就在一瞬间,来年把酒庆考研。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随着考研报名的截止,考研这场硬仗已经正式拉开帷幕。2020年考研被很多人称之为史上最难考的一年。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最难考的一年?究竟难在了哪里?对于努力拼搏的同学们来说,又应该如何去面对?接下来就听我一一讲解。为什么说2020年是最难考的一年?由于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企业对于招聘的门槛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研究生学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2019年,考研的人数为290万,根据大数据推测,2020年考研人数很有可能会突破350万。增加了如此多的考生,你是否会问:招生的人数会不会随之增加?答案当然是否是的。2020年,很多院校逐步提高保研的人数,有一些专业保研的人数就占据了所招人数的大半,留给考研党们的空间越开越小。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不难看出,很多院校的招生名额不仅不会增加,并且还有降低的趋势。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应该怎么面对呢?现实已是如此,积极应对才是硬道理。面对此情况,第一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报考,如果感觉自己实力一般,可以选择相对于原目标低一些院校,有时候名校知识一种情怀,没有结果的情怀就是空谈。第二点就是要放平心态,面对如此大的升学压力,谁的心态好,谁就能笑到最后。有时候变化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有变化就意味着有机会,但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三点也正是最重要的一点,提高复习效率,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能顺利通过,就要走得稳走得快,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在今年就业形势无比严峻的情形下,考研上岸的同学是不是特别庆幸?of course!但请不要忘记,考研本质上只是推迟就业,3年之后,你可能还是要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而且,3年后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呢?为了应对今年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国家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之一就是研究生要扩招!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就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3年后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同样惨烈!中国大学是从1999年开始扩招的,与扩招同时出现的就是本科生就业率降低,随后研究生扩招开始,很多同学欢天喜地地考上了研究生,却根本没有为毕业做任何准备。同学们现在大概难以想象,在扩招前硕士研究生学历是非常吃香的,当时硕士可以进入二本高校当教师,在偏远一些的高校甚至直接分配住房。进入公务员或者外企也是非常容易,不愁工作。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研究生规模会迅速扩大,之后的研究生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中小学在编教师的准入门槛了。当年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有中学老师为了改变职业生涯而去报考研究生,等研究生毕业后发现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回到当年的学校继续当老师。在这里,老菜鸟要说两句,(1)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反对为了考研而考研,考研应该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后的一个选择,读研应当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缺乏规划而直接选择考研,部分同学随大流人云亦云,部分同学可能是将考研当作改变自己本科非名校的一个手段。随大流的同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很可能瞻前顾后,难以决断;有名校梦的同学很可能会脱离实际,选择过高的目标。(2)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了考研目标,然后应该怎么选择学校呢?应当考虑学校的四个方面:学校的排名、专业的排名、导师、地域。四个方面综合决定了学校的性价比,但是不同的职业规划对这四个方面的权重是不同的。(3)如果考研是为了直接去职场工作,那么学校所在的地域和学校本身的名气会更重要。这时候一些总体很厉害但是具体专业稍差一些的学校,就成了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比如去复旦读心理学研究生,其实比华师要简单,但是毕业后直接工作可能还有优势哦。(4)如果读研是为了直接工作,学校所在的地域也很重要,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更多,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名列985的兰州大学,在研究生就业上可能不会比江浙沪的普通一本好多少。所以说,即使打算考研,也得合理规划,毕竟只是延迟就业。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前行无忧。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原则是具体化。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往往摆脱不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这条魔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想法不够具体化,难以转化为行动。我们应该如何使自己的目标更具体呢?以下几条原则一定要记牢:一、目标要清晰明确。比如“我毕业后一定要找一个好工作”就不够清晰明确,“我要去**行业,从事**工作,在3/5年内,达到**职级。”才是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二、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目标中应当包括数量、质量等易被测量的要素。比如“我一年的收入要达到**”。具有可测量性的目标才能被评价,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在这个基础上改才能不断做出调整。不容易被测量的目标无法被评价,难以调整今后的目标和方法,并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三、目标要有deadline。这也是为了便于评价,进行调整。比如“我要挣一辆车”就不如“我要在在明年过年前挣到一辆车”这样的目标。有了ddl,更容易把我们从幻想中拉出来,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力。四、目标要有集中性。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要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个主要目标上,次要目标也不要超过两个。“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说的就是哪怕追求的只是一个小目标,也要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有同学能力非常强,但是给自己太多的目标,不突出重点,反而什么都做不好。五、目标要有可分解性。我们长期的职业目标一般都比较远大,在制定了长期目标后,一定要学会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这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比如“我毕业就要去四大工作”这样的目标,就应该分解为“我大学期间要学好**课程”、“我大二要考*证书”、“我大三去*实习”这样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