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读金融研究生,路过答一下~社科大的硕士是以各个所为单位进行招生的,再报考前就要确定自己读哪个所,跟经济相关的所就有经济所、工业经济所、金融所、城乡建设所、数经所等等。每个所得招生名额很有限,小规模的只招1-2人,大规模的招7-8人。每年报考的学生并不是很多。竞争压力不大。有时候有的所还会出现招不到学生的情况。考社科大的硕士研究生不难的。首先,社科大的分数线比较低,高于国家线10分左右。这个分数都考不到的话,其他好学校也是上不了的。其次,复试不难,好不容易过了初试,很多同学担心复试。社科大的复试一般按照1:2的比例复试,不会像有些学校复试比例很高。比如金融所,招7个人,一般会有8-9个人进入复试,所以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在中等偏上,复试基本没有问题。再有就是,社科大的专业课难度低。经济学考的经济学原理,题很简单,经济学中级水平就够了。题型上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没有计算题。建议报一个考研班,跟着老师按部就班的学好数学、英语和政治,专业课将高鸿业的书看五六遍,再看余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当然别忘了政治经济学。考上社科院不是问题。社科大的老师三年只带一位学术型研究生,跟其他大学相比,老师会有更多时间培养学生。很多老师有着浓厚的学术作风,一般不会让你干与学习不相关的活,他们手中都有很多高质量的项目,如果学生水平够,会有足够的机会用来锻炼。至于博士,社科大的英语难度非常大,仅次于北大,好在专业课的难度依旧不大。总之,如果你喜欢学术,想好好学习,在这里学习比较适合你。祝您考试顺利。
“那些起早贪黑、倾尽全力的日子终将在我们岁月里熠熠生辉。”以此篇献给那些正在拼命、挣扎、坚持和摸索中备考YUer们,祝你最终能得偿所愿。大神档案姓名:陈慧玲院系:长江大学法学院报考学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报考专业:社会工作硕士考试情况:初试成绩:400,政治:72,英语:82,社工理论:128,社工实务:118,初试成绩第二名,复试成绩 327. 67,总分排名第一名大神这样说 院校选择 院校选择的好坏,是我们能否成功上岸的一大关键。院校的选择需要评估以下几个因素:1.院校实力。一是院校排名、分类(985/211/一本院校);二是专业排名,是否为双一流学科、硕士点成立时间等;三是师资力量,硕导博导的学术能力。2.地理位置。学校位于哪个地区,该区的经济水平、硬件设施、教育资源、就业机会都应该考虑。3.资源可获取度。你能否在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专业课参考书籍、真题、复试内容,招生人数、录取比例,甚至是能否接触到该专业的学长学姐们进行咨询。如果较容易,该学校可以成为备选项。4.自身实力。本科基础好(成绩中上,有过实践经验和科研经历,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完全可以往知名学校考;对于本科资历一般的同学,应合理评估自身学习能力,选择那些较有把握的院校,如刚刚设立硕士点的学校,考试难度较低、复试成绩占比低的学校。如果这类考生想向知名学校冲刺也是可以的,但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动力。很多人会因为本科成绩不好看而畏手畏脚,如果你有足够的决心和踏实的准备,高分通过初试,本科成绩会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可能别人比你基础好点,你完全可以多学多做多练来弥补这些“不足”。撸起袖子就是干。总结来说,院校的选择无非就是信息的收集,客观评估以上因素,筛选学校,院校比较,确定目标。但这也是个需要你不断遵从内心并有所舍弃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你学会自我依赖,自我决定。做了决定也不要后悔,坚定信心,朝着目标踏实前进。各科复习指南「一」英语msw只需要考英语二,英语二的难度较英语一来说确实小很多。很多人说英语二简单,这不代表我们可以轻视英语二的学习。一、时间规划三月到六月。学语法,学会划分长难句;背单词;初步接触英语一阅读真题,整理单词。六月到九月。学习真题阅读技巧,做一篇分析一篇,不同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九月到十月中旬。英语二阅读真题第一遍结束。从10年到19年共40篇阅读,自己分配具体时间,到哪个日期该做哪一篇计划好。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开始作文的整理归纳,把各类题材写作模型进行总结,每天朗读并背诵范文。英语二阅读真题第二遍。可以开始准备完型填空、翻译、新题型。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上旬。英语二阅读真题第三遍; 作文大小范文背诵二十篇。完型填空、翻译和新题型的做题技巧总结完成。十二月中上旬到 12. 23。真题回顾总结,作文背诵。二、英语考试时间分配拿到卷子先写大小作文。小作文八分钟默写出来,大作文15分钟默写出来。先打草稿后誊写共40分钟,绝对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不然后面的题没时间写。阅读四篇20题,一篇必须控制在1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耗时一小时。做完阅读再做翻译。翻译较简单,打草稿加誊写15分钟内完成; 然后做新题型,容易,15分钟内完成。最后做完型填空。因为完形填空确实不好做,考察难度较大,一考词汇二考语法三考应用。得分不易,不过没时间做的同学随便写写无所谓,你的得分项在前面的题型。三、英语备考考研人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得阅读者得天下,英语二满分 100,阅读占40分,阅读理解不可轻视。首先是词汇(每天都要学单词!)。一篇文章,如果有一半的单词不认识,那怎么可能做对题目呢。词汇的学习分三种:1. 手机学词汇。手机上学单词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2. 单词书。 买一本考研单词书,不用纠结选哪个老师的,能让你每天接触单词的就可以啦。单词适合早上背,边背边在草稿纸上写,背完一遍用纸遮住中文意思,自己说该单词的意思有哪些,然后对比,看自己哪个单词记得不熟,就重复记忆。想丰富自己英语的词汇,很好的就是写上一个词的中文,看还有哪些词也是表达这些意思,在写作文同类替换时非常有用。3. 真题里学单词。英语二考生做英语一的阅读真题主要是在学单词和句子。有些重要单词它会好几年都考,考得大多都是常见单词的偏意,所以很有必要跟着真题学单词。做阅读时把那些不会的单词先圈出来,读完整篇文章后再查单词的意思,拿出小本本,把这些不会的单词记上去,每天重复看。其次是长难句。语法不好的同学可以买本语法书。具体哪本没要求,只要你能把语法书上的各种从句搞明白就行。长难句主要是搞清楚句子的成分,然后进行划分。看句子首先找主谓宾,然后再是定状补。语法书看不明白的同学,可以跟网上的英语考研老师,看他们怎么讲句子。我是自己学语法,然后多看句子,自己划分,没有跟老师,具体的怎么学可能给不了很多建议。然后是作文( 从十月中旬准备完全来得及) 。作文分大小两个,小作文主要是书信类,每年考察不同信件类型。这个需要自己跟着作文书进行总结。大作文为图表类,根据图表进行描述和评论。平时背诵多篇范文的目的就是让你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各类句型,避免无话可说。总结来说,作文的准备就是多背,多默写,总结自己的模板。最后是真题的利用。真题的含金量太高了,同学们备考真的没有必要买一堆模拟题,能把真题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都分析清楚就很不容易了。都说真题要刷三遍以上,但是刷真题不是让你毫无目的,为刷题而刷题。每次做真题应该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总结。第一遍做真题,学单词和词组。了解真题难度。第二遍,结合阅读技巧,总结归纳阅读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分析长难句,划分结构,进行翻译。第三遍,回归文章。摸清文章逻辑和出题风格。同时查漏补缺,对文章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进行分析。「二」政治政治的准备不需要太早,暑假期间开始就可以。如果政治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早一点看,徐涛老师的考研政治基础班的课程比较通俗易懂。考研政治名师确实很多,但是我们不能所有人的都去学,他们出的书都去买。所以只需要选择一两个老师就可以啦。建议《1000题》刷三遍以上,《1000题》主要是基础知识,必须得掌握扎实。真题主要是做选择题和马原的分析题。其他类型的分析题跟时政结合较紧,大家只需要知道在考什么东西就行。模拟题不要求数量,而是要求质量。要分析选项的错误并进行更正,同时对反复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知识点的背诵,史纲和马原的知识点必须认真的背,尤其是马原,每个哲学原理必须一字不落的背下来,材料不一样,但是原理就那么几个,所以必须背熟。很多题目和时事政治紧密挂钩,所以要做到在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生活进行答题。立场不能错,具体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有意识的关注时政新闻,做到用政治话语答题。「三」专业课一、考试重点社科院的参考书有四本,分别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原理重重点在《社会工作概论》上,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其次考察《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大概会出到23个,简答题三个左右,也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相应内容。论述题每年都会考察一个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影响,其他两个论述题都会比较开放,会涉及社会学某一理论或者社会工作宏观的发展状况(与当今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结合紧密)。内容灵活,角度时而宏观时而微观,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工作某一议题的思辨能力,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在《社会工作概论》第六章到第二十二章上,名词解释、简答题可以在书上找到相应内容。其次是《社会研究方法》,考察内容不定,名词解释考的都是那些在复习时容易被忽略的内容,所以大家在复习时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分析题也十分灵活和开放,考生需要结合书本知识和自身实务经验进行做答。二、时间规划三月到六月底。四本参考书(社会行政基本上不会考,没时间的同学可以忽略,不看此书)。认真看过三遍以上,主要是排除知识盲点,做到知道真题上的知识点在哪本书上,哪个章节。六月到九月。复习的黄金时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好专业课笔记。借阅相关参考书,进行补充和整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消化。九月到十二月。背书阶段。社科院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只要认真背书,基本上可以做70%左右的题。该阶段做到每个知识点都会背,会写。打好书本的框架,能够脱离书本对着框架进行背诵。十月到十二月。分析真题和模拟考试。十二月到考试。知识点的回顾和考点预测。三、如何看书第一遍,先看目录,了解书本大致内容。社科院参考书目较少,所以每天学习任务不重。一本书基本上是22章左右。一本书一天一章,一个月就可以结束第一遍。三本书按照知识点分布择重复习。如果社会工作概论最为重要,早上为复习的黄金时间,那就应该把《社工概论》放在早上复习。《社会学概论》比较枯燥和厚重,放在下午学容易犯困,而《社会研 究方法》比较有趣,就可以放在下午学。再看真题考点分布,了解考察重点在哪些章节,有意识的关注。第一遍看完后,估计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第二遍,学会总结。看第二遍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知识点下面的叙述很多都是“ 废话” ,或者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你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和概括,下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好理解。第三遍,提取关键词。每个知识点都有很长的文字描述,自己需要对某个概念的关键词进行提取,然后根据自己对关键词的理解进行补充和扩展。结合其他参考书籍,对该知识点进行补充。看书的时候要专心,及时做笔记,看完不等于结束。因为很多人看完就会忘,所以大家可以在关上书本后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想一下该章节讲了什么,某一个概念作者是怎么解释的,在实际生活中是怎么体现的。四、怎么做笔记我备考的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做笔记就是抄书。希望把书上的内容都抄在笔记本上,这种“ 做笔记” 的方式任务量巨大,还特别废笔芯……所以大家在做笔记时不要抄书不要抄书不要抄书。在看书阶段大家一定要会打好框架,这个框架可以是看着书写的,也可以是自己根据书本回忆写好的。大家自己在打好的框架后面,写上这些概念的关键词,自己对这一概念的概括。然后可以按照题型做笔记,也可以按照书本做笔记。按题型背书的时候比较方便,但是会导致与书本内容的脱节;按书本做笔记,任务量比较大,但是可以清楚知道书本框架。笔记不是什么内容都写,要有侧重点地写。有些内容真题都没有出现过,完全就可以忽略掉。重复考察的内容,就要把该书对它的重点阐述,其他书籍对它的阐述,加上自己的理解都写上去,备注好可能会考察的角度。我同时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用来总结那些书上没有,真题又考过的,以及那些其他书上没有的核心概念。关于思维导图。我是到了后期,在阅读相关书籍和对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开始对某一核心知识点做思维导图。把我能想到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都写上去。五、关于背书我背书速度比较快,三本书总共背了八九遍的样子,同学们在背书时可以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背多少。刚开始背的时候背慢一点,一个概念多重复的背几遍。背完可以适当默写下来。到了后面,背书速度可以加快,背关键词,自己拓展,背完一章就打一章的框架。背到最后要做到脱离书本,在脑海里能浮现哪个知识点在书上的哪个位置。背到后期,脑子可能会混乱或者是记不住,这个时候可以适当放慢背书速度,对知识点进行再理解和消化。推荐书目: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社工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写在最后 考研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复习,坚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个阶段,真的,胜利就在前方,最怕的是我们没有前进的勇气和坚持的动力。同时呢,备考真的很辛苦,到最后神经紧绷,各种不良症状会出现,我们要适当的排解自己的压力,学会休息和放松,不能学习了不要强迫自己继续学。每天也不要熬夜和开夜车,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考研就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尤其是咱们女孩子,压力大会不来例假和掉头发,长痘和变胖……学会放松,早睡早起,多做运动!祝大家考研顺利! 来源:长江大学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陈慧玲 编辑:马天语凡感谢作者分享考研经验!
2021考研:除了那些名校,还有中科院和社科院!考研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院校和专业,自己除了在网上需要看一些热门专业和了解突击的兴趣专业之外,还要知道自己终究想要的是什么?其实除了一些知名院校之外,一些中科院和社科院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也可以稍作了解之后再做出选择.中科院我国科学院建立于1949年11月,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安排、科学技术最高咨询安排、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开展中心。中科院设有院机关13个,分院12个,研究单位114个,学校及公共支撑单位7个,其他单位4个,共建单位12个,院直接投资的全资及控股企业22个,四类安排34个,院非法人单元113个,相关安排5个。社科院我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安排和综合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我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一)学科建设截至2016年6月,研究生院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03个(含1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09个(含13个自主设置的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具有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我国史、世界史、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二)办学形式集中办院:即我国社会科学院会集创办一所研究生院,作为一致的招生单位和学位颁发单位,并建设一座一致的学校。按所设系:即研究生院的教育系依托我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院所设立,实行“所系合一”体制,系主任原则上由所长兼任,系导师从该所副高级以上研究人员中遴选、延聘,系和导师担任研究生的系专业基础课教育。分片教育:即依据学科类别由若干教育系组建一个教育研究部(简称“学部”,也叫“学科片”),担任按学科群开设的或同一专业研究生一起必修的学部专业基础课教育。统一管理:即研究生院担任思维政治理论、外国语等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教育,并一致管理招生、教务、后勤、外事等工作。公共必修课、学部专业基础课、博士生限制性跨学科必修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在研究生院学习。博士生和学术型硕士生的系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在研究生院或各研究院所学习。专业硕士生的公共课、专业课一般均安排在研究生院院内学习。南极光寄宿考研一向相信,决定考研、将要考研和正在考研的人,九成都是跟我一样的心态:我们处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环境中,他人或许觉得,考上了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工作一样挣钱一样这样过一生?可是,只要你知道,不一样!更高的平台,更高的起点,终究会给你带来更宽广的舞台。求上则可能居中,而求中则可能居下。20在战的考研人,南极光考研和你一起加油!
每次临近12月份,总有一群明年考研的小伙伴们,问我要不要提前准备考研。而在这些询问中,有一句话,给我记忆十分深刻:听我上一届的学姐/学长说:考研战线最好不要拉太长,否则后期很累就冲不动了。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但是被这句话坑过的学生可以绕地球两圈了,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这句话为啥这么扯。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20届的先不说,以19届考研考生为例,给大家说几个数字:290万,45%,前五。01 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290万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02 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加至45%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03 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算上非全,2019年全年一共收了70万,录取率综合下来,不到24%也就是说,为了一个研究生名额,你需要和平均其他12~19人(其中还包括一半的往届生)一起去竞争。现在问题来了:你是觉得别人傻,还是自己聪明到可以半年顶别人两年?为什么不要盲信经验贴?每年的经验贴多如牛毛,不否认经验贴确实有指导作用,但是不是每一条经验贴,都值得你去相信的。因为经验贴都是学长学姐基于自身主观的体验,但是每个人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你怎么能确保对于他有用的就一定对于你有用呢?大家应该知道自利性偏差: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通俗点讲,人们内心都有这样的心理:我失败,这是因为外部条件不行,我成功,那是因为我强。你从这角度再来看看这句话:我考研失败,就是因为备考时间太长,后期冲不动了。醒醒吧,各位!再拿这句话自我麻痹,明年就是你说给你的学弟学妹说这几句话了。
本人是通过统招研究生考试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体会。1、报考: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报考其他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没有规则和程序上的不同。考研到一所学校读研究生,一共有三种方式:1.一般的统考方式;2.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各院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走特殊计划考进来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报考社科大还是以最普通的统考方式最为可靠。报考信息和报名操作都要依靠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同时,社科院大学的很多专业的外语考试科目不仅仅有英语,还有俄语、日语、法语和德语,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2、准备工作——专业课资料和导师联系:考研是一条长征路,需要做长时间的学习和复习和周到的准备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设置的所有专业中既有学术型硕士,也有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包括:法律、税务、文博、金融。其他专业为学术型硕士。报考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专硕的专业课考试是全国统考,不需要单独去寻找专业课资料。学术型硕士的专业课考试是院校自主命题。所以,如果你报考的是社科大的学术型硕士,要想办法获取专业课的历年真题,参考书目等资料,最佳途径是学长学姐,想办法认识几个靠谱的学长学姐是必要的工作。还有,不论你考哪个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都要提前联系导师,联系方式主要途径是邮箱,可以到你所报考的院系的官网上查询的到。3、复习考研的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一般情况是两门公共课,两门专业课。对于公共课——政治和外语,复习方法此处不做赘述。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以花一定的功夫到研读你所报考的专业的导师近期的期刊文章等上面,社科大的老师很多都是以科研为工作重心的,其关注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当年专业课出题的重点。不论是怎样的复习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状态,最好的状态便是时时刻刻脑袋里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而不是其他的琐琐碎碎的事情。感谢提问,欢迎采纳!
首先强调一下我的考研专业是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的社会保障专业,由于社科院的院系比较多,以社会保障为方向的专业也有不少。首先说一下我的前期准备工作。大家也可以看到,社科院招生规模并不是很大,因此刚开始搜集信息可以说是相当困难。打开专业招生目录,除了考试科目是681社会保障概论和885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外基本没有任何可利用信息。没有参考书和范围、往年真题甚至社会保障专业的报录比都没有提供。抛开考试题目的难度不论,这样的信息环境确实算得上困难了,在准备过程中我也是一度想更换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样的考查方式并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所有人都处于信息不充分的状态,只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部分高质量的信息,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权衡了地区、发展前景和专业基础之后,我还是选择了继续准备。经过从考研想法开始到考研最后一门结束前不停的信息搜索,加上复习备考的基础,我还是总结了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参考书目社科院没有规定参考书目,因此要把主流的参考书目做到全覆盖,目前主流的参考书目主要有:1.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理论》李珍(买最新版)《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最新一版大概是08年版)《社会保障学》 赵曼《社会保障学》 潘锦棠《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董克用2.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穆怀中(买最新版)《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郑秉文译《现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 吕学静《国外及港澳台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张丽云这些参考书目基本涵盖了社会保障的各类基础知识,一定做到熟知各章内容,熟读每段文字。虽然我按科目进行了分类,但在复习过程中你会发现两门课程的参考书目内容有不少重合之处。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两门专业课本身就非常相近,今年考试中就出现了第一场681考察国外某项制度,第二场885要求解释某项制度原理的情况。其次对一个专业的描述,一般就是从理论和史论两个方面展开,两门专业课的结构大体相同,所以一定要善于总结和串联知识点。另外,社会保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如果有最新一版的参考书,尽量买最新一版的。二、 复习方法复习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私人性,这里我只说一些共性的、通用的建议。首先一定要做笔记,我曾经尝试不做笔记阅读一个新的章节,但不出5分钟必走神。两门专业课都是论述性语言为主,只有仔细整理笔记才能形成深刻印象、勾连起各章之间的联系。有条件可以参考学长学姐的笔记,但自己整理总结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学长学姐的笔记更多的是查漏补缺的作用,毕竟学长学姐在准备时也处于信息不足的状态,不要忘记专业课是没有规定范围的。前期重点放在基础巩固上,后期再着重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押题。在复习之中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你会根据信息去猜题押题,把自己的想的重点当作了重点。这就像我们个人赋予了知识感情色彩,很容易导致基础不牢固。论文、新闻和时政固然很重要,但你的作答是以牢固的专业知识为基本盘的,不注重基础一味押题,显然是舍本逐末了。一定要利用好真题。无论是什么手段,至少要拿到去年的考试真题,从而对题目、题型和老师的出题意图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都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提升不少。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一定要关注那些热点问题,尤其是和我们专业相关的热点。这一方面的功夫主要在平时了,利用吃饭休息时间看看新闻,在了解的同时要思考一下如何与专业所学知识进行结合,每天坚持去看,考试时就不至于太慌乱而无话可说。三、论文和资料一定要认真的去阅读社科院相关老师的论文,重要的论文要整理、理解和记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向学长学姐借阅甚至购买相关笔记或资料,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四、其他1.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现在已经4月中旬,基础部分应该已经进入正规了。每天也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和计划。2.既然选择了这个目标,尽可能坚持下去,不要轻言放弃。复习到崩溃的时候任何人都有,关键是你能否重新振作起来,以及你重整旗鼓的时间。把不良情绪的时间尽量压缩,集中到一个时间解决比较好。3.关于自己的本科学校和成绩,也不要过度担心,任何学校任何老师招你做研究生看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过去。本科如何都已经是过去,考研这个过程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疫情影响,现在的复试安排也没有明确,希望这篇经验能为自己积攒点人品,迈下最后一步。加油各位!以上内容转自考研论坛
从二三本考入985到底有多难,成功学姐告诉你4句话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的大学等级划分是非常的严格的。一般来说,是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大类的学校的。而本科又大致的分为重点“985”类的本科和普通的一些二本三本类别的本科,并且这两类学校在实力上的差别也是相当的大的。因此大家都想着要去更的“985”学校进行学习深造,所以说就有好多的二本和三本的学生报考“985”学校的研究生,希望能够通过考研来进入这些重点学校,来提升培养自己的能力。但是也有好多的学生会担心,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进入“985”学校会很难。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达不到学校所规定的线,而且还担心就算初试过了复试可能也因为自己是二本三本的学生而不能被录取。其实陈默老师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不要太过担心这些东西,只要是你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在考试中做到足够优秀,考入“985”也是有很大希望的。今天陈默老师就和普通二三本的学生分享几句话,为大家的考研之路推波助力。下面讲为大家具体的进行讲述:普通二三本生考研进“985"有多难?毕业学姐说出4句话!完美逆袭。NO.1树立自信现在二本三本的学生报考“985”类学校的研究生,其中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自己心里面不够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二三本的学生,门槛太低学历不够。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同那些来自名校的学生去竞争,并且认为一些学校可能在复试中更倾向于招收名校学生,然后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对自己的考研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是非常不利于考研的。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首先来说,只要是认真学习,在各个科目上都取得足够优秀的成绩,初试就完全可以通过,所以说这和自己是否为二三本的学生关系不大。其次,现在的考研复试一般都是主要看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不是光卡名校学历的,所以说大家放心即可。一定要树立起来自信,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NO.2 不要排斥专业调剂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非常排斥被调剂,总认为被调剂的专业都是不好!其实这个观念是不够客观的,尤其是对于二三本生,如果分数线恰好过了的话,不妨多了解一下被调剂专业的就业前景,多方面评定一下调剂的可行性!NO.3获奖实践经历很重要如果说在考研的初试里面,主要就是卡的学生个人的分数。那么在考研的复试当中,就不仅仅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了。一般来说,“985”类的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标准也是相当之多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在就读本科时候的竞赛获奖和实践经历。如果学生在之前有着比较多的高级别竞赛奖项和一些知名社会实践经历,那么在复试中就会受到导师的青睐和看重。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就算是考生来自一些普通二三本学校,导师也不会对此太过在意的,因为这些奖项和经历已经充分的展现了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说,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多参加一些竞赛实践还是很有必要的。NO.4了解意向院校动态很必要所谓的了解意向学校动态,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了解考研意向院校的研究生招考标准,和意向学校在复试中对于学生考核的特点和倾向领域。这样就能很轻松的掌握到,自己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在综合素质提升和复试准备上就能更加的有针对性,以便于在各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上就是陈默老师为想要考取“985”学校的二三本学生推荐的几句考研箴言,希望对大家能够有一定的帮助。普通二三本学生如何考上985研究生?成功学姐支出这4招!苦尽甘来!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于2017年,晚于211高校的评选时间,也晚于教育部第一轮的双一流高校的评选的时间,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目前既不是211、985高校,也不是双一流高校。要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高校中处在什么水平,这个问题标准非常之多,限于篇幅,答者想用“社科大在用人单位中的印象评价”来作为标准,在此角度衡量其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合并而来的,如果是在社科大读硕士或者博士,那么目前在用人单位的视角看来,了解的人会下意识的想到,这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如果是本科毕业生,由于社科大建校时间较晚,目前仅有两届毕业生拿的是社科大的毕业证,口碑评价目前不详。根据答者以社科大的研究生的身份找实习工作的经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招牌目前在用人单位的心目中,应该是属于“等同于中等偏上的985高校”,也就是说在学历方面,社科大的学生会被用人单位以和一个来自于“中等偏上的985高校”的学生同样对待。以法学专业为例子,法学专业圈子内有五院四系之说,社科大或者说社科院研究生院并不在此列,北京地区的法学类院校的最高水准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次是对外经贸大学、再次是中央财经大学和其他本地985高校。在就业市场,社科院的学生可以和第二或者第三层级的学生打个平手。以其他院系的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社科院的学生在就业市场因为学历所受到的待遇,也基本上和“中等偏上的985高校”基本一致。故,单论就业情况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水平可以和中等偏上的985高校持平,某些社科院的强项领域可以超出这个水平。感谢提问,欢迎采纳!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现在是考研试报名阶段,很多学子正在满怀信心地备考复习,为了自己的前途奋发图强。不过,有一个现实必须有思想准备,本科和通过考研进入北大清华,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过去一直有一种传说:北大清华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秋天的北大燕园这种传说不言而喻:本科就读于北大清华是“一流人才”,在社会上最受欢迎;仅仅是研究生就读于北大清华,如果第一学历即本科就读于一般大学,那么,这样的人才当然就是“二三流”了。那么,这种传说中的“第一学历歧视”包含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又有着什么关联?第一,“第一学历”在就业时区别对待,甚至普遍存在歧视现象。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单位收取简历、制定招聘条件常常有这样的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高中起点的全日制大学专科”“第一学历本科为985、211高校”,无论从国内三甲医院、高校、党政机关,还是央企、外企、民营企业,都存在学历区别要求的现象。清华园的秋天这就导致许多最高学历为硕士、博士而第一学历为地方院校本科的毕业生遭遇尴尬,哪怕研究生毕业于北大清华也不能幸免,这甚至让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学历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第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学校有三六九等之分。多年之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早出、多出高级知识分子,将有限的教学资源集中配置,致使各地区间教育水平各异。我国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与相关教育政策及制度密不可分,特别是各种重点高校称号,如“985”、“211”的存在,“教育督导与教学水平评价城乡间双重标准”政策等,均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大学在我国基本分为“国立”和“省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培养出国家紧缺人才,1954年12月,教育部引发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第一次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随后,国家又划分了国家重点大学,实施了211、985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设置了副部级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省部共建重点大学,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学校等级。秋天的北师大第三,“第一学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研究生的实际水平。我国共有“211”大学112所,包含39所“985”大学,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1%,截止2013年6月21日,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其中不包含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200余所。针对我国博士生学缘结构的实际状况而言,国内博士教育的优质生源比重偏低,录取的学生大多来自二流或者三流院校。这里有一组很多年前的数据,虽然时间久了一点,但是很能够说明问题:2006年我国毕业的23963名博士中,本科阶段就读于“985”大学的比例仅为25.3%,而硕士阶段就读于“985”大学的比例也不足37%,国内高校普遍呈现出博士生学缘结构差强人意的局面。第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确实有较多的问题。即使是在北大清华这样顶尖级的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照旧容易给大学生形成一种“进了大学就不用努力学习”的错觉。许多毕业生缺乏扎实的专业课功底,甚至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欠缺,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秋天时的人大一勺池虽然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但总体而言,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毕业生学习努力程度比一般院校毕业生学习努力程度要高,基础知识也更扎实。所以,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毕业生比一般院校毕业生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第五,重视第一学历能够简化人才考核机制,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从人才的甄别、选用机制上看,高考、公开招聘,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成熟,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有许多的维度,学历教育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如果过分注重科学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从学历、能力等多方面选拔人才,这种考核是费时费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因此“学历区别对待”在人才评价中,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当然,第一学历歧视也有很多的弊端。北京理工大学校门口的花坛学历区别对待有可能将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拔不出来,也可能会将高学历低能力的人选拔出来。如果最高学历不高、第一学历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常常被拒之人才的门外。爱因斯坦从当时名气不大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没有获得留校资格,靠家教来维持生活,但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学历区别对待在人才选拔、薪酬分配中会扼杀人才的积极性,对人才的甄别,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对于“考研结束后,如何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怎样用好资源提前进入研究生活?”这个问题,作为曾经的考研“过来人”,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详细探讨,如果能够帮到已经成功考研的各位“准研究生”,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其实,很多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都想早早的接触到导师和相关课题,毕竟我们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那如何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前进入研究生生活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有些同学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或者导师并非本校,所以也没有和自己将来的导师联系,更没有对导师的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同学考的研究生导师是自己本校的老师,或者自己在本科时期就一直跟着导师做课题。考研第一种情况是大多数同学的情况,非常常见,我们重点探讨,对于第二种情况,相信大家已经对导师的课题非常了解,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已有资源,提前进入研究生生活。第一种,你还没有找到导师,或者导师并非本校其实很多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不愿意考本校的(当然,除了那些考本校非常方便,或者本校就是名牌院校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考上了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来说,可能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导师,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找到导师。即使是已经找到导师的那一部分同学,在毕业答辩即将来临之际,导师也不会和你有过多的交流,因为导师也知道,现在最关键的是你顺利毕业。而对于还没有找到导师的同学来说,大家也不要着急,在毕业答辩之后,可以向学姐和学长稍微了解一下目标导师,然后联系导师,了解相关的课题。考研那如何利用已有资源提前进入研究生生活呢?其实很多同学在读研究生之前,并没有和导师有过多的联系,甚至在研一的时候也没有跟随导师做课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提前进入研究生生活,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比如利用假期熟悉科研设备、熟悉课题组成员,甚至可以开始做一些相关的课题,争取发几篇文章,这对我们研二评定奖学金的时候都非常有利。考研当然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和答辩,准备好毕业相关的事情,等到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和已经联系好的导师提前表明自己想要去课题组帮忙的意愿,很多人会想导师会不会拒绝,要相信,导师对于这类提前去帮忙的学生是来者不拒的。和老师联系之后,导师甚至会在你还没有进行研究生报道之前处理好你的住宿问题,让你享受提前入住研究生公寓的优待。提前进入实验室或者课题组,能够让你提早了解导师的课题,也能够让你多认识课题组成员,为后期好好工作打下基础。考研第二种,导师在本校,或者自己本科就已经跟着导师在做课题如果我们报考的导师是校内的导师,或者自己在本科就一直跟着导师做相关的课题,那了解导师的课题这个问题就可以忽略了,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完成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身份转变,然后利用自己的优势进入研究生生活。即使在校内,大家目前最关键的任务依然是毕业答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可以跟导师说明情况,先让你准备毕业答辩的事情,等到答辩之后,就可以返回实验室,继续做课题。但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来说,可能整个假期也要参与到导师的相关课题任务中了,当然也是好事情,大家早一些接触导师和导师的课题,可以让自己更早的熟悉课题的情况,更好的锻炼自己,如果有可能发表几篇科研论文,自然也是再好不过是事情。顶尖名校-上海交通大学最后,祝福各位已经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大家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当然除了祝福大家,也要告诫大家,想要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想要过得有意义、有进步,最好提前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帮忙,越早进入,就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