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数据汇总:近15年全国、近5年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欢迎收藏!红宝石

数据汇总:近15年全国、近5年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欢迎收藏!

2020年的考研报名已经在上月底结束了,这几天,各省市正在进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的现场确认工作,据悉,去年考研报名人数即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创纪录高达290万人,根据预测今年(2020年)考研报名报名人数将更多!应届生和往届生比例在考研确认之际,我们一起回顾下历年全国和各省市的考研报名人数情况吧,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根据往年的数据,预测下2020年的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情况。先来看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考研报名人数走势图近1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统计再来看看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近5年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部分)数据整理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研招网 网络等

金踊跃曰

必看!历年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统计!北京市最多

近年来,各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也均呈现上涨趋势,其中广东、河南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9.6%、25.6%。也就是说,有三成以上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必看!历年各省市考研报名人数统计!北京市最多

国风

盘点: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大汇总,送给2019年考研的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如果走对了,一生也就顺利很多。其中,高考报大学算是一件,而且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做主的,毕竟当时年纪小,报大学的事情不太懂,大学和专业都是父母帮忙定下来的。其次是找工作和考研这两件事也都算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考研,很多时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毕竟上了三年大学之后,我们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但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更应该对此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据情况,2016年我国一共有176万人报名考研,2017年则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01万人,最令我们吃惊的是2018年,全国报名考研的总人数达到了238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总体来看,我国考研的报录比变化并不大,基本上是按照3:1的比例进行录取的。但是,有几个变化趋势需要大家进行注意:第一,应届生的考研报名人数在平稳增长,其增长速度基本和高考招生增长同步,但是往届生读研比例增长幅度明显,很多工作两三年后的人开始报名考研。第二,大家越来越青睐于时间短且学术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硕士,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情有独钟。第三,很多省份的女生考研占比超过了男生,特别是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女生的读研比例更高。对于往年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感觉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本科学历在工作过程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所以选择了读研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有名校或者专业情结,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这条路,考到理想的大学或者想去的专业进行继续深造学习。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生,如果选择了考研,一定要学的进去,做的下来,做好自我监督,因为考研道路上,自己既是负责监督的老师也是准备考试的学生。最后,祝愿备战2019年的考生们,都能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虚象

最全!历年研招大数据分析(86/100)

考研报考人数是考研人不可不关注的,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考研人的竞争人数的变化,在2019年达到290万之后,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那么在万千考研大军之中,哪些地区的报考人数占有重要比重呢?是什么原因加剧了考研“热”?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又有什么相关的政策呢?01全国各省市历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由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北京、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山东、湖南、广东、浙江、安徽多地考研报名人数都达到了10万人,其中北京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2万+,山东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1万+,江苏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4+,成为2020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3个省份,都再创新高。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02“考研热”持续热1、“双一流”院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张“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计划招生人数较2018年4000人,增加了300人。在2020年,招生人数再次上涨200人,达到4500人。东南大学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0年招生数量达到5100人,比2017年增加了1100人。2、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考研主要动机近年来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2020全国研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相较以往调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动机。3、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报考热度成一定相关性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考研人数激增,这与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实际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来看,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至36%之间。其中,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了20年间的最大值,约为14.20%,但我国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却几乎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GDP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08年降至最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快速上升。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4、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也是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40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5、专硕招生规模赶超学术型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实现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达到近58%,专硕招生规模正逐年增长,已经超过学术型硕士,占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一半以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湖北省2015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45819人,在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占比45%,2019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86934人,占到了报考硕士人数的60%以上。河北省2015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34151人,占比42%,在2019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85580人,占硕士报考人数的59%。根据调查显示,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到57%。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硕士的主要原因是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第二原因是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调查显示,近八成的考生愿意从学硕调剂到专硕,考生对于专硕的接受程度较高。6、研究生女性占比持续上升,中西部省份比例普遍高于东部现如今,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在读群体中男女比例已基本持平。在2002至2018年间本科阶段,女生占比持续增长;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在2016年达到最高值53.14%后,在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并于2018年上升至51.18%。而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到2018年,女博士占比上升到四成左右。近年来,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比明显呈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50%;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从全国各省份2018年研究生在读情况来看,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其中宁夏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为63.48%,青海、新疆、内蒙古的比例也高达60%左右,吉林、山西和贵州三省的比例均在56%以上。而大多东部沿海省份或发达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为42.79%,江苏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左右,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6%-49%之间。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女性读研产生一定影响。从区域分布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女性就业观念更为自由,不局限于稳定的就业方向,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情况相反。另外,女性占比与当地高校类型也有一定关系,例如:安徽、黑龙江两个省份的在校研究生女性占比仅为42.79%和47.99%,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理工类院校集中在这两个省份有关。03对研究生学历的态度相关调查中,显示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考研热连年升温,报考人数屡破纪录,但在弃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时, 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受到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论及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原因,考生认为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其次是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考研热趋势下提高研究生质量已经成为招生单位新的课题。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首要动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研究生学历需求量大 ,竞争力强,也反映出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历上移将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就业难是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选择读研深造,把考研当作就业的敲门砖。04“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冲击,今年我国不仅将大幅扩招研究生,还将扩招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生,构成“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同时,也将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报告》也公布了可以信赖的官方数字。《报告》透露,今年将“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这将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这样的招生政策是否让你灼热狂跳的小心脏稍稍平静呢?总而言之,考研报考人数居高不下,除了社会发展对更高要求的人才需求之外,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大也确实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大原因。考研人数增多也意味着考研难度增大,21考研的小伙伴确实需要这样的心理准备。今日内容This has created “a paradox” in that recruiting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but then watching many of them fail, means that higher ecation has “continued to reproce and widen, rather than close” an achievement gap based on social class, according to the depressing beginning of a paper forthcoming in the journal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5考研英语(二)真题本段话题:高等教育的弊端本段难度:中02:11高能词伙in that 因为recruit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雇佣第一代大学生widen rather than close扩大而非缩小差别achievement gap 成绩差异base on 以……为基础social class 社会阶层according to依据the depressing beginning令人沮丧的开端难点突破1. 本句的主干是this(主语)has created (谓语)+ a paradox (宾语)。2. Inthat引导的是一个原因状语从句。难点就在于这个原因状语从句,需要分析其句子成分。 recruiting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but then watching many of them fail是主语,means 是谓语,宾语是that 引导的句子。3. 句尾的according to xxx,是状语。鱼骨分层(建议点开大图收藏)原创翻译一篇即将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开篇就提到了一个令人沮丧观点: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即招收第一代大学生,却又随后放任自流,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在“继续复制和扩大,而非减少”这种基于社会阶层的成绩差异。必记单词paradox[prdɑks] n. 悖论,反论;似是而非的论点;自相矛盾的人或事recruit [rkrut] v. 征募;聘用;通过招募组建n. 招聘;新兵;新成员reproce[riprs] vt. 复制;再生;生殖;使…在脑海中重现widen[wadn] vt. 放宽vi. 变宽achievement[tivmnt] n. 成就;完成;达到;成绩gap[ɡp] n. 间隙;缺口;差距;分歧vi. 裂开vt. 使形成缺口depressing[dpres] adj. 令人沮丧的;造成萧条的forthcoming[frθkm] adj. 即将来临的n. 来临Journal[drnl] n. 日报,杂志;日记psychological[saklɑdkl] adj. 心理的;心理学的;精神上的

鏊乎大哉

近五年考研分数线汇总!2021年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再创新高!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再创新高!受疫情情况影响,教育部也多次召开相关会议部署工作内容,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线总分线(学术学位国家线总分线(专业学位)

美食家

全国各省份历年考研人数汇总,光这3个省份就有70万人报名!

随着各个院校报考人数数据的不断更新,20考研报名人数突破300万已成定局,并且总报考人数是在340万人左右。相较前两年,报考人数增长趋势还是很快的,2018年报考人数有238万人,2019年报考人数有290万人,增幅达到21.8%,也是近10年考研报名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除了报考总人数不断增加之外,各个省市的变化也很明显。尤其是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份,2019报考人数突破20万,近五年考研人数增长10万人。河北:河北2017-2019年考研人数增长44133人。2017年报考人数有103055人,2018年报考人数有120580人,2019年报考人数有147188人。东北地区:辽宁、黑龙江辽宁及黑龙江近3年增长人数都在2万人左右。辽宁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有84460人,2019年有109567人,考研人数突破10万人。黑龙江2017年报考人数67189人,2019年考研人数90466人。华东地区:江苏、山东、江西江苏和山东2019年报考人数都突破20万人,想必大家都知道山东是考试大省,数量增多也可以理解,但是江苏近3年的报考人数增长趋势也很惊人。江苏省:2017年有14.4万人;2018年有17万人;2019年有21.2万人。山东:2017年有18万人,2018年有21.3万人,2019年有25.4万人。华中地区:湖北、河南河南省考研增长趋势也是很大的,从2017年15.66万人,到2018年报考人数18.6万人,再到2019年的23.36万人,增幅已经突破25%;湖北省 近3年考研人数增长在4万人左右,2017年报考人数有10万人,2018年考研人数有12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有14万人。广东广东省考研人数增幅较大,2017年报考人数有8万人,2018年考研人数有10.8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14万人。西南地区:四川、云南四川省近3年考研人数增长6万人。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有8万人,2018年考研百名人数有11万人,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有14万人。云南近3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近2万人,2017年考研人数有3万人,2018年考研人数有3.9万人,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有4.9万人。由于部分地区的数据不完整,所以就找了近3年数据比较齐全的省市进行数据分析。除了江苏、山东、河南三个省份考研人数已经突破20万,其余的省份考研人数的增长趋势也很明显,其实这也显示出:考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历提升成为大多数人自身发展的刚需。温馨提示:20考研打印准考证时间为:12月14日至12月23日,有10天的时间可以准备打印准考证,所以大家也不用急,尽量避开高峰期。

反案记

历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统计!

2019年 报考人数 290万人2018年 报考人数 238万人2017年 报考人数 201万人2016年 报考人数 177万人2015年 报考人数 165万人历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统计!

第二镜

全国高校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汇总

2021年的考研越来越近,全国各高校不仅公布了保研率的情况,多所高校也公布了最新考研报考人数的情况,通过这两项数据,就能简单的预判各高校的考研难易度,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2所高校公布最新报考人数。1、中国人民大学,已经达到了26443人,其中法学院达到4228人,商学院3928人,财政金融学院2142人,公共管理学院2764人。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16269人报考,其中公共管理共有1912人报考,工商管理1673人,工程管理1275人报考。3、首都师范大学,报考人数13632人。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名人数为10376人。5、成都大学,已有1620人报考。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已有6179名考生报考。7、北京林业大学,共有9243人报考。8、西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达13575人。9、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生人数为4559人。10、西南医科大学,共计4388人报考。11、西南石油大学,报考人数近8000人。12、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MBA网报人数795人。从各高校的公布数据看,均表示较去年有明显的增加,且多数创下新历史。此外,部分省市也公布了今年考研报考人数,例如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计,四川有效考研报名人数为21.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1万人,增幅为16.87%,因此,2021年报考人数超400万已不是问题。虽然其它几所考研大户,例如北京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还未公布数据,但不出意外,应该也会有所提升,不少名校将超过3万人。最后,对于考研年年破历史,大家怎么看?欢迎交流!

德之光也

2010-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和报录比统计分析

最近各大考研高校都纷纷公布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也不乏有的院校招生人数虽然总体在扩招,但是推免人数比例依然很高,那么下面来分享一下近十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和大家最关心的报录比,希望对考生们都能有所帮助!首先、来大致说一下历年考研人数,考研报录比等情况!2010年考研报考人数140万人,录取人数47.4万;报录比:2.8:1 ;2011年考研报考人数151.1万人;录取人数49.5万;报录比:3:1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165.6万人,录取人数51.7万;报录比:3.2:1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53.9万,报录比:3.3:1;2014年,考研报考人数172万人,计划招生57万人,2015年,考研报考人数164.9万人,计划招生63万人,报录比:2.6:1;2016年,考研报考人数177万人,计划招生51.72万人,报录比:2.9:1 ;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201万人,录取人数80.5万,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72.2万,报录比为3.3;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290万人录取人数预计72万,报录比:4:1;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341万人,录取人数官方为111.4万人其次,来说一下考研人在报考选择目标院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每年大家在报考之前都会想要了解学校的录取情况,以便在择校时进行分析选择,那么一般情况下,考研择校需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1、从院校的历年报考人数来看,尤其是目标专业。2、从院校的整体录取率,复试调剂比例,成功率来选择。3、从报录比和分数线反面进行对比选择。4、对专业实力,院校的综合实力分析最后,近十年的考研人数及录取人数,报录比的情况基本是这样,更多的数据也没有太大意义,不管录取率,报录比等,总之,考研人数的趋势是在不断的增加,考研人的难度也要增加,竞争力更大。所以,需要在选择考研专业,院校,制定复习计划等方面都应该更细心,精确!

最新!21考研报考人数汇总更新!

据说今年考研大军人数突破420万?21考研er表示“瑟瑟发抖”。数据显示,考研人数每年都有增幅,考研的竞争力一年比一年大。所以,不要想着再来一次,努力一战成硕。有几所院校已经公布了今年报考人数,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数量上也创历史新高。我们一起看看吧~最新公布的大学报考人数统计南开大学据教育部有关数据库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数据显示,有5509人选择在南开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其他10548人选择了外地考点参加考试。今年,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7524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53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51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385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应用心理。暨南大学暨南大学近期公布了2021考研报名人数以及各学院的报考人数,全国共有27455名考生经网上确认报考暨南大学,相较于去年增加1170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在各学院报考人数中,最热门的是管理学院,报考人数4653人;其次是经济学院,报考人数3336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报考人数2302人。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中,报考学术学位人数8096人,报考专业学位人数16557人;报考全日制专业人数17917人,报考非全日制专业人数6736人;应届考生9243人,非应届考生15410人;来自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考生4466人,比2020年增长25.24%,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其他高校报考人数汇总中国石油大学:8968人报考。安徽工业大学: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125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黑龙江大学: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北京服装学院:2790人,比去年增长12.3%。安徽医科大学:6100人,比去年增加500多人。重庆理工大学:5000余名,涉及全国400多个报考点。中国传媒大学:4294人,考点确认人数同比增长32.25%。哈尔滨师范大学:9790人,较去年增加了2258人,增幅27%。天津科技大学:3202人,相比2019年增长了27%。西安财经大学:3571人,较去年增长12.4%。中国人民大学:26443人,比2020年的23800人,增加264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269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数有13551人,目前还没有最终的数据结果。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陕西中医药大学: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北京林业大学:92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西南医科大学:4388名,比2020年增加14.60%。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79名,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成都大学:截止10月30日全国研招网报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已经突破33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6%。即使报考人数再多,但总有人上岸,那个人也可以是你!既已报名,最后30天,当全力以赴,冲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