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有个热搜“本科保姆”,这个热搜乍一看,读书还有神马用?都大学本科了,还去当保姆!其实并不然,“本科保姆”是指国开大学的家政专业本科毕业生,而国开大学是所直属教育部的成人高校。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展开,高学历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应该对应服务的是社会高收入人群或富裕人群,因为这类人群除了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照顾孩子老人外,还有日常生活流程的安排、家庭活动筹备、家庭费用和财产管理、社会关系维护等管家式服务需求。那么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人力资源有什么内容呢?我们可以通过学盛通考研专业课——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网授精讲目录来看看。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网授精讲目录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而且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丰富,所以该专业的毕业生也有比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既可以选择管理路线,也可以选择具体的业务路线。当前整个行业领域都处在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人才升级是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未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所以总体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对于学习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想提升自身的岗位竞争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学习:第一:计算机相关技术。在当前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计算机相关技术,比如数据分析能力将是对从业者基本的要求之一,因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明显提升自己的岗位竞争力。第二:外语能力。随着当前诸多企业都在进行国际化布局,外语能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比如进行全球人才的招聘、培养等等。如果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会打开更多新的就业渠道,也更容易被大型企业青睐,所以一定要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第三:注意行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人力资源岗位的从业者来说,掌握一定的行业知识是比较重要的,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大学期间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进行系统地了解,掌握相关行业的人才组成、岗位职责、知识结构等等,这对于未来的就业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最后,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读研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进修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后,可从事一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这些都是待遇比较高的岗位。目前在职人员通过攻读信息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也是可以从事这些岗位的。那么,信息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是怎样的?据了解,该专业的招生院校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该校也是比较有名的大学,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报考流程。一、入学报名信息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的招生途径主要是同等学力这一种,所以通过本网站就能完成入学报名。提交报名信息后,院校再进行资格审核,最后是可以免试入学。 二、课程学习该专业在职研究生主要是利用周末班的方式来为学员进行授课,所以学员就需要在周末的时候到校学习,学习地点主要是在江苏和上海地区。 三、结业考试学完课程后,学员就可以参加结业考试。考试顺利通过后就可以拿到结业证书,不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员就可以毕业了。 四、申硕考试满足申硕条件的学员可在学位网报名申硕考试。考试报名时间在每年的3月,最终参加考试是在5月份。考试成绩达到60就可进行后续项目。五、论文答辩申硕考试通过后,院校会让学员在大约1年的时间内撰写论文,并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答辩,通常学员会有2次答辩的机会。六、获证毕业当学员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都合格后,就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并顺利毕业了。证书可通过学位网进行查询,是受国家认可的,含金量很高。综上所述,该专业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流程已为大家做了介绍,有意向报考的人员可参考以上内容完成学业,同时也祝大家考试顺利。
作为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我国当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高端专业知识人才稀缺,为此,我国部分重点院校针对在职人员开展了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以便满足培养这方面人才及个人提升自己的需求。同等学力申硕具有不用考试,直接入学的特点。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入学条件(大学本科毕业满2年)的在职人员,提交相关资料,经院校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很快参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同等学力申硕一般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申硕阶段。这两个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课程学习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学习形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结束,通过学校所有课程考试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结业证书既不是学位证书,也不是毕业证书。1要想获得学位证书,在职人员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统一水平考试。参加申硕考试的条件是本科毕业且拿到学士学位满三年。该考试每年5月举行一次,每年3月份报名。考试仅考2门科目,100分满分,60分及格。由于很多在职人员在前期已经在学校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且一般都有4次考试机会,所以综合来说考试通过率相对较高。在通过申硕考试之后,还需完成论文写作,并通过论文答辩,通过的人员就可以获得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周期较长,几乎全年皆有招生。其中,4-5月、7-8月、10-11集中招生,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可以随时报名,这样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开始学习!否则一旦班级开课名额满员,那就只能等待下次开班了。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深圳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至1.5万元或高达1.8至2万元;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在8千元一1.2万元之间;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千元。“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现在全国有428所高校开设——这个数字已经说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文科中相对热门的专业了,就业前景看好,要不然也不敢开这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到底如何?适合哪些考生选择?就业前景怎么样?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大家一一解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什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通俗地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处理人和事,协调公司内部的人员关系,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出。人力资源管理都学什么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展业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具体内容又可分为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与设计、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会计、劳动关系管理。学科基础课(必修):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专业必修课(必修):工作分析、薪酬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专业选修课:社会学概论、发展与就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管理学研究方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事管理经济学、会计学、保险学、组织理论与组织分析、财务管理、社会保险、劳动政策分析、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员工福利管理、招聘与人员配置等等。从课程设置来看,主要是围绕职场的人与事,方向还是很明确的,因此其发展路径也是非常明晰的。就业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越老越吃香”的岗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人事专员、人事主管、人事助理、人力资源专员、招聘专员、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主管、人事经理、人事行政专员、人事文员、行政助理、行政人事专员等。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属于我国稀缺性专业人才。由于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造成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相差很大,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人才济济固然可贵,然更可贵的还是能把这众多人才管理好的伯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从小兵到发号施令的管理者,需要积淀,就像一瓶法国人头马,就是经过岁月的考验才能得到纯正平和、香味浓郁、色泽鲜亮的赞誉。学校阶段人力资源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职场才是人力资源真正的大学。当然要做好人力资源“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经验与学历更有价值。除了企业工作,人力资源专业还可以考公务员、从事咨询行业等。咨询行业是人资专业考生最向往的去向。随着全国管理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HR的发展也出现了另外一条路子,就是转向从事专业咨询工作。据了解,要从事咨询工作,不仅学历是一个门槛,硕士、博士学位都不算高,工作背景也很重要,不少人就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为敲门砖进入咨询领域。据有关人士介绍,咨询公司藏龙卧虎,许多是从企业HR转变过来的。业内认为,从HR管理人员转为管理咨询师,对比较专业的HR管理者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HR管理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凭借自己的丰富阅历和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管理诊断咨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他愿意做并善于表达,愿意分享。人力资源行业属于常青树行业,其就业前景不会像很多行业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科技发展、国家政策等影响存在不稳定因素。虽然人力资源不属于高薪职位,但是调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的薪酬水平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望提升。而且随着HR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薪资也会随着上涨。人的管理其实正是一切管理的核心。因职业重要性,人事主管升职、加薪的机率很高,因此想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也非常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人担心HR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事实上,基础性的事务性工作确实能由人工智能完成,但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取代HR的工作。毕竟HR最少不了的就是与人打交道,向员工们传达,宣传企业文化,调节员工关系,与员工沟通绩效,还有准备员工入职前的最基本的面试等,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传递,需要沟通的技巧。单从这一点来说,这就是HR工作者们在长年累月工作中修炼的核心技能项之一,是不会轻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总的来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并将朝着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而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也将长期活跃在职场舞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需要考取那些证书01、英语四六级证书:这个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要考虑的也是最有用的一个证书,有了英语证书,以后门槛也会高些。02、计算机一二级证书:这样也是必备的要求,要回熟练的电脑操作。03、人力资源师证书:这个证书人力资源每个学生都需要考的,而且还有年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全国统一考试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04、会计证书:人力资源的人学点会计,多方面学习对以后会有好处的。05、律师证:学习人力资源多少还是要对法律有点了解。06、小语种:可以考虑日语、德语或者西班牙语等等,以后进入外企会很有帮助的。关于考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像其他专业必须考研才有出路,但是人资专业将来要去大中型企业以及猎头公司、咨询公司工作就必须考研,这类公司整体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考研与否依据个人发展需要决定。研究生阶段没有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而是分属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专业下的研究方向,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没有一个确定的科目限制,一般个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考试科目,不过大都跳不开: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政治和英语一般是必考的;数学有的学校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亦称人事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那报考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要什么条件?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什么条件能满足报名?如果有即将报考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的考生不清楚报考要求的规定可通过本文的详细了解一下。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有哪些学校?目前开设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推荐院校: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浙江科技学院、丽水学院等,有意报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教专升本的考生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了解报考院校的详细招生介绍。虽然目前开设招生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教育专升本院校数量较少,但招生报考院校都是国内著名重点大学,院校实力非凡、专业优势鲜明,对报考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所获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网络教育毕业文凭学历是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考生以后可以用在升职加薪、找工作、出国留学、考研、资格证书考试、职称评级等方面,获取高学历文凭为以后方方面面提供有利的便捷。
有一个自考生这样提问我:我有一个疑问想要请教学长:关于自考你是如何确定你专业的,专业那么多,你是如何选的;考研也是,是因为你一直想从事这一行业吗?我是这样答复的:一、我为什么会选择会计专业作为我的自考专科专业?我的自考专科专业是会计,选择会计专业主要是因为对自己一直以来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想要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理论与常识,当然还有自己想要明白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起来的。但是,经过我了解以后,自考专业经济学专业或者金融学专业,都是纯理论化的东西,内心里感觉这种专业有点虚,比较理论化,不太实用。所以我结合了经济学与学习技能的特点,就选择了自考专科会计,后来的事实证明,选择自考会计专业没有错误。二、我为什么会选择历史教育专业作为我的自考本科专业?后来,我报名自考本科专业,其实也没什么经验,也没有学长学姐帮忙,我在自考路上走了很多弯路。我还考了自考本科历史教育专业,因为高中时期,我的历史成绩一直不错,再加上学历史可以让人更加智慧,熟悉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与治国政策,而且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学历史的。但是,等我去考历史教育专业之后,我后来才发现,历史教育的毕业要求是:需要自己去初中或者高中学校实习两个月,当两个月的老师。我考虑到实习是一件麻烦事,也需要人脉关系才能去初中或者高中实习,再加上决定考研了,不能耽误时间,在历史教育考了7门以后,所以就换了一个专业,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三、我为什么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的自考本科专业?为什么自考本科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我也是想了很久,也是有深刻原因的。刚刚自考那个时候,我自己比较自卑,也没什么底气,自己也没有什么技能,而人力资源管理本来就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与训练来开发与培训一个人潜在的技能与能力的专业。我就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让自己明白如何培训自己,如何使自己变得有价值,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后来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我真的明白了很多提高学习、提高自信的方法,这都是知识的力量呀。后来也明白了,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很好地在一个组织中,一个企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现在让我去管理一个公司,或者成立一家公司,我一点都不会犯怵,因为毕竟自己也学过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系统,我还是明白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江苏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年考四次,自考本科可以尽量快速毕业。最后,我结合到以后想要从事的工作,应该跟人有关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我的本科自考专业。四、我为什么会选择行政管理专业作为我的自考本科专业?后来, 通过学习会计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后,我对于以后的人生我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我也明白了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但其实我对于企业管理并不是特别热爱。反而,我对于公共管理,政府管理是非常热爱的。我很小就有一个天下为公,铭志报国,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考研时候毅然决然地就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完全不一样,行政管理是属于公共管理下面的二级学科,属于政府管理的范畴。各位读者,你们你发现了没?我选择的专业都是偏于管理类的专业,会计也是属于管理类的专业,至于选择历史教育专业完全是想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与历史素养。之所以选择管理类的专业,其实也跟我从小的的经历有关系:我从小学二年级,就是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班长——所以选择管理专业也是比较喜欢的,也很正常。五、我为什么没有选择法律专业作为我的考研专业?其实,我考虑过要学习自考本科法律,但是,我要是从自考本科法律专业开始,我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而且法律本科需要考16门左右课程,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历史教育只需要考13门专业。法律专业学起来需要吃很多苦,吃苦地看很多法律书,法律类的教材,很多法条必须理解背诵记忆,通过一时半会儿,比如一年的时间去学习法律,其实也未必能够懂。再加上我感觉我这个人天生迟钝,思维不算敏捷,口才不算出众,当律师也不太喜欢。所以综合考虑再三,也就没有学习法律的打算了。六、我为什么后悔没有选择政治学专业作为我的考研专业?现在读研了,也许是因为心境不一样了,也考虑到最现实的因素,我又有点后悔没有学习法律专业,因为法律至少是一门技能,可以赚钱,毕竟需要养家糊口呀,满足生存呀。为什么又后悔没有学政治学呢?因为政治学入门就比较难,深入钻研就更难了。也是因为现在最为现实因素,政治学专业在我们学校,在上海,都是紧缺性的学科。学了政治学的专业,硕士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在上海落户,而我现在学习的行政管理专业不能直接落户。说了这么多,相信我也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希望能够各位各位读者一点启发。结语:综合上述,选择专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在你不懂得太多的情况下:选择你自己认为是最优最好的专业就行。别人的建议也可能只是建议,关键还是要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后想要做什么,想要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呀。以上这些都是你考虑的因素。当然啦,如果特别缺钱,或者考虑就业,那就选择一个好就业,容易赚钱的专业,能够有一门所长的专业,这样能够早点賺钱,赚点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但是如果对于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特别感兴趣的专业,那就不要考虑这么多了:兴趣优先,毕竟读研,自考选择专业跟你未来从事的工作,没有非常必要充分相关的因果联系。不能说,学什么专业就要从事什么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学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大学教育培养一个人,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育人,为了修炼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段时间,山河令火了,龚俊和张哲瀚一时之间成为顶流。一部《山河令》,让龚俊和张哲瀚撕下了“小透明”“十年硬汉无人知”“下架”等等不好的标签,成为了大家们口中的“老龚”“老婆”,成为了大家所热爱的浪浪钉,让屏幕前的我们直呼嗑拉了嗑拉了!很多人说,龚俊和张哲瀚的努力总算让人看到了,但之前那些剧,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努力过,关键是,选择了一个什么剧本,一个什么角色。不管是哪个圈,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自考,也是如此,尤其是选择专业这块。选对了专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是加持。选错了,要么中途放弃,要么白白浪费了两年的金钱、时间成本。怎么合理选择自考专业?尚德君会从个人兴趣、难易程度、自考目的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根据兴趣选专业从小到大,有句话我们听了无数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也知道,龚俊和张哲瀚为了热爱的表演所付出的各种努力。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尤其是一些对人带来益处的事,往往是不能快速给大脑带来满足和愉悦感的,因而很难持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天天喊着减肥、健身、学习,但一个月、两个月,那种自律的热情便消失殆尽。能够让大脑给出持续下去的唯一因素,只有兴趣。如果你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在稍后综合自考目的、难易程度两个因素前,建议选专业前,先简单考虑下个人兴趣这个基本因素。如果你有语言天赋,对语言学习感兴趣,那么,汉语言文学、日语及英语就比较合适,而且这些专业不用学习数学;如果你喜欢看书、热爱阅读,法学、社会学、新闻学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学科能给与你充分的思考空间;如果喜欢表演、设计和艺术,建议选择广播电视编导、艺术设计及播音主持,这些专业的艺术性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都很重要;如果比较喜欢单纯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选择学前教育、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等基础性学科,出来后当老师,女孩子可以作为首选;如果你的性格偏内向,平时喜欢钻研,计算机通信工程及计算机应用比较合适;如果你人际交往能力、统筹管理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学科就比较适合,基本上都需要跟人打交道。根据难易选专业目前,从报考人数看,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英语、会计、计算机、法律等,将近有70%的学生选择这一类专业。这些专业,除了计算机、法律难度大点,其他的基本上难度不大。从难易程度看,自考的热门专业,难易排行如下:计算机大类>工商管理、金融等经管类>科目较多的法律>英语等语言类>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等靠背诵的文科类。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在众多的自考本科专业中,难度是最低的,主要学习管理办法和政治制度,理论学习占有极大的比重,就是需要反复的记忆和背诵,对个人的逻辑思维及实动手能力要求较低。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难度也不高,理论知识板块较多,侧重于考察文字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近几年非常火热,主要培养幼师管理和幼教人才,大部分的专业知识理解难度较低,只要留出固定的时间背诵和记忆,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文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个人的逻辑能力要求不高,简单的理论记忆就可以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会计这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属于一个技术活,越老越吃香,会计人才是社会刚需,难度其实不大,但是需要考数学,如果你数学真的差到努力都挽救不了,那就不要选择这个专业。法律这个专业,你需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属于文科类别中比较实用但也较难的专业,但相应的,这个专业的收入也比较可观。英语对于有英语基础的人来说,难度还是不大的,就业也是相当的好,但是前提是学精,学好学精了工资会比较高。计算机考试难度真的挺高,看到数字就头晕的数学困难户,慎重考虑,但是计算机的就业前景和薪资,是上述所有专业最好的。根据目的选专业自考人群,目前大致分为这三类,下边会根据这三类人群分别推荐适合的专业。一是不在乎什么专业,只想快速拿证对于这类人群,可以参考上边说的难易程度,推荐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英语专业。这类专业难度小,也没有让人头疼的高数,十几门课程,两年内是肯定能过的。二是想学一门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找工作的,首推计算机专业。毋庸置疑 ,计算机算是中国专业里边就业最好,并且起薪最高的。不管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还是对未来缺少规划的,学计算机都算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能,不管时代如何变幻莫则,都能生存下去。更何况,未来再怎么变,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大趋势,只会越来越发达,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兴起,计算机专业的前景只会越来越好。如果觉得计算机专业学起来太难,也可以考虑会计专业,虽说薪资上没有计算机那么高,但至少能保证自己学到一门技能。三是为了晋升或提升,考研或考公想考研考公的,其实自我提升的意识还是比较强,并且发展空间也更大,建议文科首选专业是法律,比较实用,理科的话,还是计算机。前边也说了,计算机除了难度稍微大一点,其实不管从薪资、发展、前景等考虑,都是排行较前的,并且目前的该行业的人才缺口也较大,就业完全没问题。根据业内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一些IT巨头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投入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人,供需比例为1:10。如果实在觉得这个太难,退而求其次,可以选择会计、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就业考编也不差。之前听到一句话,深以为然,“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时代造就英雄,只要你在某个领域静下心默默做事5年,你就能超过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人。"白岩松也说过:大多数人都喜欢尝试短跑,但有多少人会坚持长跑?这个时代,太多人难以坚持做短期收益值低的事情。但只要你选择开始做了,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你就会得到超出预期的回报和结果。关注VX小邦管家,获得更多提升学历资讯!
高考结束,报考专业成为家长与学子的头等大事。就目前来说,选择专业一般以就业为导向,毕竟谁也不想千军万马闯过了独木桥,辛辛苦苦念了4年或5年大学,毕业时却找不到工作。选择报考专业是一项技术活,需要避开的坑比较多,第一项应该注意的就是不要选择过于热门的专业。笔者分析总结了5个已经趋于饱和的专业,分析如下。1.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一个大类,与其相关的还有文秘、秘书学、应用语言学、新闻学等,我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说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就清楚了。现在几乎每个综合性的大学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因为开设门槛不高,近几年有一些专业性的高校也设立了此专业。这个专业火热就是因为有一个优势,毕业后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相对容易一些。我上大学时班里有29个人,14个人考取了公务员,8个人考了事业编,3个人考进了银行,剩下的几个进了企业。刚毕业时,我就在企业兜兜转转干了3年,后来还是考进了体制内。如果你不想考进体制内,想在企业内发展的话就尽量别选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毕业的人看似能写材料,可大学学到的内容与写作关系不是很大,一般只开设几门应用写作类的课程,大多还要工作以后培养。再说,写材料真的不是个好活,这是自己的亲身感受。经常有人这样形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看起来什么都能干,实际上什么也干不好。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要是没有特殊要求的岗位都能干,可工资待遇是不高的。尤其是在企业,汉语言文学毕业的学生比车间一线工作的待遇要差不少。2. 法学专业又是一个有切身体会的专业,我大学时辅修了法学专业。法学专业报考一直比较热门,主要是大家感觉就业前景较好,一般的可以进律所成为律师,有不少考入法院、检察院等公检法系统工作。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于,一般的岗位都要求有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常说的律师证,要知道司法考试可是多年来被称为第一难考的证书。有关数据统计,近5年司法考试通过率只有10%左右。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其难易程度,想通过司法考试,是要背诵记忆很多法条的,需要背诵的书很多。作为一个入职的敲门砖,若想从事与其有关的工作,拿不下这个证书就只能与这项工作说拜拜了。像报考国际法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3. 行政管理专业我媳妇是某211、985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本科专业也是行政管理,对这个专业多少有些了解。这一专业从开设的高校数量,到招生规模,再到考研的激烈程度,都不亚于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是从马列、哲学等专业中分裂出来的学科。虽然带着“管理”二字,可涉及的深度不强,实用性不高。比起思想深度和理论扎实的程度,它比不上思政等专业;比起管理等实践能力,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行政管理这一专业看似高大上,可是就业渠道相对较窄,除了考入体制内,在其他行业发展比较困难。进入企业工作,多是内勤岗位。相比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企业做人事工作是不占优势的,因为在校期间所学课程涉及到的企业管理内容偏少。4. 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属于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专业,它是一门交叉学科专业,是建立在管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经济学等基础上的一个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看似与营销工作密切度较高,实际上这是表象。作为营销工作的敲门砖,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证书含金量并不高,因为营销工作主要还看业绩。在基础性营销工作中,很多没有上过大学甚至只是初中毕业的人,在营销方面做得也不错。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有不少毕业生找工作时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天天去一线跑业务这样的工作不愿意做,较高层次的营销管理做不了。5.心理学专业心理学其实是个好专业,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专业。大家看电影、电视剧也知道,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是比较高的,大多是按小时计算,一个小时几百元的收入还是很可观。可一般来说,这些成功人士只是少数。很多同学只是把心理学作为辅修专业,这是很有道理又符合实际的。因为在毕业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以后还是不能完全独立工作的,会有3-5年的跟岗锻炼,这段时间的收入比较低。不少毕业生跨不过去这个坎,坚持不下去,熬不过这个阶段,在完全独立开展咨询、做出名声之前就已经转行做其他去了。以上是我总结的看似比较热门,实则已经趋于饱和,就业求职难度较大的5个专业。您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却难以就业呢,欢迎留言讨论。以下是一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顿饭的钱,就可以让你迅速查到高校简介和录取分数线,可以帮你选择更好的专业。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 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 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