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前识

如何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

作为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我国当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高端专业知识人才稀缺,为此,我国部分重点院校针对在职人员开展了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以便满足培养这方面人才及个人提升自己的需求。同等学力申硕具有不用考试,直接入学的特点。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入学条件(大学本科毕业满2年)的在职人员,提交相关资料,经院校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很快参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同等学力申硕一般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申硕阶段。这两个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课程学习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学习形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结束,通过学校所有课程考试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结业证书既不是学位证书,也不是毕业证书。1要想获得学位证书,在职人员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统一水平考试。参加申硕考试的条件是本科毕业且拿到学士学位满三年。该考试每年5月举行一次,每年3月份报名。考试仅考2门科目,100分满分,60分及格。由于很多在职人员在前期已经在学校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且一般都有4次考试机会,所以综合来说考试通过率相对较高。在通过申硕考试之后,还需完成论文写作,并通过论文答辩,通过的人员就可以获得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周期较长,几乎全年皆有招生。其中,4-5月、7-8月、10-11集中招生,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可以随时报名,这样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开始学习!否则一旦班级开课名额满员,那就只能等待下次开班了。

哀溺

35岁年薪百万,我决定辞职考研

根据教育局数据,2021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有377万人报名,比去年多了10.6%,5年内考研人数翻倍。除了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22-24岁的年轻人,还有一大批年龄超过30岁的考研者。一条在3月发出一份“30岁+考研人”的调查问卷,并深入采访数十位30-40岁的考研人。不少人选择在职备考,在迈向中年的路上,抓紧时机提升自己;也有人35岁年薪百万,却决定辞职考研,积累一定物质基础后,想在学习中滋养精神;有33岁大龄单身女性,边考研边被父母催婚;不少近40岁管理岗在职的人考MBA,试图为职场发展拓展人脉;最硬核的莫过于职场妈妈考研,“工作-带娃-备考”三点一线,几近007奋斗模式。撰文 | 陈薇沁 责编 | 陈子文31岁的李豫鲁,是青岛大学广播电视专业2021级的研一新生。2020年底考研之前,他的职业是一名医生,曾进行了4年的医疗扶贫。“全家人都觉得我当医生是理所当然,因为我祖上四代都是医生,太爷爷的老师是清代的末代御医。”背着父母和医院院长,他在外租了一间自习室,备考传媒专业。医院有事就往回跑,中间开车要3个小时。李豫鲁形容自己这个群体“向青年逆行”——背着父母和单位偷偷进行考研准备,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比自己小10岁的人做同学,用20几岁时赚到的钱支持30岁时的梦想,“享受叛逆的刺激与学习的孤独。”结合50位调查者的问卷数据和20位考研者的深入采访,我们发现这个群体的一些特征: 年龄多处于30到40岁; 男女比例几乎是1:1; 已婚和单身各占一半,已婚者多数已有孩子; 人群的年收入跨度在20-100万。而至于30多岁的人考研的理由,十分多元化。很多人认为是目前学历含金量不足,导致长期无法升职;还有一部分人想打开自己的社交圈,包括挖掘项目的创业人士、寻找同伴的企业老板、远离职场多年的全职妈妈;极少数人提到了考公务员需要高学历、孩子读书看父母学历等小众原因。2020以来疫情的影响,使这个群体又更“壮大”了。根据《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全国今年比上一年整整多出了36万的考研者,其中不乏疫情影响下升职受阻、甚至失业的大龄考研者。我年过30岁,为何选择考研?2020年中,在某广告公司任HR总监的陈挺,用3个月的时间裁掉了办公室近80%的员工。老员工会来找他“求饶”,后来他一度听到敲门声就恐惧。亲历一波裁员潮后,“为了摆脱那种窒息感,也是想督促自己要进步。”他跟公司协商签了一份协议,37岁的他决定脱产考研。如今他正在居家备考某商学院,“专业难度较小、适合30+人群的管理类硕士(MBA、EMBA、MEM、MPAcc等)现在尤为受欢迎,我们的项目今年录取比例从4:1变成近8:1。”他解释说,“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作为某国际酒店集团的财务总监,35岁的Vivi年薪百万,她却认为自己“离CEO或者项目主管就差一个顶级商学院的学位”,毅然辞职考研。同时多年在职场摸爬滚打的她,见多了人心冷漠的时刻,她也想借读书暂避职场,少些消耗、让精神多一些滋养。一部分人想要在学校里寻找新的机遇。刚满30岁的奶爸阿正本来在国企上班,年薪30万,孩子出生后他却突然生出了“育儿焦虑”。“不如去读个MBA,认识一些新朋友,未来可以一起创业做幼儿教育,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将来。”“说白了就是内卷”,在华为做行政、33岁的郭德冈说,从去年开始,有同事突然就考上了复旦,家里人开始备考南大,大有人人都是研究生的趋势,她联想:学历是否和升职挂钩?对于在山东长大、从小被教育“学习和吃饭一样重要”的郭德冈来说,考试是强项。几个月后,她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附言“上班、带娃的间隙抽空复习,竟然比去年国家线高近70分”的研究生初试成绩单照片,她也觉得自己有点凡尔赛,“但这个成绩确实缓解了焦虑”。丈夫对她考研尤为支持,主动承担起带娃重任,“高学历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整个家庭未来的保障”。两个人决定等她考上以后交换生活状态——丈夫再去考研,她负责学习、带娃、分享经验。33岁的补习班老师Lisa认为部分企业对研究生学历有硬指标,比如说公立院校招聘,比如说公务员考试。她在补习班教英语,断断续续已有10年。她的工作包含帮老板筛选面试者的简历,“我招人时一般会先把研究生学历的人挑出来进行复试,再去看本科学历的人工作经验如何。”而Lisa自己的职业理想是进入公立学校或者知名教育机构。如今她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自己的“教育类硕士”考试,“明白用人单位对学历的心态后,我就照着这个方向努力。”34岁的苗庄之前在人民日报当了10年记者。辞职读研,是因为记者日复一日的工作能看到尽头,能力没有提升,在体系下性格越发圆滑,“其实现在80%的工作未来都会被AI淘汰”。目前他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是AR、VR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他认为自己本身已经积攒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正好趁着疫情这段全球经济紧张的时期,去学一些新兴专业,待经济复苏后,再申请自己理想的工作。在这群大龄考研人中,令人不解的当属申请海外研究生项目的人,很多人好奇:他们为什么要在疫情下坚持交昂贵的学费上网课?在洛杉矶当地创办了一所考研机构的Rebecca给出了答案:“30+的海外考研人,有人为了绿卡,有人为了孩子,有人为了学历,有人为了人脉……”Rebecca今年35岁,自己也在南加州大学传媒系读研究生。她继续在当地读研的主要原因,是要等绿卡的面试通知。疫情来袭后,这项移民业务停工了大半年,一旦选择回国,前几年的努力就浪费了。Rebecca的机构负责的学生人数,在疫情期间不减反升。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来自尔湾的30岁贵妇,据说之前是北影表演系毕业,申请经费到位。“有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会对儿媳妇有学历要求。申请专业上,对方希望是艺术史或者珠宝鉴赏。”30岁+考研人,尽管出发点不尽相同,无论如何,都是一群特别拼的人。自习室、居家、培训机构:苦读还是花重金?无论是脱产还是在职,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开车3小时来回单位和自习室的李豫鲁是个极端案例。他在曲师大租了考研自习室的一个格子,30个人共用一整间,3个月只需1000块。他说这是为了“彻底和熟悉的环境隔绝,一心一意把备考这件事做好。”开车途中,他会提前复印好单词书放到手机支架上,红灯亮了就翻上几页,经常会被后面的车摁喇叭,“还是有点危险,不推荐大家都用这个办法”。到了自习室以后,空间里最响的声音就是翻书声。没有人吃东西、聊天,手机调成静音。李豫鲁在自己专属的课桌上用彩色胶带工工整整贴上了每日计划。单身人士或许可以选择自习室或者图书馆,拖家带口的职场妈妈们往往必须在家完成复习。职场妈妈JoJo的孩子刚满2岁,家里没什么人能帮忙带孩子。平日她报名了3000元的网课,每天上班前看1节课,中午午休温习,晚上回家再看上1节课。等到临近考试的1个月,再请一个私教突击薄弱环节,1节课1000元,上完5节课,就差不多上考场了。李老师主要负责考研培训的销售,他认为绝大多数30岁以上的考研者“不听营销、不爱花钱”。“如果说一个考研套餐,包含了考研资料、项目推荐、一对一辅导、英语私教、面试模拟等等。他们会在套餐里挑出最需要的部分,再去计算每个项目的成本。一个6万6的套餐最后就被拆成了一个2万3的组合。”38岁全职妈妈韩小鱼曾经参加过考研机构的宣讲会,拿走了他们免费发放的考研资料,自学效果也不错。但也有极少数愿意花重金的人。李老师透露,过去的5年里,他的200多个学生中,只有一个冲到了最前端,进了美国沃顿商学院。撇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她花了10万,我们突击了面试,Personal Statement来回修改了5遍。”这位学员在申请前就查阅了大量商学院的资源配置,包括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沃顿,这个数字约是100万。到了30岁+的年纪,“考研人”的社会经验也多了,大家会更理智地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记忆衰退、被催婚……大龄学习的困境一点不少尽管大龄考研人的目标更明确、心智更成熟,但“逆龄而行”的学习中,碰到的难题还是一点不少。传统的考研有两个阶段:全国统考和面试。大多数大龄考研者比较头疼的是英语、数学、政治,主要都和这个年龄段人“明显下降的记忆力”相关。34岁,从部队退伍的穆西目睹了多个队友的“职业瓶颈期”——转业或者是继续留在部队,都会受到学历的限制。他决定报考中欧商学院,而备考科目中尤为折磨的是英语的练习,“拿红宝书背单词,从abandon(放弃)开始。翻到第二页的时候,第一页的单词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反反复复一直是abandon、abandon。”因为长期在部队,没有英语使用环境,他的口语更是别扭,私教老师形容“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没太大区别”。比穆西更惨的是英语老师的另一个学生,据说学着学着人就不见了,3个月后再见到他,说是因为考研得了抑郁症。自嘲自己是“996打工人”的李阳,每天下班后还是会用kindle刷往年的研究生考试题。他认为“自己的脑子割裂得太厉害”,总是没法从工作中迅速切换到试题,等到缓过来,往往就快睡着了。这也是大多数在职备考的打工人们普遍碰到的难题,“无解,只能挺过去。”在一条发出的调查问卷中,有50%的人表示自己尚未组建家庭,很多人自嘲“在解决个人问题之前,单身人士仿佛不配考研”。家长常常将“考研”视为“结婚”的对立面,传统的“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的观念根深蒂固。正常情况下,30岁出头、有房有车、医生编制的李豫鲁绝对是相亲市场里的抢手货。父母原本期待给他安排几个相亲对象,在今年成家立业。他却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备考新媒体类研究生。“在他们看来,我是彻底掀翻了稳定的生活,大吵一架在所难免。”长期待在学校,李豫鲁身边现在都是98、99年的人,年龄相差10岁,大家喜欢剧本杀、看漫展,他喜欢看书、看戏剧,“爸妈现在心情很复杂,又想催又想放弃”。33岁依旧单身的Lisa已经拒绝与父母沟通“婚恋”好久了。她说自己特别喜欢一句话:“不要看着别人开花、自己没有开花就着急,也许你本来就是一棵树。”在她看来,每个人的成长周期是不一样的。在她的人生规划里,结婚并非必要,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挣钱自己花的生活,并为未来的读研生活存下了将近10万元的积蓄。让所有考研者最佩服的“王中王”——非工作、带娃、读书三合为一的全职妈妈莫属。备考湖南师范大学MBA项目的JoJo正是这样一名职场妈妈,本职是一名银行职员。2018年她第一次裸考,英语差了几十分。2020年4月再次报名考研,开始认真复习。不幸的是,复习阶段撞上了银行的业务高峰期。领导出门跑业务,她要处理办公室大大小小的考核、报表,并且及时和总行沟通。几个月下来,她瘦了十几斤,内分泌失调,住院好几天,休息了快2个月才缓过来。先生为此十分反对她考研,认为这是“雪上加霜”,给自己太大压力太累了,而且耽误了孩子成长需要陪伴的黄金时期。JoJo知道,学习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16岁,妈妈突然中风,家里人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妈妈的病上,她高考失利,只能先读专科。在过去的10年,她也一直以赚钱给妈妈治病作为唯一目标。直到2年前,妈妈去世了,“我才开始想重新做自己,不再只是去赚钱,我想去弥补学习上的遗憾。”答应了先生就“只搏一次、不录取就放弃”,JoJo每天看书8-10个小时,主要在中午、晚上还有周末。就连这次跟一条的采访,也推迟到了她研究生面试结束以后。收到录取通知,JoJo迫不及待地给我们发了条微信:“梦想终于实现了。”不论考上与否,都是人生常态无论是20岁,还是30岁、40岁,学霸永远是学霸。35岁的Vivi考上研究生乃至读研的经历堪称强悍。怀孕3个月考上美国康奈尔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中欧商学院的MBA项目。怀孕7个月开始上课,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临盆,在隔壁的学校医院生娃。孩子出生不久就交给了学校的Nursing Room照顾,然后跟教授商量,把延期1个月的期末测试给考了。同是学霸的郭德冈,计划未来做综合管理的岗位。前年考了财务相关的中级经济师,去年考了人力相关的人力资源师,算了算还缺一个工商管理类的硕士,今年就考上了西北大学MBA项目笔试加面试的第一名。考上了,当然满心欢喜,好好把握机会提升自己;但就算考不上落榜了,对绝大多数大龄考研人来说,也不再是天大的事情。“都是有工作保底的人,今年考不上就明年继续咯,拖个3、5年也是常事。”“尽管过程苦,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吃苦的机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再体验一次这种沉浸的学习的心境,就已十分受益。”Lisa今年英语差了几分,考研落榜了。短暂的自我怀疑后,她理了理思路,打算先回补习班继续上班,“我的5年计划,是在明年考研成功,后面3年边工边读,第5年去公立院校面试。”刚满30岁的奶爸阿正自嘲说成为了“大龄考研人中的反面教材”。他原本从国企辞职,计划考北大光华,“今年竞争太激烈,我过了去年的分数线,发现今年竟然高了5分。”收到结果后,他分析了未来几年家人的需求和自己职业发展路径,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考研计划,开始创业做幼儿教育。面对考研的成功或失败,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淡然处之,有人再接再厉,有人暂且搁置。无论如何,30+考研人,不再为考试的结果痛哭流涕。题图来源:《完美关系》剧照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均已购买版权

岂不惑哉

考研党哭诉:后悔报考这几个专业,本科读四年不考研仍没有出路!

对于同学们来说,人生当中有几个转折点异常重要,第一次是中考,它把我们少年时代的好友们按照学习成绩高低分出“三六九等”;第二次是高考,它决定了我们大学期间将会遇见哪些人,也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接下去的后半生将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第三次就是考研,考研可以说是大学生们给自己“镀金”的过程,镀上这一层金箔,学历的含金量就会更高。不过就近几年的考研形势来看,似乎绝大多数同学都在准备考研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毕业以后的计划不够清晰,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为了摆脱这份就业的苦恼选择了读研。不过除了迷茫的同学之外,还有一批是被自己的专业的本科就业率“胁迫”,不得不靠考研来提升自己的薪资待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些不得不考研的专业。【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医学专业】对同学们来讲,今年的武汉抗疫过程中,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白大褂和迷彩服的交织,这也让很多同学心中萌生了从军或者学医的萌芽。但是现实当中的白衣天使并不是像偶像剧一样谈谈情说说爱就过去了,医学生每年都要接受两次难度不亚于高考的期末考,而且各种神经、器官、细胞还有药物复杂到让你怀疑人生。不仅课程苦涩难懂,在毕业的那一年医学生还要接受不定时长的规培,规培结束才能正式上岗,这个时候医学生一般已经学了7年。但是还不算完,医学生们想要找一家正规而且薪资福利待遇好的医院就业基本上都要读研,有些还要求读博,所以当你看到医院里的医生们个个都不下四十,偶尔有一个年轻的(实习生),简直再正常不过。【医药的基础:生物学专业】很多理科生应该都深有感触,我国的生物类公司基础薄弱,而且各大高校输送的生物工程等专业近半数选择了当老师,还有一部分转行去了其他工作岗位。话虽如此,但是就近些年的国内生物市场来看,大有好转的趋势,就近年来讲,受疫情影响,我国的生物学相关高校的代表,中国医科大学就在研究生方面大幅度扩招,从计划录取的8人扩招到33人,这也说明了国家对于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缺口较大。但是缺口归缺口,国家需要的是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而非平平无奇的大众化本科,生物工程的考研率在各个专业里也是每年都“名列前茅”。【高管的发源地:管理类】提起管理学专业,大家一定可以想到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还有旅游管理,别的不说,就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哪家公司会把自己的公司的大任交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尤其是HR,基本上就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走向还有人才组织架构,哪家公司都是费尽心思的选用最优质的人才,而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即便是你各科全优秀,也相较于职场当中的人缺乏了最重要的经验,而且作为HR,看人的眼光一定要犀利,没有一定程度的高学历还有社会经验,试问别人凭什么高薪聘请你?对同学们来讲,高考的最好结果莫过于去一个喜欢的城市,上一所有含金量的大学,学一个有前途的专业,三者合一就是2020年最好的消息,所以再次提醒:报考请慎重,一定要做到细心了解再决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衣

考研和考公哪个难?这2个问题搞明白,你会恍然大悟

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2021届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900万,比去年又多了35万。随之而来的是,应届生的就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考研、考公也成为一部分同学的选择。那到底是选择考公好,还是考研好?这两个考试哪个更难呢?又或者说它们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学长,说说我对这两个考试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考研:试题难度大,相对容易上岸考研主要考察政治、外语、数学、专业课,作为选拔考试,试题难度大,内容超级多,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有一点,考研的结果相对确定,一是招生人数相对比较多,而一个是你可以选择学校也比较多,哪怕一志愿没成功,只要你过线了,还是有调剂成功的可能。但是近几年,考研的人数也是暴增,一些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也是越来越多,还好的是一些学校也出现了扩招,专业课的试题也相对比较稳定。但近几年,一些好的学校也在不断的改革,难度有一定上升。考公:试题难度小,上岸难度较大从考试内容来看,考公行测部分,比起考研科目难度,它也就算高中试题。更何况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辅导班,把试题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只要你认真复习,拿一个不错的成绩还是相对容易的。申论的考试内容呢,短期内很难拿到高分,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就是你感觉你写的挺好的,那也就是你觉得,不一定能拿高分。综合来看,考公的考试内容呢,还是比较简单的。那考公到底难在哪?不确定性,不确定越大,难度越大。一是招录比太大了,现在大部分报考比例在1:40左右。二是不一定有你适合报考的岗位,有专业、地域、单位的限制。面试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表现的不好,分分钟翻车。写在最后考研是难,考公是卷。考研考的深,学不会就是学不会,但是好好学肯定有学上。考公本身不难,刚才说的1:40都是少得,很多南方地区的岗位,能达到1:300,很多211、985研究生跟你竞争,卷的太厉害,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考研,面试有一定水分,初试成绩够高,基本就能考上。当然了,我看今年一些985高校,一些专业400多分可能都无法进复试。咱们今天的讨论仅限于一般化的情况。学长建议综合来看,考公是更难的。但是调整一下考试顺序,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先考研再考公,你考上公务员就方便很多了。当然了,像一些土木、机械、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等这些专业,只能考虑三不限,所以就别想着考公这条路了,基本没有机会,抓紧准备就业,找对象吧!在这里祝愿所有考公的、考研的都能成功上岸。今日话题你认为考研难还是考公难?应届生有哪些好出路?评论区说说您的想法!

考研后含金量更高的4个专业,人才需求大、薪资高、前景好

有时候我们考不考研不仅仅是看考生的个人意愿,还有专业毕业以后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就业情况,就比如说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就业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已经考研成功的考生就比较幸福了,坐等开学就好了,而且适不适合考研也要看专业本身,今天,大牛教育小编就来说说考研后含金量更高的4个专业,人才需求大、薪资高、前景好。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和不少理科专业都有联系,就业面广、前景好,会计事务所,IT行业,数据分析行业,中学老师等等都是考生的工作选择,而且人才的需求大,数学是很微妙的,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不止一次它,它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影响着你往好的方向发展,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学得好找工作就很容易,当然你选择考研的话,那更好了,发展的平台也比较好。二、建筑设计专业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就民生中的衣食住行关系比较大,高级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前景好,设计师的收入是和项目成正比的,目前建筑行业的前景都很不错,一个项目的预算就极高,考生考研后含金量更高,或者考了资格证书以后,工资待遇翻倍涨,不过做设计的最忧伤的就是方案被推翻重整。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不考研的话出路比较窄,研究生学历在参与国企、大型企业的就业机会竞争中,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就业平台更好,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领域发展,对考生的专业要求比较高,而且人才的需求大,考研后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是考研后含金量更高的专业之一,不过严格来说这个专业考不考研都可以,但是考研能让考生在毕业之初有个更好的平台与起点,可以少走弯路,加速成长,可以选择其他方向考研,多学技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且高级人力资源管理是稀缺人才之一,发展前景好。以上就是大牛教育小编要说的考研后含金量更高的4个专业,人才需求大、薪资高、前景好,考研难吗,有人形容考研是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哪里干净哪里不干净,你只有一遍一遍洗,扛着所有质疑和压力,直到天亮,是的,虽然难,但是努力是一定不会白费的,你不试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棒,就像选择自考一样,好了,更多自考问题欢迎留言大牛教育小编。

卡由

官宣扩大招录!2020年的考公考编考研党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机遇

目前正在读大学的同学们,你们有福了!17号晚,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条微博,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主要招聘高校毕业生瞬间登上微博热搜!回想近期发布的各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相关政策,不得不说,对于近两年的毕业生来说简直是“重大利好”!今年对应届生有这几大利好消息!一、近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另外,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也提出了新的方式。 艰苦边远地区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县级事业单位招聘硕士以上高校毕业生,以及招聘行业、岗位、脱贫攻坚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可以根据应聘人员报名、专业分布等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成绩合格线。也就是说今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对于应届生可以说是非常友好的,简直可以说是“亲妈政策”,不仅仅让考生不必过于担心近期的疫情而影响报考的问题,更是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免受疫情影响而在初入社会便面临危机。二、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中指出政府部门公务员招聘和国有企业招聘适当增加规模。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应届生招录占比将近50%,近8成岗位应届生均可报考。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也非常友好。三、2月23日的会议中还明确指出将适当扩大2020年或者2021年的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这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今明两年的事业单位扩招、公务员扩招甚至考研也扩招,留给大家的不仅是机会,更是备考的提醒。如果你现在是大二、大三、大四,那么这些政策都将影响你的就业!所以同学们,前景一片光明,现在开始,你就要为你的未来而奋斗!

盗墓者

大学期间,你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考更多的证书有前途?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当中,考生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脱颖而出,甚至超常发挥,能够考到一个重点甚至是名牌大学。但是名校的名额和资源有限,而高考的人数每年都有增无减,今年也是1000多万。想想如此严酷的竞争环境,考到985、211名校是多么的不容易,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基本上都只能考上一般的本科大学。以前考上大学是包分配,而且直接就业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高等教育的一直发展,各大高校每年扩招,导致了现在我国本科生出现了饱和状态,尤其是在就业市场上凸显的特别明显。大的公司大家都想要去,几百甚至几千人去应聘,小的公司待遇不好,发展前景不好,仅有几个人去询问,年年都招不到人。就业的结构非常的不平衡,同时本科学历含金量在逐年的下降,现在都讲究要211的本科,985的研究生,同时还有国外留学的经历,甚至还要考注册会计师这样的资格证,在找工作的时候才能非常的有优势。想要达到这四样硬标准的同学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达到这样程度的人确实很少,大多数的同学大学都是普普通通的度过,学霸毕竟是少数。所以很多人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尤其在大三的阶段就会十分的迷茫,是要就业呢,还是要考研。如果是明确自己的方向还是比较好的,想要就业的同学就在大学里多考一点证书,驾驶证,初级会计证,英语四六级,国家二级计算机证书,这几样证书都是找工作的刚需。如果自己是人力资源方面或者是其他专业的,可以考虑人力资源专业的证书,或者考取一些本专业对口的证书。如果是直接确定考研的话,不管以前成绩如何,一定要在大三上学期之前把所有的科目都给过了,不要有补考或者重修的现象,不然到了后面这是十分折腾人的事。但是很多同学都是十分迷茫的,总是在考研和工作当中徘徊,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工作和考研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能想着大三的时候边考证,然后边考研,这样是十分分散精力的,很可能证书考到了,但是没有机会去复习考研了,要知道考研一定要专心致志的复习。毕竟近些年来考研的难度是越来越大,高考考生是1000多万,现在考研的考生有300多万,占了高考的1/3了,也是非常的多了。而且考研不仅要考英语和政治这两门学科,还要考两门专业课。尽管只有四门学科,但是难度是非常的大,每年还要根据考试的成绩去划国家线,没有过国家线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有的同学想要工作和考研兼顾,还是趁早取消这样的打算吧。觉得自己不适合考研的同学,将来不想或者不适合从事科研和学术工作,就可以选择直接就业,多考取一些证书,在找工作的时候总会有用处,其实打算找工作的同学,最好还是多去一些大公司实习,相比于证书,工作单位更看重的是实习经历,毕竟几个月的经验比纸上的证书还是要重要的多。尤其在我们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可以趁闲暇时间去考取一些证书,这些证书都是早考早好,像什么教师资格证呀,人力资源管理证呀,这些证书含金量还是不错的,可以考虑去尝试一下,当然大学里最重要的还是三个证书,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俗称的驾照。英语四级证书,英语六级证书。这三个字是大学里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证,无论是考不考研的同学都需要把这些证书拿下。最后小编想说,考研和工作是每个大学生都会迷茫和犹豫的时候,这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对自己重新认知的一个好的锻炼,只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才能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无论选了哪一条路,最后都是对自己的成长。我们每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对于未来的规划都不同。所以在选择未来的道路时一定要很谨慎。

卦辞

考研百科:人事档案是什么?

考研百科说明 考研百科是全新栏目,每天为大家用精炼的语言科普考研基础常识,以及基本常识性问题,帮助广大考研小小白快速上车~人事档案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与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办理人事手续、工龄计算、养老都有关系。毕业生毕业后,学籍档案就转换成了人事档案。1、毕业后档案存放1)由工作单位保管(这里特指具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一些机关,事业单位)2)发回原籍(生源地户籍的所在县,区的人才服务中心)3)暂缓学校保管,有两年期限,过时间就要自己处理否则学校会将其打回原籍4)挂靠档案在就业地所在人才市场2、投递方式教育部规定学生档案在投递时须使用邮政EMS专用通道或邮政机要两种方式,不允许以其他形式投递,不允许自取或委托他人代领。(若个别学校将档案给本人投递,毕业生应尽快将其交给档案保管地,不能私拆与私藏)还要及时查询EMS档案是否寄到目的地。查询时限一般为一年,一年后EMS则不再办理档案查询业务。温馨提示:档案不能私自拆开,更不能自己保存,否则超过两年即成为死档,如果档案在自己手里则应该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

飞龙斩

自考考研: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过什么样的人生

有一个自考生这样提问我:我有一个疑问想要请教学长:关于自考你是如何确定你专业的,专业那么多,你是如何选的;考研也是,是因为你一直想从事这一行业吗?我是这样答复的:一、我为什么会选择会计专业作为我的自考专科专业?我的自考专科专业是会计,选择会计专业主要是因为对自己一直以来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想要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理论与常识,当然还有自己想要明白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起来的。但是,经过我了解以后,自考专业经济学专业或者金融学专业,都是纯理论化的东西,内心里感觉这种专业有点虚,比较理论化,不太实用。所以我结合了经济学与学习技能的特点,就选择了自考专科会计,后来的事实证明,选择自考会计专业没有错误。二、我为什么会选择历史教育专业作为我的自考本科专业?后来,我报名自考本科专业,其实也没什么经验,也没有学长学姐帮忙,我在自考路上走了很多弯路。我还考了自考本科历史教育专业,因为高中时期,我的历史成绩一直不错,再加上学历史可以让人更加智慧,熟悉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与治国政策,而且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学历史的。但是,等我去考历史教育专业之后,我后来才发现,历史教育的毕业要求是:需要自己去初中或者高中学校实习两个月,当两个月的老师。我考虑到实习是一件麻烦事,也需要人脉关系才能去初中或者高中实习,再加上决定考研了,不能耽误时间,在历史教育考了7门以后,所以就换了一个专业,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三、我为什么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的自考本科专业?为什么自考本科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我也是想了很久,也是有深刻原因的。刚刚自考那个时候,我自己比较自卑,也没什么底气,自己也没有什么技能,而人力资源管理本来就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与训练来开发与培训一个人潜在的技能与能力的专业。我就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让自己明白如何培训自己,如何使自己变得有价值,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后来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我真的明白了很多提高学习、提高自信的方法,这都是知识的力量呀。后来也明白了,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很好地在一个组织中,一个企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现在让我去管理一个公司,或者成立一家公司,我一点都不会犯怵,因为毕竟自己也学过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系统,我还是明白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江苏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年考四次,自考本科可以尽量快速毕业。最后,我结合到以后想要从事的工作,应该跟人有关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我的本科自考专业。四、我为什么会选择行政管理专业作为我的自考本科专业?后来, 通过学习会计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后,我对于以后的人生我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我也明白了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但其实我对于企业管理并不是特别热爱。反而,我对于公共管理,政府管理是非常热爱的。我很小就有一个天下为公,铭志报国,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考研时候毅然决然地就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完全不一样,行政管理是属于公共管理下面的二级学科,属于政府管理的范畴。各位读者,你们你发现了没?我选择的专业都是偏于管理类的专业,会计也是属于管理类的专业,至于选择历史教育专业完全是想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与历史素养。之所以选择管理类的专业,其实也跟我从小的的经历有关系:我从小学二年级,就是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班长——所以选择管理专业也是比较喜欢的,也很正常。五、我为什么没有选择法律专业作为我的考研专业?其实,我考虑过要学习自考本科法律,但是,我要是从自考本科法律专业开始,我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而且法律本科需要考16门左右课程,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历史教育只需要考13门专业。法律专业学起来需要吃很多苦,吃苦地看很多法律书,法律类的教材,很多法条必须理解背诵记忆,通过一时半会儿,比如一年的时间去学习法律,其实也未必能够懂。再加上我感觉我这个人天生迟钝,思维不算敏捷,口才不算出众,当律师也不太喜欢。所以综合考虑再三,也就没有学习法律的打算了。六、我为什么后悔没有选择政治学专业作为我的考研专业?现在读研了,也许是因为心境不一样了,也考虑到最现实的因素,我又有点后悔没有学习法律专业,因为法律至少是一门技能,可以赚钱,毕竟需要养家糊口呀,满足生存呀。为什么又后悔没有学政治学呢?因为政治学入门就比较难,深入钻研就更难了。也是因为现在最为现实因素,政治学专业在我们学校,在上海,都是紧缺性的学科。学了政治学的专业,硕士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在上海落户,而我现在学习的行政管理专业不能直接落户。说了这么多,相信我也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希望能够各位各位读者一点启发。结语:综合上述,选择专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在你不懂得太多的情况下:选择你自己认为是最优最好的专业就行。别人的建议也可能只是建议,关键还是要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后想要做什么,想要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呀。以上这些都是你考虑的因素。当然啦,如果特别缺钱,或者考虑就业,那就选择一个好就业,容易赚钱的专业,能够有一门所长的专业,这样能够早点賺钱,赚点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但是如果对于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特别感兴趣的专业,那就不要考虑这么多了:兴趣优先,毕竟读研,自考选择专业跟你未来从事的工作,没有非常必要充分相关的因果联系。不能说,学什么专业就要从事什么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学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大学教育培养一个人,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育人,为了修炼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八页

大龄考研人:学习上要吃的苦,全是自找的?

在一家考研培训机构工作5年,张帆见过背着吸奶器来上课的妈妈;为两岁女儿规划升学路径的父亲——他相中的私立小学要求“孩子父母至少有一人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定要圆大学梦的外贸公司老板;渴望重回职场的家庭主妇,还有试图改变学历背景、学习新知的职场人。5年里,张帆公司的年营业额从90万元增长近10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4.9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77万人。她给学生们的“画像”是:35岁上下,大部分已经成家,职业多样,百分之七八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成年人生活的苦,你躺在床上它就来了。但学习上要吃的苦,是自找的。”张帆坦言,很多人不能理解这群逆行的大龄考研人,但“甭管抱着什么目的考研,至少是求变求进步的一群人”。逃避?在一个互联网问答社区网站,一条“大多数的读研行为都是对现实的逃避”的留言获很高点赞数。33岁的研二学生陈源远说自己不是。考研前,陈源远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年薪20万元出头。一次人事调整后,他觉得“团队氛围没有以前好了”,大家从干劲十足变得懒散,“那种能力快速提升感”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他越想越迷茫。工作了8年,陈源远和妻子积累了一些“家底”,房贷还得差不多了,儿子只有1岁多,还没到大把花钱的时候。父母反对他考研,周围的人好像没有特别赞同的。他们劝他:你知道你现在的工作是多少人向往的吗?即便考研成功,你毕业之后选什么样的工作?会比之前的更好吗?而且还不一定考得上。陈源远也明白,在自己所在的单位,研究生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入职后与本科生薪资相差不大,好多岗位考虑年轻化,有研究生学历反而成了劣势。他最在乎妻子的意见。妻子没有特别反对,她担心的是“风险系数”过高,万一考不上咋办?和他同年本科毕业的郭婷也决定去考研。郭婷在一家城市美术馆工作,工作第9年,单位提出了职工“提升计划”,鼓励职工接受研究生教育。“毕业后回原单位,不涉及升职,但对发展也算有益。”早几年进单位的同事,大多是本科毕业。但像她一样报名考研的屈指可数。郭婷明白,自己的工作经历可以弥补学历上的短板,职业发展并不受限。“如果研究生学历不是刚需的话,大家就更没有想法了。毕竟生活中抓住中年人、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了。”郭婷只在父母面前“模糊地提了一句”考研的事。父母更关心她何时恋爱结婚,有没有“在合适的年龄做该做的事”。张帆的学生大部分都在35岁左右,是“典型的中年人考研聚集区”。她坦言是因为公司专注的是管理类硕士联考,比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会计硕士(MPAcc)等。其中会计硕士被称为近年来考研“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管理类硕士联考笔试难度是考研专业里面相对较低的,研究生周末上课,无须脱产。”张帆介绍道,一所高校的MBA学费从5年前的十几万元涨到如今的近30万元,“比当地房价涨幅大多了。”在她看来,与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应届生比,这群从职场逆行回学校的人各怀心事。人生上升阶段的中年人考研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比如工作上没有得到该有的职位或待遇,想拿到一个更好的学历去跳槽换工作,做个职业经理人或是创业等。还有一部分考生带着极强的目的性,为了“进入某个圈子”,考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导师选谁都是确定好的。还有“电视剧剧情重现”——父亲为了让女儿上最好的私立学校来考研,因为学校要求“夫妻双方至少有一人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算好了时间,女儿现在两岁,他用1年时间考上,3年时间毕业,不耽误女儿入学。本科毕业9年,陈源远很难通过亲近的朋友、上下级同学搜集考研需要的信息。他加了一些考研微信群,尽管有“二战”“三战”的群友,但他仍是年龄较大的那一小撮人,“比大龄还年长一段”。考前5个月,他办理了离职手续,周一到周六在市图书馆复习,周日同图书馆一起“闭馆”休息。压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考研,生活压力、中年危机会在备考过程中爆发出来。“矛盾集中的一个点是时间的分配。他们有生活、有家庭、有老有小有工作,他们要面临出差加班,少有的闲暇时间刚休息下来,就要去面对怎么给家庭和自己的追求分配时间。”张帆的学生里不乏孕妈或哺乳期的妈妈,有的在备考期间一次孩子都没抱过。也有学员把孩子哄睡后,自己从晚上10点学习到凌晨3点,然后早晨7点起床,送孩子去上学。一名从职场返回学校读研又读了博的人,坦承自己最烦过年回家。老家的人谈到他会摇摇头,怎么工作好好的又上学去了?他不接话,也觉得解释不清。张帆常拿来给学员打气的例子是,一位在外企做高级人力资源总监的女性,连续考了3年,其间生了二孩,出成绩的时候,她正抱着快两岁的小女儿。还有一位在临考前一个月得了中耳炎,已经听不见了,边输液边背单词打卡,他每天给自己写信,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交过3万元的培训费,也有超过一半的学员放弃了。放弃的理由相似度很高,“无非是我太忙了;我身体不好;我要生孩子;我家里人身体不好”。有学员告诉张帆,“作决定之前都很纠结,一旦作了决定就很轻松,包括放弃”。杨云是那批走进考场、没有放弃的人。与张帆的学生不同,决定考研时她25岁,本科学的法语,工作近3年。她大部分时间跟进公司在海外的项目,从商业谈判直至项目落地。她形容自己是很有“狼性”的一个人,有野心,做事干脆利落。她的选择围绕着对未来的规划:因为要和男朋友结束异地恋,所以她放弃海外的工作回国;因为想要换一份稳定、能顾家的工作,所以她顺着自己中学时的爱好,决定跨专业考历史学的研究生,打算毕业后去中学做教师。杨云干脆辞职专心备考。没多久,她经历了男友出轨、分手,多年的感情潦草收场。考研的直接原因消失了,但她仍决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至少是一种知识上的提升”。为了调整状态,杨云追缴了一笔学费,转到封闭式管理的考研班学习,住特别潮湿、墙皮都掉下来的6人间。她在考研班“禁足”5个月,直到考研前几天。“虽然那时感情状态是糟糕的,但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书也能看懂了,单词也背得快了。”杨云说,“我不会说考研改变了我什么,但就当时的状态来说,它可能是挽救了我。”她粗略算了考研成本,光报班、买复习资料,花出去的钱超过10万元,自己工作攒下来的钱“折腾”没了。他们比应届生要考虑更多“成本”、特别是钱上的事。一名已经读博士三年级的考生,至今仍懊悔考研时“没花那450元”。决定辞职考研时,他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考不上就再不考了”。考研网站上通常会放出一批免费资料做“诱饵”,再让用户为“秘籍”掏腰包。他判断确实有价值的资料需要450元,他没舍得花钱,相信自己也能看书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出一个题库来。但最终,浪费了很多时间,也走了弯路。他觉得没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与这些或多或少有点关系。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配置工作到第六年,柯佳也决定去考研。读研究生的想法她一直都有,“因为在大城市工作时受到了学历歧视”。像大部分考研经验帖介绍的,她在4月开始辞职备考。为了有一点收入,她兼职做线上的社群运营。她用了3个月的时间调整状态,“一个特别明显的进步就是我完全能坐下来,可以看很长时间的书了”。为了摆脱手机依赖,她下载了一个声称“有超过600万付费用户的专注神器”——用户每专注一定时长,App的界面上就会长出一棵树,如果中途分心使用手机,成长中的小树就会枯死。她通过点评软件找付费自习室,包下里面的一个座位,每月600元。书桌间靠隔板隔开,有插座和柜子。柯佳每天早上7点多出家门,晚上11点多回到家。据她观察,周围像她一样考研的人不多,考公务员、考各种资格证的人占了大多数。两个月后,复习进度追上了,她觉得身体吃不消。她回到家里复习。她报辅导班花了近6000元,主要是视频课程。像大部分考研学生一样,她在二手书网站淘资料,关注很多定期发放免费考研资源的公众号,“因为大家都很穷”。在若干个研友群里,除了互相分享资源,大家也会偶尔晒心情,复习进度落后了、跟男朋友吵架了之类的也不少。群里大多是在校学生或者“二战”考研的。柯佳的“一战”以失败告终。她结束全职备考的状态,在一家心理咨询室找了工作,边工作边复习,“直到考上为止”。她和丈夫也要考虑经济压力。决定考研后,她选择工作的收入变为原来的五分之一。这对90后夫妻偶尔抱着手机看城市里的楼盘,“起初关注的是哪些地方我们可能买得起,后来我们发现,再也买不起了”。心理咨询室里的几名助理也在准备考研,他们组成了考研互助组。他们约定,每天早晨9点之前交当日复习计划,晚上睡前交总结。“从报名到进了考场,我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郭婷自嘲道,“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把卷子写满,别交白卷,要不一屋子考生,也太丢人了。”郭婷英语成绩没过线,落榜了。单位的“提升计划”每年都在变化,但她仍要继续考下去。她换了一所报考学校,选了与本科不同的专业,结果的重要性正在淡化,她想学到更多知识,享受知识输入的“愉悦过程”。张帆时不时地给学生“泼冷水”,“读研后可能希望有一些飞跃,但是绝对不可能说,读研以后就可以鸟枪换炮、咸鱼翻生了,可能性不是很高”。陈源远坦言,自己“一直对研究生生活没有太多想象”。他觉得,自己不会因为读了两年的研究生,就会得到知识的迭代,得到很大的成长。张帆带过的一个学员,名校毕业,结婚生子前在职场非常拼。怀孕5个月的时候,为了工作,她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开到一半停在紧急车道先吐,吐完了接着开。生了两个孩子后,她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有时丈夫回家后,她第一句话要问的是,你妈今天白天说那句话什么意思?“她就对自己特别失望,你知道吧。”张帆说,“她觉得自己从一个职业女性沦落到现在的境地。再去读书,其实是把她从一个状态里拖出来了。”在她看来,女性从重回学校这件事中的获益更明显。杨云准备着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料。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心仪学校的历史系。被录取后,杨云打电话告诉家人,也告诉了本科的专业导师。导师约她到国家图书馆,“既然有这么珍贵的机会再学习,一定要好好珍惜,再把法语捡起来,它可能是你将来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做硕士论文用的都是法语材料。”杨云调侃道,“本科专业没有丢,现在学历史了,反而挺喜欢法语了。”法语课曾让她崩溃,每天上午四节法语课,每周测验,不排名,老师按成绩高低发卷子。“人都是要脸的”,大一第一个学期,她甚至天天想着退学回家重新高考。现在,她经常给本科老师发60秒语音,读法语课文,也在申请读博。回望这段经历,杨云觉得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从知识沙漠,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知识的那片森林经营出来。她说:“低端玩家是标准配置,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配置”。(应受访者要求,受访者均为化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