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级学生共有60人(组成一个班),其中有12名定向生,毕业后要到基层医院服务,未参与考研。其余48人全部参加考研,44人被录取。该班学生被录取的学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以及福建医科大学等。小编不由得想说,难道学霸体质也是可以传染的吗?考研老司机带带我可好?这样的学霸班级还真不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出了一个“网红班”,被网友们称为“最牛学霸班”。该校理学院光电2班同学一共有22个,其中4个保研,6个出国留学,12个考研成功,升学率百分之百。国内主要有清华大学、中科大、中科院,国外主要有巴黎中央理工、法国南特中央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而就在该校,2号宿舍楼的6个姑娘全部被保送读研,她们被保送的学校有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中科院等。在电子科技大学,也有一个学霸班,全班32名同学,全部通过保送、申请等途径获得了读研深造资格,其中还有12人获得了直博资格。据了解,这个班上同学深造的学校也都是国际名校,包括美国罗格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更为洋气的是,这个班还有4名同学获得了号称“世界上最奢华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读研期间单人获得的奖学金将超过100万。电子科技大学的这个学霸班,就是电子科大以首任校长吴立人之名命名的“立人班”。我们所说的这个班级,是该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学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共建的首个“立人班”。该班由从全校范围内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组成,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和综合素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一宿舍凭借“1室6硕士”在校园走红。该宿舍的六名女生考入的全部都是双一流高校或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该宿舍学生3人此前分别被推荐免试研究生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就读硕士,另外3人则通过自己努力,一路过关斩将,收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的拟录取通知书。现在读研也流行组团打怪兽了吗?小编认真研究以后发现,这些牛班、牛寝室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大家才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看来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耀光近日,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传来捷报:该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58.70%;学院下设的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三个专业考研上线率分别为53.70%、57.52%、65.08%;该院环工174班考研上线率高达88.46%,成为名副其实的考研“牛班”;该院25#321宿舍(男生)、慧园乙北609宿舍(女生)、慧园乙南516宿舍(女生)全体成员均考取研究生,成为新一届的考研“学霸宿舍”,至此,该学院已经连续7年涌现出13个考研学霸宿舍。据介绍,该院考研成绩逐年提高,研究生录取率从不足40%提升至50%以上;考研学霸宿舍,从无到有,从“一年一个”到“一年三个”,从全部女生宿舍到男女生宿舍同时出现;从以宿舍为单元“井喷式”考研再到连续两年出现“牛班”。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该院坚持把牢思想引领“总开关”,抓住人才培养“牛鼻子”,稳住学风建设“压舱石”,写好传承积淀“大文章”,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成果。名副其实的考研牛班——环工174班把牢思想引领“总开关”“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牢思想引领‘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贾可好说。学院深入推进“个十百千万”读书接力计划,组织“我的中国梦”“青年学生学青年习近平”“在抗疫阻击战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强国征文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导青年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近年来,学院培育出全国活力团支部1个、团中央“四进四信”基层优秀项目1项、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山东省先进班集体7个,学工办(团委)连续获评学校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分团委、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5号楼321宿舍 从左到右(录取学校): 宋敏杰(南京理工大学)、孙惠琛(中国海洋大学)、张祥勇(青岛科技大学)、陆庆恒(青岛科技大学)、赵艳鑫(青岛科技大学)、张洪林(湖南大学)、吕恭丞(青岛科技大学)抓住人才培养“牛鼻子”2016年以来,学院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两个专业三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又相继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也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学院不仅在软硬件设施上得到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也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学院重点加强了对受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自主实习已连续举办12届,参与学生达1392人次,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本实现全员参与,近年来培育出国家重点队1支,团中央专项4支,省级优秀服务队12支。自2019年起,学院积极推进社会实践专题化、项目化、基地化,并争取到青岛软控海科环保有限公司9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学院坚持抓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取得了扎实成效。“早点进实验室,早点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多申请项目,多参加创新大赛,这些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有利于确立考研的方向。”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的陈鹏越如是说。“周围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几乎人人都参加过‘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大赛。这些大赛经历,对于提升我们科研素养、增强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起了重要作用,在初试和复试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环境学子在考研和求职时得到了国内外名校、名企的“通行卡”和“许可证”。慧园乙北609考研宿舍 从左到右(录取学校):于洁(青岛科技大学)、马迎荷(青岛科技大学)、宋亚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崔佳慧(青岛科技大学)、朱晓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浩村(青岛科技大学)稳住学风建设“压舱石”环境学院坚持以学风建设带动学生工作全面发展、以良好学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理念,驰而不息抓学风,开展四年不断线的成长成才教育。安全工程专业的宋亚楠已推免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她说:“学院非常重视学风。每学期,辅导员早于正式上课前便召开上学期学情分析会、部署新学期学习任务,已经成为学院的一大惯例。学院还加强课堂考勤、集体自习、手机收纳、家校协同等举措,完善制度约束”。学院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寻找我的学习原动力”“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一班一品牌”等学风建设品牌,营造了班级比超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对“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以及“怎样学习”的思考,极大地催生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院努力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在大一、大二年级实行班主任制,由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学期坚持开展“学风建设-班主任在行动”等规定动作,班主任在学生班级建设、学业指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三、大四年级实行导师制。导师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课题组开展专业课题研究,为大四考研、择业奠定坚实基础。考研“牛班”——环工174班的班长张培鸣已经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他介绍道:“学院实行的班主任导师制度,对同学们的帮助非常大。班级之所以考研上线率超过80%,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一大二时班主任蓝惠霞老师的谆谆教导。后来,我导师也是蓝老师。蓝老师在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对我的指导,让我受益太多。去年,蓝老师获评学校‘十佳班主任(导师)’,我们觉得实至名归。”慧园乙南516考研宿舍 从左到右(录取学校):孙海涵(青岛科技大学)、高燕菲(广西民族大学)、王闪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阎秀铭(广东工业大学)、张霞玲(太原理工大学)、张旭(武汉科技大学)写好传承积淀“大文章”该学院近年来涌现出的考研“学霸现象”离不开学院整体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学院积极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形成了“五步工作法”。学院坚持大三下学期召开考研动员会、形势分析会,自主开设“考研与就业”形势与政策课。建立并逐渐完善考研数据库、在官微推送“考研标兵”,在提振学生考研士气的同时,也为学生选择考研学校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平时教育中注重正面引导,将学院历年考研学生的励志故事讲授给低年级学生,让“学在科大”根植在每一名学生心中。学院还着力发挥朋辈的思政教育功能。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制作当年度本科生考研榜、学霸宿舍风采展,加强宣传引导;组建“圆梦助航团”,遴选高年级优秀学生定点对接;考研复试结束后,开展“学长学姐话考研”活动,邀请当年度以及往届考取研究生的优秀学生、校友,为大三学生做经验分享;组织开展“‘学霸’宿舍开放日”活动,让低年级学生走进“学霸宿舍”,近距离感受良好学风、舍风。学院组织各类“优秀学子事迹报告会”,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省优干、省三好、十佳团支书、十大优秀学生、青科好班长等优秀学子们都走上舞台,积极传播正能量。“学院开设的‘考研与就业’形势与政策课,每年都是座无虚席。老师和学长学姐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每次都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也给我们分享了不少宝贵经验。”初试成绩为421分的考研高分生张艺铃说。
班级学生获奖随着今年研究生录取工作的尘埃落定,扬州大学医学院出现了一个考研“牛”班。记者昨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中西医1501班共34人,其中32人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27人成功考上,另有2人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考研录取率高达85.3%。五年时间他们绽放异彩扬大医学院团委书记许金鑫告诉记者,中西医1501班此次考取研究生的29名同学,分别进入北京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该班是医学院出名的“学霸班级”,班上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强怀娣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奖学金的比例较高,还获得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干部、校级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同时,积极参与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发表多篇CSCD、SCI论文;参加黄帝内经知识竞赛、“天堰杯”中医药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中西医临床能力大赛;参与扬马志愿服务等活动。34位学生拜了26位师傅记者了解到,大一时,整个班级的氛围相对懒散,不少学生除了上课和考试周,平时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中西医结合学系教工党支部支部书记朱虹教授意识到,师傅带教对于一名中医学生的重要性。2016年,一场特别的拜师仪式在朱虹的导演下得以举行。敬茶、鞠躬、呈上拜师帖,34名同学与26名指导老师进行中医拜师仪式。经过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慢慢改变了懒散的状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考研复习期间,中西医1501班的同学们一边在医院实习,一边备战考研。“中西医1501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母校见证了他们不懈的奋斗和追寻,相信时间也会继续见证他们在未来收获理想和成功。”扬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花瑞锋说。记者 乔云
怀揣着救死扶伤的共同理想,他们相聚在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届全院毕业生升学率达62%,创历史新高。今天,小南带领大家走进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7班,全班49人,36人升学,其中13名同学被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录取,升学率达到73.5%,双一流高校录取率达到94.5%。建设良好学风, 不负韶华时光正气充盈、用心向上的班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五年期间,全班学年成绩位列全年级第一,获得2018年南昌大学十大先进班级提名奖,四级通过率达到98%,六级达到82.5%,获得专利2项,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30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参与各类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全班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班级共有中共党员10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学院班级,奉献自我,展现出一个思想上积极、班风上优良、学习上气氛浓厚、生活上健康团结的班集体。“创造610/809”,学霸男团女团寝室C位出道学霸班级里有两个学霸寝室,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将自律、互助、齐头并进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习中也会相互督促,相互鼓励。610和809寝室共十人分别被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水平高校录取,未来还相约一同备考博士,精进学业、一路前行。百舸争流千帆竞,万马奔腾奋者先入校伊始,2015级党支部书记陆超老师就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在班级建设中特别注重学风建设和学生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秉持着“德高医精”的学院精神,班级建立了学习科研互助小组,经常交流学习中的困惑,分享文献阅读体会,每月推选一名组员,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科研经验。以“前浪带动后浪”的学习模式,凝聚集体力量,共同前进。前人指路,雾海明灯举行系列“班导沙龙”活动,对活跃班级学习氛围,拓宽医学思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作为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临床实践却是必不可少。2015级临床医学7班集体来到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们了解了目前的医护状况,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方法。班级代表有话说肖紫荆学院的学风非常好,我们班每位同学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向努力前行,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班级的一员,我很自豪。王硕回望大学青春的种种过往,仍觉历历在目。从开学时一张张陌生的脸庞,到离别之时的不舍;从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到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兄弟情;从自习室一遍遍翻阅蓝皮书,到毕业之时捧起学位证;从考试月深夜仍反复回顾知识点,到现在的我脑海中重复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感谢学校的培养,让我们能背起行囊再出发。在此衷心祝福学弟学妹们,能在最美的校园和最美的老师的陪伴下,成就最美的自己。王悦所谓追梦,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作为一名医学生,开展工科研究是极大挑战,我选择了跨学科自学。聚焦于医学机器视觉算法创新及其临床应用,创建由电子信息工程等六类专业的本科生交叉学科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团队。感谢学校提供一个学术交融的平台,让我能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研究人工智能医疗。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掘新领域,创造新成绩,展现新自我,做一个追梦人。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是他们的美好时光感谢在九月相遇,不舍在六月分离最初的梦想在这里发芽一起携手并肩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冬夏在以后追逐梦想的路途中希望每个人都能常回家看看!来源: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编辑:郭薇、韩雨彤、詹泽凯责编:杜明琳 审核:饶勇、孔爱民、宋志豪
扬子晚报网6月23日讯(通讯员 李丹阳 记者 陈咏)今年研究生录取工作尘埃落定,扬州大学医学院一个考研“牛班”火爆校园。记者23日采访获悉,该院中西医1501班共34人,32人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2人成功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7人成功“上岸”,考研录取率高达85.3%。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多才多艺的班级成员。扬大医学院团委书记许金鑫介绍,这个班此次考取研究生的29名同学,将分别进入北京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五年前,初入大学校园,该班同学也曾因学习模式的转变而感到不知所措,大一时,除了上课和考试周,不少同学表现懒散,图书馆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面对这个状况,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中西医结合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朱虹教授,决定以“师傅带教”的方式,改变这一状况。2016年,一场特别的拜师仪式在朱虹的导演下举行。敬茶、鞠躬、呈上拜师帖,34名同学与26名指导老师进行中医拜师仪式。这26名指导老师分别来自中西医结合学系教工党支部和扬州市中医院,有多年的中医从医经验和学术造诣。随后的四年里,34名学生跟着26名师傅进行了系统学习和跟班实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记者了解到,五年来,该班同学不仅获得国家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强怀娣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奖学金,还获得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干部、校级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还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班级策划了“医影一世界”配音大赛,引起全校同学关注;参与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学校实验室学习并发表CSCD、SCI论文;参与扬州鉴真国际马拉松志愿活动服务。2018年5月,该班团支部获得扬州大学“红旗团支部”称号。考研复习期间,该班同学一边在医院实习,一边备战考研,每天辛苦而充实。付出多少时间,就会有多少收获,考研过后,大家自主学习能力更强,今后的人生目标更加清晰。“中西医1501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母校见证了他们不懈的奋斗和追寻,相信时间也会继续见证,未来可期,收获更多!”扬州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花瑞锋说。【来源:扬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年轻的朝气永远不会衰弱,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1601班,由招生生源为普通二本的班级,成为考研成功率高达一半的实力“牛”班,就业率高 就业质量好!整体爆发出惊人的实力!下面让我们一睹他们逆袭的精彩吧!▲统计1601班合照1、耕耘——丁香班的传承后浪接前浪变的是班集体不变的却是丁香班的良好风气团结一致 默默耕耘终极逆袭统计1301班作为第一届“丁香班”学风认真严谨、考研就业成绩突出。统计1601班接棒成为第二届“丁香班”后,继续奋进、不断进取:班级专业课通过率达98.5%,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分别为100%与90%。在班级同学共同努力下,先后斩获“校优良学风班”、“校工作创新团支部”、“校红旗团支部”、“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更令人惊喜的是,在2020年考研中,全班39名学生中31名同学选择考研,17人成功“上岸”,其中有10人考取“双一流”高校;另外还有两位同学分别保送至东北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班级研究生录取率近50%。2、感恩——关工委的鼓励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春雨一样润物无声使得学生们信心满满心中有了信仰便是远方在统计1601班的成长道路上,学院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为同学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2018年,关工委和丁香班结对帮扶联合成立了“丁香励志奖学金”给予了相对贫困的同学们经济上的支持。在考研的最后冲刺阶段,学院关工委副主任詹玉铸老师,抱病坚持为同学们做心理疏导,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考研同学们的焦虑。班级里的董皓天同学一开始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专业课薄弱,甚至有挂科的经历。经过关工委老师的鼓励和悉心引导,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董皓天成功考取研究生,在本科期间还拿到过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M奖!3、点赞——寝室的凝聚力大集体班风优良宿舍小集体也互帮互助其中610寝室的男生们更是有着不一般的凝聚力大学四年里,他们相互督促,在取得了傲人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完成了“一起进步、共同成长”的宿舍目标。四年里共同摘下包括“国家奖学金”、“校长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等数十项奖项和荣誉称号,而610寝室的朱津同学也在宿舍的带动下一起考研“上岸”。4、就业——成功的果实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喜悦的狂欢不会迟到班级内选择就业的同学们情况乐观!有的同学最终被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录用;有的则是选择进入苏州新东方成为一名教师;有的进入民企扬州亿和一展才华。扬大记忆 · 青春告白“每个人的考研目的和经历都各不相同,既然都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做着无悔的打算,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在图书馆挥洒着最后的大学时光,无论结果,坚持下去。”——王元培“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段充满幻想的时代,总之愿诸君历经千辛,归来仍是少年。”——汪子健“时光匆匆,我们最终还是要分别。希望班级同学都可以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祝大家前程似锦,一帆风顺。”——陈允洁“四年的时光很短暂,很感谢过去的每一场述职答辩、每一次班级活动策划,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祝大家一切顺利。”——周丽雯从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一个个故事,都是一段段珍贵的回忆,对于未来而言没有结束,有的只是无限的机会。心怀求学之心的学子们,定会砥砺前行,继续散发卓越的光芒,同时让我们也一起向着光前进!共同勉励!来源:扬州大学 编辑:苏瑞月 文案:朱志鑫 牛文静校对:曹一琳 素材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审核:吴锡平 王贵洲
考研复试基本结束,青岛科技大传来好消息,今年学校出了两个考研“学霸班”。社会工作专业151班,全班共有25名同学考研,其中21人已经被正式录取,多数还是国内知名的重点院校。这个班可不仅仅是录取人数多,学生考研分数上也是看点十足。多位同学被知名高校录取考研复试基本到了收尾的阶段,前几日,青科大的仨宿舍16朵姐妹花考研成功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今年学校考研喜讯不止这一条,青岛科技大学还有个“牛班”,考研取得的成绩被津津乐道,这个班就是社会工作专业151班。据统计,该班今年共有25人考研,其中21人已确定被录取,多数还是国内知名的重点院校。“牛班”的看点不仅是录取人数多,还在于考研学生的成绩也看点十足。“我们最近初步统计了一下,在考研学校的初试或复试中,有7名同学成绩是排名第一的,有12名同学位于前15名以内。”目前,这个考研牛班的21人均有了明确去处。其中,史冬梅被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马文文和蒋海楠紧随其后,以理想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孙春玉和李迎鑫均被上海大学录取,刁祈月、张李岩、辛鸿睿、苑健、迟梦霞、蔺淑俐、马芳、纪晓璇、邢洁、李晓坤等则分别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录取。好姐妹同考一校“齐步走”回忆起所经历的考研之路,151班的同学们侃侃而谈。马文文和蒋海楠同考北京师范大学,但之前俩人都经历了换学校的波折。马文文最初目标是华东理工大学,蒋海楠则打算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复习的过程中得知北京师范大学扩招,俩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更换。打眼看上去似乎成了竞争关系,但实际上彼此并没有这种感觉,反倒成了考研路上的好姐妹,彼此之间经常交流考研信息,互相提问专业课的知识和题目,一心一同考入这所知名高校。由于班级里多数同学都考研,征战岁月里最多的话题就是复习,不管是在宿舍里夜谈,还是聚在食堂里吃饭,甚至是到学校浴池洗澡,同学之间都会抓住机会,彼此进行知识点的提问。苏春玉说,在考研复习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之间也会互相鼓励,但却不敢把压力告诉彼此。她的方式是打电话向爸妈“诉苦”,“这样做是怕压力影响到其他人,防止在无形中产生紧张的氛围,影响了其他同学复习的节奏。”好姐妹同考一校“齐步走”同学们总结考研的经历,坦言更多是互帮互助、互相监督。辛鸿睿、苑健是一对好哥们,俩人的监督方式很特别,是“互怼”着监督彼此的考研复习。辛鸿睿笑着说,他们属于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大学期间的成绩也并不突出,之所以能够一路坚持下来,是受到了女同学们的激励。而且,俩哥们间也是彼此给“压力”,互相监督甚至彼此“嘲讽”一下,用这种方式打消偷懒的念头。史冬梅本身学习成绩优秀,所以走的是推免的路线。她告诉记者,保研阶段需要全国到处跑,班里同学给了自己很大帮助,尤其是紧张地复习过程中,马芳等同学还帮着自己弄材料,一路走来让她感觉很是暖心。当然,保研后的史冬梅轻松了许多,也反过来全力支持班里同学。由于保研过程积累了实战经验,她自然成了同学们复试的“导师”,一面帮着班里同学们修改简历,一面为大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感恩母校愿青春不散场如今,录取结果基本上都已经确定,身上的压力也减少了许多,同学们开始忙碌毕业论文,也建立了北京、上海等小分队,憧憬着未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再回头看看这段考研的日子,一起努力过的同学们情谊更加深厚。”马芳和田蕾都被山东大学录取,临考时经历了订错房的小插曲。马芳说,俩人预定的宾馆与考点位置南辕北辙,探考场时无奈火急火燎地临时更换,这使得慌了神的姐妹俩心情很差,但庆幸地是,彼此鼓励后在考场上发挥得还不错。这段经历虽然看起来有些尴尬,但却使得姐妹情更加地深厚了。同学们纷纷表示,距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对青科大的不舍也越来越浓,更不舍这群一同奋斗的小伙伴,大家许下了好好珍惜的诺言,约定这场青春不散场。这个班级还是一个“荣誉班”,两次获得学校“先进班集体”称号,还曾获评为学校“红旗团支部”。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王金堂院长说,自社会工作专业正式设立以来,十余年间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也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每年一半以上同学都能考研成功。学院计划邀请151班同学做分享,激励学弟学妹向着梦想不懈努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151班,共23人,20人参加考研(剩余3人保研),16人成功上岸,读研率82.6%,录取院校有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中心、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南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二十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组在一起构成了属于能材实验151班自己的故事;二十三个怀揣梦想的青年聚在一起描绘出属于能材实验151班美好的明天。考研结伴,考研路上不孤独每个能材人来到这个集体,最初就有着考研的目标。所谓志同道合,人以群分,大家目标相同自然共同努力。考研不是突击战,而是一场持久战。能材151全体同学自大一开始就注重建设良好的学风学纪,平日养成习惯,到了考研的复习阶段自然可以很快的进入状态,而且在复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会增强。考研的道路是一个人的独行更是一群人的结伴,能材151的大部分同学的复习地点在四方校区的第三教学楼,大家集中在几个教室,这样在复习时更有考研氛围。平日复习过程中大家都相互关心,比如教室里A同学的座位今天空着,那么这个教室复习的其它同学就会及时了解一下情况,对于复习怠慢的同学会及时提醒,对于坚持困难的同学会伸出援手。除此之外,大家虽报考院校有所差别,但考试科目会有交叉,这样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可以及时进行讨论,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同行的人都在努力奔跑,自己又为何停下脚步呢?相互鼓励、相互加油、考研路上也会增添几分欢声笑语。及时交流、少走弯路互帮助考研的过程中,信息的关注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报考院校的政策、复习方法和技巧等。及时交流,与老师交流,听取老师的建议调节自己的复习状态;与考研上岸的学长交流,掌握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复习方法;与同学交流,认清自己的复习进度以制定下一步复习计划。有人把考研比作第二次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段日子肯定是容易烦躁容易消极的日子,与人交流恰好是抒发情绪的优良途径,或是消除疑惑、或是宣泄情绪,交流总能有所帮助。能材151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都能很好的去沟通,曾经一个走心班会开了近8个小时,大家敞开心扉,彼此了解,彼此受益。班主任王莉老师、带班导员李航老师、分团委书记李国梁老师等老师们都时刻关注班级动态,班长崔龙飞、团支书刘兆馨也随时了解每个人的状态,不是刻意的监督,而是朋友之间的关心。平日积累、终可厚积而薄发众所周知,考研分两个阶段,初始和复试。能材151班340分以上有12人次,更有404分、384分、378分的高分初试成绩。初试的准备贵在坚持,复试的竞争就会有一些加分项目。科研经历和获奖证书就显得比较重要。能材151全班大学四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0余项、主持参与中国科学院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参与发表SCI论文近10篇。丰富的科研经历和竞赛证书也为考研成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班级平日里就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组织参加科研报告和科研论坛,大一参观实验室、大二参与创新项目、大三主持创新项目,每个能材人都具备优良的实验能力。学科竞赛更是相互影响,积极参与并共同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平日的积累十分重要,把考研当作持久战,最后冲刺阶段就会具备更充足的能量。来源: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分团委 法学院分团委 青科大新闻网 编辑:韩琪 审核:王焜
中国青年网南昌4月20日电(通讯员 李彩艳 陈钰翔)又是一年毕业季,“就业”俩字仍然是一个“像雾像雨又像风”的词。然而,华东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13级“詹天佑”班全班30人中,6人选择升学深造,13人签约铁路局,9人成功跨入工程局,其余2人则加入中铁国际班,奔赴海外建设铁路工程市场。实现“最牛学霸班”100%就业。该班不仅就业好,还是“最牛荣誉班”,全班共计获得校级各类荣誉95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省级以上荣誉126人次…….“学霸班级”是怎么炼成的?又有着怎样的“修炼手册”?满分 150分的“土建专业味”和着“英语范儿”“6人成功考研,其余人扎根基层,投身铁路行业,女生也成功突破了‘就业门槛’……。”谈到班级的就业情况,被同学们称为“老大哥”的班长于航无法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在考研的6人之中,还有一名同学数学考出了150分的满分成绩。“学习过程中,英语是我们工科男最难拿下的‘拦路虎’,为了啃下这块‘烫手山芋’,我们班同学自发组建了“詹天佑英语角”,英语底子好的学生一对一帮助英语差的学生。工科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用工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英语。每天早晨,我们全班一人不少、雷打不动地集体朗读英语,并试着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学期下来,大家都形成了读英语的习惯,英语成绩自然就上去了。”班长于航说。合作与共赢,是这个“牛班”坚持到最后的学习模式,也是团体成功的不二法门。同学们会自发地形成一些小的学习团队,平时有问题就会相互切磋,在质疑与争论中,同学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据了解,在过去的三年多里,在于航的带领下,“詹天佑班”每位班委和支委成员对口联系一名任课老师,建立起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周末该班还邀请学院各级各类教师到班级做客,言传身教,达到教学相长良性互动,而该学院的老师们总是义不容辞地与学生们一起交流。200余小时的“詹天佑志愿服务队”情暖你我他从“校先进班集体”“校首批卓越团支部”到“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雷锋班”,再到“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全国詹天佑先进班集体”。一路走来,“学霸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据悉,该班同学自发组成了“詹天佑志愿服务队”,多年来,他们自愿整理实验室、图书室等场所,并走出校门为社会做出志愿贡献,累积时长200余小时。今年3月,该班学生黄涛突发胆结石,来自于农村家庭的他没有经济条件就医,家里甚至连一张来南昌的火车票也无力承担,导致病情一拖再拖。“当时我们很为他着急,我们也立即发起了募捐活动。他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志愿队有责任去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不能落下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班长于航回忆起那个故事,坚定的声音带着不可动摇的决心。100、200……“詹天佑志愿服务队”通过募捐活动,很快就凑齐了 4000 块住院费,并5 人一组轮班陪护。“我们大学生始终是志愿者的主力军,我们用自身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承在新时代永放光芒的雷锋精神,情暖社会的真情绽放着愈加闪亮的光芒。”于航说道。“真刀真枪”的“工地课堂”让“牛班”更有筋骨和温度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校外实践是学生接触基层、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高校打造优质人才的重要一环。该班级在老教授带领下,前后前往工地现场参观学习,把课堂“搬向”实践工地,切身感受地铁施工的奥秘。南昌地铁、九景衢铁路、朝阳大桥、抚河特大桥、贵溪桥梁厂、余信贵大桥……“詹天佑”班学子先后在多加单位实习,在实践中了解施工方法,对铁路一线的就业工作环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南昌地铁实习的那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了解地铁施工工艺方法流程,实践中我们相互学习,积累方法,注重思考。实践才能出真知。”于航说。“作为詹天佑班的学生,我们对中国铁路有信心、对扎根基层有信心。请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巨木成林,守卫万里铁路线,助力百年中国梦!”定格三年前的美好画面,原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关于铁路知识的讲课,让于航和他的同学们立志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用行动践“工匠精神”。在毕业的今天,“最牛学霸班”已在交大口口相传。这和学校营造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三年前,该校实施“解放思想、开放办学、深化改革”大讨论活动以来,校风、学风蔚然成为。如今,举全校之力推动“双一流”建设,用开放式办学的理念激活“一江春水”。全校上下形成了谋发展、创事业的良好氛围。在“开放办学”与“服务社会”上,华东交大更是带着100%的干劲和闯劲潜移默化着越来越多的“最牛学霸班”。
最近两天话题#和大国总师做校友#突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位在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填报志愿工作陆续启动之际@国资小新发起了#和大国总师做校友#话题活动邀请网友一起参与讨论介绍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母校鼓励“准大学生”们向大国总师看齐学好本领,科技报国,实干兴邦此话题在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作为大国总师的“大本营”中央企业也纷纷上场向新同学们“安利”自家的大国总师还没确定报考志愿的同学们!送你一张大国总师母校不完全统计表抓住最后的时间和大国总师做校友!接下来小新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几位总师一起走进他们的大学故事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动力装置专业邢继是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带领团队首次实现中国百万千瓦核电站的自主设计,为中国批量化自主建造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奠定了基础。位于福建福清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预计今年年底投运,标志我国压水堆核电技术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点击视频,听邢继总师谈自己报考志愿▼02:04邢继总师回忆母校▼02:45歼-20总设计师 杨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 飞机系杨伟先后担任歼10飞机副总设计师,歼10系列飞机、“枭龙”飞机和歼20等多个重大飞机型号的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初中毕业考试差一分满分,又申请参加了高考,没有准备的填报志愿,有几所大学非常想录我,西工大破格录取,‘拜拜啦 我要去上大学了’,那时候我正好15岁……”杨伟总师和航空专业“史上最牛班”15岁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杨伟是那一届空气动力学专业年纪最小的学生。在22岁硕士毕业选择分配的时候,他选择了去飞机设计研究所,立志今后当飞机总设计师。杨伟进入@航空工业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就参加了当时国内唯一的航空重点型号歼10的研制。作为校友代表,在谈起母校时,歼20总师杨伟对自己考大学的“传奇”经历只是这几句简要提到,更主要是回顾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大学里的“谁的理论玩得深,谁的习题做得多”,深夜的挑灯夜读、翻墙早早地去教室学习;更多是在讲述投入祖国航空事业后,科研之路上与同事们的艰辛探索,也在收获着与我国新型飞机齐飞共舞的绚烂人生。杨伟所在的班,是被称为航空专业“史上最牛班”的5381班。这个班还培养了两个飞机总设计师:歼轰7A和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总设计师唐长红院士,和杨伟还是宿舍同一室;航母舰载机歼15常务副总设计师赵霞。1982年大学毕业后,唐长红进入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从事飞机气动弹性、结构强度、总体设计工作,是我国新一代飞机设计领军人物,历任设计员、专业组长、研究室主任、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长期从事飞机气动弹性、结构强度、总体设计工作。在担任歼轰7A飞机、运20大型运输机这两项重点型号总设计师期间,唐长红带领团队成功将飞机托举上天,使我国航空技术水平获得显著跃升。女同学赵霞,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她先后参加、主持了多种型号研制、演示验证、新型号立项论证等飞机气动力设计、关键技术攻关、风洞试验与试飞验证等工作,突破了高隐身飞机气动、隐身、结构一体化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赵霞是国内航空飞行器总体气动布局设计专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副总设计师,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次荣立部级一、二、三等功。从歼10A到歼10B、歼10C,从歼轰7到歼轰7A,再到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航母舰载机歼15,这三位同班的“学霸”各展其能,在各自领域亲历和助推了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在广大网友赞叹的这些一个又一个新机型新成果的背后;这些航空人“气人”、“剽悍”的不凡人生经历背后,是一代代航空人的薪火相传,是一代代航空人的默默坚守,是一代代航空人的辛勤耕耘。01:46“蛟龙”号总设计师 徐芑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制造系徐芑南,1936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中国船舶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和业内公认的载人深潜领路人,长期从事潜艇、潜水器结构强度于稳定性应用研究和水下机器人工程的研制开发,为我国深潜技术、载人、无人多种潜水器设计、建造、应用以及海洋和深潜器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2年起,担任蛟龙号载人作业潜水器总设计师,带领团队于2012年6月成功实现“蛟龙号”下潜至海底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大学里难忘的“口试”经历徐芑南院士这一届学生进交大时,有一段经历与众不同。那就是学校在教学制度上开始由学习欧美转向全面学习苏联,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制度就是当时令人闻之色变的“口试”。 口试一般安排在期末的大考中。对爱读书的人来说,笔试是不害怕的,因为老师出题范围基本跳不出学过的内容,分数一般不会差。但是口试就苦了。它是通过抓阄进行的,大致过程是学生进入考场后,会看见一个盒子,里面有一卷卷的考题,自己抽签,打开后一般有三道题目。这就难倒学生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出这三道题是很随机的,每个章节都可能有的。比如这学期书本内容有十五章,那这三道题就来自于十五章中的任何角落,不存在什么重点难点,所以根本让人摸不着方向。如果抽出来的题目恰恰是你的“软肋”,那你的分数很有可能不及格了。而且在口试中,你一边答题,老师还会一边向你发问,你对知识到底掌握得如何,老师一句一句地下去。如果你没搞懂,牵强附会地答,马上露出马脚。这个跟笔试不同,笔试中有些人可以左扯一句,右拉一条地拼凑内容,模模糊糊混过去,老师也没法即时问你。主考老师就是负责问这三道题,他可以一直不断地问下去,问到你最后什么也答不出来为止,然后给你一个分数,越晚答不出,分数越高,越早答不出,分数越低。分数都是当场打出来的,当时有本蓝颜色的记分册,学生答完后,老师当场会把分数写上去,然后盖个图章,叫你拿走。三道题完了之后,最后还有一道计算题,是在准备时计算的,助教会看算得是否正确。口试的情形大致就是这样。那时大家对于这个口试都是胆战心惊,个个紧张得不得了。特别是第一次考的时候,很多人连早饭都吃不下,有些同学两腿发软,打趣地说要叫车到考场,怕得走不动了。头两次口试因为不熟悉过程往往吃亏,成绩不理想。不过之后就慢慢吸取经验教训了,就是千万不要自以为你准备的内容就是考试的重点,也就是说不要有侥幸心理,而必须要把整章内容都吃透,并把相关内容都搞明白,融会贯通地来复习,这样才有底气去应付口试。当时虽然人人都怕口试,但是事后想来,感觉还是挺好,它让学生对个人的学习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到了1958年徐芑南快毕业的时候,口试制度取消了,重新恢复了笔试。所以这个口试方面的经历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一是珍惜大学时光,大学是打下扎实的学业基础的最佳时机,在校的青年学生要以打基础为主,知识一定要有面,绝对不能太窄,要学会利用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名家讲座等资源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科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刚结束了中学紧张的学业,步入大学后千万别抱着松口气的想法,要紧紧抓住四年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希望你们能把握住时机,在知识的海洋里能像海棉那样充分吸收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各种知识。二是科研项目的成功与否,靠的不只是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底气,创业也是一样,魄力固然可贵,底气更为重要,这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人有了底气,走路可志高气昂,讲话也铿锵有力,那什么是底气?底气就是本领,就是有解决问题和攻克难关的办法。三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全方位参与大学生活。这样可以多了解社会,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才能把握住瞬间闪过的机遇。机遇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的概率基本相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适合于自己的机遇,这就靠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物的分析力,这种洞察力和分析力是怎么培养的?除了书本知识,还必须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经过不断磨炼才能领悟到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才是自己应把住的机遇。四是要学会平和待人接物、融入到集体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的才华当然重要,但没有一个人能离开社会去单独生活,更谈不上个人奋斗,“红花需要绿叶扶”而且良好的人间关系则能邦助你更上一层楼。善于发挥团队作用,依靠团队力量更是搞系统工程的行业必备素质。“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 胡震毕业于南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胡震,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研究员,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1988年毕业于衡阳工学院(现南华大学),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促进中国载人深潜技术在自主创新中得到飞跃发展,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为了推进载人潜水器国产化研制,不断完善我国深潜装备技术体系,他勇担 4500米国产化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积极攻关,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的目标,成功研制出国产化率达95%以上的“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发展。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2年度江苏省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度江苏省创新争先团队奖(团队负责人)。大学里最难忘的事我是1985年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在大学二年级遇到了我终生敬仰的老师——陈琛教授,一个把枯燥难懂的离散数学讲得清清楚楚的老教授,带我走进了真正的大学。他在中科院做过科研,也在其他大学当过老师,常常给我们讲述大学知识如何积累,大学积累的基础会怎样影响以后的工作等,给我以后的学习及工作都带来了巨大助益。大三上半学期,我突然接到了一张研究生考试报名表,我当时有点懵,因为我才刚刚大三,还未到考研的时候,怎么会有这么一张表呢?通过了解才知道,是陈琛教授推荐,通过学校的努力沟通,让我和另外一名同学一起参加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填完报名表,离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大三的学习又非常紧张,以正常学习为主还是考研为主,心中有许多的犹豫。我最后决定还是以正常学习为主,每天抽出一小时复习,又在期末考试后到研究生考试之间的五天恶补了政治经济学,结果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学校在大三下半学期为我安排了选修课,修满学分后又安排了毕业设计,让我提前一年毕业,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在大学期间,学校让我得到了扎实的基础教育和专业培养,熏陶了我对学习、科研的严谨作风,老师们的专业修养、治学态度、科研作风深深影响着我,至今受益无穷。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一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学习中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会总结与归纳,并通过图书馆或老师来拓展所学的知识,要学会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活动,每一个方面的积累,都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三是要学会独立生活,处理好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并学会沟通交流,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 孟凡超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 桥梁与隧道专业孟凡超,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交公规院孟凡超工作室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际桥梁协会委员。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孟凡超先后主持、组织完成了20余座国家级特大型桥梁工程勘察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设计完成了我国新一代公路装配化组合梁桥系列通用图,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组部联系专家、中国交通建设十大桥梁人物等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国际桥梁设计大奖、茅以升桥梁青年奖等,是国内知名桥梁专家。总师的大学回忆1978年,孟凡超参加高考,并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学习,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全国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招生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他对自己要求严苛,近四十门课,无论是专业课、选修课还是基础课,每门都在90分以上。1982年,大学毕业的孟凡超分配到公规院工作。回忆这一段时光,孟凡超说:“恢复高考的影响,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体会,真是在黑暗当中推开了一扇窗户,一丝光线照了进来。”面对青年才俊,孟凡超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实现强国梦需要你们的继续拼搏!出于对大国总师的敬佩之意带着对母校的自豪之感也怀抱着对未来栋梁的殷切希望网友们积极参与、热心介绍我们也为积极参与的网友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歼-20模型祝贺以下五位网友获得由航空工业提供的歼-20模型!请将“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私信给小新小新将尽快把模型送到你手中!@暖…小团 @persistent@federer@墨梅听雪@空天电磁一体化在众多的网友评论中小新看到了这样一条留言这也是我们的初衷希望年轻的一代向大国总师看齐迎着朝阳出发驭星海,探长空学好本领,科技报国!加油吧,少年!———— /END/ ————
以科大人的名义,写好让家国情怀照亮奋斗征程大文章—在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校长 陈克正2020年6月14日亲爱的2020届毕业生同学们:大家好!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毕业季。这个毕业季里的精彩和感动与往常不太一样,但涌动的真诚和祝福是一样的。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青岛科技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校党委和行政向全体2020届毕业生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你们健康成长付出关爱和辛劳的亲人、师长、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我校共有9751名全日制毕业生,其中8516名本专科生,123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几年来,你们锤炼了品德修养、夯实了专业基础、学会了做人处事,用勤奋铸就了学业、用创新点亮了生活、用汗水浇灌了梦想。你们创造的精彩,连同你们的名字都将沉淀在母校的岁月深处,成为母校70年办学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生的这一程,你们把青春绽放在科大的沃土之上,你们把科大镌刻在青春的荣光之中。母校感谢你们!母校祝福你们!当时间的脚步跨进2020年的时候,我们就已展开了一副极其不平凡的时代画卷。正是这副蕴含着确定与不确定的画卷,镌刻下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这里边有历史的必然、疫情的突然、发展的使然,正是这三重逻辑重构了“2020届毕业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学们,遵循历史的必然,你们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振翅高飞。去年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速公路成网、高速铁路布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立足这伟大时代,你们始终以学习为第一要务,为报效祖国做好准备。环境学院25号楼221宿舍七兄弟全部考取研究生成为全校首个男生“考研宿舍”;材料学院能材161班发表SCI论文7篇、参与大创计划30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创奖励63项,考研率高达85.71%,成为名副其实的“考研牛班”,获评“山东省先进班集体”;中德科技学院机械中德164班邵光笑,荣获“挑战杯”山东省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是大家认可的“科创明星”;经管学院王安琪作为青岛市学联驻会主席、校学生会轮值主席,累计志愿服务700余小时,入选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挥青春汗水;法学院“自强之星”李丹丹同学,大学四年通过自己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连续7次荣获一等奖学金。同学们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在这个大背景下振翅高飞,必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同学们,面对疫情的突然,你们在抗疫防控转入常态化之际逐梦未来。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强大合力,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面对疫情,你们主动参与、主动作为,向社会展示了科大学子的责任与使命。海洋学院王征同学疫情期间联合16名寒假返乡大学生,组建了平原县第一支“大学生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队”为家乡防疫工作尽一份力。机电学院“牟平好人”罗浩宇用奖学金,向抗疫战士捐助口罩、手套、水杯、食品、等生活物资。疫情冲击了同学们的考研就业和毕业离校,却激发了爱国主义“常量”、因势而新的“变量”和全面成长的“增量”,这是我们人生的巨大宝贵财富,同学们应该铭记、珍惜甚至还要感恩,才能在社会急流中行稳致远。同学们,顺应发展的使然,你们在学校即将迎来70华诞之时扬帆远航。学校历经70年风雨兼程,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三个学科进入了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8个、通过学校老师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达到7个,荣获15项国家科技大奖,形成了四方、崂山、黄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以学科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大幕全面开启,“双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学阔步前进。近70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30万余名优秀,他们在中有人成为政府领导、行业领军、创新创业标兵、学术带头人,他们的贡献和成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9月19日,学校将举行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刚刚组织了100天倒计时启动仪式。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同学们带着母校的重托扬帆远航,极具意义。学校将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展现成就、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学校热忱欢迎和衷心期待同学们重回母校、共襄盛典,畅叙情谊、同谱华章。同学们,2020年的你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到2035年正值壮年,到本世纪中叶仍年富力强。从现在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这15年左右的时间,正是你们奋发学习、储备能量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从2035年到2050年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这15年左右的时间,正是你们贡献国家、创造价值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你认真对待生活,生活自然不负你。面对这样两个“黄金时期”,年轻的你们,该如何准备才不弃这韶华好时光、不负这伟大的新时代?针对这个问题,在你们临行前,作为你们的校长、老师和学长,我利用今天的机会再叮嘱几句说点心里话,再给你们上最后一课,就是努力写好让家国情怀照亮奋斗征程这篇大文章。一、在有信仰的时代里坚定不移讲信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抗击新冠疫情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一次爱国主义淬炼,国与家、大我与小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得到充分阐释,家国情怀绽放在点点滴滴的抗疫行动上、澎湃在普普通通的逆行者心中。正是这份强烈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再一次诠释了信仰、信念、信心的巨大正能量。同学们,要做到心中有信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仰、人格、实干立身,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要做到行动有方向,有不同的职业选择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方向,但无论是怎样的选择和方向,只有将人生的“自转”和国家的“公转”相结合,只有站稳国家立场、人民立场、时代立场,只有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齐奋斗、与时代同奋发,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青春才不会迷惘。要做到脚下有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让我们去踏寻郭永怀、黄旭华、钟南山、李兰娟等“大明星”的足迹,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用脚步丈量天下、用实干成就人生,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二、在奋斗者的时代里坚定不移抓奋斗。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老先生希望青年人“固本、知情、厚养”,期许青年人投身基层广阔天地用奋斗充盈身心。这是一个奋斗者的时代,选择奋斗,就要选择“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就是选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同学们,要发扬科大精神抓奋斗,在此次抗役中,有1.2万多名90后00后青年医护人员义无反顾踏上了援鄂战场,我校也有一大批同学志愿参与当地防控工作,今年全校还有35人选择西部支教、志愿扎根基层,为西部星空点亮了一抹青春亮色,这充分展示了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应该成为科大学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开启奋斗的逻辑遵循。要践行橡胶品格抓奋斗,马书记经常将做事需要6个力,即定力、内力、能力、毅力、合力和外力。定力,要干事;内力,敢干事;能力,能干事;毅力,干成事;合力,干大事;外力,好干事。今天,我也把着6个力送给2020届毕业学子,这充分体现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应该成为科大学子发扬“钉子”精神、自信奋斗的逻辑支撑。这里,我要跟同学们分享的是,干事一定要扎实、务实、踏实,只要你实干了、干实了,即便是一时不被发现不被认可,但是你内心是淡然的安静的,要相信你的实干终究会被认可的。要贯彻五有理念抓奋斗,奋斗需打好基础、珍惜成本、持续学习、迎难而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奋斗的基础,要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充沛体力去干事创业。今天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就要珍惜时间成本,全力以赴开展高质量奋斗。终身学习、更新知识要成为常态,用好晚上8点到10点的黄金时间段,多读书多思考。奋斗还需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这充分彰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的“五有理念”,这应该成为科大学子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不懈奋斗的逻辑旨归。三、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坚定不移融互联。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革命等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以3D打印、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已抢占时代风口。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离90后的大家相距较远,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依然来到你身边,未来已来,当拿起手机的时候,你已经成为其中一员,知识问百度、饮食找美团、旅行伴携程、见面加微信、购物上淘宝、娱乐刷抖音,一切唾手可得。这是互联网思维也是互联网能量,我们只有顺应互联网大潮,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同学们,要让互联成为成长理念,当今的时代是万物互联、数据互通的时代,区块链、信息流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互联网+”成为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生态,这是科大学子踏入社会后要面对的现实挑战,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要让互联成为创业利器,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大学子沐浴学校正产学研融合的浓厚氛围,对工程思维和单元操作具有较强的理解把握,同时深受学校人文底蕴的耳濡目染,抢抓工业互联网时代浪潮,就有可能在互联网大时代中创造自身发展的“乘数效应”。要让互联成为生活格调,人们的情感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在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下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跟谁互联、怎样互联?我想要与榜样互联,择其善者而从之;要与校友互联,汲取校友力量,唯有此你们才能够站稳“云端”、挺立“彩云”之上。四、在大变革的时代里坚定不移求变革。当前的中国正面临“两个大局”: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范围内出现东升西降、东治西乱的大变局。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这是从制度上催生变革伟力,引领中国这艘民族复兴航船行稳致远。“变与不变费思量,为与不为显决心”,考验的就是你们的变革的魄力和坚守的定力。同学们,要化危为机顺应变革大潮,这场疫情是一场自我革命更是一次青春洗礼。同学们从中得到的最重要收获之一,就是学会了适应改变、主动应变,正确认识和应对危机,有人说“危机”是对孪生兄弟,错过了“机”将全是“危”,因此大家要变“危”为“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在变革的大潮中做一朵奔涌向前的“后浪”。要改变自己激发变革动力,否定与自我否定是哲学基本规律,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变革的真谛在于改变自我,正如《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变革方向,身修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修身是第一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感恩他人,只有找准了这个方向,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适应环境促进持久发展,你们离开校园踏上崭新的工作学习岗位,必然要面临新环境新岗位新同事新同学,你们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效果很不一样。你想的再远也不如未来更远,你跑的再快也不如未来更快,你所能做到的是改变现在的自己,在未来的天空争取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同学们,经过这场盛典的洗礼,你们由“学生”转变为“校友”。泰戈尔曾经说过:“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我相信,无论时空怎样变、格局怎样变,你们的心永远不会变!因为,你们的身上沸腾着母校的鲜血、你们的胸中燃烧着母校的烈焰!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大人!同学们、校友们:一流的大学培养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校友成就一流的大学。母校是你们共同的家园,你们是母校靓丽的名片。母校的昨天因你们而精彩纷呈,母校的明天也必将因你们而更加壮美。母校是家,回家不需要理由。这里,请允许我以全体科大人的名义宣告:母校永远牵挂你们,慎终如始做好自身防护,期待你们一切安好!母校永远支持你们,坚守初心使命扎实奋斗,期待你们载誉归来!谢谢大家!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文字来源:党委(校长)办公室 图片来源:青科图库 文|编:孙昱藤 姜文慧 审核:王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