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同学给小编留言,不知道定向和非定向该怎么选,也不太清楚,往届生报考地有哪些,诸如此类,针对这些问题,小编会陆续一一讲解,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定向和非定向,到底有什么不同。定向定向是指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已经明确了。毕业后,对工作单位的研究生进行定向培养,学习费用是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读研期间档案、人事、户口等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要回到原单位工作,要注意的是只有高等学校,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企业等,属于研究生,国家招生计划,服务范围的用人单位,才有定向培养的资格。非定向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它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要选择非定向,如果符合定向要求,所在单位要开出相应证明。另外,研究生培养类别还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两种委托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其它均与定向培养研究生相同。自筹经费研究生自筹经费研究生是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求,在培养条件、指导力量具备的前提下,用导师的科研经费、学校创收的经费或社会集资的自有经费培养的研究生。自筹经费生国家不负责分配。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报考。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11月7日,由教育部牵头,各省、市、高校分管教育领导参加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正式召开。在会议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明确指出,报考非全日制考生报考类别必须选择定向,录取前需提供定向就业协议。事实上,在今年8月12日,教育部就曾经出台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其中要求非全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而11月7日的会议,则再次强调了这项政策。不知道大家在考研报名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一个选项,报考类别选择一、定向:定向是指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已经明确了。毕业后,对工作单位的研究生进行定向培养,学习费用是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读研期间档案、人事、户口等仍留在原工作单位。不过也有的学习是签的双方协议,即只有考生与学校签订。毕业后,要回到原单位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定向生对于工作单位要求各个地方、学校都不一样,有的要求国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才能报考定向生,有的要求必须签三方协议而不是两方。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教育局和高校。注意!定向生毕业不能办理就业派遣证;没有应届毕业生身份;不能报考公务员要求应届生的岗位;不能参加选调生考试;不能以应届生身份落户一线城市。二、非定向: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它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要选择非定向,如果符合定向要求,所在单位要开出相应证明。例如,本科生毕业就是非定向就业,有三方协议等,属于应届生。三、委托培养研究生:即委培生。招生一律实行合同制。委托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委托单位与委托生之间应分别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委托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其它均与定向培养研究生相同。这个方式比较少,因为这是需要用人单位出学费的,而且一般针对公司高层或国家干部居多。四、自筹经费研究生:自筹经费研究生是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求,在培养条件、指导力量具备的前提下,用导师的科研经费、学校创收的经费或社会集资的自有经费培养的研究生。自筹经费生国家不负责分配。注意,这属国家计划外招生,但是同计划内招生一样,自筹经费硕士生应参加国家统一的入学考试并执行统一录取标准。在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是公费制,过了统招线分数排前面的是公费研究生不用出学费,分数排后面的是自费研究生需要自己出学费,但是都必须参加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达到统招的分数线才行。现在公费制已经改革了,变成奖学金制了,排名靠前的获得全额奖学金抵消学费相当于以前的公费,排名靠后的没奖学金就是自己出学费相当于以前的自费,奖学金制后。所以说,自费研究生这个概念估计要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其实对于广大研友而言,定向和非定向研究生才是主力。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建议选择非定向,因为这样有派遣证、三方协议、算应届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2020年以前可以选择非定向,这样读出来也算应届生。南京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但是随着11月7日新政策的实施,一般高校只能录取定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甚至有的高校要求今年考研的也必须将非定向修改为定向。那么这样一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将无法享受派遣证、三方,也不能算作应届生,无法参加校招,只能参加社招了。那么现在,你们明白了研究生报考中四大研究生种类了吗?
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今天小丸子学姐来给同学们讲一下定向研究生与非定向研究生。定向与非定向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按就业方式分类的两种类型。一、定向研究生(定向考研)概念:指国家计划内的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是在招生时就通过合同来明确该考生在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并且该考生在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用由国家支付。该考生在录取后,档案和户口等相关的关系仍保留在合同单位,毕业后必须到合同单位工作。形式:1. 由用人单位推荐(在研究生在读期间不能转让工作关系,并且继续享受原单位的薪资福利)2. 在参考的在职考生中选择(在研究生在读期间能够享受到国家规定的补助,并且该考生定向的工作单位也会向其提供部分补助)3. 在所有被推荐为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里选择(同第二种)二、非定向研究生概念:指在研究生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考生在入学后需要把档案、户口、人事等关系转到院校,毕业时应服从国家的就业指导,在就业时实行双向选择。在就读期间,能享受到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待遇。准备考研的同学们,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也可以咨询锦泽恩波的老师,丸子学姐考研时,在那里上的考研课,他们跟小丸子学姐一样会很耐心的给同学们解答。
考研之前,务必了解考研常识,像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等相关知识。培养方式分类:学硕与专硕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是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学硕侧重学术研究,专硕则是偏于应用,后者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具体区别如下:1、报考条件,对于部分专业,专硕要求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也有部分专业条件是相同的2、报考专业,学硕涉及门类、专业广;专硕所涵盖的报考专业要少得多。3、调剂要求,学硕能调剂到专硕,不过一般要看具体规定,初试所选科目需与转入专业的初试科目相近或相同,对于统考的科目理应相同。4、入学难度,学硕的难度要偏难与专硕。5、学费标准,通常,学硕学费低于专硕。6、学制,专硕学制会短语学硕。7、读博方式,学硕硕可硕博连读,专硕一般不行。学习方式分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是经过入学考试,被具有教育资格的有关教育机构或者高等学校录取,在规定年限内学习,是脱产学习。非全是指符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教育机构或者搞笑录取,在规定年限内,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就业方式分类:定向与非定向定向是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是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而就业。考试方式研究生的考试方式分有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联合考试、推荐免试。通过以上相关介绍,对于计划考研但又对考研感到迷茫的你,可以逐渐了解考研,为考研做好前期准备。
相信很多同学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都被这些名词给搞糊涂了。在研究生报名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择。搞明白这些才能在你读研的过程中如虎添翼!在我们国家,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非常的多,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选择。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发布,在职双证的研究生将划分为“非全日制”,脱产研究生为“普通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研究生两种录取形式,两者之间在报考条件、专业选择上、学费收取方面以及毕业证书上都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通过研究生统一考试进行筛选。也就是说,不论你考全日制还是非全,都要过研究生国家线。在报考条件方面,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方面是不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和往届毕业生都是能够报考的,而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时有的学校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研究生专业的选择上,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来说能够报考专业很多,范围上比较宽泛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能够报考专业方面限制比较多,而且一般只能够报考专硕研究生,学硕能够报考的数量很少。在学习方面,全日制研究生有国家补贴的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奖励。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这些国家补助,学费生活费需要自理。定向与非定向,原来指的是一对历史名词,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分配。定向是指毕业后定向就业,入学前和委培单位签订协议,毕业后回单位上班;非定研究生向就是毕业后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生自主就业。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其实简单的说,定向研究生是有工作单位的社会人员,参加研究生考试之后,考取到研究生。但是档案不离开原有单位,将来毕业后还是继续回到原单位进行工作。这种提高学历的方式国家非常鼓励,很多工作单位也鼓励大家继续提高学历。其实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理解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全日制、非全日制和定向、非定向交叉之后,本来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了。全日制非定向:就是脱产学习,毕业后自主的选择就业,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都会选择这一项。他们选择这个的原因在于就读期间有奖学金,毕业后选择工作有自由;其次学校也比较喜欢这样的学生,因为这样国家会有高额的补贴,招收的生源质量也相对比较好。非全日制定向:在职不脱产,毕业后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上班,顾名思义就是一边上班一边读研,大部分的在职人员都会选择这个。相对的学校也是喜欢这样的在职研究生,学费相对收得高一些,学生毕业后学校也不用操心就业,还能提升学校的就业率。非全日制非定向:在职不脱产学习,毕业后自主的选择就业。这样子理论上是可以的,在报名的系统里面也是可以这样子填写的。但是问题来了!学校会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因为会影响到学校的就业率,全日制的研究生毕业都不好就业,你在职研究生,怎样保证自己毕业后可以稳稳的就业呢?还有单位老板也会不喜欢的,老板给你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提升自我,这样的机会先不说会不会影响你工作的效率,重点是你毕业了就打算直接走了,对于企业来说是双重的损失,这样让以后的单位怎么还敢用你!全日制定向:脱产学习,毕业后会回到原来单位工作的。这样的群体称之为“全日制自费委培生”。全日制定向的话是集中时间进行上课,可以和单位签订协议,非连续性脱产但是不脱人事关系,毕业后就回原单位工作,这个方法有点冒险,也不能明说,所以招简上面也不会明写着。一般研究生三年学习,集中学习也就是一年时间,如果和导师协商好,在一年集中脱产学习之后,就可以回到原单位基础工作。当然在这期间也需要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如发表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等工作。全日制定向研究生获得的文凭其实就是全日制文凭,不含有任何水分。缺点是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研究生非常辛苦,以上就是全日制、非全日制、定向、非定向研究生的区别,国家提供了多种深造方式,适合各类人群。不论是有工作的,还是没有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还是非应届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培养方式。以后不要再说你因为工作较好不适合考研,工作比你好的人还在校园继续深造呢
让我猜一猜,各位分数不及预期的同学,现在的状态是不是这样···本来调剂机会就少,大概率只能调剂非全,结果还遇上非全政策改革的第一年:教育部于去年8月19日发布的关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中,第七十八条明确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简直就是糟心Plus!考虑到大家都没啥经验,今天,特地假装考生,给几个目前已经公布预调剂政策院校(华电、北建、新大、长沙理工、北信科、河工大)的研招办打了电话,咨询了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装嫩不易,请大家且看且珍惜,记得点个赞再走!01定向非全有哪些不好?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下什么是定向?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是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按就业方式而分的两种不同类型。定向研究生指的是:入学前就确定了工作单位,要签定向协议才能入学,毕业后回原单位。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会定向培养协议。其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无派遣证及报到证)。非定向研究生是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而其中对于我们应届的同学,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没有派遣证:派遣证相当于应届生的证明,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派遣证,研究生毕业时就没有应届生身份,可能无法参加校招,只能以社会身份参加相对难度更高的社会招聘。如果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要求中如有应届生的限制,则非全日制无法参加此类招聘。除此以外,定向的非全还可能面临着“没有住宿”、“没有奖助学金”、“认可度低”以及“相对高昂的生活成本”等问题。02非全没一点转机吗?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同学会哀叹没活路了,但是我们不要忽略,教育部的文件中的三个字:“原则上”。这意味着,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咨询的六所院校中,其中华北电力大学表示非全录取为非定向,但是没有派遣,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表示,以毕业年份的政策为准。(当然,实际给予派遣的概率可能并不大)大家如果比较在意派遣的问题,在调剂过程中,一定要及时与调剂院校的招生办沟通相关问题,切勿等到入学再后悔。另外,教育在不久之前,也联合五部门发了一个文件:教育部等五部门发重磅文件!非全研究生就业大利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非全认可度低的情况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观。如果某些同学完全不在意这些,只是想读研,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咱们应届生没有工作,是不是就不能调剂定向研究生呢?这个不必担心,根据不同院校的反馈,某些院校只需在复试前签订相关就业协议,还有某些院校会有合作企业提供录用机会。实际操作当中,政策实施还是相对比较灵活的。还是那句话,因为院校不同,所以具体的还需各位亲自打电话去核实一下。03考研会扩招吗?第二个问题,不得不提一下最近网上盛传的“教育部发文要求2020年扩招研究生”湖南日报近期倒是发布了一条“十条措施”,算是部分实锤了一下研究生扩招。在《措施》之中,有这样有一句话:“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不出意外的话,湖南省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会有一定提升。至于其他省份,如果前述的文件为真,结合一下今年严峻的就业情况及过往经验,全国研究生扩招,或许有一定可能性。不过,别高兴的太早,5%的扩招比例,真的会给分数线造成很大影响吗?在之前我们估算过,在以正常增长规模招生的前提下,2020届的考研录取比例为24%左右,即使是再增长5%的扩招比例,实际录取比例也不过变成了25%。对于整体的录取分数影响可能并不大。其次,更要清楚一件事情,整体不一定能代表各部分。整体扩招百分之五,那扩增的名额主要分配到哪里?我们都不知道。扩招的专业也是有一定倾斜的。换言之,就算都是真的,能不能倾斜到自己身上还不知道呢。所以,如果是分数离往年分数线差距极大的同学,不要指望这个政策救命了,尽早准备调剂、二战或工作才是正确的选择。04最后叮嘱一句当我们走到调剂这一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能够上岸全日制的机会相对比较渺茫了,那么,你不是在全日制和非全之间选择,你是在落榜和非全之间选。这就像冬雨和凤姐,我肯定选冬雨,但问题是冬雨不要我呀,我认为找凤姐比打光棍强。所以,如果你考研落榜了,你就是本科或者专科。很多在比较全日制和非全的人,其实你更应该比较非全和本科(专科)。当然,即使是凤姐(非全),那也是有要求的(非全也得过复试才行)。一个非全的学历,本身不如全日制,可是它的优势在于你可以在职读。对于本来就有工作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选择。对于不得不读非全的人来说,你得想清楚除了这个学历外,你2-3年后还拥有什么,考证、工作经验,你总得有一样吧。你需要用非全的毕业证加工作经验(或者证书)与全日制竞争!如果这一点你没有利用好,那么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在学历上和你一样?当然,对于MBA、MPA等专业,非全的影响要小很多,因为报考这些专业的同学,多数人都有工作在身,边工作边读研本就是锦上添花,不用纠结这一点。教育部的政策,用人单位如何去实施,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我当然希望招聘单位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是现实则很难。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要不断努力、终生学习、提高自己,别人看不起我们,我们自己要用实力打脸他们!在此,预祝大家金榜题名。记住,人生是长跑,我们不可能一步就到终点,但我们可以不停的努力!
考研国家线一再推迟,让广大考生不断地拉长战线。往年这个时候,大家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复试工作了。不过国家线其实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影响并不太大,研究生复试实行差额比例办法,高分考生排名不会变。受影响的应该是调剂生,先是预调剂叫停,再是扩招举措可能会影响到调剂名额。2020考研真是太难了!今年分数线一出,很多考生都在纠结要不要调剂到非全,想着只要有学上就好。但大家同时又产生了担忧:非全日制有必要读吗?非全日制毕业会不会被歧视?等等一系列关于非全日制的疑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非全日制的那些故事”!非全日制定向在职不脱产,在学期间仍属原单位员工,人事档案、户口关系等不转入招生单位,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考生与招生单位签订三方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毕业时不能申请派遣。非全日制非定向在职不脱产,考生录取后人事档案等关系须转入招生单位,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时可纳入派遣计划,依据学生意愿可发放三方协议和办理派遣手续,具体办法参照教育部当年最新政策执行。有必要调剂到非全日制吗?1-THE FIRST-其实关于非全和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早在国家2019年8月12日出台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经明确了。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其他政策标准完全一致。并且双方都拥有学历证与学位证,都是受国家认可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只是毕业证上,会表明“非全日制”等字样。如果你是报考全日制被调剂到了非全,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依旧可以留在第一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内就读。2-THE SECOND-其次,如果你确定被调剂到了非全,经济上的支出会大很多。因为非全是没有奖学金并且学费更贵。并且非全大多数有些是定向招生,也就意味着你毕业后没有派遣证,不能参加校招,只能走社招途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3-THE THIRD-目前我们必须承认,非全的社会认可度比起全日制还是差点,虽然国家认可的,但是有的社会机构并不认可,这是客观存在的歧视。但是非全会慢慢地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实际上在去年,部分事业编公务员招聘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可非全了。另外,有数据显示,百度、腾讯、头条、网易、小米、阿里巴巴、微软、四大、华为、等校招组明确回复接受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过如果你是应届生,还是建议去读全日制研究生!因为毕业后既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固定工作提供经济来源,毕业后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校招会容易一些。写在最后有一些想要调剂到非全的同学可能还不太清楚,今年非全日制调剂大部分院校已经仅接收定向研究生了。也就是说应届生调剂到非全定向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也不建议大家去读这一类。不管怎样,全日制也好,非全日制也好,大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选择,也要看清院校的公告,如果下定决心了,就顺着自己的方向努力,研究生更多的是给自己提供一个平台,去看到更优秀的自己,没有白读的书,加油!
出于某些原因,我在大四毕业的那个月份选择了考研。之前大三并没有选择去考研,因此我是往届生考研也是第一次考研。第一次考研,在这场考研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写出来希望大家能看到并且避开这些弯路。同时也是写给我自己的一封警告信,如果需要二战,拿这一篇自己的过往警示自己足矣。作为考研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每个人品尝到的滋味各不相同,无论滋味如何,那都是自己切切实实体验到的,不是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也不是新闻里冰冷的数字,更不是无关痛痒的微博热搜,那是自己真切的人生,鲜活的记忆,可能改变一生的拼搏与梦想!从考研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两个月,每每回想起考研,内心除了焦虑就是满满的充实感。这一路以来的颠簸与成长让我意识到,考研是一个人的修行但是也需要周遭的帮助,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考研er。下面是我自己掉进去的一些坑,经验没有百分之百的可照搬性,选择你认为可能会掉进去的坑,看看就行,但是我是真的希望大家能够看完,并且少走一些弯路。>>>>NO.1 一定不要在家准备考研在家里准备考研除了不用担心吃和住,我觉得其它的好处很少,总而言之弊大于利。除非你有个特别支持你的父母,恰好父母可以帮你屏蔽很多的来自七大姑八大姨和那些所谓“亲戚”的干扰和询问。在考研期间,最需要的就是纯粹的学习环境和专注,在家里备考的话,这两样都没有或者说很容易丧失。如果真的不可避免在家里复习的话,建议从网上买一个降噪耳机,考研的几个月来,降噪耳机帮了我大忙,全靠这个耳机帮我屏蔽外界干扰,保持专注。在备考期间,家人不怎么支持,不过我非常感谢我的一位朋友。她会给我提建议或者难过的时候找她,她会很体贴的安慰我。她给我提的一个建议就是专注的看书,因为她特别容易在看书的时候发呆,走神导致了复习有时间却没效率,这是她没有成功的原因。大部分人考上研究生的原因是相似的,但考不上却有考不上的诸多原因。到底什么样的努力才够,我觉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要在学习的时候专注。因此,再重复一句:不要在家复习,一方面是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缺乏专注的集中。毕竟家总是给人放松温暖休息的感觉,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充满不学习的诱惑。想想我们平时放假在家带了一大堆的书,最后也不会翻开看几页就是这个原因。>>>>NO.2 找一个可以诉说的研友或朋友在1中我提到的朋友,虽然在我备考期间,我们联系不多,但每次心情特别压抑的时候,给她发消息,她总会秒回我,而且会告诉我无论如何一定不能放弃。是她不耐其烦的开导我,是她苦口婆心的告诫我,每次和她说完内心都会放弃那个一直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不行的恶魔。即使这次结果不如愿,我依然感动于她不遗余力的帮助,以及设身处地的关怀。但是我如果要二战的话一定会找一位研友,也是因为自制力不够,考研最后几天放松了下来,那几天完全忽视了专业课,导致专业课考的一塌糊涂。现在回过头再看,真想扇自己两耳光,如果当时找一个同专业的研友和自己一起相互督促多好。本来我不是一个消极悲观的人,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好多次感觉无形的压力顶着的时候,就在夜间偷偷的落泪,结果第二天又因为哭泣睡眠不好影响复习。不敢和父母说是因为父母本来就不支持我考,每次想和他们张嘴说自己的压力的时候,他们反倒有一大堆事情找我抱怨。慢慢的我就学着自我消化,消化不掉就躲在被窝哭泣,实在不行才去找我朋友,因为她在上班工作,也有很多要操心的事情,所以不想为她增添烦恼。找一个研友可以分享喜悦和难过,毕竟同一处境下的人们,同理心会更强一些,不会像父母一样不明白。还可以监督着我们,毕竟每个人都会有偷懒放松的时候。>>>>NO.3 不要沉迷于找资料在备考的过程中,如果看到别人有这些资料,自己没有就会心急如焚,感觉少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而当我千辛万苦地找到这些资料的 时候,我又不愿意去看了,有时不是不愿意去看,而是太多不知道看哪一个了。百度网盘中存了很多的资料,尤其到后期政治押题,还有英语作文押题,反正就是各种专业课押题,存了一大堆。考完试就把自己臭骂了一顿,你要这些资料有何用,倒不如认真的把专业书多看两遍,把肖四多背几遍,英语作文自己多写几篇。我们潜意识中会认为资料越多越好,但是没有考虑自己的时间问题。找资料一方面造成分心,更一方面资料多了会打乱自己的计划,总体而言就是浪费了时间。考研时间真的很紧张,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考研时间有好几个月,有的甚至备考一年或以上。但是大家扪心自问,每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你真的花了多少时间在看书上面。而且复习不是说看了就行,还要理解背诵,一轮又一轮,时间真的真的不够。我不否认有那种三个月可以考上北大清华,但是别人的自律你能比吗?作为普通人,普通的学生,我认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最重要,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忠告。>>>>NO.4 模考真的很重要时间不够用,加之非常紧张,这是我在考场上遇到的问题。当我静下心来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认为这是我平时缺少模考造成的结果。预想自己考试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做,因为缺乏了严格的模考。当时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原因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自己认为这太浪费时间了。但当我上了考场,我才明白我这是因小失大。按理来说,能够参加研究生考试,之前也经历过无数的考试,最重要的就是中考和高考。想想我们中考和高考的时候,班主任和学校经常会组织一场又一场大型的考试。就是因为那些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使得我们习惯了考场的感觉,我们才不会在考场上紧张。而到了考研,我们反而忘记了模考的重要性,一味追求对知识点的掌握,反倒忽视考场整个大环境对我们大脑的压力和抑制。这也是我最懊悔的事情,并且直接导致了我政治和英语的做题时间不够用。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非常重视模考!!!>>>>NO.5 走出不良情绪所谓走出不来情绪,其实就是心态要放好。考研人都知道,备考期间情绪容易崩,而且是特别容易崩,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能放大,内心敏感脆弱。为什么我要放在最后写这条,因为它贯穿了我们整个考研阶段,直至考试结束,可谓是异常重要。在第2条中我也有说到自己情绪不对,即使我一直告诉自己心态放稳,不要胡思乱想。但是我还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就像正常的情绪陷在沼泽地,没有人拉一把就无法走出。我在第3条说到查找资料浪费时间,但其实最浪费时间的形式,是不良情绪导致的一上午或一下午看不进去书,到后期的时候对复习的压力更大从而这种情绪更甚。因此,烦闷的时候一定要找人诉说,与人吵架就一定要解决,不解决的话会很影响学习效率,总之心里别闷着气。而考试的时候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觉得自己考得不好,其实不是你考的不好而是你紧张的情绪转移到你认为做的不好的地方,脑海全是那些不会的题目。因此考完一门,千万别搜答案,别看微博,考一门丢一门。写在最后——我一直放在了桌前的一句话,是我整个考研期间的内心写照,同时这句话也陪伴了我整个高中,送给大家共勉: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无论结果如何,你要相信你还是那个始终追求美好,不甘平凡,努力且普通的你。
其实每年的考研学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由于一些外界原因而导致自己中途放弃考研,毕竟很多的外界原因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有时候就真的因为相信了这些,所以无奈之下放弃了考研,所以对于考研人来说一定要铭记很多的他人说法并不是正确的,即使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观点,这时的我们也需要自己去认真的甄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能够顺利的坚持到最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顺利的拿到目标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而这些所谓的考研干扰项是很多考研学生都曾经历过的,但是有的学生相信了,有的学生并没有相信,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方面真的会对所有考研学生的复习状态和复习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所有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去牢记这些事情,以保证自己能够顺顺利利的坚持到考研复习的最后一刻。首先,英语四六级和大学成绩,这绝对不会是导致你考研失败的原因。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听到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大学成绩对整个考研的影响,而在众多的观点中很多人都觉得这两个因素将影响自己最终的录取结果,于是便有一些考研学生真的开始认真对待了,慢慢的觉得自己或许真的考不上了。然而,这两个因素对于整个考研过程的作用可大可小,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去把握,或者说在于自己是否可以通过其他的方面来弥补,更为重要的是很少有高校因为你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所以便直接的拒绝你的,这是不科学的。其次,不要轻信暑假没有复习好,将导致后期的复习全面瘫痪。没错,我们都知道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周,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把握这两个月的有效复习时间,对于整个考研过程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如果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自己这一段时间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这时也不要慌,更不要轻信会因此而导师后期的复习跟不上节奏,这都是完全错误的,只有在之后的三个月中保持高效的复习效率,那么考研依然可以成功。最后,不要觉得高校会歧视,真正有实力的学生不惧歧视。很多报考985高校的学生,由于自己是普通二本的大学生,所以觉得会在复试中被参加的硕士导师给予歧视,最终会因此而导致自己被无情的淘汰。其实,这样的担心是非常的多余,因为任何一所高校都没有固定见到普通二本的考研学生便直接讨厌,他们都是根据你在复试中的表现来具体衡量你是否可以顺利的被录取?总之,考研复习这一段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定自己的额信念而不是因为一些很无所谓的滑稽之谈而影响自己的复习效果。
许多同学已经毕业好几年,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职业,想要换职业。那么换职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考公或者考研。许多同学就陷入了纠结:到底是先考公呢,还是读完研究生后再来考公呢。不要着急,来看看小编的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一.参加公考公考中专业大于学历,如果同学们目前的专业在公考中优势明显,比如公检法,建议还是抓住机会参加公考。同时,考研也有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如果对希望通过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天花板,也可以在工作后选择读个在职研究生。在选择在职研究生的时候,如果家庭条件和时间都允许的话,去各地省委党校的在职,以后选拔任用学历提升是个趋势,许多地级市市直行政单位科级干部选拔竞聘已经要求最低学历是全日制本科了。小编认为,如果同学们希望要稳定的工作,即使读研也是想要进体制内的话,建议先参加公考。不要因为担心会不会考上而害怕去尝试。大数据证明,年纪越大,无论是生活还是智力和精力 ,都会影响考公的效率和动力,家里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先参加公考,考上以后也可以再提升下学历,比如考个公共管理的MPA之类的。如果读研可以对自己的就业有质的提升,那就选择读研;如果读完研之后还是选择考公务员,那还不如尽早考。并且,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制内的优越性,参加公考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等读完研三年后,想再通过公考进入体制内的话,难度相比现在应该会有不小的提升。2009-2020国考报名人数二.参加研究生考试参加研究生考试一般有以下几点好处:1.改变专业限制如果是希望通过读研改变公考中的专业限制,或者希望通过读研提升自己进入体制的机会,小编认为这种情况先考研更好。如果选择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参加公考的话,这种情况下考公一是选择面会更广,二是很多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自己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话也可以减小竞争压力。2.待遇上更有优势同时,硕士毕业无论是企业就业还是公考或者事业单位在竞争和待遇上都有优势,而且个人觉得相对优势较大。如果考三不限的岗位确实不能保证三年后发展,并不一定就比读完研后去就业更好。如果是女性,更建议考研。你会发现考学的竞争更多是看分数,而社会上的竞争对女性有各种隐性限制,不仅仅是你个人努力就能打破的。新公务员法实施后硕士研究生转正后直接定为四级主任科员,一下子比本科毕业的每月多一千左右,并且在有些地方可能更高。最关键的是市、县、镇机关的一至四级主任科员是有比例限制的,在现在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单位都满额甚至超额(县、镇绝大部分是超额)了,本科生进去可能十年都没有名额空缺下来,要想提高待遇基本只有拼职务晋升。在县、镇机关这一级别,想这条路的难度应该比考上博士的难度还要大。而研究生就不一样了,一入职就可以评为四级主任科员。3.提拔机会更大研究生文凭还能提升自己在仕途中被提拔的概率。选好专业,一鼓作气去考,读研期间也可以为毕业后考公做准备,并且考研之后可以直接走人才引进,或者可以进去一些普通高校做老师、行政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读完研会发现自己的选择面会非常广,要是你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对于有心仕途的人来说,定向选调一般只面对双一流高校的,读完研可以参加定向选调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干部。4.拓展人脉读研不仅是知识的纵深学习,还包括提升你的视野、人脉。举例来说,读本科期间认识的人大多是本科生,读了研以后你认识的人就有硕士、博士等等;而你的研究生同门师兄师姐可能有的人已经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这些都是你未来个人发展的资源。5.多一段缓冲小编在生活中观察到,很多上岸的研究生都在后悔为什么要读研究生浪费几年,为什么不直接本科毕业时候就参加公考。考公就是独木桥,考不上直接就掉进河里。而考研还有一段的缓冲,至少参加考研还可以调剂。一句话:有把握,对自己有信心能一次上岸就考公,受专业限制连公考报名都不行,或者实在没把握一次上岸那就参加研究生考试。并且据小编了解,今年研究生会扩招,考上研究生的概率比往年来说是大大提升的。6.尽量考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小编建议考研一定要考双一流学校,奔着学知识、拓宽视野去,千万不能只是想混个文凭。文凭只是外在的,给别人看的。长久发展来看,在双一流高校读研也是很必要的。本科进公务员不是不可以,但是小编觉得在遍地硕士的年代,本科在单位里出头挺难的。当然,你有其他通天的方法,或者你觉得安安稳稳一辈子也不错,那另说了。但是一般学校的研究生,我觉得没太大必要读了。在参加公考的时候,也可以找限研究生的,岗位好,竞争小。三.同时准备两者同时准备为上上策。研究生考试和公考考试时间并不冲突,并且今年研究生扩招,如果确实没把握,那么两个都准备,考上哪个区哪个,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算应届生。小编分析,最好两手准备,考研十二月,公考按往年在四月左右,先准备考研,公考全职准备一两个月差不多了,二者不冲突。小编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具体如何选择还要考生自己抉择,每个人对事业、幸福、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如果精力和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双手准备,毕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嘛。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给小编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