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有多少人弃考?原因是什么呢?每年考研,都会有不少弃考的,不但有中途弃考的,也有从一开始就弃考的,也就是说,只是报名和现场确认了,但完全没有走进过考场的,依然大有人在。其实年年情况差不多。我当年考研那会儿,第一门政治,我们考场似乎就有一个人没来。等到考完政治,我们考场就多了两个空位置,有人中途弃考,只考了政治,后面就没考了。最严重的是第二天考完数学后,最后一门专业课开考时,教室里大概空了六七个座位。今年弃考的情况似乎更严重。据一个参加了今年考研的考生反馈,今年弃考的似乎更多。合理估算,今年弃考的,可以达到报考总数的20~30%,结合290万总人数来看,实际弃考人数可达7、80万。这个数字很惊人了。弃考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对于从一开始就弃考的,除了极少数人因为临时出了各种状况导致缺考,大多数人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备考,甚至基本没有怎么准备,反正也考不上,也就不想参加了。对于考了一门或者两三门而中途弃考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来也准备得不好,希望不大,考了一两门后,感觉考得很差,就不想继续考下去了,所以弃考;另外一种是因为准备得还不错,但心理素质不好,前面的考试考砸了,就心态崩溃了,没有勇气继续下去了。无论怎么说,弃考是很大的浪费,也是很糟糕的表现。考研不易,不但需要备考时认真下功夫,在知识、能力上具备良好的准备,也需要在心理素质上得到锤炼,方方面面予以足够的准备,才有机会达到成功的彼岸。你对此怎么看?
“今年的考研初试,弃考的人多不多?弃考率如何?弃考的情况普遍吗?为什么?”有人问。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当下,很多本科生都会选择通过考研来提高就业质量。说到“考研”这两个字,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到“考研大军”队伍在这些年的不断壮大:前年的238万,去年的290万,这一次直接再涨了51万人,达到了341万人!换言之,10个本科生当中,至少有六七个选择考研。如此之大的“考研大军”,弃考的情况如何?是不是比较普遍呢?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前的考研虽然有238万人报考,但是真正参加考研的人有多少呢?只有区区170万人前往考场参加考研初试,剩余的68万人是什么情况呢?当然是报考研究生之后选择弃考。去年290万人报考研究生,但还是有42万考研党在考研初试中缺席,弃考率是前年的一半。如果照这种趋势的话,今年的弃考率应该会更低一些,不过就算再低,弃考的人数依然会达到六位数。我一个朋友这几年都参加了考研初试的监考,据他表示,近几年考研初试的弃考人数确实是处于一个不断减少的一个过程——今年他继续参加考研初试监考的时候,第一场考政治这个科目之时,座无虚席;但是到了第二场考英语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三四个空座位,也就是这个考室只有少量的考研党选择弃考,这和去年的弃考率相比要少很多。当然,这位朋友所监考的考场不代表各个地区都是这种情况,还有的监考老师表示有的考室甚至有三成以上的人选择弃考。那么,那些考研党既然选择了考研,为何会弃考呢?我觉得原因大致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这种考研党选择考研只是一种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而已。有些本科生看到身边的其他大学生报考研究生,于是他们也跟着报考,甚至也跟着复习相应的考研内容,但是到了考研初试的那一天,他们那种“叶公好龙”的心态“抬头”,所以在考研初试的那一天果断放弃了。当然,还有一种“公子哥”款式的本科生,这种款式的考研党基本上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别人在埋头苦读,他们可能满脑子想着追剧或者玩网络游戏,考研复习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因为心虚而选择放弃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些本科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因复习不够充分而选择放弃。有些人当初选择考研,有的是因为太空虚了想要找一件让自己过得充实的一件事情做,所以选择了考研;也有的人是为了通过考研来“改专业”——他们就读的本科专业相当冷门,所以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一下专业,以期为提高自己的就业质量“加码”。但是跨专业考研可能有点像跨栏:学习天赋比较好的人可能很容易“跨”过去,但是学习天赋比较差、复习不够全面充分的考研党却怎么“跨”都“跨”不过去。当然,还有一种考研党是已经找到了相当稳定的工作,报不报、考不考完全要看他们的心情。对于考研党而言,想要通过考研初试,唯有坚持的人,才有一线生机。文章最后,预祝所有在考研复习中从一而终的考研党都能成功“上岸”,考入心仪的目标院校。在你身边,有没有人报考了研究生,但是在初试的时候选择弃考呢?欢迎留言探讨。
现在的大学校园一般都很热闹,很多大学生把大学作为人生最后的享乐场所,但在其中还有一些人选择考研,但是在每年数百万的研究生中,为什么数十万人放弃了考试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考研人数激增, 但“弃考”人数也越来越多, 其中的原因让人深思。1、跟风考研突如其来的悠闲大学,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学习了那么长时间,一旦放松了,就想回到原来的学习状态,大学的时间过得很快,入学日像昨天一样一转眼就毕业了,毕业后会怎么样?考研究生吗?参加考试吗?出国吗?还是工作?对于没有明确计划的学生来说,考研究生是他们的第一个选择。2、缺乏恒心,研究生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不同,大学入学考试有军师,有战友,孤军奋战的孤独与寂寞,不难体察,特别是放松了四年之后,我想回到像以前一样整天学习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真的能合格的人呢?看他的预备考试的经历就能知道,那些意志力不强、缺乏恒心的人,不是放弃考试,而是随同而行。3、有更好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究生是最低限度的选择,一年的考试期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时也准备了很多参加考试的人,一旦得到Offer,就放弃考研究生,除了真的想在学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成果之外,还有几个选择。这三个重点是研究生放弃入学考试的主要原因,其实,人的一生很简单,有些事情,你做的话,会有结果的,但是前提是自己有明确的方向,才能正确地施加力量!
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有340万左右,基本已经实锤!比去年多了将近50万,人数再次创新高。其实,你从身边就能发现,一个班,一个宿舍,在一起考研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为啥那么多人都考研,因为——“出了校门,再想进就难了”,而且通过考研,你可以弥补当年高考遗憾;可以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可以甩掉专科生身份;可以向周围人证明自己……虽说今年报考人数有340万,而硕士录取率却只有30%左右。但你千万不要被这些数字吓到,人数多并不能代表什么!首先,增长的这5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报考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人士参加考研,成为报考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参加二战三战的往届生也越来越多。再者,据统计考研每年的“弃考率”高达10%-20%。有340万人数报考,并不代表今年一定有340万考生参加考试。其中不乏有部分考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考研。哪个时间段,大家最容易弃考呢?一般来说,暑假、冲刺期,还有考试期间等,由于各种原因,最容易放弃备考。考研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磨意志力的过程,如果你没有足够坚定目标,只是盲目跟风的话,当你的好奇心与热情耗尽之时,一个小小的理由就足以让你放弃。每年考试都会有缺考的,或者是考几门后就直接弃考,并不是每一位考研同学都会走完全程。所以说,还没有放弃的你,已经很棒了!考研人数再多,其实关系并不大。大家报考的是全国各地不同的学校与专业,学霸毕竟是少数,你真正的竞争对手还是自己!人多永远不是判断考研是否困难的指标!马上就要倒计时30天了,还有最后一步,一定要认真走完,不留遗憾。保持复习节奏,以平和心态对待考研,不骄不躁、一举成功!
每当研究生考试开始,都会有很多人萌生“弃考”的想法,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坚定的考研慢慢动摇,选择弃考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为此,为大家总结了研究生考试中途弃考的原因,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网友一:有些人跟风考研,意志力薄弱。很多选择考研的人往往是看周围的同学考研,然后自己也想试试,找工作和考研两不耽误,等找到好工作后就放弃考研,成为弃考生。如果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继续考研。还有一些人在选择考研后,坚持不下去,意志力薄弱。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复习,如果同学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就无法坚持,觉得学的很累,然后选择在中途放弃考研。网友二:弃考是很常见的。当年我考研,记得还在考政治的时候,有一个人没来。等政治考完后,发现又多了两个空位置,有人选择弃考了,只考了一门政治,后面就没有考下去。第一天还好,等第二天考完数学后,轮到专业课开考时,一下空了六七个座位。虽然每年都有弃考的,不过今年的似乎更严重。亲身经历的考生最有发言权。网友三:研究生考试,中途弃考的学生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学习中途弃考的,二是在考场当中弃考的。复习中途弃考的往往是坚持不下去了,这也是很多人担忧的事,坚持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其他事情上,都是很重要的品质。考试中弃考的同学,往往是找到好工作了,觉得没有必要再花费精力去考研了,再者一看到题目那么难,也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动力了,因此对这样的同学而言,考研已不再那么重要。网友四:据了解,每年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只增不减,即使考研难度大,也阻止不了大家报考的决心,但是在临近考试时,总会有10%到20%之间的人放弃考试。据统计,今年的考生200多万,弃考的人数至少也有30万。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弃考?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考研是需要毅力的,在这个花花世界,电脑手机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很多人面前放着书本,看了不到两页,就开始拿起手机玩游戏看视频了。因此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制力不强的考生是坚持不下去的。网友五:有些考生在做完英语试卷后,觉得根本拿不到好成绩,认为这一次考研不能通过,因此就放弃了后面的考试。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经报考了,已经来到考场了,也为考研付出努力了,为何不坚持到底,为下次积累经验也好。还有的毕业生在报考之后,就去参加招聘,当被企业录取之后,两相权衡,认为现在有工作了,就不用考研了。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这类型的考生是属于观望型的,放弃考研,只能说内心不够坚定。总的来说,弃考的原因大多为三点,一盲目跟风报名、二找到合适工作后弃考、三不能坚持漫长的学习过程。考研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学历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但复习过程是艰辛的,很多人选择了放弃。考研已经开始,你选择弃考了吗?什么原因呢?
“我放弃了,每天堕落的不想学习,只想刷手机,谁逼我看书我跟谁急。渐渐的,我感觉自己是个loser,还没考就放弃,每天过得特别丧。在11月中旬彻底放弃的,回首有一个月了。哇,堕落了一个月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20多年来,我真不是这种人。我想二战,可是我清楚我现在的状态明年还是个逃兵。”——知友 @闲人临近考研,有人心态已崩,有人知难而退。传闻中每年一个考场30人,第一场总会有两三个不来,也总会有两三个是来试水的。考到了最后一场,就有小半人消失了。是否如此大家可以到考场上去验证。可以肯定的是,考研的弃考率真的不低!请看下列数据:从表上面可以看出来,北京大学的弃考比例在20%~35%之间。当然像北大这样数一数二的国内名校,考研难度大,弃考率高一些也正常。但是从总体来看,从现场确认开始,到最终进入考场,每年考研弃考率其实都在10%-20%之间。2019考研人数实际上已达290万,比去年增加了52万。看到这数据你是不是谎得一批?不过再看到那么高的弃考率,你是不是心里开始暗爽?也不能太乐观,因为弃考的大多都是考不上的呀。一般来说,弃考的四大高峰期分别是暑假、九月到十月、十一月份和考试期间。弃考的主要原因有:1、边找工作边备战考研,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后就放弃了考研。2、有部分在职考生,因为工作繁忙,复习时间不够充足,临考前依然没有复习效果,自知无望而弃考。3、有部分同学考研决心不大,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最后因为复习计划无法坚持或自知陪跑而选择放弃。4、明明已经准备了很久,到了冲刺阶段却心态崩了,无法静心,怀疑自己,心灰意冷而弃考。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毅力。当意志力被渐渐消磨,可能一个很小的理由都会让人弃考。有些时候,人总是会去给自己找打退堂鼓的理由。有的人报了名,却没有勇气走上考场;有的人考完第一科后觉得自己没戏,便放弃了后面的考试。所以能够坚持走到最后一步的人,真的很棒。一位知友如是说:@三火卍:"考研备考就像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的去洗。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光亮了,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让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在你想弃考的时候,请你告诉自己,哪怕考不上也要走进考场。因为我们除了需要亲自见证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的过程,也需要亲自见证自己的失败,并深深地体会这个过程。只有亲自前往考场去感受那份考前的焦灼,去坐在考场上看着考题一筹莫展,去体验别人欢喜你忧愁,去尝受尴尬与失落,让这一切的一切像大耳刮子一样疯狂地打你,你才能接受自己内心的审问。因为只有承认自己的懈怠,承认自己不够努力,承认自己的失败,并接受自己,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当备战下一次的时候你就会加倍努力。而且有了第一次考场上的经验,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也会成为二战成功的基础。或者说你以为的考不上只是一种错觉呢?也有这样的反转:@清晨过马路:作为一个以二本成绩(跨省报考)考上省重点大学的学渣,大学期间混混日子一事无成,临到毕业才开始感到迷茫进而决定考研。虽然从来不被看好,但在做了考研的决定时便早已把一切问题和泼冷水的情况都想明白,自己心里也清楚要按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好好复习。终于熬到了考试,考完犯贱和学霸对答案发现专业课大题竟然不一样,而且英语也考得很差,心情非常沮丧,直觉就是完蛋了。结果竟然上线了,人生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而且面试发挥还不错,就顺理成章考上研究生了,闪瞎一众人的狗眼。我很庆幸当初的自己没有轻言放弃,不然我不会知道自己也可以做得比自己预测的还好。有一位篮球巨星,被称为米兰的小铁匠,人们调侃他的投篮为“四仰化三铁”。他说过一句话:“既然总有人要赢,为什么赢的那个人不能是我?”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是啊!考研再难,也总有人会考上,也祝愿最后考上的有你。没考上不尴尬,谁缺考谁尴尬!
依靠任贤齐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工作在今天开始,今年的参考人数达到了341万,比起5年前,翻了一番,这么多人都能够准时去参加考试吗?以2019年广东省的研究生考试为例,应该参加考试的人数在14万左右,但实际到场的只有12万,弃考率达到了11%左右,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辽宁省,报考的人数接近11万,但实际参加考试的人只有9万人,弃考率同样也达到了11%。放弃来之不易的参考机会,是因为跟风报名,复习准备不足,考前的压力过大,临时打退堂鼓了吗?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考研只是众多的选项之一,当备考期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们会选择弃考,再加上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蛊惑,让年轻人觉得一纸文凭并不能代表收入的提高。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好继续考研,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再继续考博。也有人后悔读研,不过是花几年最好时光换一个文凭,又无奈于社会上对学历太盲从,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不过现在研究生扩招,学历也贬值。现在的国家线太低,我们那会的国家线A区基本都在300以上。想考上一个好地方的211,怎么也得330以上。当然指的是工科,并且考数学的。朋友本科毕业后在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就她学历高,其他都是干部子女和老婆,一直干得不开心,事做得多,待遇低工资少。想考编制笔试过关,一到面试就说回去等消息,我们研究后通知你。考了多次,多次都是面试过不了关。气不过在孩子一岁时,边工作边学习,备战一年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了。今年六月毕业,现在边实习边写论文,希望毕业后能找到更适合她能力的工作。如果本科毕业就能正常就业,谁还会辛辛苦苦的考研,中国主要是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要想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太难了,不得以才跨入考研的队伍,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山大呀,上学难,找工作难,成家难,一座座大山压在身上,真是难呀。有很多声音表示:不准备从事科研项目的大学生,本科学历大部分岗位都能胜任,能就业尽量就业。如果考公务员,有些专科就可以报考,整个研究生学历,最后从事的工作跟大专生一样,有点浪费个人和国家的资源。没有苦中苦,就活不到人上人,朋友前年考研,超国家线14分,放弃调剂,去年复考,成功上岸。看到今年的孩子那么大压力真的心疼!学子的压力一点都不比养家糊口的成年人的压力小,祝福今天参加考试的孩子们都能取得好成绩!笔者认为:读书被认为是阶层流动最好的方法之一,而考研,或许是脚下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普通人追寻优秀者又一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平等的机会,不要轻言放弃,你的努力,终究会被时光沉淀下来。对此,您怎么看?声明:本内所提及内容,如果有误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或删除。
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高,近十年来,每年招生的人数都创下新高。尽管我国大学生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例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再也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是社会的精英了,甚至有个别人说大学学历不值钱了。当然,话虽如此,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要想在社会稍微混的轻松一点,最起码需要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然而对于众多大学本科学历的同学来讲,在日后求职就业中也发现了自身学历的局限性,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发现自己读的书不够高了。很多同学为了增加自己的学历含金量,纷纷踏上了考研这条道路,目的是为了成为一名研究生,让自己的履历更加丰富。然而不像五年前那样,很多人认为考研比高考简单的多。恰恰想法,如今,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减少,很多人发现考研才是更加硝烟弥漫,残酷而又令人无奈的一场战争。对于那些不了解考研,或者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接下来我们的内容可能会给他们泼一盆凉水,因为,考研真的非常难!每年考研有近一半人弃考。目前在我国的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中,只有两百多所院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其中985.211大学占了其中的一半,而大部分想要考研的同学目标院校都起码是一本乃至211以上的大学。除了三十多所传统的985院校以外,剩下的几十所211院校也是考研同学争相报考的对象。所以这里就面临一个问题,招生数量总共就那么多,结果每一年都有几十万的考生争抢这些名额,僧多粥少,自然考试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其次,我国目前众多招生院校的考研初试题目都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由于考生扎堆报考,很多学校都意识到生源来源过多难免需要好好筛选,于是各大院校的考研初试题目都变得越来越严格了,很多人都意识到近年来各大院校考研题目的难度都保持着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初试的同学就越来越少了。除此之外,我国有三十四所院校每年考研初试的分数线是由本校确定的,而不是国家确定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学校每一年都在提高自身对于学生的分数要求,每年的分数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考生发现这些院校本身就让众多学生扎堆报考,而且题目又越来越难,分数也越来越高,能够考上的希望更加渺茫。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校每年都会有相当部分的保研人数,越优秀的大学每年推免保研的人数更多,这些学生不用参加初试,直接参加目标院校的面试即可,这些学生近年以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的学硕学硕招生人数居然全部都是推免生,而考研的同学却只能进入专硕就读,不仅仅学历上有差别,而且学费也非常高。种种原因也使得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成为了炮灰,毕竟考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考中,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不说,还耽误自己日后找工作。而高考无论考多少分,起码能够有继续求学的机会,这就是考研的残酷之处。当然,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只要自己效率够高,够努力,考上目标的院校也是很有可能的。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2018年的12月22日至23日举行。今年的预报名时间已经结束(2018年9月24日至2018年9月27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考研人数又是大幅提升,人数将突破250万人。随着近些年大学的不断扩招,能上个大学并不算什么难事,中国高考人数一直持续增加。从上个世纪每年100多万人到2008年的顶峰1050万,到2013年下降到912万,2014、2015又分别增加到939万、942万,2016、2017年稳定在940万,到今年(2018年)的人数略有下降,2018年的975万人。高考人数的增加导致就业压力极具大,现在的大学生再也不是20多年前的一毕业就分配工作的年代了,因此很多人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躲避就业压力;追求高学历;喜欢校园环境;以及增加社会竞争力选择考研。这也是导致这些年考研人数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给大家看一组近几年的考研人数数据:国家近几年为了培养一些专业能力强的人虽然在研究生录取方面也做了相应的扩招政策,但是从数据很明显可以看出报考人数的增加明显大于实际招生人数,所以从整体来看考研也并非易事,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大约55~57万人,2018年大约60~65完人,预计2019年录取人数大约为63~68万。今年的报考人数较去年略有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大约也有250万人左右。虽然报考人数多但是每年弃考的考生也不在少处。很多考研者在报考之后选择弃考这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考试招生制度的不公平考试种类过多,研究生考试实行多重标准。目前我国除了全国统一考试外,还存在其他形式的考试,其中很多在职员工为了提高自己在单位的学历资质,通过一些不诚信途径获得入学资格。另外还有同一专业不同院校命题标准也不统一,难易程度不同,这些试题在专业与专业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不存在统一的对比性,因此造成了考试制度的不公平,这种考试招生制度的不公平让很多考研同学对考研制度深入了解之后又做出弃考的决定。二、名校保研制度大家都知道,全国高校985、211名校数量有限,大多以二三本院校为主。很多二三本院校由于高考失利没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大学选择考研,但是由于近些年保研人数特别多,二三本院校考研同学的升研通道被严重挤压。虽然说名校保研对二三本院校同学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但是站在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角度来讲是一件好事,二三本院校要想考研就必须有过硬的实力才可以。三、考生缺乏理性很多考生在选择考研的时候对自己没有理性分析,看到同班同学或者同寝室的朋友考研,自己蠢蠢欲动,盲目跟风,在选择考研之后自己由于前期基础的薄弱或者自己不能静下心来复习,最后只能选择弃考。四、研究生教育泡沫化研究生教育本身是一项知识创新型专才教育,但是现在很多高校为了提升自己学校研究生培养数量,提升学校资质,学术论文只追求数量忽略质量。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几乎是一试定终身的,只要通过了入学考试,经过规定年限的研究工作、学习和论文答辩,一般都能获得规定内的学分,淘汰率几乎低于5%。所以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也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很多考生觉得考研无用论的想法。对于考研,不管怎么样都要针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忘初心,如果喜欢某个领域最好能从本科一入学就开始努力奋斗,万不可临时抱佛脚,考研毕竟是一项选拔性考试,一定要有坚强的毅力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才能取得成功。最后,小编提醒报考2019年的考生现在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加油复习,预祝各位考生都能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感谢阅读,如果喜欢小编请加关注,小编会定时为大家奉上优质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一大批学子开始考研深造,希望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在2019年的考研报名中,人数已经超过了290万人,但是与此同时,考研报名后选择“弃考”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考研跟风很多同学一上大学以后突然间变得非常自由,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每天过的也非常的悠闲,四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一直遥遥无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于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准备考研或者考公,自己也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于是便跟风考研了。但是这些同学往往都没有下了足够的功夫,所以到了最后关头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便弃考了。缺乏耐心考研和高考不同,以前高中时即使自己没有耐心也会有老师揪着耳朵学习,再加上家长的唠叨,多多少少都能学进去。但是考研可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就是“孤军奋战”,很多学生大学四年过得相对自由、懒散,做事情也没有耐性和恒心,这样就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最后只能选择弃考。有了更好的出路考研在一部分同学眼里,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是把它当做一个保底选项,如果在备考期间,自己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自然也就放弃考研了。以上3点原因就是考研“弃考”人数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不论干什么事情,都需要认真对待,当你敷衍生活的时候,生活也会敷衍你。如果大家给自己制定了考研学习的目标,一定要脚踏实地的为了达到目标而努力,只有这样才更容易接近成功。对此,大家还知道哪些“弃考”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