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考研初试只有十多天了,不知道大家复习得怎么样了,考研备考大家都会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分数,练习模拟题之类...那么去年的考研国家线是多少呢?校校今天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考研国家线为大家备考提供方便,一起来看一下吧~以上是中公考研网校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考研国家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考试动态尽在百家号“中公考研网校”。
2019考研调剂、复试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纵观2019考研情况,不少人称为历史最难考研年。难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考研人数再创新高(285万),但是招生人数和往年相比是差不多的,选拔方式也没有改变。这些方面致使竞争压力增大。拿小编的专业举例,去年报考我校我专业37个人,今年报考74人,但专业招生人数还和去年一样。第二,虽然初试试卷难度整体上比18年低,但试卷容易了使整体分数都提高了,竞争压力并未减小反而增加。还拿小编专业的情况来说,去年310分就能稳稳的读到我们专业研究生,而今年360也不能保证稳。第三,很多人由于报考目标太高,并不一定能竞争过那些985、211的院校的学生,然而录取时依旧会优先录取985、211的学生,那剩下的只能选择调剂到双非,大部分院校还是优先选择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今年调剂情况到目前为止也不容乐观。2019考研情况对2020考研究竟有哪些启示呢?2020考研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985、211人人都想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考的上的。每个人心里对自己能吃几碗饭还是比较清楚的。人都是要往高处走的,制定的目标一定得是经过自己一番努力之后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地方。目标选取恰当,就等于成功一半了。大部分人考研失败都是因为选取目标太高。千万不要抱着考不上可以调剂的想法去选取目标,调剂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往往调剂的学校并不使人满意,也有很多人是不能调剂成功的,何不在考研之初选目标时就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呢。
导语:考研资讯,2019考研突破历史最难,也许要被你赶上了!最近,总是听到有考生在抱怨,今年的考研比较难,考不上该这么办啊!那么究竟难在哪呢,就让视野君带你一起看看吧!请详看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考研人数有大量增加,但是考研难度是差不多的,选拔方式也没有改变。985和211的院校照常优先录取985和211的考研学子,那非985和211的人会怎么办呢?下边也很疑问!还有很多普通一本、二本院校,这些学校总也要去上的吧?其实,并非一定要上985、211院校不可,在不同的地方会遇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机遇,主要取决于自己。其二,现在随着高校的扩招加剧,很多学子就是正常毕业了也是找不到工作,或者根本就不想不想找工作,而是直接报名考研了。好多考研学子,看眼准备了大半年,可是书也看发现越难,于是开始发生牢骚:宝宝不会,太难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你去参见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考场上有很多人缺考了。还有很多的考研学子会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而放弃了考研的机会,没去参加考试,甚至还有的人是因为报名考研只是因为一时迷茫。其实在考场上,有很多人进入考场半小时提前交卷了,只要你能坚持到最后,认真做答,总会撞上你会的,难道不是吗?其三,这点仅为个人推测。2016年考试难,2017年相对容易了点;2018年也是比较难,今年2019年考研,你说它会是难,还是简单呢?比如,全国四六级考试,每一年都会有夏季和冬季两次考试,总会是一场难点,另一场就简单点。据我所知,每年的夏季六级考试相对于冬季六级考试要简单些,其实这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所以,考生们不要太过于纠结285万人数的数字,只要坚持了,你就成功一半了。比起那些已经放弃的人,你是不是已经成功一半了呢?现距离考研再有2天时间,继续保持好心态,与其每天提心吊胆,还不如放手一搏,最坏的结果也是没考上而已,那么多没考研的,不也好好的?最后,告诉你一个秘密,听说曾有考生都没怎么看书就考上了,虽考的不是985和211,但我知道你肯定比他厉害喽,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祝你成功,加油!加油.....欢迎关注教育视野,获得更多的考研、高考、国考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
昨天,除了部分超过3小时的科目,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结束,辛苦了一年的考生们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一般初试成绩在3月左右出来。这次大家考得怎么样呢?听说今年政治难度还可以,数学还是比较难,英语不容易,除了试卷本身的难易程度,我们来看下全国研究生招生报录比的变化。上表是近些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报录比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1)考研报名人数连创新高历年考研报名的人数总体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在某些年份也出现了回调,比如2008年、2014年和2015年,这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因素有很大关系。在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继2005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后,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突破200万,2019年更是突破290万,直逼300万大关。(2)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仅为16.4万,在各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的形势下,到2015年录取人数超过63万。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全国统考后,录取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0.6万,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72万人,博士招生为8.6万人。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启动后,国内很多顶尖大学压缩本科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2019年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会增加。(3)报录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考研的报名人数增加了,但是我国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增加了,总体来说报录比是下降的,2002年,我国考研报录比是3.8:1,到2017年报录比是2.49:1,下降很多,因此说考研的难度是逐年降低的,但是这个难度是整体来看,在某些热门专业由于报考的人数更多,可能更难了,比如管理、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如今的考研如同高考一样,受到大学生的格外重视,成为常态,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成绩!
元世祖至正十六年(宋帝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负帝昺投海殉国,宋朝覆灭。历史完全进入元朝。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帝国,发源于漠北,是游牧民族。占领汉地后,蒙古贵族想要推行游牧民族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为了维护统治,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一些重农措施,以恢复农业生产。如下:一.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中统元年设十路宣抚史,置劝农官;中统二年,设劝农司,派劝农使到各地考察农业情况。至元七年,城里司农司,旋即改称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之事。另外,还将司农司编辑的《农桑辑要》颁行全国。二.保护农田,限制抑良为奴 。蒙古军所到之处,社会参破,民生凋敝。而蒙古诸王贵族的理想之一就是将良田变为牧场,这在汉地等于倒行逆施,对蒙古的统治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忽必烈即位后,多次下诏禁止占民田为牧地,并于至元八年颁布《户口条画》,对户籍进行整顿,限制诸王贵族抑良为奴。三.招集逃亡,鼓励开荒。四.开展军民屯田。五.减免租税。至元十三年(宋祥兴二年、景炎元年)元军占领临安后,忽必烈下令废除南宋苛税一百多项。此外,从世祖至元到成宗大德四十余年间,元政府多次下令减免全国或地方的租税。六.设置粮仓、长平仓。粮仓和长平仓分两种七大类,两种:供养贵族官僚、军队之用和赈济灾民、发展生产的。七类:在京诸仓、通州河西务和沿河诸仓、迆北诸仓、中原诸仓、江南诸仓、义仓、供亿仓。七.兴修水利。中央设都水监,地方置河渠司。启用郭守敬等科学家主持都水监,修复、整治唐来、汉延、滦河、卢沟河等沟渠。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凿通大运河。另外,对黄河泛滥问题,元政府也曾注意防治。八.其他措施。如迁徙民户充实内地和西北地区,听民自买荒野旷土,延期课税,对贫困迁民和屯田户,给以牛、农具和种粮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口增加、农业产量提高、棉花等新作物逐步推广。追逐梦想的路上,永远不能认怂
参加过2019年考研笔试的很多同学都在焦急地等成绩,大家都觉得2019年考考研是历来最难的一年。这届考试跟往年比起来到底哪里不一样呢?其实,2019年的考研生们的确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考研加油一、知名高校保研率大幅上涨,很考研生没等考就已经输了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等很多重点名校,保研率一直在增长,有的学校的保研率甚至能达到80%甚至以上。这种局面深深地打击了那些普通高校的考研党们,就因为自己的学校级别问题,从一开始就没跟人家那些名牌大学的同学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心里瞬间凉了一大半。埋头学习的同学二、考研复试难度也在提高都知道今年考研人数刷了高新,竞争是非常的激烈,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毕业人数太多。目前,高校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数量一直在增长,专科生在就业的时候通常因为学历低而遭受到排挤,就连本科生,现在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更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来规避毕业找工作难的情况,想通过努力再提升一下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但是,2019年的考研可能会很不乐观,考研的复试难度可能会加大,所以,即便是笔试考得好,也不能保证能过。三、国家分数线将有所上升2009-2019报考数据第三个是最致命的打击,国家分数线可能会提升,考生人数众多已经是既定事实了,但是,高校招生人数也是有限度的,这种不能持平的比例,必定会导致国家分数线的上调。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在预测今年的考研试题难度要降低,所以,提升国家线也是很符合常理的。各种猜测更是加剧了今年考研同学们的焦虑,笔试成绩感觉不错的同学也不敢掉以轻心,新春一过,考研复试就会迎面而来,关于2019年考研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吗?你们觉得这次考研难度会题高吗?
大家好欢迎关注百家号原创作者“cola考啦”,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2018考研人数激增!20年间考研人数增9倍,哪年“史上最难”呢?考验是第二次考试的重要跳板,很多人高考没有考中喜欢的学校,研究生又想进行再一次的尝试,所以说考研的话题度也不亚于高考,今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而2000年才只有40万左右,这一变化对于考试者来说是担心竞争激烈,对于国家教育界来说就是该庆幸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进步了。考研人数的增加让每一年的考研都比前一年更难,抛开试卷难度不说。那么这些年从报考到招生,考研都有哪些变化?考研人数逐年递增,竞争越来越大近几年,考研越来越热,这反映在报考人数的逐年攀升上。从2000年的39.2万到2019年的290万,报考人数20年间翻了9倍。很多人会考虑到保研会省去一部分竞争,然而,推荐免试的比例占据了40%,其实考研的学生其实难度会更大。工商管理和医学类专业招生最多,女生比例超过一半工学、管理学和医学都是这家年考研大热的专业,而教育学也开始上涨,超过了法学和理科学科。一直有观点认为女生逐渐成为考研群体的主流。专硕人数超过学硕,往届生读研比例更多专硕的规模壮大后,人数在增加,这几年都超过了学硕,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在河北和湖北两省,2017年专硕报考人数也首次超过学硕。而在招生方面,2017年,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数也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往届生也居然比应届生多了二十万考生,毕竟受的是全日制改革的影响,社会人士也在加入在职考研的队伍,社会需求量变大,应届生的考研竞争也在变大。主要趋势:农学是比较稳定的,工学的下降最明显对主要学科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发现了工学分数线在下降,农学却最稳定。就像是经济和管理学诸如此类的热门学科,往往每年的分数线却也在下降。编辑 朱珮瑶
今天文都网校给大家分享一位上岸学姐的考研心路历程,这位学姐19年考上了人大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专业。之前本科是一个三本类院校,学的专业就是这个。算是本专业、跨校考研的一个成功案例。这里不会讲她的复习过程,只介绍一些她的考研心路历程,好给2021考研人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考研的过程。2021考研一、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其实大家也许更好奇的是她为什么会选择报考人大,在语言学专业的排行榜里,人大是属于B+类985/211热门高校。单单从排名就让人望而却步,她到底哪里来的勇气呢?其实她也是纠结的,毕竟有那么多高校,不知道怎么入手很正常,大家普遍的做法是优先考虑非985/211类高校,觉得厉害的高校都不容易考,而不厉害的高校总该好考吧。其实不能这么理解,她的专业课老师给了她不错的建议,因为她是本专业考研,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就有了一个最熟悉的参考标准。这个标准怎么用呢?那就是去找有该专业的所有院校,先将地理位置太远的排除掉,避免复试的时候,时间上赶不及。然后就是搜集哪些高校有专业课真题,搜集一套就尝试的做做,看你觉得哪一套比较顺手,那么就将这个高校作为备选。这样选择的高校是最适合自己的,她也是再做了人大的真题后,感觉非常顺,专业课老师也认同了她的选择。二、选择了目标就要一往无前大家会问,她选择了人大是否会担心被刷呢?其实你没有时间担心,越感觉担心,越要看书,忙到你没时间去瞎想就好了。她选择人大的时候还考虑了其他的一些因素,如,名气(找工作时用得到)、分数线高(不压分,考不上还有调剂的可能)等,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专业课真题做是非常顺手。只有不是假装考研,基本上岸没什么问题。三、专业参考书目要这么用才最有效在说参考书目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参考书目的意义,高校指定或者不指定参考书目,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这个专业里导师的立场与观点,参考书目不是让你去死记硬背的,也不要将范围就缩放到参考书目里。大家要明白,这是选拔性质的考试,是考核基本功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这位学姐就很聪明,她花时间把中国有这个专业的C级别以上的高校都整理成了一个表,然后根据这个表去搜集这些高校的参考书目。这样你就会发现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你会发现很多高校的考研参考书是有交叉的,这说明这本书很重要,然后再看看专业课老师会推荐什么书,一结合就是你要学习的书单了。四、专业课该如何去复习(1)千万不要跟自己过不去,看书记不住很正常,说明你学习的次数还不够,没必要怀疑自己。要学的东西就在那里,东西是不变的,学一点就会少一点。多学一遍,就会增加你的理解,记忆知识点就会更容易。第一遍大致浏览,第二遍整理框架,第三遍细化框架,第四步如果还记不住那就继续看。看了多遍还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继续看书学习,重复学习的多了,慢慢就理解了。(2)知识体系框架最基础的方式就是按着书上的来,这是初始状态,你的目标是经过不断的重复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观点去搭建自己的框架,如果你成功了,说明你学会了,理解透彻了。如果搭建不出来,说明你复习次数不够。(3)专业课书籍的例子,一定不要放过,不是做一下就完事,而是要理解这个例子的解题思路,学会了这种思考方式,再遇到同类型的题,你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就会很高。2021考研五、专业课真题怎么利用(1)通过专业课真题,你就能确切地了解到考试的难度,3个小时你能否做全部题目?你试试就知道了,开始的时候,给你4个小时都不够。(2)专业课会考什么呢?基础和导师研究方向。导师方向可以去搜集导师的信息进行评估,基础就得看参考书,而考试重点是什么呢?那就要通过做专业课真题来深入了解。(3)平常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训练自己的答题逻辑,总结答题方法。如,名词解释类,可以从事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一定要能表达清楚才行。这位学姐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参考,虽然不是每一个人经验都适合你,但是总有一些亮点是你需要的,文都网校建议,2021考研人要善于总结,懂得思考,考研才能顺风顺水。
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在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在290万,2019年考研人数大幅度增加,后期复试调剂也变得非常困难。2019考研34所考研复试线公布之后,兰州大学和山东大学又上调了分数线,有的考生是稳进复试的,分数线上调之后只能选择调剂了。那么申请调剂之后就一定能收到复试通知吗?部分院校一直有调剂名额却不能申请?2019考研高分学生很多,这一现象就导致院校专业复试线上涨,申请调剂考生人数非常多。参加调剂的考生发现部分院校一直有调剂名额却一直无法申请!在每年考研调剂初期,考生都会关注有调剂名额的院校,但部分院校从考研开始调剂到结束一直有调剂名额,很多考生申请了缺额专业但迟迟没有收到复试通知。其实这种情况也是有原因的,考生申请比较偏远院校的调剂名额,如果该考生不能确定自己一定会在那边读研的话,即使申请了考研调剂该院校也不会发送复试通知,很多考生不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就一直干等。所以学生如果决定去这类大学读研,最好填写调剂申请再和该院校的研招办打个电话联系一下确定自己会在复试录取之后去该校读研,这样的话考生才会收到复试通知!有调剂名额的学校却拒绝考生申请?大部分院校会在官网上公布需要调剂的专业和名额,需要调剂的考生需要及时关注调剂院校官网信息,但是很多考生发现,有部分学校明明有调剂名额却无法申请。无论是电话咨询或发送邮件都受到委婉拒绝说没有调剂名额。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供大家参考:1、某些院校只要本科院校是985、211的考生34所自划线和国家线公布之后,大家都可以发现2019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都比往年高出很多,但部分院校部分专业存在招不满的情况,但是如果考生申请调剂到这些院校,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本科院校是985、211。就以山东大学为例,文学类专业复试分数线只需要355分,但只接受本科是985的调剂生。简单的说,就算你考研考了400分,本科是211院校的学生也无法参加山东大学文学专业的调剂。很多考生参加调剂遇到这样的院校通常都是被委婉拒绝的。2、院校大多数调剂名额已经内定虽然考生关注的院校在官网上公布缺额的专业,但是当考生实际去打电话联系时候,名额已经没有了。这些调剂名额不是被一志愿校内调剂了,实际上是被那些本校考外校又调剂回本校的考生占了。在各大学校之间,特别是相互合作的院校,调剂名额是优先共享的,院校内部调剂结束之后还有空缺名额你才有机会争取上。总结这么多,想要第一时间知道是否有调剂的机会,不能只看官网上公布的信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电话咨询。2020考研的考生看到小编写的文章之后,就知道调剂其实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从现在开始,参加今年考研的学生需要认真学习,争取一战上岸!2020考研,我们一起加油!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把持政权的少数民族在全体人民中的占比是很小的,因此,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征服的先后,将治下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这是元朝社会地位最高的等级,无论是在选官用人还是征税服役方面,蒙古人都是“优人一等”。如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在科举考试中蒙古人居右榜(蒙古人以右为上),在征敛如括马方面蒙古人则不括。第二等是色目人。色目,诸色名目。这是蒙古最先征服的西北、中亚、以及东欧来中国的各族人民的通称。色目人在元朝四等人制中居第二等,在蒙古人之下,但各方面的待遇优于汉人和南人。主要也是表现在为官、科举、赋税方面。蒙元贵族对色目人是比对汉人、南人放心的,如科举中色目人亦居右榜。第三等是汉人,概念不同于以往的“汉人”和现在的“汉人”,元朝四等人制中的汉人是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渤海、高丽以及较早征服的四川、云南等地的人民。汉人的地位与南人差不多,处于社会的底层。如科举上,汉人居左榜,人多、题难、流程繁琐,中试比率远小于蒙古人、色目人;而在征敛如括马方面,汉人则全部括取。第四等是南人,指的是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南人最晚被征服,社会地位最低。如在政府机关中,南人只能任副职。虽然南人、汉人在征服机关人数占优,但仍以蒙元贵族为首。元朝实行四等人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治,防止人民反抗。但是,四等人制的实行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区别对待的。如对于各族的上层,元政府有待有加,极力笼络,最终的目的无外乎巩固统治。如真定董氏、阳城郑氏、宋朝宗室的部分人员等,均受到了元朝政府的礼遇。四等人制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这种制度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汉人、南人的反抗从未停止,如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389年),仅江南地区就发生起义四百余起,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次数愈来越多。最终,量变引起质变,小规模的起义变为全国规模的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元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而追根溯源,则是元初即实行的四等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