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一则二本跨专业考厦大中文系经验贴分享!

2020考研:一则二本跨专业考厦大中文系经验贴分享!

考研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困难,但对每一个真正用心经历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次重生。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你们一些有用的帮助。预备阶段:一、关于考哪个学校,选择哪个专业我建议你认真衡量,去想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未来就业机会和前景,还是生活环境,或者一个硕士的学历,考研是人生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向上的平台,他对人生不能说有决定性作用,但确实有着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为以后的生活多积攒一些努力,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考研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再来选择地区、学校、专业。二、确定了学校和专业之后,一定要广泛的搜集学校信息,从报录比到分数线,最好能够看到学校真题,这样你可以大概知道这个学校的考试题是否适合你的思维,对你来说是不是更容易回答,报录信息,分数线等等网上都可以找到。三、通过自己意愿和搜集到的信息确定自己报考的专业后,一定要从厦大官网上找考研参考书目,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下其它相关书籍。备考阶段:第一阶段:我大概是在17年十月就开始进行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看书,了解书有多少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中国文学史》为例子,每一章又都会有小标题,在第一轮看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小标题,小标题对于提示本章主要内容有很大作用,对每章主要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在看到后面内容时会联想到之前内容,知识更容易衔接,对后期背书有很大帮助。第二阶段:18年四月开始就已经开始背书。《中国古代史》:是直接背了配套的辅导书,但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学史》一共有八编,每一编都会有绪论,绪论一定要背,近几年来厦大常从绪论里出题,13年出过文学与经学双向互动、魏晋南北朝发展历程;14年明代俗文学发展与文学特性认识的变化;18年宋词兴盛原因。除此之外《中国文学史》里的小标题一定!要注意,很多时候厦大的题目都倾向于用小标题直接作考题,不过虽然文学史内容多,但厦大不必重点,一定要好好研究真题,近年考过的真题可能不会考,但是考过的人物、时代、或者与以往考题有相似之处的知识点会考,仔细分析真题会发现考试的偏重点,比如人物、作品艺术成就或价值、文学作品等,也会发现朝代里,汉、唐、宋、明考过的题目很多,也很少会连着考一个朝代,但也有例外,比如去年和今年都考了宋朝。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考题又难又偏,有一点不方便的就是现当代文学没有小标题作提示,所以要自己把握内容和重点。现当代文学建议同时参照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可以弥补一下朱栋霖版现当代文学史中遗漏的内容,此外个人认为对现当代文学的把握,最主要还是要依据真题,根据真题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中最重主要的内容,如对比真题会发现鲁迅先生一直是考试重点、小说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也更受重视,新感觉派小说、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格外重要。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的题目经常出人意料,比如今年简答题就是“垮掉的一代”,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要比任何一个科目都要细致,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可能变成考题。可以参考真题猜测考试的重点时代,流派和内容,但一定不要侥幸,一定要细致复习。对于真题的分析,可以给予参考的如对比真题会发现,近年考试开始重视文学流派,如今年考了浪漫主义文学,之前考了批判现实主义,俄国文学、苏联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也经常被用来考试如《第二十二条军规》、“垮掉的一代”、《等待戈多》等。友情提示一点,鉴于厦大喜欢从0几年的题目里出题,莎士比亚在0几年多次考过,而现在好多年没有考过所以可以给予一定关注。语言学:跟其他语言学专业比,701的语言类题目更常出一些能作为论述题的大知识点,考点也更加基础,《现代汉语》参照真题我重点看了上册,其中词汇、文字考的频率更高,《语言学概论》对照着辅导书和从学姐那里买来的题库背了背,只有最后一章做了笔记。而《古代汉语》对应的翻译其实没有那么难,保持翻译的敏感度就好,也可以休息的时候用《太平广记》一类的书练练手感。802《文学理论》:先看了一遍,当然只是看根本就不够,要弄清楚每一章节内容,有的时候一章就可以出成一道题,此外课后题也要给予重视,课后题中的名词解释,问答都可能在考试中原题出现。文学理论我建议自己要看一遍弄清每一章逻辑关系,然后根据课后题尝试自己梳理笔记,这样再次与学姐笔记或者其它辅导书对比时,既可以补充自己的笔记,也不至于在没有把知识点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情况下,机械的背诵别人的笔记。对于真题,文学理论经常会出相似的或者几年之前出过的知识点,而最后80分的文学评论我是听了学姐卖的文学评论课程,对于文学评论的立题和评论方式也有一定启发,除此之外也可以多看些文学评论类的杂志,或者平时限时练练手。近些年来厦大的文学评论开始偏重于散文、随笔类,如今年叔本华美学随笔《论文学》、之前的《忠义水浒传序》等美学:美学太难看懂,是直接买了学姐笔记来背,同时也看了易中天的《破门而入》帮助理解。总体来说美学的题基本上都考的是重要人物或者重要观点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都是重点,具体的可以参照真题来决定复习的重点。第三阶段11月---12月这一个阶段分析了厦大考试的重点与出题规律外,我只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来练习掌控时间,和答题技巧,之后主要还是背书,只不过背书开始有了侧重点,【有一点要注意哦!虽然猜到考过的题再考的几率很小,但我还是会背!也还会背其它不像重点的知识点,只不过不再是强求精准!】这一时期背书我通常是背一个朝代或者时代,然后第二天复习前一天内容并重新再背新内容。11月-12月具体时间安排是:7:00-8:00:古代文学(昨天朝代+今天)8:00-9:00:现当代(昨天时代+今天)9.00--10.00外国文学(昨天两个时代+今天)11.00-12.00文学理论(昨天三章+今天三章)13.30--14.00美学14.00---17.00英语17.00--19.00政治19.00--20.00语言20.00--21.00复习到了后期基本就是古代文学一次性过两个朝代,现当代两个时代,文学理论五章等等。最最最最重要:1、每个人的记忆力和习惯不一样,所以时间要根据自己习惯调整哦2、每一门课程都要踏踏实实背书,不要自己押题,分析真题和押题是不一样的,分析真题只是为了确定哪个重点背,而不是哪个不用背~~对于真题的分析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的分析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好好背书,自己琢磨!3、考研都很难,但一定保持好的心态,慌了,累了就休息休息,不要强迫自己,这样大脑可能会拒绝学习的。公共课:我公共课考的并不好,所以也不敢怎么传经验,但是考虫的课可以考虑,肖秀荣的“圣经”就不用多说了。考研很累,我很幸运自己有足够的动机,也非常感激有一个能和我一起考研的伙伴,如果没有她的鼓励和陪伴我想我的考研之路会非常难熬,我希望每一个考研的小伙伴都能成功,也祝愿每一个我身边的考研人能一帆风顺。

金环蚀

2022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初试超详细复习经验指南

四川大学中文系从2019年(2020届)考研开始改革,改考大综合,考试科目从原本的635和914变为635和915。915中国语言文学这一科目的考试范围具体可以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官网上查看,这一科目涵盖了中文系本科所有专业课的内容。范围的扩大自然给复习带来了难度,仅从复习量上来看学习任务就远重于从前,且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中文系的实力也在全国前五的水平,再加上中文系招生人数比起其他同水平院校稍多,报考人数自然也很多。据说2020届考研全国有四万人报考四川大学,考研难度可想而知。1.考研外语1)考研日语因为我在大学期间自学了日语,所以考研时选择了203公共日语。考前准备期间我搜索了一些与考研日语相关的资料,我发现在网上各种资讯中比较普遍的一个回答是:考研日语的难度在N2—N1之间。而根据我的亲身感受,我认为考研日语的难度跟N1差不多,而不是N2—N1之间。这个难度指的不是单纯题目的难度,而是范围、知识上的难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一张考卷上有一个N1才学过的知识点反复出现了好几次,基础知识部分中出现过,阅读题中出现过,翻译题里也出现过,如果只是像其他人所说的,N2—N1的水平就足够的话,怎么能应付多次出现的这个知识点呢?就算是学够了N1的知识点,也不一定全都能记住,有时候学过的知识,忘记了,在考场上再见到也就像新的一样,更不要说学完了N2就去考的了。考研日语203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翻译(日译中)和作文四道大题。基础知识一共有20道题,个人认为13—20题较简单,可能令人纠结和困惑的是1—12题。1—12题是选择一个选项去填长篇文章中的空,可能会考助词的用法,可能会考动词的变形,考查得较为琐碎,考查的范围也较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虽然都是基础知识,但有时越是基础越是容易混淆,个人推荐用书是备战日本语能力考时会用到的新完全系列的文法书,这套书后面文法形式整理部分会对这道大题有很大帮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文。如果说其它题目是考查你对知识的掌握,那么作文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运用,这是最难的。我们可能读得很顺畅,从日文翻译到中文也很顺畅,但下笔去写东西是很困难的。针对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熟练掌握单词文法的基础上多多写作,而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运用知识,两者互相促进,实际上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考研英语在不确定选择考研英语还是考研日语的时候我也准备过考研英语,总体来说考研英语难度较大,但从小到大的考试经验告诉我,无论是什么样的英语考试,最重要的永远都是词汇量,去问100个人,99个人都会告诉你去背单词,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如果不喜欢干巴巴地背单词,建议多做阅读题,遇到不认识、不确定的词就圈出来,做完之后查词典,查完了再背,这样循序渐进地背诵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考研英语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在词汇方面也可以使用考研英语红宝书系列。2.考研政治考研政治由于现在有很多专门做这方面课程的老师,比如新祥旭,复习进度和用书之类都可以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些我个人的亲身体会。第一点就是做题技巧有时候更为重要,如果高中时是文科生,在知识掌握和领悟方面可能会优于高中时学理科的同学,但也容易受高中时做题思维的限制,我们要知道考研政治的做题思路跟我们高考文综是有很大不同的,关于这一点要通过多多做题去体会,有的机构、老师在这方面也会有讲解,注意一定要认真听这一方面的内容,切忌埋头背书,不要认为把书背好就能把题做好,背书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掌握技巧,才能自如应对考试。另外一点就是要有条理,有框架,简单来说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学的是什么,这句话并不是废话,因为真的有很多人就是稀里糊涂的。3.专业课1)915中国语言文学川大从2020届开始改考大综合,改动的就是这门915,考试范围扩大了,复习起来可能会有下不了手的感觉,所以建议大家在新祥旭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由直系学长学姐带你,会轻松很多。但在这里我最想说的就是不要抱侥幸心理,考试中没有所谓重点,什么都有可能考,什么都可能是重点。任务繁重,虽然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所偏重,但我认为应该尽量把所有内容都至少过一遍,有的如果实在记不住了,留点印象也是好的,毕竟考试不完全是平时努力,还有临场发挥的部分,如果平常学得到位,有的题还是能写上几行的,毕竟我们考的是语言、文学,这些知识都不是固定、僵硬的,而是灵活的,并且是互相贯通的,这种心态我们也要应用在平常的复习之中。也许有的人面对如此之广的考试范围会感到头痛不解,但我认为所有考查到的知识都是必要的,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认为你还是不适合继续走求学的道路,尤其是中文系。在这里多提一句语言学的复习。个人认为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内容是最简单、也是最有趣味性的,但它同时也有很琐碎的一面,有的概念你可能很难分清,最开始你可能觉得自己学明白了,但转眼你又困惑了,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语言学它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的,遇到困难要多给自己举例,况且参考书上本身就有大量例证,好好利用并认真体会,在生活中也要对各种语言现象保持高度的注意,这并不会给你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负担,而且这种敏感是你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本身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我相信大部分中文系本科生在学现代汉语的时候都应该是最轻松也是最愉快的,首先是因为它与你日常生活相关,你会想“怪不得……”;其次它也可能会打破你原有的认知,你又会想“原来……”“居然……”;另外,它还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看事情的角度,不过具体的需要你自己去体会。915主要会用到的参考书较多,在这里按照学科分类介绍:首先是中国现代文学,建议使用钱理群、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建议使用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建议使用章培恒、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搭配川大本科所使用的教材《中国文学》四本书(刘黎明)。语言学和现代汉语我使用的都是川大的教材,《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同时也可以参考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推荐使用王力《古代汉语》;比较文学使用曹顺庆《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建议使用川大教材《外国文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龚翰熊《欧洲小说史》。另外,对于中国语言文学来说,参考书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阅读。脱离自己的认识,只谈书本上的内容,就会使答案看起来过于空泛或过于机械,缺乏灵魂,而答案只有与自己的认识、评价相结合,与原典相结合,才会显得丰满和充实。2)635文学评论写作635文学评论写作和往年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主要的题型是填空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文学评论写作,还有一道是古文翻译题,会给一段古文让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出其中蕴含的观点和理论。主要的参考书是阎嘉《文学理论基础》,《现代西方批评理论》也可以作参考使用。后一本书是主要理论家的生平、作品和原典选读,《文学理论基础》每一章节的最后也有大量的原典选读。个人认为原典选读的意义在于更准确、更具体地认识理论本身,如果说章节里的内容是一个框架,对原典的阅读就是充实、细化这个框架的过程,你需要借助原典选读去更好地理解章节中提及的理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论述题部分,有时会考到与当今社会文化现象有关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在吃透书上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对身边的现象多加注意,一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二则在答题时也不会使答案显得太过笼统和空泛。以上内容不仅是一些方法上的建议,也为各位提供一种心态上的参考,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红珊瑚

郑州大学文学院各专业考研备考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每年报考人数的增长,让考研成为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今天咱们一起聊一聊考研应该准备哪些资料。一、考试科目专业: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③618语言学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④830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二、参考书目关于参考书目重要性小编在这里就不过多的做讲解了,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为了帮大家节省时间,小编整理了各个专业所指定的参考教材。推荐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增订五版)。《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南开大学版社2014年第五版。《文学理论》,鲁枢元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历年真题我们可以根据历年真题,找到报考学校的命题规律、题型考点、分值分布、难易程度、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等,从而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提高复习备考效率。郑大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历年真题: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830文学综合考研真题、618语言学综合考研真题。通过真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哪些知识点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哪些知识点是易考点,命题人的出题思路等等。有利于让我们针对性的去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系统地、有效地展开复习!通过做真题,可以预测考试范围并锻炼我们的做题节奏,提高我们的应试心态,能够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考试!四、考研笔记由于考研书目比较多,考研笔记也是我们研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笔记是一个不断补充的过程,它不是一遍就可以完成的。通过不断的整合,可以形成自己的框架和知识系统,也是为最终答题做准备。郑大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语言学纲要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古代汉语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现代汉语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中国当代文学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外国文学史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9、文学理论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中国文学史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汉硕《中国文化要略》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汉硕《跨文化交际学》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习笔记、汉硕《现代汉语》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汉硕《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汉硕《古代汉语》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那么考研笔记在我们考研的路上有什么作用呢?第一:梳理复习思路。第二:,帮助我们把不理解并且需要重点强化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从而有利于我们快速掌握重点知识。第三:可以使我们的复习资料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薄。节省我们的复习时间。五、题库和课后习题做题是考研复习的重要过程,只有不断的做题,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查漏补缺。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开拓思路。只有做的题多了,我们的思路才会逐步开拓,不至于一做题,就感觉到无从下手。做题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简单的说就是熟能生巧。做的题多了,我们的正确率也会跟着提高。做题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处在在线状态,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就是这个道理。做的题多了,有助于我们把握好做题的节奏,不至于在考试的过程中钻牛角尖,因小失大!郑大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考研精编章节题库、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精编章节题库、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考研精编章节题库、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精编章节题库、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考研精编章节题库、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精编章节题库、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精编章节题库、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考研精编章节题库、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考研精编章节题库、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考研精编章节题库。课后习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同时课后习题也是各级各类试题的发源地。因为课后习题是专门为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而设计的。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了课后习题哦。

红土地

过来人讲述那年高考的遗憾事:随便选不可以

视频中国供图关于高考的记忆就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遗憾是成长旅途中必经的站点,不要让遗憾成为执念,它不代表失败,也无法决定一生。耿耿于怀三道选择题白简简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题念念不忘?说到高考的最遗憾,我再一次搜出了那年浙江高考的文综卷,翻到那9~11题选择题。尽管我知道,当时就没看明白的题,如今看来更是不知所云,但我清晰地记得题干上哈尔滨和阿拉斯加的日偏食是如何困扰我多年。以至于不久前出现日食,朋友圈被刷屏时,我脑子中闪过的依然是那三道连环选择题。高一结束分科时,班上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理科,这也是全校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毕竟这所高中的理科升学重点率要高于文科。然而,我发现老师讲的我都懂,就是做不对物理题,而且历史地理不是更有趣吗?于是,经过一个下午的深思熟虑,我果断选择了文科。之后,顺风顺水,尤其对地理,一直以满分选手要求自己,自觉对地球的了解比对家乡还熟。世事难料,高考文综卷的第一页就是当头一棒。三道选择题是连环的,一题错,按照这个逻辑做下去,就是题题错,一题4分,三题就是12分,12分,估计得有几千个学生吧。当时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包括稳住、别人是不是也不会、考不好怎么办、怕是要复读吧、要不读个某大算了……当把其他所有题都做完,再次回到这三题,依然没有任何思路,只得蒙上三个答案,垂头丧气地出了考场。考完回家吃饭,我无精打采地说没考好,12分不会做,我妈表现得十分淡定,简直就跟教科书上的“考生家长须知”一般专业,都没怎么接话茬,就说吃饭吃饭,休息休息,明天继续。之后的考试过程平平无奇,并无太多记忆点,我依然上了不错的大学,看来心态的确比12分来得更加重要。因为当时是出分填志愿,所以我也没去对答案。照理说,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就连那年高考本身,别的科目有错哪儿我都不知道的扣分,文综也并没有考砸,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选择题念念不忘?自我分析后,遗憾的来由应该是这样的:当时自诩“地理小天使”的我不接受自己怎么会出现完全的知识盲点,这个事儿已经不仅关系到分数,还关系到我的追求啊——至少18岁时的我是这么想的。小学时候,有一门名叫《常识》的课,属于副科,不考试,地位大概仅高于体育课,教的是除了语数外之外所有科目的启蒙汇总,其中也讲到日食。《常识》的授课老师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儿,他给我们发了一张表格,上面是20年间中国能看到的所有日食的时间。十来岁的我视若珍宝,拿回家小心翼翼地夹在书桌的玻璃板下,不时算算还要多少年我才能看到——那是很久很久以后。对当时的我来说,获取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如果还能考个高分,获得老师家长等各方评论的认可,那就稳赚不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在大学之前的12年学生生活都十分顺畅。高考考完后,我并没有向老师去那三道题的解题过程,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三道题我都蒙对了……这就很尴尬,不知如何开口,我赢了考试,却丢了知识,当然,对于那一场大考来说,结果更重要。这种纠结一直延续到了大学。我选修过天文学、人类学等我感兴趣但不擅长的课程,都因学分绩那个“更重要”的结果而中途退课,当然,最终也在大四时以不错的学分绩保研。只是有时候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愿意去触碰一些也许结果不愉快但过程很有趣的东西呢?我的房间自我离家上大学后就没有什么变化,连书桌上的那块玻璃板都没动。那张表格上的日食我已经一个一个看完了,最近的这次并没有出现在表格上,因为这已经是20年后的事情了。时间快得猝不及防,大学毕业多年,工作中又遇到新的选择。尤其最近很流行的“30岁”话题,我想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做都不晚。就像每年高考时节,我都会想起那三道日食选择题,想了十几年,现在我真的想解开它。不说了,做题去了。提起中文系已没有刺痛感逐犀它们是一本本、一张张我高三时写下的“不知所云”,它们曾是让别人认为我会去考中文系的“铁证”。记忆中,2012年夏天的那场考试和高三参加过的数不清的考试也没什么区别,走出考场抬头望,天空没有异象,世界也没有重启。半个多月后成绩公布,我考上了填写在第一志愿位置上的那所大学的那个专业,没有一点悬念。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候,我被学校推荐参加了某大学外语专业的提前批次招生考试,心态平和却也全力以赴,最终入选。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即可录取,这对于当时挣扎在高三“苦海”中的自己来说,就像是一种“赦免”。父母与老师感到欣慰,朋友为我开心,甚至羡慕。我想,我的高考提前结束了。直到一位朋友问我:那你是不是就不考中文系了?我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他,停下正在笔记本上写小说的手。是的,我会考中文系,这在我的一些朋友心中,是比他们自己将要考什么专业还要确定的事实。然而这场提前了3个月的“胜利”,却让我忘了对自己还有这样一个“不像样”的承诺。犹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敏锐地察觉到我犹豫的父母也曾与我深夜长谈,他们说,“放弃这个机会太过可惜”,他们说,“这个专业未来更好就业”,他们说,“你有把握考上那所大学的中文系吗?”在高三后来的日子里,我如往常一样刷着刷不完的题,背诵着大段的答题要点,在每天晚自习结束前的一点时间里,在本子上写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和矫情的思绪。我想用剩下的时间去测量这份承诺的重量,决定是否将其兑现。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陷入这种略显俗套的抉择:鼓起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或是享用已经收获的果实。最终,我的勇气余额不足。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的内心很平静,结果意料之中。向老师和家人报告完毕之后,我回到房间,开始收拾高三这一年的学习资料。说是收拾,实际上就是扔。那一摞摞做过的习题集和试卷此刻正颓然地看着我,仿佛在说“你来了?” 我一一拿起来,快速翻阅一遍作为告别,接着放在“确认扔掉”的一边。最后我看到了它们。它们是一本本、一张张我高三时写下的“不知所云”,它们曾是让别人认为我会去考中文系的“铁证”。我把它们放在了另一边,然后故作轻松地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大学4年过得算是精彩。其间我也去听过中文系的课,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认真地做一些笔记。那种想法大概就是——虽然后来很多人都告诉我,中文系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我还是很想去看看如何不一样。顺便弥补一些遗憾。那年的高考在所有人看来我都没有输,但“遗憾”这个词说出来,又仿佛自己真的输了那么一点点。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喜欢的媒体工作。我一边向人解释着为什么大学读这个专业却选择了做文字工作,一边努力地证明自己和那些科班出身的人一样可以胜任。于是我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随之得到的肯定也逐渐令我内心深处的不安偃旗息鼓。这件事我后来也曾与不少朋友和同事提起过,其中一位在外企做销售的朋友还颇为严肃地对我说:“我觉得即使中文系毕业也不一定适合做文字工作,比如我。”也是自那时起我开始相信,热爱与用心足以替代“科班出身”的标签,最终成就那个自己暗暗许下的目标。如今被问到高考有什么遗憾的事,我还是会回答说没能报考中文系,但这样说时,内心再不会有任何的刺痛感。有点遗憾,仅此而已。我甚至会感激这个小小的遗憾,因为它让我在之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以不再辜负少年时的“雄心壮志”。关于高考的记忆就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很想对那些刚刚结束以及尚未接受高考洗礼的朋友们说,遗憾是成长旅途中必经的站点,不要让遗憾成为执念,它不代表失败,也无法决定一生,而证明自己和实现理想,永远都不会太晚。“随便选”绝不是四年后才起作用刘晶晶我拼命想抓住考研这个可以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把目标定在了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目标高到所有人都劝我冷静。但这一次,我没有退让。时隔多年,我还记得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个下午。班主任在出成绩半小时内打来电话:“你再说一遍,你考了多少?!”我语气平静地回答:“601。”相对于我的“平静”,电话那头不肯接受现实的班主任反倒更像是高考生本人。我找了个借口迅速挂断电话,害怕再多说一句就要哭出来。这个分数于我而言算超级失常发挥。我不敢相信地一次次看成绩条,看了3遍才肯接受现实。习惯遇到问题先自我处理的我,没有哭,没有抓狂,只是默默地说了句:好像,我去不成想去的大学了。由于从小憧憬当律师,我高一便坚定了学法学的念头,把目标定在了北方政法名校,梦想着在未来穿着帅气的制服,给人们带去正义和公理。然而高考失利,一切瞬间成空。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由于灰心而随便选择的志愿,会导致久久未能弥补的遗憾——就像有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伤痛一样,我要用很多年来治愈选错志愿这个痛。出成绩的那天,偌大的客厅里没有一个人讲话,我看着爸妈的脸,一边掉泪一边苦笑着想:“是吧,你们也觉得我的人生完蛋了吧,你们也觉得我这段路失败了吧。”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我,没有心情查看适合这个分数的学校和专业,只是一直躲在房间里哭。直到不得不填报志愿时,爸妈否决了我原本想学的法律,理由是女生不要学容易产生纠纷的专业,况且又不是政法类名校,“干得好是何以琛,干不好是张益达”,甚至不惜搬出家里德高望重的伯伯来劝我。没有高考分数作为底气,我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问:“我能选什么?”他们给了两个选择:师范和金融。老师是他们眼里百分之二百的“铁饭碗”,被认为是最适合女生的工作,没有之一;而金融,现在想来,是因为2015年金融大热。我不想当老师,所以果断选择了金融;因为“考砸了”这个事实,我觉得自己已不配拥有追梦的资格,也不配选择省外的学校。我的高考志愿,便在自我否定与全家的意见中,草草作了决定。我安慰自己,学校虽然不是名牌,好在找工作还占据一定优势。但我忘了,占据优势的前提,是无数个限制语——省内的、金融类的、毕业后金融还是大热,也没想到今后如果要读研、留学,这个院校还会有诸多限制。而“随便选”造成的影响,绝不是在4年后才起作用。它从我入学第一天起,就在时时提醒我——你不够优秀,你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你的大学注定要废了。种种不如意导致我一度消沉。看到舍友们拿奖学金、参加活动,我刷着微博吸着麻辣烫无动于衷,放弃专业课学习,旁听着其他系的课和老师侃天侃地,却连自己专业的老师名字都没记住。唯一有所悸动的时候,是某天熬夜到凌晨3点躲在被窝刷微博,看到一个话题:“如果时光倒流,你想回到什么时候?”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不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幼儿园,也不想回到和旧时恋人初相识之时,只想回到2015那个夏天,坚定地握住当时自己的手,告诉她:“高考失利不意味着你很差,你也可以去外地,选择很不错的学校,也可以大胆挑战长辈的意见,选择喜欢的专业。不要‘随便选’,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拜托了。”我第一次认识到,我才20岁,是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纪,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暂时的结果与选择而自我放弃?我明明依旧可以做出改变。于是,我拼命想抓住考研这个可以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把目标定在了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目标高到所有人都劝我冷静,但这一次,我没有退让,坚定地回复:“我要选择我想要的。”虽然后来以一分之差惜败,我没有气馁,如今正在一边工作,一边为出国读研做准备,想弥补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的遗憾。时光不会倒流,但它会向前走。我拥有不了改变过去的能力,但我拥有改变现在和未来的努力。有人说,应该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释怀,但你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释怀的。艺术品存在缺憾美,是因为弥补不了,而我人生的艺术品,还在制作烧制中,所以我相信,缺口会有机会弥补。而我,会在成功的那一天,拍拍自己的肩膀,说一声:辛苦了,我知道你做得到。如果你心仪一座城,就朝着它出发吧何屿要是我填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那么我大学四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接受目前的轨迹。高考过去很久了,有时候回想那一场考试,我感觉,每个人经历的选择、面临的考验,都是你和未来的自己进行的某种“置换”。曾经反复犹豫的你,也是未来要承受一切的你。未来的你,也许会欢喜,也许会遗憾,但所有的选择都教会我们:只要自己想要的,都值得去坚持一下。我们在每个年龄未必能作出“最优选”,但一定值得遵从内心去冒个险。如今回望,我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坚持自己当时对于一座城市的执念,而不是被家人说服、妥协,去一座有点无趣的城市读书。还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那个夏天,我们在学校上暑期班,比赛期间,每天只要一下课或者自由活动,班长都会打开电视,同学们一起看奥运会。从那起,我就对北京萌生出一种遥遥的向往。家乡小城市所具有的精神丰富度并不高,在我的概念里,北京就像一个有魅力的符号,是一个会吸引很多有意思的灵魂跃入其中的文化大熔炉。高考分数出来,我考得还不错,能在省会城市填报名牌大学。但我直接说,我想选北京,结果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北京离家太远,和家乡气候、生活习惯差异太大,以及——我的分数只能去一个“牌子凑合”的学校。妈妈说辞简单粗暴:“北京一个亲戚都没有,你从小到大一直都特别需要人照顾。在一座巨型城市,你出点事、生个病都找不到人管,不能去。”我爸爸则等妈妈噼里啪啦一通扫射后,才缓缓开口:“到强手如林的北京,你能填报的学校,肯定不如其他城市的名牌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怎么办?大学4年是为了求职打基础的,在北京找份好工作多难!”不仅父母,我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大同小异。填报北京学校的同学太少了,大多数人选择省会城市,或者临近家乡的地区。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习惯了以父母意见为指令的我,内心也产生了动摇。尤其是爸爸的那一套“目的论”,让我尤其无法反驳。若是真如他们所说,任性北上结果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岂不是很丢人?所以,在交高考志愿表时,我违背了心里真实而强烈的心愿,去了一座不太喜欢的城市。那一天,我看到班级有两个男生填报了北京的高校,一群同学还围着他们大呼小叫,觉得把未来4年和那座城市绑定的决定,简直和勇士一样令人震撼。看着他们一副无怨无悔的表情,我心情有点复杂,感觉自己还是懦弱了一点。但为了“证明”选择的合理性,我还是找了各种理由:“也许我会很喜欢那座城市呢!”“从那个名牌大学毕业,未来找工作肯定会顺风顺水的!”秋天,高中同学们四散,开启为期4年的青春剧本。那所大学校风的确很好,室友和同学们都不错,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品质无可挑剔。只是,看着都“挺不错”的一切,在我眼中似乎多少缺了一点“极致的满足”。这座城市相对“安分守己”,像一个没有多少棱角的乖宝宝,生活足够舒适安逸,可是不会有那种让你心潮澎湃的惊喜生长出来。这座城市缺少新潮的文化空间,学校里年轻人的内心单纯,目标明确。比如我室友的规划就很清晰: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尽快在这里买房。这些规划没问题,很好,但不是我想要的。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上,我看到选择去北京的高中男同学,在开辟着一片令我心驰神往的美好疆土。他们交往的朋友,参加的活动,交流的空间,以及分享出来的大学生活心得,都是我当前不曾接触的。尤其是大三放寒假时,我去北京旅游,他们带着我在这座城市到处闲逛,去他平时爱去的书店、剧场、胡同、咖啡店,听他说到很酷炫的实习工作,我内心的遗憾不可抑制地生长出来:啊,要是我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义无反顾奔向北京,那么我大学4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地被迫接受目前的轨迹。然而,我和本属于我的快乐擦肩而过了。偶尔和父母提起,他们还是不以为然:“同事家孩子去北京打拼有多辛苦你知道吗?工作好多年也过得一般,这样有啥好的?”这种对话就迅速以一句“你现在这样最好”终止了。青春这条单行道,选了就走下去了,也没必要纠结最终的结果孰优孰劣。只不过现在,每当有年轻孩子们咨询高考志愿时,我都会对他们说:“如果你有向往的城市,有心仪的答案,那就朝这个答案出发吧。”高考志愿留下的遗憾,也改变了我后来工作、生活的态度。信你听见的最清晰的心声,才是最不会遗憾的做法。如果当年更努力一下李帆我对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再努力一下,就会攀升到更高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风景,结交更多有趣的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缘……读大学之前,我没见识过晚自习,深夜路过教学楼,看到那里灯火通明时,穷极想象力,莫过于“夜校还没下课呀”?地处西北,人口总数不大,竞争压力也小很多,我在的省份,一直是高考移民的圣地。教导主任曾经考虑过高三学生课后自习的事情,还做了很多事先动员工作,响应者寥寥,最终因夜路安全原因作罢。整个高考阶段,大家优哉游哉,当然,假期也是补过课的,但强度嘛,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环境如斯,小环境呢?反正在我家没人逼我读书。读到高中,我已经是整个家族的最高学历。钳工、电工、裁缝、水暖工,在以手艺人为主的家庭中,作为读书的那一个,我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好在对知识的基本尊敬是有的,我也因此豁免做很多家务,副作用是一直到结婚,我都笨手笨脚,动手能力近乎于无,仿佛背叛了我的家族。实际上并没有,相反,我一直给家人以惊喜。他们对我的期望,开始是读个中专,毕业找个办公室的工作,完全脱产,否则三班倒太辛苦了。后来是混个大专文凭,有干部编制更好。再往后,对我调高了期望值——要是能上某某大学就好了。某某大学,物理距离我家只有3站路,在家人心目中,这个距离已是遥不可及。好在这个愿望,在3天高考后,也无惊无险地实现了。我妈的原话是:“就像做梦一样。”我们一家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对子女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更谈不上野心。而我的自我怀疑,在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外省的同学们成绩都好得出奇,了解到他们之前经过怎样的学习强度,我释然了一些,继而对自己之前虽不能算吊儿郎当,但确属不思上进的高三生涯进行了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跟他们一道去上晚自习,彻底把“大学比高中轻松”这种邪说抛到了脑后。然后,我的成绩逐渐提上来一些,并没有很高,不过,足以让我不再担心自己的智商原因。而事情不止于此。大三的时候,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交流活动。学院派出精锐学生,插班进入某东部省份大学同专业院系,一个学期后,纷纷包揽了所在班级的垫底。为了照顾鄙校的尊严,调整了一下政策,交流生就不参与排名了。与之对照,对方交流到我校的学生,在与其相处中,觉得衣食住行也属寻常,但为啥见识还有成绩都那么棒呢?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在我读书那会儿,网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信息流通龟速,了解世界的窗口,就是从身边这些异乡、异校的同学开始。他们为我缓缓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种差距,似乎每天上晚自习也弥补不了。我就想,当初高考时,再努力一把,考去这些学校,是不是自己也会有质的提高?坦白地说,我对奋斗这件事情,还是充满了怀疑。可我对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再努力一下,就会攀升到更高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风景,结交更多有趣的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缘……想到曾经还是有这样的机会,说没有后悔,也是不诚实的。

托于同体

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人文学院:语言学、历史学、中文,值得一看

考研的最后一个考验:考研复试大战, 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来看看华中科技大学师哥师姐们分享的考研复试经验吧!今天推送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考研面试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复试流程华科语言学的复试有三个部分:1、专业课笔试2、专业综合面试3、英语听力口语面试02、专业课笔试前两个部分可以放在一起准备,总结来说就是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关于语言学专业的复试,去年的时候,学院官网上没有给出复试的范围和参考书目,所以以下经验仅供参考。我在准备复试的时候还是以初试的内容为主,以研读语言学导师发表的论文为辅(读主要老师的论文甚至专著,提炼观点,进行系统记忆)。还有一点,就是要密切关注与语言相关的一些时事热点并提前想好你所持有的态度及原因。复试专业课笔试的题目与初试相比,难度有所提高,不同于初试识记类的题目,多是具体的分析语言现象的题目,考察将语法理论实际运用的能力。去年专业课笔试一共有三题,前两题是分析语言现象,一道现代汉语,一道古代汉语,第三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求你写一篇研究生学习计划安排。03、英语面试英语面试的自我介绍可以多在网上看看别人的,然后再写出自己的,内容与中文类似,最好也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还有一些常见的英语面试中的提问也能在网上查到,然后自己写出回答再练习至熟练程度。英语听力的练习我建议可以听托福TPO听力的lecture部分(有几篇是关于语言学的)。04、综合面试关于专业综合面试,我建议准备简历和本科成绩单,一一分发给评考导师(一般是六个导师)。发了简历之后,首先自我介绍,可以好好准备一下,把老师比较关注的、可能会提的问题自己先表达出来,比如,你的本科知识储备,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和专业,你的科研能力,你的爱好,你以后的研究计划等等,这样自我介绍也比较充实。导师问问题的时间就相对短一些。导师提问随机性比较大,会根据你的简历和你的自我介绍提出一些专业相关的问题,如果本科有写过优秀论文就可以把导师的注意力引到这上面来。最后,导师可能会问你毕业论文写的内容,如果开始写了也可以准备好多谈一些,但我去年那个时候还没写完,就没有多讲。面试时间不长,每人大约八到十分钟。历史所01、复试流程报到验证—专业知识笔试—外语听说面试—专业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面试—复试成绩与入学考试总成绩公示—调剂工作与申诉处理—公布拟录名单—确定导师02、复试内容1、专业知识;2、综合素质和能力(面试);3、外语听说能力;4、思想政治品德;5、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两门专业课。03、复试形式1、笔试卷面分数100分。笔试考试科目为《中国史基础》(去年内容比例中国古代史占60%,中国近现代史占40%),题目类型为简述题和论述题。基本参考书目为目前通用的相关教材。笔试答题时间:2小时。2、外语听说测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与专业复试分开进行,对每名考生单独进行听说能力测试,时间约为8分钟。具体做法和要求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英语听说测试实施办法》执行。3、综合面试比较侧重对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形式:考生与复试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同时,对思想政治品德进行考核,着重了解考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现象的看法和认识,并对考生的专业思想和治学态度进行必要的考察。时间约为20分钟。04、复试经验首先要谈的是英语面试部分。英语需要准备一段自我介绍,不论是何凯文或者是其他辅导机构都会有复试的模板,可以参照并形成自己的版本。自我介绍大概包括自己的本科毕业学校、家乡、兴趣爱好、考该校的原因等等,自己要提前准备一些话题,不至于临时慌场。我去年自我介绍背的不太熟,全程靠自由发挥(一部分是紧张所导致的,所以心态很重要)。自我介绍后是读一段文章,老师会问你问题,所以在读的时候你就得理解你读的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听力部分是比较简单的,听一段对话,语速有一半,难度与四级听力接近。专业课方面,基本的专业知识还是不能放松。大的历史脉络在复试前要理清。同时要注意心仪的导师的方向,老师的文章和该方向大家的书是要了解的。对基本史料和学术动态的了解是复试准备的重中之重。老师们都是很和蔼的,所以一定不要紧张。在面试中好好表现,对最后的成绩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要相信自己,好好准备。祝复试顺利,成功上岸!中文系01、专业笔试去年的文学类学术型笔试卷面为一道论述题,需要考生就题目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考察的范围较广,会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有“结合所报考专业谈谈理解”的要求,需要报考不同专业的考生找到不同的侧重点并加以引申,着力点可以小而精,不必求全。语言文字类学术型笔试卷面为三个分析题和一个小作文,小作文要求考生结合报考专业谈谈读研计划和自己的想法,三个分析题考察分析具体问题的功力,也考察考生对学界的了解和学术研究意识。建议准备时多看本学科的经典教程类著作,关注教程中出现的问题。报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考生参加专业型笔试,去年的笔试卷面为两道大题。一道大题要求设计教案;另一道是材料分析题,分析跨文化交际和汉语教学案例。02、专业面试面试中首先考生自我介绍,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介绍关于自己的本科学校、本科专业、个人基本情况、自己对报考专业的研究和研究计划等情况。老师可能会针对自我介绍中的一些细节提问,所以不要提及自己不熟悉的、把握不大的内容,或者事前做好充分准备,让自己的细节经得起推敲,成为闪光点。本科专业与报考专业一致的考生可能还会被问到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建议考生对一些个人履历资料(本科学校、本科专业、家乡等方面)有更多人文背景、专业背景上的理解。面试回答要实事求是,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切忌强行回答,但对于把握较大、自己有创新观点的问题,最好多谈一些。尽量回避冷场,答出自己知道的有关联的内容。在认真准备的情况下,自信沉着、踏实努力,以参与学习交流、接受老师指点的心态走进面试考场,相信考生一定会考出好成绩,成为一名准huster~(以上经验分享仅为复试当年的考生个人所得,仅供参考,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那年高考的遗憾事

视频中国供图关于高考的记忆就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遗憾是成长旅途中必经的站点,不要让遗憾成为执念,它不代表失败,也无法决定一生。---------------耿耿于怀三道选择题白简简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题念念不忘?---------------说到高考的最遗憾,我再一次搜出了那年浙江高考的文综卷,翻到那9~11题选择题。尽管我知道,当时就没看明白的题,如今看来更是不知所云,但我清晰地记得题干上哈尔滨和阿拉斯加的日偏食是如何困扰我多年。以至于不久前出现日食,朋友圈被刷屏时,我脑子中闪过的依然是那三道连环选择题。高一结束分科时,班上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理科,这也是全校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毕竟这所高中的理科升学重点率要高于文科。然而,我发现老师讲的我都懂,就是做不对物理题,而且历史地理不是更有趣吗?于是,经过一个下午的深思熟虑,我果断选择了文科。之后,顺风顺水,尤其对地理,一直以满分选手要求自己,自觉对地球的了解比对家乡还熟。世事难料,高考文综卷的第一页就是当头一棒。三道选择题是连环的,一题错,按照这个逻辑做下去,就是题题错,一题4分,三题就是12分,12分,估计得有几千个学生吧。当时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包括稳住、别人是不是也不会、考不好怎么办、怕是要复读吧、要不读个某大算了……当把其他所有题都做完,再次回到这三题,依然没有任何思路,只得蒙上三个答案,垂头丧气地出了考场。考完回家吃饭,我无精打采地说没考好,12分不会做,我妈表现得十分淡定,简直就跟教科书上的“考生家长须知”一般专业,都没怎么接话茬,就说吃饭吃饭,休息休息,明天继续。之后的考试过程平平无奇,并无太多记忆点,我依然上了不错的大学,看来心态的确比12分来得更加重要。因为当时是出分填志愿,所以我也没去对答案。照理说,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就连那年高考本身,别的科目有错哪儿我都不知道的扣分,文综也并没有考砸,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选择题念念不忘?自我分析后,遗憾的来由应该是这样的:当时自诩“地理小天使”的我不接受自己怎么会出现完全的知识盲点,这个事儿已经不仅关系到分数,还关系到我的追求啊——至少18岁时的我是这么想的。小学时候,有一门名叫《常识》的课,属于副科,不考试,地位大概仅高于体育课,教的是除了语数外之外所有科目的启蒙汇总,其中也讲到日食。《常识》的授课老师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儿,他给我们发了一张表格,上面是20年间中国能看到的所有日食的时间。十来岁的我视若珍宝,拿回家小心翼翼地夹在书桌的玻璃板下,不时算算还要多少年我才能看到——那是很久很久以后。对当时的我来说,获取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如果还能考个高分,获得老师家长等各方评论的认可,那就稳赚不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在大学之前的12年学生生活都十分顺畅。高考考完后,我并没有向老师去那三道题的解题过程,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三道题我都蒙对了……这就很尴尬,不知如何开口,我赢了考试,却丢了知识,当然,对于那一场大考来说,结果更重要。这种纠结一直延续到了大学。我选修过天文学、人类学等我感兴趣但不擅长的课程,都因学分绩那个“更重要”的结果而中途退课,当然,最终也在大四时以不错的学分绩保研。只是有时候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愿意去触碰一些也许结果不愉快但过程很有趣的东西呢?我的房间自我离家上大学后就没有什么变化,连书桌上的那块玻璃板都没动。那张表格上的日食我已经一个一个看完了,最近的这次并没有出现在表格上,因为这已经是20年后的事情了。时间快得猝不及防,大学毕业多年,工作中又遇到新的选择。尤其最近很流行的“30岁”话题,我想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做都不晚。就像每年高考时节,我都会想起那三道日食选择题,想了十几年,现在我真的想解开它。不说了,做题去了。---------------提起中文系已没有刺痛感逐犀它们是一本本、一张张我高三时写下的“不知所云”,它们曾是让别人认为我会去考中文系的“铁证”。---------------记忆中,2012年夏天的那场考试和高三参加过的数不清的考试也没什么区别,走出考场抬头望,天空没有异象,世界也没有重启。半个多月后成绩公布,我考上了填写在第一志愿位置上的那所大学的那个专业,没有一点悬念。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候,我被学校推荐参加了某大学外语专业的提前批次招生考试,心态平和却也全力以赴,最终入选。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即可录取,这对于当时挣扎在高三“苦海”中的自己来说,就像是一种“赦免”。父母与老师感到欣慰,朋友为我开心,甚至羡慕。我想,我的高考提前结束了。直到一位朋友问我:那你是不是就不考中文系了?我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他,停下正在笔记本上写小说的手。是的,我会考中文系,这在我的一些朋友心中,是比他们自己将要考什么专业还要确定的事实。然而这场提前了3个月的“胜利”,却让我忘了对自己还有这样一个“不像样”的承诺。犹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敏锐地察觉到我犹豫的父母也曾与我深夜长谈,他们说,“放弃这个机会太过可惜”,他们说,“这个专业未来更好就业”,他们说,“你有把握考上那所大学的中文系吗?”在高三后来的日子里,我如往常一样刷着刷不完的题,背诵着大段的答题要点,在每天晚自习结束前的一点时间里,在本子上写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和矫情的思绪。我想用剩下的时间去测量这份承诺的重量,决定是否将其兑现。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陷入这种略显俗套的抉择:鼓起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或是享用已经收获的果实。最终,我的勇气余额不足。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的内心很平静,结果意料之中。向老师和家人报告完毕之后,我回到房间,开始收拾高三这一年的学习资料。说是收拾,实际上就是扔。那一摞摞做过的习题集和试卷此刻正颓然地看着我,仿佛在说“你来了?” 我一一拿起来,快速翻阅一遍作为告别,接着放在“确认扔掉”的一边。最后我看到了它们。它们是一本本、一张张我高三时写下的“不知所云”,它们曾是让别人认为我会去考中文系的“铁证”。我把它们放在了另一边,然后故作轻松地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大学4年过得算是精彩。其间我也去听过中文系的课,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认真地做一些笔记。那种想法大概就是——虽然后来很多人都告诉我,中文系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我还是很想去看看如何不一样。顺便弥补一些遗憾。那年的高考在所有人看来我都没有输,但“遗憾”这个词说出来,又仿佛自己真的输了那么一点点。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喜欢的媒体工作。我一边向人解释着为什么大学读这个专业却选择了做文字工作,一边努力地证明自己和那些科班出身的人一样可以胜任。于是我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随之得到的肯定也逐渐令我内心深处的不安偃旗息鼓。这件事我后来也曾与不少朋友和同事提起过,其中一位在外企做销售的朋友还颇为严肃地对我说:“我觉得即使中文系毕业也不一定适合做文字工作,比如我。”也是自那时起我开始相信,热爱与用心足以替代“科班出身”的标签,最终成就那个自己暗暗许下的目标。如今被问到高考有什么遗憾的事,我还是会回答说没能报考中文系,但这样说时,内心再不会有任何的刺痛感。有点遗憾,仅此而已。我甚至会感激这个小小的遗憾,因为它让我在之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以不再辜负少年时的“雄心壮志”。关于高考的记忆就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很想对那些刚刚结束以及尚未接受高考洗礼的朋友们说,遗憾是成长旅途中必经的站点,不要让遗憾成为执念,它不代表失败,也无法决定一生,而证明自己和实现理想,永远都不会太晚。---------------“随便选”绝不是四年后才起作用刘晶晶我拼命想抓住考研这个可以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把目标定在了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目标高到所有人都劝我冷静。但这一次,我没有退让。---------------时隔多年,我还记得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个下午。班主任在出成绩半小时内打来电话:“你再说一遍,你考了多少?!”我语气平静地回答:“601。”相对于我的“平静”,电话那头不肯接受现实的班主任反倒更像是高考生本人。我找了个借口迅速挂断电话,害怕再多说一句就要哭出来。这个分数于我而言算超级失常发挥。我不敢相信地一次次看成绩条,看了3遍才肯接受现实。习惯遇到问题先自我处理的我,没有哭,没有抓狂,只是默默地说了句:好像,我去不成想去的大学了。由于从小憧憬当律师,我高一便坚定了学法学的念头,把目标定在了北方政法名校,梦想着在未来穿着帅气的制服,给人们带去正义和公理。然而高考失利,一切瞬间成空。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由于灰心而随便选择的志愿,会导致久久未能弥补的遗憾——就像有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伤痛一样,我要用很多年来治愈选错志愿这个痛。出成绩的那天,偌大的客厅里没有一个人讲话,我看着爸妈的脸,一边掉泪一边苦笑着想:“是吧,你们也觉得我的人生完蛋了吧,你们也觉得我这段路失败了吧。”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我,没有心情查看适合这个分数的学校和专业,只是一直躲在房间里哭。直到不得不填报志愿时,爸妈否决了我原本想学的法律,理由是女生不要学容易产生纠纷的专业,况且又不是政法类名校,“干得好是何以琛,干不好是张益达”,甚至不惜搬出家里德高望重的伯伯来劝我。没有高考分数作为底气,我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问:“我能选什么?”他们给了两个选择:师范和金融。老师是他们眼里百分之二百的“铁饭碗”,被认为是最适合女生的工作,没有之一;而金融,现在想来,是因为2015年金融大热。我不想当老师,所以果断选择了金融;因为“考砸了”这个事实,我觉得自己已不配拥有追梦的资格,也不配选择省外的学校。我的高考志愿,便在自我否定与全家的意见中,草草作了决定。我安慰自己,学校虽然不是名牌,好在找工作还占据一定优势。但我忘了,占据优势的前提,是无数个限制语——省内的、金融类的、毕业后金融还是大热,也没想到今后如果要读研、留学,这个院校还会有诸多限制。而“随便选”造成的影响,绝不是在4年后才起作用。它从我入学第一天起,就在时时提醒我——你不够优秀,你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你的大学注定要废了。种种不如意导致我一度消沉。看到舍友们拿奖学金、参加活动,我刷着微博吸着麻辣烫无动于衷,放弃专业课学习,旁听着其他系的课和老师侃天侃地,却连自己专业的老师名字都没记住。唯一有所悸动的时候,是某天熬夜到凌晨3点躲在被窝刷微博,看到一个话题:“如果时光倒流,你想回到什么时候?”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不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幼儿园,也不想回到和旧时恋人初相识之时,只想回到2015那个夏天,坚定地握住当时自己的手,告诉她:“高考失利不意味着你很差,你也可以去外地,选择很不错的学校,也可以大胆挑战长辈的意见,选择喜欢的专业。不要‘随便选’,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拜托了。”我第一次认识到,我才20岁,是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纪,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暂时的结果与选择而自我放弃?我明明依旧可以做出改变。于是,我拼命想抓住考研这个可以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把目标定在了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目标高到所有人都劝我冷静,但这一次,我没有退让,坚定地回复:“我要选择我想要的。”虽然后来以一分之差惜败,我没有气馁,如今正在一边工作,一边为出国读研做准备,想弥补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的遗憾。时光不会倒流,但它会向前走。我拥有不了改变过去的能力,但我拥有改变现在和未来的努力。有人说,应该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释怀,但你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释怀的。艺术品存在缺憾美,是因为弥补不了,而我人生的艺术品,还在制作烧制中,所以我相信,缺口会有机会弥补。而我,会在成功的那一天,拍拍自己的肩膀,说一声:辛苦了,我知道你做得到。---------------如果你心仪一座城,就朝着它出发吧何屿要是我填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那么我大学四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接受目前的轨迹。---------------高考过去很久了,有时候回想那一场考试,我感觉,每个人经历的选择、面临的考验,都是你和未来的自己进行的某种“置换”。曾经反复犹豫的你,也是未来要承受一切的你。未来的你,也许会欢喜,也许会遗憾,但所有的选择都教会我们:只要自己想要的,都值得去坚持一下。我们在每个年龄未必能作出“最优选”,但一定值得遵从内心去冒个险。如今回望,我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坚持自己当时对于一座城市的执念,而不是被家人说服、妥协,去一座有点无趣的城市读书。还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那个夏天,我们在学校上暑期班,比赛期间,每天只要一下课或者自由活动,班长都会打开电视,同学们一起看奥运会。从那起,我就对北京萌生出一种遥遥的向往。家乡小城市所具有的精神丰富度并不高,在我的概念里,北京就像一个有魅力的符号,是一个会吸引很多有意思的灵魂跃入其中的文化大熔炉。高考分数出来,我考得还不错,能在省会城市填报名牌大学。但我直接说,我想选北京,结果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北京离家太远,和家乡气候、生活习惯差异太大,以及——我的分数只能去一个“牌子凑合”的学校。妈妈说辞简单粗暴:“北京一个亲戚都没有,你从小到大一直都特别需要人照顾。在一座巨型城市,你出点事、生个病都找不到人管,不能去。”我爸爸则等妈妈噼里啪啦一通扫射后,才缓缓开口:“到强手如林的北京,你能填报的学校,肯定不如其他城市的名牌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怎么办?大学4年是为了求职打基础的,在北京找份好工作多难!”不仅父母,我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大同小异。填报北京学校的同学太少了,大多数人选择省会城市,或者临近家乡的地区。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习惯了以父母意见为指令的我,内心也产生了动摇。尤其是爸爸的那一套“目的论”,让我尤其无法反驳。若是真如他们所说,任性北上结果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岂不是很丢人?所以,在交高考志愿表时,我违背了心里真实而强烈的心愿,去了一座不太喜欢的城市。那一天,我看到班级有两个男生填报了北京的高校,一群同学还围着他们大呼小叫,觉得把未来4年和那座城市绑定的决定,简直和勇士一样令人震撼。看着他们一副无怨无悔的表情,我心情有点复杂,感觉自己还是懦弱了一点。但为了“证明”选择的合理性,我还是找了各种理由:“也许我会很喜欢那座城市呢!”“从那个名牌大学毕业,未来找工作肯定会顺风顺水的!”秋天,高中同学们四散,开启为期4年的青春剧本。那所大学校风的确很好,室友和同学们都不错,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品质无可挑剔。只是,看着都“挺不错”的一切,在我眼中似乎多少缺了一点“极致的满足”。这座城市相对“安分守己”,像一个没有多少棱角的乖宝宝,生活足够舒适安逸,可是不会有那种让你心潮澎湃的惊喜生长出来。这座城市缺少新潮的文化空间,学校里年轻人的内心单纯,目标明确。比如我室友的规划就很清晰: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尽快在这里买房。这些规划没问题,很好,但不是我想要的。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上,我看到选择去北京的高中男同学,在开辟着一片令我心驰神往的美好疆土。他们交往的朋友,参加的活动,交流的空间,以及分享出来的大学生活心得,都是我当前不曾接触的。尤其是大三放寒假时,我去北京旅游,他们带着我在这座城市到处闲逛,去他平时爱去的书店、剧场、胡同、咖啡店,听他说到很酷炫的实习工作,我内心的遗憾不可抑制地生长出来:啊,要是我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义无反顾奔向北京,那么我大学4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地被迫接受目前的轨迹。然而,我和本属于我的快乐擦肩而过了。偶尔和父母提起,他们还是不以为然:“同事家孩子去北京打拼有多辛苦你知道吗?工作好多年也过得一般,这样有啥好的?”这种对话就迅速以一句“你现在这样最好”终止了。青春这条单行道,选了就走下去了,也没必要纠结最终的结果孰优孰劣。只不过现在,每当有年轻孩子们咨询高考志愿时,我都会对他们说:“如果你有向往的城市,有心仪的答案,那就朝这个答案出发吧。”高考志愿留下的遗憾,也改变了我后来工作、生活的态度。信你听见的最清晰的心声,才是最不会遗憾的做法。---------------如果当年更努力一下李帆我对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再努力一下,就会攀升到更高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风景,结交更多有趣的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缘……---------------读大学之前,我没见识过晚自习,深夜路过教学楼,看到那里灯火通明时,穷极想象力,莫过于“夜校还没下课呀”?地处西北,人口总数不大,竞争压力也小很多,我在的省份,一直是高考移民的圣地。教导主任曾经考虑过高三学生课后自习的事情,还做了很多事先动员工作,响应者寥寥,最终因夜路安全原因作罢。整个高考阶段,大家优哉游哉,当然,假期也是补过课的,但强度嘛,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环境如斯,小环境呢?反正在我家没人逼我读书。读到高中,我已经是整个家族的最高学历。钳工、电工、裁缝、水暖工,在以手艺人为主的家庭中,作为读书的那一个,我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好在对知识的基本尊敬是有的,我也因此豁免做很多家务,副作用是一直到结婚,我都笨手笨脚,动手能力近乎于无,仿佛背叛了我的家族。实际上并没有,相反,我一直给家人以惊喜。他们对我的期望,开始是读个中专,毕业找个办公室的工作,完全脱产,否则三班倒太辛苦了。后来是混个大专文凭,有干部编制更好。再往后,对我调高了期望值——要是能上某某大学就好了。某某大学,物理距离我家只有3站路,在家人心目中,这个距离已是遥不可及。好在这个愿望,在3天高考后,也无惊无险地实现了。我妈的原话是:“就像做梦一样。”我们一家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对子女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更谈不上野心。而我的自我怀疑,在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外省的同学们成绩都好得出奇,了解到他们之前经过怎样的学习强度,我释然了一些,继而对自己之前虽不能算吊儿郎当,但确属不思上进的高三生涯进行了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跟他们一道去上晚自习,彻底把“大学比高中轻松”这种邪说抛到了脑后。然后,我的成绩逐渐提上来一些,并没有很高,不过,足以让我不再担心自己的智商原因。而事情不止于此。大三的时候,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交流活动。学院派出精锐学生,插班进入某东部省份大学同专业院系,一个学期后,纷纷包揽了所在班级的垫底。为了照顾鄙校的尊严,调整了一下政策,交流生就不参与排名了。与之对照,对方交流到我校的学生,在与其相处中,觉得衣食住行也属寻常,但为啥见识还有成绩都那么棒呢?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在我读书那会儿,网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信息流通龟速,了解世界的窗口,就是从身边这些异乡、异校的同学开始。他们为我缓缓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种差距,似乎每天上晚自习也弥补不了。我就想,当初高考时,再努力一把,考去这些学校,是不是自己也会有质的提高?坦白地说,我对奋斗这件事情,还是充满了怀疑。可我对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再努力一下,就会攀升到更高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风景,结交更多有趣的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缘……想到曾经还是有这样的机会,说没有后悔,也是不诚实的。

乐生活

3年读书700本,理科生就读复旦大学中文系,成绩排第一

他叫曹禹杰,身为一名理科生,他却选择了复旦大学的中文系当作自己的专业。大学本科期间,他所有科目平均分都超过90分,绩点满分4.0,还获得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推免资格,他却谦虚虚地说:“4.0只是个没有温度的数字。”满绩学霸不是一天炼成的,他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理科生能报文科专业吗?文科专业能转理科吗?为什么中国需要文理兼备的人才?为什么家长要培养文理兼备的孩子呢?让缪老师陪你聊几句。一、曹禹杰的三大法宝他的第一大“法宝”就是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6:30起床,晚上11点睡觉。规律的生活,让他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充足的干劲儿。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取得不俗成就的人吧,他们往往都非常自律。面对诱惑,他们不会轻易放纵;相对于安逸,他们通常选择努力。健康、规律的作息习惯能够让身体节约能量,让生物钟保持稳定,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有效地投入到自己所专注的事情上去。单单这一件事的难度已经足够高了,其他的两件“法宝”,可能比这还难。他的第二件“法宝”,叫做巨量阅读。为什么说是巨量?因为仅仅用“大量”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读书的数量。他是走读生,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需要花费接近两小时。在乘坐地铁的时候,他从不荒废时间,而是随身携带书籍来阅读。最多的时候,他每天背着七八本书,上学路上读一本,回家时候看一本。在校上课期间,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拿来阅读。本科三年期间,他读书的数量已经超过了700本,几乎平均每天读完一本书。第三大法宝就是它的“三遍学习法”。每天下课后,他会整理当天的课堂笔记,最晚在第二天早晨上午完成。周末他会复习当周所学的课程。下周上同样课程之前,他会再温习一次。看似简单的三遍学习法,实际暗合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在学习之后,人类对学习内容的遗忘并不是均匀的。一天之内的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变得缓慢,20分钟后大约会记得58.2%。一天后只能记住33.7%,六天后只能记住25.4%。所以他的三遍学习法当中,第一遍能够保证记住尽量多的知识,第二遍和第三遍能够增加记忆的稳固程度。二、理科生能报文科专业吗?有人会纳闷,高中学的是理科,大学却选择了人文社科类的文学专业,这是为什么?这么做可行吗?高中的文理分科与高考志愿的填报,都是选择,自己的兴趣也许就是最好的依据,我想这就是曹禹杰做如此选择的原因。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很多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都是文理兼招的。曹禹杰就读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与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这两类专业都属于文学学科门类,文理兼招,所以这条路径绝对是可行。三、文科专业能转理科吗?说完高中理科生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缪老师再来说说,在大学里面学习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有没有可能转专业到理工类专业或者是未来到这一类专业去深造。理论上讲,这种操作可以,但是难度就大了很多,原因是只有极少数学校的极少数理工类专业可以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目标。比如说工科类专业建筑学,由于它的性质是文+理+艺术(很多艺术类院校都开设有建筑学专业),所以它就成为不少人文社科类学生转向工科的机会。从深造考研的角度来看,如果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要跨学科考理工类研究生,由于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是要考数学的,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在这方面底子偏薄,所以考研的难度就相对较高。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理工类的学生如果要转向人文社科类专业,难度要远远低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生转到理工类专业。所以,从成功概率上来说,如果想成为一名文理兼备的人才,应该在大学本科阶段先选择人文社科类还是先选择理工类作为自己的专业,也就一目了然了。四、为什么中国需要文理兼备的人才?“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你应该不陌生吧?事实上,他们两人曾师从同一位老师,那就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中国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的大师,顾毓琇。还记得钱学森之问吧?2005年,钱学森曾经提出过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知道钱老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中是否曾经是否曾经想起过自己的恩师顾毓琇呢?如今,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有机会屹立于世界之巅。可屹立于世界之巅,就需要有大师级的人才来做支撑。绝大多数人一生能做好一门学问已属不易,真正的大师则需如顾毓琇一般文理兼通。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需要不世出的大师。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也需要文理兼备的学生。近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诞生在交叉学科领域。教育部在2020年确定了大学教育的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文理、理工、工医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在文理两方面的造诣,没准能够赶得上这波时代潮流。五、为什么要培养文理兼备的孩子呢?由于我们的教育,过早地拆分了不同的学科。导致我们的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很难将学科之间打通。即便从大学教育角度来说,我们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也比较高,这一代的大学教授,他们当中也只有极少数人同时具备理工方面的素养和人文社科的沉淀。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理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的确要超过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但大家很少注意的是,人文社科类学生的收入增长潜力却要超出理工科学生。理工科毕业生的薪酬区间密度大,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薪酬区间则更广。在高端就业岗位中,文理基本平分秋色。人人都成为文理兼通的大师是不现实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具备理科生强大逻辑能力和文科生灵活批判思维的孩子,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之内的就业质量,一定会超过只能钻研一门学问,对其他学科置若罔闻的孩子。理工科就相当于人的骨骼架构,人文类就好比人的血脉肌肉。有理无文生活干涩,有文无理寸步难行。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中国要站上世界之巅,就需要文理兼备的人才,你们做好教育他们的准备了吗?来评论区聊聊吧。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我是缪老师妙笔生花,欢迎关注。

而容崖然

一路乱学上北大——读破寒窗,一生心安

题记:《武陵春·戊戌中秋》落魄江湖又数载,总欲越围城。无奈盘桓秉夜灯,处处防渊坑。读破寒窗羞夙愿,守隘作飘蓬。俗世炊烟渐老翁,徒有残年增?(2018.9.23)这个题记虽然很像李清照那样凄凄惨惨戚戚,无法像苏子瞻那样强欢作乐,但总还有一种力量,能够坚持苦撑,那就是再孤单也有影子陪伴的寒窗青灯苦读!人过四十,已经开始进入回忆的年纪!在这个人生的历史节点,如果无法逆袭,那就只有读书度余生!不管是四十不惑还是四十仍惑,几乎所有人总会时不时地想象一切是否能够重来!然而一切都是虚妄,一切的希望都是那么骗人!只有读书才是可逆的不断的厚积薄发!于是不免暗自庆幸起来,我这大半生的经验教训总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让大家批评指教,跟大家分享一二!“赶时髦”的学习我读过的书,其实有印象的并不多。小时候家里没有书,只有村里熟人和邻居家的连环画,当时主要就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唐演义、说呼全传,还有就是赵匡胤的传奇故事《飞龙全传》,当然还有杨家将系列。这些书也没有全套看过,因为农村藏书很难完整,加上破四旧和文革的摧残,书在那时候还是奢侈品。也许有完整的,但可能在出租户那边,我们只能路过瞥一眼,永远错过了。书非借不能读!家中十个兄弟姐妹,使得我们几乎没有零钱去买书,只有不断地向邻居小孩借阅、同阅甚至是偷窥。我们当时的赶时髦就是看连环画,因为学前没有人指导,认字并不多,只能看图片了解大概意思。小时候就是在不断的借阅中、不断的聆听中和不断的接触中,增长一点见识或者知识。这些连环画加上节假日经常上演的布袋戏、地方剧,大概就能把整个情节完善起来,于是便形成了最初的英雄情结,也几乎影响了自己后来的道路。这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时时处处都有我们学习的内容、对象。最有印象的还是呼延庆。他孤身奔赴肉丘坟拜祭祖宗,哭声震天地感日月,纸钱火光亮连环,爆竹烟花冲天吼,惊坏官民与金銮,幸好遇到好人相救,后来为整个家族报仇雪恨。我父亲也颇有呼延庆气概,曾经在破四旧时期只身回家杀猪拜祭爷爷。最佩服的是薛刚。因奸人陷害全家被满门抄斩,他不肯屈服,设法逃跑,三祭铁丘坟,独自逃到西凉,搬来大军,终于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正可谓“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最可悲的就是杨七郎。这本家老兄,先是英雄豪气争夺帅印,失手打死太师潘仁美儿子潘豹,后来却因为好酒常醉而被潘仁美残杀。最可恶的是赵匡胤。这小子发迹前倒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而且能够跟刘备一样广交豪杰,甚至帮过流浪中的柴荣,但最后却成为窃国大盗,当然后来也是报应,江山被弟弟窃取,子女个个早亡,幸好赵构没有子女又把江山还给了他的嫡系子孙,可惜也是好景不长。最好奇的是朱元璋。这个乞丐加和尚,原名朱重八,竟然因为参加起义军,最终当上了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个穷鬼,发迹后竟然大肆杀戮,几乎所有能臣良将都被毁灭,搞得整个国家不得安宁,结果还是出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叔叔夺取侄儿皇位的惨烈战争。真是“子系中山狼,得意便猖狂”!上述小人书(连环画)和杂书,可以说是我的学前教育。“旁门左道”的学习我其实是一个很贪玩的小孩,但我比较擅长模仿和创新,而且我玩什么东西都玩得比较专注和精通。比如,打扑克我是在放牛的时候看别人打,我马上就会了,马上就可以成为三缺一时的最佳人选。到现在,周末节假日有空,我还经常跟一些朋友打打牌。我一直认为打牌是我们经济学最基本的博弈论,博弈充斥于各种人事与关系之中。比如,玩铁片。当时农村有一种小零食,就是爆米花加各种图形的铁片包在软纸里,大概一两分钱一个。我是很难有零钱买这些的,但是我有一次捡到了好几个,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赢一些,最后赚得越来越多,于是我很容易就会从一数到几百了,可以说真是比现在的小孩早熟多了。通过打扑克和玩铁片,我比较早地充分掌握了数学加减法。另一个学习途径就是接触大自然。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背着我到田地里,然后我就在她的视线范围里自己玩或者与其他小孩耍。后来我自己会回家了,父母也放心让我们自己游玩了,我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放牛、玩弹弓和抓鱼。放牛就是和伙伴们将牛赶到河边或者山上,然后就开始打牌,饭点的时候就一起做饭,一起胡侃。玩弹弓是带着一帮发小,到田地里或山上去射鸟,甚至田鼠和蛇。通过弹弓射鸟,认识了很多鸟类,特别是麻雀、喜鹊、燕子、翠鸟、鸽子、斑鸠、白鹭,有时候还调皮地爬上树掏鸟窝。有好几次还是一石双鸟,因为小鸟老是喜欢挤在一起。有次还有三只小鸟站在一起,我从侧面射过去,三只可怜的小鸟都哀哀叫掉在地上了。物资短缺时代,我经常这样出门打猎,总是不会空手而归,每次都会得到家人的赞许。当时村里也没有环保主义者,自己也没有一点爱护小动物的意识。至于抓鱼,白天的时候就拿着畚箕往水沟或者田埂豁口一放,拿起来就有活蹦乱跳的小鱼,特别是鲫鱼。当然有时候也到河里钓鱼,或者跟着大人去河里电鱼或者炸鱼。最有趣的还是晚上和哥哥们拿着柴火点着放在铁丝篮上,然后到田里或山沟里抓泥鳅、鳝鱼。小时候就是这样不顾风和雨,不断地在大自然里面游逛和折腾。也许,这些人生最早的阅历,接触大自然的那种无忧无虑,现在的小孩都无法体验了。大自然和实践是最好的学校。记得牛顿小时候也是在这种乡村田园中完美地度过,当伦敦大瘟疫的时候,他从牛津大学回到村里,再次在大自然的熏陶下,系统梳理了所学知识,撰写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读书笔记《杂录》,基本完成了一生的理论积累,创立了微积分,碰到了那个苹果,探索了光的奥秘。玩弹弓起初都是到树林中找开叉的树干,然后砍下来修整。后来,我竟然自己发明了用竹片雕刻的方法,又好看而且可以卖给同学2毛钱。我就这样一直玩到六岁,家里让我去上学,我就说还想玩,让家里人直接给我报高年级,可是家里还是给我报读低年级。“被动接受”的学习无论如何,我开始进入学校了,那里有老师也有同学。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就是填鸭式的灌输。但是,我的记忆中,198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还是非常轻松。因为,当时大家似乎很认命,能够考出去就继续深造,不能就种田或者打工,或者子承父业,例如做木匠、铁匠、泥水匠等等。每个人遵守规则,然后安心于每个空间,使得一切都非常和谐。记忆中,父亲似乎很忙,总是不在家,经常去帮忙朋友做点事,不大关心我们的学习,似乎很放心我们的学习。他有一个很简单的思路就是保证每个儿子都高中毕业,能考上大学就读大学,不能考上就出来赚钱。当然,既然开始学习了,我也不好意思给父母丢脸。当时很简单的对付方法,就是先完成作业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约定俗成的软约束,现在的小孩都无法实行。一方面可能是诱惑太多,有电视,有手机,有游戏,有动画片,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隔代宠爱,于是小夫妻们便失去了对于小孩教育的自主和控制。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出现了6个核心,搞得小孩无所适从,或者可以操控这6个不同的核心,于是一个家庭便开始围绕小孩进行长期的斗争,然后吵架、翻脸、打架、撕裂、离异。言归正传!现在回忆起来,我从没有感觉那时候老师的教育是灌输,因为我觉得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讲解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朗读、算术、地理、自然,我都听得如痴如醉。人生第一次期末考,我都不敢去领成绩单。后来大哥帮我去拿了,竟然语文和数学都一百分,全班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得到老师和家人的一致表扬,我开始尝到读书好的甜头,于是便开始认真读书上学了。可见,表扬和鼓励对一个心灵仍然十分脆弱的小孩来说有多么重要啊,有时候就是那一个期待的眼神、那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兴趣迫使”的学习对于数学的兴趣,应该是因为我很小就懂得算到一两百甚至好几百,所以对数字很敏感,直到现在写经济学文章,我都十分重视数据。当然对于数学能够一直保持学习兴致的是数学老师的一次无心插柳的赞扬。初一年举行书法比赛,我写隶书获得了一等奖。没有想到,数学老师竟然很关注,在数学课上表扬我,并说我未来肯定是个书法家。从此,我更加喜欢数学了,也增加了书法爱好,经常练练字,增加手臂的力量,作为锻炼身体和修身养性的一种捷径。时至今日,我发微信朋友圈的一大部分就是各种书法作品!对于书法,我最喜爱的就是魏碑,隶书就只有喜欢张迁碑,楷书就是颜真卿和柳宗元,草书就是张旭和怀素,行书就是王羲之和王铎。苏黄米蔡,还有赵孟,我觉得很遗憾无法喜欢上。苏东坡和黄庭坚两人的书法,其实他们自己都互相揶揄过了。苏轼说黄庭坚的书法如“死蛇挂树”,遭回怼“石压蛤蟆”,这种互喷互怼非常形象,也本身确实道出了其中缺憾。苏东坡的书法偏向左歪,作字比较尖刻;黄庭坚的书法,线条似乎断断续续,不够顺滑成熟。赵孟的书法就是失之于矮胖,如果瘦长些就好了!米芾则反过来,太过瘦长!如果米芾能与赵松雪克服各自的缺点,再加上怀素的灵气,那中国的书法就更加通透完美了!只可惜,现在厕身政府,没有巨大的办公室可以糅合集成王羲之、米芾、怀素、赵孟、王铎等书法进行实践,北京蜗居也十分局促,难以摆下长条大桌以供挥洒。不然,真的可以如老师之愿,成为一个道地的书法家了!从数学谈到书法,最终还是落到语文的学习。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经常来家访,后来还跟我老爹成为好朋友,经常粗茶淡饭还喝点家酿米酒,我弟弟后来也是他的学生。可惜老师十分不幸,有次乘车到县城办事,途中不知何原因翻车了,从此山河两隔。三到五年级的语文老师,经过文化大革命,而且还是红卫兵,全国到处串联,他说当时真是一种舒服享受,只要拿出红卫兵证件,全国都能免费接待。他还因此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上课的时候经常讲一些有趣的见闻。他也经常看报纸,经常把报纸上的消息分享给我们。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考了第一名,他竟然奖励我一副象棋,从此我作业做完了就有一个新活动,那就是和邻居或者兄弟下象棋。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写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就写了我带着小伙伴们上山用弹弓射鸟的“光荣”事迹。当他在课堂朗读范文念到“小鸟哎哦一声从树上掉了下来”的时候,全班都笑了,我自己也笑了。大家从此开始喜欢跟我玩弹弓,有几个同学还购买我的竹制弹弓。当时老师的朗读,似乎帮我插播广告了!这是我一直喜欢语文的最初征兆吧?初一年班主任杨传福是语文老师,记得他也是刚毕业不久,很有才很有激情,经常教我们唱歌,因为他很擅长唱谱。对于我们这些乡下来的孩子,以前只会鹦鹉学舌地唱歌,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看懂五线谱,一些同学还因此学会了吹口琴和笛子等乐器。最有印象的是,杨老师有一次布置作文写自己的亲人,我回忆了母亲的二三事还有别人的评价,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文念给大家听,我当时强抑制着哭声和泪水,只能任头脑嗡嗡作响。这是我人生第二次范文,让我懂得了为文做事应该真情实感。初二年因为班主任调走了,曾金香老师接任,我当了语文课代表。初三毕业考的时候作文题目是写一件班级发生的事情,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的,似乎神经很敏感。班主任在毕业考前开一次班会选年度三好生,说某某人和某某人就不用选了,其他再选两个。我当时就很发恧,凭什么他们两个人不用选,而我们其他人需要大家投票?于是在毕业考要求写班级往事的时候,我便下笔一气呵成《被民主遗忘的角落》。也不知道,当时我竟然如此愤青,竟然如此鲁莽。结果判卷的其他班的老师便毫不客气地给我批上零分,并且把卷子给班主任看。班主任很是生气,语文老师便代我向班主任解释,几近于求情了。我也不知道当时双方似乎都反应过度了,我当时确实是写班级的真实故事,但是我也没有指名道姓,怎么就成了零分英雄了呢?难道一个班级一个小地方不应该发扬民主,不应该追求公平么?此后发生了另一个奇葩的事情,整个年级几乎都知道我了,竟然时不时跑到我们班的窗户下偷偷看我。特别是当年电影《焦裕禄》发行,全市举行了影评比较赛,我竟然得了一等奖!结果我更出名了,一会儿是毕业考作文零分英雄,一会儿变成了金奖得主!更多的人来我们班级看我,我更是成为毕业生的谈资了。记得我当时的题目是《社会脊梁》,描写焦裕禄带领大家全面调研,发扬最广泛的参与民主,终于获得了治沙的方法,于是不管身体、天气、环境如何恶劣,硬是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泡桐树林,终于使兰考河清海晏,但他却因病溘然长逝。我旗帜鲜明地指出,焦裕禄是社会的脊梁,只要我们培养更多的焦裕禄式的干部和脊梁,中国将不仅造出一片片绿色森林,而且将永远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老师当时非常干净利落地将题目删除了“社会”两字,于是一篇更加具有冲击力的影评便永远地定格在《脊梁》这个滚烫火热的词语上了。感谢曾老师的爱护,感谢曾老师的绝妙删减!学习语言,我有一个很土的好办法。就是在学习每个生字词的时候,我总是注意举一反三,也就是要清楚这个生字还能跟哪些字构成词,这个词怎么造句,也就是说得弄清楚这个字、这个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后来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也是依样画葫芦,因而我总是能够很快地熟练掌握每个生字词,因而语感总是比较好。我甚至还教会了姐姐如何查字典,后来我姐去大城市打工也总是带着新华字典,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普通话。初中我当上了语文科代表,参加了《绿地》文学社,作文和书法屡屡得奖,,高三省统考的时候,语文还是第一名,可是高考就歇菜了。不过我后来竟然考上了中文系研究生。“主动刻苦”的学习如果说上述的学习还是一种被动的话,看电视和初中的晨读暮颂甚至夜研,则是开启了我自主积极的学习阶段。还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和弟弟形成了一个较好的习惯,也就是放学后马上做完作业再走路到一公里外的熟人家里看电视,每学期放假也是先做完作业才开始到处游玩。1980年代看电视绝对是一个增强知识的很好手段,因为很多人还是无法接触到电视。我们邻居因为植树造林很成功,县里奖励他一台黑白电视机,于是这个电视机变成了全村晚上集体学习的伟大工具。通过看电视,一是很快学会了电视主题曲还有很多广告语,二是学会讲故事。当时的电视剧,就是《霍元甲》《陈真》《西游记》《再向虎山行》《八仙过海》《射雕英雄传》等等。记得那时候一个人走路和在家的时候,经常哼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再向虎山行》《世间始终你好》《铁血丹心》《星星知我心》《敢问路在何方》等影视剧歌曲,还有至今仍然韵味十足的《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妈妈的吻》《爱拼才会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明天会更好》等流行歌曲。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有农闲时期和逢年过节时候全村集资请戏团表演芗剧,印象深刻的就是《山伯英台》《陈三五娘》《狸猫换太子》《白蛇传》《孟丽君》《杀猪状元》《穆桂英挂帅》《安安寻母》,后来邻居家买了电唱机也经常播放这些曲目,古人是凿壁偷光我可是隔墙畅听。还有农忙或丰收时节经常连播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木偶戏或布袋戏,因为大家白天辛苦劳作,晚上就聚在一起看戏休闲。当然,作为农民的儿子,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收割水稻、种砍甘蔗、种果种菜、培育菌菇等农活,也学到了很多。经典剧目有《薛刚反唐》《呼延庆》《武松打虎》等通俗易懂的老传说。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乞丐与状元》。本是状元命的文凤由于备受宠爱,加上自己不争气,结果沦落为乞丐。而原本被视为乞丐命,且被舅舅规劝不要连累老师的文龙,通过不断努力抗争,终于考上状元。受到这个精彩故事的影响,我不管任何时候都十分乐观,总是梦想着能够咸鱼翻身,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要争第一。总体而言,小学我确实读得很轻松,而且糊里糊涂就考上了县一中。就读县一中,四哥刚考上福州大学,经常来信警告我说县一中的学生都是每个村的拔尖学生,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我经常起早贪黑地努力背书。晚上初一年级是上两节课就可以回去休息,我就到高三年级的教室跟他们一起学习,早上还早起做早操,然后开始念书再去食堂早餐,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我第一次中学期中考就考进了全年级前十名,全班第一名。所以整个初中时代就是这样度过,中考成绩当仁不让地进入全县前几名。在这里必须着重提起的是,初二年的时候,三哥从部队退伍,带回来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和逻辑学的书。通过阅读逻辑学,我懂得了概念、内涵、外延等界定,还有子集、交集、并列等关系,这也许是我数学比较好和语文、英语一直比较不错的缘故。现在工作讲话、写材料、草文件、看问题,我都一直坚持经济逻辑,尊重常识和规律。高中的时候我物理学得很吃力,当时总是搞不懂什么是理想状态下,总是搞不懂何时用什么公式,不过我化学倒是不错,而且是化学课代表,我们家族人太多,我想学医为大家分忧,于是分科的时候我便选择了理工科。但是我的物理成绩还是没有长进,当时确实没有找到原因,只是害怕高考失败,于是在高二结束后,我只好学鲁迅毅然决然“弃医从文”了!转学文科,一是是因为理科对我这种愚钝之人,确实是一种折磨,虽然我经过努力还能保持中上水平。另一方面,一向好胜而且好面子的我,不得不寻找自己的优势,果断找年段长和文科班主任。当然,我在高三文科班学习成绩总体上是没有辜负大家期望,因为语数外成绩都是数一数二,所以平时成绩总能名列前茅,但高考我还是莫名其妙地失手了。最近山东、江苏等地的高考舞弊案层出不穷,很多同学和熟人都在朋友圈问我当年是否被顶替了!我说如果我是被顶替者,说明那届苍天不行,说明全国各地皆然,说明当时中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已经烂透了。历史上科举腐败案并非坏事,因为似乎并没有出现这种几十年以后才被挖掘和惩处的,而是大都在出现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的时候,就被严格处理并请重新收买人心,致使天下士子更加崇拜和沉迷科举道路。此次多地高考舞弊案不断浮出水面,山东教育部门的傲慢以及相关部门轻描淡写的处置,实在让人寒心碎裂、恶心作呕、椎心泣血。马克思主义历来相信辩证法,也历来践行辩证法,但是山东方面并没有以此为戒,非常时期没有用重典,没有为其他省市区做好示范。山东人大常委会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将高考舞弊纳入反人类反社会罪或者颠覆国家罪来处以极刑,让所有参与者永不翻身而且终生被监控羞辱,从而为各地清除历年高考舞弊行为做好判例,最终为全国人大立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让全世界从此更加相信中国人、中国政府、中华民族,让全中国人更加相信高考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靠性,让高考成为为国抡才的最佳路径、个人改变命运的基本捷径、民族复兴的基础支撑。似乎有点跑题了,还是继续回顾我的书山攀登之路吧!也许是高考失败,让我饱尝了求学之苦,也让我一直想通过考研考博来证明自己。我高考虽然失败,但分数并不是太低,只是志愿仅仅填报了北大、厦大、贸大三个学校,这三个学校没有录取我便去补习了,结果我补习十天竟然发生了生命中的九一八事变!那年的9月18日,老师突然通知我被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录取了,我当即和在县城工作的四哥到教育局招生办写了免予录取申请,因为我根本没有报考这个学校,我的成绩远远超过这个学校分数线。同去教育局声明不接受录取的同学,继续补习后进入了厦门大学。然而,录取通知书已经到达病重的父亲手中,父亲只是说还是先去读了,毕竟是个大学,毕业有统销户口能够跳出农门,于是我便暂时压制自己的北大梦,阴差阳错地进入了电大学习。整个中学,我已经开始了主动的知识探索,能够有意识地看一些课外书,特别是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毅然决然转学文科,也是一种更加自觉的主动决定。当然似乎也有鲁迅那样的感觉,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启蒙与反思!什么高新科技,都是历史的暂时器物,因为可能一时是高新科技,过几年可能就被扔进历史垃圾堆!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最关键的还是基础制度建设。也许是冥冥中觉得制度重于技术,于是便开始了更加穷经皓首的书海泛舟了!“权宜之计”的学习高考成绩难以如愿后,又得知父亲重病缠身,突然洞彻了祸不单行的含义。兄弟姐妹们凑足了三万块,可是父亲知道自己不行了,坚决不去手术,要将钱存起来,留给我补习和供弟弟学习。后来,国家突然扩招,因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在1997年达到“两基”要求。两基就是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老师基本实现大专化。当时的很多中学老师没有文凭,或者只有中专文凭。因此,那年全国扩大招收教师名额,让很多本来不是师范类的学校也设立师资班,然后就拼命录取那些类似我没有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我的分数比福建电大当年的录取线高70多分,可是父亲看到我能够获得公职有个统销户口,便坚持让我去就读了。我只好办退了补习手续,带着一本英语词典和两千元到福州开始读大学了。那时候经常感叹的就是一句古诗“当年不肯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福建电大本是一个夜校,孤零零两三栋楼,面积比中学母校还小。所以刚去的时候,我是天天骂电大。后来我还说过一句名言“母校就是被学生天天骂又不得不魂牵梦绕的地方”,也许就是因为电大的狭小与低矮,使得我不断地想走出去。似乎有鲁迅那种样子,在铁屋中呐喊,肩起世界的黑暗之门,让光明照亮大家,照亮世界。电大的课程对我来说相对简单,加上我们毕业必须回去教书,当时“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浪费”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加上父亲在我大学第一学期放假回去的路途中溘然长逝,没有等我回去见上最后一面,幸好赶上送葬出殡的队伍,在坟前拜祭的时候那些香支竟然起火燃烧起来,大家都说那是我爸高兴,因为看到子女都回来了。转过年后,失魂落魄的我跟一个同学偶然在福州街头上加入了衬衫传销队伍,可以说我是中国第一批传销人员。当时只是觉得衬衫质量很好,如果能卖出去和发展下线,自己就能够一夜暴富并且建立销售金字塔,也就相当于打造了生生不息的摇钱树了。可惜坚持了半年,没有把衣服推销出去,也没有发展几个会员,还向女同学和四哥的师弟各自借了两百元,于是痛定思痛开始决定还是努力寻找书中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了。当然那些好衬衫只能自己穿在形容枯槁的身上了,也好强增几分精神更好地努力前行。电大的课程相对简单,我就积极备考大学英语四级,没有想到一次成功,并且在第一学年的综合英语考试获得破纪录的99分。这也使得我顿悟学习要想得高分就得居高临下,因为我当时是拿托福、GRE的教材来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何况电大英语考试呢?过完四级我又趁热打铁过了英语六级,成为电大有史以来第一个过英语六级的学生,因此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不用下乡并回到了母校华安一中教书。应该说,我做事情还是能够静下心来,并且能够做好每一件事。教书的时候,我没事的时候就到教室跟学生一起自习,准备考研究生。因为我是大学外语系毕业的,据说考研英语很难,旁边同事很多就是因为英语不达标,结果考研失败才回来教书。于是我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那就是跨专业考研究生。因为英语我不用太多准备,只需专注备考专业课。而最后选择长线专业和基础专业,那就是中文系。因为中文系就是万金油,每个单位都需要有人写材料,甚至可以去当无冕之王的记者,再不行可以当自由职业者专门写作或者当编剧,当然那时候我似乎有一个比较崇高的理想“向国内翻译介绍国外先进理论和优秀作品,向国外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最新发展”。另外,这也受到了我的老乡林语堂先生的影响,他的名言“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那种潇洒与沉静,使我萌发了第一次知识转向的意愿。考研最早的攻克目标是厦门大学,因为正好有同学在厦大中文系。1998年第一次考研的时候,英语63分,是所有报考厦大中文系考生中第一名,全国英语及格率仅5%,划线才51分;但是文艺理论才59分(两题简答各25分和一题综合50分),我去找林丹娅老师的时候,她说自己没有参加改卷,照说从来不会记59分的,一般会提到60分或61分,或者降为58分。然而因为录取标准是专业课必须及格,于是第一年我以一分之差梦断白沙滩、芙蓉湖、嘉庚楼……这时候林丹娅老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考试就是这样,有时候一分之差就是永久的遗憾。恰像买彩票,差一个数字就与幸运擦肩而过。有时候差那么一点就是永远的一点”。然而,最糟糕的是厦大宣布来年不再接受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于是我只好寻找其他学校了。幸好,来一中实习的熟人帮忙打听到福建师范大学招生简章明确专科生还可以直接报考。当时北大也是可以招收同等学力和单考生,但是为了能早日走出偏远的小县城,我还是实事求是选择了福建师大中文系。但1999年是我的本命年,农村说法是本命年乃大好大坏之年,就是好运的时候什么都好,厄运的时候什么都差。由于是“二进宫”第二次考研,而且第一年英语考得不错,因此专心准备专业课。可是后来英语仅仅上线,而专业课因为师大注重读原著,很多题目都是考原著,我因为是半路出家总是投机取巧,没有足够时间读原著,只是掌握大部分名著的大概内容,因此专业课成绩仍然不高,虽然都考及格了,但因为英语才50几分,结果总分比较低,只能再次名落孙山了!更糟糕的是,美帝国主义发动科索沃战争,猖狂嚣张地把中国大使馆炸了,害死了好多人。而且祸不单行的是,那年天气实在太热了,在同学的怂恿下,我们一起去九龙江游泳,还游了好几个来回。第二天一个老同事碰到我,又骑着摩托车带我去游泳。他一到河边停下车,就跳进河里畅游起来。我也连准备运动都没有做,钻进水里就用力追赶他。不到一会儿,我脚就抽筋了,浑身没有力气,然后就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起来,赶紧一直呼叫老同事的名字,可是他一直没有听见。幸好旁边很多人发现了我,大家一起喊有人快溺水了,同事才转过身来拉了我一把,然后旁边赶来的人扔了一个轮胎过来,我死死抓住轮胎,往岸边游,心里久久无法平静。第二天我赶紧按照农村习俗组织饭局请救命恩人吃红鸡蛋和长寿面,大家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时,我只是觉得还活着就好,能够看到澳门回归就好,不留下邓小平式的遗憾就好!现在想起来,选择真是一种痛苦,但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所以,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选择,不断地折腾。但是折腾对了,就一帆风顺,折腾错了就是一种煎熬和损耗。如果当时不转文科,我可能先考上一个普通本科高校,也许不会浪费4年时间去当中学教师。如果2000年的千年大考我再次与成功失之交臂的话,不知道我是否能够坚持,是否能够继续考研?我想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但是,命运似乎开始垂青我了,虽然只是间歇性的关照。1999年秋天,因缘际会的事情真的出现了。当时县政府要招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来考察土楼的美国人,土楼的材料和接待菜单都得翻译成英语,县委书记打电话给一中校长让他找人翻译。因为我当时是县一中唯一过英语六级的老师,校长当然不会健忘到想不起我入校时的声名,我也是当仁不让地接下任务,三下五除二把翻译稿交过去,似乎很容易就糊弄了那个美国佬,老外就鼓励我们申请世界遗产。县委书记马上让校长组织一中的英语老师考试,想从其中选拔一位老师到县委办工作,负责全县对外宣传和申遗工作。那次考试我毫无悬念地考了第一名,县委书记当即向校长要人,校长就说我还在教初三毕业班,等半年后中考结束即可到县里报到。但是,我最上心最关注的还是考研。这次我全面复习,每一本指定教材和相关教材都一页页精读,都做好读书笔记,真是到了滚瓜烂熟并能够重新出教材的程度,然后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就看读书笔记。另外,英语也不忽视,让在北京读书的同学买了好几本历年英语考题集和模拟练习。也许是父母在天之灵保佑,也许是老天爷那阵子突然睁眼看到我在寒窗下苦读的样子,不忍心再次看到我的失败。也或许,当一个人艰苦卓绝地朝既定目标不断奋进的时候,命运会反过来迁就他。在新的千年过了一季度的时候,我以英语第一名、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登千年考研榜。英语78分,总分365分,这个成绩当时完全可以上北大研究生,当然北大和师大的专业考卷是不一样的,只有英语和政治是全国统考。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具备了报考北大的实力。真是祖宗保佑,老天帮忙,个人幸运!应该说刚攻读中文硕士的时候,我是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的。而且当年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几乎跳了起来,心想只要我继续努力,我可能也可以意外获得奇迹。特别是读了他的《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获奖作品,觉得也是原来如此、不过如此。更激起我加倍努力苦读文学书的是,我在2000年师大艺术节获得了征文一等奖,在大学英语课上老师屡屡鼓励表扬我的英语文学功底。于是,长安山脚下,研究生教室,文科楼,图书馆,老福建师大的一切可以安放下书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我的身影。甚至化学系、物理系的教室,我都经常光顾。正是这样的不断研读,加上文学日益边缘化,作为曾经在农村吃不饱的小子,我开始反问我们不是当事人而且已经无法同当事人面对面,我们如何能真正解读作者的作品?特别是鲁迅文章,我们的解读到底是否靠近真实,绝对应该打一个大大大的问号。看到当时同年级的经济学硕士,常常能够跟导师下去调研然后做项目获得补贴,我似乎变得市侩起来。我的觉醒是毅然决然的,就像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突然顿悟了,就像牛顿被苹果砸到头那样灵光一闪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我当时做出一个简单而坚决的决定,那就是跨专业报考经济学博士。记得是2002年,我匆匆过完了五一长假,然后做了简单的调整,开始新的远征。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的理念就是不想读博士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首先是确定了中央党校作为最低目标,北京大学作为最高目标。但是北大没有参考书目,就以中央党校所列书目为主,同时参考北大研究生上课用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教材。其次是建立兜底机制,既报考经济学博士,也报考福建师大中文系博士。目标一旦确立了,接下来就是倒计时吃透参考书目,并且到图书馆借一些相关教材,也阅读一些学术期刊。对于资本论,真的没有啥高深的,因为那都是研究100多年前的现象,虽然很多情况到了当前仍然深刻。但是资本主义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是以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例如,资本可以雇佣劳动,资本可以雇佣技术。经过硕士阶段各种论文写作训练,我们对于逻辑的操作更加轻车熟路,对于文字语句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深刻,因而资本论也不再是什么高深的令人惊讶的天书了。或许也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我第一次走出自己的省份,怀着对知识转型的渴望和对北京大学的向往,我背叛中文系来到著名的首都投考经济学博士。2003年应该是我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一年!面对的事情几乎都是所向披靡,也不知道是天道酬勤还是天公宠傻子,我竟然捷报频传。首先是同届研究生中第一个签约,然后还有好几个单位都给offer了。其次是公务员考第一名。最后是考博竟然三个学校都考上了,北大、中央党校、福建师大都同意录取,这在当时似乎创造了记录。当时也没有太多的思考,一下子就选择北大了。可以很不好意思地说,学习的前半段,电大英语系和师大中文系都是一种权宜之计,都是为将来打基础。读英语系因为考研获得了优势,读中文系是因为语文底子好容易考上。当然,读英语使得我很快获得了工作,从此有了工资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攻读中文硕士,是一个长线专业,任何时代都需要写稿子的人,任何时代都需要内容,都需要创作。因此,中文系能够万金油式地相对轻松获得就业机会。“最高学府”的学习从九龙江到未名湖,终于实现了半生夙愿!我敢说考上北大的人,都是幸运的人!每一位北大校友,在进入北大之前都不敢说自己能过轻松考上,因为全国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竞争,谁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分母还是分子。反正我就是一路乱读,三生有幸地进入“京师大学堂”的。负笈北大,真是人生的一个自我摧残!因为我是从中文硕士,突然直接跨界考上北大攻读商科博士。考试的时候,我竟然通过特例法把其中一道数学题做对了,然后死记硬背的高级宏观模型竟然也套上了,记得当时考的是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这样高级微观和高级宏观这两门课一张卷子我就考了60多分,而政治经济学上文谈到因为对资本论已经有足够的理解,加上对于时事政治的较为精准的阐释,这门课也获得了70多分,加上英语超过十几分,这样我的总分就排到了第二名。北大毕竟还是心目中的北大,公开透明而且动作神速,所有环节和程序通过以后便在网上公布了成绩、录取名单。当时看到自己榜上有名,而且是朋友先发现的,真是喜出望外。为此还在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那天,请几个好友小聚了一下,开发票竟然也中奖了。小店老板说从来没有人发票中奖,我竟然得到了50元大奖。不断地告别,不断地迁徙,不断地重新出发。就这样,2003年秋天,我复印北大录取通知书在父母坟前烧祭后,带着几十箱经济学书来到了北大。攻读商科,其实是骨子里有一种对“随意性计划经济”的反叛,因为孩提时候家里种蘑菇、种甘蔗、种水稻,辛辛苦苦一年又一年,每次都无法拿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款项,每次都被抵补为各种税费,或者干脆就被打白条。于是每次跟父母去干农活的时候,我总是很不情愿,因为我总会说“干了也是白干,也拿不到钱”。父母总是一句简单的话“有的,会有的”。为了解决这些谜团,我高考的时候报考了当时最热的专业,都是“国”字开头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会计等,我想睁开眼了解一下国外到底是怎么样?!然而,我阴差阳错地高考失败了,补习十天又莫名其妙地被福建电大录取了,不知道是上天对我多年来辛苦问学的怜惜还是命运对我的捉弄,然而我已经无法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了——为了让父亲在生前看到我跳出农门,我不得不接受我从来没有报考的学校去就读英语专业的要约。当时那是一个非常小的大学,比我的中学母校还小,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话“庙宇再小,也有会念经的好和尚”,于是我开始振作起来,或许是认命吧,因为“抱怨不如多奋斗”!我那时非常早地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于是顺利毕业回到中学母校教授英语。后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于是便在2000年跨世纪的时候报考研究生,并且成功地以第一名被录取为中文硕士研究生。当时的一个非常幼稚的想法是想如陈仲甫先生和周豫才先生那样光大中国文学,扭转世纪末文学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而边缘化的倾向和恶象,也许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于国外,又译介域外先进文明于神州大地吧!然而2002年这个我这辈子第二个对称年的时候,我开始又萌发了实现知识的经济学转向的念头,也许经济才是一切的基础吧!也许是受到“经济学帝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或许是经济学是局限条件下如何最大化的决策科学,或许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并使人幸福的科学?!于是从2002年4月硕士论文顺利开题以后,我开始攻读艰深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然后借助网络学习经济学前沿。当时的我把自己认为好的经济学教科书进行精读,自己做读书笔记,做到几乎自己能够出教材的程度。可谓天道酬勤,我考上了三个博士,最后我选择了北大,因为北大是中国经济学的“黄埔军校”,是中国经世济民治国贫的创新中枢。我总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刚愎自用而一意孤行,我信奉“当一个人艰苦卓绝地向某一目标奋进,命运会反过来迁就他”。所以我总是那样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负笈北大以来,我选择了经济学中最难啃的金融作为自己的研究范围,因为我觉得中国金融“罄竹难书”,而且金融和科技一样是最高端、最精深、创新最快的领域,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是日新月异,所以我又一次开始与自己赛跑。在古老而常青的燕园,我疯狂地选修或倾听各大名家的课程或演讲——厉以宁老师富有教育意义的经济学寓言、曹凤岐老师亲身经历的《证券法》等金融法律起草的真实回映、林毅夫老师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深刻解读、刘伟老师关于转轨经济学的宏大叙事、张维迎老师关于企业理论和企业家精神的微观探视、邹恒甫老师的嬉笑怒骂和高深的数学推理、年轻的周黎安老师对于中国政治锦标赛的经济学阐释、龚六堂老师激情四溢的高级经济学课程,还有周春生、史树忠、徐信中、单忠东等老师他们那艰涩难懂的金融专题,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并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更加幸运的是,我的导师非常宽容,一以贯之地支持我的选择。在学业上,她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她悉心关怀!她甚至时时关心我的终身大事,可我总是以没有时间或者暂时没有出现合适的人而搪塞之。当然,北大岁月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煎熬,因为自己的能力贫困和精力有限。未名湖畔三载相伴,我已经学会了专心致志地研读,从不为外界的风云变化而动容,对于花鸟虫鱼燕雀都可以视若无睹,对于人世百态可以充耳不闻,对于吃穿用度可以嗤之以鼻。世界上唯有读书,能够躲进小楼成一统,能够隐居规避历史动荡,能够远离繁华与喧嚣!然而,进入北大殿堂,我们已经无法仅仅只是为趣味而读书,虽然没有像周恩来那样高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是内心深处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蕴藏着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也因此,我在2005年底曾经连续几个月,每天从早上8点到深夜十点呆在北大图书馆,高强度查阅资料和用笔记本电脑赶写博士论文。于是有一天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无法起床,同学帮忙叫来急救车,生平第一次打点滴,然后下午又继续到图书馆努力写作。也许,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修复,不断地重复,不断地起复!感谢北大这个“人的集群”最发达的地方,感谢北大给予我较为自由的发展,感谢北大让我实现了知识的经济学转向。在孓民精神相对传承的北大(外国人称为中华帝国大学),每个人充分独立,而又形成不同的团队(例如北大研究经济学的就有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CCER、国际关系学院,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北大里面大家都非常平等非常普通,追求一种未名境界,而出了北大个个生龙活虎,为校徽增光彩!在北大,每个人都互相“瞧不起”,互相较劲,但出了北大,大家却非常互相认同,每个地方一碰见北大校友,大家便可以海阔天空古今中外几个小时!也许这就是北大精神,北大文化!我敢武断地说,中美贸易战最后的决胜力量就是中国培养出像北大这样的群体,每个时代都有北大这样的代际人群!东方剑桥的学习经过最高学府的淬炼和砥砺,应该说我初步实现了知识的经济学转向。我北大同届毕业生中,我发表了7篇文章,有一篇还是在香港杂志上,这个数量不是第一也是前几名了。当然质量上那可能是各有千秋了,因为大家关注点都十分不同,可谓隔行如隔山。然而找工作根本就不看这些,当然如果去高校可能很看重这些,反正我当时是再也不敢去教书了,因为中学教了四年英语,研究生的时候也教了两年大学英语。当时都是找金融机构,我一直想民国时代,我肯定会被迫是一个银行家。而且当时也没有人指导,以为留在总行好,其实现在大家才知道分行工资待遇更好。反而北大毕业的时候,我被国家开发银行忽悠了,导致我处处被动。当时笔试面试后,国开行招录人员告诉我,回去好好写论文,必须保证毕业,结果我那年春节都在学校修改论文,领略了春节时北京的荒凉。五月份准备好一切答辩材料后,我就打电话给国开行,结果对方说都已经跟其他人签约了,还甩来一句说“你是不是那个普通话很普通的那个福建人”?我真的几乎崩溃了,我是去竞聘综合管理岗位,又不是去当柜员。我只好开始全网洒简历,接到邮件或者电话就“南征北战”。当时国开行还给了一个折衷办法,问我要不要去地方分行,我十分恼火地严词拒绝了。后来也陆续能够进入四大行的北京分行,但我也很奇怪地拒绝了。当时中国移动也来电说,可以解决北京户口,但是必须先去深圳工作几年。我竟然也拒绝了。还有,当代中国研究所、社科院刚升格为副部级的马院,我都婉拒了。在这里真的得好好感谢一下当时的几个分行,当时的中国移动、当代中国研究所还有社科院。当然,也表示十分真诚的道歉,都怪那时候自己太不谙世事,太不懂得“曲线救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我便开始再次折腾了!那时候的一个天真的想法,就是北京的学习强度太大了,得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好好休养一下。于是便鼓起勇气打通了浙大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老师的电话,他二话没说让我马上联系院里负责博士后工作的老师。非常高兴的是,2006年9月我顺利到了西子湖畔。因为我博士论文是写民营银行与中国金融现代化,当时忽悠了一个理论叫“中国金融双轨现代化”,即民营银行的直接现代化,因为那时候按照我的界定还没有真正的民营银行;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上市改造的间接现代化。因为这是属于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容,老师当时的研究重点在法律经济学,我便自告奋勇地说愿意延续金融创新的题目,于是我便开始了法律金融学的自主研究。最后我找了一个切合点,那就是通过研究商业方法专利来研究整个金融知识产权的治理,而且还申请到了国家课题。当时其实已经看到,我们在网络技术方面十分落后,如果欧美金融专利获得批准,我们所有的金融机构将得支付大量专利费,后面的网络银行、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都得受制于人。不过美国现在仍然牢牢掌控SWIFT系统,如果我们像朝鲜那样被踢出来,金融脱钩将使得我们的贸易更加恶化。在杭州的学习,确实很舒服地过了整整三个月。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下午去打篮球。每周参加老师组织的同门谈论,史老师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轮流报告近期研究。有空去听听讲座,看看老乡,周末就去浙江的景点走走。最有趣的是经常晚饭后去西湖走走或者去植物园逛逛,甚至跑到了灵隐寺和飞来峰,真的像当时的小南宋偏居临安一隅了!但是正因为这种宽松的学习,我确立了在学术中的一点地位。我继续金融创新领域的研究,并逐渐确定了金融发展的法制质量这一焦点问题。1998年,拉波塔(La Porta),罗伯特·维什尼(Robert W.Vishny) ,洛配兹·西拉内斯(Lopez-de-silanes) ,安德烈·施莱弗(Andrei Shleifer) 联袂出版《法律与金融》(《Law and Finance》,我们一般翻译为法金融学),奠定了新的学科“法金融学”。由于他们经常四个人一起发文章,因为号称LLSV组合,他们通过整理多国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和经济等方方面面的量化数据,第一次明确将法律因素引入到解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具体研究中。我当时进行了适当的拓展,那就是区域或国家发展受到制度的制约,而制度如何推动或阻碍发展,可以用金融学或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衡量。同一个地方,不同制度,导致不同发展;不同地方,相同制度,也可能发展不同;同一个地方,相同制度,不同的执行机制特别是不同的行政首脑,导致不同的发展;不同地方,不同制度,肯定导致不同的发展。我进而指出,法律金融学就是用数学、金融学技术研究制度该不该出台,如何出台,出台后有什么后果,出现不良后果如何进行妥善应对和纠正。我后来的博士后报告就是《中国金融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研究》,第一次界定了金融知识产权(FIPR),提出了如何科学治理金融知识产权,特别是金融专利的治理,从而提升中国金融发展质量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大提特提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实在只是停留在器物和技术上,而没有提高到知识产权等制度上,必须及早实现监管和发展的转向转型,从而真正保障金融核心竞争力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可以说,在浙大的研读生涯中,我偏向了法律、政策等制度研究,也确定了我后来工作的重点内容。博士后出站后,我调到国家某部委工作,主要从事的就是法律和政策的起草,践行的就是一种政策经济学范式发挥的一点作用就是,参与一些政策的指定以及推动一些法律的颁发。“神谕启示”的学习我在十六大前入党了,多年来也一直想能够做一名更加的合格党员。虽然说党员应该是彻底的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我一路上的求学深造确实受到了外物“干扰”,我必须实事求是地和盘托出,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且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我能够坚持学习并且力争上游,除了自身想争气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幻觉中的江湖传说,或者是神谕启示的暗意识。我有一次在路边劳作,竟然听到两个不认识的年轻老师(我猜测应该是老师,反正是年纪比我大的青年人)边骑自行车边讨论我的学习成绩如何优秀,从此我就有一种心理暗示,总是觉得应该对得起那两个匆匆赶路的青年人的赞许。这种无意中听到的江湖传说,不知道是上天的眷顾和指使,还是祖宗的启示和鼓励,反正我是一辈子记住了那一幕,也从此觉得不应该辜负别人的期待,或许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吧!这无意中的一幕和声音,永远激励和鞭策着我不断前行,力争不枉初心,不辱使命!还有就是上文约略讲到的差点被淹死的故事。俗话一直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家也一直这么说,我也就一直暗下决心不能辜负这个老说法,不能辜负同事和朋友的期许,不能辜负死亡边缘逃脱的幸运。于是我的学习便注入了神谕的启示,也注入了习俗的护佑,当然也使得我不得不用超强的毅力和意志来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争一口气!半生求学的小结总结我这半辈子的读书生涯,虽然还没有足够分量、惊天动地的著作,但是我一直在坚持阅读和写作。虽然没有什么好的窍门,但是半生乱读到北大,而且跨越四大学科和四大高校,在国外很普通在国内却绝对是可以称为一种奇迹。回顾所读的书,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逻辑学!但是作者却忘了是谁,因为那是三哥参军时部队的培训材料而已。长大以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各级学校教材。最下功夫啃读的当然是考研的中文系教材,华中师大的现当代文学、北大的现当代文学、北师大的文艺理论,西方现代派理论,其次是攻读博士用的资本论及其解读辅导书,高级宏观、高级微观等专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然后就是厉以宁、吴敬琏、张五常、林毅夫、张维迎、刘伟、韦森等人的经济学文章。然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我不知道看了几遍,现代汉语词典在高中时精读了2遍。我上大学随身带的就是英语小词典,因为我考上的就是外语系。至于外国名著,我倒是看得很少,觉得很看不下去,跟《红楼梦》一个鸟样,不堪卒读。真正全部看完的就是《飘》《苔丝》,觉得老外真是会扯淡,特别是电视剧竟然搞了一百多集。当然倒是背了很多外国名著中的名言,例如,“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无论如何,明天总算是新的一天”“胜利者总是不被谴责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当然更多的是政治或修养类名言,特别的老苏联的名著名言。例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学习很关键的是要有好老师引领。我的一年级语文老师同父亲成了朋友,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奖励我象棋,初中数学老师说我是未来书法家,江湖传说我很会读书。所有这一切让我自信,也让我不敢停留,只有不断地出发!教育最好方法就是三点,一是鼓励激励,二是鼓励激励,三还是鼓励激励!只要有一次刻骨铭心的鼓励激励,每个人就会向善向上,从而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创新学习。这也使我形成一个朴素的观点和理念,人活着就是不要辜负亲朋好友,就是要给亲朋好友带来好消息或者带来快乐!学习很重要的是兴趣和志气。如果一个人对读书没有兴趣,或者说读书对他没有产生足够的好奇与激励,那读书对他而言可能是一种压制与煎熬。如果一个人没有志气,再怎么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都将会怀疑甚至嗤之以鼻。学习很关键的是要有自由。我父亲从来不管我的学习,因为他早就定了规矩,考的上中专或者大学就继续深造,考不上就回家种田。我的母亲也从来不管我,记得只有一次邻居小孩竟然骂人,我当即揍了他,他家长告到我母亲那里,她不得不当着邻居用竹条乱打我一顿。我的老师也从来都是鼓励我们多看课外的报纸、名著还有辅导材料。我读完英语,考中文系研究生,再考北大经济学博士,再到浙大做博士后,完全都是自己的自由选择。中国的教育,应该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学习的权益。教育的改革也应该能够使人再免于贫困的前提下,能够使人自由地阅读、研究和创作。学习很必要的是缘分,也就是说要有幸运的接触。我很幸运,能够接触到逻辑学,能够获得一部现代汉语词典,能够接触到《乞丐与状元》等地方剧。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浩瀚庞杂的信息,每个人的接触面还是非常有限,因此每个人能否接触到适合自己或者应该引导自己向善向上的书籍、理论、信息,那就得靠每个人的运气了。学习有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刺激。既要有正向激励,也要有反向倒逼。我教初中英语的时候,曾经在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考卷上写到:永远不要骄傲!否则你永远无法超越你的老师,因为老师也一直在继续学习。事实也确实如果,后来我考上了中文系研究生,最后考上了北大经济学博士。当然,我的这位学生后来考上了清华,然后到美国留学。祝愿她事业如意!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考试是对知识掌握的一个基本测评。因此,我总是觉得科举是非常好的制度和机制,只是科考的内容加以科学改变,或者融入全部的前沿知识。我一直觉得中国高考应该不要再分科了,因为高端人才都是综合性人才,所以高考应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计算机、音乐、美术等全部都学习,然后根据报考学校的专业,决定高考考察哪几个科目。我从英语转考中文系硕士,再转考经济学博士,最后再做一个法律金融学博士后,虽然觉得很劳累,但是对于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很有裨益。没有写不完的文章,终于到了结尾!我想重申一下古人说的那句大彻大悟的话,那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无用论是我听过的最大最荒谬的谎言!在中国这种人口大国,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里人,最可靠的最佳捷径还是读好书!只要读书足够好,只要获得所有高级认证,只要能获得诺贝尔奖,只要能提出高深理论,还愁工作吗?还愁荣誉、地位和财富么?况且,只要能够安享岁月静好,自由自在地遨游书海,荣誉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且常常包含着许多虚构和失真的东西,恰如里尔克所说的“荣誉只不过是聚集在一个新名字四周的误解的化身或总和”。学习,就是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读好书,就能做一个有故事的人,也能做一个有明天的人!但以七绝《论学》赠给所有喜欢持续努力学习的读者朋友们!《论学》中华千古一规律,唯有书声洗苍茫。纵有器物得天下,不如翰墨永留香!作者简介:杨枝煌(原名杨杞煌),闽南人,1975年9月生,汉族,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英语系专科、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法金融学博士后(中国首位法金融学博士后),历任商务部处长、云南贸促会会长助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生产力学会高级战略研究员,多篇研究报告通过《清样》《理论动态》《内部参阅》《经济内参》《送阅件》等内参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学家》《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国际贸易》《人民日报》等业内一级报刊发表学术文章210多篇,出版专著3部,即《民营银行——中国金融另一种现代化》《中国金融知识产权科学发展战略》《人皆尧舜——杨枝煌国是新论》;多篇文章被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求是杂志《红旗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曾经参与985重大课题“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北大曹凤岐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WTO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及创新”,独立承担国家课题“中国金融知识产权治理研究”;长期接受《经济日报》头版专访,《中国县域经济报》《经济时评》《坐而论道》两专栏作者。参与翻译《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出版诗集《葨迌集--杨杞煌诗词习作选》;参与主编《2015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6中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能源展望2030》《国家治理的全球实践》《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与监管》等图书;主编《GMS时代的澜湄合作》《LMC时代的澜湄合作》《澜湄金融合作》等图书。感谢各位关注,如有意见建议,敬请联系 yangqihuang@163.com。

鬼见愁

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总分426,专业课283分学姐经验分享

直到官网出名单的一刻,才感觉到终于能对考研进行一场漫长的告别了。从看到初试成绩的自得因而没有用心准备复试,到复试状况百出险些翻车,自己清醒了不少,失败是最能给人成长的,这一段时间来自己身上的种种有很多可供参考之处,回顾过去从其他前辈身上得到不少经验,便希望自己的经验也能够给后来者一些帮助,能成为一点微弱的烛火,使有志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弟学妹们能够走得更踏实坚定。接下来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分享我的经验:一、基本情况及复试简介二、专业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文学评论与写作)——高分攻略三、公共课(简要介绍)四、几个问题一、基本情况及复试简介浙大中文系的各个方向都是考的单科,就是说你报考哪个专业就考的哪个科目的知识,比如考现当代文学,就只考现当代文学,不会说还需要复习古代文学语言学这些科目等等。所以一般会考察地比较有深度比较前沿,最后结果出来也是高分如云。比如2018年最后复试线是397分,今年是396分。在选择了考浙大现当代文学开始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设定一个400分以上的目标。我是二战,2018年的初试成绩是377分,英语75,政治68,专业课都是117分。2019初试总分426,初试成绩第一,其中英语70,政治73,专业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137,专业二(文学评论与写作)146分,专业课总分283,应该还可以吧。我这一年的努力,专业课进步了49分。因为深知专业课是最拉差距的,所以花在专业课上的心思是最多的,也能因此给大家我的经历。关于复试:其流程是先笔试后面试。笔试两道论述题,一道关于鲁迅,一道关于“底层文学”,不像初试那样给出问题提示,而是直接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论述,自由度很大,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就没有太大优势。面试是按初试的成绩进面,我第一个进去,没有准备中文自我介绍,所以有些手忙脚乱。流程主要是先中文自我介绍(说一说个人基本情况,可以再说说自己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差不多),然后英语自我介绍,再给你一段英文文献读一遍然后翻译。接下来就是在面前的一堆纸条中抽取三道专业题目,选择其中两道作答。我表现的并不算太好,多亏了初试分数高将综合成绩拉高才有幸被录取,现在举例复试还早,主要分享初试经验给大家。等复试准备期我再写一个详细的复试注意事项吧。总的来说,浙大复试非常公正,其趋势就是越来越关注当代文化热点现象,每年都会有很多道有关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的题目,要提前准备。要坚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老生常谈的真实性,千万不要还没有任何付出就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保证自己能够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基本任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专业课复习专业课总分300,是非常拉分的,所以备考一定要把重心放在专业课哦。:)浙大以前的专业课参考书,主要是以下几本:(这些是最基本的)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配套学习指导;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今年浙大706的现当代文学史基础题风可谓大变,除了分值分配上有所更改之外,难度也有所提高,填空题直接变成2分一空,其余还涉及了一点外国文学。我拿到试卷的时候真的有些不知所措,考完后翻书对了答案,填空一共错了四个——直接就扣了八分吧。最后这一门考了137,比自己预估的高了几分,后面名解简答论述总共扣了五分左右。结合我自身和其他同学,今年的难点除了选择题外,主要还在名词解释的“《鲁迅杂感集序》”和简答的中俄对比,论述的柳青《创业史》与山药蛋对比。——而这些在最基本的参考书上是不会有详细的论述的,所以在基础参考书之外的补充不可或缺,一定要多看几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这是想拿高分的基本素养。今年文学评论高分如云,考了林语堂的小品文评论和关于莫言,可以说是只要好好做过往年真题,今年的文评就不会考得太差——所以一定要重视真题。首先,文学评论的高分要点在多练习!一定要多练习!在考前最后两个月,我差不多每周都会抽时间练习一到两篇,掐时间写,每篇一个半小时,写完后下载相关论文来对比,后面一个月左右,找了一个考首都师大的研友交换评改对方的文学评论练笔。因为他们学校也考写作,虽然风格不太相似,但有助于拓展思路,我觉得看看其他研友是怎么写文学评论的也是很重要的。扬州大学、南师大、华东师范等等高校也都有文学评论写作的考察,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互相取经共同进步,或者直接找已经考上的前辈,让他们帮忙修改评阅一下,这非常非常有帮助!另外,练习中我都是坚持手写的,我认为这个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练字速,有些人觉得在电脑上写会更快更节约时间,但我觉得用考场模拟思维来写作会效果更好,面对纸笔和面对电脑的思路展开是很不同的,毕竟对浙大来说,三个小时之内想要写出两篇高分文学评论,还需要逻辑清晰,提前列个大纲,而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此外,还应多看书,博览才能下笔如有神。这里简单说说我的文评写作步骤,看到题目首先看问题提示,然后再看文本,两相结合在文本上做一些标记,看完文本后列一个要点提纲(主要和问题提示顺序一样),通篇段落一般都是四五段的样子,采取总分总结构最游刃有余。例如今年又考了林语堂,往年已经考过两次,重复率很高。在看到林语堂的时候,脑海里就要把有关于林语堂的所有印象都过一下,最好在草稿纸上稍微写下对于林语堂的几个关键词、关键点。对于中国现代散文发展阶段来说应该是在其他练笔的时候都有所掌握了,因此写作时可以根据提示以此作为开头段,然后自然而然就能过渡到林语堂在其中的特殊性,至于林语堂的人生美学思想一般是和他的幽默观相联系的,之后就可以详细结合文本来展开对他的幽默观的理解。知人论世是写作前提,一方面对作家自身的前后期进行比对,另一方面是将作家和其他的同时代散文作家进行对比,(除了知道他在后世的评价外,还应该对他在他自身所处时代的评价),可以拎出具体某一个作家与之对比,我选了鲁迅作比对,加上鲁迅对他有过批评,恰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这样就可以有话可说,让老师们看到你的博览。备考中可以做一个摘抄本,看别人的论文或者专著上有什么漂亮的句子可以直接摘抄背诵下来,考试时有时候就能用上了。比如今年的林语堂,我就有在看《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时做过相关摘抄,郁达夫对他评价“真诚勇猛,的是书生本色”,林语堂被称作“勇猛”是不是感觉和我们一般印象里的林语堂不同?所以我印象深刻,在写文学评论时我就想到了,林语堂选择“幽默”的人生美学观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时代影响之类的提了自己的想法,结合鲁迅对“幽默小品文”的批评,就很容易能够想到,林语堂真的做到真正的闲适幽默了吗?这样就能有些老生常谈之外的不同见解,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加分亮点吧,除了对比了鲁迅之外,还对比了林语堂自身前后期(我称之语丝时代和论语时代)的区别与联系。对比手法是一个“模板”,在小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通过以上两种对比更可见出林的矛盾与追求所在。在写文学评论时使用既能充实文本,不至于无话可说,又能够显示自己的思考是非常缜密的,而且文学评论没有对错,言之有理即可。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合适的方法,都是能在学习练习之中自己慢慢摸索总结出来的,不要太依赖前人的方法,在此也就不赘言了。相信我,一般人多练习几篇就都能找到手感啦,也就不至于太差。切忌上考场了才写自己的处女作!!!这是我首战失败的血泪教训。我的复习顺序是第一轮:朱本——三十年(+配套学习指导)——洪子诚本——陈思和本——吴秀明本;第二轮、第三轮对只仔仔细细重新看了三十年和吴本写真,其他基本都是粗粗翻了下目录顺序什么的。(主要是一个梳理脉络,理清纲目的作用,在第一轮我就以朱本三十年打底做了电子笔记,然后单面打印下来在后期不断补充,最后11月冲刺期前大概有190页,11中旬至12月其他任何书都没有再看,只看记忆自己的笔记,同时一边每天看几篇导师的论文,最后到就是把自己的笔记背了三遍就上场考了)整个大半年的备考之中,其他不同版本的专业课参考书和专著我看了很多,但不是每一本都对考试有帮助,说到底还是应试考试。(当然,时间充足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这些书对打开思路自然非常有益)下面是我个人觉得对浙大现当代考试非常有用的几本补充:(专著就不一一举例了,太多太杂,可以自己关注一些大牛作品)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之前就有学姐推荐过,要点清晰,适合应试,如今年考察朦胧诗的争论过程,去年的余华转型相关,其中就有详细论述;吴秀明《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所长的书,就算很贵也得买啊!对初试复试都非常有帮助,有一年文评考了梨花诗第一版就有专章,新版里删掉了,但是或许还会考察里面提到的重点,比如今年考的莫言和往年复试的很多真题都可在此找到参考;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本),很新的一本文学史教材,有很多非常新的观点,撰写者都是业界大咖,看看编者就可以看到了,对开拓思路很有用,提到很多专业的前沿热点,强烈推荐啦;对文学评论来说我还看了孙玉石《新诗十讲》;夏志清《中国现当代小说史》;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丛刊三十年精编》(有选择的看里面的论文);洪子诚《问题与方法》(这个对复试有帮助)另外,今年706真题考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所以建议考前也可以补充一下外国文学的内容。这里推荐一本我在去年看的觉得非常有趣轻松好理解的: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可以作为西方文学的补充,比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简单多了,感觉这一本就差不多了。其他我还看了几百篇论文吧,都是有选择的下载看的,看的也不会整篇论文都看完,一般先看摘要然后看看小标题,很迅速地抓重点看,有些写得特别好的会看得很仔细,需要自己斟酌。还有找了很多浙大老师的论文,一些学界大牛的论文(比如陈思和老师和郜元宝老师的我就看了很多,其他我还有自己的学术偶像以及我非常非常喜欢鲁迅,看了很多关于鲁迅的专著……看专著论文都有偏好,这里不多推荐啦)。PS:专著论文都不是说看得越多就能够分数越高,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也没考上,这和如何看有关,建议用笔把重点记下来,看的过程中都标注到自己的总笔记上。我原先做了很多专著笔记,太多了很不方便复习,后面我就直接全部精简到我的总笔记上了,无论看什么论文专著全都补充到那一本上,那厚厚的190多页笔记就是我后期最重要的财富啦。我觉得大家做笔记也不要东一点西一点,就做一本,然后有东西都补充上去最好。还有,看专著也好,论文也好,一定要以真题为本,研究真题偏重,然后针对性地看才能最有效率;很多书我都是某宝买的电子版,或是用超星图书馆。三、公共课复习公共课经验干货网上太多啦,我实在乏善可陈,只能给一点我的教训。英语我今年考得不大好,一方面是因为分析了历年真题觉得不可能连着三年考排序(所以无论什么题型都好好准备,脚踏实地),本来弱项就在于此也没有加强关注,总之对浙大现当代而言,每一分都非!常!重!要!因为查看历年复试分数就会发现,一分之差有时就意味着拿不到复试门票(备考过程中我对英语的新题型和翻译这两类题型最不喜欢,其实就是我的薄弱所在,我经常会在刷真题时空过此两题…所以千万不要因为畏难或繁琐就在某些方面有所松懈,最后成绩会告诉你是否值得的)。另一方面是考场心态和时间把握,进行英语考试必须要沉下心,每道题最多花多少时间要有自己的设计,在平时刷真题时就要有时间意识,我考试的时候就只剩十分钟给新题型了,最后新题型十分全部丢掉(一战也是新题型全错……)。为此考完当晚对答案还哭得昏天黑地,第二天差点弃考(所以建议大家考完一门扔掉一门,千万别对答案)政治是全程肖秀荣系列(精讲/1000题/肖四八/时政),1000题刷了三遍,考前主观题只背了肖四。同时在十一月开始买了市面上各种政治押题卷(徐涛八套卷/腿三/任四/米三等),只做选择题以免手生;其他还关注了徐涛的公主号,在饭间休息玩手机的时候看完了他的百日真题。大家都明白政治“得选择题得天下”,我也就不多说啦。四、时间规划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基础,养成每天看作家作品的习惯,我大概每天看至少一个小时左右的作品,也买了作品选,饭后消食偶尔翻翻,一直坚持到十一月底。现在最好在7月以前能过完一遍文学史(可以结合框架做一下简单笔记)。7~8月的暑假专业课开始第二轮,英语真题差不多可以这个时候开始;8月底开始政治,跨考非文科同学可以更早一些吧。我个人一战是7月才开始看书,没太用心,没什么参考价值。所以就只提二战经验啦。期间也不是就非常努力废寝忘食那种,因为不在学校复习影响蛮大的,总的来说我是四月开始,整个二战平均下来是每天学习十个小时左右,这样坚持了200来天。(也因为我看的书非常多,包括西方文学史、西方文论等等书我都看了很多)注意:是平均下来这个时间,我是循序渐进的,前期差不多每天六七个小时,到暑假了就慢慢坚持早起,差不多十个小时左右。到9月开始每天平均12~14小时之间。我每周会给自己周日一整个下午加晚上的时间休息,看看剧看看电影,出去走走逛逛街什么的。十一月开始用艾宾浩斯的办法背自己整理的论文和笔记,并认真刷专业真题。再次强调:请利用好真题!706从02-18的真题的简答论述我大概一共刷了三次(第一次包括选择题全做,第二次只做简答论述,第三次做前两次里觉得有点难度不太好组织答案的一些题目),每次都重新思考问题,看看是否还有可以完善开拓的思路,并对每道题都有所延伸补充,最后一刷把难题打散分类整理到一起,做完还会看相关论文;同时因为我之前备考复旦,就顺便把复旦真题中有浙大风格的基本做了一遍。这些不但是因为浙大历年题有重复可能,还是为了锻炼考场上极度紧张状态下遇到难题的快速思维能力——事实证明对我非常有用。五、阶段任务设置上面虽然写了我的学习时间,但我并不是说花的时间越多越好,我在家里复习是很没有效率的,常常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书才看寥寥几页,花的时间多就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规划,试着给自己制定计划和任务,细化到每一天的任务对我来说没有实用性,所以我一般是制定月任务/周任务,规定自己这一周要看完什么书完成什么,开始时不知道每周具体效率如何,后面就基本都能完成周任务,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完成一项就打√,非常有成就感。作家作品是不可能看完的,大家都一样,但是重要的作家作品必须要有印象,实在太长来不及阅读的长篇小说,可以了解下梗概,但其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最好有所了解。ps:浙大近年对当代热点长篇提到越来越多,最好多关注文化热点。六、关于二战查到成绩那天就有很多同学问我他们不知道要不要二战,我没办法替别人做选择,这里就简要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选择了浙大作为一志愿,如果没能上岸对于调剂来说是很不占优势的,一方面因为现当代文学专业实在太热门了,很少有学校有缺额,有缺额也优先考虑那些本科出身好的,另一方面是浙大考单科,跨专业调剂非常非常不占优势。——是否二战。这需要考量很多因素:一战失败原因,能否承受孤独感,能否坚持忍耐,能否抵住诱惑,在哪里复习备考,最重要的,要考虑倘若再次失败怎么办。诸如此类。必须要先想清楚。并不是说二战就一定能成功,比如今年浙大现当代进复试的前三都是二战。我也认识不少二战三战还是失败了的,所以如果选择了二战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我回顾自己备考18年考试的种种,仔细分析了真题和自己的成绩后我觉得按照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说至少还有三十分的提高空间。但感觉我的“二战”基础和别人一战是一样的,因为18年只看了那五本基本参考书,而且上半年还要忙着毕业,写毕业论文等等一系列事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所以首战的学弟学妹们也无须担心,即使有二战三战n战,大家差别不大的,专注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啦。选择很重要。所以希望大家做任何决定都不是凭着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有所坚持,能够脚踏实地既不自轻也不好高骛远。祝大家好运!

业报

考研的成本 你算过了吗?

考研还有成本?当然!先不说买资料、考研班的相关费用,复试前的住宿费、交通费也让许多寒门学子犯难。但这绝对不是考验的绝对成本,真正的宝贵价值很多人已经注意到——时间!时间所包含的机会成本大大超过了短期内的物质成本。其实,仔细计算一下时间成本,更容易让考研计划科学可行,也更能让考研目的明确,让考生信心十足。考研成本分析风险成本风险问题,是你在决定考研以前最应该提前想清楚的问题。是考试就会有成功和失败,如果最终没考上,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承担这个结果,也有后续的计划可以弥补这次错过?大四上学期,往往是校园秋季招聘火热进行的时候。在别人忙着各种实习、找工作的时候,你却需要保持沉稳的心,坐在教室、自习室里温习;别人各种毕业旅行,天南地北四处游玩的时候,你需要拒绝各种诱惑,安心做题。等到来年的二月份,考研成绩公布的时候,不少同学的工作已经落实得七七八八。而这时候的你,如果没考上,将意味着你和无数的工作机会、实习经验都失之交臂。而此时,离毕业仅剩三个多月,除了毕业论文,你很难有时间再顾及其他。资金成本考试以前,你可能会报考研全程班,一报一千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资料,一买两百多;专业课真题要买,政治大纲要看,英语资料要做;指定的专业书籍,有的已经不出版了,淘宝上花两倍的价钱,也得淘回来……而这,还仅仅只是"考研成本"的一部分。考试的时候,一般初试报名费160,复试一般100。考试结束后如果能够被顺利录取,那么学费也要计算在内,费用各个学校都有所不同,一般学硕学费在5000-8000每年,专硕学费较贵,大多每年都一万以上。心理成本考研的那段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一朝回到了曾经的高考时代的感觉。每天精神高度紧张,看书看到奔溃,压力真的有山大。每天走进图书馆、走进自习室的那一秒,就感觉到了紧张的复习气氛。周围的人都在学习,每当你想有所松懈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告诉你:你的潜在对手,都这么用功了,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如何控制好考研成本一、避免时间“负”成本关于考研的成本问题,许多人只是意识到了会花费时间和金钱,但却没有意识到成本是如何产生的。对于成功者来说,任何付出都是有道理可循的;但对于还没有打算付出的人来说,如何让未来收益最稳定最大化才是要仔细斟酌的。考研的时间成本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前准备所用的时间,一部分是读研两到三年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思路清晰,目的明确的考生,在战略上已经让成本有效。有些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复习,但却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似乎时间成本为正,而收益为零。其实在考研准备的阶段,一部分人的时间成本是“负数”――考研的复习时间如果没有发挥有效意义,就成为了“负”资本,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机会价值已经白白流逝。这点尤其是体现在那些想法游离,迟迟无法进入状态的“等闲考生”身上。跨考咨询专家通过对众多学生的分析概括了如下几个影响时间成本的因素:第一,坚定性。临报考前,仍不能确定专业方向。所学校,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偏好,或者雄心壮志,但是专业的选择却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详细考虑。如果说本科阶段有太多限制条件和太多盲目因素影响报考,那么报读研究生则是考生自主选择的结果。数学系同学考经济、金融专业,中文系同学考新闻传播专业,其目的性很明确。热门专业报考难度大,抛开想避免竞争或者求稳求保的各种想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点和发展方向的专业,是面临职业选择的大四学生的自然要求。确定好专业倾向的同学,往往都比较早开始复习,在大三或者更早就对基础课进行预热,或者收集相关院校信息和导师资料。这些同学在今后的抗压、抗情绪波动的稳定性都超过犹豫不决的“等闲考生”,坚持到最后一刻依然稳定发挥的也是早早确定专业方向的同学。而随便报考的同学,大致也是最后缺考退缩的人——反正也是一时之选,那最后也就一时决定取消吧。第二,计划性。“单项”冠军,却总有掣肘的弱项。研究生考试正越来越多地呈现“无差别”化的特点,至少在初试阶段,除了三大项国家统一命题,就连专业考试也推出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计算机全国联考及金融联考等统一考试。这就大大推动了考研时间成本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考生花费多少复习时间,就可能获得多少相应的回报。不管是对未来的研究生专业怀着多么大的兴趣,考研毕竟是一项理性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好成绩,哪科都不能偏废。有人因为对高等数学抱有畏难情绪而选择纯文科专业,但英语又成了拦路虎;有人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沉迷于专业书籍中,却对英语、政治不管不问。这些都是非常不成熟的做法。真正想把考研的准备时间充分利用的同学,总是做到攻守平衡,不给考试留下任何失误机会。第三,连贯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到别人找工作就发慌的同学,这类人往往都是最先开始行动的,参考资料最先做,考研的各种信息也最先得知。但看到周围同学西装革履去面试,自己也坐不住了,把书本丢到一边又去弄简历找实习。等过段时间,又觉得还是继续上学最适合自己,把书找回来却已经生疏。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找准方向,时间在摇摆不定中丧失了有效意义。因此,建议最好在大三下学期就做好准备,到大四上学期开始前的暑假就能有明确的考与不考的决断。不排除有看一个月书就上一流名校的牛人,但大部分的同学都应尽量避免时间“负成本”的产生。二、时间成本最小化最小化战略一:认清专业形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一条对那些依然迷茫以后从事哪行的同学,以及被调剂后是否选择接受相关条件的同学尤其适用。一方面,专业有周期性。之前大红大紫的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已经被许多学校从硕士生招生名录上剔除,换成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或者干脆转划到软件学院。经济类专业的报考形势持续走高,但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让这一年毕业的经管类学生尝到了寒冬滋味,而这也许仅仅是经管类人才市场疲软的开始。农业、林业、轻工等非常基础的行业人才需求却略有回升,在国家大力扩大内需的指导方针下,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人才肯定不会走软。如果报考的那一年新心仪的专业是香饽饽,毕业后却发现是明日黄花,心理落差无法弥补,经济期望值也缩水不少。另一方面,哲学、历史、中文、经济学、教育学等基础学科需要提升教育层次。这些专业的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研究所、公务员等单位,都是非常重视学历层次的地方。从跨考的理解学员中调查,东南一带的高校,硕士生只能担任辅导员等行政工作,博士的分配都竞争激烈,因此想往这方面发展的同学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是必须的。技术层面上分析,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助理最低要求数学系硕士,索尼中国上海研发中心的复试名单上鲜见本科生的名字。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想从事研发核心业务,学历也是敲门砖。但对于一些思维活跃,外向型的同学,成为职业经理人是目标,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花太多时间在学校反而会让自己脱离社会,书生气太重,与职业要求相距甚远。最小化战略二:性格因素至上,态度决定一切。想不想读研,可能大家都回答是。不过跨考咨询师就遇到很多两难选择的同学,比如:某非重点工科学校女生,化工专业,有保送资格直读本校本专业硕士,在工作与读研之间摇摆。就其具体情况分析,女生首先不大愿意读化工专业,其次觉得自己的母校档次还需要提高,再次对于今后化工专业毕业后的职业走向不清晰。但最后她还是接受了学校的OFFER,原因是——因为不想工作!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是为了缓解眼前的压力而采取最省力的办法,读研是暂时的避风港,至少两三年时间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岂不知,时间成本正在增长延伸,两三年后的回报如果不能与成本对应,从经济角度客观上来讲是得不偿失的。还有的同学觉得读研非常失望,不满学校的学术水平,也没有动力去听讲座、找实习;或者觉得做实验占用太多的时间,自己沦为“老板”的廉价劳动力而心存忿忿。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不是适合做学问,是不是能够在研究生阶段保持饱满的热情持续求上进,自己的性格和态度是关键因素。论文难发,实验难做,但总是有超过90%的同学正常毕业。时间成本客观存在,就不要再附加额外的心理成本。先,付出了时间成本,不要给自己限定太明确的收益。是不是花了多少努力就应该上什么学校进什么专业?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没有任何保证可言。某同学从一地方师范学院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和交流能力都远不如同届其他同学,当别人都在外企找实习或者做兼职老师的时候,自己没有相关的人际网只能看简历石沉大海。似乎这样的结果是和原本付出的时间成本所不匹配的。在我们看来,这只是研究生在读阶段时间成本的继续延伸。其次,时间成本的计量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要学会自我排解。比如某同学报考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面试时被淘汰,调剂到浙江工业大学,不仅没有觉得失望,反而马上第一时间就开始准备注册造价师的考试。在他看来,本科时候没有时间准备职业考试,研究生阶段就必须有所觉悟——既然时间成本已经产生,之后任何阶段的弥补措施都是降低成本的大好机会。再次,绝对不能过高估计时间成本。究竟付出多大努力得到什么样的收益,谁都无法定义。有的人在考研准备阶段,不是没有注意到时间成本而左顾右盼,而是过分压迫自己,拒绝一切与考研无关的事物。上文提到,其实申请出国的部分工作,申请奖学金等许多活动都可以在大四一年和考研准备一起进行,不要为了宏远的目标而成为“强迫症患者”。否则一但失败,失去了朋友和正常生活,时间成本将会被无限放大。如果你能肯定地告诉自己,我确定要选择考研,那就勇敢去做,把所有的风险所带来的顾及都抛于脑后。毕竟,现在你就是投资人。用现在的努力,换明年一个崭新的未来和希望。你付出的所有成本,终究会因为你的努力,获得它应有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