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全考研大数据!21考生想知道的全都在这里!共祭先祖

最全考研大数据!21考生想知道的全都在这里!

受疫情影响,考研热度不减,在2021年又创新高,突破400万人次。想必考生们也很想掌握考研三门公共课的平均分以及报考人数相关信息。小编总结了近5-10年内的变动与规律,在本文给出最全考研大数据,可供大家参考。一、公共课平均分相关数据1.英语全国平均分(1)英语一平均分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平均分上表为英语一真题的平均分和难度。“难度系数”概念解释:一道题只有40%的考生做对这道题,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就是0.4。因此难度系数越小,代表难度越大。2020年的英语真题难度和前两年相比更简单,平均分为49.15。考研英语一各题型历年平均分(英语一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上表为英语一不同题型的平均分。20考研的“完形”和“新题型”稍难,分别为4.44分和4.12分。“阅读”和“翻译”稍简单,分别为20.96分和4.22分。写作部分则相对稳定,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为10.42分和5.03分。(2)英语二平均分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平均分上表为英语二真题的平均分和难度。和2019年相比,2020年的英语真题难度更简单,平均分为55.21分。考研英语二各题型历年平均分小编提示:英语二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上表为英语二不同题型的平均分。20考研的“完形”和“新题型”稍难,分别为4.88分和5.67分。“阅读”和“翻译”偏简单,分别为22.64分和9.3分。写作部分则相对稳定,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为7.875分和4.85分。今年英一英二的大纲,与去年相比主要是词汇和词缀的变动,同时新增了一些疫情相关的词汇。大家只要提前对大纲变动内容做好学习,同时准备一些有关实时“疫情”的作文和词汇即可。总体来说,考研英语的试卷难度整体稳定,会有一些小波动,整体难度变动并不大!小编给出建议,英语复习应始终围绕真题。2.数学全国平均分截止到目前,官方还没发布20考研数学平均分,因此小编只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往年的数学平均分。考研数学真题历年平均分数学这门学科,奇数年难度较高,偶数年难度较低。15年、17年、19年相对简单,16年、18年、20年则相对难。虽然20考研的数学平均分没有公布,但高教社大纲解析里面还是明确说了2020年三套数学试卷的得分率普遍偏低,难度较大。关于21考研数学的难度,虽然今年数学大纲变化很大,但按照大小年的套路,今年考研数学会偏简单,基础知识一定要弄懂弄通。3.政治全国平均分政治近三年的平均分都没有公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早些年的政治平均分数据: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平均分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透过往年的情况可以看出,政治每年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平均分始终维持在57-60分之间,没有太大波动。如果考研政治目标为70+,各题型、各科目要保证如下分数:从题型上看,单选题必须拿到14分以上,多选需拿到26分以上,分析题拿到30分以上。从考试内容上看,马原拿到15分;毛中特拿到25分;史纲10分;思修法基12分;时政及当代8分以上。政治分析题30分是平均水平,因此只要选择题能够保证40+,那么政治妥妥滴70+!二、报考人数相关数据1、考研人数增长考研人数近年来增长越来越快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4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接近翻番。其中以近三年增长幅度最大,18、19、20考研增长率分别为18.4%,21.8%,17.6%。2、报考大省山东省以31.3万稳居第一,这意味着全国几乎每10人中就有1名山东考生。除了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广东、安徽、湖北也是考研大省,20考研报名人数,江苏超过20万,河南省官方虽未发布报考人数,但从往年数据来看,报考人数也不会低。四川、广东、安徽、湖北超过15万。3、各校报考人数北京大学近3万(29990余人),高居榜首;浙江大学,以2.88万报考人数居于第二;复旦大学报考人数近2.7万人,居于第三。今年这些院校报考过万:北京大学 、深圳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昌大学 、云南大学 、天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清华大学 、青岛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宁波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新疆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4、推免生人数从备受关注的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来看,推免生普遍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中推免生占比近70%,部分热门专业或学院推免生的比例甚至超过80%。5、考研弃考率最近几年,考研的队伍不断壮大,前年,考研生报名238万人,去年,290万人次,今年报名人数超过341万人,近三年来竟以每年递增50多万人的迅速增长,足可见考研的竞争激烈。据说2020年考研生,今年考研的第一天就有37万人弃考,弃考率已经超过10%,所以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为341万,但事实上真正参加考试,并考完试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如果以这个比例推算,最终走进考场的考研生人数可能不到300万。以上小编从多维度总结了考研三门公共课的平均分以及报考人数相关数据,希望大家在21的考研中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也希望大家可以赶紧行动起来,积极应战,在这次考研大军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雨音

考研大数据,关于考研,你所不知道的......

对于考研,你们了解多少呢?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考研,关心考研的人分布在哪里,来自哪些星座...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考研数据,让你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考研哦~№1你的竞争对手多大年纪?如图,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最关注考研,跳过30-39岁,40-49岁的年龄人群为第二大关注考研的群体。为什么在40-49岁的人会出现关注考研小高峰?不排除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子女正处于即将考研或研究生阶段。№2 男生VS女生,谁更关心考研?男生和女生,谁更关注考研?通过百度搜索“考研”一词的男性比例为57%,女性为43%。相比之下,更关心考研的不是女生,竟然是男生!№3 星座分析—12星座谁热衷于考研?那些考研族们都是什么星座?在所有参加过考研的人星座调查中,考研人群较多、排名前五位的星座分别是处女座、金牛座、天秤座、水瓶座和巨蟹座。当然,也许考研和星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4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庆。显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那么,经济与教育的联系,不言而喻。№5 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1、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从图里可以看到,医学生读研的人数占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学最小,只占8.3%。2、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3、管理学:本科已经足够,读研意义不大很巧的一点是,管理学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学专业不太“受人待见”?有一个说法叫“管理无学”,大概是说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稍微有点勉强。学管理学的小伙伴梁雪说:“要我说管理无学,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儿极端,但我觉得读个本科已经足够了。”确实,管理学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研究对象无处不在,而导致没有研究对象。很多人学这个专业开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这也是很多人对管理学的普遍看法。可其实管理学也有其优势——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4、医学:选择继续深造,实有几分无奈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而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据学医的小杜说,“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5、工学:参与项目是主流,考证也是不错选择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有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确实,因为工科生除了读研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考一些专业资格证,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证,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证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睐。6、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本科读经济的世军笑着说:“其实很多人都被学科名骗了,感觉经济学就是教你怎么赚钱的,其实经济学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我们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7、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读汉语言文学的小乐说:“其实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毕竟他们的学业较为轻松,公考对他们而言也比对其他专业友好很多。№6 就业才是否读研的硬指标总体来看,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考研,就业都是其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下图是就业率较高的十个专业以及其收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收入非常可观。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也是毕业半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这些专业所在学科考研比例都比较低。而总体排名较为靠后的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这也正是那些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人群。所以说,在对专业的选择上,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

盘点: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大汇总,送给2019年考研的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如果走对了,一生也就顺利很多。其中,高考报大学算是一件,而且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做主的,毕竟当时年纪小,报大学的事情不太懂,大学和专业都是父母帮忙定下来的。其次是找工作和考研这两件事也都算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考研,很多时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毕竟上了三年大学之后,我们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但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更应该对此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据情况,2016年我国一共有176万人报名考研,2017年则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01万人,最令我们吃惊的是2018年,全国报名考研的总人数达到了238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总体来看,我国考研的报录比变化并不大,基本上是按照3:1的比例进行录取的。但是,有几个变化趋势需要大家进行注意:第一,应届生的考研报名人数在平稳增长,其增长速度基本和高考招生增长同步,但是往届生读研比例增长幅度明显,很多工作两三年后的人开始报名考研。第二,大家越来越青睐于时间短且学术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硕士,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情有独钟。第三,很多省份的女生考研占比超过了男生,特别是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女生的读研比例更高。对于往年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感觉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本科学历在工作过程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所以选择了读研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有名校或者专业情结,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这条路,考到理想的大学或者想去的专业进行继续深造学习。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生,如果选择了考研,一定要学的进去,做的下来,做好自我监督,因为考研道路上,自己既是负责监督的老师也是准备考试的学生。最后,祝愿备战2019年的考生们,都能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不事于世

准备考研需要了解的五大数据

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讲,除了准备考研初试复试以外,打好考研的信息战,掌握必要的考研数据,能有效提高考研的成功几率。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解读考研过程中需要收集的五大数据以供大家参考:01招生人数招生人数是指报考院校每年计划招收研究生人数,该数据一般会在报考院校官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或招生计划中公布。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讲,了解学校的招生计划能评估报考难度,特别对于热门专业来说,更需要分析一下近几年招生人数的情况,以选择适宜的学校。注意院校公布的招生人数并不等同于录取人数。事实上有些院校会出于宁缺毋滥的原则,会招收比计划招生人数少的考生;也有受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的影响,于是进行了扩招,导致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的情况;此外,还有受调剂的影响,某些专业也会出现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等等。02报考人数报考人数指每年该院校报考的人数,这项数据能反应你报考学校的专业有多少竞争对手。虽然这一数据每年都有变化,但一般情况下每年招考波动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考生可以通过近几年的报考人数,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了。03报录比报录比是指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直观反映了该专业的热门程度,越热门竞争力自然也会越大,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要注意根据报录比评估考研难度。04分数线考研分数线是考生在报考前对自我水平以及院校报考难度的重要评估数据,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是国家线,但也有的专业也会高出分数线很多,这就需要考生去收集该院校的考研分数线,最好是能收集近几年的考研分数线并与对应年份的国家线做对比。05推免人数推免人数也是考生需要注意的一个报考数据,因为有些院校的有些专业倾向于招收推免的考生,专业推免名额在当年的招生人数中如果占据绝大部分,那么对于目标是这个专业的考生来说是不利的,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通过院系官网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截止发稿日期为2020年5月14日稿件内容参考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四时迭起

考研必须知道哪些数据信息?

“考研”进行数据分析是行动的首要任务,如果没有经过分析竞争情况就盲目报考那就会得不偿失,只要找准了关键信息就会事半功倍,更好地帮助你走向成功!那都有哪些信息呢?报考人数报考人数专业报考人数是直接反映竞争难度情况的主要数据,只有了解了报考人数才能在专业报考上做出合理的分析,调整自己方向。招生人数招生人数一般与录取率是成正比的,因此,这个数据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可以知道往年的招生数量,同时也还可以反映专业的动态走向。这数据简直是太关键了,所以我们报考时可以,在招生信息网站了解往年的招生人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判断自己在其中的竞争优势。录取人数录取人数录取人数这个数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虽然不能100%等于学校实际录取人数,但是也不会相差很大。所以我们在报考时也要进行相关的调差,可以到学校的官网查询往年的录取人数。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有的老师可能会比较严格,招的人比原定指标要少,而有的专业课可能因为扩招等因素,临时扩大录取人数,也是有可能的。报录比所谓报录比就是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它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目标专业的竞争程度,其中越热门的专业竞争越激烈,所以我们在报考前就要先了解,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情况,根据实际做出适当的调整。推免人数推免人数推免就是平常我们说得考研,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推免人数和自己考研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推免人数对于我们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尤为重要。因为,推免人数也是算在招生人数里面的,如果一个专业它的推免名额在招生人数中占一大部分,那么对考研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和院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些信息再做决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因为复试的分数线决定了你以后能不能进入到复试。虽然大部分的复试分数线都是按照国家线设置的,但是也有部分专业实际上的复试分数线会比国家线要高很多,这也就是我们要及可能的抓住机会,及时查询目标专业复试分数,否则就会错失机会。在考研的路上,一路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十足的努力和实时了解考研方向,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卖猪

刚刚,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

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包括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整体的趋势变化等。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以及部分省份的报考人数变化吧~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参加19考研的小伙伴切身感受到了考研竞争的激烈。近几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考生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应届生毕业就业压力大、就业不理想、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扩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选择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体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从上面的增长图可以看出来,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近乎直线上升,刚刚结束的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290万,相比2018年增加了52万,增幅创新高达到21.8%。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下图是全国部分省市近三年报考人数对比图,可以看出山东、河南、江苏三个省份的考研人数最多,近三年增长速度也很快。来看看江苏省近五年的报考情况,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据2019年各省公布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来看,增长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增幅在20%以上,下图广东深圳考区,报考人数涨幅达到50%。在2019考研报名阶段,由于报考人数激增导致部分考区考位紧张,以至于报名晚的同学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点,于是有不少考点纷纷增设考位,放宽考点报考地区限制等多种方式来缓解考位紧张。那么在此提醒20考研的同学,在9月底进行预报名时,如果报考院校已经确定,尽快填写报名尽早提交,以免耽误报名很麻烦,后期复试时间非常紧张,希望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届时做好准备。虽然整体的报考人数突增,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竞争对手的确是多了,但其实真正的对手是你自己,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一些自律、认真备考,希望每一位考研学子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加油吧!

贺兰山

考研大数据,看完我默默哭了会儿

对于考研,小可爱们了解多少呢?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考研,关心考研的人分布在哪里,来自哪些星座...下面小编将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考研数据,让你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考研哦~№1 你的竞争对手多大年纪?如图,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最关注考研,跳过30-39岁,40-49岁的年龄人群为第二大关注考研的群体。为什么在40-49岁的人会出现关注考研小高峰?不排除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子女正处于即将考研或研究生阶段。№2 男生VS女生,谁更关心考研?男生和女生,谁更关注考研?通过百度搜索“考研”一词的男性比例为57%,女性为43%。相比之下,更关心考研的不是女生,竟然是男生!№3 星座分析—12星座谁热衷于考研?那些考研族们都是什么星座?在所有参加过考研的人星座调查中,考研人群较多、排名前五位的星座分别是处女座、金牛座、天秤座、水瓶座和巨蟹座。当然,也许考研和星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4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庆。显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那么,经济与教育的联系,不言而喻。№5 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1、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医学生读研的人数占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学最小,只占8.3%。2、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3、管理学:本科已经足够,读研意义不大很巧的一点是,管理学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学专业不太“受人待见”?有一个说法叫“管理无学”,大概是说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稍微有点勉强。学管理学的小伙伴梁雪说:“要我说管理无学,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儿极端,但我觉得读个本科已经足够了。”确实,管理学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研究对象无处不在,而导致没有研究对象。很多人学这个专业开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这也是很多人对管理学的普遍看法。可其实管理学也有其优势——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4、医学:选择继续深造,实有几分无奈据调查,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而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据学医的小杜说,“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5、工学:参与项目是主流,考证也是不错选择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有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确实,因为工科生除了读研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考一些专业资格证,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证,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证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睐。6、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本科读经济的世军笑着说:“其实很多人都被学科名骗了,感觉经济学就是教你怎么赚钱的,其实经济学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我们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7、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读汉语言文学的小乐说:“其实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毕竟他们的学业较为轻松,公考对他们而言也比对其他专业友好很多。№6 就业才是否读研的硬指标总体来看,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考研,就业都是其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收入非常可观。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也是毕业半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这些专业所在学科考研比例都比较低。而总体排名较为靠后的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这也正是那些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人群。所以说,在对专业的选择上,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

热那亚

2020考研:从19报考数据看 这些院校是“重灾区”!

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有290万,战况比往年都要激烈,2020年的考生应该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其实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做好一个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希望2020年考研同学在备考的同时可以做好院校信息的收集,认真选择。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大家可以先简单做下参考。小编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复旦大学2019年报考人数将近2.8万,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大约有6300人,推免人数大约有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7:1;南京大学报考人数接近2.7万,计划招生人数大约在5400人,推免生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8:1;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同样接近2.7万,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大约是5000人,其中包括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推免人数1300人左右,报录比在7:1。上面列举的三所高校是已知数据,还有很多“重灾区”(北京、上海等地区)没有公布数据,像一些其他的34所高校,每年报考人数过万的情况也有很多。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考研人数这么多,考生该如何选择院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选择院校。认清自己实力,选择一所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学校谁都想上名校,但不是谁都能考的上,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有很强的意志力、自控力、学习能力,发表过相应论文、有着丰富的经历。根据自己的大学成绩、大学经历以及报考院校排名等综合选择。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锁定院校目标你打算未来毕业之后在哪上学,在哪里就业,打算在哪生活?如果你有目标有理想的就业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地域来选择院校,对你未来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热门地点考研竞争力度还是比较激烈的,同时这些地方的报考人数多,公共课评卷比较严格,专业课也会比较压分,所以考研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适当放低院校档次。多方面掌自己目标院校专业报考信息考研初期面对择校的问题,我们一般建议考生先暂时确定几所院校,不断搜集信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其中一所自己把握比较大的院校。考研复习阶段考生要多关注考研复试、调剂、录取信息,适当听下学长学姐的建议,再结合自己对目标院校的了解,做下理性分析选择。要不要随大流报考热门院校考研“重灾区”是一些报考的院校实力比较强,不是985、211就是双一流。如果你的目标感特别强,即使二战、三战也要考上这所高校,那么就勇敢向前冲、鼓足干劲,相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这种情况,只是为了考上研,有一个研究生学历,那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实力等情况好好考虑,理性选择。考生需要在上面列举的因素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自己实力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所以,择校这个问题别人只能给你一定的建议,最终选择权还是靠你自己。当然每年都有一些专升本或者是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学生逆袭考上985、211高校。其实考研的真实难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相信大家踏实下来拼一把,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也能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朱门怨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

小编将2020年各专业的拟录取、报考、复试、实际录取等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对宝宝们最终的专业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建议大家参与上面小程序的报考专业统计,后期我们会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大家报考专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各项数据的含义在表格后面有说明的呦,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呢~2020年,报考西财研究生共计25059人,较2019年22785人增加2274人,增幅为10%;西财录取3285人(学硕1215人,专硕全日制1570人,非全日制500人),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8%(2019年共录取3036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为17%,西财报考人数增幅低于全国增幅,主要原因是报考西财研究生的基数较大,全国研究生考录比大概为4:1左右,而西财在8:1左右,另外,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最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西财报考人数增加的几乎全部是全日制的专硕,学硕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还略有减少,随着近几年来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西财专硕的性价比逐渐降低,特别是431-436这几个专业考录比和分数线都已处于高位,竞争激烈。2020年学硕报考人数为10235人,录取人数为1215人,其中录取推免生394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12:1,,较2019年13:1有所下降。专硕(全日制)报考人数12370人,录取1570人,其中录取推免生211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9:1,与2019年持平。1、拟招人数: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是学校发布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上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之对应的是“实录人数”。很多专业的“实录人数”都会大于 “拟招人数”,原因是2020的招生计划是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学校给出的数据比较保守,便于后期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实录人数”大于“拟录人数”,有两种不准确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扩招;另外一种认为是没有包含推免生。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准确的。2、报考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各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包含统招生、专项计划和推免生。从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极个别专业没有招满之外,实录人数都是大于拟录人数的。4、统招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录取人数,不包含“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考生人数。注:本身专项计划也属于统招生,但这里为了分开列示,将统招和单独计划分成了2个部分。5、专项计划:各专业“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参考复试的考生人数。6、推免:各专业推免生的录取人数。官方这次公布的各专业推免生人数与去年公布数据略有调整,以这次公布为准:7、复试人数: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该人数包含了专项计划考生人数。推免生的复试是单独进行的,这里的复试没有包含推免生的复试人数。8、复试淘汰比:统招生复试淘汰人数/统招生复试人数。9、考录比:报考人数:统招生,报录比越高表示该专业的竞争越激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

梦影版

2019考研报名数据

亲爱的童鞋们,考研报名和现场确认已经结束,那么,今年报考了多少人呢?据报道,今年的考研人数是285万,再创新高!较去年增长47万!再不努力,就要被同考的人杀下去咯!为什么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呢?一、研究生教育改革2017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在职硕士,将在职研究生教育并入统考,毕业后拿的是双证,无疑增加了在职硕士的含金量,一批有志青年开始加入考研队伍,或许是为了升职加薪,或许是为了改变现状,总之,在职考研的并入,也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职的考研人没有应届生那么多的复习时间,所以,童鞋们,你们还是很有优势的!二、“双一流高校”建设随着国家教育部取消“985和211”,我们迎来了“双一流”,而这些建设必然需要生源,因此硕士点的成立和扩招成为必然。这也是促使一部分人选择考研的原因。三、工作要求越来越多的单位设置高门槛,要求研究生学历才能参加考试,如公务员、教师等。逼着应届生不得不考研来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企业和用人单位也有一句话,童鞋们要知道,他们说“硕士生、博士生不怕招不到,高级的技师真的招不到!”所以,学历不是唯一的敲门砖,真正学好一门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从2011年开始基本维持在3:1,而2018年的报录比已经变为3.5:1,因此不太乐观的估计,2019年考研的报录比很可能达到是4:1,也就是说每4个人里面就有三个人是炮灰。不过,这也就是估计,刚刚说了,有可能扩招呢童鞋们,马上去复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