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是很重要的一环,研究生复试水深吗?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是真不好回答。我觉得复试可以用“小马过河”这个词来比喻会比较恰当一些。你觉得水深那就深,没有绝对的公平,当然会做到尽量公平。一、考研复试是很重要的一环。想必考过研的同学都知道,初试过了只能说明你有了复试的资格。真正录取的时候还是得在复试过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当然,这也是考研相对高考而言。高考是只看成绩,而考研不仅看你的初试成绩,而且也注重你个人的表现,主要是复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先说说复试的内容吧,注意复试还要考试的,别以为初试考试了,复试就不用考,其实复试也是需要考试的。一般除了考专业课,英语还是要考的,有些学校在复试的时候,英语都会考听力,这个我其实不太能接受。专业课或者英语没有考过的,都不会被录取。注意,还有加试的两门课,这些课程本科毕业的同学是不用考的,都是专科学历的同学们需要考的,这个专科毕业的同学就要注意了,加试科目过不了那也不能被录取。还有面试的环节,面试老师一般都有英语口语交流和对话,面试老师会提问一些专业核心课的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下午一般都是心理测试考试,这个过不了一般也不会要。第二天早晨就是体检,注意体检不过也会被刷,这个波动这么大,所以水还是很深的。二、复试的时候也是考验情商的时刻。考研复试的时候其实也是老师考教你情商的时候,有时候你可能没有注意,但确实是真切的考到了,无论你承认与否,确实是这样。走过来人说,复试的时候要注意礼貌问题,这个问题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想把他划入对情商的考察之中。包括一起来复试的同学,你是否能谈到一起,有一些额外的收获。还有一些非常热心的师兄师姐,你是否可以从他们的讲话和谈话中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呢?这些就不仅仅是礼貌的问题了。就如我所说的,是情商的问题了。这个情商可能有时候要比智商重要得多。智商不够,可能最多说你不好教。但情商不够,可能会被刷掉,因为确实做人很重要。你可能笨一点,那个没关系,但做人喜欢投机取巧,不识大体,那就很麻烦。当然,我不是说你要太过圆滑,在踏实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炫耀,不出头,但做事一定要沉稳。尤其是在复试的时候,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讲话太多,导致老师们对你有点反感,那就得不偿失了。千万不要干适得其反的事情。三、平常心复试,别想那么多。复试的时候,往往想的太多的同学,一般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反而那些觉得就那样态度的同学,一般都比较放松,复试的时候一般表现的都非常好。因此,我建议别想那么多,水深是否我也不知道。只有你自己亲身经历过,你才会知道到底水深不深。也不要猜测,我只知道认真复试的同学,一般都考上了。往往那些投机取巧的同学,一般成绩都不咋地。因此,考研初试过了,那就好好复习复试,那肯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
考研复试会让不少考生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发挥不太好,所以为了大家能通过复试,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复试的流程,大家熟悉一下复试的流程,可以模拟复试的流程,这样也能有个心理准备。了解复试的相关信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在复试中,一定要了解相关的复试信息。考生都要去相关的学院官网了解复试需要准备的材料,复试时间、复试大概需要几天,复试考试什么内容,这些都需要你提前进行了解,然后做相关的准备。复试全流程第一步:进场之前如果你排在后面,建议你和前面的考生搞好关系,这样当前面的考完出来后,你能通过他知道大概的考试内容,也能做到心里有底。第二步:进场当你进场后,你可能面临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让你站着回答问题,这样可能会比较有气势;第二种就是坐着,比较舒服;一般情况下,复试大概会有5位老师,甚至可能会更多,一进考试现场,你会发现老师比较多,然后在这个气势上面你就被碾压,于是非常紧张,你发挥都有可能失常。一般坐在中间的老师是主考官,还有的不是老师,是旁听或者在记录,所以不要害怕,他们也是普通人。首先进入考场后,要先给老师问好,留下好的印象,第一印象决定你接下来的分数。第三步:专业提问一般当你给老师打过招呼以后,你就该准备给老师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用英文,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自我介绍完以后,导师就开始问你专业问题了,专业问题分为老师提问或者抽签选问题。一般情况下就是3-5题。有的学院复试比较轻松,这里的轻松说的是氛围,老师会随意对你提问,就是很日常的闲聊,这个时候你要准备好,导师会根据你的简历询问你相关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复试面试控制在20分钟左右,至少5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未来规划等等相关的问题。第四步:结束一般等老师询问完你相关问题后,老师会告诉你面试结束,这个时候要注重礼仪。复试结束后,一般情况下两天左右就能出成绩,甚至有的学校当天就出成绩,如果期间导师给你联系,那么说明复试稳了,如果好几天没有消息,就赶紧准备调剂。大家了解完复试的相关流程,就赶紧准备复试吧。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水深吗?能不能做到相对公平呢?考研复试,从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公平的,水没那么深。一方面,像考研这种大型选拔性考试,都已经实施这么多年了,从初试到复试,从复试到最后敲定拟录取,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流程。每年,各个招生单位,特别是高校,往往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按照流程走就行。中间的环节,虽然不敢说完全无懈可击,但钻空子的风险是很高的,代价是很大的。这就从程序上保证了复试的基本公平。当然,你可以说有反例。像网络爆出来的华南理工大学某院长那种悍然改复试成绩、扭曲录取结果的事情,毕竟是极少的个例,绝大多数院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干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事实也是,华南理工那事儿,不是也爆出来了吗?相关人等必然付出相应的代价。全国具有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学校,接近800所,难免有人丧心病狂干出违背公平的事情,但这种事情是极少的,并不会影响考研复试的基本公平。而且,违规者也不可能逍遥法外。另一方面,无论从考研的选拔性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招生单位自身的角度说,坚持的都是“优胜劣套”的原则。选拔出优秀者,淘汰相对较差者,不但符合考研的选拔功能,也符合招生单位自己的利益。企图徇私舞弊,不但有损公平公正,也损害招生单位自身的利益,不但法律法规不允许,招生单位自己也不会允许。至于网络上往往会流传一些考研复试不公平的事例,则往往难以证实。有考生说自己总成绩很好,结果被刷掉,怀疑其中有猫腻。这种言论往往不大可信。大家不会忘记,2018年高考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南高考“掉包案”吧?几个考生信誓旦旦地说估分比实际得分高出了一两百分,怀疑试卷被掉包,结果警方介入调查,证实是考生在说谎。小编是考研过来人,也有不少朋友参加过考研,有不少成功者,也有一些失利者,至少在我所知的范围内,从未出现过因为复试水深而遭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况。即便是那些在考研复试中不幸被刷掉的朋友,也往往并不觉得是因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失利,而是主要因为自身原因。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相对的公平就很好。考研复试是能做到相对公平的。对于有机会进入复试的考研学子而言,好好准备复试。你若优秀,拟录取名单里必然有你,或许还会出现在拟录取名单的前列。最后祝愿读到本文的考研学子都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复试倒计时#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有过考研经验的同学都知道,顺利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离考研上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这个距离就是“考研复试”。考研复试到底考什么?又该如何应对?冷丝翻阅了很多所高校的考研复试简章,根据考研学兄、学姐的经验,考研复试的内容大致如下:图一由此看来,考研复试的内容还是很庞杂的,几乎是无所不包。但是,冷丝提醒你,考研复试也是选拔式考试,那么,考试的重点就在于思维能力,你如果要顺利通过复试,你要着重训练答题的整体思路,也就是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考官抛给你一道题目,并不仅仅是想听你答案,更希望从你的回答之中观察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尽然如此,你应该明白:考研复试需要努力的方向了吧?参加考研复试,需要带携带哪些证件呢?大致情况如下:图二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但其中也有一个关键要素——个人简历。很多同学以为写简历是个简单事情,其实不然,你要知道的是,你这次的简历必须与你的考研复试相关联,你要考的是研究生,考官和研究生导师当然很希望了解你的科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如果是文科类专业,还有写作能力。所以,你在整理个人简历时,要突出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表面上看起来丰富多彩,但实际上给人感觉就是华而不实。比如,你如果参加过一些学科竞赛,即使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你也应该写进去,这就说明你有过科研的经历。你如果参加过一些学术研讨会,哪怕仅仅是旁听,这个也是可以写进去的,至少表明你对科研有兴趣,有追求。具体的考研复试又有哪些程序呢?具体情况如下:图三考研复试根据人数和专业的不同一般都会分成若干个组,大多会有一个抽签,抽签的内容是面试的内容,也有面试的顺序。而复试面试的形式又是怎样的?这方面具体情况如下:图四你就根据抽到的问题准备答题,还要接受同一组部分老师的现场提问。回答抽签的问题并不是很难,难就难在随机的提问,面试老师随机提问都不是随意的,往往都是深思熟虑的,有一定的难度。冷丝建议各位考生要提前了解你所报考的学科有多少个研究生导师,他们各自的研究兴趣是什么,你要提前准备,才能有备无患。除了专业性的问题,面试官还会提出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如下:图五各位考生可要注意了,因为每个同学的情况不一样,考官事先已经拿到了你的个人简历,他们会根据你的简历来对你提问。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了,你需要对自己的简历负责,你的简历既不要遗漏重要的内容也不要无中生有,你如果在简历中列出了并不存在的内容,面试老师恰恰又针对这一内容提问,那就尴尬了,就立马露馅了,其结果就可想而知!冷丝最后提醒,考研复试确实很重要,你必须须记住:认真准备,积极应对,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心态,自信而不盲目。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只有坚持下去、拼搏下去才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也就是全国统考,而复试是报考院校来进行面试。对于复试,都是报考院校一些有资历有学识的老师来面试,一般分为:英语笔试、英语面试、专业课笔试和专业课面试,下面励志学生来给同学们说一说在复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几点,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1、英语准备要充分在英语复试的时候,有的学校会有英语笔试加上英语面试,英语笔试就是听力和笔答,比较容易;而英语面试基本上都是准备一段自我介绍的话,这段话里面一定要包含的有:自己的毕业院校、自己本科时的专业、研究生报考 的专业、初试的分数这些是必须包含的,剩下的可以自己加上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什么方向之类的。2、千万不要在老师面前”装“有的同学比较爱”吹牛“,认为自己说一些比较高深的东西或者说自己什么都会,然后在专业课面试的时候”夸夸其谈“。其实老师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学生,如果你什么都会了那来读研干什么,面试老师不会讨厌一个放下姿态、想去努力的学生的,相反会讨厌一些眼高手低的人的。而且老师毕竟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比我们走的多、走的远,人家肯定懂得多,所以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去回答,不会的就说自己这方面不足,自己下来会努力学习,老师一般都爱听这些话。3、专业课笔试需努力有的同学在初试上考了一个好成绩,比如考了个前三名,结果认为自己稳了,复试肯定没问题,然后就吊儿郎当没有好好复习复试,结果出来自己排名靠后甚至就没录上。小编曾经就范过这样一个错误,初试考的不错,认为肯定是一等奖学金了,然后复试出来,一下来掉落了3个名次,只能是3等奖学金了。复试学校一般都会指定一到两本书,没有重点,不过可以问一问以前的学长学姐,所以整本书最好都要顺下来,考什么都不怕了。4、专业课复试做好充足准备其实复试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复试,而且这部分在复试的总体成绩中也是占的比重最大的一个。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有:第一,先看一下今年是哪个导师来面试,最好去了解一下这个老师(学校官网肯定会有),看看老师的研究方向,老师最近有没有在写什么书,甚至是老师平常喜欢什么,这样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可以和面试老师聊起来,这样你的分数应该不会低。第二,基础知识要扎实,老师面试问的问题一般不会太难,而且也不会超纲,一般都是问你比较擅长哪一个科目,然后从这个科目里面来找一些基础一点的东西来问你。面试在考研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不要认为初试过了就算考研结束了,同学们也要积极的去准备面试,争取考一个好成绩。关注励志学生,获取最新考研资讯,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学习方法
研究生考试复试的流程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主要包括三大块:专业课笔试(同等学力的同学还需要加试)、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综合能力面试。研究生复试总共是两天的时间,专业课和英语主要还是靠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由于没有接触过面试,很多同学很比较担心这一部分。考研复试面试大都数院校都是由4~6名导师组成的复试小组,由一名老师担任主考官,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到四十分钟不等。面试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指由一位主考官负责整个面试过程的单独面试。在这种面试中,主考官起主导作用,其他老师起辅助考察的作用。第二种类型是指由多位主考官参加整个面试过程,多位老师轮流与考生交谈。这种面试方式在研究生复试中运用更为广泛,主要是有效避免面试官的个人情绪和主观判断有失公允的现象。在考研面试时,面试官的问题是根据考场上的学生表现来随机提出的,不仅考察专业知识,还会考量学生的反应能力、综合水平、谈吐修养等方面。面试过程具有蛮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准备的方向。很多基本的问题,都会差不多走个流程问一句,我们同学也要重视起来这些小问题,把握住展现自我的好时机。那面试的时候都会涉及到哪些问题呢?1、大学期间你都读过哪些好书、著作或者期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所以的导师都会提出此类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考研复试之前就要搜集整理好自己目标院校的相关著作文献。学校自己会给考生确定一下参考书目,有的学校参考书目是自己编写的,所以复试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多了解目标学校,了解目标学校出版过的书籍,有条件的话都要拿来读一读。2、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试着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上个问题的衍生,如果你介绍给导师的著作恰好是他们感兴趣的或者直接就是导师组中的某一位出版的,那就更要好好展示了。有深入研究过的话,就具体谈谈阅读后的个人见解,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假如只是知道个大概,就实话实说,表明自己对某本著作感兴趣,但是尚未有时间好好研究。如果你想要高分,那就需要在表达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深度上有所加强。3、这一年发生了不少热点时事,你在,看待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热点型的题目准备起来工作量非常大,我们考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对每件事都有所了解。所以还是要学会迂回取巧,准备一些万能的套话。首先是参考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他关注的兴趣点,所以他的问题大多会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另外,多看相关专业领域权威期刊,对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只要你的观点清晰,道理明确,看待问题的角度新颖有趣,导师就能被你说服。4、问到知识盲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在面试专业科目的问题时,很多考生都有可能被问到不懂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实话实说。千万要强行装内行,导师既然问出问题,表明导师对问题有研究,靠蒙是不能过关的。在告诉导师自己对这个问题了解不多之后,可以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运用面试技巧增强自己的考场应急应变能力,万一问到读研之后是否有继续深造读博的想法时,实事求是回答就好。
成绩未出之前,这无疑是大家一直纠结的一个点。对于我们亲爱的考研党来说,有一个心中永远放不下的事情,就是“我到底要不要准备复试?”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用学霸的节奏来说,那就是“初试过后就该准备了,还管什么合适的时间点”,是啊,初试结束后,大家都等待着出成绩、国家线,但其实说到底,不就是期盼着复试吗?而现在复试那么严格,又那么难,你不早早准备非要等成绩出来没过线才死心吗?什么样的人在复试中最容易被淘汰,其实,其实一共有四种人:一是初试成绩刚过线不多,恰巧碰到考同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学生多,而自身基础并不扎实,专业能力欠缺,以及复试表现不突出的同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上不下”,老师没记住你,你成绩还不高,自然机会不大,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会计、法硕等这些人群兮兮的专业中。二. 是报考非热门专业,但录取人数少,自己成绩也偏后的情况,这种特别悬,遇上专业扩招还好,要是遇不上,那很大概率被刷,因为研究生招生还是按照初试成绩为主更多一些,导师们还是愿意相信尖子生就是成绩好的同学要比别的同学优秀一些。三. 是复试表现砸了的同学,这个就因人而异了,有人顶撞老师,有人礼貌不周全……这肯定是性格原因或者提前没准备周全,怪不得别人!四. 自考生,也就是非全日制本科生,如果你是自考生,你与全日制本科生初试考一样的分数,主考人员会优先录取全日制本科 ,这就意味着你考研成绩必须必全日制本科高许多分,才有机会翻盘。要知道,自考生底子本来就差,还要考得更好 ,真是难上加难。但是不管怎么样 ,复试时都要有充足的耐心与信心,敢于质疑和挑战,有自己的思维,考研复试面试中,最受老师青睐的当属很好表现自己思维能力的考生。要知道“研究生”就是进行相关专业的更深入研究的,研究即是创新,创新即是挑战,挑战既要敢于质疑。愿这篇文章能帮到你们,祝你们考研成功,蟾宫折桂,顺利上岸。
面对今年竞争激烈的考研环境,能考过初试说实话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至少说是有机会参加复试,这样的话就是有很大的机会就读研究生的。要说复试难不难,肯定的说复试相比而言比起初试要难很多,毕竟初试的时候考试内容都是有迹可循,但是复试却不是这样,尤其是面试环节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从我个人经验来看的话,复试还是比较的困难的。因为考研不同于以往的所有考试,比如说高考只要过线就能读,但是考研却不是。即便是高分400+的学子,年年都存在被刷的情况,因此复试难度还是不小的。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还需要努力的去克服才是!我个人有两点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学子。第一点我建议在准备复试之前,尝试联系往届的师兄师姐,他们经历过你所报考的学校的复试,尤其是研一的师兄师姐。向他们咨询了解复试的内容,找寻复试准备的方向,这样的话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少走不少弯路。第二点我建议尝试联系导师。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再联系导师之前必须做到对该导师有充分的了解,切勿盲目的联系导师。导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你复试都很有帮助,但是导师对你未来三年的影响都很大,甚至一生都有影响。导师可以尝试去联系,但是一定要慎重的去联系。考研不易,面对竞争激烈的考研环境,想顺顺利利就读研究生更是不易。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全力以赴,在复试中表现突出,就读自己理想的院校。
今年考研分数线上涨让很多考研学生纷纷叫苦,24所高校中,有的分数线直接上涨到400分,真的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国家分数线上涨是趋势,今年院校分数线和专业分数线也必定会上涨,所以考研复试形式不容乐观,那么复试为什么会被刷,你知道是哪三个原因吗?专业能力不足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就业的学生,考官都会问你相关的专业问题,对你目前从事的专业现状和前景进行提问,如果你不能回答出来,那么很遗憾你绝对会被淘汰。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专业,对自己专业前景和专业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忽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你走进考场的那一瞬间,基本上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导师留下第一印象,然后决定你接下来的分数。进考场的时候先给老师问好,面带微笑,回答问题时候大大方方,一定要有自信。女生最好不要打扮的太时髦,男生也不要不修边幅,虽然不要求穿正装,但一定要打扮的大大方方,至少让导师觉得,你对于复试非常重视,这样也会影响你接下来的分数。书呆子不喜欢一心只会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导师不会喜欢,即使你的初试成绩再高,但是在复试中,导师考查的是你的综合能力。研究生和本科还不同,注重的是你个人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举一反三。有的同学会担心自己本科成绩比较差或者自己是个专科生,不要担心,既然你能参加复试,那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就看你自己的发挥了。希望大家能谨记这三点,复试必过!
两年前我还没有开始考研打算的时候,曾经因为担任学校记者团记者而有幸去采访某个大学的一位教授,该教授是我本科院校的校友,采访之余,私下里也聊了聊关于考研复试的规则,教授的话我觉得很有意义。他说:他们在复试前是不知道考生的基本信息的,还是偏向于看初试的分数,如果两个分数悬殊的考生中只收一个,而导师倾向于分数低的考生,那么录取的过程会变的异常繁琐,因为导师要打报告阐述为什么录取第二名,报告中会说明第二名比第一名的优势。这是两年前的情况,如今不知研究生大学怎么操作。可是,据我所了解的考研复试过程,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黑。复试的时候遇到一个例子,某所院校的某个专业只招收一个人,恰好也只有一个人进入复试,但是,很不幸,被刷掉了。当时消息出来的时候人心惶惶,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独苗一般就稳了,怎么会出现导师宁愿二次复试等待调剂的过程呢?所以很多人猜测,是不是为了给某个所谓的「靠关系」的同学名额?后来,慢慢了解到了里面的情况,该同学初试分数不高,复试过程中的表现也并不出彩,整体应对能力不尽人意,在这所宁缺毋滥的学校,选择放弃了他。后来调剂过去的是一个分数 390 的同学。所以,你觉得这里面「黑」吗?我学长报考上海一所双一流院校时,是二本学校的出身,初试分数垫底。可是,他四级考了 600 多分,六级考了 500 多分,担任过我们学校学生会主席,在各种大型晚会担任主持人,英语口语流利,积极参加大创,后来,以初试复试总成绩第一的分数被成功录取。如果,你不知道他大学期间精彩的简历,只是看到最后的结果,你会不会觉得,他,有关系?和我一起准备复试的另一个专业的同学,她是本校报考本校,但是,她从半年前就已经在她报考的导师手下做实验,勤奋踏实,又聪明机灵,最后被成功录取,一毕业就被导师叫过去,接着上手做实验。那你会不会觉得,她也是靠关系?其实,上面的两个同学靠的都是大多数人误解的「软实力」,如果你是导师,你面对的是两个实力差不多的学生,你是不是会觉得复试前提前发过邮件甚至不远千里当面拜访的考生更有诚意?如果你是导师,你是不是会更喜欢自信满满的考生而多于只会学习的书呆子?如果你是导师,你是不是会选择那个英语口语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考生的倾向大一点?很多人传言考研复试有没有黑幕,并且似乎有理有据地举出里面的例子,那你,真的了解里面的真相吗?难道找关系的人会真诚地告诉你,自己找了关系?何必自己吓自己?与其在这边杞人忧天考虑自己的复试会不会被刷掉,不如好好准备初试,把初试的分数考的高一点,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个人魅力等个人综合素质,让自己做到无懈可击。那些过于担心考研复试黑幕的人,只是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强,能够被轻而易举的取代罢了。所以,现在的你要做的是做到无可替代。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