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啥男性“研究生”很少?研究生成了女生的天下,背后原因很现实舍者迎将

为啥男性“研究生”很少?研究生成了女生的天下,背后原因很现实

“考研”的热度持续不断升高,一部分高校预计再扩招1.8万人。2021年研究生报考考研人数将会达到377万人,与2020年的341万人相比增长了10%以上,创历史新记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学历已经成为了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最快速的途径。但是在报考研究生的众多考生中,不难发现女生是研究生的主力军,并且逐渐比男生多。那么考研生当下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1、大部分报考生都是女生原因一:报考文科研究生人数增多,报考管理学和文科的研究生随着时间不断地增加。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生。而且,最近这些年,不少的高校的文科专业数量正在不断地变多。因为这个原因,报考研究生的女生自然就会越来越多。原因二:文科专业的女生难以获得理想工作,很多文科专业已经成为“烂大街”的专业,例如行政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市场也逐渐变得饱和。这部分岗位是工资高、稳定,不缺人的岗位。缺人的行业要么其中夹杂着销售工作,要么就薪水非常少。文科女生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很有难度的,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又让人揪心的原因。原因三:女生的天性特点更适合刻苦学习,女生的天性更认真、更刻苦,更有毅力和韧性,她们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一件事。研究生课程的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女生的良好素质可以帮助她们获得更好的成绩,落地率会变得很高。经常出现“学霸寝室”,同一个寝室的女生会一起考研,还会获得很多奖项。考研几乎已经成了女生们的天下,但导师们却因此而难过,他们会经常抱怨:为什么想找个“男研究生”这么困难,毕业后又可以去哪里你?很多人对此抱有疑问。2、“男研究生”很难被招收做科研事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经常出去做科研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工作非常认真。女生因为天生力量弱小,家教就变得亲力亲为。有的家庭教育年龄较大,女生要充当男生的角色。如果是男生,就变得容易多了。科研问题也是个很高深的问题,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还需要缜密的思维。就算是文科专业,也需要很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这一点上,女生就有点劣势了,做科研并不是很辛苦。是能有结果的,但是也需要足够的力量。因此,不少导师抱怨男研究生不断地变少。因此,男研究生很占优势,就连导师都不惜“放点水”,但是仍然没有作用。当然,这次“放水”并没有把要求降低,规定还是符合的。如果男生不考研的话,毕业后要去哪里?他们大部分都是选择了直接就业,其中的原因就非常的辛酸和无奈了。男生毕业后大都不想选择考研直接打工更加踏实,也能挣更多的钱。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他们未来有买房买车的任务。他们也需要娶一个妻子然后抚养孩子。父母老了以后也需要赡养。各方面的成本都是不少的。至少几十万块钱,一线城市就变得更多了。为了造就一个大学生,父母花费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去储蓄。为了帮助孩子买房娶媳妇,这也是很辛苦的。而且,考研也是要花不少钱的。不仅没有宿舍,租房吃喝拉撒这些事都要花钱。如果能顺利通过考试,这是值得的。如果考试没有及格的话,时间和金钱往往都是白白消耗的。男孩子看问题是非常现实的。综合多方面考虑后,他们大概率会选择直接就业,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还没有明确的目的,考研是对一个人勇气的一次检测。与高考不同的是,考研是一个人的独自奋斗。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被外界干扰,不能去想学习之外的事情,专注于学习。单凭这一条件,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如果目标不是很明确,底气不够。真的不如直选择接就业。来自各方的压力让人呼吸困难,很多研究生觉得自己的学历并不比别人高。反而对自己更加怀疑,因为在考研的准备阶段,自己早就已经被各种压力压得难以解脱,亲朋好友也对此莫名其妙。明明毕业后挣钱可以报答父母的恩情。为什么他们要为了考研而费尽周章?考研之后,还要寻觅找一份收入更高、更体面的工作。如果不这样的话,周围人的唾沫就够让他们难受了。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压力会增加。所以,考研会吓跑很多想报考的男生。考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做出自己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应该无怨无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力。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收获。总结: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出色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地发展,考研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就我们国家的考研来说,基本已经成了女生的天下,男生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就业问题,也就是今后的发展问题。以及一些考研的困难,这些多方面的问题使男生越来越少,另外女生也很适合这方面的任务,她们的生性本就如此,所以自然人数就多了起来,当下,我们国家应该给予男考生和女考生跟更多的帮助,才能完善我们国家的考研事业。

毒蝎子

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考研是一场心灵的试炼,是一次知识的较量,有的人大张旗鼓的开始,却在打游戏的欢笑声中退出,有的人在冬夜里默默的复习,在来年的春天收获了成果。还记得那个陪你一起考研的他/她吗?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Alex就是个人名“小县城出生的我,本科小211,当年参加了2014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期间经历了分手,最后考上魔都某985,17年毕业进了某地产,下了班路过站在天桥上,看着霓虹和车流,想起了前男友,说好的一起在这里拼搏的,如今只剩下我一人,是我没有等你,你还好吗?”@李L大嘴“高考失利,一度以为是自己智商的问题,考研期间疯狂的复习,结果大力出奇迹,初试考了421分,考上了南京大学,后来读了博士,慢慢改变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去了更多的地方,变成了更好的人,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可以更加轻松的挣钱,结交到自己喜欢的人和优秀的人,能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永远都期待即将发生的事,这一切结果的前提就是,我考上了研究生。”@匿名用户“高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了211,但是考研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考研成功后,家人都很开心,自己也觉得扬眉吐气,开始没日没夜的刷剧,考研时候想看的书、想见的人、想做的事都抛之脑后,在研二时候遇到了我现在的男友,完全就是理想型,对我很好,哈哈。研三拿到了四个产品的offer,待遇福利还都符合我的标准。期初考研视为了当跳板去出国读博,后来完全放弃了读博的念头。总得来说,考研来了上海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虽然前途迷茫,但是我已收获了很多。@小马王“好不夸张地讲,考上研究生,改变了我的一生,高考的时候由于填报志愿的失误,使我在过了一本线近60分的情况下,跌倒了我的第三志愿,来到了一个普通二本,但是我没有放弃对命运安排的挣扎,决心一定要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具体如何复习的就不赘述了,我只记得, 考研后半程,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室友还在床上睡得很沉,现在都还能回忆起,南京的冬夜那种刺骨的寒冷,最后考上了一所985。在读研期间,在学术上没有什么造诣,也没想要继续深造,顺利毕了业,顺利的考上了公务员,并从基层调动到市级部门,现在也有了一定的职务,在读研期间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婆,毕业后,她混得比我好,风生水起,赚的比我多。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在这座一线城市里生活得很幸福,也有发展前途,物质生活富余,我们孩子也很可爱。所以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在当年那么冷的冬夜,我有所退缩,有所懈怠,我现在会是怎样?说到底,考研改变了我的命运,非常感谢当初拼了命努力的自己。”@梧桐-Bern“当时考研的时候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做过最难的事情,读了研才发现考研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也发现自己不适合搞学术,在老板和师哥师姐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业,现在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挺好的。虽然我很普通,但是我想说,千万不要投降,要时刻保持正能量,研究生真的是个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我所从事的金融业而言,想要进入基金、投行、研究所和一些大型央企的管培项目,没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是不可能的事情。”各位正在考研或者是对考研迷茫的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努力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奋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银土

考研成功的人有多“无情”?研究生上岸一个月,删光所有大学同学

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最后考研成功一定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在大学寝室里经常有那些可以坚持到底的同学,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去图书馆待上一天学习备考,最后成功上岸。这样的同学十分令人羡慕,一般也是室友中的“学霸担当”,是其他室友崇拜的对象和学习的标杆。作为大学同学,别人也很愿意和这样努力的人交朋友,但很有可能,那些努力的人并不是很想和这些“普通人”交朋友。如果说学霸看不起身边的普通人,似乎有些太不尊重人了,可是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学霸,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这位女生的故事。考研成功的人有多无情?研究生上岸一个月,删光所有大学同学唯一考研成功的学霸小妍是一名二本大学的本科生,她的室友就是一位学霸级人物,每天早上第一个出寝室,去图书馆学习,日复一日,最后成功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小妍和其他室友都很羡慕这位学霸,也特别替学霸感到开心,因为在这所二本学校很少有人能逆袭名校,但是这位学霸室友做到了。可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学霸在成功上岸一个月以后,居然删光了所有本科时期的大学好友,包括她的室友们。删光所有大学室友小妍觉得无法理解,其他室友都很开心这位学霸能成为研究生,还为她办了一次庆祝仪式,大家一起掏钱祝贺她考上研究生。可是这位学霸却如此“无情”地把她们删得一干二净,打算老死不相往来,曾经的同学情、室友情荡然无存。小妍很伤心,她担心是不是这位学霸根本就没有瞧得起她们这些二本室友,之前的那些相处都是骗人的呢?其实那些在研究生上岸后就删掉本科室友的人,背后的原因很复杂。那些在研究生上岸后删光本科同学的人,其实心里很自卑上岸的研究生可能是出于心里的自卑,觉得自己出身二本院校不够光彩,所以希望和过去的黑历史做个了断,让自己把本科阶段忘得一干二净。这种学生估计对自己的本科院校没有太多的好感,当初可能是因为发挥失利所以考上了不好的学校,总是不认命,从而通过考研证明自己。也有的研究生在本科时期和室友们、朋友们相处得很糟糕,所以巴不得上了研究生之后就立马重新开始,忘掉之前的种种。最后一种可能,是研究生真的心很大,并没有太在乎大学时期的同学感情,认为都是萍水相逢的关系,不需要深交,及时清空好友列表,留下几个真正的朋友就好。写在最后:上岸后的研究生,该怎样看待本科学校1. 不必为本科不好而自卑有的研究生可能本科出身并不好,但没有必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大家都是凭实力考上的研究生,你能考上研就说明你的能力并不比谁差。本科院校只是学历中的一个阶段,虽然有些企业会看本科学历,但你的最终学历还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研究生不必要畏惧和别人谈起本科,本科院校只是一个历史,实际上也没有知书达理的人会嘲笑别人本科出身不好。2. 对母校应当心怀感激在本科生时期,我们都在自己的本科院校里学习生活了四年,正是这个学校让人接受了教育、让人开拓了眼界、让人有资源考上研究生。所以不管怎么说,母校对一个人的意义重大,不可能没有栽培作用,四年前和四年后的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应该对母校怀有感激之情。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母校很差,那你可以强大到来回馈她,让她成为你心中的骄傲,如果不能回报母校,起码不要忘恩负义。3. 本科的同学不一定要全部保持联系至于本科时候的同学,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可以分辨出真朋友和假朋友的区别。不一定必须要和曾经的好友保持联系,其实这些都是个人的自由,别人的看法只是别人的,你的生活和你的选择都是自由的。#考研#今日话题:考上研究生以后,有必要时刻保持和本科朋友联系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文文教育日记,靠观点致胜,带你了解教育万象、深入世间百态,请多多关注加点赞推荐。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之

考研成为大热门,研究生毕业之后,哪类人可以拿到高薪?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历成为了就业的门槛,本科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就业也变得非常困难,为了可以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争取优势,更多的人选择在本科毕业之后提升自己的学历,选择了考研的途径,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递增,但能成功的人并不多,提升学历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研究生数量增加,再加上岗位的扩招,毕业之后的薪资待遇会达到多少呢?薪资待遇一般都是跟当地城市的发展还有自身的能力相挂钩的,普通双非研究生的话在一线城市的工资可能就比二线城市的工资要高出很多,按照一个月8500左右,一线城市研究生的年薪在10万左右,而二线城市在8万左右,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这个薪资水平其实已经很低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各行业中互联网的薪资待遇方面算是很高的了,如果想在一线城市年薪达到20万,起码每个月薪资水平都要达到1.5万,20万的薪资在二线城市几乎不会出现的,无论是在什么方面,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还是没有那么好的,如果从高校毕业的话其实还是会有些影响的,像985,211等高校,毕业之后就业也是会附带学校光环的,更多企业更注重第一学历,如果第一学历就是在很好的院校,年薪可能会达到30万,而且之后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但名校并不是那么好上的,每年也只会有极少数的人可以考上名校,各大企业对于学历这方面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这让很多双非院校的优秀人才埋没,能力没有地方展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想要从这之中脱颖而出,当然要有过人的能力,读研选专业其实跟高考报志愿是差不多的,除了兴趣爱好之外,还要多方面的去做考虑,尽量选择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在考研初试之后也要选择一名优秀的导师,读研阶段跟着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毕业后的简历当然也会更占优势,第一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那些第一学历院校是重点高校的学生来说,虽然跟名校的背景有差距,但具体还是要在自己的个人能力上下手,能力优秀当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读研期间就要做好规划,不断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做铺垫。考研人数递增,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毕业后拿到更高的薪资,除了学校的光环,当然个人能力也重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才会得到肯定。

不贱贪污

那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021届研究生考试即将落下帷幕,多数学校已经公布了拟录取名单,还剩下调剂的学生们在苦苦挣扎。考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勤勤恳恳复习一整年结果不如人意,有人临时佛脚却金榜题名;有人裸辞孤注一掷榜上无名,有人一年复年终收获果实;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未到考试便已放弃,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积累越发深厚。认真备战考研的学子们小A看着社交圈里的二战的好友们分享自己被录取的截图,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回想自己的学生生涯,虽然学习并不是顶尖的,但她从小就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听大人的话不和坏孩子一起玩耍,也不早恋,一切都是顺顺利利的,直到上了大学。小A成绩中等,考上了北方沿海城市的一所普通大学,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去省外那么远的地方,小A有些胆怯,但她也想一个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在大学里的小A以为和小时候一样纯粹,平时上上课成绩中等保证不挂科,周末和三两好友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偶尔窝在被窝里看一看电视剧,寒暑假在家陪陪父母,生活还算惬意,直到到了大三。大三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将来了,是考研还是工作。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复习备战,而打算工作的同学们简历里都是各种有各样的获奖记录实习经历。小A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成绩中等,没什么实践经历,只读了一些名著,看了一些高分电影,见识了沿海城市的风景,不是荒废时间,可是这些,如何填满自己的履历?看着身边的好友们纷纷打算考研,于是小A也买了一堆的复习资料,开始了她的备考。备考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除了平时的课程时间之外,小A都待在自习室里。早上七点起,晚上十点回宿舍休息,一周有半天或者一天被用来休息调节。在自习室的时间小A觉得很难熬,她既不像一些人埋在书本里一整天,也不像另一些人摆出书本就开始玩手机直到吃饭。她学的工科,即使不讨厌,但也谈不上喜欢,可以应付大学里的考试,但要认真钻研对她来说太困难了。在自习室待了几个月,小A感到了深深地挫败感,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都远远及不上周边的人,于是她开始左右摇摆,是去找工作还是换别的专业考研还是在本专业上死磕。就这样到了秋招的时候,没有宣讲的时候,小A就在自习室里复习,有招聘的时候,她拿着拼凑的简历去一家一家尝试,然而她的简历总是一次又一次被退回,直到秋招快要结束都还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小A放弃找工作了,才开始全心投入到备考中。可是太晚了,落下了太多,考试的时候小A发现即使是以前自己会的地方也都被遗忘了,考试结果自然不尽人意。20年春,小A刚毕业回家不久,在网上终于找到了一份在自己家乡的企业的工作,单纯的小A以为自己一入职就是正式员工,就没有仔细询问清楚,临到要签合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劳务派遣,可是等待报到的日子里,其他的招聘都已经结束,而20年已经过半,考研时间也不充裕。小A安慰自己工作之后也算积累经验,就傻乎乎地签了合同。进了公司之后,小A每天整理整理资料打打杂,身边能说上话的人也很少,就时不时和自己以前的同学们聊聊天。她的舍友小C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的研究生,和她说的大多数是自己的新舍友,自己的实验;舍友小E入职了一家北京的公司,朝九晚五,常常和她说起的是自己的新生活;舍友小F一战失败全心备考二战。她们问起小A的工作,都劝她找一个靠谱的公司,签一份正式的合同,小A也想,可是屡次失败让她的自信心被严重打击,加之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想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就这样,小A逐渐满足于现状,工资足够每月的支出,下班的时间宅在房间里打打游戏刷刷剧,也挺舒坦。过年回家,亲戚们问起小A的工作,小A只能说自己还在实习,过完年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小A看着二战的同学们也都陆续上岸,小A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意义何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小A觉得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是摇摆不定,导致哪一方面都没有做好。其实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选定之后即使开始尝试是失败的,但是只要不放弃,就终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当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连天地万物都会帮你小A下定了决心,要辞职专心备考研究生,不是大学所学的专业,而是自己最初考研就想考的专业,她的父母得知小A的决定之后很支持她的选择,即使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更大。小A说想要为自己真正努力一把,即使努力过后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但她也不会觉得后悔,只会庆幸自己敢于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尝试。这是小A的选择,选择辞职备考三跨,祝福她可以在这个经历中收获到自己一直所追寻的。有很多人认为,没有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失败,的确失败了,但只是意味着一场考试的失败。其实不论是考没考上研究生,只要是自己认定的选择,成功与否在经历本身面前就没那么重要,人生那么长,怎么知道没有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就是失败呢,并且就算即使生活暂时困顿,也不能将其都归咎于一场考试之中。等到我们都逐渐老去,在脑海中回望过往的经历,会发现许多事情都没有当时以为的那么重要,更何况只是一场考试呢。

大海啸

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又到一年考研报名时,也是研一新生入学的日子!不知道去年在考研君这里问问题的小伙伴们,你们都进入自己理想的研究生院校了吗?考研君今天的留言区就是为你们准备的~曾经满怀希望和激情,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考上研究生的小伙伴们,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研究生生活充实吗?是想象中的样子吗?今天考研君想跟你们聊聊:考上研究生后,你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希望可以给正在准备考研的你们一些鼓舞和动力,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们能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行!中公考研小粉丝:微微现在研二了,说说我这一年的感受吧,希望能给现在准备小伙伴们一些参考~研究生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课程安排很多,还是很累的!大学的时候还没考虑以后做什么,每天都傻乐傻乐的,现在开始思考自己之后的人生规划了。周围的同学也都很优秀,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久了,自己也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现在除了每天上课之外,还会看看书、健健身,生活很规律也很健康,感觉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别人眼中优秀的那类人~中公考研小粉丝:朱兴旺出来工作五年了,因为不甘平庸,决定考研,9月我又做回了学生。但我知道年龄是我的硬伤,对于学习生活的规划,将会影响我的一生!相信我会做的更好!中公考研小粉丝:Ying本科在老家的一个二本读的,很一般!研究生考上了北京的学校,来了北京以后,才感觉大城市和小城市真的不一样!以前在书本上才能见到的大牛人物,现在自己可以亲眼看到,亲耳听大牛导师们讲课。在研究生期间,还有了出国实习的机会,在以前,出国对于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现在出去国外看看不一样的人文风情,这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中公考研小粉丝:庭缘深深考上了以后,发现人生有更多可能性,更相信自己了!考上研究生可能不会立马给你很大的变化,但是你的未来多了无限可能!正在读研或者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小伙伴们,来留言区分享分享你的经验和感受吧!

虎面人

朋友的儿子考上研究生了,朋友却高兴不起来!你知道为啥吗?

朋友的孩子考上研究生了。 朋友却高兴不起来,一问,原来她儿子考上研究生,她的亲朋好友没有一个人问她孩子的事,成绩没出来时,都东问西查的,这成渍出来了,相反没人问了。朋友气不过,也无奈,把在豪华饭店定的包间也退了,还倒贴了几百元定金。朋友说,现在的人,怎么都这样子,倘若我儿子没考上,大家才会乐吗?我听了,笑了笑,也许大家都是这样,都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强,都不愿意别人比自己过的好。之前幸灾乐祸地打探就怕你考好了,知道成功上岸了气得牙痒痒,这就是人心。有网友的女儿今年也上岸双一流大学,除了自己家最亲的亲人们从始至终关心孩子考的怎么样情绪状态好不好,其他问候的都不好评价,真的给人的感觉特别不好。 想想也释然谁希望别人家孩子比自家更好?现实就是这么让人心寒。

不羁夜

为啥本科生考研的人,要比研究生考博的人多?原因太真实!

文/学姐教育随着每年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影响,让大学毕业生们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于是很多本科生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本科生纷纷加入了考研大军,想凭借研究生学历在找工作时更有优势,大多数同学考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找工作。而说到高学历,可不只说的是研究生,比研究生学历还要高的是博士等。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考研的热度似乎要比考博的热度高,而且本科生考研究生的人会很多,可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考博士的同学相比之下就会少一些。为什么考研的人会比考博的人多呢?这其中的原因太真实了,这些原因真的是同学们必然要考虑的因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博士生毕业难考博士的困难程度要比考研还大,而且考博名额更少,对大家的能力要求很强,竞争更是十分激烈。如果很幸运地考上了博士,意味着要更加辛苦地学习,才能顺利毕业。因为在读博期间需要大家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同学才能完成毕业,否则达不到要求的学术研究能力,就容易延期毕业。二、家庭负担重在大家还没有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的时候,想必上学时所有的开销都是由父母提供的,光是大学四年就会花费父母不少钱,更别说读研读博了,学费就成为了很多家庭头疼的事情,如果不是很富裕的家庭,读博一定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这也导致不少同学读研后直接选择就业,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三、读研后不想深造前面我们也说了,不少同学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为了找工作,提升就业竞争力,他们基本上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就会转向求职了,并没有想进一步深造读博的想法。其中也有一些研究生读研为了学术研究,出于兴趣和热爱,这类同学会继续读博。四、考虑年龄问题让大多数同学选择放弃读博的真实原因还有年龄问题,等到博士生毕业后,大概大家年龄都到了30左右岁,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尤其是女生,读博后年龄问题让她们有些难以接受。当然,也有为了科研,愿意丰富提升自己而不考虑年龄因素的人,还有两个人一起考博读博奋斗的情侣们,也是比较让人羡慕的。考博的人比考研的人少,也恰恰说明了博士生的紧缺性,以及博士生对大家有更高的要求,敢于挑战并且有耐心坚持的同学是非常可贵的,毕竟博士生作为高学历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受欢迎,也希望大家能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是否考博。讨论话题:大家身边有没有高水平的博士生呢?欢迎来讨论!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关注@学姐教育。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孜孜不倦

“那些后悔考上研究生的年轻人”

大学毕业以后,我的大部分朋友们都去读了研究生。大家都知道,临近毕业季时,面对四面八方的关于毕业去向的问询,“读研”是一个正确,不会遭到质疑的决定。所以几乎从来不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读研”“读研开心吗?”于是,我和我的研究生朋友们聊了聊他们的生活状态,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后悔。因为读研的生活,有许多他们当初未曾想到的部分。关于要读研的理由,相信你已经听说过无数次。“内卷”“最难就业季”“学历歧视”一直都是网络热词。但今天,我想让那些正在读研的人给你讲一讲读研的苦——倒不是为了劝你不读研,而是让你在选择之前,能够考虑得更加全面。读研的第一个下马威,往往来自于科研。很多人以为研究生只是本科的延续,但并没有意识到,本科阶段其实是通识教育为主,而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学术型人才为主,这并不是同一回事。也就是说,很多人是读了研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科研。来自中科院研一的@Bella,本科时期就跟着老师做过一些科研项目,感觉并不困难。“也许我有一点做科研的天赋”,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在外人眼里,俨然已经是未来的科学家了。但她自己却觉得研究生生活让她对科研的幻想破灭了。因为所在的专业保研生比较多,“大家本科成绩很好,科研氛围也比较强,我就发现自己跟不上了,压力特别大。”才研一,文献综述、论文压力已经让她喘不上气了。她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才是“科研的天赋”。“对自己研究领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同时能静下心来埋头钻研,这才是做科研的基本条件”。而直到读研之后,她才想明白这一点。我问她,想对当初决定考研的自己说点什么。她说:“请一定要认清读研的难度,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对于学术压力做好心理准备。”就算有科研的能力,也有做科研的志向,也不代表一定能做好科研。因为研究生也是学生,在很多事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自主权。我的朋友@渠梁 是化工专业,目前研三,处于天天泡在实验室天天崩溃的状态中。“研究生做科研几乎没有什么自主权,往往只能按导师指定的课题来进行。”“实验本身又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结果”。而他的导师对他处于几乎“放养”的状态,数据出不来他只能把原因归咎为自身。“我太菜了,搞不了科研”。但对他打击最大的并不是实验上的苦难,而是有一次@渠梁 试着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想法,很快就被导师被打回来了,觉得没什么创新性。但是不久之后他跟着导师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听到那个观点被别人写成了论文,还在会议上获了奖。想到自己提的科研建议连被拿出来讨论的资格都没有,他觉得做科研没劲透了,几乎已经放弃了最初想在专业上作出点什么成果的想法。“太煎熬了,我现在只想着凑合能把毕业论文搞出来就行了”研究生常常把导师称作“老板”,但本科生却从来不会这样称呼。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能否顺利毕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导师。我的闺蜜@Carrie,化学考古专业,硕博连读,有一个严格的“老板”。她读研期间就过上了996的生活,每天按时到实验室打卡,节假日也照旧。“休息几天全看老板的脸色,去年国庆我们就休息了一天”。因为第一印象不好,老板并不看重她,无论她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但另一方面又会因为毕业压力不停push她确定研究方向。压力最大的时候,她会在学校的山上一圈一圈地跑步,直到累得完全跑不动才停下来。“你敢相信吗,到现在导师都没让我加他微信,可能他就是要保持那种导师的威严。”如果导师只是严格,其实倒还好。还有许多时候,因为导师掌握的生杀大权,所以对于导师的要求,无论是否与学业相关,研究生其实都没有太多争辩的余地。我前同事的大学室友@龟哥 打算以后进入学校体制工作,而研究生学历是必不可少的门槛。所以他一心想要读研,为了保研,还去云南扶贫支教了一年。龟哥和导师的关系非常“密切”,导师会随时随地“呼叫”他,有时候是拿个快递,有时候是取点钱,有时甚至就是为了叫到家里给他讲讲国际形势。作为24小时贴身“小助理”,龟哥从来都是随叫随到,笑脸相迎。“因为我知道自己需要这个研究生文凭,所以导师只能好好伺候着,反正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去了云南扶贫支教的那一年,虽然那里偏远聘请,但他过得很开心,每天在朋友圈晒图。他告诉我说:“支教比起伺候导师还是幸福多了。”所以,如果想要读研,一定要想办法提前了解自己的导师,导师的影响甚至可能比专业、学校更大。一个好导师无论对学术还是职业发展的帮助都是巨大,但同样,不负责任的的导师也可能对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不少人读研,都期待着在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到更多东西。但现实往往会有偏差,你很难决定“读什么”这件事情。今年研三的@葱花,是一名预备程序员。和大多数人一样,本科填报志愿时,对大学里五花八门的专业并不够了解,就填报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为和计算机相关。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学的很杂,囊括了通信,电子,微电子,自动化,电气,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入门基础知识,多而不精。快要毕业时,他觉得自己依然没有学到足以成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知识,于是继续读了研究生。但在研究生阶段才发现,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去互联网公司当程序员或许才是对他而言最好的就业选择。而事实上,他整个研究生期间做的事情和计算机关系并不大,他所在的实验室都在做人工智能相关的东西。为了找到程序员的工作,他只能拼命自学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其实当初读研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所以没有想太多,但实际上读研只是给了我一个缓冲期,最终找工作还是靠自己自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本科毕业就直接去工作了。”整个读研期间他都不开心,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事完全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混个毕业”。“读研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想清楚你会发现可能根本没有必要读研。”但专业的选择仍然十分重要,不能只因为“听起来不错”就选择一个专业,这样往往最终都事与愿违。真心感兴趣和真的好找工作,至少要占其中一样,你才不会后悔。几乎所有人对读研都有一个隐形的“要求”,那就是找到一份薪水更高、更加体面的“好”工作。@小米是二战考上的研究生,他觉得自己学历不高,如果想找一份好工作,读研是必须的。但文科专业的他,去年毕业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研究生学历,或许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了。她曾参加过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岗校招面试,一个小组七个人,四个都是硕士,另外三个硕士还是985。但最后进了二面的,是那个本科学艺术专业的同学,凭借自己的插画优势脱颖而出。好在她最后拿到了一个国企的offer,岗位稳定,但薪水不高。据他所知,当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有人就拿到了这样的工资,“三年过去了,感觉我读研读了个寂寞”。选择读研的同学往往比同龄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毕竟为了读研,他们的起步比本科的同学晚了两三年,如果没有更高的起点,那么内心难免有吃亏的感觉。但就业市场里,学历其实只是诸多变量中的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屡屡传出校招起薪40万甚至50万的的新闻时,传统文科工科可能仍然难以觅得一个起薪过万的工作。真正在找工作时,许多研究生仿佛陷入了一个悖论:那些注重学历的岗位,往往也注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学历。而那些风口上的行业,往往比起学历,更看重能力。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而读研,却没有提前了解就业市场和时代发展趋势,其实并不一定能够给自己更高的起点。写在最后和这些同学聊完,我发现很多人读研痛苦的根源在于,在选择读研之前,并没有想好自己要什么。可能只是为了随大流,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但人生选择这件事,即使推迟三年,还是逃避不了的问题,不如就一开始好好想清楚。绝大多数人在高考填报学校和志愿时,并没有机会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专业,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其实很正常。而读研则是给了你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至少,大学四年,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兴趣,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哪怕不是为了科研,只是单纯为了更好的就业而读研,也没有什么丢脸,因为大多数人其实都在这么想。但更好的就业,也是建立在谨慎地选择专业和导师,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好好规划研究生的生涯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纸毕业证,就能保证一份好工作。想明白这一点,至少不会在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之后再去后悔。毕竟,我们这代年轻人并不怕吃苦,怕的是不明不白吃苦,然后回头看时,发现这些苦并没有意义。

段青

别人眼中的研究生是啥样?父母导师反差大,自我定位“人间真实”

“文/月儿老师教育日记”研究生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导致很多本科生不得不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缓解压力,“考研党”成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标签,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创了历史新高——377万人,据专家预测:这个数据未来几年还会攀升。但本科生“一窝蜂”地涌向研究生,除去大部分的陪跑人员,那些通过复试成功入学的研究生们,是真的“上岸”了吗?这个问题,或许要在别人眼中,才能找到答案。别人眼中的研究生是啥样?父母导师反差大,自我定位“人间真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同人对研究生,也有不同的看法。▼父母眼中的研究生——活跃科研最前端的“人才”父母那一辈人,对于学历的狂热追求,相信每个年轻人都有所感觉,在本科生遍地都是的现在,要是谁家出了个研究生,那可是很长脸的事情。但60、70后的父母,对教育现状知之甚少,想当然地认为自家孩子上了研究生,就是迈入了科学领域,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和目标一致的同学,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去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导师眼中的研究生——干啥啥不行的“笨蛋”相信很多在读研究生,如果能知道导师内心对自己的真实看法,一定会对人生感到“无望”——研究生思前想后、翻遍文献,才做好的开题报告,在导师眼里就是“儿童表演”;研究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在导师眼里就像是“无用功”;而到了实验室里,导师更是要心惊胆战地盯着每个研究生操作,生怕一个没留神,就让学生坏了自己的大事儿。对于这样的学生,导师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让他顺利毕业吧!▼研究生的自我定位——我就是个努力搬砖的“打工人”不少研究生都认可这样一个说法:“整个研究生生涯,只有考上的那一刻是快乐的”,如果说备考阶段的迷茫,是对未知的害怕;那就读阶段的无助,则来自对没有提升自我的失望。上岸前憧憬的读研生涯,是做实验出成果、是听讲座参加论坛;而真实生活却是无休止地为导师的课题“做贡献”,是取不完的快递和整理不完的报销凭证,不少研究生都自称“打工仔”,这样的自我定位堪称“人间真实”了。这样的大环境下,是否要读研取决于什么呢?请你结合自身再做决断一个名为《在中国,收入以及前途到底和学历有多挂钩》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并掀起了巨大讨论,其中这样一个说法,更是直戳当代年轻人的学历焦虑——留学生看不上985,211瞧不起普本生,本科生又觉得专科生很low。站在金字塔尖的永远只能是极少数人,但人往高处爬,现在的90后对于互联网大厂的渴望,与60后当年想进事业单位的心情是相仿的。但马太效应决定了,大厂选择人才第一步就是“筛学历”——985、研究生、博士,才能拥有进入面试的入场券。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尽管对科研学术不感兴趣,为了一份好工作也不得不去提升学历,但没有兴趣就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是痛苦的。马上步入大四的学生,这个阶段正是决定要不要考研的关键期,在下最后的结论前,一定要想好自己读研的初心是什么,也不要高估找工作的困难程度,毕竟决定职业人生发展的还是工作能力。留言板话题:你眼中的研究生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