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综合考研包括什么?如何备战?重生记

教育综合考研包括什么?如何备战?

对于教育专硕考研来说,无论报考的是什么科目,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等,教育综合(代码333)都是必考的专业课之一。333教育综合考研的大纲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会依据这个大纲进行自主命题,而非全国统考。只有首都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极少数学校有自己的大纲和参考书,并且自主命题。一、333教育综合满分150分,主要包括四门课程:1、教育学原理:占60分。2、中国教育史:占30分。3、外国教育史:占30分。4、教育心理学:占30分。其中,教育学原理分值最高,也是复习时花费精力最大的一门课程,每一章的内容都值得好好研究。而其他3门课程分值相同,但复习起来也不轻松。二、试卷题型分为三类: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对于中外教育史,答题时主要有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内容或特点、评价。2.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要学会找准关键词,回答时注意层次,详略得当。3.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结合理论知识,在平时要关注教育热点问题,扩展自己分析问题的视角。三、333教育综合必备的参考书,主要有以下6本: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之,以上6本参考书虽然是官方推荐,但并不是必须要读完,毕竟每本都挺厚,如果精力不足的话没有必要完全看一遍,毕竟不是所有内容都是考点,但可以选择其中的精华部分看看。推荐跟随培训辅导机构的视频进行学习,可以事半功倍。而在备考333教育综合的时候,除了老老实实日复一日的理解和背诵,基本没有捷径可言,这是考验记忆力的学科,只要肯下苦功夫,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太阴指

用心教育|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班

87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辅导课程:87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南师大自主命题科目,满分150分。授课教师:南师大在读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优秀研究生学姐亲自授课。参考书目:《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刘金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授课对象:凡2019年12月参加南师大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方向为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学。

曲者中钩

研究生群体为何更容易抑郁焦虑?

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会不会更好?答案是,并非如此。高学历人群可能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的结果发布。调研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而且,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已经抑郁表现倾向都显著高于硕士生。这一结果虽然让公众颇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过去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的结论也是高学历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更糟糕。2018年3月,《自然-生物技术》刊发的《研究生教育中精神健康危机的证据》显示,结果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研究生患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六倍以上。在研究生群体(硕士/博士)中,焦虑与抑郁两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均在40%左右。可见,研究生群体更容易焦虑、抑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不同教育体制下都是如此。学业、科研无疑是影响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最直接的因素。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的学业和科研压力更大,对课题研究的探索性、创新性要求更高。但科研成果的产出,不仅需要对科研的热情和甘坐冷板凳的坚守,也需要天赋,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要面对科研的不可控性。再者,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虽然从研究生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来看,高学历人才培养规模还不够,可从现实来看,短期内的扩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读研的目的纯粹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者提升学历,既缺乏科研兴趣,也不一定适合从事科研工作。所以,学业科研压力较大,也就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高学历固然是求职的资本,但相应的,他们对就业期待也跟着水涨船高,对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的压力也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毕业年级研究生的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调研报告的结论,提醒我们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关注这一特殊人群。就教育系统内而言,是要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目前,高校对本科生心理教育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覆盖较广,但是对研究生群体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课程保障。这就使得这部分群体,缺乏有效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而面对更大压力,更容易焦虑的他们恰恰是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的人群。这需要高校加大重视,认识到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的重要性,并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这当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作用,构建和谐健康的导学关系,提升师生关系是一个有力的抓手。研究显示,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导师关系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导师关系越差,则研究生的抑郁、焦虑情绪越多。不久前,南方医大一副教授招生信息走红。他在公告中称,“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得到网友的点赞。这也从侧面说明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是提高师生关系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很多导师并非不愿意关心学生,而是时间精力不允许。带一两个学生,还可以实现高频率的沟通交流,但如果带十几个硕博生,就不现实。然而,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十几个硕博生的情况在高校中很常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从更宏观的层面出发,解决研究生扩招与师资的平衡问题。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高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学历越高,意味着前期所付出的物质和时间成本越高,其对职业、生活的期待更高,对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要求也会更高。然而,现实与梦想差距不小,在校园中提高学历却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更容易陷入心理失衡的境况中。在社交平台上,就有很多人抱怨,虽然拥有了不错的学历,但若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好工作,父母和周边人还是会说:读书好有什么用,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高学历群体的焦虑该怎么破?眼下,一方面要引导这些高学历人群降低过高的期待,一方面则要通过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来弥合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来源:澎湃新闻

清人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

心理学作为目前的一大热门专业,报考率一直居于前位。那么,教育心理学就业前景怎么样呢?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都有哪些呢?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针对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的教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管理者、行政事业单位教育相关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培训师及管理者、教育产品的开发者和从业者、专注于心理辅导、教育指导建议、医院社区心理辅导工作等工作的从业者等。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生所中科院心理所是我国唯一的一所国家级现代心理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心理科学知识传播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解决该领域问题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心理学人才,特开办基础心理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方向课程研修班,为学员提供教务教学内容。以上便是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的简单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如果有想报考或想了解的学员,请咨询中国在职研究生网的在线老师。

玄妙

考研前后的心态变化,网友:我不考研,但我每一条都中了!

2020年的考研已经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鼓起了这辈子最大的勇气要做的一件事,是改变人生轨迹的事,是最辛苦,但是也最有成就感的事。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毅力和自律,在最黑暗的时候,也有坚持走下去的力量,在最想玩耍的时候,也有耐得住孤独的能力。那么考研前,考研中,考研后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共有这8种变化,你看看你被哪一条戳中了?考研前,认为时间还早不急。相信这是很多人在一开始做准备的时候的状态,总觉得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总觉得自己到时候可以游刃有余,总觉得还没有到最应该努力奋不顾身的时候,然而,等你到了考研中,你就会不自觉的发出:妈呀来不及了!这样的感慨,因为考研基本上要靠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孤军作战,所以你要自学的话,你一个人会比较辛苦,你也会发现好像自己这里也不知道,那里也背不全,感觉时间真的不够用!而在考研后呢,每个人好像又都中了魔咒一样,统一都说一句话:没背的都考了。考研前,对于未知的事物会有紧张感,因为这个时候只是听说,没有自己真正的体验过,所以紧张甚至害怕都是情有可原的,这样属于把考研想的太可怕了。而考研中呢,又会产生自己怀疑,从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考研的天赋,到觉得自己笨的是不是压根考不出来等等。这个时候最需要大家的安慰。而考研后呢,由于已经经历过,加上题目可能写的也比较不错,或许会觉得,考研也不过如此。考研前,看到人家晒分数会觉得有点反感,72分又不是很高的分数,觉得自己肯定能考90分以上,但是在考研中呢,才发现72分不是闹着玩的,72分其实也不容易考。等到出来之后,对自己的要求又下降一些,觉得能够考72分真的已经很牛了!考研前心里面对学校的要求很高,对自己的努力也很有信心,觉得不是985和211的大学自己是不要考的,但是在考研中,慢慢的发现考研很难之后,慢慢退却了,开始在心里默念,要不要换一个没有那么难考的电影学校吧。考研后等待成绩的时候最艰难,这个时候早已经抛开了学校,专业,工作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对比是,考研后比考研前胖很多。考研中的人在考研的过程中都是很辛苦的,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整个人又精神紧绷,加上每天要早起,造成睡眠不足等原因,导致考研后比考研前要胖很多,而这不是健康的胖。考研前觉得报班没有必要,考研中会纠结自己是不是应该要报班,而在考研后就会很庆幸自己报班了。这也是很多人的心理状态。其实,报不报班完全看个人,如果自己本身自律能力强,总结知识的能力强,那么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如果一定要有人盯着你你才能去做的话,你或许适合报班。最后一条最有趣,考研前,和喜欢的学长联系上了,考研中,觉得自己可能联系不上学长了,考研后,又很开心的觉得能联系上学长了,这三个变化真的很甜了,或许这个学妹是因为学长,想要努力靠他的学校也不一定!以上是考研前后的7种变化,你被哪一条戳中了?

萧琛

烂熟这几本书就能考上心理学研究生!考研开启心理学入门第3阶段

作者:周云骞,秉持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理念的社工师。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我将余生献给中国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疗事业。我是心理社工师周云骞,我开设自媒体已经有5个月了,这5个月期间,我从人格心理学写到超心理学,从抑郁症写到自我疗愈的心五道,从儿童发展写到自我实现,我以学术的分享和大胆的哲思为许多人打开了了解自我的一扇窗户。也让我在5个月的写作里提升了自己,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抑郁症自愈研究在我写到差不多第80篇文章的时候,因为环境因素不得不提前终止,但是《心理学的故事》一直在写。到了昨天,为期3个月的《心理学的故事》到昨天为止就基本告一段落。我通过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把真正的心理学传递给大家,让大家在故事中获得感动和启发。这是作为一个心理学院的研究生应该做的事。按照我们既定的3年读完心理学入门的300本书籍的计划,现在应该是要进入第三阶段的内容了。我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最大的不同,不是我写的比他们好,而是我更有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不求流量和粉丝,我是真心是在做科普和人文关怀的事情。不管自媒体怎么改版,不管别人怎么用自媒体赚钱,我的初心始终没有变。就是带大家用3年时间读完心理学、社会学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实践我的心理学报国誓言,践行我作为利他主义者,作为心理社工的承诺。如果你还不知道我们的六部曲的学习计划,你可以看看我们制定计划的这篇文章:读完《心理学入门300本书籍》抑郁症不治而愈!心理读书会欢迎你其中我列出了从小白到心理学达人的六部曲,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任务和书单第一阶段(第一个月):认识心理学与了解什么是心理学思维第二阶段(第2个月):心理学导论第三阶段(第3个月——第15个月): 心理学本科及考研书籍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第四阶段(第16个月——第20个月)找出自己擅长的思维领域,看你是侧重文科思辨类,还是理科应用类。第五阶段(第21个月——第32个月)心灵的契合的小众领域阶段第六阶段(第33个月——第36个月)博采众长阶段每一个想自学成才的心理咨询师,每一个想从事心理学教学的老师,每一个心理学研究者,不管是科班的还是业余的,我认为都要对自己严格要求,都应该熟读至少300本书,并经历高强度的考试和实践检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而不是在“伪专家”的位置上停滞不前。第三阶段(第3个月——第15个月): 心理学本科及考研书籍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这些学科是心理学考研必考的,根据你的原本的知识水平,你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去读,如果你要参加心理学考研,那么根据你报考的学校有所侧重。对于不考研的同学,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学好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就够用了。其他的统计、测量掌握核心概念和思维就可以了。因为这些的那些学科,科班生也学得不怎么样。如果你参加心理学考研,需要一年时间反复阅读,如果不考研,读完之后,就可以找一些趣味性的书籍补充阅读,拓展知识面。关于心理学考研我是过来人,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具体书单:1 心理学导论(第11版07年新版) Dennis Coon等著 郑钢等译2 生理心理学(第六版) Neil R. Carlson著 苏彦捷等译3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 Jerry M. Burger著 陈会昌等译4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 Elliot Aronson等著 侯玉波等译5 发展心理学(第六版) D. R. Shaffer著 邹泓等译6 教育心理学(第十版) Anita Woolfolk著 何先友等译 莫雷审校7 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David H. Barlow等著 杨霞等译8 认知心理学(第三版) R. J. Sternberg著 杨炳钧等译 黄希庭校9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八版) D.P.Schultz等著 时勘等译10 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 R. A. Smith, S. F. Davis著 郭秀艳等译11 心理学研究手册 F. T. L. Leong等编 周晓林等译12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 F. J. Gravetter等著 王爱民等译那下面是不是就应该按部就班学习第三部分的内容了呢?别急,我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对,我想把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内容穿插到心理学的第三阶段的学习中。因为心理学是微观的,社会学是宏观的,社工是实践的,真正优秀的研究生,需要三者综合的能力。明天的文章,我会给介绍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前世今生。第三阶段的内容为期12个月,跨多个心理学分支,至少要读12本书。我是建议想心理学考研的同学,要认真重视这个阶段。因为我可以作为你们很好的陪伴者。换句话说,如果你把这12本书都读懂理解并且能写出大概,你就能考上心理学研究生。研究生考试不会考12门,一般只考其中的3-5本书,剩下的书作为能力素养会在复试的时候有所体现,也可能时间匆忙不体现。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男生是很吃香的。只要你上了初试线,只要你复试的时候不要太糟糕,不是目中无人,也不是一问三不知,就不可能被刷掉。即使你是最后一名,老师也会让你逆袭到前面来。现在准备其实还来得及,还有半年的时间。如果你之前已经读了我的心理学文章,很强的学习兴趣,自己也学过一些普通心理学的知识,6个月时间去准备5本书的理解背诵,把英语的真题好好练练,政治考前背一背,上到国家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对院校没有那种完美主义情结,选择一些好考的院校,接受调剂,你就可以顺利成为一个心理学的研究生。考心理学研究生,是学心理学最便宜的渠道。3年的学习,国家发放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冲抵学费,帮老师做课题,还能赚一点生活费。如果不在学院里学,在社会上学,费用要高出好几倍。如果你家庭条件很不错,可以承担较高的学费,你可以考非全日制的双证的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等。如果你没有名校情结,只想将来在发达的城市找个心理学相关的工作,可以来我们深圳大学,如果你害怕心理学统计,实验,感觉时间已经快来不及,想多一些时间用于英语和政治,可以考和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这些专业,一样也能接触到名师,一样可以做心理学的研究。先进到学校里来,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了!没有必要在名校情结上和自己过不去。

龙虎沟

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分析

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分析关于参考教材的选择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和大家交流过了,有问题的同学请点击这里查看。那么考试为什么要重点考察这五门科目呢?教育学属于人文类科学,从性质上说可以算是和大家高中文理分科时期所学的文科非常相近,但内容上又完全区别于高级中等教育时期的所学的文科,因为它的研究方向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展开的,考试科目细分包括四科或五科(根据专硕或学硕的不同而定),《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硕还多考察一科《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史》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史及对当下教育的启示等内容。《外国教育史》是指外国教育方面的历史,分为外国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四个时期。中外教育史的学习也正所谓是: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同时了解如何选择和确定教育研究问题、理论界定和研究设计、以个案方式形成研究资料等。从教育本质认识教育;学习中国、外国文明开始以来的教育历史;从个体本身研究教育;从具体性、实际操作性方面研究教育。整个科目的编制、学习都是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教育学的同学所应该理解并掌握的内容。今天我们从考试科目定义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学习了教育学考试的学习的内容,明天我们将从如何学好这几科和大家进行交流,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踊跃参与交流讨论。

杨贵妃

临近考研,考生常容易出现的四种心理状态!学生和家长要重视

在临近2021考研的这段时间里,一些考生由于考试压力比较大,同时复习心理比较紧张,导致一些考生在心里面产生了一些焦急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考生的考试发挥,影响考生的考研成绩。但是很多学生家长,对此并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去做。为此老师总结了临近考研考生场容易出现的4种心理状态,学生和家长都要重视。具体内容如下。第1种心理状态,考生产生了厌倦疲惫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考生由于经历了枯燥无味的长期复习,学习的精神和心理压力都会很大。而在临近考研的这最后一段时间内,考生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考生感觉到自己很多内容还没有复习完,对此就产生了疲惫厌倦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及时的调整,就会影响考生进一步的学习以及考试时候的发挥,不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第2种心理状态,考生产生了放弃的心理状态。虽然每个考研学生复习都很刻苦努力,但是今年的考研报考人数达到了近400万人,但是录取人数大概只有100万人,这就导致今年就会产生300万考生会沦为炮灰。为此一些复习不太扎实,虽然也经过了努力复习,但是始终感觉复习效果不好的考生就容易会产生放弃的心理状态。对此老师建议考生一定要坚持下去,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多沟通和多交流。第3种心理状态,考生产生了愧疚的心理状态。很多考生由于父母一直支持自己考研,但是在临近考研的这段时间内,自己复习效果不好,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厌倦和疲惫的情绪,对此考生产生了愧疚的心理状态,觉得对不起父母,为此心理负担很重。对此学生家长必须重视,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给孩子减轻学习的负担和压力。第4种心理状态,考生产生了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这类考生一般复习的基础比较扎实,复习效果不错,但是由于面对考试未知的结局,这些考生会一边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又会担心自己考上了怎么办,对此考生患得患失,于是在临近考研的这段时间里,考生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对此学生和家长都必须要重视,及时调整考生的情绪,让考生达到最佳的考试状态。考研学生一定要正视自己可能会出现的4种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每天认真的复习。同时要正确的去看待考研,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作为学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这几种心理状态,及时的去和孩子沟通交流,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让孩子达到最好的考试状态。对此大家还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

日中穴杯

20年山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312统考经验

山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312统考经验:从没放弃过努力的二战考研儿导语: 普通二本心理专业考研,由于对于心理学的喜爱,所以选择了考研,希望继续深造!当然,考研也渐渐成为一个趋势,心理学也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今年的好多学校变成了统考(312),我因为考的是312,在此写下了自己的一点点经验供大家参考!考研科目方面英语:总分100分,有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比英语二难一些,题型稍有不一样。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毕竟大家考上研究生是要阅读文献的,英语能力也是老师很重视的)政治:满分100分,选择题重在平时,我学政治大题在11-12月份背诵肖八肖四徐涛20题312心理学综合分为七本专业课,学习顺序一般是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其中统计、实验和测量是相对较难的学科,需要加强理解,实验设计尤为重要,现在各大高校都很重视,对于统计学来说,不仅需要了解统计书的相应知识,对于心理方面的软件也可以在初试过后进行学习;对于其他学科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勤思心理学312讲义我当时报培训班之前首先是看重师资,通过了解,勤思课程中老师都是各个出名院校的教授,这使我很信赖他们的课程质量,其次学姐们对于课程和老师的推荐,当我听到他们的课程时,也增加了我考上的信心。因为我报了勤思的辅导班,所以每一门课都是跟着老师一步步完成的,而且老师讲的真的很好,最想感谢的是王老师,最让人头大的实验统计在他的带领下我也感觉很有趣,而且老师的表达也是通俗易懂,真的很谢谢。以下是我的复习计划:第一轮:听网课,看教材,看资料书,自己画思维导图(每章节,每本书);每过完一门花时间回顾一遍再进入下一门。 目标:清晰每门课程的框架,理解网课听到的内容,细看教材,细节的知识点记不住的暂时放过,不用深究,看教材的时候要仔细,而且现在考研很注重细节。第二轮:听网课,看资料书,习题练习,完善思维导图并背诵。 目标:理解所有重点考点,通过习题巩固理解,背诵每门课程的框架梗概。第三轮:复习每门科目的内容,资料,教材,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是否要看网课;开始真题训练,同时也进行习题训练;默写每门科目的框架,提炼知识点的关键词并背诵,归纳相似的有关联的知识点。最好能把重要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表述一下,知识的输出能让你理解更深刻。 目标: 习惯真题的模式,理解所有需要掌握的考点,对每门科目的内容梗概可以直接默写,背关键词。第四轮开始,进入背诵,真题加习题的模式,之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往后一轮一轮的进行,理解越深入,背诵次数越多,后期越轻松。我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是今年二战的学生,说实话确实很有压力,怕自己学习坚持不下去,我也是在去年毕业之后才决定二战的,我当时是自己在家里准备,刚开始一直进入不了状态,后来和同学一起商定了计划,互相监督,这才进入佳境。因为我有勤思重修的课程,所以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在这里特别提示,不要过分依赖视频课程,主要应该放在自己学的上面,一定注重总结,理解。而且在前期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多看教材,到后期背诵的时候可以结合勤思讲义,讲义真的不错,标注了课本上的重点,对于考研试卷上大多数内容都已经囊括了。我觉得大家看经验贴也确实很多了,我就简单写一下感受吧。1.背书不一定能考上,但是不背书真的考不上。今年考研的时候我大概把书背诵了有将近10遍,所以最后我取得了246分的成绩。心理学统考7本专业课,除去统计,实验,其他的都是需要背诵的,2020年考研的我觉得深有体会,只要你背就会写!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专业课!!!专业课至少背诵三轮,这是最低要求!2.7月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看完,课本真的很重要现在考的越来越细了,你觉得重要的那些点几乎都是考过的,不信可以看看真题!3.一开始学习英语就要背单词直到考前,一天不可以松懈,不要觉得今天做题做对了,明天单词就不用背了,真题必须要做,模拟题可以不做,尤其近15年真题做两遍!4.政治从暑假开始学,重在选择题,大题到后期背诵就行,几乎考研政治老师都会押题!5.考研一定程度上是在考验你的坚持和心态,一旦决定了,就坚持下去,这些奋斗的日子,这个过程绝对毕生难忘。希望每个小伙伴都可以考上理想的院校,大家都是一起努力的心理学小伙伴儿!本文是勤思2020年考研成功学员经验,分享给备战考研的同学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禁止违法使用。

不祭先祖

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重点章节】心理发展的内涵(名词解释)10首都,11,18扬州,12四川,12,15,18华南,13湖南科技,15华中,18四川(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2) 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二: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13,19河南简答/论述,15江苏大学简答认知发展(名词解释)13,15,19闽南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二)认知发展的一般规【简答】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言语和注意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认知发展一般遵循以下规律:1: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儿童最初只有非常简单的、具体的反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活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2: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以后逐渐向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出现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等。3: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发展的趋势是从混沌到分化和明确。三: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13华中简答,14沈阳简答,15江苏大学简答(一) 人格发展(名词解释)14扬州,16、18闽南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或个性心里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程。一般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基础,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发展方向。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则把遗传给人格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二)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心理学上,人格指的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括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1: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存从人的一生来看,个体人格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但是具体到某个阶段,,又有其各自的规定性,体现阶段性的特点。2: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正常的发展条件下,个性人格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人格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4:发展的共同性和个别性差异一般来说,个体的人格发展总要经历一定的共同发展基本阶段,但又没有两个个体发展是完全一样的。四: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简答)(一) 心理发展是有效教育的背景和前提虽然教育对个体身心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又制约着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着教育的效率,教育必须以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二) 有效的教育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教育一方面要依据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和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又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并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皮亚杰(名词解释)17湖北大学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或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己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机制,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一) 认知(或智力)的实质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己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1:图式图式是指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儿童最初的图式来源于遗传,比如新生的婴儿具有吸吮、哭叫、抓握等行为。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一系列图式。2:同化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纳入己有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它不能引起图式的质变,但影响图式的生长。3:顺应顺应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纳入己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4:平衡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当己有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就 产生了不平衡状态。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地构建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成熟是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为认知发展提供生理基础。2:练习与习得经验练习与习得经验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包括物理经验,即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逻辑一数理经验,即个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3:社会经验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在内的各种因素,指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社会经验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必需而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它依赖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4:平衡化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平衡化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调节同化和顺应的关系,使个体的认知不断发展。(三)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具有四个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交叉性。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要经历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此为儿童思维的萌芽期。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表象思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