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一般都告诉你一定要考研才有出息,而网络上各种特别是以覃彪喜为代表的“考研无用论”甚嚣尘上。两种观点好像都有道理,我读大学时也一度很迷茫。这样说好了:任何单纯的一刀切、告诉普罗大众考研或者不考研的观点,都是小马过河,没考虑到每个专业的实际,也没考虑到学校的不同。社会人士的观点或许还有点参考价值,但你也要看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以前是读的什么专业,目前从事什么工作。一个王牌销售肯定告诉你考研没用,一个国企的研发主任肯定告诉你一定要考研。而学校老师,从来没去社会工作过,他们的观点就是盲人摸象,纯属YY。覃彪喜的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里面洋洋洒洒几万字说考研无用,但全部都是举了文科的例子。比如社会学,历史学,而他本人是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而且又是985院校中南大学的,这个专业考研当然也没用。学校老师,基本都是有硕士学历以上的吧,当然说考研有用。你问我想不想考研,我做梦都想,母校连211都不是,让我考个985院校理工科大学硕士,也可以开个43场知乎live,总比在这里打工混吃强。一、结合实际情况看待需要按照985院校和非985院校,技能型的专业(包括理工科、法律、财务等等)专业和非技能型性专业(历史学、文学等等)分清情况讨论。注意,本文说的985院校包含了北邮、中央财大、广东外语外贸等非985知名一线院校以及行业内知名院校(西南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等)。先说结论:如果要考研,一定要考985院校,其他学校一律不考虑,哪怕是211,哪怕是这个学校某个专业很强。要么就不考,直接就业。很多人对考研的理解是学更多的东西,对就业有帮助。该醒醒了,研究生教育是学术体系,本来就不是为了就业服务的,你学的那些东西在未来工作中大部分是用不到的。而你要清楚,你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一个名校背景,不管是文科理科都一样。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请别浪费时间。原因在于,这个社会对名校背景还是非常敬畏的,谁都恨不得跪舔,这又要回到小编一直强调的“光环决定论”。而且考研看哪个专业强没意义,看哪个学校强才是王道。湖南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牛逼得一紧,全国排名前几,碾压同省的湖南大学,但除了师大的人自嗨外,还有谁知道?社会上只知道湖南大学比湖南师范大学牛,而且出了湖南省,还很多人以为湖南师范是二本。为了这个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专业排名去考师大而放弃湖大,值得?怕你们还是看不懂,下面是选择“三策”:上上策: 考985研究生中上策: 就业下策: 考本校或者非985研究生。当然,考研也会有失败的风险,不是你想就考得上的。如果你立志考研,可以做两手准备,边考研边就业,保底签了一个好一点的公司,考上了985可以毁约,没考上就去工作。如果你本科学校不行,你要么考985,要么就业,就是不要考本校或者非985研究生。二、能力和学历的关系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谁才是国内研发的中坚力量?》,里面阐述过学校背景有多重要。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光鲜亮丽的背景就好了,管他学不学得到东西。你觉得你大学四年学了什么东西让你比高中生更牛?不过就是多了一个文凭而已。现实就是,整个社会对光环是很敬畏的,也就是学校背景、曾经工作中过的牛逼公司。你和我说能力难道不重要吗,该醒醒了。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才能看得出,你求职时谁知道你多有能力,只看那些闪耀的光环。那没有能力,以后不会露馅吗?开玩笑,这个社会早就高度分工合作,通过分工合作来降低每个人工作的复杂度,每个人负责的那一小块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整个社会除了那1%的人真正在做有技术含量的活之外,比如科学家、领军企业的研究院;其他99%的人都是在做高中生都能做的事情,包括我现在做的工作也不例外。至于说能力,只是能够帮你在进入公司之后让你崭露头角,以后做个领导什么的。但是有能力但没光环,连进入目前公司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职业发展。可以这么说吧,光环决定你能进入的平台,能力决定你在这个平台的发展高度。就算没能力,能够进入这个平台也只是在这个平台最差水平,也要比低平台的最高水平还要好。当然,凡事都有特例,能力强的人抓住机遇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马云能够成功不代表他读了杭州师范而没读清华大学就是对的,而是因为他能力强+抓住了机遇,如果他读了清华大学,说不定阿里把早就把京东干掉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要大家挤破脑袋哪怕工资低也要进入知名公司的原因,考研也要考985学校,考普通学校等于浪费时间。我反正是不相信能力胜过学历这种鬼话,骗骗高中生和大专生还可以,安慰一下普通学校毕业的本科生也可以。如果你要锻炼能力,你去建筑工地搬砖建房子是最锻炼人的。锻炼管理能力,你去做江湖大哥,管理一帮流氓地痞是最锻炼人的。考研还是工作,这个问题只有屌丝院校的学生才会纠结,985的学生从来不纠结,要么就出国了,要么就直接就业了。就业也是在纠结到底上海大众好呢,还是泛亚技术中心好?屌丝学校纠结是,我怎么才能进好公司呢?三、985院校技能型专业(软件、通讯、机械、会计、法律等等)考不考都无所谓,反正大把公司跪舔你,而且这个光环会随着你一辈子。比如中山大学每年校招肯定少不了BAT这些互联网巨头慕名而来,只要你不是倒数那1%的学渣,基本都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普通院校可能连入场券都没有。当然考也可以,能够让你履历牛逼一点(作用有限),比如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听起来比浙大本科毕业牛逼一点点。非技能型专业(文学、历史、电子商务等)考了也没什么卵用,反正也很难找到工作,不如直接去工作,忽略自己的专业,找你感兴趣的就好了。你说浙江大学电子商务硕士比本科生牛逼吗? 没感觉。或者你跨专业去考一个技能型的专业。四、非985院校技能型专业(软件、通讯、机械、会计、法律等等)果断去考研吧(把IT除开),而且一定要考985院校,考自己学校或者其他非985院校毫无意义,浪费时间。虽然说不考研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和985学校比,一个是工人,一个是白领。工人是没办法体会白领是怎么工作的,白领也不知道工人到底有多苦,平行空间,所以各玩各的,相安无事。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技能型工作就是认可学校背景。考虑到有人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审判我,我先声明这不代表我个人的价值观,我只是描述一种现实。一个上海大某普通大学机械专业本科生去找工作,瓦特? 先去工厂实习一个月吧。如果你考本校的研,挂着上海普通大学机械硕士的头衔(比如上海大学,确实是牛逼了那么1%,你发现还是很难找工作,只能去普通民营企美其名曰非标设计,拿着6000块钱一个月,想着如何跳槽。如果你考了隔壁上海交大的研究生,挂着上海交大机械硕士的头衔,这是鲤鱼跃龙门好吗,很容易进入某些研究所、央企、外企之类。有人问找工作看不看第一学历,除了恶心的中国高校系统(以985学校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认可本科是这些学校出身的。哪怕你是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只要你本科是不是985,都不要)和某些国企会看,而外企和民营企业都不看。当然,如果你自我感觉能力很强,有过人之处,也可以不考,但是找工作的起点一定要高,挑知名企业,最后逆袭,或者曲线救国,最后跳槽到知名企业去。一个知名企业背景能够弥补学校劣势。我已经预测到了有普通院校的人会留言问我要不要考研了,我能够预测到这样问的人肯定是撸瑟,没什么本事的,所以我的回答都是 赶快考吧,一定要考985。能力强的人心里早就有有答案,看了这篇文章只不过印证了他的想法而已,所以也不会问这种问题。非技能型的专业(文学、历史、电子商务等)这类专业怎么说呢,本校是万万不能考,考了反作用,别人觉得学校又不咋地,年龄又大了,工资还要得高,会歧视你,还不如直接找工作,忘记自己专业吧,混个稍微有点技术的工作。考其他211的院校(非985),不推荐考,也许有1%的帮助吧,江南大学的文学硕士比湖南科技大学的文学硕士好像还强那么一点点。但是比起你硕士两三年的时间花费,划不来。考985院校呢,不知道怎么说,考本专业可能有20%的帮助吧,毕业后发现还是不好找工作。跨专业考技能型的文科专业,比如会计、财务、经济学才是上策。把英语专业单独拿出来说。英语专业本来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我国英语教育普及得好,现在只能算非技能型专业了。其他小语种比如日语、德语、西班牙都可以算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里。所以985学校的英语专业的,直接就业,不要考研了。非985学习的英语专业的,要么考985(考本专业也可以,名校英语专业硕士的在各大企业还是很受欢迎),要么直接工作,忘记自己专业
每个大学生,可能都想过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尤为强烈,这也是大学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本人经历,说一下考研与工作的选择情况。我读的大学,是一所普通的双非院校,不是985,也不是211,只挂了一个省重点可以充充门面,所读的专业也是管理类的万金油专业。在大一刚入学时,社团里面的学长就告诉我们,新生入学时90%的人都会有考研的想法,但是到最后真正考研的人肯定不到30%,我理直气壮地反驳说「哪有这么神,我才不信呢,而且我肯定不考研」可是四年后,我的脸被打肿了。在一开始,我的确是不打算考研的,太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工作,还能减轻点家里的负担,所以,大三都快结束了还没开始准备。未曾想08年爆发经济危机,导致就业情况不佳,而且我实在是不想这么快结束自己的校园生活,就打算读研再混几年。本来还想大三暑假在学校好好准备一下,结果因为奥运会的举办,学校统一放假不准留校,这是有多不支持我考研呀…等到开学,已经是9月份,三个月后就要上战场了,而我才刚刚买好复习参考书。于是乎,每天跟着宿舍的学霸去自习室复习,只不过早上去的比他晚一点,晚上回来的早一点,中间还被叫去网吧打几盘DOTA。到了考试前,我各科的情况分别是,英语刷了十套真题,政治上完了任汝芬的辅导班,数学将李永乐的一本辅导书看了1.5遍,专业课两本教材只看完了一本。就以这样的状态站到了考研的战场上,政治的选择题是答的最爽的,竟然体会到了小说中的行云流水般的快感……但是问答题好像就找不着北了。数学做得我有种想起的感觉,怎么做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最后有两道大题还没做就收卷了。英语马马虎虎,专业课没有啥感觉,把能写的都写上了。考完就直接回家准备过年了。但是在家没事,就把答案对了一下,数学怎么算都不及格,于是跟我妈说数学可能要完,我妈说不一定,出来结果再看吧。年后在家的最后几天里,结果出来了,数学75分,跟我之前计算的分数差不多,可能会挂,怀着这样惴惴不安的心情踏上了返校的列车。经过了几天煎熬之后,国家线终于出来了,数学72分,总算过线了,心里一阵庆幸。还有政治的分数也令我有些兴奋,我竟然考了82分,这也算难得的高分了吧。我之前对答案时,感觉单选和多选是全对的,果不其然,我还是有文科天赋的。虽然各科和总分都过线了,但是数学分数太差了,复试可能没戏了。最后的结果是,差了复试线5分,这不禁令我想起了高考分数离一本线的5分,这大概就是宿命吧。复试无望,就只能调剂或者复读了。对于调剂,也没报太大希望,毕竟分数有些低,就只是在调剂系统搜出的有名额的学校里填了几份申请。之后的几天,也没啥回信,我又不想工作,就想着复读一次拼一把。毕竟这次的考研的复习时间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而且经常去跟同学上网打游戏,去自习室也只是求份安心,自己的状态只发挥出了一半左右吧。以这样的状态还过了国家线,再安安心心地复读一年,我相信我的分数绝对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于是,我决定逼自己一把,看看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到书店里精心挑选了数学参考书,花了好几百块,决定把数学好好补一下,怎么也要提高30-50分,到时候总分也就有360-380了,这样的分数也能去一个211了吧。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在我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复读时,接到了青岛大学的电话,说有专硕的名额,问我考不考虑。然后向我解释了一通什么是专硕,跟普通的学术硕士有什么区别等等。我当时只听到了两点,一是含跟普通硕士没啥区别,就是不能读博;二是比普通硕士少读一年,但是一年交8k学费。我晚上考虑了一下,不能读博,没关系,我本来不打算读博。要不是金融危机工作不好找,而且实在想享受一下校园生活的话,我也不会读研的。专硕的出现,仿佛专门为我准备的,只是学费贵了点。但是转眼一想,多出来的一年时间,能赚好几年的学费了,还是很划算的。第二天,就跟学校回电话说可以去面试。结果,我就在青岛这座山东最美的海边城市度过了最后两年的校园时光。我很感谢这段读研的时光,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读研之后,还是要面临找工作。虽然读了研,但是找份好工作也并非件容易事,我当时就是因为没做调查,就进入了一家食品企业,结果没几个月就离职了。之后几经波折终于进入汽车行业就是另外一番故事了。写完自己的经历,就来分析一下考研和工作的利弊。其实很多人在纠结要工作还是要考研的点在于,三年的工作时间与研究生的学历回报哪一个更值得。这个情况说到底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工作三年确实能够积累三年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在刚毕业的研究生面前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这期间刚好赶上管理层选拔,那么的确是可以拉开差距的。但如果只是在岗位上重复地工作,没有上升的机会,那么到了十年后,这三年的工作经验优势就会消失殆尽,假设能力相当,那么学历就会发挥出优势了。这里是想说明,能力和努力相当的情况下,机遇是决定性因素。短期看,工作有利,长远看,考研有利。再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考研是可以的,即使考不上再复读一年也是可以的。但如果经济拮据,父母很累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工作,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等到经济条件可以了,用自己赚的钱去读研更有意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逃避工作,那是读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毕业后还要面临找工作问题。如果是为了提升自己,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那是可以的。比如,本科的学校不是很好,想考个更好的学校;或者本科的专业不好,想换个专业;或者本身的专业门槛就高像医学类,读研可以使门槛更高,技术更强,工作待遇也更好,读研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是管理类专业,考研之后还是万金油的管理类,或者销售类,考的学校也没有拉开层次,那考研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当然。如果不在意这几年的时间和金钱,只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修养或者镀镀金,也是可以的。综上所述,考研还是大趋势,尤其是现在研究生越来越成为一种标配的情况下。而且考研本身就是一种磨练,之后两到三年的美好校园生活,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当然,能力出众者不在此列,像马云这样的人本科就绰绰有余了,他们也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纠结的。
曾经在网上流传过这么一句段子:“不要在学校里想着找工作,不要在职场上想着考研”。这句话已经足以证明,今天这篇文章的立足点。为什么不建议,在工作的时候考研。咱可以先不聊这件事情。如果前推四年,推到你的高中生活。你现在的上班在考研的思想和当时高中想着上个不好的大学然后再考研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高中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无非是有两个心理。第一种是因为自己高考可能考得不理想,然后给自己树立信心,燃起对大学生活的向往。第二种,是在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我现在不好好学习,上了大学再努力考研,结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样的,这就是很多高中生的心里想法。同理,再转换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因为现在在大学虚度了三年的光阴,内心肯定要为自己的做法找借口,所以就推到以后工作在考研也不迟。可能是上面的那种理由很极端,刺激到一些人实在不好意思。但这毕竟也是学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因为我是不赞成工作考研,所以就说一下工作时考研的几点弊端。首先就是你没有充分的考虑你的工作时间安排的问题。咱就假设你边工作边考研成功了。可是如果这样的话,面对考研大学的选择,你就会特别头疼。因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学的含金量,不一样。你如果真要去全日制的高校,那么,就代表着你将要辞去这个工作。如果你要考非全日制的高校,那么可能你这几年的努力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果(含金量可能不高)。第二点就是在大学学习能力问题。有很多同学,在即将升入大三的暑假,就准备开始复习。而在大三一年的专业课中,认真扎实地学习。可以直接运用到,考研当中去。所以在本科阶段的考研,就相当于,学完复习就考试。这就好比学生高中阶段的英语成绩优秀,上了大学考四级直接能过一样。而当你真正找到了工作之后,每天干完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你很难再集中精力的去钻研学术上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在大学,当时的首要也是主要目标就是考研,在这个大环境下基本没有别的因素受到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非要去读在考研,很多考研的学生,他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逃避社会的压力。再加上有部分专业需要自己有工作年限,很多年轻的工作比如it业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但是如果真正的权衡一下好处与坏处、利与弊之后,小编觉得在大学还是考研最好,毕竟什么时期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一般来说,两种人不纠结考研和工作的问题。一种是一进大学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一开始就奔着读研究生去,所以上大学的目标明确,就是刷绩点,学本事。还有一种人,学习一直在混,他自己也知道考不上研究生,所以就工作。除了这两种人,其他人都在纠结。我们先梳理一下读研的目的和苦难。读研深造很多人读研是为了更好地深造,越是顶尖学校深造率就越高。现在科技发展非常快,而大学现在讲究的是厚基础,宽口径,到大学毕业,其实很多科研第一线或者专业的边还没有摸到,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就必须要读研、读博。读研、读博不单单是学习新东西,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研究的训练,一个人如何搞研究也是需要学习的,博士工作就是在有导师指导下学习如何开展研究。清华毕业生去向读研与就业很多人考研是为了就业。首先,读了研究生,一般来说,工资待遇会高于本科生。很多公司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起薪都不一样。前一阵各高校都发布了就业质量报告。像北航本科生平均薪酬为12万,硕士生平均薪酬为19万,博士生的平均年薪是21万。2019北航毕业生薪酬其次,工作机会也会好一些。现在很多公司对学历会有要求,我们可以看看,同样的单位在清华招的人,本科生很少。当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时候,本科生能应聘的公司平台就越差。清华毕业生就业单位第三,有的人因为本科专业不好或者专业要求,通过读研来换专业。据报道,读研比例最高的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材料、化学和物理等专业。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是专业要求,执业医师需要规培,如果读完硕士,规培就不需要额外做,所以,医院倾向于要硕士生。而材料、生物、化学等都属于就业不容易的专业。第四,也有人觉得本科学校不好,读研时候换一个更好的学校,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价值。第五,当然,也有延缓就业压力的意思。现在每年有近900万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而我们的就业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多新毕业的大学生,因此,大家纷纷读研。这也是大量的人读研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业率变化但是为什么大家要纠结呢?原因考研也有考研的苦。考研的苦现在考研非常热,热度持续上升。2020年考研大军达到了341万,2019年则是290万,这几年考研人数持续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在增大。现在二战,甚至三战的人很多。所以,考研要想清楚,自己有没有能力考好。其次,现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严抓。很多年前,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的初等教育质量不错,但高等教育质量不好,研究生培养更是不怎么样。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对研究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毕业需要论文,毕业论文查重,不能延期。每年每个学校都会被清退一批研究生。2019年据说清退了1300多名研究生。当然这个数量不算多,但是研究生要混日子就比较困难。很多人因为就业或者从众,稀里糊涂考了研究生,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做科研,甚至对所干的专业也不喜欢,非常痛苦。因此,不管是考研,还是工作,都有风险,都有利弊。不想有风险,又要获得好处,这世上没有两全的事,关键要自己先想明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大家说呢?
考研还是工作?其实很多人都后悔了。考研还是工作?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吗?你现在还在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吗?也许你是下面这几种情况之一:第一种:看着比你先参加工作的同学在职场风生水起,你是不是在想,如果当初你没有考研直接参加工作,现在你也是月薪上万中的一员了。第二种:你已经工作几年了,看着比你晚进公司的学弟,没有你在职场中经验与能力,就因为学历比你高,工资待遇却比你好了很多。你会觉得当初如果坚持考研,现在也许不用那么辛苦的工作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只看见了别人成功却忽略了在成功的背后,别人所付出的努力。我们针对以上的情况采访了几位学长,他们将会用他们的真实经历讲述他们的感受。学长一:职位:部门经理,学历:本科,工作年限:2年,月薪50000。学长一毕业于二本院校。刚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外企,短短2年的时间就从今一个普通职员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在工作的这两年中,因不断的与外国友人接触,学长不仅自学了法语与德语,还参加了许多大型的销售项目。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在参与公司的项目比赛中,为了拿到项目,谈下客户,半年内他每天都去拜访客户,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客户也许是被他的行为所感动,最后达成共识,签下了合同。学长说:我并不后悔当初没有去读研究生,因为每个人选择的路不一样。而且我相信,只要敢于付出,努力拼搏,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最终会获得成功。虽然读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选择的不同,路上的经历与风景也不同。我如果选择去考研,也许我就不是现在的我,就没有现在的经历,所以我不后悔。学长二:职位:普通职员,学历:本科,工作年限:3年,月薪:6000学长二毕业于211和985双一流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发展前景不错的公司。曾经想考研,但是畏于就业压力,他就选择了工作。刚入公司的他,兢兢业业,但是工作一年以后,发现自己每天努力的工作薪资待遇并没有大的提升。而看见后面入职的学弟,即使没有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就因为学历高,待遇居然比自己好了很多。当问起是否后悔当初没有考研时,学长表示确实比较后悔,如果当初坚持考研就不会是现在这种状况。学长三:职位:在读学生,学历:硕士,工作年限:无,月薪:2000学长三说:其实他挺羡慕学长一的,凭借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所成功。他说他考研的初衷是因为喜欢读书,毕竟现在是知识的时代,学习足够多的知识,将来就不会被社会淘汰。考研的过程也是对人的一种历练,准备考研时,不仅要承受来自就业的压力,也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所以,考研是一条很难走的路,如果没有准备好,建议不要考研,早点投入工作中。其实在小编看来:早几年工作,会多几年的工作经验,以后和别人竞争时会占一定的优势。不过你要是能够考入985或者211等重点大学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或者你的专业以后出来好就业,待遇高,不然小编还是建议你不要考研。如果你考研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理想,小编支持你;否则,小编就只能沉默了。
在我国,对于学生党来说,最重要的考试有2场,第一场是高考,因为高考成绩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能够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而大学的水平怎么样,又严重影响着考生就业,所以每年的高考都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第二场就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工作越来越难找,所以能考上研究生,是不少同学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筹码。可是2019研究生考试,让不少同学心凉了,因为英语作文太难了!刚出考场,不少考生就拿出手机来搜索两个单词debate和rural!因为今年作文中出现的这两个单词,大批考生都不认知,导致英语作文直接跑题!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知道,英语作文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能否过线,而作文一旦跑题,那么就直接被判定为了最低当的作文,无论写得有多好,很难得到高分了!所以很多考生在考试前都疯狂的背诵作文模板,希望能够得到高分!可是,如果说作文跑题了,背诵的所有模板都没用了。那么,这两个单词到底是什么阶段学习的,导致不少英语过6级的同学都不知道?其实rural和debate并不是什么新单词,只不过是高中的基础单词而已!只不过是由于它们比较冷门,平常的练习中很少碰见到,再加上已经过去4年了,很多学生都忘记了这两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了,所以才会发生这次考研英语作文大面积跑题的现象!其实,今年考研英语确实有点难度,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七选五,还是作文,都比平时做的模拟题要难,很多网友表示,阅读理解单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文章的意思。感觉自己像文盲一样!不过,虽然英语难度比较大,但是大家难度都是一样的,考生还是应该从新树立起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试!你觉得今年考研英语难吗?欢迎留言讨论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以提高未来职场的竞争力,增加就业优势。但是,每年到了大四毕业季,有些同学就在纠结“到底是现在准备考研还是先工作再考研?”这两种选择都是读研,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以学姐学长的经验来看,两者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一、考研备考的时间和精力不同如果大四打算考研,在大二或者大三就可以进行准备了,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而且没有踏入社会,影响学习的因素较少,更能做到心无旁骛的复习。在工作几年之后再选择考研,本身自己还要赚钱养家,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用于复习的时间较少,空闲时间可能还要处理一些家务事,精力容易分散。如今考研的竞争压力这么大,不能做到充分复习,仅凭运气成功考研的几率还是非常小的。二、考研目标和未来职业规划不同大学在校生毕业之前考研,可能是因为迫于就业压力,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才选择考研。对于未来就业的方向非常迷茫,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通俗地说就是无奈的选择。有的同学看到别人考研,自己随大流也加入到了考研大军,抱着考一下试试看的态度。毕业工作之后考研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学历,便于自己升职加薪或者是为了以后跳槽更具有优势。三、考研面对学习氛围和生活的压力不同毕业之前考研,可以去学校的考研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备考,有很多考研的同学陪着自己,空闲时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勉励,学习氛围比较好。有些同学对于考研是否成功没有太多的想法,抱着考上就去读,考上不就再考编、考公或者直接工作。在职考研就属于自己单打独斗,没人跟你分享经验,属于孤军奋战,很容易中途放弃,而且还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根本做不到全力以赴。四、考研的成功率不同应届生考研的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初试更具有优势,工作几年后,很多学过的知识都忘记了,特别是英语、政治这些需要记忆的科目。很多人做不到破釜沉舟,怕自己考不上,工作也丢了,只能硬拖着自己复习。因此,在职考研的成功率要比应届生考研低很多。另外,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差别很大的,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明确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所以选择大四考研还是工作之后考研,一定要慎重。
先考研还是先工作?这或许是不少目前大三学生的疑问。大家都去考研,我是不是也要去?家里条件不好,考研到底值不值得?能不能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考研?1.先工作再考研没有意义考研最好还是不要在工作之后了,这个想法是非常不切实际的。首先,工作后考研一般都是考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目前规模不大,同样的社会认可度也不是很高,很多地方都不认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同时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学费并不低,一年也要好几万,比全日制研究生一年一般要高出8000到一万五。如果你打算考全日制,个人觉得更加不可能,都已经工作的人,哪还有多少心思考研呢?千万别把电视剧当现实,一旦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时间考虑其他东西的。并且工作时还有考研时的气氛吗?2.不为逃避工作而考研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很多研究生都不知道,就目前来说,确实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不过这些人研究生读完后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吗?大概率是找不到的。最后很多人也就硬着头皮读下去争取以后留在学校工作,或者是直接去考公务员或者是当老师,这样和本科毕业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考研一定想着我不想找工作才去考研,这样还真没有什么意义。那些工作后考研的,你觉得他们都工作了多久?大部分都没有超过一年。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之前不想考研直接工作的,但是由于工作不太满意选择考研,人家就没有想过先工作在考研。3.考研要趁早如同上文所说,如果想考研一定要趁早。很多行业由于大学生越来越多,进入的门槛是越来越高,稍微好点的岗位都是需要研究生,本科生是进不去的,这时候考研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想着考研很苦,先工作再考研说不定就不是很苦了,这个想法明显是不对的。之前就说过一个例子,小编家就有一个寝室,一个南方人,高考二本,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去读书。毕业后没考研选择工作,但是根本找不到工作,过了一年又开始考研,平白无故浪费两年时间。因此,一旦选择考研,就要果断,直接在大学里面就开始复习,不要想着先工作再考研,这样也没有什么意义。目前考研人数是一年比一年多,早点考研也是简单轻松点,说不定以后考研也和高考一样,那时候真的是不考也得考了!
前几天听到一个消息:一家公司在两个月之内淘汰掉二十多个员工,几乎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有几个还是海归 。工作多年,虽然见证过很多人入职,也经办过很多人离职,但是听到这个数字,还是有点汗颜,讲真,这个数字真的吓到我了。不禁有人在问,考研有用么?上大学后,是选择考研呢?还是选择找工作多积累工作经验呢?我有几点建议:1、做选择前,要明确自己的终点考研和找工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终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就业。纵观我们的一生,从胎儿时期开始,就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胎教、早教、幼教、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十多年如一日地学习,最终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努力,那就是为了有一份好工作。想要从事哪个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是选择前需要考虑清楚的.考虑清楚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决定.如果考研是自己的一大人生目标,我会支持你自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即使再难,我相信你也可以克服;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逃避找工作,就不建议跟风考研,因为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也是要面临找工作的。2、成绩优秀考研通过率高考研的专业和学校对分数有要求,这是众所周知的。选择是否考研之前,要先评估自己的成绩与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的差距,如果相差不是很大,可以尝试考研。自己现阶段的水平与目标水平之前的差距,可以通过努力来达到。英语四级是必过的,即使不是为了考研,会一门语言也是人生的加分项。3、有一些上市公司招聘的时候设置学历限制近几年的招聘中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应试教育中,高考和学历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人优秀与否最快速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因为人们始终相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思维、视野、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综合素质也要高,也更能胜任企业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当然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学历并不是绝对的,这个时代,能力才是王道,如果你特别的优秀,企业也是会考虑适当放宽录取条件的。4、不考研也一定会有不错的出路接触过很多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四秋招甚至大三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他们比毕业之后才开始找工作同学早了一步,在于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较强的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想要早些参加工作,多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们认为工作能力带来的升值远高于学历带来的价值。当考研的同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了,甚至如果有缘分的话,会成为同事。他们说:工作后感觉很开心,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5、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如果只是为了拿到一个学历证书,可以选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专业,最好是本学校的,如果是本专业的那就更好了。一般普通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复试要求都相对较低,是很容易通过的。但是如果想要在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领域有更高更精的发展,考研是最好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985、211等重点高校,选择重点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选专业的同时,选一个比较权威的好的导师,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越来越优秀。6、选择没有对错,做对规划是关键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是说考研一定就是最好的出路,也不是说本科比研究生学历没有竞争力,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重要的是选对自己想要走的路,选适合自己的路,然后为了这条路的终点,做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做好之后立即付诸行动,这样的话,不论选哪条路,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祝愿大家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考研复习考研还是工作,这件事情摆在面前的时候,应该听一下过来人的意见,考研对学子产生的作用大约有三个,第一,就是增强工作能力,加强市场竞争力,在本科生学历通货膨胀的年代,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更高。第二,考研可以让你增长见识,学历和见识对人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三:真心喜欢科研的本科生,想继续研究,这是自己的兴趣,自己想继续深造。招聘会现场但是考研还是工作,当你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几个地方。第一:考研不是必选项,考研只是加分项对于一般专业来说,考研不是人生这条路上的必选题,而只是你的加分题(医学专业例外,医学专业需要就业的时候,往往看中学历,可能还需要博士生水平)人生这条路我们的必选题可能工作是一项(一般而言,富二代除外),我们缺少工作,人生这张答卷就会不完整,不及格,有人算过,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的三成时间,当你选择考研还是工作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就算你选择了考研,回过头来还是要参与工作的,人生大潮浩浩汤汤,你只能顺从一直向前。招聘会现场第二:工作经验和学历相比哪个更重要用本科学历毕业参加工作,或者用再读上三年研究生,回过头来用研究生学历竞聘岗位,哪个是你的更优选?其实按照 时间顺序来说的话,刚开始的时候,你研究生毕业,其实有可能和本科生一起竞争岗位的时候(比如老师)你的能力可能还不如本科生,因为研究生在学校进行的都是一些研究性质的活动,竞聘岗位可能都是一些文科性质的内容,在这个方面来说,可能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工作一年之后,研究生学历的同事可能被优先提拔,单位内如果有好的岗位竞聘,职称评选的话,研究生的学历可能就会有更大的赢面,也可以这样看,可能你提前三年来工作,不如人家一年升职进行的快。但是这一点也是因人而异的。考研进图书馆排队第三:你是真心喜欢科研氛围,还是只是没想好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喜欢科研氛围并不是说以后一定要从事科研学术这一条路,而是科研学术不是淘宝买东西,你花钱,花时间就能够选到你想要的,科研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坐冷板凳对你而言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能是事倍功半吧,弄清楚自己喜欢不喜欢科研,而不是随大流,自己是因为就业迷茫而考研,还是真心喜欢?这都是你需要问自己的事情。最后,其实对于人生来说,考研只是你人生的一个公交车站牌,你的这个选择就像一个蝴蝶效应,但是在整个人生看来,它只是比其他事件稍微重要那么一丁点的事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