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的研究生考试当中,考研数学都是很多考生的拦路虎。而在考研数学中,概率统计部分又是部分同学的老大难。为了帮助考研同学更好的迎接新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小编整理过去十年的数学考研真题。经过小编认真研究,现将历年真题中存在一些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正在考研复习的2020年考生有所帮助。一、2010年~2019年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中出现的主要知识点根据2018年最新的考研数学大纲,数学一考查的内容一共包含八章内容,这八章内容在一般的概率统计教材应该都是可以找到的。如图:考研数学的大纲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小编估计2020年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目前阶段我们完全可参照2019年的考研大纲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通过对近十年的考研真题的分析,研究生考试中的题目实际上是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性的。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小编简要介绍常考知识点和侧重点,详细介绍另文介绍。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是整个考研数学概率统计的基础,本章的知识点都是一些基本的定义和运算。一般情况,这一章的知识点不会单独拿出来考一个大题,考查形式都是融合到了后面各章知识点来考查。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分布是作为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分布的基础。因此在这两章中,考试题目主要出现在多维随机变量这一部分。多维随机变量这一章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重点章节,可以说每年必考,每年只是考试形式的改变而已。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这部分内容也是作为基础,重点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性质。本章的知识点,不会单独考查,主要有两种考察形式:1.作为大题中计算完成之后,顺带着求个期望或者方差;2.作为计算题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一章的知识点不太容易出现在大题中,所以在以往的真题中,近十年只有一年的题目中用的了大数定律,其余各年本章知识点没有考查过。第六、七、八章是统计部分,这三部分重点在第七章参数估计。而参数估计这一章中,重点又在点估计的两种方法: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近十年的研究生考试中,矩估计考了三次,最大似然估计法考了九次,几乎年年必考。最大似然估计法是概率统计所有知识点中考查次数最多的一个。而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则考查相对较少,近十年中各考查了一次,而且还是填空和选择的形式。二、近年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主要知识点的考查趋势小编将近十年的考研真题做了统计,考研数学的考试题目仍然是以考查基础为主。随便拿出哪一个题目来看都没有超纲或者特别难、怪的题目。比如多维随机变量和参数估计这两部分是每年的考试重点,几乎每年必考。小编以这两章的题目为例给大家解析,为什么考查的就是基础知识,很多同学却不会做呢?多维随机变量中考查的题目,在考研大纲中要求的就是二维随机变量,实际考查的也是二维随机变量。在前些年考试考查的都是单纯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或者连续型随机变量,也就是题目当中的二维随机变量的两个随机变量类型相同。类型相同的二维随机变量是平时连续较多,相对简单的题目。而近年来,考查的二维随机变量更多的是一个是离散的,另外一个是连续的。这类二维随机变量在日常学习中较少遇到,这给考试学生增加一定的难度。参数估计这一章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也是考查重点之一。前面小编介绍过,参数估计这一部分的最大似然估计几乎是每年必考,并且形式固定。近十年考题中,这个知识点考查了九次,全部都在整张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23)。并且,在这九次考查中,问题几乎完全一样:求相关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也基本一致:除去2015年另外的八年完全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求出来。所用的方法大家都非常熟悉:1.写出似然函数;2. 对数似然函数;3. 求最大值(求导数等于零);4.解出相关参数。另外,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前些年没有考过,只是在2016年填空形式考查了区间估计。2018年考查了假设检验的相关内容。但是,即使这两年的考查中,只要理解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很多写出结果,根本不需要那些繁琐的公式。三、在考研数学一考试中概率统计哪些知识点会成为测2020年考研考试的热点?根据以上整理的主要知识点和近十年主要考点,小编也斗胆预测一下2020年研究生考试那些知识点会成为考试的重点。首先,考查基础知识这样的主基调一定不会改变。就像第一、而章这样的基本知识章节,可能不会单独的出题目来考查,但是这些知识一定不会缺席。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融合到其它知识点中去考查。换句话说,离开这些基本概念其它知识点的题目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比如,多维随机变量的相关题目必然会用到一维随机变量掌握知识;数理统计的相关题目一定会用到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所以,基础知识一定是考研学生复习的首要任务。具体的知识点,最大似然估计法过去十年考查了九年,根据统计知识,2020年考查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另外,在考研数学概率论中计算完统计量之后,考查一下无偏性和有效性也是顺便的事情。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早期从没有考查过,但是在近几年出现了两次,这是不是一种要加强考查这部分知识点的信号呢?当然,这只是小编个人见解和猜测,类似的规律大家都可以去从往年考研真题当中去寻找。四、如何复习应对考研数学一中概率统计相关题目呢?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首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在研究生考试中考查题目几乎都是考查我们日常学习中的基础知识点。只是,有些知识点在考试中考查方式与我们平时学习的不太一样,导致不太习惯而已。所以,在复习中首先要重视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考研题目和日常学习中的不同点找出来重点练习。比如,小编前面谈到过的混合型二维随机变量。另外,数量统计部分,大部分同学普遍感到公式多、大,不好记。实际上,数理统计大家也应该把重点放到基本概念的理解上,真正的理解了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公式自然就能够记住,甚至根本都不用去记忆哪些公式。比如,小编前面提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过去十年考查过两次,实际只要真正理解了相关的概念,根本不用公式直接就可以看出结果。因此,对于研究生考试中概率统计部分的复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前四章的知识点(概率部分),主要以记忆相关公式,多练习为主;而对于后三章(数理统计部分),把重点放到理解上。
摘要:数学有两大重点,基础和计算能力。但是不少同学出错率还是很高,所以大家也要重视,典型题目及考点一定要掌握,以下是帮帮整理的关于“2021考研数学概率典型例题总结”相关资讯文章,一起关注一下吧~随机事件和概率重点及典型题型一、本章的重点内容:四个关系:包含,相等,互斥,对立五个运算:并,交,差四个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偶律(德摩根律)概率的基本性质:非负性,规范性,有限可加性,逆概率公式五大公式: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条件概率利用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n重伯努利概型的计算。近几年单独考查本章的考题相对较少,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不是重点,但第一章是基础,大多数考题中将本章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来考核,都会用到第一章的知识。二、常见典型题型:1.随机事件的关系运算2.求随机事件的概率3.综合利用五大公式解题,尤其是常用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重点及典型题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充要条件)分布律和概率密度的性质(充要条件)八大常见的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它们的应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任一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概率分布。近几年单独考核本章内容不太多,主要考一些常见分布及其应用、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1.求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分布密度或分布函数2.一个函数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或分布律或分布密度的判定3.反求或判定分布中的参数4.求一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间的概率5.求一维随机变量函的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分布重点及典型题型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和性质,边缘分布,边缘密度,条件分布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一些常见分布:二维均匀分布,二维正态分布,几个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本章是概率论重点部分之一!应着重对待。1.求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或分布函数或边缘概率分布或条件分布和条件密度2.已知部分边缘分布,求联合分布律3.求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或分布密度或边缘密度函数或条件分布和条件密度4.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或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5.与二维随机变量独立性相关的命题6.求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7.求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或在某一区域的概率。随机变量数字特征重点及典型题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定义(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利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计算具体分布的数字特征根据一维和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1.求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2.求二维随机变量或函数的数字特征3.求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4.数字特征在经济中的应用题。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重点及典型题型三个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两个中心极限定理: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列维––林德伯格定理。本章的内容不是重点,也不经常考,只要把这些定律、定理的条件与结论记住就可以了。1.估计概率的值2.与中心极限定理相关的命题。数理统计基本概念重点及典型题型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常见统计量:包括标准正态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要掌握这些分布对应随机变量的典型模式及它们参数的确定,这些分布的分位数和相应的数值表,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包括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两个样本的均值差、两个样本方差比的抽样分布。本章是数理统计的基础,也是重点之一。1.样本容量的计算2.分位数的求解或判定4.总体或统计量的分布函数的求解或判定或证明5.求总体或统计量的数字特征。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重点及典型题型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一阶或二阶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未知参数的置信区间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两个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本章重点是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是常考题型,有时题目会要求验证所得估计量的无偏性。1.统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或有效性2.参数的矩估计量或矩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3.参数的最大似然估量或估计量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4.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史上最全的概率论公式来啦,你们都知道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2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3条件概率4随机变量及其分布5离散型随机变量6连续型随机变量7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连续型二维随机变量9二维随机变量的条件分布10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相较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政治英语等题目,小编早早发出来了之外,接下来的试题小编也会慢慢整理到给大家,让2020的考生有所准备,能够利用好历年的题目!今天是冬至,虽然都广东这种满27度起送的天气算得上是夏至了,但是还是别忘了吃汤圆(北方是吃饺子对吧(*^▽^*))管综的朋友可以继续玩了,但是对于有其他专业的考研同学来说,还是务必要记住,考完一科丢一科,千万不要相信任何机构草草做出来的所谓的参考答案而影响自己的考试发挥,包括小编的!管综初数部分下面小编把题目公布出来,今年的试题相对去年来说灵活度和难度有所增加,计算量也较去年偏大一些。重点考查了学生们的逻辑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初数特殊符号不好阅读,所以小编放截图了!三、逻辑推理:第26~30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26.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那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压倒了对价格的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是满足需求。低质量的产能必然会过剩,而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换代的产能不会过剩。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以下哪项?A.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换代的产能不是低质量的产能。B.低质量的产能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C.新常态下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只有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才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需求。E.只有优质高价的产品才能满足需求。【参考答案】A27.据碳十四检测,卡皮瓦拉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最早追溯到3万年前,在文字尚未出现的时代,岩画是人类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记录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于是今天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岩画中看到:一位母亲将孩子举起嬉戏,一家人在仰望并试图碰触头上的星空……动物是岩画的另一个主角,比如巨型犰狳、马鹿、螃蟹等。在许多画面中,人们手持长矛,追逐着前方的猎物,由此可以推断,此时的人类已经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断?A.能够使用工具使人类可以猎杀其他动物,而不是相反。B.对星空的敬畏是人类脱离动物,产生宗教的动因之一。C.岩画中出现的动物一般是当时人类捕猎的对象。D.3万年前人类需要避免自己被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猎杀。E.有了岩画,人类可以将生活经验保留下来,供后代学习,这被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参考答案】A28.李诗、王悦、杜舒、刘默是唐诗宋词的爱好者,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中4人各喜欢其中一位,且每人喜爱的唐诗作者不与自己同姓,关于他们4人,已知:(1)如果爱好王维的诗,那么也爱好辛弃疾的词;(2)如果爱好刘禹锡的诗,那么也爱好岳飞的词;(3)如果爱好杜甫的诗,那么也爱好苏轼的词。如果李诗不爱好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王悦爱好苏轼的词。B.刘默爱好苏轼的词。C.杜舒爱好岳飞的词。D.杜舒爱好辛弃疾的词。E.李诗爱好岳飞的词。【参考答案】E29.人们一直在争论猫与狗谁更聪明。最近,有些科学家不仅研究了动物脑容量的大小,还研究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量,发现猫平常似乎总摆出一副智力占优的神态,但猫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量只有普通金毛犬的一半。由此,他们得出结论:狗比猫更聪明。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科学家得出结论的假设?A.狗可能继承了狼结群捕猎的特点,为了互相配合,它们需要做出一些复杂行为。B.狗善于与人类合作,可以充当导盲犬、陪护犬、搜救犬、警犬等,就对人类的贡献而言,狗能做的似乎比猫多。C.动物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量与动物的聪明程度呈正相关。D.棕熊的脑容量是金毛犬的3倍,但其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却少于金毛犬,与猫很接近,而棕熊的脑容量却是猫的10倍。E.猫的脑神经细胞数量比狗少,是因为猫不像狗那样“爱交际”。【参考答案】C30~31题基于以下题干某单位拟派遣3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到西部地区进行精准扶贫。报名者踊跃,经过考察,最终确定了陈甲、傅乙、赵丙、邓丁、刘戊、张己6名候选人。根据工作需要,派遣还需满足以下条件:(1)若派遣陈甲,则派遣邓丁但不派遣张己;(2)若傅乙、赵丙至少派遣1人,则不派遣刘戊。30.以下哪项的派遣人选和上述条件不矛盾?A.赵丙、邓丁、刘戊。B.陈甲、傅乙、赵丙。C.傅乙、邓丁、刘戊。D.邓丁、刘戊、张己。E.陈甲、赵丙、刘戊。【参考答案】D31.如果陈甲、刘戊至少派遣1人,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派遣刘戊。B.派遣邓丁。C.派遣赵丙。D.派遣傅乙。E.派遣陈甲。【参考答案】B32.近年来,手机电脑的使用,导致工作与生活界限日益模糊,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一直在减少,熬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科学研究表明,熬夜有损身体健康,睡眠不足不仅仅是多打几个哈欠那么简单。有科学家据此建议,人们应该遵守作息规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所作的建议?A.缺乏睡眠会降低体内脂肪,调节瘦素激素的水平,同时增加饥饿激素,容易导致暴饮暴食,体重增加。B.熬夜会让人的反应变慢,认知退步,思维能力下降,还会引发情绪失控,影响与他人的交流。C.所有的生命形式,都需要休息与睡眠。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睡眠这个让人短暂失去自我意识,变得极其脆弱的过程并未被大自然淘汰。D.睡眠是身体的自然美容师,与那些睡眠充足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看上去面容憔悴,缺乏魅力。E.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严重时更会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参考答案】E33.有一论证(相关语句用序号表示)如下:①今天,我们仍然要提倡勤俭节约。②节约可以增加社会保障资源。③我国尚有不少地区的人民生活贫困,亟需更多社会保障资源,但也有一些人浪费严重。④节约可以减少资源消耗。⑤因为被浪费的任何粮食或者物品都是消耗一定的资源得来的。如果用“甲→乙”表示甲支持(或证明)乙,则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基本结构的表示最为准确?【参考答案】D34.研究人员用脑电图技术研究了母亲给婴儿唱童谣时两人的大脑活动发现:当母亲与婴儿对视时,双方脑电波趋于同步,此时婴儿也会发出更多的声音尝试与母亲交流。他们据此认为母亲与婴儿对视有助于婴儿的学习与交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观点?A.在两个成年人交流时,如果把他们的脑电波同步,交流就会更顺畅。B.当父母与孩子互动时,双方的情绪与心率可能也会同步。C.当部分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时,他们的脑电波会趋于同步,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升。D.当母亲与婴儿对视时,他们都在发出信号表明自己可以且愿意与对方交流。E.脑电波同步可优化双方对话状态,使交流更加默契,增进彼此了解。【参考答案】E35.本保险柜密码都是由4个阿拉伯数字和4个英文字母组成。已知:(1)若4个英文字母不连续排列,则密码组合中的数字之和大于15。(2)若4个英文字母连续排列,则密码组合中的数字之和等于15。(3)密码组合中的数字之和或者等于18,或者小于15。根据上述信息以下哪项是可能的密码组合?A.1adbe356。B.37ab26dc。C.2acgf716。D.58bcde32。E.18ac42de。【参考答案】B36.有一个6x6的方阵,它所包含的每个小方格中可填入一个汉字。已有部分汉字填入。现要求该方阵中的每行均含有礼、乐、射、御、书、数6个汉字,不能重复,不能遗漏。根据上述要求,以下哪项是方阵底行5个空格从左至右应填入的汉字?A.数、礼、乐、射、御。B.乐、数、御、射、礼。C.数、礼、乐、御、射。D.乐、礼、射、数、御。E.数、御、乐、射、礼。【参考答案】A37.某市青年节设立了流行、民谣、摇滚、民族、电音、说唱、爵士这7类的奖项评选。在入围名单中,已知:(1)至少有6类入围;(2)流行、民谣、摇滚中至多有2类入围;(3)如果摇滚和民族类都入围,则电音和说唱中至少有1类没有入围。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流行类没有入围。B.民谣类没有入围。C.摇滚类没有入围。D.爵士类没有入围。E.电音类没有入围。【参考答案】C38.某大学有位女教师默默资助一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长达15年。记者多方打听,发现做好事的都是该大学传媒学院甲、乙、丙、丁、戊5位老师中的一位。在接受采访时,5位老师都很谦虚,他们对记者这么说的:甲:这件事是乙做的;乙:我没有做,是丙做了这件事;丙:我没有做这件事;丁:我也没有做这件事,是甲做的;戊:如果甲没有做,则丁也不会做。记者后来得知,上述5位老师,只有1人说的话符合真实情况。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做这件好事的人是:A.甲。B.乙。C.丙。D.丁。E.戊。【参考答案】D39.作为一名环保爱好者,赵博士提倡低碳生活,积极宣传节能减排。但我不赞同他的做法,因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这样做,占用了大量科研时间,到现在连副教授都没评上。他的观点怎么能令人信服呢?以下哪项论证中的错误和上述最为相似?A.张某提出要同工同酬,主张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分年龄、级别,一律按件计酬,他这样说话不就是因为她年轻、级别低吗?其实,她是在为自己谋利益。B.公司的绩效奖励制度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它对所有员工都是公平的。如果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则说明他反对公平。C.最近听说你对单位的管理制度提了不少意见,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单位领导对你差吗?这么做分明是和单位领导过不去。D.单位任命李某担任信息科科长,听说你对此有意见。大家都没有提意见,只有你一个人有意见,看来你是有问题的。E.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直接看到的事物才能确信其存在。但是没有人可以看到质子、电子。而这些都被科学证明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参考答案】A40.下面6张卡片,一面印的是汉字(动物或者花卉),一面印的是数字(奇数或偶数)。对于上述6张卡片,如果要验证“每张至少有一面印的是偶数或者花卉”,至少需要翻看几张卡片?A.2。B.3。C.4。D.5。E.6。【参考答案】B41.某地人才市场招聘保洁、物业、网管、销售等4种岗位的从业者,有甲、乙、丙、丁4位年轻人前来应聘。事后所知,每人只选择一种岗位应聘,且每种岗位都有其中一人应聘。另外,还知道:(1)如果丁应聘网管,那么甲应聘物业;(2)如果乙不应聘保洁,那么甲应聘保洁且丙应聘销售;(3)如果乙应聘保洁,那么丙应聘销售,丁也应聘保洁。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甲应聘物业岗位。B.丁应聘销售岗位。C.丙应聘保洁岗位。D.甲应聘网管岗位。E.乙应聘网管岗位。【参考答案】E42.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游客可以跟团游,也可以自由行。自由行游客虽避免了跟团游的集体束缚,但也放弃了人工导游的全程讲解,而近年来他们了解旅游景点的文化需求却有增无减。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基于手机平台的多款智能导游APP被开发出来。它们可定位用户位置,自动提供景点讲解、游览问答等功能。有专家就此提出,未来智能导游必然会取代人工导游,传统的导游职业行将消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论断?A.目前发展较好的智能导游APP用户量在百万级左右,这与当前中国旅游人数总量相比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市场还没有培养出用户的普遍消费习惯。B.旅行中才会使用的智能导游APP,如何保持用户黏性、未来又如何取得商业价值等都是待解问题。C.好的人工导游可以根据游客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讲解,不仅关注景点,还可表达观点,个性化很强,这是智能导游APP难以企及的。D.国内景区配备的人工导游需要收费,大部分导游讲解的内容都是事先背好的标准化内容。但是,即便人工导游没有特色,其退出市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E.至少有95%的国外景点所配备的导游讲解器没有中文语音,中国出境游客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对智能导游APP的需求比较强烈。【参考答案】C43.甲:上周去医院,给我看病的医生竟然还在抽烟。乙:所有抽烟的医生都不关心自己的健康,而不关心自己健康的人也不会关心他人的健康。甲:是的,不关心他人健康的医生没有医德。我今后再也不会让没有医德的医生给我看病了。根据上述信息,以下除了哪项,其余各项均可得出?A.乙认为上周给甲看病的医生不会关心乙的健康。B.甲认为他不会再找抽烟的医生看病。C.甲认为上周给他看病的医生不会关心甲的健康。D.甲认为上周给他看病的医生不会关心医生自己的健康。E.乙认为上周给甲看病的医生没有医德。【参考答案】E4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隐含的前提?A.得道者必胜失道者。B.失道者必定得不到帮助。C.君子是得道者。D.失道者亲戚畔之。E.得道者多,则天下太平。【参考答案】C45.如今,孩子写作业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家长都要面临陪孩子写作业的任务,包括给孩子听写、检查作业、签字等。根据一项针对3000余名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84%的家长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而67%的受访家长会因陪孩子写作业而烦恼。有专家对此指出,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相当于充当学校老师的助理,让家庭成为课堂的延伸,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并不是行家,他们或者早已遗忘了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孩子。B.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会使得孩子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整天处于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既难生发学习兴趣,又难养成独立人格。C.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辅导孩子获得各种知识本来就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父母陪伴尤为重要。D.家长通常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的晚上要加班,有的即使晚上回家也需要研究工作,操持家务,一般难有精力认真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长作业”。E.家长辅导孩子,不应围绕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应着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到新奇、快乐。【参考答案】B46.我国天山是垂直地带性的典范。已知天山的植被形态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从低到高有荒漠、森林带、冰雪带等;(2)只有经过山地草原,荒漠才能演变成森林带;(3)如果不经过森林带,山地草原就不会过渡到山地草甸;(4)山地草甸的海拔不比山地草甸草原的低,也不比高寒草甸高。根据以上信息,关于天山植被形态,按照由低到高排列,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A.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冰雪带。B.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甸、森林带、山地草甸、冰雪带。C.荒漠、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冰雪带。D.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冰雪带、高寒草甸。E.荒漠、山地草原、森林带、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冰雪带。【参考答案】B47.某大学读书会开展“一月一书”活动。读书会成员甲、乙、丙、丁、戊5人在《论语》《史记》《唐诗三百首》《奥德赛》《资本论》中各选一种阅读,互不重复。已知:(1)甲爱读历史,会在《史记》和《奥德赛》中挑一本;(2)乙和丁只爱读中国古代经典,但现在都没有读诗的心情;(3)如果乙选《论语》,则戊选《史记》。事实上,各人都选了自己喜爱的书目。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乙选《奥德赛》。B.戊选《资本论》。C.丙选《唐诗三百首》。D.甲选《史记》。E.丁选《论语》。【参考答案】E48.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劳动,我们的事业就不会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B.如果我们为大家而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C.如果我们没有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所感到的就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D.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不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重担就能将他压倒。E.如果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但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而且还能够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参考答案】B49~50基于以下题干:某食堂采购4类(各种蔬菜名称的后一个字相同,即为一类)共12种蔬菜:芹菜、菠菜、韭菜、青椒、红椒、黄椒、黄瓜、冬瓜、丝瓜、扁豆、毛豆、豇豆,并根据若干条件将其分成3组,准备在早、中、晚三餐中分别使用。已知条件如下:(1)同一类别的蔬菜不在一组;(2)芹菜不能在黄椒那一组,冬瓜不能在扁豆那一组;(3)毛豆必须与红椒或韭菜同一组;(4)黄椒必须与豇豆同一组。49.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冬瓜与青椒不在同一组。B.丝瓜与韭菜不在同一组。C.芹菜与毛豆不在同一组。D.芹菜与豇豆不在同一组。E.菠菜与扁豆不在同一组。【参考答案】D50.如果韭菜、青椒与黄瓜在同一组,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菠菜、冬瓜与豇豆在同一组。B.韭菜、黄瓜与毛豆在同一组。C.芹菜、红椒与丝瓜在同一组。D.菠菜、黄椒与豇豆在同一组。E.芹菜、红椒与扁豆在同一组。【参考答案】D51.《淮南子·齐俗训》中有曰:“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其中的“熬”便是熬牛制汤的意思。这是考证牛肉汤做法的最早文献资料,某民俗专家由此推测,牛肉汤的起源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A.《淮南子》的作者中有来自齐国故地的人。B.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使用耕牛。C.《淮南子·齐俗训》记述的是春秋张国时期齐国的风俗习惯。D.《淮南子·齐俗训》完成与西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熬汤的鼎器。【参考答案】C52.某研究机构以约2万名65岁以上的老人为对象,调查了笑的频率与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苟言笑的老人中,认为自身现在的健康状态“不怎么好”和“不好”的比例分别是几乎每天都笑的老人的1.5倍和1.8倍。爱笑的老人对自我健康状态的评价往往较高。他们由此认为,爱笑的老人更健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调查者的观点?A.病痛的折磨使得部分老人对自我健康状态的评价不高。B.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老年人生活更乐观,身体更健康。C.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中,女性爱笑的比例比男性高10个百分点。D.老年人的自我健康评价往往和他们实际的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E.乐观的老年人比悲观的老年人更长寿。【参考答案】D53.阔叶树的降尘优势明显,吸附PM2.5的效果最好。一棵阔叶树一年的平均滞尘量达3.16公斤。针叶树叶面积小,吸附PM2.5功能较弱。全年平均下来,阔叶林的吸尘效果要比针叶林强不少,阔叶林也比灌木和草的吸尘效果好得多。以北京常见的针叶树国槐为例,成片的国槐吸尘效果比同等面积的普通草地约高30%。有些人据此认为,为了降尘,北京应大力推广阔叶林,并尽量减少针叶林面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有关人员的观点?A.植树造林既要治理PM2.5,也要治理其他污染物,需要合理布局。B.阔叶林与针叶林比例失调,不仅极易暴发病虫害、火灾等,还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健康。C.建造通风走廊,能把城市和郊区的森林连接起来,让清新的空气吹入,降低城区的PM2.5。D.阔叶树冬天落叶在寒冷的冬季,其养护成本远高于针叶树。E.针叶树冬天虽然不落叶,但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生物活性差。【参考答案】B54~55题基于以下题干:某园艺公司打算在如下形状的花圃中栽种玫瑰、兰花、菊花三个品种的花卉,该花圃的形状如下所示:拟栽种的玫瑰有紫、红、白3种颜色,兰花有红、白、黄3种颜色,菊花有白、黄、蓝三种颜色,栽种需满足如下要求:(1)每个六边形格子中仅栽种一个品种、一个颜色的花;(2)每个品种只栽种两种颜色的花;(3)相邻格子的花,其品种与颜色均不相同。54.若格子5中是红色的花,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A.格子2中是紫色的玫瑰。B.格子1中是白色的兰花。C.格子1中是白色的菊花。D.格子4中是白色的兰花。E.格子6中是蓝色的菊花。【参考答案】C55.若格子5中是红色的玫瑰,且格子3中是黄色的花,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格子1中是紫色的玫瑰。B.格子4中是白色的菊花。C.格子2中是白色的菊花。D.格子4中是白色的兰花。【参考答案】D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润,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有人认为选择越多快乐,其理由:.。常言道:“知足常乐。”一个人..造成的。主要逻辑谬误:(1)事物是无穷的推不出选择是无穷的。因为世界万物确实是多样的,但是选择却是需要对象的,在没确定选择对象是什么的情况下无法得知其是无穷的。(2)“选择越多越快乐”并不意味着只有无穷的选择才能使人感到最快乐,因为使人感到快乐也有其他的途径,没了无穷的选择也能快乐。何况快乐的程度还需界定清楚,在没比较的情况下难以得出最快乐。(3)非黑即白。不会感到快乐推不出就只会感到痛苦。快乐和痛苦不是仅有的两种情感形式,可能仅是平常的心态。(4)做选择时不一定先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再决策。当有一定目标时,纵使有很多其余选择可能也无需一一分析,直接做出选择。(5)付出精力多未必带来烦恼。很可能在分析选项时排除掉不可行的方案,或许不仅不会烦还可能会提高自己的成就感。(6)选择越多失误的概率不一定会越高,失误的概率增加不仅是看选择量的多少,还需要看错误选项是否难以区分。(7)飞机晚点而后悔没坐高铁的原因归结于可选交通工.具多有些牵强,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对自己的选择错误而后悔,与交通工具多少无关。(8)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不一定就有优劣之分,很可能存在同好同坏的平行选项。(9)懊悔的概率大不代表就越苦。概率是一种可能性,但痛苦是一个确定结果,由一个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概率如何能确定人是否苦呢?(10)懊悔股票未赚到更多钱而痛苦的原因归结于可选购的股票多也很牵强。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对自己决策错误而懊悔苦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知识的真理性只有经过检验才能得到证明。论辩..发现真理。参考立意:思想碰撤迸发真理火花/论辩出真知
2019年的考研刚刚过去,2020年的考研复习马上又要开始了。小编整理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概念这一部分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一点点帮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一部分内容是研究生考试中,广大考生感到困难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数理统计部分在考研真题形式和所占比重相对固定,题型一般都是两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两个解答题总共是34分。纵观近十年来的考研真题,每年考研数学一的第23题(最后一道压轴题)都是数理统计的题目。数理统计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特别对正态总体的分布及其性质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对三大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和正态分布,要掌握这些分布对应随机变量的典型模式和它们参数的确定。一般来讲,数理统计是历届考生的薄弱点,很多考生感到公式多不好记,其实只要熟记单总体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以及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期望和方差。另外,三大分布的典型模式和参数是我们重点要掌握的。再就是,正态总体抽样分布的一些性质也是重点掌握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对以上内容分别进行讨论。公式一、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基本概念部分,近十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涉及的知识点首先我们通过分析往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真题,我们看看那些知识点考的多,那些考的少,那些知识点在近几年根本就没有考过。首先我们先来介绍具体的内容:基本概念。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我们的概率统计中研究的对象都是正态总体的,也就是研究对象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样本,即从总体当中按照独立同分布条件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样本。基本定义。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样本矩(样本原点矩和样本中心距)。基本分布。三大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对于这三大分布,我们一般会用到的是它们的典型模式和它们的性质。也就是说,对于这三大分布原来常见的分布不太一样,一般对于它们的概率密度函数用的不多。三大分布一般都是考查它们的典型模式,比如卡方分布,我们应该清楚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几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平方和是服从卡方分布的。其他的t-分布和F-分布的典型模式也是考试的重点,一般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容易考三大分布的模式构成。另外,三大分布的性质也是常考知识点。正态总体抽样的分布。其中涉及到了四个结论。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和服从t-分布,以及F-分布的几个统计量。其中涉及双总体的结论,在近十年来,从来没有考查过。因此,小编认为单总体的结论是我们考研复习的重点。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大家在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概率统计二、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基本概念部分,在往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出现的主要形式这部分内容在往年的考题当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一、单独出题。这种形式比较少见,即使是以单独出题的方式出现,也是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最近十年当中总共出现了两次。二、作为基础知识点在某个大题里面出现。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这也是为什么小编认为这部分的内容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家可以自行去查看往年的考研真题,每年的考试试卷的最后一个压轴题(第23题)都是数理统计的题目。在综合性数理统计的题目都会涉及到这一部分所学习的基本概念。比如,在考查矩估计的时候,要用到样本矩;考查区间估计或者假设检验的时候会用到正态总体抽样分布。正态分布三、如何复习硕士研究生考试数学一概率统计基本概念部分主要知识点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复习这一部分主要知识点如何来复习。首先,总体和样本这两个概念一定要理解。其中样本这个概念一定要注意独立,同分布这两个条件,这在以后的题目当中经常作为默认条件来用。独立,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同分布,指的是抽取出来的样本都和抽取的总体服从相同的分布。其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这些定义,尽管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记忆也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的。大家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均值,方差,原点矩,中心距对比着去记忆,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样本方差,一档注意其前面的系数,不是1/n,而是1/(n-1)。同时,一定要认识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本身都是统计量,都是随机的。所以,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也都是可以求期望方差的,对于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期望方差在数理统计的题目当中是经常用到的,其结论最好能够记熟。复习最后,对于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这几个结论,大部分同学在记忆结论的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小编认为,这几个结论,不能单纯的死记硬背,需要理解记忆。最好,大家能够自己将这几个结论推倒一遍甚至几遍,这样自然就能记忆牢固了。四、涉及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部分基本概念部分的真题剖析通过分析2019年的考研真题,大家进一步明确本部分知识点的具体考查形式。在2019年的考研数学一中没有单独出题考查,但是本章知识点作为基础知识, 隐含在了。最后一道大题当中。我们可以看下面的题目:例题在这道题目中,大家注意读题,题目当中提到了,简单随机样本这样一句话。小编认为,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非常熟练的想到,简单随机样本表示的含义:独立,同分布。最后,小编认为,本章的知识点作为数理统计部分的基础,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联合新浪AI媒体研究院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旨在对全球人工智能媒体发展背景、产业生态、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同时,报告聚焦了国内七大年度优秀案例以及疫情期间的智媒创新服务,从中管窥中国智媒的发展潜力。《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精华看点(一)全球视野下智能媒体的差异化发展与共性聚焦看点1: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已经启动,中、美、日、英、欧盟等国家及地区纷纷制定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和关键政策保障人工智能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政策红利和投资热潮,顶级科技公司逐鹿人工智能赛道。看点2: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联社、彭博社、BBC、GiveMeSport等外媒在智能采集与智能生产环节优势突出;Facebook、Google、Amazon等科技平台智媒体化趋势显著。平台智媒化和智媒平台化发展加速汇流。看点3:全球智能媒体产业生态在基础层、技术层与人工智能产业的架构支撑保持一致,应用层则形成了更适配媒体行业应用场景或需求的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二)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判看点4:当前,人工智能贯通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媒资管理、内容风控、效果检测、媒体经营、舆情检测、版权保护九大环节,驱动中国媒体的智能化迭变。看点5:对国内主要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网站、新媒体智媒转型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国内媒体机构高度重视智能化战略,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和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智媒转型面临的三大挑战。看点6:中国智能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在主流价值导向引领下,以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知识图谱、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加速突破,推动媒体认知智能升级,全链智媒应用得以纵深发展,智媒商业化得以实质性突破。新型主流媒体与头部商业平台将成为智媒生态两大中坚力量,而先进技术、创新管理和内容建设协同发展将持续激活媒体AI能力。同时,伦理标准、职业规范的建设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为智媒行业健康高速发展保驾护航。(三)优秀案例直播中国智媒转型进行时看点7:国内智能媒体发展百花齐放,领先智能媒体路线践行者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宝贵经验,本报告将详解CCTV微视AI in TV模式、封面新闻智能泛内容生态、广州日报智能化融媒体方阵、闪电新闻“AI+广电”融媒体资讯平台、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新浪新闻智能化媒体平台、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七大年度案例。看点8:新冠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助力疫情防控、集结战“疫”舆论宣传工作,人工智能在疫情信息采集、疫情报道内容生产和新闻播报、舆情分析、内容分发、鉴谣辟谣及信息治理等方面形成了多个优秀应用案例,成为战胜信息疫情的“特种智能部队”。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业变革智媒是以技术为导向的一种媒体形式,智媒时代,以人为主导的媒介形态开始被打破,各种智能物体及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推动传媒产业链的新变革。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技术的发展是驱动媒体智能化的直接技术动因,并最终使智媒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向。可以看出,智媒的技术基础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一般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即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学界和业界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比如语言翻译、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强人工智能是一种未来人工智能状态的概念,强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行为至少能够达到与人类一样的程度,能够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之间的鸿沟一直难以跨越,研究者们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未能实现突破。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也认为,强人工智能至少在几十年之内是无法实现的。现阶段智媒的技术基础仍处于弱人工智能的阶段。智媒时代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传媒业融合的时代,该时代以新技术为基础,万物皆联,万物皆媒,机器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实现信息从生产、分发、交互到消费过程的全自动化。这一时期传统媒体行业与其他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形成了新的媒体业态环境,再造了媒体的组织结构。智媒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传媒业革新了信息生产流程,使产品形态得到丰富,商业模式升级,打造出全新的产业链。(一)智媒时代的特点1、万物皆媒。在过去,媒体都是以人为主导。智能媒体发展时至今日,部分与人生活密不可分的物品及生产相关的系统,都可以成为为人类提供信息的媒介。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这些物体或系统分析、发掘、预测及生产信息的能力,用户接受信息的来源平台不再单一。2、人机合一。目前,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机器融合发展,在媒体智能化的进程中,单单依靠技术,人很容易被偏见和欺骗影响。只有人的智能与智能物体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调查核实,才有助于构建新的人工智能理论以指导智媒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3、自我进化。智能媒体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衍生出能自我控制、自我进化的信息处理控制能力。智能媒体通过对算法的改善,对数据认知的结果,能够形成自我循环的智能程序,使智能媒体能够自感受、自处理、自反馈、自修改,提高传播效率。(二)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前期采访和数据分析基础的再生产。生产从“记者导向”转移到了“技术导向”,使新闻生产不再仅仅依靠专业记者采编信息汇总,转向采编→生产→分发→体验智能化。智媒时代新闻生产的特点表现为:1、新闻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从信息采集、加工到发布的过程,人与机器、环境等一切可成为媒体的事物都将参与进来,处于物联网中的一切物体都能够成为信息采集者。这个系统就是基于采集的信息形成的大数据库和精进的算法技术实现的,也有利于分布式新闻的发展,社交平台上的大部分自媒体都会成为这个系统的一员。2、机器人协助采集新闻线索。新闻生产趋于人和机器的协作,机器可以将人从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使人的视野和感觉不再具有局限性。未来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选题、发掘新闻线索,拓宽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对新闻传播效果进行预判,引导人的写作思路。3、新闻生产紧跟用户社交兴趣热点。用户接受新闻靠社交和个人兴趣。新闻生产只有了解用户的社交渠道和浏览新闻习惯及兴趣范围,才能做到精准推送,实现按需创作。为用户提供匹配的新闻生产,通过社交渠道扩大新闻的效度,同时关联相关的网络服务,就可以为用户提供附加价值,吸引用户使用匹配生产的新闻。4、新闻生产以用户多元化体验为目标。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融合,通过AR和VR,用户可以基于终端将新闻投射在特定的场所,通过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相结合,增强用户对新闻新鲜、趣味、交互的体验。5、新闻生产过程注重智能化反馈。传统新闻生产机制中,受众参与程度很小,属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在智媒时代,受众地位进一步提高,新闻生产过程中注重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反馈,智能系统根据反馈,实时在新闻中增加新的信息。主流智媒应用现状及问题反思就目前智媒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工智能.在传媒界的应用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所谓“弱人工智能”是指模拟人活动或动物智能解决各种问题的技术,包括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及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以及机器视觉等。该阶段,人工智能主要依托算法,面向图像和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以VR为代表的沉浸式传播等领域。虽然智媒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但它给传统新闻传播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却不容小觑。(一)算法“黑箱”:一切皆可量化算法技术主要应用于自动化新闻和算法推荐领域。按照卡尔森(Carlson)的定义,自动化新闻生产是“将数据转化为新闻叙事文本的算法过程,其中涉及的人力干预仅限于最初的编程活动”。而算法推荐是以定制化信息服务为出发点,使用特殊的推荐引擎系统,借由机器算法推选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其推送至用户端。从具体应用上来说,在国外Facebook早已解散了负责“热门话题(Trending)”的团队,改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抓取数据,通过对用户搜索、浏览的分析,对热门搜索词进行排序,抓取热门话题呈现给受众。在国内,今日头条可谓是算法推荐的先驱平台。算法可以解释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或达成明确的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快速、准确,数据丰富且强调之间的相关性,缺点在于“生活情景、生活意义”被忽视,由于不强调因果性和思维上的逻辑性有可能导致因果颠倒、信息失实的现象发生。换言之,人工智能的技术操作逻辑是“一切皆可量化”,而在新闻专业主义中所强调的人文价值被忽视,数据与人文精神的匹配成为人工智能亟待解决的问题。算法犹如一个未知的“黑箱”——用户并不清楚算法的目标和意图,也无从获悉算法设计者、实际控制者以及机器生成内容的责任归属等信息,更谈不上对其进行评判和监督。到了智媒时代,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聚合类新闻资讯平台进入用户视野,其影响力和用户范围十分广大,进一步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由于这类资讯平台和内容平台本身不是专业媒体,对于新闻伦理问题并不重视。在新闻信息生产过程中更多依靠算法的判断,“把关人”权力逐渐被算法消解。因此就有了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曾表示“算法没有价值观,今日头条不设置总编辑”的观点。(二)机器人新闻:颠覆内容生产主体机器人新闻压缩了内容生产流程的环节。机器的自动化带来环节合并,如Veo公司的产品能全景追踪体育赛事,在无人监管模式下,自动追踪体育场上的动向,并将素材自动组合成片,将拍摄、剪辑、后期多个环节进行整合。在国内,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今日头条的“张小明”和第一财经的“DT稿王”都是机器人新闻投入媒体应用的例证。它们依赖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新闻事实中的数据、资料加以整合,转化为新闻文本。利用机器人写稿,可大大减少新闻写作者的工作量,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对新闻的深度分析上来。自动化新闻尤其适用于财经金融、体育等方面的报道,根据其“人工模板+自动化数据填充”的内在设定,可以极为快速地向受众传递新闻事实。当然,现在讨论机器人是否能够取代人类还为时尚早,学者喻国明就认为“机器取代人”其实只是一个纯粹逻辑的问题,还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目前机器人新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人和机器如何在人机对话中实现功能的互补和价值的匹配。在大跨度的复杂变量的处理和判断方面、在微妙情感关系的处理和表达方面,尤其是在价值规则的制定和参照框架的选择方面,人的智能和介入不可或缺。那么,未来的机器新闻写作是否会停留在这类程式化的写作模式中?答案也许是否定的。“微软小冰”与《钱江晚报》等媒体的合作,就在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基于大数据分析,小冰可以准确追踪受众关注的热点和话题,并以此为基础有的放矢产出与投放信息。”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出现已经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者的定位,原本由人为主导的新闻内容生产变为人机共同协作甚至以机器为主体自动化完成。在未来,传播者和内容生产者的角色被重新定义,谁是新闻生产主体?谁控制着内容输出?机器人新闻在传媒界如何被界定身份等都是我们将要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三)VR场景:沉浸式传播的真实体验以VR为代表的场景式、沉浸式传播,也逐步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2012年,《新闻周刊》记者诺尼·德拉佩纳与学生帕尔默·洛基拍摄了第一部VR纪录片《饥饿洛杉矶》,这也是VR第一次显示它强大的新闻叙事潜力。2015年开始,美国新闻界全面应用VR技术,出现了《丰收的变化》《无家可归者》等新闻作品。就国内而言,2015年,财新网拍了《山村里的幼儿园》,讲的是农村基层的故事。此后的两会大量使用了VR直播,主要是全景展示,让普通老百姓通过VR/AR加入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情景当中。从传播学角度来说,VR有三个核心特质:一是沉浸,传播不再是信息,不再是观点,而变成一种体验植入你的身体,这就是传媒作为人的延伸的重要体验;二是互动;三是想象。VR/AR对于传统新闻业而言,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了场景式传播。学者彭兰甚至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将场景提升至与内容、形式、社交并列的地位,称之为媒体的第四种核心要素,将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和社交氛围”归纳为场景的基本要素。梅罗维茨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场景观念——“情境”(situation),既包涵了物理场景(房间和建筑物等),又囊括了媒介所创造的信息场景,将场景作为构建社会事实的重要维度。对于受众而言,这种场景化传播所带来的是跨越时空的“全觉接受”,即不同场景的相互交叉促使人们的身体所在地与交流空间可以分离,但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们可以在意识上共享同一时空。当不断更新的传收界面持续中介我们的生活世界时,跨越时空的全觉传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贯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新社会文化的结构方式、表现方式。实际上,全觉传收“更加符合人类交往交流的自然状态,更加符合人类自在自发的交往交流方式”。由此形成收受者从语境模糊到清晰、从单一感官到全觉获取的立体传收模式。如何迎来一个更好的智媒时代我们对于智媒的发展应该持有审慎的态度,这并非是要阻止和限制智媒的发展,而是在深刻洞察其所带来的问题后,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从而让智媒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重回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精神,将智媒发展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深化认知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呼唤与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面对算法“黑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在这个新的信息角逐场构建应有的伦理秩序和操作规范已经迫在眉睫。由于当前的媒体传播平台已经不仅仅限于传统媒体,一些商业化组织和企业成为这个领域巨头的趋势明显。技术对公共领域的深度入侵、人类对技术的过分信赖,以及相关企业对业内伦理规则的选择性失明正在导致一个风险社会的出现。在智媒背景下,有必要从更宽广的视域来审视和重构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应达到平衡。学者吴飞、田野认为,新闻的专业主义理念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念的混合体。算法机制具备工具理性特点,但它目的至上,忽略了价值理性中那些义务、尊严、美等信念。因此建议通过人机交互加强智能算法中人的主体性,即通过人+机器、机器帮人,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体现人的主导性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共融。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算法应该透明。按照新闻透明性的要求,通过公开信息披露,无论是否属于新闻从业人员,只要对新闻作品及其生产制作流程感兴趣,均享有监督、核查、评判甚至参与到新闻采集、生产以及分发过程的机会,用户借此可以更多地了解新闻生产过程及其背后的设计逻辑。这种透明包含算法要素的透明,即对数据质量、可信度、准确性、误差范围、采样范围、缺失值、机器学习过程中训练数据的规模等进行必要说明;算法程序透明,即算法程序的推理规则,如分类、数值推测、推荐等,其中包含的准确度、基准值、置信水平、外部接口的开关、输入与权重的可调整性以及呈现给终端用户的界面设计等;算法背景透明,即自动化新闻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人工编辑和记者的干预,以何种形式、在什么程度上参与,谁应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媒体机构应该予以明确说明。(二)将智媒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可以预见,智媒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也加剧了制定行业规范和配套完善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美国南部卫理公会大学管理信息科学专家迈森(Richard O. Mason)在其《信息时代的四个伦理问题》中,提出了著名的“PAPA”理论,即:信息隐私权(Privacy)、信息正确权(Accuracy)、信息产权(Property)、信息资源存取权(Accessibility)。从专业行业协会来看,各国也形成了从事信息技术企业行为规范的基本伦理原则。如在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ACM)的十二条伦理守则中,第一和第三条分别是“对社会和大众的福利要有所贡献”“诚实和值得信赖”;加拿大信息处理学会(Canad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CIPS)的伦理准则第三条和第五条分别是“抵制错误信息”和“不提供误导信息”。此外,英国计算机学会(British Computer Society)、日本电子网络集团(Electronic Network Consortium)等都也制定了类似的职业伦理守则。2017年7月8日,我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可以视为国内对规范人工智能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当然,距离真正实现智媒进入依法治理的轨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种制定业内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可或缺。(三)深化认知与主体作用发挥美国学者曾经提出过“共进共存”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媒介的演进从不以替代原有媒介为演进方向,而是在既有媒介基础上叠加式地向前发展,由此形成不断创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介的“共进共存”的关键,是经过人的选择后存续下来的媒介形态。这也就是说,在任何一种传播新样态出现时,真正决定其发展方向的还是人。施拉姆说:“归根究底说来,媒体的格调是由阅听大众来决定的。在大众手里,他们掌握着一张王牌,问题在于他们愿不愿来参加牌局。”其实,参加牌局的方式有很多种,他们既可以像施拉姆所言,“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鉴别能力的阅听大众”,也可以成为积极参与的从事媒介监督的大众,通过媒介行动主义(Media Activism)实践来对信息内容、媒介行为进行监督和督促,通过自己能动的建设性作用,来实践自己的传播权。在人与媒介技术的互动中,既需要媒介技术的使用者提升媒介素养,以抵制强大媒介技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促逼”作用,也需要专业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及时更新,不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熟悉掌握并合理使用人工技能技术,还要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心,加强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参考[1] 新浪新闻.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浪AI媒体研究院: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2] 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 2016).国际新闻界,2016[3] 洪杰文,兰雪.从技术困境到风险感知:对智媒热的冷思考[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4] 梁辰,李萍.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J].青年记者,2019[5] 滕瀚,王一鸣.智媒热的冷思考[J].视听界,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