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办公室的同事正在忙着完成在职研究生的论文。我不由想起自己考研的经历。当时我像许多二本院校的同学一样大三就买了许多考研类的书籍开始在学校图书馆的自习室“装模作样”地看书做题,当时根本就没个重点,乱看一通。当时我发现自习室几乎全是考研的人,大家一回生二回熟,不管是不是一个院系的,两三句话就成了“考研一家人”。记得当时学校有句顺口溜“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这里的“过年”可不是啥好事,说透了就是整天待在宿舍睡觉、打游戏,就是别人眼中的“颓废青年”。我在大三时只是跟着大四的学生“混混日子”,也就是找找学习的感觉,大家几乎都有相同的经历,整个大一大二就是高三“炼狱”后的放飞自我,几乎每学期等到快考试的最后一个月才背起书包去上自习。进入大四以后的我像高三一样早出晚归,宿舍的哥们也都分成“两派”考研的几个天天在一起学习,不考研的天天在宿舍待着上网找工作。“两派”目标不同,但是相处的倒是融洽。我觉得考研的时候一定要去自习室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考研究生和高考不一样,高中有老师天天督促着你,大学的学习都是靠自己的自觉性。那时候我们一个自习室的人一般都是固定的,时间长了大家都认识,即使你不来也会有同学给你占个座位。那时候图书馆的座位可是“一座难求”。记得过去一段时间都是大四的学长们长期占着,等到考研结束都是“继承”给认识的学弟学妹,后来学校进行整顿不准长期占座,还派了专门的学生对座位上没有人的占座书籍进行清理。这样变成了每天大家都得起得早早地去给自己占座位。我记得那时候为了有座位上自习,认识的几个考研同学都是轮流早上五六点起来在图书馆门前排队。等到七点多开门时队伍已经排的有几百米长,等到开门的瞬间只见那些“考研族”无论是娇小的女生还是壮实的男生都是飞奔楼上的自习室,进去后手里的书本“嗖”的一下扔在桌子上证明“此座已占”。那一年的考研我都感觉自己的长跑能力提高不少,一口气可以跑到五楼,感觉大气都不喘。我曾见一个女生穿着高跟鞋跑上楼占座,我也见一个哥们跑得太快,挥手臂的时候不小心,一手掌下去,楼道墙壁上的消防栓的玻璃成了碎片,那哥们居然毫无知觉一闪而过。大四考研那年我确实看到了高三的影子,大家都是一早占完座位一边吃早餐一边在校园背政治和英语。晚上吃过晚饭又在楼道开始背诵早上背过的知识,中午好多同学为了节约时间都是在自习教室趴着桌子小睡一会儿。每个人考研的目的不同,或者为了继续深造,或者为了找到好工作,或者有些为了“逃避就业”,不管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保持下去。大四那年的考研我确实收获很多,尽管后来没有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最终调剂上了研究生。三年后毕业我也是因为研究生学历参加高层次人才招聘走上了自己喜欢的岗位。现在我回想考研的那些日子感觉考研可以是一个人的一次蜕变。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去,拼尽全力去学习,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自己努力了就不会留下遗憾。
点进来的你们,多半是学生,你可能正在备战考研,正在考研和工作中纠结,其实下决心有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学历对于一个人确实很重要,在这里,我不是要劝大家一定要考研,人生的道路很长,每一条路都是选择,只是作为走过考研这条路的前辈,真心分享一下那时候的心得。如果你感兴趣,或者有想继续深造的想法,那么不妨可以继续看下去。如果你做好了决定准备考研,那么你就要做好努力加认真的打算,随着现在的“考研大军”人数每年递增,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那就是不管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如今现在的形势都没有那么好考,不过也不要被困难吓倒,学习这件事,一向以来都是看个人的能力,你肯努力也有目标院校,那就拼命往前赶!回忆起来那个考研的日子,虽然有时候很困难,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不懈的完成自己的每一个小目标,崩溃过,紧张过,那些日子,或许真的只有考研过的同学才可以感同身受,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还是很感谢那个努力的自己,仿佛那些做过的习题,背过的书本,就在昨天刚复习过一样。其实考研没有那么可怕,不要听别人的“闲言碎语”,你自己以后的道路何去何从,从来都不是听别人的三言两语就能代替你做决定的。我一直强调学习要学会持之以恒,看似简单,但是当一件事总是反反复复积年累月的时候,再次保持初心和能够认真对待的人,又有多少。我们羡慕那些年轻有为,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出色的人,不排除他们的智商可能比常人高的因素,但是这世上又有多少个“比尔盖茨”,大家都是从一个起跑线开始的,你只管努力和认真,加上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更何况是学习。你如果经历了考研,你之后就会发现,学习的苦你可以吃,其他的事也是小问题,如今2019已经过去了一小半,今年的十二月,我期待在考场超长发挥的你们。记住,持之以恒,是你在学习的这个期间,从始至终都要铭记的一件事。
大家好,我是蛋蛋师兄!最近,一个备考的小学弟,给我发了他即将返校后的作息时间表!说实话,看到这张表的时候我是惊讶甚至懵逼的~事无巨细,每天刷牙洗脸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安排好了。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家,这种计划看似全面详细,其实执行度很低,在漫长的备考阶段,这样做会被自己玩死的。为了防止学弟学妹们走弯路,甚至备考途中绷不住放弃,请大家耐心看完这篇文章,能让你打破计划活不过三天的现状,每天活力满满!来,先记住40字秘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复习好,计划少不了。劳逸不结合,神仙也没辙。备考有劲头,考研不用愁。上大纲01 做“科学发展可持续”的计划计划就是备考的车头,是复习的指向标!那什么叫计划?计划就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所以计划包括:1.目标;2.方法途径。(1)如何制定计划!即日起,每天跑8公里。。。明天开始上午看英语,下午看数学,晚上做题。。。背5k个考研单词。。。看完数学复习全书。。。这些「计划」是不是似曾相识?发现问题的所在了嘛?跑10公里、背单词、看复习全书、做题,这些都是方法途径,而减肥和考研成功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方法途径,反而忽略了所要实现的目标。方法途径就像是一个个的负担,会让我们下意识的排斥「计划」,即使做出来也很难坚持下去,最终只会夭折。因此,计划首先一定要小而易实现,其次计划成功的标准一定要量化,最后是计划一定要量力而定。比如:每天跑5公里,慢慢增加运动量,每瘦1斤就可以休息一天。。。每天背30个考研常见单词,本周背200个以上,保证能见词达意。。。本周进行「极限」相关题型的第一轮复习,正确率保证在70%以上。。。(2)唯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学习的动力是从完成一点一点的小事来的,一天下来会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增加成就感。将任务分解成里程碑,让自己觉得做成了一点事,从而刺激大脑的快感神经。比如数学就可以按照章节,或者题型划分里程碑。计划一定要简单易行,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又不会感觉压力过大。分解里程碑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来强化我们成功的信心,对于挑战更高难度的目标积累经验和动力,同时也为下一步形成良性循环打下基础。(3)计划的良性循环!通过计划养成习惯,再用习惯引导新一轮的计划。计划一定要由易入难,计划难度过大,会降低备考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计划失败。同时提一个小建议,计划不要制定的过多,同一时间不要超过3个。像每天吃饭、休息还有上厕所本身是难得的清闲时光,每天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事,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就好,没必要用计划精确到几分几秒。02 与“懒惰”和解(1)认识“懒惰”如果你已经感觉很累,又没办法短时间内让自己恢复状态,怎么办?当然是要偷懒啦!人的脑力和精力都是有上限的,用完了就要及时恢复。备考时光是漫长而枯燥的,所以一定要松弛有度,不能一直绷的太紧,每周偷偷懒是非常有必要的!(2)如何偷懒!我在备考的初期,感觉考研一眼望不到头,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每天都是带着任务在学习,每一天都过的很煎熬!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偷懒计划」:「周三和周五假期」!每周三下午和室友去打球,直到筋疲力尽。每周五晚上,什么都不干,就在宿舍看电影!每周要休息半天到一天,给自己充充电。运动和休息都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记住:暂时的偷懒是为了更好的爆发!(3)把诱惑扼杀在摇篮里!都说人性经不起考验,惰性也同样经不起考验!前面说的「偷懒」不是随性而为的,而是有规律、有节制的,千万不要抱有今天不学习,明天后天加倍学回来的想法!蛋蛋师兄提醒你,不要浪,猥琐发育!什么人最容易掉河里,常在河边走的人!那些过分自信,觉得自己不会堕落的人才最容易堕落!如果一出现「就多玩一下午」、「就浪费一晚上」的念头,就。马。上。去。学。习。另外,除了观看辅导视频,其他时候电脑入柜。手机游戏卸载,除复习资料外桌面不留杂物。03 积极有效的奖励机制(1)奖励的好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自主产生学习的动力。事实也是如此,计划执行一两周不是很难,难得是如何循环往复的持续下去!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学生,同样的题别的孩子还不会,他却完成的很好。父母和老师都夸奖了他,这让他的虚荣心和荣誉感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自己就会想,下次为了获得这种赞誉,他需要更努力才行,促使他主动去学习和进步;反之,如果他做的很好,但父母和老师没有适时给予应有的奖励,他的激情就会减退,直到消失。所以计划能够持续的关键,是这个计划的执行人能从中获益,而且是及时的、积极有效的奖励。(2)大棒加甜枣!如果说「偷懒」给备考这台车的发动机上了润滑油的话,那奖励就是把车的性能从双驱提升为四驱。大棒加甜枣永远是激励的最好方式,只不过和中学时代不同的是,考研的大棒和甜枣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计划是规范我们的大棒,而奖励就是激励自己的甜枣。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学弟学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本周计划背200个单词,提前一天完成,出去吃一顿好的。。。本周复习「极限」相关题型,提前一天完成,并且准确率在90%以上,可休息半天。。。(3)逐渐提高奖励阈值!一种题型你从「不会」到「会」,是一种进步,值得奖励,但下次如果还要获得奖励就要从「会」到「好」才可以!不断提升奖励的「阈值」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否则只会让你安于现状,止步不前。04 融入/创建一个学习小组(1)加入学习小组的目的!前边也提到过了考研和中学的学习是不同的,完全靠自觉!但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呢!如果觉得自己意志力不足,有可能会出现坚持不下去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加入了一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从而支撑彼此走的更远!(2)寻找“同道者”就像朋友一样,「同道者」也要重质不重量!我在备考的时候也加入过各种考研的学习群,但大部分人都是在滑水而已,甚至有的都不是考研的。所以「同道者」就在身边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找,两三年接触下来,你肯定也知道谁可以在备考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一起互相分享,共同学习!(3)你给我一滴水,我还你一片汪洋!学习小组和团队不是一个概念,团队成员间是互补的,而学习小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就见过为了防止别人超过他,故意藏着掖着的人,一旦学习小组中出现此类成员,要及时清除这种害群之马。大家因为同一个目标相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幸事,一定要真诚以待人!05 写在最后的话1.改变固有习惯是一件很难的事,在初期需要每天刻意的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等到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时候,离成功就不远了!2.我从来都不认为成功是少数人才拥有的权利!从你开始行动的那一刻,成功就是在累积的。只要坚持,人人都是成功的候选人。3.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与「懒惰」作斗争,考研与高考不同的是,高考还有老师在给你打辅助,考研完全是靠自觉,如果你能在这场竞争中坚持下来的话,对个人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4.人人都有一段甚至是几段迷茫期,我们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但它一定是基于我们现在的经历、人生阅历,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相信自己!5.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从中发现乐趣,这是两种很了不起的能力。我们一直都在追求前一种,可实现前一种的途径,只有后一种。前一种靠运气,后一种靠实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再做自己想做的!6.2015年—我考研的那一年,当得知自己被东南大学录取的时候,本以为自己会欣喜若狂,不能自已。事实上,那一刻,内心很平静,因为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各位学弟学妹,加油~
2019年考研初试结束了,但是考研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报名人数突破了290万大关之后,从准备考研到走出考场,一路走来着实不易,一起来看看,考研人都经历了什么吧!(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从下定决定要考研那天起,我们便跟图书馆、自习室走的更加亲近,每天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有些学校图书馆不让占座,每天一大早就要起来,只为了能抢到一个好的座位。因为考研我们没有时间去打理自己,结果连室友都嘲笑说我们变丑了。复习的日子是枯燥的,每天都会在玩手机、追剧、打游戏和学习之间做痛苦的挣扎。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边骂自己不上进,一边还是忍不住去玩。手机里的游戏反复安装卸载了多次,每一次的删除都会对自己说,不能再玩了,好好复习!选择了考研便告别了懒床,为了保证每天的学习计划,很多同学天不亮就起床去学习。而在本科期间原来属于我们的普通的娱乐都成为了诱惑,每当室友喊我们去K歌、聚餐、看电影,都会让我们面临灵魂的拷问,虽然满心欢喜的去了,可回来却又觉得罪过。选择了考研就必须放弃一些其他的东西,娱乐活动也随着复习的进行,慢慢减少,每次都要理智的告诉自己“滚去学习!”可能因为这样,我们跟朋友的关系渐渐疏远,甚至连节假日都不敢回去跟家人团聚,只为了能多学一点。看到别人都在找工作,内心也是矛盾无比,当室友拿着offer回到宿舍的时候,有多少人曾经动摇过,又有多少人坚定信念,继续坚持。甚至有些同学因为考研而放弃了一段美好的感情。可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努力地告诉自己,为了读研的梦想,一切都是值得的!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的想过“我真的能考上吗?”一次次的质疑自己,又一次次的劝说自己要坚持。随着复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理由选择了放弃,而能坚持到最后的靠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考研期间即便是生病了,在打点滴的时候,也不忘记复习,因为越到后期,时间越来越少!冲刺阶段,距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才发现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同学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终于,等到了考试那天的到来,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考场。考场上可能会意外不断,但是还是磕磕绊绊的坚持到了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觉得总算是熬过来了!回首这一路的经历,心里也会明朗起来,就算结果并不如意,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考研带给了我们太多,感谢曾经拼命的自己,带着这段经历,未来我们走的会更远
还有不到两周,考研的日子就到了。很多考生期待开考的到来,也有部分考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复习。不管如何,长久备战即将要结束了,备战考研,到底有多苦?让我们来听一下考生们的心声。“每天睡6个小时,每天晚上借着地灯学习,手机里只有一个视频娱乐软件。小姐姐每天靠喝水防止瞌睡,为节约时间,她经常错开吃饭高峰期。”“考研有多辛苦,大概是睡梦中突然坐起来以为自己睡过了头。一遍一遍的背却总是不能完整的表述出来。不确定的努力去追一个不确定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苦,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苦。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有觉得做不完的题和永远觉得需要在多背几遍的书,情绪崩溃过,哭过,想过放弃。但我依然很感谢有这段经历,它教会了我坚强,让我在最好的年纪没有辜负自己。”希望备考的同学们,都能兑现心中的诺言,告诉自己没有辜负这些日日夜夜!精勤学习网在此给各位考生提个醒:1、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这意味着考试期间准考证不可以当草稿纸使用。2、准考证在初试、查成绩、复试的时候都会用到。所以,保存好准考证的电子版很重要,多打印几张也无妨。3、准考证打印的时间为: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4、2020年考研初试的时间是:2019年12月21日-12月22日(超过3小时科目在23日进行)。5、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每科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6、上午开始考试的时间是8:30,下午开始考试的时间是14:00。精勤学习网祝福各位考研人成功上岸,加油!
21考研倒计时仅剩71天!作为今年的考研党你是不是开始慌了?辽小都想说现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真的是最为关键,一定要稳住自己才能够超越他人!倒计时的日子里,拿出我们考研人应有的冲刺状态吧!1、稳重加压我们前面的复习都是以打基础为主,那么后面的学习也要适当给自己增加点难度啦!对于大部分考研人来说,“前松后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复习节奏。复习越是进行到后期,越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格不是目的,必须让自己做佼佼者,这样才能在考研的大军中脱颖而出!后期稍微为自己加压,推动自己的复习动力,让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奋图强吧!2、学习抓真题如果考研的学习不注重抓真题,那么考试的节奏和规律永远不会适应,现阶段在不断巩固基础的同时,要以真题为主。不仅仅是政英数的真题训练,专业课的真题也要抓紧哦~每年很多同学都在政英数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专业课复习力度不够,越到后期越慌乱。甚至考试成绩出来后公共课都合格但是却被专业课拖后腿最终没能上岸,同学们,我们要知道专业课分数大概占总分的60%,“单科过线,总分拔高”,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这个总分基本上是由专业课分数决定的。进入冲刺阶段,我们除了日常的多次反复背诵记忆,还要进行真题的演练!真题主要看什么呢?我们要从真题回归课本,找出常考知识点,尤其是做题时的查缺补漏。当然很多院校的真题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你可以研究一下题目,试着整理出真题答案,结合着专题,来思考该如何回答,需要规范哪些地方等等。3、模拟考试状态随着时间的飞逝和考研复习的深入,我们不仅仅要记忆知识点和做题,还需要进行考场真实的模拟演练,我们可以安排好时间在复习之余按照考场考试的真实时间进行模拟,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成果还能够提前模拟考试节奏,为自己走上真正的考场做好准备其实冲刺阶段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要拿出冲刺该有的状态来!要自信和认真,抱着必胜的决心去复习,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完成冲刺阶段该有的复习计划和状态,辽小都相信大家通过努力都能够收获不错的结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互联网指北,作者 | 指北BB组、洪咸,编辑 | 蒲凡随着“内卷”、“学历贬值”、“文凭社会”等一系列概念的反复热炒,“考学”成为了2020年大众视野中最受关注的公共议题之一。有人将“考”视为一条有效的阶级跃迁通道,进而发明了“做题家”这个概念来形容人们的投入程度;有人则把“考”包装成为了财富密码,不断用投放信息流广告、贴片广告的形式告诉大家“9块9拿下XX证,月入过万不是梦”。足够细心,你还能看到“考学”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虎扑步行街,“上岸”这个词语的热度正在快速上升,以11月、12月一系列重大考试结束为时间节点成为了比肩“破防”、“我朋友”的热门流行语。参考过往媒体话术的习惯,人们其实完全可以将2020年这个“危机意识过剩”、“求生意识爆棚”的一年称为“考年”——可以扩展为“只有考,才会机会好好过个年”。不过“考研”似乎是个例外。虽然理应是继高考之后的“考王之王”,是本质上最具有“硬通货”色彩的一场考试,但“考研”似乎也正在被快速污名化:它会常常出现在大众语境中,但往往不会拘泥于字面上的解释,而是在讨论场里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常常带有浓烈的负面情绪。譬如在2020年考研季前后,十几个有关考研的热搜中,最受热捧的话题是#24岁男生四战考研#,收获了1.1亿阅读量。几天后“考研”又出现在了北京公布的一例流调案例中,开始频繁地与“中年”、“北漂”、“焦虑”等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各大自媒体的标题里。图说...当然这样的“反趋势”并不是2020年独有的。在知乎、豆瓣、虎扑上,将“考研”与“逃避”挂钩的论调早已有之,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过“考研老兵”的现象,还成功引发人们惊呼:哇,他居然为了考研连工作都辞了。但到2020年底,整个问题似乎已经来到了另一个层面。尤其是对于那些“再战考研”的人们来说,他们出现在公众语境中的身份正在从“考生”迅速滑向“社会样本”:人们更热衷于通过挖掘他们“不断考研”背后的原因,并频繁将“考研”与社会热点相挂钩,试图建立某种因果关系;也热衷于通过对于他们的分析,来佐证自己选择的成功。包括真正完成“上岸”后的收获,在媒体和KOL们的笔下开始转变为一道道关于沉没成本和预期管理的计算题。甚至当我和“再战考生”们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总觉得他们也在用“猎奇”的眼光看待自己。“要是自己能早几年出生就好了”为什么要考研?这并不是一个冷门问题,你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拥有详尽数据支撑的答案。比如据研招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依次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就业压力大想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本科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再具体到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就业受阻转向则成为新的考研因素。这份数据统计也能够很好地总结王存江过去两年的考研经历。王存江自称“二本子”,从入学开始就大四毕业找工作进行着一系列的努力,包括且不限于参加学生会和辩论队、报考英语四六级以及教师资格证,并于2019年12月第一次参加考研,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也很快遭到了“社会的毒打”。差几分上岸的第一次考研之后,选择再搏一把再考一年的王存江曾经在“学到崩溃”的时候试着找工作,但这件事带给了他更大的焦虑。比如他冲着“直接和老板谈”这个slogan下载过某求职APP,希望能够得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会,但他发现在线的几乎都是职业HR而不是老板,并且在知乎等内容社区的“提示”下进一步明确了这些HR们的身份:他们也是打工人,找人来面试有时候只是他们的绩效指标——这让“求职变得很难”,毕竟HR更愿意流程化地筛选简历,而流程化的筛选简历意味着学历竞争——这原本是他希望通过考研来弥补的短板。他觉得“职位智能推荐”这个设计也不是很友好,因为他会被动地看到哪些公司在招人、招聘会给予什么待遇、相应的又需求什么样的简历,然后这些信息大部分会变成一次次精准的“自我劝退”,“真的有适合二本子的工作吗?不看会焦虑,看了更焦虑。好公司人家看不上我,只有贝壳和链家主动找我”。总之他陷入了一种循环:下载了好几个求职APP,草草浏览了一遍后全部卸载,然后坚定地投入到新的一轮备考中。只是王存江没有想到2020年的状况更加“糟糕”。除了备考需要继续投入的时间、体力、头发,2020年过于魔幻的外部环境竞争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更年轻更有冲劲的应届生,还是985211学校里没办法出国的好学生们?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于是在准备着2021届考研(也就是他个人的第三次考研)的同时,他还在家人的安排下经历了省考和国考。他不断将上岸的标准降低,从考研、考公到省考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并自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毕竟不回头的代价是巨大的,要是没能通过任何一场考试,登录任何一个岸,他就会失去为期两年的应届生身份。(某校图书馆实拍,有人已经在为2022年备考了)我问王存江如何评价自己这两年的规划,他想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四个字的答案:乏善可陈。“你没有见过我们的考研气氛”。按学校的官方数据显示,王存江所在的大学考研率就达到了30%多,而他觉得这个数字还不足以概括学校里蔚然成风的考研热,接着补充了另外一个具体的数字——2019年第一次考研时,他全部的六十几个同班同学,只有不到十个没有报名。王存江感叹“要是自己能早几年出生就好了”。我找到的几组第三方数据,一定程度也能够佐证“二本=考研修罗场”这个判断。据研招网发布的数据指出,在2019年341万的考研总人数里,二本及以下考生占比52.5%。与此同时,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综合影响,今年的秋招季被媒体称为“最难就业季”,最直观的表现是“僧更多了,粥却更稀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统计到,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却增加了69.82%。(在研招网出具的报告里,将云南大学作为一个实例呈现)但另外一组数据却告诉我,王存江也只是在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一切,他只不过是一个“不自知的典型考研老兵”:十年前考研人数刚刚突破151万,今年则翻了一倍多,达到了377万。窄门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等教育数据机构青塔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总体上扩招了,但保研推免人数的比例也逐渐上升,造成了统考名额收窄的现状。而扩招也并不意味“雨露均沾”,王存江备考的东部沿海学校社科就没有扩招反而收窄,更多扩招发生在理工科和公卫。再加之高校的学科建设里要求优势学科在校内占有一定数量比例,这就导致了有些学较为弱势的学科之后会慢慢撤掉。最难的考研年永远是下一年。“优化掉”这个常指裁员的互联网大厂黑话在这里同样适用。“我想做个正常人”鹤佳对自己的评价比王存江刻薄很多,她觉得考研就是一场对科研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没考上的人不够优秀,就是被“优化掉了”,而已。即使她毕业于一所211院校,理论上这个出身能够让她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赛程里多少有些优势。她也不认为自己的学校能为自己增加多少优势,毕竟那只是“一所政策性211,很末流,当年填志愿时冲着这个名头去的,大学在一个小地方什么实习都没攒,浑浑噩噩就过了四年。说无怨无悔是假的。”考研对于鹤佳来说是一种主动的自救。她的考研目标确定于大三那年的暑假,当时她参加了一场某魔都985学校所举办的学术活动,而那天的经历完美符合她心目中的大学生活找到了一个具体的模板,也在之后两年里成为了她“二战考研”的执念来源。我是觉得她的“二战”其实还有些“报复性”色彩。因为鹤佳在第一次考研结束后,按流程通过调剂收到了来自家乡一个双非一本学校的录取。晚上十一点,学校打来电话,要求在午夜零点之前确认入学。鹤佳说后来在很苦的复习时,偶尔会想起这件事,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受到的“报复性补偿心理”的驱使,因为“那就像一个隐喻你知道吗?就《南瓜马车》那个,参加了一个梦幻派对,不论我有没有拒绝,都要在一个时间点过后面对现实。从前这个将现实和环境隔开的时间点是“和朋友的暑假旅行(好让自己远离那个有怨有悔的211母校)”,现在则是每年12月底的考研。同样的知识点、老师们写的论文、学界热点……鹤佳沉浸在各种理论和“主义”里,离开地面一整年。(等待图书馆开门的学生们)在考完试等待成绩的这段日子里,鹤佳急切地要找个工作,“最好是纯粹体力活的兼职一方面是手上快没钱了,另一方面是想换个脑子。可以是7-11便利店店员或者快递员,最好做蛋糕店的店员。她甚至不想做公司行政,因为她“对Excel有PTSD”,考研期间她用Excel做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计划表。鹤佳需要在七百多个重复学习的日子后重建起自己对于世界的敏感,她急切地想要恢复自己的弹性、幽默感和感受力——“我想做个正常人!!!”这个目标暂时没有实现,但她看到了没有实现目标的“可怕后果”。她一个外号“广西仔”的朋友准备二战考研核物理,声称考上就去做科研,报效家国,没考上要么去炒菜要么去板砖。她觉得是不是因为“在备考圈子里沉浸太久之后,评价体系会变得单一,很钻牛角尖”。焦浪的故事和鹤佳很像。焦浪毕业于一所“末流985”的英语专业,前后考了4次研。他自称是一个废物,一个“一手好牌打烂”的人,在北京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四年,每年都在备考、每年都在找工作——后者是他拒绝父母催促,不再“备考”的最重要筹码,但他总是“巧合”地与这个目标擦肩而过。毕业后他先是入职了一家“毫无成长性”的内容审核公司,之后又入职了一家小的初创教育机构,那家机构又很快倒闭。唯一值得庆幸地是老板人很好,给了焦浪两个月工资,这笔钱让他在出租屋里躺了一个月,一直待到临近春节告别回四川老家。所以他心里很能理解父母施加的压力。他需要一次自救,来重新定调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国合伙人》也黑了一把做题家)不过焦浪其实只完整地参与过两次考研,分别是第一次和最近一次。中间两次分别只完成了公共课和专业课。他在反思是不是第一次考研的结果给父母造成了什么错觉。当时“没好好准备”的他只差了几分进复试,自此之后焦浪父母似乎信心倍增,表示愿意支持他“继续考,直到考上为止”。我宽慰他说这可能和父母的经历有关。焦浪的父母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研究生,当时的人才选拔体系与现行的体系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90后考研人很难与他们的父辈考研人共情——更何况把“本科结束后继续升学深造”形容为逃避并大加批判,也仅仅是这几年才兴起的论调。(在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里,对考研的讨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在著名的“985废物引进计划”这个主旨为“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的小组里,人们对于“全民考研”现象的态度非常具有代表性。小组成员中,绝大部分人认为全民考研造成了内卷和学历贬值,有人咨询裸辞考研的可行性然后被在线劝退,有人请大家从几个专业里帮楼主挑出最好考的专业然后引发“比惨大会”……但不论对考研有多厌烦,多忿忿不平,或多沮丧而退出竞争赛道,考研升学依然被默认为是一条能够发挥“做题家”的做题优势,也能够为“小镇做题家”增加筹码的道路,以至于通过抓取关键词热度不难发现,“考研”即使无数次被唱衰仍然能够生生不息地出现在人们的讨论中,“985废物”们表现得非常“口谦体直”。当然也可以套用今年同样引起很多人关注的《我的二本学生》里,黄灯教授的看法。他认为当今的学生正在经受一种如同“慢性炎症”的教育,太多人按惯性生活,这种雷同的应试教育会在大学毕业后陡然显露出后遗症:“就业的压力、安居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从记事起,无形的细密的重荷就负载在他们身上,早已将他们剪裁得规规整整。“还没想好”读研江湖上流传过这么一句话:“读研期间只有两个快乐的瞬间,被录取的时候和毕业的时候。事实上近几年所有因“研究生”所爆发的舆论争议,从武汉理工王攀致其研究生陶崇园自杀到今年屡屡发生的研究生自杀事件,从翟天临论文事件后引发学术界自查后,到2020年年初发生的“学界八卦”来自一篇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神奇C刊论文,几乎都围绕着这两件事而展开。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这两件事之外,即便是被高考+考研双重筛选过的象牙塔也并非想象中的纯洁,极有可能是围城一座——而围城通常意味着“现实与预期的落差”——除非你对考研本来就没有预期,而是迫不得已。王存江就没仔细想过自己考研上岸之后的生活,“可能会换个地方继续开店吧”、“还没想好”。他只想过上岸之后如何安放自己“画画”这个兴趣,“考上研了就是去学校画画,考到体制内那就是下班时间画画嘛。”他“算是圈内一个小有名气的画手”,之所以没有在本科期间读美术相关的专业,只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没过一本线,没能成功地和父亲“议价”,只好听从安排读了“看起来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会计专业。王存江后来的生活节奏也几乎被父辈们的职业价值判断所定义:他逐渐能够通过画画获得“足以活下来的收入”,但始终不足以换取到父母们对“画画作为职业的认可”,也仍然没有影响“考”的既定计划——即使有正面影响也都停留在精神层面,比如“收入”能够缓解他待业期间的焦虑,一定程度上减少父母的“唠叨”,比如画画日常练习画画是王存江在考研的抑郁时期里,“为数不多能感到安宁的时刻”。鹤佳将备考视为一场修行。她说她是一个“平静的人”,但她发现自己低估了自己对于考研和做学术的执念“吓到”。在两次考研的过程中,她无数次在楼道里反复背诵,焦虑到嚎啕大哭。我和她聊了一会儿关于焦虑的话题,忽然觉得焦虑可能来自她看到了“退路在身边人身上奏效”,自己又错过了这条退路。比如鹤佳一同考研的舍友就申请了澳门大学作为保底,毕竟澳门的学校认可英语六级作为语言成绩,对大陆学生友好很多。而且澳门的学校也开始“卷”了。今年鹤佳发现现在澳门大学的录取标准水涨船高,非985学生申请难度提升,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了。鹤佳搬离了大学所在的城市,回到成都,在川大附近合租了一个小房间准备第二次考研。在过去的一年中,她听说了很多考研故事。比如她现在住的这个房间的前任屋主三战北京交通大学终于上岸离开了,她一个舍友的研友就住在他们楼下,秋天的时候刚被蛋壳暴雷了,严重影响复习心情但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再比如她的一个舍友考博士,努力了好几年,但无奈硕导人品差,报考的导师又将名额挪给了其他走后门的考生……考研的场外故事里不缺悲情。至于焦浪,他一贯心态很好,认为考研没考上只是一种结果而非一种失败。最近他搬到了发小工作的地方,那是一个国企的生活园区,虽然说是山里但也有篮球场和露天游泳池,每个月到手五千,再加上各种津贴,工作内容虽说有专业性但也不十分难,几乎是做半天休半天。发小也考过研,但第一次没考上后,就在家里的安排下进了厂子,彻底放下执念,过上了焦浪梦寐以求的生活。在等待发小下班的时间里,焦浪自己打篮球,他在中场扔出一个球,看着这粒篮球划过空气,落地后不断弹起落下,最终归于彻底的平静前,焦浪还要经历漫长的等待。2020年的最后一个周末是考研的日子,图书馆里整栋楼都在背肖四,嗡嗡嗡的,整栋楼的腔体都在共鸣,犹如千百个和尚在一齐念经,生出了一种宗教感。这个周末成都开启了大雾红色预警,公交免费,地铁八折,无数的考生从大雾里来,又走入大雾中去。*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采用化名。
回想起考研的心路历程,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想起自己考研的心酸史,我们在这一年甚至两年,为了考研的日子里,我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呢?第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在考研这一年里,我们每天早上都起的非常早,几乎没有睡过一个自然醒的觉,我们起床之后就爬起赶去图书馆,希望能够占一个好的座位,周而复始,日复一日。不仅如此,我们睡得还特别晚,我们每天从图书馆回到寝室之后,还要点灯熬油,继续看书,继续背题。我们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只是希望能够在考研中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第二,无人监督,全靠自觉。在考研这一年中,我们复习全靠自己,没有人监督,全是靠自觉。我们在高考的时候还有一帮战友,有老师的监管,父母的监督,但是在考研的过程中,所有的计划都是我们自己制定;所有的书籍都是我们自己购买;所有有关学习的事都是靠自己,没有人监督。我们有了自由的时间,但是又像是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的野孩子,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亲力亲为,但这也更加锻炼了我们独立的能力。第三,生病我们还要坚持着。在这一年的考研时间里,我们有多少次生病了,但是我们还要难受的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我们还要为考研奋斗,我们只是希望最终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虽然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并没有人照顾我们,我们还要拖着病继续学习,但是我们痛并快乐着。第四,一个人的世界。自从我们下定决心考研的时候我们就放弃了交际,放弃了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喝享受的日子。我们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一个人承受着考研的巨大压力。但是我们一个人的生活就是希望能实现心中的理想,考上我们心仪的学校。第五,图书馆就是第二个家。图书馆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每天当我们睁开眼睛之后,就往图书馆跑,等到太阳落山,星星出来,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寝室。我们一天一天,日复一日地在图书馆里学习,就是为了能在图书馆这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多学一些知识,多背一点儿内容,就是为了考研付出我们全部的努力。第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查专业、查书籍、查热点、找大纲,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师哥、师姐,就是希望找到一些考研的成功经验。我们煞费苦心,就是希望能够找一些捷径,希望能够获取考研的成功“秘籍”,为考研之路铺砖添瓦。在考研的一年里,我们放弃了很多的东西,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的为考研而努力着。我们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为考研而奋斗、而努力着,我们只是希望在考研能够成功上岸,成功考上研究生。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心酸历史,都有它的考研回忆,如果你有更多心酸的回忆,评论区已开放,写下你是如何为考研而努力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考研之路。
考研是孤独的,它与高考相同的是一样需要我们付出百般的努力,与高考不一样的是,考研只有你一个人在孤独地战斗。曾经高考时我们厌烦的教导主任、厌烦的班主任,考研时多想还有这样几个人在身后督促你、鼓励你,做你坚强的后盾;多想还有那么一群同学在你身边陪伴你,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然而,都没有,备战考研的日子,只有一个人。为了圆自己人生的梦想,为了自己能够在更高的天空翱翔,心理对自己说过无数次,考研你是我的全部信仰。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一日复一日。大家都在努力的向前走,想超过别人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大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去图书馆占了最角落的位置。身边的人不停更换,我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年。每天五点五十,宿舍楼开门就走。午休没时间回宿舍,午饭要在最少人的时间去吃。一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每天如此。然而消极情绪总是在无时无刻地伴随着我,某一天起来,会发现自己失败无比。在这之前,彻夜难眠,一夜一夜的在手机上搜索考研弃考、考研目的、研究生的生活等关键字。一直知道考研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不能随便弃考,一直听说,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要保持自己的状态。然而要做到真的太难了。备战考研的十个月,我无数次想要中途放弃,然而我知道,放弃了,就放弃了最年轻的自己。大四,最贵重的是青春,最担忧的是前程,最缺失的是动力。复习刷题很难,做不下去会很沮丧,过程真的很痛苦。身边的人在打游戏、逛街,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他们相互交谈,更加加深了我的焦虑。我可以理解那些在考研最后时刻放弃的人,我明白他们内心的无助与彷徨。所有的考研焦虑都来自自己做的太少而想得太多。背题背到哭,脾气变得很暴躁,喜怒无常,就是每天的状态。距离考试还有三十几天,政治题做的一塌糊涂,专业课题背了就忘,每天都觉得自己很累。半夜做梦自己在刷卷子,一张一张得刷,突然就醒了,感觉自己头疼,平常两三年感冒一次的我,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发烧了。第一次知道,自己可以紧张到身体反应引起发烧。我漫不经心地跟家人说自己想要放弃考研,父母表示不给我压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然而他们潜意识地在开始准备我读研究生的事情。自己的情绪很差,莫名其妙地会将情绪发泄在身边的人身上,牵扯身边无辜的人。学校的宿舍楼,隔音效果很差,住在楼上的学妹们晚上总是会发出流水声、板凳声,我怒气冲冲地跑上去,质问和责怪学妹,学妹们一脸懵。回到宿舍,才明白自己有多冲动,平时很小的事情,在考研期间,在心理就被放大了无数倍。我又陷入了自责中。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决心,拼一把,在自己想要改变的时候有足够的底气,在更多生活所迫下依然有着坚持下去、卧薪尝胆的勇气,再一次为自己凤凰涅槃。无论你有多么焦虑,有多么大的压力,请坚持下去。熬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你就可以摆脱抑郁。考研只是一条路,当然可以回头,过去的方向有很多,未来可以选择的方向也很多。身边的风景总是要变。沮丧只是暂时的,失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往往会想得太多,把实际都概念化了。如果你终究还是无法自拔,,你可以背上包出去散散心,人生几十年,找个时间给自己一个大总结、大思考、大规划也未尝不可。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看看,去看看城市,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和身边的老太说说话;去看看乡村,去田野里和老农谈谈他的家人。
一个人出门在外,很心酸有没有?尤其是备战考研的那些日子!一个人出门在外,一个人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还要注意身体健康,照顾好自己,不要让家人担心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正在准备考研的自己来说,心酸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复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坚持的过程,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决战到最后,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影响自己心情的事情,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只有自己去调节,想想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能坚持到现在,那时候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那些不理解我的人,我下定决心会让她们刮目相看,也就不那么难受了,再不行就会一个人去河边走走,看看路边的风景,悠闲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该做的事情,而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考研,只要坚持就会成功!虽然可以四处看风景,但是没有家人的陪伴,终究是一种遗憾!一个人在外,遇到困难只有自己一个人抗,无数个夜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者自己的心跳声,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对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也曾经失落,自己一个人流眼泪,可是回归现实,该做的事情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有时候就是感觉特别累,但是又不得不继续,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下去,累的时候,有一场只有一个人的旅行,放空心情,忘记发生的一切,天亮了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一个人才能体会!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现在的努力奋斗,最初的想法一直都是想要家人过的更好,现在的想法也不曾改变,家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一个人在外拼搏我不求我的家人可以体会我的心酸,毕竟也是为了以后的生活会更好,谁都不愿意生活在最底层,现在虽然没有工作,一直靠家里养活着,心里难免会感觉着愧疚,但是贫穷只是一时的,只会越来越好的!只希望家人们能够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我做事情也会更加安心!奋斗过程也是在历练自我的过程,要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就要有什么样的付出,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所以不要抱怨现在有多苦,雨后总可以见彩虹,任何事情到了最后都会好的,如果现在不好,说明还没有到最后!希望考研的你们,不要在乎眼前的一点点挫折,现在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你坚持了,就会胜利,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努力吧,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就看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所以考研坚持到最后你就是赢家!所以加油努力吧!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自己的人生未来,再苦再难,只是在这一时,跨过去了,就是另一番天地!正在备战的学子们,祝你们旗开得胜,好运连连,今年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付出总是值得的,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