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绩出来后,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当然不只是高兴,而是马上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先露个“名字熟”。不要以为初试考了高分或者过线了,一切都稳妥了,一时得意忘形,居然没联系导师,等想起时,导师已经属于他人了。对于一些大佬,热门导师一定要趁早发邮件咨询,一是表示尊重;二是这类老师可能已经没有统招名额,所以越早知道,越有利于下一步计划。但是,在给导师发邮件中,要注意以下4点,不求一步成功,但求先留下个好印象!青涩的考研人注册一个正式的邮箱如何能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那就是做好他人可能忽略的细节问题,比如注册一个正式一点的邮箱,相比其他人用着简便的数字邮箱,你的名字缩写邮箱显得成熟与老练,因为工作以后,用数字邮箱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当导师打开邮箱,在众多数字中,你的名字邮箱将会显得格外耀眼!考研复试的邮箱要正式邮件格式要正确普通考生在给导师发邮件时,都会选择发中文,当然这是一个常规操作,不加分也不扣分。但对于有海外经历的教授,如果你发一封英语邮件,顿时会有一种孺子可教也的情绪,因为这类老师平时给学生发通知,都是英语邮件,所以有一种“这孩子上道了”的好感。此外,老师们发邮件时,一般都是采用折衷式,所以不知道格式的同志,在发之前一定要先学习透彻,不然会“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哦!折衷式是考研导师最爱内容精炼给导师的邮件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为邮件的正文内容,简单介绍自己的名字、性别、联系方式、本科学校、考研初试成绩以及对导师课题组感兴趣的客套话,这个部分宜精干。第二个部分就是添加附件形式,将自己的简历一起附送,简历可以参考网上的模板,同样要简洁明了,字数不要太多。如果没有科研经历,可以换成社会实践,自己所获奖项等简明表述。两个部分缺一不可,老师若有兴趣就会直接下载查看,会给老师一种靠谱的感觉。个人简历以附件发送不要群发许多考研人记得一句名言,“广泛撒网,重点培养”,这句话万万不可用在选导师这件事上,毕竟你都不愿意做备胎,何况教授。所以,发邮件只能选一个最理想的先发,然后再作下一步打算。不然万一,你选中的导师都看中了你,届时将会陷入“甜蜜的痛苦”!如果是调剂生,邮件则是有多少发多少,多发一封就多一份希望,就算石沉大海,也不要放弃!祝所有考研人心想事成
一、选择篇~▎专业1、我的建议是能不跨专业就不跨。虽说现在流行跨专业,也有很多的成功案例。但咱们自考生专科生不一样,咱们身上这个标签本身就会招来质疑,跨专业无疑会给别人更多质疑的机会。我是跨专业,面试的时候导师问我:“你专科、本科、考研,都是不同的专业,为什么如此频繁的换专业呢?”这个问题就算是回答的再完美,也不可能完全打消导师的疑虑。这都会成为导师是否录取你的考虑因素。2、哪些专业考研不考数学?文史哲农医学法律,心理学教育学艺术类等等不考数学;经济类理学类工学类需要考数学。3、哪些专业好考?其实所有专业竞争都不小。我觉得文科类相对简单些,毕竟没有数学,最好考的专业应该是农学类吧。4、选一个真正热爱的专业吧。不然考上也是痛苦,真的。▎学校1、我的建议是稳中有进。前几天有个自考生咨询我,想考北大的研究生,我没有表态,只是鼓励了他。不是不可能,只是说概率比较小。同时,也要考虑时间成本。2、有实力的同学可以考虑211院校。只要你够优秀,是完全有可能的。鉴于近三年考研竞争激烈程度。985热门专业要慎报。今年调剂的时候我才知道,很多211本科生调剂去了双非院校。3、双非一本院校是大多数自考生专科生的首选。其实这类院校竞争也不小,但相比211院校,还是小得多。咱们可以拼一拼。▎专硕&学硕1、专硕成功概率比学硕大。学术硕士导师比较看重考生的本科情况。因为咱们专科生自考生基本是没有学术研究经历的。我就是报考学硕被“歧视”了。2、事实也证明,考上专硕的同学数量比学硕多。而且专硕招生人数多,并且还在扩招中,学硕近几年是在缩招中,懂了吧。▎是否报班1、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我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没有报班。我是一路自考上来的,搜集信息我最擅长,嘿嘿。虽然也了一些弯路,但相比于几千块钱的辅导班,还是值得的。2、最需要报班的可能是考研政治。你可能会认为政治谁不会啊,不过,考研政治跟之前咱学的中学政治不一样,他与当下国内国外重大事件紧密相连,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才能学好。但我还是没有报班哈哈,我真是死扣死扣的。那些网课b站上面都有,自己花几十块钱买本书就行啦。二、专业课篇~(文科)▎资料信息1、去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找到专业目录,把指定参考书买回来,淘宝当当都能买到,也可以买二手的,我就是,再次暴露我是死扣死扣哈哈。2、去研究生院官网,把里面所有信息点开看一遍,报录比,真题,调剂名单等等,这些要重点关注。3、找到学长学姐,咨询导师出题方向,研究重点等等。在考研帮,qq群比较容易找到学长学姐。询问的时候礼貌点,必要的时候发个红包,就算学长学姐不收,也是心意,人家凭啥帮咱,是吧。4、专业课真题。如果在官网没找到真题,就要去网上自己找。考研帮,qq群,或者去问学长学姐,也有专门卖真题的,要小心骗子。5、不推荐买学长学姐笔记。那些笔记不一定适合你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而且网上都能找到免费的。也可以自己做,我是自己做的。▎复习计划(一年期)1~4月,通读教材。建议三遍以上,也可以看看视频课,去b站上搜。这个阶段不要求知识点烂熟于心,但要知道每本教材大概讲的什么。边看边做笔记。初试专业课考的都是基础知识,题目都是出自教材,基础打牢了,后期会很轻松。5~7月,理解教材。准备一个新的笔记本,做专业课的笔记,做笔记不是抄书,而是重新读一遍教材,读完一章就做一个知识框架,一本书读完,再做一个整本的知识框架。根据真题找出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8~9月,基础背诵。很多人觉得背的越早,忘得越快。我不这么认为,文科背诵的内容很多,背的越早,印象越深刻,后期会越轻松。我不想后期背不完乱了阵脚,我要稳稳的幸福。10~11月,真题练习+冲刺背诵。真题永远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以真题为导向不会错的。首先,拿真题模拟测试。其次,把真题按题型分门别类,最后,分析题干,组织答题逻辑,列出一个答题思路出来。12月,巩固背诵。把之前背吐的东西再拿出来背一遍。捡最重点的内容背,很偏的题就不要背啦,因为从概率上说,出重点知识点的概率更大。三、政治篇~1、先纠正一下你的思维。考研政治跟你想的政治不一样,他就是让你简单了解国家时事政治,让你接受马列思想,拥护共产党的一门课。如果你问政治辅导老师,什么时候开始学政治,他们会说越早越好;如果你问考上的学长学姐,他们会说9月10月就行。政治老师是想卖他的课程给你,学长学姐说的才是实话。2、不过我建议,咱们自考生专科生基础差,暑假开始一点也不晚,时间很足。我是暑假开始,每天也就花了一个小时左右。考了69分。3、政治不是刷人的科目,所有人都能过线,而且一般考的不会太差,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走过基础、强化、冲刺等阶段,一点问题都没有。4、肖秀荣是考研政治第一人,他的一千题是人手一份,肖四肖八也必不可少。但肖秀荣的课讲的是真烂。5、我推荐政治领域新秀:徐涛。从19年的情况来看,徐涛的用户已经能和肖秀荣平起平坐了。他的强化课被无数学长学姐推荐,小黄书连续压中5道大题。我去年背的徐涛的小黄书,非常好背,重点内容突出,几天我就背完了。四、复试篇~(本文重点)▎复试前1、初始结束后,可以在网上对一下答案,看看自己能不能进复试,如果能,那越早准备复试越好。2、去看学校官网发的复试流程。关于如何计算成绩,需要什么资料等等信息,都要弄清楚,很重要,不要输在细节上。3、打听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往年面试的真题,要有方向的努力。一般在学校官网上都能找到导师的信息。去知网上,搜导师的名字,找到导师的论文,下载下来。这都是导师的研究成果,很可能是面试老师要问你的问题!知网太贵?淘宝知网账号10块钱包月~4、把导师面试中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打印出来,总结出自己的回答模板。一个字:背!5、随时关注学校官网。订酒店车票手要快,每个学校复试就那一两周,学校周边酒店不好定。发布复试时间,一定要马上开始预定。▎复试流程:1、第一天一般是体检。记得不要吃喝,要空腹。体检是要抽血的。2、政审。复试前学校会让你填政审表,让你盖章,然后复试的时候交给学校。3、提交各种资料。资格审查之类的。4、英语口语。有的学校是单独考试,有的是和专业课面试一起。要提前准备自我介绍,进去之后背给考官听,完了考官再问你几个问题,就完事了。这个环节不是很难。5、专业课笔试。能通过初试的同学在这个环节一般没问题。而且都是自己学院导师改卷子,一般分数不会差距太大,导师也想着留到面试的时候再刷人。因为导师不喜欢只会应试的学生。6、专业课面试(重中之重)①无论把它吹的多重要都不为过。这是考研与高考的最大区别。面试导师有一票否决权,就算是没有一票否决,给你打分低的话,也会被淘汰!因为面试成绩占权重很大。而且近年来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②综合素质。因为导师发现,招进来的很多学生除了考试,啥都不会,动手能力弱。所以导师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的导师在给我的邮件中就直说:“导师看重的最不应是分数,而是学生的发展潜力——是不是可造之才”。③不管学校有没有要求自我介绍,都要准备一份。最好准备几份简历和个人陈述。打印七八份吧,因为有很多导师,你不可能只给一位吧,那多尴尬。④稳。进去之后不要被架在面前的摄影机和一排教授吓懵了,虽然他们都是院里最牛最有权势的老师,但他们也不会为难你。保持镇定,保持自然的微笑。这真的是决定命运的一二十分钟,如果踩了某颗雷,或者得罪了某导师,那就妥妥的打道回府了。⑤如果你专业课复习的够扎实,对面试是很有帮助的,会让你变得自信,有底气。因为导师考察的就是你的专业素质。⑥导师可能会跟你闲聊,问你的家乡啊,爱好之类的。注意,你可别真的以为是在闲聊,导师是想通过闲聊,考察你是不适合读研,看似闲聊,实则暗藏杀机!⑦尽量展示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大胆承认。谦虚有礼,导师是最喜欢的。穿的尽量像个学生,不需要正装。7、录取结果。一般面试完复试就结束了,结束后一周内就会出成绩,有专门的网站能查到。回去放松一下等成绩就行。8、录取之后回来传递经验,帮助更多自考生专科生哈哈。-----------------全文完~
2021年3月得知北师大复试线的刹那,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一路的辛苦和忐忑总算尘埃落地,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来记录这一路的成长,也给那些想考MBA,不知道如何备考的同学以参考。先说说考MBA的原因。毕业十年,有一份知名药企的工作,有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表面看岁月静好,内心却时不时地焦灼,所做的助理工作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没有经济实力给孩子买好的学区房。一度我不知道要怎么改变这种安逸却焦虑的现状。没有前进的方向,索性就去读书吧。刚毕业时就知道MBA,当时好像是一年考两次,拿单证学费高,我没太在意。2017年之后变成双证,国家认可学历。考MBA一方面可以拿研究生学历,在日语之外有一个专业,另一方面还可以认识不同领域的同学,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重返校园从来也不是我的梦想但是当决定要考MBA的时候,内心却异常坚定,觉得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就去做一些改变吧。MBA院校选择在决定重回校园读书时,其实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考北师大的在职心理学硕士,不是MBA,北师大心理学全国第一,学费二十多万,有用户心理等四个方向,学习强度很大,但是专业性非常强,培养了全国一大批的优秀心理学人才,就业形势、市场认可度较高。但是当我查询到备考需要学习几本厚厚的心理学书籍,相关统计学和心理学的知识都要零起点起步,我有点退缩了。客观衡量下自己的实力,我自认为作为职场妈妈没有那么大的毅力和那么多时间从头开始学一门新的专业,而且竞争非常激烈。退而求其次我选择了北师大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应用心理学方向也适合我的兴趣。MBA考试需要参加全国每年12月份统一的联考,考管综和英语两门,管综包括数学、逻辑和中文写作,我自认为还有一点点基础,不至于从零开始起步,成功的概率大一些。这也是我觉得考MBA时非常重要的择校前提,在院校选择上虽然目前各大高校都开设了MBA专业,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北航有很多航空领域的人才去考,北交大会有交通物流领域的管理知识,清华、北大、人大,毋庸置疑的名气大实力强,但是学费太贵。学校名气大,考试难度也大,竞争也激烈。MBA虽然没有专业和本科学历的限制,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综合衡量自己的水平去择校,比如自己所在的行业、愿意或者能承担的学费、是否非985、211不可等。根据自己的意向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我选择北师大因为有对她心理学专业的向往,因为我喜欢的苏童老师、毕淑敏老师都毕业于此,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因为北师大学费相对便宜,两年16.8万,学校名气和综合实力不逊于我的母校东北大学,我也喜欢那句商学院招生简章里写的“培养兼具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作为一个学外语的人,我希望自己在不断地积累中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所以我觉得毕业十年重返校园,北师大是我最好的选择。确定了要考北师大MBA这一目标后,我开始讯速地在头条、知乎、小红书等搜索相关的帖子、备考策略,然后讯速地了解了MBA考试的相关流程。MBA备考备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提前面试和笔试准备。关于提前面试MBA的提前面试非常重要,建议能参加的一定要参加,去各大高校的MBA中心搜索相关信息,填写资料,申请提面,提面类似于某些学校的复试,只不过在笔试之前进行。如果某个学校提面未过,就不要考虑报考这个学校了,录取概率极低。一般提面有系统申请(填写个人教育和工作履历,部分要求成绩单、在职证明和公司推荐信,不同学校要求不一样)、面试筛选、面试、结果通知几个步骤。面试前可以网上搜索一些提面攻略,一般个人简历、自我介绍必不可少,还可能问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职业规划,为何要读MBA、为何报考我校等这些问题,英语会有1-3个问题,比如自我介绍、介绍你的家乡、你的长处、你工作中的成就等,政治会有一个问题,一般围绕热点。不同学校问题不同,流程大致相同,感觉英语和政治在面试环节不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还是看你整体的素质、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自信很重要。犹记得我有考研的念头时是2020年的8月份,9月开始提前面试,我的目标是北师大,北师大之前参加了北交大的提面(保底用),由于疫情采用线上面试,我特意买了三脚架,老师们都很亲切,北交大和北师大都很顺利地通过了。在此要提醒,一旦确定考某个学校一定要时刻关注这个学校的信息,提面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提面结果公布。我当时漏掉了北师大要求的创业计划书,结果迟迟没有提面结果,打电话才知道漏掉了这项又匆匆补上。报考MBA的小伙伴要及早留意院校的提面信息,一般四五月份就开启了第一批次的面试,十月左右就结束了。备考MBA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Tip:不要着急马上开始,先去网上看看别人的备考经验,类似于旅游前要看攻略一样,选择好的教材、靠谱的机构或者学习APP尤为重要。加了培训机构的好友,你不一定花钱报课,但是能进入报考群,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进入备考群好处多多,大家一起交流考试信息,群里也会提醒报考时间、注意事项,一群人作战强过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我就是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了MBA大师和海绵,两家非常良心的MBA备考APP,从学习规划、提面、到笔试系统课、真题、冲刺、考试都有提醒,有免费的系统课,老师很专业负责,强烈推荐。MBA大师APP里的免费系统课关于笔试的备考策略我的笔试准备开始得较晚,可能对大部分人并不适合,因为我不是一个善于打持久战的人,9月提面无心准备笔试,十一假期我回婆婆老家还在嘻哈哈刷抖音,等十一回来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过数学教材,然后发现啥都没记住。匆忙去听海绵APP里石磊老师的数学课, 听完去学习MBA大师里薛睿老师的逻辑课,因为时间紧急,当时特别焦虑一度想放弃。各科备考中有用的方法提炼如下:管理联考管综试卷的题型结构及分值数学:建议听课,不要单独啃书,有不少初中、高中的知识点,不难但是也不简单。系统课里老师讲完知识点都会有几个小练习题,不太明白的可以去教材里找找知识点巩固下。我是以1.5倍倍速听课,前面代数、不等式特别简单的,1.8倍倍速过一遍就可以,系统课最迟在10月底前过一遍。我买的是机工版联考教材,京东自营的,链接参考如下,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看看MBA大师在群里分享的数学公式我打印成了小册子,放在办公桌上一份,有时间瞅一瞅,考前多看几遍。如果10月底前完成系统课的学习,11月开始就可以做真题了,从2011年的真题开始,你会发现越来越难,越来越灵活,12月开始做模拟试题,印象中MBA大师和海绵从11月开始都有免费模拟考,有线下也有线上。模拟考有时间的尽量参加,你会发现慢悠悠地做完一套试卷和模拟时三个小时做完管综是完全不一样的紧迫感,去参加模拟考,也是总结考试的时间把握技巧,感受考试的紧迫感。逻辑:听一遍逻辑系统课,MBA大师里薛睿老师的逻辑课清晰、明了,薛老师人长得帅,风趣幽默,课程非常有含金量,听他讲逻辑是一种享受,不再是枯燥的学习。逻辑也是我觉得管综联考里最有意思的课程,真话、假话、推理,掌握一些做题技巧不仅对MBA联考有用,对公务员考试、自己的逻辑思维提升都有帮助。印象最深刻的是:逻辑不是阅读理解,没时间读完再做题;做逻辑题注意寻找逻辑连词,找到逻辑连词 所有真题都不过是几类题而已。薛老师的课程里不仅有详细的逻辑知识讲解,也有逻辑技巧的总结,听完收获很多。小Tips:备考时尽量掌握所有的逻辑技巧,考试时根据情况,太难的推理题放到最后,不纠结,该放弃放弃。英语: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所以英语备考的时间、技巧也不同,个人觉得单词高频词必背、比起单纯背单词,在阅读中学习英语最实用,毕竟英语考试阅读占了很大分值,得阅读者得英语。管理联考英语试卷的题型分布及分值单词推荐”i背单词”小程序,有考研核心词和大纲词汇,阅读推荐小程序“每天一篇英语短文”,有重点词汇解读、文章朗读以及翻译,从备考开始每天一篇,每天进步一点点比临阵磨枪来更能出成绩。红色标注的两个小程序非常实用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应试有一些应试的技巧但是平时的积累仍然必不可少。如果基础较好,工作中也使用英语建议11月开始做做真题、总结真题词汇;如果英语基础不好,平时也几乎不用,可能就要更早开始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应对英语考试。同学里使用最多的是新东方的考研英语教材,参考链接如下:此外我觉得联考英语(二)挺难的,有人说难度在英语四级和六级之间,我个人感觉接近六级了,只是没有听力,阅读的分值很大。如果不听系统课,建议听一听真题讲解,海绵APP有越越老师的英语系统课,我很喜欢的一位英语老师,讲课很接地气。(说明:MBA大师和海绵APP里有很多免费的课程,大家按需去听。)历年的真题作文和翻译一定要做一遍,作文考前背模板,记一些常用的句式,考前MBA大师的押题或者临考的一些公益课一定要听,都是精华。如果有时间也可以买冲刺课或者押题卷。作文:分为大小作文,即论证有效性分析600字和论说文700字,论证有效性分析是从一段材料里找出逻辑漏洞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说文是根据给的材料写一段文章,材料难易程度不定。字迹很重要,平时没事注意练练字,买教材或者买课时一般会送一些模拟的格子纸,多在格子纸上写写,找找写字的感觉。作文我没有听系统课,除非时间特别充裕个人感觉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听系统课,11月底开始学一些作文的技巧,练练写字速度,注意标题、开头、结尾的要求,打印点群里分享的作文资料。作文方面,我听了几节MBA大师里薛老师的课,写作和逻辑本身就是一家,薛老师的方法很实用,临考时他的课一定要听。得益于我坚持多年的写作习惯,没有在作文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对于下笔难的同学可以尽早准备,多积累。我的笔试集中准备时间大概是两个月,英语真题都没做完,数学和逻辑系统课听了一遍,管综2011-2020年的真题做了一遍,当时错得惨不忍睹,因为准备仓促,一度想要放弃。建议备考的同学既然考就认真对待,争取一次通过,不要无效努力,按照学习系统课-做真题-模拟试题-回归真题-做冲刺/押题卷的过程认真备考,过程很枯燥,也很需要毅力。备考时间因人而异,尽早开始不要裸考。真题如上推荐的APP里都有真题库,可以自行打印,也可以购买如下真题集,时间有限的话只做真题。现场考试1、考试前多打印几份准考证,看清考试时间和考场地点,算好居住地到考点的时间,有时间去实地勘察下。2020年考试,北师大考点分为北师大和附属中学考点,我在考前去实地看了看,虽然没进校门,但是第二天明显对路线更清晰。2、准备手表,不是每个考场都有钟表的。我考试时比较失误的是没戴表,还以为考场肯定有表,实际并没有,提前和老师说过每过一小时提醒,结果老师提醒时只有一小时了,我好多题没做,可以想象当时的慌乱,写作文的手都有点颤抖了。3、考试时间分配,多参加模拟考找到属于自己的做题节奏。我是按照数学问题求解15题-逻辑有把握的题-小作文-大作文-数学条件充分判断题-涂卡-逻辑没有把握的题。事实证明,逻辑高难度推理题在考场那种紧张的氛围和紧迫的时间要求下全正确很难,当然学霸除外,所以如果只是考MBA,而不是230+的MPAcc,有些难题该放弃放弃,一定要留足涂卡时间,一定要留时间把作文写完,并且写够字数,写就有分。4、考试时调整心态,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几乎每个考场都有缺考的,我当时所在的考场第一科管综缺考率十分之一,等到下午有五分之一,很多人觉得考得不好直接放弃了,我当时也觉得管综考得很差,有一小半都是瞎编的,但是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也许国家线分低呢,也许瞎编的都对呢,哈哈。现场考试的状态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MBA而已,不必过于焦虑,尽力而为让自己问心无愧就好。对于MBA,它的含金量和意义可能因人而异,我的建议是:想考的话越早越好,早读早受益。几年前一位和我同时生娃的妈妈在孩子哺乳期就备考中央财经的MBA,她拉我一起备考,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2019年她顺利地从中财毕业,我却在2020年还在纠结考不考,特别后悔当年没和她一起努力。考过MBA才知道MBA不是花钱就能上,试题难度越来越大,学费越来越贵,行动越早性价比越高。回头看,毕业十年、三十出头的我,作为职场妈妈再次像学生时代那样,听课学习,埋头题海,挺不容易的,我也在备考过程中无数次想放弃,一次又一次感慨:当妈之后想做好一件事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幸运的是结果还不错,拿到了182分的总分,管综120,英语62,比我模考和考后估分高了不少,超出了北师大173分的复试线,现在处于静待签定向/非定向协议、等录取通知书的阶段。最后的成绩很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我一定的学习空间,也很感谢我的先生和婆婆分担带娃的压力,给予我很多的鼓励。在别人的MBA生涯里,有人通过读MBA找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也有人因为学历提升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福利,有人读完MBA觉得不过如此,也有人通过MBA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人生道路。我还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样的读书生涯,但是对未来北师大的MBA生活充满了期待,毕业十年,再次回归校园,还是我特别喜欢的北师大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吧,希望一切顺利。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两年后拿到北师大的毕业证时我的孩子也即将幼儿园毕业,成为一个优秀的妈妈,做一个持续成长进步的人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但愿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谨以此文,与想考MBA的小伙伴们共勉,无论年龄多大,都不要停下进步的步伐,人生很长,请尽情投入每一段时光。
个人情况本科专业:能源及电子材料保研院校:国科大微电子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前六学期排名:专业排名1/43、综合排名1/43(附加分4.86,加分上限3分)预推免:未申请(夏令营已拿到满意的offer便开始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前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还未结束,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早已悄然拉开序幕。近来已陆续有2022届的学弟学妹问我保研那些事儿,遂整理出这篇奶妈级教程,望能指点迷津。长文来袭,阅读时可直入自己所需部分。科普篇—三个名词(1)夏令营实际上是各大高校抢占优秀生源的一种方式,一种以开展学术讲座,参观,师生交流为主的考核方式,大多有面试,少数包含笔试、机试。理工科一般5月出通知(经管类可能更早),6月底报名截止,7-8月举办,为期3-7天不等(疫情原因,南开大学光电线上夏令营持续了12天左右)。不同院校会对专业排名、英语成绩有一定要求(当然分数越高越好,即使满足入营的最低要求也未必就能入营,毕竟大家都很优秀);保研边缘生是不太好拿到入营资格的(尤其同专业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和你投同一个地方),建议海投;报销全部或部分食宿+交通费且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校范围、科研实力、导师情况(这也是夏令营竞争相当激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今年大多为线上夏令营,海投情况更多);获得优秀营员后,可不再参加9月预推免,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比如川大微电子夏令营今年只要入营并参加都有offer,offer发放如此之多意味着九推系统填报志愿时需要拼手速,一旦手速慢,院校录满为止,则面临失学的风险。建议:多参加几个夏令营,毕竟机会难得,如果夏令营招生差不多了,预推免是名额会比较有限(特殊情况:东南大学大部分学院以举办预推免为主,无夏令营)。即使未能保研,若提前拿到梦校的优营考研复试时提到也会有所帮助。(2)预推免相当于一个简化流程的夏令营考核,提前了的推免面试,相比夏令营难度稍稍降低(只有预推免没有夏令营的学校另当别论)。一般8-9月通知,9月中上旬报名截止,9月下旬、正式推免(9月28日—国家推免系统开放时间,今年10月12日)前举办,时间1-2天。特点:节奏快、自行解决食宿,且多集中于9月中下旬,易撞时间。建议:夏令营拿到不错的保底offer,预推免冲刺更理想的院校。(3)九推(今年十推)是国家推免服务系统开始到结束期间(9.28-10.25)所有推免生正式填报系统的过程。部分院校在未招满的情况下会名额补录,之前未拿到offer的同学即可“捡漏”(风险不言而喻)。建议:尽早填报,不要心存侥幸,以免因迟迟不肯同意录取而与梦校失之交臂。科普结束,保研小白应该懂了很多吧,接下来进入正文。Part One:前期准备时间上限:无,越早越好—我认为自己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大一上便有了明确的目标,制定长期的规划,并逐一实施,所以无论你是大几,哪怕现在大一,也可以开始搜集信息做准备了。保研比起考研,更像是一场持续三年的战役。时间下限:充分利用寒假,最晚最晚4月初开始搜集信息,选择院校。万不可等5月各校爆发式出通知时才准备(毕竟大三下还有决定命运的专业课考试)。个人经历:我是从大一上就想保研了(并非志存高远,深谋远虑,而是吃不了考研的苦)。大一下积极参加了学校及院内举办的保研讲座,与此同时也从博文天下这个公众号里拜读了不少学长学姐的保研经验贴(支撑我度过了一个个难以入眠的夜晚),了解了学院往年的保研政策,开始不断积攒实力。大二专业分流,有幸进入人才济济的能电班,40多个人只有3个保外校的名额,身边的同学可以称得上是出类拔萃。本身并不具有很高起点的我也在浓厚学习氛围的感召下努力跟随大家前进的步伐,不掉队。大二下参加大创、互联网+、创青春等比赛,暑假留校做实验。也是从暑假开始天天疯狂地刷保研论坛、关注保研通、保研声、保研岛等一系列号的消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这一年,我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大三上参加全国数竞、陕西省高数竞赛均获得一等奖,保研所需的附加分直接加到3.6分(最高取3分),也正是此时我便确定了自己会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保研的入场券。真正着手准备保研是寒假的事儿了。在各大院校官网上查往年通知,开设我们专业的学校被我查了整整两轮儿,整理了一本夏令营信息,并把即将申请的各院校专业,夏令营起止时间做了个Excel表(然而疫情期间全部打乱,往年时间不具有参考价值)。3月初便各花一周的时间去学习制作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的撰写等等,不断打磨,直至5月返校。尽管前期及时做好了规划和调整,但真正实行却一直拖了两个月才完成(懒癌患者实锤)小结:材料的准备或许可以突击搞定(可以请相关权威机构制作,当然需要承担一定费用,或请学长学姐们帮忙修改),但保研的硬件储备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淀。Part Two:情报工作首先百度目标院校官网,在院系或机构设置里找到你本科专业适合报考的学院及方向,往年的夏令营和推免通知一般在学院招生信息或通知公告栏。再次安利保研通APP,保研岛信息查询小程序(可添加至手机桌面,方便随时查询)搜索关键词即可直接查到往年各高校夏令营通知等信息。(查多了自然知道)小结:信息的检索、提取、总结是一套很重要的能力,做好记录(电子版or手写)很关键。Part Three:锁定目标(1)该校是否由你对口的学院、专业:也许该校很好但却没有开设相关学院,或没有你想学能学的专业。(比如当时我在考虑中科大微电子相关专业时,了解到课程难度太大,专业研究方向太深奥,便果断放弃,当然还是我比较菜啦)(2)该院校是否开设夏令营或只开设夏令营:大部分院校既有夏令营也有预推免(极少数九推会有名额),但东南大学几乎只有预推免(今年微院两批面试)。部分学校只能用身份证申请一次账号且申请一个学院一个专业,需慎重把握机会哦。(3)你是否达到该院校的申请条件:比如六级通过、成绩前%多少,事实说话,如图:小结:回首往事,发现难的不是材料的准备(申请材料基本各校通用),而是做出选择(尤其是对于有选择恐惧症的我来说)。Part Four:准备材料可先利用假期根据往年要求准备材料,基本包含:申请表、个人陈述、教师推荐信(尤其直博)、成绩排名证明、中文成绩单、发表的论文or专利的首页复印件、四六级证书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根据不同院校要求进行微改即可,切记:细节决定成败(不要把上个院校的申请材料不经检查就直接复制到现在申请的学校当中)。无论是否要求,所有电子版材料请扫描成PDF格式(可下载扫描全能王APP or打印店扫描)。列举一下:申请表:一般在学校的夏令营报名系统里填写导出,与简历内容大致相同,可适当复制。个人陈述:字数通常要求1000-1500左右,无外乎专业背景、科研经历、读研规划等。可参考网上帖子,不再赘述。教师推荐信:一般是1-2个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有些学校会给模板(如南开大学)、规定具体内容且密封(楼下便利店就有长大专属信封和档案袋)。敲重点:在征得老师同意后,除非老师主动说亲自给你写,一般是自己提前写好,再给老师稍作修改签字即可(切记不要模仿老师签字,如四川大学会对老师签名进行甄别,一旦发现造假,便取消入营资格哦)。个人简历:最费心的部分。用最简洁的语言罗列出个人信息、教育背景、科研竞赛、获奖情况等。重点:扬长避短;色调以黑白两色为主,素净大方;尽量一页。下图是我当时参考的简历。成绩单:明远三区自助打印机打印即可(每人只有15次免费打印机会)或者问辅导员要。成绩排名证明:网上有模板,我不知道其他学院的情况,我们学院是自己拟定模板,填好后找辅导员盖院教务处的章。这是我自己制作的,也仅供参考。小结:当我们有了积淀,准备材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似繁琐的材料准备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百度也好,看经验贴,问学长学姐都OK,重点是靠自己亲力亲为,动手尝试,化为己用。Part Five:参营目标在第四关材料准备就绪后,就到了正式报名阶段。夏令营对报名数量没有限制,建议在个人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投一些,以免将来后悔,可能当时没想好要去的学校会第一个向你抛出橄榄枝。系统报名并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么容易,起初仅凭一腔热血毫无章法地投递,着实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过多投递几个慢慢就熟悉了。报名成功后及时关注审核结果,有些会以邮件形式告知,有些需要系统中自己查询,具体公布方式及时间见报名通知(切记要牢记自己报名系统中的申请账号及密码,我就是因此而错过了及时回复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夏令营通知)。如果你需要在多个入选的夏令营中做选择,还是建议在小本本上记录各校参营时段、考核方式、录取人数、专业方向等。遇到不确定的问题,可以给招生办老师打电话咨询。综合考虑后,别忘了及时回复“是否参营”。(如电子科技大学要求在审核通过后当天就确认是否参加,第二天才在公布入营名单。)我们学校期末考试一般都集中于7月上旬,可能会和心仪的夏令营相撞。但我强烈建议不要为参加某个夏令营而申请缓考,考虑到后期推免,还是不要平添风险了,何必为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我当时7.3号有工程经济和7.8号的微电子概论考试,便果断放弃了川大和电子科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夏令营,起码对我来说稳住专业课成绩最最重要。小结:人生很多事儿看似宽容实则有着它的严格,有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也是一向喜欢无拘无束,不愿被条条框框所束缚的我迈入大学后渐渐发现的。Part Six:联系导师好的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至关重要,所以不少人说要提前联系导师,晚了心仪导师就被抢没了。如何选择导师—查询相关院校官网,学院师资力量里有导师相关信息,如:研究方向、发表论文、职称、联系方式等。若对老师研究方向不太了解,可在知网等学术网站查询老师论文。之后可向该校自己认识的学长学姐打听一些官网上查不到的信息,比如老师性格特点、带学生的风格。如何联系导师—无论早晚每次与老师联系都要言之有物、循序渐进(当然也不可太晚联系,先入为主,即使你比前一个与你联系相同老师的同学优秀,但老师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先联系他的学生)。比如夏令营完成报名后可以和导师发第一封邮件,旨在让其知道自己,了解用意,表达自己想保他研究生的意愿和缘由,重点说说自己本科科研情况,未来规划等,文末可附自己的简历、成绩单、发表的论文。这时老师可能不会回复你,因为也不确定你是否能参营并保研,一周后无消息可再尝试联系别的老师。出入营结果后,便是第二次与老师联系的机会,旨在让其知道自己已入营,以老师方便为准谈谈面试的时间地点。可提前拜读老师的文章,对其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免面试时“见光死”。最后获得优营和拟录取都要告知老师,以便老师给你留下名额。敲重点:与老师联系时要注意有礼貌,多用敬语,发邮件时尤为注意格式,我当时也是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去学习发邮件这些该注意的礼仪方面的事儿。小结:我们与学校、与老师之间都存在太多不可控的因素,谁也不可掌控,一切都离不开“缘”字儿。但在这之前,我们都要努力争取,之后无论谁成为你的导师,都请尊敬他、爱戴他、信任他。就像我的本科学术导师曾说过一句话‘我是你们学术导师的一天,我就要对你们负责’,他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财富。Part Seven:入营考核经历了重重难关,终于来到了此刻。7月8号考试结束后,我便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主要有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数模电、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微电子概论等(因为申请的都是与电子相关的专业,所以就没复习材料相关的专业课)。暑期留校复习一直都心浮气躁的(一方面天儿真真的热,另一方面想家),待到7月20号便整理了一行李的书回家复习去了。今年夏令营大多以线上进行为主,面试时老师一定会问学术性问题,可能是看着你的成绩单问专业课问题,或者说你对这个专业前景、发展方向的一些了解及认识,当然还包括科研项目(比如这个项目做了什么、成果;你在项目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承担什么工作、有何收获),若有实物展示则更好,这就要求你必须熟悉自己简历中提到的所有,对做过的项目了如指掌,能对答如流,让面试老师觉得你是真真实实自己动手做过的,而不是“划水”(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你一问三不知就不要展示了,适当地“藏拙”也是必要的。另一些就是一些比较日常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报考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对导师有什么了解、读研规划;个人爱好、性格特点、业余活动等。再有就是英语问题了,面试中基本都会穿插英语水平的考核。像南开的光电夏令营就需要做英文PPT展示,几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还是很常见的,建议提前准备英文稿背熟。还有可能用英文提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再次安利保研岛这个公众号,里面有不少必备保研英语口语模板,我也是提前看着背了不少问题的答案)比如:①Why do you want tobe a postgraate/choose our school/this major?②What are yourstrengths and weakness?③What do you oftendo in your spare time?④Do you havestudy&job plan if you are accepted?再复杂的面试形式我就不清楚了,我参加的夏令营比较有限(还记得有院校让在参营期间做导师任务包,便果断放弃了)。西安交大电子学院今年西交的生源格外得好,之前都一直担心自己能否入营。入营后(毕竟还有校际关系和地理优势,对吧),我便询问上一届保到这里的佳凡学姐,老师会问到哪些专业课问题、涉及面是否宽泛之类,学姐也十分热心的跟我分享了她的一些经验,给我发了之前的夏令营安排等资料。当得知之前老师会问到一些量子力学方面的知识后,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还是老老实实地复习吧,不能被老师抓到死穴。西交严格意义上来说时我正式参加的第一个夏令营,于07.28-07.29举行,整体来说安排比较紧凑。第一天主要进行开营仪式、学术报告及各方面介绍等。上午电信学部主任管晓宏院士、学院院长徐友龙分别介绍了学部、学院整体情况,还有姚期智院士团队宣讲,一些各研究所具有代表性的老师为大家介绍专业情况、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一定要认真听讲、记好笔记,以便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下午教授们还给大家讲述了光场空间调控中的拓扑光子学、“鬼成像”的故事等。第二天便是夏令营考核。考核方式为5min/人,包括英文介绍(1分钟内)+中文自述及问答时间,不做PPT。因为考核方式是前一天晚上才知道的,幸好我提前分别准备了1min、3min、5min的英文介绍且多次练习。整体的英文表达还比较自信+流畅,之后便有5、6位老师拿着你的简历开始提问。首先提问的是我的专利(意料之中),我的专利是和大创有关的,大二大三也确实付出了心血去做好它,因此详略得当,逻辑条理清晰地阐述实验过程、实验原理(这是体验你科研素养的基础)并不难,还积极向老师展示了我提前准备好的设备装置图(一定要提前打开以节约时间),正好一个老师之前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所以对我讲述的比较感兴趣。时间关系,老师便没有问专业问题(出乎意料)。之后老师还问了比如:专业排名、学过哪些专业课、读研计划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整个面试在比较轻松的问答中结束,我也拿到了优营。小结:西交整体科研实力雄厚,老师们也都亲切友好,创新港的住宿条件真的超级奈斯。面试过程是对我们这三年努力的评阅,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定要拿出最佳状态谦虚且自信满满地好好表现自己,做一个勇敢无畏的长大人!国科大微电子学院在体验西交大轻松活泼的风格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国科大严肃紧凑的氛围。国科大微院于07.28-07.31举办了为期4天的线上夏令营(两营相撞,还好线上)。第一天同样是各研究室教师代表为我们详细介绍各自情况,认真听讲过后才知道什么是科研的殿堂,可能不比大多数高校那么丰富多彩,但这里科研实力雄厚、学术大牛云集,软硬件设施都是顶呱呱的,对于立志潜心学术的人来说真是一片圣地。此外研究生的待遇真的超级棒,雁栖湖校区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至于我第一天听完讲座就哪里也不想去了,下午我们便进行了志愿填报。图片说话:第一站:30号下午我参加了感知中心的面试,考核方式为1min英文介绍+2min中文自述+7分钟问答。因为面试时间较西交大的比较长,肯定会问到专业知识,我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害怕面试时紧张,前一天我便再次打磨稿子,晚上掐着表卡着时间,给我妈妈作3min的自我介绍,反反复复联系了很多遍。之后老师也问了我科研项目,因为我本科期间的科研大多和绿色环保有关,和我读研申请的微电子方向不太相关,所以感觉还是比较吃亏的。还问到本科期间印象最深的数模电实验,我便讲述了数电课设。之后便是一些常规性的问题了,仍然没有提问微电子方面的专业课知识。第二站:31号上午我又参加了EDA中心的面试,考核方式为2min自我介绍+13min问答。重头戏来了,老师一上来便问学过微电子的相关课程吧,知道场效应晶体管吧。比如:FET是(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是(电压)控制(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和双极性晶体管的区别;C-V特性曲线;什么是阈电压?(栅下硅表面发生强反型的栅电压);阈电压的影响因素;COMs管工作原理;COMs功耗计算(没学过,未能回答上来)。(因为之前看过飞姐“电路与微电子考研”公众号里相关的微电子考研复试的问题,所以也有压到一些题,基本上能答上来,除了最后一问)。之后问到还参加了其他院校的夏令营没有之类的问题。总体感觉面试节奏很快,老师如果觉得你会这个问题便会打断接着问下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问到的微电子方面的知识主要集中于大三下所学的《微电子器件》、《微电子概论》。由此可见大三下的课程学习尤为重要,不可荒废。这两个中心面试竞争十分激烈,报录比不到5:1,(连上一届考研到这里的学姐都说我报两个中心太草率了,但我不后悔做出这个决定,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哈哈哈……)显然与本科就是微电子科班的人相比,我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薄弱,面试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31号中午面试完后,我整整消沉了3天,从8月4号才开始试着联系了其他中心的好几位老师。幸运的是,一位老师在自己已招满学生的前提下依然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将我推荐给他们中心的一位资深的博导,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地迈入国科大微院。小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保研路上可能上一阶段你很迷茫,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下一阶段你又深深陷入自我怀疑、心态崩溃、焦虑、四处碰壁。但请坚定不移地相信:好事多磨,事在人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地往前走下去才不会事与愿违,光明就在远方!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良心整理,若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哈。关于保研的那些事儿还有太多太多,至于预推免我也没参加过,但感觉和夏令营考核还是比较相似的,只要把以上夏令营的7部分攻略融会贯通,预推免也不用太担心。总结一下整个保研流程:写在尾声美国有一首著名的小诗:走在自己的时区里在时间上,纽约走在加州前面三个小时,但加州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了。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最后活到90岁。有人依然单身,而别人却早已结婚。奥巴马55岁退任总统,而川普却是70岁才开始当。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你在你的!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时机行动。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非常准时。 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都是追梦人。保研之路,道阻且长,我也很认真地想过为什么如此之坚定、相信自己。我想用一句话来回答: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就希望会有怎样的底气。所以仍在拼搏的你、已经得志的你抑或是暂时失意的你,我们都走在自己的时区当中,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放眼未来、且持续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感谢母校提供的所有资源与平台;感谢老师在我低谷时期充当我的心灵按摩师;感谢所有给予我鼓励及压力,热心与我分享信息的同学、学长学姐们;感谢每次耐心听我诉说学业上困惑的妈妈,一路上有你们,真好!最该感谢的,或许,是那个默默努力的自己。最后,把我常常激励自己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愿世界春暖花开,愿所有人梦想成真,完美收官,前程似锦!本文系 “博文天下 长安大学本校学长学姐保研经验分享”本文来源:博文天下(ID:CHDbowentianxia)
图源:图虫创意*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ID:ECNU_xbjk),作者: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 就业与疫情令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空前严峻。课题组于2020年4—6月持续两个月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根据回收的样本,研究发现: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半数集中于3001—5000元,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未就业毕业生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期待职业类型岗位与社会所提供的主要职业类型岗位匹配性较差,期待薪酬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良好,但优化改进依然刻不容缓,如,存在诸如专职教师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不高等诸项难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的毕业生求职、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隐匿且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实质性帮扶毕业生创业以促进就业新增长点的四项就业问题。关键词: 新冠疫情, 高校应届毕业生, 用人单位, 就业李涛,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执行主编。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让全球陷入恐慌与困境。2020年我国有874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今年就业压力空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最高频词是“就业”,达到39次之多,为历年之最。报告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工作框架,就业是“六稳”和“六保”中唯一重叠且排名居首的重点核心工作。基于此,展开科学的实证调研,全面摸清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文献综述与评论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9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落实率为80.1%,较2017年整体降低4.5个百分点(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20),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突发性崭新课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主要以新闻媒体报道类为主,学术研究相对匮乏。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聚焦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岗位供给、毕业生态度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从“疫情影响”来看,“新冠”与“非典”疫情时期有巨大不同,表现在:贸易交易成本放大、贸易破坏效应更明显、对中国参与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冲击严峻、货物出口下滑加剧中国进口下滑和就业压力,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减少(沈国兵,2020a;岳昌君,2020)。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生产经营延迟、用工成本提高、招聘计划缩减、就业成本增加、求职渠道受阻、求职进度延迟、就业心理变差、就业质量降低、人职匹配度降低、局部求职环境恶化等。(蔡宏波,2020;朱正洲,2020;钟云华,王骄华,2020;于庆峰,2020;张良成,黄姝,2020)。在疫情对就业的直接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大学生线上择业线上就业逆势增长;二是大学生就业从主要劳动力市场向次要劳动力市场渗透;三是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行业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部分流失;四是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和国内学生海外留学受疫情影响反向冲击(陈建伟,赖德胜,2020)。有研究者或研究机构为疫情冲击下“就业数量供给”和“毕业生态度”提供了实证数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2020年2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表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4%的企业依靠账上现金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中小企业中高达22.43%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16.2%的企业计划停产歇业,这将直接造成短期内就业人数的减少(朱武祥,刘军,魏炜,202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于2020年5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同行业之间就业极化现象明显,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同环比均明显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他们在2020年2—3月对10870名大学生(其中毕业生样本数为7571)进行在线调查,发现超半数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其中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及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难”的人数比例超过了平均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2020)。新锦成研究院于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表明:本科和研究生认为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或不太乐观)的比值分别达到48.56%和49.93%,疫情对用人单位招聘规模总体影响有所减少的达31.05%,不确定的达31.13%,没变化和有所增加的仅29.91%和7.91%(新锦成研究院,2020)。但是Moka在2020年2月调研数据则相对比较乐观:约45%的企业虽然没有取消原定的线下校园招聘计划,但其中大部分企业将考虑筹备线上宣讲,超过50%的企业表示会在疫情过后补招空缺人才,甚至有些企业招聘量会超过原计划,约25%的企业会正常招聘,约20%的企业视疫情情况而定,仅有不到2%的企业明确表示在疫情过后仍会缩减招聘量(Moka,2020)。研究者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体现在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层面:政府层面,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施投资项目就业效果的评估机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2020);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积极支持稳企业、稳就业,帮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公共产品服务来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应提供“普惠性政策”和“专项性政策”两个方面的优惠政策:“普惠性政策”主要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单位缴费;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融资服务、数字化赋能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市场开拓服务等;用好用足各类就业补贴稳定就业,包括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的补贴和支持鼓励创业的补贴等。“专项性政策”主要包括积极利用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创造就业需求;安排事业单位岗位空缺专项用于招聘大学毕业生;积极挖掘央属国有企业和各省属国有企业的就业潜力;为重点疫区准备大量专项就业岗位(陈建伟,赖德胜,2020;沈国兵,2020b)。此外,财政还应有特殊的纾困安排,建设性投资应在坚持补短板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促进中小微企业恢复活力,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就业(蔡昉,2020;陈涛,2020)。市场层面,须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传播和流动,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提升匹配速度和能力;稳定出口市场、维护全球供应链,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作用;提升营商环境,增强稳外资、促外贸提升就业(陈建伟,赖德胜,2020;沈国兵,2020c)。高校层面,须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推动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和网上办理就业手续,设立专门平台以整合各个招聘网站的就业信息,方便共享(蔡宏波,2020)。完善线上指导服务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台账建立、精准跟踪、实时录入(李刚,2020)。强化学校层面危机管理和辅导员共情传播,突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改进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职业规划坚持“三全育人”、创新创业加强科学引导(张美玲、赵子涵冰,2020)。要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高校要完善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全面实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实行精准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岗位(钟云华,王骄华,2020),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提供一定的择业补贴,并为其免费提供线上就业指导课程等。从历年就业状况统计看,年底就业率比离校时就业率有显著提高,就业难问题是短期现象(岳昌君,2020)①。可适当延长择业时间,高校可考虑给予今年应届毕业生参加下半年秋招的资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应对疫情之后企业用人需求反弹的问题(蔡宏波,2020)。未来高校须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疫情同时还催生了就业的新形态和新职业,亟待破题的系列新问题:如,为缓解疫情带给小微企业的冲击,出现了大量灵活的就业方式,如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就业人员,但灵活就业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顾雷,2020)。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分类中将开设网店归为自主创业,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算作自由职业,重启的第二学士学位算作升学,等。这些新就业形态和新职业,也面临同样的法规空白。随着我国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数据显示,2020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②,比2020年4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4%,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逐步趋于稳定(林火灿,2020)。2020年5月以来,我国生产供给持续回升,内需复苏较为明显,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这无疑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充分就业形成总体利好,尤其考虑到国际经济社会形势正深受疫情全面肆虐的大背景,更显难得(安蓓,2020)。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三大不足:一是唯就业而论就业,缺乏深入的中观宏观性结构因素分析;二是唯单一主体展开研究,如研究毕业生就业就只研究毕业生,研究用人单位岗位提供就只研究岗位提供,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只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乏三者之间系统性的功能联动研究,但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三是既有研究以静态截点式研究为主,很少关注基于疫情变动就业主体前后测的动态变化。鉴此,本研究关注疫情前后就业主体的动态变化,重视中观宏观性结构因素对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影响,紧密围绕毕业生、用人单位与高校三方主体,打通三者边界关系展开研究。二、综合调查及样本数据情况本次调研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课题组于2020年4月到6月在全国展开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共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三套问卷。与长沙云研科技有限公司③和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④共同合作对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随机发放电子问卷,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随机抽样,共回收学生样本数13767人,用人单位数423份,高校样本数共55份,其中,有效学生样本数13738份,有效用人单位样本数419份,有效高校样本数55份,有效样本率分别达到99.79%、99.05%和100%。参与本次调研的高校毕业生有效样本共13738人,男性毕业生共有4272人,占31.4%;女性毕业生共9466人,占68.9%。调研样本横跨了18至50岁的年龄群体(出生年月为1970—2002年),有87%的样本量集聚于21—24岁年龄段,其中22岁(生于1998年)、23岁(1997年)和24岁(1996年)分别占33.2%、31.7%和14.3%。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分别有1660人、11395人和683人。样本毕业生数据所在大学包纳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3%)、全国重点高校(2.5%)、省属重点高校(19.0%)、普通本科高校(68.9%)和高职高专(5.1%)。毕业生所在学科层次覆盖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4%)、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占19.1%)和普通学科(占77.5%)。所学学科按样本数据占比由高到低包括工学(23.2%)、管理学(12.6%)、教育学(12.4%)、医学(12.0%)理学(11.6%)、文学(10.9%)、经济学(8.5%)、艺术学(6.1%)、法学(1.2%)、农学(1.1%)、哲学(0.2%)等12个一级学科门类(仅未包含军事学一级学科门类)。从毕业生样本数据看,目前已就业人数为2280人,占16.6%,未就业人数为11458人,占83.4%。疫情冲击下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压力总体较大,在所有压力源中,找工作的压力值排名第一,达到72.15(压力值最小为0,压力值最大为100)。其次,分别为经济压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能否如期毕业、不能按时到已签约企业报到和考研复试。(见图1)图 1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压力值(压力值最小为0,压力值最大为100) 高校问卷共回收55份,其中公办高校有49所(89.1%),民办高校有6所(10.9%),学生总人数小于或等于10000人的高校有9所,占16.4%。学生总人数大于10000但小于或等于15000的高校有13所,占23.6%,学生总人数大于15000的高校有33所,占60%。样本学校较为均衡地覆盖了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政法、财经、综合等不同类型高校(仅军校和艺体未包括)。从高校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当前有40%的样本高校就业率在51%以上,29.09%、10.91%、7.27%、12.73%、16.36%、21.82%、1.82%的样本高校目前就业率分别在60%以上、51%—60%、41%—50%、31%—40%、21%—30%、11%—20%、10%以下。样本高校中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3.6%),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9.1%),全国重点高校1所(1.8%),省属重点高校21所(38.2%),普通本科高校18所(32.7%),高职高专8所(14.6%)。用人单位问卷共回收419份,单位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占22.9%、501—1000人的占11.9%、101—500人的占23.2%、51—100人的占18.9%,50人以下的占23.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课题组根据“从业人员”“营业总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进行分类,本次样本单位大型企业占22.72%、中型企业占32.38%、小型企业占35.25%、微型企业占9.66%。所属行业分布前五项分别为:制造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见图2)图 2 用人单位样本所属行业分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用人单位问卷发放平台主要依托于“云研科技”和“新锦成就业教育平台”两家校园招聘数据平台,因此,通过校招平台参与本次调研的用人单位应属复工复产率相对较好且有潜在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而复工复产率相对较差或已破产倒闭的无校园招聘计划企业较难参与到依托校招平台展开的本次问卷调查中,因此用人单位样本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故本课题组在研究中主要使用“应届毕业生”和“高校”样本数据,且仅在探讨“毕业生”或“高校”与校园招聘直接相关的用人单位互动的过程中,作为背景数据谨慎使用“用人单位”数据。同时,必须强调可能存有“幸存者偏差”的用人单位样本数据,在毕业生岗位提供表现方面理论上会总体优于现实中用人单位总体的岗位提供表现。三、已就业毕业生的群体就业特征本次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已就业人数2280人,他们呈现出以下特征:1. 就业流向以国内工作为主。就业流向由高到低依次为签约国内工作(84.5%)、自由职业(9.2%)、国内升学已录取(2.7%)、自主创业(2.1%)、应征入伍(0.9%)、出国或出境(0.7%)。2. 就业岗位与专业总体对口率较高。6成以上(63.1%)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与专业很相关或比较相关,16.9%认为一般相关,20.1%认为比较不相关或很不相关。3. 半数毕业生税后月薪酬集中于3001—5000元。有48.9%的已就业毕业生签约后税后月薪酬(包括工资和能折算为现金的福利等)集中于3001—5000元,22.8%、5.1%、0.9%、0.4%的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酬分别为5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1—20000元、20001元以上,值得格外注意的是有22%毕业生税后月薪酬为3000元以下。4. 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进一步对已就业毕业生展开满足度分析发现:总体满意度高达93.3%,其中很满意或满意占45.0%,基本满意为48.3%。不满意仅5.9%,很不满意仅0.7%。5. 疫情冲击下被告知解约或降低薪酬者较少。提升就业稳定性的核心包括全面薪酬、综合感受、发展预期以及文化适应等。就疫情而言,毕业生就业稳定度的核心还来自于用人单位是否解约、是否降低薪酬和是否提供延期报到便利等因素。本调研数据显示,解约或降低薪酬仅为极少部分,有94.0%毕业生未接到解约或降低薪酬通知,有1.3%被用人单位告知解约,有4.7%被告知降低薪酬。另外,31.1%的毕业生已收到可以延期报到的通知,有7.7%已收到按时入职通知,但可以延期提交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有61.1%毕业生未收到任何通知。6. 成功求职的途径较为多元。进一步对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展开追踪调查,发现他们成功就业的求职途径较为多元,主要来源于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专业化的招聘求职网站或APP、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校外的现场招聘会、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父母及亲友推荐。相比于上述途径,通过其他渠道和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成功求职的相对较少。(见图3)图 3 已就业毕业生成功求职的途径 7. 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满意度总体较高带来的正向效应是疫情背景下毕业生到岗的相对稳定性。样本数据表明毕业生离职考虑率总体较低,仅为6.7%,无离职考虑率高达68.9%,不确定者为24.4%。进一步根据样本数据考察已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离职考虑态度三个变量,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得到两组潜类别:第一组潜类别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对就业满意度也较高、离职倾向很小的已就业毕业生,占66.1%;第二组潜类别是工作与就业相关度适中、对就业满意度一般、有一定离职倾向的已就业毕业生,占33.9%。四、未就业毕业生的群体就业特征本次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未就业人数为11458人,未就业毕业生呈现出以下特征:1. 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包括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足、专业受到限制、低求职欲望等在内的主观因素是毕业生自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当然受客观疫情影响也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实习受制和外出风险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未就业主要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实践经验不足(30.1%);疫情影响暂无法外出实习(27.3%)、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少(23.7%)、自身专业受限(22.3%)、知识储备不足(20.5%)、一直准备升学而暂时搁置就职(16.5%)、招聘企业或岗位无自己感兴趣的(15.1%)、父母担心疫情外出求职存在风险(14.8%)、备考公招考试暂未被录取(12.7%)、想再等等无强烈求职欲望(8.7%)、其他(8.7%)。根据样本中未就业原因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得到三组潜类别:第一组潜类别是一心准备升学,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求职欲望低,疫情影响又导致无法外出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少且专业受限的未就业毕业生,占12.7%;第二组潜类别是一心备考公招,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求职欲望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少,占16.5%;第三组潜类别是升学、公招、就业三手准备,实践经验与知识储备尚可,求职欲望中等,受疫情影响实习程度中等,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好,专业受限不大的未就业毕业生,占70.8%。可见,七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基础良好。2. 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企业求职(42.0%)、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8%)、准备国内升学(10.7%)、自由职业(4.3%)、其他(3.3%)、暂不就业(3.2%)、准备自主创业(1.8%)、准备出国或出境(1.0%)、准备参军入伍(0.9%)。有研究显示,2019年有四分之三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岳昌君,2020)。因而,努力稳住现有工作岗位,主要是努力稳住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他们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岗位即稳定全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2.63亿人的就业岗位,这至关重要。(胡鞍钢,2020)。3. 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中央和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采取了诸项积极措施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诸多体制内岗位供给数量,如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⑤等等。新增政府公共服务岗位对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燃眉之急具有重要作用。样本数据显示,报考地方公共岗位意愿强烈,未就业毕业生中有23%准备报考特岗教师,18.3%准备报考“三支一扶”,14.3%准备报考西部计划⑥,13.7%准备报考选调生(大学生村官),2.3%准备报考农技特岗计划。另外,还有28.3%的未就业毕业生考虑报考其他,其他包括了中小学普通教师、军队文职人员、汉办教师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等。4. 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如果毕业生今年毕业时仍未找到理想工作将准备如何打算呢?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今年毕业生择业观念相对更为务实和理性,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如果毕业时仍无法顺利就业,未就业毕业生中有68.1%准备降低就业要求先就业再择业,有11.9%不降低就业标准准备继续等待机会,有11.8%准备明年继续升学。另外,有8.2%考虑自主创业,这比全体毕业生中3.7%准备创业的比例增加了4.5个百分点,可见,毕业作为个体重要的社会生命节点,未就业状态会倒逼以自主创业代替就业。5. 公招公考和考研考博失利者复考意愿较强烈。对于今年已在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未就业毕业生而言,如果考试失利,有52.4%的比例准备将档案留在学校暂不就业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继续备考。对于今年已参加升学考试的毕业生而言,如果本次考研或考博失利,有63.3%准备继续来年再考。6. 校园招聘是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选择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63.0%)、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47.9%)、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27.3%)、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23.3%)、父母及亲友推荐(22.6%)、校外的现场招聘会(20.6%)、其他(1.9%)。可见,学校对于未就业毕业生而言承载着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提供和指导帮助功能,校园招聘最为重要。7. 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课题组对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时的考虑因素做了平均综合得分计算(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发现工作地点、薪酬待遇是得分最高的两个因素,分别达到4.71分和4.34分,其次为工作稳定和行业前景,分别为2.73分和2.62分,最不被看重的因素是工作压力和个人兴趣,仅得到1.97分和1.20分。可见,毕业生在就职时的个人约束因素(如压力和兴趣)最不被看重,而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见图4)图 4 未就业毕业生求职考虑因素得分(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五、疫情对未就业毕业生是否产生就业期待改变未就业毕业生是本课题组关注的核心和重点,我们对未就业毕业生疫情前和疫情后就业期待工作所在地、期待行业、期待职业类型岗位、期待单位性质、期待薪酬做了前测和后测,以试图发现疫情对毕业生就业期待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最后研究发现:疫情并未明显改变未就业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期待观念。1. 疫情前后期待工作地点仅存微弱变化。从期待工作所在地来看,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是就业期待地主体,疫情前后期待工作所在地总体稳定存微弱变化。期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工作地的毕业生比例呈微弱递减,分别递减2.5、0.7个百分点,地级市、县城和二线城市微弱递增,分别递增1.6、0.8和0.7个百分点,而乡镇和村屯几无变化,国外或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则增长0.1个百分点。疫情前后期待就业工作地由高到低依次为:二线城市(31.4%→32.1%,箭头前系疫情前数据,后为疫情后数据,以下类似)、新一线城市(29.1%→28.4%)、一线城市(14.1%→11.6%)、地级市(18.1→19.7%)、县城(5.7%→6.5%)、乡镇(1.1%→1.1%)、村屯(0.2%→0.2%)、港澳台(0.1%→0.2%)、国外(0.2%→0.3%)。2. 疫情前后期待行业变化不大。已有调研数据发现,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非均衡程度显著,“教育”首次成高校毕业生占比最大的行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等前5个行业的占比合计为57.2%,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最强(岳昌君,2020)。本课题组调研结果也与之具有总体相似性。教育(31.5%→33.2%)、卫生和社会工作(13.1%→13.4%)是选择最多的期待行业,其选择比例稍有增加。金融业(8.9%→7.8%)略有下降,从第三变为第四,信息传输服务业(8.2%→8.1%)略有上升,从第四选择变为第三选择。国际组织、采矿业、居民服务修理等其他服务业是选择最少的行业,仅0.3%-0.5%之间略微波动。(见图5)图 5 疫情前后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行业变化 3. 疫情前后期待就业单位性质变化不大。依次为国有企业(22.2%→21.6%)、中初等教育机构(18.4%→18.9%)、医疗卫生机构(13.2%→13.2%)、民营企业(9.2%→9.3%)、党政机关(9.3%→9.8%)、高等教育机构(8.4%→7.9%)、三资企业(注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4.9%→4.3%)、科研设计机构(4.2%→3.7%)、城镇社区(0.7%→1.1%)、部队(0.6%→0.7%)和农村建制村(0.3%→0.4%)。4. 疫情前后期待职业类型岗位几无变化,与用人单位主要职业类型岗位提供匹配性较差。从期待职业类型岗位来看,疫情前后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的期待主体是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其他类岗位(如教师、公务员等社会公共服务岗位)和技术研发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等)。疫情前后由高到低期待的工作岗位依次为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37.5%→37.7%)、其他类岗位(如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咨询师等)(17.6%→18.1%)、技术研发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等)(15.3%→14.7%)、管理类岗位(9.9%→9.8%)、运营策划岗位(如运营、产品、设计等)(8.6%→8.4%)、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4.7%→4.7%)、服务类型岗位(如客服、服务员、店员等)(3.3%→3.5%)、生产操作岗位(如制造业生产岗位等)(3.1%→3.2%)。通过分析用人单位样本发现,岗位供给方亟需招聘的主要岗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营销类型岗位、技术研发岗位、其他、生产操作类型岗位、管理类型岗位、职能类型岗位、运营策划岗位和服务类型岗位。提供岗位和期待岗位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不匹配,如以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为例,疫情期间用人单位裁员最高类型岗位恰恰是毕业生最期待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最急需的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却恰恰是毕业生较少选择的期待岗位。(见图6)图 6 用人单位急需的招聘岗位 5. 疫情前后期待薪酬变化较小,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从期待薪酬来看,疫情对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影响总体不大。税后期待月薪酬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3001—5000元(40.1%→41.8%)、5001—8000元(41.8%→39.9%)、8001—10000元(9.5%→9.2%)、3000元以下(4.5%→4.4%)、10001—15000元(2.2%→2.4%)、15001以上(1.9%→2.3%)。值得注意的是已就业毕业生中,实际薪酬近一半(48.9%)集中于3001—5000元的收入段,这与疫情后未就业毕业生群体41.8%的3001—5000元期待薪酬值相匹配。仅有4.4%的未就业毕业生3000元以下期待薪酬,这与22%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为3000元以下不适应,有39.9%的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为5001—8000元,但仅有22.8%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能拿到5001—8000元,有9.2%的未就业群体期待薪酬为8001—10000元,但实际中仅仅有5.1%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酬能拿到8001—12000元。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月均可支配收入在1090元以下的总人口约6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42.85%),2000元以下的约9.64亿人,5000元以下的约13.28亿人,5000元上的约0.72亿人(万海远,孟凡强. 2020)。尽管当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期待税后薪酬(实际上仅为月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应低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从疫情前55.4%降低到53.8%,但依然可见,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期待薪酬与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之间具有较大差距,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期待薪酬和实际薪酬、全国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因而,未就业毕业生理性调整自身的期待薪酬预期,是成功就业的关键之一。六、严峻的用人单位招聘形势中孕育着乐观因素1. 企业复工复产率已有较大恢复。尽管疫情给用人单位带来诸项困难,但80.4%的用人单位表示不会裁员,仅4.8%、1.7%的用人单位计划裁员在20%以内、21%—50%之间,无企业计划裁员在51%以上,尚不确定的有13.1%。调研样本中用人单位的复工率已达到93.3%,复产率达去年同期95%或以上的也已达54.4%,达到去年同期71%—95%、51%—70%、30%—50%、不足30%的分别为19.8%、11.0%、4.1%、4.1%。可见,疫情背景下的用人单位的社会生产已有较大恢复,这为未来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2. 企业对政府帮扶政策总体信心较高。毕业生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毕业生期待就业的主渠道,也是社会就业岗位提供的主体。岗位提供的数量多寡一方面源于企业现实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政策的信心。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系列帮扶政策。数据显示,83.3%的企业对系列帮扶政策总体信心较高,选择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分别占49.6%和33.7%,一般信心的占13.8%,不太有信心和非常没有信心的仅分占2.2%和0.7%。可见,企业的政策信心度总体较高,这为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奠定了重要基础。3. 近6成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受疫情影响。在调查样本中,用人单位在2020年上半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的占90.9%,但受疫情影响按原计划不增减招聘规模的用人单位占57.0%。缩减规模在20%以内、21%—50%、51%—70%、71%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占9.8%、7.2%、4.1%、3.3%,而扩大招聘规模在20%以内和21%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为5.5%和4.1%。无招聘计划的占2.6%,受疫情影响取消招聘计划的占2.6%,尚不确定招聘与否的占3.1%。七、高校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态度1. 仅1成毕业生对高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评价弊大于利或没有利处。在课题组所调研的13738位毕业生中,有过线上求职经历的有8403人,比例达到61.2%。对学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认为利大于弊和没有弊端的分占21.8%和4.9%,认为弊大于利和没有利处的分别占8.9%和2.9%,认为利弊相当的占33.6%,说不清的占27.9%。对于线上双选会而言,参加过在线双选会的毕业生认为弊端由高到低依次为:企业离线率太高(56.1%)、提供岗位与自身需求相差较大(56.9%)、面试排队等候时间长(37.0%)、视频面试不真实(37.0%)、网络信号卡顿(31.9%)等。而优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时间便捷(72.8%)、形式灵活(63.0%)、空间自由(61.3%)、参与机会多(56.6%)、经济实用(39.5%)等。用人单位认为线上招聘形式效果最好的是在线发布信息(60.0%)、其次为视频双选会(31.3%)、空中宣讲会(6.0%),效果最糟糕的是线下双选会以及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直接联系等其他招聘形式(3.8%)。而对于高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用人单位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高到低依次是:参与人数过少(72.6%)、无法进行网上签约(28.9%)、线上平台卡顿(24.8%)、招聘形式不被求职者认可(19.3%)、其他(如沟通及考核效果差、回复及时性低、有效签约率低等,9.8%)。2.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评价总体良好,但优化改进刻不容缓。总体而言,低于1成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表示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很不满意),5成以上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数据表明,在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数量、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和咨询答疑、多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线上双选会、提供就业信息数量、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特殊帮扶、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手续办理流程等方面,总体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54.4%、51.2%、50.6%、53.9%、54.4%、50.2%、53.3%、51.0%。有4成毕业生表示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一般,这表明进一步优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刻不容缓。(见表1)此外,毕业生中有59.2%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56.5%希望学校加强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咨询答疑能力、45.5%希望延长档案留在学校时间、39.2%希望开展各级各类线上双选会、36.9%希望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加大特殊帮扶、35.3%希望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35.1%希望多开设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23.4%希望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3.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成效,但存诸项难题亟待破解。我们对全国55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调研发现,87.3%的学校出台了促进就业专项文件并发布了重要通知,12.7%的学校虽未出台专项文件或通知,但已转发上级促进就业文件精神。72.7%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召开了3次及以上学校就业工作专项会议,可见高校普遍高度重视疫情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90.9%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了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服务。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的问题由多到少依次为:面试技巧、生涯规划、简历制作、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权利保障和其他。但高校开展线上就业咨询服务普遍存在人手不够(58.0%)、设备闲置(26.0%)、缺乏平台(12.0%)和其他(4.0%)等困难。针对大学毕业生无法返校的现实情况,87.3%的高校提供了促进就业线上学习资源。就业指导网课的主要内容为:就业指导(100%)、职业生涯规划(93.8%)、创业类课程(68.8%)、职业核心能力(56.3%)、宏观就业形势分析(39.6%)。较疫情之前相比,有93.7%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网课增加,仅有6.3%的高校持平,无高校减少。81.8%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专题就业讲座与培训,主要培训方向是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心理调适(84.4%)、视频面试技巧(82.2%)、简历制作技巧(80.0%)、职业规划(77.8%)、大学生创业(46.7%),公招公考培训(4.4%),学生参与的总体积极性高达62.2%,一般为37.8%,无不积极者。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精准化和有效性,高校针对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群体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同类问题展开团体辅导、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学生个别辅导。但总体而言,针对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群体指导是高校就业辅导中的主体部分,个别辅导和团队辅导相对偏弱,但随着就业常识的普及以及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兴起,就业的个别问题和团体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建议高校在巩固做好群体指导基础上,应逐步提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比重。(见图7)图 7 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群体指导、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情况 然而我们的调研发现,高达34.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职)人数等于或低于3人,30.9%的高校为4—5人,18.18%的高校为6—10人,16.36%的高校为10人以上。可见,65.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职)在5人及以下,这与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高度复杂且严峻的现实不相匹配。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高校不得不大量地聘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38.18%、14.55%、23.64%、23.63%的高校聘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分别为:超过25人、16—25人,11—15人,10人以下。但就业工作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的当下,兼职队伍难以达到就业指导服务目标。事实上,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非常重要。以取得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如GCDF、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的拥有比例来衡量,发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中拥有资质证书人数小于20%、20%—40%、41%—60%、60%—80%、80%以上的高校分别为27.3%、27.3%、14.6%、10.9%、20.0%。数据推断,约6成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拥有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的不足一半。鉴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职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囿于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来高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同时,有40.0%的样本高校推迟来校招聘时间单位数为11—50家、29.1%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为51—100家、16.4%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为10家及以下,值得尤为关注是达14.6%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达100家以上。另外,分别有38.1%、45.5%、14.6%、1.8%的高校被告知取消招聘计划单位数分别在10家及以下、11—50家、51—100家、100家以上。59.2%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但是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且出现普遍推迟校招的情况,加剧了就业压力。高校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工作,样本高校中有87.3%的高校积极宣传推广疫情期间国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各项新政策,让毕业生能够充分利用新政策用于自身就业。83.6%的高校加强了校企合作以努力向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76.4%的高校深挖和开发校友资源以增加就业岗位,52.7%的高校为促进毕业生创业采取了专业对口扶持毕业生创业项目。此外,有18.2%的高校设立了疫情专项就业基金、16.4%的高校向内部挖潜,增加了本校科研助理岗位。八、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疫情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以下是统计分析中具体的变量说明。(见表2)我们对学生问卷中可能影响就业的变量选项进行了前期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而筛选出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中相关性较好的变量为自变量,它们分属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变量维度,以毕业生样本中是否就业作为因变量,展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在不同类别间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3)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 从生理因素变量维度来看,性别对就业的影响显著。大学女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比男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低,女性就业优势仅为男性就业的0.596倍。2. 从家庭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家庭是否经济困难对就业影响显著。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比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前者是后者的1.266倍。3. 从组织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均对就业有影响。在学校类型方面,以理工类高校为参照组,师范类、综合类、财经类、其他类和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分别是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663倍、0.589倍、0.535倍、0.488倍和0.301倍,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其他高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最高。在学校层次方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具有更突出的就业优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职高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仅仅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0.689倍、0.599倍、0.545倍。从学科类型来看,以人文学科为参照组,社科、工科、农医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是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800倍、1.229倍和0.662倍。在学科层次层面,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参照组,就读非双一流学科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仅为其的0.602倍。4. 从个人因素变量维度来看,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均对就业有影响。从个人学历方面来看,学历越高则就业优势越明显,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就业概率比大专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具体体现为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就业优势分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优势的1.219倍、2.237倍。从学业成绩方面来看,专业前20%比专业后40%毕业生就业概率高,专业后40%的毕业生就业优势仅是专业前20%毕业生的0.831倍。在外语水平方面,通过四级但未通过六级毕业生就业概率比四六级均未通过更高,是其就业优势的1.16倍。毕业生的期待薪酬对于就业具有极为明显的影响,期待薪酬分别为3001—5000元、5001—8000元、8000元的毕业生,明显比3000元以下的参照组毕业生的就业概率低,其就业优势仅仅是参照组的0.205倍、0.072倍和0.049倍,可见降低毕业生期待薪酬是疫情冲击下提高就业率最明显的潜在干预变量。在求职花费方面,以总花费在100元以下的毕业生为参照组,2001元以上、1001—2000元、501—1000元、301—500元、501—1000元的毕业生组就业优势是参照组的1.820倍、1.592倍、1.445倍、1.284倍,求职花费越高,就业概率越高。九、亟待重视四项容易被忽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自2020年3月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 2020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为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速政策落地以对冲疫情影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和单位又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从2020年5月份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以促进就业。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基于调研数据,建议亟待重视四项容易被忽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1. 亟待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生样本中,有35.3%是非农村生源,64.7%是农村生源。样本数据发现农村生源和非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54.3%和29.1%。课题组对农村和非农村生源两组数据做独立性检验,连续修正卡方值为5.812,且渐进Sig(双侧值)为0.016,显著小于0.05,证明两组数据关联,可见就业率与城乡生源有明显关系。考虑到样本选择偏差影响,课题组采取了比例检验的方法,发现非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鉴此,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 亟待对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予以精准帮扶。毕业生样本的求职花费总体不高,花费在100元以下占29.6%,100—300元占13.3%、300—500元占14.6%、500—1000元占17.2%,300—500元占14.6%、500—1000元的占17.2%、1000—2000元的占10.7%,2000元以上的占10.6%。从求职花费结构来看,毕业生认为支出项目最多的前3项项目是路费和住宿费(67.2%)、置办正式服装(36.3%)、简历的费用(34.9%)。除此以外,考证费(30.0%)、通讯费(23.0%)、培训费(18.8%)也是重要的求职开支,保养品或化妆品(9.3%)、找关系花费(7.2%)和其他花费(3.0%)相对较少。样本数据尽管花费不多,但仍有9.0%的毕业生认为无法承担;47.9%的毕业生认为有困难,但是可以克服,有38.7%的毕业生认为可以承担,4.4%的毕业生认为毫无困难。建议政府和学校对这近1成难以承担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求职补贴和援助。3. 亟待破解隐匿但却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问题。尽管从用人单位数据来看,76.8%的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就业限制,仅有10%、7.9%、6.7%、3.1%、2.9%的用人单位表示分别有院校限制、性别限制、疫区限制、户籍限制、婚育限制。但毕业生调研样本中发现有69.1%人遭遇过就业歧视。根据毕业生被歧视体验,就业歧视日常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院校歧视(44.1%)、经验歧视(35.0%)、专业歧视(31.6%)、户籍或地域歧视(15.9%)、性别歧视(14.3%)、身高歧视(9.7%)、外貌歧视(8.0%)、疫区歧视(2.8%)、疾病或身体缺陷歧视(2.4%)、其他歧视(2.4%)、婚育歧视(2.3%)。可见,院校歧视是最频繁发生的就业歧视。学校背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就业起薪和就业满意度中发挥显著作用(岳昌君,夏洁,邱文琪. 2020)。面对如此多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如何应对这些歧视呢?数据显示:在遇到就业歧视的毕业生中有42.9%没有渠道应对歧视,在57.1%有应对渠道且遭遇过就业歧视的毕业生中,有49.7%是首先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是通过私力救济渠道去应对就业歧视,其次为向学校求助(8.6%)、寻求舆论监督(4.0%)、行政申诉(3.6%)、其他救济(3.2%)、寻求公益组织帮助(2.9%)、司法救济(1.5%)。可见学校是重要的歧视救助方,而以司法救济和行政申诉为代表的法律救济,在抵抗就业歧视方面处于薄弱环节,亟待加强通过法律武器反对不合理就业歧视的力度,促进阳光就业、平等就业和公正就业的实现。另外,对于来自疫情较重地区的毕业生,8.8%的用人单位表示暂时拒绝,68.5%的表示正常对待,22.7%的用人单位表示给予特殊关照,有必要面向湖北籍大学毕业生展开专项就业帮扶⑥。4. 亟待实质性加强对毕业生创业帮扶以带动就业增长点。调查样本中,50.4%的毕业生不考虑创业,45.9%有创业想法,希望积累几年经验再开始创业,仅有3.7%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就可以创业。对目前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由大到小依次为:缺乏启动资金、缺少有力支持、缺乏技术支撑、没有创业伙伴、没有创业场地、行政审批手续繁琐、家庭不支持。目前已经有创业项目且已经注册公司的比例仅为1.7%,有创业项目但尚未实施的比例有12.0%,没有创业项目但有目标的为28.9%,没有创业项目只是有创业想法的为57.4%。所以对这45.9%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而言,86.3%并无创业项目。在有创业项目且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中,28.9%是来自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1%来自于家庭企业、12.9%来自于各类创业大赛项目、8.3%来自于企业合作项目、3.7%来自于学校孵化项目,另外有33.0%来自于其他(如自身储蓄、与其他自然人合资等)。在已获得或计划获得的创业资金来源中,35.2%为个人投资或合伙集资、28.2%为家庭支持、9.6%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7.9%依靠政府帮助、2.3%为风险投资。在创业过程中,87.9%的毕业生最期待的帮扶是资金支持,其次为提供创业咨询指导(70.8%)、政策支持(54.7%),另外就是简化审批手续(50.3%)、提供孵化基地(42.1%)和其他(1.4%)。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认为在将来的创业,其风险层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竞争风险、成本管理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信息风险、投资项目扩张风险、产品供给风险、社会环境变化风险。对创业风险的不同预估会塑造不同的创业观,毕业生总体创业观偏理性。50.4%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有32.0%的毕业生认为“年轻人应勇于尝试,即使失败,重新再来”,16.2%的毕业生认为“创业风险大,成功机率低,造成很大身心压力”,1.4%的毕业生“未考虑过创业风险,无风险意识”。数据发现,当前高校对于毕业生创业实质性帮扶与支持较为薄弱,亟待加强对毕业生创业的实质性帮扶与支持,尤其是在未就业毕业生中,若毕业时未成功就业将会有8.2%的人考虑自主创业,这比初始仅3.7%毕业生准备创业的比例增加了4.5个百分点,因而显得尤为必要。致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周慧霞和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硕士生刘丽云、宫啸雪、冉淑玲参与了本课题的问卷设计与编制。特别感谢长沙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本课题问卷发放中的帮助!特别感谢匿名评审专家提供的宝贵修改意见。注释①以2003年为例,许多应届毕业生在上半年由于被封闭在校园内耽误了求职,在疫情结束后的下半年纷纷找到了工作。参见:岳昌君. (2020—03—09).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中国青年报,第008版.②2019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③长沙云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研科技,是国内首家提供“互联网+精准就业”解决方案的公司,国内首家融合学生、企业、高校三方的就业过程生态平台。现拥有就业平台、就业大数据分析、企业招聘服务等多项业务,旗下就业产品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被国内300多所高校采用,服务300多万大学生。④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NJC数据,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智慧就创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NJC数据”主要为高校就创业部门提供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的系统和服务。NJC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超过700所高等院校,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与运营网络,为全国高校提供专业、及时的本地服务支持。⑤本研究学校类型中的“其他类”指艺体类、政法类和军校类;学科类型中“人文”指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社科”指法学和教育学;“经管”指经济学和管理学;理科指理学;工科指工学;农医指农学和医学。学科类型划分参考了岳昌君等人的研究。请参见: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2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117.⑥疫情期间对疫情严重地区湖北劳动者的就业歧视已经出现。参见:姜楠.(2020). 疫情背景下湖北省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19),5051.参考文献安蓓. (2020). 生产供给持续回升, 内需复苏较明显——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谈经济走势. 新华每日电讯, (20200617)第007版蔡昉. (2020). 疫情不会削弱经济潜在增长动力, 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取自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372095120_100160903.蔡宏波. (2020). 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 人民论坛, (9), 92-94.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20.09.029陈建伟、赖德胜. (2020). 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 , (11), 34-37.陈涛. (2020—07—02). 稳企业保就业关键在基层末梢. 经济参考报, (2020—07—02)第 001 版.胡鞍钢. (2020). 新冠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中国疫情防控与扩大内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6): 719. 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706.001顾雷. (2020). 当前我国灵活就业需解决的法律问题. 经济参考报, (2020—06—23)第008版.李刚. (2020). 突发性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10), 58-60+74.林火灿. (2020). 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经济日报, (2020—06—22)第 003 版.Moka. (2020). 《2020企业招聘受疫情影响情况调研》分析. 取自Moka网: https://blog.mokahr.com/4980.html. (20200213)沈国兵. (2020a).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7(2), 16-25.沈国兵. (2020b). 疫情下如何为我国中小企业纾困解忧. 取自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39181(2020—02—17)沈国兵. (2020c). 以稳外贸、稳外资为抓手 进一步实现稳就业. 取自光明网: http://theory.gmw.cn/2019-03/07/content_32613618.htm. (2020—03—07)岳昌君, 夏洁, 邱文琪. (202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1-17.岳昌君. (2020).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 中国青年报, (2020—03—09)第008版.万海远, 孟凡强. (2020). 月收入不足千元, 这6亿人都在哪. 取自财新网: http://opinion.caixin.com/2020-06-03/101562409.html(2020—06—03)新锦成研究院. (2020). 疫情条件下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取自百度网: https://jiahao..com/s?id=1666538239936061165&wfr=spider&for=pc. (2020—05—13).于庆峰. (2020).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2(1), 57-60. DOI:10.3969/j.issn.1008-3812.2020.01.017张良成、黄姝. (2020). 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路径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1), 91-95.张美玲, 赵子涵冰. (2020).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67-73.钟云华、王骄华. (2020).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建议. 中国大学生就业, (8), 40-4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智联招聘. (2020). 疫情冲击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取自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393534220_120180939朱正洲. (2020).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以福建某省属本科院校为例. 海峡科学, (3), 81-84. DOI:10.3969/j.issn.1673-8683.2020.03.019朱武祥, 刘军, 魏炜. (2020). 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 取自新浪网: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2-06/doc-iimxyqvz0668027.shtml(2020年2月5日)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作者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霸道总裁千千万,MBA 光环占一半。作为近年来热门之选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一直被视为简历镀金的代言词,成为许多职场人士选择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的不二之选。与此同时,对于 MBA 产生误区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MBA不就是公司高管们刷学历,结交人脉的吗?”“ MBA 作为非全项目,担心课程很水,学不到东西……”“ MBA 学费一年动辄几十万,投资回报率会有那么高么?”MBA 真的像你想象的那么“水”吗?别着急,宗师君从专业概况、报考条件、近年分数线、院校推荐、专业课备考建议等角度,为你深度解析工商管理硕士,希望对有意向报考该专业的同学能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MBA专业概况工商管理硕士,全称为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英文名为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 MBA )。该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MBA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和面试又分为两种情况。有的学校先面试,面试通过后才能参加笔试,笔试只要过了国家线就能被录取。另外一种情况是先笔试再面试。笔试通过目标院校分数线后再参加面试。最后把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综合计算,根据排名,择优录取。MBA 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MBA 的招生要求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MBA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这样的专业实践,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从而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MBA报考注意事项报考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a)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b)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c)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4. 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此外,各校还可能在教育部门规定的 MBA 报考条件基础上制定本校的报考条件。比如清华大学,对大专毕业生考生,要求有突出的工作业绩(相关证明、业绩报告),或者有达到学士学位水平的,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论文 ( 1 万字以上);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以,在报考某个学校以前要弄清楚它的附加条件。考试科目1. 初试:① 199 管理类综合(满分 200 分,含数学、逻辑、写作)② 英语二(满分 100 分,部分院校接受小语种)2. 复试为各高校自主命题MBA就业分析与优势目前国内的 MBA 教育仍然在发展中,许多人会产生质疑,花几十万的学费值得吗?答案肯定是值得的。 深耕专业 升华自我首先,报考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的同学们,都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很多都是因为想继续深耕本职业而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的。也有一部分人是面临着职业瓶颈期,通过 MBA 的学习来更高效的进行职业规划。事实证明,读 MBA 可以使同学们的工作道路更加广泛,比如结交人脉,学习先进管理理念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进入管理层。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其次,MBA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广,也因此吸引了一些本科或研究生并不是管理学毕业的学生来报考。比如从事管理咨询顾问、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职位,还有金融机构如证券、银行等也是 MBA 毕业生的就业热门选择。当然,不得不提的是 MBA 的校友网络。在新的平台接触到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迅速积攒起丰富的人脉。最后,不少同学考研的源动力就是名校情结。MBA 也可以说是名校选择中更“闪光”的专业首选了。而选择读 MBA,无疑是获得了一张有分量的通行证。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旦拥有了更高的学历和能力,都是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有益的。MBA国家线分析近两年管理类专硕的国家线分数增长幅度较大。2020 年,管理学专硕的 A 类国家线(175、44、88),B 类国家线(165、39、78) 2020 年更是达到了近年来国家线最高分。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不少人的职业规划被打乱,考研就成了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不少毕业生与在职人员都沉潜下来,继续向高校发起冲刺,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未来的考研难度可能会越来越大,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类联考自 2021 年考研起,七大专硕(包括 MBA)的分数线都将独立划线。点击蓝字,一览详情:2021考研管理类联考政策大改!7个管理类专硕分开划线,对管综考研党有哪些影响?(图片来源于研招网)MBA院校选择择校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重复了。对于报考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的同学们来说,择校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那么以下四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①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的 MBA ?② 未来的就业地区选择(院校地理位置) ?③想报考院校的就业资源以及考试难度?④ 报考院校的学制及学费?宗师君往期也推送过相关文章:为什么那么多在职考研党愿意花重金去读工商管理硕士?中国最贵MBA Top 10院校大盘点:最高可达60万!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院校,以做 MBA 选校的参考:第一梯度1. 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 难度系数:5 星作为拥有 A+ 学科的高校实力不言而喻。这类院校无论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均为全国前列,并且地处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教育和就业资源丰厚,是众多 MBA 考生梦寐以求的院校,所以考试难度和竞争压力都很大。第二梯度1. 学校: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2. 难度系数:4 星这类学校也是属于顶尖的 211 、985 高校,在所在省份地区有绝对的就业优势,每年的竞争力也十分激烈。第三梯度1. 学校: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2. 难度系数:3 星这类院校竞争力极强,考试难度也不亚于上面的综合院校,而且校园资源强大,MBA 更是其中的王牌专业。(图片来源于研招网)MBA备考建议MBA 考试的初试只有两门,因为报考者大都不是应届生,所以 MBA 考生集中复习时间点主要在下班后或者周末。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复习,宗师考研也准备了相应的复习资料包,包括关于199 管理类综合联考以及英语二,点击蓝字,即可跳转免费领取:管理类联考资料免费领取!含管综+英语二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万能写作模板、数学&逻辑要点精编、高分上岸笔记……根据在职考研地情况,宗师君为大家梳理下该如何高效率地复习:1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大家在决定备考 MBA 后,考虑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是否繁忙。如果工作较忙,并且可能不时加班的话,复习计划越早开始越好;如果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稳定(朝九晚五),复习节奏可以不用那么紧凑,但至少要保证4 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整个 MBA 的复习时间不宜过长,毕竟大多考生都是在职人员,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但是基于管综联考的难度不小,所以也不宜过短,需要大家好好评估一下自身情况,决定何时正式开始备考。2 重视考研英语的复习,多做多背关于英语二:应届生每天都会或多或少接触英语和相关课程,但是对在职考生来说,如果工作中英语利用率低的话,私下自己就应该多刷题多复习,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做题手感。① 词汇&语法利用好平时的点滴时间,如上下班途中、午休。建议在职考生们利用好手机 APP,下载 1~2 个英语单词软件(如:百词斩、扇贝单词等)跟读单词。下班回家后,可以开始一些语法题的训练,每天保持在 30min~60 min左右,记得做完题一定要归纳总结错题,反复巩固。② 阅读英语二抓分的重中之重!在工作日期间,每晚可以做一篇阅读理解(计时),在周末的时候,每天需要做一套阅读理解(参考真题卷,英语二有几篇阅读就做几篇),同样,归纳和总结错题一样重要。 ③ 作文这一块可以放在复习的中后期进行,搜集好历年考试的写作范文,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模板。保证自己能维持在一个可观的分数水平中。时间充足的考生可以再进一步升华。 3 重视专业课(管综)的复习管综的备考,工作日可以分为数学、逻辑、写作三个模块单独复习,周末建议整合起来做题。提前模拟考试状态(考试时间紧,如果不提前适应,可能上考场,题目会做也没时间做)。① 数学涉及考点大都是高中知识点,对于在职考生来说,前期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复习一遍,唤起对高中数学的记忆。学起来并不难,但不可以忽视,多练习题目和真题,总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② 逻辑这一块对应届生来说是很新的知识点,但对于许多在职考生来说,不一定陌生。因为在许多求职招聘的笔试中(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很多都会涉及逻辑的考点,大家之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在复习的时候,掌握逻辑规律,搭配真题的训练,培养做题速度和手感。③ 写作这一块如果想短期内熟练掌握,建议前期找个网课跟着学或者老师辅导,因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的技巧性比较高,一开始较难上手。总的来说,MBA 的备考并不难,但作为在职人士,在复习期间一定要利用好平时的碎片时间,能看一点是一点,能做一题是一题,能背一点是一点。其次是,需要平衡工作、学习、社交的时间,工作以外的学习时间正是你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MBA 作为管理类专硕最热门的一个专业,初试难度并不是很大,但竞争压力可不小,大家需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备考时间。在这里,宗师君也预祝同学能早日上岸,前程似锦!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之前有幸受邀在母校做职业规划的分享,互动环节中出现最多的是“一定要考研么?”先考研还是先工作?”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你需要有自己的答案。考研让你拥有更多选择权其实考研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却让你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学历不是目的,但是却是敲门砖,读书不是唯一,却是成功的最快途径。华为招募8位2019应届博士生年薪89.6万起步,最高的年薪达到了201万。人们总说学历不代表能力,只是一张薄薄的纸,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张纸的背后:是高度的自律,是从容不迫的素养、是坚韧不拔的能力、是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是不同认知的层次。考研让你拥有更好的平台和薪资BOSS直聘发布《2019招聘薪资、岗位薪资、学历与薪资观察》报告中本科学历平均薪酬为11216元/月,同比涨幅0.3%;硕士学历平均薪酬为19577元/月,同比涨幅2.0%。读书从来就没有无用一说,很多HR在招聘的时候,说看重的是能力而非学历,可是筛选简历的时候,先PASS掉的都是学历低的简历。平均浏览一份简历只有25秒的时间都不会给你,房地产、券商、咨询等行业非双一流院校免谈。考研报考要趁早近5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增长,2020年报考人数约为341万人,同比增长高达18%,2021年报考人数预计会在400万人左右。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江苏省作为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考研专业要选好北京地区2019年的官方数据显示,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专业选择不能忽视自身的职业规划与就业环境的瞬息变化。职业规划涉及到三个阶段长达45年的时间,而专业对于择业的影响更为深远。特别是应届生求职中,任职要求多有专业限制。就业环境受供需双方影响外,经济及宏观政策的影响也较大。3月16日,智联招聘公布了《智联招聘春季求职竞争周报》企业的招聘扩张集中在交通运输、工业制造、能源冶炼、医疗设备和零售批发这五大行业。找工作前需要优化简历使用表格式或者颜色过于明艳的模板,自我评价复制粘贴,实习经验寥寥几行,这些都直接影响HR对你的判断。从格式篇幅再到逻辑内容,求职简历真的不是那么简单。认真梳理实习经验,注意重点信息的曝光位置。切记千万不要以一份简历投递所有的职位。没有钱多事少的工作薪酬和工作职责是对等,互联网行业赚得多没有几个不加班的。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那个不到30岁就升到阿里P7的朋友,没有一刻是轻松的。长大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别晚睡,但生活会叫你起床。如果你想进知名大厂,名校硕士学历算是应届标配。想升职不如升学来得快多数职场人的晋升都卡在从专员到主管到这个环节上。一家公司干了两年到头来还是专员,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薪酬涨上去了,职级却不一定能升上去。但如果你是硕士学历就入职的话,参加管培生计划一年轻松当上主管。能力出众胜任经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选择考研。厚积薄发,往往能笑到最后。我是发光的茉莉,横眉怼需求冷眼看bug,笑谈考研众生相。今儿有些小确幸,开私信接受考研择校与求职规划的免费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大学,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地方,第一要义便是学习!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地方在于自学!离开了老师的监督与催促,还能够保持学习、并养成学习习惯的人,通常在步入职场之后也能够先人一步!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适合大学生学习的网站,涵盖多个领域!一、外语学习1、多语言学习网站— 小语种学习平台2、译言网— 发现、翻译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3、沪江网校— 最具人气的英语交流互动平台二、就业 | 实习1、应届毕业生网— 应届生求职、交流、互动平台2、过来人公开课— 提供和职场相关的教程3、五百丁简历— 为新人提供简历模板三、考研1、中国考研网— 考研信息大全2、网易考研— 考研资讯第一站3、考研网— 考研交流与资料下载平台4、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教育部指定研究生招生网站四、公务员1、中公网校— 最大的公务员考试网络学习平台2、华图网校— 公务员考试网上培训中心五、留学出国1、留学网— 中国留学生指导网站2、智课网— 出国考试线上学习平台3、决胜网— 出国留学,游学实习,移民生活六、科研 | 文档 | 资料1、万方数据— 提供权威期刊和论文相似性检测2、Google 学术搜索— 稳定高速的谷歌学术搜索,无需翻墙3、中国知网— 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等4、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七、电子书 | 图书1、走读派— kindle 免费电子书2、青番茄— 实体书借阅网3、书格— 数字古籍图书馆,历史&考古&传统文化爱好者天堂以上就是给大家推荐的一些适合大学生浏览的网站,记得一定要多多学习哦!喜欢的话记得点赞、评论哦!点击关注小编,了解更多学习信息!
近几年,国内用户教育付费习惯养成,教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全民网课,大量线下教育行业涌入线上,给教育行业带来引爆契机的同时,教育机构的竞争也更趋于白热化,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找到与目标用户更匹配的精准人群、如何降低获客成本、如何减少客户流失,一直是教育类机构营销的三大难点。作为和教育具有天然匹配度的综合性内容平台,知乎一直是教育机构必争的营销重地。在知乎,教育领域的问题关注度和人群匹配度极高。每天约有 150 万用户主动搜索「教育」相关问题,平均每天新增 3200 条教育相关提问。其中,考研、高考、语言培训等是知友高度关注的子话题。教育搜索词统计 2019.3知乎的活跃用户中,19-30 岁的人群接近八成,这部分用户汇集了高中生、大学生、年轻家长与职场人士,具有「自我提升」、「子女教育」等教育需求。据统计,超过 70% 的人以「学习知识和自我提升」作为使用知乎的主要目的之一,好奇、求知、刨根问底,知乎用户心智与教育行业内容十分契合。用户倾向于在知乎做长周期的购买决策,对教育类产品消费意愿和能力强,教育机构可在知乎通过分享内容等方式,与用户建立深度信赖与连接。从「刷知乎被种草」,到「买之前搜一下」,再到「买完后去分享」,在用户购买行为的流程中,知乎的影响力无处不在。「2020考研应如何准备?」4.5w 关注知乎具有聚焦于教育兴趣人群的话题结构,以及丰富的商业化工具,教育机构可以更精准地触达用户,并实现进一步的转化。知乎机构号面向企业、媒体、政府等非个人用户免费开放入驻。迄今,已有 7000+ 教育类机构入驻知乎,通过内容营销,积累品牌口碑和影响力,精准获取并转化目标用户,实现商业化变现。在这里,我们精心挑选了 21 家教育类机构号的运营案例,涵盖 K12、启蒙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兴趣教育等,结合他们的运营心得,写成这篇教育类知乎机构号运营万字干货,希望能给你的运营「加点料」,现在入驻知乎机构号,还有特别福利哦!案例目录K12教育篇01.少年商学院:运营知乎,我有特别的选题技巧02.作文纸条:非应试问题打造热度,应试干货精准获客03.新东方在线:帐号矩阵化 + 分层耕耘,品牌价值最大化04.学而思网校:传达教育理念,打动做购买决策的家长高等教育篇05.ViaX盐趣科研教育:动员机构老师参与创作06.棕榈大道:「知乎是超高性价比获客渠道」07.WordSunny留学平台:比起「粉丝数」,我们更关心帐号权重08.云逸未来考研教育: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 3 步走09.研途考研 VIP:名师直播教学,吸引新增关注者10.知米背单词:利用长尾流量,满足周期性需求职业/兴趣教育篇11.东奥会计在线:入门类问题也是好问题12.噼啊求职:导流至公众号再销售转化13.景略集智:「猎奇问题」主打公域,「干货教程」收拢用户14.黑马程序员:3 种手段精准触达目标用户15.亿师学:用专栏沉淀考证相关文章16.虎课网:用「发视频」功能发布设计教程17.普华永道 You Plus 特训计划:开通知乎机构号,优化搜索结果展示启蒙/幼儿教育篇18.Momself:通过盐选专栏等方式知识变现19.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巧用投放,事半功倍其他20.第一反应急救:知乎是新兴事物传播主要阵地21.短书平台:To B 教育平台也能在知乎做获客案例集K12教育篇No.1少年商学院我有特别的选题技巧少年商学院是一家儿童跨学科人文教育新锐智库机构,帮助中国父母和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在少年商学院的高赞回答中,常常可见「小欢喜」「中国诗词大会」「爸爸去哪儿」等人气影视综艺的相关内容,对此,少年商学院的知乎运营负责人有选题的「独家秘笈」。回答热门电视剧「小欢喜」相关问题少年商学院的知乎运营负责人介绍,运营知乎机构号,她有独特的搜集选题的方法:每天早上 10 点,她会打开 Excel 文档,整理当日适合回答的问题,先去看看哪些问题登上了热榜,然后参考关注的教育领域优秀创作者,今天都回答了哪些问题(比如「知乎亲子」等官方机构号),最后,选取回答数少而关注数多的回答,找准潜力高热度问题创作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少年商学院的关注者数量已超过 3 万,并获得了「儿童教育」领域「优秀回答者」勋章。少年商学院在知乎引导大量用户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最近也在探索通过知乎变现和引流的效果。No.2 作文纸条非应试问题打造热度,应试干货精准获客从 2019 年起,作文纸条开始重点运营知乎。打开作文纸条的机构号主页,赫然写着「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让人一目了然——作文纸条的内容以分享精选素材、作文技巧和高考押题练习为主。在知乎,作文纸条主要的运营目标是导流至 App,营销插件上线后,作文纸条在回答中嵌入 App 的转化链接,缩短了转化路径。作文纸条的主要目标群体是高中生和大学生,高中生的主要诉求是获取作文素材等,有一部分对文学比较感兴趣的用户,读了大学也会留存下来。作文纸条的内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应试型的,一种是非应试型的。应试型的内容收藏比较高,转化也比较高。而非应试型的内容往往阅读量和赞同等比较高,覆盖的人群更广,能吸引更多知友的注意,关注热榜,是发现非应试型高热度问题的小窍门,屡试不爽。作文纸条疫情作文相关回答No.3新东方在线帐号矩阵化+分层耕耘,品牌价值最大化「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旗下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为用户提供全年龄段、全品类教育产品。全年龄段的用户,意味着新东方在线的用户年龄跨度超过 20 年,用户的学习目标、学习痛点和内容偏好也必然千差万别。因此,在运营初期,新东方在线就在知乎采用矩阵化运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细分出不同的帐号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输出学习方法和备考经验,就能实现精准地触达知友,一站式提供帮助。搜索「新东方在线」可以看见新东方在线矩阵体系下已经打造超过 10 个入驻帐号,包含「新东方在线四六级」「新东方在线雅思」「新东方在线考研」等,「新东方在线四六级」单个帐号的关注者就超过 10w。新东方在线部分知乎矩阵号矩阵化的运营,不仅实现内容精细化运营,也能实现多个帐号的互通联动。在品牌层面的活动,就会以「新东方在线」为发起方,实现各个帐号的统一联动,外化品牌影响力。在刚刚结束的「致知计划教育季」活动中,新东方在线及旗下帐号组成战队,在教育季活动中创作内容,一起冲刺「战队流量大奖」。在「下一站,在线教育」峰会中,新东方的回答也被圆桌收录,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更多曝光。No.4 学而思网校传达教育理念,打动做购买决策的家长「学而思网校」为 6-18 岁孩子提供小初高全学科课外教学。进入到学而思网校的机构号主页,映入眼帘的是铺排着「主将从现、形散而神不散、38324」等教学名句的红色头图,定位清晰,十分醒目,让人记忆深刻。学而思网校知乎主页K12 的教育,学科学习是一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实际使用教学服务的人是孩子,但做选择的人是家长,把学科教育做扎实是用户选择的前提,而自身专业教育理念的表达,则能够让家长对企业有更立体的认知,了解、信赖企业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切实帮助孩子的成长。现代家长面临很多压力,孩子的求学路上难免不平顺,学而思网校参考了 7 篇国外文献,回答了「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让读者先不要对孩子的能力下定论,而是关注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并详细论述人们做事的三个动机如何应用于孩子的引导中,让家长多尝试因材施教,找到最契合的激励方式。这篇回答收获了 1000+ 赞同、 2 枚专业徽章,获得了知乎「编辑推荐」,极大地树立了学而思网校「教学有方」的专业形象。高等教育篇No.5 ViaX 盐趣科研教育动员机构老师参与创作「ViaX 盐趣科研教育」在教育领域的细分领域里比较小众,教研团队跟海外教授合作,指导学生通过项目制学习,产出科研论文,提升学术背景,为保研、出国等做准备。为了更好地向新的关注者解释自己的业务,他们置顶了「ViaX盐趣是科研中介么?是代写机构么?」这条回答。盐趣置顶的回答盐趣的运营者认为,和其他平台相比,知乎用户对知识索取和对某个领域专业钻研的欲望比较强,所以将知乎看做重要的流量转化阵地。盐趣稿件多集中在科研领域,为了使内容更加严谨,产出更及时,盐趣的运营者巧妙地整合旗下教授、老师的资源,有时是编辑独立撰写一些内容,定期向老师请教,有时向老师约稿,发动集体智慧产出成果。在教授和老师的加持下,盐趣的回答屡屡成为爆款——「如何看待北大教授找到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新方法:以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这篇回答获得「专业」勋章,并在发布数月后,依然在源源不断获得赞同。他们也会紧跟热点,疫情期间基于跨学科知识,产出多篇回答,获得了来自「知乎科学」的感谢和抗疫知友的挂件。NO.6 棕榈大道知乎是超高性价比的获客渠道「棕榈大道」提供 1 对 1 研究生硕士博士、本科、高中留学相关服务,希望通过知名学府和各行业的精英导师,打破国内外教育信息资源不对称。他们在知乎撰写了 700+ 篇回答、 500+ 篇文章、4 个专栏,覆盖学业规划、留学申请、海外文化、职业规划等方方面面。利用知乎流量长尾,内容沉淀的特点,围绕了打造品牌「有干货,讲情怀,懂教育」的形象,棕榈大道的创作以三种题材为主:1)留学/英语学习相关问题,2)热榜问题,多次获得意想不到的流量,3)规范转载其他公众号的文章。棕榈大道的运营认为,知友喜欢的内容不是泛泛的百科,而是真正能为学习生活提供帮助的实用干货。棕榈大道回答长效问题据棕榈大道统计,知乎的 Sales leads 单价将近是其他平台的 1/2,是极具性价比的获客渠道。目前,知乎单条渠道贡献精准用户数量超过 10%。在棕榈大道还使用知乎商业产品「知+」加强效果,顺利提升了排序,并使用商业插件,在热门回答下收集有留学意向的用户资料,自然导流效率也随之升高。No.7 WordSunny 留学平台比起「粉丝数」,我们更关心帐号权重「WordSunny 留学平台」的运营者认为,和其他平台相比,他们的目标用户——大学生、高中生更喜欢活跃在知乎。知乎的用户质量高、搜索意愿强,偏爱优质干货内容,这是他们深度运营知乎的主要原因。WordSunny留学平台知乎主页自 2018 年入驻知乎,WordSunny 共运营了 5 个矩阵机构号,按照留学申请的目的地进行划分。WordSunny 留学平台通过 2 种途径来找到目标用户:1)关注行业领域的话题:在知乎搜索并关注行业相关话题,再扩充关键词,关注这些话题下的热门问题,问题的关注用户基本就可以确定为目标用户了。2)关注相关问题下的用户:发布内容后,用户点了收藏或赞同,可浏览该用户的主页,就能看到该用户经常关注的问题,如果有 10 个以上用户都关注了某个问题,那就可以去该问题下去寻找你的目标用户了。在知乎运营,WordSunny 并不是单纯关注粉丝量,而是最关注的数据是帐号在领域内的权重,比如帐号常常回答留学相关问题,并获得许多赞同,那会留学领域的权重很高,但在没有回答过的电影、情感等其他领域的权重还是很低。这个权重并没有可以衡量的数据,WordSunny 主要关注的是文章或者回答的点赞率(注意不是点赞量)、收藏量以及帐号的盐值。点赞率与收藏量越高,用户对内容的认同度越高,也就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No.8 云逸未来考研教育帮用户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云逸未来」致力为高校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教育服务,主要包括研究生推免辅导、四六级、考研公共课在线课程及复试指导等服务。知乎是他们发现选题的渠道,遇到好问题时,会在知乎针对问题创作,也会将内容同步发布到公众号、头条号等。对很多人而言,考研是极其考验耐心和心力的过程,云逸未来作为从业者,基于对导师、学生的需求和难点的充分了解,提炼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开设「蔺老师,干货分享」栏目,深刻洞察用户在考研历程中遇到每一个微小而实际的困难,由点及面,逐步帮助用户扫清障碍,获得用户喜爱。文章「导师:我不会录取一个没有成绩,没有科研,没有比赛的学生」,从导师的视角展开简历中可被避免但又常见的 4 个典型问题,给出了多个优秀示范,并就 3 份实际的简历进行打分、批注评价,把简历撰写这个关卡拆解得清晰明了,切实帮助了考研学子规避了常见误区,文章赞同数超过 25k,被知友评价干货满满,实现了机构的品牌宣传。No.9 研途考研教育 VIP名师直播教学,带动用户转化「研途考研 VIP」名师张雪峰在知乎开通多场直播,比如「考研留学 or 找工作,带你明确方向」,给还在为前途纠结的学子提供实用建议,以及与徐涛老师的直播辩论「考研选专业,是否应该为了好就业而放弃热爱」,两位老师唇枪舌战,让知友大呼过瘾。张雪峰直播海报在直播完结后,除了直播回放,张雪峰老师将直播中的精彩片段剪切成片段,方便感兴趣的知友再度浏览和二次传播。这样,通过直播,更多知友通过研途考研 VIP 旗下明星老师,也对机构品牌建立了更充分的认知。No.10 知米背单词利用长尾流量,满足用户周期性需求「知米背单词」 是一款可以结合短语,在考试语境中背单词,帮用户科学记住备考单词的 APP,2017 年开通机构号,分享众多英语考试相关的备考技能,至今累计了 8w 次赞同、27w 次收藏、7w 次关注者。知米背单词在 2019 年 4 月发布一篇回答「最后一个礼拜还能过英语四级吗?」,回答模拟了考试的流程,并穿插注意事项和答题技巧,从时间安排到各个部分的答题技巧、应用模板应有尽有,并在文末附赠了学习资料包,受到知友们的强烈反响,4 个月内获得 8k 次赞同、1.3w 次收藏。知米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持续编辑更新内容,利用知乎的长尾效应,满足用户周期性的需求,引发回答热度的持续发酵。截止 2020 年 4 月,这篇回答已收获来自知友的 1.8w 次赞同、1.1w 次喜欢。职业/兴趣教育篇No.11 东奥会计在线入门类问题也是好问题「东奥会计在线」,是东奥教育集团旗下会计远程教育网站,服务于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远程教育。用户常常将知乎作为熟悉或入门某个领域的学习型平台,东奥抓住了这个场景,挑选了一定关注度的基础入门问题回答,如「哪些职业资格证含金量高,得到了社会认可和需要?」、「有哪些很有意思的财务知识?」、「会计应届生第一份工作找什么?」等等。此外,知乎会不定期收录优质回答进入特定专题,如「备考指南-注册会计师篇」专题收录回答「全天在家看CPA半年能过几门?」、「会计工作面试时,面试官可能会提问哪些问题?」等。收录进专题的回答会在站内二次传播,继而被更多用户看到,更有可能成为高热度问题。备考指南 | 注册会计师篇专题截止到 2020 年 4 月,东奥会计在线累计回答了 3352 个问题,其中 9 篇回答被知乎收录,累积了 8w 关注者。No.12 噼啊求职导流到公众号再进一步转化「噼啊求职」为互联网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专业能力提升、求职咨询等相关服务,目标人群是有意入行互联网的学生群体。新媒体运营方面主要是以知乎为主,通过知乎将用户导流至社群和公众号,进一步维护。噼啊求职在知乎以分享高质量干货为主,来占领有互联网潜在求职意向用户的心智。运营过程中会在相关性高、且热度不错的回答末尾,赠送「产品、运营求职必备的 60 篇干货」等,引导用户关注公众号免费领取课程,上完课之后且认可课程质量的用户会主动填写表单,最后销售以 1V1 的方式进行转化。噼啊求职在回答中插入的课程对噼啊求职来说,回答有一定门槛的专业问题后,只要获赞数能够超过 100 他们就很满足,现在已经有三分之一回答的赞同超过 100,最高的一篇内容已达到 1.7 万赞同。No.13 景略集智「猎奇问题」主打公域,「干货教程」收拢用户「景略集智」面向大学生群体,专注 AI 在线教育,帮助用户快速入门 AI,继而深入学习,涵盖 ML、DL、NLP、CV、DIP 等领域。起初希望做机构号提升流量,通过两年时间的运营,获得了 17.4w 次收藏,以及 6 篇内容被知乎收录,品牌美誉度大有提升,用户的信任感更强了,为获客和之后的付费转化奠定了基础。景略集智将知乎视作重要的传播阵地,是因为本科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这里集聚,AI 从业者也比较多。他们采取一人写稿、一人运营的方式,以「猎奇问题」收揽公域流量,以「干货教程问题」聚拢精准用户。知乎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题目,他们会从生活小事作为切入点,分享 AI 的应用情况,让知友耳目一新。在干货回答里,也不是一味地堆砌论文,而是寻找通俗易懂的切入点,用户不会觉得枯燥,也更愿意尝试免费试听课程。「是不是只有中国有强大的表情包文化?」这篇回答,从分享爆笑表情包,聊到斯坦福大学学生用 40 万个表情包训练 AI 生成器,既亲民又有料,短时间获得了 2k+ 赞同,快速加深了一般用户对 AI 的了解,也从中激发了潜在用户的学习兴趣,并成为景略集智的关注者,甚至转化为用户。至今,景略集智已收获了 8.5w+ 关注,在同类教育培训机构中做出了品牌差异。景略集智在回答中设计的小互动No.14 黑马程序员3 种方式精准触达目标用户黑马程序员是老牌IT培训机构传智播客旗下的品牌,他们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想学习编程、设计、运营、产品、影视的用户,或是已在工作的程序员、运营人员、影视工作者等。在知乎运营了 2 年多,已开设多个和业务相关的矩阵帐号,如传智播客、酷丁鱼、博学谷等。黑马程序员运营知乎的主要目标,是触达想学习编程的用户,并将他们转化为黑马程序员的忠实用户,最终付费报名。触达这类用户的主要方式是:1)搜索编程相关的关键词来找到目标用户;2)回答首页推荐、热榜中相关领域的问题;3)主动发布编程相关的文章、想法等。由此带来的效果是,2-3 月份一共从知乎引流了 4 万用户到黑马程序员官网。Python 正火的时候,黑马程序员回答了「学习 Python有什么好的视频教程? 」,整合了一系列 Python 学习视频资源,发布后很快破 7k 赞,现在这篇回答每周仍能获得 5、6w 的阅读量。黑马程序员运营者认为:在知乎,只要能够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品牌沉淀和营销变现是水到渠成的事。No.15 亿师学用「专栏」收录教师资格证相关文章亿师学的主要业务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线上课程培训等,并提供全套考试教材资料。主要的目标群体是 21 岁至 35 岁的人群,以大学生、宝妈、毕业 3 年左右想转行教师的社会考生为主,其中女生占 80%。亿师学的短期运营目标是成为教师资格证话题、教师招聘话题的有影响力的帐号。亿师学创立了「亿师学教育」专栏,专门收录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信息的文章,关注专栏的用户,可以收到最新文章的推送。机构号开设的专栏,还可以接受其他用户的投稿,将其他用户创作的相关内容也收录其中。截至目前,专栏的关注者已超过 8k。亿师学教育专栏此外,在「教师资格证」话题下关注数 Top 5 的问题下,亿师学提供了详实的干货,「教师资格证怎么考?容易吗?」以及「如何快速有效的复习教师资格证考试?」两个问题下亿师学的回答都已超过万赞。No.16 虎嗅网用「发视频」功能发布设计教程从 2019 年 9 月底运营至今,将近半年时间,虎课网已积累 2w+ 关注者。虎课网是以设计类职业教育为主的自学教育平台,内容涵盖软件学习、摄影艺术、字体海报设计、UI设计、室内设计等 19 大分类,主要的目标群体是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等。目前虎课网累积原创自学教程已超过 5w 个,虎课网用「发视频」功能,更直观地向知友展示各种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想学设计的知友,关注虎课网就能解锁 PS、AI 等常用设计软件的各类技能。虎课网发布了 206 条视频虎课网的内容收藏数是赞同数的 4 倍,充分印证了虎课网的硬核和实用。No.17 普华永道 You Plus 特训计划开通知乎机构号,优化搜索结果展示普华永道 You Plus 特训计划是普华永道在商务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为中国人才市场倾力打造的一年期实践培训项目,包括 6 个月实战学习以及 6 个月名企实践,主要针对 5 年以内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聚焦实战运用,打造通往国内外高成长性一线企业平台的快速通道。普华永道 You Plus 特训计划选择通过知乎和领英这两个平台,来扩展在社交平台的品牌渗透。虽然普华永道 You Plus 特训计划目前在知乎的内容发布还不算多,但短期内目标已经初步达到,那就是通过运营知乎机构号,通过与学员以及潜在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优秀学员的故事与求职心路历程,从而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促进市场对于普华永道这一创新服务的认知与理解。在运营者看来,知乎相较于其他平台,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引领性的话题,常常在这里发酵。因此也考虑加大力度,投入更多精力到知乎的运营中。启蒙教育篇No.18 Momself通过「盐选专栏」等产品知识变现不同于市场上多数落脚点在「育儿」的面向妈妈们的育儿类帐号,Momself 想传递的概念是「别人关心你的孩子,我只关心你」,专注解决妈妈们身份变化后,遇到的亲密关系、日常生活以及职场上的冲突问题,并为妈妈们的终身成长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除了常规写回答、文章等,Momself 在知乎出版了作品《新手妈妈的第一年:我是妈妈也是「我」》,邀请了心理学家、行业名师和「老手妈妈」等,帮助新手妈妈解决在身份转变中实际会遇到的问题,获得了 95% 知友推荐。同时,开设了「盐选专栏」,联合李松蔚、崔璀等心理学、女性自我管理大咖,呈现了「换个角度:洞悉相处之道」等盐选专栏,在打造影响力的同时,获得了持续的商业收入。作为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机构,Momself 已有 33 篇文章和回答被知乎日报收录,或被编辑推荐。平台的推荐和用户的认可,都是 Momself 实力的见证。No.19 EF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巧用投放,事半功倍EF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针对3-18岁的孩子,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课程,力求让孩子们拥有语言能力、核心素养和全球视野。在综合分析了少儿英语影响家长选择培训机构的因素、教育关注用户城市分布、英孚教育目前的投放难点之后,英孚教育通过在知乎的效果广告投放,结合表单情况,不断调整投放策略,最终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机构号的日常运营与广告投放相结合,英孚教育在知乎加固了知友对品牌的认识,拓展用户群体,获得更多表单,降低表单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认知度及普及率,品牌好感度不断增长。其他No.20 第一反应急救知乎是新兴事物传播主阵地第一反应急救是国际领先的急救培训和生命救援机构,目前第一反应急救的线下培训已经覆盖了全国 30 多座城市。2016 年,第一反应急救开始做急救培训,那时急救培训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很多人还以为急救只是医生才能做到的事。开始运营知乎后,反响相当不错,在线下培训中,发现有 10%-20% 的学员都是看到了他们在知乎机构号的内容而来的,这令运营者十分惊喜。知乎的长尾效应也是运营者比较看重的。2016 年,第一反应急救发布「AED 应如何正确使用」,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知识还相当冷门,随着这两年公众对公共急救设施的重视,回答的热度逐渐升温。与产出好内容相比,找到好问题同样重要。由「一条」与第一反应急救联合制作的急救知识视频,被机构号一条发布在回答「你手机中最舍不得删的视频是什么」下面,获赞 6w+,运营者观察到,有不少老人,将那条视频录制下来,即便像素很低,也要在家庭群里传阅。「你最舍不得删的一段视频是什么?」获赞 6w+最近的一个惊喜是,疫情期间,第一反应急救在知乎开通了直播宣讲防护知识,有汽车行业广告商找过来,说看到了他们的直播十分喜欢,希望有跨界合作的机会。对于屡屡带来惊喜的知乎,第一反应急救对未来的运营抱有更多期待。No.21短书平台To B 类教育平台也能获客短书是专业的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教培机构提供深度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教育闭环解决方案。短书旨在将在线教育领域市场上经过验证的,更加高效和高价值的产品功能及运营玩法,快速、简单的交付给每一位中小教培机构。作为一家 To B 的教育机构,短书平台在知乎通过运营机构号,吸引了不少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和下游客户。2020 年 4 月,短书平台的市场负责人加玮,在知乎开通了 Live 「机构号拿下 10000 个赞后,我认为知乎是线上招商引流的最佳平台」,Live 免费向有在知乎开启运营教育类机构号的知友开放,时长 53 分钟,适合机构号运营新手收听。在知乎搜索并进入「短书平台」主页,即可找到 Live 讲座免费收听。
导语:转眼间春招就来了,对于考研考公不是很理想以及错过了秋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简历在面试的过程中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作品集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一份能好好展示自己的作品集是战胜春招的一大武器。一份优秀的作品集,需要从视觉呈现、整体逻辑、项目细节说明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推敲和思考。我们只有不到 5 分钟的时间去抓住面试官的眼球,让他想要浏览内部的细节。目前,市面上大多作品集都有着较高的相似性,然而对于设计师来说,作品集是我们职业生涯的精华合集,应该具备强烈的个人特色,能够精准展现出专业能力和行业经验。本文作者总结了制作优质作品集的实用方法,从分析读者、整体结构、内容和布局、设计技巧和方案、应注意避免的问题、制作线上作品集等多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设计师力求用作品集找到下一份工作,然而大多数人都没能创造出一个既有趣又吸引人,还能推销自己的作品集。但 遵循行业专家建议 和 参考优秀落地案例,能让设计师制作出一个更好的作品集来完美展示其才华和技能。设计作品集要能让人留下印象,感到惊艳。遗憾的是,只有少数作品集做到了。尽管设计师可能是技艺高超、才华横溢的,但如果他作品集表达得不好,仍然会让人感到无聊,而不是惊喜。这样的话,客户会点击关闭,转而查看别人的作品集。设计相关的作品集必须专注于一个目标:销售设计师自己,作品集只有几秒钟的机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只有几秒钟传达个人品牌的吸引力与展示自身的独特风格。大多时候,大部分设计作品集令人失望的原因在于它们缺乏创意、生搬硬套、不知所云。它们的思路要么不够流畅,要么过于混乱和过于复杂。它们可能缺乏关键信息,没有传达个人风格,或者没有展示出专业能力 —— 而所有的这些都降低了被聘用的可能性。国外设计师的作品集作品集要能够快速打动和吸引阅读者,从而帮助设计师拿到下一份工作。作品集不是过往项目的在线存档,它不是为了吹嘘或炫耀过往的项目,它也不是给其他设计师看的,它需要成为一个明确的、有吸引力的设计主张,从而抓住潜在工作机会。一个精致的作品集 应该展示设计师对于战略问题的解决技巧,以及对于设计如何带来价值的理解。客户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设计作品,他们正在寻找独特、优秀、创新的作品,以解决商业挑战,并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因此,为了展示设计师的技能水平、让客户感受到产品质量,设计师应当从战略上规划作品集,并仔细考虑每一个细节。为了制定如何构建优秀作品集的最佳方案,我回顾了自身过往经验,研究了业内标准和优秀案例,并与 Toptal 的几位设计专家进行了交流。这些专家每天都会审核数十个设计作品集。作品集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设计师获得一份工作。一、锁定目标读者设计师得认真思考自己作品集的目标读者。针对目标精心准备的作品集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无论什么类型的设计师 ——平面、品牌、视觉、UI、UX、产品 —— 作品集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设计师想要吸引的读者是谁?如何最好地规划作品集来打动读者?设计师想要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通常,会有三类人查阅设计作品集:客户、招聘人员 和 设计主管。制作一个作品集以迎合这三类人阅读的方法是,用满足这三类人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分层 —— 尤其是复杂的 UX / UI / 产品设计师的作品集。从目标读者的角度思考,做一个作品集会类似于交互设计中的 渐进式信息披露:第一层,针对招聘人员,作品集应设计成方便快速阅读的,将最好的作品展示在前面和中间;第二层,针对 客户,作品集将更深入一些,但同样能够被快速阅读;第三层,针对 设计经理和设计主管,对于 UX / UI / 产品设计师来说,这一层需要有详细的案例研究。在作品集中,有趣的动画会吸引人们的注意(UI 动画 by Outcrowd)1. 三种读者类型招聘人员:喜欢浏览和扫视设计作品集,他们在候选人的作品集上最多只花 3 分钟。他们想要看到丰富的视觉效果 和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以及简短的项目背景。客户:希望看到精心打磨的、高质量的设计作品,如果他们感兴趣,就会花 3-5 分钟的时间来阅览作品集。他们想知道设计师能怎样为他们的业务带来价值,拥有价值导向的设计方法和软技能的作品集能吸引客户阅读下去。一个成功的作品集既能展现优秀的作品,又能表达设计流程、策略和各种设计风格。设计主管:旨在深入了解项目,他们对细节很感兴趣。他们大多会花 5-10 分钟来仔细阅读一个设计作品集,有时甚至超过 10 分钟。在用户体验方向,他们喜欢通过作品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设计思维。主管们也希望可以看到设计师的软技能,在 UI / 视觉/ 交互设计的作品集中,他们想要看到响应式设计、微动画或视频介绍,用动画来展示产品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客户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作品集,从而实现他们的目标。介绍得保持简短精炼(萨多克·塞万提斯)二、合理安排作品集的结构因为只给每个作品集几分钟的浏览时间,客户希望看到结构精良的内容和精美的布局,从而更轻松地进行作品集评估。有些设计师可能会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 他们想要与众不同,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一旦客户留下了负面的印象:信息缺失、作品怪异、导航繁琐,就很难让他们继续阅读作品集。这中间有一个复杂的平衡点。设计师得展示作品并让读者留下印象,同时传达出自己是谁及其寻找的工作类型。例如:一个平面设计师需要快速惊艳读者并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情况下,一个高视觉冲击力的展示案例也许是最有效的办法。从另一角度延伸,用户体验设计师要仔细考虑怎样安排作品集结构,以便进行深入的方案展示。一个有视觉冲击力的平面设计作品集三、作品集的内容和布局首先,展现出你的个人特色来吸引客户来与你合作,作品集要表达出你的设计感。作品集网站的外观和风格应反映出你的特质,公司也会评估设计师和公司团队的文化契合度。作品集可以从简短的自我介绍开始,依次表达你是做什么的、你的感兴趣的方向、你的简要工作经历。对于作品集来说,个人照不是必须的,但它有助于体现个人特色。接下来,把作品们附上 “封面图” 依次陈列出来。将你的设计项目(网站、移动端界面)做成一个个图片卡,附上简短的项目描述,放置在一起。这些图片得足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深入了解的欲望。但是,作品集要合理的树立用户期望——如果人们点击进入该项目,他们会看到什么?设计师可以再次使用“渐进式展示”的方法,并将它应用到你的项目和作品的展示中。对于平面 / 品牌设计师,封面图要能吸引读者点击进专属的项目页,项目页内要有高清大图和更多项目细节。对于UX / UI / 产品设计师,项目页要向大家介绍你的设计过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交互设计产物和设计迭代。在项目页上必须有的:项目简介,项目所解决的问题,和你担任的职责(例如,品牌、移动端设计、网页设计、UX / UI 设计、UX 研究、用户测试)。产品规划路线图是什么?最终成果是什么?你是从头开始设计产品,还是项目中期参与进来的?你是在设计团队中工作吗?你们是如何合作的?显示成果,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成果。突出强调诸如新增收入、留存率和转化率等结果。展示项目的核心经验,这个项目是如何帮助你成长为一名更好的设计师的?项目库应该在视觉上有足够的吸引力,从而让读者想了解更多(Gabe Cagara)一个单独的 “个人” 页面,典型的介绍信息有:你是哪种类型的设计师,有什么特长,以及你要找的工作类型。“个人” 页面不是展示你的爱好,你的宗教信仰,或者展现你有多喜欢烹饪。请体现你的职业专业度。在作品集网站列出设计师的 技能 和 首选工具 能帮助客户和设计团队发掘会使用特定工具(Sketch、Figma、Adobe XD 等)的设计师。此外,不要忘记链接上你的 LinkedIn 个人资料、Medium 专栏、以及其他你放有作品的设计网站(Dribbble,Behance)。四、设计作品集要包含哪些内容展示最好的作品,而不是所有作品。精心挑选展示的内容和展示的标准 —— 毕竟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考虑展示一些没有成功的方案以及放弃的原因。展现出你探索过哪些方案但最终没有采取它们?除了呈现设计作品,作品集要讲一个如何制作作品的故事,并讲解你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尝试展现你的工作软技能。将几张设计展示(或者是设计回顾、战略计划)的幻灯片组合成拼贴画形式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远程或到场工作,传达出设计原理和概念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谈谈你在工作中使用的设计方法和专业技能。展示内容包含交互原型、小动画、动态展示,而不仅仅展现静态的设计,客户喜欢看产品视频或 GIF 动画。Maurício Tonon 的作品集包括清晰的项目介绍,他的职责,设计能力和使用的工具,以及项目的动画展示五、设计作品集中无需包含的内容不要包含旧的、过时的作品:任何在平面 / 品牌 / 视觉 / UI 设计方向完成超过五年的作品看着都老旧了。设计行业是动态的。客户是在寻找新颖的、符合当前时代风格的近期作品。不要展示太多图片,尤其要避免展示出低分辨率、像素化的图片:一张坏的图片会比一张好的图片更突出,它只会给人留下糟糕印象。避免设置页面密码:大多数读者没有时间去找到设计师本人询问密码,再返回作品集网站打开。密码相当于是一堵墙,阻碍了人们浏览作品集,提供了糟糕的用户体验。反倒是可以先展示一个有吸引力的设计,再用 “联系我,来了解更多细节 ” 的文字上附上个人链接,保密项目可以在面试时来屏幕共享。最好避免在作品集网站上设置页面密码。它们妨碍了用户的使用六、作品集设计技巧和最佳方案有策略地组织起你的作品集:保证内容、结构和布局的优秀。思考哪些内容放入作品集,哪些内容可以放弃。最好包含 4-6 个项目,确保一切简约、清晰、易于浏览。不要胆怯,要大胆:客户需要在几秒钟内了解你是怎样的设计师和你的专业能力,放上能让作品集脱颖而出的独特、直观的项目。以简短的介绍开启作品集的展示:列出你的经验、主要成就和专业技能。用视觉去展示和描述:人们是视觉动物,描述一定要简洁,人们需要阅读的文本越少越好。发掘自己的优势,并将展示的重点放在你想要的工作类型上:如果是想找视觉设计 / UI 设计的工作,就展示视觉设计 / UI设计的项目。如果是用户体验设计,就介绍用户体验的项目。不要混合展示各种类型的项目,这样会削弱作品集的表达,客户无法了解你的核心能力,千万不要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万金油”。先展示你最优秀的项目:大多数招聘者和客户不会看完所有的项目。对于产品设计师,要展示 2-3 个项目,但每个项目展示方式要有所不同:展示出产品策略与 UX / UI / 视觉设计的融合。并不是任何事情读者都能理解:作品集一定要清晰,把项目掰碎了再展示给读者。用标题对项目和你的职能有一个精简的概括:例如:“为一家金融科技初创公司的企业 SaaS 平台进行用户体验设计”,这个标题可以迅速传达项目的内容和你的职能。表明你能够从头到尾完成一个项目,也能够在项目中期加入,用设计带动团队。插画师也可以用案例分析来展示他们的设计过程(Slack插画项目:Alice Lee)为不同的受众展示各种媒介的多样化项目,以展示设计的灵活性。客户正在寻找“几乎可以设计任何东西”的设计师。如果是网页设计师,请提供所设计的网站的 URL(如果自从你工作后它没有改变)。客户更喜欢看最终的实时网站,而不是静态截图。在项目页面上,先展示完成的设计,并简要提供背景。然后,深入了解设计过程。在每个项目结束时,提供核心的学习经验和项目成果,以及你在项目中的贡献如何使项目成功。如果刚开始做设计师,没有足够的项目可以展示,可以拿出一个练习项目。例如,重新设计一个知名品牌的网站或应用。针对搜索引擎优化作品集。这会让你更容易被发现。使用“图像 alt 标签” 来描述图像,这些标签为搜索引擎爬虫提供图像上下文。从设计经理或招聘人员那里获得关于你的作品集的专业反馈。请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朋友检查你的作品集用词是否精准。使网站易于浏览,并使其对手机端用户友好(响应式设计)。动态项目展示总是很吸引人,让设计师脱颖而出(Zhenya Rynzhuk)七、用户体验 / 产品设计师的作品集要点由于在体验设计过程中创作的大多数作品和成果往往视觉效果平平,因此用户体验 / 产品设计师一直苦苦思索如何能制作一个能完美展示他们的天赋和技能的作品集,这里有一个有效的方法。例如,在 UX 作品展示可以使用拼贴排版和双色排版,在你专注于展示设计过程时,可以使用读者能立马理解的视觉排版,传达适量的信息。通过论文和设计依据来说明你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说明设计过程中收集到的关键点,以及你的设计决策是如何转化成具体的成果。谈谈你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来发现用户行为、动机和需求的,这样做可以让客户更好地理解你的产品构思过程、方法和策略。当人们阅读你的作品集时,要向读者 明确用户体验的哪些方面是你所擅长的。你是注重于视觉设计还是 UI 设计?你有做用户体验研究吗?你在某个项目中的职能是什么?描述出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是如何得出解决方案的,但描述要简短。UX 设计师可以把他们的作品集看作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项目,作品集得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思考客户想要看到什么,展示你对整个 UX 设计周期的了解。通过使用拼贴排版,可以让用户体验作品变得好看(Kurt Winter)八、避免在作品集中出现的错误妨碍读者高效评审作品集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到设计师的求职。当客户和招聘人员遇到评审障碍时,他们有可能跳转到下一个设计师的作品集。这里例举了一些常见的错误。作品集的展示方式过于特立独行和“创意过度”:这会影响到实用性,使作品集难以定位。让作品集易于浏览,最好用作品来打动人,而不是作品集的版式设计。重点应该是直接了当地呈现客户想要的东西,不要有多余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要粗心,在细节上下功夫:根据拼写和语法去检查你的用词,客户也会根据设计师的专业性来评价他们。作品集没有清楚表述你是什么类型的设计师、你寻找的工作类型、以及求职的行业/企业意向,例如电商、B2C、品牌、移动端、初创企业、大公司等。避免无休止的滚动页面:将演示文稿拆解成小板块,以供客户阅读,首页不需要包含一个你自己的详细介绍,把自我介绍放在 “关于我的页面” 上(仅一页即可)。避免在未说明项目内容时呈现杂乱无章、随意的项目图片:记住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示项目,一定要提供项目背景,人们没有时间去解读冗长的文字和杂乱无章的图片集。使用实物模型图来凸显设计细节,而不是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不要试图在表现形式上太过花哨(使用歪斜的、3D 设备模拟图和图像)。将作品以一系列倾斜的、等距的图像来呈现是非常做作的,也是要避免的常见错误。这样呈现的作品展示不够清晰,设计无法得到合理的评估。将作品以一系列倾斜的、等距的图像来呈现是非常做作的,也是要避免的常见错误。这样呈现的作品展示不够清晰,设计无法得到合理的评估。没有明确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是什么:特别是在较大的团队和项目中,说明你在项目中的参与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正在寻找 UX 设计岗位,在展示 UI 设计作品之前,先专注于展示你的 UX 项目。把 UX 项目放在首位,向读者展示出你的优势和兴趣所在。不要先展示一个品牌风格指导规范后再展示不能反映该品牌指导的设计作品。不要在项目库中展示会把读者带到 “近期上线” 页面的图片。当项目完成后,再在作品库中展示出项目。不要让你所有的项目看起来都是一样的 —— 用一个沉闷的、模板化的格式展示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用另一个角度呈现不同的故事,以吸引读者继续浏览。不要只展示你所工作的大公司的 logo:相反,把重点放在你如何提供自己的价值上。展示你所做的事情和你工作带来的影响比展示在 Facebook,谷歌或亚马逊工作过更令人印象深刻。用户体验设计师 / 产品设计师应该避免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展示大量的设计细节,避免在没有说明设计过程的情况下直接展示成果。不实的项目内容会让人反感:例如,使用任何人都可以购买的 UI 套件和网站模板作为自己的项目。有些客户可能不熟悉它们,但很多招聘人员和设计经理都非常熟悉。即使设计师们暂时逃过一劫,但很快就会被发现他们并不具备高质量的设计能力。九、设计师如何建立线上作品集?当前市面上有很多不用编程就可以制作的作品集网站,他们都提供了丰富模板资源。免费作品集网站大多数功能普通,它们使用的是主机的公司品牌和子域名。付费版从每月 6 美元到 15 美元不等,它们提供给设计师专业作品集搭建服务和一个自定义域名。这些无需编程的平台,例如 Webflow,提供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集模版十、最后的建议线上设计作品集是你面向所有人的设计展示,它也许能帮助你获得下一份工作。其实,作品集是能反应出你是否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在制作上。为了制作出优秀的作品集,你必须精心设计它的内容、结构和布局。当设计师们思考如何制作一个作品集时,他们会研究其他人的设计作品集,并从中学习。他们会思考某一个作品集有哪些好的地方?哪些可以借鉴,哪些不可以?同时他们也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客户是否会招聘该设计师。当客户查看作品集的时候,他们会思考未来将如何和你一起开展工作。他们会想:这个设计师的经验、作品和技能将如何运用于我的项目中?在我的项目中与他们工作起来将会是怎样?设计师应该把自己放在客户的位置上进行思考,设计师得记住客户只会花几分钟在作品集上,要让客户轻松地从作品集中得到重要的信息、看到最好的作品。原文作者:Miklos Philips原文链接:https://uxdesign.cc/showcase-your-skills-how-to-make-a-portfolio-d6f873ca70fe译者:曹竞羽,审核:徐曼鹭、张聿彤,编辑:徐小淇本文由 @三分设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