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目前是学习和工作使用比较多的小语种,无论你是去旅游,还是去日本留学,或者想考研,又或者想进日企工作等等,在这些地方都需要接触到日语的,最近很多在上海的小伙伴们开始咨询小编那家培训机构好了?那么这几天小编也是没有闲着,找了好多日语培训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关注度、教学特色还有老师的教学水平情况进行打分,最后推荐一个比较好的比较专业的日语培训机构,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类型——日本村外教网,一下简称日本村吧。1.它们是全天全年不打烊不管你是想在早上或者晚上学习的同学,日本村都是可以满足你的,一点在其他机构上是不能满足大家的。2.课程是按照日本外教的方法日语本来就是为了学习日本人的思维,解决的就是“哑巴”式的语言,这一点日本村做到了,解决了你的口语问题,在实际运用能力上也得到了解决,这一点虽然其他机构上也做到了,但是在价格方面真的是差别太大了。3.这一点就是比较厉害了,自由随时随地预约上课,不管你是在路上,还是在家里,只要你预约了就可以上课,哪怕只是提前一分钟也是可以的。4.专业的外教老师,日本村选的老师都是外教老师,这一点有的其他机构也做到了,只是请了一些日本人而已,但是无法满足优质的教学服务,但是日本村就不一样了,线上教育,筛选优质的老师给同学们上课。5.学习教材,这一点也是其他机构所不能媲美的,日本村是独立研发的教材,很人性化,尤其是对口语薄弱的同学,更是有一个质的提高。6.一对一服务,或者一对三小班制教学,这一点也是很棒的,如果一个老师针对几十个学生,那么这个学生学会学不会老师根本上是不知道的,并不是说这个老师不用心,而是学生太多,老师也顾不过来呀。但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三的话,这就很容易被老师发现了,哪怕只有一点点不会,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的,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7.体验试听课8.老师的评价制度,专业为学生打造的,学生上完课之后,如果你对老师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在评价里面写,这样也方便老师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提高,为你下节课更完美!
这段宅家期间与好久不见的辅导员已经成为了亲密网友醒来第一时间报平安顺带唠唠日常和学习进度竟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友标识基础版进阶版(为了我们的友谊巨轮冲鸭)每天起床第一句就是和我的“网友”说早安辅导员醒来不仅被99+消息轰炸还能收到有爱的小表情(今天也是要加油的一天嗷)你最想知道的每日一问开学时间定了吗辅导员看到新闻第一时间就告诉你还不忘提醒大家切勿自行提前返校一定要等学校通知噢(辅导员其实是想见你们了)(同学,你被辅导员盯上了)辅导员第一次组织线上班会必须提前准备班会内容对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心中有数(辅导员也超紧张的)(熟悉的背景,难忘的线上班会)(听身在武汉的同学讲述这段时光)(辅导员其实更担心下播认不出群里自己的表情包)(辅导员开完线上班会也在好好反思噢)辅导员不仅监督学生上网课他们也要刷网课写作业(原来辅导员也在跟学生抢网速)不仅是第一时间发布通知的“网友”也是大学里特别的知心朋友更是面对选择时提供参考的人生导师是无话不说的兄弟更是掏心掏肺的大哥是相互安利的姐妹更是语重心长的大姐姐为我们每天在线的辅导员点赞!相信大家的辅导员绝对不止一种角色一起来聊聊好久不见的辅导员无比亲切温暖的“大姐姐”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学生消息“嗯嗯”“嗯呢“”非常好呢”有时还能接上你的土味表情包陪你聊学业聊兴趣聊就业聊人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聊不到初入校园她陪你找教室找食堂烈日炎炎,她陪伴你一起军训临时住院她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告诉你别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关心照顾学生面面俱到的她总是具备暖宝宝体质(烈日炎炎,辅导员在你身后为你记录点滴)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大”“老大“课余时间也会陪学生打球“凶神恶煞”地要和学生一争高下开场前却不忘提醒学生做好热身像兄弟,更像“大家长"他也是多才多艺的优秀“偶像”是会设计会主持的跨界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证、教师资格证、会计师资格证……全部配齐侧脸像李现正看似霍建华文艺晚会上一定有他的节目(想起文艺晚会上全场高呼的encore了吗?)别人家贴心的暖男他记着班里每个人的生日都会在群里发“生日快乐”过年给每个人写了不一样的新年寄语暗中了解学生的兴趣跟每个同学都有共同话题(亲切的字迹,满满的感动)无所不知的“答案之书”辅导员,教务处在哪啊老师,我是考研还是工作呢唐姐,这两个实习哪个更好呀他们总是帮我们解答各类问题他们有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人生经验他们更熟悉社会准则和职场规则是我们首选的“答案之书”自从当了辅导员他们每天自省吾身1000遍今晚有没有学生夜不归宿毕业生的离校和就业手续都办好了吗奖优助贷的申请表都收齐了吗以前他们的朋友圈是分享自己的生活现在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二个教务网不是党建活动、社会实践就是校园资讯、活动现场还要想尽法子宣传班级日活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这就是随时在线的辅导员真实写照辅导员的心里全是学生我们更应学会换位思考对他们多些理解与尊重真心想对辅导员们说声“谢谢,辅导员辛苦了!”一起来评论区召唤辅导员吧~~~来源:学校共青团、团在校园、上海学联留言爆料欢迎广大网友爆料,无论是校园新鲜事、突发事、烦心事,还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欢迎文末留言,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如有需要将化名采访。反映学生呼声,回应青年诉求,报道校园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中青网教育在行动!合作电话:010-64098582
I will run, I will climb, I will soar我奔跑,我攀爬,我会飞翔I’m undefeated永不言败Jumping out of my skin, pull the chord欣喜若狂,拉动琴弦Yeah I believe it哦,我相信。The past, is everything we were don’t make us who we are往昔,逝去的光阴不会决定现在So I’ll dream, until I make it real, and all I see is stars所以我们梦想,直到变成真,看到满天星光Its not until you fall that you fly不怕跌倒,所以飞翔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当你的梦想成真,你是不可阻挡今天是2020年6月17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天气小雨。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考研,写文章之前大概查找了一下数据,201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仅为177万人,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到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238万,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而我们2020届考研更是达到了破天荒的341万。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5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已接近翻番。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国家对研究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扩招,似乎对2021年考研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但今年疫情造成的经济不景气,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今年3月份的春招几乎全部取消,大多毕业生还是处于待业状态,这些待业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又会扎入2021考研大军,照此看来,一些专家估计的2021考研人数突破400万似乎并不无道理。之后篇幅我将分享我的整个考研过程,也算不上是经验吧,就当是浏览一段别人的人生经历,希望能给各位有打算考研打算的读者带来一丝帮助。我正式决定考研大概是在大三上半学期的国庆期间,坦率来讲,当时选择考研不过是为了大四毕业能多一个选择罢了。更或者是一种从众心理吧,当时班里一多半人考研,坦白来讲,我觉得大多数考研生其实更多的是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决定了考研。考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报班,我当时的想法是自制力比较差一点,希望报个班可以起到个监督作用,而且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报个辅导班可以给我一个考研规划,不过很可惜,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这些疑虑辅导班很难帮你做到,或者可能是钱没花到吧,1300块钱还要啥自行车,一分价格一分货,身边同学有报3万多的面授班效果自然不能跟这个相比较。所以在报班问题上我觉得要么就报个几万的面授班,进行封闭式上课,要么就不要报班,自己寻找方法,自己学习。找一个你的师兄师姐,报考学校,专业都无所谓,关键是他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时间分配,请教他在考研中遇到的问题,各科的学习方法,存在的不足,了解了这些你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的,节省很多时间,寻找学长学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复习公开课期间,·你可以找你们学校熟悉的学长学姐向他们咨询,后期复习专业课时,找一个你报考学校的学长学姐,这个太重要了,专业课的复习最佳方法就是向他们请教。学习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但并不是付出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的,这场竞争341万人参与,真的太残酷了,它不会同情你,可怜你。接下来就是选专业了,无非就是两种,本专业,跨专业。选专业首先你得决定是否学数学,如果考数学的专业,选择专业时间其实不是太着急,我好像是在暑假结束之后,大概九月份才最终决定了报考专业,我本科是市场营销,属于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每年都是那种最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数多,招生规模比较少,结果分数每年都特高。所以我们专业考研报考本专业的几乎寥寥无几,跨考教育,法学这方面的比较多,所以首先你得结合你自己情况,看本专业或者这个专业大类是否适合你。在决定报考专业之前我查询了往年相关学校的管理类拟录取学生初试分数,顿时就对管理类专业泄了气,普通财经类院校的分数都要比国家线高出一大截,而经济学比较起来稍微轻松一点,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初试报考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算是一个小跨吧,管理跨经济其实也算不大上跨,毕竟管理经济都是相通的,而且所学专业课本科都有涉猎。当时想的是劳动经济学跟我们管理的人力资源很接近,我对人力资源也很感兴趣。而且它初试的考查内容我们本科阶段也都学过,虽说忘的也差不多了,但毕竟还算是有点印象吧就这样选择了专业。报考学校这个不需要太着急(只针对考数学的专业),其实考研分数只决定于数学和专业课,专业课如果确实下功夫了其实是拉不开差距的,关键就是数学,整个暑假时期是提升数学的阶段,如果9月份暑假结束,数学复习的不错了可以选择一个好点的学校985/211都可以尝试,数学复习的一般要么就直接报考本校或者普通高校,数学复习的很差或者根本就学不进去,直接报B区院校。初试之前选学校你对B区院校爱搭不理,复试调剂的时候这些学校让你高攀不起。(亲身经历)暑假结束之后,我决定了报考学校,选了东北财经大学,作为老牌财经院校,在北方地区还是很认可的,报考专业往年分数也不是太高,然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寻找专业课资料,我觉得复习专业课最好的方法就是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咨询他们当时考试所用的资料,在微博,贴吧里找,学长学姐一般都是很热情,很乐意解答的,在此要感谢东财的学姐一直对我的帮助,不过还是有点遗憾没能最终成为校友。专业课书一般都是很枯燥的,尽可能找上配套的视频讲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名词解释,做课后题。尽可能的找到十年内的专业课真题,别的学校不太清楚,东财的专业课跟往年相识度近70%。这也就是为什么专业课能达到接近140.英语复习这个就没什么可讲的,无非就是单词关,单词是英语之本,前期买一本好的单词书,踏踏实实的背单词,我当时用的海文的单词书挺好的,淘宝上好像也才二三十块钱。做题方法套路每个老师都会讲,不能只靠那个,没有单词积累的套路都是瞎扯淡。英语语法如果实在学不会可以放弃,影响不会太大。作文功底太差的可以在考前背十篇左右的模板作文,王江涛的英语作文挺好的。虽然给你拿不了高分,但最起码不会太失分。另外身边同学有报考虫,新东方的系统班,考的也挺不错的,英语虽然拿不了高分,但是不能忽视,每年都有一堆人卡在了国家线上。另外,12月份的四六级考试一定要参加,这是你为数不多的可以进行真实的考研英语模拟的考试,政治,没说的,跟上你肖大爷,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必买。高中是文科生的话,如果时间不太充足可以不需要看视频,直接看书做题,理科生也只需要看个哲学那方面的视频就可以了,这一章节不好理解。我政治是在10月初才开始看的,没有看视频,买的徐涛小黄书背诵版,做题用的肖秀荣1000题。然后11月份出来肖八,只需要做选择,肖四出来背大题,哇哇的背,背到滚瓜烂熟。认真走下来应该不会低于65的。考研买资料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并夕夕是真的香!!!虽然纸质有点小瑕疵,但是不影响使用。(不提倡盗版哈,大家“有实力的话还是要支持正版)。数学,没说的,这个是真没说的,付出了最多的时间,结果是最差的。可能是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吧,就不跟大家分享了。2021是一个奇数年,数学应该不会太难,大家把握住机会!2020年真的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原因好多学校都推迟了出初试分数的时间,不过辽宁还是准时的2月10号出分,说不紧张都是假的,当时都是别人帮着查的,338,不高不低,专业第五。好多机构都预测国家线会降,而且后来传出消息国家要扩招,国家线降分似乎是榜上钉钉的事,感觉有点希望,然后就准备东财的专业课复试,结果4月14号国家线出来,343,开恩般的降了2分,不过还好,有机会调剂B区,真的调剂太难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身心俱疲,晚上睡觉经常都会做噩梦般的醒来。说到这,非常感谢我二妈,调剂的时候一直帮忙联系学校,联系老师。然后最终就决定了调剂兰州财经的统计学,重新学习一门新的专业课,虽然最终由于报名人数太多,没能进入复试,但真的很感谢兰州财经的老师,一直在帮忙解答疑问。5月21日,接到了云南财经的复试通知,又是一门全新的专业课,真的都快逼疯了。10天时间学习三门专业课,emmm,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那段日子怎么过来的,而且那几天还在忙着答辩,照毕业照。五月一共就三十一天,但是感觉经历了好久好久,真的是太忙了,就这样匆匆忙忙的毕业了。云财的学长学姐真的很热情,解答了我的好多疑问,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在考前两天的时候,由于中途走了一部分考生,云财继续接受调剂考生,而且新接收的考生都是一志愿报复旦,上海交大,对外经贸这类的学校的大神,当时真的都快崩溃了。庆幸自己能够继续走了下来。复试当天紧张的要命,而且状况百出,上午十点半轮到了我,结果不知道还需要身份证和准考证,当时一堆老师在镜头前,尴尬的要命,然后老师给推迟到了下午,通知上说的是中午一点半开始面试,结果由于上午我的缘故提前到了1点,当时我正吃饭,手机静音,漂亮,又这么完美的错过了,最后打电话通知最后一个面试。面试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本科的毕业论文,说到这个我真的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冯霞老师,正是冯霞老师对我们论文的严格要求,才能让我顺利的通过了研究生面试。下午2点左右考完试,然后5.30就收到了通知,颤抖的点了接受拟录取,整个一年半的考研经历结束了。另外还有个工作的问题,9月份的秋招到底要不要去参加,我觉得如果你不是笃定非研究生不上的话,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签就尽量签了吧,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就像今年这样,突发情况,春招基本上就取消,考研落榜的继续步入残酷的考研大军。我也是在9月份的时候签了三方,然后6月录取了之后,和公司违约,虽然缴纳3000块钱违约金,但是3000块钱给未来买个保险我感觉也还是挺值得的。再见了我的大学。
摘要: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复试工作,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老师组织“云端”赏校园,线上师生见面会。 疫情打乱了今年一系列招生考试的节奏,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便是其一。往年3-4月进行的复试,挪到了5月。据了解,今年上海海洋大学计划研究生招生1600余名,将采取线上复试。为缓解待试学生的焦虑,4月28日,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的教学院长、专业教师带来了两场线上直播,为2020届考研学子深入了解学校,做好复试准备出谋划策!早上10点,第一场直播开启,出镜的老师们先各自介绍了自己负责的专业领域。本次直播近距离带领考研学子了解海大信息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的学院概况、师资力量、学术项目、实验平台、学科竞赛等情况,同时邀请各学院专业教师分享考研心理调适及专业知识准备方法,安排师兄师姐分享复试准备小窍门、导师选择及研究方向选定的攻略等。导师选择、专业方向、科研项目...研究生复试在线“云辅导”。线上观看人数达到了6000多人。老师们进行线上直播答疑。直播展示科研教学场所,让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来当面参加复试的同学们更加了解学校概况和专业方向。“云”赏校园。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朱国平(图中左二)告诉记者,往年的研究生复试基本都在4月完成。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要到5月才开始复试。考生们也都比较心急,他每天都能收到10多封咨询复试的邮件。鉴于这样的情况,他和同事们商议开一个线上见面会,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同时提醒考生一定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复习,因为采取线上复试的形式,专业面试的要求会有所提高。线上视频见面,帮考生们答疑解惑。
很幸运能够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拟录取,正式通知还没下来,总是觉得现在说还有些早。因为已经有好几位仍在等复试的同学问我了复试的情况,所以打算先写一下,关于初试和复试的详细内容,仅供同学们以及学弟学妹们参考,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一研为定,没有任何想炫耀的意思。如果言语表达中有任何冒犯的地方,请多多包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及心态的问题,接着是关于初试的准备,最后是关于线上复试的情况。01、自我介绍及心态我本科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期间没有科研,没有奖学金,6级只考了514分,在校绩点也不高,只有3.31,可以说是一个学渣的逆袭吧。初试考了391分,英语一82分,政治76分,西医综合(306)233分。专业课并不算高,因为今年有很多400+的同学,复旦那边今年学硕和专硕都考的306,真的是神仙打架,建议专业课部分再看看其他高分学长学姐的经验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效率会比较高。我想把心态作为最重要的部分来讲,因为心态在考研的初试和笔试部分真的是非常重要,而技巧那些在网上已经有太多太多讲的很好的帖子了,B站学习区也有很多讲的很好的视频,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我也会把我的方法写下来供大家参考。关键在于看了别人成功的方法,要自己沉下心来去尝试,通过尝试才会知道哪些适合自己,哪些需要改进,用马哲的话来说就是“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然后面试过程中我自己觉得我能取胜的关键点在于我心态好,因为我全程几乎是笑着面完的,面完后去关第二个机位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在冲我笑,还比了“耶”的手势,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了。在复习准备初试的时候,我真的心态崩溃了好几次,有因为学过的东西完全不记得,有因为做题总是很不尽如人意,也有因为辅导机构的模拟考试考得特别差。我记得当时已经是9月中旬了,大连李睿出了一套模拟卷,当时西医综合我只考了180分,我真的是很崩溃了,因为看以前的经验帖都说西医综合至少要考到220~230,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哭,哭完接着复习。要特别感谢一位朋友,他告诉我要冷静下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去改进。后来我逐渐找到了方法,开始从头再来,查漏补缺。所以我觉得只要找对了方法,进步是一个很快的事情,尤其是应对这种应试性考试,很多的辅导机构其实已经破解了这种套路了。也真心希望二战的同学们以及学弟学妹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不要无谓的焦虑、着急,那样反而不利于复习,真的沉下心来做一点事情。我在准备考研初试的时候,就一直用一段话激励自己,在这里也想分享给大家:“要相信自己,考上的大部分都是同龄人,放茫茫人海中大家都很普通。重要的是要正视自己,承认自己就是个垃圾,去做一点什么,去提升自己,努力过了还达不到,那就是我不配,我不会后悔。犯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真正做到绝对自律没几个人。但是懒也要看什么时候,平时懒一懒没有关系,关键的时候不能懒,熬过去了,目标完成了,人生就不一样了。最后自信都来源于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脚踏实地才会有自信。第一步要去努力做点什么,比如理解透一个知识点后,这一章的习题95%都能做对。有了一定的收获后,才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才会更有行动力,继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整个的考研过程中,会时而觉得自己能考上,时而觉得自己考不上,都是很正常的。觉得考的上的时候就稍加放松,觉得考不上的时候就积极找原因然后查漏补缺,平常心对待即可。下面说一下为什么选择交大。其实很戏剧性,因为几个偶然事件让我觉得自己与交大有着不解之缘。首先是在大二的一次考研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也算是学渣逆袭协和内科学的学姐说的一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因为我那个时候成绩不太好,名次好像是110+)。她说:“老师不怕基础差的学生,老师只怕不肯学的学生。”她六级分数也不高,但是她跟老师说:“没事,那只是我几年前的水平,不代表现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想以后的事情,我觉得也许我也可以拼一把。第二件事是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我偶然中发现了上交一位辅导员梁老师分享(辅导员娘亲),里面记录了很多梁老师在做辅导员工作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而且很多也是当下的我所面临的迷茫与困惑。所以原来连交大的学生也会有跟我一样的迷茫与困惑,甚至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我的问题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办法去解决就好啦。于是渐渐地我开始关注上交的一些信息,也间断地在娘亲的公众号留言、评论,成功的引起了娘亲的注意。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应该是右下角有一栏学生周记,说不定里面也有你的困惑与应对方法。第三件事是在大三下学期期末的时候,很意外的在上交研究生会的微博下中了一次奖,奖品是一套海飞丝的洗发露与护发素,是用顺丰寄过来的。我当时内心:上交真有钱!然后我就决定,我要考上交!既然决定要考哪个学校,就不要犹豫,做好吃苦的准备,只要能考上,让我干啥都行。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考研前一个月,我又偶然的在上交研究生会微博中了一次奖,偶然到让我觉得这就是上交与我的不解之缘,我一定能考上。就是有一天晚上我很烦,学不进去,随手打开了微博,看到一条抽奖信息就随手转了,大概过了20多天,我又很烦,跟我同学聊完随手点开发现我中奖了,奖品是华为3手环。我当时真的很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但是在自习室就只能自己偷着乐啦,从此这就是我的幸运手环了,11是我的幸运数,对了,我的农历生日是十一月十一。02、初试准备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明确目标院校与专业的历年分数线,招几个人,多少分比较稳,多少分保底,分摊到每门课需要考多少,然后朝着这个分数去努力。比如上交仁济内专去年最高分387,最低360+,当然有一个330+的,这样的非可控因素咱不能比,去年招了6个,今年研招网上后来公布的是4个名额。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保底370,最好能考380的目标,那么英语政治就得双70,西综230,最好240。然后说明一下,我自己不是喜欢看书的类型,所以都是以视频为主,手写笔记。英语部分辅导资料:朱伟的恋恋有词、唐迟的阅读的逻辑、张剑的黄皮书、王江涛的作文、何凯文的课程、刘晓燕的翻译、唐静的翻译英语我是准备的比较早的,因为我英语并不是很好,心里没底气。18年下半年(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用百词斩背考研单词,一天50左右,百词斩是学完了一遍就进入复习模式,反正就每天刷50或者100个。后面我还挤出中午的午睡时间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我看的是新版,有很多注水以及商业推广,但是可以开倍速看。时间不够的同学可以看老版的,内容都差不多的。虽然注水,但我觉得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尤其是当时的我真的有些年少轻狂与无知,从朱伟灌水的那些内容中,我渐渐地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开始沉下心去反思自己。后来因为期末要应付各种考试,就看了前20个单元暂停了。19年的1-3月份的时候我把恋恋有词和词组背多分完整地看了一遍,并且边看边记笔记,就在书上写,很多会重复的写,因为多重复几遍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我朋友也跟我说要做到全面与重复。百词斩是每天复习100个。4-5月份的时候主要看的是何凯文的课程,长难句、阅读的kk三步法,还有微信的每日一句都一直在跟。我想说Kk三步法不推荐这么早看,因为技巧比较多,不是真正的建立在读懂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就像万丈高楼地基是空的,不安全。可以放在8-9月份,做完一遍真题后当做一种提高效率、查缺补漏的方法来使用。推荐看唐迟的阅读的逻辑,亲测好用,甚至可以多看几遍,比如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带着耳机听他讲。4月份的时候去肾内科实习带教老师比较严,每天干完活回来只想瘫在床上,书看的比较少,但是也有不少专业方面的收获。6-7月主要是第一遍真题,买的张剑黄皮书,只做完形填空和阅读,完形填空倒还好,经常能对一半以上,阅读就不行了,运气好每篇能对3-4个,运气不好只对1个,甚至全错。每天大概是2-3篇左右,主要是看时间,做完后自己翻译,所以后期翻译的复习也省了一些时间。这个时候发现我的问题在于我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以及一些单词不熟悉,而考研的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会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与观点,或褒或贬,必须要读懂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我就又去翻经验贴,大家都推荐唐迟,虽然这个时候才开始看有些晚了,毕竟3月份左右课程就更新了,但是我一直坚信只要从现在开始,哪怕只剩一个月都不晚。同时这段时间的单词也改变了策略,利用任何可能的时间,走路也好,吃饭也好,每天刷1000个,虽然可能会觉得刷这么多也记不住,但是大部分单词是熟悉的,熟悉的单词直接就过了,而不熟悉的单词能增加见面的次数呀,短时间内多见几次自然就认识了。所以到最后两个月我没有再背单词了。8-10月份主要是作文,然后真题完整地做了第二遍。新题型、翻译都是凭自己感觉做的,效果不是很好。阅读配合唐迟的阅读的逻辑,错的多的文章以及没搞懂得就再看一遍唐迟的解析,渐渐地正确率就上去了。作文先看的王江涛的作文课,他说大道至简,就简单粗暴的背他个40篇,开始的晚的背20篇。抱歉,我做不到40篇,但是我真的背了20篇黄皮书的范文。因为我觉得王江涛的范文比较高级,我背不下来,黄皮书相对简单,更适合我的水平,而且大家都背王江涛到时候撞车了怎么办?每天早上6:35-45起床,7:00左右下楼,背1个小时作文,不要熟读,不要熟读,不要熟读,因为背顺了在考场上才有底气,才能一气呵成还没有错误。后来看了何凯文的作文,就是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每一句怎么写,这个时候每天早上背的东西就派上了用场,灵活的改编,形成自己的作文模版。11-12月份主要是真题的第三遍以及翻译和新题型,最后把之前总结的作文模版再背背就可以了。还有何凯文的凯旋门课程可以看看,主要是一些英美的背景知识,了解以后会更容易理解文章主题,还有一些技巧也很有用。做真题主要是查漏补缺,发现哪里存在问题就赶紧去弥补。翻译看的刘晓燕的翻译课和唐静的翻译课,个人更推荐唐静,这个看自己的情况吧。翻译不难,抓住干,调序就出来了,前提是单词要背熟。新题型也是看的唐迟,感觉不太适合我,不知道是我太烂还是怎样,反正效果不是很明显,最后没办法只能自己啃,以至于到考试前我都很担心新题型,结果考了最简单的小标题,我真是神仙运气!政治部分辅导资料:肖秀荣五件套、徐涛强化班视频(没买徐涛的书)和小白考研的系列资料我政治考的还不错,主要归功于3点。但是要早点开始,等到10月份再开始,不能说肯定,至少是不太可能考高分的。第一点:辅导资料的利用。小白考研出了一个刷选择题的小程序,里面录入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后期各种压题卷的选择题。接触过考研的人都知道,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主观题的评分跟地区有关,分什么旱区、水区,大家都差不多,只要把字写好看了,分点答题,差不到哪里去的。我早早(大概8月份)就把1000题刷熟了,一遍一遍扫盲,直到基本上全会。然后7-8月份的时候开始看徐涛的强化班视频,理解各个知识点,9-10月份各种倍速又看了一遍,总结了一个知识框架。11-12月份各种押题出来,主要是通过小程序刷选择题,尽量涵盖更多的政治热点等,发现1000题忘了好多,于是又回顾了一下。第二点:另一位专业搞政治的朋友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让我主攻选择题,大题就背肖四和肖八。他的原话是:你肖爸爸还是你肖爸爸!虽然没有具体的太多的技巧,但是总是能在我怀疑自己的时候给我指点一些方向。第三点:我室友陪我一起背肖四肖八。她很聪明,她帮我梳理大题的答题思路,就是答案的每一句话到底在讲什么,最后总结出一个总分总的答题思路。比如:为什么说A与B的有联系,就先说A与B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再把A和B分别解释一遍,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有联系,结合材料以及背的内容写一写,抄一抄。注意就是分点答题,我标了序号,然后尽量把卷子都写满,我也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我只能给大家分享我的做法。西医综合辅导资料:傲视天鹰课程,刘忠保的生理,刘不言的生化,徐琦的病理、外科,隋准内科(推荐看18年的视频,面授课录的那个),大连李睿的外科,贺银成全套,北医黄皮、紫皮、绿皮。首先说明我觉得傲视天鹰的课程很好,很适合考研,但是我是冲刺阶段才用的。1-4月份我都是主攻小三门(生理、生化、病理),其中以生理为主,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懂得,再加上生化和病理我之前的基础不算太差,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生理详详细细地听的刘忠宝(蓝基因官网基础课免费),真正做到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可以配合贺银成的同步习题集、北医的紫皮书,但是理解不等于会做题,我可能知道那个知识点,但就是不会做题,前期一般都是打基础,培养思维很重要。我想要考上那个学校,就要按我心目中那个学校的学生的样子来要求自己,否则,凭什么?我当时是这个想法。5-9月中旬重点复习内外科,可能有2-3遍,多是以觉得哪个科忘了或者不熟悉了就再去看一遍为主。视频资料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我觉得第二遍一定要对着书,把视频里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尽量看一遍,近年来,内外科不像病理、生化那样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知识点,20考研的外科病例分析题难度就加大了,内科也有一些一言难尽的题,没准看一眼有个印象,猜的时候第一直觉就猜对了。如果想要拿高分,自然是要尽量面面俱到的。还有就是侧重于逻辑思维推理方面的题要理解透其中的机制,侧重于记忆的知识点可以自己编口诀,直接用别人编好的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内化,符合自己的习惯,看到就能想起。学校中期考核的时候,我表现的不是很好,老师说:“你们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 挺触动的。9-10月份主要是看傲视天鹰的强化班课程,跟着小亮老师手写笔记。前面说过9月中旬大连李睿的模考只有180,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然后视频内容比较多,时间却不多了,2倍速看的,也许是前期基础还行,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而且对于应试来说,很有用。所以11月份的时候真题做的很顺,也许是因为之前视频啊,参考书啊,真题都出现过了的缘故。但是每一套里总有不会的,忘记的,这些都不可怕,现在把它记住、学会就好了。我当时是每做完一套,就把错的题、忘记的知识点、不会的知识点都写在A4纸上,夹在书里对应的部位,下次看的时候重点看这些。12月份的时候主要就是做了一些模拟题,北医绿皮书的比较简单,分数会比较高一点,贺银成的模拟题比较难,傲视天鹰的最后三套卷居于两者之间,主要是看过傲视天鹰的课就会好一些。对了,医学人文也是很重要的,我当时就没有注意这一块,导致后来损失惨重,不然还能再多个几分,血的教训啊。关键是内容很少啊,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多亏啊!最后,比较推荐医考帮的APP刷真题,里面有一些评论还是挺好玩的,能看到各路大神。03、复试准备从12月21日考完到2月10号左右,没有看任何专业类的书籍。那个时候觉得1个月准备复试就可以了,上交之前就通知3月14号开始复试,所以打算出分(2月10号)后再开始。谁知道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切都成了未知数。2月10号左右,学校的线上课程就陆续上传了,所以我打算先尽快把学校的课程上完,到时候能给复试腾时间,所以我一直在拼命的上学校的课程,强制自己进入学习模式,到时候复试的准备也能尽快进入状态。2月20号上午8:30出分,我是那天早上才开始紧张,自己不敢查,让我姐帮我查,跟她说如果低于370就别跟我说了,结果系统崩了。十点钟的时候我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进去了,391分,我很激动。然后我开始盘算联系导师,一共5个导师:消化,风湿免疫,肾内2个,心内。本来今年是有3个保研名额的,但是只保了2个,结合有消息说上交每年扩招8%,我们都觉得应该会招5个人。我想了一下,要不去消化吧,去知网下载了消化科导师的文章,给导师发了邮件,没有回。上交考研比较好的一点是考上的学长学姐拉了群,所以找到了考同专业的小伙伴们,出分后各专业都拉了自己的群进行内部实名制排名,知道自己目前排第3,(第一397,第二394),不排除还有没进群的同学。然后其他同学给老师发邮件也都没有回,而且大家都想去消化(消化所全国排第二),而且第一名很坚定的想去消化,又有科研,我开始动摇,觉得自己竞争不过她。复试又遥遥无期,学校的课程一共有7门,还有各种考试,所以还是打算先完成学校的课程。同时开始准备英语口语,买的小白考研的口语复试课,总结了自己的自我介绍模版。每天百词斩和墨墨背单词打卡。专业课方面真的没有太多准备,文献也没有看几篇,整个复试准备满打满算不到2周,导致复试前几天十分焦虑,吃不好,睡不好。虽然一直跟自己说焦虑没有用,要脚踏实地去做点什么,但是没有用,就像前面说的,自信来源于所做的每一件事。所以,劝诫各位,千万不要跟我一样我,要早早准备。白岩松说,准备好自己,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迅速抓住,而不是等准备好再开门,发现它跟别人签了合同。从4月26号开始,先看的医考帮的复试课程和mooc上的医学英语翻译课程,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准备五一假期结束之前完成大内科的复习(再看一遍傲视天鹰的内科视频课+手写笔记)。在这期间我决定不去争消化科了,去风湿免疫科,仁济的风湿免疫科在国内也是很厉害的,关键是一般情况下想去风湿免疫科的同学应该不多,我只想求稳,能有学上。而且风湿免疫科的导师学术很牛,项目很多,发了30多篇SCI,18年还发了一篇新英格兰(IF70.67),所以最后改了主意,综合各方面因素改成了风湿免疫科。4月30号上午9点半左右接到了仁济医院的复试通知电话,中午收到了邮件,线上复试,使用的是ZOOM软件,需要双机位(电脑、手机、ipad都行),然后通知是下午5点半进行第一次软件测试,结果等到了7点半,测试很顺利,仔细阅读邮件里附的教程和考生须知,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主要是调整了一下位置。正面摄像头要露出上半身和双手,然后双手放在膝盖上要能看得到,侧后面要看到电脑和人以及面试的环境,人的话要能看到腿,很简单,把镜头拉远即可,就是关的时候要跑过去关,我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忘了关监控机位,又关了监控机位的麦防止回音,老师在那边喊我也听不到,不过还好我及时发现了。仁济官网复试名单是5月4号出的,6个名额,9个人进复试,于是我们9个人拉了小群,相互之间收到的通知都会在群里说,还是挺相亲相爱的。复试的时间是5月8号的下午2点。第二次测试是5月5号下午6点,大致走了一下流程,因为我的设备什么的都已经提前按规定调好了,所以几分钟就结束了。然后我还问了一下老师多出来那个名额是哪个科的,老师说不知道,她们接到的通知是从9个人里挑6个人,暂时不分导师。还有就是注意细节,复试通知的邮件标题写了收到请回复的,请一定要回复,写几句祝福语。短信通知的内容收到后最好也要回复。复习的时间真的很短,5月1-5号看的傲视天鹰视频,只看了招生老师所在的科室,看了隋准的模拟面试,太难了吧。5号测试后大家都觉得完了,整个大内科都要考,真的压力巨大,吃不好睡不香。6号看了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的常见疾病,血液系统舍弃了,真要问到了就说不会,然后把内科学书后的中英单词对照表背了。7号下午瑞金医院内科专硕复试,前方战况很惨烈,9进4,而且题目有点综合有点偏。我是真的慌了,拼命的背的那种,完全就是考不上了、心如死灰的那种心态。正好赶上我姐给我打电话,我就缠着她让她随便提问(她也是医学生),然后我发现我的心态不行,思路不行,很多东西知道但是说不出来,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七零八碎的。她主要是针对每个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提问(因为是专硕),具体的问题我会在最后整理出来。于是我紧急的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调整,整理思路,压力巨大,但是时间紧,任务急,全身心投入进去了根本没有心情紧张,多背一个题都是好的。8号上午主要是针对历年的复试题进行复习与扫盲。5月8号中午吃过午饭开始休息,要保持头脑清醒,到时候把会的都答出来,不会只能抱歉的说,老师,我不会。12点半接到电话,复试提前至1点半,然后我紧急收拾东西,画了个淡妆(上了点粉底,画了眉毛,涂了口红)去复试的房间,架好设备等待。注意的是最好找一个空旷一点的房间,比如书房或者空房间,太乱的话印象不好,白墙作背景即可。穿的是米色衬衫,黑色直筒牛仔裤,灰色格子西装,搭配米色小皮鞋。我自己觉得相对正式也不呆板。头发绑的高马尾辫,简单的耳钉,没有其他的配饰。复试前等待的时候一遍一遍的背自我介绍,再翻翻这两天背的专业课内容,然后双手托腮等睡着了。注意尽量放慢语速,放慢语速,再放慢语速,一个是网络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二个是放慢语速能给自己思考缓冲的时间,不容易紧张卡壳。然后要笑着说话,因为伸手不打笑脸人,给老师的印象好,老师舍不得为难你?要有礼貌,每一个问题后我都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说,好的,老师,我听清楚了(大概就是类似于这种)。我是全程笑着面完的,最后老师也冲我笑,直接喊我小徐同学,问我想去哪个科。结束关监控机位(我用的手机前置摄像头,后置摔坏了)的时候,我笑嘻嘻的走过去关手机的时候看到老师冲我笑,还对我挥手再见。所以,哪怕心里再慌,也要稳住,会多少,不会多少,这是准备的时候的事,而且背的再多也会有忘的,面试的时候尽量镇定的把会的都清楚的答出来,就可以了,考不上就是我不配。具体的面试流程:1. 老师用英语问的“你愿意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吗?”我说:Yes. Can I begin my self-introction now? 然后我就开始了,其实没有完全背完,漏了好几句。2.专业知识考核,有1-9号题,我说,那就1吧。(结果1是最简单的)3.中心法则(名词解释)4.糖尿病肾病分期5.Child-Pugh 评分标准,网络声音突然小了,问了两遍,我还是听成了CHADS-VASc,刚说完充血性心力衰竭就被打断,老师重复了一遍,说是肝病科的,我立马反应过来。6.好像是什么非梗阻性冠心病,我不知道。然后消化科的老师说,没关系。7.专业问题我就记得这么多了,然后老师问我6级考了多少?我说514,但是是18年考的,这两年有很努力在学英语。听说后面有同学考了564,老师问她考了几次。。。。。。8.心内科的老师看到我简历上的省医心内科的实习经历,以为我想干心内,问了两个书上没有的问题,一个英文名字的抗凝药,还问了它与华法林的区别,我不只知道这是什么药,所以我就说了华法林的一些用法。当时一紧张连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都忘了说,事后想起来有些懊悔。9.老师叫我小徐同学,你想去什么科?我当时内心:嗯?这是?然后我说,这些科室我都喜欢,但是只能选一个的话,我想去风湿免疫科。10.风湿免疫科的老师就出了一个病例分析,是一个SLE的典型症状合并有狼疮肾、三系减少、可能合并干燥综合征(SSA、SSB阳性),第一问是诊断,第二问是出现持续上腹痛、呕吐考虑什么情况,第三问是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我后面答错了,老师问我为什么这么想,我就说了一下我的理由。老师说,虽然你答错了,是一个肠系膜血管炎,但是我觉得你的思路很好。然后就结束了。对了,第一个复试的同学因为设备问题最后重新复试了,她说第一次的问题大部分她都会,第二次的问题比较难,然后就被刷下去了,挺可惜的。面完后自我感觉还好,心里有一点迷之自信。我在小群里说,哇,老师好好哦。然后一交流,发现她们的题都好难哦,所以真的只是我运气好罢了。她们有专英的名词解释,用英文回答,那个同学没听懂,所以也不知道是什么,有问Alport综合征、成人Still病、对比剂肾病、肾性贫血的原因、噬红细胞综合征、good pasture syndrome、肾穿刺禁忌症、限制性心肌病、会不会翻译近端指间关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的适应症、门脉高压性胃病(不确定是不是这个)、有一个joint,具体问题不清楚,还有一个骨科体征好像,其他的应该不太难。不会的东西大家都不会,假如恰好是临床看见过的,那很幸运,完全没听说过的也很正常,但是常见病、重点知识点能很流利的回答出来,老师自然会觉得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是可以的,偏门的东西等入学后可以慢慢教,所以我觉得表现出好学、积极向上的态度很重要。04、感谢最后,特别感谢在我成长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位,感谢准备考研阶段所有伸出友谊之手的朋友们、老师们,感谢娘亲公众号一直以来的陪伴与解惑,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全力支持。十分感恩承担了我很多的负面情绪的朋友、老师、娘亲及家人,是你们一起将我推向了研究生之路,十分感激!!!最后,向所有曾经被我打扰或者伤害到的朋友们说一声十分抱歉,对不起!下面是整理的一些专业问题:1.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3. 胸痛的常见疾病4. 腹痛的常见疾病5. 常见肺炎的抗生素6. 肺结核的分类7. 长期家庭氧疗的适应症8. 肺栓塞的诊治9. Pancoast综合征,Honor综合征10. ortner综合征11.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12. ARDS的定义与分类13. 急性左心衰的治疗14. 慢性心衰的治疗15. 心衰的NYHA分期16. 急性心梗的治疗17. Killip分级18.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19. Beck三联征,Ewart征20. 房颤的诊治21. 心肌炎(因为新冠肺炎并发心肌炎)22. 蛋白尿的分类23. 肾炎综合症与肾病综合症24. 糖尿病肾病25. 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最常见的疾病26. 急、慢性肾衰27. 肾前性肾衰与肾性肾衰的鉴别28.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29. 肾脏替代治疗的适应症30. 糖尿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并发症,治疗31. Graves病32. 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与治疗33. Somogyi现象,黎明现象,34. 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诱因, 治疗35.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36. 类风湿性关节炎定义,诊断标准37. 抗磷脂综合征定义38. 猖獗齿38. 痛风39. 亚临床肝性脑病40. 癌前疾病41. Igg4相关疾病42. 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本文作者:小玲 来源:辅导员娘亲 编辑:谢咚咚 责任编辑:施映竹
现在很多21考研的人才开始准备,22考研的同学就已经开始行动,最近不少22同学在我这儿报了班,迫不及待开始学校。还有一部分22同学正在观望,觉得现在开始有点早,又觉得不开始吧,自己内心又不安,一直在后台询问22的复习规划。但其实在复习正式开始之前,系统了解这些事,可以让你的复习备考事半功倍。了解各种考研专有名词考研是一场耗时较长的战役,不仅比拼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比拼心态、信息程度......相比高考,考研更是一个成熟的独立自主的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高考有老师、家长给你安排一切,考研更多是靠自己。对于第一次考研的萌新来说,34所自划线院校、A区和B区、国家线、调剂、报录比、复录比、学硕和专硕、数一数二数三、学硕与专硕.......这些考研专有名词你都了解吗?其实这些名词都可以在百度上搜到,但是却很重要,因为你只有将这些知识都了解,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为什么每年二战、三战上岸的比率比一战高,除了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外,还有经过一战的洗礼,知道怎么查找信息、怎么做出合适的选择。我不希望你们在经过一次失败之后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些东西越早知道越好。多去院校官网看看院校官网非常重要,很多学校的研招网都会将自己学校每年报录比、录取分数线、招生专业、学费、学制等信息详细标示出来,你想考哪个学校,就去这个学校的院校官网上多查找,准能找到有用的信息,如果你在择校择专业阶段很纠结,上目标院校官网把感兴趣的专业的报录比、参考书目、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等都找出来,然后列个表格,进行分析对比,选择结果就一目了然了。后期,院校官网也要多浏览,因为到了8、9月份,新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出来时要时候需要关注对比,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多看一些经验贴在正式准备之前,先看一些经验贴,目的是了解考研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看看前辈是怎么准备考研,怎么学习,各科需要用哪些书、怎么报名、怎么笔试、怎么面试、怎么调节心态.....了解这些就是让自己在心里有个预期,不要自认为考研是过家家,想考就考,态度随意,也不要认为考研是洪水猛兽,内心充满恐惧。考研就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在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考研最忌讳犹豫不决,太多的人从很早就开始纠结工作还是考研,从3月份一直纠结到7月份,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不太理想,不仅浪费时间,还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照搬考研经验贴,经验贴是上岸的学长学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成的,可能不完全适合你,因为你跟她/他所处的环境、自身基础等各方面都可能不同,只能作为参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本本主义。择校/择专业择校、择专业是让很多考研人头疼的事,不仅对于零基础的萌新,对于复习一段时间的同学来说,也是很头疼的事。到现在,21考研的同学中,还有不少人都在纠结这个问题。各位22考研的同学,关注炳哥,想必都是考经济学的学生,但是经济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怎么选,全国这么多院校开设了经济学科,这些学校应该怎么选?炳哥从11年的经济学考研辅导经验出发,建议22同学从这三个方面考量来择校择专业。基于自身水平一般的,重点211院校和985院校的专业课考试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考生在确定报考院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水平来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学校水平从高往低划分为985综合院校、211财经院校、211非财经院校、普通财经院校和其他院校。越靠前的院校,考试难度越大,但毕业以后起点和收入等就越高。考生一般选择与本科同水平的院校或者是高一档的院校是比较稳妥的。例如,考生本科是浙江工商大学,它是一所普通财经院校。如果考研选择一所211院校,好好努力,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想一次性考上985综合院校如复旦大学或者211财经院校,如上海财大,难度系数还是较高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大二的时候做充足的打算去准备研究生考试,或者是要做好二战的准备。原因是,越好的学校在专业课考试上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同时,报考人数较多也导致竞争压力比较大。基于地理位置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建议多考虑下未来毕业去向。比如,很多考生会选择211财经院校。五大211财经院校依次排名为:上海财大、中央财大、对外经贸(西南财大)、中南财大。那么,到底考哪个院校,一方面取决于自己实力。比如,如果基础不是特别好,可以选择中南财大,这是五大211财经院校里面最容易的一所院校。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下未来毕业去向。如果毕业后想留在上海,那么上海财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毕业后想留在北京,那么可以考虑中央财大和对外经贸;如果毕业后想去深圳等南方城市,那么可以考虑西南财大和中南财大。另外,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这对于学校和学生都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具体的说,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院校的师资水平和学校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会比较多。这样,学生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参加更多的导师项目来锻炼自己。其次,经济发达地区也会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一般各大知名的企业经常到名校做一些校园招聘会。而且,名校的学生往往有很多到各大外资企业和大型公司实习的机会。基于院校风格由于各大高校在考试中的风格不同,也导致不同学校考卷的难度迥异。同时,有些学校在考试中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字描述,有些学校更注重考查数理计算。例如,上海财大大部分都是在考计算和数理分析;中南财大主要考查的是文字描述方面的能力。这些院校风格也直接体现在参考书和教材的选择上。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中高级三种级别。在考研中,初级教材主要是以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考研的指导用书。还有一些经济学名校是选择中级教材为考研参考用书。这些中级参考书主要是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对于特别顶尖的院校,它们的参考用书主要是以中高级为主,如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拓展》、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而且,这类名校也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
章节目录:1、K12教培是刚需,千亿市场正当时2、行业政策频发期,产业化进程加速3、教学模式分三类,混合教学成趋势4、教培行业用流量,流量玩家做教培5、资产证券化频繁,行业估值已高企下文为报告内容摘要及解读,欢迎在后台回复【K12】获得《在线K12教培行业分析报告》高清PDF版本。同时多鲸资本将在12月24号(周二)晚8点通过ClassIn对报告进行在线解读,欢迎在微信后台留言【直播】进群。壹K12教培是刚需,千亿市场正当时导言:教育体制不可避免承担着国家人才选拔和人才分流的功能,目前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各类招录考试,因此对于学历制阶段的学生来说达到升学标准是实现国家选拔的主要路径,虽然升学的路径日益多样化,但对于K12阶段的学生来通过中考、高考是仍然是主要的方式。1.1 围绕升学的教育竞争依然是大多数家庭的重中之重教育有其社会属性。教育体制不可避免承担着国家人才选拔和人才分流的功能,目前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各类招录考试,因此对于学历制阶段的学生来说达到升学标准是实现国家选拔的主要路径,虽然升学的路径日益多样化,但对于K12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中考、高考是仍然是主要的方式。数据来源:教育部,统计局,各省教育厅,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部分省市的985/211大学录取率分别低于4%和8%;此外,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推算,2018年初中到普高全国平均升学率为58%,一线城市如上海也只在60%左右,这意味着近4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只能分流至中专学校(18%)或者失学。这对目前的中国家庭来说几乎无法接受,所以以一、二线城市为代表的家长已经把升学竞争从高中蔓延至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校内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新学习方式导致近五年的K12课外辅导市场的参培率明显提升。义务教育之外的学历制教育带有明显的选拔色彩,国家有意识调节整体的升学率。从数据来看,就算是国内一线城市,其普高录取率也不是非常高。特别是深圳市由于历史原因,普高录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升学竞争程度可见一斑,这也是目前国内主要的K12培训机构都把深圳作为重点突破区域的原因之一。同时,重点大学的整体录取率也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从2017年的录取数据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天津、上海和北京的985学校生均录取率超出末位安徽省4倍。数据来源:天风证券,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K12课外辅导是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校内教育仍然是K12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景,围绕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体育、音乐、信息科学等学科开展的日常校本课程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目前K12阶段的升学考试主要还是围绕是语数外+其他课程的组合式,特别是新高考改革之后,“3+X”的组合有更加多样化。基础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改变造成了学科课程难度之间考察差异化,这直接导致了校内不同学科课程的授课时长不同。一般而言,校内授课时长越长,意味着学科的地位越高,考察的难度也会越高,因此学生在日常校内学习之外,需要付出的学习时间和成本也会相应提高。课外学科辅导主要是满足升学考试竞争的需要,根据不同课程在校内课堂和考试的难易程度,校外的学科辅导也划分出不同的刚需,语数外一直占据课外学科辅导的TOP3。1.2 庞大的在校生人群,背后对应的千亿级别的课外辅导培训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8,年全国K12阶段在校生人数超过1.74亿,其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达1.03亿,初中在校生人数达4700万,高中在校生人数达2400万。其中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和新兴二线城市的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79万和3963万。目前来看,二胎政策的放开暂时并没有对K12阶段的在校生人数造成影响,我们预计初步影响可能在2022年显现。根据测算,2018年K12课外辅导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人民币,目前K12课外辅导市场仍然是以线下培训为主。由于中高考政策变迁以及物理空间的天然限制,一直处于极度分散的市场格局,各个省市都涌现出代表性的地方龙头品牌,但真正实现跨区域扩张和全国布局的教培品牌不超过20家。对标东亚,中国的课外辅导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相比,中国大陆课外辅导渗透率偏低,仅为48.3%(参加学科补习或兴趣拓展类培训),国内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国内各地区学科辅导渗透率相差不大,但一、二线城市兴趣辅导渗透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渗透率差距较大,高中渗透率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数据来源: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东方证券研究所1.3 教培行业的本质是基于地域的零售服务业教培行业的服务业特点,对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以前粗放式的运营管理模式会逐渐被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所取代。而零售业的人、货、场的组织运营管理其实和教培行业对于师资供给、招生运营以及门店管理有很强的相似性。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课外辅导培训市场渗透率的差异。渗透率高的地区,在竞争激烈的同时也意味着支付能力越强。从各大教培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和区域布局,我们发现一线城市的课外辅导渗透率与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的差别比较明显。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评估了国内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中,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4个;新一线城市以成都、杭州为代表的15个主要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二线城市30个主要是部分西部省会城市和东部经济活跃城市,另外有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8个五线城市。数据来源:《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教育部,各省市教育部及统计局1.4 移动端在线化学习日益受到认可,中国网民规模及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稳定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量已从2008年的2.98亿人增加至2018年的8.29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8%。在互联网用户中,在线教育用户数量从2017年底的1.55亿人增加至2018年底的2.01亿人,而其中绝大多数用户是使用手机进行在线学习,手机在线用户数量由2017年的1.19亿人增加至2018年的1.94亿人。根据教育技术服务商小鹅通在6月份公布的一组数据,在其服务客户中,教育机构用户已经占总数的58%,其中,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的商户占比达35%。数据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教培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业,教培行业的师资和内容的优质供给在时空上都是比较稀缺的资源。我们认为教培机构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三方面能力的竞争:1)优质师资持续供给能力;2)标准化教研教学输出能力;3)精细化运营招生服务能力。传统的线下培训机构在师资供给方面会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品牌知名度,在师资质量无法复制的情况下,机构品牌知名度很难扩区域传播。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1.5 目前K12课外辅导CR4的份额不到8%,整体仍然是处于极度分散,局部割据的状态区域经济差异导致地区教育投入意愿和支付能力存在分层,因而造成课外辅导的渗透率差别。目前线下培训占据主流,但师资的供给与调配和招生半径导致线下培训机构承载量有限;近3年K12教培行业的各类规范化政策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导致市场出清。由于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各地的小机构逐渐失去了固有的市场生存空间,再加上各类“跑路事件”,学员和口碑开始加速向品牌机构聚拢。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万家,存在问题机构27.3万家,已完成整改约27万所,完成整改率98.9%。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1.6 K12课外辅导未来的市场格局将由哑铃状逐渐转变成水滴状,主要是市场集中度提升的逻辑市场竞争导致品牌效应放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导致收入增长更快,强者更强;从政策上看,监管政策导致不合规的小机构出清,而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所以业绩在付出合规成本之后反而更好;中高考改革使得教研能力强的品牌机构更方便做标准化输出;在线教育技术使得机构可以触达的边界变宽,在线教育并没有颠覆或取代线下机构,本质是授课模式的区别,未来更多的OMO混合服务模式。地方龙头利用在线课堂和双师做省内下沉和局部区域的扩张更加存在优势。且三、四线城市目前处于量价齐飞的状态。K12课外辅导类刚需产品基本不受经济周期影响,招生渠道也更加本地化,地区龙头的增长部分来自挤压腰部机构的市场空间。K12课外辅导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正蔓延到三、四线城市,在线教育可能是破局唯一方式。从在线教育的发展阶段来说,2013-2017是在线教育的爆发阶段,以英语培训、K12培训和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赛道开始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逐渐获得认可,但其主要受众人群在一二线城市,这期间也经历过资本和大众对在线教育的怀疑过程,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度,在线教育授课形式和运营流程的逐渐成熟,在线教育在一、二线城市的认可度提升,因此机构的侧重点在获客增长上。与此不同的是,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线下上课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但问题在于优质师资的供给是教育培训行业的核心问题,这些城市没有办法满足优质师资的持续规模化供给,这给传统大机构和在线教育机构撕开市场带来了机会。出于这种考虑,从去年开始,线上和线下的大机构就逐渐开始了加大线上广告的投放,通过微信、今日头条等国民APP下沉到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为这些城市的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谋得市场布局。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贰行业政策频发期,产业化进程加速导言:行业进入政策频发期,背后的根源是教育产业化进程加速。政策基本延续了18年下半年的态势,前者继续保持强监管、重规范;后者继续有序鼓励,机会在于在线化加速导致市场下沉的增量市场扩张 。短期类政策必然导致机构的规范成本和运营销售成本增加。2.1 教育行业进入政策频发期,背后的根源是教育产业化进程加速原因在于现有教育体系下,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依然稀缺,公办教育体系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各阶层日益分层的教育消费需求,因此,教育由事业逐渐变为产业,符合中国目前的发展实情。然而,民办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处于政策钟摆之下,此中市场野蛮生长后各类市场问题集中爆发。所以,教育行业的各赛道政策密集发布,总体而言是为规范行业发展,平衡教育的民生属性和市场化趋势,由教育引发的各类社会热点事件频发,导致规范化和监管必然趋严。具体到K12及在线教育政策方面:2019年,政策基本延续了18年下半年的态势,前者继续保持强监管、重规范;后者继续有序鼓励,机会在于在线化加速导致市场下沉的增量市场扩张 。监管和规范的潜台词是认可其存在的价值,政策重点监管的各类APP、线上学科培训机构所连接的学生和家长群体越来越大,监管范围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是必然趋势。我们梳理了部分国家和地方政策,发现主要分类两类政策:规范类政策和鼓励类政策。短期类政策必然导致机构的规范成本和运营销售成本增加。数据来源:教育部,统计局,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2.2 在线K12已形成较为成熟产业链成熟市场的产业链通常非常明晰,上、中、下游各司其职。商品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本身就是供给方和需求方长期市场匹配的结果。教培行业的交付结果就是服务体验和成绩(提分或者达标认证)。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以及交付结果的可验性,就必须要有标准化服务流程和细腻的分工来提升效率和质量。教培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产业链也在走向成熟,在线教育虽然改变教与学的时空场景,但并没有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和学习流程。行业分工在明显细化,上游开始逐渐涌现更多的师资及内容支持、平台搭建与工具开发商等,使得在线化更加容易,也使得中游的课程服务商和内容分发商可以花更多精力做教研和教学。中游线上和线下分发推广体系和课程服务商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也是这两年在线教育发声最热的地方。双师系统和在线平台的易获得性和便捷又使得下游C端的用户可以更自由选择在线教育模式。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在线K12产业链——上游:师资、内容及技术支持愈加完备,在线授课技术愈加成熟师资、内容及技术支持愈加完备,在线授课技术愈加成熟在线教育已经开始完善基础实施搭建。专业产业SaaS提供商的出现是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游供应商在近5年内为在线教育行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各种开发工具和技术平台将在线化教与学的实现难度不断降低。以平台搭建为例,在线互动教室供应商的出现使得传统线下机构可以便利地在线化。以ClassIn为代表的在线互动教室,提供专业的在线学习场景,虽然不直接提供教师和课程服务,但是通过在线教室以直播的方式把教育机构、教师、学员和教学管理者联系在一起,使得教与学的场景发生时空的改变,但又不失去教学的本质在线K12产业链——中游:营销渠道多点开花,授课形式更加丰富上游专业支持供给增加,中游课程服务商和内容分发商可以专注教研和教学,并通过专业的分发推广团队来提高运营效率,触达下游用户的途径变得更丰富,这也是在线教育公司单独设立运营增长部门的原因之一。在线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数据积累与分析开发。得益于上游开发工具和SaaS服务,教与学场景下的数据可以更便捷的积累,虽然目前无法完全做到线上、线下所有时段的教与学数据无缝链接,但对于数据的重视程度和分析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随着其他互联网技术和AI技术与教育行业更深入的融合,在教、学、练、评、测、管、营等环节的数据收集与应用必将使得中游机构用于更高效的服务能力。在线K12产业链——下游:学科教育素质化,素质教育学科化双师系统和在线平台的普及使得下游用户端可以更自由选择在线教育模式。对于下游用户而言,在线教育优势在于1)教与学的实现更加便利,摆脱了线下3-5公里的区域限制;2)用户有更大的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互联网技术使得教培行业的上游和中游服务商分工趋向细化、服务流程日益标准化,突破时空场景的限制后,教与学的交互变得更加频繁,使得交付结果(提分或者达标认证)更有效率。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边界开始模糊。由于中高考政策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正式进入基础教育体系,通过引入以往游离在升学考核评价之外的素质教育元素,在大方向上使得纯靠成绩以提分为主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型;另一方面,基于国内外升学目的背景提升竞争,也促使家长把孩子打造成全才的“别人家孩子”。近两年在学科教育方面出现了素质教育化的倾向,比如“大语文”升温,数理思维火爆、英语口语产品层出不穷;并且素质教育学科化逐渐渗透,比如艺术高考人群的增长、少儿编程及机器人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校内课堂等。叁教学模式分三类,混合教学成趋势导言:授课模式的差异决定了机构扩张模式的差异。授课模式直接影响机构的师资结构和客单价水平,也在无形中将K12消费群体进行了分层。教育行业是并非高频交易的行业,客单价较高且家长选择成本很高,效果回溯周期比较长。处于不同阶段和家庭的教育需求,必然需要多样化的授课模式。3.1 教学模式分三类,混合教学成趋势第一类玩家:线下机构拓线上。其中以新东方、好未来、昂立等头部机构率先触网,在市场逐渐成熟,在线教育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之后,敏感地方龙头机构迅速跟进。我们认为传统线下教培机构拓展线上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防御型措施的需要,在线教育本身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让传统线下机构不敢忽视,从近年的线上K12招生大战即可管中窥豹。2)原有业务拓展的需要,也就是服务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谋求机构创新发展的第二曲线。这类机构的优势在于教学和教研能力较强,可以保证一定程度师资持续供给能力,并且在局部区域建立了市场口碑。因此,在教学产能能上有一定优势。但缺点是起步阶段不懂互联网思维,技术方面储备不足,线上流量运营玩不转。第二类玩家:纯线上教育起家。这类机构以掌门教育、作业帮、猿辅导等为代表,一直是在线教育簇拥者,非常看好在线化趋势,可能是从题库、工具或O2O等起家,并且喜欢做平台。核心团队擅长互联网思维,融资能力强。弱点是起步阶段缺少教学沉淀、品牌口碑教弱,需要不断教育市场,培养用户在线学习习惯,目前已经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主流力量之一。第三类玩家 :互联网公司的教育布局。以腾讯、字节跳动、网易为代表,除了做教育行业流量渠道生意之外,还直接下场布局K12课程服务和内容服务市场。优点是拥有自有流量平台,擅长互联网打法,但自身比较缺少教育基因,通常以外部收购+内部孵化试错的方式布局,利用资金和人才优势磨产品。整体来看离真正成功都仍然有断距离,但也非常有可能从市场激烈竞争中跑出来。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3.2 在线K12行业主流授课方式变迁经历三个时期2014年之前:就有机构尝试做K12录播课程在PC端售卖,但整体的学生数量和营收规模都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同时技术上也无法完美支持在线直播授课方式。2014-2017年:录播、直播、双师模式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同时一对一、小班和大班的尝试也开始分流。2018年至今:行业开始出现相对可观的盈利模型,线上K12头部机构体量整体上升量级,线下头部机构迅速跟进增加在线投入,混合授课和OMO模式逐渐成为新趋势。在线K12培训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行业供给方逐渐认识到在线教育之中教与学的逻辑,以及教育行业的运营与流量增长玩法。消费端对于在线K12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明显上升,下沉市场的用户对于直播、双师模式的关注度提升,促使在线K12的头部机构开始做流量投放倾斜。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3.3 教学模式特点鲜明,混合教学或成趋势1对1模式:一方面开班容易、对于师资的要求相对较低,依靠销售和高客单价可以快速增加规模;另一方面教学效果和交互体验有优势。缺点一方面师资成本高、师资流动性大,另外一方面客单价高、重销售,营销获客成本高。投资人和创业者暂时没有找到良好的1对1财务模型,但是并不代表在线1对1无法产生利润。比如地方品牌机构的在线化,其区域获客成本就相对较低,主要服务存量用户,可以通过周一到周五的在线授课模式,提高消课率,反而比线下1对1的整体成本更低。小班模式:小班能够更好的平衡教学产能、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且管理难度适中和财务模型比较好。优质小班可以保证在学习效果和用户体验上不输于线下,但对老师和机构教研的要求高。但在线小班目前的真实满班率较难达到线下水平,且毛利不会高于1对1模式太多,在流量费用高企的情况下,需要60%以上毛利率才有能覆盖单笔获客成本。教研要求高、备课难度高,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考研机构的师资持续供给能力。本质上,1对1和大班可以根据机构的销售能力来灵活开班,而小班课是根据机构的老师产能来开班。大班模式:核心是教培机构课程研发能力和对明星老师运营能力,可以看成是优质教辅内容产品的极致在线化。最大的特点是名师化,头部教师就是流量主要来源,同时变现能力超强。以跟谁学为例,TOP10教师人均创收超过640万/元(对应年人均创收超7700)。而且课程灵活,老师带有很强个人风格,比较适合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机构品牌形象。但名师的培养本身具有不可复制性,且课程仍然受至于地域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的适配性。未来趋势之一:混合授课模式。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并不能完全否定哪一种授课模式。教育行业是并非高频交易的行业,客单价比较高且家长选择成本很高,而效果回溯周期比较长,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处于不同阶段和家庭的教育需求,必然需要多样化的授课模式。以在在线互动教室ClassIn为例,两年前混合教学的机构只有几家,现在过半的机构是同时推出多种课型的。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3.4 课时差和客单价差背后是商业模式的区别课时差别分析:(1)不同班型,单课时差异明显。1对1的单课时长一般维持在45分钟左右,明显低于小班和大班模式(长达1-3小时),单位时间内班课课程收入具有明显优势。(2)同一班型内,小、初、高三个学龄段单个课时的授课时常呈上增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能够接受长时间的上课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高年级的课程难度更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学习。客单价差别分析:(1)不同班型内,客单价差异明显。1对1的单课时价格远高于班课,差距有3-8倍,班课在价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课时包价格由于包含的课次不同更是差异巨大,说明1对1机构通常喜欢销售课程周期长的课程,以获得大的现金流。(2)同一班型内,小、初、高三个学龄段中,大部分机构在小学阶段的单课时价格超过初中和高中。原因可能在于小学家长群体的价格敏感度低于初高中家长。大家都比较重视小学阶段入口端流量价值,拉长用户消费生命周期。价格差异背后是商业模式选择上的区别:授课模式的差异决定了机构扩张模式的差异。授课模式会直接影响机构的师资结构和客单价水平,也在无形中将K12消费群体进行了分层。班课模式下,较低的客单价和名师效应会吸引大量消费能力较弱的家长群体,同时由于师生比高,全职讲师和兼职辅导员的产能效率更高,目前在线大班主讲老师和学生比已经可以做到1:1000,辅导老师目前的最高人效不超过1:400。1对1模式下,高客单通常伴随着长课程服务期,使得机构拥有教稳定的现金流,机构可以根据销售能力来灵活开班。数据来源:公司官网,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3.5 OMO融合:服务存量市场,扩展增量市场OMO模式成为现阶段线下K12教培机构最好的破局方式。针对K12阶段的各类培训项目基本都是长周期,分阶段进行的,因此行业竞争是以存量用户为基础的比拼。极致的教育服务是有温度的体验服务,是注重交付效果的服务,是有差异化的服务。如何服务存量用户,延伸用户价值?如何拓展增量用户,打开新增市场?答案在在线和下沉,也就是存量市场聚集效应和增量市场开发。虽然在线教育对行业带了新的模式和想象力,但现阶段依然是线下教培机构占据主流,未来整个行业大概率会朝着线上线下结合的OMO方式推进,因为产业链的成熟,使得大家可以各司其职,通过分工和外包获得发展。整个行业的主流玩家都在做精细化运营、和流程管理,这无疑会加速行业成熟,在产业链成熟的过程中促使整个行业升级。所以,从长远来看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方式会比较好,在授课方面通过周中在家在线学习,然后周末再去线下店增加学习课时,这样可以增加机构的消课速度,另外在线下店获得的流量,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激活。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在现有的以新东方、好未来为龙头,精锐、学大、朴新等多强的局面之下,大区域内仍然会有出现区域大龙头的机会。今年已经有教育机构通过OMO模式来扩大服务区域和业务规模完成正向扩张。数据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肆教培行业用流量,流量玩家做教培导言:传统教培机构在教研与教学方面有积淀,新兴在线教培机构在流量运营方面有心得。在线教育的运营是通过内容、社群和活动等方式,将产品与用户连接起来,其本身离不开教学规律。增量市场流量靠机构通过差异化方式放到流量池,存量市场流量则拼的是机构在运营端的精细化程度。4.1 教培用流量,流量做教培(1)传统品牌教培机构在教研与教学方面有积淀,新兴在线教培机构在流量运营方面有心得。根据CNNIC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开始爆发性增长。大部分在线K12教培机构开始在16年转线上授课,但是线上/线下不同基因的教培机构在运营流量方面具有很大差异。(2)根据36氪和多鲸调研数据,2019年10多家在线教育公司预计投放总额约30-40亿元,触达的K12学生超过600百万,主要机构的特价班转正价班转化率约15-30%,正价班续班率超过50%。正价课的获客成本在1000-3500元之间。加上教师和教材等成本,总成本约在5000~8000元之间。根据券商分析报告,市场上部分机构如前面所说在线大班主讲老师和学生比已经可以做到1:1000,但辅导老师目前的最高人效不超过1:400。4.2 在线教育的流量变现逻辑:教育行业特性造就流量变现的滚雪球效应(1)运营就是连接用户与产品,并最终达成交易的一系列手段。运营的本质是通过设定符合人性本质的规则,使得不管哪个行业的目标群体产生黏性,通过有效筛选,获得价值激励,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稀缺化能够凸显价值来,在同一时间形成共振,最终实现预期目标行为。在线教育的运营是通过内容、社群和活动等方式,将产品(工具、课程、服务)与用户(学生、家长、校长)连接起来,其本身离不开教学规律。(2)增量市场流量靠机构通过差异化方式放到流量池,存量市场流量则拼的是机构在运营端的精细化程度,如何低成本触达付费用户完成续报。特别是在私域流量时代将更加强调机构的圈层能力、裂变分析能力和用户留存能力。数据来源:互联网,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在线教育的流量变现逻辑:教育行业特性造就流量变现的滚雪球效应在线教育的流量变现路径比其他互联网流量变现更长,背后的原因是教育收费机制及消课方式的特性。根据北塔资本描绘的在线教育行业流量变现逻辑,相对于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在“圈”(流量+运营成本)、“养”(运营成本)、“套”(运营成本)、“收”(现金流)阶段就完成了变现,教育行业真正的变现需要继续运营到“消”(课时消耗,确认收入)-“续”(用户LTV提升)-“传”(口碑传播)才算一个完整的流量变现周期。如果可以通过运营良性转动这个圈,则能够持续不断获得低成本流量。数据来源:北塔资本,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4.3 教培行业成为主要的广告投放买方,流量入口高度集中,成本越来越高2019年1-4月,教育培训行业广告主较为青睐的流量平台搜狗奇点、知乎、百度信息流、腾讯广告、懂球帝等。教培行业中重点投放的广告位有QQ空间、搜索引擎信息流、横版视频等。新流量平台的价值在于能够足够下沉,微信、抖音、快手、西瓜短视频、美团、大众点评等国民APP,成为新时代的流量黑洞。根据App Growing的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移动广告中教育投放广告占比从4.0%上升至8.9%,在具体教育广告数量更是增长约14倍。数据来源:App Growing,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4.4 在线教育的流量迁移:低价课引流,个性化新流量崛起,抖音、朋友圈成获客新阵地阵地的迁移源于社交流量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导致流量的迁移,互联网生意是对流量本身的交易,以及流量背后的撮合交易。从付费引流到平台引流,在线教育的获客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得益于社交流量的井喷,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个性化投放,精细化运营有的放矢。用户运营产业链成熟:不仅重视流量的数量,逐渐开始关注质量和方向。从引流到复购,增量的获取,存量的深耕,得益于从定向投放,到线上直播平台产业发展的成熟,社交软件(如微信)的兴起,也提供了用户(学生、家长)集中的线上渠道,针对转化、复购,社群运营功不可没。数据来源:App Growing,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流量的布局体现了业务的分散与聚焦,头部账号才具有运营价值。各类在线教育企业都对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进行了布局。作为流量获取的新阵地,在线教育公司纷纷选择在这些领域做获客增长。在线K12教育企业偏重分散化打法,设立公众号矩阵,针对不同的业务、地域推送不同的内容,并形成从关注到购买的全流程闭环。其他教育企业(如成人英语等)则将流量入口集中在头部账号,精细运营,原因在于该类企业业务分类较为聚焦,目标客户分布也较为集中。数据来源:wind,搜狗搜索,西瓜数据,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伍资产证券化频繁,行业估值已高企导言:教育行业的产业化和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海外市场教育IPO逐渐常态化。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大机构的扩张导致的并购整合明显增多。但不同市场对于K12教培机构的估值差异明显,且整体处于高估局面。5.1 一级市场寒意加重,在线K12教培吸金能力强受18年中期以来金融市场去杠杆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的持续影响,一级股权市场的募投进入下行区间,市场不景气很明显地反映在投融资数据上。另一方面,相关赛道政策趋严,市场担忧投资风险,导致赛道的投融资数量减少。根据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的市场公开数据,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量已连续三年下跌,截止2019年11月30日,2019年1-11月教育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数量达到292起(不含并购和上市),同比下降31.8%,为近四年新低。素质教育、K12和教育信息化占据前三。从细分品类来看,素质教育投融资数量最多,达到111起,其次为K12及教育信息化赛道,分别为47起、44起,而近年被政策利好重重包围,投资机构频繁关注的职业教育赛道投融资仅仅39起,占比13.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9起。K12教育赛道的吸金能力依然是最强的,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的融资情况来看,超亿美元的融资主要集中在在线K12赛道。数据来源:IT桔子,企名片,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5.2 K12教培行业走向成熟,但估值差异值得深思教育行业的产业化和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海外市场教育IPO逐渐常态化以K12课外辅导培训为代表的赛道逐渐成熟,未来将出现更多的上市公司。目前数10家全国及地区龙头辅导机构进入A股、美股、港股市场,一方面反映出市场业务成熟、商业模式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K12赛道的认可。其次,市场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大机构的扩张导致的并购整合明显增多。但不同市场对于K12教培机构的估值差异明显,且整体处于高估局面(估值数据时间为2019年11月30号)。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直播预告《在线K12教培行业分析报告》经过前后几个月的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和市场调研,多鲸资本教育研究院正式发布《在线K12教培行业分析报告》。我们将在12月24号(周二)晚8点对报告进行直播解读。解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五个方面:在线K12教培行业市场分析、行业政策及产业链分析、授课模式分析、运营分析以及在线K12教培行业投融资概览。欢迎关注在线K12教培行业的创业者、从业者和投资机构等收看我们的直播。可以在后台留言【直播】进群。多鲸资本将在元旦过后推出2018-2019年多鲸教育研究院已发布的原创8份报告纸质版合集,欢迎教育创业者、投资者、和从业者预订,详情可在多鲸微信后台留言【纸质版】。多鲸
在刚刚结束的新一年的研考后,由于近年来研考生与时剧增,同时也衍生了一大批考研辅导等相关的培训机构,今天在这里整理一下南京地区比较出名的十大考研机构,其中包括各机构的简介,成立时间,主要师资力量,主要课程等等。资料源于网络,只限整理,不分排名:1、启航启航教育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北京启航考试学校,是中国最具教育资源的顶尖培训机构。启航教育总部位于北京,200多家分校遍布全国大中城市。长期以来,启航的态度和信念成就了其作为考研培训行业领袖坐标的至高地位。十数年来,启航为考研培训行业培养了众多顶级名师。(摘自机构官网)南京启航隶属启航龙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原北京京师启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加入启航龙图,为北京总部南京分校,北京京师启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公司注册于2017年。2016年南京启航一部分工作人员创立中试考研,一部分工作人员加入启航龙图,目前南京市场的启航指的就是启航龙图。南京启航和南京文登差不多,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不过2012年启航“泄题”事件还是让启航火了一把,好像也仅此而已。主要课程:英才VIP系列、龙腾VIP系列主要师资:张乃岳,熊良鹏,张帆,彭林强,李海洋等老师2、学府学府考研于2006年在西安成立。经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考研培训机构,历经十多年发展,学府已成长为集考研培训,在线教育,图书出版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2018年,学府进行了品牌和战图升级,将集团管理总部,研发中心和在线教育项目搬到北京,采取北京,西安双总部战累积,开始在公司战略,内容研发和在线教育发力,随着北京总部的建立,学府考研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未来将会形成全国所有城市全覆盖,线下,线上立位化的运营网络。(摘自机构官网)南京学府考研隶属于南京博源学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于2018年。2018年南京学府考研分界点,在2018年之前为加盟分校,课程主要以低端视频课为主,一直也不温不火,2018之后为直营分校,总部对市场加大了投入,开始再高端课程上发力,市场占有率也逐步上升。南京学府享受着总部扩张带来的红利,同时总部扩张也带来了经营的压力,教学质量和利润率如何平衡将是南京学府未来要重点考虑内容。主要课程:暑假集训营、火箭班系列等主要师资:赵宇,高敬辉,康启华,张琳,王喆,邓小燕等老师3、文登文登是全国较早创办的考研培训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北京,分校遍布全国100多个大小城市,是一家专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前辅导的大型连锁培训机构。秉承“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命力”的办学理念,整合全国考研辅导师资,组建了由清华、北大、人大、北理工、北师大、西安交大等985大学教授及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原命题组、阅卷组、大纲配套教材主编为核心的教学教研团队。(摘自机构官网)南京文登考研隶属于南京学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于2018年。南京文登是南京较早的培训机构之一,一直以来都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领先的机构换了一个又一个,每年也都有机构倒闭,但是南京文登依然有一席之位。主要课程:暑假特训营、钻石卡系列等主要师资:夏倚荣,周玉亮,王博,高浩峰,冷国财等老师4、文都文都考研,于1996年成立于武汉。目前在全国12省市设有20多家直营机构,另全国有300多家加盟机构,由总部作为经营管理研发的中心,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同时并累计录制教学视频百万课时,发行图书三千多万册,广泛进行品牌宣传,各地分校作为一线基地主要是开展培训业务以及相关咨询服务等。(摘自机构官网)南京文都考研隶属于南京赛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于2015年。文都考研一直活跃在南京考研培训市场上,2015年之前属于加盟分校,之后属于直营分校,是南京市场上较大的考研机构之一,培训的班型覆盖了几乎所有考研学生。2016年文都登陆新三板,进入资本市场,不过由于某些未知的客观原因,在上市二年后,也就是2018年文都退出新三板,这一举动为文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另外每年主打名师之间的矛盾和近年来曝光的名师桃色事件也是文都不可回避的一道坎。主要课程:彩虹卡、一对一专业课、文都网校等主要师资:何凯文,谭剑波,汤家凤,蒋中挺,刘一男,常成等老师.5、新东方新东方教育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目前集团以外语培训和基础教育为核心,拥有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研发、图书杂志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摘自机构官网)南京新东方考研隶属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是新东方众多培训业务中占比较小的板块,新东方作为国内顶尖机构,不管哪个培训项目都能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不过由于企业发展重心的限制,新东方在考研领域一直以网校为主,面授班主要都是集中在北京,南京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主要课程:新东方网校等主要师资:杨峰涛、杨光、朱楷文、闻雯、艾伟、黄雅屏等老师。6、卓而越卓而越教育,是一家专业的考研全日制集训机构。卓而越教育作为全日制考研辅导班机构,一直关注于开设考研集训营,建立了完善的集训营教学管理体系,采用《考研动态教学法》,并自主研发了考研教学管理软件、智能跟踪系统等配套软硬件,是少数坚持全程名师授课的机构。拥有自建的集训基地,基地占地31亩,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宿舍,约5000平方米的教学场地,约1000平方米的食堂,同时拥有9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运动场包含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足球场等运动设施。(摘自机构官网)南京卓而越考研隶属南京卓而越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注册于2013年。南京卓而越考研是南京前十大机构中的另类,该机构只有一种针对二战考生的班型,但是仅仅只靠这个班就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卓而越考研二战集训营不管是规模还是效果的评价很不错,但是班型的单一也制约了未来的发展,是不是能一直保持现有水准还要拭目以待。主要课程:全年集训营、半年集训营等主要师资:马磊、管新华、贺传富、许丙胜、刘启升、徐剑平等7、12111211考研是业内一家只针对211、985名校考研的辅导机构。我们不需要研究全国800多所研招单位的招生信息与命题规律,我们只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全国112所211、985名校的招生规律中去,因此我们相信:只有专注,才能极致。(摘自机构官网)南京1211考研隶属于南京艾尧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5年,初创团队是原跨考考研工作人员,是近年来少数快速崛起的新机构,该机构主打数学老师张宇,利用张宇的影响力在短短3年内,就成为南京市场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不过成也名师,败也名师,个别名师的影响力同时也制约了机构的发展。主要课程:暑假集训营、名校计划系列等主要师资:张宇,朱伟,阮晔,吕建刚等老师8、中公中公考研是中公教育集团的旗下品牌。秉承着中公教育集团“实用、有效、专业、深度”的办学宗旨,依靠的师资阵容和完整的自主研发实力,以学员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卓越为目标,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目前,中公考研于2014年全新改版,重装上线。业务类型主要包括面授培训,网络远程教学,各类教育辅导图书、音像、网络教材等产品编辑、出版、发行。(摘自机构官网)南京中公考研隶属于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公司注册于2010年 。中公是目前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之一,不过主要是以公务员考试为主,考研辅导是依托在公务员辅导的,南京中公的师资风格走的是公务员的路线,即自我培养,这种模式在考研领域一直无法成为主流,主要是因为考研辅导对知识量要求很高,一般的研究生培训之后也很难适合岗位,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中公在考研领域一直无法达到公务员领域的辉煌,在南京主流机构中也是末位的存在。主要课程:乐学系列、集训营系列等主要师资:张晶晶,侯晓荣等老师。9、海文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作为万学教育集团旗下的主营产品,衍生于国内第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项目,后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注册成立,成为了中国研究生考前培训事业的创始和领袖机构。为了帮助发愤图强的优秀学子们在命运攸关、竞争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十余年来,万学海文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研发先进辅导技术,创造了考研培训领域的所有常规辅导课程和高级辅导系统,成功辅导了百万考研学子,实现了考研复习效率的提升和考研成功率的革命性腾飞。(摘自机构官网)南京海文考研隶属于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08年。海文考研曾经是考研机构中的佼佼者,2008年红杉资本直属投资基金对中国所有考研培训机构进行了近两年的深度考察和两百多项指标的比较分析之后,促使红杉和联想迅速将2000万美金投入万学海文,海文在南京市场也是领先机构。不过市场是发展的,往日的荣耀只能用于回忆。海文强大的营销团队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过于注重营销也是海文走向没落的根源。南京海文就是海文在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主要课程:钻石卡系列、万学网校等主要师资:李占席,丁勇,杨岳,付博,金柳安,李伟等老师。10、中试2008年,中试团队怀着百年育人的愿景步入教育行业,并设立江苏分校开始运营;2011年,团队专注课堂效果,全国首推地级市名师面授课堂,好评如潮;2013年,团队进驻南京,成立南京总部;2014年,成为中国教育在线战略合作伙伴,举办多场全国高校研招会;2015年,公司总部由南京大学科学园成功迁址市区明故宫,并开始全面布局品牌升级及全国扩展;2016年,公司成功收购整合南京某北京机构南京分校,成立中试品牌。2017年,公司制定下一个三年计划,致力于全国直营分校的开拓,并已经开始着手青岛、上海、杭州、重庆等市场的前期调研工作。(摘自机构官网)南京中试考研隶属于南京研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前身是南京启航考研,2016年原启航考研的团队和原跨考考研南京分校的部分工作人员共同成立了南京中试考研,初创时在南京市场占有率很小,不过2018年由于数学考研老师李林“泄题”事件,使中试考研名声大噪。随着泄题事件的热度逐渐下降,中试也逐渐平淡。主要课程:荣耀VIP系列、专业课一对一等主要师资:肖秀荣,丁晓钟,王式安,王泉等老师.....以上是小编在网络搜索的南京十大主要考研机构的相关信息,所有信息源于网络,关于考研是否需要报班,首先大家应该明白的是,真正影响考研结果的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努力,报考培训班也只是我们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已,能不能考上,还得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毕竟考研不是考大学,考研要比考大学难多了,因为它靠的是自觉。因此很多人报考补习班本身没什么问题,如果你身边的人在很努力的备考的情况下还去报考补习班,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比你更努力,更认真的去对待考研。如果你觉得自身条件不一定能考过的话,去报考一个考研培训班也没什么不好的。而源上小编搜索的各机构都源于网络,也就是说,网上五花八门的辅导机构一抓一把,而正正需要需各位慎重,也需要实地上门了解。考研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去走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想要看干货的朋友们请直接看第二大点(各科复习建议),其他部分看看加粗字就好,这主要是一篇对认为时间可能来不及的朋友们说一些心里话并分享一些考研心得的文字,所以不论想要考哪个学校的朋友们都可以来看看。文章很长,如果时间不够就看看加粗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本文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所以仅供参考。我想在这传递给大家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题目中的话,永远不要觉得你开始复习的太晚,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正是现在起最早的时候!我通过自己的六个月的努力从几乎0基础成长到了400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一是想给自己的充实的备考生活留下一点记忆。第二是想告诉那些怕开始的晚所以还在犹豫的朋友,请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第三是想告诉和我一样特别爱玩而且有严重拖延症的朋友们,请别轻言放弃,有时候需要逼自己一次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再说一下为什么选择复旦,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吧,第一是个人原因就是我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以后也比较倾向于在上海发展,所以复旦作为上海最好的学校之一就进入了选择范围。第二是因为复旦复试通过率较其他顶级院校要高得多,所以对于我这种面试容易紧张的选手来说复旦相对比较友好。此外,复旦的专业课内容比较偏向于理解+背诵,试题都是围绕书本上知识点,所以复旦金融431这四门课,除了数学的三门都是偏文科的,以背诵为主,如果要是对自己的数学和背诵能力都很有信心的话,复旦是不错的选择。接下来我分成几点来表达我想说的话,大家各取所需,也不要花太长时间在各个经验贴上,所以要看哪部分就直接寻找对应的内容即可。第一部分是个人情况,我基础比较差,担心基础差考虑放弃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自身只要肯努力也一样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第二部分是对于各科复习方法上面的建议,仅供参考,其中并没有详细的知识点。第三部分就是这半年的学习经历了,没什么参考价值,休息或者疲惫的时候可以当小说看了,主要讲的是我从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最后考到400分的全过程。第四部分是结语,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力量。一、个人情况(担心时间来不及的可以看看)为什么我说现在准备考研绝对不晚呢,接下来就说说我我准备考研前自己的情况吧,给可能还没怎么复习的你先安一下心。我并不是一个学霸,反而是一个坐不太住而且特别爱打游戏的人,而且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所以可能对于学霸类型的朋友可能并不是具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只想看一些有关复习建议的内容,就直接跳过这一段直接看第二点。本科院校:南京某211金融专业各科基础:1、数学:从小喜欢数学,对数字相对比较敏感也感兴趣,一直当做自己的强项,也是枯燥的考研生活里学着最不痛苦的学科。但大学学的高数和线代,由于时间久远加上当时也并不是很认真在学,在考研时已经完全忘记了。2、专业课:本科绩点2.7左右,学习方法基本上类似于“一天一本书,一周一学期”,但也会根据老师的严厉程度来适当增加复习天数,但最长也不会超过三天,以确保不挂科的前提下最大化自己的娱乐时间。但这样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于知识的记忆全是短时记忆,在考研前发现自己本科学过的东西早就都还给老师了。导致我在后来上一对一的课的时候,我的微观和宏观老师都怀疑过我是不是跨考的,当时场面真是十分尴尬,尤其是微观老师在听到我问他“权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那震惊的眼神让我很是难忘 (我的第一节微观课是19年9月12日上的,所以这件事的发生时间肯定在这之后,对 我就是9月份了还不知道什么是权益)。3、政治:0基础,初高中历史政治课一节没认真听过,而且对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4、英语:我的英语一直都不算特别差,但也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大一上学期545分过的四级,大一下学期469分过的六级。后来报的英语双学位(为了逼着自己学习),专四第一次55分没过,第二次70分。这四次考试除了第二次考专四我复习了有一周左右,其余的考试基本都和学校的结课考试很近,所以都没复习就直接参加的考试。总结一下就是我除了英语有些基础之外,再加上对数学的热爱,我可能是一个0基础的考生,可能还不如一些跨考的同学。我究竟有多爱玩: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爱玩游戏的人,在大学脱离了爸妈管束之后,基本上考试周以外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给了游戏,我的和平精英这款游戏在19年7月份以前是全赛季战神,考研之前一共玩了有1200多个小时(刚刚我自己也好奇去算了一下)。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游戏就不赘述了。所以爱玩游戏的朋友们也不要担心,爱玩游戏并不意味着考不上研究生,考不上好的院校。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习和玩游戏一样,分心了都做不好,所以暂时放下游戏去考研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考研复习时长:7月10日-12月21日。7、8月份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9月以后能保证每天10小时以上,最长可以达到13、14小时(自己一个人关小黑屋,临近考试的时候连取外卖吃外卖洗澡的时间都在背东西)。所以我的基础并不是很好,考研准备时间也并不是特别的长,所以现在复习肯定来得及!学习时间安排:我的学习时间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学习时间,比如我就比较嗜睡而且晚上效率较高,所以我必须要午睡而且不会早起(通常8.30左右起床)。但后期要保证每天都要复习到所有学科,不建议某一天或是某几天对其中一门学科不闻不问,这样会忘!前期7、8月份主要是以上课为主。9.00-12.00上午上课14.00-17.00下午上课19.00-21.00晚自习后期9月份以后以自学为主,我没有选择去自习室,因为当时我的效率比较高,所以选择自己在房间里学习。8.30-12.30学数学14.30-晚饭之后20.30都是专业课20.30-21.00英语22.00-23.30政治(在12月份,政治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段互换)二、各科复习建议(仅是复习方法上的建议,并不涉及具体知识点)我的考研分数:400(政治67+英语78+数学132+专业课123)我的各科成绩都很平均,没有太出类拔萃的地方,但也正正好好够400分。因为考研数学存在大小年之分嘛,所以20年偶数年400分应该可以达到复旦经院的线,我当时定的目标也就是400分,所以刚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且由于今年扩招到183人,所以复旦经院的线相较去年也是直降25分,385分就可以进入复试。但如果是奇数年的话,鉴于2019年复旦经院410分的分数线来看,建议目标定在410分。分数规划大致如下:政治+英语共150分,其中可以是65(政)+85(英)或是70(政)+80(英),数学130分,专业课120分,总分即400分,如果是奇数年就把数学目标定在140分。如果时间充足的各位可以多花点心思在政治和英语上,可以缓解一部分数学和专业课的压力。对于制定这个分数目标,强烈建议目标再稍微定高一些,这样可以让自己在考试时有一定的发挥失常的空间。接下来对这四科分别说一下复习建议,但由于我了解的内容有限,准备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所以没法提供对比分析,而且我也不会详细讲知识点,只是讲一下我认为在复习中需要注意的点。具体使用什么材料,每一科听哪个老师的课还请各位自行斟酌,但也无需过于纠结,因为书本本无错,重在自身努力,只要是有很多人推荐的资料就都可以使用。纠结的时间不如去学习些别的东西。但如果实在是不放心或者是资金比较充裕的同学可以把纠结的资料都买下来对比着用,当然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时间上来讲也不是很划算。1、政治:为什么我第一个要说这个政治呢,因为我看了其他人的经验贴,听了别人的建议之后吃了亏,所以希望朋友们不要再重蹈覆辙。所以我在这最想要说的就是,如果你的政治是像我这样底子薄弱的朋友们,请早一点开始政治的学习,不要拖到最后!不要拖到最后!不要拖到最后!可以后期开始背诵,但不要很晚才开始学!我使用的资料和听的课: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和冲刺班,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和《冲刺背诵笔记》,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历年真题以及肖八和肖四。其中我使用最多的是《冲刺背诵笔记》和肖四。复习建议如下:7月份开始就开始政治的学习,直接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不用听基础班。因为徐涛老师讲课比较生动,并不枯燥,所以大家可以先对着他的核心考案先把内容过一遍,至少知道考研政治都考些什么东西,之后再配合1000题的题目练习(但这个如果做不完可以不强求,知识点是关键),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最后几个月开始背诵的时候就能有个方向,知道什么知识点会以什么形式呈现在试卷上。学习一遍之后就要开始用到《冲刺背诵笔记》了,它相当于是一个核心考案的精华版,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要多花时间去看去背。其实对于选择题考点,只需要做到看到选项能辨别对错即可,并不需要完整地背诵下来。但对于分析题考点,是需要逐条去背诵的,才能做到考试的时候遇到肖四没压中的题目也可以从容作答。而最后出的肖八肖四,其中的选择题全部都要做,但肖八的分析题只需要看一遍答案,知道要如何对分析题作答即可,肖四的分析题要全部背诵(是一个很大的背诵量)。历年真题可以练一练选择部分(时政的对错无须在意),分析题往往与时政挂钩,不用花大块时间去答,2、数学:我考的是数三,数学是我上考场前最有信心的学科(虽然我只考了132),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而且今年有朋友要考研且需要我的数学辅导,所以需要对数学知识再温习一遍,21考研的小伙伴们数学上要是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希望能帮到大家。数学这门学科太重要了,是拉开分差的关键学科,而且就今年出题如此之难的趋势来看,很可能数学是会比以前加大难度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门学科。我复习的过程:7月份线下上课,一整个月基本都花在了数学上,每天六小时的课,课后除了做当天知识的课后题外会把数学全书上相应部分看完巩固一遍。由于我基础并不是很好,所以后期讲到线代和概统的时候,线下课跟不上就靠自己听网课+看全书自学。由于8月份上专业课的线下课,所以学数学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直到9月中旬才把全书完完整整看过一遍,然后开始做330,10月末第一遍330过完,然后就开始了每天的套题模拟直到考研前。当时最后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李四如果仔细些可以每张卷纸都满分,我一直都希望数学能接近满分,给我的专业课拉拉分,然而往年换汤不换药的数学今年把碗给换了,所以只考了132,但也体现出了给自己制定一个高目标的重要性。我使用的资料:李正元的数学全书,李永乐330题,历年真题,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复习建议如下:数学这门课,复习越早越好,因为数学内容比较多,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建议可以报金程辅导班或听一些网课了解知识点之后通过数学全书进行巩固。李正元的这本全书高数部分步骤十分详细,而且选题也比较具有代表性,但线代部分错误较多,所以建议使用李永乐的线代教材进行线代学习。题目刚开始可以选择660题进行过渡,但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直接做330题。后期复习全面之后就要开始每天套题训练,按规定时间做,真题要提前半小时以上答完来训练速度(可以直接规定自己两个半小时就交卷,这样能加大前面做题的紧迫感)。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把自己做过的题分类,要总结每一个类型的题都可能用到什么解法,这样在遇到一个陌生的题的时候,看它的题型用相应题型的每个解法试都能试出来!每天都要花时间做数学,不要学一阵扔一阵!3、专业课:我考的是金融431,这门课是最让我害怕的一门课,我在9月中旬开始找一对一老师之后我的专业课学习才步入正轨,老师帮忙画知识点,课后我自己去看专业课的四本书,再配合对真题的分析和理解后才慢慢理解了这些本该在我本科阶段就会的知识。11月初正式开始对四本书进行系统背诵,第一遍背诵速度极其缓慢,四本书第一遍背了将近一个月,就到了十二月份,但到最后考研时这四本书也过了有四遍。不建议这么晚才开始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我使用的资料:姜波克老师的《国际金融》,胡庆康老师的《货币银行学》,刘红忠老师的《投资学》和朱叶老师的《公司金融》四本考纲指定教材和历年真题。复习建议如下:从历年经验来看,复旦金融431从来不会考书本以外的知识,包括论述题都是会回归到书本上的内容,所以对四本书内容的背诵是重中之重!比如今年的主观题,第一道是考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和币种构成管理,对应《国际金融》第六章第三节;第二道是考货币论,对应《国际金融》第二章第四节;第三道是考新优序融资理论,对应《公司金融》第八章第三节;论述题是考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应《货币银行学》第五章第五节。所以内容都在书本上,不要想着到考场再去分析,就踏踏实实背好书上的内容是关键。此外,真题也很重要,一定要把历年真题都搞懂,比如今年计算题第二道计算久期凸性的题就是14年的计算题原题,连数都没变,可见真题的重要性。所以要做到四本书知识点熟练背诵,历年真题熟练掌握。4、英语:我考的是英语二,考英语我是有一点在吃老本,但是也一直坚持复习单词并每天练一篇阅读,作文是考研前写几篇练练手并背了几个模板就上考场了。我使用的资料: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和高分写作考前预测以及历年真题。复习建议如下: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重在积累,所以最少要做到考研英语词汇出现在阅读理解中时能保证认识,我用的背单词软件是百词斩,没用过其他的软件,但百词斩有利有弊,建议背单词和复习时将图片部分遮住,然后只看单词回想意思,也要注意形近词的辨析,百词斩有个我最喜欢的功能就是单词列表,其中可以看到自己收藏和已学的全部单词并能遮住释义复习。平时不要太久放弃英语,基础好点的同学可以每天稍作一点题目来保持手感训练速度。作文部分,对于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的同学,一定要多参考优秀作文来积累素材,我参考的是王江涛老师的高分写作和高分写作考前预测,此外最重要的是计时训练,否则作文容易拖时间。三、考研经历(这段就是回忆录,的确没啥参考价值,可以直接跳过看结语,有兴趣的可以当故事看)考研这段经历虽充实却也饱受压力,虽值得骄傲但又害怕再次经历。为什么七月份开始我能逐渐放下了我曾经最爱的游戏,有以下几点原因吧:第一是因为如果不考研,普通211学校的金融学本科的确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更别说是在自己想去的上海了,而且家里也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亲属,也没法帮忙介绍工作。第二是父母也花了很多钱给我报补课班,也有着来自金钱方面的压力。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知道如果一战考不上的话,我就得二战,而这半年的疲惫和压力是我不想再经历一次的,所以我只能背水一战,全力以赴。我的考研路是这样来的,我父亲特别有先见之明,我大二暑假的时候(对就是提前一年的暑假)实在是看不下去我天天在家除了睡觉就是打游戏了,就给我报了个金程考研辅导班,就这样我就被送到了异乡之地进行学习。由于当时距离考研的确还很远,而且当时我去的时候公共课部分(数学、英语、政治)就已经结束了,我只赶上了专业课,但由于我的专业课基础实在堪忧,老师讲的基本没几句能听懂的,所以我就不是很愿意学,每天可能就想着回去玩游戏上分,所以其实没学到什么东西。第二次开始考研准备是在4月初左右,因为我其他有的考研同学开始准备了,我就也想在暑假班之前打打基础,就开始了高数的自学,但后来由于学校各个期末考试和作业的接踵而至,导致我学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第三次学习是7月份,我又一次来到了补课班学习,带着我已经忘得差不多的数学和什么都不会的专业课,我的复习也算正式开始了。也就是从这开始,我也慢慢试着放下了游戏。7月份是一个月的公共课,我几乎每天的时间都给了数学,因为也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我的确基础太差了,虽然学的不算慢但毕竟数学内容比较多,到后来我已经跟不上线代和概统的学习了,所以只能下来自己听网课然后看全书学习,但数学的学习还算整体顺利。然后到了八月份。将近一整个月的专业课线下课听得我是一头雾水,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在线下课上完的测试里,我看着别人奋笔疾书,而我除了选择题可以一知半解地选出来之外,其余的简答、计算和论述题我一个字都写不出。别人需要答3小时,而我,15分钟就可以交白卷了,选择再错几个,我整张卷纸也就能得个30分左右。然后我彻底慌了,赶紧和家里人沟通,就又给我报了一对一的课,才让我感到稍稍安心。之后从9月12日第一次上一对一的课开始,老师帮我捋清了知识点,告诉我需要背的内容,我自己下去就开始一边自己理解书本知识一边看看真题然后练选择题。到了十月初,国庆的课节课之后,测试效果没什么区别,除了我的选择题更有把握了之外,其余我还是一个字也写不出,那时候我打开我的国际金融的书发现这本书我没见过。之后就一直找老师上一对一的课,帮我理框架讲知识点,知道11月初基本都过了一遍,然后我开始背诵,大块时间全用来背诵,国金内容最多我是第一个背的,第一遍背了8天才完整的过了一遍,然后接下来是两本微观的书,每本都背了有一周左右。最后是货币银行学,也大概背了5天(不是说这本内容最少,而是货银是我这四门里相对基础好一些的课,背之前对部分知识点有印象,其余的三本书对我来说都是新书)。然后配合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自己也开始能写出来主观题部分了,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有规律地复习,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背诵,免得忘记之前背诵的内容,时间也很紧张了,政治也要开始背,所以再忘了就没时间重新背了。再说说政治,说起来都是辛酸史。在准备考研之前,我看到的好多内容都是说,政治是最简单的一门学科,从10月份开始复习就可以了,最后大题背背肖四就OK。我真是恨无知的自己听从了这个建议,导致后来时间特别紧张,晚上我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之后,躺在床上打开政治复习资料,发现全都是崭新的知识点站在我面前,就吓得我根本不敢睡觉,就一直看一直看,直到困得忍不住了才能入眠。导致我当时神情极度紧张,因为复旦的政治小分要求60以上,如果政治一科没过60分就前功尽弃了。关于政治我复习时我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是9月底才开始学习政治。当时第一次学习是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对照着他的核心考案开始学习的,虽然课都是2倍速播放的,但由于我需要花大把时间在专业课上,所以政治后来就放弃了在核心考案上做笔记,直接听一遍课之后就去背《冲刺背诵笔记》,1000题也是做了100道左右就没时间继续下去了,其他同学可能1000题都刷了两三遍,选择满分50分随便上40,我到后来做肖八肖四选择题练习的时候一次40分都没上过就上了考场,虽然后来知识点掌握还算比较好,但毕竟题目练习的少,所以还是有点慌的。至于大题,我就是赌博式复习,直接背肖四,但过程十分痛苦,后来可能每天七八个小时砸在上面,而且就我今年的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个人认为没压中几道题,我选择已经破天荒考了40分,后面主观才27,对于考复旦的朋友来说是十分的低了。关于英语其实我没怎么花太多时间,就单词认真过了几遍,阅读基本上就是练速度隔几天做一篇找找手感,然后作文部分就是考前一周背的模板+自己计时训练练得,所以英语我分数也不高,虽然客观题答的还不错,但估计作文写的太差,所以没达到自己预期的80分。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都不出去,一天的学习时间出去睡觉吃饭都在学习,其实我在吃饭、洗澡的时候也都是背着专业课或者肖四,所以最长的学习时间可能达到15个小时以上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率的那种,所以可以说是十分辛苦了。基本每天上午8.30-11.30做套卷,题目争取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做完以训练速度,然后点外卖,点好了就去批改,批改差不多了外卖也到了,吃完午饭后午睡,大概2点30左右开始学习,下午和晚上的大块时间11月份是给了专业课,12月份是给了政治。期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累的时候就走动走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闭一会眼睛。每天会花半个小时学英语,一篇阅读+一定量的单词复习。时间大概就是3.5小时数学+0.5小时英语+7.5+2.5,11月份的7.5是专业课,12月份是政治。数学和英语的时间基本固定,英语可能会更少一点的时间,专业课和政治是根据当天所背的内容调整时间的。因为我一天从早到晚不出门,学习达到14小时基本是常态。这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的确值得。四、结语我曾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的确,学习并不是通往成功唯一的那条路,但它可能是最简单的那条。我们在工作之前还能有机会去丰富自己、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确是很幸运的事,我也有很多工作之后再回来考研想让自己变优秀的朋友,所以,我们现在既然有选择去学习的机会,那为何还要等到吃亏之后才回来后悔呢?希望本文能帮助各位相信自己,坚定地走完考研这段充实的旅程。相信大家最后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结果并不尽人意,那么说明这一定不是最后。最后送给大家我最爱的一句台词,出自《空中大灌篮》中乔丹之口:This is why I was born, I thrive on pressure!本文由金程考研学员同学原创经验贴,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胡师姐做考研辅导7年了,在这7年里,我们对热点的理解一直在进化——和各高校命题人一起进化。起初,他们出的热点题是这样的:材料:赵普在微博上转发调查记者的短信,引来11万转发,但他却从荧幕与微博上小时,对此相关负责人称无可奉告。请问: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2013暨南大学新传专硕真题)材料:一段《纸牌屋》的介绍。问题:请分析纸牌屋为什么会火?(2014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真题)慢慢地,他们出的热点就变成了这样:谈谈你对明星限薪令的理解。(2019北大新媒体保研真题)原材料节选部分:“我已经转发杨超越好几天了”“转发这个杨超越,你想咋地就咋地”“头像换成杨超越之后,运气真的有变好”……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这样对着杨超越许愿的朋友,甚至你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曾因卖惨、唱跳实力难堪而遭人嫌弃、又因蠢萌废柴而惹人怜爱的“麻烦女孩”人生却一路开了挂。她曾不慎“体面”地搞砸了偶像选秀节目《创造101》里的绝大部分表演,如今终于在恋爱推理节目《心动的信号》中 显露出自己的综艺才华。不过,如果说幸运也是一种才华的话,那么超越妹妹其实是凭借这一方面的出类拔萃而在百舸争流的娱乐圈逐渐立足,乃至圈粉无数的。为何作为“人形锦鲤”的杨超越会迅速获得舆论热捧,由废柴少女变身为万能幸运符?当然,祈福求好运并非新鲜事,向锦鲤祈福的习俗早在古代就已普及。但这一波以杨超越为代表的人形锦鲤转发风潮,充满了(后)现代的戏谑与荒诞,是一种属于当今时代的丧:对于努力不抱信任但又无法不相信努力的生命状态,其背后是笼罩在我们之上的“无用的幽灵”。(1)文中提到的“锦鲤文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0分)(2)你认为转发锦鲤是“集体症候式”吗?并分析“集体症候式”的社会背景。(25分)(2019浙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外行或许看不出什么门道,但事实上,热点考题的提问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从最开始谁都能说点什么的状态,到要求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不如此简直就不知道该从哪下笔的状态。以前我们辅导学生的时候,每个热点倾向于给一个分析角度、一个确凿的答案让大家吃个定心丸,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不够灵活——一个热点有多种考察角度,以浙大这道锦鲤的题为例,除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 还可以考亚文化、虚拟社群、互动仪式……你并不知道出题人会从哪个角度考,那么热点分析理应穷尽所有可能的考察角度,提示相应的分析工具(理论),但是不能给出具体的论证——那样可能会让大家在考场上写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招来改卷老师的反感。同时我们观察了一下行业动态——优秀的同行们都有热点分析的课程,也都意识到了不能从一个视角分析热点,但这里出了个问题:因为教学水平的差异,大部分同仁其实自己也不太懂理论。在试图多角度的时候,成功实现了堆砌而不是运用理论,对理论进行了去语境化的简单粗暴使用——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某理论,并用于分析某类字面上看起来有联系的现象,比如我已经无数次因为学生用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娱乐化现象和粉丝行为而吐血——娱乐至死也就算了,还沾边(这个理论本来是警示美国人不要沉溺于“一切政治问题已经解决”的自我感觉良好、需要担心政治以外的社会危机的——并且,它只针对电视!一切试图挪用的,都得先论证你要解释的那个东西跟电视的相似之处),但巴赫金的“狂欢”是在说什么?——中世纪晚期的各大城市(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过着狂欢节的生活。在这期间,人们放弃那种教规常规下、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打破严格的等级秩序,同一切人随意不拘的交往,随心所欲地妆扮自己,狂放不羁地载歌载舞,自由自在地说说笑笑,纵情于食欲声色……狂欢时,先前存在的等级关系和官衔差别统统暂时取消,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际关系而得到了再生;狂欢节上,笑谑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笑谑是节庆的、欢乐的,它针对一切,同时也针对取笑者本人,并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不敬、歪曲和亵渎;狂欢节上,一切话语都成了相对性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摹拟讽刺的对象……狂欢节是全民性的,在狂欢中,没有观众,全民都是演员,或者说,生活本身成了表演,而表演则暂时成了生活本身。所以“狂欢”是藐视权力和一切“装逼犯”的、是短暂造就平等的、是欢乐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是解构意味的。巴赫金对“狂欢”的论述充斥着难以掩饰的赞许态度——怎么到你们那里就成了批判大众盲目参与轰动性事件、追求刺激和猎奇了呢?我问学生为什么老爱用狂欢理论,他们说XX公号就是这么写的。我简直无语。难怪历年模拟题一考到娱乐事件或者朋友圈大型“表演秀”,10份卷子里能有5个娱乐至死、3个狂欢,1个无分析裸奔,还有1个不知所云……这真让人痛心了。都是“辅导班”,但教你的是什么人——是不是就比你水平高,他们了解学科源流吗?真读过原著吗?真懂理论吗?大家要认真辨别,不要花了钱还被带到沟里了。刘海龙老师在《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里三令五申:不要死记硬背理论!不要生搬硬套理论!一定要理解理论的背景!但是多年以来新闻传播领域还是“文二病患者”横行:“文二病患者,通常就是念了几本书,且对社会其实没有多少历练,最可怕的地方是,他们读的书不是教科书,或者是教科书读得不够好,基础不牢。专著都是某一个学者自己的主观看法,当然不会太全面。轻视教科书,捧着一两本专著当成至宝和行为指南,文二病就不远了。至于只是耳闻了几个概念,大而化之,想当然地就去用的,不过就是拿几个大词出来吓唬吓唬人罢了。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之下,其实一推就倒。”(魏武挥老师公号,原文请戳《文二病患者》)根据魏老师这篇文章,我们整理出目前被抠出原生语境、黑得最惨的(或者用得最滥的)理论排行榜:No.1 娱乐至死No.2 乌合之众No.3 狂欢No.4 信息茧房(脱离了桑斯坦的原意)No.5 文化工业(用得人太多了,但往往只能说出表面意思,不能深入分析)No.6 单向度的人(只能从字面解释媒介给人带来的影响,知其然不知其所有然,一句话就把所有意思说完了,为了填满试卷上的大片空白开始翻来覆去地重复)No.7 媒介依赖(大家好好看看教材上媒介依赖讲的是啥!)No.8 互动仪式链(横跨宏观-中观-微观,不适用于解释具体现象)……下面,我们以AI换脸为例展示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令人无语的是,很多同行讨论“换脸”还在用“狂欢”……我……)事件重现AI换脸appZAO在不到一个星期内经历“爆红刷屏”到“道歉约谈”的大起大落,拥有“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slogan的ZAO确实上演了一出新奇的好戏,但其实AI换脸技术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从天天P图“军装照”、Faceu(脸萌)“变老滤镜”、zepeto“捏脸社交”到“杨幂参演1994版《射雕英雄传》”、AI合成主播、Deepfake,AI换脸满足人们娱乐性需求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大担忧和恐惧。命题角度一:隐私真题链接:2014北京大学440:谈谈对网络隐私保护权的理解,如何平衡数据发布与保护隐私之间的矛盾?2019华中科技大学440:网络环境下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和如何规制2019安徽大学814:脸书数据泄露案例,根据社交媒体隐私数据保护,假设自己是科技媒体记者,写采访提纲。2019上海交通大学334: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2019北京师范大学938:互联网隐私和便利的界限在哪里?谈谈看法2019华南理工大学334:材料中提到了京东前员工泄露用户的隐私、用户的隐私在淘宝上以几毛钱的低价出售,主要强调了当代用户隐私的严重性。谈谈网络的隐私权的特征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网络的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换脸”风波中如何应对隐私危机?思路解析:隐私问题没有成型的理论可以直接套,但可以联系法律、伦理道德或其它前沿理念(例如“被遗忘权”、GDPR),以分析说理取胜。一、“换脸”带来隐私危机ZAO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对其霸王条款的分析,法律工作者发现ZAO肖像权的使用,意味着隐私权的过度让渡,不仅可以随意使用个人肖像权,还可以有偿或无偿授予第三方,这意味着全方位地暴露在了互联网之中。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受众越来越习惯于享受丰富有趣、富有创造力的产品和应用,习惯于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但这些信息也永久地储存在了服务器上,用户维护自己的数据隐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二、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泛在化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车站、金融、娱乐、监控……)以及泛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诈骗、人肉搜索等)。三、“换脸”隐私危机的解决1.公民:提升媒介使用能力,拒绝隐私权的让渡2.科学家:解铃还须系铃人,技术的锅技术背科学家尝试用AI技术对抗这种隐私风险,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两个大学生制作的一个40*40公分的图片,能成功为人穿上“隐形斗篷”,建构AI识别的“对抗性补丁”。无独有偶,俄罗斯的科技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科技公司Yandex的技术总监Grigory Bakunov与其他几个黑客一起,开发出了一种“反面部识别算法”。这种算法通过化妆的方式实现,只要在脸上画出特定的线条,就可以有效干扰AI的面部识别。3.政府:对权利的侵犯应当由法律来规制四、“换脸”风波的反思(重大得分点!)一切风波本质上还是由技术而起,技术更迭本无罪,是发展的象征,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的意图。AI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抓捕罪犯“捷报频传”,甚至一度让张学友在演唱会上完成“五杀”、“七杀”,被称为“逃犯克星”,并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认技术,但人脸识别被滥用而出现的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刷”、不知不觉成为色情片主演,甚至是用于政治权力竞争的造假,又是赤裸裸的技术引发的祸端。德国哲学家韦伯曾经区分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意味着发挥技术的最大效用,后者强调价值、伦理的重要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开拓,更离不开基本价值的守望,毕竟‘我们将抵达的未来,不仅是信息自由流动的丰饶之海,更是构筑全新文明的坚固之岸。命题角度二:数字鸿沟真题链接:2019四川大学636: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并提出对策2019苏州大学334/440:数字鸿沟2019重庆大学学硕:数字鸿沟2019中国传媒大学334:简述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案2019河南大学专硕:依照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如何防止和控制由当今的数字鸿沟所引发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信息差距(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试分析换脸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思路解析:这道题从多个角度答都行,但数字鸿沟会是别出心裁的一个。为什么呢? 因为ZAO app一出现,很多专家警惕心大起,立刻撰文提示风险——但这些文章理解门槛高,并且是传统的图文形式,身处落后地区的人们很难接触到或者接触到也没有兴趣理解,反而可能错过了风险提示的机会。但ZAO玩的是视频,进入门槛低,可以让人们玩得不亦乐乎。长此以往,媒介素养的差异会表现出来——媒介素养低的人们更容易遭遇隐私泄露或者诈骗。一、数字鸿沟概念解析二、新媒体语境下数字鸿沟新变化1.接入沟日益不平等,媒介接触差异较大接入沟又可以分为精神接入、物质接入、技能接入、使用接入四个层面,在ZAO换脸风波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重思接入沟。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流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质接入的入口,有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能使用新媒介,但事实上这种接入只是表层的,设备的不平等分布不是数字鸿沟最大的困境,落后地区精神兴趣、使用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实际在不断加剧,形成断裂。ZAO事件中,正是很多初步拥有接触媒介能力的人,由于媒介使用技能不足,无法进行判断,才狂热参与游戏,导致自身隐私泄露。2.使用沟差距难弥合,娱乐性动机比重大根据媒介技术的自主使用能力、媒介技术使用的多样性差异、使用动机和使用兴趣、使用技能等因素可以对使用沟进行分析,很明显ZAOapp的使用者更多的是基于娱乐目的、社交目的,用户使用新媒体技术需求信息和获取知识时能够有效缩小数字鸿沟,但基于娱乐的动机并不能,而且这些用户的媒介使用差异性其实较小,所使用的大多是基于视频的、门槛较低的娱乐功能性质的app,同时其新媒体学习能力也有限,因此陷入了ZAO的数字伦理风波之中。3.知识沟进一步拉大,数字资产更易遗失数字资产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一种资产,在ZAO事件中,含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照片就是个人特有的数字资产,ZAO的霸王条款让个人无法确定自己的肖像会被用于什么途径,容易带来道德层面、价值层面的风险,而知识能力水平高的人,能够率先发现ZAO条款中存在的漏洞,例如这件事情中的KOL@法山叔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的典型代表,通过对条款的分析,发现其中漏洞,他能够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相比之下,存在信息落差和知识区隔的人,就极有可能被牵涉到换脸风波中,遗失数据资产。命题角度三:媒介素养真题链接:2019上海交通大学440:媒介素养、意义及提升途径2019中山大学·数字媒体:媒介素养2019广西大学专硕:媒介素养2019南京师范大学61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数字媒介素养的看法2019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硕:媒介素养2019上海师范大学学硕:媒介素养2019内蒙古大学440:媒介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ZAO为什么会火?试分析原因。思路解析: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仅意味着使用、解读的能力,更意味着传播、制造信息的素养,在传播者泛化、把关者弱化的今天,媒介素养的不足带来了太多的问题。ZAOapp的爆火刷屏满城风雨,究其实质,媒介素养的不足在其中占据很大因素。一、 媒介素养的涵义二、 在ZAO事件中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1)社会交往素养不足,隐私数据泄露危机可参见命题角度一选择性回答(2)媒介使用素养不足,权力边界模糊危机新媒介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媒介使用素养还表现为对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使用等。ZAO大大降低了人们换脸的门槛,一键换脸的操作基本人人可实现,但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不明确权力边界的危机,例如将明星的脸在作品中随意更换,美名曰喜欢明星,但实则在版权问题以及再传播中带来的对观众的误导等多个方面都对明星带来了负面影响。(3)信息消费素养不足,过分让渡浑然不知自媒体时代传播者角色泛化,信息海量膨胀以及来源的多元化,意味着信息的消费者面临着空前复杂的信息选择环境,同时也就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ZAOapp的霸王条款广受诟病,但很多用户却浑然不知,仍在跟风使用,导致自己的信息被暴露在法律的边缘地带、部分权力被过度让渡。(4)信息生产素养不足,转发“再加工”产品自媒体时代,公众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作用不断凸显,但由于公民在发布信息和言论、进行信息再传播等方面的素养有限,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把关,容易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ZAO的使用中就可以见得,部分人群利用ZAO技术实现明星在情色视频中的换脸,并以此谋取私利,侵犯了明星的利益。三、 反思:媒介素养是日积月累培养的,跟每个人身处的信息环境和信息使用习惯息息相关,要弥合媒介素养的差异,需要教育的普及。命题角度四:版权真题链接:2015北京大学440:互联网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开放存取 联系阿伦的自杀写评论2019华南师范大学334:数字内容产业(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试以ZAO为例,论述新媒体版权面临的挑战思路解析:赛博空间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构筑了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版权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网易、QQ两家音乐版权之争、视觉中国黑洞照片版权之争、短视频版权侵权的重灾区等一系列新媒体版权的侵权为屡不鲜,版权侵权倒逼着版权保护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一、新媒体版权乱象丛生1.中国版权授权凌乱无序我国版权保护在界定中存在问题,一个作品多家都有影视版权,同时由于现代大众传媒信息的可复制性,盗版的资源也随处可见,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版权纠纷官司。例如ZAOapp中很多视频作品实际并未取得版权,却被用户拿来随意篡改,甚至在app的霸王条款中将责任归咎于用户的上传,以钻法律的漏洞。2.公众版权意识的淡薄因为贪图便利大肆传播侵权作品的大有人在,ZAO的霸王条款很多人都视而不见。二、版权保护解决路径1.技术:“媒体大脑”的使用,加强版权监测在媒体大脑的使用中,原创内容将被进行快速的版权登记,同时基于覆盖全网的数据能力和针对文字、图片等相似度的算法判别技术,“媒体大脑”可以在第一时间针对权利人登记的原创内容,进行全网版权监测,帮助媒体机构和内容生产者快速了解自身内容在全网的使用、传播情况,被侵权行为分析,有效避免侵权现象的发生。2.司法:完善法律法规,加执法力度——这是版权保护的根本。上周刚结束的20北大汇丰深财保研面试就考了ZAO,这才是几天的事……所以我们的热点备考经验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关于ZAO,我们给出的思路和答案只起提示和参考作用,同学们还可以开拓思维不断完善丰满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