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个习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学历内卷”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最近,有一位网友发文求助,“自己92年生人,已经30岁,本科毕业于某双非二本大学,还没有结婚,想辞职考研,是否可行?”而对于辞职原因,她是这么说的:“最近,单位新来了一批研究生,虽然自己工作久,但是,奈何学历低,跟这些研究生一对比,感觉晋升无望”。于是,就有了辞职考研的想法。这位网友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学历内卷”所带来的焦虑。随着大学生学历的普遍提升,这种“内卷”可能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可能想辞职考研摆脱这种“内卷”压力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特别是以下这几个。01 当前的工作情况个人认为,这一条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给大家看一个前两天一位粉丝发来的求助信息。这位家长,同样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他的女儿目前已经是一名“公务员”,在基层检察院上班。根据这位家长描述,孩子的工作是相当稳定并且相对轻松,关键是待遇也特别好。但是,孩子却嫌工作环境不好,嫌弃工作地点太偏在农村,想辞职考研,并且去年已经考上了上海某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奈何学费太贵(一年20多万)。于是,放弃了,现在又准备辞职考全日制研究生。但是,作为家长,死活不同意孩子这么干,理由也很现实,那就是现在的工作稳定,待遇又好。即使是辞职考研,三年以后研究生毕业再去找工作,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现在的工作,何况还需要考公务员,还不一定能够考上呢。所以说,对比目前的工作与三年以后所面对的风险,不辞职考研,或者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该是更正确的选择。现在,大家也应该知道,在面对这个选择时该怎么取舍了吧!那就是,对当前工作不满意,比如,薪资、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等中占到任意两条或者三条,那么,如果真的想辞职考研,也就不用太留恋了。如果,对现在的工作特别满意,最好认真权衡利弊,不要冲动。02 家庭与经济情况到底要不要辞职考研,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家庭与经济情况”。一般来说,30岁时,还不会涉及到赡养老人的问题。所以,重点考虑的是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如果,像文章开头的这位网友,30岁还是单身一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么,辞职考研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何况,工作几年,多少会有点积蓄,真的想提升学历,辞职考研也未尝不可。当然,现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确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可能只需要伙食费与住宿费。所以,将这个因素排在第二位。但是,如果你已经成家,还有了孩子,可能还需要还房贷,那可能就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了。在现实面前,梦想一般都要靠后!并不是很多人说的是,读书与年龄无关,也不是别人说的,读书,什么时候都可以。03 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抗压能力说了半天,能不能考上研究生,可能才是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毕竟,脱离学校、书本太久,能不能重新拾起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工作多年再辞职考研,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毕竟,即使是应届毕业生考研,难度都很大。身边辞职考研的同学,一战就能成功上岸的并不多。所以,辞职考研,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如果自己在大学时就是个“学渣”,好不容易才混到毕业。那么,辞职考研就要小心了,劝你三思而后行。除了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需要的能力。毕竟,辞职考研需要面对很大的风险,失业又加上考研失败,然后来自自己,来自父母的压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辞职考研之前,请对自己的抗压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衡量,如果觉得自己承受不了考研失败又失业的压力,那就安心上班好了!以上,这三个因素就是辞职考研前最需要考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辞职考研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还是那句话,想考研一定要趁早,最好大学毕业直接考研。以上,希望对准备辞职考研的你有所启发,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导语:人生总是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和巧合,就像是一盒各种口味的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有时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拼命地想去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结果却差强人意,而当你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的时候,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陪女儿考研的52岁大妈,自己上岸女儿却落榜,如今怎么样了?这个52岁的大妈叫做周亚松,是湖南常德人。她在当地的机关单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他的丈夫也是一个公务员。2013年周亚松的女儿从音乐学院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音乐相关的工作室。为了提升自己,女儿打算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不过因为这所学校知名度比较高,研究生的录取率相对来说会低一点。女儿为了备考压力非常大,周亚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够减轻女儿的压力,鼓励她好好备考,也为了圆自己当年的研究生梦,周亚松决定和女儿一起备考。已经52岁的周亚松,要想考研究生是非常不容易的,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她想让女儿知道,妈妈这么大年纪都可以,你也一定行。周亚松平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做事情都是不做成不罢休,所以再难她也坚持了下来。让人意外的是,考试结束后,结果却出人意料。母亲成功上岸,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女儿却意外落榜了。当母女两个来到学校,很多人都以为是母亲送女儿来上学。得知是女儿送妈妈来上学,大家都惊叹不已。第二年,周亚松的女儿再次参加考试,这一次女儿也如愿的考上了研究生,成为了妈妈的学妹。母女两个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名人,母女两一起读研究生的故事,也在网上走红,被大家称作“最励志母女”。周亚松入学后,一边完成学业,一边照顾家庭。她每个月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其余时间就在学校和女儿一起学习,提升自己。尽管周亚松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她是在作秀,但是周亚松却出来都不在意,她认为人都应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并且为之付诸行动。她也很自豪,可以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不管怎么样,她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以后也不会再有遗憾。
最近,一位三十多岁的网友在某考研论坛里讲到,今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目前在当地的一家国企上班,工作稳定,收入一般,属于吃不饱饿不死的那种工资,他感觉在这家单位已经工作十多年了,还是一名小职员,上升提拔无望,所以,他想通过读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把这样的想法告诉家里人后,妻子一点也不支持,并认为孩子还小,家里经济负担过重,如果他去读研,仅靠自己的工资很难维系家里的日常开销,坚决不同意他不顾家里的实际情况去考研,所以,他现在很矛盾,想寻求广大网友的帮助,看有没有好办法说服家里人,让他现在辞职安心的准备考研复习的事情。小编认为,对于大龄考研人来说,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在他们遭遇到职业瓶颈的时候,想辞职回归校园安心学习,另一方面,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可能更加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以及懂得了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其实,想读研是一种好事情,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想安于现状,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想通过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改变命运。而家里人可能因为自己要花钱读研,不但他们不能赚钱还要花钱,对当前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家里人肯定不想支持自己去考研。另外,读研毕业出来后,又要重新找工作,到时候年龄也很大了,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都是问题。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家里人不支持,甚至反对也是情有可原。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取得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呢?小编觉得,既然我们决定要考研,就要把一切事情安排好,包括读研后的家庭日常开销怎么去解决,读研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要向家人讲明白,说清楚,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的话,家人肯定也会理解和支持的,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
自大学毕业以来,总是在不断地换城市、换工作,希望可以找到一份适合又合适的工作。在经历了三个城市,六年时光后,终于在30岁那年,一切“尘埃落定”,自此人生找到了方向。但是3年后,我做出了又一个决定——考在职研究生。有人说,你平时工作那么忙,还有家庭和孩子要照顾,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复习吗?更何况,30岁以后,人的记忆力开始走下坡,面对一个全新领域的备考,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如何去背过那厚厚的英语、政治和专业书籍呢?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其实,在之前我也非常的犹豫,但看了《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人生仿佛有了方向,对于记忆再也不那么悲观了。《跟着考霸记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确井孝介,84年出生的她从垫底差生仅用3年时间成为了标准考霸,在大学期间,更是考上录取率仅为3%的司法书士,毕业后,零基础备考16个月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在书中,她将自己亲身实践的记忆方法进行了梳理、汇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笔记记忆术。记得上学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去理解数学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定理,不要死记硬背,因为考试的时候不会考概念。为此,我总是“拼命”去理解概念,但是这个方法在高中遇到函数时,失效了。在花费了几个月都没能理解函数这个概念以后,我放弃了理解,选择了死记硬背。我像背古诗文一样把函数这一章节的所有概念背过了,某一天,我突然会做函数题目了,我理解函数的意思了。这段经历告诉我,在我不理解一个名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记下来。在《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学习是先记忆,再理解,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记忆也是讲究方法和步骤的。一、聚焦要点。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像我白天要备课、上课、批作业,晚上还要带娃、给娃做各个学科的启蒙,周六周天的时间不是在陪娃玩,就是在陪娃上兴趣班,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那么,如何在短暂而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产出成果呢?第一步就是聚焦要点。考试科目的不同,也就导致了我们在聚焦要点时,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曾说:“一天过去后,大脑会遗忘74%的已学内容。”针对大脑的遗忘规律,它发明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这个曲线被很多背单词的APP所采用,以帮助用户记单词。在《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中,作者针对世界史的记忆也给出了如何找出要点的方法。在一项考试中,一般会用到三本教材,分别是基础教材、应用教材以及习题集。寻找要点的方法当某一知识点在三本教材中均有记载时,必须记,一定会考;当其中两本教材中有记载时,可能会考,尽量记;而只有一本教材中有记载时,那么就没必要记了。当然,在书中还有其他寻找要点的方法,比如先做习题集再看书,比如简化长句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知识点,从而降低记忆的范围。二、整合信息。如果有人突然问你昨天中午吃的什么?你大概率会记不起来。但如果有人问你昨天中午和朋友小A一起吃的什么?你会立马想起来。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并不是吃的那顿饭难记,而是我们大脑的记忆空间有限,装入了新的知识,势必会影响旧有知识的记忆。那为什么提到和朋友小A一起吃,会立即想起来呢?这其实是难忘的记忆的特征——与其他知识结合。就像我们单纯想昨天中午吃的什么想不起来,而当我们想到和朋友小A一起吃时,自然而然就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以及吃的食物。在《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中,作者建议大家这样记忆:把要记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串联起来,整合后再记忆。而将信息串联方法有很多,比如作者提到的接龙式联想法。具体操作就是从已记录的信息出发,通过问题联想串联起在意的事情。问题其实就是我们无意识的疑惑。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记忆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有疑问。为什么要提出九十五条论纲?——为了批判赎罪券。赎罪券是谁想出来的?——利奥十世。这样把相关的信息串联起来,记忆自然就事倍功半了。三、信息可视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视化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视觉性思维更多地主导着我们的记忆能力。思维导图毫无悬念的流行发展起来,从公司白领到大学生,从会议流程到方案拟定,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导图书籍和课程,在美国更是纳入了基础教育。为什么在整合了信息后要通过将信息可视化去记忆呢?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可视化信息的工具。当然在《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中还提到了可视化信息的其他方法——图表法等。为什么可视化信息会帮助我们记忆呢?在《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一书中曾经指出了可视化信息的优势——简洁化、结构性强、图像化以及奖励自己。这些都是有助于我们大脑记忆的,因为我们人的大脑就是喜欢简洁、结构性强并以图像呈现的信息。因为喜欢,所以记起来自然就轻松了,这是人的本能所决定的。另外《跟着考霸记笔记》还教给我们一些在可视化信息时的一些小方法,比如标注重点符号“~~~”、“☆☆☆”、“▲▲▲”等等,比如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红色表示为什么,黄色表示是什么等等。这些小方法,可以让整个图表鲜艳起来,从而被我们的大脑所喜爱。聚焦要点、整合信息、可视化信息——这就是为何我在30+的年龄,依然不惧记忆下降的弊端,敢于迈出“舒适区”的原因。在《跟着考霸记笔记》一书中的最后,作者也建议我们勇敢地走出记忆的“舒适区”,少看熟悉的内容,多看不熟悉的内容。我们的记忆用得越来,大脑才会更聪明。看完这本书,你敢于迈出追求梦想的第一步吗?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多个朋友考上了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都有。考研可能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他们的扎堆考研,却让人感觉非常有意思。这些今年考上的朋友中,最小的29,最大的都32岁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很多朋友扔下课本的时间都快十年了!是什么让他们决定考研,而又是什么让他们在扔掉课本十年后,还能顺顺利利的考上研究生呢?为什么考研?很多人都有了家庭,决定考研,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到朋友圈里面他们发布考上的好消息后,我就比较好奇的问他们为什么考研。答案令人意外,同时也不令人意外!大部分是因为职业晋升让他们遇到了瓶颈,他们不得不通过考研来跨过去!还有一部分人想打开自己的社交圈,挖掘项目的创业人士、寻找同伴的企业老板、远离职场多年的全职妈妈。极少数人提到了考公务员需要高学历、孩子读书看父母学历等小众原因。是不是他们的答案太简单了?其实不然,只是我们局外人不了解他们的处境而已。这些考研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当年本科进入研究院或者公司的人。当年进去的时候,可能本科学历还能够有所发展,但是随着近些年硕士毕业生的增多,各个公司招聘起点都提高到了非硕士不要。相对于他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新进来的硕士研究生潜力更大,发展更快。虽然由于工作时间的问题,大部分暂时还达不到他们那种高度,但是后续给了他们极大的危机感。这恰恰是这批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不是通过考研来弥补一下自己的学历短板!可能,今年377万考生中,这样的人还不少,今后可能会更多!为什么能考上和在校生相比,30多岁的人考研面临更大的挑战!平时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要面临记忆力下降的现实,但是他们又为什么能够顺顺利利的考上呢?而且在我朋友中,基本上都是一战而胜。答案只有一个:背水而战!对于他们来说,决定考一次研究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失败,再让他们经历一次考研,可能绝大部分人不会再考了。在考试之前,他们都知道自己考研时背水而战!不成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因此很多人一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的。虽然过程中磕磕绊绊,但是最终结果都还尽如人意!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制订计划,严格执行。基础阶段(3-6月)你现在这里啦,此阶段是夯实基础阶段,攻坚英语与专业基础复习的重点有二:确定学校和专业、打好基础。时间不等人,考研人如果还没有确定想考的学校和专业,3、4月份一定要定下来,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论坛、研招网等各渠道搜集考试相关信息,弄清目标院校和专业要考的科目,找到专业书,认真打好基础。专业书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个时间不开始复习,把基础打好,后面的备考压力会很大。英语、数学也要从这个时候复习起来,尤其是英语,单词背起来,阅读理解至少一周一篇,不止是做完,更要搞懂。政治可以稍微放一放,带着看一看。强化阶段(7-9月)暑假是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阶段,也是产生质的变化的阶段,需要全面强化,适时安排上政治。强化复习的重点在于强化学习。坚持英语阅读训练,单词可以背,但不要把单词当作重点,因小失大,英语主要要培养阅读分析的能力。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之上积累新的单词、短语,因此阅读理解要保持每周2-3篇的练习,每篇做完之后都要认真总结,分析自己因什么原因错,有什么逻辑上的陷阱是可以避免的。政治复习从暑假就要开始了,每天几个章节,量不在多,在持久,最好在暑假期间看完政治的基础内容,9月进行习题训练,对于政治的整个框架和考察角度有个概念。专业课要能达到期末考试的水平。这里的专业课可不是每学期的一两门,而是所有要考察的专业课内容。冲刺阶段(10-12月)查漏补缺,模考训练,政治大题、英语作文安排上。这阶段的重点是参透大纲、查漏补缺、模拟练习。此外,最后几个月天气逐渐变冷,大家的作息难免会受影响,一定要学会调整好状态,全身心准备考试。另外,这个阶段虽然复习很重要,但也要留意报名、网上确认、准考证打印时间,万一填错信息或者错过时间就要重来一年了。不论考上与否,都是人生常态考上了,当然满心欢喜,好好把握机会提升自己;但就算考不上落榜了,对绝大多数大龄考研人来说,也不再是天大的事情。面对考研的成功或失败,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淡然处之,有人再接再厉,有人暂且搁置。无论如何,30+考研人,不再为考试的结果痛哭流涕。
将近四十岁了,如果是在高校或科研单位,需要继续提升学历,那还是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如果想考全日制的研究生,想以此来求职找工作,我不建议再去考了,因为年龄确实偏大,条件不允许,读研读博士出来了,再找工作也不易。一、近四十岁的年纪,已经有家庭负担了,不适合上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来说,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是顶梁柱,需要挣钱养家了。这个时候父母年纪渐老,而孩子也正是上初中正需要管理的年纪。你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不适合去上全日制研究生。更何况你年轻时没有去考,现在年纪这么大,还能考否?二、上全日制研究生,导师都不好找。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越来越年轻化,有些三十多岁就已经是硕士生导师。你再去考别人门下的研究生,想想也别扭,导师比自己还年轻,导师按排去干活,有时也抹不开面子。而你的同门师兄弟都是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跟他们也有代沟,怎么一起去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总之在不合适的年纪去上研究生会感到非常尴尬。三、研究生毕业再找工作也是个问题。四十岁考研,上三年硕士毕业,如果再考博士,还得几年,拿到博士学位得四十大几了,更何况现在博士毕业难度越来越大,别搞到最后,到了四十六七岁连博士也毕不了业,那就更尴尬了。以近五十的年纪去找工作,你觉得还能找到象样的工作吗?难道你还想通过读研来找个好工作?我觉得太晚了,还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或者提升自己工作能力上来来。四、如果你所在工作单位有提升学历的需要,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你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为了提升自己在单位的地位,是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学历的。但仅限于读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样平时工作不耽误,也不影响你养家。只是需要自已多付出些,拿到研究生毕业文凭,在单位有更好的发展,在评职称和升职方面有一些资本。基于以上考虑,我觉得四十岁再去考全日制研究生是晚了,但上在职研究生是可以的,毕竟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二十多年。如果是你,你觉得年近四十还有必要去考研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人们很难猜到人生的下一步会是什么,这个52岁的妈妈周亚松可能也没想自己回会成为女儿的“师姐”。她用实际行动鼓励孩子,和孩子一同准备考研,结果女儿落榜了,她却考上了。几年过去了,如今她怎么样了呢?0152岁妈妈陪女儿考研,女儿落榜妈妈却考上了!如今怎么样了华中师范大学有一对非常出名的“母女研究生”,那就是周亚松和女儿吴悠。已经毕业创业的吴悠想要考研深造,于是便备考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作为妈妈,周亚松感受到了女儿边工作边备考的巨大压力,也萌生了考研的想法,于是决定和女儿一起备考,用实际行动去鼓励和支持孩子。考研结果出来后,52岁的周亚松顺利“上岸”被华师录取,而女儿却遗憾地落榜了。她鼓励女儿“再战一次”,女儿自己也很刻苦努力,终于也考上了华师,成为妈妈的师妹,母女俩还非常巧地住在同一栋宿舍楼。周亚松被称为“妈妈学姐”,母女俩的“考研事迹”也成了一段佳话,鼓励了不少人。网友们直夸周亚松:最励志的妈妈,孩子最好的榜样!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实力诠释“努力”的含义。如今4年过去了,周亚松如今怎么样了呢?周亚松当然顺利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还发言表示“学习这件事,年龄不是问题,想要继续深造”。在不懈的努力下,56岁的周亚松考上了博士,并且开始博士学习生活。周亚松还表示,自己从原本的高中学历到自考本科,以及后来的陪女儿考研,最后到现在的读博,并不是追求学历,而是把学习当成了一件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事。不得不说,周亚松真是个一流的妈妈!02家长也分“等级”,不同层次的家长教育出不同的孩子,这3个等级您都知道吗?1、三流父母:当保姆喜欢给孩子“当保姆”的家长从不懂得放手,事事替孩子安排好,不给孩子独立的机会,最终把孩子养成了“巨婴”。有些家长从不让孩子干除了学习以外的事,也许孩子的成绩是好,但连基本的独立能力都没有,难道父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将来又靠什么在社会中立足呢?若家长有“当保姆”的想法,那可要反思了。2、二流父母:做教练很多家长就喜欢当孩子的“教练”,用他们以为的方式去训练孩子,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目的是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能稳赢。狼爸、虎妈们就是“终极教练”的代表,在他们的严格管教下,也许孩子各方面也不赖,但带给孩子的可能还有巨大的压力和长期被管控下的迷茫。3、一流父母:做榜样优秀的家长很清楚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他们更懂得以身作则,就像周亚松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鼓励孩子,切身体验孩子的备考辛苦,鼓励孩子咬牙坚持。这类型的家长平时就懂得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生活的美好以及学习的快乐,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03如何变成一流的家长?从现在开始,做到这几点其实也不晚!1.和孩子足够的温暖家庭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而这个避风港由家长们建立。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就是培育孩子最好的营养土。夫妻间和谐相处,给孩子足够的呵护和温暖就是给孩子的一份好礼物。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关心和爱,并不代表事事为孩子操心,孩子该有的能力还是要有!2.懂得“因材施教”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学霸基因,也许孩子在考试上并不擅长,但有突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家长们需要有一双发现孩子天赋的眼睛,懂得因材施教,为孩子找到合适的方向。3.努力做孩子的榜样并不是像周亚松那样陪女儿考研才是榜样,其实孩子的榜样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小到每天坚持给孩子准备美味的饭菜,大到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奉献。家长的榜样作用是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与孩子共进退。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像周亚松这么励志,但家长们都可以努力成为“一流家长”!今日互动话题:你对这对母女研究生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毕业前,或是毕业头几年,会为考研还是工作所困扰。在校期间,选择比较多,可以选择考研,也可以选择工作,甚至可以先看看能不能考上研,再去试试找工作,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的目标。毕业后,考研还是工作就是个二选一的问题了,考研就要专心去准备考研,工作就要放弃考研去工作。通常,在工作中遇到障碍时会去想,我要不要去考研呢,考研后会不会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呢。在考研灰心的时候会想,我要不要去找工作算了,考研对我来说太难了,竞争大,备考难,试题虐我千百遍。找工作还是考研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鱼与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只能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未来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考研的水准之时,可以找出几套真题做做看,问问已经考上的学姐学长考研的备考时间和策略,看看自己和目标院校的差距是否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复习够得上。不同于工作,考研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你的初心是什么,只有坚定和坚持,考研这条路才能走顺走通。考研是需要投入成本的,包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更不要说经济成本了,因此,我们往往对于考研的结果格外在意,期望自己的付出可以有好的结果。然而近两年考研竞争也在加大,报名人数持续走高,报录比悬殊,注定有些人的努力会没有结果,无论结果好坏,考研都要全力以赴呀,因为,你不拼一次,真的会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如果对于考试,研究无感,那么可以做好找工作的准备,选择自己想要工作的地域和行业,岗位,向这个目标进发,职业发展道路可能是曲折向前进的,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换言之,就是要有强大的内心来接受一切的未知和挑战。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最好不要将就,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并能够坚持下去的,积累工作经验,以后的职业生涯会发展得相对顺利一些,如果一直在试错和摸索,那么,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还是相对不利的,会缺乏成就感,产生挫败的情绪。二十几岁的时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间,这时,一个人的思想日趋成熟,逐渐明白自己的未来想要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对未来有无数的期待,渴望自己的一点点的努力可以获得一点点的成绩,这个黄金时期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都可以创造无限可能,趁青春,勇敢前行!
一个有志气的人,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应该是远大的,高尚的,而决不是被私利障住眼睛的懦夫。——殷庆功都说奋斗的人生最美丽。是啊,哪怕你在奋斗中的姿态也是引人注目的。每一个人他在奋斗的过程当中,都是非常的美丽的,她挥洒汗水的样子是每个人都难以忘记的。我们在一生当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法达成我们的梦想,而有些人他会就此却步了,因为他觉得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了。而有些人即使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梦想,之后他也会用尽一切办法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两种人前者会一辈子居于平庸,甘于人下。而后者则会成为一个人上人,在社会中焕发出他的光芒。因为一个人只有他积极进取,他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从来都不是成功来找你,而是你去找它,成功的道路上艰险万分,你只有通过拼搏才能够靠近它。哪怕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企业,他的老板也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企业的各项能力,因为这个市场上是瞬息万变的,根本没有办法保证这个企业在今天它是龙头,而到了明天后天它依然是龙头。而在社会上也是一样的,社会也是复杂多变的,你难以保证就算你已经成为这个业界的佼佼者,但是你不会被取代掉。所以人的这一辈子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成就一个美好的人生。而接下来我们也即将分享一个故事。还记得那个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上岸”的52岁阿姨吗?她考博了。这个52岁的阿姨,她的名字叫周亚松,她是湖南常德人。原本刚刚开始的时候她是要陪女儿一起备考研究生的,女儿想要考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因为她觉得女儿太累了,如果有一个人可以陪她一起,那么她将可以事半功倍,于是下定决心的她也决定和女儿一起报考研究生。后来参加的考试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她对自己并没有信心,直到成绩出来,她才蒙圈了,她竟然考上了研究生,而女儿竟然没有考上。原本她是陪着女儿的,结果变成了女儿考不上。而女儿在次年考上了,成为了妈妈的学妹。在经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之后,周亚松再一次参加了博士生考试,最后被录取了,而现在她也即将步入了博士生的学习生活。相信读起了周亚松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觉得热血沸腾,即使是已经52岁高龄的周亚松也依然还有机会谱写自己的人生,那么还年轻的我们又为什么没有可能呢?所以说,凡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那么你将会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你的人生是靠你书写的,你只有奋斗才能够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以30岁高龄重回大学校园深造充电已不是一件稀奇事。竞争令人清醒,生活的意外使人进步。如今,清醒着想要进步的人越来越多。常常在教学楼的楼道里碰到刚好下课的人。有时候这是一群中年人,从外貌和年龄上,我们真的很难分清究竟谁才是老师;有时候这是一群年轻人和几个中年人,他们可能都是同班同学。大学校园是一个聚合又包容的存在。大龄青年重回学校的理由比较相似——提高个人实力,提升竞争力,未来获取更多收益。当我们下定决心,放下一切顾虑,拼尽全力考上研究生以后就会发现,对于大龄读研的思考,有些事情“想多了”,有些事又“想少了”。如果可以,多做一些读研准备,或许能多一些从容,少一些焦虑。代沟入学之前想过年龄的问题,还好我不是同学中最年长的。入学以后,跟同学们的人际交流代沟成为首发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不论是衣着审美,说话方式,大量使用的网络暗语,还是最潮流的明星八卦,我都有些无所适从。常常是他们一群人聊得欢天喜地,我坐在旁边当着“捧哏”。就连导师都比我清楚年轻人的世界,可能这跟他们待在校园长期耳濡目染有关。工作经历让我领会到团队的意义,跟同学们建立“革命的友谊”是未来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步骤。本着迅速脱离“老龄化”,青春再现的目的,我开始通过网络了解年轻人喜欢的话题,分析他们的喜怒哀乐和表达方式,默默记录。依靠此前的工作经验,我快速解决第一个小麻烦,顺利融入集体。“倚老卖老”或许是同学们想与我拉进距离的缘故,亦或许是他们确实需要拓宽信息范围,课余时间,小同学们总爱问我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生活和感情的一些事情。我则仗着自己大几岁,有经验,抱着“过来人”的心态,事事喜欢提意见,讲道理。学习成绩评估给我当头一棒。我突然认识到,虽然我的同学们年轻,却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在专业课和学术方面,我远远不及他们。长久的工作让我迷失自己,“前辈”心态令我尴尬不已。在学习方面,我是个弱者,曾经的夸夸其谈让我羞愧。大龄青年读研,摆正心态,放下过去很重要。专业知识跟不上考研突击的那些专业知识很快就显得力不从心。研一的专业课课程安排紧凑,压力很大,与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截然不同。大约三个月过后,我的激情就被学术的“乏味”碾压得粉身碎骨。学习状态和专业知识的断层是最初进入研究生学习模式的一大障碍。每次开会,若不提前准备,我大概都是“呆若木鸡”的状态。多数同学们能在会议上表达一些个人意见。压力和焦虑动摇了我的信心,还好,多年工作练就的抗压性让我“迎难而上”。上课之前,阅读大量资料,提前准备好一些观点,以便老师抽问。下课以后,复盘一次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讲述的内容。前期的目标只有一个——课堂上有话可说,下课后有内容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专业知识也是一个难点。无法表达专业内容,类似于“没入行”。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每天朗读专业书籍20分钟,提高专业表达能力,效果还不错。学术“0”思路选择了研究生这条路,必然要经受学术的洗礼。大龄读研,别说写论文,起初就连学术的脉络都完全摸不着。离开校园太久,对专业不熟悉,底子薄弱。进了学术的殿堂,却不知道学术在哪儿。好在年龄大的优势就是“脸皮厚”,多跟老师沟通,是我确定学术方向的重要途径。导师会推荐许多可靠的专业书籍,介绍论文撰写的方法,并建议我多听学术讲座活动。刚开始,我能够参加的学术会议就一定会去听。听完以后,认真整理讲述者的思路,理清论文框架,再大胆的仿写,练习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待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都有了明显提高后,我就开始尝试投稿。不出意外,几乎所有的稿件都会被退回。但退回稿件上的审核拒绝意见是“宝贵的财富”。我反复修改调整后,再反复投稿,慢慢地,也有了“成功的喜悦”。家庭大龄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很大。脱产学习就没有收入来源。房贷和车贷每一秒钟都在增长,想要心安理得的学习并不容易。家庭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生活的重担都在“队友”身上。大家需要互相包容、支持和关心,一起度过艰难的几年。珍惜学习机会,也不能忘记陪伴家人和孩子。孩子成长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错过甚为可惜。即使频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奔波往返,我也乐在其中。阅读能力下降和记忆力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自媒体内容的呈现模式使我们逐渐习惯碎片化和小段化的阅读方式。长期以往,阅读能力不知不觉间早已下降。记忆力在生活的琐碎和劳累中,大不如前。参考论文资料或参考书籍几乎都是几百页以上,想要完成导师布置的阅读任务,需要高效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提炼能力。最初,我很难完成阅读任务。总觉得自己认真地看完了每一个字,抬起头,又好像什么也没看过,脑子里空空如也。那些大段、晦涩又充满大量专业术语的文字似乎自己浮动起来,在我的视线里跑来跑去,无法看到实处。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我,令我寝食难安,学习进度基本跟不上。为了尽快恢复阅读能力,我卸载了手机上的全部自媒体;每天坚持阅读打卡——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读完一定数量的内容,并总结阅读收获;一旦完不成就自我惩罚——跑步或禁止吃零食。这个过程虽然有点煎熬,量变带动质变,成效卓著。落差当我30岁重归校园读研的时候,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都在生活的道路上意气风发。有人升职加薪,有人跳槽到名企;有人刚买了房子,有人换了一辆好车;有时候他们在上野公园赏樱花,有时候又在普吉岛晒太阳。这一切,总让我感觉心虚,让我思考30岁以后读研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年终大家一起聚餐,眼看着别人工作顺利,年终奖丰厚,说不羡慕,那真是假的。自己不能为家庭承担更多,反而成了一个有力地消耗者,心态方面出现断崖式的落差。Late is better than never。有些事,总要自己先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选择也需要一些“义无反顾”。我再也不看朋友圈,有时候也看一些“鸡汤文”,再弄点“庸俗”的爱好,释放压力。美好的未来虽晚必到。当我正式毕业,拿到理想的offer,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单选|你会考虑30岁后读研吗会不会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往期精彩:考研初试400+的高分考生调剂仍落榜,惋惜之余,有些事你需要知道考研复试每题都能答,最后却因成绩低落榜,个中缘由“似曾相识”大学为本科生配导师,一些研究生却忙起来了考生遇到网传“考研复试导师必问题目”,押题成功,却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