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人数达到340万。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究竟有多少考研二战、三战的考生呢?小编在查阅研究生报考数据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省的数据统计来看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增长趋势。湖北省河北省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往届生报考人数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据统计,往届生占了报考人数的40%,成为了考研的一大主题。往届生不等于考研二战,那么考研超过一次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接着看一下数据。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超过70%的考生是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也许,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了一纸学历和未来就业的筹码。小编总结上面这一段话的意思:考研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缓解就业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研学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备考,他们实际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他们的复习当然就不可能完备,“裸考”现象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考研每年这么多人弃考也就不让人惊讶了,今年就有40万人弃考。教育部2016年颁布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职研究生的新政,这意味着自2017年开始,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为同卷统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职考生考研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增加,导致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很少。为弥补招生人数的缺额,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统一划一个较低的复试线,复试后将总分排名较低的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令在职考生的考研难度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在职的考研学子第一年考不上,那就第二年再考吧,不仅如此,第三年再来考一次,这种现象也大大增加了。当今的考研热表明社会对知识人才和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表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业压力逐渐增高,文凭的信号带来较高的收益。所以,为了以后能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收入,较多的人选择本科后继续教育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弊端,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这无疑是一种跟风随大流的现象。因此,小编认为,考研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发展,最好能够将考研的目标与个人的社会理想和兴趣相统一,将自身所学与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考研是集多种因素于一体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考研动机会带来不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将来的就业。小编建议:大学生应该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考研:为何会越来越热?2019年会录取多少人?平均录取率是多少?最近几年,考研变得越来越热门。原因无他,因为大学生数量庞大,就业竞争越来越大,不但普通本科生就业往往不太好,就是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找的的工作往往也与他们的期望差距较大。最终,无论是普通本科生还是名校本科生,很多人都加入了准备深造的行列。由于名校往往保研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20~30%,乃至更高,所以部分名校本科生直接保研了。但保研生的名额毕竟是有限的,没能取得保研资格的,很多人就进入了考研的行列。而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而言,由于几乎没有保研的可能,所以,大多数有深造打算的人都加入了考研的行列。以上,就是最近几年来,“考研热”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考研大军”滚雪球般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从公开的数据来看,2016年之前的5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在140~170万徘徊,波动不大;而2016年报名人数达到177万,17年达到201万,18年达到238万,每年以数十万的绝对数量增加,明显呈现有力的递增势头。而即将到来的2019年考研,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但预计将达到260万左右。递增势头依然未有衰竭的现象。从考研的实际录取人数来看,最近几年,年年都基本保持一定数量的扩招,每年比上一年大约增加1~2万。2016年是58万多,17万大约60万,18年大约62万,而最新的2019年预计会录取大约65万人。很明显,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增幅远大于招生人数的增幅,考研的整体难度一年比一年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以上最近几年的考研实际招生人数,是保研生+考研生,并非全部是通过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这个途径被录取的。从保研的数据来看,小编经过粗略的估算,预计2019年的保研生大约有10~12万人,也就是说,通过考研这个途径录取的实际人数,2019年大约只有53~55万人。总结一下,2019年,全国考研的报考人数大约260万人,实际通过考研的录取人数大约53~55万人,全国实际平均录取率只有20%多一点。可见,现在考研难度是比较大的,差不多5 :1的比例,能考研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对于考研学子来看,备考固然需要全力以赴,而结果如何,则应以平常心待之。你参加考研了吗?你对考研怎么看呢?说出你的看法。
近几年考研人数增长率近乎直线上升,报考人数年年创新高,2019年更是达到290万。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呢?在18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中,238万考研人,应届考生131万人,比17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17年增加19万人。往届生报考占比将近50%,其中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在职工作人员参加考试。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同样更多的考生选择考研,想要通过这一次考试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或者追求自己喜欢的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亦或者有一部分学生也根本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毕业之后做什么,就盲目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暂时逃避就业压力。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下图为河北省历年男女生考研人数对比图:290万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据可靠数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79万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当中,包括推免生,而且近两年推免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名校。据统计,18年部分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甚至超过50%。这也就导致复试差额比增大,2:1、3:1都很常见,甚至达到10:1、30:1,竞争激烈!下图为2002-2019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几年考研报录比将近4:1,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计,今年录取人数72.5万,也就是有200多万考生遗憾落榜。当然,这290万考研人,也是有“水分”的,为什么这么说?290万只是统计的网上报名人数,实际进行现场确认,走进考场的并没有这么多,能够坚持考研试的,最终能上线的,其实可能也不到100万。比如,根据目前云南大学统计数据,全国报考云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生共有19390人,按照往年“国家线分数线测算”,我校今年上线考生达6600余人,也就是说上线率32%。下图为部分高校2019年报考人数统计情况:比如南京大学,计划招生5400人,其中推免占2000人,也就是说在不扩招的情况下,2.7万统考生竞争3400多个统考名额;再比如厦门大学,19考研共计有26760名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报考厦大,根据厦大招生简章来看,计划招生人数是5000人上下,其中还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这么一算统考生的报录比将会达到7:1。为什么这么多人成为炮灰?除去那些盲目随大流,报过名之后放弃考试的,我们说说那些努力了却依然失败的考生,为什么?或许从一开始当你做选择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有很多考生在考研择校时根本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考哪所学校,朋友考哪里我就考哪里,或者一心执念要考名校。当你没有真正考察随便做选择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这将是一场失败的考试。那些考研失败的过来人总会跟学弟学妹们说“选择大于努力”,殊不知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择校时,我们要综合考虑:招生人数(除去推免外)、复试分数线、专业分数线、报录比、历年复试差额比(多少人进入复试,最终刷掉几个录取几个)、是否提供参考书、是否有认识的学长学姐或其他熟人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定下来的学校一定是那个考上几率较大的。小编在这里也祝愿所有的考研学子都能慎重选择,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加油!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的考研,现在基本处于尾声的阶段,多数人已经获得了最后的结果,无论成败,能经历一番考研的考验,都是人生的一种有价值的历练。下面小编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对2018年考研进行一番盘点,供大家参考,特别是准备参加2019年考研的学子。欢迎大家关注:考研大家。盘点2018年考研之一:238万人报考,有多少人上了国家线?可能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有好奇心,想知道这个数据。但其实,这个问题通常没有准确数据,因为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做这个统计,其他机构似乎也没人去做这样的统计,因为统计起来很繁琐。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上,教育部在划定国家线的时候,针对总体的考生情况及不同的13个大类学科,是有一个大致的数据的,在所划的国家线之上的人数,要能基本保证满足全国总体的招生规模,并基本满足各个大的学科的招生计划,所以通常上国家线的人数会比这些计划人数大约超出20%~30%。因为很多学校的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就是1.2:1或者稍微高于这个比例,小部分专业会明显高于这个比例,比如会计专硕通常是1.5:1,甚至更高。如果以此为“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估算了。根据国家统计局之前发布的2017的统计公报,在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共计80.5万,但这个数据包括博士生和硕士推免生,所以需要扣除大约8万博士生和大约12万硕士推免生,也就是说,2017年大约通过研究生统一考试招收了硕士研究生60万左右。这个数据既包含全日制,也包含非全日制。根据我的估算,非全日制大约有10万人,所以通过考研招收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大约是50万人。以这些数据为基础,预计2018年的招生人数略有上浮,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约招收55万人左右,非全日制大约招收10万人左右,基本没有变化。再按照上面的“理论基础”,考虑到有部分人虽然上了国家线,但并没有进入复试,也没有参与调剂,所以,需要分别上浮30%为上国家线的粗略人数,即上浮的系数选取为1.3。所以,最终估算数据是:2018年考研上了国家线的全日制考生大约为55*1.3=71.5万人;若加上非全日制的上线人数,则总体考研上国家线的人数大约为65*1.3=84.5万人。当然,这个数据比较粗略,可供大家参考。而且,报考全日制的上线71.5万,整体上线84.5万,虽然看起来数据很大,但相对全国报考的238万人来看,并不大,这也反映了:考研,确实具有不小的难度!这就是小编对今年考研上国家线人数的的粗略估算,你怎么看呢?
2021年考研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多地已经汇总报名信息,从现有趋势看,2021年考研人数暴涨毫无悬念。有网络消息传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达422万。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屡创新高,虽然国家研究生招生一直在扩招,但是扩招速度是远远跟不上报名递增趋势的,况且扩招的大多数还是普通高校,名校扩招人数其实并不多。报名人数的递增意味着考研难度的增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总是原因的,小编观测历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情况,发现决定考研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选择报考院校。考研和高考不一样,考研是每个学校单独排名招生的,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一窝蜂的不顾实力报考名校,最后剩下一大堆人选择调剂,问题是自从2017非全全日制一起划线后,调剂对于“双非”毕业生而言,已经越来越难了。问题出在哪呢?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考虑自己的实力瞎报呢?名校情结、跟风?都有,要强调的是这里小编不是劝各位不要考名校,而是要有方法的选择报考院校,提高名校上岸率。考研如何选择院校?我觉得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院校的选择其实不一定就确定一个(当然你早就坚定目标,只读那一个学校的小伙伴例外),这个要看你决定考研的时间,如果你是大三决定考研那么请继续看完这段,如果你是大四时候决定的请跳过这一段。对于大三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我的建议是选择两个到四个学校,就像高考志愿似的,有层次性选择,能让你有更高的概率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你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择的几个备选学校考的专业课要一致(大纲有细微差距可以接受),这样选择的好处在于:你不需要在第一轮专业课复习之前就确定最终报考院校,你可以等到考研报名的时候依据自己的复习情况确定,在了解自己的复习状况时候之后确定最终报考院校能够极大的提升你的考研成功率。备选高校应该分为哪几个层次?在这个问题出来以后,一个问题就会随之而出,院校选择到底应该看重什么?学校综合实力、专业实力、地域我认为是院校选择的最重要因素。那么三个因素如何排序呢?“本科专业比学校重要,研究生专业比学校重要”或许不少小伙伴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当然不能说全错。)针对在专业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两者哪个重要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分成两类人来看:第一类,坚定自己以后会读博的;第二类,不太确定自己以后会读博或者肯定不会去读博的。对于第一类小伙伴,我的建议是把专业实力排在院校选择的前面。理由有二,第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把硕士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作为推免读博的硬性条件之一,此外博士毕业以及就业非常看重论文发表能力、第一学历学校以及读博学校,研究生学校重要性要往后排一排。一个学校综合实力强但专业实力偏弱的学校,说明整个科研团队有待进步,或者学术氛围较为薄弱一些,概率上,在这样的高校读研发论文是要比那种学校综合实力更差但是专业实力强劲的高校难度高一点的(具体得看导师)。一个学校综合实力不如别人,专业却比他强那就说明这个学校在这个专业一定有独到的地方,要么经费充足,要么就是有大牛坐镇,在这样的学校只要你选对导师发好的期刊论文是不用愁的。第二,学校好专业弱的专业可能没有你这个专业的博士点,未来如果你想早毕业想硕博连读的机会都没有。对于第二类小伙伴,我的意见则是建议把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性排在专业前面,这主要是为了各位将来就业考虑,找工作时候面对的第一关就是简历刷选,就我投递简历的经验而言,HR刷选简历的第一要素绝对是毕业院校(他们也不可能清楚一个学校的专业实力排名)。如果你留心一下各个大型企业的校招公告(尤其是提前批)就可以发现要求毕业院校为“985”、“211”的不在少数。不仅企业,近年来各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火热,很多城市的事业单位有专门针对硕博的招聘(一般免笔试),如果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城市好或者待遇特别好的地方一般要求毕业于“985”高校;次一点的则要求“211”以上。只有偏僻一点的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才有报考的权利,因此为了就业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我建议把高校综合实力排在前面。不要天真地以为进入专业面的考官因为是本专业的会对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更有好感,这年头这样的面试官根本不多见,大多数面试首先看着的依旧是你的学校是不是“985”而不是你们学校虽然是“211”但是专业强劲。地域的重要性我把它放在两者的最后,它的价值在于,当你在多个同一层次院校之间徘徊的时候,选择地域好的。当然地域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的重要性其实很难说得清,如果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面对一个地域偏僻的“985”和一个地域好的顶级“211”的比较,大部分情况下依旧“985”吃香,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却并不一定如此。(事业编则基本都是“985”吃香)。顶级“211”不一定比偏僻“985”差,“211”和普通学校基本也是这样,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确信自己以后是奔着编制去的,那么请依旧把“985”排在首位,如果不是,那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因为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地域好、专业强的普通高校是要比很多“211”就业情况要好很多的,比如说杭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强专业在华为等私企眼里就要比不少“211”吃香。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试多方面收集信息去确定。但是无论如何整体上我还是把地域重要性排在三者的最后。解决了院校选择的问题,我为各位小伙伴给出备选院校层次选择的建议。首先第一层次的院校选择:“985”院校,无论你本科是什么层次的院校,第一层次肯定都是“985”院校,对于基础好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强的小伙伴而言, “顶级“985”+顶级专业排名+一线/新一线城市”就是你的第一层次选择院校,如果你觉得自己本科一般学习能力一般那你可以选择一所““985”+专业一般+地域一般”院校。第二层次的院校选择:“211”院校,同理如果你实力强大选择“顶级“211”+顶级专业排名+一线/新一线城市”,实力一般选择““211”+专业一般+地域一般”。第三层次院校毫无疑问就是那些“实力强(主要是有钱)地理位置优越、报考专业特色明显”。第一、二层次的院校至少一所,第三层次的可视之间能力而定。考研,选择远比努力重要,小编花如此大篇幅讲解如何选择院校就是希望各位小伙伴考研成功率达到最大。关注小编,小编为您考研保驾护航。
金秋十月,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考研报名的阶段。“考研热”成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面对大四将要毕业的学生,听到最多的关于以后的打算就是“你读研吗?”“你考研吗?”读研成为现在流行在各个高校的一种现象。2020年考研人数不但会增加,可能相比往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双非本科高校也变难。到底有哪些依据呢?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达到历年之最。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在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左右。为什么说考研人数会增加?在2019年正式报名阶段,很多地区的报名都出现爆满的情况,源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大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考研成为很多一本、二本、三本考生翻身的选择。也成为对一些已经就业,但是不满足当下工作环境的一种选择。注:2015——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表考研是不是越来越难?回答:显然是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人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难度应该是持平,但并非如此。考研报名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多余研究生招收数量增加的速度。导致考研变难的几点原因:一、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变得比原来困难太多太多。不仅一本、二本、三本学生读研的情绪比原来高涨,名校毕业生也大都选择读研。对名校来说,它们都有接受推免生的资格,也就是保研。绝大部分985高校接受的推免生数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的专业只要推免生。那么对想要考入名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相比5年以前,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二、为什么现在考研变得困难。因为现在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太多。2019年考研报名的人数,至少有将近1/3的人是二战的考生,二战考生相比一战考生更具有经验,知识体系可能也更加完整。别人花两倍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那么效果肯定比做一遍的你要好。在同等环境竞争下,肯定考研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相比往年都有所提高,而且2019年可以称为历年考研最困难的年份,考生几乎没法调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调剂去贵州大学的考生,比初试报名人数都多,就知道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三、一件事物的兴起,就伴随一个行业的急剧诞生。我们都知道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很多人都说是他导致考研盛行。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种培训班,内部压题等等泛滥成灾。导致只要你有,能够拿到一定的内部资料,那么考研可能就相对容易。(毕竟各个高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考研越来越规范化,但仍有部分人走捷径。)因此,对第一次考研不了解情况的小白来说可能很大程度上容易吃亏。考研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现在的考研不在像原来那么的纯粹。注:2019年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情况统计图考研具体人数,需要官方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很有可能在320——350万人之间。而且将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二战以及三战的考生。考研变得越来越难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很多双非院校的一志愿人数都已经爆满,导致录取分数线一升在升。像原来的工科只要达到国家线一般就可以上211高校,现在不超过300分以上,几乎真的很难录取。像计算机类的相关工科专业,双非院校都要340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原来考研能够考400多分(满分500),除非面试你打老师,才会不录取你。现在对一些热门专业来说,你考400多分,可能都不一定有资格进复试。比如文史类专业、金融专硕等。以后的考研只会越来越难,一届比一届更难。考生考研一届比一届准备的也更早,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已经准备考研的科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有多少人被迫下岗,我国还好一些,大部分人糊口问题得以解决。国家政策的调控,让严肃的疫情下带着暖心的温情。可即便如此,在一个需要人多元化生存的社会,必备多方面知识储备量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呢。但反过来讲,这么多人考研,其实并不是好处。很大的一个现实来源于,现在就业问题的困难,没有职位了,才去接纳它,招聘入职。记得很多年前,有个鼓励人的故事。一个孩子考上了市重点,而另一个打道回府了,因为他落榜了。随后,学习好的那个孩子,一路扶摇直上,考了很多的证书,获得了很多的奖,但最后他去实习的时候,屡屡碰壁,收纳他的,是当初没有考上大学的那个同学。当然,这是一个故事,他夸大其词,但也恰恰反映出一个社会痛点。在招募人才的过程中,企业者似乎更重视了动手能力,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也是这样,让我们一些专业学校最近兴起,包实习,包分配,也给了很多落榜学子另一条生路。现如今,也不是必须遥遥领先的人,才能谋得一份好的职业。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的人专攻事业单位,每年考公务员的人,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计算。考研的人,今年更是突破了三百万人的大关。那么,高学历到底重不重要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考研,她要去领略高知识带给她的广阔天地。我们不能否认,多读书,多接触,你的眼界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一个生态圈,试问,你连你的朋友在讲什么都不知道,还真是话不投机,圈子不同了。还记得当年那个被央视采访的衡水一中的班长么?很多人最近也刷到了跟他有关系的一些消息吧。当年那个“努力一分钟,就可以干掉一千人”的男孩儿,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做着很多人无法触碰的职业,见过很多领导人,有分量的人。当年有多少人觉得他说的话太绝对了?可事实便是如此,你所努力了,才会有结果。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在你付出的基础上,才能给自己一个未来。考研是一个出路,学一门手艺亦是,不过是追求不同罢了。现在的社会是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很多人也接触新事物的时候,也在努力的适应着他的优胜劣汰。技多不压身,真正运用到了极致。拿出一个成功的人开始,他可能是演员,是老板,是歌手或者是个画家。他们分秒必争的修炼自己,因着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意外。就比如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中国在当初了解到严重性时,就立马实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虽然经济受到了冲击,但很多人的糊口的家伙儿还在。反观印度,一个又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那个因为只是得了感冒,却误以为是疫情的印度父亲,在自己对比病症,坚信自己得了疫情的情况下,勇敢的选择了死亡。可事后却证明,不过是普通感冒而已,却让一条鲜活的生命怅然而去。他不想治病吗?可是那个情况下,真正能给到医疗的有几个呢?宁愿放弃自己,也要保全其他家人的生命无忧。我相信这位父亲在最后,一定是想了很多,也舍不得这个世界,可真正让他绝望的大概是无力,所以他选择了赴死。这件事让人心痛,但后来的连锁反应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印度后期自杀的一些人当中,多半是因为疫情期间待业在家,很多人生存已经很难了,却还是被迫不能出去谋生。如果活着成了一种奢侈,大概死亡是最容易些的吧!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在痛心之余,更多的是开始反思。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光鲜亮丽的体面,也把大多数人带进了寂寞的死胡同。近年来,抑郁症的频率直线上升,很多微小的事件就能放大数倍。看着那连年飙升的数字,逐渐年轻化的年龄,很多人抿心自问,你快乐吗?我快乐吗?或许我自己也不知道。每天麻木的上班,下班,依旧是很难买的起属于自己的房子,依旧是留不下存款。有些人,在合适的年纪结了婚,而后是一地的鸡毛,手慢脚乱的养起了孩子,也成就了很多的怨偶。这是为什么,近年来很多人又开始喜欢天然的微笑,那种坦诚的笑容真的是太奢侈了。很多因为接地气起来的网红博主,大都是一些农村的女人,她们朴实,善良,勤劳,又带着满满的幸福感。看的多了,才发现,原来开心可以如此简单。前段时间爆红的丁真,一夜之间圈粉无数,只是一组略带青涩的照片,却成了无数人疯转的热潮。很多人觉得这是商机,抛出了橄榄枝,可他为什么会红成这样呢?野生的流量明星,比刻意包装过的更得人心。如果你看过了他的笑容,大概心里也就有了答案。那种青涩又质朴的微笑太难得了,在这个有些浮华的社会中,很多人遗失了真诚,丁真就好像弥补了这一缺憾而已。近些年来,解压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放松心情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开心。但真正的去热爱,去从心底里开心还有靠自己。很多年前,曾有本书的简介这样写过,真正的解放是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现代人的压力固然,但人更重要的是活着。想想那个美国那个猝死的员工,才不到30岁,大好的年纪让人叹息。留下的人带着无尽的悲伤继续活着。注∶本文为第十七周书写原创,禁止转载!
哈喽,小可爱们,大家好鸭!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已经完成报名了呢?还没有报名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喔,抢到一个好的考点也是很重要呢!报名完毕的同学就可以安安心心静心复习,等待着现场确认以及12月份来临的初试啦。既然报名之事已经尘埃落定,那么学姐今天就想跟大家“预测”一下2021考研报名人数、报录比以及考研难度,让大家在接下来冲刺的日子里心里有杆秤!1、考研报名人数目前尚在考研报名阶段,具体的报考人数大概要到11月份才会由相关机构进行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报考人数以及增幅,学姐大概可以估算一下今年的报考人数。首先,学姐在教育部网站找出来了近5年的报考和录取情况:(数据来源:教育部)清晰可见考研人数逐年增长,不仅如此,增幅也基本在逐年递增:这几年的报考人数平均增幅为17.85%。那么,如果学姐就以平均增幅计算,2021考研报考人数将会达到:341(1+17.85%)402w!!!因此,根据今年情况,学姐大胆预测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望突破400w!2、考研录取人数说完了报考人数的预测,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考研录取人数:(数据来源:教育部)可见最近五年,录取人数基本保持平稳上涨状态,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大幅扩招使得录取人数有了较大上涨:今年没有特殊情况,招生人数应该不会大幅度上涨,学姐以2018年和2019年两个正常年份的增幅平均值(5.6%+6.4%)=6%为基准,预测2021年的招生录取人数大致为:100.03(1+6%)106.03w。可以看出,虽然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都在逐年增长,但是招生数量的增幅远低于报名人数的增幅,所以考研的竞争程度可以说是日趋激烈:(数据来源:教育部)3、考研报录比有了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近五年的整体报录比以及2021年的预测报录比:2016年:58.98/177=33.32%2017年:72.22/201=35.93%2018年:76.25/238=32.04%2019年:80.13/290≈27.6%2020年:100.03/341≈29.3%2021年(预测):106.3/402≈26.4%在这一情况下,2021年的考研报录比很可能会飙升至4:1!从以前的3个人里录取1个,到现在4个人里录取1个,报录比将创历史新高!4、考研难度分析从录报比的历年变化以及2021年预测来看:考研录取率的确逐年降低,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21考研难度会变大?不着急,我们再接着看几组数据:(1)21考研扩招实锤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7月2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应该会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选拔考试、培养方式等改革的方向。在这之前,一直有消息传:2020年为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扩招,所以2021会缩招,不断引发考研生的焦虑。但这次会议明确指出,今年的研究生会继续扩招,重点会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目前,已经有多所公布扩招的学校,学姐就简单罗列几个以供大家参考:天津大学——扩招专业及形式:会计硕士清华大学——扩招专业及形式: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院硕士深圳大学——扩招专业及形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硕士等)(2)推免比例威胁统招名额近年来,部分院校的推免生比例已过半数,甚至有的院校部分专业只招收推免生。留给统考的名额变得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前一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就官宣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这一消息不免给正在备考的21小可爱们带来了恐慌。就全国的院校而言,具有推免资格的一共有300多所,基本上是985、211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2020年,各大高校的推免率持续上升:这些大学虽然招的人多,但并不代表好考。比如湖南大学招生5000人,推免生接收2316人,占比46%;中科大招生5070人,推免生接收2191人,占比43%等;还有西交大、浙大、武大和华中科大推免生占比也较多,在40%左右,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推免生比例最高,占总招生人数的50.9%。由此可见,平均下来这些985今年拟招收推免生约有千余人,数量庞大。从整体来看,实力越强的大学研究生推免比例也就越高。推免比例超过50%的高校,考研的难度相对来说就非常大,尤其是那些热门学科,这些高校的推免比例甚至能达到100%。因此小可爱们在考研择校择专业时,一定要弄清楚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的推免生比例是多少。这个数据相对于专业报录比而言,甚至更为重要。从学姐的上述分析来看,虽然教育部明确2021年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会继续扩招,但是相比于报考人数的迅猛增加,各大高校的推免人数上涨,21考研的难度并不会下降,甚至会比20年更为加大。但是学姐并不是在“贩卖焦虑”喔!只是给大家提个醒,21考研难度虽然增大,但没有那么夸张,最终总是得有人上岸不是?那个人为什么就不能是你呢?所以,与其无用的担忧,不如稳住心态,冲就完了!
近几年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18考研报考238万人当中,应届考生达131万,比去年增加了18万,往届考生107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这个趋势在未来几年可能仍是常态,考研在短期内不会降温。未来几年更多人会选择继续读研来作为长远投资,通过读研来拔高以后的就业平台,获得更多的就业可能性以及更高的薪酬。但是选择考研大家都会有这样顾虑:考研难吗?能考上吗?首先来看一下历年考研报考录取的数据:16年到17年考研人数增长近30万,17到18年考研报考人数直接增长37万。16年之前报录比在3:1左右,但近两年报考人数激增,也有人预测报录比在4:1左右。小编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找到几组数据: 2015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4.5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万人,毕业生55.2万人。2016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6.7万人,在学研究生198.1万人,毕业生56.4万人。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其中研究生招生人数包括硕士、硕士推免生、以及博士生招生人数。研究生招生人数2009年为50万,到2016年增长到66.7万,2017年则直接跃升至80.5万。去年人数的大增主要是非全纳入研究生范畴的变化所致,但研究生教育未来持续扩招的目标也早已明确。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1月联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发展目标中显示:《规划》中指出:中国2020年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60%左右。保持研究生规模适度增长,以此计算,此后每年的研究生扩招增幅将远超5%。实现2020年在校研究生290万人的目标,意味着研究生招生必将逐年扩招。17年研究生招生人数80.5万,假设按照5%的增加后是84.52万,也就是就18年研究生录取可能超过85万人,除去每年近8万的博士招生人数和12万左右(网络数据)的推免生,18考研统考生录取人数大约65万。也就是说238万人,报录比近3.7:1,有173万考生落榜,简直不能更残酷,所以说每一个被录取的考研er你们都很棒!▲上图截自国家统计局官网通过上面的数据说明,2019考研的考研形势依然很严峻。报考人数会超过238万,但是增幅会不会比2018考研更高超过37万,报考人数会不会超过270万接近300万?拭目以待。在这里也要提醒19考研的同学们,既然选择了考研请认真备考,竞争如此激烈,容不得半点马虎。从18考研各地报考人数统计情况来看,多地专硕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硕,2019年考研的人数将继续增加的同时,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也会保持持续增长。在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考取概率为0.27,学术学位考取概率为0.35。从这分析来看,同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且随着专硕越来越火,其考取难度有持续增长的态势。小编并不是拿数据来吓唬大家,而是帮大家分析考研的形势,全面了解考研这件事情。择校选专业,各个科目的复习,只有扎实做好每一步,才能在考研大军中顺利突围,脱颖而出,成功上岸!距离19考研倒计时还有260多天,加油吧~ps:清明节小长假,19考研er不要玩太high哦,这篇就是给你们敲个警钟,你在玩的同时你的竞争对手们都在玩命学习呢!别浪了,赶快滚回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