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能够顺利读研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每年通过调剂读研的同学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名校本科生。在调剂读研的时候,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调剂去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还差的学校读研,真的有必要吗?考研调剂时,到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还差的学校读研,值得吗?在考研时,考生如果初试分数不高,不能参加一志愿学校的复试,再调剂读研的话,难度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大多数考生在调剂的时候只能向下选择,甚至只能选普通二本。但,这样选择值得吗?#考研院校选择#最近有位二战的考生咨询小水调剂读研的问题。这位河南考生虽然是二战考研,但却是她毕业的第三年考研了。早先因为家人不支持她考研,一直让她直接就业,所以想要二战考研只能自己想办法。在她一战南京师范大学失利后,自己去支教一年,攒了点钱,然后辞职备考。此时她那些读研的大学同学已经研二了。本来以为努力了再考,复试线会达到,但今年考研高分很多,专业复试也升高了。二战考研的结果依旧不太理想,距离专业复试线差了不到十分。前几天参加考研调剂成功了,心想着考研这件事总算有个着落了,所以心里也安定下来,准备踏实去读研。不过,在得之她调剂的学校是二区的一所普通院校时,很多人替她不值。主要是她考了南京师范大学两次,每次都差了一点,一调剂到双非二本,意味着她的名校读研梦就此破灭了。因此,在收到研究生拟录取通知时,她动摇了,非常纠结如何选择,也来咨询了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对于她的情况我非常了解,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小水结合她的情况,建议她去读研。不要再纠结学校的好坏,三年的考研生涯有个结果,还算可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01、再次考研,时间跨度可能至少需要两年为何说她再考,想成功读研的话至少两年呢?一来她家里人不支持她考研,她想再考的话,只能在职考研,经济来源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她曾全力备考一年,依旧不能进入目标院校读研。在职考研的话,能够用来复习的时间很少。所以想考名校,除了有大毅力的话,时间跨度很可能至少还需要两年。对于女生来说,两年时间会变化很多,到时候她很可能身不由己。并且在追梦的路上只有自己坚持,家人反对,最后放弃的概率是很大的。02、再次考研,不降档择校考研成功概率不大像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热门考研院校,本身就是211大学,每年的专业复试线都有变化。这位考上参加了两次考研,都考的南师大的同一专业,但前后专业复试线差了近20分。就算她再考一次,想考过专业复试线的概率不大,更何况后面还有研究生复试,复试被刷的概率也是存在的,不能保证一定成功。降档择校再考的话,和现在调剂读研又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多浪费了一年的宝贵时间而已!因此,在考研调剂的时候,能够调剂读研,这种机会应该珍惜。大部分的时候,只要学校不是太差,导师也不错,可以考虑去读。而对于那些本身就是211或985名校的同学来说,不能去名校读研,甚至只能调剂去一所二本院校读研,在内心深处肯定是不开心的。毕竟从名校去一般院校,心理落差肯定很大。但既然选择了,大部分同学也会坚持读完。不排除有的考生退学重考,但需要大毅力才能逆袭成功,一般人选这条路,未来还是未知数,不确定是不是一定能够读研。所以,考生在调剂读研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才好!如果你考研初试不高,只能调剂读研,你会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为何跨考的人顺利读研的很少?并非是考生不努力,而是这些原因普通二本生想考985名校研究生,何时准备比较好?大三来得及吗?不想努力,还要读名校的研究生?注意:这几种考生都不适合考研!
无论是谁,在选择大学的时候自然是“择优”为原则,如果自己是985院校的本科生,面临着调剂到比本科更差的学校读研,不妨先从内心想想这些事儿:第一,自己能够接受从985院校到211院校甚至“双非”院校读书的巨大落差?第二,如果自己选择调剂,是否做好了研究生期间认真做科研、搞学术的心态?第三,自己从比本科就读学校更差的学校毕业之后,在就业方面有优势吗?第四,如果选择放弃调剂,自己的下一步应该如何计划,还有勇气继续备考研究生吗?大学其实这4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是选择调剂,而最后一个方面则是放弃调剂。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人生的道路也就千差万别,无论是否选择调剂,最终需要做决定的依然是我们自己,别人也只能是给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在这里,我就对以上几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面临调剂的同学们。大学随着2021年考研初试成绩的公布,复试调剂的话题成了考研党谈论的焦点。对于很大一部分同学而言,调剂意味着要从一所好学校调剂到一所实力较差一些的学校,或者说从自己喜欢的学校调剂到一所自己并不喜欢的学校。其中也有一些是从985选择调剂到211院校或者双非院校,这种调剂很可能造成自己入学之后有着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可能会导致自己在研究生学习中有着很多懈怠与消极。如果我们没有处理好,或者没有准备好面对这种落差,对自己的研究生经历有着诸多不利。大学而且,这种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和学习。研究生期间也是增长才干、学习知识的阶段,并不完全是大家口中所说的“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完不成科研任务,达不到培养要求,照样会让自己毕不了业,如果我们带着消极的情绪读研,对我们和导师而言都是很不好的结果。所以,大家要在调剂之前想好自己是否做好了研究生期间认真做科研、搞学术的心态?大学还有一点,作为一所985院校的毕业生,其实再差也是有优势的,名校光环会让自己在就业环境中更能给用人单位加深印象。但如果自己选择调剂到一所比本科院校还差的学校,很可能会丢失这种优势,这种情况下,要想好自己将来毕业之后,就业时还有没有优势?就我所知,一些985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到211院校读研也有非常不错的情况,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自己做好选择。大学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放弃调剂,题主今年是二战考研,考研是一段漫长而又苦涩的过程,对每一个考研的同学而言都非常不容易。如果自己放弃调剂,打算就业还是继续备战考研?如果自己下定决定继续考研,是否会坚持下来?笔者认识几个一直奋战国内某顶尖985院校的同学,连续5年才最终被录取,虽然一路艰辛,但能考上,毕业之后的前景已经是一片大好,所以,是否选择放弃调剂,其中的好坏利弊,需要自己权衡!总而言之,思考好上面这些问题再做打算也不迟,希望大家最终都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有人问:“读研去一所比自己本科学校差的院校很丢人吗?”试问,读研的同学、考研的同学,你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你们读研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是比较学校的高低?是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还是扩充虚荣的资本?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还是夸大吹嘘的牛皮?答案在每个人的内心,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选项的前者。那么如果实现了读研的夙愿,是不是就已经开启了荣耀之路,那么何谈丢人一说呢?只要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本科时候,班级支书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所以在保研的时候,毫无悬念地获取了保外的名额。而她一直以来的夙愿就是能够去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保研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将北航作为了第一志愿。由于北航在通信领域的强势,所以要想保研到北航,还是要经历复试的,不是你有一个985的背景就够了的。而在复试中,我们班的支书回答的不太好,问的几个问题都没怎么答出来,所以成绩单上耀眼的光芒彻底被面试给遮盖住了,失败随之而至。我们学院选择保研最多的院校就是北邮,而恰巧在我们那一年,北邮要求保研的志愿中北邮必须是第一志愿,才可以,否则的话是不行的,包括很多其他985高校也是如此。因为准备北航已经耽搁了一段时间,留给我班支书的时间和选择都不多了,最后几乎只剩下身为985的本校,和一所本地的中科院科研院所。论实力和影响力,那所科研院所确实不如本校,所以很多人都劝她,就留在本校吧,其实也挺好的。但支书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说好的保外,即使再不如本校,也不想留在这里,说什么也要走出去。所以支书最后选了这所比本校差一些的科研院所。支书当年最想去的公司,就是通信业里国内最大的巨头。在科研院所读研三年后,最终也是得偿所愿,顺利加入到了那所公司,薪资也是高达20多万。看到这里,你其实就会明白,你所在的地方只是暂时,只要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当初有很多同学考研选择考本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本科成绩不是太好,加之准备考研的时间也比较晚,所以到最后只能把考本校作为一个上上策,毕竟,目标就是能读个研,镀个金,以后找的工作能比本科强就行。虽然是考本校,但是难度也是有的,努力和汗水是骗不了人的,有很多同学,最终就是没能考过本校的复试线,最后只能选择调剂。了解调剂的同学都清楚,调剂基本就是往低一个级别的学校调,其中一位,调剂到了一所211院校。对于很多最后调剂到普通一本,甚至是无缘调剂的同学来说,这个结果还算是让人满意。毕竟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尽管,和本科院校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位同学去了一个偏计算机方向的实验室,做起了当时最火热的计算机视觉,跟着的导师也是当时那个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令他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腾飞的开始。师兄师姐人都很好,研一期间一起带着发论文;导师就更不用说了,先是替学生开辟好研究方向,然后会和学生一起攻克学术难题。加之我的这个同学也是比较擅长研究这个方向,再者被实验室良好的氛围所感染,所以用了不到一年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了一篇顶级会议。再后来,论文成果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极限,导师也帮他联系到了英国顶级大学的教授,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去了那里进行读博深造。反观和他同一批的这些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确实是少数几个处境非常不错的人之一。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能明白,比什么学校不学校的,一是无聊,没有任何意义;二是无效。因为决定你未来的,永远都是依赖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况且,人生的意义也不在于你能拥有一手好牌,而是在于你能将手里的牌打好。所以不要纠结自己读研的院校是不是比本科院校差,也许脚踏实地,才能创造真正的奇迹。学校好坏有影响,绝非成败关键项。求学何必限方向,日后成才皆过往。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考研的太多,研究生贬值?宁愿二战也不愿在比母校差的学校读研!考研国家线已经出来好几天了,现在参加考研的同学都陆陆续续查到了考研复试名单,有的同学或许已经收到了复试通知。但是更多的同学没有进入一志愿学校的复试,只能选择调剂。有人觉得今年考研太多,研究生开始贬值了,那么去普通院校读研到底值得吗?调剂到比自己本科还差的学校读研值得吗?这3点考虑清楚再二战!对于考研来说,调剂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志愿学校没进复试还想要读研的话,就必须要参加考研调剂了。今年考研调剂系统的开放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30日,届时考生可以填报调剂系统,选择自己想要调剂的学校。不过很多考生在考研调剂的时候,都不愿选择比自己本科差的学校,这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特别是那些本科就是211大学的同学,在考研调剂的时候选择一些学院去调剂,心里就会觉得自己非常的委屈,甚至有的同学扬言宁愿二战也不会去读。其实小水觉得,到了调剂这一步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个地方读书就不错了。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考虑是二战还是选择比自己本科差的学校!总体来说,考生需要考虑以下三点:01、二战不一定会考上,也会失败虽然很多考生觉得调剂到普通学院读研很委屈,所以凭借一腔热血选择二战。但是二战的话考虑的东西更多,就算一年好好努力也不一定考生,到时候万一再失败的话,你又该如何呢?02、有的同学不适合二战很多考生的情况并不相同,有人适合二战,有人却没有二战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毕业之后生活都成问题的话,二战考研自然也无从谈起。如果家里人不支持再考,自己想考的话,顶住的压力会更大。03、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值得读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随便一个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都要碾压大批的本科生。不得不说,很多职业和岗位最低学历就是研究生,在竞争方面,研究生还是强过本科生的,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值得去读!小水建议考生在做二战或调剂的选择时,先考虑上面3点之后再说。其实,考生完全可以先调剂,等调剂结束再考虑二战不迟。如果调剂失败还想考,就安心准备二战。如果调剂成功,再决定这个研究生该不该去读!
现在很多同学考研都遇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大家非常的头疼,那就是我本科学校质量不好,本科成绩也不好,我还能考上研究生吗?其实考研的成功与本科学校的好坏与本科成绩的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使本科学校不好,学校教学质量不好不是因为自己造成的;如果你的本科成绩不好,在复习考研的过程,努力一把也是有可能考上研究生的,但是前提是必须努力复习。所以我在此告诉大家第一点就是复习一定要有自信,不要被研究生考试所困惑,认清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在日后复习过程当中的付出。考研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复习的时间通常在6到12个月。由于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养成了比较懒散的学习习惯。考研复习的开始突然不适应,没有坚持下去,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些没有放弃的同学,大部分都考上研究生了。所以,考研是一天长征路,必须努力坚持下去,走完这条长征路你就是胜利者、成功者!
考研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如果简单概括就两类:打算做科研的和打算提升学历的。对于打算提升学历的人来说,当然这部分人是目前考研大军中最庞大的,考研就势必要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考研是一个人证明自身能力的过程,那你自然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可以考一个更差的学校的能力,当然要去考比本科学校好的院校,或者这个学校整体不如本校,但是对于你所在的专业它更具有优势。虽然每年都会有许多优秀的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调剂到比本科学校差的院校,这种情况大部分表现为从本科985降到硕士211,但是这毕竟是无奈之举,不是出于本意。以上谈到的是大部分情况,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出于对于科研的考虑以及未来的发展,主动考取比本科学校差的院校。这部分人志在从事科研之路,其目的就在于追寻大牛,不在乎院校落差,基本也是表现为从本科985变到硕士211。之前的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本科出身985高校,在本科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走科研道路,并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位211院校的大牛老师,便奋不顾身的选择考取了这位老师的研究生。要知道在中国的学术圈内,门第观念是相当重的,能够出身于院士门下,其学校本身的加持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不过有上述这位老师的经历的人毕竟时少数,而且层次越高的学校给与你的平台也势必越高,因此还是要志存高远,在考研时去选择一个档次更高的学校!
这几天,是考研复试进行的时候,由于研究生考试复试大多是以面试的形式进行,因此很多本科学校不是很好的人,内心难免会嘀咕:我这样的本科会受到导师们的歧视么?(1)先说结论:无法避免的歧视每个学校,每个老师大多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碰到的情况也不太一样。但是,先说个扎心的结论,本科学校不太好的话,的确是容易受到歧视,特别是你报考的学校越好,这种歧视可能越明显。原因很简单,你的第一学历,暗示着你本科所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暗示这你的平均能力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学校越好,学生们的平均素质越强。因此,反正你们都通过了初试,说明你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已经达标,老师们自然愿意选择本科学校好,素质高的学生了。(2)歧视与学校歧视这个东西,还是和供求关系有关,太好的学校,报考的优秀学生很多,老师们自然会挑三拣四。而相对差一些的学校,选择的余地不多,这方面的歧视要稍微少一些。(3)如何逆转但你既然能通过初试,那么至少从学习能力来说,你的水平肯定要高于你们学校的平均水平,甚至有可能高于所有来参加复试的人。但问题在于,导师们不知道啊。他们也不可能去充分了解每一个考生,所以只能通过刻板影响去理解你。因此,你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用你的能力,实力,去证明,你的水平很高,比其他人都要高。各种竞赛成绩,科研经历,掌握的额外技能,创业经验,甚至在面试中得体的表现,都能成为你的加分项,不一定需要和学术相关,只要能证明,你的能力很强就行。“能力”这个词很虚,没有确切标准,是一种印象和主观评判。但一旦你能改变老师对你的刻板印象,效果是天翻地覆的,你在老师心中,会瞬间上升到很优秀的层次。(4)没有加分项怎么办?如果你没有加分项,怎么办?如果你真的除了学习一无是处,那么,你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了。要知道,从你站上考研复试的舞台开始,你就已经赢了,那些本科学校比你好的同学,还不是在和你一起面试?至少在本科阶段,你比他们已经成功了。结语:无论是否有歧视,你都要迎难直上,毕竟,从你站在考研复试现场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赢了。
考研时,本科学校对于一个学生有多大的影响?同等情况下985211比其他普通本科更加受欢迎吗?这或许是不少考生心中的问题。那么在考研时本科学校到底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1.有一定影响这个影响可以说是很小,条件也是比较狭窄的。如果一个双非学校和985大学两个学生最后综合分数相同,面试给老师的感觉也差不多,最后被录取的应该就是本科学校比较好的了。毕竟条件都差不多,最后只能选择本科比较好的学校。千万不要说本科学校没有用,毕竟本科学校也是你高考考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来你的水平。所以在同等情况下大部分老师还是喜欢本科学校比较好的学生,这个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就拿大家熟悉的保研来说,985211保研同等学校肯定是比较轻松的。比如北大的学生,虽然是医学专业,但是依旧可以保研到武大的热门王牌专业法学,而且武大还很欢迎!其次各个大学调剂肯定也是985211优先的,在这些硬性要求下,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还真没有多大优势。但是考研只看出生吗?2.大部分下条件没有影响在大部分时候,考研还是看的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复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一旦你初试考第一,谁还敢说你不行呢?如果你本科学校一般,考的是比较好的学校,更加需要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弥补本科上的差距。不要因为自己被其他学校的学生刷了下来就怪老师不公平,歧视学校等。不公平的老师确实有一些,但是肯定是少数,想一想为什么被你碰到了?好的学校歧视情况一般都比较少,毕竟人家尊重你的努力,而且人家平台比较高,对这个在乎比较少。以前北大有个学生就说过,他从来没有关注过第二名以后的学校。北大清华每年都有一大批非985211学生,要是歧视的话这些学生是怎么考上的?大家可以看看北大软微,每年有几十个非985211大学学生。同样位于合肥的中科大每年也有上百人都是省内双非学校,人家是怎么考上的?总的来说,如果普通本科学校考生去考名校,这种情况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又有什么退路呢?既然先天不足,就只能在后天去努力,争取把能够做的全部做好,考研初试分数考好点,谁还会管你是普通学校还是985211?
考研每个人都想考,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上岸。或许你报考了一个985/211的大学,但是有可能最后只能上本校或者一个比自己本科还要差的学校。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去一个不如本科院校的学校值得吗?之前小编的一个朋友学习很好,读的是一个211的大学。考研的时候选择了比自己本科院校还要好的一个学校。初试顺利通过,因为基础知识很扎实,所以没有什么悬念,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因为有些问题没有答上来,导致被刷下去。这时候是可以选择调剂的,可以选择本校或者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当时很多人劝她选本校,但是她不想再在本校读三年,一意孤行的选择了比本科院校还要差的一个院校。跟她一块考研的小伙伴几乎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就在大家都以为其他的学生都比我的朋友发展好的时候,我的朋友因为表现突出,她的导师帮她联系到了英国顶级大学的教授,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去了那里进行读博深造。反观和她同一批的这些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她确实是少数几个处境非常不错的人之一。其实考研选择学校不是那么的重要,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不如好好准备自己考研的知识点。过重的考虑学校会很无聊而且意义不是很大。就像如果你是一个很不爱学习的人,就算把你放在清华北大里,也学习不好。反之,学习好的人,走到哪学习都会很好。决定你未来的,永远都是依赖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况且,人生的意义也不在于你能拥有一手好牌,而是在于你能将手里的牌打好。所以不要纠结自己读研的院校是不是比本科院校差,也许脚踏实地,才能创造真正的奇迹。有的人说学校好会找工作更容易,其实只会有一小部分企业在乎你的学校,但是大部分来说更在乎你的学历,都是研究生学历,差距不是很大。找工作会比本科更容易,薪资也会相应的高。你们对于考研选择一个比本科院校还要差的学校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对于学历的认知,我们一般人是这样认为的,本科比专科好,而研究生又比本科好,从总体上来说,这并没有多大的问题。有问题的是,如果一个人本科读的是普通大学,但又是在名校读的研究生,那么这个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学历与名校本科学历相比,究竟哪个好些呢?在分析是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学历好些,还是名校本科生学历好些之前,我先说一个身边发生的例子。我表弟,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是属于那种学霰类型的,大学读的是985名校,毕业后他并没有继续读研,而是选择出来工作。在一家知名大企业应聘的过程中,和他竞争同一岗位的是一个很强的竞争者,这名竞争者和他同一所学校,而且还是名研究生,只不过其本科是在一所普通大学就读而已。在面试结束后,表弟本来是不抱有什么希望的,毕竟这个岗位只招一个人,而且竞争者学历还是研究生,比他本科学历还要高。但结果却很意外,第二天接到企业入职通知书的是他,而不是那位研究生。后来表弟入职后,曾经找机会私下问过企业HR:在应聘时,竞争者是研究生,而自己只不过是大学本科生,为什么最后会选择他,而不是选择那位同校研究生呢?企业HR笑了笑说:因为他第一学历是普通大学本科。从这个例子当中,不难看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第一学历的好与不好的问题。如果第一学历是名校本科毕业,又是同一名校读的研,那么这个研究生的含金量肯定比同一所名校的本科生要高。比如,一个北大本科生,又是在北大读的研究生,那么这个研究生的含金量肯定比北大的本科生高。但是,如果第一学历出身不好,是一普通大学毕业的,然后考到985名校读的研究生,那么这个半路出家的研究生学历,可能就比同一所名校的本科生学历差些。比如,一个普通二本,但是在清华读的研究生,在企业HR眼中,往往其含金量就比不上清华的本科生。一个知名企业的HR曾经跟我说过,为什么一个企业在面对,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与名校本科生这个问题时,都会选择名校本科的,而不会选择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招聘时都会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而在这个原则下,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与名校本科生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主要表现在这二点上:第一学历含金量的差距如果你认为去大企业里面应聘时,他们只会看你的最高学历,那你就错了。因为在大企业里面的HR们,不但会重视你的最高学历,同时也会重视你读的高中是什么学校,成绩如何,有没有获过什么大奖等类似问题,然后会依据这些信息量,来推断你的学历含金量。比如,你高中时候读的是当地知名的学校,并且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本科读的又是985名校,读研时又是985名校,那么这种一路学霸的表现,其学历在企业HR眼中,便是含金量最高的,值得公司招聘进来作为重点人才培养的。但如果你高中读的是普通学校,成绩也一般,更没有获过什么奖,然后大学所读的也是普通本科大学,虽然最后在读研时考上了名校,但这个学历在企业HR眼中,含金量便会打折。所以,当HR在面对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与名校本科生这个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名校本科生,原因就是学历含金量上的差距。第二持续发展的差距一个人在职场上是否能够持续不断向上发展,主要还是看这个人的能力如何,特别是在一些科研的工作岗位上。一个做HR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个事例,在他们公司里,同一时期招了两个来自同一所名校的员工,一个是本科生,一个是半路出家的研究生。刚一开始,这两个员工在处理一般项目时,工作能力不相上下,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公司决定将两人调到一些比较重要的科研工作岗位上,这个时候两人的能力表现便有了很大的差距。在工作上,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很快便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因为在面对很多科研资料时,由于自身的理论基础差,外语理解力不够等原因,造成了他在高尖端技术面前,始终无法突破,专业能力也就因此停滞不前。这些原因,最终也就导致了他在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受限,他的天花板就是公司的一个科研中层技术员工。而另外一个名校本科生的表现则完全相反,当他来到新的科研工作岗位上时,感觉就像如鱼得水一样。因为高中时学习成绩就很优秀,而且大学又是985名校毕业的,所以,无论是知识的理论功底,还是外语的理解力,又或是智商都很高。这些优势的能力都能让他很快突破天花板,继续持续向上发展,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高层科研人员。这就是两者间在持续发展上的差距,也许你会说:勤不能补拙吗?在这里我只想说,智商上的天花板,并不是勤能补的,如果能补的话,那么很多人就会通过努力学习,考上清北这些名校了。事实上,就算你再努力,但有时候智商、天资不够好,还是难以考上清北这些名校。而也正是这个原因,那些知名企业的HR,会更加重视来自名校的本科生,而不是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这二点,便是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与名校本科生的差距,而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差距的存在,当两者在竞争同一个职位时,名校本科生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另外,当两者在同一岗位工作时,名校本科生的持续发展空间也比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高很多。事实上这种差距,会让两者在职场上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名校本科生可能会不断的持续向上发展,而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则可能会在某一个岗位上停滞不前。就如我那位做HR的朋友所说:名校本科生的优势,真的不是半路出家名校研究生所能比的。因为有些名校本科生对数字、对理论知识、对技术的理解力和穿透力,真的是叹为观止。比如在面对一大堆科研项目资料时,名校本科生,可以很快便能看完,并且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判断。而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这些资料,并且还会出现越看越糊涂的现象。这就是智商与领悟力的差距,如果你是一个大企业HR,在面对半路出家的名校研究生,与本科名校毕业生时,你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答案很明显,你会选择名校本科生。最后小微想说的是:学历的含金量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真的很重要。因此,想要自己的将来有一个强的竞争力,那么在高中阶段便要努力学习,争取让自己考上一所985名校,让自己的本科学历含金量十足,让自己在将来的职场上,有一个过硬的竞争力。